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识(共11篇)
儿童意识 篇1
摘要: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结合幼儿园一日常规,渗透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借助丰富的活动载体,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引领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合理运用评价机制,激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因材施培。
关键词:幼儿,服务意识,评价机制,发展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意识、发展思维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不仅有助于幼儿提升自我服务能力,也有助于幼儿独立意识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形成完善的人格。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方法。
一、结合一日常规,渗透自我服务意识培养
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结合幼儿园一日常规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幼儿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学习常规、生活常规抓起。(1)学习常规。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学习生活,根据学习常规要求,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渗透在一日学习常规中,将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细化。例如,要求幼儿有序、分类摆放学习用品,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准备,自己用卷笔刀削铅笔等。(2)生活常规。幼儿园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结合幼儿园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具有很强的辐射效果。幼儿园教师要结合值日生制度,安排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值日任务,包括打扫教室,午休完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倒垃圾等。在结合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时,要尽量使幼儿园生活模拟现实生活,提升幼儿园处处育人的宗旨。
二、借助活动载体,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大多数幼儿生性活泼好动,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借助活动载体,如游戏、唱歌、表演等,在丰富的活动中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1)游戏是幼儿园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活动载体,根据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游戏互动,在生动的游戏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2)音乐、表演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节奏、音乐表演中的情感投入等,都有助于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教师要有目的地选一些简单的儿歌、情境表演剧等,引导幼儿在儿歌、情景剧表演中强化自我服务意识,用意识引领幼儿自我服务行为。
三、树立学习榜样,引领幼儿自我意识发展
幼儿教师要善于借助榜样的力量,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引领幼儿发展自我服务意识。(1)自己树立榜样。教师是幼儿接触较多的人物之一,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幼儿对教师具有一种无法比拟的榜样效应。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榜样资源,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幼儿现身说法,做幼儿自我服务的好榜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幼儿、引领幼儿,帮助幼儿培养自我服务意识。(2)树立身边榜样。实践表明,选、树、学是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身边的榜样,在班级积极开展选树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喜爱动画片的特点,选择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为榜样,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四、运用评价机制,激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积极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尚不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外界,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幼儿意识发展与行为实施。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机制,优化评价艺术,引导幼儿培养自我服务意识。(1)评价要具有激励性。批评与表扬都是评价方式,教师在实施评价引领幼儿培养自我服务意识时,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教师即使需要批评,也要进行委婉的批评,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表扬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有信心为自己提供自我服务。(2)评价要具有导向性。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评价缺乏导向性,主要表现在评价模糊,不具体,没有细化。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评价时,从细处入手,将评价具体化,让幼儿明白老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从而在老师的评价下调整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服务意识。
五、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因材施培
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时,要加强学情分析,从幼儿自身以及生活的环境对幼儿的实际能力进行充分估计,实施因材施培。(1)尊重幼儿实际能力现状。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显著的能力差异,如果不尊重幼儿的实际能力,就不能对幼儿作出客观的认识。高估幼儿实际能力,容易挫伤幼儿自我服务的积极性,甚至带来严重的安全事件;低估幼儿实际能力,则不利于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提升,影响幼儿的自我发展。(2)重视幼儿家庭教育考量。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考量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认识幼儿,根据幼儿能力发展实际采取科学方法,做到因材施培。
六、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教师要将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培养的路径,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进而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守凤.运用音乐活动提高托班幼儿入园适应性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
[2]李晓敏.浅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15(18).
儿童意识 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大量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家乡,由此在农村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经商而被留在农村就学的少年儿童(这里主要指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自我意识问题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如果说“自我”是我们人格的必要组成,是行为的最终指令官,那么“自我意识”就是“自我”的观察、评价与监督者,是对自我的一切认识、体验及调控。
“自我意识”从结构上分析一般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层意义,也像意识一样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自我认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是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我体验是自我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情绪体验,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的问题,“满意”则自我肯定,信心十足,反之就自我否定,垂头丧气。自我控制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控制,它包括了两层含义,其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即“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其二是自己对自己的指导,即“我可以怎样做”。我们常说的“自制力”就是指自我控制的能力。总之,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主导心境以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识,决定着自我控制的行动力度;自我控制则是完善自我的实际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着调节作用。三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1]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自我意识问题
留守儿童大都处于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儿童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体现为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两个方面的发展。青春期生理成熟的标志显而易见,而心理逐渐成熟主要是由于儿童的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儿童的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与童年期截然不同的心理特点,其中自我意识的发展应该说是青春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据调查,由于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健全,导致种种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除了学业成绩不佳、性格孤僻不合群、逆反心理严重外,他们在自我意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学习中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以及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等不良倾向。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1.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
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孙小军、刘亚、周东明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年龄较小的孩子表现较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等。[2]
2.意志薄弱,容易迷失
留守儿童受父母的教育很少,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实际的说教问题,于是他们就成为了“问
题儿童”。有研究对某镇848名中小学生的随机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有346人,占总数的40.8%。有违法现象(打架、旷课、小偷小摸和撒谎欺骗行为)的28人中,23人是留守儿童。[3]一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乏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问题的原因
(一)自我认知偏激
自我认知是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包括个人如何从不同角度看自己、评价自己,即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优缺点和我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等等。自我认识和学业成就、身体意象、人际关系、心理适应等有密切关系。而个人自我认识是经由与他人互动发展而形成的。[4]因此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兄长、友伴团体、师长等对个人的接纳与否,对个人的自我认识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的内容很受社会称许性的影响。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感到家庭气氛变得更加冷清了,由于得到的关爱减少,他们大都感到特别孤独,尤其是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陪伴时,心理上容易产生压力和不安全感。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等因与父母缺乏交流而发生不良变化。据最新统计,留守儿童的父母中,60%半个月或一个月和孩子联系一次,10%平时很少联系,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长期不在孩子身边,42.9%的父母感觉孩子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与自己产生了隔阂;28.6%感觉孩子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孤僻;21.4%发现孩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经常惹事;7.5%感觉孩子明显不爱回家,大多数时间在外面;43%的父母认为外出务工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5]另外,因为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因父母外出而失去了学习上很好的监督,学习态度逐渐散漫、不端正,有些甚至出现迟到、逃课、不交作业等现象,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其自尊、自信受到严重影响,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没有人疼爱,只有缺点没有优点,是个孤独的人。他们往往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认识问题过于偏激。
(二)自我体验消极
自我体验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指一个人关于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它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个体对自身所持有的态度,如自爱、自尊、羞愧、委屈、自责、自怜等都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自我体验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消极的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自大狂妄、自暴自弃均与不良自我体验有关,以致于难以合群和适应现实。美国心理学家帕奇(Parkey,1970)曾收集了很多资料,分析学生自我意识与学习成绩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较自尊和自信的学生学习成绩较佳;反之,自卑自弃者学习成绩较差。[6]
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并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常常感到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在与同学的关系上,因为儿童能否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主要在于儿童的内在因素,即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7]社会交往能力强的儿童易受同伴的欢迎。留守儿童因为自卑情绪,绝大多数内向、抑郁、敏感,他们不愿也不敢和同学交往,交往能力不强,所以在班里朋友很少,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当他们对自己作出消极的、负面的体验和评
价时,则产生自卑感,往往因为自卑而感到孤独与苦恼。他们会自我排斥、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由于缺乏自信心而回避有竞争评比成分的活动;无论在家或是在学校,只要别人话语稍重了点,就会引起他们的极端、过激行为,对别人的批评十分敏感。长此以往,留守儿童除了学习成绩不佳之外,个性发展也渐渐出现扭曲,导致心理障碍。
(三)自我控制失调
自制力是对自己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控制。也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制约作用。学会控制自我,虽然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真正做到却有难度。
留守儿童的行为发展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一般由祖父母或亲戚监护,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留守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由于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教育,他们很容易从其他渠道接受并养成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使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导致行为偏差。久而久之,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无法控制。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如果教师忽视了对他们的管教,加上没有父母的监督,结果他们只能是放任自流。
由此可见,对留守儿童除了给予物质上生活上的照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培养他们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入手,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师长尤其要尽量客观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防止他们形成扭曲的自我意识。
三、留守儿童自我意识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形成积极自我意识的外部条件主要是父母和家庭、教师和学校的温暖及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而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势必把此重任交给了老师。(这里不是说家长们可以不管,把全部重担交给老师,应该强调的是家长的关爱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给出几点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建议。
(一)团体心理辅导,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体验
人类成长离不开团体生活,个体的成长与团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人无时无刻不与周遭的环境发生关系,别人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我们的举动。[8]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改善社交状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信心。同时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9]团体辅导的特点、氛围使参加者易体验到共性,有被人接纳之感,从而充满希望和改善的力量。团体凝聚力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被他人接受、关心,更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并从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和力量。
我们都是生活在团体的世界里,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团体无疑就是班级中的同学了,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鼓励留守儿童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组织优良的班集体,使留守儿童在良好的同伴交往中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办法,例如把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编在一组或同桌,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手拉手”“小组学习竞赛”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让他们不再有孤独、压力和不安全感。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自我体验和认识,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挖掘留守儿童的潜在资源,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自我认识的一种表现。只有学生获得了自我效能感,他才会真正选择和实施某一学习活动,在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下,这一学习活动会逐渐延续;如果在学习中逐渐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那么他的学习行为可能就会中断。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促进儿童自信心的发展。在儿童自信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在教育活动中激发儿童产生自我表现的个人行为,使他们在自我表现中获得愉快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逐步使儿童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充分地表现自己,如此反复良性循环,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发现留守儿童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城市工作,他们可以收集一些打工当地的有关资料,如城市地图、照片、特色介绍、当地风俗的录像等,让留守儿童展示他们父母带回的资料,让孩子们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博大精深,同时也会让留守儿童因自己的父母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突出留守儿童的主体意识,从而克服自卑心理,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这样留守儿童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增强自信心。
(三)实行榜样激励,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通过给留守儿童树立成功榜样,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组织交流、讨论,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留守儿童自觉地自我强化,自主确立学习榜样和发展目标,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还可以通过“实践锻炼”“远足拉练”“行为训练”“学习磨炼”和“体育锻炼”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主旨是训练学生的行为,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品质,提高抗挫折意识,自觉地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和能力,以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10]
儿童求证意识教学时机的把握 篇3
求证意识作为一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桥梁与纽带,不仅联结着验证与证明,更重要的是在儿童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粒理性的种子。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这粒理性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
数学教学里的许多知识,都藏着“求证因子”,由此及彼直至不分彼此地进行有“预谋”的教学,站在课堂博弈的制高点上,准确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则儿童的求证意识一定能够在预测与生成的碰撞中灵动展露。
一、 追溯“是这样吗”:让求证意识在严谨的数学里萌芽
1.真的这样吗——由生成走向生长的思维碰撞
【片断一】笔者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师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图,重点指导 “长增加3米”,生逐步完善自己所画的图形。)
师:现在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18÷3=6(平方米) 6×8=48(平方米)
生1:老师,18除以3应该等于6米,而不是6平方米。
生2:老师,18除以3可以等于6平方米。
师:(看到生2坚定的眼神,老师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便顺水推舟地)真的这样吗?
生2:老师,真的是这样的!18÷3=6(平方米),而不是6米,我求的不是增加长方形的长,我是把增加的长方形按宽平均分成三个长小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平方米。原来的花圃有8个这样的小长方形,面积就是6×8=48(平方米)。
他的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接下来全班绝大部分学生都用他的解法解题,且个个思路清晰。笔者很庆幸当时没有想当然地简单处理,一次用心的追问,赢得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的精彩。
2.一定这样吗——由肤浅走向深刻的理性思考
【片断二】华应龙教学《大成若缺认识圆》
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科学家们还喜欢追问这个问题:“一定这样吗?”(板书:一定这样吗?)
师(回味地):请看———“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宝物一定在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沉静,学生们陷入紧张的思考,没有举手。教师出示半个西瓜的图片,很多学生恍然大悟,马上举起手来。)
生1:宝物也有可能在地下、西瓜皮上。
生2:也有可能在上面,在树枝上。
生3:以左脚为球心,半径是3米的球上。
……
“一定这样吗?”华老师的精心设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瞬间点燃,学生的再次寻“宝”,突破了惯性思维的局限,让他们在更多元的视角下审视“一中同长”——学生在寻宝中寻到了真正的“宝”。这样的设计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肤浅走向深刻。
3.毫无道理吗——由狭隘走向广阔的数学教育
【片断三】笔者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同学们不妨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怎么计算呢?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邻边。
生2:不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是底×高。
……
师:生1的想法毫无道理吗?
生3:邻边大于高,底×邻边得到的结果大于实际的面积了,应该打个折扣。
师:了不起!你和数学大师想到一块了。这个折扣有多大呢?和谁有关呢?等到了初中再学习相关的内容你们就明白了。
长方形的面积打了一个折扣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啊!这是学生对初中的三角函数打了一个美丽的招呼。这样的教学,真正地从现实走向未来、从狭隘走向广阔。
二、 追问“为什么呢”:让求证意识在完整的数学里生长
1.教师追问“为什么”:教什么、怎样教与为什么这么教的辩证思量
聂艳军老师认为,教什么是深远谋划“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样教是精心设计“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按着这样的逻辑,为什么这么教自然是深刻思辨“为什么把学生带到那里”,这体现了教师宏观层面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的整体教学走向。喜欢追问“为什么这么教”的教师必然会在教学中喜欢追问儿童“为什么”。
【片断四】张齐华教学《圆的认识》
师:像这样的线段在圆内可以画几条?
生(异口同声):无数条。
师:为什么是无数条?能简单说一说你的理由吗?
生1:虽然把圆画满了,但在两条线段之间还可以再另画一条线段。
师:虽然看起来画满了。但在每两条线段之间还可以插进其他的线段,这样一直画下去无穷无尽,以至无数条。
师:圆上有多少个点?
生(齐说):无数个。
师:那可以和圆心连接多少条线段呢?
生:无数条。
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学生“异口同声”说出“无数条”时,就会认为学生已经会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学生未必清楚其中的意义。张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行了追问——引导学生从几何知识中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答案——圆的曲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每个点和圆心相连可以画出无数条。喜欢追问为什么的教师,会自然而然地焕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一种理性之美让学生心向往之、行模仿之。
2.儿童追问“为什么”:好奇心、思辨力与理性精神浑然一体地成长
儿童天生喜欢刨根问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师功利性教学的影响而渐渐消失殆尽。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就应该时时注意唤醒儿童沉睡的好奇心,时时注意培养儿童可贵的思辨力。
【片断五】笔者教学《倒数的认识》
师:0的倒数是多少?
生:0没有倒数。
师:噢,0没有倒数。谁有问题要提出呢?
生:老师,0为什么没有倒数?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义,谁来解释一下?
生1:我把“0”看作■,它的倒数就是“■”呀!“■”就是“1÷0”,这个算式不存在,因为0不能作除数。
生2:根据倒数的意义,只要想“0”乘哪个数等于1就行,可是0乘任何数都等于0,不可能得到1。
……
对于“0没有倒数”这一知识点,教师没有简单告诉学生原因,而是立足发现追问原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0没有倒数”并非人为规定,而是由倒数的意义以及乘除法原理决定的。数学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思维,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满足于一时的发现,要有追根溯源的意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关注知识“为什么”:让儿童徜徉在有头、有尾、有中段的数学里
【片断六】强震球教学《角的度量》
师:不过啊,用小角来比,比较零散,操作起来也不方便。唉,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既保留小角比得精确的优点,又改进操作麻烦的缺点,让这些小角用起来方便些呢?(引导:只要把这些小角怎么样?)
生:把小角拼起来。
师:把小角拼起来,这个办法好不好?(好)真妙!就听大家的意见,我们选择一些小角来拼一拼。同学们看,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呀?
生:半圆形。
师:仔细数一数,这个半圆里有多少个大小一样的小角呢?(媒体快数)
生:18个。
师:我们用来拼的小角比较特别,用18个这样大小一样的小角正好拼成了一个半圆。
《角的度量》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这些问题,强震球老师摒弃了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三大步骤的传统教法,摒弃了大量的技能训练,而是从“为什么会产生量角器”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教师不仅引导学生经历了量角工具的探索过程,同时也经历了“怎样量角”的思路寻找过程,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思考探索比教师直接讲解来得更为有效、更为深刻。
三、 追求“学用合一”:让求证意识在鲜活的数学里发育
1.学以致用:在运用中渡过完整的学习生活
【片断七】笔者教学《认识整万数》
师:这是一幢漂亮的别墅,它的房价是个整万数,在计数器上拨珠时用了3颗珠子,猜一猜它的房价是多少万元?
生(各):三万。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
(学生受已有的计数器上拨珠经验的影响,认为“要把3个珠子拨在同一个数位上”。)
师:这四个数都是把3个珠子拨在了同一个数位上。还可以……
生(抢):还可以把这3个珠子拨在不同的数位上。
课堂上,直面学生真实的想法,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用心解读学生思维的“密码”。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找出了符合条件的所有整万数,同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列举,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2.用以哺学:在运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性认识
【片断八】笔者教学《24时计时法》
师:24 时计时法和12 时计时法谁更方便?
生1:我认为“12 时计时法”更方便。
生2:我觉得“24时计时法”方便。
生1:平时说得习惯了。“24 时计时法”要减去12,很烦的。
生2:如果《新闻联播》只说八点播放, 你能知道它指早上还是晚上吗?
生3:“24 时计时法”更方便, 因为一看就知道这个时间是指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生4:“24 时计时法”和“12 时计时法”各有各的好处。(场内一片掌声)
……
计时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学生信手拈来的举例,让学生在运用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消化”自然是水到渠成。
3.学用合一:在“学即用、用即学”中达成知识建构
【片断九】华应龙教学《我会用计算器吗?》
(教师贴出“计算器”图片并板书:“我会用计算器吗?”)
师:大家的答案是什么?
生(十分肯定地):会!
师(疑问的语气):会?真的?那我们来检验一下自己。
生(跃跃欲试地):行啊!没问题。
……
师:这节课,我们一遍一遍地问自己:“我会用计算器吗?”同学们的回答总是“会”,从后往前看,其实都不能算“会”;但从前往后看,确实都是“会”,不过会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真是应了那四个字——学无止境。
华老师不断地追问学生“我会用计算器吗?”以此来贯穿全课,堪称神来之笔。学生每次回答的“会”,其实只是一种浅层次的会。华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进”“退”有方,其一咏三叹式的对话,螺旋上升般的靠拢,直至步步为营的逼近,让我们感受到“学即用、用即学”的特殊魅力。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M.Kline)认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关注儿童求证意识的培养,就是要激发他们的理性精神。儿童在循序渐进的思考、层层递进的认识过程中,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提升了思维品质;既提高了演绎思维能力,又孕育了终生受益的理性精神。
儿童意识 篇4
一、带给儿童一个图画的世界
学生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花鸟鱼虫,风雨雷电,无所不包。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无穷的事物,而且还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应该说拥有丰富的“图画”资源。一张照片,一处建筑,一件物什,甚至还包括一首歌曲(想象的图画),都可以把故事、记忆、感情、想法、判断“勾引”出来。
笔者在组织学生写“秋天的树叶”时,就采用了“图画”之法,即让学生通过做“叶贴”的方式把经历和树叶图像化,带来了一段不寻常的写作故事。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学生的叶贴作品:
表现事物型。这类叶贴主要是以单个的事物为表现对象,重点突出事物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如 “ 舞蹈的女孩 ”。
展现情景型。这类叶贴作品注重了事物组合形成的图画,于是叶贴本身也就具有了故事性。如《春天的舞蹈》,美丽的郊外,鲜花盛开,树木葱茏,蝴蝶翩翩,小女孩轻盈起舞……
讲述故事型。这类作品的创意来源于一些经典的故事,用叶贴的方式加以讲述,如《皇帝的新装》。
有了图画,就有了故事。有的写出了创作过程中的茅塞顿开:
到家后,我看着眼前一堆乱糟糟的叶子,毫无头绪。万般无奈之下,我随便拿起一片叶子玩弄起来。这是片银杏树的叶子,绿中透出淡淡的黄色,边缘的黄色更浓一些———咦?这不正像裙子的边儿吗?这真是个奇妙的发现,困扰我多时的难题一下子解决了。我拣出几片银杏叶在白纸上飞速地贴出几个女孩跳舞的模样,越看越觉得像,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看来,大自然的秘密有好多好多,只是它们个个深藏不露,只有用心观察,才会发现它们的美。(郭蕊)
有的写出了自己创作叶贴的详细步骤:
说起叶贴的制作过程,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采叶子,晒叶子,粘叶子,晒叶贴,哪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下面就跟随我来看看制作的过程吧。记住,我的制作工序可不是轻易就告诉别人的哦。(黄果)
图画是把“回忆”性写作转变为“经历”性写作的最佳路径。教学时,我们要努力把学生们的世界“图画”起来,这些直观形象、伴随体验的图画是学生丰富写作内容的生发器。
二、教给儿童一个图画的思维
笔者认为写作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叙述和描写。前者与事理相关,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线性表达;后者与细节描写、形象刻画密不可分,更多地体现为立体表达。下面,笔者就从“图画”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一番考量。
1.叙述是“组图画”现象
叙述是叙事的重要方式,即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着眼于整件事情,具有整体性。在写作中具体表现为线索、结构、条理、情节等整体框架,以不同的方式(顺序、倒序、插序、补序)将一幅一幅图画(事件)串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图画,从而实现叙事功能。笔者称其为“组图画”。
笔者特别强调“组图画”的显性表达,把音像、图片、照片、实物展现于写作课堂,引导学生把其进行序列化处理,弄清楚叙述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组图画抽象水平的发展,提纲、结构图等显性或隐性的图画思维也将相应提高。
2.描写是“聚焦图画”现象
描写是重要的叙事策略,与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其有相对的局部性和典型性,我定义为“聚焦图画”。“组图画”着眼于叙事的完整性、结构性,“聚焦图画”则注重于叙事的聚焦性、形象性。其实写作和画画是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的,浓淡、疏密、虚实、形神兼备,作文只不过是用语言来画画而已。
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聚焦图画”。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谈迁花费心思著成的《国榷》被偷,课文是这样写的“: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谈迁为了重写《国榷》,四处寻访“:他一袭破衫,终日忙碌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细细读来,真的有“如见其人”之感,给读者带来的震撼远远大于“痛苦“”辛苦”这样干瘪的表达。这就是图画的魅力!
“聚焦图画”的写作是有着内在的言语规律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调动起生活画面。生活是最有亲切感的图画,上述两句话中的“茶饭”“寝”“热泪”均饱醮着生活的味道。
其二,要落实到物。“茶饭”“热泪”“破衫”“风沙”均为具象之物,真切可感。
其三,要引发想象。图画包括形象、意象和想象,用文字唤醒学生的图画想象是写作永恒的追求。如“泪”为什么是“热”的呢?到底“热”的是什么?“衫”为什么是“破”的呢?能不能改成“长衫”?这样的追问会激起学生的想象,进而把图画向着意象化的方向推进。
其四,要有多种感官的沟通和互动。图画不仅仅是视觉的产物,听觉、味觉、触觉都能够带来图画体验,所以在“聚焦图画”时要打通各种感官。如在《月光启蒙》之中,作者这样写母亲的歌声:“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像三月的和风”倾向于触觉,“小溪的流水”倾向于听觉,“芳香的音韵”倾向于嗅觉,感官的互通将图画表现得有声有色。
“聚焦”就是凝望,就是专心地凝望。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凝望的气质。教室的窗外有几株不知名的树,让学生写,他们都显迟疑。笔者请他们抬起头,放下笔,侧过身,什么都不做,专心凝望。15分钟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语言“画”出来:
(1) 我在窗前凝视着你与你的伙伴们,你们枝繁叶茂,浑身翠绿,就像一架十来米长的绿色屏风横在了学校围墙与小区之间,在阳光下是那么耀眼,远远望去,煞是好看。(冯英豪)
(2)窗外的那棵树,枝干细细的,还带有褐色的条状斑纹,密密层层的绿叶堆积在枝杈间,像是大自然赐予树的最美的装饰品。(刘淑慧)
(3) 枝叶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像镶了一道亮闪闪的边儿,发出耀眼的光芒。(董欣欣)
这是富有图画感的言语表达,喷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是图画的整合作用所带来的效果。
以“儿童意识”引领幼儿园教育 篇5
一、创设符合幼儿需求的保教环境
在幼儿园,场地建筑、设施设备、玩具材料等有形物质是儿童意识在物质形态上的体现。例如,依据儿童的身体特征设计制作专供儿童使用的家具,就是充满儿童意识的做法。一个能够保障幼儿生命安全、满足幼儿探索需要、蕴含发展价值的保教环境就可以被看作是具有儿童意识的。
1.活动空间的规划与利用
其一,幼儿园内所有的场地应优先满足幼儿的使用需要,特别是在今天相当数量的幼儿园整体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更有必要严格控制服务用房的面积,适当牺牲园内成人的利益来保障在园幼儿的权益。例如,在幼儿园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乃至卫生间的面积来增加幼儿活动室的面积,就是儿童意识的体现。
其二,要有意识地将幼儿园每一寸土地的功用与促进幼儿发展联系起来,创造性地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因大面積场地沦为单纯的景观用地而导致“教育用地无教育”的尴尬。例如,有所幼儿园将原本仅作为绿化带的灌木丛改建为草坪,并在其间铺设可更换填充材料的曲折小径,小径的基础路面稍低于周围的草坪,可根据幼儿兴趣或季节铺填各种材料,于是户外面积不大的幼儿园就有了幼儿可以踏足的石子路、落叶路、沙土路……巧妙的设计让我们感受到了设计者的儿童意识。
其三,园内场地的规划要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要做到室内场地与户外场地、体能活动场地与智能活动场地、个别活动场地与集体活动场地、人造场地与自然场地之间的平衡,要能支持幼儿学习各类关键经验。
2.室内外活动环境的创设
其一,要保证活动环境的可探索性,使幼儿园的空间、设施等“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使幼儿园环境符合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
其二,要在“趣”上多花心思,即要使活动环境具有吸引并保持幼儿注意的元素,符合幼儿审美特点,富于童趣,带有野趣,避免以成人的眼光衡量幼儿眼中的“趣”。例如,有所幼儿园专门保留了一片未经修整的地面,这里杂草丛生、土地裸露、坑坑洼洼,但幼儿却兴趣盎然地在那里捕虫、挖掘、搭建、测量……观察、思考、嬉戏、探寻无所不包。可见,凡是充满儿童意识的环境必是幼儿钟爱的环境。
3.活动材料的投放
其一,要保证活动材料的可操作性、可探索性。好的活动材料绝不是单纯的观赏物,而是幼儿能够操作、探究、实验、加工、创作的物品,是能够支持幼儿建构经验、解决疑问的物品,通俗地说就是,活动材料不求“好看”,但求“好玩”。
其二,要注意活动材料设计与投放的层次性。尊重并观照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儿童意识的要义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提供活动材料时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的材料可设计不同的操作难度,以贴近每一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例如,有所幼儿园在小班生活区开设了“夹夹乐”的活动,起初教师投放了中号夹子和大小相同的木珠,但一些幼儿因为活动难度过高或过低玩了一小会儿就离开了。之后,教师又投放了大夹子、绒毛球、筷子和蚕豆,这样幼儿就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工具和被夹物体来控制活动难度,从而体验到成功感或萌生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愿望。
其三,要发掘并找准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一种活动材料常常蕴含着多种可能的教育价值,这些价值只有与幼儿的发展需要相契合,才有可能转变为现实。例如,小班幼儿可通过制作糯米小圆子锻炼揉、搓、团等动作,感受糯米团的软硬和可塑性,也就是说“锻炼精细动作”和“感受物质特性”是适合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假如大班也要开展此活动,则必须重新确定适合大班幼儿的教育价值,如学习“量的守恒”(糯米团不因形状变化而发生量变)和“等分”(怎样制作一样大小的糯米小圆子)等,否则该活动材料就失去了教育价值。
二、建立服务幼儿发展的园所制度
幼儿园管理、生活、评价等规章制度是儿童意识在制度形态上的体现。例如,幼儿园允许各班级根据幼儿的反应和教育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一日活动环节,让活动跟随“儿童的大纲”,这就是儿童意识的体现。由于幼儿园的各类工作制度对幼儿生活、活动的影响通常较为间接、隐蔽,因此体现在制度层面上的儿童意识往往也不易被察觉,这就要求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人更加细致、审慎地对待相关制度,要特别关注制度服务的终极对象是不是幼儿,制度是否在根本上优先保障了幼儿的利益,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1.适度扩大设计主体,让幼儿参与班级制度的制订
提到幼儿园制度的制订,人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理所当然是园领导的事,其实不然。一来,制订那些直接与幼儿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只有吸纳幼儿的意见,才能避免制度是成人基于“概念化的幼儿”一厢情愿制订的;二来,幼儿参与制订的多为班级制度,这样制订出来的班级制度更贴近幼儿实际,更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是首要的利益相关者,让其参与制度制订本身就是儿童意识的一种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可参与制订的制度一般是那些专门针对幼儿在园生活的作息安排、活动环节、游戏规则等制度。例如,有所幼儿园由各班组织幼儿通过讨论、表决、试行、修改等过程制订本班的一日活动流程,既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幼儿的意愿,观照到了不同班级的差异性需求,又保证了幼儿在园生活的科学合理性。
nlc202309081246
2.充分预估潜在的不利因素,完善保护幼儿的应对方案
客观地说,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制度设计,有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幼儿的利益,这就需要幼儿园对相应的制度作出分析预判,合理估计其可能造成的问题,并形成完备、可行的应对措施,尽量降低该制度对幼儿的伤害风险。例如,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观摩制度,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对增进园所间的交流、推广优秀的教育经验、推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对那些频繁“被观摩”的优质园所来说,幼儿原本平静的在园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干扰。对此,幼儿园可通过轮换观摩班级、使用单向玻璃活动室、建设远程直播网络等手段减少观摩对幼儿正常生活的影响,实现对幼儿的保护。
应当明确的是,强调对幼儿的保护是以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的,切不可出于保护幼儿的意图而过度控制幼儿,在组织活动时缩手缩脚,导致限制或剥夺幼儿活动自由的“因噎废食”现象的发生。例如,事先评估幼儿在体能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危险,不是说要放弃那些存在潜在危险的活动,而是为了做好场地布置、器材提供、运动时长与强度设计、教师指导、意外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一套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锻炼制度,尽量保障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完善应对预案的要义在于帮助教师更为全面、冷静地对待某些活动,以便控制不利因素,从而使幼儿园活动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
3.以幼儿权益为先,化解规章制度与幼儿利益之间的矛盾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规章制度与幼儿需要或利益产生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教师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有幼儿尿裤子了,而配班教师恰巧不在,這时,是马上停止教学活动给这名幼儿换裤子,还是等教学活动结束后再给他换?按计划完整组织教学活动是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而更换卫生、干爽的衣着是尿裤子幼儿的急迫需要。与遵守教学活动规范相比,虽然换裤子只是在解决一名幼儿的“小问题”,但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可能造成幼儿身心伤害的问题,所以此时更具儿童意识的做法是优先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给幼儿关怀与呵护要比严格执行规定更符合儿童利益。
需要澄清的是,强调儿童利益优先不是要教师无原则地满足幼儿的欲求,而是要教师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在出现矛盾时,教师应首先判断幼儿的需要是否是其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幼儿是否会因为此利益未被满足而受到伤害或影响发展。有时,幼儿的合理需要会被看似更加重要的制度或传统所掩盖,教师应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冷静分析幼儿深层次的心理需要,以免“好心办坏事”。例如,一名新转来的幼儿在入园第一周总是坐在点心桌旁守着点心,即使吃好了也不愿参加任何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该班教师没有急于干预,只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其实这位教师之前了解到,该幼儿家里经济状况不佳且孩子较多,在家里他一不留神,他的点心就会被其他孩子吃掉,因此他才会出现守着点心的行为。这位教师认为转学的幼儿要熟悉并适应新环境,首先需要在新幼儿园里获得安全感,建立对新班级的信任,而让该幼儿感受到“这里的点心够吃”恰恰是最能帮助其快速获得安全感的途径。事实证明这位教师的判断是正确的。入园两周后该幼儿开始在点心桌周边进行游戏,一个月后便可以正常进行各种活动了。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盲目按照制度规定行事,而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准确分析、理解他的需求。
三、营造彰显儿童本位的园所精神氛围
精神形态的儿童意识体现在幼儿园文化价值观,师幼关系,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及其行为表现等方面。例如,园长见到每一个幼儿都打招呼,营造平等、融洽的园所氛围,说明该园长具有儿童意识。尽管精神形态的儿童意识显得抽象而隐蔽,但它却直接影响着教育者的专业态度与思想,引导着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引领着幼儿园的发展。与环境创设和制度建设相比,一个充满儿童意识的园所精神氛围的营造需要更长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需要观照的方面过多,教师们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本文针对当前幼儿园的主要困惑,立足于可操作、打基础的思想,建议从下面这一点做起。
幼儿园可组织教师以适宜的方式巩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知识,为了解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储备必需的养料。那些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或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为教师理解儿童的特质、儿童的需要、儿童的成长规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正是这些看似严肃甚至枯燥的原理、规律为教师从不同角度认识幼儿提供了依据或思路,或者说为教师提供了认识幼儿的捷径。只有掌握了关于儿童的基础知识,才能实现对儿童的了解和理解,才能体会到儿童的特质和价值,才能敏感于儿童的需求和需要,才能意识到何为“儿童本位”。所以说,尽管“儿童知识”不是形成“儿童意识”的充分条件,但缺乏相关知识的所谓“儿童意识”一定是玄虚而无法落到实处的。例如,经过培训,很多教师形成了主动观察并记录幼儿行为的意识,掌握了正确的记录方法,但对如何分析幼儿行为、怎样生成最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策略存在困惑,导致观察止于完成记录,不少珍贵的资料停留在纸面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们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儿童与教育的知识。要知道,要想在教育实践中合理解读幼儿的行为,给予恰切的回应或支持,并在这一过程中站稳“儿童本位”的价值立场,仅仅依靠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或技术性的短期培训是远远不够的。
有人可能会质疑,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前已经系统学习了儿童学习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等专业课程,是否还有必要给已经忙碌不堪的教师增加负担。回顾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习历程不难发现,其职前的专业理论学习侧重于专业知识入门及对“概念中”的幼儿形象的建构,随着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接触真实的、有个性的幼儿,他们的理论学习就需要与实践对接,侧重于对实践的诠释,而这时也是教师理解“一个原理,多个表现”的最好时机。例如,都是处于“去自我中心”阶段,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的幼儿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教师在拥有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这一概念就会更加全面、深入和准确。因此,入职后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也是高效的。只要组织得法,并不会给教师带来过多的负担。
儿童意识作为具有理论特质的概念,可与其对应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不胜枚举,因此本文所提出的策略建议只是可能的实践万象的一角,希望各位幼教工作者体悟策略建议的要义,围绕本园、本班幼儿实际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教育行动,这才是对“儿童意识”最好的诠释。
儿童意识 篇6
一、“符号意识”的价值内涵及其特质
所谓数学的“符号意识”是指, 用一种代号 (文字、数字、图形和表达式等) 去替代和简化一种事物, 符号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自由思维和自由创造。在操作符号和整体感知符号的过程中, 儿童逐渐形成“符号意识”, 形成初步的“代数思维”。
1.直观性。符号是儿童思维的内在表达, 符号是与儿童的隐性思维表达相呼应的。在儿童数学中, 符号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在儿童数学学习中, 教师要在儿童数学经验的基础上, 用数学的符号化语言将数学的规律、法则、公式等进行形式化表达。让儿童体验到数学的“符号化世界”, 感受到符号的意义与力量。
2.简约性。数学本身是抽象的, 数学的符号让繁杂的数学知识得到了“简约化表达”。在人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 符号是对事物、关系的通用式的凝练表达, 符号是人类特有的数学语言。例如, 根据三角形的形状, 人们用象形符号△表示;根据垂直、平行的特征, 人类用⊥、∥等符号表示。符号是生活原型的简约化表达, 可以由符号的形、音、义来加以理解和运用。
3.普适性。儿童数学中数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算定律等如果用字母来表达就具有普适性。例如在小学阶段“a+b=b+a”, 这一加法交换律不但适用于整数, 也适用于小数、分数等;“s=vt”这一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公式不但适用于相遇问题, 同样适用于追及问题, 等等。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数学规律等, 既简单明了, 又能概括出一般规律, 比起日常语言, 符号语言更加明确、易记。
二、儿童“符号意识”的形成策略
在儿童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儿童在情境中理解数学符号、创造数学符号、运用数学符号, 帮助儿童感受、体验数学符号的意义及其表达式、关系式。引领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发展儿童的“符号意识”, 并将儿童的“符号意识”导向儿童初步的“代数思维”。
1. 结合教学内容, 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儿童数学符号的运用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数学符号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诸方面。首先要让儿童认识常见的数学符号, 如运算符号“+”“-”“×”“÷”;关系符号“>”“<”“=”;字母符号“S=ah÷2”;结合符号 () [] ;单位符号“﹪”, 等等。其次要让儿童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如行程问题公式“s=vt”, 梯形面积公式“S= (a+b) h÷2”, 等等。再次, 要让儿童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符号信息, 并用符号初步进行运算和推理。教学《认识数字5》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 册) , 数字5 可以表示5 个人、5 朵花、5 只鸟、5条鱼, 等等。难怪孩子们在学习中会自然而然生发出“5 可以表示这么多种东西”“5 的本领真大啊”的感叹!
2. 参与创造符号, 体验诞生历程。大多数数学符号是约定俗成的规定, 是历史传承的结果。在儿童数学教学中, 必须让儿童领略符号被规定的生动历史, 体验数学符号的诞生历程, 让儿童参与创造数学符号, 感受符号源头闪烁着的人类的自由思维。例如教学“认识乘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3 册) , 笔者创设了一个生日情境:李明同学今天过生日, 李明的好朋友都来参加, 李明准备给每个好朋友2 块小蛋糕, 如果来了2 位大朋友、3 位小朋友, 李明要给他们多少块蛋糕?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孩子们纷纷用“2+2=4 (块) ”“2+2+2=6 (块) ”来表示。伴随着朋友越来越多, 孩子们有的用“2+2+2+……+2 (50 个) ”来表示;有的用“2 △ 50 或50 △ 2”来表示;有的用“50 ○ 2”来表示;有的用“50 ☆ 2”来表示, 等等。其中有一个孩子用“50+2”表示, 许多孩子叫嚷着, “老师, 不行, 这是加号, 50+2=52”。为此, 笔者即时抓住这一生成性资源, “是啊, 如果我们把这个‘+’转一转, 变成‘×’, 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在数学符号诞生的原发地, 孩子们感受到符号并不遥远, 他们也能创造数学符号。
儿童意识 篇7
环境创设—激发环保意识
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而获得的。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 就必须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在环境创设时, 要处处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比如, 可以专门安排一块田地, 开辟种植区、养殖角等适合学生劳动的地方,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种植区里, 可以种植蔬菜;在养殖角里, 可以喂养动物。除了开辟户外环境, 还可以开发室内环境。在教室里, 设计一个自然角用来饲养小动物。在这些活动中, 可以让儿童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从而有助于引导儿童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和饲养技能。同时, 在这过程中, 通过感受种植和饲养的艰辛, 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关注他们的生长环境, 从而激发他们保护的强烈愿望。
随机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对儿童来说, 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儿童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机会, 适时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节约粮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东西等良好习惯。例如, 我组织外出踏青的活动。在路过一条被严重污染的小河旁, 孩子们都用手捂着鼻子, 嘴里直说:臭极了, 臭极了。回到教室里, 我围绕“小河为什么会变臭?”“它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吗?”“我们怎样来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等话题, 组织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人把垃圾倒进河里, 把河水弄脏了。”“吃了脏水, 人的肚子会疼的。”“我要对爷爷奶奶说, 不要往河里乱倒垃圾了。”“我看到有人往河里乱扔东西, 就让她不要这样做。”……在孩子们童言无忌的话语中, 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对河水被污染的现象表示不满, 尽管他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 但他们的心目中已经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 也懂得了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节日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围绕一些重要的节日, 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环保教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如每年的3月5日到3月8日, 学校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 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刚兴建的李堡镇工业园区游玩。映入孩子眼帘的, 除了一排排漂亮的楼房和一道道绿色的草坪外, 还有一堆堆凌乱的垃圾和一个个飞舞的白色污染物。它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问学生们:这里的环境漂亮吗?于是有的学生说漂亮, 有的学生说不漂亮。接着, 我又问道, 为什么漂亮呢?有的说房子的颜色好看, 有的说房子的形状漂亮, 有的说草坪上的花草美丽。接着, 我让学生说不漂亮的原因。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这儿的味道不好闻, 有的说这里的地面很脏, 有的说垃圾袋满天飞……在参观活动中, 学生深刻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除了开展环保专题节日活动外, 我们还充分利用一些法定的节日,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三八节”那天, 邀请孩子的妈妈来园参加环保知识竞赛;世界无烟日那天, 安排孩子们手举小旗, 身披“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污染环境”的标语;植树节, 让孩子们给校园里的小树松松土、浇浇水;“六一节”那天, 举行“废旧材料”模特服装表演。实践表明, 以节日为媒介, 开展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系列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不断强化儿童的环保意识, 规范儿童的环保行为,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庭合作—增强环保意识
儿童意识 篇8
1 调查方法
1.1 范围
按照地理位置, 抽取榆中县和平、定远、小康营、贡井、甘草店5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各1所作为本次调查的范围。
1.2 对象
在以上中小学中, 抽取3年级、4年级、5年级、6年级、初一、初二各年级1~2个班, 以班为单位进行调查, 共1 440人。
1.3 方法
(1)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2) 设计并印制榆中县儿童少年行为情绪障碍调查问卷, 由儿童本人按要求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 采用Achenbach行为量表及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1]。 (3) 调查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各乡调查人员统一培训, 明确各项调查内容, 调查中巡回检查调查表填写情况, 保证量表的完整性和填写内容的准确性。 (4) 调查结束后由专人审核调查表, 进行资料的基本情况汇总。 (5) 根据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记分方法和解释进行记分与评定, 得分在46~58分之间为正常, 低于46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 高于58分为自我意识水平过高。 (6) 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440份, 收回1 398份, 收回率为97.08%, 其中主要项目填写不全所致无效问卷1份, 有效问卷1 397份, 占收回问卷的99.93%。被调查儿童中, 男685人, 女712人;10岁及以下154人, 11岁228人, 12岁291人, 13岁220人, 14岁241人, 15岁及以上263人;四年级215人, 五年级259人, 六年级257人, 初一296人, 初二346人。调查对象的地区、性别、年龄、年级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
2.2 各乡儿童自我意识评定结果, 见表1
2.3 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评定结果, 见表2
2.4 不同年龄儿童自我意识评定结果, 见表3
*自我意识偏低的发生率X2=82.60, P<0.05;**自我意识过高的发生率X2=47.94, P<0.05。
*自我意识偏低的发生率X2=50.37, P<0.05;**自我意识过高的发生率X2=50.46, P<0.05。
2.5 各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评定结果, 见表4
3 讨论
3.1 样本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有效样本为1 397人, 来自榆中县5个乡镇的10所学校, 样本量最少的乡为231人, 最多的297人;年龄分布在9~16岁之间, 10~15岁者占95%以上;男女比例分别为49.03%、50.97%;除三年级人数较少外, 其他年级样本量均在215人以上, 因此调查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自我意识偏低的发生率X2=82.60, P<0.05;**自我意识过高的发生率X2=47.94, P<0.05。
3.2 自我意识评价异常比例较高
自我意识过高与偏低均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影响, 尤以过低更有害[2]。调查样本中自我意识评价偏低、正常、过高的人数分别为453人、579人、365人, 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2.43%、41.45%、26.13%, 自我意识评价正常者仅占调查人数的41.45%。农村儿童的行为情绪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32.43%的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偏低, 这些儿童可能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 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另外还有1/4以上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只考虑成功而不考虑挫折, 对挫折的耐受力不足, 做事往往不稳重、不勤奋、不顽强。针对自我意识过高或过低的儿童, 学校、老师和家长应给予正确引导, 必要时建议对其进行心理咨询。
3.3 自我意识异常的分布情况
贡井乡自我意识评价偏低比例较其他乡高, 达56.70%, 正常和过高比例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贡井地处北山, 经济水平低、交通信息闭塞、社会发展水平低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 自我意识评价偏低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而自我意识评价过高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年级越高, 自我意识评价异常比较越高, 且偏低比例呈上升趋势, 而过高比例呈下降趋势。有报道称男性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 本次调查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 考虑与调查样本量、调查范围等因素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个体社会化与人格完善
从婴儿起儿童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 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 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使儿童的人格发生障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3岁及初一是自我意识评价的关键阶段, 学校、老师及家长对这个阶段的儿童应给于高度重视, 并采取适宜的辅导方法,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苏林雁, 万国斌, 杨志伟, 等.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 2 (1) :14-18.
儿童意识 篇9
从哲学层面理解的学者普遍认为:体育意识是人脑对体育客观现实的反映。他们根据哲学研究的理论。从心理学层面解释的学者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结构、功能及其现象的感知觉和思维。他们将体育意识分为个体体育意识、体育思潮和体育思想。同时又按照个体社会心理研究和测量的内容, 把对个体体育意识的测量分为五个层次:感性认识、知识、态度、评价和行动。体育意识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普遍的认定, 所谓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及相关事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 它是与体育实践行为相辅相成的。
2、体育动漫的特性
2.1、竞技性
采用了竞技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场景, 把竞争的艺术美表现在激烈的对抗中, 不论是竞赛规则、动作技巧还是体育技战术方法, 都符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动作需要和实战特点, 内容夸张但不脱离体育运动实际。能有效将理解难度大的体育运动分解, 方便儿童多次学习和反复练习需要。
2.2、针对性
人物形象特有的运动技能和战术技能极易被儿童崇拜学习和模仿。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儿童学习正确的动作技能、体育观和积极的运动参与。体育动漫具有体育的专业性, 更容易让儿童接触到真正实用的体育知识和相关技能, 能有效地为体育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3、娱乐观赏性
动漫作品之所以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很大的原因在于它诙谐的配音及动漫形象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 让儿童在快乐中接触体育相关事件、学习体育知识、并且喜欢体育运动。
3、体育动漫培养儿童体育意识的可行性分析
3.1、视觉需要
心理学家指出:幼儿3岁就能正确辨出红、黄、绿、蓝, 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和饱和色, 5至7岁能鉴别全部颜色并能与名称相联系。感知对象与背景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颜色,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被感知, 所以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刺激性强、纯度较高的体育动漫, 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
3.2、个人情感和求知需求
施拉姆指出“儿童之所以看电视, 是因为电视对儿童有用”, 这样的功能表现在:电视可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求知需求。他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为基础, 认为儿童与生俱来就向往并追求快乐, 这是一种“本我”状态。同时还具有“自我”状态, 儿童对动漫选择就是在“本我”与“自我”两种人格张力下进行的。体育动漫把枯燥的体育知识巧妙地融入动画中, 然后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既满足了儿童的求知欲望又能创设出比较好的情绪体验。
3.3、距离感受器--听觉的刺激
为了增强剧情感染力, 动漫制作者往往在旋律设计和人物配音上做足功夫, 主题歌曲也会在内容中反复出现。正是旋律优美, 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使动漫变得生动形象, 充满趣味性, 而夸张的配音音效又把虚构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体育动漫正是在增强儿童听觉刺激的同时吸引了儿童的有意注意。
4、体育动漫培养儿童体育意识的作用
4.1、激发儿童体育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儿童积极认识和自主从事学习活动的心里倾向。提高儿童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儿童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体育动漫为儿童创造了良好的体育运动情境, 让儿童可以直观立体地感受体育运动, 从而促进其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提高儿童学习体育的兴趣。
4.2、促进儿童体育知识的丰富和获取
体育动漫作中含有丰富的体育知识, 会通过旁白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向儿童传播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和常识。以观看体育动漫的方式来学习体育知识, 不同于传统的接受体育知识的方式, 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往往比课堂上填鸭式的效果好很多, 更容易让儿童接受和喜欢。
4.3、体育动漫中的“偶像”效应, 利于健全人格形成
偶像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符号, 在青少年儿童中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对健康积极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动漫中的伟大形象塑造, 包括他的成功经历和意志品质都会对儿童的发展目标指引方向, 偶像效应可以使儿童积极模仿以调整其意志和行为。
5、结论和建议
体育动漫无形之中向儿童传递了体育精神, 不仅有利于儿童对体育知识的丰富获取, 还激发了儿童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体育动漫中的偶像效应, 满足了儿童对偶像的崇拜心理, 儿童会不自觉的模仿学习动漫人物的体育行为;从而利于儿童良好体育道德观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儿童的成长与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相关。对于学校来说, 学校应当增设多媒体教学设备, 运用现代化的设施武装课堂。教师应制作体育动漫作品在课间休息时间供学生观看, 减少了身体原因造成的传授偏差, 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家庭而言, 父母要纠正原本对动漫作品的偏见,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 让儿童在娱乐玩耍中增强了体育意识。对于社会来讲, 相关体育部门应发展和推广体育运动项目, 定期组织和举行各种体育赛事, 为培养儿童体育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自主研发符合我国儿童身心发展的体育动漫, 加强体育动漫素材的开发;大众传播媒体要重视舆论引导, 在黄金时段多播放以体育为题材的动漫作品。
摘要:本文分析了体育动漫如何影响儿童体育意识, 阐释体育动漫培养体育意识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培养儿童体育意识中的作用, 并给我国动漫制作者和教育者一些建议和思考。
哲学意识下儿童的诗性智慧浅议 篇10
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不妨这样理解儿童的诗性智慧:它是儿童最初的智慧形态——一种强烈的感觉和广阔的想象力,是儿童的个体生命与外界相遇时,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创造生成能力,逐渐形成对自我、对人生、对世界带有审美能力的体悟。
之所以如此重视诗性智慧,是因为在理性的统治下,儿童最大的失落就在于失去了生命原初具有的诗性智慧,割断了感性和理性的天然统一,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儿童诗性智慧的研究恰恰能够找回儿童失落的东西,不断生成和涵养儿童的生命智慧。
新生代小语名师周益民老师就很擅长从诗意语文的角度,点亮儿童心灵的诗情,唤醒儿童内心深处与童话世界共同的梦幻家园。下面就以他执教的《逆风的蝶》为例——
……
师:大家已经读出了自己的体会。同学们,文字中是有温度、有声音、有丰富的感受的,再静静地看一看,是否会有新的感受?(生默读,体会)
生:我似乎听到了蝴蝶喘气的声音,他飞得好艰难啊!
生:我似乎感觉到了蝴蝶被风吹裂的伤口,多疼啊!
生:我觉得蝴蝶此刻一定非常寒冷。
师:你们用心感受,便走近了蝴蝶。看着他艰难的飞行,想着他忍受着剧通,真让人心疼。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这几句话。(学生朗读)
师:狂风蹂躏着他,撕打着他,吞噬着他,看着风中艰难飞行的蝴蝶,同学们,让我们来劝劝他吧。
生:蝴蝶啊蝴蝶,你歇一歇吧,多累呀!
生:蝴蝶啊蝴蝶,风太大了,你明天再去吧!
生:我说蝴蝶,你今天就别去了,否则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呢!
师:蝴蝶是怎么想的呢?一起来听听他的心声吧。(出示)
“那儿有一棵蔷薇,我们去年相约,今天是我和她相会的日子。”
“我可不能等,真的不能等,我不能让她失望。”
“今年她只为我开放;如果我今天不能和她见面,她就会凋谢。”
“在别人看来,她也许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但对我来说,她是独一无二的。”
“我不该呆在帽子里,让您带着我走。我要自己飞到她的身边。即使这大风阻挡我飞到她那儿,我的灵魂也会飞去见她。”
(学生各自轻声读,随后老师和个别学生对读,再和全体学生对读)
师:啊,蝴蝶,是谁给了你力量,让你如此地坚强?
生齐:“那儿有一棵蔷薇,我们去年相约,今天是我和她相会的日子。”
师:我们到那边的亭子里歇一会儿,等风停了再赶路。
生齐:“我可不能等,真的不能等,我不能让她失望。”
师:为什么,这约会那么重要吗?
生齐:“今年她只为我开放;如果我今天不能和她见面,她就会凋谢。”
师:那是怎样高贵的一朵花啊!
生齐:“在别人看来,她也许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但对我来说,她是独一无二的。”
师:来吧,来吧,快来避避风,刚才多危险啊!
生齐:“我不该呆在帽子里,让您带着我走。我要自己飞到她的身边。即使这大风阻挡我飞到她那儿,我的灵魂也会飞去见她。”
神奇的文字魅力冲破了人与自然生理性的界限,儿童打破了思维的束缚,把阅读的自身演变成了逆风飞翔的蝴蝶,从身临其境地仿佛看到挣扎的蝴蝶——“我似乎感觉到了蝴蝶被风吹裂的伤口,多疼啊!”到口不能不言,情不自禁地“飞”到蝴蝶身畔劝慰蝴蝶:“我说蝴蝶,你今天就别去了,否则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呢!”后来,在老师一步步走向泛灵性殿堂的引领下,儿童达到忘我的境界,他们不再是自己,俨然变成了一只只逆风飞行的蝶,一只只意志坚定、向着友谊、美好、梦想展翅的蝶:“我不该呆在帽子里,让您带着我走。我要自己飞到她的身边。即使这大风阻挡我飞到她那儿,我的灵魂也会飞去见她。”
如果让成人来进行阅读,未必能够有这么真实的联想产生。究其原因,儿童的泛灵现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赋予万事万物以生命,他们天赋的诗性智慧帮助儿童对诗歌的阅读鲜活起来。由此可见,泛灵心理会让儿童在审美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更深入地进入到文本所描绘的虚拟世界,并以文之乐为己乐,文之悲为己悲,一花一草皆有生命,一文一字皆入吾心。
懂得了儿童智慧的泛灵性,笔者又思考: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试验儿童的泛灵性?儿童能够把世间万物赋予生命,逆向思维,也一定能够把自己放入具体场景中,幻化为世间的万物。为了求证,老师先给孩子们读一首儿歌:
ɡuò shān chē
过 山 车
shànɡ tiān le , rù dì le ,
上 天 了 , 入 地 了 ,
ténɡ yún le , jià wù le 。
腾 云 了, 驾 雾 了 。
ɡuò shān chē, xià shān le ,
过 山 车 , 下 山 了 ,
wǒ biàn chénɡ ,liú xīnɡ le。
我 变 成, 流 星 了。
抓住“我变成,流星了”一句,启发孩子们发散思维:(什么时候),我(变成什么)。
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孩子们的思维如泉涌,激起朵朵灵性的浪花,让所有的成人自叹不如——
吃蛋糕的时候,我变成了小花猫;
我妈妈想打电话的时候,我变成了一个手机;
荡秋千的时候,我变成了快乐的小鸟;
滑下来的时候,我变成了旋风;
上学的时候,我变成了小学的太阳花;
看《天空之城》的时候,我就变成了飞行石,飞起来了;
帮助别人的时候,我就变成了爱心;
挨骂的时候,我变成了小可怜虫;
玩儿的时候,我就变成了小皮球,蹦来蹦去;
看电视的时候,我就变成了小聋子;
速滑的时候,我变成了兰博基尼;
睡觉的时候,我变成了毛毛虫;
……
难怪诸多大师都感慨: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在遭遇语言文字时所表现的泛灵性,不仅仅表现在他与描绘对象之间的同一,而更表现在他对艺术形式的生命感受和美的表达。很多艺术大师、文学大师,如歌德、贝多芬都是具有泛灵倾向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儿童的泛灵性,具有泛灵性的儿童才能真正展现诗性智慧,并在诗性智慧的引领下创作出色的作品。
(二)儿童诗性智慧的幻想性
我国著名民间故事家刘守民指出:“儿童欣赏故事的快感来自故事的深层结构同儿童心理结构的自然契合,使儿童从故事中发现了自己,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儿童对幻想性故事的偏好,在于故事与儿童的精神智慧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儿童喜爱欣赏一个故事,决不是为了深入体会主题意义、社会价值、人生哲理等文本的深层内涵,而是故事中奇妙的童话幻境、无所不能的天使仙人,惊险奇特的人生经历等这些无拘无束的想象牢牢吸引了儿童,他们契合了儿童好奇思爱幻想的天性,顺应了儿童与生俱来的诗性智慧。
以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来看,3~6岁的学前儿童处于儿童智慧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到智力性概念阶段的过渡,是自我中心表征活动阶段。幼儿在这一阶段思维较前阶段有了质的飞跃,过去他们常常束缚于眼前的实际具体之物,现在能够用象征来代表他环境里的物体、地点和人物。想象也在这一阶段发生并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是儿童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的思想可以超越此时此地而自由飞翔。
如果教师能够在儿童幻想性飞速发展的时间段,有效进行智慧启迪、诗意创生,帮助儿童发展思维,那么对于儿童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园中有一枝烂漫的花束——“读写绘”实验,它一针见血地穿过了无数迷人眼的“乱花”,直指儿童语言、思维、想象等发展的核心——诗性智慧。
新教育实验开展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的最初一级就是“读写绘”。在基本的教学策略中有这么两条:儿童将老师讲的故事复述给父母听,然后完成写绘作业,将故事进行创造性地续编并以“绘画+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幼儿园及一年级的孩子,可由父母将孩子讲述的故事内容帮助写在孩子的绘画作品上。
笔者执教一年级时,借鉴了“读写绘”的做法,将之融入课堂,的确收到了一箭三雕、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有一个绘本故事叫《我妈妈》,读给孩子们听时,孩子们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想象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灵。我又让孩子们想想自己的爸爸,鼓励他们创作一本有关爸爸的绘本。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创作,有一个孩子图文兼美,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其水平不亚于专业的绘本大师,令人惊叹。
如图:
画本上,为了表现爸爸爱“我”,把自己画在爸爸的掌心;表现爸爸很累,休息的时候呼呼大睡,就在床上画了一只酣睡的猪;生气时候的爸爸直接变成了一只大老虎;而游戏时的父女又成了一对蚂蚁;呵护自己的爸爸是一把巨大的伞,大伞下的小伞甜甜地喊着:“爸爸!”
可见,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让他们进入到广阔的幻想空间。想象,几乎成了他们的一种本能与天赋。及时把握儿童想象的契机,因势利导,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语言智慧的深度就能够呈现儿童灵思的深度。儿童的创作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游戏,而变成主动的选择,这种选择是连同自己的灵魂一同带出的;是一种儿童心灵与文字、绘画的审美对答。坚持这样的习得,必定可以将儿童的生命推上高高的诗性智慧之巅!
(三)儿童诗性智慧的体验性
儿童智慧的体验性是一把帮助他们打开诗意大门的钥匙。
伏尔泰是将儿童体验上升到生命本体论的第一人,他认为,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思悟之。只有通过体验,儿童才能真切而内在地将自己置身于语言文字的环境,并与作者、文字的生命融为一体。体验打开了旁人与儿童、儿童与世界的障碍。体验关乎儿童的生活方式,即儿童人生诗意化的问题。儿童的生命体验和诗意表达不能借助逻辑思维,而只能借助由儿童的个体生命进入到诗歌生命之中,使生命之流融合在一起。
庄子曾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其实是将儿童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经验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耳目感官的初级体验;二是心意情感的中级体验;三是直觉精神人格的气的高级体验。
试以儿童解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来对儿童诗性智慧的体验这一动态过程进行分析:
师:孩子们,你从什么地方读到当时雪下得很大呢?
生:从“鸟飞绝”和“人踪灭”。正是因为雪很大,所以看不见鸟和人。
生:还可以从“寒江雪”看出来。我想江面上可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所以非常寒冷。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雪这么大,天气如此寒冷,老渔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
生:渔翁很坚强,很乐观。
生:渔翁很孤独。我从“孤舟”和“独钓”体会到的。
生:渔翁很寂寞,很无聊。我也是从“孤舟”和“独钓”想到的。
[分析:儿童这一层的体验正是耳目感官的初级体验。从“鸟飞绝”、“人踪灭”看出雪很大,画面上没有人。从寒冷联想到老渔翁非常坚强和乐观。应该说,此时的儿童还是一个置身物外的旁观者形象,所以诗歌的画面到达了儿童的脑海,然而,诗歌深处以诗人整个生命为背景的诗意并没有占据儿童的心灵。]
师相机出示补充资料一:
唐朝中期朝政腐败黑暗,柳宗元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运动,可是革新运动很快就失败了,他被贬至人烟稀少的永州。此时他的妻子早已去世,亲戚、朋友也不在他的身边,唯一的老母亲随他来到永州半年后去世了,只剩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因为怕被牵连,周围的人都不敢和他接触。
师:读了这段话,你想想老渔翁为什么冒着风雪出来钓鱼呢?
生:他当时很孤独。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生:他当时孤独无助,内心是痛苦的。
[分析:以柳宗元所处的境况作补充资料,帮助儿童深入体验诗歌,儿童处在心意情感的中级体验,以自己的生活情感经历影射柳宗元被贬谪、妻离子散时孤苦伶仃的心理,从刚才只能眼中看到雪,到现在体验到诗人的心灵深处那份抑郁愁闷。对于诗歌的审美体验提升了一个层次,儿童自身的诗性智慧也得到了彰显。]
师相机出示补充资料二:
柳宗元被贬后,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四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还不停地诬蔑攻击他。因为生活的困苦,柳完元还生了好几场大病,差点死去。但是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屈服,而是不屈不挠地与政敌进行着斗争,写下了许多有影响的诗篇。
师:随着对柳宗元了解的深入,你把自己放置在他的冰天雪地体验一下,想想柳宗元乘一叶扁舟,他钓的仅仅是鱼吗?他还想钓什么呢?
生:柳宗元钓的是一种心境,不被世俗叼扰的清静世界。
生:我觉得柳宗元在钓一种解脱,他经受了那么多磨难,在这纯洁无瑕的白雪里,没有那么多肮脏和丑陋,他可以干干净净地活着。
生:我觉得柳宗元在钓一个明君。朝廷不相信他,皇帝不肯重用他,他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所以他一定在钓一个明君,能够识人才、明是非,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来。
生:我觉得他在钓一个春天,一个自己能够洗清冤屈的春天,一个天下百姓幸福快乐的春天!
[分析:儿童的审美体验,作为儿童对世界的审美把握,直接呈现出儿童生命的深度。儿童从一片沉寂的画面中,渐渐体悟到渔翁精神世界之光在扩展,传达出诗人在世俗里坚定求索的执著。可以说初步达到了直觉精神人格的气的高级体验!还可以再深一层去细细体味,从生命、宇宙的高度出发,教师可继续带领儿童行走于体验的长廊,蓦然警醒:渔翁身居千山万径之中,泛舟江湖之上,俯仰宇宙而心宇澄静。这样的体验才是儿童生命里的沉醉迸发。只有体验才能照亮生命存在,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达到精神内海的感悟。]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诗性引领下阅读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与工匠式地完成一件作品是截然不同的。诗性阅读下的文本相遇过程是无预设的,通过儿童不断的领悟和体验,在不断变化中生成了最后的习得。可以说,这样的文本解读是儿童在某个时空以自己的生命与文本相遇而成的结果。这样的解读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有生命力的。反之,如果儿童阅读时仅仅模仿声、形,机械式地重复他人,那么这样的解读是肤浅的、缺乏生命力的。蕴涵诗性智慧的文本解读有了永恒性和超越性,人们可以通过对它的欣赏而获得精神上的提升与创造。
儿童意识 篇11
关键词:语素,语素意识,词汇获得
在儿童读写能力的获得和发展过程中, 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中语音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 语音意识的教育干预改变了儿童读写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但是, 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 其语音结构、书写规则、表意形式都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差异。 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 字形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大多复杂词汇是建立在它们的结构基础上对阅读更重要, 虽然字形与字形之间、字形与语音之间的关系更确定。 语音意识主要反映口语和书面语的形式, 正字法意识主要反映字的组合规则, 语素意识反映字形和意义间的关系。 在拼音文字系统中, 对语素意识与阅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但是对非拼音文字系统 (汉字) 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语素意识对汉语儿童的阅读有重要作用。
1.语素及语素意识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1], 是“词的建筑材料”[2]。 对语素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 按照朱德熙的划分, 语素按其性质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类。 成词语素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和其他语素或词合在一起组成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使用, 只能和其他的语素或词结合在一起, 构成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只是一个组词单位, 是小于词的语言单位[3]。 按音节多少可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汉语的语素大多是单音节的;按照和别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时, 所处的位置是否固定, 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2]。 如果说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划分标准的话, 则可以分为三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按照构词过程中的作用, 即语素的表义作用划分的话, 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 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1]。 词根具有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 同时在整个词中承担主要词汇意义, 所以又称实语素, 是构成词的根本要素。 词根又可分为自由词根和黏着词根, 能独立成词的词根为自由词根, 如汉语中的 “风”、“狗”, 英文中的“pen”、 “hand”;不能独立成词的词根为黏着词根, 如汉语中的“石”、 “桌”, 英文中的“anti-”、“-logy”。 词缀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 它没有实在的意义, 只表示一些附加意义, 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 词缀又可分为曲折词缀和衍生词缀, 曲折词缀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 可改变词根的时态、数量、状态等, 如汉语中的“了”、“们”, 英语中的“-ed”、“-ing”;衍生词缀可造成词根的词性及语意变化, 产生一个不同词性的新词, 如汉语中的“无”、“化”, 英语中的 “-er”, “-ly”。
由于研究者在对语素的认识和划分上存在差异, 导致学术界对语素意识的界定尚难达成一致。 随着对汉语研究的深入, 汉语独特的语音、句法和正字法系统为语素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 有研究者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衡量或界定汉语的语素意识:一是区分同音语素的能力, 二是对语素和整词意义之间关系的理解[4]。 也有研究者认为, 语素意识指儿童对口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的敏感和操作的能力,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语义技能。
2.语素意识在词汇获得中的作用
2.1儿童语素知识的获得
对于儿童语素各成分相关知识的获得, 已有了相关研究。如Berko评估了5岁到6岁半的美国儿童生成复数和过去时的曲折词的能力。儿童会看到一个图片, 并听到一个口述的缺少一个目标单词的句子, 要求他们填补缺失的单词。例如, 给孩子呈现一张卡片, 卡片上是一只像鸟的动物, 再呈现有两只像鸟的动物的卡片。同时, 孩子会听到实验者说:“There is a wug.Now there is another one.There are two of them.There are two———”孩子应该说“wugs”。Berko的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已经习得一些规则的曲折语素的知识。
对小孩子言语的分析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支持这样的观点:孩子们在一个相对小的年龄阶段已经习得了英语曲折语素的基本规则, 并且自发地产生式地应用这些规则。例如, 孩子可能会将生成过去式的规则和生成复数的规则过分普遍化, 产生一些像goed和eated的单词, 以及一些像mans和foods的单词。
对成年人的研究, 包括英语和汉语, 表明透明的复合词是根据构成的语素进行加工, 而不透明的复合词是作为整体加工的。而对于学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根据词汇结构理解透明的复合词是不清楚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 Silvestri40-的解释是, 幼儿园孩子是将熟悉的透明的复合词语作为不分析的整体进行表征的, 然而到了四年级, 孩子们理解了构成词汇的部分的意思, 从而理解了整个复合词汇的意思。中学英语包含具有广泛语义透明度的语素复杂的单词。根据Nagy和Anderson的研究, 中学英语中许多复杂的词语能够从词语构成中完全预测出它的意思 (senseless-senselessly, wash-washcloth) 。研究发现, 对低年级的处于优势的高频词比起高年级习得的低频词有较低的透明度, 这可能限制孩子获得语素理解能力的年龄。
在大多数情况下, 孩子对派生语素知识的习得被作为学龄儿童语素知识的部分进行研究, Berko在研究中提到, 学前和一年级儿童不能产生正确的派生形式。 例如, 当实验者询问孩子如果某人的工作是zib, 那这个人怎么称呼, 大约90%的孩子不能应用代理词缀-er生成zibber。 但是, Carlisle和Nomanbhoy的研究发现当一个派生的形式保留了它的词根的发音时, 正确率是40.9%, 然而词根的派生形式发生了语音变化时, 正确率是11.2%。 对这种不同结果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在这些研究中, Berko使用的是无意义的词根单词, 而Carlisle和Nomanbhoy使用的是孩子们可能认识的真词。
Tyler和Nagy对四年级、六年级和八年级美国学生的不同部分的派生词缀的知识进行了一项综合研究。 他们发现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词缀部分间关系的知识, 并且能够利用词根与派生词之间的关系。 儿童对于词缀对句法贡献的知识随着年级在增长。 同样的, 儿童对知识的分配限制了对随着年级在增长的词缀的使用, 但是分配知识的习得是迟于关系知识和句法知识的。
也有研究者对语音和语义特征对识别语素关系的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如Derwing和Baker采用起源任务进行探讨, 例如让人们判断knowledge是否来源于know。 结果表明真正的识别语素关系来否定错误的关系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年龄更小的被试倾向于接受一些基于单一特征的外显相似性的错误关系 (cat-kitty) 。 年龄稍大的被试能够识别一些在学校习得的不明显的关系, 并且比年龄小的被试能够更好地识别一些当单词部分拼写相同但发音不同时的关系 (break-breakfast) 。
Carlisle和Leong将派生词汇和它的词根词汇的关系, 根据是否涉及语音和正字法的变化分成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分别是: (1) 没有变化 (care-careful) ; (2) 正字法变化 (be- gin-beginner) ; (3) 语音变化 (electric-electricity) ; (4) 语音和正字法都变 (deep-depth) 。 得到的一致研究结果是, 学生在无正字法或者语音变化要求时更有可能生成派生形式。 学生在需要语音变化或两个变化都需要时会犯更多的错误。 Carlisle研究发现, 孩子所犯错误的82%都涉及需要语音变化来生成派生形式的单词, 大多数的错误仅仅涉及记忆词根单词的语音形式。 这项研究与Tyler和Nagy的论点是一致的, 当从旧词生成一个新词时, 孩子们倾向于习得一种策略, 这种策略会使它们做尽可能少的改变。 派生单词的结构变化越少, 获得这些单词就越容易。
2.2语素意识在词汇获得中的作用
研究者一直认为语素意识在词汇增长中是重要的。 例如, Sandra指出, 语素是促进习得多语素词汇并提高对这些词汇的记忆的重要机制。 同样的, Carlisle提出语素意识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语素解码和问题解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学习书本中所使用的大量派生词语的方式。
对于儿童的语素意识和词汇习得的关系, 现在流行的观点是认为, 具有语素知识的孩子会把生词分解成熟悉的有含义的单元 (前缀, 词根和后缀) , 然后通过联合各单元获得词汇的意思。 例如, 前缀dis-的意思是不, 或者相反, 所以当第一次碰到单词disobey时, 儿童就会很好地利用语素知识获得正确的意思, 不服从。 把一个生词分解为单元, 然后重新将单元组合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 能够使孩子们得到新遇到的单词的意思, 并且可能会加强对这些词汇的记忆。 因此, 在小学期间, 语素意识被认为是促进孩子词汇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语素意识在汉语的词汇获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Hoosain提出, 汉语词汇的多语素构成所表达的意思比一般英语单词多语素构成所表达的意思更明确。 因此, 汉语阅读者比英语阅读者可能更容易编码并提取到多语素词汇的意思。 这种猜测的证据来源于Shu, Anderson和Zhang的关于中国和美国儿童怎样从课文中学习生词的跨文化研究。 与美国儿童相比, 中国儿童对语素透明词语的习得比语素不透明词语的习得的可能性更大, 这表明汉语儿童更多地应用了语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意思。
总之, 对儿童词汇习得的研究已经清晰地表明了语素意识对理解词语意思的重要性, 理解词语的语素结构能促使儿童理解、编码并记忆生词的意思。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 (增订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周上之.汉语离合词研究-汉语语素、词、短语的特殊性[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儿童意识】推荐阅读:
儿童安全意识培养06-16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10-10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08-10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心理特征10-22
科研论文:浅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探讨06-15
谈增强问题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06-03
纪律意识规矩意识08-27
文本意识与文体意识09-20
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12-31
创新意识与社会意识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