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意识教育

2024-08-19

维权意识教育(通用5篇)

维权意识教育 篇1

一、业主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小区全体业主开会制定各种条约、招聘和解雇物业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讨论物业维修费使用情况和制定各个方案时, 必须有三分之二的业主投票通过才能具体实施。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就是, 想要把这三分之二的业主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国《宪法》规定, 三分之二的标准最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要求。这种会议相当一个民主议程, 这就要求小区全体业务有义务来参加此会议。参加任何的民主议程公民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备民主意识, 这就要求所有业主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应该做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在参加民主议程时, 应该尽量保留自己的意见, 服从大多数人的决定。现代的居民社区主要是以私有财产为主要保护对象, 以公共财产为纽带, 把各个居民聚集在一起的生活方式。由于各个业主与物业管理者大多都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所以在相处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难题。如果二者之间相处交流不融洽, 很容易导致业主权力不能有效行使。我国《物业法》规定, 主要维护的是业主大会和物业公司的权利, 然而很多业主法律意识淡薄, 并不知道相关法律除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还保护物业公司的权益。而且小区大部分人都不会意识到自身的权益会受到侵犯, 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 但是各自的精神层面差距还很大, 所以业主维权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业主的公民意识。

再者, 业主要使用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维权, 很多小区业主因不满物业公司的服务时, 会采取过激、暴力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比如对物业办公室进行打砸、拒交物业管理费等等。他们认为这样的方式最直接、最有效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其实不然, 采取的这种手段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甚至有些方式是违法的, 比如拒交物业管理费, 物业公司可以把自己的服务水平降到最低, 时业主不能完全享受服务等等, 而且根据《物业法》相关规定, 物业公司可以起诉拒交物业管理费的业主, 所以这类方式是万万不可取的, 不仅维护不了自己的权利。反而还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 在严禁抵制暴力手段、不影响公共治安、不侵犯他人权力的情况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应当通过与物业公司协商、洽谈来解决相关物业问题。只有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相处融洽才能有利于整个小区的管理并且为小区带来安宁的相处环境。维权是双方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从而进行谈判, 也要学会退让取得双方共赢的结果。

二、物业公司的服务意识有待转变

相关条例规定, 居民委员会是根据业主大会投票决定所选物业公司, 无论是现有的物业公司还是前期的, 如果对业主的服务质量不过关或者影响业主的权益, 居民委员会有权利解除与该物业公司的合作业主享受选择物业公司的权利, 之所以叫物业管理公司, 是因为它是负责整个小区物业事项的唯一机构。通常人们会认为, 管理就是一种限制、约束, 其实不然, 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实质上有一种特殊的法律层面的关系, 物业公司是建立在业主之上的, 它们之间存在公平的民事法律关系。具体来说, 一个小区的真正管理者是小区业主自己。物业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业主缴纳管理费, 物业管理公司来实施相关物业管理服务, 让业主的权益不受侵害或者减少业主的损失, 物业管理完全属于市场服务行为。因而建议相关条例应该把物业管理公司更改为“物业服务公司”, 为物业公司进行准确的定位, 让其明确自身的服务意识, 不要颠倒业主享受权利、自身为其服务的关系, 进而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

三、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意识有待提高

根据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来看, 小区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 但是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却止步不前, 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维护自身权益的主要机构, 它的主要职能就是最大限度保护业主的权益不受侵害。但经过调查发现, 我国的居民小区成立的数量为数不多, 这表明行政部门相关职责还没有落实到位, 依法行政的意识薄弱。一般的物业纠纷主要有小区楼房质量、物业管理费和公共设施使用问题等等。审计、物价等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消费情况, 制定出一套符合物业管理收费的价格表。建设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对开发商开发的房屋质量检测要求并且做到公正公平的监管开发商的行为。

四、结语

现阶段, 我国业主在于物业管理的交流过程中, 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身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这时业主委员会应该发挥自己的权利, 组织小区全体业主聚集在一起, 进行一些相关条例、法规的传播, 从而来增强业主的维权意识。政府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明确物业管理的规则, 使物业管理公司本着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的宗旨来为广大业主服务。业主、行政部门、物业管理公司三者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取得共同进步。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在妥协中双方都获得最大的利益, 维权的最好结果就是双方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 希望在不久后, 通过各自的努力创建民主法治团结友爱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 我国的房地产业也越来越发达, 众多的小区和物业管理机制不断的在各大城市迅速拓展。但大多小区只是过一下形式, 并没有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物业管理机制。本文就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现状来分析业主、物理公司、政府部门对业主维权意识的看法, 提出几点建议提高我国业主的维权意识和完善物业管理的相关机制。

关键词:业主维权,物权法,物业公司

中国“穷二代”维权意识增强 篇2

34岁的广西瑶族人韦新设曾经在东莞打过三年工,他向记者讲述村庄这几年的建设与变化。交谈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穷村如何脱贫的过程,而是察觉到“农民工二代”,又或“穷二代”的维权意识确实抬头了。他们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很强,会自发性地带头号召集体改变生活现状,不愿像父辈那样听任命运摆布。

韦新设说, 他一家住在山坡上,村内造路工程遗忘了山坡上的村民,每次收割玉米都必须靠人力搬运,辛苦又费时。于是,韋新设召集左邻右舍七户人家一起出钱开路。“每户出2000 元,我们凑合开了那条路,现在很方便了”,韦新设不满足于此,还计划再过两年又集合大伙儿的力量,一起把沙石路提升为水泥路,无须被动地等待官方施予恩惠。

和韦新设一样,不少年轻村民都很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也希望能为农村的发展尽一份力。有的建议,村里的大池塘应该改造成大广场;有的提出,农村学校的设施必须改善;有的说,要将通往村子的水泥路承包建好。有村民还不避忌地告诉记者:“你写贪官就可以了,他们是阻碍农村发展的根源。”

摘自《青年参考》

培养权利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篇3

所谓权利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情感、权益意愿、权益价值评价以及权利信仰等, 是人们对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 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 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映。在权利时代中, 权利意识是主体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 不仅要使公民和一切组织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同时要不断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 使公民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 并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它。大学生作为与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并进的一代青年, 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 提高他们法律素质, 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 对中国社会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一)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

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 权利意识是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就是使大学生具备权利主体意识、实现意识、救济意识, 明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权利, 明白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利, 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权利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有利工具, 从而坚定法律信仰和信心, 逐步树立起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养成依法维权的习惯。

(二)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校, 全面建设和谐高校,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学校全员懂法、知法、守法, 而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 其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法治的程度。而权利是法律机体的细胞, 是法律大厦的基本构件, 权利穿透了法的所有领域。可以说, 认识了权利也就认识了法, 有了权利意识也就有了法律意识, 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权利意识的培养为法律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条件。因此, 大学生权利意识不仅是依法治校的思想条件, 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三)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是实现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推进, 只有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大学生维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 受传统思想影响, 学生“不齿”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受中国传统观念倡导“忍字当头”、“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 习惯用多种“私力”救济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不愿意选择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更愿意表现为“息事宁人”、“能忍就忍”的态度。

另外“特别权力关系”对中国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 使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管理与服从的不对等法律关系长期存在, 当学生发现学校的管理行为时, 学生不敢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担心自己与母校发生争执, 会被老师同学们冠以“不义不仁”的罪名或是认为学校的那些违法侵权行为是学校的正当管理手段。于是学校的一切管理行为均无条件服从, 即使学校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会选择默默接受或是沉默。

(二) 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信仰不坚定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目标后, “依法治国”的观念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心中, 部分大学生有了一定的依法行事, 依法办事的理念, 遇到问题会首先考虑, 这样做是不是合法?法律上对这个问题的规定是什么?用法律手段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应有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作用还是不够坚信, 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法制建设没有足够的信心, 对国家能全面依法治国也不是完全认同。许多大学生觉得在社会生活中, 权力的作用往往大于法律的作用, 人治还是大于法治。因此对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足够的信心。

即使部分大学生有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但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却无可适从。

(三) 维权机构不健全, 维权无“门”

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 很多同学没有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找不到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机构或是组织。目前学生维权的主要机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而教育行政机构在实现学生维权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接受学生对学校违纪处理的申诉,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专门接受学生申诉机构的信息不是公开的, 是否设有, 设在哪, 如何联系, 学生一般都很难知晓, 学生要想找到这些机构往往是很难实现的, 要想通过这些机构的帮助来维权就更难了。另外, 学生维权的主要组织是一些类似学生会和共青团一样的组织, 这些组织本应该发挥为学生服务, 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一方面由于这些组织本身法律素质和能力的欠缺, 另一方面组织性质、所属的原因, 决定其很难实现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特别是面对学校侵权时, 学生会和共青团基本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法律维权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为维护大学生的法律权益, 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 比如《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 但是在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部分领域仍缺乏相应维权的法律依据。例如, 大学生在参加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身份如何定性,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该如何救济?目前, 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学生通常只能参考《民法通则》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非专门法律的维权会使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和实现。再有, 对于兼职的大学生, 其合法权益如何实现, 其权利如何救济, 目前我国也尚无具体可循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法律条款, 大学生兼职不属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导致大学生兼职遇到劳动纠纷时往往找不到维权的依据,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雇主侵害时, 大学生只能选择承受与沉默。

三、畅通维权渠道实现法律维权

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提高, 权利实现的要求越来越强, 权利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的保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如何畅通大学生维权渠道, 让大学生维权更有效, 是我们进行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 增强维权意识, 提高维权本领

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首先, 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学习, 具备法律知识, 才能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其次, 应熟悉基本的维权途径, 掌握常用的维权方法。具体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大学生要积极学习有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常识和本领, 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还应加强防范意识, 防患于未然, 避免在维权时受到不法侵害。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要做到合法合理, 依照法律程序维权, 避免出现维权中出现违法, 如在收集相关证据时, 避免违法取证。最后, 要掌握维权技巧。面对不同的纠纷与冲突, 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在与学校发生冲突时, 应努力采取合理协商的方式向学校表明自己的诉求, 切不可采取极端手段, 酿成害人害己之恶果。在受到不法侵害时, 要学会采用法律的手段及时挽救损失。例如当财产被盗时, 要注意保护好证据, 保护好现场, 然后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案, 尽力减少损失。

(二) 转变教育观念, 规范学校管理

学校必须转变教育管理, 清楚的认识到学校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但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不得为了学校的利益而牺牲学生的权利。首先, 学校应深化体制改革, 改变其作为管理者观念, 明白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行政管理, 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学校的管理。但是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与被教育是一种合同关系, 在某些特殊时候, 学校是在为学生提供服务, 学校有为学生服好务的义务和责任。当学校与学生是平等的法律关系时, 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此时, 学校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 不能为了学校的管理而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高校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减少大学生侵害他人权利或是权利被侵害事件的发生。教师缺乏或淡漠教育法律知识, 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管理的思想, 直接伤害了学生要求公平、公正的权利, 或势必导致学校侵害学生权益事件的大量发生, 从而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产生很多纠纷。转变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后, 学校应为学生正常维权打开渠道。学校应该为规范和引导学生正确维权建立相关维权制度, 如听证制度、申诉制度等, 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 让其有机会进行申辩, 保障学校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这样才有助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高效解决, 不至于使学生与学校对簿公堂。

(三) 健全维权机构, 加强法律援助

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都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为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首先,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维权机构和组织的建设, 如建立专门的学生申诉机构, 明确职责, 帮助学生维权, 同时提高学生会、社团组织的法律素质, 强化其帮助学生维权的职能, 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维权宣传教育活动, 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维权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能更多地为学生服务, 反映大学生意愿, 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其次, 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维权机构的设立, 强化其维权职能, 如设立更多的法律援助机构, 帮助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熟悉维权的方式与途径, 进而为有各类困难的同学提供援助, 包括有些同学经济困难, 面对严重的侵犯自身权益的事件, 由于考虑到诉讼成本望而却步;有些同学虽然经济比较充裕, 但由于缺乏维权知识, 不知从何下手等。此外, 加强非正式社会组织、团体维权组织对大学生维权的帮助, 如消费者协会等, 也是大学生维权的一种有效选择。

(四) 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

由于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或是学生某些活动领域根本就缺乏法律规定, 导致学校规章制度成为学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有利依据”, 或是导致学生权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 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前提。首先, 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 不能侵害宪法和法律赋予学生的基本权利, 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其次, 国家立法机构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让大学生维权有法可依, 特别是与大学生日常教学及生活领域相关法律的规定, 如上文提到的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社会实践活动的权益保护以及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人身保护问题也是高校中常见的纠纷之一, 但我国的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再有, 我国就网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大量漏洞, 这为各种网络侵权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一切问题的解决,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 填补法律空白, 从而使大学生的维权有法可依。

四、结语

农民环保维权意识亟待加强 篇4

关键词:农民;环保;维权意识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02-1

前些时回老家了几天,正陶醉于家乡的田园风光,享受着时而拂面的小风时,忽地闻到一股苦杏仁味,越来越浓,直持续至次日凌晨两点多。屋里边全是味,实在没地方躲了。次日气味已很浓,问及乡亲,他们竟没闻到。后来即使闻到却并无几人关注,称“不知道咋回事,也管不了。”后来才发现怪味来自附近村庄的一个作坊式废旧塑料炼油厂,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炼油装置[1]。沿老家公路走了短短3km,发现路上还有几个无名小厂,大门紧闭,散发出刺鼻难闻的气味,随风飘很远。

污染按环境要素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2],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地下水一旦污染,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无法消除[3],后果不堪设想。家乡某乡镇地下水已遭污染,表面看洗衣服时洗涤剂不怎么起泡沫,更可怕的是水内其他看不见的重金属。有的污染物一旦被生物吸收,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致使生物体中该污染物的含量提高至原来的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百万倍[4]。我国粮食都来自农村,如果农村环境遭受污染,进而通过农作物进行富集,受害的可不仅仅是一方农民。我国农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如果农民环保意识提高了,维权意识增强了,亦会间接促使企业在农民群众的监督下加强自我约束,不得不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避免或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农民的环保意识差主要有以下原因:(1)个别政府执行不力挫伤了农民积极性:有些农村企业不是没有手续就是手续不全,根本禁不住调查,却照运营不误。个别农村政府对企业的地方保护主义相当严重,关注经济发展而轻环保。致使某些人情关系户即使被举报仍安然无事,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2)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对环保的认识仅仅是从电视上偶尔看到的一点报道,很多时候他们的合法权益已被侵害而不自知。(3)农民文化素质所限:整体文化素质太低,现在农村仍然流行“读书无用论”,孩子大多初中辍学;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家里留守的是老人和孩子,文化素质更低。(4)大多农民贪图小利:我们在农村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调查过程中发现,关于“您对××企业有何意见和建议”一栏,大多填的是“多安排我们进厂上班”,而忽视了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即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因为污染周围环境而引起纠纷,很多时候也就是用钱解决。

要提高农民环保维权意识,建议对环保也实行“一票否决制”,使政府部门领导真正做到经济发展和环保协调发展,对农村环保重手抓。可出台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实行奖励制度,提高农民进行环保维权的积极性。环保部门要加强宣传国家有关环保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使农民积极参与保护农村环境,发动群众对当地企业的监督,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可通过刷标语、印发宣传册、巡回举行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使农民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很多环境污染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引起的严重后果非钱所能挽回。农民环保素质低、环保维权意识差不是一时之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决定了环保宣传教育的长期性,要求各环保部门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农民环保素质提高,环保维权意识增强后,农村田园风光继续美好,农民群众在享受现代工业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喝清洌的井水,食用绿色的蔬菜,岂不甚好。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

[2] 董德明等.环境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3]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4] Hart J J,Welch R M.,Norvell W 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admium binding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in intact seedings of bread and durum wheat cultivars[J].Plant Physiol.1998,116:1413-1420.

维权意识教育 篇5

在201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及时了解四川省消费者对当前消费市场秩序的评价,反映消费者诉求,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2013年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

本次调查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随机访问的方式进行,访问对象为成都、绵阳、广元、内江、眉山、宜宾、达州、巴中、凉山州等9个市(州)的城乡常住居民。调查共计完成有效样本1000个,其中城镇居民占64.1%,农村居民占35.9%。

消费市场秩序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满意率为77.5%

受访者“对当前消费市场在确保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满意程度”为77.5%(见图1)。城镇和农村受访者的满意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7.4%和77.7%。

对家电消费质量的满意率最高,对药品消费的满意率最低

日常消费的七种主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满意评价中,对家电消费、汽车消费和金融保险服务的满意率排前三位,对食品消费、旅游服务和药品消费的满意率排后三位,满意率最高(89.2%)与最低(61.4%)相差27.8个百分点。

与2012年该项调查结果相比,受访者对食品消费的满意率有明显提高,达17.4个百分点;2013年药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服务的受访者满意率较2012年下降较为明显。其中药品消费的下降幅度最大,达10.9个百分点。(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消费和旅游服务的满意率城乡差异较大,农村受访者的满意率分别较城镇高10.9和9.5个百分点。

对大型商场超市满意率最高,对餐馆饭店满意率最低

在六类日常主要消费场所中,受访者对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商店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质量满意率排前两位,满意率在90%左右,而对杂货店、专卖店、集贸市场和餐馆饭店的满意率相对较低,均在70%~80%之间。(见图2)。

对广告宣传信任度较低,为32.8%

当前对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宣传表示“非常信任”的受访者为1.8%,“比较信任”的为6.8%,“基本信任”的为24.2%,以上三者比例相加只有32.8%。表示“不太信任”和“很不信任”的受访者为48.8%和18.4%。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对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宣传表示信任的为29.4%,农村为38.7%,城镇比农村低9.3个百分点。

消费者维权意识

积极维权比例上升

有30.0%的受访者表示2012年的消费中遇到过纠纷或产品质量问题,其中城镇为33.1%,农村为24.5%。城镇受访者中选择积极维权的为68.9%,农村为47.7%。

从历年调查中结果的对比看:遇到过消费纠纷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受访者比例逐年下降,遇到问题后积极维权的比例逐渐上升,反映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见表2)

相关知识了解度上升

在对当前消费者投诉热线电话号码知晓情况的调查了解中,表示“知道”的受访者为59.2%,其中城镇为64.6%,农村为49.6%。知晓投诉电话号码的受访者比例比2012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假冒伪劣”和“过度宣传”问题亟待解决

当问及受访者“当前消费市场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时,“假冒伪劣产品多”和“广告过度宣传误导消费者”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方面(见图3)。

网购消费安全可靠性的认可率提高6.8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当前有71.3%的受访者表示在网上购过物,较2012年调查结果增加7.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受访者比例为83.0%(较2012年增加10.6个百分点),农村为50.4%(较2012年增加4.9个百分点)。

在进行过网上购物的受访者中,对网上购物安全可靠性的认可率为82.2%,较2012年提高6.8个百分点。认为“不太安全可靠”的占14.9%,“很不安全可靠”的占2.9%。

分城乡来看,城镇受访者的认可率为86.1%(较2012年提高8.6个百分点),农村为70.7%(较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城镇较农村高15.4个百分点。

当问及表示网上购物“不太安全可靠”或“很不安全可靠”的原因时,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和“假冒、仿冒名牌商品多”两个方面(见图4)。

旅游消费者最担心三大参团旅游消费问题

受访者中有37.1%表示有经常外出旅游的爱好,较2012年增加6.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45.2%(较2012年增加8个百分点),农村为22.6%(较2012年增加6.3个百分点)。

在经常外出旅游的受访者中,问及“参团旅游最担心的消费问题”时,表示“景区游览项目高价宰客”、“参观景点少购物点多”和“强行团员购物”的比例排前三位。

(作者单位:四川省统计局)

上一篇:颈椎前路下一篇:儿童美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