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2024-07-24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精选8篇)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篇1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防教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和《国防法》,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掌握简单的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培养国防建设后备力量奠定基础。

二、工作措施

1、开展国防教育“五个一”活动,营造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每周唱一次国歌,每周升一次国旗,每月观看一场爱国题材影视片,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团队活动或班会,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知识竞赛或国防知识讲座。

2、落实各学龄段国防教育内容,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一至六年级教育内容: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知道一些著名的战斗英烈的事迹或故事,培养热爱、尊敬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3)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培养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养成良好的道德,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4)了解我国的疆域、周边国家的名称,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5)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区分海陆空军的服装等。

七至九年级教育内容: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了解有关国防法规,使学生初步懂得作为一个公民应履行的职责。

(3)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过程和丰功伟绩,学习解放军不畏艰难、英勇做战的优良作风。

(4)了解世界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了解当前国际军事形势及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居安思危” 的国防理念。

(5)了解中外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军事家。

(6)根据解放军列队条令,组织列队训练,学习军人的仪表作风,增强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7)组织学生学习“人防知识”,学习投掷、攀登、越野、野营、制作航模等军体活动的技能,养成机智勇敢、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德。

3、注重四个结合,拓宽国防教育渠道。

(1)做好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旨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全面素质。坚持国防教育以渗透教育为主,既不打乱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也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做到国防教育和学科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各学科教师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在活动课中和研究性学习中结合国防知识,组织物理、化学、生物科技兴趣小组和政治、历史、地理兴趣小组等,开展军事模型设计制作、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不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2)做好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体现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要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相结合,将军队的规范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学校管理之中,内务统一标准,物品摆放整齐,卫生管理定期检查评比等。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做好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要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清明节、“七一”、“八一”和“国防教育日”等,举行祭扫烈士陵园、革命歌曲比赛、国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以“热爱军队、情系国防”的主题教育,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国防教育实效。

(4)做好与学校文化宣传教育相结合,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国防教育。结合学校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在学校广播开辟国防知识专题节目,在校园设立教育宣传专栏,在校园文化布置中设立国防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宣传氛围。定期组织班级黑板报专刊评比等,积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4、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创建国防教育阵地。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学习英雄事迹、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英雄中队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文化拥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落实好拥军优属政策。

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全区各校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多办实事、重实效,为强化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开展“做军人子女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活动,精心为在我区就读的军人子女选配好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关心军人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切实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

(2)认真做好教育方面的拥军优属工作,对烈士、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入托优先照顾,体现我局对优抚对象的关怀。

(3)对分配在我局的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使他们安心教育工作,为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4)学校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慰问军烈属、部队官兵活动,为军烈属、部队官兵做好事。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各校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国防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日常工作,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坚持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2、学好《大纲》,认真落实。学习、实施好《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直接关系到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发展水平和任务目标的实现,对指导开展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校要高度重视做好学习宣传《大纲》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纲》的内容,增强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和按照《大纲》要求抓好落实的自觉性。

3、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各校要建立健全双拥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坚持把双拥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全面普及国防知识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双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各校要制定双拥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切实将双拥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二

20__年国防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和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塔城地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大局,深入学习宣传《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安全保障。

一、创新思路,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

各单位、各部门、驻市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防教育法》关于“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要求,运用各种契机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和覆盖面广的国防教育活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经常化、多样化、普及化。

(一)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征兵、学生军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时机,积极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特别是要认真部署组织好第十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国防教育法》颁布日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专题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会、征文、文艺演出和举办影视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赞颂祖国辉煌成就,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形成声势和规模,营造浓厚氛围。

(二)认真组织国防教育办公室在报刊、电视、电台开辟的国防教育专版、专栏、专题宣传报道、知识竞赛、征文及国防教育阵地巡礼等活动,不断提高国防教育的普及率。

(三)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栏等途径,把国防教育纳入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中,起到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不同群体的国防教育

各单位、各部门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防教育法》关于“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采取在职理论学习、党校培训、“过军事日”等形式,对各级干部进行深入扎实有效地国防教育,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中组部、总政治编写的《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基本教材,把国防教育同党校培训、党委议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牢固树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观念,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二)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课堂灌输、教学渗透和集中军训等渠道,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要把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推进国防教育“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之中,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读书演讲、军事夏令营等国防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三)各单位人武部要利用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任务等时机,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增强国防观念的教育。认真会同军地有关部门,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深入进行以履行国防义务为重点的国防教育。针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分散流动的特点,结合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任务等时机进行集中教育,培育他们具备昂扬的战斗精神、坚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战斗作风,树立常备不懈和敢打必胜的信心。

(四)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要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教育,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国防知识、国防意义,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普及教育,激发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热情。

(五)“八一”建军节期间,国防教育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一次领导干部军事日活动;在市属学校组织国防教育征文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

三、挖掘潜力,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的作用

(一)各乡镇、街道、驻市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辐射和教育功能,有侧重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依托国防教育基地,重点进行以国防知识、军事常识、国防法规、军事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重点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历史教育。

(二)加强基地管理,大力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特别是讲解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充实内容、丰富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实效。

(三)积极参加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吸取外地先进的管理和教育经验,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国防教育基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强化认识,切实加强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要认真贯彻关于“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抓好国防教育是践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国防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计划,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三)要充分发挥本单位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履行好组织、指导、协调国防教育的职责。要重视国防教育办公室建设,按照有关要求配备专职人员,强化素质能力,确保经费投入,提高工作效能。

(四)要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方位的国防教育工作格局,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借助社会力量,鼓励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和支持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好各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把国防教育阵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依托阵地积极开展活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三

20__年,我局国防教育工作要以为指导,以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我局干部职工的国防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国防观念,促进我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的原则

按照“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多方面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国防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围绕中心工作,深化国防教育

1.健全机制,责任明确,真抓实干

建立健全我局国防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由局长亲自带头抓,分管领导配合抓,中层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确定国防教育总体目标、主要工作、重要措施等,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国防观念

依据《国防教育法》及县统战部相关要求,结合“六五普法”,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防教育日”时机,利用宣传专栏、标语等形式,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国防教育观念。如:“五·一”劳动节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七·一”建党节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创新组织生活,铭记党的宗旨,增强国防意识;“八·一”建军节可组织职工到驻区部队开展主题为“热爱军队、情系国防”的宣传教育活动;9-10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观革命烈士故里,重温革命光辉历史;11月庆祝“十月革命”,让每一位职工了解“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等等。

3.加强领导,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抓好国防教育

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我局工作计划范围,坚持把国防教育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保证我局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国防教育法》及省、市、县国防教育工作要点为依据,进一步普及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全局职工素质,促进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一) 紧扣政策层, 解决高位推动问题

一是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地方性法规。结合当地人大正在起草或修订的法律法规, 对担负社会管理功能的《条例》、《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都要尽可能体现消防宣传教育内容。如《物业管理条例》、《工商个体户条例》等。从而为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二是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 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当地战略性、规划性文件当中去, 纳入到政府民生工程范畴, 保障消防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最大限度地融入到社会管理体系。比如, 可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到规范社会行为的“文明创建”活动, 纳入到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行动, 并增强评比权重, 通过“多方发力, 齐抓共管”实现消防宣传教育全民化。

(二) 紧扣执行层, 解决全面发动问题

要本着“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纵横交叉”的原则,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执行体系。一是要做到“专管成线”。依靠各级政府、村 (居) 民委员会的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实行一级抓一级, 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方法, 实行消防宣传教育的逐级负责制, 确保消防宣传教育常态化运行。二是要做到“群管成网”。各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调动行业、系统、直属单位乃至群众参与消防宣传的积极性, 形成“部门带动系统行业、单位带动个人”的宣传模式,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消防宣传教育的氛围。三是要做到“纵横交叉”。要建立完善防火安全委员会和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召开由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 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宣传教育工作重大问题。

(三) 紧扣监督层, 解决督查促动问题

要开展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 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督促动机制和制度, 推动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一是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在街道、乡镇、社区、农村和社会单位建立由群众组成的监督小组, 监督小组负责向辖区负责实施的部门或上级政务督查部门提供当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的情况, 并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落实跟踪问效制度。上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宣传教育与其他业务工作进行同步跟踪, 同步问效。在要求基层上报情况、统计数据时, 要将消防宣传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其中。三是坚持定期考核制度。提请当地政府将全民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对下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目标考核体系、领导任期目标和政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作为评先、评优、评职和提拔任用干部依据。

二、立足“四大传播”, 在丰富宣传载体上着力

(一) 发动新闻传播力量

要动员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移动通信服务等部门、企业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 大力开展消防形象宣传、消防知识普及宣传和火灾隐患曝光。在消防部门形象宣传上, 着重于宣传消防部门的性质、职责、执法理念以及有关需要公开的警务信息;在消防知识普及宣传上着重宣传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工作路线、方法和有关政策, 特别是要大力宣传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范火灾、消除火患、逃生自救和互救等知识;在火灾隐患曝光上要敢于动真碰硬, 对久拖不改的火灾隐患, 敢于曝光具体部门、具体社会单位和具体责任人, 以震慑消防违法行为。

(二) 开辟社会传播阵地

依托消防队 (站) 、博物馆、科技馆、防灾教育中心、文化馆、学校等建设消防科普教育场馆, 并逐年提高投入, 提升硬件档次;依托社区、农村文化活动室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室, 将消防宣传阵地前移到社会末梢;加大消防宣传进景区、进公园的力度, 扩大消防宣传辐射面;充分利用火车站、汽车站、商场市场等场所大型电子屏幕、楼宇视频、户外LED显示屏和公交车、的士等交通工具移动电视插播消防公益广告和消防知识短片, 在全社会形成高密度宣传氛围。

(三) 培养人力传播骨干

在社会单位层面, 大力培养消防安全明白人。要在每个系统、行业培训消防工作“明白人”, 每个社会单位培训一至两个消防管理和建筑消防设施“明白人”, 使之成为本系统、行业和单位的消防安全“带头人”。在社会层面, 充分发挥消防志愿者的作用。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效、便捷的社会动员方式, 正在成为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危机保障等社会应急机制方面的重要建设力量, 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应广泛发动消防志愿者在宣传和普及抢险救灾知识、举报和消除火灾隐患、灾后救援等方面的作用, 形成消防安全知识有效传递。

(四) 创新消防传播文化

以文化促进观念的转变。通过创新消防安全文化, 在政府和社会单位营造安全是基础、安全是责任、安全也是效益的共识, 实现消防安全“要我抓”向“我要抓”的观念转变, 不断强化领导人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以文化促进管理的转变。在单位内部,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制度、认真落实、开展活动、采取激励措施等方法来转变员工的消防安全价值观, 从而降低人为造成的火灾事故发生率;以文化促进行为的转变。立足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不断创新一批富有时代特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消防文艺节目, 不断提升消防宣传产品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促进社会公众更多地关注消防、支持消防并参与到消防。

三、突出“三大对象”, 在重点受众群体上着力

(一) 突出“关键性群体”——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

要将党校、行政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向领导干部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加以建设。一是设置消防课程, 把消防安全知识作为教育培训内容, 开展理论学习, 交流研讨等活动;二是在消防部门设立党校社会实践教学点, 通过参观消防站和消防重点单位、实地排查火灾隐患、参加灭火演练等活动, 增强领导干部对消防工作的认识;三是在学习或生活场所, 提供消防读物, 悬挂消防标语, 展示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的内容。通过这些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对消防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从而为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夯实基础。

(二) 突出“大众性群体”——城乡居民的宣传教育

建立以“所、委、办、队” (公安派出所、村 (居) 民委员会、综治办、消防志愿队伍) 为载体的消防宣传教育网络。实现以公安派出所为主导的“搭车式”宣传, 以村 (居) 民委员会为纽带的“捆绑式”宣传, 以综治办为主体的“专门性”的宣传, 以消防志愿者为基础的“面授式”宣传。通过有效的消防宣传教育形式和手段, 使每个家庭做到“两懂三会”, 即“懂家庭火灾危险性、懂基本消防常识, 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自救逃生”,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孤寡老人等群体的宣传服务, 结成邻里守望的帮扶对子, 使弱势群体能得到消防安全保护, 提高防范能力

(三) 突出“岗位性群体”——单位员工的宣传教育

针对员工群体的宣传教育, 要坚持“三个融入”, 确保消防宣传在社会单位扎根。一是把消防宣传作为本单位事业发展的一种文化进行融入, 使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得以增强;二是把消防宣传教育作为本单位管理的一种机制进行融入, 使员工在消防安全行为上得以规范;三是把消防宣传教育作为员工的一种素质进行融入, 使员工具备“四个能力”。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融入, 使本单位所有员工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 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参考文献

聚焦全民教育 推动教育公平 篇3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杨念鲁副司长、督导办教育保障督导处陈卫军处长分别就整体推进全民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全民教育督导作主题报告。杨念鲁副司长从宏观层面和教育行政层面分析了我国全民教育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流动人口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调整、规范办学行为、辍学原因解析等五方面阐述了当前教育行政层面重点关注的领域,同与会专家、学者、地方代表交流了观点和看法,分析了制约全民教育快速均衡发展的深层因素。陈卫军处长介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体系”,强调该体系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要做到“客观反映现状、公正评价差异、跟踪监控进展、推动改进工作”。他指出,要处理好推动均衡与评价均衡,测量、评估、督导,指标与标准,定性与定量等几对关系,杜绝低水平均衡。

在专家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各省项目负责人从幼儿保育与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扫盲教育、教育的性别平等、教育质量改进等六大方面对本省全民教育项目评估总结情况进行汇报和交流,分享了各地推进全民教育工作的有效经验。

与会专家对各省的全民教育项目评估总结报告进行深刻点评,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同时对深入推进全民教育工作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北京师范大学王晓辉教授认为,应深刻认识全民教育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推进全民教育不能仅仅看一个阶段的数据统计结果,更应该注重它的可持续性。

此次会议聚焦各省全民教育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展示各省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扫盲教育、妇女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丰富成果,既是全民教育评估项目成果的交流会,更是全民教育策略的研讨会,汇聚了各地推进全民教育的智策良方,有利于我国全民教育工作整体推进。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特别供稿)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篇4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工作⒈6月9日召开动员会,并进行“科学健身”知识培训,全区举行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升旗仪式。⒉对中小学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贯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⒊成立中学生体育协会。⒋学校教育资源开放示范校评选。⒌总结挖掘中小学体育健身的好经验、好方法,并加以推广。⒍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

二、高质量完成市、区级规定工作和比赛任务⒈完成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⒉积极参加闸北区特奥运动会。⒊精心组织第九届中运会。

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以“欢乐操场”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⒈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⒉“市北杯”中学生排球赛、中学生乒乓联赛。⒊举办“新民晨报杯”中学生篮球赛。⒋学生体育园队展示。⒌6月10日“全民健身日”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学校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区教育局

>>>>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篇5

一、完善环境教育体系,把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培训引向深入

开展面向各决策层的教育培训。把党、干校等作为全民环境教育的基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把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决策能力等内容纳入培训内容,落实师资、学员、计划、时间、质量五条要求。要在各级党校确定一名骨干教师为全民环境教育兼职教师,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举办一期环境教育讲座。政府主管领导要将全民环境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专门听取一次工作情况汇报。

开展党政机关国家公务人员的环境教育。市直机关工委要承担起对党政机关公务人员的环境教育工作,要将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建立公务员环境教育组织网络,举办一期环境教育专题培训。

开展排污企业员工的环境教育,从业人员受教育面达到60%以上。联合组织开展以清洁生产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普及清洁生产技能和方法,推行清洁生产自由审核和无费、低费方案,在企业内部建立污染预防机制,形成全员污染防治的格局。

开展农村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农民受教育面达到50%以上。市农委及各乡(镇)政府要将培训农民环境教育师资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把环境教育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农村全民环境教育基层网络负责人、乡镇农技推广干部、“农合会”农民经济人围绕今年绿色食品开发的教育主题开展培训,全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活动。

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组织网络负责人培训工作。市全民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将适时组织各基层网络负责人参加哈市开展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二、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进一步拓宽宣传面和宣传渠道

在自行组织开展宣讲活动的同时,邀请哈市全民环境教育讲师团,来我市开展“环境教育送基层”宣讲活动。

利用宣传媒体开展宣传。要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厂报、农村广播站、农村宣传栏、社区宣传栏等媒体的宣传功能,定期播放全民环境教育学习内容、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全民环境教育宣传口号,努力营造环境保护舆论氛围。要在辖区设立30个环境教育宣传阵地,包括2个市级广播、电视媒体,20个农村广播站或社区监督站,8个企业宣传站。要做到有专人负责、宣传计划、播出记录。市里将对各个宣传阵地的宣传情况进行抽查。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整治低空大气污染等重点工作,精心策划和组织“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的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文化、农业、科技等部门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开展环保主题的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读书活动,使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

三、规范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深化环境教育工作

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全民环境教育试点工作。市农委、市教育局、市直机关工委要分别确定农民、学生、党政机关国家公务人员等3个层面的试点,并于5月15日前将试点单位登记表上报到市全民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要注重区别不同的试点方向,并及时开展有效地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难点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并及时总结、推广、交流试点先进经验。试点单位要统一规范管理,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制订学习计划,建立学习、活动档案,设置环境教育宣传栏及宣传口号。今年,要对2005年上报的试点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评审验收的单位,将正式确定为哈市级全民环境教育试点。

四、健全组织网络,有效发挥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

要进一步完善全民环境教育组织网络,形成一个自上而下、覆盖全市企业、农村、机关的组织网络。各级网络要有明确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及详细的联系方式,网络负责人要主动学习环境教育内容,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环保公益活动,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及时反馈工作信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网络的组织、协调、教育作用。要有所侧重,重点掌握50个基层网络环境教育工作情况,市全民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将随时以电话或走访的方式进行抽查。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篇6

为深入贯彻实施《禁毒法》,推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积极履行禁毒宣传教育职责,进一步提高全民抵御毒品的能力和参与禁毒斗争的意识,不断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向纵深发展,现就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预防为主的禁毒方针,认真组织实施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禁毒办)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广泛深入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广大人民群众识毒、拒毒、防毒能力和参与禁毒的意识普遍增强,滥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人员新增率进一步降低,社会各界关注禁毒、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的氛围更加浓厚,为预防和减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随着禁毒斗争的不断深入和毒品形势的发展变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防范毒品问题发生、减少吸毒人员的增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相比,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一些地方、部门重打击、轻防范,对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禁毒宣传教育领导体系、工作机制、工作队伍有待进一步增强,效果评估和竞争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方式、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变化的毒品形势,针对农村、流动人口以及合成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仍是薄弱环节,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3、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认真贯彻实施《禁毒法》,不断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增强全民禁毒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和禁毒领导机构要把全民禁毒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事关禁毒工作全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体制,切实将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纳入整个禁毒工作、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落实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和各项保障措施,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二、明确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4、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禁毒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禁毒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全民禁毒宣传教育规律,坚持长期、广泛地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能力,推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履行禁毒宣传教育法定职责,形成‚履行禁毒义务、参与禁毒斗争‛的社会氛围,为进一步深化禁毒人民战争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5、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面向全民与突出重点人群相结合,将青少年、流动人口、毒品问题严重地区人员、有涉毒行为人员作为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进一步增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坚持禁毒宣传教育形式与效果相统一,将禁毒宣传教育与公民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科普教育、健康教育、职业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提高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坚持禁毒宣传教育专业化和社会化资源相整合,注重发挥媒体优势,发展禁毒群众组织,凝聚民心,集聚力量,进一步提升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化水平。

6、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深入开展禁毒法制教育,宣传《禁毒法》、《戒毒条例》及其他禁毒法律法规,介绍我国禁毒立场、方针和政策,使公民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做到不种毒、不制毒、不贩毒、不吸毒,关爱吸毒成瘾人员;深入开展毒品预防知识教育,以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为重点,广泛宣传毒品种类、特征和滥用危害,介绍个人和家庭防范毒品侵害的方法,使公民提高认知和抵御毒品的能力,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禁毒形势教育,介绍禁毒斗争历史和现状,宣传禁毒工作措施和成效,使公民进一步关心和支持禁毒工作,树立禁毒斗争必胜的信心;深入开展禁毒理念教育,倡导禁绝毒品、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宣传禁毒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使公民增强与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自觉成为禁毒理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7、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全民禁毒意识显著增强,新吸毒人员增加速度明显减缓,合成毒品滥用势头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禁毒宣传教育基本覆盖全体公民,全部覆盖学校和看守所、拘留所、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康复场所、自愿戒毒医疗机构、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以及救助管理机构;禁毒宣传教育手段多样、内容丰富、保障有力,满足不同群众毒品认知需求,重点人群接受禁毒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全民禁毒宣传教育专兼职工作队伍基本覆盖基层街道(乡镇),禁毒志愿者队伍规模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禁毒宣传教育效果评估和竞争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宣传教育投入逐步增加;全民禁毒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参与禁毒氛围更加浓厚。

三、深入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8、进一步深化‚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全面推动禁毒教育进学校,帮助学生树立远离毒品、健康成长的观念。教育行政、禁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青团等部门、组织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按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分阶段开设禁毒课程,切实做到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巩固‚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成果;要积极推进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育若干所毒品预防教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和小学;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加强学校禁毒师资队伍建设,并将毒品预防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国家督学范畴,确保禁毒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禁毒教育措施落到实处。

要以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为重点,把预防毒品和药物成瘾知识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其作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完善生理卫生、生物、历史等相关课程的禁毒渗透教育,逐步建立全面系统的禁毒教育教学体系。

要加强对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和毒品认知能力的研究,丰富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不断增强禁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要结合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毕业典礼等活动,组织开展禁毒主题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制作手抄报、模拟法庭、自护教育、参观戒毒所等禁毒教育活动。

要在重点地区建立由禁毒办牵头,由教育行政、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组织和学校负责人、学生家长参加的禁毒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通过选聘校外法制辅导员、开展‚小手拉大手、大手护小手‛、学生禁毒志愿者等活动,积极推动学校禁毒教育与家庭、社会禁毒教育有效衔接。

9、进一步深化‚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全面推动禁毒教育进社区,提高社区禁毒宣传教育服务能力。共青团组织要继续深化‚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结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有针对性地面向社区闲散青少年和进城务工青年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要依托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维权服务站、青少年维权服务岗、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学校等阵地,组织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及生活技能训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每个社区在每年寒暑假期间至少组织一次青少年禁毒教育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部门要结合‚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以社区为依托,针对毒品问题严重地区、城中村、城镇周边聚居常住人员、流动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民政、司法行政、教育行政、卫生行政、文化、公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要指导基层组织将社区禁毒宣传教育纳入社区建设和管理,配合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和社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要组织禁毒宣传教育辅导员、社区志愿者、禁毒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等力量,积极参与禁毒教育进社区活动,逐步壮大活跃在社区、热心禁毒教育和戒毒帮教的禁毒志愿者队伍。

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要加强社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宣传文化站、居民会议、市民学校、阅报栏、法制宣传橱窗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网络,发放禁毒宣传教育资料,建立禁毒宣传教育园地,开设禁毒讲座和居民论坛,结合群众性主题文化教育活动和‚致社区居民一封信‛等活动,深入开展禁毒公益宣传。

10、进一步深化‚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全面推动禁毒教育进家庭,完善家庭自我教育、自我防范功能。妇联组织要以‚平安家庭‛创建为依托,继续做好‚无毒家庭‛创建工作,深化‚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广泛开展面向家庭的禁毒教育,使毒品预防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进一步扩大‚无毒家庭‛覆盖面,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开展防范涉毒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推动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毒品预防教育;要加强妇女禁毒协会和巾帼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涉毒家庭和妇女为重点,会同社区民警、居(村)民委员会等基层工作力量,深入居民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和帮教活动;要利用家长学校和家庭文明指导中心等阵地,组织禁毒志愿者、家长、戒毒专家和青少年参加禁毒讨论会和培训班,提高家庭防范毒品意识,帮助克服家人吸食毒品的危机和困难;要配合禁毒、邮政部门开展‚毒品知识进万家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依托邮政投递网络和巾帼禁毒志愿者队伍将禁毒宣传教育资料送进每个家庭。

11、进一步深化‚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全面推动禁毒教育进单位,帮助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认识和预防毒品危害。工会组织要继续深化‚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利用健全的工会组织网络,引导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加强面向本系统、本单位职工的禁毒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创建‚无毒单位‛活动。要将禁毒教育纳入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作为职工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实现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要利用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职工书屋、职工之家、农民工业余学校及宣传橱窗、班组板报等工会文化设施网络,广泛开展为职工送图书、送电影、送法律、送文艺等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要以‚千万农民工帮扶行动‛为载体,结合就业培训、岗位援助、创业指导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在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集中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和下岗失业群体抵制毒品的能力和自觉守法意识;要积极帮助吸毒职工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和使用单位及化工市场要通过学习培训,增强职工特别是重点岗位主管人员的禁毒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易制毒化学品行业自我约束能力和防范能力。

各类行业协会、商会要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要在广大会员特别是文化娱乐服务业、出租车业、物流和快递业等重点行业会员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化创建‚无毒基层协会‛活动。

12、深入开展禁毒‚流动课堂‛活动,全面推动禁毒教育进场所,提高流动人口和戒毒人员抵御毒品能力。各级党委宣传、禁毒、公安、卫生行政、民政、司法行政、工商行政管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要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深入开展面向无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的禁毒宣传教育。要重点在公共场所推进禁毒‚流动课堂‛活动,广泛发动禁毒志愿者,采取流动宣传车、宣传小分队等形式,深入毒品问题严重地区以及繁华街区、交通枢纽、大型建筑工地等复杂场所,开展经常性的禁毒咨询和宣讲活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工作,利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面向无业人员开展经常性的禁毒知识宣传;要联合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向外出务工人员发放禁毒宣传品,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

铁路、交通、民航部门要将禁毒知识纳入对旅客宣传和职工培训内容。毒品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和边境口岸要设立户外禁毒公益广告牌;候车、候船、候机室要设臵禁毒宣传专栏和宣传牌,摆放禁毒宣传教育资料;公共交通工具上要张贴禁毒标志,利用移动电视开展禁毒宣传;有影视广播播放条件的旅客集中场所要滚动播放禁毒宣传教育内容。

文化、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歌舞娱乐、宾馆酒店、洗浴桑拿等公共服务场所的禁毒管理,要求场所主动公开张贴和摆放禁毒宣传品,公布涉毒举报奖励办法,安装禁毒公益宣传软件,聘请媒体和公众监督员,每年组织经营业主、从业人员开展防范合成毒品禁毒承诺和教育培训活动,推动娱乐场所、旅店依法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部门要在看守所、拘留所、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康复场所、自愿戒毒医疗机构、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救助管理机构等毒品受害者、毒品违法犯罪人员集中的特殊场所开展《禁毒法》、吸毒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教育,鼓励戒毒成功人员结合个人经历开展同伴教育,对已染毒人员给予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认清摆脱毒品的途径,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念。

13、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禁毒教育进农村,提高农民禁毒法制观念。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要立足农村有线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抓住农贸集市、节假日等有利时机,在人群集中地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教育,帮助广大农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识毒、防毒、拒毒,免受毒品侵害。乡镇和村广播室要定时播放禁毒教育内容;毒品问题严重地区要做到乡乡有禁毒音像宣传品、村村有宣传挂图、户户有宣传手册。

党委宣传、教育行政、公安、卫生行政、司法行政、农业、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共青团等部门要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法律进乡村‛活动和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开展禁毒宣传资料、禁毒文艺、禁毒电影进农村活动;要把毒品预防知识纳入农村党员和农民职业教育内容,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面向农村开展禁毒教育。

禁毒、农业、林业、民政、公安等部门要指导基层组织、单位在可能种植毒品原植物地区,深入开展禁种宣传,增强群众禁种意识,防止罂粟种籽落地。

四、积极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禁毒人民战争的舆论氛围

14、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禁毒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大众传媒要承担开展公益性禁毒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普及毒品预防知识,传播禁毒观念,加大常态化禁毒宣传力度,定期发布禁毒公益广告。中央和地方主要报刊、广播、电视以及重点新闻网站要在相关栏目中充实有关禁毒宣传教育内容。各级党委宣传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禁毒宣传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加强舆论引导,培养通讯员队伍,不断增强禁毒新闻宣传的实效性。国家禁毒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报刊业禁毒好新闻评选活动。

15、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作为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禁毒宣传教育,特别是利用网络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博客、播客、微客、QQ、社交网站、网络游戏等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重点加强对防范合成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禁毒部门要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强化通信服务商的禁毒宣传职责,通过手机媒体定期发布毒品预防知识和预警信息。

16、建立健全禁毒新闻发布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毒领导机构要建立禁毒新闻发布制度,或者利用现有新闻发布平台定期发布禁毒新闻,组织出版禁毒报告,公开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增加禁毒工作的透明度。要注重培养新闻发布人才,主动设臵新闻发布议题,及时发布当地毒品形势、禁毒工作措施和成效、重要案件和重大行动,切实增强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和权威性。

五、大力推进群众性禁毒公益实践活动

17、推进禁毒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党委宣传、禁毒部门要会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对各类禁毒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要结合各自特点,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者、职工、青年和巾帼禁毒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义务性禁毒宣传教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要建立健全禁毒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从禁毒工作需要和志愿者愿望出发设计服务项目,依托禁毒教育基地对志愿者进行禁毒知识和技能培训,跟踪掌握禁毒志愿者接受培训和参加服务情况,推动禁毒志愿服务经常化和规范化。共青团组织要将禁毒宣传教育纳入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动青年学生参与禁毒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国家禁毒办将适时开通禁毒宣传教育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有条件的地区要组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明确其禁毒宣传教育职责,对吸毒人员家庭要重点入户宣传。

18、动员社会组织参与禁毒公益实践活动。要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禁毒协会、禁毒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红十字会和学生社团的优势,开展禁毒志愿服务,争取社会各界公益捐助。

19、发挥禁毒先进人物、优秀民间禁毒组织的榜样作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动员广大领导干部和社会知名人士带头参与禁毒志愿服务,大力发现、培养来自基层、贴近群众的先进典型,加大典型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国家禁毒办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评选表彰‚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

六、不断掀起“全民禁毒宣传月”集中宣传教育高潮 20、将每年6月作为‚全民禁毒宣传月‛。国家禁毒办要结合当年禁毒工作重点,参照联合国确定的主题,公布‚全民禁毒宣传月‛宣传主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掀起禁毒宣传高潮,使人民群众普遍受到一次禁毒教育。

21、发挥媒体优势营造浓厚的禁毒舆论氛围。‚全民禁毒宣传月‛期间,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指导、督促各类新闻媒体开辟禁毒专栏、专版、专题,制作播出高质量的禁毒新闻和专题节目,开展禁毒集中宣传;社区和学校宣传橱窗要推出禁毒宣传教育专栏;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要利用橱窗、广播、闭路电视和电子显示屏开展禁毒集中宣传和禁毒公益广告宣传。中宣部、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禁毒办继续组织开展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报道活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指导、协调中央各对外新闻单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宣传报道我国政府开展禁毒工作的措施和成效,并组织开展境外舆论引导工作。

22、抓住有利时段开展禁毒集中宣传。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住‚6〃1‛《禁毒法》实施纪念日、‚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以及‚12〃1‛世界艾滋病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集中宣传。

七、切实做好全民禁毒宣传教育保障工作

23、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禁毒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把禁毒宣传教育经费作为禁毒经费组成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各地禁毒领导机构要加强禁毒宣传教育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有关部门要把禁毒宣传教育纳入本单位宣传教育整体规划,争取经费投入,禁毒领导机构应对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予以必要的经费支持。教育事业费要保障学校禁毒教育的必要支出。

24、加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建设。要完善分级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全民禁毒宣传教育领导体系。省、市、县禁毒领导机构内要设立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小组,由禁毒领导机构相关成员单位组成,重点研究解决重大和难点问题,组织落实重要活动。各级禁毒部门要会同党委宣传部门,加强对成员单位的协调指导,及时提供禁毒宣传教育资料。各相关成员单位要细化本部门禁毒宣传教育职责任务,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禁毒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25、加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和专兼职工作队伍建设。中央、省、市禁毒宣传教育领导机构要建立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咨询专家和培训师资资源库,研究禁毒宣传教育规律,编制禁毒宣传教育资料,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培训,逐步实现全国咨询专家与培训师资的资源共享。

各级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小组要建立全民禁毒宣传教育专门队伍,各街道、乡镇、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和特殊场所内要指定专人负责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队伍。

禁毒部门要积极会同相关成员单位,把握禁毒宣传教育专职人员、禁毒师资、禁毒志愿者、禁毒教育辅导员等不同对象的需求,按照‚国家禁毒办和各部门示范培训、省级重点培训、市级普遍培训‛的方法,组织有关专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禁毒宣传教育队伍素质。国家禁毒办定期举办全国禁毒宣传教育骨干培训班和全国禁毒宣传教育精品项目评选活动,逐步推广专兼职工作队伍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新闻出版总署继续做好新闻记者禁毒防艾宣传报道的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禁毒教育兼职教师、法制副校长、校外法制辅导员、校外专家组等禁毒师资的建设,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高校辅导员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能力。要把禁毒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开展禁毒教学研究工作。要逐步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毒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效益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作用,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为每一位班主任和禁毒教育兼职教师提供一次禁毒培训。

26、加强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一所大型禁毒教育基地,市、县要建立小型禁毒教育基地或园地,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固定的禁毒宣传教育橱窗,形成因地制宜、规模适当的禁毒教育基地(园地)和阵地网络。要充分利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自愿戒毒医疗机构以及图书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面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禁毒教育。

27、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资料建设。国家禁毒办将依托咨询专家组,统一规划、编写适应不同对象需要的禁毒教育材料,实现全国禁毒宣传教育资料共享。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禁毒书籍、挂图、招贴画、折页、影视片、公益广告的编辑、出版力度,积极推出一批以青少年防范合成毒品危害为主题的优秀动漫和视听产品;指导各类青少年法律学校、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农民工业余学校、职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等有计划地组织、参与编写通俗易懂的禁毒简明教材。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央视网梳理中央电视台禁毒视频资源,提供点播和下载服务。

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的思考 篇7

所谓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中,由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的,基于共同意识和利益的社会群体或结构。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息时代,在社区内开展全民创业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区、城市乃至国家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储备和积蓄力量,有助于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 全民创业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教授和传播知识、技术、文化和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向学习者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传播创业理念和文化,从而提升创业素质、培养创业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创业教育自然具有教育活动的一些最为基本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自身特色。它以创业为教授和传播的目标,它所面向的教育对象是所有有志于创业的人。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创业教育是一项真正面向大众的、零门槛的普及型教育。它既涵盖了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同时也包括更多的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人。全民创业教育就是针对普通大众所开展的旨在提升创业素质和技能的教育实践活动。全民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推广对于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全民族整体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2.1 创业教育是社区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

社区教育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所谓社区教育,简单而言,就是指在社区中开展的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旨在提升社区成员素质和能力的区域性教育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也更加丰富和多元。新的时代赋予新的观念,人们的就业观也逐渐发生变化。创业正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作为一种新的择业或就业方式,正以全新的姿态被更多的人所重视。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也应当与时俱进,适时引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创新创业需求,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创业素质和创新技能,从而带动社区的整体发展。

2.2 社区教育的特殊性适合创业教育特点

社区教育和正规的学校教育不同,它更侧重于学以致用,始终以学习者的切身需求为施教的目标和宗旨,不强调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连贯性、全面性,提倡学习者的个性自由发展。这和创业教育所贯彻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特征非常吻合。因此,在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有适合的平台和条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社区教育的发展为创业教育实施奠定了基础

我国社区教育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我国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重视下,我国的社区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部在全国设立了100 多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基本已覆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区教育的层次、内容、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壮大也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社区开展全民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3.1 构建社区创业教育体系

社区教育是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开展市民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多个组织、多种力量、多类资源积聚合力作用的过程。依托社区教育开展创业教育,同样需要整合区域内各类创业教育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如图1 所示。

3.2 开发社区创业教育课程

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创业教育课程,比如KAB和SIYB。但是,社区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必须根据时间、条件以及社区居民的切实需求设置和开发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社区创业教育课程可包括创业准备、创业实战、创业提升3 个层级,每个层级中又可包括不同模块的单元课程。

3.3 打造社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持是开展好社区全民创业教育的重要条件。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更要拥有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或相关实践经历。创业教育虽然不是国民正式教育序列之一,但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一点不比正式学校教师的要求低,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求更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专职管理、兼职主体、志愿者补充”的多元化组建方式。区县创业教育管理办公室要创设丰厚的条件,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于社区创业教育事业中。同时,还要积极与高校、创业园区和相关企业合作,聘请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背景及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或相关实际经历的教师、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等参与到社区创业教育中来,从而提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创业教育储备人才。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

全民创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社区内所有居民,性别、年龄、性格、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针对施教对象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应该更加多元和丰富。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求开展形式不一的创业教育。除了常规的教师讲授之外,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探讨、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创业教育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枯燥的说教。在课程组织安排上,除了传统的面授课程,还可以开展诸如“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沙龙、创业俱乐部等各种活动,从而提升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合于实践活动。另外,在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创业教育还要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制作创业教育课件、创业教育视频讲座等,使更多的社区学习者参与到创业教育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5):64-68.

[2]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10-14.

[3]周晶晶,应一也.依托社区教育开展全民教育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2(1):41-43.

[4]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73-78.

[5]陈敬朴.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走向[J].教育研究,1994(1):21-27.

中国教育梦的全民期待 篇8

3月7日,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回应政协委员“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提问时,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解释说:“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哪怕你是博士毕业,哪怕你已经是教授。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今的教育就是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中央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认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对教育事业的厚望,也充分体现了全体国民的学习心愿和实际关切。

一、有教无类的基本政策导向

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有教无类”是孔子毕生倡导的理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八成的人口不识字,有教无类成为呼吁“教育救国”的仁人志士的未竟理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人享有前所未有的更多学习机会,每年接受学历教育的超过2亿人,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也接近1亿人次。全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达到9.5年和12.4年,在发展中国家中居较高水平,提前全面实现了《联合国千年目标》关于“到2015年前确保各地儿童完成全部初等教育课程的目标”,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近130个国家当中排到前三分之一。实践表明,我国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当前,有教无类的基本政策导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方面,着力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和扶持困难群体,支持特殊教育,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在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方面,继续向农村及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在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上,积极调动社会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因材施教的核心理念应当

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

“因材施教”是孔子身体力行的重要教育观。对于21世纪的中国教育来说,因材施教理念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因材施教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密联系,扩展到教育各个阶段。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各地都取得新的进展;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增强了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点,高等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升。

但是,我国部分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中小学超大班额比例偏高,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脱离实际,育人理念与实践不能很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为此,因材施教在国家政策层面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正在融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全过程。今后的重点是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在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的同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三、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终身学习”似乎中国古代即有此思想萌芽,比如荀子说过:“学不可以已。”但从国际现代教育理念看,与中国古代先贤独善其身的个体价值追求相比,现代社会中的终身学习,更多关注的是建立相关制度体系。因为在工业化社会初期及以前,人们在学校习得的知识技能几乎可受用终生,而进入工业化社会中后期,90%左右知识技能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掌握。终身学习理念及时回应了新的时代要求,成为20世纪教育思想史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综观世界各国对终身学习理念的理解,最宽的是指“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培训,最窄的是指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取得最后一次正规教育学历文凭之后的后续教育培训。发轫于西方国家的终身学习理念,最先在发达国家形成了法规政策体系及相关制度,近十多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年度报告均在评介成员国的终身学习政策进展状况,这在全球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反映了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顺应了社会公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要,对我国教育重大决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从教育基本法角度确认了终身教育制度,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先后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明确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围绕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出了总体要求。终身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从而将“人人成才”转化为实际的惠民政策行动。

四、人人成才的制度创新是

亿万学子的现实需求

“人人成才”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部署来看,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教育、尊重个人选择和鼓励个性发展的教育,应该是有利于公民基本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促进人人成才,就要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改进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支持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积极倡导“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鼓励学校、教师和家长积极合作,不仅教育而且帮助学生,在他们“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促进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如果说,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有教无类”主要回答人们能否公平接受教育的问题,“因材施教”更多关注的是所受教育的质量与方式,“终身学习”则解决的是人们错过学习机会后是否还有补充接续学习的可能、需要更新知识技能时能否获得学习资源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终身学习的最大动力首先必然是公民个人的谋生发展,其次才是闲暇爱好需要。今后的重点是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完善有利于人人成才的阶梯通道和制度保障。

上一篇:建设中的家乡作文400字下一篇:人大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