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教育目标

2024-08-13

全民教育目标(共10篇)

全民教育目标 篇1

一、引言

本文的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重新审视目前对“全民教育目标”的认识理念,这些理念是指导国际社会进行教育投入的关键因素;2)对2000 年以来“全民教育目标”的实施进展作出评价;3)对2015 年后“全民教育目标”可能出现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

“全民教育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简称MDGs)为教育投入提供了一个为联合国成员国所制定的框架,并且构成了全民教育的体系结构。它帮助一些国家确立国内发展的重点,强调将教育权利给予全体公民的重要性,鼓励更大范围的教育参与和性别平等,促进了大量外部教育资金的筹集,如果没有全民教育,这些资金是不可能的。在2015 年即将到来之时,目前正是重新审视在全民教育框架下承诺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什么还没有做到的重要时刻,也是认识新出现的优先发展重点,对国际和国家层面目标作出新的调整的机会。如果这个过程可以有效进行,那么将有助于联合国秘书长在2013 年12 月推出新的教育计划,以及目前联合国正在进行的多项重塑“全民教育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的计划。

二、现状

2000 年以来,全民教育六个目标(详见表1)的进展是显著的,但在那些已实现大部分目标的国家和那些到2015 年最后期限感到时间紧迫的国家之间存在着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10 月6 日在约翰内斯堡最新发布的《2012 全球全民教育目标检测报告》(EFA Global MonitoringReport)提供了各国“全民教育目标”现状的数据。

总的来说“,全民教育目标”1(EFAG1):早期儿童发展目标(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简称ECD)和学前教育得到了扩大,但是普遍由私人提供,价格决定了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这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会导致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后产生学业差距,这种差距甚至会持续到高年级阶段。

“全民教育目标”2(EFAG2):虽然所有地区的小学入学率都有显著提高,但在某些贫困地区依然很低,来自农村家庭的儿童、移民子女、孤儿以及其他遭受歧视的社会群体被排斥在小学教育之外。此外,仍然有一些脆弱国家远远没有达到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许多儿童出勤率低,有些学生严重超龄,在6 年级毕业之时没有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全民教育目标”3(EFAG3):满足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求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接受中等教育对很多来自极度贫困家庭的少年来说仍然是奢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从中学成功毕业的机会仅是来自富裕家庭孩子的1/5,甚至1/10。在许多低收入国家,大学生主要来自2/5 的富裕家庭。在许多国家,成人教育与正规学校教育脱节。

“全民教育目标”4(EFAG4):虽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文盲率大大降低,但是仍然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当小学教育不能保证所有的毕业生都能获得持续的识字能力时,就会导致新文盲进入成人阶段。

“全民教育目标”5(EFAG5):消除性别差异。各国在消除中小学阶段性别差异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多数国家的性别平等指数(GenderParity Indices)在小学阶段为0.96~1.04 之间,表明男女学生的差异值只有4%,甚至更少。但是在少数低收入国家, 通常是那些脆弱国家,女童依然不成比例地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阶段的情况却大相径庭, 女生的入学人数超过了男生。在另一些国家, 女童的入学年龄通常比男孩低, 但在青春期后却辍学较多。另外,一些社区继续以入学率无法统计的方式使女童处于劣势。在一些国家,男青年不能获得就业技能或没有继续接受进一步教育和培训的资格。

“全民教育目标”6(EFAG6):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通常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是其效果与人们的期望还不完全一致。 许多国家没有可以对成绩进行时间跨度比较的标准化考试,即使有标准化考试,也比较令人担忧,因为许多学生的学业成绩低于国家标准,而且许多学生到四年级仍缺乏阅读能力。此外,国际测试结果也开始呈现惊人的差异,表明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富裕人群和贫困人群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三、对“全民教育目标”的批评

除了上述对取得的成绩和面对的突出挑战进行评价外,对“全民教育目标”比较一致的批评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全民教育目标”2(提高小学入学率)和“全民教育目标”5(消除性别差异)受到的关注多于其他目标,因为它们容易转化为可测的目标。

2.对普及小学教育(一个完整周期的基础教育)的投入多于发展中等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的投入。

3.“全民教育目标”的设定没有考虑到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一些国家适合的目标对于另外一些国家而言已经实现了。

4.“全民教育目标”忽略了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提高教育公平,应该将更多平等的机会变为现实,缩小最富裕群体和最贫困群体以及其他不同社会群体在教育参与程度和取得教育成就方面的差距。

5.“全民教育目标”无视学习成绩,普及入学而没有掌握核心技能等于没有入学。

6.2000 年以来,性别平等已经得到很大改善,男女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新的策略可能需要同时给男生、女生都提供公平的机会。

7.“全民教育目标”忽视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仍然有许多学校没有固定的校舍,校园内缺乏基本的设施———缺少干净的水和卫生设施,没有足够的学习材料。

8.“全民教育目标”表现出目标制定者与实施者的脱节,国际层面的权威大于国家层面的权威。目前仍不清楚谁应该对所取得成就的具体方面(如政策、教育参与、人力和物力资源、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负责。

9.“全民教育目标”被认为是一系列理想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处方,因此,全民教育目标不利于制定与国家发展愿景和局限相关的教育规划。

四、最近的发展

2000 年以来,诸多发展冲击了“全民教育目标”以及其相关性问题。以下是社会背景的改变对2015 年后“全民教育目标”调整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前所未有地导致了国家间资本的改变、许多富裕国家的经济衰退,并且打击了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信心,导致其认为经济增长比以权利为基础的发展更加重要。

2.地缘政治发展的再平衡化。20 国集团(Groupof Twenty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简称G20)、金砖四国(Brazil, India, China, andRussia,简称BRICs)、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funds)以及不同形式的国际贸易金融体,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一步整合国际经济。

3.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气候,经济活动的产品增加了有限地球资源的负担。

4. 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包括跨境安全和国家内部安全。这些问题导致了教育现实与生计情况、劳动力市场、青年的合法愿望之间的不匹配。

5.由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原因而产生的临时性的和永久性的移民数量越来越多,可以根据这种情况,重新规划教育投入的模式,促进国际认证和国际课程的融合。

6.加大普及中等教育的力度。越来越多的小学毕业生有继续学习的需要。人们逐渐认识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需要接受小学层次以上的教育。

7.所有地区的高等教育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但是,最贫困的国家却出现了教育参与(财富、性别和其他社会排斥)与劳动力市场吸收、经济问题之间新的不平衡。

8.我们需要新的、更好的“全民教育目标”。对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的追求,导致了对教育质量的忽视———大量超龄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存在,性别平等指数隐藏了男女生之间的人口差异。

五、对教育的持续关注

“全民教育目标”和新修订的“千年发展目标”有许多正当的理由对教育投入持续关注。如果用扩展公平入学理念来衡量,普及基础教育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扩展后的入学理念将有助于将权利变为现实(Make Rights Realties)(见下页表2)。1

在一些地区,被排斥的是贫困人口和女性,在一些贫穷国家,受到排斥的是那些由于社会、种族、语言等原因而被边缘化;还有残疾人、年长者、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群体、城市移民、无家可归者、文盲等弱势群体也被边缘化。许多学生是“隐性的被排斥者”,表现为虽然入学但出勤率很低、超龄、学业成绩低下,以及这几种因素的集合。

首先,如果以扩展的入学理念来衡量,那么没有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的儿童数量要大大超过《2011 全民教育目标全球监测报告》(2011 EFAGlobal Monitoring Report)中所提到的6,500 万。除了从来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儿童(在大多数国家只有少数人),在完成学业之前就辍学的儿童数量要比所统计的年龄组“不上学”的人数要多,因为存在多年的超龄学生。其次,在低入学率的国家和地区,学生日常的出勤率低至可能只有50%,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还伴随着教师的缺勤率,占到超过25%的教学日。而达到标准化考试所规定的成绩标准的儿童比例最近才明了。测试结果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小学毕业时所达到的成绩比六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成绩标准要晚两年或更多年。

考虑到这些因素,那些失学的儿童,以及不能完整地完成一个基础教育周期从而导致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学习的儿童,几乎确定在全球超过了3亿。 失学儿童的人数需要根据晚入学、超龄、学业不良、未能完成初中的数据而加以调整,使数据统计既能体现那些没有入学的,也能反映出那些入学但却是“隐性的被排斥者”。

与2015 年后的“千年发展目标”1相联系,在新的全民教育目标框架下,继续将发展投入的重点放在教育上;还有其他明显的理由(但不限于此):

首先,其他“全民教育目标”并没有按照预期的设想得以完成。许多国家仍然在早期儿童发展、青年人学习技能、扫除成人文盲、消除性别差异、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面临挑战。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学习结果上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也体现在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之间。这种差距不仅会影响消除贫困而且会影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对于全民教育的投入带来了小学入学率提高,进而又会带来对小学后的教育需求的增加。例如,为应对小学教育的需求,需要更多的中学毕业生成为教师,由于小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进入现代劳动力市场的要求,需要小学毕业生继续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

第三,可测的数据表明,完成小学教育、接受中学教育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艾滋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儿童健康及营养。

第四,教育投入对社会流动、减少贫困家庭数量都有积极影响,能够为穷人提供更多的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和有薪酬的就业机会。在所有国家,教育投入与更多的投入是成正比的。

第五,在大多数经济体中,经济增长依靠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技能上的投入,而基础教育是获得生计、就业与培训的前提,学习上的保障有助于提高生产力。

第六,高附加值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依靠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抽象推理、分析、语言沟通能力、科学技术的应用,而这些能够最有效地通过高质量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来获得。

第七,我们需要均衡的公共教育投入模式,从而最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和机会;提高对青年的期望;促进社会正义和稳定。

第八,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需要在教学和课程方面增加投入,以应对新的学科学习的成本效益和应用性为主导的考试的需求。

第九,教育预算通常是一个没有发生战争的国家首要或第二项的国家支出。新的教育投入的重点应该现实地考虑到:现有的资源,以及在目前低收入国家和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典型的成本结构下普及高层次教育是不可能的。如果要达到现有的或新的“全民教育目标”,就应该在每个孩子的教育成本、教师工资、家庭教育成本方面进行改革。

六、修改“全民教育目标”的几种选择

以上提出了一系列与重新审视全民教育目标相关的问题,指出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全民教育目标的批评,论述了2000 年以来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及增加教育投入必须依然是新“千年教育目标”和“全民教育目标”突出内容的原因。

关于修订“全民教育目标”有几种不同的选择:维持现状(Status Quo)、渐进性地修改(EvolutionaryReform)、较为激进的修改(Radical Reform)、精简“全民教育目标”(EFAG Lite)“、全民教育目标”加强版(EFAG Heavy)、废除“全民教育目标”(EFAG RIP)(详见表3)。

维持现状是一个可能的修订过程的结果,但缺乏清晰的其他视野,在一群迥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中达成一些共识。虽然并不是令人兴奋的或是创新的结果,但至少会保持“全民教育目标”已经形成的势头,鼓励人们去完成许多未完成的目标,但对“全民教育目标”的批评没有作出多少回应。

“全民教育目标”的渐进修改方案,考虑到了最严厉的批评,将修改后的目标的主导权由资源提供者和实施者共享。但是这需要明确优先考虑的重点,再次平衡全球目标,以反映新的经济增长重点、收入、社会公平以及可测的成绩,政府要行使作为最终提供者的责任,领导和管理更好的实践。

激进的修改对于争论和吸纳外界的意见是有吸引力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设想的,但是将可以选择的方案概念化、使目标获得广泛的支持、并且与富裕和贫困社会都相关却是富有挑战性的。新的愿景还必须解决低入学率国家与发展伙伴的关系,因为全民教育一直关注由单边或多边机构提供发展支持。新的风险和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的愿望是否能够产生共识?从学习科学和认知中建立目标有用吗?“全民教育目标”是否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内容?地区性的和地方性的目标有什么优点?是否应该从国家和发展伙伴实现目标的情况,转变为以社会群体在其他层次上的目标实现的情况,作为分析单位?

精简“全民教育目标”的方案打开了建立分层性的地区性目标和其他同类型目标的可能性。这可能要求目标能够更加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多样化的评估,来反映一段时间不同的实现进度。精简方案的意义是建立一个弹性框架来反映不同国家的社会背景,但又能够与形成多边和双边援助支持的决策相一致。

相反,“全民教育目标”的加强版是将国际上达成共识的目标与具体目标相联系,并且与成绩有关的协议联系在一起,当取得可测量的成绩时才给予资源。减少与环境相关的具体目标,倾向于对共同目标的承诺可以提高责任和效率,但这也可能鼓励狭隘地追求只有加以评估的教育结果。

废除“全民教育目标”是不太可能的。低入学率国家和发展伙伴需要共同的目标。可以说,它们既需要国际层次的目标,也需要国家层次的目标来筹集资源、评估进度,并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推进发展的议程。当然,以一些集体达成的目标来取代“全民教育目标”也是可能的。

“全民教育目标”与“千年发展目标”息息相关。大多数现有的“千年发展目标”都有教育维度,但如果没有改变现实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认识的投入,该目标将无法实现、或是取得的进度很慢。关于2015年后“千年发展目标”的讨论与新“全民教育目标”的关系是一个关键问题。

上述表3所提及的可能出现的方案,可以用来组织讨论,也可以提供一个与2015年后“全民教育目标”相关的教育发展和发展援助目标。

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帮助思考如何在研究后形成一个新的“全民教育目标”的产生。

摘要:1990年,联合国成员国在泰国宗滴恩(Jomtien)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Education for All at World Conferences)上作出了要履行全民教育责任的承诺,并且在2000年达喀尔会议上再次作出这一承诺。这两次大会促成了六大“全民教育目标”(Education for All Goals)的提出,这六大目标成为多边和双边援助机构作出教育发展投入的依据,并要求成员国到2015年达到这六大目标。迄今,这六大目标的许多方面已经达成,“全民教育”也已成为一个过程。目前,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都在致力于评估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2015年后如何使全民教育目标得以继续发展。本文将探讨全民教育的理念、对全民教育目标关键方面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估,并阐述“全民教育目标”和框架可能出现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全民教育目标”,理念,发展,联合国教科文

西藏基本实现全面全民教育 篇2

现年71岁的边巴出生在旧西藏一户平民家里,身为女性以前完全没有上学的机会。1952年西藏第一所小学成立,边巴有了上学的机会。如今,她的孩子们已经从高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孙辈们也享受着免费教育。

“现在上学的机会对西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不分阶级、不分性别也不分年龄。”边巴说。

据西藏文史资料记载,和平解放之前,西藏有寺院教育、官办教育和私塾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全西藏约有70余所官办教育学校,以学习藏语文、数学、藏医学等为主,通常是上层贵族、官员的子女就读;私塾学校约有80余所,以学习藏文为主,这些学校在校人数极少,且没有明确的学制规定。在寺院则是一定地位、级别的僧人才能接受到文化教育。旧西藏没有新型的近代学校教育,广大农牧民子女没有人身自由,更谈不上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直接导致旧西藏文盲率高达95%以上。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次年创办拉萨小学——西藏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公办小学,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为拉萨及周边的平民子女,此后在日喀则、江孜、林芝、察隅等地陆续创办公立小学;1956年西藏第一所中学成立。

60多年来,西藏已创办了各级各类现代学校。截至2013年年底,西藏各级各类学校达1 598所,教学点496个。即便是在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林芝地区墨脱县,九年义务教育也早已全面覆盖,学前免费教育也已步入正轨。

全民医保目标下的制度选择 篇3

1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制度设计以不同人群为覆盖对象,缺乏总体规划

早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缺乏总体的规划和目标,主要从人群结构出发进行制度设计,先后把城镇职工、农民、城镇居民纳入不同的制度范围。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人口流动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早期人群之间的特征已逐步淡化,“打补丁”式的制度设计方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同时险种之间在筹资水平、保障待遇、财政补助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制度之间形成摩擦和各种障碍,影响了社会公平,容易形成社会矛盾。

1.2 各险种政策不一,缺乏相互衔接

以人群类型设定保障险种,各种制度均有明确的保障范围,受行政区划、财政补助等条件的限制,险种之间无法有效衔接,加之各地筹资水平和保障待遇不一,参保人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后待遇无法衔接,个人职业情况变化也会因为不同制度之间的障碍影响其医疗保障待遇。

1.3 保障待遇高低悬殊,缺乏公平机制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坚持的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统筹基金量入为出,缴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保障待遇水平。城镇职工主要以企业单位缴费为主,一般城镇居民和农民则以个人缴费为主,没有就业的居民和农民在缴费能力上明显低于有收入、有雇主的城镇职工,因此,在保障待遇上差异明显。当前虽然在制度上实现了医保的覆盖,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困难人群医疗保险补助比例较低、补助范围窄,仍有部分困难人群无力缴费参保,参保人员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大,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医疗救助体系资金供需等问题突出,救助率不高,救助比例和标准偏低,与贫困人口的实际医疗需求相差很远。不同制度体系形成的保障水平差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

1.4 各保障形式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管理效率

当前,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新形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管理,社会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管理。多部门管理造成管理界限混淆,管理效率不高,同时增加了管理难度,不适应城乡一体化、人口流动性和全民医保发展的要求。医疗保险缺乏强制参保手段,一些单位和个人对疾病风险存在侥幸心理,逆向选择行为等不利于风险分担。

2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实践和构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多种保障制度并存的弊端将不断显现,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并存的格局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保障需求,直接束缚或阻碍医疗保障的发展进程。在确立全民医保目标的情况下,从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出发,必须对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在总结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为目标,总体规划并分步推进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2.1 部分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践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探索实行了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镇江市2004年开始实施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着手构建城乡统筹、险种开放、层次分明、互相衔接医疗保障体系。目前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230万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统筹性。把全体城乡居民作为一个群体,不人为地去划分城镇与农村,对城乡所有居民统一政策和待遇;二是贯通性。形成了三个基本险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建统筹住院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可根据自身能力自主选择参保。居民基本险和职工基本险之间建立了相互转换的政策接口,居民身份变换或具有稳定劳动关系后即可向上一层次的险种过渡,保龄和待遇梯次延伸;三是渐进性。先从较低水平起步,稳定启动,再逐年提高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待遇。在筹资标准上,已从2004年人均筹资65元(其中财政补助20元)提高到现在的150元(其中财政补助增加到100元)。在待遇设置上,将保障资金相对集中用于保大病住院,同时兼顾门诊、小病医疗,住院医疗费用全年最高补偿额提高到20万元;四是一体化。建立了统一的医保经办体系、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统一的医保服务网络,保证所有医保事务的一体化经办与运作。

2.2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构想

纵观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历程,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为主导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证明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来实现全体公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笔者认为,我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依然应当坚持社会保险的主导模式,遵循其“强制性、互济性和补偿性”三大原则[1]。解决途径是,政府在试点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形式,逐步建立以覆盖城乡全体公民为目标,以保大病、保基本为重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大病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全民医保制度。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应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覆盖范围的广泛性。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应当包括我国的全体公民,坚持全民保障公平性和城乡统筹原则,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参保,所有居民不分城乡、不论贫富和就业与否,均纳入覆盖范围。

二是基本医疗的普惠性。国家通过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实现基本医疗的普惠制。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从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优先在成本低、效果好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药物使用上,给予全体公民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兼顾效率与公平。

三是待遇水平的层次性。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经济承受能力出发,以保障基本医疗和大病为主要内容,根据人群结构多样化的特点,通过设置不同保障水平的险种,体现制度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使各类群体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选择缴费水平并享受到相应的保障待遇。同时针对大额医疗费用负担人群或有更高保障需求的高收入人群,通过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等形式,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四是保障方式的贯通性。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所涵盖的不同层次的保障形式之间设置通道,实现体系内各种险种的有效衔接,使得公民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在险种之间流动,并确保待遇享受的连贯性。

五是筹资渠道的多样性。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在筹资上应当明确公民、雇主和政府等多方的责任,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对于就业人口,通过个人和雇主共同缴费,主要体现个人和雇主的责任。对非就业人口,主要通过家庭缴费和政府补助,以体现家庭和政府的责任。

六是管理服务的统一性。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决定了应当采用统一的,独立于行政部门之外的管理服务机构,并利用社会化的服务网络和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制度运行和管理服务的效率。

3 全民医保制度的难点和对策

3.1 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难点

3.1.1 现行医疗保障制度整合难度大。

由于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实行不同的政策,确立的筹资与支出水平、报销范围和支付方式均有较大差异,若是构建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则必须尽可能统一规范收支水平和医疗费用支付政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个人的缴费能力和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撑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多元化公民组成结构中建立一个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具有相当的难度,并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过渡期。

3.1.2 管理体制整合归并难度大。

当前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管理体制上自成体系,分别属于劳动保障、卫生、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并且都已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服务体系。实行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涉及到各方利益和权限,管理机构上的整合将面临相当大的难度。

3.1.3 经办服务体系建设难度大。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需要一个覆盖全体人员的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网络,政府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网格化服务体系,定点医疗服务提供、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都应进行相当的经费和人员投入,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目标,建立覆盖全民、优质便捷的医保公共服务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3.2 实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对策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将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实现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除了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外,还需多方面的努力,笔者提出如下的初步设想。

3.2.1 分“三步走”逐步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第一步,打破职业界限,建立涵盖所有从业人口的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就业形势日趋多样化的特点,打破以就业人群类型设定险种的方式,在完善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覆盖所有就业人口的多层次、敞开式的医疗保险制度,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主要体现雇主的缴费责任,雇主和就业人口根据承受能力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第二步,打破城乡界限,建立城乡统筹的非就业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首先在城市化率较高经济发达地区整合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管理资源。基于两种制度在筹资水平、财政补助和保障方式上的共性完善制度设计,基本实现由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向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转变,在制度架构上实现城乡统筹,在管理服务上实现城乡统一,在待遇标准上实现城乡基本一致。这一制度模式的建立,基本上把非就业人口纳入到了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范围。

第三步,打破身份界限,建立以家庭为参保缴费单位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全体公民不分城乡、年龄、职业等,统一以家庭为单位参保缴费,根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保障待遇层次,并按家庭人口数统一缴纳参保费用。这一步的制度整合需要在家庭缴费、雇主缴费和政府补助三者之间划定界限并明确各自责任,但在待遇享受上应尽可能做到同一筹资标准下保障水平的一致性。家庭缴费要体现有收入成员对无收入成员的帮扶。雇主的缴费责任主要通过社会保险税收形式实现。政府补助在保障基本医疗和基本药物消费的基础上,重点倾向于经济条件差和无收入来源的困难、低保和有残疾人员家庭,使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2.2 建立适合全民医保制度特点的多元筹资机制。

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下,筹资来源主要是家庭、雇主和政府。在缴费上应当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强制性。通过社会保险立法,明确所有的家庭特别是有就业人口的家庭都要履行缴费责任,差别在具体费率上体现。二是共济性。全民医保制度使得全体公民公平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实现了保障受益面的普遍性,企业和雇主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应当转化为通过政府征收社会保险税的形式实现缴费责任,社会保险税统一纳入统筹基金,在全体公民中互济使用。同时,社会高收入群体也相应提高缴费标准以体现到低收入群体的互济性。三是普惠性。主要体现在政府责任上。根据公共财政体制发展方向,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加大对医疗保障的资金投入,形成针对医疗保障制度的稳定的财政预算增长机制,使政府真正担负起主导社会保障的责任。政府重点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助,以减小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人群承受能力的差异,使公民享有平等的医疗保障待遇。

3.2.3 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体系。

一体化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需要统一的管理服务体系支撑。建立全民医保制度,需要将多种管理模式调整为统一、标准的管理模式,整合现有的管理服务资源,由政府设立统一的管理服务机构,建立完整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以简化管理程序、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公民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服务网络体系,把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村镇。同时还应当建立独立于管理服务部门之外的社会监督体系,防范基金运行风险和管理风险。

3.2.4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共济能力。

社会保险统筹水平越高,集合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就越强[2],这是大数法则的一个基本原理。提高覆盖率与提高统筹水平二者之间互为前提,相辅相成;覆盖率越高,提高社会统筹水平就越容易;社会统筹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大范围统筹水平的实现,其化解风险的能力大大得以提高。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地区最底层为县级,对于大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县级统筹地区,抵抗基金运行风险的能力极其微弱。医疗保险覆盖到全体公民后,随着人口在城乡和地区间的转移,全民医保制度统筹层次可逐步提高至省级统筹,这样有利于实行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利于保障资金统一调度,也有利于一个地区居民的负担公平。统筹层次提高后需建立地区间基金平衡调节机制,以化解地区间因人口转移带来的基金结构性失衡。

参考文献

[1]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3.

全民信息安全教育改革研究 篇4

关键词:信息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伦理道德;防范技术;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9

1.信息安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习近平主席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网络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形成以网络和信息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推动网络和信息安全全民教育计划是提升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另外,我国的教育创新已经不再是以往单一的行业、单一的高校或者是单一的学科进行的封闭式发展,而是要加强各方面的结合,实现根本的创新。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形势发展所需。

2. 信息安全教育改革措施

2.1教育对象变革

传统的教育中,一般以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学生为对象,但随着互联网的普遍,现在中小学生、任何行业人员都在用电脑、手机上网,中国网民增长速率块,但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一是个人隐私泄露。当很多人沉浸于微博、微信、二维码扫描時,殊不知已有病毒嵌入系统,进行个人隐私的窥探,甚至会造成国家涉密内容的泄露。二是社会公众对信息安全的法律不了解。如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论不能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发布与传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需要强化社会公众的网络道德,提倡道德自律,自觉抵制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我国需要出符合国情的信息安全教育措施。此外,信息安全教育是针对全民的。从个人来讲,个人隐私泄露会造成个人经济损失、安全隐患。而从行业来讲,各行各业的经费管理、生产、销售、研究等都会涉及内部技术,需要工作人员高度的保密意识和技术,如果信息泄露,会对企业、对政府乃至国家带来不安。因此,国家有必要有序推动全民的信息安全教育。

2.2教育方式变革

目前采用最多的教育方式是课堂式教学,主要是针对各类院校、研究所进行信息安全理论人才培训,部分中小学也将信息安全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但课堂式教学一般注重讲理论,只有极少数的专业培训学校具备操作演练,大多数学校缺乏操作实践环境;另一方面,即使理解并认识到安全隐患,了解了防范手段,但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做到。

因此,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很有必要,要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一课堂是主要的培训方式。在课堂式教学中,教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情景化、实战化的训练。在实验教学中,应该精选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员启发诱导,并巡回指导。针对较复杂的实验,可以安排小组教学,让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二应该增加一些非学历教育的培训班,并按层次开展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安全人才,因此需要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举办有特色的班。

第三,应该举办信息安全竞赛,包括知识竞赛、辩论赛、攻防对抗、趣味游戏、情景模拟等,鼓励全民积极参与。信息安全的教育往往平淡无趣,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加深用户的理解。目前,举办的活动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且一般局限于中学生、大学生竞赛等,没有充分调动全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

第四,应该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日益增多的网民越来越热衷于通过网络媒体、丰富的综艺节目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如果开设以信息安全教育为主题,以娱乐互动为热点,以全民众为对象的综艺活动或游戏,将会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2.3教育内容变革

要使全民公众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并了解自己的责任,就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加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可分为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防范技术三个方面。法律规范介绍国外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及一些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这是信息安全教育的核心。不管是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普通用户,都应该接受法律法规教育,了解网络犯罪活动。伦理道德阐述国内有关网络的伦理道德。教学内容应该设置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公众理解不文明、不道德的危害性,加强自我约束。防范技术讲解常用网络防技术,以及可用的软硬件产品。针对学生、普通公众、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如对于中小学生,可开设必修课程,学习上网行为准则,并能约束自己,通过的学生可获得学校颁发的证书。目前的教育偏重于基础知识和操作,而忽略了信息安全法规、伦理到底和管理制度等。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推进信息安全全民教育行动。

2.4教育管理变革

首先政策的制订。目前,我国尚缺乏对全社会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培训的规章制度,只有制约青少年上网道德行为的规则,而且没有强制性执行,只停留在文字制约和自觉约束。因此有必要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体系化建设,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充分发挥国家或院校实验室的培训作用,协调多方面力量,把信息安全和道德教育纳入正规课程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逐步全面开展全民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其次评估机制。建立信息安全教育评估机制,建制订评估计划,建立评估标准,用于评估参与信息安全培训的用户的学习效果。最后激励机制。政府可以设立奖学金或专项基金,用于信息安全教育培训、信息安全竞赛活动,用于培训单位的培训支出、相关媒体宣传报道、开展活动的经费支撑,提高普通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3. 结语

信息安全教育不仅面对信息安全专业学习内容,也需向非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开放;不仅要在高校中设置,也需要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增加;不仅面向院校学生,面向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更需要全民公众的理解认识。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防范技术方面的教育,并健全信息安全教育机制,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体系化建设,构建国家安全、健康的网络。

参考文献:

[1]曾艳.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7.12,P70-72

[2]开红梅,杨茂云,王树梅.非信息安全专业的信息与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初探.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1期

[3]罗根连.美国加快国家信息安全教育及人才培养步伐[J] .保密工作.2012年第8期

全民教育目标 篇5

社会体育指导员,顾名思义,他与学校体育指导员、不对体育指导员等正规体育指导员的服务范围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更多地是针对社会上的人员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和组织管理,培养社会上爱好体育群体的专业人员。游泳社会体育是指专门从事游泳运动指导的专业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对参与游泳的人员进行游泳技术,游泳训练量与强度的指导,以及游泳健身知识的传播。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我国已经推行了数年之久,每年在全国各地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通过考试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务院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之后,又在2009年8月推出了《全民健身条例》,从而使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行业在社会上更加被认可,进一步对体育队伍的建设做出努力,给社会上爱好体育的人员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1]。游泳健身群体在游泳过程中得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很有必要,一方面,由于游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虽然水中有浮力,但在水中更多则需要通过自身的推进力来克服阻力,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另一方面,掌握了一定技术后,也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训练量与强度上进行指导,才能达到锻炼效果,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锻炼。

1.1 老年游泳者对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认知程度的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公益性和营利性两种,又有多少老年对此了解并得到指导了呢?广东省是游泳人口大省,每年游泳培训尤其是夏季青少年游泳培训都开展的如火如荼,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社会指导员以取得职业之个整数位目的,在接受培训拿到证件之后投入到游泳的运动指导队伍中。在这些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有多少指导员真正的投入到了公益性指导中去,这对于老年游泳锻炼效果与参与的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图1中的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从没有听说过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这部分人占总人数的59.3%,对此有一定了解的占29.8%,知道的很清楚的只占10.9%,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行业以及在社会上如何学习专业体育活动的途径的陌生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群体在1993年开始有了正式的技术等级的认定,发展到2011年时,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的总数已经超过70万[2],一直到今年七月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数大约为147万,毫不夸张的说,我国所有人口中的千分之一都步入这个行列。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相当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但竟然还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从没有听说过,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老年锻炼者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与知识面有限,对于我国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政策不太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并没有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尤其是针对老年锻炼者的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其一是其专业技术,即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术,拥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从而向他人传授体育知识。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个行业的义务服务性,要求从业人员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充满热忱。

1.2 老年游泳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公益性与商业性的认知分析

早在1993年,我国就开始推行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行业范围内的技术等级制度的评定,评定的标准是以服务时间和经验为基础,以体育技能水平为侧重。一般情况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是随着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而逐级向上的。以一名体育爱好者为基础,如果他想要成为一鸣社会体育指导员,那么他需要在一年内主板或者参与体育志愿服务30次。在进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门槛之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评定标准侧重于服务时间和技能水平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他的上升空间依次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最高的等级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图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有62.2%的人不知道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公益性与商业性,有24.3%的人知道一点,但仅有13.5%的人知道的很清楚。虽然已有大量的人员取得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但很多社会体育指导员并未投入到志愿型社会体育工作中来。相反,一些只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游泳培训班开展的如火如茶,而有关人员却忽视了对群众公益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关体育部门应加大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到指导群众体育运动中来,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做贡献。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是在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共同颁布的,这项条例颁布之后,我国社会上根据是否具有盈利性质划分了两种形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针对不同的需求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分工,相互促进,共同支撑着我们社会体育的发展[3]。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其工作性质可以划分为职业性和非职业性两种类型。一些学者又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志愿性和职业性两种类别;志愿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依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被政府认定的各个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育工作是公益性的、服务性的,一版不收取劳动报酬。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是在专业服务机构从事商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工作[4]。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推动群众健身、进行全社会体育知识普及的强大的社会力量,是科学健身和公益服务的结合,有助于为大家提供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具体的健身指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是倡导全民健身的重要的人力支持[5]。

2 游泳池专业指导人员配备情况分析

老年人作为体育健身的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为了保证他们能够科学、安全地进行锻炼,更加需要指导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监督并且给予耐心的指导。笔者通过走访得知,目前仅有个别游泳池配备专业的指导人员,但是一周也仅有1~2次的指导,像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仅周六一天配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免费为大众指导,其他大部分俱乐部、学校游泳馆都还没有配备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专业指导人员不愿意到游泳池进行义务指导,而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当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是社会人员,指导游泳的社会人员大多数并没有掌握科学的锻炼知识,文化素质也偏低,显然难以满足老年人健身的需求,也限制了老年人自由进行锻炼,使他们很难后顾无忧地投入到游泳运动中。

3 广州市老年游泳者对游泳指导老师的要求

根据表3数据可以发现,选择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指导老师、游泳专业的指导老师、游泳名师、游泳专业的高校师生的人数分别有113、100、24、54人,占到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36.2%、32%、7.8%、17.3%,这三项代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而是希望学到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更好地达到健身效果和专业水平。与此同时,选择会叫就行的同学只占到6.7%,人数仅仅为21人。大多数同学都倾向于选择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相对比较高的人员来指导游泳活动,从而满足自己的健身和学习的需求,真正地达到学有所教以及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没有深入到群众体育锻炼中来,社会上很大数量的游泳锻炼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行业人员的存在并不知情,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逐渐庞大的国情。这也导致了公益性的体育指导员没有用武之地,而需要体育指导的老年人在缺乏指导下没办法发展游泳活动,需求和供给对接不上,没办法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公益体育活动。在指导老师方面,大多是游泳者也更希望游泳指导老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使得自己获得科学有效的健身知识的同时提高游泳技术,这与现代人的逐步提高的健身意识有明显关系。

4.2 建议

政府应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程度,推动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发展,多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来指导广大老年游泳者的锻炼,有政府补贴的低收费的商业性游泳指导培训班也可以适当开展起来,继续加大各游泳场公益性指导员的配备,提升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满足我国庞大的老年锻炼者的需求,使得更多的广大老年得到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促进老年对于游泳运动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以更好的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N].中国体育报,2009-09-07(4).

[2]李相如,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1-4,14.

[3]郭亦农,马艳红,邹东旭,等.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20-22,31.

[4]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Z].

[5]于善旭.我国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展的基础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58-61,68.

全民教育目标 篇6

1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1.1 关于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内容的几点认识

目前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明显滞后, 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是建设新农村社区的重点。因此, 对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内容的认识必须清楚以下几点: (1) 明确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2)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多方面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1.2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 这种广泛主要根源于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含义和社区体育文化的本质。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新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基础建设; (2) 新农村社区体育民主自治建设; (3) 新农村社区体育平安建设; (4) 新农村社区体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 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6) 新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

1.3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服务类型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和谐社会、体现政府公平和高效服务的重要指标。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 结合当前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 本研究将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服务类型分为公益性社区体育文化服务建设、微利性社区体育文化服务建设和盈利性社区体育文化服务建设三种类型。

2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理论研究

2.1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的含义、内容和特征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是指在县及乡镇和村委会主导下, 社区体育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体育服务和自我体育管理。从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的性质和功能来看,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建设、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管理建设、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管理建设、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开发管理建设、新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建设和新农村社区体育规范化管理建设。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管理必须适应农村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 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社会性广、战略性高、政策性强、艰巨性大和时效性长等五个方面的特征。

2.2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的职能、原则与手段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的基本职能是指实现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管理对象的活动。其中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是它的基本管理职能。根据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应掌握社会化、激发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等原则。为了提高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素质, 应采取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和咨询顾问手段解决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2.3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是时代的需要。要使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管理更加符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下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必须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观念转变、从单一管理向系统管理观念转变、从命令管理向服务管理观念转变、从集中管理向民主管理观念转变, 确保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管理不断发展与创新。

3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3.1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目标、重点

3.1.1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是:以乡镇社区体育广场 (体育站) 建设为重点;着眼农民, 立足自然村;以“强”补“弱”充分发挥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优势;把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完善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

3.1.2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1) 适应新农村体育文化工作的需要, 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和社区居民体育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 构建亲农、便农、利农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 (2) 以拓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服务建设为龙头, 不断丰富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 增加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服务发展的项目, 促进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服务网络化; (3) 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管理, 理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完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功能, 改革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基层管理体制,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新农村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组织, 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大众体育活动网络, 完善国民体质检测系统; (4) 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新农村社区体育力量, 合理配置社区体育资源, 大力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事业, 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整个社区体育的文明程度; (5) 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活动便利的农村社区, 举办经常性的农村居民体育活动, 丰富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生活; (6) 建立以乡镇为龙头, 村民委员会为基础, 农民体协为纽带的社区体育文化组织网络。

3.1.3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不仅是山东省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 它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工程, 也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历时性、连续性、计划性是这一运动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把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前期; (2)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初期; (3)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期; (4) 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熟期。前期和初期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管理体制由行政单位型向村居主体型的转换为主要内容, 发展期侧重农村社区体育各项功能的建构、各类社区体育社团组织的培育等方面。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自治地位的确立和自治组织体系的完备。

3.2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均衡发展的战略路径有三种:一是优先发展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带动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和自然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二是快速发展自然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推动家庭体育文化向乡镇社区体育文化看齐;三是大力发展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促进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辐射自然村社区体育文化。

3.3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下, 城乡统筹, 建立健全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体系和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 为新农村社区体育领导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体育人才资源优势, 服务于新农村社区体育领导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建设和发展;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农民体育文化建设的定位问题, 是解决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切入点, 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加快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制定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标准, 以评促建;积极引导农民的健康理念, 培养健身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敬华, 邓梅花, 任保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J].体育与科学, 2010, 31 (2) :58~62.

[2]周登嵩, 李林, 茹秀英.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3) :1~7.

[3]马新民, 刘凤婷, 任保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几点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9) :161~163.

[4]任保国, 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07, 30 (1) :161~163.

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全民教育 篇7

一、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一词英语为“Lifelong integrated education”。意思为“终身的综合完整的教育”。顾名思义, “综合统一”是终身教育的特征和主要意义所在。“综合完整”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从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及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层面分析, 人的教育从个体扩展到社会, 即个体教育和社会教育; (2) 从人一生接受的整个教育情况分析, 应该包含人在不同阶段接受的全部各种类型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即人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是影响巨大的世界教育思潮, 使人们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由本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他认为, 人的前半生时间用来学习、积累知识, 后半生则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 机械的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 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 各项内容, 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 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教育应该贯穿“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的全部过程”, 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 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以终身、教育两个概念为基础, 关注人们的生活、学习。在我国,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首次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在1995年的《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 将终身教育理解成“与生命又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它不仅重视终身教育在职业训练方面的功能, 而且更加重视他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以及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

二、成人教育———从“学历”走向“能力”

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召开, 到1997年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发布《汉堡成人学习宣言》, 国际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成人教育的理念。成人教育是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常被称之为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社会教育、回归教育等。从办学形式看, 成人教育主要包括———扫盲教育、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远距离教育。

成人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教育的特性, 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 成人教育通常被当作是普通教育的补充, 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许多成人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 只注重在学历上与普通高校看齐, 让成人学习者最终拥有“专科”、“本科”学历, 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单一。长此以往, 成人学习者有可能在知识素养上不及普通高教的学生, 能力上又不符合成人高教培养目标, 最终, 在社会中难以定位, 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

《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成人教育, 使公民接受多种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些都已成为发展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基础,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成人教育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在知识经济、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成人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得到确认, 不能被淡化, 也不能被替代。成人教育也在不断尝试, 用一种新的眼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理解和重塑自身, 时时刻刻进行改革, 尝试在概念与内涵上做出新的、突破性的认识, 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从重视“学历”走向了重视“能力”。关注成人个体的差异和具体的学习需要, 注重成人学习者各个方面能力培养, 指导人们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通过任何形式的学习, 成人学习者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而且也能结合生活和工作实际, 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获得一技之长, 增强社会竞争力。

三、全民教育———实现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

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中全民教育被权列为基本的人权, 20世纪90年代, 全民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 在1990年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 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对全民教育进行了新的审视, 使“英才化”的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的教育, 对各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全民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事业, 引起了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 并形成了统一的行动纲领———达喀尔行动纲领。

全民教育重视教育平等, 教育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 利用各种手段提供教育机会, 缩小教育上的性别差异;强调教育民主, 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 如注重基础教育和扫盲、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入学机会等, 使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获得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进入21世纪, 全民教育注重实际, 利用区域间的合作, 合理和科学的开发各种教育资源,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四、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广泛传播, 开阔了成人教育的视野, 扩宽了成人教育与社会的接触, 促进了成人教育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对成人教育的功能、性质和目的有了新认识。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把接受正规学校的教育, 特别是最终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 作为立足社会, 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法。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尽管正规的学校教育现在还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 但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体, 使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新的知识, 接受新的思想, 这样就急需接受不同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成人教育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也发生了及时地转变。成人教育逐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成为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从教育制度上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因此, 应该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中重新认识成人教育, 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中构筑成人教育的新理念。本着终身教育的宗旨, 成人教育注意倡导学习贯穿个人一生的社会理念, 满足个体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 开发、整合和利用国家、社会的多种教育资源, 服务成人学习者, 提供给成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环境, 建立一个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体系。新的趋势和方向令人鼓舞、欣慰,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发展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应当基于新的定位, 实施战略创新。积极进行改革,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 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 协助劳动者提高生存、生活技能, 适应激励的社会竞争, 使成人学习者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发自身的潜能和资源, 实现人终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促进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五、我国终身教育的科学归宿———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是美好的, 然而我们世界的现实是严酷的。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勒斯·曼指出: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 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多少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 而在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 (2)

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赞同终身教育的思想, 但是, 由于诸多原因, 许多国家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满足所有人受教育的愿望, 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甚至贫困的发展中国家, 有些甚至连最起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也无法落实。在发展中国家, 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是教育机会的欠缺和不均等性。尽管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 仍然没有达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表明, 许多国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但是,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还有一亿多儿童仍然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 而且成人文盲也有增无减, 8亿多成人是文盲。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与全民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现实是十分严峻的, 如果全民教育的目标得不到实现, 不加快步伐, 那终身教育就只是纸上谈兵, 最终沦为空谈,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全民教育是我国21世界终身教育必然而又务实的选择和科学归宿.

六、我国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全民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使所有的青年和成人, 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地层的弱势群体, 均有机会接受能真正地、充分地满足其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 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人教育应被视为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的广泛教育方式, 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促进全民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在我国, 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一) 扫盲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

1.功能性扫盲的提出

近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功能性扫盲”的新概念, 根据这一要求, 扫盲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开展基本读写能力教学的基础性扫盲的过程中, 要注重实用, 注重识字教学内容贴近扫盲对象的工作生产和生活, 将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如可以把科技普及教育的内容编入识字课本或由单位编写通俗的生产技术的补充教材。二是对已经脱盲的成员包括农村全体成员, 进行功能性扫盲, 以帮助他们扫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岗位上因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种种障碍。其内容可以包括科普法律医学保健消费保险社交礼仪等。

2.扫除“现代文盲”的提出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 不识字, 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为区别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文盲, 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为“现代文盲”。“现代文盲”在现实生活中单就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成人来说, 也大有人在。因此, 扫除”现代文盲”成为21世纪扫盲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 妇女教育的广泛开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问题。国际社会一直在为提高妇女的地位、推进妇女教育的进程而努力。对妇女进行教育是当前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妇女教育的重点和实施全民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

对妇女进行教育, 是提高妇女地位的主要途径关键, 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关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为二十一世纪做准备》一书中指出:在使全球社会为21世纪做好准备的总努力之中, 教育的作用、妇女的地位是必须强调的三个关键因素的两个。 (3)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提高人民素质, 通过合理、快捷的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把我国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会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女孩就会获得和男孩平等的受教育权, 女孩获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也越大。这样, 妇女接受教育会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对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全民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可以产生巨大作用。

新的理念给我们启迪, 在21世纪的今天, 成人教育应实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 成为整个正规的继续教育或非正规的不断学习的过程。我国成人教育践行全民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在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 使成人教育走进社区、走向农村、深入企业, 促进全民自觉、平等、和宽容地参与生活、工作和学习, 实现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从而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虽然任重道远, 但是前景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沈文英.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 1999 (12) :46.

[2]刘萍.论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成人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3) :13.

[3]董建红.2000年世界全民教育评估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7) :60-61.

[4]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3) :27-28.

[5]何爱霞.社会化研究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理论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1) :94-95.

[6]盖雨鸥.再论终身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 :24.

[1][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16.

[2]徐荣远.全民教育:21世纪的行动纲领[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8) :26.

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的思考 篇8

所谓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中,由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的,基于共同意识和利益的社会群体或结构。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息时代,在社区内开展全民创业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区、城市乃至国家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储备和积蓄力量,有助于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 全民创业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教授和传播知识、技术、文化和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向学习者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传播创业理念和文化,从而提升创业素质、培养创业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创业教育自然具有教育活动的一些最为基本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自身特色。它以创业为教授和传播的目标,它所面向的教育对象是所有有志于创业的人。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创业教育是一项真正面向大众的、零门槛的普及型教育。它既涵盖了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同时也包括更多的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人。全民创业教育就是针对普通大众所开展的旨在提升创业素质和技能的教育实践活动。全民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推广对于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全民族整体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2.1 创业教育是社区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

社区教育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所谓社区教育,简单而言,就是指在社区中开展的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旨在提升社区成员素质和能力的区域性教育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也更加丰富和多元。新的时代赋予新的观念,人们的就业观也逐渐发生变化。创业正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作为一种新的择业或就业方式,正以全新的姿态被更多的人所重视。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也应当与时俱进,适时引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创新创业需求,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创业素质和创新技能,从而带动社区的整体发展。

2.2 社区教育的特殊性适合创业教育特点

社区教育和正规的学校教育不同,它更侧重于学以致用,始终以学习者的切身需求为施教的目标和宗旨,不强调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连贯性、全面性,提倡学习者的个性自由发展。这和创业教育所贯彻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特征非常吻合。因此,在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有适合的平台和条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社区教育的发展为创业教育实施奠定了基础

我国社区教育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我国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重视下,我国的社区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部在全国设立了100 多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基本已覆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区教育的层次、内容、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壮大也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3.1 构建社区创业教育体系

社区教育是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开展市民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多个组织、多种力量、多类资源积聚合力作用的过程。依托社区教育开展创业教育,同样需要整合区域内各类创业教育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如图1 所示。

3.2 开发社区创业教育课程

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创业教育课程,比如KAB和SIYB。但是,社区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必须根据时间、条件以及社区居民的切实需求设置和开发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社区创业教育课程可包括创业准备、创业实战、创业提升3 个层级,每个层级中又可包括不同模块的单元课程。

3.3 打造社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持是开展好社区全民创业教育的重要条件。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更要拥有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或相关实践经历。创业教育虽然不是国民正式教育序列之一,但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一点不比正式学校教师的要求低,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求更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专职管理、兼职主体、志愿者补充”的多元化组建方式。区县创业教育管理办公室要创设丰厚的条件,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于社区创业教育事业中。同时,还要积极与高校、创业园区和相关企业合作,聘请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背景及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或相关实际经历的教师、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等参与到社区创业教育中来,从而提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创业教育储备人才。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

全民创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社区内所有居民,性别、年龄、性格、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针对施教对象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应该更加多元和丰富。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求开展形式不一的创业教育。除了常规的教师讲授之外,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探讨、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创业教育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枯燥的说教。在课程组织安排上,除了传统的面授课程,还可以开展诸如“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沙龙、创业俱乐部等各种活动,从而提升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合于实践活动。另外,在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创业教育还要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制作创业教育课件、创业教育视频讲座等,使更多的社区学习者参与到创业教育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5):64-68.

[2]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10-14.

[3]周晶晶,应一也.依托社区教育开展全民教育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2(1):41-43.

[4]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73-78.

[5]陈敬朴.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走向[J].教育研究,1994(1):21-27.

海洋教育:全民海洋意识第一站 篇9

到今年9月,《蓝色的家园》海洋教材将迎来出版一周年。作为国内首套海洋教育教材,一年来《蓝色的家园》取得了广泛好评,为教育界带来一股清新海风。

本刊专访《蓝色的家园》的主编王旭昌主任、副主编马伟林以及责任编辑张性阳,再现本套教材诞生的过程。

应运而生的海洋教材

那是2011年5月的一个周末下午,张性阳接到了青岛出版集团相关领导的电话,要求马上搜集海洋出版物的相关材料,下周上报。彼时正值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指示,在青岛市蓝色经济办公室支持下,青岛市教育局计划推出一套面向小学生的海洋教材,赶在9月学生开学之前摆放在他们的学习桌上。青岛出版集团接到了这个出版任务,深感时间紧迫,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投入到项目中去。

作为本套教材的责任编辑,张性阳深感时间紧迫压力巨大,但是依然心有底气,青岛出版集团之前做过不少海洋类图书,也积累了一批作者资源,尤其是有2003年海洋教材的基础。2003版的海洋教材,主要应用地区就是青岛,2003年开始使用,一直到2008年,后因山东省教育厅统一地方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而停用。这套书通过了省教育厅立项,只是在知识体系上尚不够完善。

5月9日,海洋教材编写组迅速成立,马伟林亲切地称之为“蓝队”。这支队伍共有16人,能中选优,来自基层老师、业务校长、教研队伍。

而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教材,除了精英队伍,还离不开2003年版教材打下的基础。2003版教材在教材本身和人员配置上为新教材做了铺垫。

新教材还邀请了权威专家作为顾问,包括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现海大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曙光和海大原校长管华诗。这让教材编写十分“有底气”。

年轻的编辑团队让教材严谨而又不失活力。编辑队伍一共7个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张性阳主要负责统筹稿件、协调进度以及各种专家会议协调,其余6个人每人负责一个年级。上册教材从启动到使用历时3个多月完成,年轻的编辑们加班加点,经历了稿件编写、画图编辑、审查会议,8月中旬印刷,8月底拿到图书,赶在了学生开学前送进校门,让学生们在开学伊始就接触到了新教材。

为确保准确无误,还两次邀专家学者参与教材审查。这些专家学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包括课程专家、海洋专家、编辑专家和一线教师。课程专家包括中央教科院的李继星先生等,海大教授曲金良先生也在海洋专家的邀请之列。

青出于蓝的2011新教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11版教材得益于2003版,也大大超越了2003版。《蓝色的家园》海洋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教材的中心依据蓝色经济区规划和策略,以激发海洋意识、传授海洋知识为目的,融合了趣味性。

从策划、编写到编辑、发行,用心体现在新教材的每一个细节。

首先,封面设计非常用心,所选的纸张也很有特色。《蓝色的家园》教材的封面十分吸引眼球,展示了孩子与海洋的和谐之美,从沙滩嬉戏到南极探险,图片随着年级的提高而“升级”。此外,封面还特别采用了石头纸,石头纸的主要原料是石头粉,由石灰石压成粉而成,费用要比普通的纸张贵20%-30%。

在内容上,该教材在知识灌输的同时,十分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让课堂不再乏味。作者们在文字上下了不少工夫,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最严谨的科学,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融合,王旭昌称之为“浅显易懂又涉猎广泛”。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兴趣,马伟林这样告诉我们:“尽量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视角,问题探究式,通过问题引领实践研究性学习,通过一些列的活动达到教学目标,孩子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几乎每一页都有图片,还不乏整幅的手绘大图。以一年级下册为例,该书以海滩开篇——《美丽的沙滩》到《海边足迹》,包括有趣的沙雕、蟹趣、海龟旅行记等内容,首页将手绘孩子在金沙滩玩耍的场景与金沙滩金光闪闪沙子的照片结合在一起,身临其境。

教材还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其中设置了不少活动课,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六年级下册就有《制作海洋小动物标本》这一课,里面有动手实践、作品展示这样的环节。内部知识也做到了与封面的合理搭配,如一年级下册以海滩为主要内容,正配合了孩子们做沙雕的封面,做到表里如一。

教材编写的过程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太多思想的交锋。其中一次让马伟林印象深刻。原来教材中有喂海鸥的倡议书,马伟林认为要删掉,但大家产生了不同意见。有的老师认为“喂海鸥”是善举,马伟林坚持“喂海鸥”是不尊重自然规律的行为,不应当总是归结到人怎么样,人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人类的食物海鸥可以吃吗?”马老师提出这样的反问。“应该是环境吸引海鸥,而不是靠食物来吸引”,最终新教材没有体现喂海鸥的内容。

海洋意识贯穿于《蓝色的家园》的每个细节。比如“海龟旅行记”,讲述海龟产卵的故事。海龟孵出的小海龟有的被人捡了,有些被鸟吃了。有的老师提出如果人不捡、鸟不吃的话海龟生存比较容易,对于鸟类吃海龟蛋的自然行为应该提出一种抗议。人类是否应该保护这些小海龟,赶走海鸟?应当坚持“人道”还是维护“自然之道”?现实中,人类捡走的卵并不多;如果鸟类不吃海龟卵的话,海龟的大量繁殖会造成生态不平衡。抱着人类与海洋和谐发展的理念,编者们对该部分的语言进行了调整,语气也由强硬变得自然。

“重返海洋”的教育再启蒙

《蓝色的家园》如今已使用一年,整体效果令人满意。张性阳介绍:“现在看整体上还不错,但不可能尽善尽美。教材还没能完全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

有专家指出,海洋教材的使用不应仅限于沿海城市,靠海的孩子需要海洋教育,不靠海的孩子更需要!

“教材应基于孩子的生活,又要考虑孩子未来发展的需求。2003年,平度、莱西提出自己不靠海,拾贝壳、抓螃蟹这些活动远离生活。因此做新教材时我们特别提出教材对孩子普及不仅是迎合蓝色经济形式,主要是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必要的海洋知识。

“海洋教育应该让孩子认识海洋,不是让他们认识海洋给予我们很多东西,给予经济发展的支持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海和陆是一体的,海和陆应该是协调发展的,不能拿着开发陆地的模式去开发海洋,那样还是先污染后治理,应该把海洋看成是家园的一部分。这也是选择《蓝色的家园》作为题目的重要原因。”

王旭昌表示:“海洋教育不但是对孩子基本知识的普及,还应该是孩子的海洋意识的培养。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才能发展海洋。”王旭昌还希望教材能够做到家长都愿意看,让每个人都能够关注海洋。

关于国内外海洋教育的差距,马伟林认为:“中外海洋教育还是有差距的,比如德国不是一个海洋国家,但德国在海洋教育方面做得比较好,据说他们的‘数字海洋’可以精确到一米。就近的海洋国韩国、日本,海洋教育从小学幼儿园就抓起,而我们的海洋教育比较薄弱,海洋教育太需要普及了。国内让内陆的孩子接受海洋教育、培养海洋意识的难度比较大。内陆的孩子更需要海洋意识的培养。”

从经济转型层面,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以及从国家文明的层面理解,走向海洋文明,意味着从一种熟悉的优秀传统文明走向另一种全新的先进文明,而这套《蓝色的家园》也许正承担着这样的再启蒙教育意义。

中国海洋文化领域的开拓者曲金良先生在《海洋文化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人类的祖先就诞生于海洋、发展于海洋,我们有必要‘重返海洋’;而‘重返海洋’,并不能一味地向海洋索取,‘杀鸡取卵’,只有强化和端正海洋意识、海洋观念,以法治海,以法治洋,使海洋‘人文化’,才是21世纪的根本上策。”

普及海洋教育,将海洋理念提升为全民理念,树立海陆一体和谐发展的理念才是王道。

全民教育目标 篇10

其实, 《决定》的内容, 在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大多已经提出过。时隔3年, 在全会中以“重大问题”的方式再次提出, 是再一次的强调与重申。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长期以来, 教育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择校热的不降反升, 应试竞争的高烧不退, 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 也一直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意见所在。呼唤教育改革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

上上下下都在期盼教育改革, 改革蓝图也如此精心描绘, 路在何方也已明确了朝向, 那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何上下而求索, 如何扎扎实实地有序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呢?

我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开展全民教育大讨论, 形成教育改革的基本共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教育改革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 一些地方和学校的草根变革也悄然进行。但是总的来说没有形成浩荡之势, 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变革。一个重要原因, 是全社会没有形成对于改革的共识。尤其是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究竟应该把孩子们带向何方”、“究竟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等根本问题, 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许多改革刚刚开始就受多方掣肘, 步履艰难而往往半途而废, 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各方意见不一。我一直认为,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对教育的关注与理解程度。所以, 有必要像当年真理标准的讨论一样, 开展一场什么是好教育的全民讨论, 提升整个民族的教育素养, 形成教育改革的全民共识, 为接下去的行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有理想有情怀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这一次《决定》中的“立德树人”四个字, 为教育领域的改革明确了出发点和根本方向。虽然《决定》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字数并不多, 但给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倾向敲响了警钟。

社会在快速转型的时候, 我们经常会忽略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来, 我们到底要走向何方, 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把孩子们培养成怎样的人, 我们的教育到底能不能带领我们走向更崇高、更美好的未来。这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但是这些年来, 教育过分关注分数、关注考试, 而很少真正地关注人、关注人格健全的成长、关注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体系、关注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 用以积极心理学、实用健康学为基础的“生命教育”和以法制教育与习惯养成为基础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公民素质, 用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润泽我们的学生。

第三,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缩小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决定》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目标, 并且提出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具体政策目标。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 也是群众对教育的“体感温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尤其是学校之间的差距, 取消重点校、实验校的特权, 在义务教育阶段内, 所有的公办学校都该按照一个基本标准来建设, 尤其是要出台政策, 让好教师真正能够下到基层, 下到薄弱学校。当人民对教育的“温度”感觉舒适之日, 也就是对教育真正满意之时。

第四, 注重市场的力量, 鼓励民间资本和智慧进入教育。《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引入市场的机制和第三方力量变革教育, 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点亮了又一盏灯。长期以来, 教育改革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改革,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远离市场, 远离民间。教育的门槛太高, 真正的民间资本进不来。民间草根的教改, 也没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主流教育媒体的关注与推广。教育行政部门管、办、评一体化, 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于一身, 社会力量也没有真正进入到我们的评价和考试。所以, 应该通过改革让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教育, 让草根教改更深地进入课堂, 让社会力量更好地进入评价, 从而让教育更有活力、更加公平。

第五, 以高考改革为突破口, 加快考试评价制度变革。《决定》指出: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目前, 教育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制定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改革已经呼之欲出。我们认为, 高考改革的根本方向是让高考招生更适合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更有利于普通高中的素质教育, 更能够导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公平、自主、透明、科学、导向, 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

上一篇:科研单位下一篇:雨洪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