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意识

2024-06-25

法制教育意识(共12篇)

法制教育意识 篇1

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个体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自我,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成为善于实现自我潜能的人。大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也将在这个关键阶段为完成两个角色转变做准备:一是从准成人到成人的转变,包括由依附于家庭到自立于社会,由人生观、价值观偏重感性逐渐上升到偏重理性等等;二是由以学习为主的学生转变为在一定职业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职业人。高职生只有适应角色转变的过程,才能主动发展,实现最佳社会化。因此,强化成人意识和职业意识教育,就成为高职德育的特色和重要内容。

成人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准成人向成人转变

(一)成人意识

成人意识是成年人在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时,自觉审视自己行动、理性思考自我与社会和他人关系的思想活动。成人意识支持内心认为自己是成人,同时要求社会承认自己是成人它不仅是一种自我感觉,而且要求从行为表现上达到社会承认的水准。

成人意识从体系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自我概念、自我同一性、自控能力、社会经验、适度社会化、社交能力、认知理念、认知方法、问题解决能力、情感观念、情感方法和情感能力。具备成人意识的个体,能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各类事物包括自我,掌握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完成相关领域中某些活动的能力。

个体的心理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等,心理应表现出与年龄相适应的状态。作为年满18周岁的成人,应该表现出相应的成人意识,这是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所必需的。一般而言,成人意识应在18~24周岁之间适时获得。

(二)高职生成人意识与成人行为能力存在差距

高职生一般在18周岁以上,法律意义上已经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人。事实上,高职生也已经意识到自己进入了“成人世界”,并相应地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主性以及较为稳定的认识和评价自我与社会的能力。但由于思想不成熟和经验不足,高职生在成人意识方面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有成人感,但缺乏成年人的理性思维与行事法则,即成人意识与成人行为能力存在差距。这种准成人状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事物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但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高职生有思想、思维敏捷、信息来源渠道多,加上自身阅历日益丰富,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社会,但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真正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因而在认识自我和其他事物时总带有片面性和不彻底性,很难由表及里、全面地看待事物,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从另一个层面讲,表现为社会化程度偏低,社会经验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较差。

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但心理依赖依然存在大学里独立学习与生活的经历,让高职生意识到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他们的自主、独立愿望日趋强烈,试图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指导,独立生存。但是,高职生的自立能力还未与自立意识相匹配,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以顺利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因而在很多时候又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心理。从心理发展来看,他们独立自强的性格特征还未确立,自觉性和自制力还有待提高。

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但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很多高职生都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并设计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但由于缺乏针对个人素质提高的系统学习和锻炼,缺乏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让网络游戏、交友游玩占据了自己大量时间,往往是计划多而执行少,目标多但实现的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生潜力的开发。

敢想敢干,但执行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较差,责任意识淡薄高职生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并且敢于尝试,但因为知识贮备不够,能力欠缺,方法不适当,技巧未掌握,表现出较低的执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不理想。而一旦遭受挫折,他们中的很多人要么放弃,要么否定自己,要么否定问题本身,很难理性地去面对和分析挫折,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新努力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和后果,尤其对事先未预料的后果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总而言之,大部分高职生缺乏成人应有的理性、自立、自律意识、责任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等,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成人成才。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成人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准成人向成人转变

在高职院校开展成人意识教育,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树立一个意识——全程全员做好高职生成长的引导工作高职生尽管从法律意义上已经成人,但成人意识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因此,在高职生成长的过程中,从大一到大三,从学校管理人员到教师、职工,都要始终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的实际,重视培养他们的成人意识。

利用两条途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成人意识的获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既需要理论引导,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体会和领悟,从而达到塑造的效果。要通过入学教育、“两课”教学、专题讲座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人角色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自己当前存在哪些差距、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应通过举行成人宣誓仪式、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中不断实现角色的转变。

强调三个内容——自立意识及能力、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高职生的成人意识中,自立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处于核心位置。自立是不依赖别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做事的精神,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职生而言,自立关系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自立强调意识和能力的匹配,要引导学生不仅独立,还要自觉培养独立学习、生活、交往等能力。自律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进行主动掌握、管理的高级意识活动。自律意识关系到学生目标的完成与潜能的开发,关系到他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关系到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评价、修养和调控,强化自我修养,完善个性品格,形成正确、清晰、理智、成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责任意识是指人要知道并尽心尽力完成与自己所扮演角色对应的任务和职责,既是一种道德意识,也是一种行为实践。在高职生中强化责任意识,一个基点是要让他们明白:任何行为都会产生后果,成人都得独立承担这种后果,因此,应理性思考自身行为,妥善选择相关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职业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一)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的总和,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对职前学生来说,职业意识就是把对前途和未来的美好追求寄托在具体的职业上,并以此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按照相应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对在岗人员来说,职业意识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职业意识是一个人胜任某种职业活动须具备的自我调节力量,它能正确预期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客观分析、评价人的职业潜力,不但是学生当前学习、生活的动力,也是其未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条件。

(二)高职生职业意识现状——职业期望与职业准备存在差距

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存在许多不同。简单地说,学生是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的受教育者,任务是逐步掌握本领,完善自己;而职业人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本领,通过工作谋生、实现人生价值,以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在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过程中,不仅要有职业期待,还要有职业准备。

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高职生在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成功就业。在职业意识上,表现为有强烈的就业愿望,对自己现状有初步认识,对未来职业期望值较高,并初步形成一定的择业态度。但是,高职生职业意识依然是不成熟的,其典型特征是:对职业人角色了解过少,职业期望与职业准备存在差距,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质量。

有调查显示,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佳的毕业生质量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1)专业能力不强。毕业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处理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问题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在职场中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影响良好劳资关系的建立,导致就业质量不高。(2)缺乏职业基本知识。很多毕业生尽管学有一技之长,但对国家的劳动政策、就业政策等政策法规不了解,又缺乏对行业特性的了解,对职业岗位的认识模糊,没有充分的职业基本知识准备,无所适从,盲目就业,影响了就业质量。(3)职业主体意识薄弱。表现为法律意识薄弱,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不强,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过于依赖政府、学校、家长,不会也不敢运用法律、依托劳动组织等正当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或者在维权时采取不理智的行为,影响劳资关系的和谐。(4)缺乏职业价值意识。很多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职业价值,更没有成熟的职业价值取向,往往用有无“面子”来认识职业,不愿意从事基层的“脏、苦、累”工作,往往错失了许多职业岗位。(5)缺乏职业情感。表现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以膨胀的自我需求为中心,稍有不如意就立即“跳槽”,跳来跳去,结果一事无成。(6)缺乏正确的职业态度。自我认识不足,没有自我评价与比较,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单纯以收入为择业的标准,职业取向简单化,或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为工作而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心态与职业人的要求相差甚远。(7)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后没有把当前工作与事业目标结合起来,目标取向不明;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讲诚信,甚至违法乱纪,极大地破坏了劳资关系的和谐。

(三)强化职业意识教育——引导高职生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应当属于技术实施型教育,它不是培养“通才”的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应当注重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实现成功就业。成功就业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顺利就业,二是就业质量较高。对于正处于职业准备阶段的高职生而言,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是他们完成学业和毕业后实现良好择业、就业、从业、创业的思想基础,是提高他们就业质量与职业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要促进高职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并成功就业,必须注重职业意识教育。

在职业意识方面,高职生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学好职业知识,锻炼和提高职业能力;(2)形成理性职业意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培养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养成职业情感;(4)了解职业信息和政策,培养职业技巧。

相应地,学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配套教育工作:(1)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增加相关知识储备、熟练掌握技能,做好基本职业准备;(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就业形势,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责任相结合,确定对未来职业的追求、规划和构思;(3)通过入学教育、现场参观、实训课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热爱专业,遵守职业规则,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道德;(4)及时全面地向学生公布就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从信息搜集与筛选和求职材料准备与递交,以及面试的知识准备、形象塑造、语言表达和心理调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择业技巧。

作为完善人格和完满人生的德育,应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适应并胜任不同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把成人意识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高职德育的特色。

摘要:高职生要在大学时期为实现自身从准成人到成人、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做准备,而目前他们在这两个角色转变过程中都存在适应与胜任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成人意识和职业意识教育,通过德育帮助学生适应新角色,促进他们成人成才。

关键词:高职生,成人意识,职业意识,德育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2]蒋志勇.高校加强青年大学生成人意识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3]张俊涛,杜爱华.成人意识概念深度剖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7,(5).

[4]祝世娜.职业意识教育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21).

[5]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法制教育意识 篇2

安家小学:罗丹

一、教学目的:

1.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宣传。2.培养学生养成知法、守法的好习惯。

3.有效地树立良好的学风,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教学过程:

㈠ 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要上一堂特殊的班会课——增强法律意识,创建平安校园。㈡ 主要内容:

1.为什么会有法律的产生?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2.平安小调查。

3.教师展示安全事故案例,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4.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 5.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违法和犯罪的区别。㈢ 扩展延伸:

法制教育意识 篇3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情景导入;实践活动

不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法律意识、做人的道理都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发展前进的坚实力量。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学。

一、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尤为重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法制教育,如果单独教授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搜集黄河变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小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黄河的变化,从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借此教师抓住机会,向小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图片中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对吗?森林被毁灭了,草原被破坏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为一位我们国家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森林和草原呢?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本节课文,进而向小学生提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小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森林树木和花草,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的教学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

二、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放过每个法制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识,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习法律知识,慢慢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文章内容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在词组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在讲到文中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医生问几个孤儿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老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几个孤儿中的一个,你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吗?”“大家见过献血车吗?”“知道我们国家相关的献血法有什么规定吗?”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提问,然后顺势讲解法律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会为自己的朋友献血,那么我们呢?我们国家的献血法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就是我们自愿献血而不要求任何回报,且等我们长到18岁以后就可以献血了。献血车、献血站的医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伤生病的时候的,都是为救命治病的,而且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献血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用过深讲解,让小学生明白献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即可。

三、课后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法律意识

小学中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小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学习接受能力慢慢增强。因此,此时是教师渗透法制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住课后实践活动这一时间,积极为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创造机会。例如,在实践活动课上,可以组织相应的法制演讲比赛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现场分析法律故事;组织辩论赛分析生活中的法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后,组织小学生进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比赛活动,学习到我国国旗法从1990就开始实施了,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必须尊重和爱护国旗,明白了学校为什么会每天升国旗等。这不仅使小学生了解到国旗对于我们国家、公民的意义,而且更加深化了小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

总之,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法制教育,而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为提高公民素质尽一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研修法律常识与语文教学,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何朝敏.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贵州教育,2015(21).

公民意识教育 篇4

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所形成的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觉, 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念的自觉反映, 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观点和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 还包括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人格、自我道德的批判, 对实现自身应有权利的主张和义务的担当, 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依恋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倾向。因此, 公民意识事实上是公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自我确认。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本体层面上, 从内心深处认同“我是国家的公民、我与国家为一体”;理念层面上, 牢固树立法律意义上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实践层面上, 充分行使权利, 认真履行义务, 提升公民品位。

团员意识教育 篇5

概念

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团员意识教育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政治意识教育。即拥护、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的目标下的共同理想。

(2)正确参与团内和社会管理监督的民主意识教育。即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学习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知识,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团内民主政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和对团的工作的民主监督,做推进团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力量。

(3)团员权利和义务平等一致的意识教育。即正确认识团员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平等一致的关系,明确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把履行团员义务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团内生活中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遵守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的法制意识教育。即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5)高于一般青年的模范意识教育。即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青团员,时刻注意用团员的标准要求和鞭策自己,不断增强做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努力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

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新时期的团员意识包括的内容

(一)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共青团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是团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

(二)组织意识。组织意识是共青团员独特的政治身份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团的先进性的一种体现。

(三)模范意识。共青团员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每一名共青团员必须时刻注意用共青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做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带头作用,努力成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开拓创新的模范。

团员意识教育暨学生干部先进性教育报告会发言稿

[ 作者:宋庆明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664 更新时间:2005-12-7 文章录入:张强 ]

校学生会纪检部部长——张强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借此机会进行一下交流,今天我讲的并不是什么先进的感人事迹,目的也不是让在座的感动流涕,仅仅是工作的几点体会。也许大家也有这类感受,就请跟我在回味一下。

作为学生会干部,首先你就与权力打了交道,虽然它不大,但如何使用是关键。所以,我首先要讲的就是权职问题。

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在较大的程度上加入学生组织要么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要么就是想有点权力出出风头,较少一部分是真的想为同学服务。但工作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我们渐渐改变了那初生的萌芽。现在,作为一个部长,便感觉到:权力大了,事情也多了;责任大了,也多了。时时警戒自己,在工作期间,切不可滥用职权,不可以用特殊的身份处处寻求绿灯。作为学生干部,凡事不可专权,应多与同事协商,交流,多参考一下别人的意见。学生组织的各个部门,更应广开言路,权不可乱,言不可乱,充分考虑后再做定夺。

在工作时,也要避免徇私。当然,这不表明我自己没做过,但我有很多感触。对于部分同学,你第一次让了步,不久,他却又来缠你,像这样不知悔改的人,你“以德报德”已无丝毫之用,只能“以正报德”。同时,你对他开过一次绿灯,别人也想拥有“第一次”。至此,你的工作将很难继续进行。所以,按原则办事是很重要的。

作为一个干部,对待同学,切不可有高人一等的心理。不要时时把什么部长,什么班长等挂在嘴上。摆什么官架子,我看不起这样的人,也不会作这样的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之”在职权方向的部分个人约束条约,也是从工作中获得的一些正确思想。

其次,就要讲一下如何做的问题。

也许在家中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干部不是对下级开会,批评下级人员,就是向上级作虚无的报告或拍上级的马屁!我们不能这样想更不能这样做。我不希望我们中的人只会动嘴皮子而不会动手。只有实践才有发言权。

作为学生干部,也不可一昧的发号施令,只顾着去吩咐别人,我们自己也要去干、去体验。将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与同事多交流,让别人在工作中少碰壁,少走弯路。

同时,也应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听听群众的意见和愿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也要在国华留下点东西。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工作要热情而且要敢于尝试。用官方话说:当上司分给你某一项任务或工作时,切不可第一句就是“我干不了”或“我不想干”。说句实话,有些事情我自己也不想做,但我身上又有另一种角色。我常这样想这也许是别人对我的一次考验,即使不能成功,试试也无妨,毕竟多动手一次也多收获一分。我能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但不知各位如何?

作干部,也不可避免成为同学的出气筒。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切不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彼此发生冲突。有时,他人的语言可能过于偏激,虽说“士可杀,不可辱”我觉得能屈能伸更为重要。当然,有时也需变通,忍一时之气后必会风平浪静,“不迁怒,不贰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作期间,要有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它能使你永葆正确工作方向。以上便是我在工作中的部分心得和在工作时个人条约的内容。我不想讲自己做过的事情,也毋需去感动在座的每一位。永葆工作思想的先进性,不需要去炫耀自己做的先进事迹,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做到无悔,便可无须多谈。在此,我不提倡“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工作态度,未雨绸缪应是我们的一大法宝。

其他的我也不想再讲,作为一名干部“任重而道远”。如何去取得合格,争取优秀,望各位三思!

——朝阳区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典型发言

下载本讲话录音请进入青州社区〉热点活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有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团干部汇报朝阳共青团的工作。现将朝阳区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朝阳团区委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从今年3月开始至年底在全区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团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力求达到四个目的,即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夯实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团员、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引导青年在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朝阳区“三化四区”建设中切实发挥作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参与。朝阳区委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把“党建带团建”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全文转发了朝阳共青团在先进性教育中开展的团员意识教育的做法,得到团市委成华书记的肯定和鼓励。

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开展中,我们积极探索规律,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已有工作品牌和青年分布状况,开展适合朝阳区域特点的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形成了“广泛覆盖、多种形式、树立典型、力求实效”的工作特点。

一、广泛覆盖,增强团组织在全区团员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按照青年党员、共青团员、青年群众三个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全区青年党员积极踊跃参加各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各类主题活动;共青团员深入学习党章、团章,学习材料汇编,树立团员模范意识,团组织积极推荐政治素质过硬、在生产和工作一线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团员和团干部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在入团积极分子和青年群众中广泛宣传先进性教育的意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进一步巩固执政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截至目前,先后有1136名团员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同时,以团员意识教育为契机,重点加强了团组织与非公经济组织和流动青年的联系,提高流动青年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扩大团组织覆盖面。

二、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学习、主题活动、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的团员青年切实树立先锋模范意识。

一是理论学习。团区委开展了上团课、讲党课、过组织生活,坚持“晨讲晚读”等品牌,坚持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制度,将每月第二、四周的周一下午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时间。基层团组织也积极开展了读一本好书、看一场电影、写一篇体会、听一次党课等理论学习活动。

二是主题活动。团区委组织开展“理想信念在实践中磨砺,激扬青春在奉献中闪光”、“为什么入团”等讨论交流;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举办了“党旗辉映团旗红”老中青三代党员论坛,激励带动广大青年铭记历史,紧跟党走。基层团组织也通过青年干部论坛、主题演讲比赛、党团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参观教育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

三是实践教育。作为朝阳区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扶助弱势群体工作中,团区委联合有关部门推出了以助老、助残、助孤、助困、助学五项志愿服务为内容的“贴心工程”志愿行动。在“六一”期间开展慰问优秀贫困青少年“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教育、送去一则寄语、完成一个心愿。开展以安全服务、温情服务、生活服务、健康服务为内容的助老活动,向社会招募助老志愿者、志愿家庭、志愿企业和老年志愿者,目前已对21位空巢老人结对服务。我们在9个街乡试点,推行使用集“服务积分、消费优惠、评优依据”三项功能为一体“青春朝阳卡”;启动了“人文奥运朝阳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推出《青春朝阳奥运志愿行动规划》和《青春朝阳志愿服务手册》;开通志愿服务热线;对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参与区域建设与志愿服务社会化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了团组织实践育人的作用,使广大青年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三、树立典型,深化团员意识教育成果。我们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示范群体建设,激励带动更多的团员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团区委开展了“十佳百星”评选活动,对朝阳区十个行业涌现出的100名政治坚定、业务过硬、道德高尚的先进青年进行表彰,使广大青年学有目标、学有榜样。团区委联合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推出了六名朝阳区志愿者形象大使,进一步扩大志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实践“人文奥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基层团组织在教育活动开展中,也注重树立典型,平房地区、奥运村地区等基层团组织通过挖掘身边的共产党员典型事迹、走访优秀党员、与优秀党员座谈、汇编优秀党员事迹材料等,不断掀起向优秀典型学习的热潮。

四、力求实效,促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中,本着“求实效、建长效”的原则,进一步凝聚青年思想,推动各项工作。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区人事局正式成立朝阳区团校,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区域青年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调研,加大推优荐才力度,加快青年人才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举荐和使用机制。二是建立基层团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目前,团区委正联合区委组织部研究拟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带团建”、“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推优入党”三个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全区团建工作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区域青年协作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在巩固农村、机关、企业三大传统领域团建的基础上,加大社区、非公和社团中介组织三大新兴领域团建,不断探索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经验和规律。抓住先进性和团员意识教育的有利契机,建立团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基层,高碑店、小红门等地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团建组,抓住契机,带动基层团建的全面活跃。

法制教育意识 篇6

【关键词】高职生 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09-03

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对于法律,特别是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这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给高校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本文试对高职生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法制教育教学方面探讨增强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一、当前高职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高职生的法律意识现状,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学院高职生进行了法律意识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高职生法律意识现状如下:

(一)法律意识增强,但关注法律的自觉性不高。调查显示,当前高职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这体现在:(1)他们普遍认识到学习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观念已由“要我学法”转变为“我要学法”,都认为有必要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因此他们学习法律的热情很高,绝大多数学生乐于学习与法律相关的课程特别是法律选修课,乐于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法律素质。(2)他们大多能够认同法治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有的甚至能够通过一定的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有的学生还会关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观看法制节目,阅读相关的报刊,甚至会参与法律草案的网上投票活动。

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增强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大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力度是分不开的,大多数学生对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并认可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尽管如此,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多数学生并不会自觉关注法律相关问题,即便是最简单的观看大众传媒报道的真实案例和精彩法律栏目也没有形成习惯。

(二)法律意识层次不高,突出实用性和功利性。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的法律知识远远不够,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需要。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讲求实用性。学生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包括:(1)就业、择业中的法律问题。就业问题本身就是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再加上学生打工的亲身遭遇和师兄师姐们就业中权益被侵权的现身说法让学生首要关注就业、择业中的法律问题。学生们强烈要求深入学习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保障其将来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问题。学生也是消费者,所以他们也很关注在购买电脑、手机和其他生活用品的时候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3)涉及学生所学专业的法律问题。一般的学生都比较关心跟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法律问题。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喜欢学习经济法,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喜欢学习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更关注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问题。(4)有的学生还关注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家庭法等。

学生普遍希望所学法律知识能够解决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相关的法律问题。这说明高职生的法律意识层次还不是很高,较为注重眼前利益,突出强调学习法律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三)法律信仰不坚定,法制观点消极、偏激。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有不少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他们的法律信仰不坚定,法制观点消极甚至偏激,对法治现状不满意,对现行法律不信任,甚至质疑法律的权威。这体现在:(1)对现行法律没有信心,看重权力和关系,有的甚至认为法律更多的是代表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的利益。(2)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选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人不多,多数学生选择自认倒霉,或者找关系解决,认为最好不打官司。(3)质疑法律的权威,质疑法律是否真正严格执行、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否公平公正等等。(4)对当前的法治现状不满意,对贪污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质问法律何时完善。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虽有法律却无法治,法律只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工具。在数千年的专制社会里,国家的公权力在各方面侵入民众的私权领域,中国人早已习惯了专制和服从,学会了忍气吞声和逆来顺受。人们的权利意识很淡薄,义务本位的观念很重,普遍有一种厌讼观念,对法律的认同感低。这样的传统同样影响着现在学生的法律观念。(2)社会现实的影响。纵观目前我国法制建设状况,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执法者违法的现象。报纸上经常报道的官员丑闻或者贪污案件,就业中的不公平问题,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拼爹现象,扶老人事件等,这些现象让一些学生质疑法律的权威,把金钱、关系、背景看得很重,甚至认为权大于法。

(四)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不高,缺乏责任意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厌讼的价值取向和轻程序的现实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调查显示,高职生的法律权利意识明显弱于法律义务意识,维权意识不高。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选择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的人不多,多数学生选择忍气吞声、默默承受、自认倒霉,或者找关系解决,甚至认为不管有理没理,最好不打官司。即使碰到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违法之举,他们也不去检举、控告,有的采取“私了”办法解决,有的则希望息事宁人以除后顾之忧。

即使有的学生维权意识高,知道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又欠缺维权能力,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们欠缺相关的法律知识,不熟悉维权途径,维权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往往不够合理适当,甚至不循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考虑采用极端手段,这样反而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此外,学生大多缺乏责任意识。当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时,会选择极力逃避、推卸责任,缺乏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和勇气。

二、增强高职生法律意识的法制教育教学对策

高职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表明高校法制教育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的是05方案,自2006年以来,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合并后教材编制、教学学时设置等都发生了变化。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的“基础”课新教材总共7章书,涉及法律的是第五、六章和第七章的部分内容,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和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主要讲授法律基础理论,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中的部分内容主要讲授法律知识,包括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和个人品德养成中的法律,这么多内容总共安排10至12学时讲授,课时少,内容多,教师要完成教学计划,只能挑重点来介绍,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也无法充分展开、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怎么可能传授法律知识呢?在这有限的课时中,高职生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学到和拥有扎实的法律知识,这严重地制约了高职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应该怎样开展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分清“基础”课与法律选修课的任务,把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地衔接起来,同时结合编制法律辅助教学资料、开展法律实践活动和建设法律咨询学习网站等途径增强高职生的法律意识。

(一)正确认识“基础”课中法制教育教学的任务,把握重点展开教学。“基础”课进行法制教育的根本任务应在于提高高职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民主法治观念,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将高职生培养成为法律方面的专门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向学生全面地传授法律知识,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过多的法律条文。另外,要注意法律知识并不等于法律意识,很多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不在于他不具备法律知识,而在于他没有法律意识。虽然法律意识与人对法律理论和知识的了解深度有联系,但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与法律意识成正比。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主要是看他是否能将法律的理论和知识变成他内心固有的信念,并以这种信念引导他从事合法的社会行为。加之课时有限,想全面传授法律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法制教育教学应紧紧围绕如何提高高职生的法律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根本教学任务来展开。这一任务的实现有赖于树立法律信仰。只有具备良好的法律信仰,才能有牢固的法律意识,才能使社会成员的守法行为由他律变为自律,由外力强制守法,内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守法行为。

“基础”课有关法律方面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法学基础理论的讲授上,而不应该把时间放在详细地向学生讲解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主要包括:(1)讲授法的本质、特点、作用和法的运行,使学生了解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不遵守法律会带来什么后果等,使学生领会法律精神,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捍卫法律的权威。(2)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特征和构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加强其对中国法治建设的信心。(3)与学生就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和权利义务等基本的法律观念展开探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4)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文化尤其是西方法律文化,推荐学生阅读法谚法语、经典法律故事和著作,让学生接受法律思想精髓的熏陶,从而摆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负面影响,学会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总之,法学基础理论的讲授发挥的空间很大,在教学时应注意切合学生实际选好角度,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生动、活泼的讲述,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最终也就达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

(二)开设法律选修课,补足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养成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要增强高职生的法律意识,光靠“基础”课是不够的,还须另外开设法律选修课补足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把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地衔接起来。法律选修课要突出以下特点:(1)实用性,课程中传授的法律知识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有选择地介绍一些部门法,如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程序法律制度等。(2)专业性,即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所侧重地开设课程,如在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中开设知识产权法、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汽车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中开设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三)编制专门的法律辅助教学资料指引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编制适合各自院校使用的辅助教材等教学资料,其中法律法规和案例的选取应当适应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辅助教学资料还可以适应学校专业设置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编制。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四)开展法律实践活动。除课堂学习外,还要广泛开展法律实践活动。高职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主要包括:(1)参与网上立法讨论。近年来,由于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发达,很多法律草案都会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投票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公民意识。(2)参与法律热点问题的讨论。大众传媒经常会就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例或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亦可以参与其中,这有助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3)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上的法制节目,阅读法律类报刊。(4)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到监狱参观考察等。(5)组织学生在校内办模拟法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

(五)建设法律咨询学习网站。每个学生遇到的法律问题不尽相同,我们可以建立法律咨询学习网站,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法律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法律上的困惑。我们还可以在网站上建立相关链接,帮助学生及时把握我国最新立法动态和法学研究成果,经常地保持与法律接触,从而在耳濡目染中增强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伯尔曼.法律和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

[4]黄蔡芹.浅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

[5]张晓燕.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之异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330)

【作者简介】戴向芸(1981- ),女,广西陆川人,法学硕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法制教育意识 篇7

首先, 增强了问题意识。国际论坛始于2001年, 这十年刚好是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时期, 面临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国际论坛正是抓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面临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如中国高等教育特色发展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教育质量提升问题、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问题、和谐文化建设问题、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 推动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 推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 增强了国际意识。通过国际论坛, 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 对问题的分析, 视野更开阔, 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 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

第三, 增强了地方意识。我国高等学校除少数由国家部委领导外, 绝大多数的管理权在省、市。市场经济是区域经济, 高等教育要为社会、为地方服务, 同时, 高等教育研究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十个省、市联合举办, 这些省市的领导, 有的是省长、有的是市长, 他们亲自参与高等教育的研究, 充分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笔者多次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示。以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为例,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教育理念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方面笔者在论坛上做了题为“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发言;另一方面, 在研讨中受到了启示, 如高等教育理念创新要考虑知识社会的形成, 我国战略发展中“主体功能区”的建立等社会环境变化;日本学者从国际上看我国的素质教育, 提出要从哲学层面进一步思考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并探索如何形成自己的课程模式, 以适应国际化的诉求;探索高峰体验课程、批判性思维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等等。这些观点、见地都十分深刻, 我多次给我的研究生介绍这些启示, 让他们分享这些体会。

愿今后国际论坛更加重视问题意识、国际意识、地方意识, 祝国际论坛越办越好!

对“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论坛”的追忆

李延保

(中山大学教授)

自2001年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举办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确定一个主题, 吸引国内外高校领导和理论研究专家进行高水平研讨。这使中国高校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真正走到一起, 共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事, 研究对策, 从实践上升到理性, 用理论诠释现实;共同分析时代背景, 凝练核心理念, 探讨实践途径。

2004年, 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的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其主题是“特色、个性与人才强国战略”。论坛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长和教育研究专家学者。远清会长、启迪副部长出席了论坛并讲话。论坛结合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以人为本”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核心, 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改革途径。其中, “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发挥个性、服务社会”成为大家的共识。

近年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都取得了新的快速发展和成绩,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提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进一步描绘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

“多样化、多元化”、“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成为这一历史阶段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大学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办学特色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也是体现学校被社会认同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要建成高等教育的强国, 不仅要有一批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更要有大批被世界同类高校认同的具有特色的各个层面上的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必须培养各类人才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需求, 在人才结构层面上, 既要培养能参与“上天入地”的高端科技人才, 也要有解决攻克技术难题的一线专门人才;既要发现能从事原创性基础研究人才, 更要培养大批适应我国先进创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中国的大学不仅要填补中国人力资源发展需求的所有空白, 也要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每所大学都应当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培养具有特质的人才。

法制教育意识 篇8

一、权利意识教育的认知前提:认识权利意识的重要性

在高校法制教育中进行权利意识教育, 首先应当认识到权利意识的重要性。权利意识是关于权利的思想意识。权利是指公民按照正义原则和法律规定享有的利益和自由, 权利从法律中获得生命, 同时又还法律以生命。正是由于法律所设定的权利能够为人们带来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 (前者如挽回了经济损失, 后者如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 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崇尚法律, 发自内心地尊重、信仰法律。因此, “权利是法律的精髓与灵魂, 法律的功效和价值恰在于权利的实现与保障”。[1]

而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权利意识的作用。权利意识指的是“社会主体对权利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的总和”。[2]由于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 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 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 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 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因此, 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 必然难以产生正确的行动。事实上, 权利的实现不能依赖于法律抽象的保护, 还应为权利主体所主张, 因为“每一项权利, 无论是民众的还是个人的, 都是以坚持不懈地准备自己去主张它为前提。”[4]权利意识是主体内化的行动导向, 正是在它的指引和推动下, 人们善待权利, 主张权利, 勇敢地“为权利而斗争”, 促使纸面的权利转化为现实的权利。

权利意识也是帮助人们树立法律信仰必不可少的心理要件和动力源泉。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的体验, 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 表征了社会主体对承载崇高法律价值、切实保障其利益的权威良法的心理认同、情感依归和自愿服从, 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境界。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进程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 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J·伯尔曼曾有如下经典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5]可见法律信仰对一国法治建设之重要。然而, 法律信仰的树立却极其不易。究竟如何才能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实践证明, 在正确的权利意识支配下主张权利、捍卫权利, “即为权利而斗争的精神和认真对待权利的态度是培养和塑造人们法律信仰的关键”。[6]因为正是在权利意识的支撑和作用下, 公民积极地对待、行使权利, 推动了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完善;而日趋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更加有效地保障和救济权利, 从而极大地彰显了法律自身的威严和效用, 培育了人们亲近法律、信赖法律的积极情感, 增进了人们对法律的认可与信任, 由此为法律信仰的生成构筑了必要的情感铺垫。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权利意识成为法治社会构建不可或缺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民主化、法治化的社会进程。

二、权利意识教育的历史反思:权利意识的发展变迁

在高校法制教育中进行权利意识教育, 还需要了解权利意识的内容和发展变迁过程。权利意识包括权利认知和权利主张两个层次, 权利认知是权利意识的低级层次, 表明了权利主体对自我应该或实际享有的利益和自由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权利主张是权利意识的高级层次, 它既包括权利主体在对自我应该或实际享有的权利予以明确主张和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有效途径予以积极维护的意识, 也包括权利主体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主动提出新的权利主张的意识。权利意识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以权利主体进行划分, 可分为个体权利意识、群体权利意识和社会权利意识;以权利内容进行划分, 可分为人身权利意识、财产权利意识、政治权利意识、文化权利意识等;以权利形态进行划分, 可分为应然权利意识、法定权利意识和实然权利意识。就权利意识自身的基本成分, 有学者将之总结为权利认知、权利情感、权利评价、权利意愿和权利信仰等几个方面。[7]

权利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 与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等方面密切相关。古代中国,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阻塞了权利意识生成的经济基础, 宗法制度和礼治教化铸造了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恪守纲常的义务本位观念。近代中国, 国贫民弱, 内忧外患, 虽有严复、梁启超等启蒙思想家摇旗呐喊, 效法西方, 倡言权利, 但其强调的权利不免具有鲜明的国家本位色彩。由于“所急者乃国群自由, 非小己自由也, ”[8]因此, 兴民权、开民智、鼓励国民参政议政等更多地是出于挽救国家危亡, 抵御外族侵凌的国家利益考虑, 个人权利成为实现国家权利的手段。新文化运动兴起后, 关于国家与个人关系的探讨开始向个人主义的方向倾斜, 强调个人价值的个人权利意识日益彰显。个人不再是“国家之凭借”, 国家也不再是“人生之归宿”, “法律之前, 个人平等”, 个人的自由权利不可剥夺, “国家之所祈求, 拥护个人之自由权利与幸福而已”。[9]

然而, 在此后的革命运动和战争状态下, 救亡压倒启蒙, 国家本位观念和群体主义观念再度兴起, 个人权利意识趋于低迷。新中国成立后, 确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地位, 但是由于过于强调集体、国家利益, 缺乏对个人权利的制度性保障, 公民的个人权利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直到改革开放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 公民的个体权利意识才日益复苏和觉醒, 开始迈向“权利的时代”。

三、权利意识教育的现实关切: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加强权利意识教育

以往高校法制教育中权利意识教育比较欠缺, 突出表现为在教育内容方面重义务轻权利, 重守法轻用法, 忽视、轻视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启发和引导。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缺乏、淡薄, 不知、不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如有的大学生暑期打工交纳押金被骗、身份证件被扣留;有的大学生找工作应聘时不知行使对用人单位的知情权, 不懂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有的大学生就业签订合同时被收取保证金、试用期过长等等。显然, 如此培育出的大学生不能称之为真正地知法、懂法;他们只会延续传统民众对法律的消极服从, 而非是懂得积极行使权利,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代合格公民, 这与高校法制教育的育人宗旨是根本相违背的。因此, 在充分认识权利意识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教育十分必要。

首先, 在权利意识教育中应当突出权利本位意识。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基本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领域中具有一致性。马克思曾说过,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0]我国《宪法》第33条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因此, 在法律关系中, 权利主体同时也是义务主体, 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和发展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两者是相互依存、彼此统一的。值得注意的是, 权利和义务在结构上的紧密联系并不否认两者在价值上的主次关系。通常而言,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特权等级社会, 往往体现为义务本位, 权利在价值上处于次要的地位;而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 则表现为权利本位, 即权利是目的, 义务是手段, 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人们履行义务也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从这一角度来看, 权利意识的内涵应当体现为权利本位意识, 权利意识教育也因此要突出权利导向为主的权利本位意识教育。

其次, 应当结合具体的权利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权利意识教育。权利意识不是无源之水, 只有权利主体对自我应该或实际享有的权利内容有所认知和了解, 才能形成、发展权利意识。因此, 要想启发、引导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必须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到底享有哪些合法权利。

具体来看, 大学生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

其一, 大学生作为公民享有的公民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一) 平等权。即作为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 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 (二) 政治权利和自由。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主要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三) 宗教信仰自由。指公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四) 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公民身体不受非法侵犯, 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 (五) 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主要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以及因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其权利、受到损失后从国家取得赔偿的权利。 (六) 社会经济权。主要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和物质帮助权。 (七) 文化教育权。包括受教育权及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其二,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这一特殊主体享有的权利。这主要体现于跟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之中。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 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 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 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此外,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大学生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 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的权利 (第五十四条) ; (二) 符合条件的学生有申请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第五十五条) ; (三) 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的权利 (第五十六条) ; (四) 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的权利 (第五十七条) ; (五) 思想品德合格,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 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 有要求准予毕业的权利 (第五十八条) ; (六) 毕业生有要求学校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权利 (第五十九条) 。

其三,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种权利。如大学生作为民事行为主体享有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如大学生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损害赔偿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等;如大学生享有的各项诉讼权利等。

再次, 权利意识教育应当重在维权意识教育。如前所述, 权利意识分为权利认知和权利主张两个层次, 权利认知只是权利意识的低级层次, 仅仅对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并不足以确立起健全的权利意识。现实生活中了解、知道权利, 却在权利遭受侵害之时, 忍气吞声, 漠然处之, 不敢维护合法权利者仍然大有人在。因此, 更高层次的维权意识更为重要。维权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了解权利, 还要“认真对待权利”, 敢于“主张权利”, 勇敢地“为权利而斗争”。事实上, 需要“形塑一种新型的公民, 敢于为权利而斗争, 也善于为权利而斗争。只有他们, 才是推动一个国家的法治之路向前迈进的中坚力量”。[11]维权意识不仅有利于推动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 促进国家法治建设, 也充分体现了权利主体对自我人格的尊重。通过对自我应该或实际享有的权利予以明确主张, 通过对侵权行为予以拒绝、还击, 积极维护合法权利, 权利主体固有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得以确认和维护。因此, 维权意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权利意识教育的核心所在。

最后,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在权利意识教育中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懂得尊重、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随着社会民主法治化进程的加快, 以及随着高校法制教育中对权利意识教育的日益重视, 我们欣喜地看到,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较之以往已有所增强, 不少大学生开始觉醒其权利意识, 懂得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借助网络媒体作用, 起诉同学侵害自己姓名权和受教育权的罗彩霞, 为维护人身自由权而付出宝贵生命代价, 最终致使收容遣送制度终结的孙志刚, 以及向陕西省财政厅申请公开“微笑局长”杨达才工资收入的刘艳峰等都是大学生维权的杰出典范。然而, 我们也应当看到, 目前大学生在权利意识逐渐增强的同时, 也存在片面理解权利, 只知强调维护自我权利, 而不尊重、维护他人合法权利的不良现象。而社会主体“自己权利的确立是以尊重他人的权利意识为媒介的, ”[12]权利意识实质上反映的是公民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它要求个体在认识到自我价值, 认识到自己是不隶属于任何人的独立存在, 主张自己固有权利的同时, 也要推己及人, 将他人作为独立的主体而肯定其主体性, 承认、尊重他人的权利。我国《宪法》第51条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 高校法制教育应当重视培育大学生懂得尊重、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这是全面的权利意识教育的内在应有之义。

摘要:权利意识是实现现实权利和树立法律信仰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权利意识教育是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法制教育应当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利, 并在突出权利本位意识、维权意识的同时, 积极引导大学生尊重、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法制教育意识 篇9

1.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的教育观就要以学生为本,教师眼中的学生不仅是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个人,而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人。那么多的学校来争夺有限的生源,怎么才能让学生选择你的学校? 因此,必须尽快转变学校发展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建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办学理念。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感觉到孩子在学校里真正得到了提高,就会去为这个学校做免费而又实效的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学校的知名度不断提高。那么你的学校就会站稳市场,得到良性的发展。所以,学生就是我们的 “上帝”,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2. 树立服务意识

说到 “服务”,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饭店、商场。其实,教师这个职业从本质上说就是奉献和服务。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他的一生践行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服务理念。师生是平等的主体,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是要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要被人理解、被人尊重,他们有权利获得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站在被服务者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平等地与其进行交流,将心比心为他们做好服务。树立服务意识,实现教师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变,不仅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 培养爱的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活生生的人看成了考试工具,成绩好就足够了。爱在这样的教育体系里几乎没有什么分量。某中学曾请知名教授作一个主题为 “学会感动”的报告。教授的演讲真可谓是如痴如醉,孩子们听得却是昏昏欲睡,更为遗憾的是没有一位学生说听了报告很受感动。

问题出在哪? 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根本原因恐怕还是要从我们的教育上去找。只有分数,不见活人! 难怪我们的教育被称作是 “目中无人” 的教育。有人开玩笑: “现在是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初中课程,初中学高中课程,高中学大学课程,大学再学幼儿园怎么去做人。” 看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自身的公民素质、道德修养,提高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刻不容缓!

4. 努力提高效率

记得我刚刚工作的时候,一位老教师告诉我: “要做好教师这个工作,使自己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上好你的每一节课是最重要的。”正是因为精彩的每一节课,引起了师生的共鸣,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展示了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们不仅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而且要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既要读有字的书,更要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让他们真正地感觉到我们是他们一路前行的亲密战友,师生团结如一人,什么困难不能敌? 否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 《围城》 中所说的那样: “西洋人瞧不起东方人,富人瞧不起穷人,穷人瞧不起富人,全没有学生瞧不起先生那样厉害。” 师生之间隔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不要说宏伟的目标,恐怕正常的教学也难以进行。反之,正是得益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的一抹和蔼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语,都可能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开启学生的智慧,净化美好的心灵,使教学活动温馨亲切,生机盎然。可见,真诚关爱、师生和谐,不仅对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5. 创造和谐氛围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活泼好动,敢于挑战传统理念,但缺乏自律意识,常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因此,在积极地参与学生活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用智慧激励唤醒每个孩子的内在潜力,努力创建温馨和谐的班集体,让班集体成为孩子们学习活动的乐园。在班级管理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 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努力构建个性化的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模式。我引导学生围绕 “班风正、学风浓、环境洁”的奋斗目标积极参与制订班规,经全体学生讨论通过后予以实施。他们真的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个个小主人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还学会了相互监督,良好的班级风气悄然形成。

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意识 篇10

我们从教育学角度讲的创新意识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所谓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指人们对创造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一个人若没有创造意识, 则不可能开展积极的创造活动。创造意识强的人乐于创造, 勇于探索未知;创造意识弱的人, 因循守旧, 接受习惯。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对老师只能“唯命是从”, 恪守“师道尊严”、“唯师独尊”。学生的独特思想经常遭到批判和挑剔, 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压抑和磨灭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致使许多艺术类学生被塑造成照搬照演、照葫芦画瓢的“庸人”。这对艺术职业教育来说, 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是当代艺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个人认为, 对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理论教学的角度, 应从这样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 创设创新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教师有必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和愉快的学习环境, 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只有在轻松、愉快、民主、自由的气氛下, 创新教学的基本原则才能真正地得以实施。此外, 创新教育是与接受教育相对而言的, 它是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 只有在相应的教学环境下,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发展。

1.尊重学生人格, 培养创新情感

创新教学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民主、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 是进行创新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用尊重、信任、平等、友好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民主、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 使师生感情融洽、思维活跃。教师要尊重、平等地对待学生,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要创设教学情景, 提供机会, 启发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也只有在轻松、愉快、毫无顾忌、毫无压力的情绪氛围下, 才能激起对所学知识、所研究问题的兴趣, 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尝试、发现、创新”的过程中来, 才能敢想、敢说、肯思考、肯接受, 才能不断激发创新情感。

2.实行开放教学, 创设创新环境

宽松、自由、教学互长的学习环境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保证。传统的教学, 教师采取“填鸭”的方式, 我讲你听, 我写你记, 讲课内容脱离实际, 内容枯燥乏味, 形式简单, 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深刻地了解学生, 在情感、思想等方面要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变“师道尊严”、“教师权威”为“师生平等”、“以诚相待”。教师应在课内、课外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接受知识, 实行开放式教学, 创设宽松、自由、教学相长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的题目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对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关心的问题和社会上出现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由展开讨论, 教师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并积极投身到讨论中去, 对于在某些问题认识上的个别差异, 要善于发现其价值, 并予以相应程度的肯定,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为其创新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发展创新个性, 激发创新欲望

顾明远教授指出:“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就要克服目前教育中的单一性、封闭性, 尊重学生个人,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自我负责意识。……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标志。”[1]创新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 创新就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过程, 是一种求异性思维。没有求异, 就不可能有对新事物的独到见解和发现, 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标新。标新正是求异的结果。因此, 无论是标新, 还是求异, 都体现为鲜明的个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教师让学生画苹果的时候, 一个学生画出了方形的苹果。这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以至于有了下面的对话。“你吃过方苹果吗?”“没有。”“你见过方苹果吗?”“也没有。”“既然没吃过也没见过方苹果, 那么你怎么想到要画一个方苹果呢?”“我们家的人都十分喜欢吃苹果, 但吃苹果时常有这样的麻烦, 苹果是圆的, 一不小心就会到处滚。假如苹果不是圆的, 而是方的, 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再则, 我爸爸经常买苹果回来, 我发现, 很大的一箱子苹果其实没有多少, 因为苹果是圆的, 苹果与苹果之间的空隙较大, 许多空间被浪费了。假如苹果是方的, 一箱子就会装得更多。所以, 我认为苹果方的比圆的好。”听了这些话, 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表扬。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这个孩子今天只是拥有一种想改变现实的不成熟的想法, 但这也恰恰成为他创新意识的萌芽, 从而成为他成年之后创新的一种前动力。

时代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个性化的思考, 一个抹杀了个性的民族不可能是有创造力的民族, 一个泯灭了个性的人不可能是有创造性的个体, 一篇缺少个性感悟的文章不可能给人以生命的启迪。教师要做一个有创造观点的教师, 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积极看待学生标新立异和超越“标准”的行为, 自觉地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激发者和培育者。

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 向传统挑战, 向老师质疑, 不断地发现问题, 不能因为自己的墨守成规而随意扼杀学生的挑战性。批判理论性主义的代表波普尔曾经说过:“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 去发展我们的知识, 去实践, 去观察。”“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所能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 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2]教师可以针对“知足常乐”提出“不知足常乐”;针对“开卷有益”, 提出“开卷未必有益”等等, 使学生们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地激发起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望。

三、注重学科改革, 开发创新潜能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造成了许多高校毕业生“说起来头头是道, 用起来处处碰壁”的严重局面。改革学科教学, 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是社会的需要, 是素质教育的呼唤。

1.利用课堂教学, 开展创新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将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引入各门学科及课堂教学, 并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例如,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 应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拘泥于文字的考证、词语的解释、语法的分析, 而应着力于语言运用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 尤其应注重对创新思维潜能的开发。因此, 语文学科应充分发挥优势, 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 激发起创造的欲望, 使语文学科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方热土。语文课堂应给学生思索的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语文教学一样, 各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流淌着创新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弘扬传统精华, 提高领悟能力

创新教育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不是一个简单否定的过程, 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中国传统教育中有许多极有价值的内容、方式, 经过科学的整理、扬弃, 完全能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背书”现象。背书决不是为了“死记”, 而是在背书的过程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领悟与理解能力。实践告诉我们, 有许多经典之作所包含的意蕴、内涵、哲理等, 既不能“一目了然”, 也不是靠老师的一次讲解就能清清楚楚, 而是要反复地体会, 靠自己去逐步地领悟和理解。“背书”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的领悟过程和方式, 问题是我们很多人都把这一过程简单化了, 而把悟性的开发过程当成了“死记硬背”的过程或俗话所说的“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不仅不能提高领悟能力, 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3.注重个体差异, 培养求知兴趣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同样, 学生们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区别学生的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养计划。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教科书的内容、考试的内容早就出现了一种倾向:越学越难, 越考越难。学生们忙于应付各种测试、竞赛, 整日地淹没在无穷无尽的题海之中, 完全没有学习的自主性。以至于他们能在考试卷子上准确地回答许多高、深甚至尖、难的问题, 但却连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问题都不懂。这实际上是一种“倒置”, 结果是极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重视这种现象,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特别是对那些智商较高、个体优势较突出的学生, 应当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让思想走在年龄的前面”。这样做并不是违背教育规律以及认知规律, 恰恰相反, 是对这些规律的辩证地、能动地运用。

四、进行综合教育, 奠定知识基础

创新需要有力的知识支持。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 在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肯定地说, 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理想的知识结构, 除了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广博性外, 还必须使学科专业知识、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普及性的科学文化常识及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定程度并互相补充、互为所用。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特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从一定意义上讲, 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基础知识的厚实程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教育工作者应从现在开始, 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 尤其是综合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们拥有雄厚的知识基础, 并能活学活用, 胜任未来的工作。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艺术人才, 是新时期艺术职业教育的目标, 是一个艰辛困苦的探索过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其实他就孕育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创设创新环境, 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激发创新欲望, 注重学科教学的改革, 开发创新潜能, 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 奠定知识基础, 那么, 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 我们一定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徐亚东.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5.

[2]薛景华.问题教学法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7) .

[3]李越, 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5) .

[4]曹蓉蓉, 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5]彭坤明.创新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林琳.知识改写命运的六种能力[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美术教育与创新意识 篇11

【关键词】美术教育 创新教育 评价体系

对学校美术教学的目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是这样规定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此,大纲把观察力、形象记忆、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梯度的形式提及,并把创造力放在最后,体现了创造力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创造力来源于创新思维,学校教育应该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多下工夫!

一、革新观念,追求创新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探索新课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理论讲解部分时间可适当缩减,把时间放给学生,把课堂放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我主张上“探索课”,让他们多做实际的操作练习,让他们自己摸索,探究学习。这样既不会消磨学生的兴趣,又给了学生思考和动手的时间。实践证明,“探索课”成效显著,能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发展,既培养了兴趣,还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客体地位,学习中难以放开手脚,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空间!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体制,教师思想观念、手法过于陈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要求十分笼统,既分不清层次,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教师的思维定式也有一定影响,必须转变教师思想教育观念,要明确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社会并不需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专业艺术人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艺术家,这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美术教学必须从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转化为兴趣、素质、个性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积极评价和欣赏学生的作品,努力从作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去发现“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延展。

二、勤于探索,鼓励实践

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的是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最终达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对于艺术创作,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即认为这些艺术作品很难完成。其实这种思想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缺乏激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的引导、赏识、积极评价都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很好地传播媒介。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计算机为美术课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美术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时,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艺术教学,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的,教学中应强化这种直观教学。将原始的粉笔、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避免了教学的枯燥乏味。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三、开放评价,激励创新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实践证明,得分低、评价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差。所以,美术课的评价体系应该是立体的,多样化的。

正像英国诗人布莱克说过: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应该是积极的,能够多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行赏识教育。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教师自己的评判标准为准则,评价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偏颇。因此,目前的美术教学,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得改革评价体系。原有的评价体系是服务于应试教育的,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它抹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人与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决定了对学生评价标准的不一致。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使用一种评价标准,但是至少每位教师都应变革自己原有的呆板的评价方法,能学会使用发展的、赏识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努力寻找学生作品中的“发光点”,并进行鼓励,以便形成其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新能力。绝对不能以偏概全,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样化、立体的评价体系,必将使学生创新意识回归!

总之,美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开创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安玫.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02).

[2]雷紅莉.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说[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01).

初中生“自我意识教育” 篇12

一个人对于成败的认识目的不同, 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同样的事件, 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追求目标。因此, 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给学生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从而抵制奋斗过程中的不良诱惑, 追求目标的完成。教师要交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 应该要求学生做到自我检查, 自我提高, 事出有因当从个人身上去发现问题, 不要总是埋怨周围环境, 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的成长, 只有适应环境, 才能健康做人。随便的抱怨和怨天尤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只会徒增个人烦恼, 思想上有压力, 任何事情的处理结果都不会是冷静的、有成效的, 也促使不了自己的健康成长。

一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比较方法, 促进其不断进步。我们经常见到有些班主任老师鼓励同学们“比、学、赶、帮、超”, 桌子上、书本上、墙壁上到处可见铮铮誓言, 做给谁看?我想说, 这仅仅是一种作秀, 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在实际操作中, 我是这样做的, 我要求学生确定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 记在心里, 写在日记里, 成为个人的小秘密,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确定目标的优势, 取长补短, 学方法, 比干劲儿, 比勇敢, 比自信。每当学习上、生活上、活动中, 超过了对方, 在自己的私密日记里写下来, 画个红色的五角星, 以其来激励自己不断地超越。二是和自己比, 比比物质的欲望是不是减少了, 学习方法是不是有所提高, 成绩是不是有所进步, 还有没有自卑的感觉等等。我们使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方法, 就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不服输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毅力, 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确定合适的目标, 引导学生要具有合理的“满足感”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如果人生定调目标太高, 不仅仅会使自己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 而且会助长个人的自卑情绪, 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后果。因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当适时指导学生确定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 摸一摸能够够得着, 跳一跳能够摸得到, 不断地产生满足感, 进以激发个人潜能。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自我要求, 避免好高骛远, 克服追求过分完美的思维倾向。

三、跳出个人看世界, 避免过度的自我心理倾向

自我意识的产生基础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指向。在实际操作环境中, 我们应要求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 回归现实。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过分地关注, 沉湎于自我, 就可能造成脱离现实, 孤立自己的危险, 作为班主任, 应当学会察言观色, 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找到他们的思想症结, 引导有此种倾向的学生多参加班级活动, 和班级志趣相投的同学打成一片, 把他们从个人的空间解脱出来。例如, 有些女同学, 过分注重个人仪表, 对自己的着装过分在意, 对穿戴不那么讲究的同学嗤之以鼻, 甚至取笑他人等行为, 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矫正, 促使他回归到正确的思想轨道上来。

四、培养缓解欲望的能力

需要是驱动个体能动性的根本。近日有报道说某学生为了满足自己对先进电子产品需求, 竟然卖掉自己的一块肾脏, 这种事情匪夷所思。因此, 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抗欲望的能力培养, 培养他们自我克制、自我调节延迟满足的能力。我们不反对对新兴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但要反对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的个人欲望的满足, 我们应该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欲望可以满足, 什么样的欲望决不能满足, 什么样的欲望应该在条件具备之后才能满足, 什么样的欲望此时不能满足, 什么样的欲望满足得越晚, 其满足的质量越高。如果我们的学生抵制不了诱惑, 寻求及时的满足, 就有可能悔恨终生。学生处于求学的阶段,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密切关注, 帮助他们抵御多种错误的诱惑, 同时, 更应该为人师表, 使自己的行动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此, 才能教育自己的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五、给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 有不少的学生清楚个人的缺点和不足, 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总是自己管理不好自己, 不自觉地就犯错误, 让人烦不胜烦, 事后虽然也能给他人赔礼道歉, 但这样的行为总是重复, 也就是说, 个人控制能力太差。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帮助这些同学提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呢?首先, 我们应该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和对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些后果日积月累必定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错误的行为一旦产生, 往往就可能纠正不了, 或许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其次, 应该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要以计划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针。再者, 根据计划制订出对自己的奖惩措施并注意犯错的时候要及时惩罚, 比如, 忘带作业, 自己惩罚自己做上一百个俯卧撑等。除了内心的自觉外, 也要靠外部性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比如请同学或老师进行适当的帮助, 监督自己的行为, 一旦犯错请别人给予提醒。最后, 多组织这些同学参加一些活动, 如打球、游泳、参观博物馆等。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和毅力, 帮助他们树立集体荣誉感, 明白团体荣誉的获得, 缺少了任何一个人的努力都将导致失败, 以此帮助有这些毛病的同学树立自信心和改正错误的能力。

上一篇:税收筹划下一篇: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