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24-07-05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共12篇)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1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远程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需要我们去了解、学习、掌握、运用、探讨和研究。以至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三农”服务。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的重点是面向学生,应用的关键是教师,应用的突破口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用的基本保障是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保障体系,还要有制度化的激励机制保证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与资源,还要有经常性的稳定投入渠道解决设备的运转、维护和更新问题。

关键字:远程教育 运用 提高 教学 质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拉近了我们同外界的联系,空前的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传播速率和教育的效能。传统的一只粉笔、几本书的教学模式正酝酿着重大的突破,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农村教育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2003年国务院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远程教育好像清风活水,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

远程教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但远程教育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有效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结合这两年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加强对远程教育工程的认识

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将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把这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关键在于教育。我们现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师,首先要求我们的意识发生改变,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好课堂的标准不再是看教师是否讲得好、也不是看教师演得好,更不是看教师把课堂“绣”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学习。

我们县地处西部农村地区,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卫星远程教育就是把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等多媒体通过通信卫星和数据广播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内外的教育。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但是一提到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我们有一部分教师又容易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过分的依赖信息技术教学。现在我们还有很多老师认为信息时代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就是要把课件做得非常好,花样越多越好,甚至一堂课都不用传统的粉笔和黑板,但教学效果并不一定理想。我们看信息技术的效果,是要看多媒体产生的功效和需要付出的代价的比。国家近两年共投资2亿人民币建设教育资源,就是考虑到实施西部远程教育的需要,远程教育资源是经过教育专家们研究得出的功效比最大的最优组合,能发挥最大教育教学效益的。所以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对远程教育工程的正确认识,我们要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更深入的了解远程教育工程,自觉的学习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建全各种机制

远程教育工程对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两基”攻坚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现在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远程教育资源在学校的普及运用还有一定难度,有些学校甚至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学校领导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重视远程教育工作,要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远程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建立一套完整的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管理制度,是远程教育运用的有力保证和动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与资源。

1、建立一套奖励机制。有效的引导、激励教师学习、探索、研究、应用学习远教资源。把一部分教师先吸引过来,让他们先尝到甜头,再由他们去带动其他教师。

2、建立一套评估考核奖惩制度。对每个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都做到有具体的要求,并且把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纳入教师考核的范畴,这样有利于推进远程教育运用的进程。

3、建立一套协调机制。教务处、教科室、电教室、远教室和全体教师等要协调工作,教务处、教科室、电教室、远教室等要为一线教师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不要挫伤教师运用远教资源的积极性。

三、加强远程教育资源开发与整理

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的基本保障是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保障体系,要建立一套资源开发、整合、传输和应用的机制,要有数量足够,质量较高、能适用我们学校教学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源不断的传输下去。西部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的开通,带来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这就要求计算机系统要适应大量的信息处理,为此学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添置相关设备,专门用于接收和处理卫星带来的信息;而这大量的信息在一台机器上接收、处理和观看,是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谈不上把远程教育资源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所以学校也应考虑校园网络建设和建设远程教育资源中心,也为进一步发展提供长远的规划。

1、天网—地网—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合四为一。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学校应添置多媒体计算机、改善现有计算机的配置建立简单的校园局域网,实现校园内现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查询。建立网络教室,并将卫星接收系统和资源中心接入到办公室和网络教室,使学校教师都能通过校园内任何一台计算机,查询到卫星下载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和学校内部教学资料、档案。

2、建立学校资源中心。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能使教师教学教研如虎添翼,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但通过卫星下载的IP数据资源信息量大,一台计算机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的内存只能接收三周左右的教学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必要把收集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整理加工建立成自己的资源中心,供教师、学生利用。

四、师资培训,是推进远程教育研究的关键

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的关键是教师,要建立一支能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与资源的教师队伍,使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应该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

1、远教员的培训

远教员是远程教育接收系统控制室的管理人,他既要按时对信息资源进行接收、处理,对系统进行维护,还要对校内教师进行操作培训、使用指导,所以,远教员除了参加县上组织的培训外,还应利用天网、地网的优势,开展自我培训,以提高其业务能力。

2、对全校教师的培训

让教师接收新的事物,感受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促使其转变观念,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俱进。培训内容主要是怎样通过远程教育资源让教师掌握浏览、查询、下载资料、课件整合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等。主要内容如下:

(1)加强全校教师计算机网络操作应用培训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营造一个会应用、重应用的氛围,现在,大多数老师家中都有电脑,而且现在大多数学校教师比较年轻,中青年教师大多数都能利用学校信息网实现信息的查询、使用。

(2)学校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组,统一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重点培训内容是: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应用、网络基础知识、信息收集整理发布、课件制作等。

五、远程教育资源与各学科的整合

学校开通远程教育网络的目的是让全体教师通过远程教育网上资源,整合到学科教学之中,总结出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规律。学校可以成立远教教研组,专门负责组织教师研究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并要求教师写出关于远程教育应用的相关文章。

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各有不同的特点。针对这些不同,只有让远程教育资源合理地整合到教学之中,才能为教学服务,目前学校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整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远教教研组应定期向其他教师培训远程教育资源,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示范课。

信息技术作为认识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教师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的重点是面向学生,应用的关键是教师,应用的突破口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用的基本保障是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保障体系,还要有制度化的激励机制保证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与资源,还要有经常性的稳定投入渠道解决设备的运转、维护和更新问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克服困难,集合学校实际,发挥好各自的优势,用新课程标准的崭新理念,精心打造,强化管理和运用,远程教育必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勃勃的生机。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2

一、活用多媒体教学, 以情景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 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入境动情,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 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可见, 远程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 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如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运用一个“flash”动画,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提出一个问题, 设置悬念, 创设出数学教学情境, 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理。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 我先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 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 运用多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 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 学生们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 在行驶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 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地变换, 把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等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 在对比的情境中, 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紧接着开始讲授新知识, 同学们带着迫切的求知愿望也就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通过观看, 然后进行直观比较, 学生很快就知道圆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区别。由此,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 以生动替枯燥

儿童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感性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 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 形成清晰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如“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复习”一课中, 有这样一个环节, 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我制作这样的多媒体软件: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看图: (1) 说说平行四边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 学生说到沿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 电脑屏幕马上就出现显示图; (2) 说到平移小三角形, 电脑根据学生所说显示图; (3) 产生一个平移的过程。这样就让学生活生生地看到了这个平移的整个过程。又如, 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 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 然后, 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平线, 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个亮点间的一部分, 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最后, 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 就形成了一条直线, 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 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 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 形成生动有趣的画面, 这一切都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起到了教师用语言描述而达不到的作用。

三、善用多媒体课件, 巧用演示突破难点

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手段, 其主要目的都在于突出、强化教学重点, 突破、解决教学难点,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也不例外。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 用传统手段, 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 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 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 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 促进心理内化, 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质量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72

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我们抓住学校、社区和家庭三大方面,发掘新的课程资源,把新开发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体育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水平。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教学实践中,要指导学生创编游戏活动。韵律操教学中,指导学生创编活动操,培养体育特长生组织体育活动;在投掷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废旧塑料瓶创编沙瓶操等,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展示才能。在教师中进行全员培训,使他们对课程标准有正确认识,并使他们具有课程标准要求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把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方法等传授给他们,让他们正确合理地运用。对于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我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的体育特长得以展现。如让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兼带体育课,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当体育委员、小辅导员等,交给他们带操、辅导、组织体育活动的任务。

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種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其次,自制简易体育器材。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利用废旧物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竹竿来跳竹竿舞;将学校库房中常年废弃的木棒、竹竿、木板等整理出来,制作成栏架等。

再次,合理布局、使用学校场地器材。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设置适宜的场地器材,以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利用学校空地,并强调在使用上下工夫。学校在制订课表时,制定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分配时间表,按指定区域和时间进行教学和体育活动。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

(1)改造现有运动项目。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2)积极引用新兴、民族、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新兴、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一般都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滑轮、空竹、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运动项目,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户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国家号召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阳光、走向大自然,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其根本宗旨就是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因此,积极开发户外体育资源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及课外活动中,我们改变过去的内容,增加了广播操、眼保健操、球类活动、民间传统体育、新兴运动项目、游戏活动等内容。

五、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我们也抓住这一良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获取体育信息,观赏体育比赛等,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还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查阅体育信息,增加了内容丰富的“体育知识手抄报”“体育赛事专栏”等体育信息资源,这样使体育课更具特色,更具活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拓展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推进了体育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大春.小学体育课程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万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郑金洲.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杜军.创造性课堂教学中的十多十少[J].中国学校体育,2007(4).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4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显著特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生动、富有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变难懂的内容为易懂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在动机,真正达到数学生活化的境地。

爱因斯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只有互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给足他们思维活跃的时间,此外,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演示情景

电教媒体包括录音、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而电教投影图像清晰,色彩逼真,操作简便,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显现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功能。教学时,当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有色的示范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兴

趣。

现代教育技术能将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突破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宏观、微观转化,动态、静态转化,扩大直观范围。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而完成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了电化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把课堂教学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先用电脑演示一个小丑和四个气球,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自然能马上回答,接着在演示一阵风吹走了一个,再问,风伯伯来了,把气球吹走了一个,现在,小丑的手上还有几个气球呀?通过动态演示,学生便可以马上得出答案,小丑现在还有三个气球,因为有一个被风吹走了,被吹走了的那个已经不再小丑的手上了。通过这一情景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减法的含义,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直观思维。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创新教学的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教育,在封闭的校园内,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现有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了只能单方面的考虑问题,只会寻找单一的唯一正确答案,只会死记硬背,思维不能完全展开,限制了思维活跃度,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消磨,并且动力完全是来自老师。

创新精神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意识。经过合理的引导、开发、挖掘、训练,这种意识和精神就可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再想办法帮助他们,同他们一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我抛弃了一味地讲解,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时对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操作中寻求答案、获得技能。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巩固和反馈知识

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机械的笔头练习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任务,学生总会感到枯燥无味。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巩固知识中的主动性,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创设意境,吸引学生自觉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巩固效果好。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为此,新课程下,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

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众多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可以不夸张的把这一巨大的变化叫做“信息革命”,它比因蒸气机的发明而引起的工业革命势头更猛,影响也更深远。这场信息革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显面易见的,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话来概括这种影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必将会促进教育的极大发展。它带来的将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

新课程的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是一条行之有的促进教与学的变革的高效之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任重道远。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5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于教育领域是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这场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教师的角色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程的教学要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罐装的容器,而是一举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在于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成功,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用教材教。

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人尽其才。

1、要通过各类学历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素质。

2、要通过各类教研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要通过各类师德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靠的保障。

二、要合理配制教育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要想缩小县城与乡村学校人员配置的差距,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对全县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重组和再配置。要把近年招聘的大中专学生分配到农村教师紧缺的学校任教,挑选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让其起到带头、引领作用;选调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委派局级机关优秀干部到落后学校蹲点等具体措施,进一步利用和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来提高后进学校的质量。

三、要加大教研力度,做到“教研兴校”。

1、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研教改方面的理论,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业务指导,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2、要加大教研投入力度。各校每学期要在学校经费中抽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来,为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

只有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提高质量提供“教研兴校”的保障。

四、要深化教育改革,做到改革促发展。

1、推行教育经费改革。没有钱什么事情都难办,什么事情也办不好,提高质量也莫过如此。在实行“一费制”的今天,许多地区农村教育难以维持正常运转。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改革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途经,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同时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学校经费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办好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推行课程改革。要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长效培训机制,改革评价方法,更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培植课改典型,搞好校本教研等具体措施,将课改实验逐步引向深入。

3、推行人事改革。要通过建立和推行末尾淘汰制、教师聘用制、校长聘任制等具体措施,使之形成职称能高能低,职务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用人局面。从而为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五、优化教育管理,做到“管理出效益”。

1、优化目标管理。年终目标考评,对各学科、各年级、各学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必达目标,依据目标进行奖惩,促使学科全面达标。

2、优化形象建设。通过进一步加强“三风”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促使学生树立“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形象,促使教师树立“爱岗敬业、博学多才、乐于奉献”的形象,促使学校行政领导“公道正派、富于创新、严谨治校”的形象。

3、优化教学质量管理。实施全员管理,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从校内到校外,从部门到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格局。通过实施全程管理,能够突出体现“六个一起抓”,即“德、智、体、美、劳一起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起抓;教与学一起抓;课内与课外一起抓;育人一线与后勤服务一起抓。从而有效形成教学管理的综合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力。

4、推行《考勤制度》、《教学奖惩制度》等等一系列制度,探索一套创新制度来优化学校质量管理,使之激发教师的教学情趣,从而为提高质量,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5、抓学习借鉴。成功的办学经验就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这一资源,最快捷的途经就是学习。要虚心学习先进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学习,使之把他人的成功经验化作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的动力,以求达到快速提高质量的目的。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6

丁家小学课题组

我校数学组在2005—2006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采用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方法对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进行实践尝试,力求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期待以评价的改革为杠杆,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现对上学期的研究进行总结。

一、数学学习的实践操作

建立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有目的地从各种角度和层次收集学生个人学习的努力、进步情形,以及在知识、技能和情意方面的成就证据,并有目的地汇集在材料袋中,以供评价。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实施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有序性

学生成长记录袋中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建设。每学期初由任课老师与学生一起结合教学内容列出收集材料的目录表,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情况自己选择,制定出充满个性的收集目录。当然这个目录只是收集的计划,到具体收集时,学生再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收录。我们把学生收录的材料分为三个方面:

1、数学阅读

主要收录反映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方面的材料。内容可以有:

●数学家的故事。如中外数学家高斯、陈景润、华罗庚等,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历史趣题。像“百鸡术”、“中国剩余定理”等名题,独特而绝妙,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些趣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史料。如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使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和我们祖先的智慧:介绍有关规、矩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体会它们在中国古代几何作图及测量中的作用。

●与数学教材有关的知识。如教学“年月日”前,学生可通过查阅《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及上网,获取许多有关年月日的科普知识、历史传说等。

●数学童话、笑话。

2、数学体验

主要收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逐步学会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材料。内容可以有:

●“我最满意的———”:数学作业本、单项考查试卷、综合考查试卷等。

● “我最自豪的———”:一次表扬、一次成功、一次获奖(证书、奖状)、一封贺信、一个优点(特长、习惯)。● “我印象最深的———”:有趣的数学课(活动)、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一次教训。

●“我来介绍”:单元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悄悄话”:我对自己悄悄说、我和同学悄悄说、我和老师悄悄说、我和爸爸妈妈悄悄说。

3、数学探究

主要收录反映学生经历数学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材料。内容可以有: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及提出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如怎样存款才合算;一层保鲜膜有多厚;一支粉笔有多少立方厘米等。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旅游、租车预算、买彩票等。

●应用数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例如应用统计知识进行各种资源的浪费调查分析:应用平均数知识分析人们生活水平情况等。

(以上探究材料以数学小论文的形式来表达。)●独特的解题方法。如:一题多解、巧解妙算等。

●数学小制作。如:统计图表制作、—长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制作、七巧板拼图等。

●自编数学童话、故事、笑话。(二)成长记录袋管理的自主性 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由学生自荐和学生相互推荐,每月选出4—5当管理员,学生随时可以放自己的材料,管理员要定期负责整理归档。实行轮换制度,任期一个月,任期到了,由其他学生与教师一起对管理员的工作给予公正的评价,并作为记录袋材料收录其中。事实上让学生参与数学成长记录袋建立的整个过程与其中收录的内容一样重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过重的工作量。

(三)成长记录袋收录的层次性 在学生收录材料时,可以按以下层次对学生提出要求,逐步做到由教师指导下的收集变为学生自发的收集。

1、随意地收录。

在学生制定出自己的收录计划后,教师不提质量要求,学生可以随意放入自己认为满意的材料。

2、有选择地收录。

教师对学生收录材料提出一定的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放入选择符合要求的作品。这时实质上是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看是否符合要求。

3、自主性地收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学生自选形式,自组内容,放入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作品。

4、带有展示性地收录。

这时实质上是学生开始对作品进行鉴赏。(四)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的互动性

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老师、家长参评为辅;以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潜能为主。

评价结果的呈现采用“成长记录内容+评语+等级”的方法。每学期结束前先由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再分别由学生、同学、家长、教师,依据记录袋提供的材料,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习数学的情况(即评语),最后再给予综合评定(即等级)。这样,每位学生毕业时就有许多足以证明自己数学素质的材料了。

(五)成长记录袋展示方式的多样性

采用4个层次的展示方式:自我欣赏;小组内的分散式展示;班级内的集中式展示;校内的集锦式展示。

二、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反思(一)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功能 仅仅半个学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评价已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功效。转变了教育评价单一的观念与做法,使教育评价更科学化、公正化、过程化。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成长的历程,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特别是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有以下特点:

1、具有目标性、计划性与自主性。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收集一系列表现或作品来展现其能力和进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标性、计划性与自主性。

2、具有成长性。

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方式,既注重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的过程,更能显示学生成才的历程、进步与成就的现况,获得关于学生发展的更真实的表现与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

3、具有激励性。

建立成长记录注重的是学生自己前后学习过程的比较,避免像有些评价无意间造成学生间的横向比较现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具有反思性。

引导学生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如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获得了哪些进步、自己作品的特征、解决问题的策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等,并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这样不仅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习内涵,而且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主成长的能力与品质,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二)成长记录袋评价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使实验教师更科学地认识成长记录袋?因为无论使用何种评价方式都要伴随着一系列课程观、教学观、评定观和学生观。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质性材料,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否则,仅仅是把学生的一些材料收集起来放在一起,哪怕这样做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其结果也未必符合“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思想精髓。

2、如何把学生成长记录的收录与课堂教学的进程有效地统一起来?教学与评价相分离、“为评价而评价”、“为收集而收集”的现象不仅会妨碍成长记录袋的评价诊断与发展功能的实现,也使成长记录袋的使用加重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更使教师产生因开展实验研究会影响考试分数的忧虑而失去实验的积极性。

3、如何制定科学、可行的记录袋评价细则? 收集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才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根据一定的评价细则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和反馈,提高记录袋评价的信度、效度?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7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主要改变、充实我们的教育理念,而信息技术主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这种改变会渗透到我们的备课、教学、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现代教育技术正是通过这两点改变我们的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现代教育理论通过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我们教师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开创出更适合学生发展、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

2.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两个方面充实我们的教学, 尤其是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课堂的课容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 通过信息技术和整合教学资源, 促进各级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教学改革的推进。

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曾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的发展

创新对于我们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创新就是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进步。而现代教育技术正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教育中的创新并不是通过我们的教学经验慢慢积累出来的,而是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流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不断与已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发生碰撞,我们才能在碰撞中闪现出火花。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最需要的东西。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我们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等方面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使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要求等创设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以往我们一般会使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感受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和作者的内心活动。但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堂让学生通过动画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诗词的内容, 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更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当然对多媒体的运用并不属于创新,但是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插入多媒体的演示便是对教学的一种创新,对我们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这种一点一滴的改变便是对我们教学最大的创新。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1.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师生沟通、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教学方式,还改变了我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及时方便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还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由于没有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生从心理上可以畅所欲言,有效地提高沟通效率。并且时间长了我们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 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多发布一些名人名言、优秀小说、推荐图书等内容, 使学生在与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些文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多阅读。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媒体了解到学生发布的一些个人心得, 对其加以积极性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激励和提高。

2.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教学形式。

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中更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山川景物等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的赞颂之情;有的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能反映社会的风貌,从而激发人们的同情、赞美或憎恶。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即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含蓄性。优秀的作家,正是通过对声、色、形、情等方面的描绘,来感染读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语言特点,强化其作用,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学习 《风景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计算机制作六幅画面,借助声、像的巧妙结合,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沙漠驼铃”一幅画面,先推出自然风光———辽阔、平坦、空旷、寂静、燥热、单调的沙漠;然后, 推出人的活动──驼队出现,声色俱备,顿时使荒原充满生机,从而突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口语表达范例,如相声、小品、演讲、辩论、朗诵、讲故事、求职面试、脱口秀表演等。这些将声音、形体、 动作综合记录在一起的音视频信息,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能随意控制播放,为学生提供了最直观的模仿对象,供学生研究、切磋,从中汲取经验。在学生口语表达实训的过程中,我还利用手中的DV录制下来,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3.信息技术为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条件。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还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心理需求来设计教学。同时,我们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课堂。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同学们可以自己上网寻找或直接利用课件提供的学习资源,独自理解消化网上学习资料。遇到困难可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进行网上讨论交流或进入课件的帮助页面寻找解决的办法,如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网上发“SOS”或求助于教师的个别指导。因此,这样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随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教学方式、教学结构、 学习方式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演示实验

一、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操作要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三、要面向全体学生

演示实验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四、尽量不用模型代替

演示实验模型与演示实验一样,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

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演示的物理现象如一些机器的内部结构、大型机械装置和设备的工作过程,就可用模型来进行讲解。但模型无法替代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够真实地、直观地再现物理现象,而模型则不能。故教师要尽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时,有的教师用模型来代替光的反射演示器,用纸板上画好的线条来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推导出光的反射定律。这样做教师不仅讲得吃力,学生也难以信服。

五、恰当的应用多媒体

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计算机这种优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独具特色。

以下这些情形觉得用多媒体展示或动画演示效果会较好: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的升降力原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分子热运动的模拟等等。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扩散运动中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等。⑤图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象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可在几秒钟内显示于学生眼前。⑥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做的实验,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没法让学生操作,通过多媒体演示就会很形象。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六、紧跟课改的脚步

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物理实验教学也该如此,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黑板式”实验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乏味”的现象,真正体现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确引导学生能动脑、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总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有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才能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对待实验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实验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9

今年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7月1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

刘利民介绍,《若干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如下考虑: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新部署;适应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新关切。

刘利民说,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全面二孩”政策、人口及学生流动,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他指出,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这些城乡教育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必须城乡统筹,一体解决。

应用远教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10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国的全面实施,充分解决了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差、教育资源少、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低等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学生、教师获益很大。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向农村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问题。目前,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应用,有效解决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远教资源库建设。

资源是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应用的关键。为此,我校在远程教育网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通互联网,建设多媒体教室以确保应用所需的基础,不断强化措施,认真抓好资源库建设。

一是认真下载,确保资源完整性。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这些资源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按时接收到这些资源,我们完善了资源接收制度,确定了专人负责,确保接收资源的完整。

二是科学存储,确保资源可用性。远教资源很多,特别是IP资源的文件很大,所占的空间大,如不及时分类、转存和刻录,硬盘将很快被用完。为此,我们根据各教研组教师们的提议,结合本校实际,对接收的资源进行整理,力求体现资源在我校的实用性。然后按学科、年级分类,再按资源类型分为课件、音视频资料、教学设计、论文、扩展资料等几类,按接收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内容每达到一张光盘容量的时候便刻录保存,按类存放,为老师们调用资源提供了便利。

三是及时公示,确保资源时效性。除教师个人资源外,学校接收的资源每天整理后,都在校内公示出资源目录,目前,我校通过网络下载、IP数据接收、光盘素材资源、教师制作课件等方式已经拥有了很多远程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正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二、切实抓好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的应用能力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农村小学教师与技术员队伍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关键。为此,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培训计划,把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和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教育信息化全面员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室,由本校计算机教师对中心校全部教师及由所辖各项目学校教导主任、学科组长、远教管理员参加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班,并对中心小学教师进行定期不定期分组轮训,学会了远程教育资源的整理和应用;学会在互联网查找知识,浏览网页信息。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许多教师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提高,以前经常闲置的多媒体教室现已是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各教研组都出现了一批能熟练操作的中青年教师,一些教师已掌握了制作课件的技能。

三、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

应用是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也是推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学校牢固树立服务教学、方便教学、促进教学的意识,坚持“以面向学生推进教学应用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把工程设备和资源的应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不断提高远程教育模式的应用水平。

首先,切实抓好基本应用。充分利用教学光盘,组织学生观看光盘教学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实现光盘中的教师、学生与教室中的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这种模式,使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农村孩子可以直接看到全国优秀教师讲课,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项目学校通过卫星接收的电视节目、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实施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们普遍感到通俗易懂,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兴趣。现在各主要学科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和教学内容,利用同步课堂、外地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科普知识、青少年教育等资源及VCD、录像机、和卫星地面站的设备,浏览、下载信息,学习外地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做到主要学科的教师每周分学科至少观看一次远程教育提供的全国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同步课堂等节目,注重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的学习;开展模仿教学、创新教学。主要学科的教师每学期分学科至少举办一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或说课、讲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召开全校运用网上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交流会。积极配置与教学配套的电教教材,做到使用上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注重电教创新。每学期举办教育软件应用与课件制作比赛活动;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选定

一、两个科研课题,形成适合本地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设计制作一个有推广价值的教学课件;写一篇关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方面的论文、经验文章或心得体会。其次,推动学科整合应用。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将远教资源上的“同步课堂”、“教师发展”等栏目进行浏览、下载和学习,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对优秀资源进行二度开发,然后用说课的形式进行学科整合。再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开展有领导检查的讲课,有专题研究的实验,有推广价值的公开课,并请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点评。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研究向纵深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将整合后的资源有机融合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学生、教师、教材、信息技术四要素合理建构及有效互动,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天地。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篇11

随看社会的发展,现今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多是90年代的比较有个性的一代。当然,职业院校也不例外。同时,职业高校有其自身运行与发展的规律性与特珠性。再加上高职高专在校学生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因此,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学习特点的角度分析,以寻求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人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本科学生的特点。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和调查笔者发现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1、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自我控制差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发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根据中国的国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往往在家中衣食无忧,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跟不上,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这些学生往往综合能力强,但学习能力差。目前的基础教育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极大地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学生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升学而煎熬,长期的疲劳得不到缓解,压抑的能量无处释放。而大学不同于高中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上课之余,拥有高中较多的自由时间,供学生自己掌握和支配。被督促和束缚惯了的学生一进入大学校门,便不知所措,一片茫然,有一种失落感。放松心理的产生是学生由中学到大学后,不能将高中时的升学目标转变为学习中的求知目标,身在大学却找不到大学的一种必然表现,同时也是高中学习的紧张压力,在大学中的延缓反应,不少学生的厌学行为就是一种表现方式。2、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进了高职院校,只要在校期间每门功课达到六十分,他们就可以这样无忧无虑的度过三年的光阴,然后顺利拿到毕业证。其实等他们面临毕业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学到的知识是多么的少,懂得的社会常识是多么的浅薄。所以我们学生管理老师一定让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这样不仅让他们在参加活动中来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多举办对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课余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起来的,所以大一学生的学生管理老师以及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起关键作用的。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学习动机、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来为学习和成才服务、加强研究型教学、加强日常管理等等。4、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他们的各方面素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更应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以后到社会参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毕业后是不是可以很快融人到单位中,所以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也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育人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的战略部署上。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都得到了进一步更新,正在形成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逐步完善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1、正确的严格要求学生高职学生多为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纪律较为松懈,作风比较拖拉,严格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是为了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学习、作风及日常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正确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人员的共同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学校的管理者、教育教学人员必须以身作则,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实践证明,合理地严格要求会使学生得到更健康地成长。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阶段,因而特别需要受到尊重、关爱、体贴和激励,特别重视自我表现和他人的评价。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自信心。要以“授之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考方法来面对学校、面对老师、面对同学、面对家长,自觉克服消极心理,学会对人生目标进行设计并围绕目标来对自身进行管理,尽可能发挥其特长和潜力,尽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3、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实在各种活动中能动的体现出来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管理者在不影响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各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悟,在实践中提高。如我院的“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和“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科技文化节”,两大品牌的一系列活动正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方式方法。4、建立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双元管理体制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生的生活、学院集体活动的举办以及配合指导老师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辅导员主要是观察学生的平日举动,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防学生思想上的波动,给整个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此外辅导员还负责整个学院活动的举办,通过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边学习边参加活动中成长,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道德品质。职业高校有其自身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与特殊性,学校的教育质量非常重要,但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生的教育工作一般比较薄弱,尤其学生在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作风、学习态度、职业意识、心理需求、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特点。教育工作更应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育思路,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规范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改进教育评价手段,以便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深人研究探讨当代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新路子,任重而道远。

浅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12

一、利用集团信息资源优势, 为师资队伍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必须符合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收集行业的人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是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础。在进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职业教育集团中的信息资源平台, 把握好队伍建设的方向, 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

(一) 把握方向, 明确目标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利用职业教育集团搭建的信息平台, 从中了解到关于人才规格的信息, 行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 制订出符合行业标准、社会发展要求, 同时又要符合学校实际的培养规划。多元双师的理念 (“普通双师”, “高精双师”, “多元双师”) 就是在对行业、社会、学校分析的前提下提出的。“普通双师”是指同时符合行业技能标准和学校教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高精双师”是在普通双师的基础上能够在专业改革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并能够参与行业技术革新的双师型教师;“多元双师”是指具备二个及以上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或具备学校开设专业以外的技能证书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这样的教师可以作为学校后续发展的储备力量。

(二) 提供优质行业实践资源

行业实践是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选择一个好的实践单位对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实践单位的时候, 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集团的信息资源平台了解行业中优秀的企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 方便学校和教师选择到合适的单位参与行业实践。

(三)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双师型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需要向行业专家咨询专业和技术的情况。老师们就可以利用平台获取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等信息, 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方式与各方专家进行联系, 实现校际间、校企间、师徒间的交流, 从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速度。

二、搭建“教师流动工作站”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流动工作站是职业教育集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成果。教师流动工作站是建立在企业,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 共同建设为教师搭建的一个行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平台。

(一) 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在教师流动工作站, 教师能够更好的体验和适应作为企业员工的角色, 教师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企业理念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 将这些文化内化为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而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和知识中实现由单纯的教师朝着行业企业成员转变, 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更接“企气”, 体现双师型教师的行业特点。

(二) 先进设备的认识与使用

教师流动工作站都设立在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中, 这些企业拥有代表行业目前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的设施设备。就弥补了学校设备更新速度和资金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到教师流动工作站的实践, 教师可以直接接触到这些先进的设备, 对它们有直观的认识, 并通过学习和实践, 掌握这些设施设备使用的方法。

(三) 前沿知识与信息的掌握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可以利用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平台, 与集团内的行业技术骨干和专家结成对子建立“师徒”关系。从“师傅”那里获取与行业和专业技能相关的前沿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各类信息平台, 掌握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 并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分析和掌握, 更新思想和理念, 建立起新知识架构。

三、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参与人才培养研究, 参加行业技术革新, 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开展科研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促进双师型教师的科学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职业教育集团的人员优势、环境优势、资金优势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支持。

(一) 人员的支持

每个职业教育集团内部都会有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 这里面既有企业的技术专家又有行业协会的行业专家, 还有教科所的研究专家, 也有来自各个学校的教育专家。这就为双师型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各类人员支持。在研究过程中, 可以根据研究的领域, 分别获得各类专业人士的指导, 推进研究工作的开展。

(二) 环境的支持

不管是集团内的学校还是企业都有开展科研的需求, 企业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行业技术革新的信息, 科研的基础数据, 科研的设施设备, 高级别职业鉴定等环境支持;学校可以为科研提供理论环境支持, 安排具有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员参与以使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革新更加的符合科学规律。学校教师可以利用集团内的行业资源将老师培养成符合行业标准的双师型教师, 实现学校到行业的转化, 行业人员也可以利用集团内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 将自己的技术人员培养成双师型教师, 实现行业到学校的转化。

(三) 经费的支持

根据教育集团的《章程》中的相关规定, 教育集团的成员经相关部门同意后, 可以使用集团筹集的资金。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不仅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更多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 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 可以取得集团的经费支持,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经费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于学校、企业来讲是一个资源共享, 共建共赢的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平台, 利用好集团的各类资源, 培养更多更优的双师型教师;企业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平台, 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获取更多科学的人才培养途径, 为自己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服务性人才和技术骨干。

摘要:职业教育集团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技术设备资源, 人才资源优势, 利用好职业教育集团的各类优势,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就如何利用好职业教育集团资源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做了阐释和说明。

上一篇:MSN在Win7下无法启动并报错怎么办?下一篇:西安交通大学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