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03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8篇)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洪关苗族乡河堰学校 李再霞

【摘要】

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是存储、传播和提取的方式,它能把远处的东西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将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为学生创设自学、思考的空间。它给现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发挥了种种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选择、整合加工,创造性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有效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语文教学 应用

一、远程教育资源为语文教师备课打开了方便之门

要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课前语文教师的备课是重要的基础,“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课前,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尽可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做为一名农村的老师除了读一本《教参》和一本教案外没有别的资料,我们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也很肤浅,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收集多种资料,而这些资料有些教师根本就无从收集,想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走进文本,唯一的途径就是制作课件,可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现在好了,走进远程资源网,打开“教师发展”、“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培训教程”映入眼帘。在“教材分析”和“培训教程”中专家对教材作了充分分析,使我们更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材的重难点。观看了“教学案例”,一堂课的构思鲜活的出现在教师的脑海里。然后从资源中选择与课堂有关的图 1

片、录像或录音。

二、远程教育资源,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习需要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自发的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应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景,结合远程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充分运用各种教具、载体资源等,让学生用各种感觉或自身参与来生动形象地体验相关知识的行为,让学生在教学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印象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从学科“教学资源”栏内精选出大量的情景体验材料,如教学《为人民服务》时,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领悟并学习为人民服务选择好的、正确的、有益的。而反对危害人民利益。我就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找到了一些实际列子开始上课,我首先给学生放课文朗读的游览的录象,让学生整体上去感受为人民服务的美。这时及时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拉开了学习的气氛,然后通一边读课文一边观看图片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现实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现在远教资源进入了课堂,教师只要打开电脑,各科资源应有尽有。在课堂上,运用各种资源就如同信手拈来。在“学一学”环节逐段演示课文 2

内容,也一定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实在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现代信息技术可再现形象,这就象在语言和形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因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再现的形象,可加深学生对语言内涵的了解,进而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观潮》一文,通过放映从远程教育资源上下载的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听觉,体会大潮的声音——“好像闷雷滚动”,“如同山崩地裂”;通过视觉,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是大潮向前推移,通过画面,学生很快理解了“横贯”的含义;在画面中,有人站在观潮台上观潮,观潮台上人山人海,与浪潮形成了对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浪潮比喻为“白色城墙”;最后,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浪潮汹涌澎湃,铺天盖地地卷来的壮观景象,让学生理解全文的重点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非凡气势。可见,“一张纸,一支笔,一口话”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而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正弥补了这种不足。

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远程教育向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直接从计算机或光盘上听课和获取信息,从专家的培训讲座及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优质教案、经验文章、论文著作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进行较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更新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中,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远程教育资源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正如把知识拌上了糖,我们应当看到,多媒体不是教学的目的,却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灵活、合理的、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才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2

1 了解、收集、整理材料, 为设计制作做好物质准备

幼儿园《新纲要》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体验创造的乐趣”。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们不仅要懂得各种废物资源的性能、特点, 还要推陈出新, 有较高的识别和欣赏能力, 才能在教学和环境布置时既能开源节流, 又能让幼儿从中接受和体验到环保意识, 懂得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废物可以再加工利用的道理, 养成从小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首先把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废弃材料分类:一是平面的纸质类:如画报纸、报纸、挂历纸、压花餐巾纸、包装纸、袋、广告纸等;二是立体的盒子和箱子类:蛋糕盒子、各种点心盒子、化妆品盒、鞋盒、等;三是线绳类:如各色粗细的毛线、棉线、尼龙绳、鞋带、衣物的花边、电线等;四是各种质地、厚薄的废弃衣物:棉布衣裤、牛仔衣裤、丝绸、呢子、床单被套、围巾、帽子、手套、袜子、布包等;五是点状类:纽扣、瓶盖、果核、瓜子等;六是各种质地的瓶子类:玻璃的、塑料的, 饮料瓶、调料瓶、酒瓶、化妆品瓶、洗发露和沐浴露瓶等;七是果壳类:瓜子壳、蛋壳、开心果壳、贝壳等;八是一次性用品类:纸杯、纸盘、纸碗、吸管、勺子等;九是文具类:笔筒、笔芯、彩色水性笔、文具盒、文具包、橡皮等;十是羽毛类:具有轻柔、色泽艳丽的特点, 如鸡、鸭、鹅及鸟的羽毛等。

其次是了解各类废弃材料的特点、性能, 如纸质类具有非常丰富的色彩变化、图案纹样千奇百怪、表面肌理效果各异等特点:以上各类材料有平面的、立体的、线状的、各型各色、纹理各异、软硬不同、光滑与绒糙、轻重各异等质量感, 可结合设计要求自由选择材料制作。

最后是按废弃材料进行分别收集整理, 注意材料的防虫防蛀、清洁洗护和着染色处理, 为将来的设计环境布置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2 循序诱导变废为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 他能倾注全部热情, 津津有味, 兴致盎然。在学习中, 他会产生满足感, 觉得学习是良师益友, 自己从中受到了启迪, 并由此产生欢快、惬意的心情, 从某种层面上说, 学习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的乐趣。如在教室吊饰制作可引导学生们利用一次性盘子、扇子、光碟等圆形的废物资源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的吊饰;利用金属或玻璃废弃制品碰撞能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制作成风铃等;利用一次性纸杯, 通过绘画、剪切、粘贴等技法, 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动物、人物、花卉、器物等环保作品;利用纸箱立体的特性引导学生通过剪切粘贴制作建筑物或家具等装饰教室, 使其具有家的温馨感。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 制作出一件件具大胆创新、时尚、新颖别致的好作品时, 老师再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既保护了学生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变废为宝”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还能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促进不断探索、玩出新的花样, 发展其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合理利用废弃物资于环境创设中, 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环保意识

俗话说得好:“环境是我们的无声老师”, 环保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 如何把环保教育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进行有效整合, 以环境教育为载体加强对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去主动观察和积极探索。在学习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孩子们, 生活中产生的绝大多数垃圾, 进行适当的清洗还可以再利用他们制作出许多形态各异的环保手工作品:比如用喝完的酸奶瓶, 清洗后用废布或彩纸通过包裹缝制成一只小蜜蜂;吃完的果冻盒可以制作漂亮的果冻娃娃和风铃等, 既可以用来装饰室内空间也可以用于主题墙饰;用完的纸袋可以运用剪贴法或绘画的方法制作成纸袋玩偶, 用于孩子们的游戏、舞台剧表演或讲故事活动之中等;蛋糕盘子通过画、剪贴等技法可制作吊饰或装饰挂盘用于装饰环境;饮料瓶可经过切割、粘贴制作出笔筒或植物花盆;废报纸可做纸浆模型或其他东西等等。看, 那么多的废物材料通过他们亲手设计制作所诞生的作品, 不仅用它们美化了环境, 丰富环境布置的材料和手段, 还节约了制作成本, 同时还提高了大家的动手美化生活的再创作力;学生更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由衷的感动和自豪的, 在大家的情商和智商都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的同时, 还潜移默化中更深化了环保意识。

4 利用综合材料和技法, 让学生学会在寻找中体验快乐

教室环境布置的材料多得不胜枚举, 我们要在生活中善于去发现适合的材料, 在环境创设中加以合理运用, 使教室环境布置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丰富多变, 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发现材料的美, 制作大量新颖而奇特, 洋溢着纯真趣味的, 蕴涵着也跳跃着令人心驰神往的创新精神好作品。让我们在寻找中体验快乐, 再创造快乐吧。

总之, 生活中到处都有可利用的废弃材料, 作为将来的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废弃材料, 还要具有乐于挖掘和探索的精神, 善于合理分配利用废物资源, 才会在环境布置的创设中, 得到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激发我们更多创新的想法。善于利用废物资源与环境创设中, 提高的不仅仅是制作上的技能, 还是作为将来幼儿教师所具备的一种教学能力。

摘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室环境的艺术营造其功能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另一种语言的环境, 教室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室环境布置要充分调动学生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材料加以合理利用来布置美化环境, 利用废物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实践证明,运用网络教育资源易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通过参与省立项课题《网络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和效绩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在教学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高速发展,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依托网络资源,为教师构建论坛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以发主帖或跟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参与讨论。自课题开展以来,教师把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忧喜、思考都付诸笔端,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他省市教师也跟帖交流。“十根手指打天下,一只鼠标连世界”,是网络开拓了教师的视野。

1.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备课环节

教师电子备课,要参考网上的优秀教案,然后按自己的教学风格、班级学生实际整合出自己的教案,所以网络电子备课不仅仅是搜索网络教案,更是搜索后的整合。教师在搜索、参考网络优秀教案的过程就是想向他人学习的过程,通过搜索,能深层次地把握文本背景、价值等,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集体备课。

2.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探究式网络教研

学校开展了“如何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怎样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什么是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如何开展”等一系列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择各自的课题,围绕课题进行校本教研。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还把研究延伸到网络教研,通过网络开展咨询,相互切磋并提供服务,指导教师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这种问题与研修相结合的探究式网络教研,促进了教研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1.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创设视听一体的立体教学效果,通过真实的情景再现、动感画面等视频抓住学生的眼球,使他们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在立体的教学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海洋馆里的景色和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对海底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课外延伸时,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看自己感兴趣的与海洋有关的视频,从而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

2.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用网络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大信息采集量。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知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内容或年代久远,或涉及域外风情。小学生存在认知缺陷,难于理解,无现成可借鉴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单凭学生自己想象,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的。教师如果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情景再现、历史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后,学生还想知道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于是教师就引导学生在网络教育资源上查到植物传播种子的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激发了他们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3.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要比教师一个人查资料、找根据有价值得多。只有师生一起动起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在这种劳动中,学生才会闪现创造的火花,才会有创新的成果。比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指导学生自己从网上搜索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师生一齐动手,不但迅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发现了许多新知识。教师放手之后,学生就会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而走上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之路。在这个自主参与、求得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在运用网络阅读文章时,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在运用网络建立自己的博客时发表文章,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运用网络上的资料进行介绍、讨论时,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利用多媒体网络教育资源,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知识视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对网络学习产生习惯问题

在网络教学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候往往会偏离教学目标,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开展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电脑游戏、网络图片、聊天等非学习内容会转移学生注意力,学生往往把电脑课当作休闲娱乐课,他们偏爱上网、聊天、游戏,没有感到提高的信息能力对自己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没有学习的需求,从而导致学习兴趣很低。为了转变学生的认识,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时常告诫学生上电脑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其次,要建立网络教育资源使用公约,用制度、规则限制学生的违规行为。

2.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网络教学要求学生要有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可是现代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很有限,要真正让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比较难。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学习的经历也不同,自学的能力有强有弱,所有的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在网络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要有策略加以解决。如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寻求帮助,形成合作学习形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等。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4

——灵活运用数字资源转变教学模式,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商洛市山阳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王 恩 相

内容提要:

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在利用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对信息的加工、组合、整理,合理利用资源,丰富语文知识,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关键词

数字资源 语文教学模式 课堂效率

实施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教育工程,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农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面貌,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字资源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它具有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数字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训练审美情感。

一、合理利用资源,丰富语文知识

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只有教材和教参,使得我们对课文内容的背景了解的很少,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有限,使本来与课文情节相隔甚远的学生,对课文知之甚少,造成了知识贫乏,视野狭窄,有时学生提出许多偏难问题,教师难以解答,学生又没办法找到答案,只有瞎想,最后不了了之。随着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得到了改革和创新,教师可以对远教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如:在教学《丰碑》一课之前,我鼓励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同时,我也在数字资源中搜集了大量的书本中没有的,且又对学生学习很有价值的资料,在课上,同学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新发现,相互欣赏,资源共享,教师又加强引导,适时点拨,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在课件演示中,形象生动的表现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容易理解课文。课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 大家都回答说通过录像、阅读资料等观看学习,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在如:《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单靠课文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收集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上课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播放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的画面,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结合课文内容教学。通过合理利用数字资源,学生了解了宋朝的历史文化,了解了历史,丰富了语文知识。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旨。

例如:在教学《世纪宝鼎》一文时,由于学生不熟悉“鼎”,如果没有很好的情境一定很难教学,于是我把多媒体课件里的一幅幅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尤其是看到世纪宝鼎这一画面时,学生都争着要介绍。这样一个小小的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燕子》一文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首先出示一幅栩栩如生的春天图,让学生观察、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学生看到画面后,都畅所欲言,然后播放歌曲《小燕子》,通过图、文、曲结合,提出自学要求:“燕子时什么样子的?”“你从哪里感受到春天的美?”从情境中,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燕子有美丽的翅膀。”“燕子穿着一身花衣裳。”“燕子飞的很快。”“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回来了,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这些想法,真正是它们的心声,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教师利用数字资源,把复杂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乐学、好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充分利用音像资料,活跃课堂气氛

数字资源中有许许多多形象、生动的图片、音像资料,把这些图片音像资料运用于教学,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把课堂变得轻松活跃。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为了便于理解小女孩的五次幻想,我充分利用课件资源,通过收集、整理,在课堂上合理演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在大雪纷纷的大年夜小女孩冒着风雪孤单单做着,学生便会感受到小女孩是多么的可怜,特别是小女孩的五次幻想,都出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一边听范读,一边观看画面学,当学生听到小女孩喊奶奶,再看到奶奶把小女孩带走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我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都纷纷发言,有的说小女孩太可怜了,有的说我们应该同情小女孩,有的说要把自己的东西给小女孩。

《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欢快的小诗,在教学中,可以把音、像、图、文融为一体教学。首先观看影片,把少年儿童快乐幸福的画面展现给学生,然后课件演示课文内容,聆听范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播放那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此时,是学生兴致最高的时候了,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边歌边舞,课堂成了学生的乐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幸福和快乐,最后,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编出自己喜欢的舞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或演唱。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把学生带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这样,利用音像资料,将比较抽象的或学生不熟悉的,离我们生活太远的意向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掀起课堂高潮,使学生进入作品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发表意见,互相交流的环境,提高了可堂效果。

四、灵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灵活教学,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有利措施,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挖掘其中的愉快教学因素,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绪体验。下面以《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为例,谈谈如何灵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这节课应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媒体画面。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之初,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它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我就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 “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代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在圆明园教学设计的构想中,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在观看过程里,好多的孩子神情激动。我很巧妙地把新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同一个环节里,把学生从感悟带到理解,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

最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还可以利用远教资源中的“习题精选”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爱祖国的,学习“扩展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能融声、形、色等为一体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的同时,还能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在思考与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五、利用数字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鲜明的形象,关键在于如何缩小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教学时,单凭词句的分析是不够的。运用多媒体光声的有感模象,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血肉丰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印象,以便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发挥多媒体的独特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十分重要。例如: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可以利用课件演示詹天佑修筑铁路遇到的困难,采用的方法,学生看后就很容易理解詹天佑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爱国情感,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学习《长城》一文,学生没有亲临长城,怎么教学效果才好呢?利用远教资源,把学生带入雄伟的万里长城中,首先出示长城的全景图,学生感受到了长城是多么美丽壮观,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欣赏,联系课文内容,学生体会到了修筑长城的艰辛,更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远程教育提供的丰富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教师的思维,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的掌握了课堂教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教育工程让边远地区的学校也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我们要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研究,用活远教资源,把远程教育全面的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参考书目:

1、《小学教学研究》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期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婺源县秋口中学程国英

一、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意义

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农村中小学初步建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但是要真正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关键在于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据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已经有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德阳市教研室实施了《农村初中远程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主要研究总结出课堂教学在远程教育资源基础条件下,充分整合利用,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重庆市彭水县徐红霞老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她们研究总结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远程资源的主要途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纵观各地对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多缺乏对远程教育资源与语文课程深度整合的探究,无论是方法途径的总结,还是课堂模式的构建都未能凸显时代的个性特征。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初步建立了远程教育资源库,并完善了教师使用及开发资源的评价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但是,据我们对全校语文教师的调查表明:

一、部分教师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认为引进远教资源进行教学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少数中青年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了应用远教资源整合课程教学的欲望和尝试,但他们的认识和行动还是停留在把远程教育资源仅仅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整合的能力水平低下,层次不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当前远程教育资源已经不仅仅是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加快我校对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层应用研究,是改变我校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高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也是为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指导的必然选择。它对于促进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创新型人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理论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加强对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及时对农远资源的收集、分类、整理,创建一个适合我校语文教学整合应用的资源库。

2、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与初中语文教学深度整合的具体途径方法研究。为使优质远教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我们从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总结出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依托下深层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课堂模式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探索构建一个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又有我校自身特色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二)研究内容

对学校原有教学资源的归类、整理的基础上,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整合创新,逐步完善提升,最终建立一个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资源库。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课题组结合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探索总结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层应用,深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实现共享优质资源,促进高效利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

构建一种符合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效整合教学资源的途径之一。我们把构建一个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概念界定

远程教育资源:本课题中的远程教育资源,是指采用光盘播放、卫星接收、网络传输等手段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资源。它包括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如光盘播放机,卫星接收服务器,计算机等。软件如各种教学软件,卫星接收的各种媒体资源。

(四)理论假设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科学有效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将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与学的方式,而且有助于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和谐关系。这样的课堂可以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课题创新之处

本课题着重研究探索构建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并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在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课例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

1、确立课题研究主题后,课题研究组人员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大量研读 文献资料,为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必要的理论储备。

2、熟悉掌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存放结构、资源种类、调用方法,熟练多媒体教学操作技术。

3、课题研究人员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遵循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于教学中的四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简便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每周上一节公开课。课题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反复实践,不断完善,总结提升。我们的教学过程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过程。

4、根据以上研究实践,最终总结出比较科学完善的,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方法,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初期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将运用文献研究法,搜索研读有关资源与课程整合的权威论著,了解当前对资源整合的代表性观点及历史发展脉络。在课题立项以后,我们制定出严谨的研究行动计划。课题组成员运用行动研究法,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应用资源的方法、途径及其有效性边实践边修改直到完善成型。由于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现象,我们鼓励大家运用经验总结法,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概

括,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丰富课题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路线

我们的研究路线是从理论学习入手,熟悉资源为基础,在实践应用资源中总结经验方法策略,经过不断改进中提升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

课题研究工作分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理论储备和熟悉资源。对远程教育资源充分了解,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前提。熟悉资源是为更好地使用资源。做好相关理论学习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基础,科学的理论指导,让我们明确方向,研究实践高效,更容易接近研究目标。

第二层面,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大量教学应用实践,不断改进实践,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课题研究过程。

第三层面,总结提升,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模式,总结出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四层面,为其他学科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学习借鉴,在更大范围进行取舍式的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 课题申请。确立课题名称,研究内容及人员分工,填写申报书。

 课题立项。课题立项后,制定研究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方向,统一课题研究人员的指导

思想。

 开题报告。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对课题组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对活动开展做出具体

安排,实施规范管理。

2、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5年2月)

(2013年6月---2014年5月)

 根据实施方案,采用有力措施,组织课题组有序开展研究工作。撰写课题阶段性研究报

告,总结阶段性成果。

(2014年6月---2015年2月)

 根据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继续开展研究工作,改进教学,经过分析、归纳、整理提升,总结研究成果。

3、结题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 撰写结题报告。汇总整理研究资料,对研究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形成系统全面的结题报

告。

 汇编研究成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材料、优秀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汇编成集,迎接专家组验收。

 提交结题申请,接受结题验收。

四、课题组分工安排

程国英(中学一级教师)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研究组织工作以及对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策略研究。

汪旺富(中学高级教师、校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筹措经费,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程海燕(中学一级教师)负责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对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策略研究

李珍(中学一级教师)负责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策略研究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论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课堂模式》、《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 作文教学应用中的策略》

2.课题研究报告《远程教育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层应用的策略》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6

白云:马应梅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普及和课程改革的脚步声,也悄然走进了我们每个教学点。数字资源具有生动形象、音形兼备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数字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学习效率倍增。同时,运用数字资源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培养语文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字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运用数字资源架起语文字词学习的桥梁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词语是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基本元素。人们一直在探索,学生准确而牢固的识记字词的音、形、义,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多媒体技术合了试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可以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产生活泼、生动的效果,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优化字词教学。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诱发学趣,易于

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

形索义”,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例:教学象形字“鸟”字时,可由图慢慢地演变成“鸟”字,并用鲜红的色彩突出鸟字的点,一边讲解;小鸟不能没有眼睛,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也记得牢。又如“蹈、摔、鹰”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词语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元素。对词语的理解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是一篇描绘北京颐和园美景的说明文。在介绍昆明湖的美景时,作者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在这里,用“滑过”一词凸显昆明湖“静”的特点。然而,此处难免引发学生的质疑:船在水面行走不该是用“划过”的么?此时,我相机出示教学视频(课前专门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视频资料,配以宛转悠扬的轻音乐),让学生在山水之间诗意地徜徉,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昆明的平静。

二、运用数字资源激发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

几千年来,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唐诗宋词,琅琅上口,意境优美。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以解除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

历浅薄,对诗歌中所描绘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陌生这一弊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望洞庭》一诗的时候,学生对诗人笔下“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难以理解。以小学现有的认知,说“水平如镜”他们尚可以理解,但纵深发展到“镜未磨”的时候,他们便迷惑了。这种如梦如幻的意境也是教师语言难以描绘的。于是,我结合诗句设计了幻灯片,并在诗文朗诵中配以乐曲《在水中央》,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烟波浩渺的“月下洞庭图”。图中烟雾缭绕的洞庭湖波平如镜,飘渺朦胧,再加上耳畔悠扬袅娜的乐曲声,学生如入其境,自是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丽之美。教学时声形并茂,诗画交融,相映成趣为 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

三、运用数字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说明文教学的课堂上总是死水一潭,教师讲得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些都是因说明文的特点而定:重在说明事物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叙述语言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乏生动性;内容上比较浅显易懂,故事性较弱,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给教师提出一个要求:“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在教学中,数字资源的使用满足了这个要求。教学说明文,合理运用数字资源,能再现事物的艺术形象,引起

学生共鸣,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与雷达》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意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仿生学”这门新学科,感受科学的神奇。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蝙蝠与雷达的工作原理,即它们是怎样探路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再现二者的探路过程。并把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和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配以清晰的声音。与此同时,学生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自行发现了它们探路的秘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实现了突破。正是因为远程教育逐渐走进了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尤为重要,它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恰如其分的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浅谈虚拟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7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病理诊断具有客观性及准确性。所以说, 对病理学基础掌握及应用的熟练程度也是衡量一位医生是否优秀的标准。而病理学实验课又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纽带, 因此实验课教学尤为重要。病理学实验教学作为病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能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1]。

现阶段病理学学习主要以传统的实验室教学为主, 通过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切片来获取显微形态图像,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有诸多弊端: (1) 传统的实验教学需大量重复制作切片及大体标本, 工作繁琐、成本高, 而且切片容易褪色、破损、丢失。后期维护费用高, 开展过程受时间、地点、人力、物力、财力等的限制, 致使实验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 对于教学切片, 基础医学与临床要求切片显示的病变典型一致, 取材较难且制作技术要求高; (3) 学生在常规实验室开放之余很难有机会观察切片等; (4) 有限的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细致地指导大批的学生, 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目前高校的扩招使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供求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更加严重,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各大院校所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建立虚拟实验室的解决方案。

2 虚拟实验室的特点及优势

虚拟切片技术是集自动显微平台、影像镶嵌等多项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病理学前沿研究领域。虚拟切片制作是以学校内现有的实体标本为模板, 通过网络平台, 用虚拟切片技术把病理学切片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 任意一台电脑上, 打开网页就能轻松进入虚拟实验室观察标本及切片了。虚拟实验室能更好地缓解学生与相对短缺的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地观看整体标本, 还可以用鼠标点击, 将局部放大, 观看局部细节, 基本可达到在实验室看标本的效果。把图片展示要点配以文字或语音, 让学生在观看标本时就可以更快地记住各类病变的特点, 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相联系。

虚拟实验资源不但有传统实地资源的真实性、可靠性, 同时还具有数字资源的不限空间、时间以及访问人数限制的特点, 从而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3 虚拟实验室的优势

(1) 虚拟资源的可添加性。虚拟资源可操作性非常强, 可以随时随地不断补充、添加新内容。本实验室配备有数字切片扫描系统, 此系统主要由自动显微镜、数码摄像头、自动图像扫描采集软件、切片数字浏览器和计算机共同组成。系统可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显微镜移动, 对观察到的组织切片进行全自动聚集扫描, 并逐幅自动采集数字化显微图像, 高精度、多视野、无缝隙自动拼图, 可自动拼接成一幅定态的数字图像, 即成为虚拟病理切片[2]。这使得整个虚拟实验室病理组织切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健全。同时, 此系统还可以对大体病理解剖标本、自测习题等虚拟资源库进行更新和补充。

(2) 虚拟资源的可交流性。虚拟资源可通过互联网相互交流、交换, 以达到各学校间的虚拟资源互补, 实现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 虚拟病理切片的应用还为远程病理诊断带来了光明, 今后虚拟病理切片将和放射影像一样, 作为病人资料存入病理科网络服务器中, 可以方便地用于远程会诊及读片查阅。虚拟切片影像数据库将来还可为远程肿瘤辅助诊断提供帮助。

4 虚拟实验室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向学生、教师、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提供实验教学管理功能。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论坛进行实验答疑与交流, 学生可将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收获和问题在论坛上发布, 教师可将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来, 师生共同探讨。教师从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实验教学反馈信息, 以便调整实验教学的进度和深度, 学生也可从中吸取别人的经验, 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在病理学实验中可以在线开展实验、接受实验指导, 实验结束后可以在线提交病理实验报告、保存和提交实验结果、查询实验成绩和批语。教师对病理虚拟资源库进行维护和完善, 并发布实验、安排实验、批改实验报告、智能指导、统计并发布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批语。通过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教师既可通过搭建典型实验或调取实验案例, 方便地向学生布置实验任务, 还可在实验结束后查看学生的实验结果, 给出实验成绩和评价。

5 讨论

病理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及学生学习的兴趣, 已经逐步得到师生的认可, 但虚拟实验室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卓丽娟.病理学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 4 (2) :130-132.

浅谈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0-0004-03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使现代化教育教学走向成熟和完善,为农村教育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翻开新的历史篇章。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大地缩短了城乡孩子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差距。远程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为农村孩子搭建了成材的桥梁,带来了成材的希望,它既是教师备课的资源库,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我校自1985年开始与北大附小联网,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会学习。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明显优势,愿与同行切磋,以求共同进步。

一、现代远程教育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紧迫要求,教师科学、综合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让教师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地投身其中,全面掌握其应用技术,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行为之中,发展自己的潜能,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改变,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才会逐步树立,从而促进教师走向专业型、科研型的道路。

1.改变教师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师,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少,远程教育资源网中,教师除了拥有最基本的教材、参考资料、学习指导等文字材料外,还可以现场聆听著名学者和专家的精彩报告、授课、教育教学理论讲座、优秀课堂实录等,这些声情并茂的网络资源,为农村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谓教师成长的乐园。

现代远程教育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整合远程教育的资源,努力提高应用效果,充分将学习到的新技术、新理论付诸于实践,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步变成自身的教学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都会得到不断提高。

2.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远程教育资源借助教学设备,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与教的经验最大限度地贯彻于教学行为之中。获得最佳效果,减轻师生的负担。

教师工作繁重,自古被誉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新时代的教师要做电灯,做太阳,既要照亮别人,还要成就自己。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农村教师也可以共享远程教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教师可以把教学课件、教案、反思等教学资源,利用电脑保存起来,或通过刻录机保存到光盘上,随时随地再现教学内容,也可以完善、提高、再利用。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研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研究、设计、开发新的教学课件,提高自身素养……把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尽显新时代教师的风采,成就自己事业的辉煌。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采用多媒体教学、开放式学习模式,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环境,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具有推进作用,更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迈向新的台阶,走上新的历史舞台。

二、远程教育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带来灿烂的阳光

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网络资源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远程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自主学习,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突破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点亮自主学习的火花。

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积极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例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时,由于学生没有到过草原,所以很难想象文中描绘的情境,在认识上容易形成偏差,而如果先播放一段草原的录像,配上豪放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就能再现课文描述的情境,用草原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这时再让学生品课文,学生就很容易去体会“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境界了。

优秀的课件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分解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时,理解“人”字形线路是难点,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突破。我利用从远程教育网下载的多媒体动画课件,先演示青龙桥陡峭的坡势,接着演示“人”字形线路,然后演示火车在上坡时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行驶过程,这样动静结合的直观演示,减少了学生在理解中的难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有趣,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远程教育课件形象地演示了知识发生变化的过程,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2.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习习惯,还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为学生搭建一座跨时空的沟通平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引导学生创新立异,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有些学生,感觉在学校没有独立的空间,没有表达和舒展精神的地方,以为自己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可以在“成长博客”中倾诉心声,张扬个性。“成长博客”不仅成了师生联系互动的渠道,还较好地解决了学习中学生主体参与、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困难,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阵地。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多媒体手段的灵活运用,生动地再现了他们不同的思路,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交流、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也有助于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面向广大的农村学生,引入优质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的传统模式,使课堂变得更有生机。农村远程教育应用的重点是让教育资源走进课堂,用于教学,服务于师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应用研究,不断提升应用水平,为教学服务。例如,我校自联网以来,教师们根据班级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将网络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突出个性,使课堂呈现出动静交融、视听结合的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中,资源中的参与性练习形式多样,富有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需要,让学生自己从网络中下载有关学习内容,巩固知识,实现了在学中乐,乐中学。

实践证明,农村学生对远程教育的兴趣非常浓厚,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资源丰富、便于理解、实用性强,符合农村教学实际,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远程教育课堂,易于实施启发教学,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现代远程教育有利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让处于农村教育的师生能与城市的师生“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学资源缺乏和师资短缺、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实现了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远程教育是教师学习的殿堂,是课堂教学的帮手,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新天地。我们相信,农村远程教育一定会茁壮成长,谱写出现代教育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上一篇:大熊猫的外貌作文800字下一篇:陈海蓉的教助学成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