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重建

2024-07-05

生态重建(精选11篇)

生态重建 篇1

山水林木, 不仅是大自然的一道靓丽风景, 而且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孔子曾说:“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这句话里, 青山秀水能给人以欢乐, 给人一种美好的向往, 给人以健康的意义, 体现得非常透彻。两三千年前的古人能够看清楚的问题, 当今世人应该不在其后。但事实上, 近代以来, 人类对山林的破坏, 导致山变秃, 水变浑, 空气变昏暗, 雾霾天气增多, 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 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采取切实措施, 搞好山林建设, 修复侵蚀山体, 恢复生态秩序, 重建生态平衡, 无疑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1 现存问题与症结分析

从全球范围看, 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森林资源正被疯狂砍伐。历史数据显示, 在1988年、1995年和2004年三个时间段中, 仅巴西境内亚马逊雨林遭砍伐面积就平均超过2万km2。专家认为, 热带雨林正遭遇历史空前的毁灭性灾难。从区域情况看, 修建铁路公路, 大量采伐树木, 兴办矿山, 一些高污染企业大量移居山区, 废气、废水侵蚀, 引起环境污染, 导致山林萎缩, 严重破坏了山林植被, 山林资源减少, 空气质量下降, 雾霾天气增多;植被减少, 河水浑浊, 泥石流增多;绿化面积减少, 天气昏暗。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 起主导作用的真正原因还是人的问题。一是人的物欲极度膨胀, 无节制地追求奢华, 愈是世间少有的东西, 愈是趋之若鹜, 什么雨林硬木、红檀香木, 已成为阔人显阔的标志。二是人的发展观极为短视, 只求一时一己之利, 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人与万物本来都是大自然中平等的一员, 应该和谐相处, 同生共荣。一旦人成为了万物的主宰, 任所欲为, 打破自然平衡, 势必造成世界性的灾难。

2 恢复生态平衡的对策

症结在人, 必然还需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而解决人的问题, 必须从解决观念开始。

首先, 树立科学发展观。人类的发展, 应该是有序发展, 永续发展, 不能只图一届任期内的所谓政绩, 不惜竭泽而渔。所以, 对官员的考核,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作为重要指标, 甚至可以考虑实行生态文明一票否决。发展经济不能忽视生态保护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搞好生态建设就是扩大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好了, 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各地发展林下经济, 就是我们对山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立体开发。只有这样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一同考虑进去, 只有把地方领导工作业绩与生态建设一并作为经济发展的考核内容, 才能使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时充分注意到发展与生态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其次, 坚持绿色价值观。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保护绿色就是保护生命。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里就揭示了人的欢愉之源:因为有了青山绿水之乐, 才会有人的享受之乐;到处是荒山秃岭, 侵蚀裸露的山体, 哪还会有人的幸福感?党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当然就有这样的蕴含。所以, 我们必须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 加大绿山工程建设。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均衡发展。加快山林建设, 加强山体修复, 扩大植被增加“氧吧”, 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山更绿, 水更清, 天更蓝。观念更新之后, 具体措施也需要跟上。这些措施, 既需要宏观措施, 也需要微观措施。

在宏观措施上, 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要有战略性长远性的的规划, 真正认识到, 发展生态就是发展经济, 破坏生态就是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对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地域, 必须严守生态红线, 不得越雷池一步。

在微观措施上, 对于已遭毁坏的山体和荒山秃岭,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植树来修复。现在有一些地区开展了“绿山工程”, 这是很好的办法。我们在建设山林修复山体中, 要注意坚持科学性, 因地制宜加以修复。对受到不同程度侵蚀的山体要根据地势地形搞建设。对超过45°以上坡度的山体就不能都采取栽植乔木树种, 可以栽植一些根系发达有较强固土能力的灌木树种, 以防止水土流失。如栽植漳河柳、白杨柳、法桐、国槐、毛杨柳等。灌木把山体的土质保护以后再栽植多年生高大的乔木。如果不同坡度的山林全部栽植乔木树种, 因为乔木树种株行间不能短时间形成植被, 山体的土质将会继续流失。

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栽植林木还可以与发展经济林以及果树有机结合, 既恢复了山林, 又产生经济效益, 实现双赢。对已经生长起来的果树乔木树下, 还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充分利用山林空间发展经济。其一林下种植牧草, 一方面起到增加植被, 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另一方面, 生产的牧草为实行圈养的大牲畜, 如牛、绒山羊等提供优质饲草, 有效解决林牧矛盾。宽甸县推行这一做法已经多年, 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利用荒山沙漠林下发展苜类等产量高的山草, 利用灌木山草经过发酵, 生产沼气也是创造新的可再生的能源, 同时也增加了植被。其二林下栽植山野菜或中草药, 山野菜或中草药同样具有提高植被作用, 许多山野菜品种都是多年生植物, 喜欢生长在林下散射光的环境, 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 如大叶芹、大耳毛和一些蕨菜类等;一些中草药也是如此。

在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恢复的基础上, 还应特别注意不能造成新的破坏。对于必需进行的铁路、公路建设, 必需开采的矿山, 应该以不破坏生态为基础条件, 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的某种破坏, 则需要按照谁破坏谁修复, 破坏多少修复多少的原则, 在一定期限内修复完成。我国的青藏铁路在建设中不破坏冻土层, 丹东至通化的高速公路虽穿山越岭, 但公路建成后没有破坏一处生态, 反而留下一条生态景观带。这些实例充分证明, 搞建设而不破坏生态,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 结论

恢复并维护好山林资源,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有三点很重要: (1) 自然修复与人工恢复并举, 可以有效加快重建速度; (2) 对以往破坏的补救与坚决不再造成新的破坏并举, 可以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3) 保证以上两点的实现, 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素质, 而且应该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做起, 影响并带动全民, 形成浓郁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摘要: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与山水林木遭到破坏有密切关系。山水林木遭到破坏虽原因种种, 但人类行为是根本原因。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 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高生态意识, 坚持绿色价值观, 实施自然修复与人工恢复并举、损失补救与政策保护并举, 就能促进重建生态平衡。

关键词:生态平衡,自然修复,人工恢复,政策保护

生态重建 篇2

题目:矿区土地复垦初步探讨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开采严重损毁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如引发土地塌陷、大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水体酸化、自然景观破坏等,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在当下显得极其重要。

1矿区土地复垦的社会背景及研究意义

1.1背景

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对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的勘探开采,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矿区环境问题,土地日益遭到破坏,矿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矿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复杂的矿区环境问题,以及由此诱发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恢复被破坏的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矿区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采煤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其目的是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保护区域生态

环境,矿区土地复垦是我国资源地区永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矿区复垦工作都十分重视,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进展缓慢,其中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至今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矿区复垦土地的组织模式来管理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工作在管理、资金、机制等方面都没有理顺和健全,因此,研究国外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研究意义

1.2.1矿区复垦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土地复垦后,可以减少企业的征地费用。对农民来说,既解决就业,又可提高收入。土地复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开发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1.2.2矿区复垦保证良好的生态效益。土地复垦在区域内可以产生景观生态效应、气候调节效应、生物多样性效应、土壤改良保持效应和空气净化效应。可以建立起一个绿色的人工生物群落实体,并且使这个群落实体向着物种多样、生态结构复杂的生态平衡系统方向发展。

1.2.3矿区复垦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矿区土地复垦可以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矿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空间,也为子孙后代的生存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根基,必将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2.1国外土地复垦研究

一直以来,工业发达和矿产资源丰富的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土地复垦工作,包括认真制定各种土地复垦法规,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实践活动。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相继制定了专门的土地复垦法规。20 世界 80 年代以后,这些国家的矿山土地复垦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复垦率达到了 65%以上。

尤其是近20 年来,随着法律和资金得到保障,理论基础日益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复垦工作的开展。由于各国之间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矿产分布各不相同,所以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美国土地复垦的发展历程较长,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但美国井工开采的比例不高,其复垦的重点侧重于露天矿的生态重建与恢复,在生物复垦和改良土壤方向硕果累累。澳大利亚以矿业为主,其土地复垦是要将干扰过的土地恢复到稳定和有生产能力,且适合社区或社区能够接受的状态。该国环境局主要负责土地复垦管理工作,废弃矿场的复垦和植被恢复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工业发达的德国比较重视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早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初就开始对露天开采煤区开展绿化工作。德国土地复垦的科技含量高主要得益于完备的科学数据确定的复垦标准、良好的公众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2 国内土地复垦研究世纪 50 年代末,土地复垦被称作“复田”、“造地复田”、“复垦”等,进入 80 年代因国民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加速采掘引发的矿区

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复垦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的重视,推动了土地复垦的立法及概念的确定。2011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令第 592 号《土地复垦条例》,再次对“土地复垦”进行定义: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迄今为止,我国累计复垦土地不超过废弃土地总数量的 12%,与发达国家近70%的复垦率相差甚远。目前土地复垦的潜力巨大:超过一半的废弃土地可复垦为耕地,约三成的废弃土地可复垦为林、草地等其他农用地,可复垦为建设用地的废弃土地约占两成。在我国,坚持矿区土地复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可续发展观已成为今后矿区土地复垦的必然趋势。

3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进展缓慢,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我国仍未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组织模式来管理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工作在管理、资金、机制等方面都没有理顺和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存在问题

3.1.1土地复垦的法制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土地复垦法律,正在实行的《土地复垦规定》,可操作性较差,其中有关责、权、利的规定不够明显。“谁破坏、谁复垦”与“谁复垦、谁受益”不统一,让企业出资复垦,然后交给地方或农民使用,显然是不现实的。此外,与其相配套的规章标准欠缺,致使在“条例”实施过程

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产生的矛盾较多。其中,复垦规划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的规划大多与矿区煤炭开采及上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对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整体考虑,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组织措施不尽合理。

3.1.2土地复垦技术研究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技术严重滞后,土地复垦研究手段与国际水平相比明显落后。大多矿区只是笼统提出复垦土地面积和复垦措施,缺乏计算机信息系统指导下的动态规划设计,更谈不上切实可行的组织措施和资金保证。已完成的土地复垦没有真正上升到全面、系统、综合的理论高度,相当程度上还停留于纯工程技术阶段。工程多是单一用途的复垦,尚未开展多业、综合、协调并能控制水土流失的生态复垦技术研究,致使复垦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不明显,复垦的整体经济和环境效益较差。

3.1.3土地复垦资金不落实。土地复垦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投入。以美国为例,除了用法律手段规定复垦责任人的复垦义务外,还通过实施复垦保证金制度,确保土地复垦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各级政府、企业将GDP的增长率看作衡量自己工作成绩的主要指标,甚至是惟一指标,土地复垦的资金渠道无法保持通畅,造成土地复垦的障碍。

3.2对策措施

3.2.1完善土地复垦政策法规。我国现行的《土地复垦规定》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继续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的优惠鼓励政策,保护复垦者的合法

权益。界定土地复垦领导组织机构及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形成互相协商、密切合作的局面,营造土地复垦良好的外部环境。

3.2.2制定严格合理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就是国外一些土地复垦较好的国家的共同特点和成功经验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差异很大,矿产资源开采起步时间相差很大,采掘形式各异,土地复垦度参差不齐,因此各地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位置、行业特点和经济实力等因素,灵活制定科学合理、可量化、实用性强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3.3.3建立土地复垦利益驱动机制。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根据“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原则,依法按市场机制供应复垦土地。政府要积极为土地市场提供必要的服务,建立土地有形市场,吸引投资者用地找市场。营造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要做到土地市场稳定、公平和安全运行,使土地市场运行的规则制度化、法律化。要通过招标拍卖形式,选择复垦土地使用者,由市场决定地价,并且保护产权安全。也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土地复垦基金制度,以加强国家对土地复垦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

绿地至上,重建城市的生态群落 篇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环境关注度的提升,打造城市园艺景观之风逐渐兴起。除了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很多现代化住宅区也开始注重打造小区内的景观绿地。从高空中俯瞰下来,一块块城市绿地被建造出来,营造出油画般的视觉享受,更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也随之而来。而关于这一切,其缔造者、博学的景观设计大师们是功不可没的。如何在现代化都市中打造更好的人居空间?如何让本土设计成为时代的标志?如何将那些挂在嘴边的“绿色”“生态”成为现实?这是景观设计师们每天所追寻的。

近日,记者就专访到一位国内景观设计行业的大师级人物,大连慧昌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崔萍,下面让我们来分享她的设计理念与历程。

记者:崔总监,您从事景观设计十余年,您对景观园林这种“设计的生态”如何理解?

崔萍:对景观园林的设计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环境中制造意义与美感。或许树木之间,植物之间从未有过什么沟通,但几百年来人类通过景观布局的形式,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学习与模仿设计出一个具有空间美感的微生态循环系统,对小范围内环境的发挥净化和改善作用。

记者:最初,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特别注重美感的呈现,但在植被的选择上没有太多的讲究,这与您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看到您在植物的选择与搭配的细节上非常考究,而且还能让园林呈现出最佳的艺术形态,业内都称您为“生态艺术家”。您是如何将外部的艺术形态、形式与其内部的生态功能相结合的?

崔萍:这个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就是把所有的考虑都同步进行,直至设计的最终时刻。当了解到所有的工程需要及我试图解决的具体生态学问题的时候,我才会选定其特定的形式。我会去寻找一种同我欲表达的信息相关、并且可以包容所有的内部功能以及我想付诸于项目的生态策略的具体形式。这就有点像一个人的身体,能容纳所有必要的系统和器官,以保障一个统一、功能顺畅的设计的完成。

记者:听起来您的设计好像都是以生态为重点而不是艺术,那么,在您的观念里,生态艺术家与生态学家在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方面有什么区别?

崔萍:两者的差距可以说是微小的,也可以是巨大的。这取决于设计师个人以及项目本身。我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方式更像是传统的中医而非西医的外科医生。在我看来,中药是富于想象力的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体,其缓和了身体本身的生命能量,促进了进行自我治愈的良性循环。我的设计之中的生态学部分通常采用相同的逻辑——不是在即有的环境中引入粗暴的运行方式,而是建立起一种状态,引领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发展,然后再根据现有的植被进行一些艺术改造。其实见多了人工的园林景观之后,你就会发现,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记者:景观行业相较于城市、建筑规划来说,是个小行业,近五年逐步走向正轨。您作为国内优秀的设计师,还拥有在古建筑园林修缮方面的工作经历,面对外来设计理念的冲击,您是如何在本土设计中保留中国传统的地域文脉?

崔萍:以我的经验,重新利用它们,在利用中保护历史遗迹,这比单纯博物馆式的保留更重要、更有效。现代景观进入中国的时间虽然较短,但中国的造园历史其实十分悠久,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空气、水、石头和植物,在宇宙力量与基本构成之间创造出微妙的平衡,以构建富有含义、具有象征性的景观之美,这种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观,其实与我们这个“大景观”理念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就是都是强调要尊重自然、虔敬土地、崇尚绿色生态的设计态度,这也是我一直遵循的设计理念。国外的景观行业发展时间较长,外来的一些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我并不认为那是一种冲击,因为他们对于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等的设计意识是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记者:我们提及“景观大师”,想到的大多都是如彼得·拉茨、彼得·沃克等国外著名设计师,您作为国内极少的景观大师之一,也是2015年最具创意景观设计师奖的唯一获奖人,您认为塑造景观设计大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

崔萍:真正的“景观大师”除了要有一流的让世人称道的设计作品,还必定是一个综合性人才,需要具备景观、生态、艺术、文学、建筑、规划等各方面综合的知识和实操经验。国内目前的很多景观行业的领军人物,也都是在建筑、规划、景观等方面进行过多元化的学习和实践。除了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外,国际化视野也是非常必要的。

或许是因为国内的现代景观行业起步较晚,让人们觉得可能更需要一些行业领军人物,但我认为不管是“大师”还是“领军人物”,其意义不在于到底叫什么,更在于这些人利用他们的设计理念及影响力,提高国内整个景观行业的地位和整体水平,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宜居的可持续生态环境,这比去塑造几个大师更有意义。

记者:您和慧昌园林在未来景观业务上有怎样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

崔萍:一方面,景观项目里往往缺不了水,水体是一个造景要素更是一个生态要素,水环境的治理与景观规划密不可分。因此,我专门集结了一支专业的生态水环境设计团队,从事生态水环境的治理和改造工作。将来与专业水环境治理结合的景观设计会是慧昌发展的重点。

另一方面,旅游观光类项目一向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设计业务之一。“大景观”理念可以在这类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对这类项目我们还会不断加强,在中国特色风格的景观园艺设计上会不断延续和深化,设计出更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景观艺术。

灾后重建生态城镇纲要 篇4

汶川地震以后的重建与生态城镇建设这两个课题,一个令人感到责任的沉重,另一个使人充满创新的激动。总结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川西地区地震后重建工作应认真履行科学的发展观,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思路来进行“创造性”的重建。这意味着要在充分认识灾区生态地理条件、地质地貌现状和原有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前提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谋划城乡重建规划。这不仅仅意味着高效率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予该地区新的发展理念和增添新地区价值。我们所要求的目标,就是震后所建设的城镇应该成为生态城镇,把地震灾后的城镇建设得更加安全、舒适,更有活力,更具发展可持续性。

此次5·12大地震灾区死亡和失踪人数已近8.7万人(实际上已经超过了7万人),大多数死亡事件发生在城镇。以北川县为例,县城人口22300人,死亡8100人,再加上失踪4402人中的一部分,几乎近一半县城人口在这次地震中失去生命。而北川县农村人口有12.7万人,死亡2000多人,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约为1.5%。为什么在同样的灾害来临时,农村比城镇的人员死亡率低很多?这说明城镇既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人工构造物,也是灾害最集中的场所。城镇是“人工与自然复合的复杂结构”,这种复杂结构是人类最富想象力、最雄伟的创造,同时城镇也是人类自我创造最危险的家园,如地震、冰雪、SARS和洪涝灾害等都会夺取城镇人民的生命,但这阻挡不了人们从农村移向城镇。人类历史证明,城市化的浪潮不可阻挡。

去年,世界有关组织宣布,人类社会已经正式步入城市化的时代,全球有一半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但是,人类的居住方式从分散化转向集中的同时,也伴生着环境、安全、能源、社会、水资源等等方面的危机。我国由于贯彻了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的原则,所有城市每平方公里建成区的人口控制在一万人左右,学术界将其称之为紧凑型城市(Compact City)。常识表明,以紧凑型城市为主的城镇化模式,更容易放大各类灾害的效应,这就要求我国的城镇化策略更要注重城市生态和安全的建设。生态城市是继上个世纪初提出“田园城市”、“新城”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尽管“生态城市”的概念尚处于不断拓展的阶段,但相关专家学者和城市实践者们对“生态城市”作如下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谐统一的城市,是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整体互惠的共生结构。它着眼于对内使城市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和谐和舒适,对外把城市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源、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二、灾后重建生态城的模式选择——明确的目标

灾后重建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城镇。

(一)生态城的分类

1、技术创新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不仅仅是生产、消费的场所,还是现代技术创新萌发、集合和应用的主要场所。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或者绝大多数现代科学知识的涌现,基本上都产生于城市。从应对灾难来说,城市不仅仅是“接纳”或者自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灾难,更重要的城市始终是应对这些灾害的主战场。灾难发生于城市里,但人们也确实从这些灾难中接受了教训,掌握了应对的技巧,学到了防灾的知识。城市化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城市灾难中推进的,城市本身也是从各种灾难的应对过程中成长进化的。创新城市的结构和成长机理,不仅能够挽救城市本身,也许是整个地球。因为全球80%以上的污染物由城市产生,80%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来自于城市,80%的资源、能源为城市所消耗。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总枢纽。

阿联酋的阿布扎布“零排放”生态城,是Masdar计划组成部分(图1),由诺曼·福斯特设计,已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期为8年。该生态城提出了零碳、零排放的高端目标,耗资220亿美元,建成后将有5万人口居住,有1500个商铺;城内所有的建筑物基本上都覆盖太阳能薄膜电池;城里没有私人小轿车,采用无人驾驶的轨道电动车,同时使用太阳能空调;此类生态城的设计理念,是将多种高端技术在这里集合,使之成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集合性”创新基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类的生态城不具有可复制性,也不具有可推广性。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可轻易拿出200多亿美元来建造一个5万人的生态城,也没有多少居民有足够富裕的资本在这样昂贵的城市里生活。

2、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

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乌托邦的追求,整部城市史其实就是对乌托邦思想实践、扬弃和修正的历史。但是,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空前的大敌,人类不仅需要乌托邦式的梦想,更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多样化、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城市的拯救不能仅仅依托于未来的技术,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可以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用武器”。所以,在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选择了英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合作建设生态城,如中英崇明岛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等。

生态城的人居环境比一般城市更好,二氧化碳排放更低,消耗的能源更少,更适宜人居住。这类生态城,一般来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建成期只有8年到10年;以实用技术而不是高端技术作为技术主体,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循环利用、风力和生物质发电等等;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为城市产业主体,可谓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TOD即把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与土地的密集型使用密切组合起来,以获得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效益的均衡;以可复制、可持续和可改进为目标主体。也就是说,适用宜居型的生态城市是低成本的,可复制的,城市自身发展是可持续的。同时这类城市也是可以改进的,因为所采用的技术的适用性不是一定终身的。

3、逐渐演进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生态、资源等各种各样的基本元素在一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互交织的网络体系。因此,城市就成了具有自组织、自动演进的复杂有机体。正如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所演示的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到现代化城市进程那样,城市是一步一步自动演化过来的。生态城市的战略能够促使这些“古老的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使人们可以把握住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让它偏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机动化和市场化相重合的特殊时期,机动化和市场化大大扩大了个人居住点的选择权。先行国家的实践表明,此时城市低密度的蔓延几乎是难以制止的。实施生态城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我国面临机动化、市场化和城镇化重合时期,防止出现美国式的过度郊区化。

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要求我国所有城镇都要朝着生态城镇的方向去努力,首先要在条件比较好的城镇中实行生态城镇的战略。对于那些已经具有良好基础的城市,如已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者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等称号的城市,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主动地向生态城镇演进。

这类城市,应要求其产业转型与生态化改造同步进行。从发展阶段上看,这些城市应着眼于产业结构转型,力争率先步入后工业时代;城市的领导和市民群众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们始终是生态城镇建设的主体;城市生态化改造的目标和措施明确而扎实;能够及时安排生态城项目建设来有效地解决城市本身面临的污染、缺水、耗能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4、灾后重建改造型的生态城市(镇)

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非常注重把握重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危机”意味着危难本身也是机遇。所以,温家宝总理说“多难兴邦”。多难就是危难,每一个城镇领导人都要学会在克服这些危难中来把握发展机遇。生态化重建规划能够使受灾城镇改变原先的演进轨道,跳跃性地获得抗灾害能力、系统的自主适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城镇始终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任何关于居住地的美好梦想都必须经历城镇的检验和改正。有生态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出适应未来发展生态良好的城镇,而不会等待上帝或上级的恩赐。所以,因循守旧的思路就会丧失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四川的实际情况来看,灾后重建生态城,城镇规模以中小型为主,2~10万人,而且这些城镇从诞生的时刻起,都与自然环境有较好的融合。从震后的汶川航拍图中可以看到(图3),这些城镇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多组团、分割式的空间格局,与自然山水联系较为密切。

灾后重建要与原来的“三线”工业企业搬迁相结合,城镇产业结构转型与城镇灾后重建同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灾之后这些城镇的环境生态足迹是减少的。虽然有一些人口死亡、一些企业迁移了,但并不是说城镇要搬迁。国内外地震以后城镇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在原址重建的,一般都可以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当地文化习俗,可以延续原有的文脉,人民群众对当地的地理特征比较熟悉,重建工作就较为成功。所以,只有极个别的城镇,由于面临现代工程技术无法克服的地质灾难,需做局部的迁移以外,一般来说,不应该做长距离、大规模的异地重建。

灾后重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旦把这些基础设施确定为生态型的基础设施、抗震型的生命线工程,那这个城镇的抗灾保障能力就可以有飞跃性的提高;国家财政与对口支援城市的投资力度也非常大,每一个城镇几乎都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投资的历史总和的外部投资,能够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城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式重建,从而有条件实现城镇服务功能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灾后重建可以快速地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和抗震的技术。

(二)明确的目标体系

1. 总体目标

安全、舒适、活力、生态友好之城应成为本次灾后重建的基本目标。重建后的城镇,抵抗环境灾害的自适应能力明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的可靠性显著改进;捕获外部发展机遇的能动性有所改进;居住者与观光者的舒适度感受进一步改善。

2. 分项目标

灾毁建筑重建后要达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标准,污水的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的水质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在20%以上;绿色交通使用率达到25%以上,而且要求持续不断地提高;绿化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30%到40%;所有建筑都应该达到高标准抗震的要求;中小学校舍和城镇生命线设防标准比一般建筑还要高一些;城镇风貌特征更具地方性,更具特色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等等。

三、灾后城市(镇)重建的实用技术一一明确的项目

哪些项目适应于在这些灾后重建的城镇里扎根落户?

1、扩建与节能生态和应急避难场所相结合的绿地系统。通过绿化、扩幅、联网等方面的治理,将道路、河川、公园等建设成为可达性良好的城镇防灾生态图。再加上小型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露天停车场、河滨等开阔的空间构成防灾避灾据点。重建后的城镇使人们从住宅楼出来就可以快捷地到达避难场所。此外,城镇绿化与建筑节能、停车场和道路遮阳相结合,就能达到美化和节能双赢的效果。

2、可步行的城镇。城镇道路系统中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相隔离或脱离,并单独成线联网,再配合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城镇绿色交通更畅通便捷,促使居民减少小汽车出行的愿望,交通能耗也可以下降很多。

3、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雨水吸收系统(图2)和建设与公园绿地系统相结合的雨水储蓄池,大面积应用可渗透地面,至少要达到30~40%的比例。也就是说生态城镇是将人工系统“轻轻地”安放在自然环境之中,对原来自然的地表雨水泾流量和生态系统干扰比较小。低冲击开发模式也使得经建筑、小区、环境接纳的雨水成为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

4、雨污分离管道系统和污水再生利用(图3)。灾区许多县城和集镇原先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这次重建要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达到90%以上,就要在设计阶段推广雨污分流的管网系统。集装箱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图4),占地少、效率高,经处理后排出水还可以循环利用。如果城镇规模扩大,可以用数个集装箱式污水处理系统并联运行。农村住宅和城镇边缘的散户可充分利用沼气池进行生活污水净化变成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村庄可采用微动力或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5、有地方风格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应成为建筑的主体。大量采用本地建材、可循环利用材料,并结合本地特殊小气候和传统民居进行精心设计的抗震节能楼宇。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等于节能节材环保。正如日本近期提出让住宅使用寿命延长至200年计划。这些都可以在灾区推广应用。

6、太阳能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太阳能路灯及半导体照明相结合的系统(LED),公共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的电池系统等等都可在灾区推广应用。

7、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工程。对地震灾区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回用,对废砖石、混凝土废渣等粉碎加固后压制成轻型砖,或作为路面铺垫的骨料。

8、与地质灾害危险区相结合的生态公园计划。如果城镇规划区内存在泥石流易发的地段、地质断层的活动带,都应该把它们建设成为城镇的公园。

9、地震遗址的保护项目,除了北川以外,地震遗址的保护要典型化,具有教育意义,力求小型化、节地化。图5是震后在北川拍的照片。照片说明,在北川不仅由于地震垂直波和摇晃波导致建筑损害,还有地面液化造成的建筑倾斜,也有泥石流对建筑整体的覆盖,同时山上的滚石对建筑的摧残,各种各样的地震灾害后果在北川这个小城里都具有。把震后北川县城作为地震遗址保护下来,为后人研究城镇怎样规划建设才能更安全留下了一个实物教材。

10、新建小区的“绿色能源综合工程”。即在一个中等规模新居住小区范围之内把太阳能、风能、沼气发电包括电梯下行所产生的能源等,通过综合控制系统全部汇集利用起来,白天可以向公共电网输电,晚上从电网补充电力供应,从而使小区的整体能耗大大下降。而且系统设计要让居民能够随时看到用了这些绿色能源技术以后本小区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的数量,以鼓励居民进一步努力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多作贡献。

11、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源头处理。所有的可再生垃圾都可以得到回用,那些有机的垃圾都可经小型家用垃圾处理器直接变成肥料而得到循环利用。

四、灾后重建的基本策略一一明确实施的步骤

前节所述的这些项目和实用技术,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城镇可以用,其他“古老的城市”都可以加以运用这些项目或技术进行改造。这些项目投资比较少,而且是可持续的。从灾后重建的策略上来讲:

1.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灾后重建要处理好哪些事先做,什么事后做;哪些项目改善可在城镇重建规划中明确,什么工程技术可以随机增添;哪些生态工程必须在城镇基础设施重建时就要合并进行落实,什么项目可以推迟进行建设等等。就目前灾区的情况而言,应先落实市民过冬安置房,后展开重建工作;先对原有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反思修订,后安排项目建设;先恢复生命线工程,后一般性建筑和项目;先修复加固轻损建筑,后重建震毁建筑;先恢复农村,后进行城镇重建;先展开轻毁城镇修复,后进行重毁城镇重建;先进行城镇功能的恢复性重建,后进行生态化改造提高。这样的次序安排,可使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逐步缩小重建的重点范围,减少对灾区资金、人力、建材等方面的需求压力。

2.专家参谋与市民参与相结合

作为城市规划学的专家和生态学的专家,他们拥有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有生态城镇关键项目实施的技能,有应对灾后重建和加固建筑、修复基础设施的专业知识。

从民众优势来讲,他们了解当地的需求,对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建筑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拥有财产和社会关系的主人,更关心自己的房产在重建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动员亲戚朋友的集合力量来推进私人房屋和社区的重建。尤其是生态社区建设更需要全体居民的创新和互助精神,从下而上持续性地进行社区魅力创造和生态化改造,这是生态城镇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些是政府所取代不了的。

3.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群众主人相结合

从政府来讲,政府要管市场做不了的,做起来不合算的事情,如重建的规划、基础设施的修复、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包括建筑质量的监督等。

从企业来讲,受业主委托进行建筑的设计、加固、建设。5·12灾后,有人在网上说,重建让企业家离开。但是现代企业制度所造就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集约、技术经验等原因,在重建过程中企业为主体,有利于提高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与居住的舒适度;有利于重建成本和风险控制;有利于建筑质量责任追究;有利于提高主人的自主选择性。

从民众来讲,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原有建材的利用和金融部门的贷款,自主决定设计、建设、施工者,充分发挥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城镇生命线恢复和生态城镇建设相结合

重建城镇的基础设施都应该成为具有抗震抗灾能力的生命线。灾后重建的城镇,如果说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同样的灾害再次降临,这些生命线工程在大灾害中不会中断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城镇重建规划修订要一步到位落实生态工程项目;生态城镇基础项目应该有机地切入城镇空间和可持续的优化;要结合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实施生态工程项目。

生态城镇经济结构应是与自然资源复合共生的,是多种相关产业的高效互补集成的系统,其中首先的课题是城镇原有产业的生态化升级改造。川西灾区可耕地和建设用地稀缺,环境容量较小,必须在重建过程中选择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占地、耗能和排污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与此同时,在城乡规划方面,更要强调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土地集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农业恢复方面,更要强调扶植农民充分开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培育和“农家乐”附加农村体验性旅游业的复苏。总之,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当地朝阳主导产业,且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持有机联系、循环利用和复合平衡,并具有自我创新优化能力。

5.城镇硬件重建与精神家园重构相结合

城镇硬件的重建,也就是城镇生命线的恢复、公用设施重建、生态项目优化,要与当地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同步。人们只有积极投身于重建的过程中,其精神才能升华,才能萌发出积极、顽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规划师们要注重城镇特色的重构,指导人民群众创建可持续发展、永远增值的资源。丽江大地震,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针,才使得这座城市焕发出强大的崭新的生命力。

总结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与教训,一项非常重要但又常被人们忽视的成功因素是:重建城镇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包括当地居民间达成的共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关系网络的集合、社会道德文化风俗及组织成本)应与重建城镇目标及进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顺利发挥、交易成本下降、社会秩序和重建积极性的协调程度得以持续改良。研究表明:与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一样,无形的社会资本也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属于社会生态。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通过对灾后合法私人产权的保全确认,原有法律制度功能的恢复,社会诚信的修复与加强,各种参与重建的组织与市场主体的普遍诚信和责任感的培育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等等,来促进重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可解读为什么那些被强制异地重建的城镇长期不繁荣,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破坏了当地居民与自然的认知以及社会资本的衰退。

总之,灾后重建,我们不仅需要怜悯、关切,需要激情,更重要的是需要冷静、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具创新性的理念,更广泛地调动各种各样的积极因素来帮助重建;要更加尊重生态自然环境,尊重普通民众的根本利益,尊重本地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资本;要更加明确重建的目标、项目、步骤,不仅要为灾后的幸存者建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态城,同时也要着眼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生活更美好;重建后的城镇不仅仅具有生态城市的典范影响,而且具有可复制、可改进、可推广的深远意义。

生态重建 篇5

《区域构建234高效课堂研究》于2008年开始研究,是一项历经了5年多研究与实践、深化与拓展的区域性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成果。201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五届、南充市人民政府第四届普教教学成果奖,2014年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被省教科所确定为面向全省现场推广的四个教学成果之一。

在教育薄弱地区,怎样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堂改革核心目标真正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始终是一个有待攻坚的问题。针对学生被动学、教师满堂灌、教学效率低等问题,课题组从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和操作性要素切入,不懈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可行的“实践操作点”,构建起了“234高效课堂模式”;将有机思维应用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以整体效能论的视角审视课堂变革,构建起了支撑高效课堂模式的学校生态体系和全面的保障机制,将“课程文件”倡导的课堂教学变革逐步变为教育薄弱地区教师的操作指南和实际行动。

一、激活思维,理性思考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减负的主渠道,课堂质量与学校发展、师生幸福息息相关,课堂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基于农村教育薄弱地区师资素养和教学习惯的现实,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和程序要素规定的“善意强迫”,不仅在引导教师教学方式改变上有积极意义,而且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文化”向“师生互动文化”、“教案执行文化”向“动态生成文化”、“教材封闭文化”向“教学资源开放文化”的转型,优化了学校文化,成为从根本上培育和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课堂教学模式化在课堂教学单因素优化方面有积极效果,但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关联的复杂系统,课堂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会受到区域教育行政价值取向、校长课程教学领导力、学校文化、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管理、评估方式与理念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境。

把课堂视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则教育行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管理方式、教育教学资源以及教育思想等都是这个有机体内彼此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存在。整体效能论在重视各要素的基础上,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合作,追求系统整体效能最大化,追求单要素没有而整体才有的整体涌现性。要让课堂教学变革可持续发展并大面积推广,我们就不能仅关注个别因素,如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还要把校园文化、学校德育、学生管理、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以及行政介入、社会舆情诸要素加以整合、系统优化,通过对课改中各要素的品质、位置、关系和运作机制的结构性调整与再造,优化课堂变革生态,改进农村学校的品性、功能与文化,创建新的农村教育文明。

二、顶层设计。分步推进

1.借鉴外地模式。复制杜郎口、昌乐二中课堂模式,尝试解决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问题,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单向传递为主的课堂教学单一模式被初步打破。

2.试行“2115”模式。为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建构了“2115课堂模式”(即20分钟学、15分钟讲、10分钟练),是以时间分割为主的初期模式,纠正了死搬硬套外地模式的偏颇。

3.构建“234”模式。农村教师需要在教学程序和环节安排上有所规范,“主动、互动、活动”的课堂也要讲求教学效率和效益。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课堂变革指明了方向,但要想具有操作性,就需要结合科学主义教学论关于课堂“教学任务分析”、“学习的起点技术”等理论来保证教学效率。课题组运用文献法建构实验的理论背景,针对传统课堂积弊太深而我县师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经验又太少的现实,经过论证充实了课题实验方案,在操作上遴选出“预习、展示、点拨、测评”四个要素,以预习引导自主学习,以展示彰显集体思维,以点拨提升学习水平,以测评保障及时反馈。以“能力为重,三段学习”将课堂育人价值与教学效率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2115模式发展为“234高效课堂”育人模式。

4.完善“234”模式。在继续探索和实践中,学段、学科、学校、教师、学生、环境、文化的差异促进了参研者解放理性的张扬,“234高效课堂模式”内涵更加丰富:解放学生,顺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解放教师,力求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关系民主化;解放学校,拓展学生认知、体验、感悟的方式和空间,形成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在此期间,课题组扩大视野,进一步从教育系统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整体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不仅重视学生、教师、课程、教法等教育要素的质量与品质提升,更重视彼此之间的连接,更重视推动整个区域课堂变革的运作机制构建和运作效能,着力构建了支撑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形成了推进234高效课堂的保障机制,

取得了区域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效果,推动了区域课改的发展。

三、勾勒蓝图,建构模式

1.“234”高效课堂育人模式。“2”指两个能力目标: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见图1)终生学习能力指向“成才”目标,其基础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指向“成人”目标,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学生能够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3”指模式的三个价值追求: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解放理性指向个性解放和权利赋予,核心是对课堂变革的主体赋权。让校长享有办学自主权,让教师享有合法参与权,让学生享有个性发展权,支持学校、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通过可靠的、批判性的洞察采取自主的行动。

“3”还指学生学习的完整三段,即课前自学、课中合作、课后拓展。课前自学实现课堂教学从集体思维到个体认知的重心转移,教师们从关注显性学力到关注隐性学力的重心转移。课中合作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落实“交流、探究、质疑”要求。课后拓展是课堂的后延,是知识面的扩展与探究深化。

“4”指课内学习要体现的“预习、展示、点拨、测评”四个核心要素,这是考核评估课堂变革的重要标准。“预习”是课前自学的延续和检测,是教师调查学情、课堂决策的契机。展示是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实施合作学习的最好形式,通过展示,亮出集体思维,呈现学习探究成果。“点拨”是教师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诱导学生的教学活动,指向于集体学习水平的提升,是对课堂“有向开放”的把握,是师生间的交互反馈,是课堂灵动的集聚生成。“测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的测试与评价,是课堂高效的试金石。“测”是对“双基”与能力的强化、巩固与反馈,要求形式多样;“评”是对学习价值的肯定与矫正,关涉个人与小组,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研究证明,在教育领域,环境的差异或独特性总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教师、学生、学科、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没有普遍适用的课堂教学统一模式,在一种情况下可行的做法在另一种环境中则可能失败。在各学段、学科具体教学中,教师遵循课堂四个核心要素即可,至于具体的步骤和时间分配,给予学校和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2.“234”高效课堂模式的学校生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四个部分(见图2):

第一,“以学为本”的学习生态。载体抓手为“学案导学”,即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展独学、对学、群学,达成学习目标。组织抓手为“小组合作学习”,在组长带领下合作探究学习。流程抓手为“234课堂模式”,灵动呈现课堂四大要素。

第二,“以生为本”的管理生态。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潜能,放手让学生按契约规则更多地参与班级和学校事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与原有的少先队、团支部学生会衔接重组。自管会主席、副主席,竞选产生,学校任命;主席组阁,聘任各部部长;负责拟定相应管理“法律”。形成学校、班级、小组、自我四级管理网络,促进管理生态优化。

第三,“以生为本”的文化生态。学校应该是一方充满文化气息的多功能生态文化场。让每一面墙壁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有生机。小组、班级、学校关注和展示的都是学生自己鲜活、朴实、生动的生命状态,如班级有公约、激励评价栏、手抄报、图书角、生日历、师生自己的语录、才艺展示(书画、剪纸)等等。

第四,“以人为本”的评价生态。营造良好的课改评价生态,以评价引领课改前行。学生、小组、班级、教师、学校的多层次评价及评价主体和指标的多元,注重探索发展性评价和协商性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提升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四、保障有力。区域推进

用“五主一引”的保障机制进行区域推进(见图3)。

1.行政主推。顶层设计,整钢锻造。体现政府的意志,将课改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任务驱动,评估管理。制定课改目标任务标准,教师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指标,教育局进行评价,将评估结果与评先选优、评职晋级挂钩,用评估促进教师内驱力的唤醒和专业发展。财力支持,强力助推。市县教育局将有限的财力和项目建设向课改基地校及示范校倾斜。舆论宣传,营造氛围。宣传课改理念,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专业引领。问题诊断,持续跟进。邀请全国课改专家到我县诊断课堂,指导课题的深化研究和成果的提炼与表达;县教研员每周三天深入基地校,调研指导“雷打不动”。名师标兵,辐射带动。组建名师课改宣讲团不定期到基地校诊断课堂。课题研究,提升品质。本课题包括子课题11项,选题涵盖了高效课堂建设的各个方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经验梳理,定期总结。县教研室组织编写了《高效课堂探索》和《高效课堂手册》,编印《蓬安教研》高效课堂专刊。

3.校长主管。点燃激情,转变观念。通过校本培训,激发教师敢于担当的责任心。问计师生,双轮驱动。采用“学研培教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技术路线,不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倾听师生的心声,消解他们的困惑,吸纳合理的建议。家校一体,密切联系。凝聚强大育人合力,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生态。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角色转换,凸显双主。激发教师专业热忱,使之努力由知识的化身、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发动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努力由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变为课堂的主动求知人。

5.特色主线。一校一品,特色鲜明。倡导创建“1+X”式的课改特色学校。“1”指高效课堂建设,“X”指特色项目,如大课间活动、剪纸艺术教育、海量阅读、传统礼仪教育等。

五、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1.学生乐学,健康成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课堂学会、会学、乐学;养成了独立思考习惯,激活了质疑批判思维,增强了实践创新能力;自主管理培养了学生的“契约”意识,让学生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如河舒初中2013届3班,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彭永忠外出学习3天,自管会组织同学按进度学习数学,管理班务,秩序井然。这些参与实验的学生升人高一级学校后,显得更加阳光自信,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也更强了。学生远离“题海”,学业负担得以减轻;课外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近两年,学生参加省市演讲比赛、辩论赛、才艺大赛等,先后有283人次获奖。

2.教师幸福,实现提升。教师观念转变,科学育人成为自觉。课堂变得鲜活、开放、民主;课堂效益提高,中考、高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成人、成才,教师有成就感;课堂高效,学生自主能力提升,教师有闲暇享受生活;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教师实现了人生价值。教师专业发展见效,全县有8位教师参加全国课堂博览会,获得课改专家好评。61位教师应邀到外县市讲学,作课改报告。有28位课改标兵及教学能手走上学校管理岗位。

3.学校解放,发展提速。学校有了更大更多办学自主权,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课堂指导力不断提升,学校成为“兼容并包,和谐共生”的一方池塘。教育生态环境日趋向好,领导心系发展,教师求实进取,学生勤奋探索,书香氛围浓郁,特色建设鲜明。我县课堂变革先行者河舒初中成为陕西师大的教育硕士创新培养基地及西华师大的实习基地。地处偏远农村的王云小学依托课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较快,而今可以与城区小学并驾齐驱。

4.专家肯定,媒体关注。四川省教科所所长吉文昌激情满怀地表示:“蓬安的探索令人振奋,使人鼓舞。”四川师大李华平教授认为本成果“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高效课堂首倡者李炳亭先生用“鲜活、科学、效果”三个关键词评价我县课改。《中国教师报》、《四川教育》、《教育导报》、《教育科研论坛》等报刊,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27次报道了我县的课改动态。

5.全面推广,有效辐射。2012年4月,在河南召开的“全国区域课改样本观摩会”上,我县荣获“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课改区域”,课题组成员姚勇荣获“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推动人物”,并交流了我县打造高效课堂的经验。近两年,县外教育同行前来蓬安县考察学习19930人次。省内18(市、州)的教育代表团相继到我县观摩考察课改,参加课题成果推广会。本课题组成员多次赴西华师大、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江津区、大渡口区及四川遂宁市、广安市、达州市、南充市各县(市、区)宣讲本成果深受好评。

生态重建 篇6

世界喀斯特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2%,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发布最广的国家,总面积达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km2。热带和亚热带岩溶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八省区,连片岩溶面积达54万km2,该地区人口近1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00万人,是我国最大的边远贫困地区之一[1]。生态重建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难点和技术方案,对新技术和新方案进行集成组装、建立既能恢复生态平衡,又能满足该地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体系,不同地域类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优化模式,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对自然界而言,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二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面对固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合理的重组和调整,重新建立一种高效优化的社会经济体系[2]。

1 喀斯特山区地貌类型和生态环境的主要特点

1.1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

喀斯特地貌包括4个典型类型:(1)峰丛洼地类型,云南、贵州、广西均有主要分布,石山山体巨大,山势险重,峰丛海拨可达1000m以上,比高可达600m,是生态治理难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人类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2)峰林谷地类型,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盆地的四周。(3)峰林平原类型,峰林低矮,比高一般在50~100m之间,主要分布在岩溶平原,如桂中的大部分地区,是旱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4)残丘陵型,即岩溶丘陵类型。

1.2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特点

1.2.1 生物种质资源丰富,但资源总量却十分贫乏

西南地区植物种类有8000多种,而岩溶山区就有4000多种,其中药用、木本油料、饲料和水果等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野生经济动物种质资源也相当可观,其中陆栖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经济动物也有70多种。但岩溶山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9%。

1.2.2 水文环境特殊,形成水土分离的格局

岩溶环境系统的基本特点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都具有地表、地下双层结构,且降雨量都比较充沛,但由于碳酸盐裸露区溶隙、溶洞等岩溶通道发育,地表植被破坏严重,以及不完善的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同时存在,大气降水快速渗入地下深处,浅部涵水能力极差,地表水(河流)不发育,地表严重干旱缺水。地下水埋藏深,开发利用难度大。如紧邻云贵高原的桂西北地区,年降雨量1100~1700mm,岩溶地貌类型基本上全为峰丛洼地,地面高度在800m以上,峰高洼浅,相对高差150-250m,岩溶发育强烈,洼地密度0.9-2个/km2,该地区除过境河流红水河外,无地表水系发育。岩溶地下水则以管道流为主,多组成羽状或树枝状地下河系统,地下岩溶发育带多在洼地底120-150m深的范围内,地下水埋深50~200m,造成地表水资源极缺,地下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的状况。

1.2.3 地表调节能力差,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总体上看,南方岩溶区岩层的表层,包气带和饱水带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土层薄、植被少,且以灌木为主,涵、保水能力小,在峰丛洼地为主的岩溶区,降雨形成的地表主流汇集洼地底部,由落水洞等渗水通路快速注入地下岩溶管道系统,以致在降水量充沛的条件下,仍然存在严重的农田用水和人畜饮水困难,旱灾频繁。如1950-1980年30年间,全区受旱面积在700万亩以上的有13年次,平均2、3年一次,近年越趋严重。岩溶山区多以落水洞或地下河伏流泄洪排水,在大暴雨期间,洪水量大,排泄不畅,常常造成洼地积水成灾,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洼地排水通道多有淤塞,排水能力减少,致使洪涝频繁。

1.2.4 造壤力差,耕地少而分数,土地薄瘠,水土保持差

岩溶山区造壤能力差,土层瘠薄,是形成裸露石山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构成岩溶山区的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层中的不溶残积物很少。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是西南岩溶区的主要地貌类型,耕地呈不连续状分布于岩溶洼地、谷地底部及坡麓中下部,自峰顶到洼底土层厚度呈增加趋势,一般峰顶部裸露少土,土壤多积于溶蚀沟槽中,峰坡土层增厚,一般不超过20-30cm,且连续性极差,多为石牙所间隔,洼地中土层较厚,多为40-50cm,少数厚度在100cm以上。耕地以坡地为主,约占70%,土壤以碱性或中性石灰土及粗骨土为主,熟化程度和肥力差,岩溶渗漏致使土层水肥保持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1.2.5 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生长缓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岩溶地区多因原生森林被毁,土壤流失,植物生长缓慢,植被结构简化,草本、灌丛比例增加,植物初级生产力低,水源涵养和固土功能严重退化。植被覆盖率长期处于很低的状况,仅为12.9%,土壤裸露,极易受雨水淋蚀、冲蚀,造成土壤流失。据统计2001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27135.0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46%,随着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造成耕地减少和难利用石山面积增大。据报道,我国西南岩溶区岩石风化成1cm土层,约需12000-32000年,而在该区每3年就要剥蚀表层泥土1cm,这就是说,1万年形成的土层1年左右就流失了[3]。

1.3 社会经济特征

1.3.1 社会发展水平低、整体功能差

喀斯特地区是彝、瑶、壮、苗、毛南、仫佬、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社会发展水平低,表现在居住分散,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交通十分困难,市场发育滞后,仍处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自然状态,深山野岭,单门独户,自给自足,社会整体功能差。

1.3.2 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

受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经济基本上是处于传统的自然农业状态,个别地方还有刀耕火种习惯,致使该地区粮食长期无法自给,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区水平,年收入不足500元,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区。

2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表现在土地石漠化。通过分析导致环境退化原因和土地石漠化过程,从而探索生态重建的合理途径。

2.1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

在古环境岩溶过程中,以贵州为中心发育了四大碳酸盐岩沉积构造,构成了喀斯特石漠化物质基础,而强烈的地质运动塑造了陡峻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由此产生了较大的地表切割和地形坡度,形成了以峰丛洼地和谷地为主的地貌结构特征,提供了石漠化的动力潜能[4,5]。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0-21℃,年平均降水量1300~1700mm,碳酸盐岩溶蚀性强,90%的溶蚀物随水流失,而形成1cm厚土壤需1200-3200年,极易形成石漠化景观[6,7]。由于溶蚀作用,形成了众多的溶洞、溶沟、溶隙、漏斗、地下河和落水洞,地表水和地下水二维结构明显,地表漏水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喀斯特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适生植物具有嗜钙性和石生性特点,物种多样性低,系统结构简单,生物量少。这些都是喀斯特生态系统极易退化的内在动力[8]。

2.2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驱动力

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其退化的内在驱动力,而外在驱动力主要来自人类的干扰,二者叠加形成了石漠化现象,其中人为因素是主因。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瘠薄,生境脆弱,土地承载力低,为生存起见,人类通过砍伐、开恳、采樵、采矿、放牧、旅游开发、工程建设等方式对本来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从而形成了以人类干扰为驱动机制的“贫困一人口增长一土地退化”的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

2.2.1 人口过快增长超过了喀斯特地区的环境容量

由于历史与民族政策等原因,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在生育上的宽松与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致使岩溶石山地区形成了一个现象,石山比例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石山区人口密度大大高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土山丘陵区[9]。据报道在桂西北地区尚有40万人生活在人均耕地不足0.02hm2的岩溶山区[10],如大化、都安、靖西、东兰人口密度都超过150人/km2,人口的增加造成人地关系失衡、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承载能力降低。而人口的严重超载促使农民毁林开荒、垦植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进一步加剧,据统计,在全区27135.07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8670.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8.81%,而剧烈侵蚀面积达到16816.0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1.97%,如果不采取措施,大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10%的土地在3-5年内将丧失耕种价值,甚至变为裸岩荒坡。2.2.2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现状的突出特征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处于极端贫困状况,而贫困是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11,12,13]。以桂西北河池地区为例,目前尚有40万石山区的人民没有摆脱贫困,其中有20万属于特困人口。全地区11个县市,就有10个县市靠中央财政补贴发放干部职工工资,根本无力投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更难重视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这就是说没有特殊政策的扶持,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是不可能得到遏制和改善。不仅如此,为了生存,人们还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土地,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

2.2.3 自然灾害频繁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

喀斯特地区灾害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低温寒害、冰雹、大风等。春旱机率20-60%,夏旱机率为13%-33%,秋旱机率为67%-80%,对粮食等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广西喀斯特地区暴雨频繁,洪涝灾害多而大,大都出现在6-7月,出现机率为58~80%,受害面积1~8万亩,主要以江河泛滥及洞场内涝两种形式出现,同时伴有山体滑坡等山体灾害;低温寒害主要是春寒及秋寒,出现机率22%-40%,易造成早稻烂秧、晚稻减产以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损失。此外,冰雹、大风天气出现频繁,机率18%-62%,造成农作物和民房损失,随着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自然灾害表现出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的趋势。

3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途径

充分、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是喀斯特地区打破恶性循环,走出贫困的关键环节,也是喀斯特地区进行生态重建的一个核心内容。

3.1 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科技攻关和综合治理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沉重的人口压力、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喀斯特地区植被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必须引起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国把北方干旱-半湿润区、西北干旱脆弱区、华北平原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列为六大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综合治理,而对于喀斯特地区这个独特的脆弱生态系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科学研究和综合治理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喀斯特地区的环境和贫困日趋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重视,十五期间,国家首个喀斯特生态环境科技攻关项目在桂、贵、滇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安排了喀斯特生态环境支撑计划在桂、贵、滇实施外,同时还增加了重庆、四川两个示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首个喀斯特生态环境项目973项目也在广西、贵州实施,更为可喜的是国家从十一五开始,把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首次启动100个县开展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但喀斯特地区的高度异质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一些传统和常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这一地区都不适用,需要去探讨,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任重道远。

3.2 环境移民是生态重建最有效的途径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资源需求也随之加大,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环境压力又进一步加剧,环境移民无疑是解决这种状况的最有效途径。1996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广西喀斯特集中的区域—桂西北地区的环江县建立环境移民示范基地,分别对移民的迁出区和迁入区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移民迁出区,人均土地由移民前的0.04hm2增加到0.11h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0元增加到1160元;森林覆盖率由16%增加到39%。植被覆盖率提高19%;水土流失减少56.20%,地表径流量减少37.30%。在移民迁入区(开发前为荒地),人均土地由移民前的0.04 hm2增加到0.40 h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0元增加到2180元,森林覆盖率由27.3%提高到68.1%,植被覆盖率提高24.3%,水土流失平均增加13.2%,达到178.6t/hm2,由于采取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尽管迁入区由于土地被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加大,但都在允许的范围内,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度的增加,水土流失正在逐渐减少。

3.3 生态重建一定要与有关工程结合起来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了遏止生态环境退化和恢复重建生态环境,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把生态重建与政府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的环江县实施生态重建项目中,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18.7%,植被覆盖率提高26.3%;土地浸蚀减少14.6%;地表径流减少8.2%;实施农村新能源—沼气建设后,农民人均薪炭林砍伐量减少78.9%,森林生产增加24.6%,由此减少土地浸蚀23.8%,地表经流13.4%。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3.4 生态重建必须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环境退化,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为了生存,人们又不得不对土地等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致使该地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必须与该地区的扶贫结合起来,只有解决了贫困问题,才能遏制人们对土地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才能有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生态环境的重建工作,从而使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论

喀斯特地区普遍面临着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而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如何打破贫困—生态环境退化—贫困的恶性循环,重现秀美山川、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就必须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成因和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揭示生态经济系统失衡导致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成因与机制,从而探讨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总结论述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类型以及生态环境特点,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分析了该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针对该地区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现状,提出了喀斯特地区以协调解决人地矛盾,减少生态压力为目标的生态重建思想,并探讨了生态重建的途径和措施。

生态重建 篇7

《美术观察》编辑部在酝酿策划该选题时,就是源于“建立我们对于自己美术的重新认识之共识”这样的初衷。希望通过辨析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中的机遇与困境,明确中国美术应该具有的人文价值及相应的形态属性,以使我们的美术实现更高的精神价值创造。因此,几经讨论,反复斟酌,最终以“中国美术观”这个立足中国文化立场且关涉当下的表述来展开我们对于文化责任和学术建设的冷静思考。“中国美术观”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复杂性一方面源自这一概念本身内涵的宽泛,它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关于中国“美术”的理论思考,其中必然包含各种学术背景、理论逻辑、叙事方式及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当代美术创作在形式面貌、群体构成、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出的混乱与驳杂的现象,也影响了美术批评的无序和失效。在此种境况下,提出“中国美术观”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当代美术的叙述增添一个“新名词”,或是掀起一场短暂的“话题热”,而是真正从更为基础的逻辑层面提出一个值得美术界同仁认真审度的出发点,从而搭建一个促进反思、交流比较、构建共识的平台。

“美术”这个舶来的词语自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引发了激烈的矛盾和争论,随之而入的还有其背后的一套价值标准和形式面貌,这种“西化立场”进而一跃成为中国美术“自觉”的评判标准,甚至在这种“自觉”中我们将自身的文化观边缘化了。中西文化立场之间的矛盾延续了百年,至今仍不可回避地横亘在当代人面前。20世纪的百年,中国美术的发展与演变不可谓不“奇”,这背后有历史、时代的特定背景,有政治、革命的过分干预,也有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多重冲击,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断裂和大量误读。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曾经从社会、文化、艺术等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反省和批判,对此已有相关学者及论著做过阐述,本文不再详细展开。但是,仅仅是反省和批判显然不够。一种文化生命体的发展与强大其实是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国运昌盛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加普遍的认同和欣赏。同时,我们也能够更为理智地看待自身悠久的传统文化血脉,以及对:在全球化语境和地域文化矛盾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看待西方美术的“东方转向”?中国美术如何正确地“去西方化”和“再中国化”?中国美术如何走出西方现代主义之外的现代之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和前瞻性的探讨。

“中国美术观”的建构之路并非朝夕可为,它甚至与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尽管这一表述目前还不尽周全完满,但它能够时刻提醒着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脉传统进行思与为。对于这条路的建构,我想承续传统文脉和重建文化生态不失为可资参考的两个方向。我们不能将“传统文脉”简单地理解为历代国家意志和文化政策的串联,传统文脉本身就是一个逻辑严密、富有活力的组织体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文化认知的核心价值观。这个包含了“仁爱、自然、通达、修为”等理念的价值体系,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生、发展与演进。美术事业,作为中国整体文化建设中一个活跃因子,其当代发展的成果不仅体现在涌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多经典性的作品,更体现在核心价值观和实践观的塑造之中。因此,中国美术不能以疏远自身传统的所谓“开放”走上国际舞台,其内心的从容与自在正体现在对自身传统文脉的尊重与坚守之上。

文化生态既是指一种文化生命体呈现出的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可理解为一种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这个环境能够保护存于其内的文化艺术的民族特性和生存规律。不可否认,20世纪初的激进主义态度和革命背景曾经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生态,如此说不是倡导回归农耕文明的文明形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文化生态的失衡和无序也体现出了历史推进的一定的必然性。那么,当下思考传统文化生态的重建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的基础史论、评价体系等基本核心问题的厘清和建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中国画的命运与前景、成败与得失,及其与相应的时代、政治、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关注之上。而其中的大部分研究多是宏观的叙述、慷慨的论争和简单的价值判断,从具体问题和大量材料入手,进行美术史意义的研究成果却很少。由于经济上的落后遭遇先进一方的侵略打击而被迫革命,这似乎成为我们在很多情况下看待20世纪中国文化时的一个“自觉”的判断心理。正是由于缺少相对客观的标准,当我们面对这段复杂的历史,结论就往往容易走向主观化、简单化甚至是感情化,以对社会、政治的判断取代对文化本体的判断。90年代以后,人们的心态逐渐平静,针对画派、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渐渐多了起来,以近现代中国画家为题的博士、硕士论文也纷纷出现。但是,由于中国美术教育体制的改变及全球化浪潮的再度侵入,这些研究成果中也依然存在着浓重的“西化”眼光,比如借用西方艺术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画这个特殊对象、以西画眼光剖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存在的所谓“素描因素”、在没有对新发现的材料进行认真考证和辨析的情况下就用以解释中国绘画史中的问题等种种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尽管不同时期的美术史研究总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及品评思想,我们需要不断认知和重新解读,关键是持有相对冷静而客观的判断视角,以使这种解读更加接近“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从而避免不重新解读便无法使当代人理解的时代转化,以及解读不当就会造成对传统的误读和背离,这样的两难之境。

二、美术创作的理智和有序。

如同对西方美术理论的挪用、移译一样,20世纪的中国美术创作,尤其是中国画作品中出现了盲目以西方绘画标准苛责要求,非理性嫁接、照搬油画等西画绘画技法的各种现象。如何彰显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精到感人的技术魅力,并恰当地与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在此,我想以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展为例,以小见大。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中,在宽松的国家文艺政策的鼓励下,对主旋律的宽泛理解和多样表现成为主流美术创作的实践方向,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思考和艺术语言的探索也更为主动、活跃。全国美展中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是人物画作品偏多,这在此届展出的油画、水彩、粉画等画种中也能明显看到,并非中国画独有。无可否认,人物画创作的积极与多样必然会丰富中国画的当代形态,但这种“当代形态”也需要山水、花鸟画作品的争艳齐放。尽管评委们经过了多轮讨论和层层筛选,但参展作品的整体水平相差不大,仍然缺少出类拔萃之作,因此在20件获奖作品中,最终金奖空缺。

作为主流美术主要载体之一的全国美展,负载着满足国家、艺术家、受众群体的多重价值追求。它既是国家文化诉求的传递空间,也是艺术家艺术理想的表达空间,获奖作品的艺术风格会影响到艺术市场的收藏取向,进而影响大众审美,并最终作用于下一轮的艺术创作。作为民族艺术表率的中国画,虽然无法脱离这一时代链条,但组织者、评审者及艺术家都需要尽力护持并鼓励其回到自身的发展轨道中,稳健、理性地推进和拓展。而这种回归的关键促动力就是经典——真正具有饱满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感召力的中国画作品。

三、恢复美术批评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共生关系。

有效地批评本应源于创作,但今天美术创作的多元、自为,与批评话语的无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和错位。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绘画品评观经过20世纪百年变革的“洗礼”被逐渐淡忘,随之而来的是其在现当代中国画的评判环境中的失效与无用。至今,许多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读不懂这些经典的绘画理论,因为现代的美术教育课程中并没有对此做出真正认真的对待,也就使其无法对这些学生的中国画学习、创作发挥作用。

“道技相生”、“气韵生动”、“迁想妙得”等高妙的艺术精神被“多元化”消解。艺术面貌的多元化是好的也属正常,但不能以多元为由消解中国艺术精神的高度和难度。比如,中国工笔画的技法在表现当代题材的作品时,具有一定的时尚性和可操作性,在借鉴其他画种的画法时,也具有易渗透性和可重叠性的特点,这些都成为工笔画的优势。然而,我们也发现近些年一批没有精神指向、徒具新颖样式和高难技巧的工笔作品充斥于各类展览中。当绘画技术化、技术泛滥化的时候,那些我们曾经为之激越的艺术感动消失了,只剩下纯粹形式上的炫技游戏。如果我们能够对中国传统画论静下心来重新读一读,用这些经典的品评观考量我们的作品,就会发现差距,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需要警惕的问题。

此外,目前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体制也有待完善。无论是以收藏传统美术作品为主的博物馆,还是一些倾向收藏近现代或当代美术作品的美术馆,都不能做到对公众完全的开放和资源共享。尤其是对于美术研究者而言,不能获得方便的资料查阅和原作观看,很长时间以来形成了我们的绘画史研究其实是一种“印刷品研究”的状态。这不仅大大削弱了研究者进行正确判断所依赖的鉴赏能力和经验基础,同时也使我们的绘画史、美术史研究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推进。

因此,只有恢复品评研究与作品之间“亲密”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发挥理论的评价和警示作用,从而构建和谐长远的艺术生态。

艺术生态的构建涉及到许多层面、许多领域,其间不无交错与重叠,上文提到的三个方面只做主要问题观之且不免挂一漏万,而这三者也是相互制约、互为促进的关系。同样,文脉承续与生态重建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一来,文脉传统是文化生态需要保护的核心,而重建良好的文化生态正是守护传统文脉的必由之路;同时,只有正确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重建文化建设和艺术发展的良性生态。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美术观”陷入口号甚至是符号化,对于“中国美术观”的建构而言,又常常体现为修补与建设并存、坚守与销蚀之间的对抗,因此,更需要我们在具体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一砖一瓦地进行这样的铺路工作。

辽宁省矿区生态重建主导因子分析 篇8

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包括递阶层次结构原理、标度原理和排序原理。

把一个系统中类型相同的因子组成同一层次, 类型不同的因子就形成了不同层次;整个系统中, 自上而下逐层支配, 形成递阶层次结构。

在建立了层次结构之后, 针对某一层的某个因子, 将下层与之有关联的因子通过两两比较, 用评分的方法, 判断出它们相对的优劣程度或重要程度, 将判断的结果构成一个判断矩阵。再据判断矩阵计算出下一层有关因子的优劣或重要程度的数值, 然后根据这些数值对有关因子进行优劣排序。

为了把判断矩阵中的每个因子定量化, 萨蒂提出了“1~9”比较标度法。比较标度及其含义见表1。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片面性, 在进行两两比较评分时, 作出的判断矩阵一般不具备完全一致性, 为此, 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时, 必须做一致性检验, 以保证判断矩阵不会有太大的偏离, 一般认为一致性检验指标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可以进行层次单排序。

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一般人分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2) 构造判断矩阵; (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 层次单排序; (5) 层次总排序。

2 评价过程及结果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 科学全面的原则。选择的指标要能够充分反映矿区生态环境现状, 全面考虑对矿区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影响的因子, 使评价结果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但因子数量又不能选择得过多, 对于影响不大的因子能省略的尽量省略, 以免给计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 层次间逻辑清晰、同层次因子间相对独立的原则。不同层次间要逻辑关系严密清晰, 按因子属性的不同分层排列, 形成按层次自上而下的逐层支配关系;同层次的各因子要相互独立, 不能重叠, 相关性尽可能小。

(3) 可操作性原则。选择的各因子要能够定量赋值, 便于收集、统计, 便于标度。

2.1.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在矿业废弃地上能否成功恢复植被是矿区生态重建的关键, 与其它区域一样, 影响矿区植被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主要有土壤、水、肥、气、热、光等, 矿区与破坏前相比, 发生变化较大的是土壤、水、肥、热这四个因子, 这四个因子又可细分为13个子因子 (图1) , 按这样的逻辑关系, 建立如下递阶层次结构:

2.2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运算

由于“1~9”比较标度法标度较多, 判断难度大, 使得完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方案进行排序和选优有较大困难。若采用3标度法 (比较标度及其含义见表2) , 则较容易地构造指标对于总目标、各个方案对于上一层指标的比较矩阵。但由于三标度比较矩阵不能准确地反映各因子在某准则下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因此必须将其变换成具有层次分析法特点和性质的判断矩阵, 称之为AHP间接判断矩阵, 然后采用通常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 确定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构造AHP间接判断矩阵必须首先计算各因子的排序指数:

再找出最大排序指数rmax和最小排序指数rmin:

以Bmax、Bmin分别表示与rmax、rmin对应的因子, 则当选取Bmax、Bmin作为基点比较因子, 并按表1定义的9标度值给出这个基点的相对重要性程度dm后, 利用下面的变换式可求得反映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程度的AHP间接判断矩阵:

式中:

根据矿区开采前后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征询有关专家意见, 先采用三标度法构造下一层因子相对上一层因子的比较判断矩阵 (表3~表7) , 计算ri、rmax、rmin的值列于判断矩阵表格后两列, 根据rmax、rmin的值确定Bmax、Bmin, 征询专家意见给出dm值, 一并列于表中。

利用 (4) 式、 (5) 式计算得AHP各个间接判断矩阵 (表8~表12) , 用方根法计算各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 根据最大特征根计算CI值, 然后查RI值表, 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CR值, 将计算结果列于表格后两列。

3 结语

由表3~表13可知, 所有判断矩阵均有CR<0.1,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排序结果为C1>C3>C6>C7>C5>C2>C9>C11>C4>C12>C8>C10>C13>C14, 其中前3个因子权值较大, 说明影响矿区生态重建的主导因子为降水量、土壤颗粒级配和基质风化速度, 这与多数矿区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土壤状物质、持水能力低下的事实相吻合, 因此, 在矿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区及进行矿区生态重建措施配置时, 应主要考虑这3个因子。

摘要:辽宁省矿业废弃地面积大, 对生态环境破坏剧烈, 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影响矿区生态重建的因子很多, 摸清矿业废弃地生态重建主导因子, 是尽快恢复矿业废弃地植被、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关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矿区生态重建的因子进行系统分析诊断, 结果表明辽宁省矿区生态重建的主导因子为降水量、土壤颗粒级配和基质风化速度, 在矿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区及进行矿区生态重建措施配置时, 应主要考虑这3个因子。

重建初中生阅读生态的理由及思路 篇9

我国的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 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作为正处于阅读的黄金时期、应该成为阅读主力军的初中生, 其阅读现状也极不令人乐观。2008年初,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66所学校的万名初中生中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 全部阅读过四大古典名著的学生只占27.7%, 阅读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

一.初中生阅读生态现状

1. 虽然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有近八年的时间, 但当前仍依惯性运行的应试教育体制, 造成了教与学价值观的严重的功利性, 老师和学生更看重学习能否很快产生直接价值即考试分数的增加, 学生的生活被课堂教学、作业和培优所占满, 很难有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阅读带来了冲击。学生几乎被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视觉信息包围, 呈现形式相对单调的纸质读物渐渐难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3.受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初中生一般不太愿意阅读有一定内涵、用文字再现精彩情节呈现美丽风景的纸质读物, 普遍喜欢轻松、娱乐化的阅读。

4.教师和家长大多重视孩子们对教材及相关延伸材料的阅读, 不太重视对其课外阅读的引导;还因为一些教师和家长自身就很少阅读, 自然无法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

可见, 当下初中生的阅读生态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身体力行地加以引导。

二.重建阅读生态的几点理由

1.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人们要想获取知识, 亲身实践固然很重要, 但阅读是主渠道。因为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主要载体是书籍, 书籍将人类的经验成功、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让后人通过读书快捷而准确地获取知识。

2. 阅读改变人生的宽度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阅读情况。人的生老病死、健康与否, 与基因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基因在人的精神的成长过程中远远没有那么重要。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动物, 就在于人类有通过阅读建立和不断丰富的精神世界。并非所有的人在进化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关键在于他能否从先辈的精神世界里汲取营养。《阅读改变人生》一书的编者巴丹曾感慨地说道:“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古人则用“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导人们努力读书, 以此改变命运。今天, 读书同样是改变命运的利器。

3. 阅读使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载体是书籍, 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打造出一本本文化经典。每一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从中得到的思想观点、审美情趣可以汇集成一个巨大的时代潮流, 在不经意中传播着文化, 打造着精品。

初中生正处于阅读的黄金期, 尤其需要一个健康的阅读生态环境。许多有远见的教育专家、教育管理者、老师甚至家长开始注意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他们希望孩子多读书, 多增添一些文化内涵, 但是在指导孩子阅读的问题上却显得一筹莫展, 不知道到底要让孩子读一些什么样的书, 怎样阅读。而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说, 所学专业的优势和所教语文学科的特点, 都将其和阅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成为重建初中生阅读生态、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主力军, 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有所作为。

三.重建初中生阅读生态的几个思路

1.建立健康的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本应是一种精神享受。“让学生快乐地阅读, 在阅读中获得快乐”,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养成健康个性, 使阅读成为终身需求和习惯, 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建立并坚持什么样的阅读教学理念呢?从教学目的来说,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考试取得好分数, 而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逐步使阅读成为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教学内容看, 阅读不应只让学生读一些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或是风格幽默滑稽的作品, 而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有一定思想内涵、语言优美耐品的文章, 尤其要反复阅读经典书籍;从教学方式看, 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 也不能让学生在阅读时仅仅把一个个文字和标点转化为脑海里的印迹, 而应该教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运用不同的加工策略从文本中提取丰富的意义;从要达到的效果看, 阅读教学应该营造出一种师生互相感染的氛围, 让学生的精神面貌悄悄地发生变化, 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都得以提升。

2.确定和新课标精神相宜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形成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因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虽然语文教师们都有强化阅读教学的意识, 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对课文进行“抽筋扒骨”式的“理性”分析, 七嘴八舌、热闹非凡的师生问答, 或大量机械的练习等现象, 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诵读、多感悟、多积累。当然, 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也不是没有必要, 只是不要太过琐碎和程式化。无论是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还是对阅读方法的介绍, 都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其阅读能力的形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在大量具体的阅读实践中通过诵读和感悟自然习得。

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背诵、多积累、多涵咏、多体悟,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所在, 也是新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基本理念的体现。教师在讲解课文前, 要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最好精心设计几个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有所思的问题, 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思考、体悟。

实施新课程后, 广大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创新, 探索出以下几种和新课标精神相适宜的阅读教学的新形式:

⑴对话式阅读教学

现代阅读教学观认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 如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学生与作者 (文本) 的对话、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以文本为中介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

⑵探究式阅读教学

在学生通过阅读基本上熟悉了阅读材料后,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探究主题, 让学生分组研讨, 课后查资料、讨论, 整理出探究成果。

⑶自主式阅读教学

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如:教师推荐阅读的篇目, 给出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提出阅读的要求,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自主阅读。

⑷对照比较式阅读教学

即将文学作品与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比较赏析, 或对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⑸问答式阅读教学

也可归为对话式阅读教学, 不过更加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 问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老师先提出若干个问题, 学生在逐个解答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然后学生提出问题, 由老师答疑解惑。

此外, 还有一些创新型阅读教学方式, 如编课本剧、写调查报告等。

要注意的是, 不管采用哪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都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让学生多读, 在读中感悟, 在感悟的基础上探究。哪怕学生当时不能全懂、全消化也不要紧, 那些诸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知识以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语感、韵味等, 都是在阅读实践中渐渐获得的。

3. 做阅读的示范者和指导者

英国作家和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认为, 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富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给予帮助和示范, 阅读者遇到的所有障碍都可以被克服。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能很好地起到这种帮助和示范作用的成年阅读者非语文教师莫属。自身专业的优势, 使得他们能够从选书、朗读、默读、理解、概括、判断、创意、提问、讨论等各方面对学生施以专业的指导。基于此,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阅读驱动力、较大的阅读量、不断增加的阅读积累, 才能为学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强有力的智能储备。教师为学生开列的书目, 自己首先应该读过, 对重点图书更要研读;对要为学生作示范朗读的篇目和要讨论的话题事先应作精心的准备, 在自身阅读实践和阅读指导实践中不断探索, 积极思考。

4. 为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阅读的实际水准及阅读需求, 制定学年、学期、月度、周阅读计划, 既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阅读, 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有了制度保障和时间制约, 能有效消除学生在阅读的初级阶段因惰性可能出现的中断、延误阅读的现象。

5. 保证学生有充裕、固定的阅读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作保证的,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安排适量、安静、独立的阅读时间。七、八年级的学生以每个单位时间40—45分钟为宜, 九年级学生则以45—60分钟为宜。

学生更多的阅读是在家里进行的, 为了保证其课外阅读的时间, 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时间, 严格控制作业量。让学生在每天做完作业后、每个双休日的下午, 能持续、安静地阅读半个小时,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形成定时阅读的习惯。

6. 为学生创造丰富的阅读资源

要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必须为他们建立足够的阅读资源储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对象有两类——书籍和期刊。那么, 哪些类型的书籍适合初中生阅读呢?

(一) 图书

⑴讴歌民族精神、赞美高尚品格, 引导青少年树立不断进取的人生志向的书籍。

以讴歌坚强勇敢、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赞美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高贵品质为内容的书籍, 均能滋养青少年的心灵。如上海三联书店的《为生命喝彩》, 用真实的故事, 展现出我国当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顽强精神, 能给青少年读者以启示和鼓舞。

⑵反映青少年生活、心理、情感的文学艺术作品。

少儿文学艺术作品无论是小说、童话还是报告文学,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审美观及世界观的养成、健康心理及良好性情的培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 近几年来畅销的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伍美珍的“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等, 或因为情节曲折离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 或因为人物个性独特、语言优美, 成为少年儿童热捧的对象。

除了本土原创少儿文学作品, 国外优秀的少儿图书也应该进入我们的储备库, 以此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意大利作家普密尼的《马提与祖父》、美国作家芭芭拉·库尼的《花婆婆》等, 均曲折生动、纯真感人, 是绝好的情商教材。

⑶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

虽然经典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离初中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 初中生在阅读某些名著时甚至还会碰到许多语言文字的障碍, 但这种阅读仍然十分重要。我们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体味名著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 获得审美愉悦, 从而不由自主地去分析、思考名著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当然, 由于生活阅历和思想认识的不足, 初中生对名著的理解会存在一些障碍甚至会出现错误, 需要语文教师施以必要的指导, 明确告知名著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 引导学生多接触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题材的经典名著。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阅读, 让他们讲述各自的阅读心得, 或者就某个故事、情节乃至某个人物形象展开探讨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是, 自己首先爱上名著, 认真阅读、感悟名著。

⑷科普和知识类图书。

科普和知识类图书, 富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引导青少年热爱科学, 养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科学读本珍藏本丛书》, 分成《聆听大自然的呼吸》《生命的颜色》《地球还会转多久》《科学家不能做什么》等八个分册, 力图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 将更多与科学知识相关的人文背景、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因素包蕴其中, 能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关注自然。

(二) 少儿类期刊

在成熟中不断创新的少儿期刊同样应该进入我们的储备库。少儿期刊作为一种服务于青少年教育的期刊, 承担着抵御不良文化侵蚀、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任。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 现有的二百余种少儿期刊无疑应该而且能够为创建书香校园、丰富少年儿童的课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从刊物的内容看, 少儿期刊可分为两种:

(1) 生活类期刊。这类期刊主要反映学生的生活、心理、情感, 以小说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散文为主, 有人也称之为青春类期刊。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困惑及情绪变化、追踪其成长的过程, 甚至表现这一时期少男少女们的朦胧情愫, 这类期刊深受初中生们的喜爱。比如《少年文艺》《少男少女》《青苹果》等。此外, 由郭敬明主编的新锐青春类期刊《最小说》面市后即以其好看的故事、唯美的封面、精致的版式、漂亮的插图受到了学生们的狂热追捧。现代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 缺少玩伴, 和老师、父母又存在着思想上的距离, 难以找到倾诉和交流的对象, 生活类期刊便像朋友一样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这类期刊在丰富初中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使之形成良好的情商等方面, 有一定的作用。

(2) 教辅类期刊。从办刊宗旨看, 这类期刊主要是为初中生的学习提供辅导、帮助。诸如指点学习方法、解题思路, 提供和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学习材料, 以夯实课本知识、拓宽视野。教辅类期刊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生活类期刊, 在少儿期刊中的比重占到了70%以上, 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谈到教辅类期刊, 有人说它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是应试教育的又一推手。对此, 我觉得应作一些客观的分析和评判。且不说在过去教育资源稀缺的年代, 教辅期刊为教师补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学习资源作出的贡献, 单从自本世纪初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辅期刊自身的变化和所起的作用看, 仍然是其它读物不可替代的。

众所周知, 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但这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仍然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施素质教育之间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 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只是要把握好度, 亦即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学习的强度。教辅期刊就是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难易适度、视野开阔, 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课外学习环境, 使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增长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事实上, 在实施课改的近8年时间里, 教辅期刊紧跟课改的步伐, 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需求, 转变办刊理念, 不断调整办刊宗旨, 革新栏目, 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进行了很多探索, 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翻开一些比较受读者欢迎的教辅期刊, 你会发现它们大多装帧时尚、精美, 栏目设置和选文既体现出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考虑到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接受心理, 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能较好地拓展课堂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扩大视野, 增长见识。比如《语文教学与研究》的“读写天地”版就既好看又耐读, 在学生中颇有市场。很多教辅期刊以读者为本, 将关注的目光投到了学生学习以外的其它方面, 包括心理、情感等, 增添了生活类期刊的元素, 使得教辅期刊不仅具有辅导学生学习的功能, 还有为学生排解烦忧、培养良好情商的作用。

当然, 初中生阅读生态的重建非一日之功, 重建途径也远非文中所论几种, 但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 只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真正从我做起, 初中生阅读生态的修复之路就不会太遥远。

生态重建 篇10

四川由于其地质地貌发育完整,气候多样,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保存较好,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鸟类650余种,在中国特有的69种鸟类中,四川就留存了37种,位列中国第一。德阳本土野鸟种类丰富,而且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地,市区常见鸟超过100种,是川内最佳观鸟城市之一。

灾后的四川正在加快恢复重建,重建领域包括生态恢复,随着寒冬来临,野生动物的生存栖息状态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次活动在德阳举办,为关注生态恢复建设的专家学者和爱鸟人士提供了一次科学考察和环境评估的良机。

来自泰国的张泽玺是环境学博士,也是资深的鸟友,当他看到清澈的水面上游动着一群群不同种类的水鸟,禁不住感叹:“大饱眼福”。特别是一对中华秋沙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成都观鸟会理事长介绍,此前只在川内看到过一次,仅有一只,此次竟然看到了两只,大家都兴奋不已。张博士感慨地说,这表明,重灾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在恢复,还有了进一步改善。

来自印度的莫汉先生是生物学博士,他说,此前没有想到四川有这么多美丽的水鸟,更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关注鸟类生存、关注生态恢复的人,回到学校后一定要尽快讲给学生们听,组织他们也来观鸟。

中外鸟友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看到了约30个鸟种,数量达数千只之多。参加活动的外宾对此感到十分惊喜,他们说,在山区、林区看到野鸟并不稀罕,在一个重工业城市的市中区看到如此多的珍稀鸟类却不多见。

生态重建 篇11

关键词: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土地整理,模式

1 前言

地震活动是地震灾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驱动力, 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导致地震灾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保护灾区生态环境, 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 是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土地整理三大方面的内容, 其中土地整理对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尤其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发挥着十分的作用。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进行调整布局的重要手段, 是一个重建生态环境系统的过程。土地整理的目标是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而不同区域的土地整理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不同区域由于其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一样, 土地整理的重点、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土地整理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充分考虑地震灾区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根据各区域的灾毁土地情况和灾毁土地类型、土地整理潜力大小, 结合区域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经济社会条件, 选择综合效益最佳的土地整理模式, 以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2.1 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区域生态安全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安全为主体。生态安全包含两重含义, 一方面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 即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生态系统是否处于不受或少受损害或威胁的状态, 并保持功能健康和结构完整;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安全, 即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2,3]。生态安全是区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4], 其特点表现为生态安全的整体性、生态破坏的不可逆性和生态恢复的长期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具有环境系统内在的不稳定性、对外界干扰和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害且难以恢复的基本特征。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或容量是有限的[5], 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阀值, 则必将制约人类的经济活动。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导向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 生态因素已成为重要的约束条件, 将生态安全作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土地资源配置的前提和目标是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1]。

土地整理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根本保障, 土地资源安全是生态安全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也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生态安全型土地利用模式是既保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 又保证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土地供给、有效保护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6]。土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安全和土地生态系统是否能保证人类生产生活的安全, 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 也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2.2 重建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效手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改变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1]。土地利用活动在时空上的积累不断塑造与改变地表不同尺度的格局形态, 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深刻影响着环境各要素[7]。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 通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整理活动是一个重建生态环境系统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将会对区域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影响[8]。一方面, 土地整理是导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发生巨大变化, 对区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关键驱动因子;另一方面,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会改变流域天然水循环过程和水量水质状况, 从而使流域水文过程发生相应变化, 不同的土地整理模式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5]。因此, 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是恢复与重建地震灾区生态、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必须以不破坏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不造成水土流失、不造成灾害增加为基本前提, 必须遵从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科学安全的原则, 遵循生态自然规律, 充分把握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安全控制机制, 趋利避害, 在项目论证前开展地质灾害评估, 保证土地整理在生态阀限之内和土地生态环境容许限度之内进行;必须按照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 集中连片治理, 恢复耕作土壤条件, 治理坡面水系, 完善田间道路, 提高耕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3 土地整理模式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

土地整理是一项计划性、目的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是土地整理的基础, 是决定土地整理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其中, 地形地貌是一种影响土地整理的区域性因素, 它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重新组合分配, 从而影响整理后的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气候因素主要从宏观尺度影响土地整理的条件和整理后的土地用途;土壤条件直接影响土地整理后的土地类型及其利用方向;水文条件主要指地表水和地下水数量、水质及其相关的水利设施条件等, 地表水的多少、分布及其季节变化与土地整理后的土地特性与利用密切相关。

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地震灾区的生态脆弱性决定了震后重建中生态恢复的难度、重点、途径与方法。土地整理目标决定土地整理的内容安排, 而土地整理模式的选择要受到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内容设定的制约, 因此土地整理的目标、内容、模式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由于经纬度、海拔高程、地形地貌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导致不同地区存在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的差异性, 不同的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决定着各地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方式, 影响到土地整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与匹配方式, 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土地整理模式。

3 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土地整理模式

3.1 平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理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指从宏观上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布局的调整, 从微观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内部结构、布局调整的综合措施[9]。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 往往造成大量农村居民房屋受损。地震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增加, 又可能使大量农村居民点处于地质安全隐患区。加之, 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本就散乱, 景观破碎/分割、景观飞地普遍, 致使生态景观斑块缩小, 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地的生态价值下降[10,11]。总体而言, 导致地震灾区农村居民点抗灾能力减弱, 安全隐患增大, 危及区域生态安全, 需要及时迁建和重建。

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 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统筹规划, 有利于地震灾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因此, 平原丘陵地震灾区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 土地整理要以农村居民点整理为主, 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基本功能, 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 防止环境退化;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农村居民点的选址布局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安全, 注重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避让, 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带, 并充分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 同时与灾毁耕地复垦相结合。此外,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中, 还应维系并提高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12], 注重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提高乡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3.2 山区小流域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以及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内的建设用地整理等活动的总称, 是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更大深度上开展的土地整理。山区小流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小流域这一特定生态经济系统为单元, 以保护水土资源为中心, 向生态经济系统输入物质、能量、信息, 以重建、完善、维护系统结构和功能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地处山区的地震灾区一般自然条件较差, 地貌以山地为主, 坡耕地面积较大,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肥力低下, 资源与环境退化, 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交通困难, 经济不发达, 城市化进程缓慢。地震往往造成该区域农地、农房大量损毁,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其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保护好山区植被资源, 对涵养水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处山区的地震灾区应搞好灾后土地整理规划,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 重在保护生态环境, 严禁陡坡森林采伐, 切实搞好震毁植被恢复与重建。根据山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土地整理模式应选择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治水治沙相结合[13],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 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 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 以小流域为单元, 突出生态效益, 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开发。通过坡改梯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 加强对坡耕地的整理改造, 对泥石流、滑坡损毁的耕地不适合作为耕地使用的, 对其采取边坡整平、加固等水土保持措施,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提高耕地质量。此外, 充分利用植被自然修复能力是一条费省效宏的生态修复途径, 因此要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通过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 提高林草覆盖率, 恢复重建灾区的生态系统。

3.3 损毁耕地复垦

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损毁耕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山体滑坡、泥石流掩埋、地埂垮塌、地面开裂沉降、洪水冲刷淹没。地震损毁耕地, 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严重影响到农田生态系统。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土地资源, 灾毁耕地损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采取一系列的土地复垦措施, 使灾毁耕地得以恢复利用, 恢复和重建土地生态环境是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此, 灾后重建必须充分重视灾毁耕地复垦的重要性, 对灾毁耕地复垦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合理设计复垦方案, 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造地、整地, 同时在造地、整地过程中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性, 增强再造地地貌的稳定性, 为农田生态恢复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环境。

上一篇:油气工艺系统下一篇:高校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