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精神家园

2024-09-07

重建精神家园(共12篇)

重建精神家园 篇1

5.12已经成为中国特别的记忆符号。一年前, 那场巨大的灾难降临, 举国同悲、山河失色、血泪交织, 随之而来的是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大爱洒向川地;一年以来, 天府之国的人们化悲痛为力量重建家园, 灾区人民在努力工作和生活, 各地的援建仍在继续, 此时, 建设行业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建设家园的重任。

地动天不塌, 大灾有大爱, 重建家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周年之际, 总有些记忆值得定格:10万大军奔赴灾区, 打响一场举建设行业之力的安置房之战, 全国各地援建队伍的种种细节, 感动人心。

如今的灾区在经历山崩地裂、撕心裂肺以后, 生活在继续。春天的气息里, 阳光下孩子的微笑便是一切的希望与美好……

灾区涅磐重生

有人说, 灾难是历史的伤疤。一年前, 在灾难的现场, 是山崩地裂的满目沧桑。一年来, 在曾经受灾的现场, 体现出灾区人民坚强站起来的伟大力量。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 倒下的房屋如何像大树一样生长, 凝固的笑容如何像繁花一样绽放?这一切因为:广袤的灾区大地上, 伤痛已凝聚成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巨大力量。

绵竹的暖春气息2009年绵竹的春天, 不仅能看到整齐的街道, 旺长的花草, 还有街道两旁墙壁上贴着的鲜活年画, 年画或讲民间故事、或是历史传说, 人物栩栩如生、身姿形态各异, 个个饱含笑意, 让人远远地就感受到一股暖春的气息……

绵竹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 全市完好的房屋只有8.3%, 其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50多万人失去了家园。绵竹剑南镇的景观大道板房社区, 有板房约2万间, 这里安置的都是绵竹市区房屋受损的居民, 最多时达5万人, 是汶川地震后最大的一个板房区。

地震给绵竹人带来了灾难和伤害, 但在承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之后, 绵竹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多彩的年画、火红的花朵、乐观的心态, 表达了他们对幸福安康的憧憬, 也寄托着他们向往平安吉祥的未来。

映秀的板房生活现在的震中映秀如同一块调色板, 三分之二是水蓝色, 三分之一是土灰色。水蓝是温馨的板房, 土灰是触目的废墟;水蓝紧连着土灰, 板房就在废墟边上。震后的映秀人, 每天就这样在单调的“调色板”里继续着他们的生活, 生活的色彩并不单调, 板房映秀已在废墟边上展示出勃勃生机。

映秀的板房, 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公共区、生活区、商贸区。公共区位于漩口中学遗址旁边, 两面皆是废墟, 是当地和废墟结合得最紧密的板房区, 主要包括政府、医院、银行、学校等单位, 被称为“心脏区域”。

“心脏区域”的生活并不轻松, 映秀镇副镇长吴拥军对此深有感触:走出板房, 第一眼看到的仍是废墟, 第二眼看到的则是远山上的翠绿。

板房区的生活总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行走其间, 很少能看到特别喧嚣的场面, 但穿行来往的人却并不少。中滩堡村村民杨威威说, 现在生活总算安定了, 大家都在为以后憋劲。

杨威威家共有两间板房, 一间自住, 另外一间拿来做了小旅馆。自住的那间板房陈设非常简单, 除了一台电视、两个衣柜, 便是一架双人床, 床下堆满了脸盆等各种杂物, “新房子修好了, 肯定还要置办新的家具, 现在正存着钱呢!”和其他板房居民的生活差不多, 杨威威每天的生活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时间打理现有的生意——家庭旅馆。一部分时间往往是外出打探或者和家人、亲朋商量未来可能的发展之路。杨威威来自镇边上农村, 家里早已商量好土地要继续种, 还要开个杂货店、小旅馆, 有闲劳力就出去打工挣钱。

据了解, 映秀镇共搭建板房2800多间, 安置5000多人。板房区生活配套设施相当完备, 照明、排水、通信等全部入户。根据重建时间表, 这些板房至少还要使用一年多时间, 新的映秀镇主要是在废墟原址上重建。

建设新家园

汶川地震发生当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迅速反应, 立即成立了建设部抗震救灾指挥部, 由姜伟新部长任指挥长, 黄卫副部长任副指挥长, 部有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工作小组, 同时组织专家组赶赴抗震一线, 全力部署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了“解决四川地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住房建设会议”, 专题研究布置解决四川地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住房建设问题。

安置房“大决战”汶川大地震后, 国务院作出为地震灾区援建过渡安置房的部署后, 各有关省 (区、市) 建设部门紧急动员, 迅速行动, 10万建设大军奔赴灾区, 一场举建设行业之力的抗震救灾“大决战”迅速而有序展开。

在这场特殊的考验面前, 援建队伍以敢于拼搏、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 完成了国务院交给的68.1万套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

地震发生后, 频繁的余震使道路经常因塌方而堵塞, 给援建工作造成巨大困难。山东省援建北川县, 到达援建点要绕行成都、马尔康、茂县进入北川, 路途长达1000公里;广东省援建汶川县, 进入施工点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和梦笔山, 沿途飞石不断;河北省援建任务分布在平武县的23个乡镇115个安置点上, 施工材料要用中小型运输车辆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是四次倒运到施工现场;海南省的援建任务高度分散, 4330套过渡安置房分布在邛崃市、金堂县共286个点上;湖北省援建的汉源县施工环境恶劣, 安置点多在海拔1000多米的萝卜岗上, 赶上下雨, 泥泞的山路使材料运输十分艰难;吉林省在黑水的施工地点平均海拔3000多米, 悬崖峭壁无路可走的现象随处可见;宁夏援建甘肃天水的5000套过渡安置房分布在5县93个乡镇330个援建点上, 地形复杂、山路崎岖。

面对这样的施工条件, 为了保证工期, 各援建队伍想方设法, 迎难而上, 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在第一期援建任务下达时, 大多数职工吃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外面下大雨, 里边下小雨, 天晴时气温高达38摄氏度以上, 居住条件比灾区群众还要艰苦。许多同志每天超强度、满负荷工作, 苦累紧咬牙关, 轻伤不下火线。

在过渡安置房建设最紧张的时候, 白天炽热的太阳底下, 工人们挥汗如雨, 很多人的皮肤被灼伤。晚上挑灯夜战, 成群的蚊子叮咬, 让人难以忍受。为了让灾区群众早日搬进过渡安置房, 不少援建单位组建了突击队、抢险队、服务队, 不少地区的施工队伍坚持“大雨小干、小雨大干, 不下雨拼命干”, 不分昼夜, 艰苦奋战。

重庆市以敢于“亮剑”的精神, 以“提前, 提前, 再提前”的紧迫感, 保一流质量, 创最快速度, 圆满提前完成了援建任务, 第一批移交使用。上海市援建队伍在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最危急的时候, 毫不畏惧、处惊不乱, 抓住仅有的几个好天气, 紧张有序地施工, 赢得了宝贵的工期。

辽宁省接到援建任务后行动迅速, 在德阳地区第一个派出工作组, 第一个将全部地块的规划和市政设计图纸报送当地建设主管部门, 第一个制定印发了过渡安置房单体质量验收标准。

江苏省抱着“抢出一天工期, 早送一天温暖”的信念, 施工人员每天工作都在16个小时以上, 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援建队伍的拼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地政府和群众, 在施工现场每一个指挥部的过渡安置房里, 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锦旗, 表达了灾区群众对援建单位的感激之情。他们付出了艰辛, 用自己的汗水赢得了不穿军装的“铁军”称号。

建设系统的凝聚力这次抗震救灾中, 有26个省 (区、市) 承担了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任务, 涉及的地区多、行业多、单位多、人员多, 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庞大社会工程。很多人说, 是抗震救灾、过渡安置房建设这一特殊的平台, 使建设系统20多个省、几百个单位汇聚到一起, 为了共同的目标, 协同配合、并肩作战, 密切了联系, 增进了感情, 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凝聚力大大增强, 在地震灾区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重大意义。

北京市对规模较大的安置房小区规划设计了主干道和次干道, 住宅组团和商业、公共服务区合理组合搭配, 使其基本具备城市社区的功能, 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上海市援建的过渡安置房考虑了防雨设计、公共照明、厨房通风排烟, 公共卫生间充分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

天津市为保证灾民能住得“安逸”, 在钢架式过渡安置房内特地安装了吊顶, 既保温隔热, 又舒适美观。河南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山区潮湿多雨等实际情况, 在配套设施上体现人性化思想。周口市还在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为当地村民修建了一条300米长的灌溉水渠, 保证了下游60余亩水田的用水。

福建省在配备床、窗帘、隔帘等日用品的同时, 还为屋檐加设防雨篷, 为集中供水点加设防晒网。山东省基础设施建设从长计议, 舍得投入, 基本解决了渗水问题。山西省援建点甚至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 设立了小区监控室。深圳市援建的过渡安置房平面布局合理, 配有消防水池、取水点、消防栓等设施, 满足了消防要求。青岛市以灾区长远建设发展为目标, 做到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 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施工。宁夏自治区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精心规划, 精心设计, 确保了过渡安置房结构安全可靠适用。

各地援建再提速

北京援建创优质工程北京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消息称, 北京市2009年对口援建什邡市恢复重建工作目标已经明确。按照部署, 北京市将在援建项目建设的“加快”和“提前”上狠下功夫, 重点做好产业合作、智力援助等5项工作。

援建项目建设方面, 2009年9月1日前, 6所援建的中小学校全部竣工交付使用;福利中心二期、妇幼保健院于5月中旬交付使用;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年底前全部完工;什邡市受灾最重的红白镇作为示范点先行实施规划方案, 八角镇等其他重灾镇的规划方案稳步推进。

创建优质工程方面, 认真把好前期工作质量关、建筑材料质量关、工程施工质量关, 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推进产业合作方面, 协助什邡市做好3.1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 在园区规划、管理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加快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力争3年完成引资45亿元的目标, 对接什邡现有汽车零部件、化工、食品饮品等企业, 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援。

资金监管方面, 切实加强对援建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的监管, 坚持做到建设项目的全程跟踪审计。

江西小金速度在江西援建小金县的十大示范工程中, 江西小金服务中心一期工程2008年7月26日开工, 同年11月21日便投入使用, 仅用了118天。

小金县城新城区等全县详规于去年9月全部完成, 比计划提前3个月。民生工程中, 截至2009年4月22日, 农房重建竣工率88%左右, 在阿坝州重灾区名列第一, 全面完成农房损房维修加固任务, 比计划提前了48天。

“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没有‘江西小金速度’可不行。”江西援建现场指挥部指挥长陈俊卿称, 今年的援建工作已全面展开, 十大示范工程中的小金县文体中心、广电中心、居民休闲公园、两河口会议会址、美汗公路、城关二小、县人民医院将在国庆前提前完工, 剩下的江西路也将在年底前基本建成。

江西省对口援建小金县灾后重建总金额为13.2亿元。去年短短半年多时间, 对口援建工作取得显著阶段性成绩, 被当地群众称赞为“江西小金速度”。

在小金这样的革命老区, 急需招商引资“造血”。2008年10月, 江西对口援建小金现场指挥部和小金受援指挥部共同策划组织, 成功地在南昌召开招商引资说明会, 在不到1周的时间内, 签订了2.1亿元的项目投资协议。

链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全力投入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过后, 作为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出了迅速反应, 主编参编技术导则手册, 编制《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参与《四川地区地震灾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编写、编制《低成本灾后移民过渡安置样板房建设组织实施方案》、华北院承担燃气具调配工作, 无偿为北川中学进行规划和设计。

重建精神家园 篇2

一、急不得,一般两三个月后重建才可以开始

专家介绍说,按照学界规律,一般地震发生后都伴随数次余震,两三个月后才是完全安全的。在此期间,任何的重建工作,都适合开始,所以对于政府来说,这段时间的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如何来解决,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中小学的停课时间不宜过长,专家认为,一般不要超过一个星期,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灾后重建房子,房子构造抗震性要提高认识

三、老人、孤儿的抚养问题

从地震救援一开始,各方面就在呼吁,灾后孤儿的抚养问题,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提出了负责地震灾区全部儿童的抚养费用,有的提出了负责灾区所有儿童上大学的费用,国家也表示,将动用专门资金,解决灾后老人和孩子的生活问题,这显示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但有一句话说的好,活下去容易,活的好却很难,成立孤儿院,虽然可以解决孩子的吃住、上学问题,但同时,也有事实证明,从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比起来,在性格上会有一些缺陷,虽然这些缺陷埋藏的很深,但一旦爆发,对孩子的一生,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专家介绍说,规范领养制度,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尽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领养,让他们在家庭的环境中长大,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来自家庭的温暖,从一定程度会有所帮助,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对于灾后的老人和孤儿,我们不光要让他们能够活下去,有东西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我们还要能过合理的方式,尽量让他们活的更好,这需要社会各界人士持续不断的献出自己的爱,来关爱这些失去家庭温暖的老人和孩子。

四、重中之重是对幸存者进行心里援助,非常重要

因为有国家拨款和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倒塌了的房子,很快就会重建起来,会比以前建的更漂亮,但对于目前的灾区来说,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人,是那些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人虽然活了,但是我们要尽快抚平他们的心里创伤。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他们大多数人不是失去了亲人,就是失去了朋友,他们有的失去了父母,有失失去了伴侣,有的失去了孩子,内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果没有心理援助,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抛开这个心理阴影,特别是那些失去双亲的孤儿,曾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着温暖的家庭和爱他们的父母,地震一下子夺走他们的一切,他们无异于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如果不采取心理援助,这种心理阴影,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对于灾区群众来说,如果尽快摆脱灾难的阴影,迎接灾后的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心理援助才能解决。

而对于我们非灾区的同胞来说,爱心援助,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地震救援中,我们可以捐款捐物,地震过后灾区的重建工作,同样需要我们的爱心关注和支持,特别是那些失去家庭的孩子,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如果条件允许,希望能有更多的家庭可以接纳他们,献出我们的爱心,因为这这些孩子,曾经和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着幸福的家庭,和爱自己的父母,他们和我们的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权力,所以我们要尽量做我们能做的,并且做的更好,为了灾区人民,为了灾区的孩子。

同样是提供物质条件,我们更倾向去把孤儿送给家庭领养而不是送进孤儿所,因为孤儿所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存有心里阴影和性格缺陷。

前期是建设物质家园更重要,后期是建设精神家园更重要,但综合起来一定是建设精神家园更重要(问为什么?我也想知道)

重建精神家园到底指的是什么,具体怎样重建? 先是组织心理学专家学者深入灾区调查了解情况,进行灾区心理危机的评估,作出抚慰和疏导心理的重大决策,并制定出规范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价指标体系,启动心理应急方案,以应对震后各类心理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其次是针对因这次地震恐慌而导致死亡的现象,例如:据媒体报道,在雅安发生7级地震时,重庆震感强烈,其中江北区海尔路一男子因地震慌张,从四楼跳下身亡。还有成都有3人在强震时因惊吓跳楼死亡,其中都江堰死亡一位年龄才20多岁的青年人。所以,我们要对因地震造成的心理伤害的病人及时进行干预治疗。积极广泛地招聘社会有志之士和向社会征集文明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服务,让灾民尽快接受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保震区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精神家园的含义。精神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民 族来说,精神家同是民族生命力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 带、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精神家园从广义上看.是指人 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从狭 义上看,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条件,包括人生价值、心理机制、思维方式等个体精神生成条件,以及家庭亲情、社区人文、民 族精神等群体精神涵养条件两个方面。精神家园就是个体精 神之“家”与群体精神之“园”相互生成、相互融通、相互激发而 构成的人类精神动力之源。作为个体来说,有精神家同的支 撑,人们就有了安顿感、温馨感和幸福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 失去精神家园,人们就会感到精神空虚、不知所措,甚至发生 心灵扭曲和变形。受伤的身体可以复原,垮塌的房子可以再建 起来,可是没有了精神家园,无论物质生活如何富庶,都将是 残缺的生活,甚至是残酷的生活。

精神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命力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对个体而言,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归属感、安顿感和幸福感;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生活的方向。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重建精神家园,既是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现实要求。

一些要说如果没有精神的地方,可以改成说如果精神家园建设不到位。比如,如果精神家园建设不到位,即使再好的物质家园建设人还是会自杀,还是会抑郁,相反,如果物质家园建设不到位,而有比较到位的精神家园建设,人们可以坚定信念继续建设物质家园。

以人为本!

有利于个人身心的恢复,有利于主观能动性,促进重建文化积累

不要把灾后重建定义为一段时间,强调灾后重建是个长远持续的活动,这样有利于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有些东西是物质达到不了的,比如有人要跳楼什么的,所以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要精神家园的重建是更高层面、更内在、更本源的灾后需求这源于精神家园对心灵的抚慰、润泽和激励功用。重建精神家园是帮助灾区人民和整个国民走出精神困境的一项重任追寻精神超拔与人的本然需求以及植埋在民族血液骨髓里的民族精神是重建精神家园的力量之源灾后重建精神家园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大主阵地。关键词精神家园生存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家园”既包括以地理环境、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物象结构的家园也包括以某种信仰、意义系统和价值目标为基础的精神层面的家园。灾后重建物质家园固然重要但精神家园的重建同样不可忽视。物质家园的建设使人民能安居乐业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精神家园的建设则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精神有所依托生存富有意义因此它是更高层面、更内在、更本源的灾后需求。

一、重建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走出灾民与国民的精神困境 灾难中人们感受最多的莫过于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无常这无疑会在人们的心灵和精神上产生重大阴影滋生悲观主义、虚无主义或享乐主义的精神疾病。健全的躯体不再呈现的是残缺生活的希望何在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就离我们而去而且是以那样一种悲惨的状态生命的价值何在千辛万苦积累的物质财富顷刻之间化为乌有生存的意义何在这些对人生意义最终极的反思和追问需要我们迅速给予解答这正是灾后重建精神家园的意义之所在。精神家园是精神停泊的港湾是给心灵以秩序和力量的意义系统“它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它因价值自足而使人们为之向往成为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合意愿安排的稳定成型的精神心理模式”1。精神家园一旦建立就能使主体精神有所依托而充满安全感和附着感就能使主体明确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使精神饱满、充实、富足还能使主体在获得安抚和慰藉的同时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使生命充满激情和希望。因而精神家园的重建对灾后人民生活的恢复正常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灾区之外的人群来说灾难过后生活归位于原有的轨迹和状态但这种生活的复归却掩藏着另一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求实理性的态度告别政治乌托邦而倾情投入经济乌托邦的怀抱在急于改变贫穷落后生存状态的心态下人们忙碌于金钱和财富的追逐不想却触动了欲望的海洋使这种追逐成为一种惯性欲罢不能。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暇被顾及道德也被弃之一旁潘多拉盒子的打开使人性中魔鬼的一面得以释放和猖獗精神空间被金钱的光芒所填满人的生存意义被世俗化、功利化。于是个体以自我生活为轴心在理性的精打细算中苦心营造着自己的安乐窝享受着商品和娱乐所给予的感官刺激人与人的关系被简约为冰冷的金钱往来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利益交换心灵之间隔绝而疏离。在这样的生活世界里个体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缺少了心灵的沟通、真诚的关爱和信任对群体、国家和社会则丧失了责任和忧患个体内心不再追求超越和崇高失却了情感、德性、理想、信念和信仰。正

如查尔斯8226泰勒所言“把丰富多彩的、有深度的和有意义的生活空虚化�6�7�6�7没有为英雄主义、贵族的德性、生活的高级目的或值得为它们而死的事情留有足够的空间�6�7�6�7没留下任何能够给生活以深刻而又强有力的目的感的东西激情失落了

�6�7�6�7生活中除了‘可怜而又可鄙的舒适’没有留下任何渴望”2。如果大灾过后人们的生活又回复到这样一种意义世界失落的生存状态那将是多么可悲和可怕灾难之后我们如何才能继续延续和提升国民在灾难中所展现的人性中善的一面崇高的一面从而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在灾难的洗礼中获得一次真正的超拔和净化这就使灾后重建精神家园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

二、重建精神家园的力量之源 ——潜存的人性渴求与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猛发展和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人们也一直在急呼重建精神家园。然而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无数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场景彰显了太多人性的光辉高扬了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宣泄了久违的爱国情怀。强烈而巨大的反差在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同时也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追寻精神的超拔和崇高是人性的一种本然需求。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和思想传统深深植埋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骨髓里在特定条件下必定会喷发和展示出来这正是我们建设精神家园之所以可能的重要原因。人生在世有两大维度的需求即求生存和求生存的意义。人区别于他物就在于人不单纯追求生存之维更关注生存所承载的意义之维。人内在的这种超越性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它包括对德性的呼唤、对爱的渴望、对崇高的企盼。身处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中国人深切地感受到物欲对人之心灵、情感、德性等方方面面的侵蚀感受到信仰缺失下的无所适从、利益追逐中的痛苦不安、物质享受后的空虚无聊以及人情冷漠下的孤独沮丧。精神的苦痛触发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促使人们反思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反思人的“应然”状态。个体虽无力改变现实但却在内心萌动着改变的渴求。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展示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生动形象人民教师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身躯诠释师德师爱私人诊所的医生、出租车司机舍私利而自发参与营救用行动诠释了大义大德社会各界、普通百姓踊跃捐钱捐物用爱心书写同命运、共患难的友爱之歌人民子弟兵、医护人员奋不顾身、英勇顽强地与灾难、死神作殊死搏斗用精神书写责任奉献之歌�6�7�6�7人们在灾难中所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同情、关爱、救助、奉献正是人性中对超越和崇高追求的体现在给予和付出的同时他们也实现了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其灵魂得到洗礼和净化精神获得升华和新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渴望国家富强、民族自尊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团结渴望一种集体的归宿感和民族的自豪感。这种潜藏在国人心中的爱国情怀和超越追求在灾难中显露无遗这正是灾后重建精神家园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进化的征途中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的严峻考验形成了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们作为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的凝练和表达而被传承和延续下来成为一个民族的特有精神。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风雨磨难依然能够延续下来并创造今日的辉煌正是依托了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举国驰援的爱心互助、无私奉献的生死营救展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延续传递、渗透凝结在民族的血液和骨髓里不显山不露

水地形塑着我们的精神品质培育着我们的爱国情怀在特殊时刻迸发而出成为整个民族战胜灾难、胜利前行的伟大动力。这一植埋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支点。

三、重建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建构精神家园的两大主阵地前者侧重于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后者偏重于个体精神家园的营造。灾后精神家园的重建必须依托这两大领域大力发挥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社会成员确立某种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遵守某种政治秩序和道德规范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团结有序、健康而富有活力。这实质上是从群体的角度为主体确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并建构精神家园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里建构的是群体共有的精神家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教化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形式单

一、内容干瘪、方法陈旧、冲击心灵的力度不够等使它与我们貌合神离在建构精神家园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实效。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进入主体心灵被主体真正接受必须具有亲和力必须在亲切性上做文章。而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品性它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是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精神家园可依托的土壤。在共同地域上的中国人民穿越历史长河积淀而成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思想精髓根深蒂固地凝结在我们的生活方式里沉淀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习惯性思维方式中。这种深入骨髓血液的东西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之根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着力依靠和借助的力量。依托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生命活动的强大影响力来获得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为国民建构精神家园中发挥实效的最佳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应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优秀民族精神和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公忠、责任、日新、和合、自强不息、宽厚仁德等思想赋予其鲜活的时代意义并进一步拓展、创新、宣扬和培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真正被主体信服和接受由此在凝聚民心、聚合国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文教育是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伦理、美学等人文科学为内容的社会教化它关注人的生存价值、人格尊严、精神依托与向往等问题为人们提供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有益知识培养人的文化素养形塑人的精神品质从而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构建意义价值世界为精神建构家园。卡西尔讲“人文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3人文教育超越功利主义和极端的现实主义教人思考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面对各种境遇的态度帮助人们找寻正确的人生航向培育健康积极的心态、美好的心灵和丰富的情感它给生命之润泽与超越注入了动力和希望。良好的人文教育能使人视野开阔、胸怀博大、性情宽厚、头脑聪慧、情感富足、心灵高尚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使人既努力奋进又淡泊名利既挑战竞争又与人为善既追求物的富足又感悟生命的真谛。灾难中生命的残落所产生的悲伤、痛苦、焦虑、消沉、彷徨等状态给人的精神和心理承受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逼迫人文素养在此时就具有至为关键的作用它能调适心理、平衡心态将生命从绝望和毁灭的边缘拉回使人们获得新的精神支点和动力从而抚平伤痛超脱于人世的沉浮昂起头继续前行。人文教育所特有的对精神和情感世界的功用决定了其在培育和建构精神家园方面的重要地位。在市场规则强大的作用下我们的教育一度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冷落了人文精神的宣扬造成了社会成员人文素养下降的不良倾向。可喜的是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人文教育开始被重视人文知识得

到一定程度的宣传。我们应继续推进这一良好势头进一步提高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人文知识的传播力度使其有效施展建构精神家园的魅力。

灾后重建首先是学校

意识跟我们谈论的精神世界没有必然联系

灾区人民缺的不是钱,是家人,家人的温暖不是物质能满足的物质决定意识,并不是物质家园决定精神家园

关注灾难 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篇3

天佑中华,天佑灾区。从来大难兴邦,手足同胞之情将我们系于一脉。随着地震过去,大家的关注已经开始转移。灾后重建成了当前的重点。国人以不同的方式为灾区的重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人捐款,有人捐物品,有人去当志愿者,有人默默祈祷,无论哪种方式,都体现着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大爱情怀。

《中华名人》俱乐部成员对灾区人民密切关注,踊跃捐出了自己的书画作品。

《中华名人》杂志社在这个时间段里和全国各地的读者一起开了一个“关注灾难,重建灾区,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编读往来讨论会议。

会议中,读者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地震和灾区重建的看法及建议。

关注灾区,支持重建

汕尾读者远宣

灾情是最大的政治,而积极投入救灾就是最好的爱国表达。汶川地震,重重撞击了我的心灵。

北京读者老莫

要物有物,要人有人。源源不断的赈灾款项和物资往灾区汇集,源源不断的志愿者往灾区汇集。虽然不能亲自到现场,但我翻箱倒柜尽我所能捐出自己的一份心意。

江苏读者汉锴

报纸的一些报道中一个创业者把自己的创业所得尽数捐给了灾区,向灾区援手奉献爱心的报道铺天盖地。看后,真的很为这些企业家的善举感动。

安徽读者李明

地震发生之后,感动我的是那些在第一线的军人,他们在缺乏足够的装备,缺乏足够的后勤保障,缺乏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着救援工作。

湖北读者永清

一个月前,重建和恢复学校校舍是灾区的当务之急,所以我连忙报名投入重建的工作中。我身边有一些老师通过不同方式向四川省教育厅报名要求参加灾区支教。

广州读者范灵

国难知兴邦,天佑我中华!我认为,现在应该更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关注地震之后灾区的生产和生活,关注灾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2,关心在灾区里的农产品

3,关心灾区新建的房子。

4,不要每一个受灾的人感到自己是孤独的。

心理的疏导:一句祝福,一份捐助,是最好的心灵慰藉

陕西读者韩郁松

在灾区的时候,经常看到有愁闷、郁郁寡欢、恐惧的面孔,感觉他们很没有安全感,觉得灾民的心里辅导显得尤其重要。

梅州读者落花

孩子们是在这场灾难中受伤最深的人群。每一个志愿者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在这非常时期,在这非常的地方,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个事,都可能让孩子们产生一定的阴影,或是不快。

山西读者伟霞

家园可以毁了,但心不能毁,重要有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人才会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韶关读者金秀

看那些本应该在父母的怀抱中快乐活泼的孩子,现在却即将面临失去他们的父母亲人而沦为孤儿,心情无比沉重。

昆明读者秀梅

前段时间看望了四川到昆明读书的孩子们,看见他们灿烂的笑,好是欣慰!

肇庆读者志辉

四川地震灾区的人民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难。我们的一声问候,一句祝福,一份捐助,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心灵慰藉。

精神家园的守护:比灾区重建更为艰难的是精祌家园的重建

清远读者小绿

灾区的重建,有政府各界还有我们的支持一定可以稳步进行,然而,精神家园的建设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恢复生机的。

河北读者萧健

为灾区重建家园,是我们所有活下来的人应该忧患和努力的。不光是建造结实的能抵抗地震等灾害的钢筋混泥土家园,也是建造能扛住民族灾难的并供养文明昌盛的精神家园。

潮州读者刘贵平

说到我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我觉得就是每一个公民能够尽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白自己应该享有的公民权利,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相互尊重。川人的精神家园建设也应该朝着这方面发展。

讨论中,气氛特别活跃,读者们争先恐后发言,情绪都有点激动,不时掀起一个个小高潮;讨论会结束后,读者们还意犹未尽、不肯离去,三三两两地“开小会”。从中也可以看出,读者们对四川地震及重建的关注程度。

除现场的读者,编辑部还收到了在广东打工的四川籍读者的许多来信,信中内容感人至深。这些漂泊异乡的四川游子在南国的天空下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重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守望家园、祭奠已逝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倾听

来自四种人民的声音

文辉

听到温总理说“就是走也要走到汶川”,那时心里好感动,也好想马上可以飞回家乡见见幸存于世的父老相亲。

伟东

当温总理在绵阳看望那些孤儿的时候,哭了!当副省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眼泪掉下的时候,我也哭了。眼泪总是不听使唤地流下。

宇雄

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所有的汉字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撕裂的疼痛……

雪桦

活着的人的努力,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所以尽管有亲人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我依然会坚强地活下去。

志杰

我是北川人,我们县在地震中顿成瓦砾,看着电视画面,欲哭无泪。

浩灿

生为四川人,通过这次的地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生命是短暂的,生命也是珍贵的。

燕平

我是四川人。谢谢全中国的人民和海外的人们,在这样的大灾难中,是你们的救助让我们乡亲们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真的很感动这些为四川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

阅罢,掩卷沉思。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若此,则天变仍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们仍将因此获得文明与前行之力。

浅议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重建 篇4

一、精神家园的内涵

精神家园, 是一个漫长而又古老的命题, 人类诞生的那一天, 就在寻找, 而现代人的这种渴望似乎更强烈了。然而, 精神家园看不见摸不着, 但它既不是乌托邦, 也不是柏拉图, 现代人似乎更注重物质家园的建设, 其实谁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否则就会精神空虚。精神家园是人体的动力, 对大学生而言, 拥有一个灿烂而充实的精神家园是超越有限生命本能自我的需要, 更是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精神家园, 是人的精神、心灵获得安宁、得以安顿的地方。有了精神家园, 人就有了安全感、温馨感和幸福感, 人的生活就有了意义。一个民族也必须有一个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精神家园主要包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四个方面。其中信仰是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表现

当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始与世界接轨时, “无精神价值感的世纪病”在中国大学生身上也泛滥起来。教育产业化改革的实行, 对大学生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教育成了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支出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金钱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修课, 而且比什么理论来得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大学的校园里, 我们看见, 一些大学生选择了钱财作为追求的理想, 一些大学生以热衷于谈恋爱作为自己的生活享受, 一些大学生认为进入高等院校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而得过且过, 放弃更高的追求;一些大学生空有理想信念, 但缺乏实现理想信念的恒心, 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经受不起挫折;一些大学生对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心不足, 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 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等等, 使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出现了荒芜的景象。特别是表现出的信仰危机, 在信仰上出现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此外, 信仰还表现出现了非理性化, 怀着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的极端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与动摇;只注重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 他们不谈理想信念, 不要信仰, 更不愿为伟大理想献身等等。这些信仰危机已经损害到很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削弱了部分青年人道德价值信仰的坚定性。

三、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是多方面的, 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 又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 还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既有认识上的误区, 也有实践上的不合理。

1. 社会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程加快原有单一模式的校园文化被打破, 市场经济规律务实特性导致原有“象牙塔式”的大学生精神家园随之发生变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的推行, 在高校中, 科学和技术教育等能够带来实际功利的知识教育被推到了首位, 而精神需求则实质上降到了次席。虽然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引领大学生精神家园变革前景是美好的, 但伴随变革所带来的“阵痛”同样要给予积极关注并加以及时解决的, 具体表现在师生关系货币化、组织机构官僚化、知识学习工具化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倾向等方面。

2. 学校原因。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描绘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蓝本, 在当前高校专业介绍时往往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型人才”, 殊不知正是这种以短期“社会需要”的就业取向取代了大学生精神家园全面发展。另外大多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 教学和宣传中出现大量的“大”和“空”的现象, 往往使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 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只重视学生的成绩, 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 难以使大学生将得到的教育信条化为内心坚定的信仰。

3. 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很多学生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学习, 加上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 超过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而导致价值观上的混乱。另外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从小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他们张扬个性解放, 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喜欢标新立异, 在追求生活、享受生活中创造生活。另外, 由于变革中的社会节奏加快, 出现了许多人们无法把握的不确定因素, 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核威胁等, 一些悲观厌世的人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 缺乏生活阅历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发生混乱。

四、大学生精神家园重建的路径探讨

1. 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这里所说的信仰从心理结构上讲, 信仰是以“信”和“仰”为特色, 表示了情意的非理性因素, 具备更多的人格动力色彩。人有了某种信仰, 不管是宗教的、政治的、抑或是关于人自身的, “都会对属于他们的所有行为产生创造性的压力”, 能激活完成这种动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进而促成个体理想人格的发育。

在西方, 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代中国, 共产党人则靠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信仰, 前赴后继, 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在全社会培育、塑造和坚持一种科学的主导信仰, 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 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应该坚持我们党在历史上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主导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核心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引导学生奋发图强, 积极向上, 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 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

健康和谐的高校人文环境是培育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外在推动力, 因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 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 可以扭转专业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自身的学习、实践、感悟、内化和升华, 更重要的方面是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建设校园的人文环境, 利用环境育人, 是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具有浓郁的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和礼仪修养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益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化。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说过, 办高校就是办一种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形的课堂”, 它无时不刻不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 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 将受益无穷。校园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因此, 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来营造和形成特定的人文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对改善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大有裨益。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身在其中, 耳濡目染, 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大多是人文教育的内容, 因此,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气氛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实精神家园。

充实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外因只能发挥辅助功能, 而关键因素, 则是大学生们自身要认识到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性, 参与到其中来所以我们在强调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 必须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来理解他们, 多途径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 积极创造各种条件, 让受教育者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切身感受, 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教育。另外要发挥榜样作用, 优秀的精神品格常常能使后辈学人产生“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崇高情感。因此, 建设高校精神家园, 要充分发挥那些大学者和优秀学子的榜样作用, 要宣传和学习他们的事迹, 增强师生对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学术境界的向往之情, 使大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取则行远”, “止于至善”, 形成浓厚的精神家园的氛围。同时引导大学生保持开朗的心境和高尚的人格, 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终实现生理和心理素质都健康协调地发展, 主动去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

大学生只有拥有了充实健康的精神家园, 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且专业知识面又比较宽广深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然而, 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任重而道远, 还需要大学生、高等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共同重视和不懈努力。

摘要: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知识体系构成的实用化倾向、价值观念的功利和自我倾向、心理素质存在缺陷等现象。在对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举措:一要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二要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三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实精神家园。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家园,举措

参考文献

[1]贺新芳.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路径探析[J].党史文苑, 2009, (9) :78-80.

[2]吴桂花.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个体价值[J].学术交流, 2004, (8) :27-30.

[3]陈世国.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营造大学生精神家园[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1) .

重建大学精神 篇5

许知远 2003年8月1日20:9

“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她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没人比150年前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对于大学理念的探讨更激动人心。然而,1000年的大学历史表明,高高的象牙塔从来就不可能完全抵御外界的影响:在中世纪她训练教士;在贵族社会进行绅士教育;当民族国家重要性突出时,她开始训练公务员;而当商业社会兴起后,她建立了MBA教育„„当然,这种变迁绝不意味着大学仅仅是社会的应声虫,在很多时候,她是一位激进的变革者,滋养着新鲜的思想,但在更多时刻,她又是保守运动的中心,对已经出现的新事物视而不见„„归根结底,在过去的1000年中,没有比大学更富有连续性的机构了。2000年的柏林大学或许相对于1809年柏林的大学已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比起整个德国的变化来,这种改变要微弱得多。

在这个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的年代,大学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她被要求既要保持伟大的传统,又要不断创造新知识;既提供永恒的传统,又要对现实的社会变革做出反应,她要在学术追求与使用价值和职业训练中寻找平衡。

中国大学面对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表现出双重的困境。一方面,100年的历史仍未使她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传统,中国大学仍未完全拥有基本的独立精神与学术自由,同时大学又面临太多过分市场化的诱惑。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一流大学的精英化取向同时到来。资金缺乏、人才流失、学术腐败、商业化与官本位的重重矛盾同时挤压着今日的中国大学。

重建绿色和平家园 篇6

“其实,索马里并非世人所描述的那般危机四伏,也并非海盗的代名词,我必须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索马里”。大使开门见山且急切地告诉记者,正是这个“是非之地”拥有着长达3200千米的绵长海岸线,数千英里的白沙滩,绚丽多姿的珊瑚礁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圈。若非因内战和海盗,或许这里早已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战争之下,生态涂炭

忆及1990年索马里政府彻底解体之时,所有政府机构、安全机构、各部委、办公室以及国家军队都处于崩溃的状态,包括交通、商业、社会服务等在内的所有系统也都停止运营,大使仍心有余悸。他深知,当时的国家处境非常艰难。虽然这种情况在索马里历史上也发生过,但若持续时间过长,势必会使社会全面失序,并对人民以及自然本身造成极大伤害。由于战乱、疏于管理等原因,索马里的生态环境的确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012年,索马里成立了中央政府,持续了22年的无政府状态终于宣告结束。然而,新政府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索马里共和国反政府武装守旧伊斯兰组织成人党问题就相当棘手。“在他们心中,没有政府的概念。为了阻挠国家的正常运转,他们利用自杀式袭击等方法滥杀无辜,还企图误导民众建立一个伊斯兰教政府,并认为全球的伊斯兰国家需要一个统一的政府。显然这绝无可能,因为各国都有各自的政府,不可能合并为一个整体,这有违历史规律。对于这些人,要么劝说其加入和平进程,要么消灭这些恐怖组织。所以,我们有时不得不动用武力。”

大使坦言,在与这些组织斗争之时,保护生态安全的措施会受到影响。因为反政府分子破坏社会稳定的行动势必会影响政府对生态安全保护措施的实施。另外,现在的索马里已经开始发展工业,但同时也已造成了空气污染。尽管污染情况并不算严重,但是索马里政府已经意识到要防止污染的扩大。

绿色和平家园亟待重建

在大使看来,自然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生态安全就是一种对气候和环境的决心。然而,由于之前处于无政府状态时,索马里没有能力治理经济、环境、教育等问题。“没有人可以想象一片没有政府管理的领土,仿佛是生活在丛林中,没有警察、治安人员和军队,一切都是无序的。但是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正常运作的政府,我们正在竭尽全力使这个国家从创伤中恢复,从而重建索马里人的绿色和平家园。目前,所有政府部门都在重新组织投入工作状态。农业部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还有经济发展部,财政部,外交部,国防部,健康部,教育部都在行动。比如,索马里正在实施植树计划,开展绿色生活宣传,鼓励人们加入到恢复环境和生态的行动中去。此外,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恢复战乱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实际上,新政府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也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一些严重干旱的地区,政府通过调配水资源、植树等方法加以缓解。”

对于索马里的重建工作,大使坦言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争之后,国家的重建绝非易事。今后,索马里会与一些生态专家、组织建立更多的联系。同时,大使也寄望于索马里农业部,希望其能尽快认清索马里的生态问题,使索马里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搜集信息,总结过去22年的动荡究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破坏,以及目前政府所采取的生态安全保护措施。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比如道家思想中的生态哲学。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理由学习它,并在索马里应用。生态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际社会以及联合国在各个层面的合作与帮助。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希望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后能够有所建树。”

和平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前提

大使告诉记者,保证国家安全是索马里政府现今的首要任务。只有和平,才会有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其实,拥有非洲最长海岸线的索马里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如渔业资源,其年产量可50万吨。但是,由于索马里20年来处于无政府状态,不仅索马里本国的捕鱼力量较单薄,而且在其海岸线上的非法捕捞也非常严重。除此之外,索马里的畜牧业较为发达,天然气等资源较为丰富。但同样由于国内局势的不稳定,诸多资源目前尚未开采。

对于索马里巨大的开发潜力,大使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和平进程,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索马里的彻底安全,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想利用所有途径,尽可能的向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展现索马里在拥有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之后的作为,以及今后几年中我们希望取得的成就。随着国家形势的稳定,我相信很多国家愿意到索马里投资兴业。比如,与索马里有着传统友谊的中国。若非因1990年时的政府崩溃,现在的索马里会是中国的主要合作国之一,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层面。今后,我们会与像中国这样睦邻友好的国家展开广泛合作。等有了资金和技术之时,我们就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现代大学精神的式微与重建 篇7

一、何谓大学精神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行动的理念和目标, 作为一种有组织性的大学, 它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所体现的就是大学的精神。所谓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能够正确指引大学前进的方向, 其核心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崇尚学术, 追求真理, 所以是求真的;人文精神提倡健全人格, 造福人类, 所以是求善的。

二、现代大学的定位

以我国为例。我国正在由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学校的现有规模和社会对大学的迫切要求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而现有的教育经费却捉襟见肘, 如何争取更多的经费, 这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巨大问题。于是有人提出高等教育要产业化, 高校要走向市场自己想办法的观点。这种观点一直颇受争议。反对者认为当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走向产业化时, 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会渐次被市场经济规律所代替, 大学会由学术组织变成经济动物。我们也看到了, 当教育成为拉动内需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时, 现代大学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大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 这涉及到对大学的重新定位问题。首先大学是一种学术组织, 这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所在;其次, 大学应该属于第三部门。第三部门须符合以下五个特征: (1) 组织性; (2) 民间性; (3) 非营利性; (4) 自治性; (5) 志愿性。单就“非营利性”来说, 它是指“第三部门可能赚取利润, 但利润必须服从于组织的基本使命, 而不能放入所有者和管理者腰包里”[1]。在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过程中, 有些高校通过收费来赚取不合理的利润, 尤其是在高校的类型中, 出现了一些营利性的私立高校, 私人投资高等教育的回报日趋提高。适当的营利无可厚非, 但营利不应作为大学办学的宗旨。

三、现代大学精神的式微

现代大学精神的式微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有学者把它总结为大学政治化、大学经济化、学术腐败严重化、大学人的信仰危机等[2]。但从前面我们对大学精神的理解来看, 是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式微, 尤其是大学的人文精神正在被功利主义所冲淡。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又要保持大学的原有精神, 常常让大学左右为难。现代大学的功能已不再单一, 但通常我们所说的大学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 还是侧重于从功利性的价值观来看待之。笔者并不是非难大学的功利性这一功能, 恰恰相反, 如果大学没有这一功能, 现代大学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发展。问题是我们在这一价值观上走得太远, 忽视了大学的非功利方面。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文科与实科课程之辩至今没有停止, 我们可以从目前大学的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中窥见, 侧重于功利目的的科学或实科主义还是占据了上风。现在最热门的专业是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与个人前途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 而那些文科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等却“门前冷落鞍马稀”。热门专业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许多学校没有这样的实力却盲目上马, 高等学校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沉浸于如此的校园, 学生的个人目标也是选个好的专业, 拿个够用的文凭, 又有多少学生是为了理想而求学?浑浑噩噩地进入大学又懵懵懂懂地踏入社会, 除了知道点过时的知识外, 学生的心灵有没有得到塑造?不错, “知识改变命运”, 但这个命运是否只是个人经济地位的提高呢?

如同“女权运动”的兴起透露了妇女地位的低下一样, 只要我们还在喊“素质教育”, 那就表明“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尚未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但教育正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始作俑者。课程设计中重科技轻人文, 重实利轻道德, 大学的人文课程被学生视为无用而成了学生消遣或凑学分的工具。叶嘉莹教授在给某大学的学生讲中国诗词时, 有学生问, 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叶教授回答, 学诗词不会对你的晋级, 不会对你的经济地位的改善有所帮助, 但能形成你一种感发的力量, 可以培养人之为人的那一份关怀宇宙人生的活泼美好的心灵。我们造就了许多工程师、银行家、商业巨子, 却忘了我们也需要哲学家、历史学家, 大学并不只是劳动力的制造工厂。吉罗吉斯曾说过, “学科知识不只是可以换来体面的职业和升迁”, 大学还承担着塑造灵魂的职能, 这正是大学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现代大学早已摆脱了教会的纠缠, 人类也解除了宗教的束缚, 但随后人类发现, 自己生活的坐标消失了, 人们要到哪里寻找精神的寄托?上帝未死之前, 除去虚幻、悲观的色彩, 教会所具有的“纯洁神圣的终极完美主义的精神哲学, 却是对充满物质诱惑, 权力诱惑及其所导致的异化生活的尖锐批判”[3]。而现代的大学, 在日趋世俗化的过程中, 正在远离神圣和崇高, 现代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却并未发挥其作为中心的作用, 或者说只是片面地发挥作用:即把大学仅仅看做是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服务站, 大学成了社会各个部门都可以加以利用的工具, 大学因此成了社会的附庸。

四、现代大学精神的重建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大学精神的式微毕竟已经显现, 如何重建大学的精神?现在大学的基本职责是塑造身心健全、全面发展的个人, 故而“以人为本”应当是大学树立的一种教育哲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科门类的不断分化, 使个人朝着过度专业化、功利化的方向畸形发展。大学应加强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所幸许多大学正在进行这方面探索, 如清华大学就采取了一项措施:开列“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丛书”, 这套丛书涉及科学、人文各个方面, 学生必须通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方可毕业, 这无疑是必要和有效的。

(二) 增加大学的第四项职能:指引人类进步

人生来就是脆弱和无助的, 人类的进化, 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的最初支柱, 在某些方面是无法代替的。人对宗教的信仰来自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可奈何, 来自对人生的迷茫。“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些人类永恒的话题困惑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现代人在物质的欲望旋涡中越陷越深, 追名逐利中, 人们几乎无暇停下来问一问人生的意义何在。社会风气的败坏, 精神信仰的危机, 对有些还算清醒的人来说, 对那些“希望在与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关系中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来说”, 宗教的解释有时是牵强的, 虚幻的, 他们看到“在今天已没有比大学更适合的去处了”, “通过吸收和运用知识来拯救自己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宗教”[4]———大学成了世俗中的宗教。

大学不仅是各种知识的仓库, 也不仅仅具有三大职能, 还应发挥指引人类发展的职能。大学是“智慧炼丹师的实验室”, 它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之光, 折射出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范。大学既然是人类智慧的化身, 就应该在更高的层次上指引人类前进, “这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升华和发展”。正因如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提出“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 进而提出“必要的乌托邦”这一重大哲学命题[5], 所以大学必须有一种放眼未来的精神, 保留其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价值的追求。知识改变命运, 所以我们求真;大学塑造灵魂, 因而我们求善。

大学走出了象牙之塔, 但却不应该摒弃象牙塔。大学里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沸腾的世界里, 人类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 停歇一路狂奔之心, 去叩问精神的圣殿, 聆听先哲的对话。没有心灵震撼的人生是遗憾的, 没有精神关照的大学是死寂的。大学“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和真理服务的。没有什么机构能担当起大学的职能, 没有什么机构能够占据这个大学已长久地注入了如此多的才智和道德影响的位置”[6]。

(三)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

钱与权一直是大学努力争取的两大问题, 尤其在中国的大学, 很多问题最终都会归结为这两个问题。大学对于自己由学术组织变成经济动物有争辩的理由:政府对大学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就迫使大学为了发展甚至是生存而从事经营活动。市场经营有其不同于学术组织的游戏规则, 大学不可能以原来那套理念去博弈, 因此, 大学精神的沦丧可想而知。重建大学精神, 就要增加政府对大学的投入, 让大学有心思去从事它应该做的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1995) 中指出, “坚持学校自治和学术自由是高等院校正常运转和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 大学精神的重建, 首先必须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之原则, 把大学定位为学术组织, 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具体来说, 在外要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要改变包办一切的管理方式, 下放办学自主权, 将具体的学术事务交给大学自己去处理;在内要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调整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 保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 按照学术的内在逻辑在大学内部建立起与之相适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7]。

摘要:现代大学精神的式微已不容忽视。重建现代大学精神, 就要把“以人为本”当做大学的一种教育哲学, 大学要发挥指引人类进步的职能, 同时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精神,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王建华.高等学校属于第三部门[J].教育研究, 2003, (10) .

[2]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与生塑[J].学术界, 2004, (1) .

[3]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7) .

[4][5][美]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144, 146.

[6]UNESCO.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J].教育参考资料, 1999, (7-8) .

重建精神家园 篇8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精神,塑造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背后一定有一位有教育思想领先、教育观念新颖、教育管理到位的好校长。诚然,校长的思想、观念左右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校长的思维、行为方式决定着学校教师的行为和意识,校长的管理方式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品质。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小到学生行为的显现方式: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学校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原则、管理方法、领导体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相比而言,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学生培养塑造管理、学校行政施政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从学校管理的内容来看,有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育德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等,还有分为学校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等等方面的;从学校管理对象来说,无外乎人、财、物三种。通过近几年的反思,特别是近半年的实践,我认为:在众多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人的管理,关键的是人的精神塑造。

在当前,对全国范围内影响最大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的实施,绩效工资实施是近5-10年以来、至少也可能是未来5-10年的重大教育改革,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家政策,是大势所趋,是扭转不了的现实和大趋势!绩效工资实施的目的就是要“治理乱收费”,努力解决群众“上学难、上学贵”的普遍问题,最大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站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角度,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偏穷地区教师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确保了义务教育全国范围内的地方财政保障,这是全国性的问题,从党和国家站在广大民众的角度来看是好事情,既然是好事情就要办好。

改革说到底是利益的调整。按照现行方案,绩效工资的实施就可能产生新的一轮大锅饭、平均主义。一部分工作做得多、付出也多、多劳多得的既得利益者受到损害。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随着30%的奖励性绩效或其它配套政策的实施,也会有所弥补。同时,绩效工资的实施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我想全国、全市、全区范围内都存在“教师积极性严重受挫”的情况,如果大家不积极地调整心态,满腹牢骚、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只能错失一次“奋起发展”的机遇。

具体到学校而言,产生的是“不公平”的现象,新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成为主流,绝大多数低职称、大工作量的年轻教师在待遇上没有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反而是高职称、小工作量的老同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于是,有的老师在思想上“受震”,行动中有一些“懈怠”,直接就表现为教学质量的下滑。很多教职员工产生“消极”情绪,产生“怠工”现象,关键是在思想上产生“懈怠”思想,变得“小气”和“斤斤计较”;对待工作的态度上,能少则少,能免则免,想“轻松”;在待遇上,和学校反复博弈,寸土必争,分毫不让。

面对这些现象,我想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管理好学校的人、财、物,集中一切力量为教育教学服务,围绕“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着重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考虑的是如何调整教师的心态、如何抓住教师这个最根本的群体,努力提高学校教学的成效,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学生的生源质量在学生一入学就基本定型,没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虽说教学质量评估中我们不主张和完全赞同“生源决定论”的观点,但生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出口好坏。因此,在现有生源基础上想尽快、彻底改观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关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特别是近半年在新的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我认为主要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好30%奖励性绩效的“调节杠杆”,充分体现学校意志

首先要转变教职员工的观念,光明正大、旗帜鲜明地表明学校的态度,表明学校需要大家共同面对、需要共同克服的困难和难题,顺势引导,合理疏导,形成正确的绩效观。

其次,要充分利用上级主管部门及广大教职员工赋予的权力,采取断然措施,把30%奖励性行绩效工资的再分配方式、方案作为尽可能实现“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重要手段,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有效调控。

其次,在分配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意志,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意图、倾向性和着力点,由此,体会和感受学校的突破方向;同时要让教师充分参与其中,讨论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努力形成上下齐心,协调共振的态势,将冲击降到最小,伤害降到最少。

奖励性绩效就是一个“杠杆”,一头挑起国家的大政方针,一头挑起百姓 (广大教师) 的柴米油盐、生产生活,作用不可、更不能小觑。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将成为影响稳定,左右发展的致命因素。

二、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重塑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构建教师精神的灵魂

实行绩效后,一些过去工作中的陋习会“尘渣泛起”,成为大众舆论关注的中心;过去在规范办学行为中努力“摒弃”的行为就会重新占有市场,并有一定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针对这种状况,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更加注重教师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加强教师职业观的教育。

加强教师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引导教师明白一个道理,物质是不可少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精神追求更有价值。没有精神支撑的人容易“迷失”自己。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永远不能发财致富的职业。选择教师,就意味着奉献;选择教师,就意味着甘于清贫;选择教师,就意味着不可能发财致富。

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有句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学生对于一个老师来讲是众多过客中的一个,对于一个班级来讲是五十分之一、六十分之一,对于一个年级来讲是几百分之一,对于一个学校来讲是一千二百分之一,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就是百分之百。如果成功,则是家庭教育百分之百的成功,失败,则是家长百分之百的失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输得起,家长输不起。学校、老师的作用就是要将这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升值为完整的百分之百——这就是老师的责任和使命。

加强教师师德师品教育,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有位老师曾经讲过一个道理:“产品报废犹可再造,人才报废不可重来。当教师的不可不兢兢业业: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家人之心爱学生。出此入彼,念虑只差分毫,人品就判若两人了。”[1]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加强个人修养,提高教师师德师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教书育人的事业负责到底。

三、加强规范执教行为的管理,教师依法执教、规范从教,打造规范从教的育人环境

师德教育、规范行为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如果说师德教育是隐性引导教化,那么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则是显性强制行为;如果说师德教育是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那么,规范行为则是六月骄阳,艳阳普照,是狂风暴雨,摧腐拉朽,势在必得,志在必得。

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一方面是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另一方面是切实保护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再者也是保护教师个人利益,确保教师在规范的环境下,依法依规执教,从而保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最大化。说到底,规范办学行为,真正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和学校,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何乐而不为。

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一是强调师德规范,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重申过去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设置基本的底线要求、标准,告诫老师不要越雷池半步;三是引导教师正确看待规范办学行为的紧迫性、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旨在重塑教师行业的形象,重振教师职业形象,真正体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本质。

四、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共进的团队,打造团队精神世界

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关注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重在情感留人、事业留人。需要让教师看到自己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同步共振,要让教师有一种归属感,更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让教师感到团队自豪感,认为自己是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同时,还应该让我们的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的自豪感,虽然没有很好的待遇,但是,看到众多的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逐步成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精英,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无与伦比的。

加大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投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追求不仅仅在于待遇的提高,很多人更在乎事业的成功,职业的成就,专业的发展,这就是多年以来教师待遇虽然不高,但还是有不少有志之士前赴后继投身教育事业的原因。因此,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我们应着重教师的继续教育,着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加强团队精神的打造,构建和谐共振的团队精神。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人无论你多能能干,多么优秀,归根结底是个体,形不成集体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只有一个团队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集中民智,才能够形成较强的战斗力。过去,台湾作家柏杨曾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批评:“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就是一条虫”。就是说我们“丑陋”在于“窝里斗”,在于把聪明才智用在了“内讧”之上、“内耗”之中。学校也是如此,如果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只重视自己的个人业绩,不把自己的好的“东西”、好的方法、资料等共享出来,保留保守,“固步自封”,那么,这个备课组、年级组绝对不会出成绩,这个团队也绝不会有战斗力。因此,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重点引导教师首先树立团队意识,是团队的统一步调,和谐共振,其次,才是个人的成就。在评估教师业绩的时候,更应该看到教师为年级组、备课组和学校这个团队的贡献,而把个人的业绩放在整体业绩的基础上来考察,让大家树立“水涨船高”的意识,“锅里有了,碗里才有”的作风。当然,只有团队作用发挥好,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取得优异成绩时,个体的作用才能够得以充分地彰显。

五、加强学校文化引领,重建教师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广义地讲是学校师生员工在较长时期内的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就其内容和目标而言,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总结提炼出让全校师生高度认同的学校精神 (文化主题、理念、校训等) ;二是建立健全以学校发展目标 (建设“学习型”组织) 为重点的教师管理章程和以激励学生育人目标 (德智双全、身心两健) 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制度;三是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质量;四是有创造性地对传统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和完善,形成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品牌文化活动;五是总结行为文化,指导师生行为,形成与学校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行事风格;六是建成充分彰显学校精神、对学生具有明显教育价值的校园环境;七是形成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2]

就教师而言,我认为主要的是总结提炼学校的精神,成为教师群体的精神支柱,让学校精神成为教师的共同信仰。重要的是引导全体教师一定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一项事业来做, 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职业是被动的, 需要职业道德来规范, 事业需要爱心、耐心、恒心, 需要体力和精力, 更需要一种奉献精神。人要有了精神追求, 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我校前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了精神力量的持久和穿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

这种精神首先从学校办学历史中去挖掘、在改革现实中去凝炼、从谋划未来中去设计, 得到全体教师广泛认同, 并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努力践行。我们在“创示”的过程中, 已然形成了全校上下齐心、三军用命、攻坚克难、众志成城的“创示”精神, 这种精神是我校师生形成的优良传统, 是我校前辈和广大教师员工留下的宝贵遗产, 需要我们倍加呵护, 倍加珍惜, 并进一步统领全校干部、教师的精神世界。

同时,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学校办学理念, 建立学校的文化主题;完善学校理念识别系统 (MI) , 构建学校独特理念文化, 形成学校特有的制度文化;完善学校行为识别系统 (BI) , 具有学校自己的行为方式, 形成自己的行为气质;完善学校视觉识别系统 (VI) , 建立一目了然、独具个性的识别标识。完善学校环境识别系统 (EI) , 建设学校标志性校园环境景观、功能室系统。[3]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教师, 共同构建我校教师的精神家园。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 精妙绝伦, 博大精深;学校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千姿百态, 婀娜多姿;学校管理还是一种行为, 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益, 左右学校的发展和前进的方向, 学校管理更是构建和谐, 重塑教师精神家园的实践和行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教师作家丛书刘碧玉著《生命的家园》.

[2]王兵著论文《学校文化建设初探及其策略研究》, 引至成都七中《学校文化建设》.

移动信息化助力都江堰重建家园 篇9

本刊讯在“5·12”地震中, 成都市都江堰等地遭受了巨大破坏。在灾后重建过程中, 四川移动引入“无线成都”理念, 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管理、数字旅游和智能小区建设, 让都江堰水利工程再次焕发了青春, 帮助都江堰群众重建幸福家园。

都江堰水利工程担负着灌溉、供水、发电、环保和旅游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 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为准确监测水流量, 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川移动推出了无线水务监测系统。不仅可实时将原分散点位的计量信息, 通过远程采集系统传至监控中心, 还具有信息发布、计费、供水计量的实时监测功能, 从而实现了水利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从2011年开始, 又建立了全市自来水管网监测系统, 实现了对都江堰全市行政范围内自来水管网的智能化远程监控。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作为全球闻名的旅游胜地, 今年2月, 都江堰市联合四川移动共同打造了青城山——都江堰“数字化景区”样板工程:一方面为游客搭建了国内领先的、集“远程看景、远程购票、旅游产品真伪识别”等八大应用于一体的旅游服务数字化平台, 另一方面引入互联网专线、景观通、MAS运用、游客客源统计四大系统, 为景区建立了数字化管理体系。特别是景区还建起了减灾防灾信息化平台, 不仅对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控, 还能在紧急情况下, 通过远程广播、无线LED快速疏散游客。

壹街区是上海援建都江堰的样板工程。2010年9月, 由四川移动打造的壹街区智能小区正式亮相。该小区围绕着“智能社区”、“智能家庭”两大主题, 囊括了“小区宽带、集团专线、IP-PBX、掌中孕保、医疗在线、街区在线、校讯通、宝宝在线、无线LED”等15项最新的信息化运用。如今, 被誉为“中国最美、功能最完善的城市社区”的壹街区, 已成为都江堰继水利工程、青城山之后的又一个旅游热点, 成为震后都江堰重建信息田园、幸福家园的见证。

俄罗斯学校精神道德教育重建之路 篇10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思想道德秩序曾一度陷入极为混乱的无序状态之中。社会的无序给学校的精神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学生学习动机日益功利化使学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被边缘化。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收入也与热门专业的教师相去甚远,导致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精神道德教育教师队伍人员的流失。为了彰显国家对信息自由的保障,此时学校教材的版本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说。此种自由必然导致教师选择时的困惑,学生学习时的迷茫。与此同时,由于生活困境,家庭对精神道德教育投入和精力付出减少,而且充斥于大众信息媒介中的社会不良信息等外界因素都极大地增加了学校精神道德教育的难度。如何加强学校的精神道德教育,化解校内外消极因素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成为国家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共同要求和期待。正是带着这样的诉求,俄罗斯学校的精神道德教育开启了重建的艰辛之路。

一、学校精神道德教育理念的艰难探索

为了摆脱思想领域中混乱不堪的局面,叶利钦曾亲自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专门探讨“制定统一的民族思想”、“寻找失去的俄罗斯”等问题。但是在叶利钦时期并未提出明确的统一民众的思想观念。普京就任总统之后,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提出了用俄罗斯新思想建构新的民族认同的明确主张,即“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四个相辅相成的部分。普京倡导的俄罗斯新思想,对于学校重新建构精神道德教育新的指导理念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政府提出价值观建构的宏观框架之下,学者们,特别是专注于精神道德教育领域的专家们积极展开了将国家层面的宏大话语具体化的研究工作。当前在俄罗斯学校中,虽然没有如苏联时期明确的、全国统一的精神道德教育指导理念,但是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文件的基本精神及学者们的理论成果中已就精神道德教育的某些理念达成了相对共识。

2012 年12 月21 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俄罗斯联邦新的教育法,这部教育法在2013 年9月1 日正式生效。在涉及道德人文教育理念时,该法基本保留了原教育法的原则和精神。新《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条,关于国家在教育领域中实施政策和法律调控的基本原则中,再次强调要确保教育的人文特征,教育要致力于保障生命和健康、个性权利与自由、个体自由发展的优先地位,培养受教育者相互尊重、热爱劳动、公民意识、爱国主义、权利和义务观念,珍视自然和周围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在俄罗斯联邦保证统一的教育空间,保护和发展多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传统。在联邦法律采用的基本概念中指出,教育是致力于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自觉能力和提高学生社会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及行为规则社会化水平创造条件,这种社会化将有利于捍卫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2]2010 年,俄联邦教育科学部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普通教育基本标准》,在阐述有关教育标准的价值导向内容中强调,教育标准要致力于形成公民的个性、爱国主义,对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尊重,对人的生命、家庭、公民社会、多民族国家及人类社会的正确理解和认识。[3]上述相关规定,蕴含着对精神道德教育理念的价值指引,在具体的内容中表达了赞同民主、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观也是政府和学者们在诸多歧义中的相对共识。

俄罗斯教育专家在大学人文教材《俄罗斯青年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定向》中指出:“技能培训和提高教养是统一的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当前俄罗斯缺乏建设性的意识形态和理想,这种状况对民众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组织开展精神道德教育,形成青少年的公民意识,爱国主义观念,较高的文化素养,培养对历史的尊重是俄罗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需要人文教育大纲,这个大纲应该服务于人道主义世界观的培养及关于社会和周围世界的科学理解的形成”。[4]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育学博士叶·弗·邦达列斯卡亚(Е.В.Бондалеская)也撰文指出:“道德精神方面的反危机纲领应该旨在解决下列实际问题:道德精神方面教育的现实化是人文危机条件下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恢复国家、家庭和教学机构在儿童道德精神方面教育的责任和积极作用;克服儿童世界中的不顺遂以及教育与儿童生活问题和道德精神问题的疏远;恢复儿童世界的基础设施和儿童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乎人文的形式;避免培养‘大众化的人’,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条件,为儿童和青年形成高尚文明的价值观提供条件;克服教育、文化和宗教之间的脱节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完整、公开、多元的文化空间,作为儿童道德精神方面发展供给营养的环境……。”[5]

由此可见,转型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价值观重新定向的艰巨任务,教育作为在人的精神思想上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价值观变化感知极为敏锐的部门。特别是精神道德教育,不仅要体现社会转型对价值观期待的新诉求,而且要对转型期价值观领域的偏颇进行修正。经过多年努力,在多方意见不断碰撞、磨合及实践之后,个性导向、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文化、宗教精神成为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理念中的关键词。这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求同存异的结果。但是正如俄罗斯学者经常指出的那样,新的国家认同还在探索的过程之中,随着俄罗斯社会转型任务的完成,精神道德教育理念之中也势必会增加新的要素,使其更具说服力,更能关注和体现多方诉求,更能体现俄罗斯的国家特色。

二、学校精神道德教育的内容与课程设计

(一)精神道德教育的内容

精神道德教育内容是承载道德价值的教育资源与要素。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内容中意识形态的标签已不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反映新精神道德教育理念的相关知识与实践训练。根据《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标准》及《俄罗斯公民个性精神道德发展与教育构想》等文件精神,当前俄罗斯学校精神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相对一致的、明确的价值认同尚未形成之前,爱国主义教育是最能获得广泛认同的教育内容,而且是重建民族自豪感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佳选择。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俄罗斯学校精神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顺利开展,俄罗斯政府先后出台了三部以5 年为一跨度的《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即2001~2005 年,2006~2010年,2011~2015 年。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资金投入逐年递增,2011~2015 年期间计划投入高达7.772亿卢布。方案包括一系列法律、规章,以保障全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公民以爱国主义为道德基础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最新的《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序言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成为国家、地方政府及社区组织的一致目标,各联邦主体要建立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心,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条件。要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工作,通过艺术节、展览和竞赛等方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平和实效。恢复举行军事体育比赛和其他活动,以加强对年轻人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复兴传统的已被证实的好的教育形式。政府应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责任,并以青年人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

为了保障上述目标得以实现,要改进俄罗斯联邦的有关法律,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化,改进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方法,培养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专家,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等载体开展教育活动。

纲要还就爱国主义教育的计划安排、资金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纲要到达的预期目的是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范围,提高青年人在投入个人生活、社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积极性,克服个别团体公民的极端表现和其他负面现象,以恢复国家精神,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及国家安全。[6]

2.法制教育

俄罗斯学者认为,法制教育与精神道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一种微小的不道德行为都具有演化成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因此,为了捍卫道德价值的至尚性,必须要有超越道德之上的更强有力的措施给予保障,这就是法律。此外,建立法制化国家也是俄罗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诉求。因此,在全社会树立法制观念,从小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成为俄罗斯转型之后精神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根据俄罗斯教育标准的相关规定,法制教育是俄罗斯普通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法制教育要使中小学生形成有关国家机构及其形式、运行机制的正确认识,知晓法律规范及文献,公民的权利与责任,违法及法律后果等概念;明确宪法是国家基本大法的观念,明确在宪法的框架之下公民个人的法律地位;了解各类诉讼法的基本知识及司法活动程序,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掌握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法律知识的基本能力。这种法制教育,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地贯穿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之中。

3.伦理道德教育

此处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指精神道德教育中专注于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新时期俄罗斯学校伦理道德教育淡化了政治色彩,增加了传统文化及中立化的内容。如行为礼仪规范教育、家庭伦理教育、人道主义伦理教育、宗教伦理、劳动精神道德教育及生态伦理教育,成为当前俄罗斯学校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俄罗斯教育科学部规定,上述相关伦理道德教育应从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就引入到教育内容之中。2009 年11 月,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颁布实施的《对学前普通教育大纲结构的国家规定》中要求,精神道德教育应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使儿童顺利进入日常生活和基本社会领域,进入周围的自然世界,初步理解和掌握与成人及朋辈的交往规则,形成对待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人文主义态度,培养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及同情心。幼儿的精神道德教育应融会贯通于游戏、阅读及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在中小学阶段,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将以更专门、更复杂的形式呈现。

4.生态教育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具有前瞻性的国家已将生态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中。俄罗斯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根据《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规定,各级教育机构应把生态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教学内容,“在学前教育机构、普通教育机构和补充教育机构,不管其专业和组织形式如何,都应教授生态知识基础”,“为了建设社会生态文化,培养人们爱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学校通过普及关于生态安全的知识、环境状况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信息,开展生态教育”。[7]学校不仅要把生态知识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承担着培养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并对有可能造成环境不良影响的生产机构的决策者和领导人进行环境立法和生态知识的培训。

根据俄联邦教育科学部制定的教育标准的相关规定,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应培养儿童关于大自然的整体概念,形成对周围环境的积极态度,激发儿童保护大自然的兴趣。教育者应精心设计教育环节,创设和引导儿童触摸自然、感知自然、珍视自然的环境和氛围。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了解人、社会、自然环境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运用生态知识保护环境、生命健康和生态安全,树立对自己行为预期生态后果的道德责任心,建构符合生态伦理的生活方式。

(二)学校精神道德教育的课程设计

“德育课程是精神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是学校精神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8]为了配合精神道德教育任务的完成,把精神道德教育的内容顺利传递给教育对象,学校要以有效的课程设计作为精神道德教育的主要媒介。

当前俄罗斯的精神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类课程来完成,即专门的德育课程和间接的德育课程。专门的德育课程指“以专门介绍道德价值、规则的原理与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9]间接的德育课程指不以德育的名义出现,但是却包含丰富的精神道德教育内容的相关课程。

1.专门德育课程

当前,俄罗斯开设的专门德育课程主要包括:宗教与世俗伦理学课程、公民学与社会知识,以及地区一级开设的有利于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补充课程。

俄罗斯是一个富有宗教传统的国家,特别是东正教在俄罗斯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苏联解体之后,东正教扮演起填补价值真空的重要角色。在学校教育中,将宗教资源引入到精神道德教育之中。为了消除民众对东正教一统天下的担心或将精神道德教育引入宗教神秘主义的歧途,学校开设了在俄罗斯有着较大影响的四种传统宗教课程及世俗伦理学课程。“从2010 年4 月起,在俄罗斯18 个区的四年级学生中进行开设新的精神道德原则课的试点。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学校开设的六门相关课程(四种俄罗斯传统宗教基础———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佛教,世界宗教文化基础及世俗伦理学基础)中选择与自己的价值观取向相契合的课程进行学习,每周两个学时。这项教学改革实验将涉及25.6 万名学生和4.4 万名教师。据俄新社报道,2010 年4 月1 日起教学实验已经在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率先展开,该共和国共有181 所学校的4,161 名同学参与到本次的教学改革中。目前,在参与实验的学校中开设了六门课程中的四门。

俄罗斯在学前及小学教育阶段即开始开设公民教育的相关课程。在这些低年级的儿童中主要讲授道德入门知识、俄罗斯国家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等内容。在高年级的公民课教学中主要讲授有关公民社会、人在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地位、人的权利和义务、伦理道德、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概念。

根据俄联邦颁布的教育标准制订的教学计划“,周围世界”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均占有200 多的教学课时。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人与社会、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人与周围环境、社会与社会结构、精神文化环境及特点、科学与生活、经济学及在社会中的作用、政治和社会管理环境、法律及其在社会和国家中的作用等内容。以俄联邦教育科学部推荐的八年级《社会知识》教材为例,该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社会与人,包括什么是社会,人、自然、社会、社会类型、社会进步与社会发展、个性与社会环境、人的需要、社会化与教育、交往等内容;第二部分经济领域,包括什么是经济、商品与货币、需求与供给、市场、价格与竞争、经营、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国家和家庭预算、劳动等内容;第三部分社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富裕、贫困、种族(民族与民族性)、国际关系、社会冲突、家庭等内容。[10]

此外,专门的德育课程还包括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的可变课程。根据俄罗斯普通教育标准的规定,各级教育机构的课程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不变课程和可变课程。“课程的不变部分或核心部分是必须实施的国家教育标准的联邦部分,即归属于中央权力的课程政策。它保证使学生掌握共同文化和民族意义的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意识形态的个性、掌握继续接受教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保障俄罗斯联邦教育空间的统一”。“课程的可变部分则是显示地方和学校权力的课程政策,充分体现并保证地区经济发展、地区民族文化和学校办学特色的不同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个体特点、兴趣和爱好”。[11]正是根据这一标准的规定,地区一级的教育机构结合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特殊状况开设了德育的相关可变课程。如民族学课程内容一般由民族志、民族历史与文化等组成。通过该类课程的开设欲达到扩大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作用的认识,增强对民族历史的尊重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莫斯科地区就结合自身地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莫斯科地方志”这门课程。

2.间接德育课程

除了上述具有直接精神道德教育内容的专门课程之外,俄罗斯学校还十分注重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精神道德教育的内容,并将这一理念写入国家的教育标准之中,这些课程也就是所谓的间接德育课程。

俄语、母语。在这门课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外,还要求学生要通过语言的学习认识到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形成正确使用民族语言的积极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文学。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学是认识世界及自我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工具;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和全人类的价值。

外语。在外语教学中还要求学生形成对待其他文化的友好态度,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习文化及公认的全人类价值和基本民族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属性,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形成乐观主义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历史。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了解俄罗斯历史作为世界历史一部分的独特个性,掌握当代俄罗斯社会基本的民族价值,形成人道的民主的价值观,树立和平的思想,形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

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在从事信息活动时应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并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具有对自己活动负责任的态度。认识到劳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意义,形成正确选择职业的概念。

此外,在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课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精神道德教育的要求。一些俄罗斯教师也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将自身的工作与精神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俄罗斯的一位数学老师在总结教学心得时指出:“数学教育功能的实现不在于在多大程度上丰富它的内容,而是在于在多大程度上将数学知识内容与扩展和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形成学生的世界观和信仰相联系。”[12]

三、学校精神道德教育的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为了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俄罗斯教育部门还积极拓展其他教育途径,以形成全社会的教育合力和德育的一致空间。

(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性,学校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实践民主和公民权利的各种机会。如,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的民主化建设,包括课堂教学的民主化,创设平等、充满尊重的和谐课堂;允许学生公开、自由讨论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参与制订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规则等。

(二)形式多样的补充教育

补充教育的概念是颇具俄罗斯特色的教育术语,类似于我们说的校外教育。苏联解体之后,尽管俄罗斯抛弃了很多苏联时期的教育传统,但是校外教育的途径却得以保存下来,并改称为“补充教育”,意为对学校教育的弥补和充实。2012 年12月21 日,国家杜马通过的俄联邦新的教育法第二条第14 款规定,“补充教育旨在全面满足人的智力、精神道德、身体(或者)职业完善的需求”。[13]据俄罗斯学者介绍:“现在俄罗斯在市和地区层次上已经有10 种类型9,000 个这样的机构,这10 种类型是:中心、宫、家、俱乐部、儿童工作室、站、儿童公园、学校、博物馆、健康—教育夏令营。这些组织能够保证儿童兴趣、能力和创造潜力的发展,使他们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国家博物馆活动计划把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列为其工作的一个独立而且非常重要的方面。”[14]补充教育机构满足了学校精神道德教育实践的需求,提高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感性理解。通过历史与文化知识竞赛、参观游览纪念地、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等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祖国、故乡历史文化的了解,极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重新兴起的青少年组织

苏联时期的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世界闻名,苏联解体之后,这些组织很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然而,在国家退出青少年精神道德教育的组织管理领域之后,自由的成长环境没有给青少年带来福祉,反之,严峻的社会现实导致青少年群体出现各种道德危机,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现象令社会各界倍感担忧。2007 年5 月18 日,在少先队成立85 周年之际,在政府的参与之下,莫斯科市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成为少先队开始复兴的重要事件。2013 年,在庆祝少先队成立91 周年的活动中,有3,000 多名儿童加入少先队。重新复苏的少先队组织虽然抛弃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但是其活动的主要宗旨依然是对青少年道德成长施以正面的积极影响,抵制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对青少年精神道德的侵蚀。与此同时,2000 年以来,俄罗斯还出现许多颇具政治色彩的青年组织。他们表现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意识,以各自的组织为平台发表观点各异的政治主张。“我们的人”、“青年近卫军”、“青年俄罗斯”、“地方的人”、“新人”等是亲克里姆林宫的青年组织,是普京的忠实拥护者;共产主义青年政治组织、自由主义青年政治组织、民族主义青年组织、无政府主义青年组织等则成为与政府相抗衡的一种力量。亲克里姆林宫的青年组织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他们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对俄罗斯青年的思想及价值观发挥了较大的影响。

总之,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俄罗斯学校精神道德教育也进行了巨大的调整。俄罗斯政府对于学校的精神道德教育已经从解体后的淡出重新承担起精神道德教育的国家责任,而且正在试图通过各种努力改变青少年精神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通过加大投入,包括物力财力及提高重视程度,重新建构新的学校精神道德教育体系。然而,俄罗斯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在德育的指导理念上只是形成了模糊的轮廓,在具体环节还存在较多争议及与实践发展方向的张力;学校的课程设计,尤其是课程的可变部分,各地区的开展情况和课程质量具有较大的差异;青少年组织价值导向还处于与政府导向相磨合的过程之中,有时甚至构成与主流价值观相抗衡的力量。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学校精神道德教育过程变得有些艰难,欲形成理念的共识与社会的合力还需假以时日。

参考文献

[1]Хаблиева А.Т.ДУХОВНО -НРАВСТВЕН НОЕВОС-ПИТА НИЕНАУР ОКАХОСЕТИ Н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НАУЧНЫЕПРО БЛЕМЫГУМАНИТ АРНЫХИССЛЕ ДОВАНИЙ.№12.2009.С103~108.

[2]Федераль ныйзакон 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 ерацииот 29дек абря2012г.N 273-ФЗ[EB/OL].http://www.rg.ru/2012/12/30/obrazovanie-dok.html,2015-05-25.

[3]ФЕДЕРАЛЬ НЫЙГОСУДАРСТВ ЕННЫЙ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Й СТАНДАРТОСНОВНОГ ООБЩ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EB/OL].http://xn--80abucjiibhv9a.xn--p1ai/документы/543,2015-05-25.

[4]Владимирл исовскмий:духовн ыймириценностн ыериента циимолодёжи Росси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2000.C483.

[5][14]朱小蔓.当代俄罗斯教育理论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85,207.

[6]Государств еннаяпрограммаПатрио тическое воспи-таниегра жданРоссийскойФе дерациина2011~2015годы[EB/OL].http://archives.ru/programs/patriot_2015.shtml,2015-05-25.

[7]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EB/OL].http://www.riel.whu.edu.cn/article.asp?id=2163,2015-05-25.

[8][9]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7,127.

[10]А.И.Кравченко.Обществозн ание.учебникдля8к лассобщеоб разовотельныхуч реждений.Москва《русскоеслово》,2010.

[11]张男星.权力·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8~49.

[12]АстанковаИр инаАлексе евна,Духовно-нра вственноевос питаниен аурокахма тематики[EB/OL]..http://kursk-sosh52.ru/obychenie/bibliot-statei/1-joomla.html,2015-05-25.

读书与精神的重建 篇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后陆续出版。

《红楼梦》,曹雪芹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三联书店,1987年版。

《顾准文集》,顾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钱锺书集》,钱锺书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今天,即使不到书店或图书馆,只是站在自己家里的书柜跟前,我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书太多,想读的书怎么也读不完。现在,我们的阅读已是高度的多样化,在种类繁多、难以计数的书籍中,要找出哪几种书最具影响力,显然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然则在我开始识字和读书的年代,情况恰好相反:书太少,允许读、而且能读到的书更少。因此,要从当年读过的书中选几种印象最深的,真可谓易如反掌。

虽说每个人的“阅读史”都是独特的,但或多或少总会带有时代的烙印。就读书而言,我们这一代人是格外不幸的。我们在“文革”的高潮中发蒙读书,待到“文革”结束时,我们已经高中毕业了。“文革”与其说是一场政治和社会的“动乱”,不如说是一种罕见的思想文化“暴政”。它对我们国民的精神和创造力的伤害,其烈度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在那个时代,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读书生活。当时盛行某种“反智主义”风气,往往把读书人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联系起来,不鼓励读书,或者不允许读某些书。再者,我那时所能见到的“书”,除了课本,主要是《毛选》和鲁迅著作。自由而快乐地读书,在那个年代,在我所生活的偏僻闭塞的乡间,似乎只是一种新奇的想法。

早年的读书经历,给我留下了两种至今都未消除的“后遗症”。一是在最能读书的年纪,却没有读到多少该读的书;二是养成了一种迷信书的心态,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相对说来,后者让我付出了更痛苦的代价。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西哲也称“权威性阅读”容易导致思想的“奴化”。我早年接触的书,都是当时认为“正确”而“健康”的读物;对于书中的知识和观点,甚至每一个字,都是自觉地加以接受和相信。“读书须有疑”这种“异端邪说”,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由此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知识单一而贫乏,眼界狭隘而僵化,缺乏提问、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1978年,借着高考恢复的“东风”,我毫无思想准备地进了大学。当时,思想控制有些松动,文化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加上可以出入平生从未见过的“巨型”图书馆,可读的书陡然增多起来,一时颇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同时,对“文革”的反思、批判和否定也已经开始。这个转变对于比我年长的一代,不外乎是重新肯定他们以前所接受和熟悉的东西;对于比我年纪小的一辈,不啻是遇到了一种新的思想文化气候;但对于我这种在“文革”期间形成基本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观念的人来说,却无异于一场“精神毁灭”。我一直相信的观点动摇了,长期积累的知识作废了,一时有点不知自己是谁,看不到将来的前途是什么。再加上那个年龄段还有一些特殊的不安和苦闷,不用说,当时的心境是何等的灰暗和压抑。

于是,我开始读郁达夫的《沉沦》,读鲁迅的《伤逝》、《明天》和《在酒楼上》,读《红楼梦》,读唐宋诗文中那些吟风赏月、惜春悲秋的篇目。对于这类文字所表露的惶惑、忧伤、愤世或无奈之类的“消极”情绪,不仅颇为欣赏,而且深有共鸣。有一个时期,我的思想完全退回到闭锁的私人领地,有意识地回避“公共问题”。“诚知不得吴钩用,何故无端论古今”这样的句子,正是我当时的精神写照。对于社会上正在悄然出现的各种变化,我似乎感觉迟钝,或者干脆懒得去关心。凡是涉及公共性的话题,一般只是被动地援用流行的意识形态话语。那时读书很杂,有时难免囫囵吞枣,但所读的东西大多带有“精神疗伤”的作用。

我个人所经历的“思想解放”,大致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完成的。那个时期是我迄今少有的“自由阅读”的阶段:既不必为功课而读书,也无需为“炮制”论文而读书;读书,读什么书,完全出于一种知识和思想的饥渴,纯粹是为了追求精神的愉悦。在此期间,国内相继发生了几个意义重大的思想文化事件,给我带来了在个人精神的废墟上进行重建的契机。

首先是“青年马克思”的发现和“异化”理论热的兴起。多年以来,在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反复塑造下,马克思形成了一种严肃而凝固的面目;而“青年马克思”的发现,让人看到了马克思的另一种形象,了解到他那些鲜活而富于启发性的思想。特别是他提到的“异化”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时面临的许多社会和人生问题,真有一种“及时雨”的作用。人性的“异化”,政治权力的“异化”,社会理想的“异化”,这些不正是当时让许多人困惑不已的问题吗?在“青年马克思”的指引下,这些难题似乎有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答案。

其次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翻译和出版。这本书当年有几个版本,今天看来其编译都不无瑕疵,但并没有妨碍它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这本篇幅不大的书,呈现出一种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一种很不一样的研究路径,一种很不一样的理论境界。过去大家所相信的很多理论和观点,在韦伯洞彻而活泼的思想面前,忽然显得那么刻板和苍白。韦伯告诉我们,一种制度,一种行为方式,可能与特定的价值取向和做事习惯相关;要解答一个问题,不是只有一种途径,而是有多种方式。他向我们展示了自由思考的美妙,揭示了“真理”的多样性,以及接近“真理”的多种可能性。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只能用一种方式思考、用一种话语表达的人,韦伯带来的刺激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一本小书搅动了一个大国的思想池水,久久未能复归平静。

最后是顾准遗著的整理和发表。在今天看来,顾准的著作存在明显的局限,某些知识有失准确,观点也不乏可商之处;但它的意义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思想的贡献,而是成了一个独立思考、敢讲真话的象征。在那个思想禁钢、万马齐喑的时代,还有一个大脑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这种勇气和魄力,不仅值得敬佩,更是反照出许多人当年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奴性”和“媚骨”。读了顾准的书,我的心绪长久难平,由衷感到自由思考和独立判断的可贵。由此联想到,90年代初期学术界争相传阅《陈寅恪的最后20年》,其中似乎也带有反思“文化专制主义”,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意蕴。

重建精神家园 篇12

特大泥石流发生的第一时间,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反应, 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志愿者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社会各界积极行动, 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为救灾出资出力、奉献绵薄之力。

8 月8日清晨, 在获悉有关灾情后,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

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千方百计救人, 组织群众避险, 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同时要兼顾上下游、左右岸, 科学处置堰塞湖, 迅速抢修重要基础设施, 特别要尽快抢通道路、电力、通信等, 保证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解放军、武警部队要全力支持抢险救灾。8月8日中午12时, 温家宝总理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受灾地区查看灾情, 慰问当地群众。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为支持甘肃省舟曲县开展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 8月8日, 中央财政向甘肃省紧急下拨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亿元, 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修复和堰塞湖处理以及因灾倒塌房屋恢复重建等方面。

根据国家财政部的有关通知安排, 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 提前紧急预拨甘南州受灾综合财力补助资金2亿元, 优先用于灾区应急抢险、基础设施抢修、堰塞湖处理、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生活补助、卫生防疫、伤员救治和死亡人员抚恤等抗灾救灾工作。甘肃省财政厅下发紧急通知, 要求甘南州收到资金后, 统筹安排, 抓紧拨付。甘肃省财政厅党组自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号召全厅党员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 积极开展为灾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活动, 8月9日、10日全厅355名干部职工共为舟曲灾区捐款11.1万元。

8 月12日晚间,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多部门举办的“风雨同舟———情系舟曲大型赈灾义演”活动在兰州举行。

不足三个小时的义演, 共收到全国各地各类捐款13298.25225万元。义演活动的成功, 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和华夏子孙携手互助、共度灾难的坚强意志。

天象变幻莫测, 以致生灵涂炭;华夏举国行动, 彰显民族精神。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发生后, 政府积极应对, 无论党中央还是地方政府, 财政拨款第一时间到位, 全力支持救灾和重建工作, 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充分展现了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大国风范;各界群众积极奉献爱心, 与灾区同胞手拉手、心连心, 共同抗击灾难, 展示着中华民族时刻凝聚在一起、团结奋进的和谐景象。

【重建精神家园】推荐阅读:

风雨同舟重建家园09-15

气管重建07-14

重建策略07-15

重建路径05-13

二维重建06-08

重建时期06-17

重建过程07-01

重建方法07-05

生态重建07-05

项目重建07-06

上一篇:退货流程下一篇:企业物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