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

2024-05-08

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通用12篇)

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 篇1

摘要:学科渗透科技教育是科技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笔者着重就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科技教育的论述。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教材中的科技教育材料、现代语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渗透科技教育, 评价方式的改变促进语文渗透科技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科技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 我比较注重探索渗透科技教育的方式, 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有利因素, 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 将科技教育、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放在同一教学目标上。既有效的达成科技教育的目标, 又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科技教育的论述

《新课程标准》前言就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思想道德素质) 和科学文化素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发挥积极的作用。可见语文教学是有义务给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

《新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提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从此处可以看到现代语文教学是和现代科技手段密不可分的, 语文教学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

《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第四点提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是语文教学当然的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第四学段 (7~9年级) 阅读第九提到: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可见, 语文教学中, 施以必要的科技教育, 引导学生阅读科技作品, 领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教学任务。

二、初中语文教材有关科技教育的内容解读

《新课程标准》重视科技教育, 语文教材紧密配合《新课程标准》, 几乎每册都有关于一个单元的课文和科技相关。笔者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对初中语文教材和科技相关的内容加以解读。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五篇课文《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都和自然科技有关, 都是教师用来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很好的文本。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课文《女娲造人》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追寻人类起源》是教师用来对学生进行人类起源历史教育的绝佳科技材料。

2、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邓稼先》、《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是利用重要的科技人物、重大的科技事件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典范材料。

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以及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是对学生进行建筑科技教育的好文本和好活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都是有关自然科技的美文, 是教师利用来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有利文章。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走上辩论台》也要求学生通过辩论对科技发展的两面性有深刻的认识。

4、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敬畏自然》、《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以及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才是科技发展的方向。

八年级下册课外读物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是引导学生展开科学幻想, 了解海洋科学知识的有趣途径。

5、九年级下册《那树》、《地下森林断想》是对学生进行科技、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好材料。

纵观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 有关科技教育的单元、课文占据教材很大的比例。所以,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技渗透教育。

三、语文教学渗透科技教育的思考

1、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科技教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重视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科技教育的材料, 前文对教材有关科技教育的内容解读反映出科技教育的材料是相当丰富的。教师只要自身认识到语文教学具有科技教育的义务和职责, 就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科技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一些科技事件、科技现象, 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当然现实的情况是:还有很多的老师没有这种新课程的意识和理念, 不管看到的是什么类别的课文材料, 在他们眼里都只是进行语文知识和答题技能训练的毫无差别的文字, 而科技教育似乎和他们毫不相干。所以, 各级业务培训机构和学校教学部门还要加大对教师的新课标培训力度, 使语文教师养成大语文的观念, 从而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主动、有意识地加大科技渗透教育。

2、利用语文教学进行方法渗透, 重视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师生的口口相传, 几乎没有其他教学工具的介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代的教学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得到了改善, 计算机、电视录像、视听设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语文教师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充实语文教学,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 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所以, 语文教师要摒弃固守传统教学手段的观念, 大胆合理的使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科技渗透教育。教师利用这些教学科技手段自然的引导学生,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自豪感, 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3、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体现科技教育成果。

传统的语文评价模式就是一张试卷评价所有学生。考核评价的内容无外乎就是纯粹的语文知识。从新课程标准来看, 科技教育也是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把相关科技知识、科技意识和科技精神纳入学生语文评价考核范围之内, 又怎样来对其实施考核都是教研部门、学校、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课题。我们希望用科学、合理、多元的评价方式来促进语文教师的积极性, 从而在教学中加强科技的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初中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 篇2

无论是在语文课文还是一些健康安全教育或者品德与社会课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珍爱生命”的主题。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还要珍贵。在生命面前,一切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一个人,从我们生命的孕育之初,就注定与我们的亲人相关相连。我们的亲人,为了抚育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关爱。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知识与能力之前,产生要让学生懂得怎样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因为许多事情都可以重来,但生命永远无法重来。

近年来,我们不时地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学生自杀事情。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失去亲人是怎样地撕心裂肺嚎啕大哭,久久地不能平复自己逝去亲人至爱的伤痛。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把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付诸于各种课堂,我想这样的伤痛一定会少一些,至少我们可以为挽救这样的伤痛付出自己的一番努力。

在教育中,我们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

一、教育学生认识生命

生命也许是我们平常最常见的东西,可是,无论任何一个生命,它都是不可逆的。这是我们最该明白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平常保护环境的主题课文让学生加以明白,我们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身边鲜活的生命,所以,我们就更加珍惜自己仅有的生命。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与死是对立的,一个人死了,就永远无法再回来了,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他生命逝去的那一刻。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并不是任由我们随便结束的,而是希望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活着,好好地享受生命、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每个生命都是这世界上唯一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你,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你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比如在《生命!生命!》那一篇课文中,同学们就会深有体会,我相信,在结合自己的实例来说自己的感受时,同学们一定会说到:我们应该珍惜生命。

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有这么一句话:人不是为道德而存在,道德是为了大众更好地生活,没有脱离人的生活而抽象存在的道德。生命应该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而教育一定因关爱生命而显得丰满。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风雨挫折是生活给予我们体会多彩生命的切入点。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进行挫折教育。实践证明,无法承受挫折的人,更容易走向偏执,而偏执会让一个人走向绝境,走向绝境,就会让我们对生命产生轻视。所以,无论多优秀的学生,我们一定要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挫折,让他们不要过分地自我评价过高。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其实他们是最想得到老师关注表扬的,我们在否定他们缺点的同时,一定要看到、鼓励、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一丝可喜的变化,我们都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之处,及时地当众表扬,让他们产生自信。这样他们也不会因为自己在学习上的缺点,而长期地处于自我评价过低的境地。

表扬与批评相得益彰,学生的心理才会是阳光灿烂的世界,才会对生命产生希望和尊重。

三、注意生命教育的层次

我们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但个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为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情感牵动一切。我们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去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应该成为一种口号,而更应该付诸于教学中。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 篇3

一、学会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普及意识,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员性。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其本质是承认受教育者的个体素质存在差异,通过差异性教育,使全体受教育者都能在原有素质的基础上,发挥积极主动性,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发展有极大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要靠教育才能变成现实,正如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变成饰物,牛、马要经过训练才能为人服役一样。认为人是可以由外力加以铸范的。这外力有两种,一是环境,一是教育。

在对外搞活,对内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及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也受到强烈冲击,社会不断发生急剧的变革。经济建设大潮,拜金主义使一部分人道德观念沦丧,思想文化素质低下;不可阻止的社会发展使许多人面临着下岗、转岗,以及部分家庭的解体等因素,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而许多相应政策以及教育、教学的相对滞后,在我们身边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面临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重困难,我们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坚信教育的力量。凭着高度的责任感,不懈的探索努力,顽强的意志,把满腔的热忱、无私的爱心,化为一缕缕春风,一滴滴甘露、滋潤青少年的心田,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节节内容充实的语文课,一篇篇美文佳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则则教育人、启发人的道理;一页页使人流泪、使人欢笑、使人辛酸、使人激动的故事,无不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放弃了许多休息、娱乐的个别学习辅导,增强了学生认真学习的信心。无数次的心灵对话、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构成了一道道互相理解沟通的桥梁。

学校、班级、综合管理的力量,同学之间的友谊与互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等,无不为全体学生顺利或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业,为今后的升学就业迈向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将学生作为认知体来对待,更重要、更本质的是将学生作为生命体来教育培养。它立足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不仅重视个性心理素质的培训,而且重视现代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既有自知、自主、自信、自尊、自律、乐观、坚强、进取、开拓、创新等个性心理素质,又具有民主、法制、科学、创业、效率、市场、生态、环境、全球、未来等现代文化心理意识。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语文素质论认为“素质高,有特长”的人才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未来的学生应具备三种素质:(一)语文基础素质。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相关知识。(二)语文智能素质。要有学习预见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准确简洁、通俗生动、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文字表达概括严谨、流畅隽永,并善于将文字与必要的绘画、图示、表格融为一体,还要有应变能力。(三)语文道德素质。高尚的听说读写目的,健康的听说读写内容。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同时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在高尚情操的不断塑造、业务能力的努力提高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教改实践工作中要认真把握教纲、教材、教法,不断研究学生,不断研究教改、研究考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文以载道”,文学也就是人学。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是人的道德形成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大有文章可作。

在教改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体力毅力的训练、审美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各学科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教师的严格要求、认真训练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实际是对各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检测。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必然会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三、唤起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意识

素质教育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调动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它重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使我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谈已为学生独立钻研的讨论式所替代。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训练其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时代感强,学生喜闻乐见,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充分开展学习小组互相督促、互帮互学等训练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以及文学创作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中考、高考的阅读及写作训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造能力的考核,这也体现了语文教育教改的方向。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4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 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 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造宽松教学, 鼓励学生创新

民主型教学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 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会使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 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 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 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 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 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 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 才能发展自己的潜能, 实现创新。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 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没有教学民主, 独断专行, 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就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压抑, 个人聪明才智与激情都被窒息, 最终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 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 要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 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 鼓励学生创新。

二.注重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 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有的擅长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是语言表达, 有的侧重于形象描述, 有的擅长于逻辑分析, 有的个性鲜明, 有的平易随和。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因此, 教学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 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 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

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 不断改进, 结合实际, 因材施教,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体现教学的直观性,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 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同时, 我们还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 不断变换教学思路, 寻找最佳切入口,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三.训练发散思维, 插上创新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 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 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 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 对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统一上。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 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 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 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 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四.鼓励大胆质疑, 勇于探究精神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 大胆质疑, 勇于探究, 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技能, 更应该注重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 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 并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独特见解, 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 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 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 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 鼓励这种探索精神, 使之有一种成就感。

同时, 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 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话等手段, 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 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 展开讨论, 获取知识,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改进教学手段, 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的是三尺讲台, 三寸粉笔, 两袖清风。后来又多了一块小黑板, 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多了幻灯机、配了录音机, 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 但总吃白菜豆腐总会腻的, 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 时间久了, 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 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 无所不容, 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 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 它容量大, 效率高, 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 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 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 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 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六.开放课外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 加大创新尝试。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 学习知识要有兴趣, 如果学生情绪不高, 兴味索然, 心理上无准备, 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 还谈何创新?相反, 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 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 不应局限于课堂上, 束缚在教材中, 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读书评书、征文比赛、影评、诗文吟诵、演讲、诗配画、猜灯谜等, 内容丰富, 生动有趣, 学生乐于参与。成立文学社, 创办文学社报, 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加强课外阅读, 学生阅读面广了, 探究能力强了, 分析角度新了, 读写能力提高了,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这样, 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 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 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所学知识,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并有助于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感恩 教育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担任着感恩励志教育的职责。

一、善于从文本中挖掘感恩素材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家饱含着情感写成的,里面潜藏着丰富的感恩素材。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诗经·大雅》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的“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等指的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都是鲜活的感恩事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及时地捕捉、挖掘、拓展这些素材,通过具体的课文,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李密的《陈情表》真切地道出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孝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有古人云,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四次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父亲深深的爱和愧疚之情;《藤野先生》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毫无民族偏见、热心、陈恳地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的感激和深沉的怀念;读了史铁生的《我的地坛》后,我们能感受到史铁生对生命的叩问,对母爱的感恩之情,读后让人感到有一种压抑不住的伤感袅袅升起,弥漫成盈目的莹莹泪光;《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先生用“温情”两个字表现出他对济南的赞美之情;《最后的常春藤叶》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之间的真爱。我们要感激患难相扶的朋友,感谢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的所有人。这一篇篇的文章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景物,每一个事物,都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素材,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

二、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感恩意识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朗读中识恩、知恩,用声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造出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朱自清先生的美文《春》,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中抓住春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恩情;让学生畅所欲言,敞开心扉,彼此交流、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所知的有关感恩的小故事,让学生加强对感恩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课文所给予的情境中扮演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体验感恩之情。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达到忘我的境地。学生通过角色换位,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感恩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文章主题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悦耳动听的音乐构成的情景中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增强学生对感恩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亲切而自然地歌颂了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所以在朗诵的时候可以配乐朗诵,更能够突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伟大母爱;可以选取一些震撼人心的图片,杨绛的《老王》中的主人公虽然生活在“文革”前后,但是新时代的老王却很多,而且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可以播放一些感人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官上得到震撼;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感恩主题的影片,可以是纪录片,也可以是故事片,让感恩得到升华,让感恩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3.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教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作文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常常给读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深蕴内涵的议论,简洁朴素的叙述,概括粗略的描写,欲说又止的省略„„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根据作者的作文思路展开联想,补写这些艺术的空白很有意义,学习了《故乡》后,在故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悲惨氛围的感染下,我要求学生回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对比课文中的故乡写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陶冶。如在学完李密的《陈情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这种用自身经历谈感受,要比单纯的说教要好;也可以用“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方式,着重抒写以亲情、友情和乡情为内容的题材。现在,被各种关爱包围着的独生子女,由于良好的环境和丰裕的物质条件,往往使他们忽视了这份可贵的真情。现在我们呼唤真情,提倡报恩,不仅仅是作文的需要,更是学生做人的道德需要。这对构建和谐家庭,特别是促进他们美好品格的形成,都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三、让感恩教育走出课堂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发展帮助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让感恩教育走出课堂。

1.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向学生推荐有关感恩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尤其是对感恩思想表现得比较含蓄的范文,还可以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思考,甚至组织讨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使他们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恩教育,进一步懂得那种质朴的报恩心理和高尚思想品德。

2.适时地开展演讲、辩论等比赛。课堂上进行的感恩渗透教育,说到底,也只是理念的培养与灌输,而感恩素质的提高,真正需要走出课堂。让学生举办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材料的收集、语言的锤炼、思想的提升上都受到感恩教育的影响,让感恩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6

就语文学科的本身特点来看,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学生的老师会教好语文;一个不喜欢语文和生活的学生会学好语文!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悟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要有机结合,这样,语文教学的天空才会绚丽多彩。

一、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培养学生情趣的苑圃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类社会正在丧失着某些宝贵的东西。因此,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尤显珍贵。所谓有情趣,是指能够让眼中充满诗意,让心灵长上翅膀,用激情去拥抱生活,用幽默睿智去面对失意和挫折。我利用学校专门开设的《读者》时文课,带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诗的王国,充分调动他们的情绪,从而培养高雅的情趣。如《有一种谎言,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温馨幸福、《拥你入怀》的肝肠寸断、《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超然物外……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无不让我们或喜或悲,或歌或笑,涵泳其中领略精髓、感悟哲理、丰富情怀,启迪人生……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我经常把这些文章推荐给学生并告诉他们:一草一木总关情,不是生活中没有诗,而是我们的心灵需要诗的滋润,我们的眼睛需要诗的洗涤。

二、声情并茂的导入语和结束语——陶冶学生情操的熔炉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导入语,在结束时,又针对该课的特点,设计与导入语相呼应的结束语,从而使学生在每课的学习中做到整体感知,详细把握,深刻理解,受到情操的陶冶,升华对人性美的认识,并将自己和学生的人格放到这口锅中熬煮,熔炼,去粗取精,不断向真、向善、向美,成为一个情操高尚的人。

如时文课《哑巴与春天》的导入语是以“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无法轻易遗忘;总有一些记忆,值得毕生好好珍藏”开头,并播放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千手观音》的感人片断,曾深深的折服了当场的老师和学生。在设计结束语时,我或总结全文,或引发感想,或激励斗志,或提醒学生……总之,使导入语和结束语俯仰生姿、相映成趣。如《沁园春·雪》一文的结束语:毛主席这首词写成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但是它那磅礴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使我们读着它仍倍感激动、豪情满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今天应该鼓舞我们在座诸位以豪情作帆,化力量为桨,乘风破浪,以骄傲和飞扬抒写二十一世纪的华丽篇章!

三、抒写真情的日记周记——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把日记称为道德长跑,如果一个人坚持长跑,身体就会健康,如果一个人坚持写日记,思想就会健康。因此,我一直把日记、周记作为精心呵护的芳草地,我总是小心地将学生带入其中,我们倾心交谈,谈社会、谈人生、谈烦恼、谈快乐、谈理想与未来、谈收获与困惑,没完没了的话题像涓涓的流水淌过我们的心田。那一段又一段红色的批语是永开不败的花朵,是熠熠闪亮的星光,是灰心失望时的冬日炉火,是成功欢乐时的夏日清泉……

我想,没有比爱更美的花,没有比爱更高的山,没有比爱更广阔的海洋,有了日记、周记,语文老师和学生不仅可以沟通情感、增进了解,更关键的是教师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能够平视学生、正视自己,从而使师生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砥砺,从而营造更加丰富而温暖的内心世界,锻铸更加美丽的人格,描绘更加辉煌的人生。

下面仅摘两段学生在周记中的话语,以见师生沟通心灵的愉美:

(一)记得巴尔蒙特说过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我觉得您是很具亲和力的老师,自信与才华是您身上闪烁的光芒。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很令我感动的是您十分平和的心态能让您一踏上这讲台就可以进入角色,真的让我觉得老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伟大。

(二)带着夏日特有的热情,你走进了我们班,走到我们中间来。从此,你是我们的老师,亦为大家的朋友。席慕蓉曾经说过:“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或许有一天要离开你,到远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老师,够了,有了这些有你的日子,我的征途不会孤独,有了你的祝福,我的行囊不会空荡……

面对如此纯美的情感回报,不敢想象,还有什么获得能让我如此迷恋与痴狂!身为人师,此“情”足矣。

四、别具一格的个别谈话——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个别谈话是青春期教育最重要、最广泛的一种形式。这里所说的个别谈话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间隙与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关爱、支持与帮助,而个别谈话无疑是一扇让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进行促膝谈心,进行心灵沟通。

我认为个别谈话具有两个特点:倾听与协商。所谓倾听,就是说这种谈话不只是教师一人的“苦口婆心”或“语重心长”,而应是尽量让学生倾诉、宣泄,教师则先当听众。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将悲伤、委屈、苦闷等情感通过向自己信任的人诉说而合理地发泄出来,可求得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卫生。当然学生“自己信任的人”,最好是一个教学本领过硬的好教师。学生通过倾诉,把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积郁、愤懑、悲伤等等表达出来,教师则应该仔细聆听,并通过眼神和点头、蹙眉等体态语言告诉学生“我是理解你的,你完全可以信任我”,从而使他们畅所欲言。如果学生起初因为一定原因不愿直接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就要从学生欲言又止的神态或吞吞吐吐的只言片语中,猜测或推测出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学习语文书上的某某人,敞开心扉,继续倾诉。从某种意义上讲,让学生倾诉而教师耐心聆听(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抱怨)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艺术。

所谓“协商”,是指教师倾听学生诉说之后,对他的谈话只是一种“仅供参考”的意见,而不是替学生作出选择与决定。教师在个别谈话中,角色形象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而是平等真诚的朋友。这更体现我们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因此,教师在听完之后应向学生表示感谢——感谢学生的信任,然后对他所谈的一切表示理解,即使学生说的是荒唐错误的想法,也不可轻易“批评教育”,这样只会让学生心灵之门关上,永远不对教师说真话。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你是不是可以试一试……”、“这样做,也许会有些作用……”当学生没有雄心壮志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言来勉励他们;当学生之间睚眦必报时,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珍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谊;当教育学生树立理想时,我们可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激励他们。应该说,这样的个别谈话,结合语文教学,是一种非常贴近人心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往往特别美好,特别容易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途径。所以,我总是特别珍视个别谈话。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7

一.创设情感氛围

1.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表达和传递中。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 对于教师而言, 爱不应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而应该是教育的前提, 所有的教育也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没有爱, 教育就无法实施;有了爱, 教师才能与学生平等相处, 才能真正达到师生间的心心相通、心心互换。因此, 要想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或做人的原则, 教师首先应摆正与学生的关系,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用自己的爱营造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课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多是在十二、三至十五、六岁之间, 他们的身心发展正逐步成熟。他们不仅具有较强个体意识和独立性意向, 而且自重感在他们的心中也日益强烈。他们喜欢别人尊重他们, 愿意引起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他们不仅期望教师给予知识和一般情感上的温暖, 还需要教师能与他们有心理上的接近。需要友情和理解, 这是中学生的情感特点。所以,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形成师生共进的良好氛围。在由教师、课程资源与学生组成的教学环境里, 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即平等、相互尊重 (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乐学情感, 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 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发挥语言的传情作用

语文本来就带有丰富的情感因素, 这跟语文学科的特点分不开。然而怎样才能将这些情感更好地发挥出来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传情达意的功能,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

在教学艺术的运用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劳动的特殊手段, 其艺术性, 感染性, 生动性, 形象性, 特别是情感性, 对于语文教学的成功, 尤其重要。实践证明:教师妙语连珠, 能侃善谈, 可使课文语言如出我口, 如出我心;教师语言的规范准确, 风趣幽默, 抑扬顿挫, 亦能使学生顿生倾慕之心, 进而产生“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应。因此, 情感教学中, 教师语言要以情感作为敲门砖, 以情激情, 才能叩击学生心灵。教学中, 充满感情的语言、语调与课文的结合, 便创设出一种情感氛围, 这种情感氛围会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 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 走进课文, 走近作者。这样的教学言语不仅能传知, 还能传情, 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科学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如我教《生命的意义》时, 为了渲染气氛, 创造出一种体现本文感情基调的氛围, 我对课文进行了情感范读。保尔来到的是烈士公墓, 这里埋葬的是他的战友和童年的伙伴。这些本该是鲜活的生命现在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保尔的心情是沉重的, 所以朗读时我采用低沉的语调、沉重的语气;同时保尔大病初愈, 步履蹒跚, 朗读时我采用的节奏也较慢。把墓地周围的阴郁、冷清、肃穆, 保尔的沉重、悲哀的心情表现出来, 让学生怀着与保尔同样的心情一起缅怀保尔牺牲的战友, 而读到保尔在烈士墓前陷入对生命沉思的这一段, 则语势稍高扬些, 声音略带一些激动, 教室里静极了, 学生们似乎听到保尔的心声, 他们似乎与保尔一起思考生命的意义, 从而更好地体会一个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无产者的崇高品格和博大胸怀。

二.优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设置的核心是充分显示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 达到感染学生情感的目的。因此,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 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设置情境, 制造气氛, 以情施教, 便能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 使学生把语言文字和直观画面联系起来, 互为补充, 并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 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章语言的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会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1.播放音乐, 烘托情感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 它通过乐音的运动, 给人丰富的美感, 并以特有的旋律、节奏, 把听者带入特有的意境中, 间接地反映出现实生活和作曲家的意图。所以音乐的特殊功能是通过旋律, 表现人类最为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教学中, 如果能使学生通过音乐的渲染感受这种感情变化, 也就能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 使他们感受到美的形象, 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

如我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 先播放了一首舒缓优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 让学生随着乐曲细细品味文本, 在美妙的音乐渲染出的情境中想象文字表现的美好画面, 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纷纷露出了陶醉的神情。接着, 在课文讲解中, 我让音乐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的烘托、感染下, 学生很快便被带入了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感受到了桃花源田园景色的环境美, 和谐友好的人情美, 对于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情感的把握也轻松自然了许多。

2. 借助画面, 传递情感

借助画面可以再现课文情境, 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 并引导学生心入其境, 从而产生心旷神怡的美感, 激发学生的情感。从画面中, 学生不仅能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 接受和理解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信息, 而且能在画面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影响下涵养美感。

如我教《观沧海》时, 就先请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袁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九月, 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 写下《观沧海》这首诗。接着播放这样的画面:秋天, 高耸入云的山上生机盎然,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吹来, 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 一位诗人登上山顶, 居高临海,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 我再开始这首诗的教学。学生因为了解了历史, 感受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心境, 因此在学习这首诗时, 他们很快与诗产生了“亲近感”, 与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能够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3. 扮演角色, 体验情感

表演式教学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 也是形象化教育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实践证明, 此法运用得当, 确实可起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 展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此一来, 打破了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学习与活动的界限, 课堂变成了舞台, 师生在舞台上随机表演, 学生也在角色扮演的体验中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例如, 我在教《孔乙己》一课时, 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 请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我”、掌柜及短衣帮, 重现课文中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几个场景, 抓住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展开表演。表演过程中, 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均由学生尽情发挥, 尽情演绎。表演后, 由旁观学生依据文本对表演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使学生在“表演——评价——再表演——再评价”的反复中, 体验人物情感, 把握人物性格。这样, 学生原本难以理解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被打开了, 文章揭示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金钱关系也水到渠成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了。

此外, 教师本人的即兴表演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情感,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卖油翁》一文的“睨之, 久而不去”中的“睨”字时, 我临场发挥, 作即兴表演, 这种表演生动形象、充满趣味, 既调动气氛, 活跃了课堂, 也达到了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的目的, 学生很自然地便明白“睨”字是“斜着眼看”的意思。

4. 展开争论, 明晰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 才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也才能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所发现, 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 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这一观点对情感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学生的求知情绪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情绪氛围,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必须以更为宽松的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 在沉闷的课堂上, 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 “一筹莫展”。因此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中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 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 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 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 “进入角色”, 这无疑能收到较佳效果。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 我从文章语句 (“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 着手, 提出:孔乙己最终的命运是生还是死呢?教室立时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认为,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人会关心孔乙己, 而孔乙己自己又是那样一个好吃懒做、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穷书生, 他的命运必然是走向死亡。也有人认为, 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只是一如往常的贫病, 这对孔乙己而言是家常便饭, 过去没死, 这次也不会死。不同意见的阐发、争论, 使得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时, 我鼓励他们充分发表个人看法, 学生们很快分成两派, 据理力争, 谁也不服谁。在热烈的讨论情境中, 学生们的积极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真诚的探讨, 不但使他们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明确了作者表达的情感, 与此同时, 教学情感目标也水到渠成, 自然达成了。

三.重视课余积累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 光凭课堂学习是很难较快地增强学习效果的, 还需要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 广泛练习, 增强知识情感的积累, 做到厚积才能薄发。而注重课外摘抄、点评、写作等训练, 就是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感积累的好方法。

摘抄的对象主要是一些优秀的范文、精美的诗文片段、格言警句等。为了得到这些素材, 学生会广泛地收集资料, 自觉扩大知识面。摘抄得多了, 学生在演讲、评说等活动中也就自然有话可说, 也能更好地提炼一些个人独到的观点。同时, 摘抄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好的写作方法技巧、优美的句子词语、他人的一些思想观点等, 都可以有机地渗透到学生的作文之中, 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在摘抄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求学生对摘抄的东西进行认真揣摩体味, 从构思、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评析, 评出好在哪里, 妙在何处, 从而发表自己的见解, 写成一些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的短文, 做到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言而有据, 言之有物。

同时, 还可根据摘抄的内容或是学过的一些文章, 进行不同形式、不拘一格的写作训练。如仿写, 活学活用原文的章法结构、写作方法等;续写, 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脉络, 设计不同的思想和内容;改变人称、文体写, 发挥不同人称、不同文体的写作长处, 进行对照写作练习;反写, 反其道而行之,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为了加强课外写作训练, 我还要求学生经常写一些观察日记、周记, 让学生学会关心生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用饱满的情感去接触生活, 体验生活, 从生活中捕捉有用的写作素材。

对学生课外积累所得, 我们要注意定期批阅, 做好记录,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富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评析。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注, 从而珍惜课余积累的好机会, 不断为老师创造一份份惊喜, 也为自己带来一份份成功的喜悦。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8

一.用爱实施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这份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是由于他们面对的是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学生的思想、性格和爱好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指导他们上进的途径是很多的, 但不管是应用什么样的途径, 对学生充满爱是最根本的。因此,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来讲, 思想一定要纯正, 心地一定要善良, 只有这样, 教师才可以正确地指导学生。由于人都是有感情的, 尽管初中的学生年龄不大, 可是他们比较敏感。教育学生离不开对学生的爱, 而爱学生的前提条件就是信任、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教师不可以居高临下, 需要和学生融合到一起, 指导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理解和尊重教师, 才可以真正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当教师微笑地对待学生的时候, 教师即使爱中有严, 并且比较严厉, 学生也能够接受, 当然这需要教师的付出和耐心。这样, 学生不但不会远离教师, 反而跟教师走得更近。在教师面前, 学生的友善、自信、热情和天真等都比较自然地表露出来, 而学生的这些特点是他们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条件。

二.应用教材实施情感教育

教育跟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倘若教师板着脸对学生讲解道理、思想、品德, 哪怕教师的讲解再具有说服力, 那么效果也是比较差的, 这样的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尽管在表面上学生没有出现什么异常, 可是他们已经对这样的教师产生了一种抵触的心理。因此, 教师需要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这是由于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需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运用自己的语言, 情感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跟课文当中的人物同呼吸。

三.应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实施情感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 教师单纯地依靠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去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教师要想更加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就需要借助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融合在一起, 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不久, 在作文课上, 我给学生安排了一篇题目是《生命》的作文。我感觉到学生可能会不知道应该怎么写, 于是, 我通过上网找到了一些关于汶川地震的影像与图片资料, 然后应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其中, 有一位母亲由于身在废墟当中而不能够为襁褓中的婴儿哺乳, 于是咬破了自己的手指, 想用自己的鲜血来延续这个婴儿的生命;有一位老奶奶, 在房屋坍塌前把自己的孙子抛出, 而自己却压在了房屋底下。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在屏幕上出现, 不少学生都被感动得掉下眼泪。接下来, 我让学生做一些假设:如果你是那个被得救的小孩, 你会如何感悟生命呢?如果你是那位老奶奶和那位母亲, 在生命的关键时刻, 你会如何做呢?这个时候, 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纷纷进行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 我借助多媒体技术, 声情并举, 图文并茂, 在呈现文字魅力的过程中, 创设了一定的情境, 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语文教学中, 朗读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 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早的文学“发乎情”, 需要“歌之咏之”, 就深刻说明了美可以通过听觉来感知。在朗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真实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语调是语音的高低、轻重、缓急问题, 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分别问题。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 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例如《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 轻轻的, 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大小的岛屿拥抱着, 偎依着, 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 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轻柔, 语调要低沉而舒缓, 从而使学生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去, 想象大海落潮时的温柔美。而大海涨潮到高峰时, 大海的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 猛烈地向岸边袭击过来, 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 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 金锣声, 呐喊声, 叫号声, 啼哭声, 马蹄声, 车轮声, 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 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加重, 语调要高昂, 语速要加快, 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在审美的各种心理因素中, 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它是审美升华的翅膀。离开想象, 审美感受只能停留在感知的初级阶段上, 审美情感、审美理解都无从发生。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 有些是生活经验, 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 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去领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所靠的大半是想象。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 想象力不发达, 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

例如阅读欣赏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要让学生领会这两句诗, 必须引导其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留下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说明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字,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一个多么寂静的世界啊!像这样的想象与鉴赏, 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创设的意境, 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 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 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三.要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一种为人所固有的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没有情感, 就没有创作。同样, 欣赏文学作品, 也离不开情感。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宜“披文入情”, 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 她说:“闻一多的《红烛》序诗里有四句诗,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 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自由, 闻一多先生将自己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最后成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接着, 她出示了一本《闻一多传》, 封面上印着一支红烛, 接着说:“因为他将他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犹如这红烛一样, 把自己最后的一滴鲜血献给正义。因此后人纪念他, 为他作传, 给他竖起丰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激情四溢地导入, 营造出一种崇敬与景仰的氛围。然后, 她播放课文录音带, 让学生聆听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最后一次讲演, 随着讲演的终了, 一个拍案而起、大义凛然、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课堂上, 教师始终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打动着全班同学, 学生感情上受到感染, 师生间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综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篇10

在以往的教学中, 语文教师们往往仅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人文思想的渗透。中学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起步时期, 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 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 经历单纯、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 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 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语文教学上一旦文化的参与减弱, 一旦成为应试的附庸, 便失去了活力。因此要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功, 还要丰厚的人文修养, 有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 这就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人文素养加以渗透, 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过尝试。

一.创设情境, 优化人文氛围

和谐的教学情境, 就是充分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 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它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 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 同时情感受到陶冶。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 具体形象的描述, 恰当巧妙的比喻, 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美好的情境, 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如《道士塔》一文, 意蕴深厚, 语言雅洁, 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在教学时, 重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熟谙作者所记叙的历史,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激情, 让学生为敦煌文物的流失而感到痛心, 为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屈辱而感到愤怒。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各种媒体的运用, 能使学生穿越时空置身于地理事物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比如上《胡同文化》这一课, 很多学生没去过北京, 没有见过胡同, 只凭借文本, 很难体会北京胡同的深厚文化底蕴。可以借助媒体, 在课堂上播放北京胡同风雨变迁的图片以及和胡同有关的歌曲, 通过感官刺激, 让学生体会到汪曾祺先生对胡同的深厚感情和对胡同逝去的不舍。

情境教学, 把情、形、境、理熔于一炉, 当学生通过他们的视觉、听觉获得了美感, 感到愉悦、兴奋以至忘我时, 就形成审美体验, 由直觉而渐次地理解了美的实质。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 不但使死的语言成为活的生活,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而且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无学习意识中受到了心灵的洗涤。

二.把握细节, 挖掘人文内涵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人文内涵深刻的好文章, 它们以优美细腻的语言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然而每篇文章的人文内涵并不是浅显易见的,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人文因素,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 挖掘人文因素, 提高人文素养, 对造就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学生的认知受环境影响很大, 家庭的宠爱、社会上的诸多不利因素,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认知上的错误, 这就需要老师点拨引导, 将学生引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如在学习《我的呼吁》这课时, 学生可能会提出“SARS (‘非典’) 病毒是一种生命体, 它横行恣肆, 残害生灵, 这样的生命, 我们也要爱护, 让它发展到极致吗”的问题。在课堂上存在很多像这样突如其来的有关价值取向对错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尽量要多考虑课文中的人文因素, 在课堂上提高这方面的驾驭能力。

三.指导阅读, 提高人文素养

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 “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 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过程, 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 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很难想象, 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读多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极其有限的, 加强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应正确引导。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 而许多名著, 尤其是外国名著, 内涵丰富, 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 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 对于学生来讲, 难度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兴趣;退一步讲, 即使勉强阅读, 也只能浅尝辄止, 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 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此外, 由于缺少指导,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的弊端, 一味地以“有趣”为选择标准, 忽略其它方面, 以致于所读书籍的品位较低, 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中学生手中的“常客”。

另外, 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解决书籍少的难题。书籍少, 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作为语文教师, 应尽可能地与学校联系, 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内, 发动全体同学的力量, 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最后, 我们应动员各科老师也不要再一见课外书就“滚打包收”了, 给我们可怜的学生们一点必要的自由!

四.用心交流, 体现人文关怀

与学生交流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作文评语。由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过高要求, 再加上教师评语像裁判式的生硬、刻板、冰冷。如语句不通顺, 条理不清楚, 中心不明确等等, 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有空洞的、含糊的评语, 如文章很生动, 内容具体, 想象丰富等等。不仅使学生如堕云雾之中, 觉得作文很抽象, 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而且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无形的隔阂。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意义上说, 中学生作文不但是写作能力的体现, 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仅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 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 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耐心的心灵交流,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可通过赏识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商榷式的评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对话式评语增强学生作文真实性;情感式的评语, 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总之, 优化作文评语, 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要赏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 不一定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 而是要从是否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人文性角度出发, 尊重学生的真实的体验, 使他们喜欢表达, 喜欢写作, 觉得那是一种快乐。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 尊重理解学生, 就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 在一字一句中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从而愿意敞开心灵与老师交流, 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1

一、营造宽松空间,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只有在宽松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否则学生就没有自主性,也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只有设法营造宽松的氛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得意迸发。在教学中,为了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教师注重把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变成互动式的探究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勤思,多探讨,多发现。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即使回答的问题闹出笑话,也要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和勇气给以鼓励和表扬,不要在学生发言时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让学生自己解决各种疑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采取多种教法,训练创新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个性,在思维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这种思维的个性和差异的特征,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特点的方法。在教学《游漓江》一课时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喜欢画画的,可用彩笔画出漓江的美丽景色;喜欢朗读的,可尽情的朗读;喜欢写作的,可将文中优美生动的词句收集在摘抄本上;想让更多人了解漓江的,可当导游介绍漓江。这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又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教师要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教师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精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有诸多的观察机会赋予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艺术创新的敏感性,是一个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的过程。

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图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启发学生,让学生对好的图形创意进行认识,通过对图形的创作和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启发想象力是创新教育的支柱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展开想象,进行敢于创新,打破成规的训练。以文中没有明确说出的结果为话题,大家展开讨论。经教师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纷纷发言,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对课文的想象延伸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想象,根据自己对平常生活的感悟构思出新的情节,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理解“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时后,思考以下问题:“有比他更好地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学生知道詹天佑的设计是最科学合理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凭借教材的想象因子,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就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课授课单调,形式单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已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营造出一个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多媒体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也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多媒体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创新,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篇12

1、文学常识教学

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史常识和作家、作品以及时代背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概况, 熟悉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以及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代表意义的作家, 是使他们整体认识文学价值的重要教育内容。这不仅有益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养成, 也有利于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语文课中有关文学发展概况及其成就的教育, 应该是借助教材进行的, 这种教学应该依托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五彩纷呈的文学样式进入学生的视野和思想,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会成为他们终生拥有的文化财富。同时, 也便于从时代背景和作家境况入手体会作品的社会价值, 为鉴赏创造条件。

2、文学作品教学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是文学教育的重点和中心, 我们前面所说的文学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这一部分来实现的, 它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当代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和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这是中学文学教育的主体。通过文学作品教学, 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历史生活、文化传统, 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文学知识, 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影视文学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知识;关于人物、形象、意象、意境、艺术构思、文学语言等一般知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是客观而具体的, 是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这次中专语文课程改革,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课程评价、教科书编写及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都突出了文学教育的内容, 这无疑是一个全方位的信息, 它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指明了清晰的方向。通过文学教育, 可以使学生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 多角度体验生活, 感悟人生, 从中汲取营养。教师应该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指导。语文积累的有效途径是阅读经典名著, 尤其在当代社会阅读活动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 强调阅读经典、诵读优秀诗文显得更为重要, 结合课堂阅读教学, 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 如比较性阅读, 专题性阅读等,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延伸密切结合也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学教育的内容决定了其任务具有双重性:“知性”的教育任务和“情性”的教育任务。

“知性”的教育包括文学知识教育和阅读技能训练的任务。前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中外文学史知识、各类文学体裁知识等等, 要求学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知识, 了解文学作品所涉及的有关作者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背景材料。后者可以作为进行文学教学的线索, 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 把握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 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情性”的教育主要是指兴趣激发和情感培养的任务。文学教育就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思想、艺术感情的营养, 丰富自己的情感,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并引起阅读鉴赏文学、尝试进行文学研究, 甚至进行文学创作的兴趣。在教育呼唤人文回归的时代背景下, 这一点显得尤为可贵。

上一篇:生态区规划下一篇:政治课堂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