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与北方

2024-09-19

南方与北方(精选9篇)

南方与北方 篇1

1 南北园林艺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理解

在“天”与“人”这两个关键要素的地位的理解便是1个典型的例子。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北方皇家园林在设计和布局上突出对称和中轴线。这种视觉效果均衡的园林设计理念突出了以“帝王”为代表的天与“百姓”为代表的“人”的关系。我们看这种关系不是均等的, 是一方高高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我们转而看看江南园林这种“天”与“人”两个关键要素的地位又有了1个全新的面貌。例如看看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 “人”与“自然景物”一道成了构成园林艺术追求的元素。“人”与“自然”“人”与“天”构成了1个较为显著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当中1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的当中是一个主流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有了这种对于同一理念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才真正呈现出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色彩纷呈形态各异的局面。

2 对于园林意境的不同的审美追求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认识使我们逐步了解到,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绘画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1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实践中无论是庄严肃穆、质朴简洁的北方园林还是婉约秀丽、典雅小巧的南方园林, 都十分注重通过园林艺术的常规技法的使用塑造和谐自然的艺术境界。力图在意境的塑造中凸显园林设计者们和园林主人们所特有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追求。但是正是由于园林艺术的追求不同, 园林造型的功用不同, 就造成了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的差异。

以南方园林代表“愚园”为例, 整个园林的布局小巧而自然, 亭台楼阁绚丽而又不失自然之趣。假山掩映, 小桥流水。一幅自然和谐归隐山水。但是如果我们到了北京看看以“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那就更是另一种少有的园林艺术追求。相比较之下北京的皇家园林要气派的多, 无论是宫殿楼阁的建筑还是假山池沼的布局无不体现了一种博大庄严的皇家风范。在这里我们少见到这种“野外之趣”的潺潺小溪, 也少见到“布衣农家”的茅草屋檐更见不到一草一木总关情的小盆景。这充分体现了南北园林、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之间不同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

那么这种园林艺术不同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价值取向是与园林建造者对于园林不同的功用所决定的。

3 中国南北古典园林艺术对于“自然”这个要素的不同定位

中国古典园林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自然”。师法自然而不泥古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一个很重要的建筑思想。可以想见“自然”这个要素在中国古典南北园林的设计理念当中也具有相当的作用。在园林建筑理念当中“自然”这个要素地位也是成为了南北园林在建筑理念上的一个很重要的差异。看看周围这些中国南北古典园林的例子, 这种差异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南方园林在设计和建筑思想上注重对于“自然”这个要素的注重, 但是这种“注重”是基于一种对于自然元素的理解和尊重。是一种对于自然界原始生活形态的本能的展示和流露。我们说这种本能展示和流露是没有人和人为因素在其中起到作用的。在拙政园在愚园这种建筑和设计理念很显然的展示的观众的面前, 观众在园中游览欣赏在很大程度上自己也成了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自然”与“人”这两个要素很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人”与“自然”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一致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好恶而对景物自然属性有所取舍。尽可能的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属性。但是我们在北京的“皇家园林”是极少见到这种“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

从这个角度说“园林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条件有着许许多多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也不同程度的在园林艺术的发展和变化中等到了很好的体现。

总而言之, 我们说南北方古典园林的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者不同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理念。好不夸张的讲“园林艺术”是人的社会文化要素一个很显著的体现和指向。我们在谈及园林文化和园林艺术的时候绝不能与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大背景完全割裂开来, 孤立的去看待这种艺术。在新的城市园林的建设当中对于南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鉴和继承绝不可能是毫无保留的和不加分析的。

摘要:通过对两个主要的园林艺术流派的的形态做一个大致的勾勒, 初步还原这两个园林艺术流派的发展历程。寻找这两个园林艺术流派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为新时期的城市园林规划和城市园林建设寻找一点的思想支撑。

关键词: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差异

参考文献

[1]曾笑.桃坪羌寨文化空间纹路初探[J].山西建筑, 2010 (8)

[2]徐春红, 舒卫英.天一阁文人园林造园艺术赏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南方与北方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2、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人地关系的教育.

3、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教学重点、难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5――6人为宜。

2、教学课件: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显示:失意的饺子馆

“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火爆,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好景不复存在,生意开始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门可罗雀,饺子店不是转换经营就是大门紧闭,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好吃不如饺子”店失意洪城,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多媒体显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多媒体显示:

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蕴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学习南方与北方的人文差异。(板书课题: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二、合作学习,掌握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多媒体显示六幅具有南方与北方特点的图片。

请同学们观察思考:你能够区分上面的景观最常出现在哪个地区吗?

欣赏后,请同学们讨论回答。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页图5.12和图5.13,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然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表:

多媒体显示: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造成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表。

多媒体显示: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4、我国历时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录像,更深层次地去了解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介绍南北方民居的录像。

三、进行游戏,精括知识。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回忆今天所学内容。

2、进行填字游戏。

多媒体显示:

耕地类型:南北()

粮食作物:南()北()

糖料作物:南()北()

气候灾害:南()北()

交通运输:南()北()

饮食习惯:南()北()

工业结构:南()北()

民居建筑:南()北()、南()()

状元冠军:南方与北方的争战 篇3

众多举子都在翘首细看:第一名陈安,籍贯闽县(今福建省);第二名尹昌隆,籍贯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第三名刘仕谔,籍贯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考试已经结束,结果总是残酷的,自是几人欢呼雀跃、几人黯然叹息。

一张皇榜将成绩昭告天下,这次考试看似尘埃落定。而这时的人群中忽然有一位落选举子喊道:“好生奇怪!录取的全部都是南方考生,为什么我们北方人连一个合格的都没有?”

那时候的北方有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5个地区,每个地区大约选送40名考生,约占总人数的一半,这么大的比例怎么可能一个都没有考中呢?大家不信,纷纷细看榜单。然而仔细一看,果然这大约两百名北方考生一个中榜的都没有。这真叫人难以理解,落榜的北方考生更是心中不平。有人喊道:“咱们这次考试的主考刘三吾就是湖南茶陵人,副考官白信蹈也是南方人,他们如此嚣张地偏私南方人,压制北方才子,简直无法无天!”

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成群结队的北方考生来到礼部衙门前,要求讨个说法。礼部官员急忙将此事奏报到朱元璋那里。

主考官刘三吾是翰林学士,当时已经85岁高龄,他为人正直、倔强,事态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他还是在皇帝面前坚持认为自己的评审是公正的,榜上有名的南方考生国学功底深厚,答题有理有据、文采华丽,北方人考不中是因为他们的考卷太差。

朱元璋大怒,抛开原来的主副考官不用,又找来前科状元、侍读张信等12人重新批阅试卷,要每人再各阅10份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张信本人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的状元,祖籍浙江定海,张信和他的同事们不仅有学问,而且为人也都严谨、公允。接到任务以后,为了避免徇私,大家都在贡院吃住,阅卷期间一律不回家。经过了如此严格的“全封闭”复查,张信选出了两叠试卷,来向朱元璋汇报。

大家都以为张信会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这一次皇帝表明了要选几位北方人上榜,稍微权宜一下,风波就可以平息了。谁知道金銮殿上、天子阶前,坚持真理的张信先拿出几份北方考生的试卷,一一指给皇帝看:此处文句不通、此处言辞犯忌、此处与此处又自相矛盾……总之是漏洞百出,就算要矬子里面拔将军,也选不出一份优秀的考卷。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而张信也实在是脾气倔得很,他又拿出另一叠南方考生的卷子,对这些考卷滔滔不绝地大加赞美,认为它们胜出前者何止一点半点,“前榜最末一名的才学文章也远远高于北方学子中的佼佼者”。在他看来,北方考生简直连给南方人研墨侍笔的资格都没有。

“臣深知,开科取士当以文章定优劣。”张信诚恳地对着面色铁青的皇帝总结道,“所以,臣认为刘三吾的主持并无不公之处,恳请圣上维持原判。”

此语一出,众皆哗然。

要知道这个时候刘三吾已经停职查办、等待发落了,文武百官谁也没有想到张信会这样正直、这样大胆,竟敢逆着皇帝的意思,去拍一个失势官员的马屁。

朱元璋被张信一番说白噎得半死,气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后来才灵机一动,勉强给自己找到台阶,他冷笑着说:“张爱卿真是费心了!朕已得到密报,刘三吾跟你串通一气,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算盘吗?”

也不待张信分辩,盛怒之下的朱元璋马上下令将他和原副考官白信蹈凌迟处死。刘三吾“以年老免死”,被革职充军。而那位运气太差的南方状元陈安也被发配到了边疆,一生的抱负付诸东流。

陈安得中的这一榜会试在二月,称为“春榜”,这年六月,朱元璋又亲自主持廷试,录取了61名北方学生,以韩克忠(籍贯山东武城)为第一名、王恕(籍贯山东长清)为第二名、焦胜(籍贯山西昔阳)为第三名,史称“夏榜”。而这两榜的纷扰也被后人称为“南北榜案”或“春夏榜案”,列于明初大案之中。

今天的我们可以了解,朱元璋作为明代的开国皇帝,需要笼络全国人心来巩固统治。在北方边疆尚未安定的时候,如果因为一场科考而将全部北方人士打击倒,是很不明智的。就算动用皇权来干预公平,他也需要选出一位北方状元来安抚人心。

令我们不解的是,为什么刘三吾和张信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对北方考卷嗤之以鼻?北方与南方的考生素质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怎么会半个国家选出来的优秀者,都填不出一份合格的试卷,逼死了只说真话的人。

我们不禁要问:1397年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和北平,真的一位人才都没有吗?状元只生在南国吗?

宋英宗(1064-1067在位)时候的“南北之争”恐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南北人才大辩论,它可以说是朱元璋“南北榜案”的前奏,而究其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唐中期以后北方社会几乎不间断的动荡和南方地区不断的人口流入。

安史之乱(755-762)长达7年的战争几乎将全部黄河中下游城镇破坏殆尽。

虽然没有资料明确显示这次动荡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流向江浙,但是安史之乱对中原地区在人才出产方面的削弱却是毫无疑问的。直到宋朝建立,在大约两百年的时间里,中原都没有一个相对长久的安定状态,和其他动荡时代一样,这时的中原百姓也会渐渐迁徙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我们可以推测,相对于游牧天下的北方草原,沼瘴遍布的荆楚之地和蜀道艰难的成都平原,江浙甚至更南的福建地区会是大多数人愿意选择的目的地。

一段时间的人才积累后,南方势力崛起了。

南方人才的初啼小试发生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8)。那一年的科举有4名闽中(今福建省)的进士同时得中,令朝中人士刮目相看。他们很难明白,为什么突然之间荒凉遥远的福建可以培养出国家进士来。移民的力量是惊人的,之后发生的事情会更让他们惊讶。

虽然自古就有“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之说,然而国家重心南移的形势却在继续发展,到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就有学者敏感地发现了南方人才崛起的现象。自北宋建立以来,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南方地区人人斯文向学、知书达理的现象如此明显,甚至让江西学者吴孝宗得出了“甲于天下”这样大胆的结论。

这还只是民间的声音。在一代代移民的积累下,到北宋中期,南方人才的力量终于得到了“官方”的正视——关于科举人才的南北之争在朝廷里爆发了。

引领这场争论的是我们熟悉的两位北宋名臣——司马光和欧阳修。

首先发难的是从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入仕朝中的大臣司马光。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司马光写了一份《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上奏给皇帝,认为南方人擅长的诗赋“不足以观言”,且易助长浮华习气,要使举人皆习经术,须停止考试诗赋,而改试《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春秋》、《论语》等经书。司马光此奏表面上看来与科场的地域之争无关,实际上因为北方士子长于经学、南方士子长于诗赋,司马光的上书很明显是要扶植北方士子、压制南方士子。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司马光这么做的背景。

到宋英宗治平元年为止,宋代的科举已经举行了48届,在选出的48名状元里有12名是南方人士,占总数的1/4。因为我们没有这48次科举全部上万名进士的籍贯资料,只从状元籍贯来看,这时的南北人才比例和唐代相比还没有明显变化。

其实,量变已经开始了。紧跟其后,在英宗、神宗两朝(1064-1085)选出的8名状元里,就有5名是南方人,其中更有3名的家乡都在福建。那么偏远的地方,怎么会涌出这么多全国第一名呢,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山雨欲来,北方出身的司马光一定是闻到了南方学子向京城挺进的讯息,感到了明显的压力。

一年之后即1065年,又一名南方人、籍贯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的彭汝砺考取了状元。下一年,司马光上奏《贡院乞逐路取人状》,统计了嘉佑三年(1058)、五年(1060)和七年(1062)三榜进士中,由北方各“路”和南方地区送来参加考试的才子人数和及第的人数,认为目前的考试名额分配“显然大段不均”,建议朝廷按照各个“路”来分配解送科考的名额。

这类似于今天的高考录取按省分配定额。其后果是有可能某省580分的考生只能上电大,而某省560分的考生却可以上清华。很明显,这对生源较好的的省份是比较不利的。虽然司马光指出京师举人及第数额太多,为北方士人抱不平。但那时候在京师开封府寄应(寄居在京师等待参加考试)和冒籍取解(假冒京师籍贯参加考试)者大多是南方士人,而且南方诸路每科及第数也远比北方诸路为多,因而在各地取解数额相差不太大的情况下,司马光提出的逐路按举人录取名额1:10的比例取中办法,等于限制了人才优秀的南方地区。

这时候,南方出身的欧阳修坐不住了。

欧阳修当时的官职是参知政事,负责为朝廷提出各种议案。对于司马光的分路取士说,从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应举入朝的他感到如芒在背,不惜与之发生正面的冲突,针锋相对地提出“凭才取人说”。

他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说:“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认为本朝的科举制度应该以公平为原则,如果因为北方人才匮乏而采取行政保护的话,那对南方人才还有什么公平可言呢?科举应该“惟材是择”,科场里东南进士多而西北进士少的原因是“天下至广,四方风俗异宜,而人性各有利钝”,这话说得非常尖锐,简直就是认为南方人天性聪颖而北方人生来迟钝。

欧阳修与司马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是曾经掌管科举大权的重臣,在科举方面很有发言权,因而这场争论格外引人注目。欧阳修的“凭才取人说”着眼于“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原则,目的是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但司马光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为促进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士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必要采取某些有倾向性的政策,以巩固全国的统一。这种宏观考虑,在今天的国家教育政策上也被采取着,比如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和文教欠发达的偏远地区都会实行一定的加分优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南方与北方 篇4

地方植物景观是体现地域特色的重要元素, 展园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代表地区的地方植物, 并将其与本土植物相结合。如何采取相应设计手法和技术措施使外地的地方植物在展园所在地保持生长状态良好, 并与展区本土植物相互融合, 是各地展园建设需充分考虑的现实问题。该文以2013年第九届中国北京园林博览会岭南园为例, 分析了其植物的种植设计和养护手段, 以期为其它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1 岭南园概况

北京园博会岭南园占地面积14 600m2, 绿化面积约10 000 m2, 绿化覆盖率68%。岭南园由一道水系贯穿首尾, 园区中部主景区围绕水系进行设计, 以岭南植物结合其它景观元素营造地方特色;园区外围绿化作为背景, 主要由北方植物构成 (见图1) 。岭南园以“岭南谣、故乡情”为设计理念, 通过地形、水系和植物的有机搭配, 将丰富多彩的南北方园林植物和开敞通透的岭南建筑、精巧多样的民间艺术融为一体, 在北京永定河畔营造了一个郁郁葱葱、独具特色的南国水乡风情园林。

我国岭南地区冬暖夏热, 春季长时间低温阴雨, 夏季高温潮湿多雨;植物种类丰富, 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热带雨林等[1];园林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 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具有明显热带性、乡土性和地域性[2]。特色鲜明的园林植物是岭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设计和养护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岭南园的景观效果。

岭南地区与北京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截然不同, 岭南植物要获得良好生长状态和观赏效果, 必须克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环境因子入手, 岭南园设计时将南北植物结合, 通过地形改造和种植布局创造相对适宜岭南植物的小气候。种植和养护中运用技术措施进一步改善环境条件, 在半年的展期中使园中植物保持枝繁叶茂且绿意盎然。

2 岭南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2.1 植物种类的选择

岭南园在植物选择上兼顾了不同地域植物的特点, 将南北方植物进行了合理搭配。据统计, 岭南园共选择南北方植物约235种, 其中北方苗木约65种, 占总数的30%;而岭南苗木约170种, 占总数的70%。在植物运用上, 北方苗木如国槐 (Sophora japonica) 、北京栾树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和五角枫 (Acer truncatum) 等主要用于展区外围形成背景乔木林, 并起一定的围合作用, 岭南植物则用于主景区营造典型岭南景观。

苗木移栽难易程度、成活率以及移栽后观赏效果是影响植物种类选择的重要因素。与灌木和棕榈科植物相比, 岭南大型景观乔木移栽和成活更为困难, 因此园内景观大乔木多选择北方植物。为提高成活率, 乔木移植需要尽量对苗木进行重修剪, 选择北方大乔木也可使移栽提早进行, 给树木更多时间恢复观赏性。岭南植物主要包括棕榈科 (Palmae) 、观叶常绿榕属 (Ficus) 、荫生植物花卉、七彩色叶植物及岭南室外花卉等, 其中棕榈科及榕属植物多数属于抗性强、易移栽的种类[3], 且景观效果明显。

2.2 展园场地的处理

岭南园原场地土质差, 无法满足植物生长, 因此必须在场地上回填绿化种植土。岭南园在回填种植土过程中与南北方植物区别对待, 运来南方种植土和泥炭土填入岭南植物种植穴内, 局部改变土壤酸碱度以保证岭南植物的成活。同时, 根据营造适宜小气候的需要, 园区设计中还对地形做出科学调整。园内地形四周高、中部低, 最大高差约4m, 中部低洼处蓄水为湖, 四周堆土成丘。地形的围合之势为园区内部挡住冬春季大风及干燥空气, 在主景区形成相对适宜的小环境, 有利于岭南植物生长。

2.3 室外植物景观设计

岭南园植物分布总体上是园区四周种植北方植物和中部种植岭南植物。从植物生长角度考虑, 结合外高内低的地形将北方植物种植在外围, 可以减缓风速, 同时使流入园区的风湿度提高。从景观设计上考虑, 北方植物布置于园区四周, 既能凭借茂密的树冠屏蔽园外不和谐的景色的及来自园外道路的人车噪声, 又可作为背景突出园内主体景观。另外, 用北方植物围合园区穿插于园内, 生长良好的北方植物可以保持岭南园有足够绿量。

岭南植物在北方生长必须克服水分的限制, 岭南园设计通过植物的滨水种植来满足室外植物对水的需求。岭南园景观水系是以卓锡泉为源头, 经荫棚、水庭、万绿湖及荷花池汇入雨水花园, 最终流到园外。水系贯穿全园, 各景点皆依水而建, 多数景点都以水为主题或用水组景, 岭南植物种植也都围绕水面进行, 着力刻画岭南水乡风韵。如九矅春晓中10余种棕榈科植物与水面搭配, 营造明代“药洲春晓”的意境;雨打芭蕉处取芭蕉 (Musa basjoo Sieb.et Zucc.) 等观叶植物结合溪涧、绿岛及板桥以求“雨打芭蕉落闲庭”的韵味;渔歌唱晚、泮塘荷风和秋水龙吟等景点皆错落布置多种岭南花卉, 都是将岭南园林植物与水体结合产生的精巧、秀丽的艺术杰作。植物配置靠近水体, 为植物灌溉提供极大便利, 且近水处空气湿度大, 更接近岭南植物原生环境。此外, 植物与水面互相映衬, 层次丰富且色彩鲜明, 使岭南地区温润、葱茏的河涌景观特色得到完整体现。

园中平庭等空间与水系直接连通存在困难, 因此设计时避开了一般形式的花池, 而是因地制宜摆放盆景艺术品。岭南盆景作为岭南文化代表之一, 独具风格自成一派。园林环境中展示盆景艺术, 二者相辅相成, 园林为盆景的欣赏提供幽雅的外环境, 盆景的神韵又丰富了园林的内涵。因盆土定容, 营养和水分受限, 盆景树木都要选用具有一定抗旱和耐寒能力且耐瘠薄的种类, 以便养护管理[4]。在岭南园中设置盆景这一艺术形式, 也是对北京地区干燥低温环境的适应。

2.4 荫棚景观设计

岭南园中一大特色就是荫棚景点的设计。荫棚位于园区东南侧, 棚内溪流贯穿首尾, 多植兰花、芭蕉、蕨类和天南星科等植物, 形成典型热带雨林景观。荫棚四周连廊和大片的竹类植物形成围合之势使其免受寒风侵袭, 同时可以接受较多光照, 有利于荫棚内温度的保持。荫棚内喷雾装置散布于多个角落, 既保持了足够的空气湿度, 更赋予环境活泼、新奇而神秘的气氛。荫棚采用透明外墙和钢架结构, 钢架涂成绿色与周围的植物环境融为一体。入口处借鉴岭南私家庭园的形式采用清水砖墙、套色玻璃以及蕉叶形对联等元素, 使荫棚环境与连廊等建筑自然衔接。荫棚的设计为该区域岭南植物提供了相对封闭的暖湿小气候, 棚内岭南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外部, 红肥绿厚间点缀塑石鸟雀和青蛙等小品, 伴有潺潺水声, 喷雾给人带来清凉湿润的舒适感, 这些都使得荫棚游人如织, 广受好评。

3 栽培与养护

要保证岭南植物在北方地区生长良好, 符合植物生长习性的配置设计是关键, 科学的栽培和养护方法同样重要。设计得当可降低植物养护难度, 而科学的栽培方法和后期管护是植物保持良好状态的保证。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空气等, 栽培养护也是从这几方面的控制入手, 以保持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性。

大型乔木移栽多在树木休眠期进行, 以秋季落叶后、春季萌动前为最佳时期[5], 但北方移栽前后的低温使新栽岭南植物成活更困难。岭南园中南北方植物的移栽选择了不同季节, 北方植物的种植工作在上一年秋末冬初已经全部完成, 岭南植物种植季节则选定为4~5月。为提高苗木质量与成活率, 岭南园选用的所有乔、灌木植物均为假植苗圃苗。岭南植物栽植后除了正常的浇水工作之外, 还采用活动喷雾机, 每天定时对树冠和树干等部位进行喷洒, 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和叶片湿度, 并在植物上方加盖保湿薄膜, 避免了嫩叶干尖或叶缘焦枯的现象。

入秋后北方温度开始迅速下降, 室外岭南植物受温度影响较大, 此时需采取必要保温措施。乔木, 如鸡蛋花 (Plumeria rubra L.cv.acutifolia) 等, 需用芦席、无纺布或草绳之类材料对树干进行包扎保护。可移动的盆栽植物从10月上中旬温度下降开始, 就要陆续移入室内, 并依照不同植物的不同需求分别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岭南地区冬季时间短、温度高, 最低温度通常都在0℃以上, 要维持室外岭南植物的生长除通过修剪和捆扎等方法保温保湿外, 有时还需要“采暖”。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Wendl.]和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 (Kunth.) O.F.Cook]等较大型岭南树木在北京越冬, 可用“电热靴”设施, 即移栽初期在种植坑中围绕树根设置保温发热装置及温控装置。

此外, 岭南地区土壤多为酸性 (pH5.0~6.5) , 土壤中铁、铝等离子含量高而盐分含量低。而北京地区土壤偏碱性且含盐分高, 两地区的水质差异也很大。虽然移栽时使用了岭南种植土, 受空气、雨水等多种因素影响, 土质还是会发生变化, 因此应通过施肥等方式改善种植土性质。如在花卉生育期间施用矾肥水, 使盆土呈酸性反应, 或间隔浇施硫酸亚铁液, 同时间隔浇施0.1%~0.2%磷酸二氢钾液, 也可以使碱性土壤变成微酸性。此外, 还需要尽量选用含盐类较少的软水浇灌植物[6]。

4 植物景观改进建议

岭南植物在北方室外的应用, 最重要的是设计养护中创造与利用相对适宜的小气候。岭南园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但在一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4.1 加强对现有植物的养护提供必要的遮蔽

岭南园水体驳岸处布置春羽 (Philodenron selloum Koch) 、龟背竹 (Monstera deliciosa Liebm.) 等植物有助于烘托亚热带风情, 但这些植物喜多湿的半阴环境, 喜阴植物忌阳光直射[7], 多适用于庭园或天井等半阴环境的绿化。目前岭南园中水体驳岸缺少荫蔽, 多数种植位几乎完全暴露在阳光下;由于光照过强, 多处驳岸配置的喜阴植物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因此, 有必要进行适当遮荫防护, 如补植乔木做遮挡。

4.2 丰富植物种类, 提高植物密度

岭南园中多处节点植物种类少、分布稀疏, 影响景观效果, 例如汀步之间、叠水周围及假山之上等。汀步是游人与水体接触最密切的地方, 叠水是视觉焦点, 这些节点都应是细节设计与施工的重点;且这些位置水体不深, 光照条件良好, 适合水生植物生长。如果利用好这些空间, 补充花叶芦竹 (Arundo donax L.var.versicolor) 和水生鸢尾 (Iris pseudacorus L.) 等植物, 可得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岭南地区叠石假山景观通常都是石体与植物紧密结合互相依托, 增强山林气氛, 体现自然的真实质感[8], 常用植物有鹅掌藤 (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 、虎尾兰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及蕨类等。为与园中空间尺度相协调, 岭南园中叠石假山由厚重的黄石堆叠而成, 体量较大, 缺少传统岭南园林的清秀灵巧。假山植物如配置得当, 可划分叠石空间层次、柔化景石线条, 并可减轻假山体量感。岭南园假山上所栽植物多为灌木, 种类和数量有限, 受植物生长状况影响, 假山绿化很不充分。可以选用攀援植物如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et Zucc.) Planch.]及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等来进行假山绿化, 这些种类在北方地区均生长良好, 爬山虎更是北京常用的立体绿化植物, 适应环境且生长迅速, 可很快提高绿化覆盖率, 以此为底点缀岭南特色植物, 同样可以获得岭南风格景观效果。

4.3 灵活变通地选择南北方植物

岭南风情不必非由岭南植物体现,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形态相似的北方植物来代替, 以减少岭南植物数量, 既能降低建设成本和养护难度, 又能提高景观质量。例如, 北方地区常用的大叶黄杨 (Buxus megistophylla Lévl.) 四季常绿, 叶片革质, 观赏效果与岭南地区的灰莉 (Fagraea ceilanica Thunb.) 和海桐[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十分类似;北方的紫叶小檗 (Berberis thunbergii DC.var.atropurpureaChenault.) 与岭南的红花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R.Br.) Oliver var.rubrum Yieh]叶色相似, 配置手法相似;北方常用作建筑背阴面或林下地被的玉簪[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 其叶形叶色观赏效果与岭南的万年青[Rohdea japonica (Thunb.) Roth]及竹芋 (Maranta arundinacea L.) 等类似。运用这样的北方植物替代岭南植物, 不仅更适应北方气候和水土条件, 还可节约苗木运输和养护成本, 同时与岭南特色建筑、小品相搭配同样可以突出岭南水乡绿意盎然的韵味。

5 结论

无需远行便领略各地植物景观及地域风情是大多数人的愿望, 园博会展园在北方设置的南方植物景观有其出现的必然性。类似项目如何从设计和技术等方面创造小环境让外来植物茁壮生长,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来配合外来植物完善景观效果, 是设计师思考的两个重要内容。岭南园设计中充分利用地形、水体和植物围合, 营造适宜小气候, 应用上因地制宜对植物种类进行细致的选择, 并运用各种技术措施从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方面对植物进行后期养护, 成为这类园林作品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谢晓蓉.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5:6-8.

[2]邢福武, 周劲松, 陈红锋.岭南园林植物的特点[J].广东园林, 2009 (S1) :26-28.

[3]薛聪贤.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 (续编2)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8-21.

[4]彭春生.盆景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97-102.

[5]李旺南.大型乔木移植成活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6) :107-109.

[6]张艳.浅谈南方花卉在北方的栽培管理技术[J].大众科技, 2009 (10) :144.

[7]庄雪影.华南地区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125-126.

北方与南方地区彩画地仗特色论文 篇5

1 引言

我国古建筑彩画有着非常久远得历史,依据最新考古实物发现说明 ,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古建筑彩画。最初人们是直接在木构件或墙壁上施色和简单的图案 , 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 ,与油漆工艺的结合 , 在古建筑装饰中渐渐演变出彩画工艺。元代以后 , 慢慢出现在木构件表面上做地仗 , 它即是彩画的基层,同时又可以起到防火防潮的作用。明清时期的地仗工艺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现状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多为该时期修建或修缮的。地仗以发酵的动物血液、桐油、面粉、砖灰、石灰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使用时在木构造表面分层刮涂,为防止涂层龟裂剥离和增强地仗的拉力,刮涂过程中通常还通过披覆麻布的方式来进行加固。为保护古建筑木构件长久保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南方“奇骏”杀入北方重地 篇6

随着大连工厂的正式投产,以南方和中部地区为主要根基的东风日产,其全国四地八厂的南北纵横格局正式形成。东风日产广东花都工厂主要生产除天籁之外的所有东风日产车型,以及纯电动车启辰晨风,生产能力为75万辆;产能达到25万的襄阳工厂则主要以高端车为主;郑州工厂未来将以启辰品牌作为重点,生产能力为20万辆。加上刚刚投产的大连工厂,目前东风日产总体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35万辆,为未来几年的销量增长以及新品导入提供了产能保障。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用“南北对流、四地八厂”来形容这样的一个战略格局。在投产仪式之后的专访中,任勇不止一次提到“想象力”这个词。“大连不仅有港口的优势,还有物流的优势,未来会有很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希望用这些空间来帮助我们实现未来事业的想象力。”

大连工厂剑指全球Top 3

作为 “北方战略”的桥头堡,大连工厂将不仅是东风日产撬动北方市场的支点,更是东风日产物流和运输的集散地。据任勇透露,东风日产将北方的中心库也设在了大连,包括配件、整车实现南北对流,“这对于降低成本和保证品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个扎根华中的企业,东风日产多年来的市场发展明显“南北不均”。据任勇介绍,广东是东风日产的第一大市场,市占率可以达到14%-15%,而在北方市场只有5%。这显然不是剑指年销量135万的东风日产愿意看到的,于是两年前,“北方战略”应运而生,并最终落户大连。

熟悉东风日产的人都知道,其整体生产制造标准在日产全球一直成绩不俗。2013年,在雷诺日产工厂综合竞争力排名(ABM)中,东风日产花都二工厂和一工厂分别在全球43家工厂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二名,襄阳工厂和郑州工厂也位居榜单前列。对于大连工厂,东风日产也给予了挑战全球标杆的期待。

据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总部长王金宁透露,“大连工厂在生产制造、技术、包括管理方面总结了各个工厂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和水平。”

此前,东风日产总经理打越晋表示,期待大连工厂能够在2017年达成ABM排名全球TOP3水平。对此任勇表示,前三已经是非常“谦虚”的表态了。他透露,大连工厂将作为东风日产中高端车型的生产基地,其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将会助其更快达到产能的最大化,但除了现已公布的新奇骏,任勇并未透露大连工厂更长期的投产计划。

东风日产蓄势未来事业

对于成立于2003年的东风日产而言,2014年是其“新十年”计划的开局之年。2014年8月6日,东风日产成立了包括启辰造型中心、东风日产先进工程技术中心及企业大学在内的三大中心。任勇对东风日产的2014年做了这样的评价:“我一直说今年是东风日产的小年,因为没有新车推出,但是我们在加紧投入价值链前端的开发能力,比如三大中心,比如郑州以及襄阳工厂的扩建,包括大连工厂的投产。除此之外,新车的开发力度也非常强,明年大家将看到东风日产全新的四款车型上市,其中包括往上走的全新车型。”

多年来,无论在产品规划还是营销上,东风日产都奉行“领先市场半步”的战略。对于以营销见长的东风日产来说,随着销量的攀升,挑战也随之而来。对此任勇表示:“跨越100万的营销模式,和50万辆的时候不可能一样。因此我们正在做各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包括电商、产品沟通和公共平台的利用,不久的未来都会有新的动作。”

不过,受到新品投放速度的影响,东风日产今年的销量业绩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东风日产的累计销量为67.4万辆,距离此前定下的全年110万辆销量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南方与北方 篇7

笔者了解到, 近期由于冷空气来袭, 北方多地普迎降雨和大降温, 东北局部地区已有初雪。同时台风“海马”正面登陆广东至福建沿海一带, 江西、浙江等10省市陆续遭遇台风降雨影响, 猪价止降持稳。由于南北方同时迎来极端天气, 生猪调运难度增加, 养殖户由此引发的压栏惜售心态防线逐步增强, 低价区微有走强趋势。

据卓创资讯监测, 北方猪价经过连日上调, 目前山东临沂良种猪出栏报价涨至16.0元/千克, 东北地区好良杂猪出栏价较上周末上涨0.2~0.4元/千克, 涨幅在1.6%左右。“目前国内猪价价差较小, ‘北猪南运’成本不断升高。北方生猪供应仍显紧俏, 猪价下行难度较大, 各厂谨慎调价以维持区域间合理价差;南方市场需求不足, 猪价缺乏上涨动力, 仍以盘整运行为主。”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晶表示。

据卓创资讯分析师鲍文介绍, 前期猪价下滑幅度过快, 养殖户恐慌抛售现象严重, 导致猪源提前消耗, 适重生猪供应紧俏, 生猪体重不断走低。据卓创资讯监测, 上周国内生猪平均交易体重在115.68千克, 环比下滑0.10%。而广东地区生猪平均交易体重却与之相反。鲍文认为, 造成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 前期广东150千克以上大猪与湖南、四川、贵州等偏好肥猪的地区近2元/千克的价差使其外调销售量增加, 提高了当地生猪出栏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 由于广东地区适宜的天气以及地形, 当地生猪养殖户多采用鱼猪混养模式。猪价下滑时期, 养殖户将盈利方向从生猪养殖转至鱼类养殖, 压栏意向较浓。随着猪价的回升, 之前压栏的大猪逐渐出栏, 提高了整体的出栏体重。”鲍文认为, 目前, 供需双方陷入深度博弈, 预计短期内广东地区猪价震荡盘整, 出栏体重或延续涨势。

南方与北方 篇8

我国古建筑彩画有着非常久远得历史, 依据最新考古实物发现说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古建筑彩画。最初人们是直接在木构件或墙壁上施色和简单的图案, 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 与油漆工艺的结合, 在古建筑装饰中渐渐演变出彩画工艺。元代以后, 慢慢出现在木构件表面上做地仗, 它即是彩画的基层, 同时又可以起到防火防潮的作用。明清时期的地仗工艺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体系, 现状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多为该时期修建或修缮的。地仗以发酵的动物血液、桐油、面粉、砖灰、石灰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使用时在木构造表面分层刮涂, 为防止涂层龟裂剥离和增强地仗的拉力, 刮涂过程中通常还通过披覆麻布的方式来进行加固。为保护古建筑木构件长久保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 北方地区彩画地仗特色

中国东北地区古建筑彩画地仗技术在清末发展成熟, 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东北古建筑地仗彩绘技术在工艺流程和用料配比上区别于我国其他地区。

彩画地仗是对建筑的主要木结构进行加固、防腐处理, 从而稳定了整体建筑。北方地区主要运用桐油、麻、白面、血料等多种材料在木结构建筑表面上披麻、搂灰, 形成一层特殊的保护。由于东北地区具有冬季高寒、冬夏温差大、湿度差异大的气候特征, 匠人需要在地仗工艺中采取一些独特技艺, 包括:根据季节来调整桐灰油与血料的配比, 根据光照调整施工时间、采取局部遮挡措施, 伏天不施工等。此外, 油饰所用的油漆是用自制桐油加入银朱等颜料调配而成, 有耐晒、防干裂的特性。

传统地仗工艺经过上千年的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在北京地区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操作模式。在一般情况下分别使用在古建筑的连檐瓦口椽头、椽子望板、斗拱、门窗楣子芯屉、各类花板、雀替等木构件相对较小和有雕刻纹的部位。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省料、省工、便于操作。缺点是:木结构易出现裂痕, 拉伸性差, 不利于对木结构的保护。

麻布地仗共有六个级别:两麻一布七灰、两麻六灰、一麻一布六灰、一麻五灰、一布五灰和一布四灰等。一般情况下经常使用在古建筑的上架大木、山花博缝板、挂檐板、下架柱子、槛框、塌板、大门、走马板、门窗大边及绦环板裙板等木构件相对较大的部位。其最大优点是:因为在使麻和糊布的拉伸作用下木结构不易出现裂痕, 利于对木结构的保护, 从而对整个古建筑起到了保护与延长审美效果的作用。其缺点是:费料、费工、操作难度比较大, 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

在现代在保护和修缮古建筑工程中最常见和最常使用的是一麻五灰地仗。它既把单披灰地仗和麻布地仗的优点和长处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又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了它们的缺点。

3. 南方地区彩画地仗特色

从地理界定上来说,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 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

自古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建筑上的能工巧匠辈出, 在传统技术和工艺方面有许多可取之处, 但南方地区关于建筑地仗彩画方面的研究尚未有系统归纳整理, 与成熟的北方古建筑地仗研究相比较为薄弱, 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中国南方地区地域辽阔, 从古建筑彩画地仗存在的实际状况看, 可以将南方地区大致划分为江南地区、云贵川地区和闽粤地区三个区域。

江南地区以苏氏无地仗层彩画传统制作工艺为人知。采用先打底子再调色绘画的方式, 所谓打底子大多数就是用生漆加瓦灰、小粉调匀后找平, 再打磨光滑。或是用光油加石膏粉搅拌均匀、加水调制。建筑彩画以梁枋彩绘为主, 无地仗基础上, 采用暖色、浅色为主色调, 直接做底色, 再以颜料胶绘制而成, 也达到了与木质结构表面无缝结合。

云贵川地区彩画地仗工艺类似于江南地区, 又融合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技术与工艺, 每个地区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不会将彩画地仗作为建筑中唯一的艺术表现形式, 而是与其他立体的装饰方式相结合, 别具特色。在其地仗工艺中不作麻是区别于北方传统工艺的重要特点, 也与气候条件有较大关系。披麻会增大拉伸性, 如在年平均湿度达到76%的贵州地区, 麻的拉伸性会让木结构表面起鼓, 这给保持木结构稳定、不腐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 贵州地区地仗工艺就发挥了扬弃精神, 不披麻成为了其具代表性的特点。

闽粤地区地仗彩绘工艺自成体系, 不仅对木结构量身定做地仗彩绘, 同时在木结构上雕刻与地仗彩绘相互交融, 多用油漆, 少用水胶。在传统材料的应用上, 南方地区古建筑地仗彩绘使用矿物颜料和动物胶兑水配色, 在调配比例上, 因为南方环境因素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比例, 具了解都是传统工匠根据经验调配。南方地区也广泛的应用了生漆和广漆, 是有别于北方的, 这也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生漆和广漆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延长色彩的辨识度。

结语

相对于北方古建筑而言, 南方古建筑所处环境具有高温高湿, 日照充沛的特点, 地仗工艺多采用薄层地仗或不披麻地仗, 有些甚至无地仗。由于与北方有地仗的古建筑所处环境、气候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地仗的制作工艺就存在区别。但无论区别有多大, 作用都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对古建筑起更好的保护作用。古代木构建筑油饰彩画经过长期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仍能保持完好, 其原因与古建筑地仗工艺密不可分。地仗工艺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创造, 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彩画艺术[J].福建建筑, 2006, (1) :44.

[2]何伟俊.江苏省古建筑无地仗层彩绘传统制作工艺研究[J].东南文化, 2009, (5) :106.

北方,南方,某个地方(组诗) 篇9

渐渐褪了色的树木、原野

寂静中等来了苍凉

没有颜色的凉

这寒冷的昼和夜

在北方 如坚冰

冻硬的红唇啊

已呼不出温暖的气息

鸟的翅膀和歌喉一同凝滞

阳光变得匮乏

歌者、舞者的激情已然倦怠

高枝上列着的几只寒鸦

始终低着黑色头颅

像是思考有关取暖的课题

凝视寒鸦的我,用填满羽绒的厚实裹紧 有限的体温

顶风冒雪

踽踽独行

多少次,我都想停下脚步

问问你

时远时近,若即若离的你呵

能否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这拥抱无关爱情

只是一份火红

只关乎

人间暖意

弹箜篌的女子

寂静的春光里

绽放 是一瓣紧接一瓣的阵痛

琴弦轻拨 流出水声的潺潺

两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奔涌而来的

声响,似锦 似缎

哗啦啦铺陈于时光的隧道里

清朗尽头 在水一方

美丽安然的女子逆光守护

女子的心事伴随花事

昼夜都重叠

弦上起伏 微漾起的波澜

如星光,点染必经的路

惊艳,畏惧黯淡

情爱伤于别离

疾走的光阴面前

束手无策的,不仅是古画里

弹箜篌的那个女子

更是所有谦卑灵魂的胸膛里

那颗惶憡不安的心

要走

如果你要走

请千万不要回头

温情的日子一如水花,在流逝的

清亮里,未曾模糊

蒸发吧 就让那清亮

消融在岁月的沿途

甜蜜如饴的北方季节 已是曾经

黄土地上,生了根,发了芽

春天便有了燎原的热情

可曾想绿色也能如火焰般

燎原、撩人

草木青青

人约黄昏

走着走着,就找不见了来时的路

出发时的约定我依然记得

耄耋之年,携手

等日出,看日落

秋菊烂漫,并肩

淋月光,数星辰

可是啊,我的爱人

初心已改,冰心早也不在玉壶

远方,对于你,是一张拉开的满弓

射程里 将掠过无数一闪即逝的诱惑

走吧

千万不要回头

微笑

花朵隐匿春的心事,每一朵

每一桩

铺陈在所有生命必经的

无数小径分岔的 路上

有人轻悄悄走过

伫立于其中的某条交叉路口

浓郁的芳香,覆盖了灵魂深处的忧伤

秒钟的滴答,汇聚成茫茫的海域

那里,就在那里

唯有常春藤遮天蔽日,一帘帘暗自生长

向上的力量不断触摸天空

在海与天交接的白云深处

爱,终于露出它湛蓝的微笑

上一篇:氮掺杂二氧化钛下一篇:法律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