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意识

2024-05-12

家园意识(精选11篇)

家园意识 篇1

现状一:上学时什么东西忘记带到幼儿园了, 总是无辜且气氛地责怪家长:“妈妈、爸爸、奶奶……忘记带了。”有的孩子还会因此跟家长发脾气。

现状二:很多的家长在配合幼儿完成一些收集、观察等的任务时, 都是以工夫忙为借口, 有的家长是一拖再拖, 有的家长是应付了事。

现状三:一些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三年, 即将进入小学了, 还是不会整理书包, 不会保管学习用品, 不知道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任务。

……

以上都是幼儿缺乏任务意识的一些具体表现, 由于缺失任务意识, 幼儿在学习上也没有目标意识,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困难, 是典型的“知难而退”, 由于缺失任务意识, 这些幼儿还没有责任感, 没有时间观念, 没有……, 可见对于幼儿进行任务意识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 幼儿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让幼儿收益终生。但是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仅仅依靠幼儿教师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获得孩子启蒙老师———家长的配合, 下面简单说说我是如何搭建家园合作的桥梁, 最佳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的。

一、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

从以上几个现状中可以看到, 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 他们总认为孩子太小, 能够学到一点知识就非常不错了, 等孩子长大后, 他们的任务意识自然会形成。其实不然, 正如农村的一句俗语所言, 大树从小育, 幼儿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养成任务意识, 会使得幼儿长大后形成很多的坏毛病, 如没有责任感, 做事情没有时间观念, 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没有恒心坚持, 等等。所以在搭建家园合作的桥梁时, 我首先采取了一些措施去让家长去认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我通过家园栏、家访、家校联系单等等的形式跟家长进行沟通, 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在家长会上让家长看班上典型的案例, 有正面的, 有反面的, 让家长在对比中感悟;我还对每天坚持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幼儿给予及时的表扬, 也对坚持协助和督促的家长进行及时的表扬, 我的任务本上有两栏评分栏, 一个是评幼儿的, 一个是评家长的。多管齐下, 家长们慢慢认识到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了, 而且家长从幼儿的一些表现中也尝到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甜头了, 因此, 那种家园的配合也越来越协调, 同时班上幼儿每天完成任务的人数越来越多, 帮助孩子找没有完成任务的理由的家长却越来越少, 可以说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重要性的举措为搭建家园合作桥梁开了一个好头。

二、借助合理的计划去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才比较好, 一般完成任务都是在成人的指导下完成, 缺失自主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一点, 我常常借助合理的计划去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幼儿在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身的任务意识。如在开展“认识四季轮换”的主题活动时, 孩子们经过讨论觉得需要创设一个天气预报站, 天气预报站大致完成三个基本任务, 第一是收集一些常见天气资料, 如气温、风向等, 第二是记录每天的天气预报, 第三是统计每个阶段的天气情况, 最后根据一个阶段的天气情况的变化去判断四季的轮换。孩子们制定完计划后立即行动起来, 有的孩子主动向家长请教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 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多个渠道开始收集常见的关于天气的图示, 有的孩子学着中央气象台的播音员的样子口述每天的天气情况, 班上还有一个孩子从哥哥是书上学着用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等等, 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看到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班上的大部分家长都和孩子一起执行起这个计划, 有了家长的配合和帮助, 孩子们执行计划快捷了很多, 同时也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从而更加努力的去完成计划。幼儿本不能主动完成任务, 但是计划的步骤和条理性能够增加幼儿主动积极的去完成任务。该活动的开展让家长觅到了一条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不错的途径, 那就是借助合理的计划, 家长在家中也制定一些合理的计划, 如作息计划、去游乐场所的出行计划等, 逐渐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三、家园互动信息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在家园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的过程中, 家园必须要互通信息, 这样家园双方才能够对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了如指掌, 同样教师也能够根据家长的反馈及时发现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收获或者是困惑。以前刚工作时我们一般是利用任务本进行记录, 幼儿散学后把任务本带回家, 家长从任务本上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现在我们充分利用网络, 把每天的任务发到家园互动网上, 任务的内容、要求、完成时间、完成注意点等都可以写得清清楚楚, 我同时鼓励家长把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后面跟帖, 家长们有的介绍好的做法, 有的介绍失败的体会, 这些信息作用不仅便于老师及时了解情况, 也能够给其他家长提供帮助, 家园的信息互通, 让孩子任务意识的培养获得了质的突破。

实践证明, 在家园之间搭建一座合作的桥梁后, 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等都最佳地促进了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 因此我希望所有一线教师都能够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使家长、幼儿、教师在合作过程中共同进步!

家园意识 篇2

人们的生活环境离不开美丽的大自然,为了免受大自然的惩罚,就必须认真保护大自然。要保护大自然,就是要保护空气、保护土壤、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 „„。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离不开青山绿水、新鲜空气、阳光明媚;人类的吃穿住用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生活用品,离不开大自然。因此,没有一个良好的大自然环境,就没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从城市到农村,由于人们没有注意保护大自然,人们的环境思想意识淡化,使大自然产生了方方面面的不良后果。例如:我们所居住的农村距离城市比较近,工厂里的废水污染了水源、空气、土壤。农民种田时滥用农药、化肥,污染了土壤、粮食、蔬菜,人类中出现的疑难杂症逐年上升。就拿每年春季流行性感冒来说吧。听长辈们说:七十年代人们患了流行性感冒,只需要用“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就能药到病除。到了九十年代,人们患了流行性感冒,经医生诊断,处方药种类繁多:什么严迪呀、感冒通呀、红霉素呀,一开药方就是好几种。一个疗程没痊愈,就得打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由此可见,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粮食污染、蔬菜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有多大呀。

由于人们大量砍伐树木也给人类带来了多方面的灾难。滥砍滥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去平衡、沙尘天气增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风调雨顺的年景也越来越少。要保护大自然,就是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人们只有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会健健康康地生存下去。作为一名中小学生,就是要根据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村,要多植树种花;在城市,要控制废水、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只有人人树立保护环境意识,才会使人类的家园青山绿水,天空湛蓝。(全文约

600个字符)

作者:xx省xx县xx乡xx学校学生

整理:台德成

树立环保意识 营造和谐家园 篇3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这说明,地球环境已岌岌可危,保护地球环境已经迫在眉睫。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忽视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至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空气污染严重

1984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 10 - 15 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 30%,极地上空的中心地带有近 95% 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臭氧洞”由此而得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臭氧空洞,当时观察此洞覆盖面积只有美国的国土面积那么大。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已经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二、水污染严重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命物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物质,约占体重 70%,被喻为“生命之源”。水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人体的健康乃致人类的生存。

水质污染是指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对水体正常使用功能的干扰、破坏。造成水资源可利用性的降低,甚至丧失。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一旦通过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会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危害健康。水质污染还会影响工业、农业、渔业的正常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水土流失严重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

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38%的国土遭受水蚀和风蚀之害,每年流失的土壤至少在50亿吨以上,损失的土地也在100万亩以上。水土流失不是一个局部的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的环境问题。其后果不仅使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而且还加剧旱涝、风沙等灾害的程度,从而损害农林牧业的综合发展。

四、森林在消失

目前地球上的森林总面积已减少60%,森林所起的调节空气、保护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为动物营造家园等功能已大大削弱。由于人类的疯狂砍伐,森林正在一天天减少。据有关方面统计,照目前的砍伐速度,100多年后,地球上的森林将消失殆尽。

当前,我国对加强环境保护作了大量的工作。国家环保总局确定200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旨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发挥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友好相处成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家园意识 篇4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安全意识

在当今社会,幼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不仅承担着祖国未来的重任,也紧密关联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因此对于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学校承担着教导幼儿的责任,家庭也必须参与其中,双方携手合作,才能为幼儿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一、建立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之举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分开活动的单位,所以当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家长是无法时刻得知的,同样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归到家庭,教师也无法得知幼儿在家里所发生的一切言行。而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和方法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会得不到及时沟通。因此对于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必须搭建一个相互合作的平台,通过家园合作,双方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孩子,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支持,让孩子能够在家园合作的模式下迅速建立起安全意识,避免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给幼儿自己心理造成影响,给家庭带来伤害。

幼儿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一方面从幼儿本身出发,幼儿的身体机能还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环境中,听觉和视觉以及思考方面等各项综合能力还较差,对于事件的发生和认识达不到一定深度。而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又使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和冲动,总想着去触目和尝试。所以很多时候幼儿对危险的事物无法进行正确判断辨别。比如,幼儿在看到电线插座时,对插孔感到好奇,就会用手指去戳插孔,这样就会导致幼儿触电的危险发生。另一方面,这是家庭和幼儿园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胜任的,因为幼儿经常在这两个单位之间轮流活动学习,这样转变不能使幼儿教育得到一个全面的统一。对于这两个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需要建立共同合作的关系,使幼儿的安全教育连贯、统一、互补。所以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家园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首先,幼儿在幼儿园所学习的东西,在回归家庭后能得到很好的延续,而幼儿在家庭中所学习的东西,在进入幼儿园后通过教师的帮助得到扩展和提升。

其次,通过家园合作,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培养孩子上会有沟通和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到关于孩子的更多信息,家长从教师那里也可以学到更多教育理念和方法,这样的合作对于建立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更加全面。

最后,家长和教师双方面的教导与培养让孩子对于安全意识

二、通过开展多种家园合作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1.开展安全教育亲子活动

在父母陪伴参与下的亲子活动,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培养孩子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恰当或不恰当行为,父母能够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可以制订开展一个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比如,在安全教育亲子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和家长做一个关于交通安全的游戏。首先,准备好红绿灯等交通道具,以及跟孩子普及行人过马路的交通规则,让幼儿懂得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过马路走行人斑马线等交通规则。然后让幼儿扮演小交警,让家长扮演行人。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在红灯的时候就故意穿行马路,给幼儿一个纠正家长交通安全错误的机会,让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个更深刻的记忆。当然,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其他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游戏,比如马路上你追我赶的危险,爬窗户的危险等。通过幼儿和家长在活动中的亲自体验和感受,让幼儿了解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危险行为,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目的。

2.在家园间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幼儿信息共享

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家庭和幼儿园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胜任的。所以,这就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建立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以便于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所有行为,以便及时给予幼儿在安全教育方面正确的指导。其实,家园沟通协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江西省的一家幼儿园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江西某幼儿园教师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幼儿园鼓励每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创建了一个以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为主的微信群,将班级中的家长都拉入了此群,通过这个微信群,家长和教师不仅可以相互反馈幼儿信息,大家也可以在此群中相互交流经验,让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得到了一个全面的集中性和统一性。通过这一方法,这家幼儿园对于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效果。

总之,建立家园合作模式,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任重而道远, 需要学校和家庭不断探索、学习和积累,才能使家园合作更成熟和丰富,使幼儿的安全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睿彤.家园合作中父亲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家园意识 篇5

构建和谐军休家园

徐 柱 长沙市桐梓坡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 邮编:410013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军休所的服务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变化。如何根据当前军休工作的特点,提高军休服务工作质量,让军休干部安享晚年幸福生活,促进和谐军休家园建设,是军休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军休工作 服务质量 和谐军休家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军休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党中央提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首要的一条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干休所根据创建和谐军休家园的要求,以人为本,对待军休干部做到热心、诚心、耐心、贴心、细心、精心,大力开展开展个性化、亲情化、人性化服务,营造工休和谐,团结奋进的氛围,赢得了军休干部的交口称赞。

一、当前军休工作的形势变化和特点

当前,军休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三个方面大的变化。一是随着军休干部生活待遇保障的大幅度提高,在物质生活方面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二是军休服务管理朝着 服务社会化趋势的发展,一些以前干休所承担服务都以货币补贴形式兑现,安置也以分散安置为主,新设立了不少军休服务站和服务中心,军休干部的服务由军休所(站)和社会共同承担;三是接收安置的退休军休干部逐年增加,高级别(师职)以上的军休干部比例越来越高,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在物质方面的待遇大幅度提高以后,面临的是大部分子女不在身边,在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在为军休干部创造晚年幸福生活,开展个性化、亲情化、人性化服务上,我们军休工作人员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二、增强军休服务荣誉意识,培养对军休干部的深厚感情

1、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大讨论,增强军休服务重要性认识 有些工作人员认为,军休工作不是政府工作的一个显著工作部门,也不容易引起上级的重视,因此,只要落实好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做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工作中有得过且过,求“稳”的想法。针对这种想法,今年我所在科学发展观学习过程中,组织了工作人员进行了大讨论,指出了军休工作是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履行着服务管理军休干部,确保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的职能,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确保我国国防安全的重要一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提高军休服务管理质量,关系到军民共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利于融洽工休关系、军民关系,在全社会形成拥军优属、敬老爱老、孝老尊贤的氛围。

2、加强教育,培养对军休干部的深厚感情

军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了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九死一生,至今还有不少老干部身上留有弹痕,影响到他们现在的生活;也有不少军休干部在建国初期服从组织分配,守卫边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当地环境恶劣,不少人落下一身疾病。因此,他们在离退休后,安置到干休所来,享受到比一般人要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是国家和人民对他们应尽的责任和关怀。军休工作人员承担起这份工作,既是莫大的责任,也应该具有荣誉感,做好这份工作。我所在平时的思想工作中,注意对工作人员特别是新进工作人员这方面的教育。一方面通过查阅军休干部生平档案资料、聆听军休干部 “七一”、“八一”主题座谈会,阅读老干部的生平回忆记录文章等活动中,认真学习老干部的先进事迹,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老干部的了解,又可以通过与老干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比,知道今天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美好,进一步加强敬老爱老之心;二是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的办公接待,联系走访,上门慰问服务,医疗巡诊,外出旅游活动等中,嘘寒问暖,了解老干部的困难和需要,倾听老干部的建议,争取做到对每一位老干部的个人和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三、创新服务形式,大力开展个性化、亲情化、人性化服务 在军休所建设中,我们大力倡导亲情化服务,切实体现以军休干部为本的指导思想,想问题、谋建设、做决策、干工作,都 从军休干部的实际需要出发。一是每当有老干部生病住院,所里及时派车,所领导亲自过问并到医院慰问;二是年初细心查找军休干部整十岁生日日期,制定祝寿安排表,并在生日当天上门祝寿;三是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联系走访人,要求深入了解走访对象情况,经常保持联系,为他们排忧解难;四是在端午节和中秋节之际,向全体工休人员发放了粽子和月饼表示慰问;五是开展军休干部医疗体检和定期巡诊,上门为老干部医疗服务等等。今年四月份,我所雷春鸣同志半夜两点因突发心脏病需要及时就医,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值班所领导听到后,马上联系工作人员将其迅速送往医院,帮助办理入院手续、端水送药,在床边坚持照顾到早上六点。

家园意识 篇6

关键词:规则意识;幼儿;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和家庭都是幼儿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重要环境,家长和教师间应是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家长由被动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转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其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合作共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及时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得家长和教师能够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在统一目标和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力。

一、家长和教师树立共同的规则认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在生活中,家庭成员的行为及教养态度、方式将影响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访、家访、谈话、建立微信群等方法,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主动与教师配合,一起巩固、强化教育效果。同时引导家长把对孩子的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不溺爱、放纵孩子,能够做到家园一致。教师和家长应当通力合作,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的家园联系栏将每周工作计划及每月工作重点告知家长,定期与家长反映幼儿的行为习惯,分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为孩子制订特定的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家长和教师共同监督保证孩子行为的正确性,增强孩子在社会实践中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学习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引导幼儿明白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应用这些规则,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地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相对应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是幼儿除家庭外最早接触的环境,因此,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应用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半开放日活动、全开放日活动等,促进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各项规则,如开展开放日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了解熟悉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规则,家长通过亲身示范,引导孩子模仿,内化规则意识;又如,开展亲子游戏,家长与幼儿通过参加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完成游戏,从而体会到亲子游戏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将规则意识升华为规则的执行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所以,教师要带领家长与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他们感受到规则的存在,萌发幼儿的规则意识。

三、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走进社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社会教育应该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要创造一个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教师应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到社区环境中,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习和理解规则。如过马路时,家长通过亲身示范引导幼儿理解要遵守交通规则,只有按照交通规则,我们才能平安出行,马路上的车辆才会有秩序、顺利地通过;又如,进入超市,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物品,吸引着幼儿的目光,购物者有序地排队付款,安静地谈话,导购员阿姨亲切地问好等等,又如,在医院里,病人安静等待、按顺序排队看病、取药,住院部静悄悄的,大家走路轻轻的,医生、护士的微笑,大家有礼貌的问好等这些无形的规则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规则认知。

四、创设、模拟微型社会,角色扮演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微型社会,如,银行、医院、超市、美容院、表演区等,区域游戏,不仅给幼儿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而且幼儿还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活动,幼儿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内化为执行力,如在医院里,扮演医生的幼儿会给病人听诊、量体温、打针、包药,还会提醒病人注意卫生,勤洗手等,在超市里,扮演导购员的幼儿会微笑着对进去购物的孩子说欢迎光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购物完毕还会说,欢迎下次光临。游戏能给幼儿提供了更多合作交往、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幼儿已经能够认识到规则时,如果没有进一步地掌握、强化、巩固练习,那将会前功尽弃,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规则,给他们生活、学习、游戏等带来诸多益处和愉悦,就应该让他们经常接触规则。

综上所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教育功能。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协作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必由之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担负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任务。因此,教师和家长应理解幼儿的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支持引导幼儿形成规则意识,从而形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金英.浅议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J].大观周刊,2011(41).

家园意识 篇7

一、家园协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良好的习惯是建构在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之上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探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地引导、点拨幼儿努力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

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家庭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自然的“生态环境”,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幼儿都能从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获得不同于其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技能等。家长是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重要“力量源”。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协同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必由之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担负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任务。幼儿形成了规则意识,对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有效策略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表明规则绝非是冰冷冷的条条框框,而应该是与幼儿的情感世界有密切联系的,让幼儿共同认同的,让幼儿共同参与制定的,让幼儿能够自觉遵守的,幼儿理应成为规则的小主人。

(1)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发现者。在幼儿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适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幼儿展开谈话,就可以恰当地了解幼儿们对生活中“规则”的掌握情况。如爸爸妈妈常常带领幼儿逛商场、超市、书店,带幼儿乘坐地铁、公交等,在这些场所人们应当遵守什么规则?此时此刻,成人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作用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对幼儿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会自主发现取放物品要做到从哪里拿还放回哪里的规则;发现到超市付款、乘地铁、乘公交应该排队等候的规则……在大人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与监督下,幼儿们会逐步明白这些规则的意义并能自觉地遵守诸如此类的规则。又如幼儿们会自然地发现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时对活动材料要归类摆放,并应当与同伴一起合作分享等。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做规则的引导者,启发、点拨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则,让幼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成为规则的发现者。

(2)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幼儿规则习惯的养成应以幼儿自身为主体,幼儿规则的制定应以幼儿为本,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制定规则、实施规则应尊重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适当的“度”,只能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不可喧宾夺主。什么样的规则是幼儿们愿意并自觉遵守的,他们最有发言权、自主权,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去感受规则、去体验规则、去比较规则、去建构规则,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让幼儿充当规则的主动制定者,进而发展为规则的自觉执行者。

(3)幼儿应当成为规则的管理者。幼儿心理学研究认为幼儿仍是一个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尚欠成熟的独特生命个体,幼儿自身的主体自觉性尚不够,规则制定后要想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幼儿还需要别人,尤其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协同督促。规则离不开幼儿不断的练习与强化,有时幼儿尚且在思想上接受了规则,知道规则的存在,但往往很难形成自觉的行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去遵守规则。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幼儿们自主选举一些监督员作为规则的管理者,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升幼儿的管理能力,让幼儿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维护并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城镇化对农民家园意识变迁的影响 篇8

一、农民家园意识的表征

历史上, 家园意识总是与漂泊、社会动乱、变迁联系, 因此也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 乡土村民开始离弃家园奔向城市, 成为离失乡土家园的客居者, 但现有的政策设计使这些农民工往往陷入既回不了家乡, 又无法在城市落户的两难境地, 成为无家可归的人;城镇化的大力推进, 改变了农民世代居住熟悉的生活场景, 有了新居, 却失去了家园归属感。没有家园的人, 自然谈不上家园意识。因此, 家园意识一定得有所附丽。首先, 一定要有让村民熟悉的场景, 割舍不掉的情怀;其次, 要有让人感怀的东西, 这些物件有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 有说不完的故事。田、园、庐、墓往往是人们对传统乡村的印象, 由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农民的家园意识在城镇化进程中发生的变迁。

(一) 土地情感

中国的农业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 土地是人们衣食之母, 人们对土地的珍爱和依恋是乡土社会最为共通的情感, 也是乡土之所以成其为乡土最为醒目的标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开宗明义指出, 从基层上看去,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 对土地的态度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个文化问题。

(二) 祖先崇拜

中国历来有重视宗族血缘的文化传统, 重视生育、善待生命和慎终追远三个文化理念贯彻人的一生, 如果说前两个是对理想生活追求的话, 那么后者则更多寄托了对祖先的思念及对生命延续的追求。《左传·成公十三年》讲:“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统治者每年要举行各种形式的祭奠活动, 民间则通过设灵牌、续族谱、建祠堂、修庙宇、上坟烧纸等形式寄托对祖先的怀念。儒家观念中, 百行孝为先, “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对祖先的崇拜不仅仅是一种信条, 更是民众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祖先崇拜培植的方法就是“生则养, 死别敬享”。故有“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的教导, 赋予祖先崇拜“报本、追远、崇德”的意义, 期望民德因而归厚。因此, 祖先崇拜在强化家园认同感、培养尊老敬老、知恩图报美德、整合社会风尚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 乡风民俗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古风民俗, 既是当地人区别于外乡人最好的标识, 也往往是对村民进行教化、规范的活教材, 起着凝聚人心、规范行为、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以, 宗族行会、乡规民约、人生仪礼、岁时节日、祭祀禁忌、民间艺术、神话传说等等就成了家园意识的又一表征。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家园意识的变迁

(一) 土地情感淡化

农民与土地本有着天然的联系, 但在城镇化进程中, 谁是农民?农民是否愿意种地就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人社部的调查显示, 我国失地农民约4000万, 新生代农民工中, 16~25岁的41.4%没有承包地、36.4%没有宅基地;25~30岁的35.4%没有承包地、33%没有宅基地。愿意回农村定居的农民工只占8.8%。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 而老一代农民工的比例为13.3%。尽管如此, 要让农民完全放弃土地, 进入城市也并不容易。2013年6月, 四川眉山的一项调查显示, 16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 只有不到四成的人有意愿向城镇居民转变。如果除去已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村户籍人口, 和将“新农村综合体”与城镇混淆, 以为搬入“新农村综合体”就是城镇化的农村居民。真正有意愿到城镇居住、向城镇居民转变的农村居民, 只有10多万人。调查认为, 影响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最主要因素, 就是不愿放弃土地。其他地方的情况也比较类似, 由于征地拆迁引发的冲突不时见诸报端就可见一斑。

但农民对土地的态度是矛盾, 一方面他们不愿放弃土地, 另一方面也不愿在土地上有更多投入。据2011年央视报道, 国土资源部调查发现, 我国每年撂荒的耕地近3000万亩。农民即便还种地, 对土地的投入也十分有限, 很多是粗放式经营。新一代农民工对故乡的风物人情早已淡漠, 他们有不少是失地农民, 更不可能回去耕种父辈撂荒的土地。

(二) 家乡认同感的弱化

农民浓厚的“恋土”、“恋乡”情结, 决定了农民具有某种强烈的对所属血缘、地缘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无处不在的城市文化、现代文化让乡村生活显得单调、落后、乏味。农二代要么出生、成长在他们父母打工的城市, 脑子中完全没有家乡的概念, 要么从小远离农事, 或通过上学离开乡村, 或少小离家打工, 他们欣赏城市文化, 模仿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鄙视乡土文化和乡村生活方式。现代化意味着同质化、统一性, 城市文化、商业文化像一个巨大的熨斗, 伴随着各种传播工具, 对乡村文化进行了一次毫不留情的熨烫, 即便是最落后的村落也能看到现代性的力量。

(三) 乡村伦理的变迁

费孝通先生说, 如果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无法”却有秩序的“礼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 风俗、习惯、礼仪及各种成文与不成文的村规民约形成一种保障秩序的规约系统, 具有康芒斯所谓“隐形的制度”之特征。村民把世代流传下来的规矩习惯看做是不容争辩必须要敬畏和遵守的, 违反规则就可能承受来自外界的谴责和内心的折磨, 甚至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大量研究表明,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传统乡村伦理由于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迁, 甚至出现伦理性危机。

传统社会里,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奢侈浪费在乡村社会则是很受诟病的恶习。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升, 一些发达地区的村民消费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已发生很大变化。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 青年农民的消费方式已经和父辈有很大的不同, 时尚的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装修等都在向城里人看齐, 休闲方式也更有闲情逸致。

但另一方面, 乡村的攀比浪费之风也越来越令人关注。城镇化进程中, 现代因子的渗入极大影响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城市的生活方式成为村民心目中某种品位的象征。传统社会对“面子”的重视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资本的竞争使乡村俨然演变成一个充满竞争的场域, 村民在房子、大件耐用消费品、婚丧嫁娶等重大支出项目中摆阔、比拼之风愈演愈烈, 已经成为村庄不能承受之重。基于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和攀比, 传统的价值观念也逐渐受到挑战、冷落甚至是嘲弄, 一些村民甚至为了钱从事为人不齿的行当, 坑蒙拐骗、制假造假, 价值观扭曲。

勤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美德。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农村的劳动强度和用工总量大大降低, 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弱化, 加之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 有大量闲暇时间的农民沉溺打牌赌博之中。在田地里劳作的多是中老年人, 年轻人即便不去打工, 也不屑于田间劳作, 种地产出效益低是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没出息, 没面子。

信任弱化。费孝通指出“在熟人社会状态下, 信任是必然的产物”。但城镇化打破了村庄原有的格局, 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村庄的舆论压力也逐渐失去过去的督导、教化、规范的作用。熟人社会逐渐变成“熟悉的陌生人”或陌生人的社会。当这种变化来临时, 传统社会中被挤压约束的劣质文化和市场经济中衍生的负面效应结合起来, 不但使陌生人之间难以建立信任, 连熟人之间本应具有的信任感也变得摇摇欲坠。王露璐教授的研究表明, 村庄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态势。

(四) 祖先崇拜弱化

按照贺雪锋的划分方式, 祖先崇拜应该属于本体性价值层面。传统社会村民对本体性价值的追求成为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但由于现代性因素的影响, 加之家庭格局及现代人生产方式的变化, 祖先崇拜在仪式上、内涵上发生变化甚至弱化都在所难免, 但孝道的衰落而导致的伦理观念的异化则是令人担忧的。

一方面, 在大部分国人心目中, 祭祖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漂泊在外的游子、离开乡村生活在都市的外乡人, 每当遇到祖先的忌日或重大节日, 总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哀思。乡村的葬礼更是繁琐而隆重, 极尽哀思, 尽管其中有不少属于面子竞争的成分。一些富裕起来的地区出现的续家谱、修宗祠的活动, 包括政府参与的大型祭祖活动则不断强化民众对祖先的追忆。但由于村落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流动的加剧, 加之近代以来对农村宗族势力的打击, 许多地方的农村既无宗祠, 也无具有人格和道德权威的长老级人物, 因此一般不大可能组织规模性的祭祖活动, 更多的是村民对自己直系亲属的祭奠。

另一方面, 乡村老人的处境又令人堪忧。在许多地方, 随着农民进城打工潮的兴起, 不少农庭青壮年劳力把子女和农事丢给老人, 一走了之, 老人成了廉价劳动力, 至于对老人的赡养和精神慰藉就无从谈起了。许多老人老无所依, 病无所养, 农村老人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甚至死后也得不到应有的礼遇。

讲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出人头地和光宗耀祖历来是炎黄子孙为之奋斗的不懈动力, 也是祖先用以鼓励后代为家族争光的勉励之词。孝道衰落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沦丧, 是个体对社会责任感的茫然和淡化。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理论, 现代化的转型意味着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转型。欧美社会就是在抛弃了传统的血缘、地缘、家族、宗族主义影响后, 逐步建立起不徇私情、不重血缘地缘的现代人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 祖先崇拜弱化或许会淡化地缘、血缘关系, 有利于建立自由公平的现代人际关系。但处在转型期的乡土社会, 新的伦理规范尚未建立起来, 优秀的传统美德又被抛弃, 是否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另一个副产品呢?

三、结语

城镇化对农民家园意识的影响是双重的, 城镇化打破了乡村的封闭和保守, 农民安土重迁的观念受到冲击, 人员流动推动了社会变迁。但负向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土地情感弱化、传统伦理道德危机、乡土文化没落、乡村社会离散等。当代农民家园意识逐渐淡化的直接后果可能是粮食安全、社会治安、新农村建设、环境治理、文化传承等问题的日渐凸显。间接后果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被侵蚀, 其现代价值也不断受到质疑。长远后果可能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去精神家园, 个体精神破碎与虚无日益弥漫, 现代化也将失去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郭少峰:专家称我国失地农民约4000万, 愿回乡民工不到一成[N].新京报, 2011-10-31.

[2]王露璐.农村改革30年来的伦理变迁与反思[EB/OL].爱思想, http://www.aisixiang.com, 2009-7-15.

家园意识 篇9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 企业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生产制度、法规、设备操作规程, 什么“双十”规定、夏季“十防”, 什么冬季“八防”“两书一卡”, 无一不是为了确保员工人身、企业财产安全的。只有认真遵章守纪, 才能实现自我保护。

小时候, 被母亲绣花、缝衣的工夫所折服, 总想往前凑, 可她总不让我近身。一次, 我终于拿起了针, “针尖不要冲着自己, 那样会扎伤自己, 扎着眼睛就瞎了!看你那个表姑, 眼睛就是这样瞎的。拽针时也不要把针举向有人的地方, 那样也会扎着别人。”母亲在旁边提醒:“左手要距离针尖儿远点儿, 缝的时候先试试, 也别扎着自己的手。”现在想来, 那时, 母亲是在向我传授“使用缝衣针”的操作规程, 同时, 还用别人的惨痛经历深化了我“别被针扎伤”的安全意识, 这应该算是“安全经验”分享了。因此, 在我的缝缝绣绣中, 避免了她说的那些意外, 这就是遵章守规、安全操作的益处。

如果有章不循, 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2013年3月14日, 煤层气公司韩城分公司排采三队拍采工张凯, 如果严格执行抽油机更换皮带的操作规程, 就不会把生命定格在那个时刻。如果, 一个月后的4月14日, 青海油田边远开发公司南翼山作业区采油一班员工张盛兰能借鉴“煤层气公司3.14亡人事故”的经验, 她也不会留给家人痛苦的回忆。尽管两起事故分析原因很多, 但归根到底, 是自己的安全意识淡薄, 不懂得自我保护, 才酿成了惨痛的事故。

二、怕伤害别人, 才能避免蛮干

有句俗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 因为牛犊不知道老虎所带来的危险, 所以才敢和老虎较劲, 殊不知却白白断送自己的生命。曾经, 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被人们大肆宣扬, 但, 发扬“大无畏”精神是需要资本的, 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 其次要有救助别人的能力。如果缺少这两者, 而一味的发扬“大无畏”精神, 无疑于“自绝生路”的蛮干。

2010年2月12日, “玉门油田硫化氢中毒亡人事故”这样描述了事故的经过:玉门炼油化工总厂聚丙烯装置操作人员在处理液态烃脱硫装置提塔窗液态出口开关法兰面泄露过程中, 法兰东侧突然泄露含硫化氢的液态物料, 三名人员因未佩戴空气呼吸器晕倒, 救援人员在此状况下, 依然没有佩戴呼吸器, 前去救援, 盲目施救, 发生硫化氢中毒, 造成2人死亡5人住院的惨痛事故。如果救援的人员懂得操作流程, 害怕硫化氢带来的危险, 执行标准操作, 我想, 他们不仅能避免自我伤害, 还能救出身处险境中的同事。这样的事故也就能避免了。

如果说盲目操作是害群之马, 那么, 盲目指挥就是“草菅人命”。2015年, 天津港的大爆炸事故引发的火灾, 让世人震惊, 为了抢救物资和被困人员, 消防队员在不明着火原因、着火环境的情况下, 受命冲向战场, 结果, 悲剧一再发生, 那么多年轻鲜活的消防队员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时刻!如果指挥人员了解当时的情况, 拥有“怕伤害别人”的意识, 还会有这样无畏的牺牲吗?

三、怕被人伤害, 才能苦练技能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祸夕旦福。作为一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单位, 每个岗位既是单独的个体, 又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做好自我保护、保护好他人的同时, 还要做到不被别人伤害。作为生产的一员, 无论是指挥者还是操作者, 必须苦练技能, 在熟悉本岗安全技能的同时, 还要熟悉相关岗位的安全技能, 这样做到防范有力。

近年来, 作为公司一级安全生产要害单位的荆二联合站, 管理着各类设备46台套, 压力容器31具, 长输管线42公里, 年输油38万吨, 担负着全厂70%的原油处理任务, 又是南油北调的首站, 工艺流程复杂、工作量大、人员少, 为了实现安全生产, 先后总结推广了“节点管理工作法”“安全过五关工作法”“轮岗式互动培训法”3项新方法, 强化员工的操作技能、安全知识, 制定了可视化操作规程, 梳理完善了储罐着火、有限空间作业、机械伤害等各类应急预案十多项, 通过一月一演练、一旬一培训的方式, 提高员工对岗位的熟练程度, 为保证每名员工不被别人伤害奠定了基础, 截至2016年, 这个站已经连续安全生产近30年!

四、结语

家园意识 篇10

一.启蒙主义理想的溃败

作为自觉地以启蒙主义为己任的新文学作家,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诉求, 而《故乡》这一篇小说也不例外。小说以叙事者“我”———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返乡经历为线索, 展现了一个仍停留在前现代的、“中古的”乡土世界。首先, 这个故乡是远离现代化的都市的,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市场经济远没有在这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其次, 这个传统的乡土世界处于衰败、荒凉之中, 不再有那种田园牧歌般的温暖、宁静。再者, 更为重要的是, 故乡的人身在民国, 精神却仍停留在前朝、前代, 旧时代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仍牢牢钳制着他们的思想, 杨二嫂满口尽是“姨太太”、“八抬大轿”, 闰土生活困苦, 仍不忘要香炉和烛台。这一切, 都鲜明地标识出故乡是闭塞的、落后的, 故乡的人是愚昧的、不觉醒的, 而这些正是落后于现代化进程的老中国的典型代表, 也正是启蒙的对象。在启蒙主义者看来, 必须要用理性、科学、民主、个性等等现代化的典型产物去取代、置换这些传统思想、文化与习俗, 从而实现对国民性的改造, 进而促使整个社会的改革, 建立起一个能够与西方列强比肩而立的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可以说, 这一“立人”, 进而“立国”的启蒙主义理想是鲁迅所为之努力的, 《故乡》 这篇小说也体现出了对这一理想的呼吁。但是, 《故乡》 在为启蒙主义摇旗呐喊的同时, 却又展现出了对启蒙主义的一种悲观态度, 甚至是质疑。小说的叙事者“我”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现代知识分子, 这样的一个人物正是承担“立人”、“立国”任务的启蒙者, 而生活于故乡的杨二嫂、闰土则是被启蒙者。可以说, 启蒙者是被启蒙者的精神导师, 在精神上应处于优势地位。然而, 在小说中, 作为启蒙者的“我”在面对着不觉醒的、愚昧麻木的被启蒙者的时候却是无能为力的, 甚至陷入窘迫、孤独、失语的状态。如初见杨二嫂时, 面对着她无中生有的“放了道台”、“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 “我”却只能愕然、惶恐。在这里, “我”所具有的那些新思想、新文化丝毫不能改变杨二嫂之类的庸俗小市民头脑中的那些升官发财、衣锦还乡的旧观念、旧文化, 甚至作为被启蒙者的杨二嫂咄咄逼人、刻薄张扬, 而作为启蒙者的“我”却毫无还手之力, 陷入被围困与被审问的窘境。而昔日的好友闰土, 已不再是那个淳朴、勇敢的少年, 已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折磨成一个木头似的中年人。而他那一声恭恭敬敬的“老爷”不禁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我”悲哀地意识到与农民闰土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厚障壁”, 而这种隔膜的状态同样使得启蒙难以进行, “我”对闰土的困苦、迷信则完全无能为力。

显然, 作为启蒙者的现代知识分子在面对着启蒙对象的时候, 遭遇了话语的危机, 即失语, 这种失语一方面来自于启蒙者的孤独以及与被启蒙者之间的距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启蒙者难于与未觉醒的被启蒙者交流, 甚至为被启蒙者围堵、围困。另一方面, 对于启蒙主张本身的质疑也是导致启蒙者落入失语困境的原因之一。如《故乡》中将“我”的启蒙理想与闰土的传统迷信相提并论:“现在我所谓希望, 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 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而启蒙者对自己所持有的启蒙话语自身的质疑必然使其难于成功地扮演一个积极昂扬、自信奋发的“精神界之战士”, 而更多地是一个孤独、痛苦甚至绝望、虚无的审视者与反思者。

《故乡》中对启蒙主义的这样一种矛盾的书写可以说表现出了鲁迅的独特思想。作为一个经受了西方科学知识与人文思想的洗礼、强烈地关注国民与民族发展的现代知识分子, 加入新文化、新文学阵营, 为启蒙主义摇旗呐喊是鲁迅的自觉追求与文学理想, 正如他自己所言:“说起为什么做小说罢, 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 (1) 但鲁迅在自觉地写“听将令”的文学的同时, 又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对启蒙主义这一新文化运动纲领的质疑。其实在运动之初, 当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已热火朝天地发展思想、文学革命的时候, 但由于对个人人生、中国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悲剧体验及深刻的洞见, 鲁迅对启蒙主义的主张是疑虑的, 尤其对其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尤为怀疑, 所以他蛰居不出, 冷眼旁观。而后虽在朋友钱玄同的游说之下而加入其中, 并迅速成为新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 但这种疑虑与怀疑一直未曾改变。所以, 也就使得《故乡》这样的启蒙主义之作呈现出了一些异质性的因素:一方面, 刻画杨二嫂、闰土等生活困苦、精神不觉醒的“沉默的国民”, 以“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另一方面, 却又写到作为启蒙者的现代知识分子与被启蒙者之间的隔阂, 启蒙难以进行, 最终只能落入失败, 甚至启蒙主张本身就是一种虚妄的“偶像”。可以说, 呐喊与质疑悖论似的并存于《故乡》中, 二者互相冲突、互相消解。最终, 鲁迅没有使用“曲笔”, 添上光明的尾巴, 作为启蒙者的现代知识分子“我”在失败中离开故乡。

二.乡土家园意识的失落

在现代性的视野中, 小说《故乡》中的乡土世界是落后、闭塞、衰败的, 与现代化的都市相对, 更与启蒙者对未来中国的设想相去甚远, 因而, 故乡应该是一个否定性的存在。但是, 在这篇小说中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乡, 一个是现实中的故乡, 呈现出衰败而悲凉的“荒村”色彩, 而另一个则是回忆中的故乡, 美好而富有诗意, 似乎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如果说前者体现出了现代的启蒙主义的诉求, 那么后者几乎是对前者的反驳, 在叙事者“我”的回忆中, 还未经受现代化变革洗礼的小乡村、小乡镇虽然是古老的、旧式的, 但这个世界却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真挚的情感, 可以说, 这个按照传统的礼俗与习惯运转的“前现代”社会一切都尽归美善。而这样一种矛盾的存在显示出《故乡》这篇小说本身的复杂性, 而这种复杂性揭示出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虽然接受了西方的科学与文化, 秉持启蒙主义的理想, 但在他们的思想意识深处却并非是单纯而统一的, 实际上多种多样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观念与情感体验等相互交织、激荡。而与此相关的是, 这些现代知识分子在面对自己的故乡、故土时, 常常是一种双重的态度与体认, 即一方面故乡是闭塞而陈旧的, 是旧时代与旧中国的代表, 是启蒙改革的对象;另一方面, 故乡是这些现代知识分子出生与成长的地方, 是难以割舍的精神之“根”,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土家园意识长久地伴随着这些长久离乡、漂泊在外的现代人。而《故乡》中对回忆中的往昔生活的诗意呈现正是对后者的书写。

小说 《故乡》 的开篇即提到“我冒了严寒, 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在这样的一个叙述中, 实际上包含了一个“离去———归来”的情节。“我”出生、成长于这个小乡镇, 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的时光, 而后,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离开了故乡, 到遥远的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生与梦想。在现代化的都市或是异邦, 虽然像“我”这样的青年获得了新的知识与文化, 使“我”成为远离传统的“现代人”, 但都市或异邦在繁荣、先进背后的缺陷与阴暗又对“我”这样的知识分子造成新的压抑, 同时, 也由于难以完全割舍与故乡、故乡的人在情感与血亲上的联系, 从而使得“我”难于完全认同都市 (抑或异邦) , “我”仍然不过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中, 故乡成了“我”这样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上的寄托、情感上的慰藉, 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忆中, 故乡越来越成为一个美好、温情而和谐的所在。而返乡也意味着一次温暖而诗意的寻根仪式。

但小说《故乡》展现的却是一次失落而悲哀的返乡之旅。首先, “我”这次返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此次的回来却意味着更长久的别离, 这首先就使得这次返乡之旅笼罩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而当“我”走进故乡的时候, 见到的是“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这样一种景观必然带来的是悲凉之感, 而且也鲜明地显现出故乡在经济、精神等方面的衰败。而终于回到家时,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家族、家庭的没落已不可避免。然而这一切也还只是乡土家园失落、败落的预演, 故乡人的转变才是最大的悲哀。首先是不请自来的杨二嫂, 昔日的“豆腐西施”如今已是一个外表令人厌恶、刻薄张狂、唯利是图的老年妇人, 这样的一个人物的塑造固然是批判了思想陈旧、庸俗的小市民以及背后的中国旧文化, 但一个曾经鲜活的年轻生命被强大的庸常世俗生活所吞噬则更令人感到悲哀。杨二嫂这个人物的出现并非仅仅是作为闰土的对比与陪衬, 更重要的是, 她本身就是故乡人的现实生活及精神状态的代表之一, 而这是一种颓败与沦落的生存现实。而“我”的故乡乌托邦之梦在杨二嫂咄咄逼人的责难与围堵中开始崩塌。如果说当故乡败落的悲凉之景在“我”眼前呈现时, “我”尚且还能通过回忆童年时代与闰土的纯真友谊来回避由此造成的心灵上的痛苦与失落, 而与中年闰土的见面则把这最后的“避风港”毁灭殆尽。中年的闰土不再是那个活泼淳朴的“小英雄”, 生活的苦难已把他折磨成“木头似”的人, 这也正是故乡颓败而痛苦的现世生活吞噬生命的更为惊心动魄的演绎。而闰土的那声“老爷”不仅宣告了“我”与他的纯真友谊的彻底终结, 也象征着“我”故乡梦不过是虚妄的幻象, 在与现实故乡的遭遇中, 终究只能走向破碎与失落。

至此, “我”的精神寻根仪式彻底失败,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我”经历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一次精神巡回, 最后的结局是悲哀而沉痛的, “我”带着破碎的乡土家园梦绝望地离去。而“离去———归来———再离去”正是鲁迅小说中常出现的结构模式, 除了《故乡》之外, 如《祝福》、《在酒楼上》 也含有这一模式, 这一结构模式不仅是鲁迅对个人人生体验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 这是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故乡、故土的复杂关系的表现, 当然, 这其中也象征着这些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既否定批判又眷恋依赖的矛盾态度, 从这一角度, 鲁迅展现了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综上所述, 《故乡》 在对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返乡历程的叙述中, 同时展现了启蒙意识与乡土家园意识, 而这二者都走向了失落与破碎, 所有的希望都归于绝望, 理想演化为虚无, “我”只能再次离去。但小说却带给读者一个“徒劳的光明尾巴”:“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而这正是鲁迅特有的“反抗绝望”, 在虚无与绝望当中还要继续向前走去, 而这本身就是对绝望的否定。“走”本身体现出了人的生命意志与力量的一种悲壮的张扬, 或许, 这是鲁迅所认为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2) 的一种方式。

摘要:作为现代小说中的经典性作品, 《故乡》长期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在过去的“社会批判”、“国民性批判”这些广为流传的阐释模式中, 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我”却常常被忽视。而本文以叙述者, 即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我”的情感体验与心路历程为研究重点, 试图揭示出小说文本中所蕴含的启蒙主义与乡土家园意识这两重话语, 以此为这一经典性作品提供新的阐释。

关键词:《故乡》,启蒙,乡土,双重溃败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2]鲁迅:《鲁迅散文全集》[M],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

家园意识 篇11

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小雅》中的《采薇》是战争主题诗歌的典范, 是周代出战的将士和士兵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的动人篇章。诗歌以薇菜的生长过程表现在外出征的将士年年盼归却年年不得归的强烈思乡之情,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将士期盼着归家, 心中忧愁, 牵挂着家乡的亲人, “我戍未定, 靡使归骋”, 可是防地调动难定, 连给亲人写的书信, 都没有办法捎回家。“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载饥载渴;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末章将思乡主题推向高潮, 回想当初出征之时, 杨柳依依随风吹拂, 如今归来途中, 大雪漫天纷飞, 道路泥泞难行, 又饥又渴, 忧伤满腹, 没有人能体会征人此时心中的哀痛。历时长久的战争终将结束, 即将回到久别的故乡, 与日夜思念的亲人团聚, 本该无比喜悦, 但将士们忧从中来, 不是因为行路的艰辛, 不是因为饥寒交迫, 而是一种对未来的迷惘, 不知道多少恩爱的夫妻在这场战争中已经生离死别, 情同手足的兄弟们是否已经战死边关, 美丽的家园是否已经是残垣断壁, 这是对前途未卜的惶恐, 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忧患。

《小雅》中的《出车》时一位武士自述他跟随统帅男仲出征及凯旋的诗, 诗人热情歌颂了男仲的赫赫战功,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历其境的艰辛困苦和胜利之后的喜悦之情, 同时诗中也不时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昔我往矣, 黍稷方华。今我来思, 雨雪载途。王事多难, 不遑启居。岂不怀归, 畏此简书。”在整体为国出战, 为王分忧, 凯旋而归的昂扬基调中, 虽只有一句提及不是不想回家, 而是为天子出征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但这是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是人性最真情的流露。

《蓼莪》是一首苦于服役, 悼念父母的诗。“哀哀父母, 生我劳瘁。”我可怜的父母, 历尽千辛万苦生养了我。“出则衔恤, 入则靡至!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民莫不榖, 我独何害!民莫不榖, 我独不卒!”诗人在外服役, 感念父母恩德, 思念双亲, 多么想孝顺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可是终年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偏远之地, 劳动服役, 老天突降灾祸, 双亲不幸离世, 可连最后的为父母奔丧这作为子女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办法尽到, 悔恨万分, 却又身不由己, 最后不得不仰天长叹, 为何人人都能养爹娘, 唯独我要服役受苦难?人人都能养爹娘, 唯独我不能去为父母奔丧。

二、对战争和徭役生活的厌恶

《小雅》中的《何草不黄》描写了士兵的厌战悲叹之情, 这首诗充满了抗议和控诉, 用反问的语调, 诉说了征夫所过的非人的生活, 他们被统治者视如草芥, 常年在外征战, 不能和家人团聚。“何草不黄, 何日不行。何人不将, 经营四方。”没有一天不行军, 没有一天不征战, 没有一天不奔忙, 普通老百姓哪个不需要出征受这离家行役之苦, 日日都在四处奔波, 没有尽头。“何草不玄, 何人不矜。哀我征夫, 独为匪民。匪兕匪虎, 率彼旷野。哀我征夫, 朝夕不暇。”为何出征的人, 偏偏不被当做人看, 不是畜生, 为什么只能荒凉的旷野, , 整天劳累辛苦, 无以为家。“有芃者狐, 率彼幽草。有栈之车, 行彼周道。”每日只能与禽兽相伴, 坐在役车之上, 行走在漫长无际的道路上,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看不前方, 看不到尽头, 看不到美丽的家园, 看不到人生的希望。这是一位普通的战士对统治者的控诉, 对不公命运的哀嚎, 对战争的无比厌恶, 对和平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

《小雅》中的《北山》是一位士子怨恨大夫分配徭役劳逸不均而作的诗。士属统治阶级的下层, 受到天子、诸侯、大夫等的压迫, 须承担繁重的徭役。“或燕燕居息, 或尽瘁国事。或息偃在床, 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 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 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 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 或靡事不为。”诸侯、大夫在家中安乐享受, 高枕无忧, 整日歌舞美酒悠闲自得, 不知民间疾苦, 议论朝政时夸夸其谈;自己整日为国事操劳, 忙忙碌碌, 日夜奔波, 事必躬亲尽职尽责, 消瘦的只剩皮包骨, 还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生怕一点差错就要大祸临头。句句都在控诉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不公, 也表现出对繁重徭役的无比厌恶, 和对自由平等生活的热切向往。所以, 不仅是下层百姓受奴役之苦, 过着非人的生活, 就连士阶层也同样要受层层压迫, 他们认识到王朝的腐败, 战争的无情给劳动人们带来的重重苦难。

三、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之感和对家园的无限热爱

在古人眼里, 家园永远居于内心最重要的位置, 因此爱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乐章, 爱国诗作便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大雅》中的《江汉》“江汉浮浮, 武夫滔滔。四方既定, 王国庶定”描写壮士出征的昂扬士气, 为国征战平定四方的豪迈之气。《常武》是赞美宣王平定徐国叛乱的诗, “整我六师, 以修我戎。不留不处, 三事就绪。徐方不回, 王曰还归。”描写了出征前整个军队的士气, 战争过程中必胜的信念, 还有战争胜利后凯旋的壮观场面, 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小雅》中的《四月》是一个小官吏诉说自己的行役之苦和忧世之情的述怀诗。“秋日凄凄, 百卉具腓。乱离瘼矣, 爰其适归。”秋风萧瑟凄清, 百草枯萎凋零, 兵荒马乱忧心忡忡该往何处。“尽瘁以仕, 宁莫我有。”即使是在这样民不聊生, 无以为家的现实状况之下, 依然心系国家, 愿意为国家出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是满腔热血只能付诸东流, 无人理解, 无人赏识。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的家国责任之感受。《小明》是一个官吏自述久役思归及念友的诗, 虽然诗中大量篇幅都在描写在外行役之苦, 寒来暑往, 边地荒凉, 整日劳碌, 想起家乡的人儿, 想起老朋友不禁泪如雨下, 怎么不想回家, 只是怕误了国事, 触犯法网, 但是文章结尾处, 重复“嗟尔君子, 无恒安处。靖共尔位, 正直是与。神之听之, 式榖以女。”规劝自己的老朋友, 不能贪图享福, 应该与忠于国家的贤臣, 共同为国家效力, 神明都会赐予吉祥福禄。看似是规劝他人, 实则明己之志, 表达了诗人以王族宗室利益为重的基本立场和愿为国家效忠尽职的心愿, 即使常年在外奔波, 不能与家人团聚, 也不能动摇诗人的报国之心。

千百年来, 处于农业文明状态的中华民族一直安于平静、祥和、古老的生活方式, 不到地动山摇的动荡时期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 古人是不会离乡背井的, 虽然离乡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 但处于这种农业文明下的百姓有着共同的对家乡的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小雅》中的《黄鸟》是一个流亡到周都镐京的人思归的诗。“黄鸟黄鸟, 无集于榖, 无啄我粟。此邦之人, 不我肯榖。言旋言归, 复我邦族。”“言旋言归, 复我诸兄。”“言旋言归, 复我诸父。”诗中虽然没有提及背井离乡的原因, 也没有谈到是主动的迁徙还是被动的流离, 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却贯穿始终。作为无亲无故他乡漂泊者, 受到的可能是各种冷落, 各种排挤, 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很难真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生活窘迫, 寄人篱下, 受尽白眼和屈辱, 所以每一小节最后一句都是内心的呼喊, 思念家乡, 盼望归家, 回到父母兄弟的身边, 获得亲情的抚慰, 共享天伦之乐。

四、对生命个体苦难的悲悯情怀

《小雅》中的《十月之交》是一首讽刺幽王无道, 以致灾难频生, 人民受难, 并慨叹自己无辜遭到迫害的诗歌, 诗中充满了对皇父的憎恨和对劳苦人民的同情。“黾勉从事, 不敢告劳。无罪无辜, 馋口嚣嚣。下民之孽, 匪降自天。噂沓背憎, 职竞由人。”诗人无辜遭到迫害, 尽心尽力为国家服徭役, 不敢诉苦也不敢有任何怨恨, 还是遭到馋臣的诽谤, 老百姓遭受如此多的灾难, 并不是老天无眼, 而是奸佞当道, 统治者昏庸无能所致。即便如此, 诗人还是忧虑国运的不幸, 期待朝政的改良, 同时也表达了勤勉王事的忠君爱国之情。《大东》是东方诸侯国的臣民讽刺周王室只知搜刮财务、奴役人民, 虽居高位, 却不能解救人民于苦难。“有洌氿泉, 无浸获薪!契契寤叹, 哀我惮人。薪是获薪, 尚可载也。哀我惮人, 亦可息也。东人之子, 职劳不来;西人之子, 粲粲衣服。舟人之子, 能罴是裘;私人之子, 百僚是试。”贵族华衣美食、香车美酒, 不需要为国家出力, 整日打熊列罴, 却可以安乐度日, 可怜穷苦的百姓, 整日苦于徭役赋税, 整日被奴役差使, 不受任何尊重, 不仅填不饱肚子, 连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像奴才一样, 受人摆布, 供人驱使, 不禁相望泪如雨下, 叹这命运的不公, 恨这世道的黑暗。这是诗人为自己鸣不平, 也是为所有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劳苦大众鸣不平, 是对所有生命个体苦难的悲天悯人之情。

《大雅》中的《民劳》是诗人劝告厉王安民防奸的诗, 厉王为政暴虐, 徭役繁重, 人民终于起来造反, 厉王出奔于彘, 国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民亦劳止, 汔可小休”、“民亦劳止, 汔可小息”、“民亦劳止, 汔可小愒”、“民亦劳止, 汔可小安”, 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描写人民终日劳作, 艰难度日, 只是想稍稍喘口气, 稍稍休息, 渴望稍稍安逸的生活, 规劝君王能看到劳动人民的疾苦, 不要听信狡诈欺骗的话, 停止暴虐的朝政, 安抚诸侯, 亲近贤德, 拯救老百姓于水火, 让老百姓不再心怀怨恨, 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生态美学基本规律揭示了地球生命系统有机统一、结构和谐以及自我组织、自我演化发展的固有属性 , 并因此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的共性。生态美学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关系早已被中国古人所认识, 并反映在其诗作中。“二雅”战争诗中将士对家乡亲人的苦苦思念, 对死亡的恐惧, 对战争生活的厌倦, 怨刺诗中表现出的对破坏美好社会状态的政客、君主强烈的批判, 表现出都市文人所具有的对社会家园的无限热爱和责任, 对生命个体苦难的悲悯情怀, 表现出对自由、适意的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些, 无不与西方生态思想家所提出的家园意识和诗意栖息相契合, 是东方民族对绿色生存最古老的呼唤。

参考文献

[1]刘毓庆.从“二雅”怨刺诗看周代诗坛的民主精神[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7.2.

[3]周东晖.二雅刺诗再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1.

[4]邵之茜.从“二雅”战争诗的纪实性看“宣王中兴”局面的形成[J].兰州大学学报, 2008.6.

上一篇:远程视频连线下一篇:云计算安全问题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