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

2024-07-29

家园沟通(精选12篇)

家园沟通 篇1

摘要: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园的紧密合作,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唯有把家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给予幼儿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进行家园沟通,积极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家长,教师,沟通,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宗明义地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重要性。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家园的紧密合作,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唯有把家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给予幼儿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二字,所以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尤为重要。

一、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

1. 幼儿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中,幼儿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幼儿园要求家长按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导致家长处于被动地位。

2. 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很专制,有的家长很民主,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

3. 沟通缺乏艺术性

在日常实践中,部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缺乏艺术性,以单纯呆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不会因时因地变化,遇到简单的问题时还能应付,遇到较棘手的问题就不知如何对待了,往往导致家园沟通的失败。

二、如何与家长沟通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讲究方法的。在当前家长普遍重视智力开发,忽视社会性教育的情况下,沟通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1. 对孩子的爱是家园沟通的基础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教师与家长的距离拉近,使家园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本班天天妈妈找我谈论孩子情况,孩子回家跟妈妈说:老师很久没表扬我了,红五星也很久没拿了,在幼儿园没劲。我仔细一想:这几天,天天行为比较反常,无论做什么都不主动。每次做的手工作品、画的图画都不愿意拿出来给老师、同伴看,总是偷偷地藏起来,集体活动有时也不愿意参加。每个发展中的幼儿都有需要,他们有某些共同的需要,又有其各自特有的需要。天天受尊重、受重视、得赞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家长的反映,引起了我的重视,稍加注意,天天就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满足了他的心理需要,家长也放心了。事实告诉我们:教师爱孩子是家园沟通的基础。

2.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刻与家长短暂交谈,及时互通信息,或利用家访、电话等形式,借助形式多样的沟通渠道,建立相互间不断沟通的机制,传递相互间的信息,矫正双方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弥补双方的不足。教师可委婉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并与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尊重家长,对家长一视同仁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在家园沟通时,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同时,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多交流,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4. 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提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发挥语言的魅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更多地走进家庭,所以网络成为家园沟通的另一种形式,而且这种形式不容忽视。我们可以建立幼儿园主页、各班级主页,开设班级相册、快乐生活等栏目,让家长每天都能看到班内、园内孩子的生活、活动情况;家长留言栏目让家长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给教师反馈一些比较真实、切合实际的问题,促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 创设“主题活动墙”

为了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为了家长与自家的孩子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本学期本班创设了“主题活动墙”,环境创设紧跟主题活动的步子走,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始而起步,家长们踊跃地帮助幼儿提供材料、知识,以及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早期阅读作品,通过教师们的整理、系统化,把幼儿们最迫切需要的内容展示在墙上,以得到孩子们的共鸣。“主题活动墙”开设以来深受家长和幼儿的欢迎。家长们夸教师们帮他们找到了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机会;孩子们则沉浸在无限制的探索与幻想中。而我们的教师也偷着乐呢:因为孩子们对每个主题活动的兴趣更高了,探索欲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 开办“家长沙龙”

“家长沙龙”是从家长会上诞生的一种新型的家长会。它灵活多样,一改传统家长会“一言堂”的单调,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家长沙龙”里,家长与教师相互理解、配合、支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了家园互动。

在日常教育中,家长与教师不断的互动和有效沟通能够促进家园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家园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家园沟通好了、合作好了,孩子们才能健康地成长,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家园沟通 篇2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独特作用,而幼儿园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幼儿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幼儿不只接受幼儿园教育,同时也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加强这两种教育的联系和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双向互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下面就如何做好家园沟通工作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一些看法:

一、练好家园共育基本功

1、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发展情况

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发展情况。如幼儿健康状况、语言、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老师间要相互沟通班内幼儿情况,达成对幼儿评价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细心、耐心,对于幼儿优弱势做出分析,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以及个性化辅导教育,我们都要装在心里,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了解幼儿,为我们家长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会了解家长的需求

我园处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育儿理论作指导,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由于不想再让孩子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很高,他们认为“孩子学会做几道计算题,会写几个字’就没有白上幼儿园,并不很重视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对幼儿园的活动不积极参加。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各种机会、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宣传正确的育儿理念,并通过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教育。家长听到了、看到了、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认同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的工作更加支持了。

3、客观公正地反映幼儿在园情况

在我们非常了解幼儿的前提下,应该与家长保持不断的联系。将幼儿在园情况如实反映给家长。在向家长反映幼儿情况时,教师一定要非常客观、公正。“先报喜,后报忧”,对幼儿的优点和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和期望,充分表达对孩子的喜爱,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尽量用提醒的口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减少家长的防卫心理。

二、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做家长的知心朋友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做好家园合作的前提是了解家长,促进家园合作的基础是信任与沟通。家园携手合作实现共育,必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我班是新入园的小班,我在正式开学前组织了第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班级养成教育的培养思路和教育计划,并邀请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设施,学习环境,安全保护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发放了“调查问卷”,从问卷中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家长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具体教育行为特点等。

另外,老师与家长沟通说话要注意讲求技巧。例如:孩子犯了错误,不是直接找家长告状而是像唠家常般先说说孩子的情况以及优点和进步,再对孩子的缺点提出建议,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心意,以真心诚心换取家长的信任理解。

三、灵活运用家园沟通方法并积极创新

沟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创造新的方法。比如:有的家长经济条件较好,有知识,性格高傲,刁难,对待这种家长,教师要热情、真诚、主动,要有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找你的勇气。有一个家长在孩子刚入园时,对老师的态度比较冷淡,电话沟通时表现的比较没有礼貌,但是我用我的热情与真诚来打动他,抓住家长都想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的心理特点,我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在园情况,分析孩子的优弱势,并且针对孩子某些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指导建议。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当然也改变了对老师的态度,现在当老师是专家,有问题来诉苦,并寻求办法。

又如:有的家长要求很多,包括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方面的要求,甚至对幼儿园的教育持有怀疑的态度,对待这种家长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班佳佳刚入园时很胆小,非常不愿意表现自己,家长要求很高,在开学后不久,就提

出了如果我的孩子没有变化,我们就退学。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进步也需要时间,并与家长约定一个学期的时间,学期中班级教师达成一致,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学期末展示时,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肯定了老师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和第一线的老师,我深深地认识到家园共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对孩子的益处,以及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同步对孩子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尽量动员每一位家长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来。

换位思考 家园沟通 篇3

老师需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需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地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那就会更容易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家园沟通就会更加畅通。

也可以在班级的家园联系栏中开设“夸宝宝”“我的育儿心得”“我的问题”等专栏,让家长参与其中。栏目里可写孩子在家的表现,让家长畅所欲言,也可写上家长的困惑等等。家长园地不能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要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搭起一座彩桥。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自然会产生信任感,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

家园沟通,从心开始 篇4

一、用诚心换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 为了孩子, 他们愿意付出一切。而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也同样如此,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能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孩子表现好或有进步时, 我们会马上与家长分享、表扬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退步时, 我们会立刻与家长交换建议、研究方法。孩子的一举一动, 不论是好是坏, 只要我们真诚地与家长交流, 家长就能体会到老师的一片诚心。例如:许子桐、黄彦霖是我们班上最调皮的两个孩子, 家长也知道自己孩子的特点, 十分重视, 每天都要向老师了解情况。我们总是耐心地与家长交谈, 并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 先表扬, 再指出不足, 避免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家长也容易接受, 然后和家长一起分析、研究, 寻找原因, 共同教育引导孩子改正缺点。渐渐的, 两个孩子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与小班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老师与家长像朋友一样诚心诚意地沟通交流, 家长非常支持幼儿园的教育,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为了能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更多的参与的机会, 我们常组织各种开放式活动, 如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活动、每周一次生成活动、结合节日季节的庆祝活动等, 可这类活动需要大量的材料准备, 于是每次活动前都发动全班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本学期教学活动很多都需要家长配合开展, 如在“人们怎样劳动”的主题教育活动中, 需要请家长帮助孩子调查生活中的纸制品, 并作好抽样和记录;在了解爸爸妈妈的活动中, 还要请家长事先和孩子一起填写调查表。再如在“好玩的小实验”主题教育活动中, 每次孩子在幼儿园进行了实验探索后, 回家后家长都要帮助孩子继续操作尝试, 以拓展幼儿的思路, 并将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从每张记录表上可以看出, 家长们都很有耐心。一次一次地请家长收集物品、调查、记录, 确实很麻烦, 但家长知道老师诚心为了孩子, 所以他们都非常配合, 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这样才使我们的各项活动顺利地开展。

二、用细心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满意

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们, 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细心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 让家长放心、满意。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 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秋冬交替天气变化无常, 或冷或热, 幼儿容易感冒, 我们特别注意幼儿的活动量和穿衣情况, 及时给他们穿脱衣服, 每次大小便后, 我们都注意提醒帮助幼儿把衣服塞好, 以免着凉。

在幼儿园, 我们细心地观察孩子们的每个状况, 发现哪个孩子有咳嗽、厌食等异常及时通过谈话或电话方式与家长联系, 以便家长给孩子及早治疗。有一天早上, 我们发现薛茗予小朋友的小便次数比以往要多, 而且这一天她的情绪极不稳定, 放学时马上和她奶奶反映了情况, 并请奶奶带她到医院检查, 发现是神经性心理紧张引起的。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伤害, 事后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引导, 帮助她放松心情, 调整心理, 使她逐渐恢复了正常。家长们都十分感激老师对孩子的细心照顾和关心, 增强了对老师的信任感。

三、用真心帮助家长解决特殊情况

人与人相处, 需要双方都能用真心去对待, 才能长久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与家长的接触中, 我们始终捧着一颗“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的真心, 只要家长有什么需要, 我们就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许子桐是单亲家庭, 母亲一人带着他;刘宇昊的父母都是教师, 对这些特殊的家庭, 我们更加注意关心, 平时在与家长的交谈时, 我们经常询问家长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如果有什么困难或困惑就可随时和我们联系。有一段时间何佳依的胃不好, 家长关照三餐只能吃粥和饼干, 于是我们特别注意每顿为她开小灶。高俊的父母上班都很早, 下班有很晚, 家长很烦恼孩子的接送问题, 我们知道后, 告诉家长把孩子早点送来, 晚点来接没有关系的, 我园都有值班老师照顾, 老师的话打消了家长的顾虑, 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四、用虚心接受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人无完人, 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 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遗漏, 有时会影响到幼儿和家长, 所以我们经常主动地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促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家长们也十分诚恳地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建议, 如胡昕宇的妈妈提出能否准备一些餐巾纸, 放在孩子容易拿取的位置;龚真韵的妈妈向我们提议能否在每月的月头发放教学内容报, 这样有利于家长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 等等。这些对我们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我们努力去改进。

家园沟通讲座心得体会 篇5

这是最直接而又经常使用的家园联系方法。由于有“培养好孩子”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经常会自发产生交流教育幼儿情况的对话,我们发现这种对话形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育儿意见的交流,对进行家教指导大有益处。

(一)教师与家长间的对话

教师与家长在接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关于孩子的各种对话,以老师接待的目的性为标准,这种对话形式可分为随机接待和有针对性接待两种形式。

1、随机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长来校接送孩子比较集中的时间,来校家长比较多,我们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开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作简明的答复。

2、有针对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个体,我们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根据幼儿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待家长。这是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具体指导形式。

由于受环境、职业、学历、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也是个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家长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对隔一代的孙子孙女非常疼爱,他们关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吃饭等情况,而较少关注孩子的个性、品德、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对这类家长,我们从他们关心身体方面入手,先谈孩子在校的午餐、学习等情况,再涉及其他领域;而对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我们就从孩子在活动中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状况入手,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方面;对工作比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长,我们则开门见山,直入要点,避免迂回而行;对性格内向或对幼儿教育存有偏见的家长,我们则从大家感兴趣的、熟悉的时事入手,等双方感情比较融洽时,再慢慢转向主题。但总的一个要求,我们在进行指导时,总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之处,然后婉转地指出不足,切记命令式或一味责怪的口气,这已作为我们接待家长的一个原则。我们经常用“孩子现在什么地方进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点,相信进步会更大”、“孩子在××方面表现很好,如果×××方面再怎么样,就更加好了”等话语,使家长听了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乐于接受。

(二)家长与家长间的谈话

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意识到,家长在家庭中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介绍。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间的结对子活动,期初根据家长及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二个或几个结成一个对子,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如:请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经验丰富的家长回答其他家长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办?”、“孩子人来疯”等问题。让家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导其他家长,显得亲切、随意,也更有说服力。教师此时的指导功能就在于牵线搭桥。

二、宣传活动

对话活动只是接待、指导个别或一部分家长,解决的也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问题,还有家长需要认识或了解的一些共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指导,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进行宣传活动。

家园学习园地栏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门口自办《学习园地》,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填写有关内容,内容及时更换,它是反映各班教学工作的情况的一扇窗户也是开展家园交流的一块园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标及计划、具体活动安排、表扬好人好事、出通知等。《学习园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间都能看到,使家长既了解了教学内容,又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询活动

我园每学期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局限于几次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因而产生了需要经常咨询的迫切感。我们根据家长的呼声,把这种咨询活动延伸到了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终,家长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样,其次让孩子担当一定的任务,培养责任感,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等,家长豁然开朗

家园沟通的互动探索 篇6

关键词:家园沟通;联系;感谢;意见

幼儿家长掌握的知识也更广泛,对幼儿教育知识的需求也更高,对幼儿教育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然而,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家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联系

你应该计划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老师经常性的联系,比如家园联系本,电话沟通或专程面谈等。如果你觉得面谈笔写字来得轻松,就请老师安排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不过即使时间很充裕,也尽量让谈话简洁。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都尽量让孩子参与进来。可以让孩子在联系本的封面画上自己喜欢的标记,或者委派他当小信使,担当传递联系本的重任。

如果在早上入园时找老师沟通,一般来说,老师只能给你两三分钟来谈问题。因为这个时候老师很忙,要观察每个小孩的情绪,检查必带的东西是否带齐,因此除非孩子带病带伤入园,要拜托老师照应,此时不是深谈的良机。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是家长接孩子的高峰期,老师也是应接不暇的。过了下午五点,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了,老师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此时的沟通才有利于双方谈得深入,谈得心平气和。

二、感谢

即使你对老师的工作有不满或建议,也首先要表达感激,这是对于除你之外为孩子花费心血最多的人的感谢和肯定。如果老师在你的孩子身上抚触了额外的精力,比如孩子生病,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更应该由衷地表达感激。

注意捕捉孩子对于幼儿园的评价,如果他流露出“幼儿园可有意思啦”的话语,请原封不动地转达给老师。

三、参与

即使你的工作很忙,也最好能拿出一点点时间关心一下幼儿园最近在做什么,然后想办法参与进去。如果近期主题活动是养蚕,可以给孩子讲讲你小时候养蚕的故事,或者在网上给他收集一些相关图片。你可以把在家进行的配合工作告诉老师,以增进彼此的友谊。

老师分配的任务小朋友总是相当重视,而你的关注,会让他投入更大的兴趣和信心。

四、意见

当你对老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时,尽量在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不要担心老师在孩子身上打击报复,反过来想一想,当老师知道你的孩子能够将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转述给家人时,她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如果老师的做法已经到了你所不能接受的程度,你可以直接找园长或教学主任沟通。

一般情况下,你和老师就不同意见展开的对话,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很多沟通话题不可避免地将议论到孩子的性格缺陷、生活能力缺陷,以及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缺陷。因此避开孩子的在场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会强化孩子在这方面的自卑与不安。怎样避免孩子在场呢?很简单,谈话当天可由父母双方一起去,其中一方带孩子去玩幼儿园的大型器械,另一方留下来与老师交流即可。

五、当孩子有不舒服但又必须拜托幼儿园看护时

虽然有晨检,但有些孩子的健康状况不佳,却未必能引发老师的关注。此时父母必须将孩子的病况告知老师,说明没有传染问题,以便于老师安排食堂做一份清淡的病号饭,并提醒孩子增减衣物,减少活动量并安排休息。

不要等到孩子已经遇到问题才去做这件事情,也不要担心孩子自己去幼儿园安排的家长接待日之外讨饶会遭到老师的白眼。通过一个简单又值得探讨的话题与老师结识,并为今后留下详细沟通的机会就可以了。你和老师之间的融洽关系,将大大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六、当孩子昨日受伤而老师未及时发现时

即使你不想追究谁的责任,遇到这种情况也要告诉老师,提醒老师对全体小朋友进行安全教育,如有“肇事者”,应找他特别认真地谈一次话,以杜绝“事故”苗头的再次发生。这也是对幼儿园的关注与负责。

七、当孩子没有听清回家后的功课时

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自家宝宝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老师没有发现;要么是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和任务没有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孩子和家长都会有遗忘。提醒老师改进“布置功课”的方式,可以方便父母和孩子共同执行。

毕竟两三个老师要照管三四十个孩子的生活起居、活动安排,留心到他们每个人的情绪变化,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所以平时要求孩子们步调一致也是为了方便管理,带着某种不得已的成分。父母跟老师去做沟通,多数是希望老师给予自家孩子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照应到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些要求可能会给老师带来额外的压力和不便,对此,千万不要以指责、对峙的态度去参与沟通,不要說“您有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或者说,“我家宝宝受了这么大委屈您都没有注意到,您太疏忽了。”要对老师的辛苦抱以感激之情。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应该换位思考,对老师的些微疏忽予以充分谅解。

无论孩子上幼儿园面临怎样的困难和烦恼,可以通用的好办法就是积极跟园方沟通,幼儿园和老师也和家长一样,最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生活在幼儿园,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有时候只是苦于缺乏精力和时间,如果家长主动沟通,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家园沟通中“小事不小视” 篇7

一、用“心”倾听家长的话外音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一般的人际沟通相比, 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首先在沟通地位上,相对而言家长处于弱势, 这直接导致很多家长在表达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看法时遮遮掩掩、闪烁其词,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倾听家长的话,分析其“弦外之音”,及时予以应答。例如:老师你最好。

午餐时,大部分幼儿吃完了,还有少数几名幼儿在继续进餐。老师为了管理方便,打开了电视机,让先吃完的孩子观看动画片, 以便有更多的精力来对付个别吃饭“老大难”的孩子。

这时,一位家长来了,看到了这一幕,她快步走到自己正在吃饭的孩子面前,大声指责:“快点吃,就知道看电视! ”

老师也走了过来, 家长笑着跟老师说:“我家孩子就是不听话,别人都吃完了,她还在吃。我在家里都不给她看电视的,特别是吃饭的时候,还是老师好啊,孩子回家就说老师你最好,最喜欢你! ”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幼托中心 供稿

老师听了哈哈大笑:“真的吗? 孩子最喜欢我啊,哈哈,这个机灵鬼! ”

家长附和地笑了几下,转身挡住电视机,继续督促孩子快点吃饭。

电视依然开着……

在这一情境中,家长一定以为电视一直开着,表面上大声指责孩子,但其实是责怪老师,只是不便当面指出,借着孩子的话夸奖老师,实则是告诉老师不要给孩子看电视,并委婉传达自己的理念:自己在家是不给孩子多看电视的。然而老师并没有领会家长的意思,单纯从表面理解以为家长真的是在夸“老师你最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最后导致家长只好用身体挡住电视。

给孩子看电视是老师在较忙时不得已的一种方法,幼儿园两位老师吃饭一般都是轮流的,当大部分孩子餐后自由活动时,老师一边要督促还在吃饭的孩子,一边又要管理自由活动的孩子,的确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有时会选择打开电视机,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在十几分钟左右。如果老师能听“懂”家长的话,及时和家长解释教师一般在什么时间开始给孩子看电视、看多久、看什么内容, 老师会怎样消除电视对还在用餐孩子的影响等,相信家长也能理解老师。但是因为教师没有听到家长的弦外之音,就错失了获取家长信任的机会。

二、用“真诚”处理幼儿受伤事件

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是家长最重视的事情, 虽然重视,但是对于一些小伤小痛,甚至稍微严重的,只要教师处理得当,家长还是能够谅解的。但是如果教师不重视,认为伤得不严重,更有甚者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说不明白,千方百计为自己推脱责任,这就容易引起家长极大的反感,导致直接丧失对教师的信任。例如:调皮的欣欣。

阅读活动即将开始,老师正在整理需要的图片,几个调皮的孩子趁机在凳子上跳上跳下。忽然,欣欣从凳子上跳下的时候磕到了嘴巴,牙齿咬到了嘴唇,血流了出来,别的幼儿大叫:“不好啦,欣欣流血啦! ”老师赶忙跑过来,扶起欣欣,及时给欣欣进行了简单的处理。

傍晚,家长来接了,看到孩子嘴唇有些微肿就询问老师怎么回事,老师说:“这孩子太不听话了,我提醒了她三次叫她不要从凳子上跳下来,她还跳,就受伤了! ”

家长一愣, 接着问:“那她有没有哭啊? 有没有流血? ”

“哭了一下,很快不哭了,只流了一点点血。”

家长皱了下眉头:“哦,谢谢老师,我们走了。”说完领着孩子离开了。路上碰到了同班孩子童童,童童大声说:“欣欣奶奶,今天欣欣从凳子上跳下,受伤流了好多血,被老师批评啦! ”家长一听急了,忙问孩子是否流了很多血,孩子点点头。

第二天,家长把电话打到了园长那里,告了老师一状。

孩子从凳子上跳下受了一点小伤, 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幼儿园里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大部分家长也都是很通情达理的, 但是这位家长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老师没有及时 、主动告知家长孩子受伤的事情 ,而是家长发现后被动解释。

2.家长认为隐瞒孩子伤情,没有如实相告。 (其实,孩子是无法正确估计受伤程度的, 上例中童童的话也不完全正确,但老师没有主动解释,就容易让家长信以为真。 )

3. 教师推卸责任 ,认为孩子受伤是孩子自己不听话造成的,没有向家长表达歉意。

那当意外发生时, 怎样做才能得到家长谅解呢?日常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孩子, 及时发现孩子的伤情,并进行处理;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主动告知详细情况;积极承担责任,真诚向家长道歉;吸取教训,拿出预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的措施并告知家长, 取得家长配合。

三、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感染家长

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育儿知识,更要有积极的、充满活力的工作状态。有一名老教师说过:“有的时候家长是否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取决于老师早上接待的那几分钟的态度。”话虽然有些极端,但不无道理,当家长把孩子送进教室的那一刻,如果老师热情地去迎接孩子,抱一抱孩子,亲一亲孩子,看到老师和孩子们在开心地玩、在交流,家长就会高兴地离去,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天中美好的开始。反之,如果教师一副爱理不理或心不在焉的样子,家长肯定不放心。例如:气死我了。

晨间活动,老师板着脸组织幼儿拍皮球,一位家长把孩子送 到老师面前,孩子高兴地说 : “老师早! ”老师面无表情地说 :“早! ”孩子蹦跳着去玩皮球了。由于和老 师比较熟悉了,家长站在老师身边,一边看着 孩子玩一边 半开玩笑地 说 : “老师今天 看上去心情不太好啊? ”老师仿佛 找到了倾诉对象,话匣子就打开了:“是啊,昨天晚上和老公吵了一架,气死我了,你给我评评理,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公………”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幼托中心 供稿

老师自顾自地聊开了, 丝毫没有注意家长微变的脸色。

“真是气死我了! 现在还气着呢! ”

家长尴尬地说:“哦,你别生气了,老师,我还赶着上班,先走了啊! ”回头看看孩子,不放心地走了。

这一情境中,老师明显带着个人情绪上班,而且还影响到对孩子的态度。家长只是试探性地询问,此时如果老师能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为时未晚, 可惜老师不但没有意识到问题,还和家长大谈自己不愉快的家事,难免让家长产生一些反感情绪, 担心老师是否会把这些不良情绪带给孩子,加上最近社会上时有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发生,最终使家长不放心孩子,也就是不信任老师。

“不带个人情绪进班”是作为幼儿教师一个很基本的职业道德,很多幼儿园也把这条放在规章制度里面。当然,教师也是人,总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关键是要学会控制情绪,你可以发泄、可以倾诉,但对象绝对不能是孩子和家长。每天调整好自己,将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示给家长、孩子,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如何促进家园的有效沟通 篇8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中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然而,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样导致了幼儿家长与教师沟通不畅的困境时常发生。那么, 如何促进家园有效沟通, 我园在实践中一直不断尝试、探索,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举办家长会

首先, 园长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历史、规模、级别、荣誉、办园标准以及幼儿园的组织管理机构, 从宏观上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为幼儿教师进行家园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 现在的家长对学前教育比较重视, 但是教育观念还存在误区, 为了帮助家长排除疑虑并纠正家长的错误认识, 教师在家长会上对幼儿教师的工作和能力要求进行相应的说明, 从而提升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合理期待; 最后, 家长会是一位教师面向全体家长的正规沟通形式, 集中体现教师思维逻辑性、口才的流畅性以及自然的仪表形象, 教师还会把自己对工作、对幼儿的爱和关心明明白白地在家长面前呈现出来, 这样使家长感受到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性。

二、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开放日, 是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活动的情况以及教师保育工作的家园沟通形式。很多家园沟通障碍来源于家长对幼教工作缺乏了解, 即使有所了解, 也因此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验而改变已有观念, 当教师没有满足个别幼儿的需求时, 就会对教师产生一些意见, 参加开放日活动, 家长就有机会设身处地感受到: 不是教师不愿意满足个别幼儿的需求, 而是集体环境就决定了幼儿应增强适应能力。

三、建立家园联系册

家园联系册是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相互应答的一种书面沟通形式, 有教师记录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 家长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然后共同完成对幼儿的全面观察。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而增进沟通, 以文字为媒介可以不受场地限制, 信息稳定, 不易被误传, 而且信息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才呈现出来的, 有着口头表达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 家园联系册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提供媒介。

四、重视网络沟通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沟通越来越成为年轻教师和家长的选择, 这也反映了信息时代家园沟通的新需求、新特点。网络沟通的形式有很多, 如微信、微博、QQ群、E - mail、博客等。目前最受欢迎的沟通方式是微信, 幼儿家长与教师普遍使用微信进行沟通的原因: 第一,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语音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这样节省教师的时间; 第二,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幼儿园的通知、幼儿的日常表现和表达心情; 第三, 微信可以建微信群, 家长们和教师可以在微信群内进行沟通, 有助于家长与教师更快速地了解幼儿的表现, 促进家园有效的合作。

五、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

我园还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 家长志愿者是家长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自愿参加幼儿园的相关活动, 合理运用自身的专业, 为幼儿园无偿奉献。“家长志愿者”活动是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此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使幼儿感知不同职业与性格的家长, 丰富幼儿的交往范围, 使幼儿有更广的视野了解社会。“家长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带动家长群体, 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能更加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 为提高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起到重要作用。

六、开展“家长预约访谈”活动

由于每个孩子个性与能力的不同、家庭环境与家长文化素质的不同, 家园沟通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此, 除利用以上方式外, 我园长期以来还坚持开展“家长预约访谈”活动, 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和谐统一。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 制定访谈时间。访谈的时间由各班老师提前安排好并张贴于家园连线中, 时间一般安排在幼儿离园后, 每学期1 ~ 2 次, 每次半小时以上。第二, 确定访谈内容。内容由各班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访谈内容包括: 反馈孩子近阶段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情况, 与家长交流科学的家教方法, 针对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方法等。访谈前, 各班老师会查阅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为访谈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 “幼稚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因此, 家园必须相互配合, 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进行有效沟通, 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家园沟通 篇9

一、撰写幼儿评语的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首先, 评语的主体是幼儿。针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兴趣特长的幼儿, 评语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教育要求。对于能力强的幼儿, 在赞扬的同时要细化不足, 促其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对于能力中等的幼儿, 要善于发现其性格中的“典型”, 使其在平凡中显出“特色”;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 则需降低起点, 不能一次性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 要尽可能地挖掘和“夸大”其闪光点。

其次, 评语是写给家长看的。大班、中班和小班幼儿的家长, 对幼儿在园状况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小班幼儿家长问得最多的是:“老师, 我们家宝宝今天有没有吃饱?睡觉了吗?”而大班幼儿家长往往会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你什么本领了?你举手回答问题了吗?”由此可见, 小班幼儿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幼儿在园的生活自理与适应情况, 大班幼儿家长更倾向于幼儿的学习习惯及培养, 而中班幼儿家长正好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 评语要在反映幼儿发展现状的同时, 更侧重家长的关注点。

最后, 评语是一学期幼儿在园生活的总结。评语要展现出班级的亮点、幼儿园的特色, 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和老师。如:此外, 你还是个十足的“小棋师”呢;在幼儿园庆“六一”才艺展示活动中、在县“海尔杯”幼儿棋类比赛中, 你出色的表现, 为我们班级以及我们幼儿园赢得了很多的荣誉;看来, 咱们园的特色活动——棋类真让你受益匪浅啊!

(二) 情境性原则

在撰写评语时, 教师可结合幼儿在某些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写, 以激活或唤醒幼儿的心理活动, 使幼儿继续完善或改善自己的行为。如:“老师早!”每天早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就是你, 热情的天天;课堂上, 你总是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会, 我来!”让我见识了一个好学的天天;游戏中, 一张普通的报纸总能在你的手下变成帽子、扇子、帆船、蝴蝶……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和你这个善玩、会玩的小伙伴共同嬉戏。再如:“老师, 墙壁怎么出汗了?”如此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原来是我们班最爱动脑筋且总有许多“小问号”的恒恒;“老师, 今天我第一个吃完午餐的, 能不能让我帮你擦桌子?”如此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又是谁呀?哦, 原来还是我们班的恒恒。恒恒, 你真是好样的——爸爸妈妈有你这么一个聪明、懂事的好宝贝真是他们的福气, 相信你一定也会是我们老师的骄傲。这些评语要求教师平时必须对每个幼儿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还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每个幼儿, 掌握全班幼儿的点滴变化, 特别是幼儿表现出的亮点或出彩的地方, 随时记录下来, 形成幼儿表现资源库, 为今后撰写幼儿评语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并非评语的内容要面面俱到, 相反, 当幼儿的表现内容较多时, 我们应采用“抓西瓜、舍芝麻”的办法, 针对其主要优缺点加以剖析。这里的全面性是指写评语前教师要广泛听取配班老师、保育员以及其他孩子同伴的意见, 从孩子的品行、学习、劳动和参与活动的表现等诸方面进行分析、综合, 分清现象和本质, 整合出能反映孩子思想品行、有个性的材料, 以期写出富有个性的客观公正的评语。同时, 评语写好后也可将草稿给配班老师阅读, 征求意见, 发现有出入, 及时改进。

(四) 情感性原则

在撰写评语时, 教师切记不要用居高临下、教训、指责的语气来写, 要采用对话的方式, 运用商量、肯定、鼓励等富有情感的语言, 来增加师幼间的亲和力, 让幼儿形成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 同时又能接受教师所提出的委婉建议。这里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一下:

1.榜样借助法

教师可借助榜样的作用, 引导孩子积极进取。这个榜样可以是古今中外的英雄、伟人, 也可以是孩子的同伴, 更可以是孩子身边的亲人, 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看到自己学习努力的方向。

如:“你有位可敬的警官爸爸, 老师希望你在生活中、学习上也能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有毅力。”“爱迪生从小就是个爱动脑筋, 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 老师相信如此好学、主动的你一定也能像爱迪生那样坚持不懈、努力探索, 在小学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2.称呼感动法

给孩子写评语, 开头称呼很重要。教师可多采用孩子在家用的乳名或小名的称呼, 如果万一道不出小名的, 可用正名的后两个字称呼, 如果正名是一个字可重复称呼, 当然前面如果能加上形容词修饰一下, 那效果就更好了。如:聪聪、可爱的凡凡、能干懂事的贝贝、乖宝宝、我的小天使等等, 有了这样的称呼, 让孩子在听家长解读评语时, 犹如看到老师正在和蔼可亲地和他交谈。这样的称呼会让家长感动、孩子激动, 同时也易于拉近教师与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 更便于家园有效沟通。

(五) 先扬后抑原则

评语应具有教育和导向的功能, 在撰写评语时教师应侧重先写肯定、赞扬、激励等方面的评语, 然后委婉地指出幼儿的不足并提出希望、建议或要求。如:在各种活动中, 数你的声音最响亮好听;不小心犯错了, 老师不用多提醒, 聪明的你会马上改正;迪迪, 来年老师希望你的好朋友不只毛毛一个人, 好吗;漂亮的你越来越能干了, 你画的画啊, 老师都情不自禁地给你翘大拇指了;仔仔, 故事中的小黄莺唱歌时, 声音响亮了, 就有掌声了, 如果你能学大胆的小黄莺大声表达, 那老师和小朋友们送给你的掌声会更多, 试试看, 好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六) 循序渐进原则

有的教师对同一个孩子写评语时, 每学期在内容上较独立, 没有延续性, 对上学期提出的要求没有相应的内容去呼应, 对孩子提出的新要求与希望在下学期也没有体现出孩子有所改进和提高。在评语中不注意前后的循序渐进性, 如:小班孩子写他有如此好的学习习惯, 而到了大班时反而写他能自己吃饭、自己睡觉, 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等。这样一来, 常会让细心的家长觉得老师的工作做得不够尽心、严谨。因此, 在评语中如果指出了孩子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方面, 那么, 在下学期的工作中, 就要有一些教育措施, 在期末的评语中, 孩子这方面的发展也要有所体现, 是进步了, 还是需要继续努力, 都要有所呼应, 这样家长、孩子都乐意接受。

二、撰写幼儿评语的忌讳

(一) 忌千篇一律

许多教师写出的评语, 内容基本类似, 根本看不出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 让人感觉似乎是在写这个孩子, 又好像是在写另外一个孩子, 再仔细品读感觉每个孩子都适用。这样做不能让幼儿家长了解到孩子的优缺点, 更不能发挥评语的作用了。如:“你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 你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对老师有礼貌, 能主动与老师交谈;你喜欢看图书、玩玩具, 上课能认真听讲, 积极举手发言;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进步。”这条评语的内容涵盖了孩子的生活、学习、交往等各方面, 容量多, 但不具体。这样的表述适用于大批孩子, 不能让人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张扬的个体。

(二) 忌报喜不报忧

许多教师喜欢用大量的笔墨来夸孩子的优点, 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 只是象征性地写一下, 朦朦胧胧地提点希望。而评语是教师对孩子一学期的发展和表现作出的总结, 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也要提出良好的建议, 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 在家庭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果教师一味地夸奖孩子, 有时会给家长造成“我的孩子什么都行”的印象, 一旦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 会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因而会抱怨教师对孩子关心太少、了解太少, 或是没有实话实说, 让家园间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如:“乖巧可爱的你, 尊敬老师, 和同伴能友好相处;你有着很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你的绘画能力也很强;你还能有声有色地唱歌、念儿歌;你大胆自信的表演经常赢得老师和同伴的称赞, 真的好了不起哦!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我们班最出色的孩子!”这条评语基本上都是写孩子的优点的, 但事实上这位孩子在上课时思维不是很活跃, 不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在写评语时没有将这一不足之处指出, 就会误导家长, 从而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

(三) 忌语句不规范

由于有的教师语文写作能力不是很强, 在写评语时常出现语法错误、人称不统一、错字、标点符号乱用等情况。这样的评语难免让家长对教师的自身文学功底产生怀疑, 不能从心眼里佩服教师、尊敬教师, 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

如:“你活泼、可爱、懂事、有爱心, 小朋友都喜欢和你做朋友。平时能经常帮助老师做事情。绘画、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生活习惯很好。如果上课能更专心听讲, 那就更棒了。”这则评语后面几句没有主语, 存在语法上的错误。

家园有效沟通的方式有很多, 一段短短的幼儿评语, 可以折射出教师的多种素质, 如文化底蕴、表达水平、对幼儿的观察力、对幼儿的关爱程度等等。相信教师只要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 用真诚的爱心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 给予他们肯定、表扬、鼓励并提出希望, 我们的孩子及家长也一定能获得更多的信心。让幼儿评语真正成为家园沟通的一种有效形式。

摘要:幼儿评语是家园有效沟通的方式, 它可以折射出幼儿教师的多种素质。家长可以通过教师对幼儿撰写的评语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幼儿教师在撰写幼儿评语时要遵循若干原则才能将幼儿评语写活, 以起到积极有效沟通家园的作用。

家长约谈:有效的家园沟通方式 篇10

一、家园沟通的现状

1. 幼儿园方面。

我们有很多家园沟通的方式,从孩子刚入园开始,教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使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等有所了解,以及以后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

2. 家长方面。

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能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园联系,尽量配合幼儿园工作;有的家长很少与教师接触,特别是由祖辈接送的孩子,几乎不怎么跟教师交换意见,即使有也只是过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已。

二、家长约谈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龄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总结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最有效的家园沟通方式就是家长约谈。家长约谈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某个或某些幼儿家长来园,针对幼儿的特点一对一地进行交流。教师与家长约谈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的,约谈前,教师与家长双方都要根据约谈内容做相应准备。相比较于家长会、家长开放等沟通方式,家长约谈活动有其独特的一面。次数有限的家长会上,老师与家长是一对几十,很难把孩子的情况全面细致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只能就班级中幼儿的共性问题及老师的要求给家长做介绍。而家长开放活动时,教师又要忙于各类活动的组织,“闲”下来的时间比较少,即便是一个老师组织活动,另一个老师接待家长,“会与哪个家长交流,交流什么”等方面的随意性也比较大。而约谈活动,老师、家长围绕一定的话题进行,可以充分地探讨相关幼儿的特定情况,所以很有针对性;同时,约谈活动涉及的人员少,对场地、硬件的要求不高,所以有利于组织,只要发现问题、产生话题就可以与家长约定交流,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

三、如何做好家长约谈工作

家长约谈虽然十分有效,但对于文化积累相对较弱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却是一项挑战。新时代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家长中不乏硕士、博士,大部分家长更是通过耳闻目睹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良好的约谈效果呢?

1. 我们先要做好约谈的准备。

要及早告知家长约谈的时间、地点与内容,征得家长的同意。在约谈前,教师要汇集、查阅这个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事例。实际上,这项准备工作在孩子入园后就已开始。

2. 营造宽松的气氛。

有些家长,对约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比如:先倒一杯咖啡,说一些孩子和班上有趣的事。在交谈时也要自然一些,显得亲切,像开始时可先问一句:“某某孩子近来在家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家长好回答,从而能自然地进入交谈。

3. 约谈手段的多样性。

约谈不止是语言的交流,如果借助于多种资源的说服力、直观性,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约谈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有:(1)照片、录像等电教手段的运用。(2)幼儿绘画、手工作品、幼儿成长档案册等教育教学成果的使用。利用这些现有的教育教学成果,可以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及孩子的纵向变化等。

4. 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约谈活动的主角不只是老师,家长也是约谈的主角。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容易以“幼儿园为中心”的态度对待家长,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这种认识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会影响与家长的沟通。大家的智慧是宝贵的资源,吸取了家长的建议,我们的约谈活动会进行得更深入、更有效,家长的参与意识会更强。

5. 约谈内容必须深入。

现在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高,家境比较好,但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一开始他们会以一种怀疑的目光来看待教师(怀疑教师的能力、怀疑教师的急哦阿玉方法、方式等)。所以面对家长,教师不要显得慌张、害怕、不知所措,要把自己踏实、能干、睿智的一面显示出来,在与他们谈及孩子的在园情况时,一定要指出他们孩子的个性、习惯、特征等,尽量发现一些连他们都难以发现的东西反映给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对教师刮目相看,对教师有信心,放心把孩子交给教师。甚至以后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困难,就会主动找教师谈,这样工作就好开展了。家长和孩子一样,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面对不同的家长也要有不同的策略。

如朴实型———这类家长比较尊重教师,把教师放到很重要的地位,只要教师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尤其是进步的地方)向他们真诚地反映,他们就会很开心、很感激。

如斤斤计较型———一般一个班可能都会有一两个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尽量多聆听,不管好听、不好听的都先听,少发表一些与他们冲突的言论,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让他们觉得教师是很重视他们的,顺他们的意之后再慢慢与他们进行沟通,如果跟他们计较的话,反而会激化矛盾,适得其反。

6. 做好约谈的记录。

班级老师将每次约谈话题产生的背景、邀请的家长姓名、老师分析幼儿的情况、家长对这一话题的观点,以及家长与老师达成的一致措施等方面整理、记录,形成约谈记录。这一工作是保证班级家长工作计划性开展的措施之一,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追踪、反馈提供资料。家长工作不会因为一次约谈的终止而结束,恰恰相反,约谈只是对孩子观察、引导的开始,随后进行的是家园共同努力,将制定的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孩子不断成长。所以,约谈活动是一个有计划的、持续性的活动,老师做约谈记录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些后续工作的实施更有条理,传递给家长的反馈更有理有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必须保持信息畅通,家长约谈无疑是众多家园互动的方式中较有效的一种,只要老师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前提,在与家长交谈时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就可以架起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把家园合作工作做实做细。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家园沟通的现状、家长约谈的有效性及如何做好家长约谈工作, 对于有效进行家园沟通,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师变朋友,家园沟通有高招 篇11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园的共同配合,齐心护佑;如果家长和老师双方能彼此融洽沟通,信任合作,无疑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助力。一些家园沟通的关键技巧,不可不知。

小测试:你的家园沟通力还好吗?

宝宝在幼儿园受了老师批评,回家后一脸委屈的样子,这时,你通常会做出下列哪种反应?

A. 立即为孩子撑腰,当着孩子面数落老师的不是。

B. 肯定老师是对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没做好,又将孩子批评一顿。

C. 不理会孩子的情绪,只是简单地叫孩子不要在意,以后听老师的话就好了。

D. 耐心倾听孩子讲述事情经过,对他的感受给予接纳和共情;接着肯定老师的做法,帮助孩子理解老师的出发点是对他负责;最后与孩子一起想办法:如果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怎样做更恰当?如果孩子仍有情绪,私下与老师通过电话或面谈等方式深入沟通。

家长的上述4种做法,第一种看似维护了孩子,但孩子会认为“我爸爸妈妈都说了是老师不好”,从而令老师的形象受到贬损。孩子只会越来越无视老师,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敌意和抵触;第二种做法对孩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孩子觉得得不到理解,或者与老师产生对抗情绪,或者因无助而变得自卑内向;第三种做法也不可取,孩子回家诉苦,不仅是宣泄情绪,也是在寻求解决办法,家长的漠然和敷衍令孩子得不到帮助,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老师和父母都难以产生信任感;而第四种做法是最良性的沟通,家长首先信任老师,愿意以正面的态度理解老师,同时也安抚了孩子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想出具体办法,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遭遇挫折。

有效的家园沟通术

遇事不忙评判,既给孩子表达和宣泄的机会,也给予老师足够的尊重,做好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双面胶”,这是实现良性家园沟通的要诀。

照顾老师的“脆弱”与“敏感”

丁丁妈妈向老师反映宝宝自从上幼儿园后,胃口变得特别好,每天放学后都要吃不少点心。她是将此当成一件“功劳”来夸奖老师的,没想到对方的反应却很奇怪:老师再三向丁丁妈妈解释她的宝宝在幼儿园里每顿都吃得很多,牛奶也全都喝掉,在园内绝对没有饿着渴着。丁丁妈妈有些尴尬,觉得老师反应过激了。

原因解析:

幼儿园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看似轻松实则责任重大,正是因此而使得相当一部分老师比较“敏感”。其实丁丁妈妈换个角度想想就会明白,老师是将自己的话当成了一种隐性的怀疑与责问:因为她的话也完全可以理解为,宝宝是不是在幼儿园没吃到什么东西,所以回家后才会如此饥不择食?

现在每个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宝宝,因为太过紧张与关爱,爸妈们往往会过分担忧宝宝在幼儿园的饮食起居,而这样一来,老师们也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所以父母在与老师沟通交谈时请尽量掌握好尺度,要理解她们的“脆弱”与“敏感”都是事出有因,尽可能避免发生“正话反听”的误会。

别将对老师不利的言论扩大化

小葆回家后委屈地对妈妈说,老师说他吃饭慢,就把他关到“小黑屋”里去一个人吃。老师怎么能这样简单粗暴呢!好在小葆妈及时平抑了自己的火气,第二天尽量心平气和地和老师见面交谈了一下,这才弄清事情的始末:原来那天小葆吃午饭时一直在玩,最后老师只得喂他。这时一个幼儿园勤杂工经过,看到此景便开玩笑说:“哎哟,都中班的宝宝了,吃饭还要老师喂,以后再吃这么慢,就让老师把你一个人关到小黑屋里去了哦!”宝宝闻得此言,当场就吓得哭起来,回家便把玩笑当成真事向妈妈讲述了。事后小葆妈又仔细询问了宝宝,结果确如老师所言,而老师也再三就勤杂工的不当言行向家长表示了歉意,双方取得了谅解。

原因解析:

宝宝入园后,爸爸妈妈总免不了向孩子询问在幼儿园里学习生活的种种细节,尤其是有关老师的言行举止。但请注意:宝宝的叙述往往不可不信却又不可全信,尤其对于小、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有时会混淆“现实”与“想象”。试想,如果小葆妈妈不问青红皂白,一听到“小黑屋事件”就在送宝宝上学时急吼吼地质问老师,极有可能引起其他家长围观,这样即使后来把事情解释清楚,老师的声誉也难免受到影响,而老师与家长间也必定会留下芥蒂。这样的“沟通”,得不偿失。

不论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父母们都要尽量把老师当作“盟友”来理解。有时,孩子的正确还原事件经过能力尚不完善,对事情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偏差。这时请试着深呼吸平静下来,然后不带评判情绪地与老师深入沟通,尝试核对孩子说过的话。记住,理解、包容与信任,是一切良性沟通的前提。

将心比心,相信老师的能力

因为女儿性格胆小内向,橙橙妈在宝宝初入园时非常焦虑,总担心女儿会在小朋友的打闹中吃亏,每天都紧张地询问女儿有没有在幼儿园受到委屈。而老师并不主张成人过多牵扯到孩子们的摩擦中,而是更提倡让他们自行解决矛盾、摸索社交之道,老师只是在一旁给予引导。橙橙妈总觉得老师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女儿,在一些小纠纷中偏袒了其他孩子。她提出许多希望给予女儿额外“照顾”的要求,但老师却觉得这种“照顾”才是真正的偏袒。长此以往,橙橙妈和老师之间的矛盾愈见加深。

原因解析:

像橙橙妈这样对宝宝“过度关注”的家长并不少见。还有一些爸爸妈妈非常在乎自己宝宝在各种园内活动中是否出挑,老师有没有为他安排重要角色。如果没有,他们就会分外失落,甚至要直接找老师来“讨个说法”。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宝宝有着可以胜任一切的能力,是老师的“偏心”才使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展现能力的机会。

事实上,这样的沟通会令老师非常为难,因为它背后隐含的信息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极度不信任,而当父母对老师抱有这种不满、抵触和对抗的情绪时,宝宝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才是最可怕的。

这里所说的“将心比心”,不仅是指与老师,更是希望家长们能将自己的拳拳爱子之心比一比其他宝宝父母的心。不错,每个宝宝在自己父母的眼中都是完美无缺的,是至亲至爱至疼的宝贝,那么别的宝宝就不是吗?所以,不要过高要求和扩大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度,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家园互动应该建立在彼此信任和接纳的基础上,爸爸妈妈请相信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会对万一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坐视不理,也会尽可能不让任何一个宝宝的才能受到埋没。

妈妈分享:与老师沟通的小技巧

尝试换位思考

在小鸣入园初期,我对老师并不是完全信任,尤其遇到老师“投诉”时总是急于为自家孩子找理由,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和朋友探讨此事发现,我们只照看一个孩子都会手忙脚乱,更何况老师天天看护那么多孩子?过分要求老师其实并不实际。所以我再与老师沟通时会更多地从她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积极配合她们工作。这样一来,双方沟通顺畅多了。 ——小鸣妈,宝宝3岁,小班

通过微信与老师沟通

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老师沟通虽然能够面对面,但因为人多嘴杂,一般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很难有深入沟通。我更愿意通过微信与老师交流。这样能有更大的交谈空间,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语言和情绪。有时,隔一两个月我还会给老师写封信,会提及宝宝最近出现的问题和我的担心,请老师在园中给予关注。老师每次都很认真地阅读,并主动与我沟通我所提出的问题。——成成妈,宝宝4岁,小班

用特别的心意表达歉意

有一次酸奶因为和小伙伴发生“火拼”,把人家最心爱的蝴蝶结发箍弄坏了,老师严肃地向我“投诉”了此事。我让酸奶道歉后,特地找了一个周末把那位小姑娘请到我家,给她们各种缎带、珠子等手工材料,任由她们剪贴、拼补,最后再动用我的“女红”功夫,为她们做了好几个新发箍。两个小伙伴如获至宝,开心极了。老师和对方家长也对我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满意。——酸奶妈,宝宝4岁半,中班

家园沟通 篇12

在活动中, 只有少数的几个家长能蹲下身来, 耐心地配合孩子;弯下腰, 牵着孩子的手, 慢慢地走。然而, 这样的家长太少了。为此, 我想大声呼吁:那些所谓的“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们, 请放慢你们的脚步;请尊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请遵照孩子的成长规律, 适应孩子的需要;让您的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和谐地成长吧!

之所以能够这样, 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 兴趣爱好、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 而对幼儿教育的观点也各有差异。很多家长很少主动去了解教育资讯, 对孩子的学习及生活了解不够。绝大部分的家长没有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虽然, 幼儿园通过家长园地, 幼儿成长档案, 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联系, 家长对幼儿园各方面情况的了解不够, 知之甚少。其次, 家长对孩子和幼儿园的期望过高。虽然, 大部分家长知道在幼儿时期更应注重孩子能力、性格和情感的培养, 但社会对自己的压力造成家长心里更多关注的还是重知识和智力, 并对孩子期望过高, 把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归责于教师, 造成家园意见的分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 你看到孩子, 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 也就教育自己, 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的表现就是家长编排的表演, 无论好坏, 都是自己已经决定好的。但是, 我们还有机会可以改变, 从现在开始, 从这里开始。

一、沟通从《家园联系册》开始

填写《家园联系册》无形中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 但实践证明, 《家园联系册》很受家长的欢迎, 它能进一步缓解家园之间同步和时间的矛盾, 还能进一步拉近家园之间的联系, 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情况。

二、沟通从《家长园地》开始

幼儿园班级的门口都建立了《家长园地》, 家长们利用到园接送幼儿的机会看一看, 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 了解科学的保教理念, 先进的幼教信息和幼儿园、班级近期的中心工作, 效果不错。

三、沟通从“现代化”开始

有许多家长提出希望与幼儿园和老师保持电话联系, 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和经常出差在外的家长, 以及平时无法亲自接送孩子的父母们。如今, 许多幼儿园上了宽带网, 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成为幼儿园的一个对外窗口, 通过网上留言与家长进行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科技的实现, 有多数家庭拥有了电脑, 在网上与教师交谈, 这种方法非常简便, 十分有效。

四、沟通从“半日开放活动”开始

最受家长欢迎的是家长来园活动。家长们可以通过和老师探讨育儿心得, 提出建议, 同时还可以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幼儿在园的生活。

五、沟通从你我开始

教师和幼儿家长双方交流时, 要语调平和, 一个要勤问, 一个要勤答, 尤其是教师, 对家长的勤问不可面露厌烦。双方的问候、招呼和话语之间, 要亲热、亲切。

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 要使沟通更有效, 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我们可以用一二十年的时间教孩子学习知识技能, 但要教孩子做一个品德优良、人格健康的人, 却不是一二十年可以做到的,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人格, 才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 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或父母, 正是这个幸福的创造者之一。只有我们懂得沟通, 学会沟通, 才能使孩子拥有这个幸福。马上行动吧, 沟通从这里开始, 沟通从现在开始!

摘要: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在幼儿园教育中, 无论是教师与孩子的沟通, 还是家园沟通, 或者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都是缺一不可的。多方的沟通成为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上一篇:特色小吃、食品加工类下一篇:银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