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目标(共3篇)
法律教育目标 篇1
摘要:我国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正处在一个寒冰期, 而法学专科的学生就更为严峻, 除外部环境的因素之外, 法学专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的缺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 创新法学专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是解决就业难的一个关键点。
关键词:法律,专科人才,培养模式
1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1.1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法学专科的规定, 原来法学专科的专业均改为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民事执行等。现在各专科学校均以开设法律事务专业为多, 但法律事务课程的设计, 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法学本科专业进行。法学专科的培养目标和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基本相似, 没有太大的区别。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没有自己成熟的目标,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缺失就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它直接影响到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的前途。
1.2 法律专业人才就业难的原因
(1) 法治环境不够理想。
自“依法治国”的问题首次由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 到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知悉。经过多年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法治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思想, 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针对目前中国的法治发展水平和状况, 中国已经启动并将继续推行的法治改革是全方位的, 改革的触角已伸入立法、行政、司法等诸多法治环节。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人治”排斥“ 法治 ”的传统不可能立即得到彻底根除, 人治的影响还将存在, 是完善法治环境的最大障碍。比如, 决策的非民主化, 行政权力过大, 司法不能独立, 法官徇私枉法现象较为严重等司法腐败问题还有待加强, 法律普及方面还存在薄弱等。对人治的信赖, 寄希望于某个人, 纠纷解决机制和规则充斥着人治的色彩, 导致法律的权威难以真正树立。法治环境的欠缺以及由此产生的法治需求的低迷, 导致法科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相对狭窄。
(2) 传统行业很难进入。
选择法律专业的同学, 除了因为法律职业的神圣和自己的兴趣, 也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前景。从就业单位性质上来看, 党政机关依然是法律类毕业生的首选, 其次是企事业单位, 二者占了需求总数的近70%。同时选择到部队、海关、武警边防等单位的也在逐年增加。如:据不完全统计, 2003届政法类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占到了40%左右, 到一般企业单位的占25%左右, 到部队、海关、武警边防的占到10%左右。时下毕业生青睐的传统就业行业, 如政府机构、党政机关等, 由于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 正在大大减少人员需求。另外, 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已全部进行公开招考, 参加公务员考试仍是目前法律专业毕业生进政法部门就业的唯一渠道, 能考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并非易事。由于职位的有限, 常常出现几十个、几百个报考者竞争一个岗位, 必然导致大多数毕业生遭到淘汰。
(3) 社会资源不足。
社会资源主要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 是个人发展所必要的资本之一。法律专业的学生长期呆在象牙塔里, 对社会缺乏了解, 更谈不上对社会资源的把握。一方面是社会需要大量的法律服务找不到适当的对象, 尤其的低端市场, 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法律人才没有事可做。对在校的法律专业学生, 应当积极走出校门, 获取到律师事务所或政法机关实习的机会, 向法律界的前辈学习, 将理论学习和实务学习相结合, 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同时, 在参与实践过程中, 面对开放的信息源和多渠道的获取途径, 较容易得到有利的咨讯, 可以节约求职成本, 弥补信息的缺乏, 提高就业的机会。跟相关单位的接触, 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自己, 在与对方合作和共事中建立的良好关系, 为自己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2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口径单一
(1) 虽然1998年进行了法学课程设置改革, 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 我国的法学教育正面临着一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法学专业的学生是被按照学校的统一计划来培养的, 而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培养的。由于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的学习都有最低学分的要求, 因此, 学生能够真正选择专业选修课的机会是很有限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成良首先提出了专业选修课在课程中所占比例问题:“根据我个人了解的数据, 我国法学院本科教学中, 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7, 至于专业选修课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就更低了, 只占17%左右。也就是说, 在法学院四年2700课时左右的学习中, 本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选择职业的需要, 自主决定学习的课程时间不到20%!”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权, 导致了专业结构简单, 知识体系单一, 人才的培养如同流水线生产, 难以形成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本课学生尚且如此, 专科学生更加严重, 很多学校连选修课都没有, 知识结构非常单一。
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简单的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 用人单位也更青睐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中国加入WTO后, 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对法律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活动中, 必须掌握经济、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和外语等综合知识, 只懂的自己的本专业远远不够。因此, 应当给予法律专业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鼓励他们跨学科, 跨专业, 学有所长, 学有所专,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 法学教育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的冲突
目前, 全国开设法律专业的大学已经近620所, 在校法律专业的学生约36万人。自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以来,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 普通高校法律专业的本科生人数增长了几倍。一些高校追求建设综合性大学, 在师资、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之际, 先后设立了法律类专业并大规模招生。除了法律本科的大规模扩招外, 法律专科, 第二学士学位等全日制教育, 成人法学教育, 在招生数量上也有了飞速的发展。除正规法律院校 (系) 外, 还有各种与法律有关的“干校”。此外, 还有函授、电大、自考、夜大、业大、职大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教育。由于法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热门专业, 接受法学教育的机会在增加, 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 法学教育出现了大众化的趋势。而法律职业的专业化和精英化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法律传统之一, 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法律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自2002年首次进行了全国的统一司法考试, 欲取得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 均须通过统一的司法考试并取得合格的成绩。统一司法考试虽然没有覆盖法律职业的全部, 但是覆盖了法律职业的主要部分。自2002年实行司法考试制度以来, 2002年司法考试的全国通过率是7%, 2003年是10.18%, 2004年是11.22%。司法考试的低通过率和法律职业的高门槛, 决定了虽受过法律教育的高校学生, 在毕业时却并不能轻易迈过这个门槛, 从事法律职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 并非招聘律师、法官和检察官, 也对法科毕业生提出了司法考试资格证的要求。
正是因为法律职业需要本科及以上文凭, 所以法律专科的教育就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 大量的专科人才游离在法律职业之外。
3 对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3.1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由于我国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都以抄袭本科培养模式为主, 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所以这样的现状肯定影响到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 因此如何创新法律专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我们既要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又要考虑到我国司法制度的现状, 还应该结合学习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法律专科人才培养的成熟培养模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供大家参考:
(1) 加大我国法律专科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 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独立处理简单的纠纷。 (2)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参加自学考试, 力争在毕业时拿到本科文凭, 以弥补学历上的不足。 (3) 除法律知识课程外辅修其他相关的知识, 拓宽知识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 以弥补就业难的困境。 (4) 既要做好向法律职业精英阶层冲刺的准备, 也要做好从事基层法律服务者的打算。
3.2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课程的重新设计
我国法律专科课程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本科教育来设计的, 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了培养我国的法律专科人才, 应根据新的培养模式来重新设计我国法律专科的教学课程, 坚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因此, 在课程设计上应减少理论课时, 加大实践课时的学习。
3.3 法律专科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老师灌输型的为主, 这样的教学方法以传授法学理论为主,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因为没有学历上的优势而很难找到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为了能体现我国法律专科学生的优势, 必须加大实务能力的培养。为此, 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减少课堂的理论教学, 二是增加学生的课内实践活动, 三是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到司法机关中实习, 接触法律实务的实际, 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安徽经济管理学院法律教研室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就增加了实践课即在第4学期、第5学期的最后一个月让学生集中到司法机关实习, 这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在当前正处于寒冰期。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悲观下去, 对法律专业, 尤其是法律专科就失去信心。种种信息表明, 中国巨大的法律市场需求尚未开发, 广大农村地区, 中小企业的法律需求和服务还没有启动。就个人律师的拥有量而言, 根据国家有关的统计资料, 全国现有律师15万人, 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个, 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 例如:美国30人, 英国15人, 而且, 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业方面讲, 我国现有企业5000万家, 仅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目前面临的种种挫折, 只是暂时的。作为法律专科教育,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应当善于开拓, 改革目前的培养模式, 挖掘自己的潜力, 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 有不同的目标定位。相信终会冰破泉涌, 每个法律专科人都将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马焕秋.高职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2]谭建林.高职高专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5) .
法律教育目标 篇2
[关键词]高职特点 法律修养 课程单元目标
高校所使用的“05”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是教育部对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了有效科学的整合,经中央政治局研究审定,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的一本质量非常高的通用教材。但是,本教程没有进行本、专科学生学习层次的划分。由于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不同,加上高职生与本科生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使他们在“基础”课程(特别是法律部分)的学习中实效性比较差。在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对高职特点“基础”课程中的法律教学部分进行课程目标的单元研究意义重大。
一、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课程总目标要求存在较大落差
1. 教师在教學中的困惑
“基础”中法律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层面多而细,知识点繁而杂,教材中罗列了上100部法律法规,其中较为详细的就有30余部,内容大而全。这也导致了教材中的分级标题多。从法理学到宪法、基本法、诉讼和仲裁以及调解制度等,把法律体系基本囊括在内,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当,理论性强。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在十多节课的教学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的话,很多知识点只能蜻蜓点水,结果是理论灌输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教材以理论叙述为主,案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学生不易读下去,导致他们对本课程学习丧失了兴趣。如果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精选一些现实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结果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2.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期望与实际教学结果落差较大
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所侧重的是对人们行为提出禁止或许可或允许的要求,对人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底线。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培育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拥有健全的用法能力,具备自觉的护法意识,对当代的高职生来说,既必要也非常重要。
学生在现实中对法律问题或现象不懂或困惑的地方比较多,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很强烈。但他们实际拥有的法律知识不多,一方面痛恨社会上的侵权行为,另一方自己却出现了有意无意的违法行为,出现认识与行为的分裂。他们内心有拥有强大的法律知识去维权或充当社会正义使者的渴望,因此,他们想通过“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学习来获得强大的法律知识来达到目的。可实际结果是自己的期望与教学实际效果出现很大的反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巨大的落差导致了“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二、结合高职生实际,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进行单元目标研究的必要性
1、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我们的目标追求
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了解法的产生、本质和历史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创制和实施、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会全面了解,对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去提高法制观念和树立法制意识等方面的认识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完整的学习,会获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他们的法律素质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但实际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强、法律实践能力不高而变得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部分法律概念有认识,但对于跳出理论范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远远不够。如学生对书写民事诉讼状等最起码的法律技能就不具备,这与我们教育目的是相背离的。这样的教学只是形式,没有实效性可言。
2、在总目标框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法律素质是影响人们行动的选择与实施。开设“基础”课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课程法律部分的总目标是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国在宪法为指导基本框架下的基本法律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在法律意识和控制观念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由于高职生的认知状况和身心发展有自身特点,他们的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反应敏捷,对社会特别是新闻媒体披露的一些重大的法律事件常常成为他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但受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的局限,他们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喜欢就事论事,缺乏动态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很容易导致思想和言论偏激,行为易走极端。以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的总目标框架内,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进行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课程教学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理法律知识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法律技能。
3、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是课程的价值追求
法治精神的培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高职生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承载着更大的社会期望与责任。自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基本方略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高职生来说,法治精神的培养注定会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成为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生活经验表明,一些具有丰富法律知识,甚至精通法律运作方式的专业人士也会贪腐枉法,并设法规避法律的制裁;历史已经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用“剥皮揎草”的酷刑惩贪治腐,然效果甚微,往往是“弃市之尸未移,新犯大辟者即至,然则风俗之未能移易。”对法律的自觉服从依赖于公民的法治精神,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说“心理学研究已表明,要确保规则得到遵守,信任、公正、可靠、合群这类因素远比强制重要。恰恰是在法律得到信赖而无需强制性制裁的情况下,法律才行之有效;依法治世者就不必带着警察到处出现。”。
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律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的内化,是对法律的权威性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任何建立法治社会的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高职生对法治建设的认可度高,有参与法治建设的强烈要求。他们对社会中存在的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权钱交易等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深恶痛绝,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欲望也最为强烈。因此,教师授课时应当将法治精神的培养提升至首。这也是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
总之,高职生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用课堂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基础”课程的教学正担有此重任,因此提高“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课程实效性就显得尤为迫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加强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真正得提高,让他们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 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
[2][美]伯尔曼.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武警院校法律教学目标定位刍议 篇3
一、武警院校法律教学的现状
武警部队作为一支执法护法的部队, 广大官兵法律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任务的完成。目前武警院校指挥生长干部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教育分流”模式。武警院校的法律教育呈现出分类别、多层次、交互性的特点。
1、分类别
担负法学教育的武警院校有学历教育院校、任职教育院校以及士官学校。承担学历教育的院校设置了法律院系或者法律专业, 任职教育院校和士官学校则将法律课归入相关教研室。
2、多层次
武警院校的法律教育有法学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基本层次的学历和学位教育。目前比较普遍的是本科教育, 学制为四年, 教育方式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受多种因素制约, 目前武警院校研究生教育较少。
3、交互性
当前, 武警学历院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又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任职基础培训三个阶段。无论是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还是任职基础培训中均开设法律课, 都需学习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基本法以及军事法等内容, 授课内容上存在交互性。
二、武警院校法律教学的目标定位
根据武警院校会议精神以及院校调整后培训模式改革的要求, 结合武警院校法律教育的现状, 目前武警院校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因承担培训任务、培训阶段的不同、应确定同质不同向的分类培养目标。
1、同质目标定位
同质培养目标是要按照院校教育发展和建设现代化武警的要求, 从武警院校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办学优势出发, 无论是学历教育阶段的法律教育, 还是任职教育都要以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扎实军事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学员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崇尚法律、信仰法律、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技能, 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2、分类培养目标
分类培养目标是在追求培养目标同质化的前提下, 分不同阶段进行分类培养,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历教育的通识教育阶段, 法律课的教学目标具有普法的性质, 旨在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而学历教育的专业教育阶段, 法律课的教学目标则具有提高法学专业素质的性质, 兼具普法作用, 主要是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讲授与法学专业有关的法律知识, 提高与法学专业有关的法律素质和法治理念。即通识教育阶段法学课程教学目标带有普法的目的, 侧重理念的培养, 重在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 即学法、懂法、守法。专业教育阶段法律课的教学目标是重在提高学员的法律综合素质, 具备法律思维和专业的法律知识, 形成复合知识结构, 即守法、依法、用法。而在任职教育阶段, 则要以任职需要为出发, 针对武警部队专业化人才短缺的实际, 为政法工作培养具有较高研究能力、具备较高的法律职业技能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的法律人才。
三、武警院校法律教学目标定位的实现途径
法律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 统一规划, 统筹考虑, 实现不同的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目前, 武警院校法律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滞后, 各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主要表现在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较多, 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部门法, 加之教学时间的限制, 致使很多内容讲不深、讲不透, 学历教育中一些课程设置太细, 一些内容与法律基础课重复, 而且有些内容缺乏针对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 整合课程体系, 取消与部队建设实际需要无关或关联很小的课程, 合并专业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针对不同教学目标, 在全面分析教学对象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整合, 分别组织编写适用于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士官教育的法律教材, 解决目前教材内容、重点不一, 标准不同的问题。对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课, 院校可根据自己特色教学的需要, 自主选择或编写。
2、提高法律教员整体素质
武警院校的法律教学, 既包括法律基础课的教学, 还包括法律专业课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员既要有深厚的法律专业功底, 又必须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然而, 当前教员的整体素质与法律教学的实际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在学历层次、教学方法、授课艺术、科研能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可以通过四种方法提高现有法律教员素质: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教员学历水平。如鼓励和支持现有法律教员脱产或在职攻读军地院校法律研究生, 定期组织教员参加军地院校的学历培训等。二是要求教员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迫使教员全面、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 提升知识水平。三是建立和健全武警院校教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制度, 相互促进, 取长补短, 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四是充分发挥学术科研的牵引作用, 鼓励法律教员进行学术科研活动, 研究教学规律, 探索教学方法, 提升科研水平。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