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2024-08-10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精选10篇)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1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当前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据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 近十年来, 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已经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其中, 16岁少年犯罪案件数量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左右, 由此可见,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迫在眉睫。

2. 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

(1) 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意识淡薄, 对罪和非罪分辨不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 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使其能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打击犯罪, 实现自我保护。

(3) 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需要的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底蕴、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动手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4)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随着青少年犯罪的增加,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突出问题, 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促使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 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 从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当前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家庭教育的失当

首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出门有学校, 入门有家长, 一直受的是正统教育, 孩子不会出问题、入歧途, 因此不重视对其的法律意识培养。其次, 有些家长重智轻德, 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 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2.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 促进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 也给我们社会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 文化市场充斥着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等, 网吧、游戏厅、等普遍存在, 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都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尤其是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

3. 学校教育的滞后

学校是青少年法律思维培养的基地, 但是很多学校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 有些学校虽然认识到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教育系统对法制教育没有提出强性的质化和量化要求, 同时迫于对升学率一味追求而没有引起重视。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穿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方法

1. 家庭方面

(1) 提高父母的法律意识

父母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法律教材、读物、杂志, 收看法制节目, 参加法律讲座等等来培养法律观念, 提高法律认识, 并在生活中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使孩子对法律知识形成一定的了解, 并用自己正确的行为举止使青少年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在家庭思想教育中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除了要向他们灌输一些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道德观念外, 还要教导他们学好法律知识, 让他们知道法律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只是阅读书本, 或者通过暴力, 而要采取一些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 如结合实际, 案例分析, 观看影片等等。

(3) 与学校保持联系, 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

父母应该与学校经常保持联系, 积极参加学校的家长会等, 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 同时配合学校的智育教育的同时, 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及时地关心学生, 正确地引导学生, 促进其健康成长。

2. 社会方面

(1) 加大进化文化环境力度

首先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其次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再次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 任何不适宜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 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最后大力提高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道德素质, 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2) 建立青少年法律咨询机构

由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青少年法律咨询机构, 定期为青少年、家长、教师等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法律讲座和咨询座谈会, 并让一些表现良好的少年犯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同时可以派遣专门人员走访青少年的家庭, 进行调查和访问等, 并分析总结调查、访问的结果制定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3. 学校方面

(1)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学质量

青少年对法律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课堂, 因此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十分必要。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并适当地参加一些司法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进一些典型的、正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使青少年得到感悟和情感升华, 促进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稳定。

(2) 强化和优化法律知识的课堂教学

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 对于中学生来讲甚至复杂难懂,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案例进行教学, 其中案例要求具有典型性, 与日常生活要联系紧密, 在教师假定的情景中, 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 既要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 同时还要把他们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找对它们的结合点, 充分发挥他们的整体作用, 使它们的整体作用大于部分的作用, 使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传统重德思想与公民意识教育 篇2

关键词:重德思想;公民意识;权利;平等;公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3-0009-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充分表明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党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礼义之邦”,批判继承传统重德思想的优秀内容,实现传统重德思想的现代转型,是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重要课题。

重德思想是指把道德作为主要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利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来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一种思想。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丰富多彩、厚重精深、影响深远的传统重德思想渗透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政治和教育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第一,政治上施行德治。

德治起源于西周。《礼记·表记》说“周人尊礼尚德”。孔子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篇》)。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 《孟子·公孙丑下》)。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要旨在于“以德治国”“任德而不任刑” (《汉书·董仲舒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后,汉朝确定并实行了“务德教而省刑罚”( 《汉书·礼乐志》)的方针。《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代表性法典,它在开篇中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德主刑辅”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相沿成袭的治国方略。

传统德治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以礼入法”。[1] “礼”是中国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的总和。它渊源于远古社会的祭祀,初步形成于西周,再经儒家的整编最终确定。因其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而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道德要求。“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使得“礼”成为“法”的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以礼入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必然。

“以礼入法”的主要表现:其一,将“德”的抽象准则具体落实到现实政治中。西周形成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秦律》规定“父盗子,不为盗”;汉朝正式把“亲亲得相首匿”作为刑法原则确定下来。此原则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或作证。[2]《唐律》进一步扩大罪犯亲属相互“藏匿”的范围;直至近代,中华民国的法律也还有类似的规定。上述内容来源于孔子“仁孝之礼”。有人问孔子:“父攘羊而子证之”,是不是“直躬”?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其二,儒家经义成为决狱和法律解释的依据。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供廷尉决狱之根据。东汉学者马融、郑玄、应劭等人亦著书以《春秋》决狱,东汉王朝进一步确认他们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上述情况表明,从汉代开始,中国法律已走上了“以礼为体,以法为用”的法律儒家化道路,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增补和充实,进一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法律体系,再经隋唐二朝的司法实践,终于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法律的正统。唐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准乎礼”。所谓“一准乎礼”,就是完全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法律的指导思想。[2]

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孔子继承商周的“敬天保民”思想,创立“仁学”。他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大学》)。这一思想被后代学者概括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孟子最光辉的思想不在于提出“贵民论”,而在于创立“放伐论”。他认为民众有权将那些“残贼仁义”的独夫民贼杀死、流放。荀子提出“民可载舟覆舟”之说,承认人民具有推翻统治者的力量。秦汉以后,“民惟邦本”的思想获得更加广泛的推崇,成为历代明君贤臣“治国安邦”之圭臬。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常以此警诫自己,常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位期间,他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开明政策,从而在战争的废墟上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奇迹,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全面繁荣的坚实基础。

第二,教育以德育为首。

原始人类通过祭祀祖先的仪式和颂歌的形式,向氏族或部落成员传授有关先民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英雄业绩,这是德育的萌芽;西周形成了以“六艺”为主要内容的贵族教育制度。作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礼”作为道德规范的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从汉代开始,历代公私学校都把德育放在首位,一直传承至今,只不过德育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更而已。

传统德育思想的核心是“明人伦”。“明人伦”就是使人们懂得当时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并自觉遵守,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儒家认为“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 新书·本行》)。 “为政”者首先应该“为善”,然后才能“有知”。如若“不仁而多材(则)国之患也”(《 汉书·翼奉传》)。 “以德为重”体现了传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明人伦”就成为办学的宗旨和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人伦”的内容是什么呢?孟子认为,所谓人伦就是“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懂得“五伦”。孟子认为:“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灌输“亲”“义”“别”“序”“信”的人伦准则。通过“明人伦”实现“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的教育目的。《礼记·学记》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是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传统德育的途径广泛而深入。首先,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使得社会成员养成符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从汉代中期开始,中国古代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皆来自儒学。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蒙学具有鲜明的承载和传播道德的社会功能,其核心内容被确定为“明人伦”。被奉为经典的《三字经》《千文字》《弟子规》等蒙学读本从教学目标、内容到方法都充满了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理念。“六艺群书所载略同” (此处“六艺”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出自《汉书·艺文志》)。《淮南子·泰族训》也说:“六艺异科而皆同道”,这个“道”就是道德教育,即所谓“《书》著德,《诗》志德,《礼》体德,《易》占德,《春秋》纪德,《乐》和神(歌德)”( 贾谊:《新书·道德说》)。这说明了学校不仅以道德教育为首,而且道德教育已经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是知识分子必修科目,汉代国立大学的专业设置是五经,朱熹编写的《四书集注》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教育的正统教材,成为官方科举取士的标准教科书,迨至明清两代。其次,“以德为重”的人才选拔标准是德育的推动力。汉朝是通过察举制选拔官员,地方长官举荐的标准道德化,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兴“举孝廉”,察举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做官。汉武帝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吏多为孝廉出身,被视为仕宦之正途。举孝廉者往往被任为“郎”,在东汉尤为求取官职的必由之路。开始于隋唐,结束于晚清的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虽然各朝代科举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四书五经因为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而成为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再次,社会风尚的倡导是德育的肥沃土壤。“礼”大到国家政制法度,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细节,涉及的内容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对社会风尚影响至深。清帝顺治、康熙、雍正先后颁布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圣谕六条》《圣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通过贯穿整个清朝的宣读圣谕制度,使得统治阶级所倡导的德育深入到民间,成为人们思想评判和行动规范的标准。

此外,重德思想还表现在伦理功能上,如文学的“劝善惩恶”、哲学的“伦理化”、历史学的“别善恶,寓褒贬”,以及中医学的“扶正祛邪”。这些表明传统重德思想渗透于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文教意识、历史情结、医学理论,乃至思维方式、宇宙观和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

公民意识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所秉持的看法。它由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而组成。这四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传统重德思想对公民意识教育具有二重作用。

第一,传统重德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执政理念和伦理修养等,为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其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德治思想,为公民认识自己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早在夏初,就有人提出“元后(指夏王)非众,何以守邦”(《国语·周语上》)之议,认为民众是守卫邦国的强大力量。孔子把人民、粮食和军队视为国家存在的三大要素,迫不得已时,可以“去兵、去食”,而“取信于民”是万万丢不得的。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的提出,更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民众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决定国家的存亡。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放伐论”,认为民众有权惩罚那些“残贼仁义”的独夫民贼。荀子说的“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孟子的“放伐论”一脉相承。秦汉以后的学者进一步提出“民者万世之本”“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 新书·大政上》)。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原君》)的著名思想。借鉴上述思想,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的主体,国家主权理应属于人民,人民应当享有参政、议政和决策的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翁。惟其如是,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才有希望建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所设计的“自由人的联合体”[3]的共产主义理想,才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其二,“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执政理念,为现代执政党提供了执政为民的思想资源。商周时期已经产生了“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的思想,孔子也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礼记·祭义》)。管子把这种“人为贵”“人为灵”“人为大”的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提出“以人为本”的主张。他认为执政者应该“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管子·霸言》)。孟子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执政理念。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儒家学者主张“天下为公,选贤举能”,“有德者在高位”,“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各级官员应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己任,为建立“谋闭而不兴,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而努力奋斗。借鉴上述执政理念,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在“人民主权”原则指导下,“还权于民”,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其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伦理思想,是对全体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尚书·禹贡》说:“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说明早在夏初,“四海”之内,包括北方和南疆,皆已实行“威声文教”,其中蕴含有道德教化的内容。孔子强调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是“人异于禽兽”的标准。据此,后代学者创造了“四维”“五常”和“八德”等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仁、义两项,“仁之德在爱仁,义之德在正己”。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即“内治反理以正身,外治推恩以广施”,那么就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自我完善,从而使社会在和谐中获得进步,使国家在安定中得到发展。

第二,传统重德思想中的否定个人权利、强调等级观念、夸大道德作用、贬低法治功能等思想,为公民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提供了负面材料。

其一,传统重德思想强调的“义务本位”不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养成、维护和捍卫。传统重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所谓“爱人”,指的是“爱他人”而不包含“爱我”,即每个人有义务爱他人而无权利爱自己。这就是董仲舒所说的“仁之德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德在正己,不在正人”,“内治反理以正身,外治推恩以广施”。王阳明甚至完全否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认为每个人的心里一旦出现“物欲”,就要像猫捉老鼠一样,将其“荡涤干净”(《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这种主张与其说是否定个人“食、色”等一切欲望的表现,倒不如说扼杀人类本性。这些否定个人权利的思想自然与公民对自身的生存、幸福和发展的权利诉求相对立,公民意识也就从无谈起。

其二,传统重德思想强调的等级制和等级观念不利于公民主体意识养成、维护和捍卫。传统德治思想强调等级制和等级观念。《中庸》一书概括了臣民社会的政治关系和亲缘关系,提出“五伦”之说:“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在上述不同人等的主从关系中,君臣关系最为重要,其内容一是“臣事君以忠”“君为臣纲”和“屈民伸君”,二是臣民对国君的忠诚必须专一不二,即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稳定不变,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实践“礼”的规定。“礼”是封建王朝“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纲纪,其作用在于固定社会不同人等的职分、权利和地位,以达到维系既定等级关系的目的,所以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各有称也。”在等级观念约束之下,人们无条件服从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从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到思想意志,无一不被等级格式化。这种等级观念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公民独立、自由、追求和创新等主人翁精神相对立,公民意识得不到体现。

其三,传统德治思想夸大道德的政治作用不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维护和捍卫。传统重德思想宣传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有德者宜在高位”“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只是一种政治理想,并没有制度保障。“我无尔诈,尔无虞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大都出于仁人志士的善良愿望,不可能付诸实践,甚至成为当权者争权夺利的遮羞布。他们“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口头上标榜“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实际上却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史记·游侠列传》)。就连彪炳史册的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幸免,他虽然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他违背仁义道德,发动玄武门之变,通过杀戮兄弟逼宫获得皇帝的宝位也永远载入史册。传统道德提倡“以德报怨”“以和为贵”,但在古代,劳苦大众毫无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甚至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在这种条件下,要求他们以牺牲自我利益和生存权利为代价,去换取社会的和谐和安宁,实在是天大的不公平。特别是古代思想家普遍主张愚民,即所谓“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民愚则易治”(《商君书·定分》), “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德经》)。这种思想是麻醉人民,解除人民抗争意识的精神鸦片。这种夸大道德政治作用的观念与现代社会强调的法制原则相对立,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枷锁,也是我们培养公民意识的绊脚石。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相适应,并为之服务。当前,我们应当立足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背景,实现对传统重德思想的扬弃和超越,兴其利,除其弊,使之与现代政治文明相接轨,促进中华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转型,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一,用现代公民社会的权利意识,取代传统社会的奴仆观念。

传统社会民众的权利意识薄弱,奴仆观念盛行。究其原因:其一,国家政治生活实行“官本位”制度。传统重德思想强调政府“公权”高于一切,民众的“私权”无足轻重。社会成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甚至丧失独立人格和尊严。其二,国家法制生活倡导“息讼”观念。传统重德思想强调社会整体的和谐,而忽视民众的个人权利,提倡礼让解决纠纷,由此形成了中国法律文化的“息讼”观念。这种观念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司法实践上的“息讼”和民众心理上的“耻讼”“惧讼”。以上原因导致了民众的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忍气吞声、麻木不仁。

现代公民社会强调权利本位。权利本位是指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中,公民权利是根本。权利本位意味着公民为权利主体。没有人因为性别、种族、语言、思想、宗教信仰等特殊情况而被剥夺权利主体的资格,或在基本权利的分配上受歧视。换言之,每个公民不仅具有人身、财产、社保、教育、言论、出版、新闻等各种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权利,而且享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权利,即选举和罢免各级政府官员的权利。

因此,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使公民认识到,公民不仅要努力维护自身的权利,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公权力运行。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逐渐形成理性的权利意识。

第二,用现代公民社会的平等意识,取代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传统社会民众的平等意识薄弱,等级观念盛行。究其原因在于传统重德思想的重礼、隆礼和崇礼。“礼”的基本特征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即按照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性别的差异、社会角色的差别,来定位各自在社会生活中的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礼仪制度和规范,不同等级的人都能够各正其位,各安其分,各循其礼,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因此,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以等级划分的臣民社会。先秦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位,秦汉有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位,魏晋时期有“九品中正”制,元代还出现了所谓“九儒十丐”之说,儒以上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农)”(清·赵翼《陔余丛考》)。这说明了在臣民社会不仅阶级划分表现为等级的对立,而且同一个等级的不同人群,甚至不同职业也形成了各种独特的等第。在各种不同等级中,王侯贵族等上层统治者有各种特权,他们不仅占有土地、人口和财产,而且可以出将入相,担任大官,甚至法律还规定“刑不上大夫”。

现代公民社会强调平等原则,它被认为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所谓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公民享有天然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因出身、境遇、个人能力和具体特征的差异而丧失,更不能被任何人或权力部门所剥夺。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细胞,只有靠平等原则的保障才能各尽所能,适得其所,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使公民认识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社会不允许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彻底废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等级制度的残余。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要努力捍卫自己的人格平等,促进社会的平等。

第三,用现代公民社会的公德意识,取代传统社会的私德意识。

传统道德本质上是私德。从字面上理解,私德是指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该社会成员之间是以血亲为幅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因此,每一个宗族就是一个放大的私人关系网。传统重德思想强调“亲亲为大”的血亲原则和“亲亲得相首匿”的刑法原则,不仅明确规定了血亲至上的终极地位,而且肯定了私德凌驾于公德之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公德在传统社会始终只能处于从属的依附状态,必须让位于私德。

现代公民社会提倡公德意识。所谓公德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公德意识意味着公民有一种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为公意识,是无须旁人监视的自觉自愿。它是公民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其强弱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使公民认识到,公德不仅是指公民遵纪守法、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公民要有一种公共关怀,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务,共同为公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03.

[2]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5.16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94.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政部

广东广州510303)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3

一、少先队组织成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培养“摇篮”的必要性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心理发展的“最佳期”, 更是各种意识尤其是思想道德意识发展的“奠基期”, 是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在少年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少年儿童的情感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因为具有稳固性、生成性的特点, 使得这些习惯和情感一旦形成, 就会自动地体现在人的各种行为中, 成为人不可缺少的品德和行为, 影响其一生。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意识培养的最佳“摇篮”, 是发展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的最有利的组织。少年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下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主要的作用。在集体中, 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和达到共同的目标, 儿童逐渐意识到个人和集体、祖国的关系, 并在学校等日常活动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等。

二、把少先队组织建设成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培养“摇篮”的具体方法

(一) 少先队组织应该具有思想道德的信仰

少年儿童信仰教育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进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在少先队活动中, 我们要利用少先队仪式来增强少先队的庄严神圣, 为少年儿童打造“精神家园”。

例如, 少先队的入队仪式, 就是少年儿童信仰的最初树立。入队仪式往往对于少年儿童来讲, 都非常重视和珍视。在入队仪式中, 不光要讲究仪式的隆重, 更要突出对于每一位入队少年儿童的重要性和荣誉性。为了突出这种特性, 可以邀请入队少年儿童的亲友参加, 一起分享着神圣庄严的时刻。同时, 少先队队歌在各种场合的反复歌唱, 对于每一位少先队员来讲, 就是精神的引领, 是信仰巩固的过程。

(二) 少先队组织要具有极强的“精神归属感”

少先队组织一定要让少先队队员有主人翁责任感。这极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

1.在常规管理中让队员当家作主。

在班上实行“今天我是班长”的制度, 每位少先队员轮流来管理班级这对于每一个队员都是一种挑战和锻炼。班级里的班会或者少队会, 可以请少先队员自己设计并组织实施, 队员在自己设计并参与的活动中表现出乐于管理, 乐于参与, 乐于行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班级里发生的每件事少先队员都富有责任。

在班级偶发、突发事件中, 每位少先队员都是班级的主人。每位队员都可以利用学校、中队中发生的细小变化或偶发事件, 分析原因, 挖掘教育意义的因素, 对其他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 针对好人好事, 分析其思想基础, 指出其社会意义, 升华到时代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 (2) 针对违纪事件, 分析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指出危害; (3) 大扫除活动后, 要总结上升到保持优美环境和劳动光荣的高度; (4) 通过介绍一起车祸、火灾, 强调注意安全的必要性等等, 都是小题大做。

(三) 少先队组织要具有发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的理念

1.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全方位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少先队活动是进行少先队思想道德意识教育的主要载体, 有效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正是少先队德育工作的优势所在。在少先队活动中, 要引导少先队以创新为目标, 以实践为途经, 注重体验, 全面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少先队开展的“养成道德好习惯, 你我都是好公民”的实践体验活动, 引起少先队员们的积极响应;“绿草、小花我的家园”小队员认养小树苗、小花朵的活动, 使得队员们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清明祭扫烈士墓, 使队员们对于祖国的今天更加珍惜;红领巾社区文艺演出, 不但丰富了社区文化, 更加展示了少先队员的各种特长。

2.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团队, 提高团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力

在少先队组织活动之初, 大队辅导员应为队员组建若干个集体, 让他们置身于这个集体中巩固、深化、发展在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种良好道德品质。这个集体以居住地近为原则, 不分年级自愿组合,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可以是“读书主题”———依托社区的活动场地, 开设“阅读书屋”, 在少先队员中组织“捐一本书, 读千本书”活动;可以是“体育主题”, 组织跳大绳比赛、打沙包、踢毽子等, 提高少先队员身体素质, 组织家庭体育比赛, 让家长参与其中, 倡导全民健身运动, 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推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摘要: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意识培养的最佳“摇篮”, 是发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的最有利的组织。从提升少先队的组织凝聚力和通过仪式进行少先队教育等具体方式, 完善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少年先锋队,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陆宁.致敬少先队——改革开放30年少先队活动点睛[J].辅导员.2009 (Z1)

[2]陆士桢.中国少先队的30年[J].辅导员.2008 (04)

[3]张悦, 宗春花.新学期新精神新面貌——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提示[J].辅导员.2010 (Z1)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前儿童;自我意识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学前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音乐教育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启发儿童,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探讨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

当前,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能够获得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收获。音乐课程教育和其它学科一样,都具有一致的基本属性。所以,是将音乐教育当作一门重要的学科来看待,还是将音乐教育当作辅助学生成长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容易下结论的。两者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前者是对儿童的音乐技能进行培训,而后者的立足点是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儿童在人生的初始阶段能够获得美的熏陶,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因此,以上两种看法不存在相互对立性。在进行考察的时候,不能把两者孤立起来。将音乐作为一个学科来看待,是将视角转向了音乐学科的基本属性上面:培养儿童初步的音乐技能;而注重音乐教育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恰恰将第一种观点进行了升华。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在学到基本的音乐技能后,会受到音乐的熏染,进而在自我意识提升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二、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音乐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声音的乐音,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激发儿童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的兴趣,培养起认知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音乐教育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教育促进儿童身体发育,进而提高自我认知

音乐对儿童影响最为明显的一方面就是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音乐教育主要是先对儿童的感官带来影响,从而刺激其大脑。通过音乐教育,儿童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使得大脑对外界事物反应能力大大提升,与此同时,其大脑皮层也变得日益活跃,从而提高儿童思考的能力。这样通过不断的思考,儿童的自我认知就会逐渐提高,对周围的认识能力也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音乐教育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进而提升自我意识

儿童自我意识的提升有赖于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语言系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音乐教育,能够锻炼儿童的听力以及发音的能力。在唱歌的时候,必须要学习歌词以及曲谱,而歌词都是非常押韵的。儿童在学习了歌词之后,会在潜移默化中将歌词变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就提升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儿童在看到歌词的语句后,会引发各种联想,这样就提升了儿童的自我意识。

3.音乐教育促进儿童认识能力提升,进而提升自我意识

音乐教育能够锻炼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音乐作为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声音,有着和其他声音不同的特征。因此,这就要求儿童认真地去聆听,然后加以辨识。大脑对这些信号反应之前,先要对这些信号进行保存,这就是记忆。然后这些信号对大脑进行反复的刺激,儿童的记忆力就会逐渐得到提升。依靠这些记忆,儿童就会发挥自由的想象,进而儿童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提升。

4.音乐教育促进儿童个性形成,进而提升自我意识

个性的形成是建立在儿童对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通过音乐教育,儿童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对于自己与周围人的区别的认知也在逐渐得到强化。所谓的个性,就是表现为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特征。个性具有稳定性以及完整性的特点。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倡培养儿童的个性,有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所以,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使得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培养起自己独特的个性。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要重视其基本属性,还要重视其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作用。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能够锻炼儿童的语言能力,能够提升儿童的记忆力,能够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因此,音乐教育与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先对学前音乐教育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分析了音乐教育对儿童自我意识提升的表现,期待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郑玉香. 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河北大学.2004.

[2].杨凌运. 音乐训练对儿童自我意识和适应力影响的观察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3].赵南. 对学校教育目的与功能的新构想——基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视角[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04)

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篇5

一、青少年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身份的认知, 能够在法律的规定下自觉地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明确, 并把国家主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权利义务观念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青少年这一时期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 但也是起伏变化最大的阶段, 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也是公民意识教育实施效果最佳的阶段。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应当考虑青少年的行为、心理和认知程度等特点, 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服务的公民, 能够自觉认识自己的地位, 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的现代公民。

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首先强调青少年要认可自己的公民身份, 对祖国的山河、文化、历史等充满自豪感, 同时强调青少年要形成维护祖国独立统一、繁荣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体意识强调青少年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处于主人翁地位, 在明确自己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能够对自己负责, 能够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主体意识要求青少年具有创新发展观念。

法律意识不仅要求青少年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同时能够基于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形成对法本身、法的效用和功能的基本态度和依赖程度, 也就是形成法律素养、法律观念以及法律价值观。

权利与义务意识要求青少年能够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必须承担对等的义务。

公德意识要求青少年自觉遵守共同道德规范、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生活秩序, 主动营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公德意识体现在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上。

二、青少年公民意识现状及原因

随着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下, 青少年公民意识确实得到了加强, 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增强, 对祖国有无限的热爱和自豪感, 认识到了自己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主体意识增强, 注重自身的发展, 法律认知度增加, 注重关心自己的权利。但受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织, 一些腐朽的、错误的思想影响, 青少年的某些公民意识依然较弱。具体表现为:

个人意识强烈。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 能够认清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 认清自己的责任, 主体意识强调个人在国家中的作用, 青少年往往错误理解, 在实践中过分看重自己忽视与他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 缺乏责任感。

权利义务意识较弱。青少年成长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大多数青少年对自身的权利的认识程度已经大幅度提高, 但往往在享受权利的时候缺乏理性的思维, 忽视自己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

社会公德践行能力低。青少年通过学校社会的培养, 准确的学习了社会公德内容, 但受社会的影响其社会公德践行能力差, 表现为在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无排队意识等。虽然学校以及社会一直倡导这些公共美德, 但青少年受环境的影响做不到知行统一。

法律意识淡薄。虽然大多数青少年对于法律知识都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青少年对于法律的信任程度依然较低, 受封建社会集权制度影响, 人们的权力意识还没有彻底消除。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 对于周围的权力事件不仅不能表现出反对, 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示出认同。法律对于社会公平的保障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青少年没有建立起对于法律的敬畏和信任。

三、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对策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 对于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 三为一体才能确保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

学校是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学校在培养青少年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 还应当增加公民意识的课程, 教会青少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家庭是青少年公民意识养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再没进入学校前思想意识受父母影响最大, 进入学校后在学校的引导下对于公民意识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家庭影响其公民意识形成个性, 所以在个性的公民意识上家庭应当发挥其重要作用。

社会是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大环境。社会各部门都要自觉承担公民意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 特别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网络媒体等传播媒介更要担负起公民意识教育的直接责任。青少年公民意识易受社会思想的影响, 社会应当为其公民意识的增强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强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教育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联合起来, 各负其责建成立体式教育网络, 使青少年公民意识在家庭中奠基, 在学校中强化, 在社会中升华, 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丽媛.我国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培养探究[J].江西教育, 2015.8

[2]何宗齐.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6

1.1 概念

所谓责任意识教育, 就是以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和责任认识水平为主要内容, 涵盖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能力等一系列内容的教育活动, 主要是为了培养人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激励能力[1]。

1.2 责任意识内涵

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2]: (1) 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2) 对他人负责的意识; (3) 对家庭负责的意识; (4) 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 (5) 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

2 对当代青少年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已经由原来的同质社会变成了异质的多元社会, 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显露, 这些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烈冲击。大多数学生由于思想上的片面性, 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使其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容易偏激。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 出现一些“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盲目崇外”以及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 使一些学生没有对自身行为负责的意识, 公德意识差。表现为:言行举止粗俗、缺乏文明礼貌、随意污染环境、损害公共财产、开具假证明材料骗取困难补助等。因此, 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后备人才资源, 对其进行责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 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因此,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意义重大。

2.2 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责任感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个责任感缺乏的学生, 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劳动能力, 而且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必然不屑于纪律的约束, 极易成为降低群体劳动效率的涣散要素。相反, 一个责任感强烈的学生, 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从各项纪律规定, 而且其专业技能也会因责任感的驱使, 在社会劳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优化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 正是一种责任的培养, 也只有更好的塑造了大学生本身内在的责任意识, 才会使他们更好地去掌握知识, 更好地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使大学生本身能够全面发展。

3 对策

3.1 责任情感的培养

学校教育不仅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播知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更重要的也是学生主体通过获取知识、体验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将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知识系统和内在道德能力系统的过程, 形成自身成熟稳定的心理结构的实践过程。同时将责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给予大学生进行自主进行选择和判断的自由, 而且这种自由度越大, 责任感就越强。因为自由选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承担责任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责任教育的过程中, 应给予大学生一定的自主和自由,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从而也为自己的需求负起相应的责任, 在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出责任情感和责任习惯来。

3.2 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 不但要通过理论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使其意识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还要通过为其创造实践条件, 使理论学习融入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培养其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对于受过资助的贫困生, 学校可以举办资助人与受助者的座谈会, 鼓励学生以写感谢信等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让他们学会感恩和关爱, 并将这份关爱传承下去,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加强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习得。孔子说:“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说得也是这个意思。因此, 在责任教育中,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用自己的高度责任心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摘要:本文在明确责任意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 指出了对当代青少年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责任意识,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旭华.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6) :137—138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7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自我意识问题及成因

(一) 自我认知偏激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恰当地认识自我, 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 他们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较少, 大都感到特别孤独, 心理上容易产生压力和不安全感, 对学习没有兴趣, 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迟到、逃课、不交作业等现象, 在受到教师的批评后, 其自尊、自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他们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看不到自我的优点, 觉得处处不如别人, 就会产生自卑, 丧失信心, 做事畏缩不前。

(二) 自我体验消极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当个体体验到成功感时, 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 向更高的目标进取。反之, 当个体体验到失败感时, 则常会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 闷闷不乐, 甚至放弃努力。可见, 如何恰当地处理自我体验, 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留守儿童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 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绝大多数内向、抑郁、敏感, 交往能力不强, 感到孤独与苦恼。对别人的批评十分敏感, 只要别人话语稍重了点, 就会引起他们的极端、过激行为, 个性发展渐渐出现扭曲。

(三) 自我控制失调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他律年龄阶段, 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 对事物缺乏正确与否的判断, 不能抑制冲动, 抵制诱惑, 很容易接受并养成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 甚至沾染社会上的一些有不良习气, 导致行为偏差, 不能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留守儿童自我意识问题的教育策略

(一) 真情关爱, 提高自我认识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千差万别,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给他们特殊的关爱。如找留守儿童个别谈心、定期家访、周记交流等方式, 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鼓励, 增强自信。开展留守儿童“手拉手搭爱桥”活动, 发动同班、同村的少年与留守儿童结交为“手拉手”小伙伴, 通过共读一本好书、共做家庭作业、同过团队活动、共同参加兴趣小组、同听法制安全讲座等, 密切小伙伴之间的亲情, 感受到学校和班级的温暖与关爱。让他们在和谐温暖的班集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会明辨是非, 增强法制观念, 懂得哪些事该做, 哪些事不该做, 自觉抵制不健康的言行, 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自我体验和认识, 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 营造环境, 加强留守儿童自我管理

良好的环境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因此, 学校、家庭、社区要积极创设条件, 为留守儿童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人文环境, 对培养他们的正确审美观、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自我调控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他们在心理环境美化的感受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如学校开展“文明伴我行”活动, 正面引导、充分调动留守儿童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 发现学生的文明举动及时表扬, 树立学习的榜样,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学生之间多了一份尊重、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融洽。渐渐地, 他们就会相信自我、尊重自我、接纳自我。同时, 学校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 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 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 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 开展亲情交流活动, 引导留守儿童自我教育

亲情交流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增进情感。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通过开展亲情书信, 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互动, 互诉思情, 向父母汇报在校的学习及思想情况, 告慰父母安心工作, 培养信任感及责任感, 从而加强他们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父母向孩子介绍工作城市的地理特征、特色风貌、当地风俗等, 并让留守儿童把资料展示给同学们, 让孩子们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 使留守儿童因自己的父母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 从而克服自卑心理, 学会正确的评估和判断, 增强自信心。教师还可以请回家探亲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做报告, 谈自己在外务工的艰辛, 劳动技能的落后, 知识的重要, 以唤起留守儿童“寸草报春晖”的感恩之心, 科技兴国的进取之心。

(四) 实行榜样激励, 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 较之一般的教育更易于见效。学者菲尔丁说过:“典范比教育更快, 更能强烈地铭刻在孩子心里。”因为有志向的孩子会在榜样中寻找自己将来的影子, 并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或是能量。如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不怕困难, 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生活, 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通过给留守儿童树立成功榜样, 让他们自觉地自我强化, 自主确立学习榜样和发展目标, 以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还可以通过优秀运动员的事迹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会”“体能测试”等, 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我意识, 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 树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保持情绪稳定, 逐步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总之, 留守儿童的教育除了给予物质上、生活上的照顾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从培养他们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入手, 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 提高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的能力。

摘要:留守儿童因为处境特殊, 他们的自我意识存在着种种问题, 如自我认知偏激、自我体验消极、自我控制失调等。为消除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 需要教师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我意识问题,成因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北京, 2002, (1) .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8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意识,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园通过开展“哈乐·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探索,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态意识,让儿童成为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人。

一、在主动参与、真实体验活动中培养儿童生态道德意识

儿童生态道德水平在认知层次上高低不一,他们的行为与认知也因此经常脱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通过课堂或其他渠道了解一些关于水的知识,可却无法很好地在生活中践行节约用水。为帮助儿童获得知识、情感和行为的整体提升,我们认真研究了儿童的认知和发展特点,把儿童作为研究的主体。我们在每一个活动中遵循“儿童参与”理念,为儿童创造参与的机会和条件,不断深入地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参与。我们创编了科学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让孩子们知道水从哪里来,最后要流到哪里去。我们组织实验操作《水的三态》,帮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水的特性。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家长和儿童到水上乐园开展亲水活动,加深了儿童对水的认识,增强了儿童爱水的情感。我们还带孩子们去植物园开展自然考察活动,探寻水与生命的关系; 到自来水厂参观,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运输过程。这些活动收到了直观的效果,孩子们现在看到路边有个水龙头在滴水,都会马上主动去把水龙头关好。孩子们还自发开展“节水小能手”的比赛,他们设计了很多节水标志,贴在家中或幼儿园的盥洗室,提醒家人和同伴节约用水。我们的实践体验包括了水的生态实验课、植物园自然考察、自来水厂参观考察等多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让儿童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宝贵与稀缺,自觉萌发爱水护水的生态意识。通过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儿童已经能够将生态道德价值观念主动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鼓励儿童积极创作、大胆实践,激发儿童的生态道德情感

儿童对自然及自然中的生灵具有天然的兴趣,但这种积极情感如果没有外在激励,一时很难转化为行动,导致儿童还不能如一地践行良好的生态行为。主题绘画和童话剧表演等形式,不但能有效促进儿童生态道德意识的养成,并能激励他们把这种积极的情感转化为行动。我园分别以“水的魔幻画”“能干的水精灵”和“美丽的湘江”为主题举办儿童生态画展,有的小朋友画上成群的鱼在清澈的湘江水面自由自在的畅游; 有的画上蓊蓊郁郁的树林,小鸟在树上歌唱,小鱼在水里在潜游,人和动物一起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许多小朋友的作品都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他们在宣传水对人类生活重要的同时,也践行自己爱水、惜水、护水的承诺。此外,我们组织孩子们为家长和社区居民在中心大坪演出儿童生态童话剧。孩子们在排练过程中,不但收获了友谊,锻炼了能力,还提高了生态保护意识。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转化儿童的生态道德行为

社会和家庭对儿童的生态道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但符合环境生态理论,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组织开展了“家庭用水情况调查”“水污染调查”“植物园自然考察”“水厂参观”、生态辩论赛等活动,将社区、家庭和幼儿园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始尝试构建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三位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络,帮助家长和儿童生共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和污水净化处理的过程,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家长和孩子们参观衡阳市演武坪水厂,并邀请水厂技术人员现场为大家进行讲解。此外,我们组织开展了“水是不是人类的好朋友”辩论会。在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在辩论场上唇枪舌剑、各抒己见。正方谢馨怡家长和孩子列举了自然、人类与水的关系,用水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来证明“水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观点。反方高雅晨和奶奶则用推理论证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等灾害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伤害,力证水不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观点。辩论会上高潮迭起,时而掌声四起。正方家长和小朋友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不时把问题抛给下面观众,比如洪雅茜问: “人不喝水行不行?”场下的观众回答“不行”,“那水是不是我们的朋友呀”,洪雅茜采取了让观众和评委来帮助自己回答方式,以此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辩论大赛不仅丰富了大家水的生态知识,增长了生态道德意识,也培养了儿童多元能力的发展。最终,大家达成共识,人类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人类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美好。通过“三位一体”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幼儿园与和家庭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网络,实现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充分融合。我园98% 的家长反映,孩子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孩子们的爱水、护水、惜水意识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并且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湘江生态环境。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2

责任是人的道德情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能激发人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又能促使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既有利于培养完善人的个性,又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情感,进而促进人們道德行为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明确地阐明了加强青少年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初中教育正处于学生身心迅速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责任教育的最佳时段。为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活化教学内容,扩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学的平台,逐步培养家庭责任意识,班级集体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为他们建立良好的责任意识。

1. 当下中学生责任意识状况分析

当前的初中学生思想敏捷,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是值得教师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发扬的。但是,由于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单纯追求学习成绩,对孩子娇惯,忽视了对孩子责任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产生了贪图享受,不想奉献,只想索取,而导致自我责任意识的缺失。他们喜欢赞扬,承受挫折能力差,唯我独尊的性格,导致集体责任的缺失。出现讲究吃穿,不爱学习;追求享受,不爱劳动;唯我独尊,不能融入群体的现象。对家长孝顺、他人关爱、社会的奉献已经淡化,这种错误的倾向是我们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从初中生心理特点出发,把握大纲,扩展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对学生的凝聚力,使责任意识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2. 把握教材,扩展活化内容,加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力度

责任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具体体现,责任涵盖家庭、集体、社会各个方面。一个人具备高度责任心就会拥有较强的自信心与使命感,成为敢于担当的人。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此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任务。

2.1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责任意识是形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

家庭责任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安全、伦理、情感等多种形式,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代家庭中的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的“中心地位”越来越突出,导致孩子家庭意识淡薄,更缺乏责任行为。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这一教学平台,开展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单元教学中,两篇课文的各个章节都是以培养学生家庭责任为重点的。《爱在屋檐下》:教师要课前提出问题,自己在家帮助父母做了哪些家务?父母为自己付出的事例?你怎样去报答父母之恩?在教师主导点拨下,在学生的讨论中,使学生感悟到;世间无论家庭贫富,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父母是最伟大的。努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珍惜父母的劳动,主动压缩零用钱,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心目中自然就形成了家庭责任意识。为此,一个人有家庭责任不只是对家庭有益,对其一生的成长也是一笔更大的财富。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必定是有学习责任感,工作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2.2. 培养良好的团队责任意识,是形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

初中教学都具有责任教育的渗透潜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实施责任教育最好的优势。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责任教育融入教学内容,科学的处理好教学的延伸扩展,做好责任教育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要创新,教案构思要新颖,对学生要具有吸引力。教育要有计划,做到由浅入深,步步递进按层次进行责任教育,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责任教育的培养思路。如:《新学校 ,新同学》的教学,是学生步入初中思想品德的第一课教学。在课上,教师要以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团结友善,爱校爱班级的教育。如:课堂讨论题目:我能为班级做点什么?怎样做到以班为“家”?观看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主题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雷锋》等教学课件。围绕龙梅玉荣的集体主义精神,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开展讨论式教学。把自己为与草原英雄小姐妹相比,我能为学校做什么?自己与雷锋相比,我能为别人奉献什么?学生在观看中对英雄的事迹感到震撼,在讨论中被英雄的事迹所感染。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去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在课堂上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引导学生从我做起,甘于奉献,为班级的团结和谐发展,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他们未来融入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

社会责任是在社会生活中对国家或社会以及其他人所承担的一定使命、职责、义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初中生已经产生了朦胧的社会责任意识,要在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学平台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引导作用。如:做自尊自信的人的教学,教师要把握主题,突出难点,经典导入,可以选用《中日甲午战争》,《开国大典》,《铁人王进喜》 《宇宙飞船对接》等电子课件,开展今昔之比的讨论式教学,使他们懂得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意义。作为国家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自信才能自强,自强才能自立。自立才敢于担当。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敢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 所以,责任是人在社会的立足之本。对当代的中学生来说,加强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的系统工程。要全方位重视初中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事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履行自己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朝义 加强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道德养成,《课程教育研究》2015.04.122

[2]何观玉 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中国校外教育》2013.11.107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 篇10

“载体”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的。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特征、分类、功能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 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物质形式, 主客体可借此形式发生互动关系[1]。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含义目前存在着“形式手段论”、“联系中介论”、“活动过程论”等观点。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的形式, 无意识教育正具备了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功能, 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创新载体广泛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无意识理论最初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并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出现于心理学领域的。他认为, 无意识是未被人意识到的一种原始的冲动和本能,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不自觉的反映, 是一个比有意识领域更为广阔的空间。

无意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无意识心理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 通过为受教育者创设一定的物质环境和氛围, 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 在满足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 使其感化心灵、陶冶情操、受到启迪。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将科学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法制理念、公德意识等内容潜藏在一定的环境或载体中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教育形式。

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 无意识教育可以有效克服有意识教育的不足。第一、可以消解受教育者对有意识教育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通过活动教育、环境教育、文化教育等途径, 引导受教育者进行情绪体验, 将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形成情、知、意、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良性循环, 使受教育者在活动参与或环境体验的快乐中得到教育和启发, 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第二、可以克服有意识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 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堂以外对受教育者进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教育和熏陶。第三、可以克服有意识教育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不对等性, 在无意识教育中, 可以改变教育者以往居高临下的有形灌输和权威训导, 使受教育者在和教育者在民主平等的交往中既获得知识又感受到人格的魅力, 而且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 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方式。

二、寓无意识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理念、道德意识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当前我国的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叛逆心理, 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正面灌输知识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 世界上其他国家则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方式, 往往选择学生的“无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开端, 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老师的影响。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应强化无意识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 无意胜有意, 消解学生的逆反心理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无意识教育的一大特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灌输性和劝诱性占主导, 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时间, 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无意识教育的隐蔽性可以淡化有意教育, 通过情感无意识教育和人格无意识教育等方式, 能够使学生在情感和人格的双重感染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1) 情感无意识教育

无意识情感教育首先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情感之上。师生之间除了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在课堂上进行的正式交往之外, 师生之间还应建立深厚的友谊, 成为亲密的朋友, 即所谓的“良师益友”。在正式交往中老师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而且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通过师生情感交流, 给学生心理自由, 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 得到指导和建议。同时, 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 应讲究策略、因人而异、因人施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2) 人格无意识教育

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当前的青少年正处在可塑性较强时期, 科学、系统的人格教育对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而对于学生而言, 教育者的知识、为人等方面对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思想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强烈的事业心、渊博的知识、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力量, 是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前提和保证。[3]教师的因素包括仪表、言语、个性气质、业务水平与能力、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思想道德情操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执着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 更加注重自身修养, 使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依恋、敬慕的心理, 这样才会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崇高的师德感染人、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这样才能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无声胜有声,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润物细无声”是无意识教育的另一大特点, 利用教育者创设的情境及周围的良好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其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环境无意识教育就是利用校园环境对学生的陶冶作用, 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能帮助学生提高个性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情境氛围, 对学生进行悄无声息的影响, 从而发挥无意识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使其感到舒适、安心、愉悦。而且能净化他们的心灵, 春风化雨般的陶冶学生, 培育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促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豪感, 从而提升班级和学校的凝聚力。

3. 无教胜有教, 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无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工程, 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环节, 还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 达到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地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榜样的典型表率作用可以实现“无教胜有教”, 使无意识教育覆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1) 校园文化无意识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产生深层的渗透作用。物质文化包括艺术雕塑、名人画像等, 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净化学生心灵, 激发学生灵感, 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感悟到美, 并从中受到教育。高雅的精神文化则可以调节学生的行为,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兴趣, 可以寓思想政治于文娱活动之中, 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增强班级和学校的凝聚力。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则可以对学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起到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校园文化中并不需要教师去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文化活动, 而是通过耳濡目染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榜样无意识教育

榜样的典型表率作用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具体、生动、感人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启迪教育的一种方式。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是一面镜子, 是一面旗帜。它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尤其在人的精神层面上, 其影响无法估量。比如雷锋, 已成为我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关系的象征, 可以引导、激励当代学生。由于榜样表率的方式适合学生审美过程中偶像崇拜的特点, 而且学生模仿性和可塑性较强, 因而会达到有意识教育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当前学校榜样无意识教育中应该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营造弘扬正气, 激励上进, 争先创优的良好育人环境, 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奋发向上,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作为一种创新载体的无意识教育应该和有意识教育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促进, 既可以弥补有意识教育的一些不足, 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艺术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升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几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7.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人工试验林下一篇:规制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