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教育

2024-09-19

法律意识教育(共12篇)

法律意识教育 篇1

筅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李叶欣

教师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更是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依法治教的重要推动者。目前, 在广大教师队伍中缺乏教育法律素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主要有以下问题:缺乏对教育法律体系的全面认识;缺乏正当合理的学习渠道, 从而导致理解和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存在不足;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教育法律纠纷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法律修养, 需要更新理念, 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法律体系;经常性开展教育法律课程培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法律修养。

1991年, 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的岗位要求 (试行) 》中规定, 校长必须掌握一定的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知识, 能初步运用和掌握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基本内容。另外, 教育部还规定全国中小学校长及教育行政干部在上岗前都必须参加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活动, 以提高对法律法规的综合认识。199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教委、司法部、全国教育工会发布的《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通知》第3条规定:学校应从实际出发, 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教育法。广大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教育法和教师法, 做到两者结合, 以提高自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能力, 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的缺失

1. 缺乏对教育法律体系的全面认识

当前, 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法律知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对教育基本法的基本认识上, 这就说明教师法律意识十分淡薄, 有待加强。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广大教师如果不关注或忽视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存在, 而仅仅依靠学校的规章制度执教, 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依法治教, 甚至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法律意识淡薄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对学生的影响的要求相差深远, 是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矛盾的。

2. 缺少正规学习教育法律知识的途径

有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教师有参加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培训学习的经历, 且均超过3次以上。但是从培训学习途径上来看, 正规教育机构, 如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并不是主要渠道, 这一途径仅仅占22.59%;部分教师以个人身份, 非正式的形式进行学习的占23.92%;目前, 最主要的形式则是以电视、广播、网络等载体进行的学习, 这一途径占42.19%, 为三条途径中人数最多的。

由此可见,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机构等组织的学习, 主要以讲座、录像或教师自学等为主。也就是说,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往往是非正式的。广大教师在非正式组织下, 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时, 广大教师非正式途径学习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很大程度上是不完整的, 不全面的, 甚至有错误的, 大家可以试想, 广大教师如果以不正确、片面的法律法规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危害与后果如何, 就不用多说了。当前, 很多中小学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法律法规对于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也已经着手开展加强学习了解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活动, 但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机构组织学习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还做得不够到位。

3. 理解、掌握教育法律知识的程度不够

调查表明, 广大教师对自身及学生的权益认知和了解不够, 只有一半左右的教师非常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能正确回答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知识并不了解, 把握得还不够准确, 对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精神还没有真正吃透。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意识的缺乏,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就很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不依法执教、治教;二是当自身的权益受损时, 也无法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无意识地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4. 不能正确处理教育法律纠纷

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绝大部分教师认可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 承认了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过去, 体罚是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 而如今, 广大教师在教育管理调皮、不遵守纪律学生的问题上, 绝大部分教师放弃了体罚, 切实尊重了学生的权益, 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当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时, 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也有不少教师表示由于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知识, 对于处理纠纷没有很好的办法, 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纠纷和矛盾。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法律修养

1. 更新观念,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修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绝大部分人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才是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意识, 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意识的提高, 认为这不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必要素质。在现实社会中, 国家虽然提出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素养, 但是, 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机构往往重视教师的师德, 把教师应该具备的法律法规素养却忘在了脑后, 甚至根本没有法律法规的概念, 更有甚者说教师不需要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正是由于受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很多不知法、不懂法却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在认真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着, 但是随意侵犯学生基本权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损害了学生的正常权益, 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社会集体, 他们承担了教书育人、培养建设者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他们的劳动具有广泛的示范性, 所以广大教师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素养对于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广大教师要做学法、知法、懂法的模范, 更要当守法、维法的模范。

2. 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治教与依法执教相辅相成, 教师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修养的提高也就代表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有法可依的关键是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目前, 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以一个总法———宪法为基准, 以若干部门法律法规和地方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 但是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完善。

当前, 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等, 诸如:学校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社会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特殊儿童教育法等尚未制定和实施。我国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那么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广大教师有时候无法可依。因此, 党和国家政府部门都必须站在推动国家教育改革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和完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体系, 使广大教师有法可依。

3. 在师资的培养与培训中开展教育法课程的学习

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律修养, 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要重点加强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在专业培养方案上, 目前, 只有少数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教育法学和教育法律法规课程, 其他类型院校几乎没有开设这样的专业课程。在人才培训培养方案上, 部分地方把教育教学法律法规考试成绩合格作为了教师任职的基本资格,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教育教学法律法规课程的开设, 不像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那么顺利, 更没有成为必修课。绝大部分教师在上岗或任职期间基本上没有完整、系统地学习培训的经历。为此,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机构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法律法规意识教育引导工作, 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意识, 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和把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广大教师的必修课程和常设课程, 并经常性进行考核, 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修养。

4.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修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 扎实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学法、用法和普法活动, 以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素养。当前, 绝大部分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聘请专家、学者讲课, 集中为广大教师授课, 开设法律知识专门课程, 帮助广大教师建立法律意识体系;运用报告会、看录像、知识竞赛、墙报等形式对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宣传。有的学校还会经常性开展交流、调研和座谈会活动, 以提高法律法规意识。

参考文献

[1]陆波.高校教师权利法律救济机制的现状及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2]梁发祥.浅谈中小学教师法律思维的养成.教学与管理, 2009 (1) .

[3]张涛.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 2009 (5) .

[4]蔺艳娥.提高教师法律素质推进中小学校依法治教——基于陕西省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类法律素质的调查.教育探索, 2011 (4) .

法律意识教育 篇2

陈永国 王辉 张超军

(江苏省淮北中学

223900)

摘要 结合生物学相关知识,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既让学生学习了生物学科知识,又在相关知识背景下更好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了法制理念,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联系生物科学与技术,适时穿插对学生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使学生达到在学科教学中拓展其综合素养的课程目标。1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法律法规教育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素材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转基因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试管婴儿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通过大量有关群落演替的实例的学习,教育学生:人类的许多活动可以影响着群落的演替,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等;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捕杀动物等。

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于2003年1月20日起,由国务院颁布并施行的《退耕还林条例》,以国家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等[1]。同时全国人大于1984年9月20日通过《森林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相应的实施条例等法规也都规定了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从而使得群落演替按照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

在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当前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学生不仅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性,而且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认识到我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视。比如全国人大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条款都规定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与外来物种入侵有关的法律法规,对阻止外来物种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规定主要散布在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动植物卫生检疫的法律法规中。如1991年10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2002年12月6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保护纲要》、2003年1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通知》等。通过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学生自觉做到在日常行为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如果有学生出国旅游或学习归来时携带国外的动物或植物时应主动向海关部门申报,经有关部门检疫检测后,决定是否引入国内。2 利用生活中的现实案例,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

青少年学生对有关影视明星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在学习毒品对人体毒害时,联系到我国前一段时间对涉嫌吸毒影视明星的严肃处理的案例,不仅要从道德和健康的角度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更需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进行教育。比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癖瘾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同时要教育学生知道哪些涉嫌毒品的行为是犯法的,比如我国《刑法》第352~355条对涉嫌毒品犯罪的罪行规定有:(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非法持有毒品罪;(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5)走私制毒物品罪;(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10)强迫他人吸毒罪;(11)容留他人吸毒罪;(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各种新奇事物充满好奇,而拒绝诱惑的自制力却是有限的,通过法律法规的渗透教育,能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真正做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3 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

在学习神经系统对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时,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2]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联系教材中各级中枢示意图及对有关下丘脑﹑大脑﹑脑干及小脑功能的介绍,学生通过识记能很快解答出本题。此时进一步拓展:酒精对人脑组织的亲合力大,会抑制大脑皮层、下丘脑、大脑、脑干、小脑及脊髓。一般来说,当人体中酒精浓度达到0.05%~0.2%时,人脑的自控能力开始减弱,记忆力减退,辨别力﹑理解力明显下降。联系到醉酒驾驶导致的大量的交通事故案件,说明醉酒驾驶会给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扼制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于2011年5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对酒驾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133条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按相关条例处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12月22日正式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国家标准(GB19522-2004)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为合格;血液中:20mg/100ml≤酒精含量≤80mg/100ml为酒后驾驶;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为醉酒驾驶。

有的学生们对于这些说教可能印象不是很深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发生在自己身边有关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而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的实例讲给其他同学听,或带领学生到当地的交警部门或法院听取相关部门对有关醉驾处罚的案例,使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醉酒驾驶的危害性。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渗透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再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从青少年时期就树立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的法制观念,并通过教育学生进而能影响和教育他们身边的人。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

在系统的学习了基因工程原理、操作工具、基本操作程序以及基因工程的应用后。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基因工程累累硕果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间的调控机制等了解的都相当有限,再加上转移的基因是调控机制已知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这都引发了人们对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激烈争论。

在引导学生分成正反两面就转基因安全进行讨论后,教育学生如果今后要从事转基因生物或产品研究时,不但要遵守科学道德,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比

如我国在1993年制定了有关转基因安全法规即《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对有关基因工程相关技术加以规范;同时为了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2002年我国农业部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

[3]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这些法规的制定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先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小组到大型超市﹑集贸市场﹑水果市场等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及来源进行调查,有的小组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最后相互交流,总结我国当前转基因技术就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在相关习题讲解时,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

有关遗传系图谱分析和患病概率计算的题目是高中试题中常见的试题类型,通过遗传病原理的学习及分析遗传系图谱并总结患病概率的规律,学生能很容易发现近亲结婚所生患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要比非近亲结婚的高很多。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查阅有关遗传病的实例。还可组织学生讲述自己身边有关近亲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症状及严重后果等,使其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性。为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渗透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我国《婚姻法》第七条就明确规定: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直系血亲禁止结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疾病的禁止结婚。学生通过学习在将来的择偶时会自觉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通过收看有关视频,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

在胚胎工程原理﹑操作过程及应用的学习时,不但要和学生一起感受胚胎工程给人类带来幸福和便捷,而且要注意对胚胎工程中有关试管婴儿技术的相关法规的渗透学习。比如为防止有人滥用胚胎工程技术设计试管婴儿,用于其他非法目的等。我国卫生部于2003年7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就包括在衍生技术中”。并规定禁止实施代孕技术;禁止实施胚胎赠送;禁止实施以治疗不育为目的的人卵胞浆移植及核植技术;禁止人类与异种配子的杂交;禁止人类体内移植异种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异种体内移植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禁止在患者不知情和不自愿的情况下,将配子、合子和胚胎转送他人或进行科学研究;禁止克隆人。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收看有关专家就试管婴儿方面的法律法规讲座后并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在实施试管婴儿技术时,需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

除了通过在教学中渗透法律法规意识教育外,还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律法规意识教育,比如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理案件;邀请法律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片等。使法律法规意识深入人心,从而达到在学生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护理职业安全与法律意识教育简谈 篇3

关键词:护理职业安全;风险;分析

现在护理职业教育重视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安全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从调查研究的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执业护士、实习护生的护理职业风险防范意识都比较薄弱,为了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理职业教育的目标。“德”要求护理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合格的思想品德,现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都比较重视,但是对学生职业安全素质的关注度却比较低。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医疗卫生事业实践的需要,护理职业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安全与法律意识。

一、护理职业技术人员薄弱的风险防范意识

护理工作是一份高风险的职业,护士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强职业风险防范的意识教育,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是我们当前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大部分临床护理法律纠纷的常见护理过失行为主要有:错误地用药、没有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没有及时并准确地执行医嘱、异物存留在体内、病人摔倒或者摔下床导致受伤、护士与病人沟通方式不当或者没有交流。

二、护理职业安全与法律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

据资料显示,中专教育法学课程只占全部学时的2.91%,讲授的法律基础知识与职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护理人员现有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有30%的人通过自学了解法律知识,40%多的人通过法律知识讲座了解到一部分法律知识。因此,护理基础教育中法律知识不足是造成护士法律知识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护士的低素质使得护理的纠纷比例大大增加,发生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工作不细心。从事护理工作时间短者容易发生差错,比较差的工作计划,在慌忙中粗心大意、较差的心理素质,忙中凭印象治疗、护理。另外,当前有大部分护士在日常护理行为中执行口头医嘱,有一半的护士在医生迟、遗漏、改医嘱时,执行在前,或者没有请医生补开医嘱,并且经常涂改,不按照要求修改护理记录,有少部分护士没有与患者进行及時的沟通。

三、加强护理职业安全与法律意识的培养

1.提高责任心

在当前的社会中,护理工作不断扩展,许多病人的需求也在随之不断增大,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使自己在人文、心理方面的知识得到完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让自己不断充电,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潮流,因为这个社会在进步,我们自己也需要不断进步。当我们各方面的知识都得到较好的补充之后,我们能够与病人有着一个非常良好的交流环境。与病人做朋友,不仅能使患者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日常的工作。同时,在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制度。认真执行相关的工作,在交接班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对于医生的嘱咐我们要严格执行,在巡视病房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准时、及时。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为病人服务,照顾好病人。

2.维护、尊重患者的权利

可以说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是最多最长的,在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要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及知情权。护理人员要对病人的隐私保密,对于病人的健康状况,护理人员不能够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公开,甚至是对其进行讨论。对于病人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回答,与病人的家属共同合作,尽最大能力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在做一些检查或者手术之前,要学会尊重病人,需要让病人或者病人的家属签字才能进行下面的检查或者手术,否则,在未经同意之下执行一些手术等等将会承受很大的风险。

3.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和强化自身素质修养

在书写护理文书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法律的角度,科学、真实、及时、完整地进行书写,不能随意乱写、乱涂、乱改、随意删掉。在护理工作中,要用心去关心病人,不要用一种恶劣的态度去对待病人。在与病人的日常交流中,要对病人热情,充满爱心,努力给予病人所需要的帮助。对于一些脾气不太好的病人,我们不能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要用一颗平和的心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和安慰,同时要用我们一颗真诚的心来打动病人,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增强与病人的交流,多与他们谈心,让他们的心情保持愉快。

参考文献:

王建新,曾凡伟.护理职业安全与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与比较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2.

法律意识教育 篇4

要培养大学生的懂法、守法、护法意识就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采用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相互补的方针政策把知识与事实相结合, 使法律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采用以案说法、解法、法案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并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以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做的, 什么是法律不允许做的, 自觉地按照法律模式规范自己的行为, 做到懂法、守法。

与此同时, 还要将权利与义务的观念传授给学生, 让他们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要想获得权利就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反之, 自己履行了义务就能得到相应的权利。所以, 大学生在学法的过程中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这是自己的基本权益;在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 也要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 要时刻铭记并自觉履行自己对他人、集体以及社会应尽的基本义务。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实现大学生法德同步发展

法律与道德从根本上具有一致性,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校应将法律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来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没有成熟, 这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比如社会中出现的暴力、色情、拜金主义等, 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 甚至可能误导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会分辨是非, 认清糟粕与精华, 明晰权利与义务, 兼修法律与道德。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奠定大学生学法心理基础

现如今高素质犯罪的案例逐日增加, 大学生犯罪更多的是因为法律观念匮乏, 法律意识贫乏导致的,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因为学校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大学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情绪不稳定、情绪消极、心理障碍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教育, 从而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这种不良情绪主要来自于学生进入大学后, 环境、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变让他们无从适应, 又要面对各种的压力, 比如就业、经济、学习等。心理较为脆弱的学生就会适应不了, 严重的还会有心理障碍, 极容易对法律产生抵触情绪。若学生的压力得不到正确的释放和排解, 随着时间的累计很可能以犯罪的方式释放出来。因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学校应设有心理咨询机构, 开设心理学相关课程, 让学生通过学习正确地看待压力、释放压力, 从而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加强证据意识教育, 提高大学生合法维权能力

造成大学生证据意识淡薄的原因关键在于我国的法律文化和历史传统所带来的影响。人际交往中, 人们往往只注重关系和人情, 同学之间互相借钱, 碍于情面, 不打借条。如果对方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还钱, 那就有理说不清了。所以, 一定要加强大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证据的意识。与此同时, 还要加强大学生保存证据的意识。证据不但收集比较重要, 保存也同样重要, 只收集不注重保存的话那收集的意义就得不到体现,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便不能讨回公道。如要保存各种借条、经济来往中的通话记录、银行的转账凭证等。这些都是维护自身利益的证据, 一旦丢失, 在打官司时就会有败诉的风险。所以, 加强大学生保存证据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证的过程中, 学生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 而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即学生要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请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 从而自觉地守法、护法、用法。

五、结语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刻不容缓。社会、家庭、学校应共同努力, 通过普法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证据意识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使之学会用法, 自觉守法, 提高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林育胜.浅谈董必武主要法治思想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 (第六辑) [C].2007.

[2]韩忠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建设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 (1) [C].2008.

[3]赵永存, 王金增.加强大学生普法教育增强法律观念——谈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1998 (02) .

[4]蒋红彬.试论《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理念与模式[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社会科学篇) [C].2004.

[5]门广.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途经[J].法制与社会, 2009 (08)

[6]周立平, 王丽华.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0 (02) .

农民法律意识浅析 篇5

农民法律意识浅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法律意识一直是学者们推崇研究的对象。在当今新形势新国情下,全面分析农民法律意识成因,有效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素养,使我国在法制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

从古至今,农民一直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如何解决好农民农村问题是历朝历代励精图治的根本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成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一、造成农民现阶段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我国区域政策的差别,造成目前农村发展水平不一致,有的已达到小康,这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很强,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应有权利;但有的还生活在传统、保守、落后的小农经济里。本文所指的主要是后者,也是法律意识亟待提高的对象。他们中的大多数分不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具体职责;他们长期受着“避讼”思想的影响,“私了”是他们争议纠纷中最常用的解决方式;他们对礼俗、习惯的重视超过了法律,存在着对法律不信任的心理态度,甚至当提到法律时便认为是履行义务,并无权利可言等等。综合目前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造成这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层面上——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

尽管我国现行的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这也给小农经济的继续生存提供了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着商品交换,这种简单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阻碍了内在法律需求的产生——缺乏认同法律和要求法律的内在动因。有学者曾提到,农民面临的简单的经济关系使农民亲近法律还缺少利益的驱动,其所处的利益格局尚不足以刺激他们自发的权利觉醒。①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这种自己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由其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必然限制农民正确良好法律意识的最终形成,造成农民法律意识严重匮乏。

(二)文化层面上——儒家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最为深刻。时至今日,偏远农村农民仍大量存在着儒家文化观念,这种观念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思想中,成为真正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最大障碍。“归根到底,法的观念是被塑造出来的,它不能够超出它置身其中的文化的界限”。②

首先,服从意识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这种服从意识仍然沉积在现代农民社会中,使得农民个体权利意识淡薄,从不积极主动主张自身权利,听从长辈或上级的命令与指示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人们在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否符合上司的要求,会不会冒犯当权者的利益,而不管是否符合正义和法律。” ③这就使得农民在内心中产生了对权力的服从和对法律的陌生,进而发展成为完全排斥法律的有效保护。

其次,宗法意识的束缚。除了“三纲五常”,宗族法等内部规定至上的理念也严重影响着农民的思维规则和模式。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农村群体得以继续发展,以村、乡为纽带的农村社会关系使农村成员仍旧生活在熟人社会中,他们更注重亲情、乡情,排斥、逃避国家法律,更习惯于接受传统道德、风俗管理约束,也不要法律参与保护。在农民的宗族观里,发生在家族、乡间内部的事都是“家里的事”,要靠约定俗成的内部规则来解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打官司”不是一种维权的手段,甚至是一件丢脸的事。

再者,避讼思想的禁锢。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和”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不主张狱讼。但是,这种和谐思想在农村社会中却被转化为了“忍为尚”,使农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宁可委曲求全,选择私了和忍让,也不要走“打官司”的法律途径,更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即便发展至今日,法律诉讼也是万不得已时才采取的解决办法。在农村,邻里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当其遭到破坏时,农民则寄希望于彼此通过伦理道德思想达到自我约束、友善调解,最终达到和平共处的理想状态。“知足者长乐,能忍者自安”是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格言。

(三)制度层面上——法制不完备的制约

首先,在立法环节上,有关农村和农民方面仍是相对薄弱环节。

表现一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立法主要涉及管理法层面,而对于农民的具体权益的保障和一些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立法还有待完备。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法律的欠缺,致使广大农民缺乏对法律功能、价值的正确认识,更无法了解到法律在农村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制约作用,抑制了农民渴望法律的积极性。

表现二是立法工作的前提不符合农村现实情况。现代法律的前提假设是陌生人社会或个体主义社会,但农村社会的具体情况是村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外人的熟人社会,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他们有着约定俗成的价值趋向、行为标准以及共通的为人处世的心理尺度。不难设想,当法律对其全盘否定或一概忽略时,法律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社会基础和权威,再难得到民众的信仰和认同。美国的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

其次,在执法环节上,农村执法活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观方面:一是有些执法人员素质偏低,法律知识和办案技巧不完备、不健全,未达到一名合格法官的基本素养;二是少数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违法、越权执法、滥用执法权等不良行为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造成农民对法治的不信仰和不信任,甚至漠视法律,与运用法律维权相比,农民更愿意把权利的维护寄托在他们心目中的“清官”的身上,而对使用诉讼方式这种法律武器却望而却步;三是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对法律了解甚微,有的甚至还认为法律即等同于义务,导致了“畏法”思想,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客观方面:第一,农村司法资源严重不足,办案经费缺乏,司法效率低下,对农民来说高昂的诉讼费用和相对漫长的诉讼过程,且掺杂着复杂的人情和权力关系,最终导致农民对法律失去信心。第二,“权大于法”是局部仍存在的客观现象,基层政府的家长式管理方法让广大农民看到法律受制于权力,从而使他们认为法律不能完全保护他们的权利,尽量规避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即使走法律途径,就尽全力去“走后门”,寻求权力的青睐而非法律的帮助。因此,要使基层法律组织适应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依法办事,依然任重而道远。

除此之外,农民还存在自身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法律教育比较困难,在学习法律条文的时候常常不知所云,对抽象的法律法规条文更是难于理解和把握。农民法律认知肤浅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民分不清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规的规范范围,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不知道如何起诉和应诉等等,法律知识的严重欠缺使不少农民在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也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几点

(一)完善立法

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根本前提是完善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使农村各项工作保证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加强有关方面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丰富,与时俱进,基本做到使农民有理可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可以全面制订并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切实可行的法规与条例,制订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把一些可以被吸收的、比较原则化,难以具体实施和操作的村规民约纳入法制轨道上来,建设符合我国农村村情的具体法律规范,让农民的切身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二)规范执法

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建设一个公平有序、健康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法律完全可以充分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司法部门可以在执法过程中示范典型案件,这样既可以使农民学会了有关法律的实体规范,也会清楚地了解到其中有关的程序规范。建立良好防治环境还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增强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执法经验以及灵活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减少直至杜绝司法不公、滥用权力的损害司法机关形象和法律权威现象的出现,恢复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从而自觉提高自已的法律意识。

(三)加强监督

要依法建立农村基层法律监督机制和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从而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监督机构要对监督客体的法律实施范围、内容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法律条文从抽象的条文规定变成实实在在的权利和义务。在农村,舆论监督的主体应当是全体村民,农民所议论的内容就是舆论。因此要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农村民主机制,必须让农民来审视法律运行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对于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以至于最终信任法律、依赖法律,从内心真正的信仰法律。

(四)深入普法

普法教育在农村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获得相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着重提高村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努力克服在普法教育中依然存在的种种弊端。第一,组织开展“送法下乡”等活动,深入农民内部讲授与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第二,要采取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民易于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通过普法教育,着重对法律价值观的思想输入和法治精神的重新塑造,使广大农民树立起法律权威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权力观、民主观、平等观。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效果,诸如绘制板报、张贴宣传栏、进行法制文艺表演、播放法制录像、开展法律咨询等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学法只是手段,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综上所述,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改变现阶段我国农村法治现状的关键环节。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农村经济才能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农村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和谐局面;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我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实现。

[注释]

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探讨[J].政法论坛.2000.(5).②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4.③

陈云良.儒家文化与法治精神[J].中国法学.2000.(5).[参考文献]

法律意识教育 篇6

摘要:高校法律意识教育是高校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要求,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和法律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和法律信仰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律意识教育地位得以在高校确立。从高校法律意识教育历史沿革中折射出高校法律意识教育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法律意识教育历史沿革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高校法律意识教育如何回应时代呼唤,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法律意识教育

人类意识是随着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即“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同时,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

高校法律意识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它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及其教师为骨干主体,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法理与法律方面的影响,并通过与社会各方面的法制教育力量相互配合,与大学生群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和法律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和法律信仰的过程。其任务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对大学生施加法理和法律方面影响,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和法律信仰。

二、高校法律意识教育的历史沿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经过若干年的探索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改革,用法治代替人治,要让我们的民主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1986年开始根据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意识的规定》,以五年为一个计划周期在全国公民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普法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兴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普通高等院校陆续正式开设“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意识教育的地位得以在高校确立。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实践探索越来越深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制定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的重要决策。“98方案”中的《法律基础》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直接指导并寄予厚望。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力争在几年内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的要求;2005年1月,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部署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讨论通过了新课程方案,即“05方案”。“05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将“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之后,中宣部、教育部组建了国家级编写队伍编写全国统一教材;2006年秋季开学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新课程之一首先进入课堂。为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全力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工作者也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实践中全方位地进行探索。

三、高校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认真总結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倡导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一条坚定不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些内容,从治国方略上讲,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高度,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是紧密相联、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政治基础;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必不可少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引起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社会各界逐步达成共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以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制观,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律意识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才能使大学生今后承担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1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1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路径研究 篇7

一、明确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

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提升个人法律水平有无比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其理论著作中提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人们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是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首要和基本特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必须要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落脚点和归宿,全面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作为法律意识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应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其实践性和社会性。只有将其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才能实现有效的教的定位、教育内容的确立、教育方法的选择,保持法律教育活动的可操作性。因此,必须要从个别上明确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首先要求我们对社会要求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水平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培育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学会借助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落实到具体实践过程中,应该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与教育主体的统一性,从而确保教育层次的多样化。由于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层次等多方面的要素都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学会量体裁衣,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从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得知,一切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会随着教学过程而变化,这就要求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必须要处于动态平衡发展中。广泛关注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性,不断对具体的法律意识教育内容进行完善和统一,从而让教学目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变化新维度的生成。

二、优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

法律意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五方面内容,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教育内容结构来对教学过程加以控制和安排。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达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创造条件,保证法律意识教育内容科学的实施。首先,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的法治目的。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主导,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其次,优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结构,要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将法律意识的内容内化成为若干个子系统,比如法律认知教育、情感教育、信仰教育等,只有将具体的内容细化,才能够让整个法律意识教育体系结构严谨、内容翔实,为大学生个人法律思想意识的生成创造条件和基础。法律意识教育不只是对法律意识内容的教育,还需要有很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确保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知识性、道德性的互相统一,将其落实到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另外,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必须要与时俱进,突出其时代化的特色。对法律意识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结合时代发展和时事政治来更新教育内容,促进其教育效果的达成。随着时代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也不断涌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完善教育内容。我们要认真吸收并总结国内外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在法制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根据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法律课程的设置要做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要有与各类学生相通的法律课程,也要有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设置,使法制教育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创新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课堂上传统的传授、讲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有时会变为一种抵触,创新法律意识教育的方法已成为必然。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教学课堂,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充分结合各课程思想理论教育的优势,借助于现代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相关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多讲法律的基本原则,突出道德和法律的统一性。其次,法律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注重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促进新型教学保障机制的构建,加速学生成长和教学进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学时、教学经费等要素有机整合,促进正常教学秩序的构建。促进有效的组织管理,积极调整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比重,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把实践教学融汇到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等多方面的发展中去,从而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实现。因此,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运用实践法进行开展教学。再次,“互联网+”的发展冲击了传统教育方法,必须要善于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新型教育模式的呈现和运用,不断促进法律意识教育效果的提升。例如,在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新媒体(QQ、微博、微信等)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让法律意识教育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学效果。

四、营造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良好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环境,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证,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环境的优化要坚持整体性原则,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做到有效衔接和功能互补。首先,政府要发挥应有职能,构建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邓小平曾指出:“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共同的政治认同感,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他们贯彻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其次,优化传媒环境,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要拓展主流媒体的影响,对于社会主流信息进行有效地把握和认识。二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推进教育效果的实现。善于将各种媒介有效结合起来,彼此渗透,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效果的提升创造可能。第三,营造校园法制环境,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依法治校力度。高校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原则,从而来构建浓厚的法治教学文化环境,激起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加快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强化学生行为和教学管理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些规则来做事、学习。另外,重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此外,对于高校法律意识教育来说,它与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诸多要素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还要在社会与家庭、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社会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社区(街道)的形式,使社会与家庭之间有一个纽带。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应当与学生家长建立起长效的问题沟通解决机制,使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环境系统。

摘要:新一代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意识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合理有效的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来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提供多元化的渠道。

关键词:法律意识教育,大学生,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第l版):4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4.

[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9.

[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法律意识教育 篇8

一、加强高职护理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完善,人民法律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医疗领域,近些年医疗纠纷不断上升,有些事件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甚至负面问题,其中不乏护理工作人员因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导致事态发展到更加严重的地步。因此,作为培养高职护理生的职业院校,有必要让她们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在校期间加强对高职护理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高职护理生法律意识培养教育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简单。目前高职院校没有专门设置单独的医疗法律课程,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为例,和高职护理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有两类。一类是公共基础课,即全国高校通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书,另一类是专业基础课,但只开设了《护理伦理与法规》一门与本职业相关的课程,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又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各方内容需要取舍,往往有些内容一笔带过,学生一知半解。

2.教材内容滞后。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课程使用的教材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表现在新出台或者新修改的相关法律法规未在教材中体现,或者与教材内容不完全相符。

3.师资力量不均。在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课中,教师一般为法律专业毕业,但缺乏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且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系院不同的专业,兼顾所有专业是不太可能的。在专业基础课《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的开课中,教师一般为护理专业毕业,他们熟悉护理专业知识并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相关法律专业的水准。

三、高职护理生法律意识培养教育中应采取的措施

1.增加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层次。将高职护理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了解法律基础知识,相关内容体现在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法律基础部分中,主要有宪法、刑法、民法、法理等基础科目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知识,形成对权利义务的概念,以及对侵权行为及有关医疗责任事故的刑事、民事责任的内容的认识;第二,讲授专业法规课,主要考虑到高职护理生在实习期间对法律实用性的需求,开设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护理基本技术与管理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嘱执行制度》、《文书书写制度》、《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与护理专业相关的临床法律法规,强化掌握相关法律内容。开设的课程按照基础法律知识、专业法规课的顺序,由简入繁,设置层次,实现由公共法律基础知识向专业法律意识能力的转变。

2.采取案例+见习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单就法律知识的讲解是极易枯燥的,高职护理生本就知识基础薄弱,如果课堂教学仍采取满堂灌的讲解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面对90后学生,无论是公共基础课的法律专业老师还是护理类的专业老师,应该采取社会热点和典型的护理事故案例来教学,从案例导入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判断,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律法规的简单记忆上,如何将内容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把握教学的内容又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效果。除课堂教学外,我们增加学生见习这一内容,采取高职二年级护理生按照班级编号顺序,每班一周轮流到学校合作的医院进行临床学习,在见习过程中,她们能够轮流到不同科室,了解护理的过程,知晓护士长的严格要求,以及面对不同需求的患者应如何处理,见习对她们来说是既满足了好奇心,又满足了求知欲。见习结束后,让同学们形成见习报告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又强化了她们的责任法律意识。

3.邀请专家学者开设系列讲座。例如:同学们普遍对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可以就同一热点问题邀请经验丰富的护士长、资深法官以及擅长处理此类问题的律师,从各自专业的视角讲述热点背后常见的法律问题以及护理纠纷的典型事例和预防方法。提高同学们专业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风险防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学会了换位思考问题,专业可以减少今后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综上所述,培养高职护理生的法律意识是新形式下医疗市场对护理人才的硬性需求,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法律意识的高职护理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摘要:护理工作是医疗领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的护理生是目前各大医院的护士的重要来源。针对目前频发的医疗纠纷,加强对高职院校护理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从根本上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高职护理生法律意识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法律意识教育 篇9

一、职业教育中提高酒店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 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更好的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职业教育过程中, 学校往往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论、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常常会忽略法律教育。健全的法律意识是学生毕业以后有效参与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途径, 法律意识的高低会直接的影响到酒店专业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等。同时, 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

(二) 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也是为了适应国家化交往日益增多的潜在需要。酒店专业的课程基本就是酒店经营管理方面的, 在酒店经营管理当中, 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化, 国家化交往程度也高。职业教育过程中就注重培养和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 可以有效的保证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对法律风险的管理控制。

(三) 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职业教育中酒店专业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对酒店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教学不够重视。因为受限于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针以及培养目标, 特别是高职院校, 它们看重的是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虽然职业教育也得接受许多理论知识的教育, 像一些数学、英语等基础必修课, 但是涉及的法律方面的知识内容比较少。高职院校虽有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表面上看上去是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实际上课程内容中思想道德修养占据了其中内容的四分之三, 涉及的基础法律知识少之甚少。可以这么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课程就是一门思想道德课程。

(二) 法律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社会应用学科, 而有很多高校在法律教育方面缺乏具备专业法学背景、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再次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公共课程为例, 这门课程多是由那些非法律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 由于他们缺乏法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导致法律教育过于单一化, 基本上都是按照课本和课件讲解, 缺乏实践和视频案例专业教学。

(三) 酒店专业的学生自身对法律知识的不够重视。学生认为毕业工作的重点是专业知识技能, 法律知识对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 加之法律课程理论性较强, 又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动手操作, 高职学生本身对理论课上课就不太认真, 有时甚至出现逃课现象。

三、提高酒店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措施

首先我们要知道, 对酒店专业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并不是以培养法律人才为目的, 只是为了通过有效的法律教育来让学生对整个法律体系、法律框架、法律结构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以便提高他们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 在以后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能够时刻约束着自己的社会行为。

(一) 拓宽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什么叫做法律?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托马斯·霍布斯, 他在《利维坦》一书中这样写道“法律仅仅对广泛了解的人来说才是法律, 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我们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看出, 在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公民、对学生的法律宣传和法律教育是多么的重要。高校可以开设一些有关法律知识方面的选修课程;学校还可以在社会上聘请一些具备专业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的人士, 加强法律教育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

(二) 坚持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经验教育相融合的法律教育模式。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过于单一, 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略实践教育环节。酒店管理专业并非法律专业, 但是在酒店管理行业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是很多的。所以,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 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便更好的使学生在酒店管理专业领域的职业发展中能够自觉的运用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

(三) 为酒店专业的学生提供、创造法律意识培养环境。学生只有具备应用的法律素质, 才能更好的提高其法律意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处在一个发展的时期, 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时期, 从少年蜕变成成年人的时期。也就是说, 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作用力很关键。高校可以为酒店专业的学生提高和创设一个法律意识培养环境, 让学生对法律感兴趣、信仰法律的崇高地位, 在校园内, 可以开设“模拟法庭”, 这也是一些有经验的高校最常采用的教育形式。“模拟法庭”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实践活动, 同时也是当前最有效的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姗.浅谈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0 (21) :419-420.

法律意识教育 篇10

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2013年10月28日“金水桥”涉恐事件之后, 全国各地进入了反恐维稳的全面建设时期。“三股势力”不断向高校进行渗透, 寻找可以为他们犯罪的对象, 使得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犯罪、涉恐率也持续上升。由于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高校辅导员在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时的管理不当、没有经验等问题突显。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涉恐问题, 是近几年来各高校面临的严峻考验。由于大部分的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犯罪、涉恐事件研判估计不足, 也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容易被人操控和煽动, 不仅对学校其他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心理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也威胁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反动势力利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心理, 怂恿他们以宗教信仰的名义进行犯罪, 这种以宗教信仰名义的犯罪一旦发生, 将对社会和学校造成不可挽回性的破坏和舆论压力。因此,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每个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最初地违反学校的校纪校规、制作钢管和刀具, 到现在集体聚众组织观看“圣战”宣传片, 扬言要参加“圣战”, 在学校放假管理的空档期叛逃出国, 公然参加“圣战”的事件时有发生。现在很多高校在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内的违纪现象时, 存在着区别对待, 不敢制止、不敢管理、不敢处罚等诸多问题, 甚至有的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 敢拍着桌子对学校管理者们大吼大叫, 不允许学校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学校的管理者们也怕事情闹大或者打击报复, 一般都选择了采取容忍的态度去化解, 让事情不了了之, 学校方面的解释是宽大处理, 显示自己的宽容, 而在那些逃过处罚的少数民族学生眼里, 表现出来的却是学校的懦弱, 这样做不但没有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反而还成了负能量, 滋长了他们以后犯罪也会被社会同样对待的心理。这样的学生今后一旦犯了影响力比较大的罪行或者出国参加圣战, 学校一般都会采取开除的措施, 来撇清和此学生的关系, 用此来说明学校不会对此事负什么责任。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在事情发生前进行正确的研判, 没有尽到学校该有的管理责任。高校不仅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场所, 更有对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职责, 让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迈入社会, 传递有利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而不是一再去逃避、推卸责任, 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去对待此类事情。

二、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人数只占在校大学生的很小比例, 但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犯罪普遍带有民族性, 带有民族问题案件的发生往往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并且经常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或者国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和推波助澜, 导致社会危害性大, 影响深远。根据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近两年的统计来看, 少数民族学生的犯罪还是以暴力性犯罪、激情性犯罪和群体性犯罪为主。

1. 暴力性犯罪

暴力性犯罪主要是指采用暴力或者用暴力相威胁的一种犯罪行为。北方少数民族学生民风本来就彪悍, 在加上身材高大、强壮、魁梧, 这种身体上的优势也形成了一定的心理优势。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 法律意识淡薄, 脾气相对来说简单粗暴, 在参加体育竞技类活动时动作过大, 容易和人发生冲突, 导致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在学习生活中和他人发生矛盾、争执时, 多会采用武力去解决问题, 引发了一系列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

2. 激情性犯罪

激情性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激情造成的非理性状态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激情性犯罪在少数民族学生犯罪中占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归属感, 极度尊重其民族风俗习惯, 如果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受到他人的侮辱、玷污或者不尊重时, 往往会导致少数民族的学生的愤怒, 引起激情性犯罪的发生。当其他民族学生嘲笑或破坏宗教信仰物品时等, 都会引起少数民族的愤怒和不满, 导致激情性犯罪的发生。某高校在午餐时间, 两名汉族学生在清真餐厅就餐时抽烟, 引起了周边维族学生的不满, 劝解之后两名汉族学生依然不理会继续抽烟, 结果导致清真餐厅内所有维族学生的愤怒, 维族学生对两名汉族学生进行了围殴。此类案件就是典型的不尊重少数民族学生风俗习惯引起的激情性犯罪。

3. 群体性犯罪

群体性犯罪事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具有群体性、暴力对抗性、严重社会危害性三种特性合一的特殊性犯罪事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特殊性, 在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契合下容易形成小集体, 少数民族学生的暴力性犯罪和激情性犯罪都有可能演变为群体性犯罪。这种性质的犯罪由于参与人数多, 对学校的负面信息影响传播速度较快。

三、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经过几年国家政策、依法治国和教育工作者们的努力, 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过“三股势力”向高校的不断渗透, 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 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个人方面存在原因, 学校方面也表现出了亟需学校管理者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层面

(1) 多民族性的文化差异。高校少数民族大生拥有多民族性的特点, 学校要管理的是各个不同的少数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 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不同。他们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也带进了校园, 不同的民族文化在接触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协调和冲突。校园中的文化冲突是普遍存在的, 师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等。这些冲突都会使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出现波动, 或多或少都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产生抵制和对抗的情绪, 进而弱化了法律知识的普及效果。

(2) 宗教信仰大于法律的思想观。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里是至高无上的, 甚至比生命还重要。他们从小就接受宗教的洗礼, 在遇到问题时他们更相信用宗教教义的方式去解决, 而不是法律。

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涉恐、犯罪案件都是和宗教信仰有关, 很多极端分子打着宗教的幌子, 向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传播宗教极端思想意识, 扭曲了宗教的本质和少数民族学生们的宗教观, 使他们认为宗教信仰远远大于法律, 宗教信仰凌驾于法律之上, 是神的旨意。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变的痴迷于宗教, 不学习科学和法律知识, 甚至排斥世俗的东西。极端分子抓住少数民族学生这种盲目对宗教信仰的崇拜, 利用他们参加所谓的“圣战”, 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与少数民族学生其思想及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观念意识和法律认知程度。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都来自经济并不发达的偏远地区, 家庭环境也不太富裕, 而且家庭里不止一个孩子, 有兄弟姐妹的居多, 父母自身受教育程度也不太高。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地区, 法律普及程度自然比不上发达城市的普及率, 再加上家庭成员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造成他们没有对法律重要性的观念意识。

2. 社会和高校层面

(1) 全民普法覆盖不全。多年来, 我们的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机制等都不健全, 客观上制约了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有效的开展。普法缺乏针对性, 没能够很好的深入基层,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形式单调, 毫无针对性可言。

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预科班时所接受的法律知识, 也只是片面的侧重法律条文的单向灌输, 忽视了法律素质的养成。只是教授了他们学会了多少部法律, 而忽视了法律理念的植入。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法律条文背的滚瓜乱熟, 而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 对少数民族学生法律意识的树立和法律素质的提高还是于事无补。

(2) 高校管理者不够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违法犯罪、涉恐行为, 都是有可预见性的, 高校层面做好预防工作, 可以避免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很大部分的非民族类高校中, 基本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依靠普通的辅导员去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普通的辅导员自身就不具备能够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技能和经验, 法律知识也不是了解得很深入, 更没有能力去灌输法律观念。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一个和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信仰、饮食习惯完全不同的环境中, 心理也变得尤为敏感, 学校的管理者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到自己不受重视, 甚至是歧视,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是很难给少数民族学生做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普及法律工作的。

学校管理者不充分估算少数民族学生犯罪行为对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性, 如果对这些犯罪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民族问题, 影响民族团结和校园安定。

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因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 少数民族学生遇到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和困难。而非民族类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教育、法律普及方面也存在一些共同的不适或困惑, 从而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犯罪的产生。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犯罪的问题, 必须要让高校管理者重视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灌输法律知识, 加强其法律意识的培养。

1. 加强预科班期间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学习

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内地高校学习深造之前, 都会提前在内地预科班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 加强基本技能, 使学业和语言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为以后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预科班期间少数民族学生还是以文化成绩和语言方面的强化为主, 忽视了给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法律观念的灌输。少数民族学生刚刚进入内地预科班学习, 基本上是他们第一次进入内地, 对内地生活环境充满了陌生感和不熟悉, 也是他们对内地的生活风俗习惯、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熟悉养成的阶段, 在此阶段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教育是最合适不过的。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将推动社会全民法治教育, 让法治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在这种全民普法的大环境下, 有必要使全民法治教育走进预科班, 在预科班阶段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使其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 养成良好的法律习惯, 为日后进入高校学习打下较好的法律基础。

2. 配备专业的思想政治指导老师制度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后因为学习成绩差、民族习惯不适应、外来势力的宣传渗透和对他人融入的困难等, 容易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情况造成影响。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建设一支能力较强、责任心强、有兴趣特长、法律专业知识扎实的思想政治指导教师队伍,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帮助、指导, 在特殊情况下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这种专业的思想政治指导教师是只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员, 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进行宗教信仰活动。

思想政治指导老师融入进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 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感觉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 消除掉其他人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隔阂, 使少数民族学生没有抵制情绪。思想政治指导老师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介入之后, 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并在犯罪萌芽阶段就进行强行的心理干预, 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严重化。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 逐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从而使其逐步接受正确的法律知识, 自觉学习法律, 养成法律意识观念。

3. 正确认识宗教和法律的关系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是长期的, 宗教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性比汉族学生要强烈的多, 宗教文化也渗透进了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宗教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是现实存在却不容忽视的。为了防止“三股势力”等各种境外势力, 利用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渗透拉拢, 为他们进行一系列所谓的“圣战”恐怖袭击活动, 高校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教育, 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所说:“法律赋予宗教以其社会性, 宗教则给予法律以其精神、方向和法律获得尊敬所需要的神圣性。在法律与宗教彼此分离的地方, 法律很容易退化成为僵死的法条, 宗教则易于变为狂信。”只有让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认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才能使他们在受到境外势力的游说宣传时保持住清醒的头脑, 理性的看待宗教信仰。

4. 大学期间也要重视法律素质的培养

一个国家的法治现代化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强大。现阶段高校中, 大学生整体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 但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不少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似懂非懂, 略知一二, 导致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 由于其民族性、复杂性等原因, 他们的法律意识更不容乐观。

法律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三种途径。在社会整体方面, 要进一步健全依法治国、全民普法的制度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在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法, 并且尽一切可能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 将心理教育作为法律教育的辅助形式。自我教育方面, 必须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养成守法的观念, 尝试用正确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让他们时刻绷紧法律意识的弦绳。

摘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少数民族发展建设的生力军。近几年随着“三股势力”向高校的渗透,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涉恐现象日益凸显。不仅破坏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也对国家维稳提出了新的考验。高校要配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理解宗教与法律的关系以及从法律知识的理论灌输演变为法律素质的养成等方面加强其法律意识教育。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法律意识,宗教

参考文献

[1]胡春香.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心理与预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 (1) :63-64.

[2]孔倩倩.新疆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0.

[3]王怒蕾.浅淡如何在企业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5) .

法律意识教育 篇11

[关键词]公民意识;法律教育

虽然学界对公民意识到底具有怎样的政治、文化、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属性,还没有统一的理解和界定,但普遍认为:公民意识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思想产物,它界定了公民的某些内在认识,明确了公民个体之间、个体和社会之间、个体和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公民正确认自身义务权利、立场等,被认为是公民个体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的地位、承担义务、享有权利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养成的视角下的法律教育问题可以理解为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在法律语境下培养社会成员与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并使之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践过程。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是我国当下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正如美国学者阿力克斯·英格尔斯说过:“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转变为现代公民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被称为现代化国家。”①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和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和重视程度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90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频频发生的一些大学生恶性事件凸显了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脆弱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有待改进和完善。

一、问卷调查

(一)问卷实施

江苏昆山位于我国百强县之首,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近年来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市民,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的整体法律素养和现代公民意识是城市精神的关键要素。为切实把握大学生目前的公民意识现状,进一步增强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始于2015年4月,先后在江苏昆山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登云职业技术学院、托普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确保调查抽样分布合理,数据准确,分别在学生公寓、图书馆、教学楼、和校园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80份,筛选之后获得有效问卷776份。

(二)问卷统计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信息数据显示男女生比例为57:43;1-3年级分布率为40:37:23;理科与文科专业比例为44:56;家庭居住城镇农村比例为51:49;党团群比例为6:88:6。

二、问题分析

(一)对公民意识具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对待具体问题分析不够深入

统计显示:“公民意识内涵”回答的正确率为75%;在“作为公民了解自身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回答中,“非常了解”的仅占23.6%;在“法律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的回答中,认为“非常重要”的仅为50%;在“你会通过何种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回答中,选择“打官司”的仅占15%;在“你赞成网络投票题目‘正常行驶的车辆撞死违规横穿马路的行人白撞的观点吗?”,53%的学生赞成。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对公民、公民意识相关概念基本掌握,但对作为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不够明确。他们虽然有维权意识,但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正当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重实体法而轻程序法。网络发言者多表现出个人偏见或情感宣泄,缺乏现代公民的公正和理性评价。

(二)政治关注度缺乏,参与意识薄弱

调查发现,表示“经常介关注国内外时政要闻”的大学生占45%,其中大部分为党员;表示“很关注每年召开的‘两会”的大学生占36%,其中大部分为党员;“同学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依次是“情感生活”、“学业就业”、“娱乐时尚”、“时事政治”;从数据结果来看,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敏感度相对较高。大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所了解,但因缺少实践,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教育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的政治行为,导致学生的参政议政意识较薄,实践能力不强。而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多成为公民资格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实践上,培养参与型公民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教育目标的共同指向。

(三)法律意识增强,但法律信仰度较低,对司法公正缺乏信心

问卷显示,在回答“当你过马路遇到红灯,路上没有交警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49%的大学生选择了“和别人一样走过去”;在回答“乘坐出租车,司机拒载,你将如何处理”一题时,选择“立刻拨打电话投诉”的仅有19%。在回答“您是否对公、检、法的司法正义有信心?”,21%的学生选择“没有信心”;回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选择“不太平等”的占79%。由于当前我国法律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公民的合法权益没能得到有效的维护,未能体现整个社会基本价值的评判标准,由此导致了一些人对法律的不信任。

(四)是非荣辱取向正确,但与己无关的比例居高不下

调查显示,56%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在公共场所吸烟”;80%的大学生表示“会对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有82%的大学生表示“乘公交时会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82%的大学生在公交上看见小偷偷东西,会马上“提醒乘客”或“捉拿小偷”或“拨打报警电话”;但也不能忽略其余的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观望“、“不愿多管闲事”和“无所谓”,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参与公众生活时顾虑很多,转型期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剧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利己主义、个人本位、金钱万能等口号让一些人迷茫,“五四”以来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责任感、崇高理想和开拓精神弱化,出现“个人自扫门前雪”,不关心公共事物,社会责任感淡化,社会参与度低,缺乏公德,当“枪手”、考试作弊、逃课、破坏公共设施……忘记了真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三、成因归纳

(一)社会因素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君权观念、特权思想以及民间安贫乐道、逆来顺受的处世态度始终存在。我国学校长期以来对公民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公民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教育研究中较少被提及,还没有建立起正式的、具有相对规模的公民教育课程。在我国,公民教育更多的表现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部分,由于缺乏具体实施环节方案,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惯性下,公民意识培养也往往流于形式。

作为教育主体的父母、教师和各级领导到干部基本上都是经验型的传统社会主义文化的受众,大多在政治价值观念方面缺少现代化的理念。教育主体的自身的现代化缺失使得他们难以应对现代政治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因素

目前高校里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关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以部分内容展示,且总课时在院校授课计划中多打折扣,大班授课缺少氛围,效果不显著。大学生是一个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有着较高水准的年轻受众群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必须提供相应的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较为系统的、科学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还要注重从多角度、多层面整合这些内容。靠讲大道理、思想灌输的简单方法,缺少启发性机制和具体的操作程序,不关注受众的微观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使之被动的接受“权威”不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法律教育的价值在于倡导法治精神,其核心是以树立法律权威、培植法律信仰,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为社会做贡献。目前大学法律教育不到位,教学内容局限于法律条文学理说教,缺乏实务操作,教学目的忽视传承法律背后的精神价值,较少进行独立人格方面的启发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变迁和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四、对策方案

(一)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转向为公民教育

我国的政治教育目标从“培养革命者和革命接班人”到“培养四有新人”,如今传统的政治内涵无法涵盖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政治教育理论内涵缺乏,其实际效果被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所削弱,空洞的说教反而让学生反感。那么以民主与法治为本质特征的新型社会要求传统的政治教育必将被现代化公民教育所融合。

(二)坚持内容与过程统一、知行合一

当我们需要对某个公共话题进行批判思考,进而采取有效的行动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的源起、性质、解决方案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等有充分知识储备,所以基本知识和认知过程是教学环节不可分割的关联要素,教师不能只介绍知识而忽略学生的认知体验。《学会生存》中曾做过这样的表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按照这个样子发展,它就不是真正的民主教育。”③引导并使学生最终认同以国家主人的身份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履行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与责任,是学校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

公民意识的养成不单单是对其自身法律赋予的权利的了解,也包括了公民突破对个体自身水平的限制,积极参与社会化管理活动的过程。公民教育需要重视实践环节。以参与互动、感受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实现公民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现实社会的管理活动中。我们在教学改革的框架下,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校内外的管理实践,以激励公民意识。

(三)法律教育领域下的公民意识培养需改进教学方法

公民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依法治国体现出的内在自觉、自由理性、普遍效力依赖主动的、信守法律精神的公民意识。我们需要通过公民意识在社会成员中的传播,使得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成为公民内心确信的信仰和追求。其内容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责任意识、程序意识等。

在讲授“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要让学生理解“有限政府”的深刻内涵,从而更科学理性的认知政府的运作方式和政党观念,培养大学生们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兴趣。

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法治经济”,也是“权益经济”。在当前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讲授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义务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要帮助学生走出“法律无能”或“法律万能”的误区,在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合同法》时,引导学生体会这些针对特殊群体的特别立法价值———通过立法追求实质平等,以国家强制力给弱者保护,理解社会公正的意义。

课堂内应积极开展专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

(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公民教育网络

公民教育内容涉及法律、经济、道德、环境、国际社会等诸多领域,它是一个功能概念,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或过程之中,而不是仅仅等同于学校教育中的某些学科或某些活动,学校对待公民教育要有全局意识。学校必须建设自己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提供机会对教育者队伍进行培养,加强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鼓励雙师,引进具有丰富法律工作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进入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力所能及地使高校公民的教育面向社会、服务地方,在与社会各机构相互交流的同时更好地检验自身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贺卫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法律意识教育 篇12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 就是对于就业的大学生关于就业法律思想、心理、知识等因素的总称, 现在的大学生对就业法律知识的了解, 还比较匮乏, 有些方面还处于完全不通的状态, 针对于大学生对就业法律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大学生对于就业法律知识的缺乏

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但是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讲, 只有少数的学生主动去了解就业法律方面的知识, 仍有很大部分对于这类知识抱着无所谓、漠不关心的态度, 相比于就业法律知识他们更想了解的是如何快速就业, 这种情况的出现, 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正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些法律的问题, 很多都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到, 如《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等, 但是大多毕业生只有当自己的权益收到侵犯时才后悔莫及[1]。

(二) 合同意识较差

在当代中国, 大学生就业合同等契约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就业协议书和就业劳动合同的订立, 这些合同的内容涉及到的法律知识, 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大学生本身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这份签署的劳动合同就可以起到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作用, 避免大学生受到某些不良公司的迫害。但是, 现如今的大学生在签署合同时也不进行合同内容的仔细阅读, 就草草签字。此外还出现签署多家公司就业合同的事情发生, 这种严重的违约行为, 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非常不利。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就业合同意识是多么的薄弱。

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法律问题

(一) 大学生求职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目前, 大学生就业状态是“僧多粥少”, 这种状态下的竞争是十分的激烈的, 大学生为了尽快的就业, 对于用人单位也不进行审核、了解, 就盲目的讲信息费、报名费等等费用缴纳到用人单位的手中, 这时有些不良企业就浑水摸鱼, 将钱收入自己的口袋中, 就“携款潜逃”, 这种骗术在当今的大学生就业环境中屡见不鲜, 但还是有的大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 这就导致这种诈骗的方法得以持久的延续下去, 致使更多的大学生受害, 从另一方面看, 这也是大学生对就业法律知识缺乏了解导致的结果[2]。

(二) 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力薄弱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培训, 学校更多的培训内容就是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培训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相对而言就业法律知识的培训就比较少, 这就出现大学生就业后面临许多的法律问题, 却不会解决的情况。从现在的就业的大环境来看, 单纯的培训择业观和求职技巧, 显然已经不适应, 现代大学生就业的发展。大学生一般都是从学校里出来, 对于学习周围的社会还是比较陌生的, 很多的社会经验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的欺骗, 因此, 大学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应该着重培养依法就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方面的内容。

三、大学生就业面临法律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 政府政策的保护和引导

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的保护是非常有作用的, 除此之外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也应该进行政策上的引导, 比如对有些大学的就业具体情况进性及时的跟进研究, 结合当今就业出现的各种问题, 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探讨, 颁布新的政策, 保护大学的合法利益。另外, 还需要加强对于用人单位的审核, 包括对于营业执照、具体的营业项目、环境进行调查, 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用人单位, 并对用人单位采取一定的奖罚的措施, 正规单位进行奖励, 违法单位进行惩罚, 为学生的正规就业扫清障碍。

(二) 大学生对求职工作法律意识的了解

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加强, 归根结底, 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 首先在就业前就需要在学校里, 了解相关的就业法律知识, 因为这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 所以要谨慎的对待。在求职的过程中对于应聘单位要进行事前的了解, 避免出现自己上当受骗的情况。最后, 就是学生在求职网站上的个人信息, 一定要设置加密保护措施, 避免某些不良单位盗取。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生在就业法律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 仍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 学生主动性欠缺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学校和政府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教育和保障引导方面不够完善, 在今后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中, 需要学生、学校、政府三方面的结合, 共同的来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锋.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1 (7) :215-216.

上一篇:南方与北方下一篇:数字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