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构想(共3篇)
重建构想 篇1
摘要:生物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功能重建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对生物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生物实验室功能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生物实验室功能重建的构想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室,构想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提出, 要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 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功能重建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对于搞好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实验室应是基础设施完备的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首先是一个实验室, 实验室最基本的功能要求是完成学科教学所需的各种实验。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所涉及到的实验内容较多, 仅初中《生物》中就安排了38个学生实验, 而且实验要求也较高, 这就要求我们要建设和完善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目前我校设有一间实验准备室、一间标本保管室、三间实验室, 有放置在专用柜中遮光防潮保存的显微镜30台。为了加强电化教学效果, 实验室还配备有电视机、录像机、幻灯片、投影仪、显微摄像机、解剖摄像机、电脑等辅助教育教学设备。良好的实验环境保证了师生顺利进行生物课教学实验。
二、生物实验室是动植物展览室
生物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其中, 实验观察贯穿于生物学科全部实验中,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培养, 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为此, 生物实验室可分为植物实验室与动物实验室, 进行各种动植物的展览, 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植物实验室中, 可在实验室墙角、窗台等空闲位置摆放各种植物, 并应用植物学分类的方法将这些植物挂上正规的拉丁文、中文学名、俗称以及主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可展示历届学生采集和亲自制作的各类优秀的植物标本;可在墙的四壁张贴教学大纲中校为重要的植物挂图。在动物实验室中, 可简单养殖鸟、兔、白鼠, 摆置挑选出来的、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类动物标本等等。这样, 就会使生物实验室变成一个生物学教学的活环境, 学生步入实验室, 就仿佛进入了生物园地, 让学生们所看、所接触的都是生物世界的不同展现。这些动植物的展览会给学生生物学知识的熏陶, 潜移默化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学教学环境。
三、生物实验室是标本、模型陈列室
传统生物学实验室只有单一的实验功能, 而新课改下的生物学实验室应陈列植物标本、动物标本、人体结构模型等各种辅助教学的标本和模型。与课改相配合的标本和模型陈列, 有利于营造浓厚的生物学科气息, 有利于师生共同探索生命科学中的奥秘, 同时也会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触到到许多生物学知识, 荫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更好地辅助生物课教学。
四、生物实验室跨学科的科教室
生物学是研究大自然的科学, 其内容深邃、涉及面极广, 不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还对人们的饮食、起居等众多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生物实验室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活动基地,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尽管生物实验课题有大有小、时间有长有短, 但是生物实验课的一个共同目的就是, 在让学生获得学习所必须的感性认识的同时, 更好地体验和领会贯穿或渗透于这些实验之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因此, 生物实验室不仅应展示宣传生物学知识, 还应展示与宣传同生物科学有关的多学科的知识, 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比如, 在实验室设立科教宣传栏, 宣传与展示生物学发展史、科学家生平、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学科新进展等等;如条件允许, 还可为学生提供上网条件, 方便学生查阅最新生物学知识。
对生物实验室进行功能重建, 把生物实验室扩充为生物陈列室、展览室、科教室, 将会改变生物实验室传统、单一的实验功能, 有利于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缓解教学用地紧张状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生物标本和模型、增加学生探求生物世界的机会;有利于提供学生自主活动舞台, 营造学习生物知识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重建构想 篇2
多元文化教育在不同的文化群体或不同的国家中, 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当今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使所有学生不论其文化的差异, 都能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认识、技能和态度, 同时也要有助于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
美国学者麦莱迪 (Mcleod, K.A.) 认为, 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种取向, 其中一种就是跨文化取向, 这种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的能力, 造就能跨越自身族群文化限制的个人。多元文化教育包含各层次的群体文化, 它涵盖精神文化的诸多成分在内。从地域上看, 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使教育对象认识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不同表现形式, 并且尽力引导教育对象去认识地域间文化的差异。可以说, 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是多元文化教育涵盖的内容, 也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
二、当前校园体育文化之现状分析
1. 体育观念方面引导的缺失。
长期以来, 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一直在“生物体育观”的“工具理性”下发展, 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却隐藏着对身心的摧残和扭曲, 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 比赛场成了国家利益、民族精神、“功利主义”的竞技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生态奥运”的提出, 标志着人类体育观念的更新, 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目的以远远超越了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的认识, 体育背后强大的“人文魅力”日益显现。从价值目标上看, 体育已不仅是单纯的体质问题, 如果将“增强体质”视为体育教育的目的的话, 那么, 今天的科学技术已可以采取适当的手段、技术, 解决人的体质健康, 如合理的饮食, 良好的生活方式, 适度的活动 (无需教育的自然活动能力, 如走、跑、肢体运动) , 加之医学的进步等, 似乎体育已失去了它的光芒, “生物体育观”面临严重的挑战。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 不是体育“专利”, 人类健康的问题不可能仅依靠体育活动来完成。洞悉体育价值真谛还在于创造文化意义、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构筑理想的人文世界;从价值功能上看, 体育的作用亦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 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 表现在关怀人生现实、促进人的发展和指导精神文明建设;从价值评价上看, 体育的评价标准更注重精神、民族等;从价值实现形式上看, 体育是通过教育和学习等途径, 转化为人的身心素质、价值观念、文化人格和文化成果。可见体育的人文价值趋向已清晰展露。
2. 竞争意识淡泊, 创新精神不足。
东方体育文化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长时间处于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条件下, 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竞技、娱乐为一体的独特风格。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 这种儒道互补型文化中的静止观念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取了支配地位,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所倡导的“静以养生”和“静以养神”, 庄子主张不引导而寿, 用入境的方式坐忘, 行气而生, 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以驱病健体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方式。而竞争性的富于冒险创新性的体育因为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 而没有形成发展的大气候。在体育上则表现为创新精神不足, 竞争意识淡薄, 参与竞争的主动性不够, 以个人为基础的竞争得不到充分发展。在多元文化环境的冲击下, 传统的体育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西方一些大众的体育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比如, 健美操是80年代传入我国的, 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单位、集团等开展很广泛, 因为它是一项体现创新精神的体育项目。
三、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对策
1. 建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学校体育理论框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观念应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 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首先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
2. 设计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学校体育课程。
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从民族和种族争取平等开始, 再延至其他社会不同种族群之争取平等。如性别、年龄、地域、社会阶层、特殊性及其他文化族群等, 除了要排除歧视和偏见, 更重要的是要求学校教育的课程反映各族群的特色文化。具体而言, 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与改革.是落实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重要措施。
3. 注重体育意识的培养。
将现代体育思想融入校园体育文化之中, 校园体育文化理论提出体育文化包括观念文化 (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意义体系) 、规范文化 (法律、道德、习俗) 、物质文化 (服装、器材、设备、设施、建筑等。多元文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它带有鲜明的时代点。
4. 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应该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为教育目标,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着眼于塑造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 充分遵循和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维护人的权利、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和独立意识等为特征, 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的生成和成熟。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是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体育的必然要求。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校园体育文化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 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 大众文化, 西方文化。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下, 校园体育文化何去何从,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角,体育文化,构想
参考文献
[1]高长梅等.《校园体育文化进社余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
[2]魏庆刚:《论构建学校体育文化的原则与方法》.《理论与探索》, 2001年6月.
[3]潘丽萍:《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体育文化导刊》, 2002年2月.
重建构想 篇3
自2004年全球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创建以来, 中国文化与中国民族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已提至文化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不论从国家文化的发展需求, 还是从艺术学的学科建设角度来看, 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与传播都势在必行。此时的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文化贸易的经济层面, 而被看成是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与沟通以及相互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1因此, 中国民族艺术在本土之外的推介, 尤其是西方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态度与评价, 其意义早已被放大到单纯的艺术和艺术市场效应之外, 而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塑造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 文化艺术各领域、各门类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以汉语为桥梁, 以民族艺术为文化载体向世界范围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国家和平崛起、构建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文化战略。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国际格局中传递中国文化声音, 自主构建、修正中国“形象”和中国“面貌”, 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和对话, 实现文化的融通与共享;同时, 民族文化、艺术的输出与传播也是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背景下,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寻求多元文化的自主互动, 增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随着近年北京舞蹈学院在英国成立了第一所舞蹈孔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在丹麦成立的音乐孔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在美国成立了戏曲孔子学院, 文化部设立的海外各国中华文化中心;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四所高校联手协作的“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的艺术研究院力推民族艺术的海外传播等等着力有效的国家行为来看, 我们有努力把中国民族艺术带向世界的祈望, 通过艺术输出为中国文化、中国形象与中国艺术做出自主的文化解读、在世界艺术文化之林确立自我的文化地位。
当下的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新形式、新途径, 其意义早已超越了民族舞蹈传播本身, 她指向的是更深层次跨文化的人类共同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沟通。朱光潜先生曾指出:没有其它东西比文艺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关照和了解。2中国民族舞蹈在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中有着不同于语言和其他门类的民族艺术而独特的传播价值与传播优势:
(一) 跨越语言障碍
语言文字是跨文化传播的首要障碍, 舞蹈则由于其自身的非语言文化符号本质顺利地绕过了这个礁石, 它利用身体语言承载文化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念, 跨越了表层的语言障碍, 易于被文化背景不同的族群所接受和把握。
(二) 美的教育
“艺术之所以存在, 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感受生活。”3艺术教育一直以来被世界各国视为完善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我国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 , 拟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 联邦政府更以行政手段颁布法令承认艺术是一门核心学科, 在教育中具有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和外语同样的重要地位。可见艺术教育在国际教育格局中具有普世性的教育价值和文化地位。
(三) 艺以载道, 一举多得
中国民族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视为一种中国文化的全息元, 与其他文化信息与文化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可以说, 中国民族舞蹈在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全部信息的同时, 也反映、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学习和了解, 不仅能够直观、便捷的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更能对中国各民族地域、人文、风俗、音乐、服饰有一个整体而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二、中国民族舞蹈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什么
中国民族舞蹈作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文化关照下的艺术产物, 从舞蹈姿态、动律步法、伴奏音乐、服饰道具、表演时间、表演目的、表演场地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以天地为本”和道自然的艺术理念, 以舞蹈形态反映出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人们信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将自己所面对的一切看成是具有生命、具有灵性的有机体, 无论是“万物有灵”观念下的“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 还是“物我相融”艺术关照中的“我看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看我亦如是”, 无不体现着人们以“天人合一”、“物尽其性”的艺术态度和文化思维在创造艺术。早在西周时期, 古代宫廷即用《六代乐舞》中的《云门》祭祀天神、《大咸》祭祀地神、《九韶》祭祀四望、《大夏》祭祀山川、《大濩》祭祀妣祖姜嫄、《大武》祭祀周始祖, 人们期冀用最高礼制的乐舞形式礼祭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以求得“天地之和”。中国古代乐舞服饰中的“天冠地履” (出自:司马迁《史记·日者传》) 更以“天地之象”为冠履, 把人立于“天地”之间, 通过服装配饰的审美追求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文化影响。
中国民族舞蹈擅长以舞明心, 借以人格化的自然山川、花鸟虫兽影射人生与大自然的生命哲学, 通过舞蹈描绘天地万物、四季更替所潜藏的自然之道, 以舞蹈“体道”自然、生命和宇宙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从而激发人的“向善”向美”“向仁”之心。这种超越高蹈的精神追求是保证中国民族舞蹈实现跨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 也是实现中国民族舞蹈从技术层面的实践体验走向舞蹈文化意义共享的目标所在。在这种“取道自然”又“极天地之和, 融万物于身”的有机宇宙观的支配下,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充满变化, 又错落有致的“阴阳”美学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维, 以这两组为基础的整体、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国民族舞蹈最基础、最本质的哲学观与艺术观。中国民族舞蹈以艺术的形式凝结、体现着“阴阳推荡”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维, 它们凝聚着中国民族舞蹈中最具文化意义的美学追求与思维方式, 符合中国民族跨文化传播所要传递的文化精神。
三、中国民族舞蹈怎样进行跨文化传播
当逐步厘清“为什么传播”和“传播什么”后, 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正是一种“转向他人”的传播行为, 它所指向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共享, 而是通过“对话式”的传播共同创造一个更大的人类认识的空间。在这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对话过程中“传播主体”和“接受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绝对概念, 而是一个互为主体、互为受众的动态而开放的角色观念, 我们不仅需要“说”出我们的舞蹈和文化, 同时需要根据受众的信息反馈“听”到她们的文化声音, 以调适自我的传播经验, 达到文化“交响”的理想状态。
首当其中, 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合格的传播主体——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Gatekeeper) :他需要摒弃单一的民族化情节, 用全球化的视野关照中国舞蹈的文化输出, 通过对舞蹈艺术形式的筛选和再编码, 将有文化价值的舞蹈形式打造成有文化吸引力的舞蹈形式。
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大致可以为三类不同的传播主体:1.以舞蹈编导主创和演员为传播主体, 通过专业性质的舞台表演或与跨界艺术家的实验合作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定位于有较高艺术修养、审美鉴赏力和经济实力的受众;2.以国家公派舞蹈教师和所在国本土教师为传播主体, 通过提炼、加工、整理后的中国民族舞蹈教材作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定位于对中国民族舞蹈有学习和实践兴趣的受众;3.以所在国舞蹈爱好者为主要传播主体, 通过节庆表演、健身性质的广场舞为主要传播内容, 目标受众为所在区域的广大民众。通过上述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传播定位, 实现中国民族舞蹈多极化的传播路径。详见下表:
其次,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 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 没有受众的反应和评价, 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效能和效率。”4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最终是否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受众的定位与分类至关重要。只有将目标受众群体定位准确,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中, 首先需要明确受众群体不是传统意义上消极、被动的学生或“靶子”, 而是积极参与到整个交流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对话人, 我们的传播不是单项的文化传递行为, 而是双向的文化沟通与互动。受众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所习得的不同文化立场、文化价值观、文化理解度各不相同, 同一社会环境的受众又因知识结构和心理构造的殊异呈现出独特的个人差异。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应针对群体差异、个性差异和不同的艺术需求, 对“现实受众“、“预期受众”和“潜在受众”调整出相对应的舞蹈传播内容与演出形式。
跨文化传播隶属庞杂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既与社会中其它系统相联系, 又具有其自身相对的独立性, 它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与社会系统有着互动的关系。研究跨文化语境中的有效传播途径必须将传播活动放置于整体社会系统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这一“系统研究模式”, 不仅需要关注传播活动内部的微观环节和传播要素, 更需要注重考察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 将传播活动放置社会系统整体环境中加以研究, 重视外部环境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可以说, 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 是一个多变量系统的互动过程。
在综合借鉴赖利夫妇“系统研究模式”和邵培仁教授“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的基础上, 为考察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新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视角。这一全景式的研究模式要求我们既重视舞蹈传播活动的各个主要环节, 同时注重考察传播系统的整体与局部、要素与因子、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的有机结合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整体互动, 有意识地把各个环节与要素始终归并到社会整体的互动之中。譬如: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历史背景因素有哪些?影响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外在条件是什么?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舞蹈时, 怎样利用“意欲传播”的舞蹈信息去吸引受众、刺激受众, 使目标受众产生好感并最终形成文化认同?怎样利用社会宣传的舆论力量, 在舞蹈消费时, 促使个体系统产生从众心理强于个体的主体抉择?由此, 笔者依傍前学, 绘制出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图:
(C=传播者;M=舞蹈信息;R=受传者)
如图所示: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在社会系统互动模式中的子系统, 它既有自身的独立性, 又与社会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以“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需求”的社会背景为舞蹈传播的外部动因,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海内外华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为内部驱动力, 以中国民族舞蹈为主体传播内容和中华文化之载体, 以舞台、教学、广场等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向目标受众传递“符码化”的舞蹈信息, 并积极利用市场的反馈机制, 及时调整、完善舞蹈传播的技巧与策略, 在全面考察和审视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同时广泛而密切地与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最终顺利地完成中国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这一模式强调了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能动性与双向性, 昭示了舞蹈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不同的传播环节相链接构成了社会活动的整体形态, 而社会的整体形态又会随着传播的流动而逐渐地改变与发展。
传播模式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传播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构建跨文化传播模式不是为了再现传播活动的全景过程, 而是帮助人们以简便、清晰地方式把握传播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与机制, 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揭示它、研究它, 从而更好地实施传播活动。深入传播实践才能检验传播模式架构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这一模式架构将在实践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以检验批判为手段, 以有用有利为旨归, 不断完善、修改、调整以更加有效而准确地引导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切实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联, 从而正确、积极、主动地干预与控制跨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 使中国民族舞蹈跨文化传播得以更加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2]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 1998.
[3]姜飞.《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新闻大学》.2006 (1) .
[4][俄]尤里·鲍列夫周启超译.《文化范式的流变与世界文学的进程》.《文学评论》, 201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