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的互动

2024-05-29

家园沟通的互动(精选10篇)

家园沟通的互动 篇1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们认识到, 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那么幼儿园老师该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和自己工作的理解支持呢?通过这几年与幼儿家长的接触, 我认为除了要认真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还要针对各类家长和幼儿的表现, 寻找与家长沟通的最佳方法, 随时调整交流沟通的策略和艺术。

一、尊重家长, 平等沟通

1.用心思考换来家长的真心支持。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要建立一种亲密的感情。这种亲密的感情是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无论是晨间接待、离园接待还是路上与家长相遇时, 我总会以真心、灿烂的微笑去面对他们, 久而久之, 家长自然也就接收到了我发射出的友好、热情的电波, 与我之间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其实, 我们只要真心对待幼儿、尊重理解家长, 把工作做细、做到位, 那么家长工作就迎刃而解, 就不难做了。

2.悉心工作换来家长的真诚对待。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是一份需要细心的工作, 只要稍微一点点的疏忽就可能引起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因此, 教师要关注孩子在园的每一个细节, 让家长看到教师所做的工作, 从而争取他们的支持。

3.区别对待换来家长真心交流。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 教师要因人而异, 各施各法, 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幼儿个性。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 都是我们的交流对象, 不论家长的素质怎样, 我们都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 交流孩子的在园表现, 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让每位家长都能感觉老师对自己与自己孩子的重视。

二、邀请家长, 参与活动

1.教育开放———打开大门, 欢迎观摩。通过打开大门, 家长可以直观地了解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在园的活动表现及教师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 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相互联系、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家园相互作用、相互配合, 形成教育共识。

2.能者为师———教师退, 家长进。在家长这个群体中, 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工种,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 他们中不乏有能工巧匠、某一方面的专家或管理者等。这支充满智慧的家长队伍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3.亲子游戏———家园总动员。亲子幼儿园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 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 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我班很多家长平时由于工作忙, 孩子基本上都是由老人负责, 家长很少主动关心孩子, 有的即使有时间, 也疏忽了与孩子的交流。因此, 我结合每个主题活动的开展, 根据自己班上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亲子游戏活动, 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幼儿在园的生活, 增进亲子感情。

三、引领家长, 科学评价

1.认同———达成教育共识。通过沟通与交流, 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 明白不能“拔苗助长”的道理, 与教师达成教育共识。我们通过家长会、QQ平台、家园联系栏等途径, 向家长介绍幼儿教育的一些科学理念。让家长明白,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及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2.改变———转为有效评价。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们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 也会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更好的理解。那么当我们看到孩子的收获时, 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教育案例———

【案例1】晨晨是个内向的孩子, 他的自理能力比较好, 但是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今天在校上了一节绘画课:彩虹桥。依照范画画好后, 他在动物旁边加了很多黑色小点点。爸爸下午来接的时候问:“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晨晨回答:“小鸟, 飞得很高了, 就只能看见一个点点了。”家长责备道:“谁教你画的?范画上哪有黑点?小鸟难道是黑点吗?”晨晨呆呆地点了点头, 顺从地想要去抠掉。

【案例2】子丹在上幼儿园时总是坐不住, 一会儿腿架在前面小朋友的椅子上, 一会儿摸摸旁边小朋友的头发, 经常会有小朋友告他的状, 甚至有的小朋友根本不愿和他玩。上课的时候子丹也从来不听,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和家长进行第一次沟通的时候, 发现家长对于孩子行为的认定有一定的偏差。“我家丹丹在家可厉害了, 他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玩ipad, 还能通关。我们大人都不行!老师, 您说他是不是很聪明?”“我家丹丹昨天和隔壁大哥哥一起玩, 结果把大哥哥给打哭了。老师, 你说他是不是可以去报个跆拳道, 我们培养一下他这方面的兴趣?”

在案例1中,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 教师了解到晨爸责备孩子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孩子的作品实在太“差劲”, 太让他“丢脸”。但是教师对晨爸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认为晨晨的作品对他来说是一种突破。孩子从原先照着老师的作品按部就班到现在有自己的创意, 这就是一个特别大的进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个体差异, 不管孩子的作品在大人看来是好是坏, 都必须以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在案例2中, 则与之相反, 家长对幼儿的行为能力给予了过高的评价, 导致幼儿养成了不良的习惯。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更要耐心地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明白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统一认识, 共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园沟通是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间连成一体的主要手段。在日常教育中, 家长和教师不间断的互动有效沟通能够促进家园间的密切合作关系, 积极的家园沟通能够增加双方的共识, 持续不断的沟通则为幼儿可持续性发展架起了一条捷径, 使幼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构建互动桥梁,寻求家园沟通 篇2

【关键词】 幼儿工作者;幼儿家长;沟通

【中图分类号】 G60.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

在现实的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力量。如果形成合力,就能互相支持和配合,强化教育作用;如果不能形成合力,则互相削弱和抵消,幼儿园的教育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幼儿园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园沟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作为幼儿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呢?

一、转变观念,担当好家园沟通的角色

在家园沟通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幼儿园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幼儿园的管理。而我们在园园里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据调查,来到幼儿园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被幼儿工作者叫到幼儿园来的。幼儿工作者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使得家长对来到幼儿园产生一种畏惧感。对于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他们认为家长是在监督、挑毛病。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家园良好沟通关系的建立。幼儿工作者是家园沟通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园沟通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沟通关系。

二、创建良好的家园沟通气氛

家园沟通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沟通。作为幼儿工作者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感到是一种威胁,对家长提出的建议产生敌意。其次,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沟通伙伴。另外,还要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一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幼儿工作者做一些班级事务。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幼儿园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

三、畅通家园交流的渠道

家园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沟通关系的基础。幼儿工作者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

1、建立班级QQ网。在班集中,可以把幼儿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2、传送喜报。幼儿工作者可以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等点滴进步,都可以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幼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建立班级网站。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家园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幼儿工作者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为了整合家园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家园联系不可忽视的是家访。家访要彻底的改变理念,改变以往的告状式,要知道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于是即使是针对问题孩子,也本着爱护孩子的自尊的原则,家长和老师要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角度分别查找教育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和家长共同寻求恰当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对于某些孩子来讲恰倒好处的施展。家园联系的形式不拘泥于幼儿的家园记录本,也采用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方式。当然,家园联系沟通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幼儿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深化家园沟通的意识。

如何促进家园的有效沟通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中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然而,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样导致了幼儿家长与教师沟通不畅的困境时常发生。那么, 如何促进家园有效沟通, 我园在实践中一直不断尝试、探索,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举办家长会

首先, 园长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历史、规模、级别、荣誉、办园标准以及幼儿园的组织管理机构, 从宏观上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为幼儿教师进行家园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 现在的家长对学前教育比较重视, 但是教育观念还存在误区, 为了帮助家长排除疑虑并纠正家长的错误认识, 教师在家长会上对幼儿教师的工作和能力要求进行相应的说明, 从而提升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合理期待; 最后, 家长会是一位教师面向全体家长的正规沟通形式, 集中体现教师思维逻辑性、口才的流畅性以及自然的仪表形象, 教师还会把自己对工作、对幼儿的爱和关心明明白白地在家长面前呈现出来, 这样使家长感受到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性。

二、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开放日, 是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活动的情况以及教师保育工作的家园沟通形式。很多家园沟通障碍来源于家长对幼教工作缺乏了解, 即使有所了解, 也因此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验而改变已有观念, 当教师没有满足个别幼儿的需求时, 就会对教师产生一些意见, 参加开放日活动, 家长就有机会设身处地感受到: 不是教师不愿意满足个别幼儿的需求, 而是集体环境就决定了幼儿应增强适应能力。

三、建立家园联系册

家园联系册是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相互应答的一种书面沟通形式, 有教师记录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 家长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然后共同完成对幼儿的全面观察。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而增进沟通, 以文字为媒介可以不受场地限制, 信息稳定, 不易被误传, 而且信息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才呈现出来的, 有着口头表达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 家园联系册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提供媒介。

四、重视网络沟通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沟通越来越成为年轻教师和家长的选择, 这也反映了信息时代家园沟通的新需求、新特点。网络沟通的形式有很多, 如微信、微博、QQ群、E - mail、博客等。目前最受欢迎的沟通方式是微信, 幼儿家长与教师普遍使用微信进行沟通的原因: 第一,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语音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这样节省教师的时间; 第二,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幼儿园的通知、幼儿的日常表现和表达心情; 第三, 微信可以建微信群, 家长们和教师可以在微信群内进行沟通, 有助于家长与教师更快速地了解幼儿的表现, 促进家园有效的合作。

五、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

我园还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 家长志愿者是家长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自愿参加幼儿园的相关活动, 合理运用自身的专业, 为幼儿园无偿奉献。“家长志愿者”活动是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此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使幼儿感知不同职业与性格的家长, 丰富幼儿的交往范围, 使幼儿有更广的视野了解社会。“家长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带动家长群体, 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能更加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 为提高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起到重要作用。

六、开展“家长预约访谈”活动

由于每个孩子个性与能力的不同、家庭环境与家长文化素质的不同, 家园沟通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此, 除利用以上方式外, 我园长期以来还坚持开展“家长预约访谈”活动, 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和谐统一。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 制定访谈时间。访谈的时间由各班老师提前安排好并张贴于家园连线中, 时间一般安排在幼儿离园后, 每学期1 ~ 2 次, 每次半小时以上。第二, 确定访谈内容。内容由各班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访谈内容包括: 反馈孩子近阶段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情况, 与家长交流科学的家教方法, 针对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方法等。访谈前, 各班老师会查阅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为访谈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 “幼稚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因此, 家园必须相互配合, 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进行有效沟通, 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家园沟通中动态追踪的实践 篇4

关键词:家园沟通;作息时间;正常权益

遭遇这些“事件”,身为父母,我们的情绪可能是气恼、愤懑,又特别地怜恤受委屈的宝宝……

一、当幼儿园严格的作息时间已经成为孩子对幼儿园抵触情绪的源泉时

丁丁去了幼儿园,别的还好,就是非常不适应幼儿园里漫长的午睡。丁丁躺在小床上煎鱼,只要老师一转身,他就撩拨附近床铺的其他小朋友,做鬼脸,翻筋斗,发怪声,受到老师的多次批评。我试着缩短他晚上的睡觉时间,可是一到晚上8:30,丁丁已经困得不行。丁丁老受批评,越来越不喜欢幼儿园,每天吃午饭的时候就紧张,生怕睡不着。

因为丁丁委屈得不得了,我只有背着他去跟老师做了一次沟通。我说了我们全家延迟丁丁睡眠的努力,老师的态度马上和缓下来,她反而安慰我说:“丁丁的作息时间也是不错的,将来去了小学是没有机会午睡的,丁丁会很习惯,其他小朋友反而要重新适应。”我提出可不可以让丁丁不午睡,老师很为难,说这样做可能会引发其他小朋友的攀比。

二、当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权益老是受到其他孩子抢占时

媛媛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有着体育传统的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孩子们都要学习滑旱冰、骑小自行车和打少儿排球。旱冰鞋、小自行车和排球都是自备,原则上都是自用。我们都给媛媛买了最好的装备,生怕孩子的运动安全有个差错。结果呢,全班小朋友的装备都放在一起,老师一说“开始”,媛媛的好东西都被别人抢走了,轮到她拿时,球是瘪的,小自行车是没有辅助轮的。媛媛回家哭得梨花帶雨,奶奶心疼地说:“你可以告老师呀!”媛媛哭道:“老师不管这事,让我自己找小朋友解决!可是我不敢……”

我很快意识到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看着媛媛无助而伤心的眼神,我知道这件事给她造成的阴影可能一时半会儿难以消除,长此以往,她会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欺负人的,就是恃强欺弱的,这不好。我去找老师沟通,老师听了媛媛的情绪反应也很吃惊,她说,把所有的装备放在一起混着玩是她的主意,目的是不想让四五岁的小孩过早地觉察到“贫富差距”,她却没有料到孩子之间,却由此有了“强弱差距”。经过反复思量,我们一起想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办法,将全班36个孩子分成四组,每组轮着有一次选装备的优先权,这就使得买了普通装备的孩子,与我家媛媛一样瘦弱胆怯的小朋友,一样有着选择较好装备的机会,同时又不让他们觉得老师在帮他们,不伤及他们的自尊。

这两天,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媛媛很高兴地回来告诉我说,孩子们已经打破了一个人独玩的局面,三三两两组合起来玩。因为,谁都想玩好球,骑好车,如果你这次不想到别人,下次别人也不带你玩了!

三、当孩子成为委屈的“陪练”,而老师又没有及时安抚时

玲玲妈:到文艺汇演前一刻,老师才通知我家玲玲说,16个打小鼓的宝宝,最后只需要12个上台表演,她和另外三个小朋友被淘汰了。这事儿前一天没有预兆,孩子还在兴高采烈练习打鼓,结果,老师说,“你不用准备演出服了”,玲玲整个人都焉了。文艺汇演那天,她闹肚疼,死活不肯去幼儿园。看着她灰心丧气的模样儿,我心疼极了。

我去找她们老师讲了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选拔和竞争,要避免最终只淘汰四分之一的小朋友的这种情况,16人当中选12人,与24人或32人中选12人,对被淘汰的孩子的打击是不一样的。少数几个小孩子被淘汰,他会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表现最差、最笨拙,或者是老师最不喜欢的小朋友。”老师听了我的分析,道歉说,她们忙昏了,真的没想过这么深;当时只想着舞台的纵深度不够,不能容纳四排孩子打小鼓,换作三排孩子上场,可能效果更好。“事已至此,可怎么弥补呢?”我和老师商议了半天,一致认为该给这4个淘汰的孩子组织一场“复活演出”,让她们给来开家长会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表演一场“花样小鼓”,为此,老师和正式参演的小朋友,都纷纷为她们的重新排练出主意、想办法,开心的笑脸终于又回到玲玲的脸上。

四、当孩子被评价为“问题小孩”,而流露出对未来小学学习的惧怕情绪时

一上大班,一学习拼音和算术,彬彬就仿佛成了一个问题小孩,他屡屡把p成q,d写成p,u写成n,又把2和5写反,好像成了“2”和“5”镜子里的影像。这种错误讲了多遍不改,老师就有点着急上火,有一次老师开玩笑说:“你这种情况还择什么校呀!白花钱。”我儿子回来一脸愁容,说,妈妈我怎么这么笨,没有小学老师会喜欢笨小孩的,我怕从幼儿园毕业,怕去上小学。我的心像被揪了一下。也许幼儿园老师是无意的,但一句无心的玩笑话很可能被孩子都放大成对自己根深蒂固的评价。长此下去,孩子自然对学习越来越畏惧,对就要到来的小学生活越来越畏惧。

我把我的看法委婉地跟老师提了,建议她多增加对孩子的鼓励,也增加对小学老师的“正面宣传”,不要一味强调小学老师要求严、惩罚多,要多对孩子说:“小学的学习也很有意思,老师组织小朋友做游戏,上体育课还玩‘老鹰抓小鸡’呢。”“小学里的很多内容老师都教给大家了,大家还小嘛,所以学起来会有一点困难,不要紧,大家都是聪明孩子,慢慢来!”老师有点惭愧地说:“彬彬妈你真的很有办法。”又说:“看来教彬彬这样敏感的小朋友,咱还真得多讲究方法,多付出观察和耐心。”

家长约谈:有效的家园沟通方式 篇5

一、家园沟通的现状

1. 幼儿园方面。

我们有很多家园沟通的方式,从孩子刚入园开始,教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使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等有所了解,以及以后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

2. 家长方面。

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能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园联系,尽量配合幼儿园工作;有的家长很少与教师接触,特别是由祖辈接送的孩子,几乎不怎么跟教师交换意见,即使有也只是过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已。

二、家长约谈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龄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总结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最有效的家园沟通方式就是家长约谈。家长约谈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某个或某些幼儿家长来园,针对幼儿的特点一对一地进行交流。教师与家长约谈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的,约谈前,教师与家长双方都要根据约谈内容做相应准备。相比较于家长会、家长开放等沟通方式,家长约谈活动有其独特的一面。次数有限的家长会上,老师与家长是一对几十,很难把孩子的情况全面细致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只能就班级中幼儿的共性问题及老师的要求给家长做介绍。而家长开放活动时,教师又要忙于各类活动的组织,“闲”下来的时间比较少,即便是一个老师组织活动,另一个老师接待家长,“会与哪个家长交流,交流什么”等方面的随意性也比较大。而约谈活动,老师、家长围绕一定的话题进行,可以充分地探讨相关幼儿的特定情况,所以很有针对性;同时,约谈活动涉及的人员少,对场地、硬件的要求不高,所以有利于组织,只要发现问题、产生话题就可以与家长约定交流,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

三、如何做好家长约谈工作

家长约谈虽然十分有效,但对于文化积累相对较弱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却是一项挑战。新时代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家长中不乏硕士、博士,大部分家长更是通过耳闻目睹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良好的约谈效果呢?

1. 我们先要做好约谈的准备。

要及早告知家长约谈的时间、地点与内容,征得家长的同意。在约谈前,教师要汇集、查阅这个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事例。实际上,这项准备工作在孩子入园后就已开始。

2. 营造宽松的气氛。

有些家长,对约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所以,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比如:先倒一杯咖啡,说一些孩子和班上有趣的事。在交谈时也要自然一些,显得亲切,像开始时可先问一句:“某某孩子近来在家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家长好回答,从而能自然地进入交谈。

3. 约谈手段的多样性。

约谈不止是语言的交流,如果借助于多种资源的说服力、直观性,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约谈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有:(1)照片、录像等电教手段的运用。(2)幼儿绘画、手工作品、幼儿成长档案册等教育教学成果的使用。利用这些现有的教育教学成果,可以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及孩子的纵向变化等。

4. 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约谈活动的主角不只是老师,家长也是约谈的主角。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容易以“幼儿园为中心”的态度对待家长,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这种认识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会影响与家长的沟通。大家的智慧是宝贵的资源,吸取了家长的建议,我们的约谈活动会进行得更深入、更有效,家长的参与意识会更强。

5. 约谈内容必须深入。

现在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高,家境比较好,但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一开始他们会以一种怀疑的目光来看待教师(怀疑教师的能力、怀疑教师的急哦阿玉方法、方式等)。所以面对家长,教师不要显得慌张、害怕、不知所措,要把自己踏实、能干、睿智的一面显示出来,在与他们谈及孩子的在园情况时,一定要指出他们孩子的个性、习惯、特征等,尽量发现一些连他们都难以发现的东西反映给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对教师刮目相看,对教师有信心,放心把孩子交给教师。甚至以后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困难,就会主动找教师谈,这样工作就好开展了。家长和孩子一样,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面对不同的家长也要有不同的策略。

如朴实型———这类家长比较尊重教师,把教师放到很重要的地位,只要教师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尤其是进步的地方)向他们真诚地反映,他们就会很开心、很感激。

如斤斤计较型———一般一个班可能都会有一两个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尽量多聆听,不管好听、不好听的都先听,少发表一些与他们冲突的言论,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让他们觉得教师是很重视他们的,顺他们的意之后再慢慢与他们进行沟通,如果跟他们计较的话,反而会激化矛盾,适得其反。

6. 做好约谈的记录。

班级老师将每次约谈话题产生的背景、邀请的家长姓名、老师分析幼儿的情况、家长对这一话题的观点,以及家长与老师达成的一致措施等方面整理、记录,形成约谈记录。这一工作是保证班级家长工作计划性开展的措施之一,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追踪、反馈提供资料。家长工作不会因为一次约谈的终止而结束,恰恰相反,约谈只是对孩子观察、引导的开始,随后进行的是家园共同努力,将制定的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孩子不断成长。所以,约谈活动是一个有计划的、持续性的活动,老师做约谈记录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些后续工作的实施更有条理,传递给家长的反馈更有理有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必须保持信息畅通,家长约谈无疑是众多家园互动的方式中较有效的一种,只要老师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前提,在与家长交谈时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就可以架起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把家园合作工作做实做细。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家园沟通的现状、家长约谈的有效性及如何做好家长约谈工作, 对于有效进行家园沟通,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家园沟通共享阳光 篇6

关键词:家长,教师,沟通,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宗明义地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重要性。幼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家园的紧密合作,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唯有把家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给予幼儿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二字,所以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尤为重要。

一、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

1. 幼儿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中,幼儿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幼儿园要求家长按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导致家长处于被动地位。

2. 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很专制,有的家长很民主,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

3. 沟通缺乏艺术性

在日常实践中,部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缺乏艺术性,以单纯呆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不会因时因地变化,遇到简单的问题时还能应付,遇到较棘手的问题就不知如何对待了,往往导致家园沟通的失败。

二、如何与家长沟通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讲究方法的。在当前家长普遍重视智力开发,忽视社会性教育的情况下,沟通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1. 对孩子的爱是家园沟通的基础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教师与家长的距离拉近,使家园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本班天天妈妈找我谈论孩子情况,孩子回家跟妈妈说:老师很久没表扬我了,红五星也很久没拿了,在幼儿园没劲。我仔细一想:这几天,天天行为比较反常,无论做什么都不主动。每次做的手工作品、画的图画都不愿意拿出来给老师、同伴看,总是偷偷地藏起来,集体活动有时也不愿意参加。每个发展中的幼儿都有需要,他们有某些共同的需要,又有其各自特有的需要。天天受尊重、受重视、得赞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家长的反映,引起了我的重视,稍加注意,天天就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满足了他的心理需要,家长也放心了。事实告诉我们:教师爱孩子是家园沟通的基础。

2.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刻与家长短暂交谈,及时互通信息,或利用家访、电话等形式,借助形式多样的沟通渠道,建立相互间不断沟通的机制,传递相互间的信息,矫正双方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弥补双方的不足。教师可委婉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并与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尊重家长,对家长一视同仁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在家园沟通时,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同时,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多交流,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4. 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提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发挥语言的魅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更多地走进家庭,所以网络成为家园沟通的另一种形式,而且这种形式不容忽视。我们可以建立幼儿园主页、各班级主页,开设班级相册、快乐生活等栏目,让家长每天都能看到班内、园内孩子的生活、活动情况;家长留言栏目让家长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给教师反馈一些比较真实、切合实际的问题,促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 创设“主题活动墙”

为了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为了家长与自家的孩子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本学期本班创设了“主题活动墙”,环境创设紧跟主题活动的步子走,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始而起步,家长们踊跃地帮助幼儿提供材料、知识,以及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早期阅读作品,通过教师们的整理、系统化,把幼儿们最迫切需要的内容展示在墙上,以得到孩子们的共鸣。“主题活动墙”开设以来深受家长和幼儿的欢迎。家长们夸教师们帮他们找到了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机会;孩子们则沉浸在无限制的探索与幻想中。而我们的教师也偷着乐呢:因为孩子们对每个主题活动的兴趣更高了,探索欲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 开办“家长沙龙”

“家长沙龙”是从家长会上诞生的一种新型的家长会。它灵活多样,一改传统家长会“一言堂”的单调,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家长沙龙”里,家长与教师相互理解、配合、支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了家园互动。

用爱开启家园沟通的和谐之门 篇7

案例一:最好早上少喝牛奶

去年我带中班, 权权是班中比较内向的男孩, 不太主动与老师说话, 也不知为什么上午9点前后老是尿裤子, 一开始的几次我会马上打电话给家长, 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奶奶很及时地来给他换裤子, 后来索性把换洗的裤子放幼儿园, 以便备换。作为班主任的我很纠结, 到底是为什么?是近期身体不适吗?问他妈妈, 却说没什么事, 可能是太顾着玩了, 没把这事放心上。在后来的几天中, 我有意识地在8点半左右提醒他去小便, 可他往往会说没有, 却还是会尿裤子。我与他约定, 你上午不尿湿裤子我就悄悄给你个五角星, 每天带班时我依然及时温馨提示: 权权去解小便。这样做有点效果, 但权权还是会尿裤子。这一天, 我在楼梯口刚好碰到了权权, 他手捧一大瓶旺仔牛奶, 边走边说:“奶奶, 我喝不下了。”奶奶说:“牛奶营养好, 喝完吧! ”我听到了, 便小声说“权权奶奶, 像权权这样最好早上少喝牛奶。”权权奶奶顺手拿过权权的牛奶说:“那我们以后牛奶都不能喝了……”

分析:权权奶奶的一句话, 让我觉得很突然, 我知道是自己的建议让她产生了误解, 她是出于希望孩子多吃一点, 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我却是从另一角度给她提了建议, 此时的沟通并不是时机。

案例二:请给孩子买把圆头剪刀

杰杰是这学期刚插入大班的, 在第一次手工活动“做花灯”中, 我发现他不会使用剪刀, 别的小朋友都在老师的讲解后, 开始快乐地操作起来, 按实线剪得又直又光滑。可杰杰却不知道剪刀怎么拿, 试着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拿, 对着线又无从着手。老师帮他纠正了拿法, 并让他试着剪一剪, 他的动作很笨拙, 眼看着别人快成功了, 他又着急又无奈。傍晚家长来接孩子时, 我与他妈妈说请给孩子买把圆头剪刀, 让孩子在家多练练, 可以剪直线、剪曲线、剪些形状。杰杰妈妈说:“家中剪得乱七八糟, 孩子不会剪又没关系。”我和她说明, 使用剪刀对小肌肉发育的好处, 再加上自己做完一件手工作品也有成功的体验。

分析: 杰杰妈妈显然并不了解大班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情况, 能剪最好, 不会也没关系, 顺其自然, 对老师的建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我想, 随着彼此的互相熟悉, 杰杰妈妈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毕竟老师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关心孩子的成长。

家园的和谐沟通是一门艺术, 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心中有孩子, 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面对不同的家长, 我们应选择性地运用一些策略, 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 对孩子浓浓的责任心。让爱在老师与家长中传递, 并发挥爱的正能量, 去影响每一个家长,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真诚沟通是前提。教师要热情、真诚、主动, 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 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 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 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 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 对家长产生的急切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 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 方法得当, 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理解、支持。

2.育儿知识勤 宣传。《指 南》的颁布 有效地指 导幼儿园和家长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通过提出3岁~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 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了解3岁~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老师可以结合《指南》向家长进行宣传。不可否认目前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 重生理发育轻心理疏导的现象存在, 有些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特点, 对他们赋予过高的期望, 拔苗助长, 严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没有积极引导, 这些消极因素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合适的方式, 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动员他们参与幼儿园的开放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 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建立家园之间良好的互动。

3.捕捉细节 夸优点。在 家园沟通中教师要 善于观察, 捕捉一日活动中幼儿有价值的细节, 并及时反馈给家长。不要笼统地说:你的孩子今天很乖, 今天表现好的。类似的沟通不能打动家长, 而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巧妙地描述活动的细节, 能深深地打动家长, 然后以细节来说明孩子的优点, 就更有说服力, 这样会让家长看到老师工作的踏实, 并感受到老师的专业性。如:这几天中为了教会杰杰使用剪刀, 我有意识地在美工区投放了画有不同粗细实线的报纸, 让他在区域活动时剪一剪面条, 要求不断掉, 他小心翼翼地剪, 一开始总会到一半时就断了, 终于剪成功完整的一根, 他激动地拿着那根又细又长的面条给我看, 我奖给他五角星, 杰杰可高兴了。我把这个情境讲给他妈妈听时, 妈妈点点头, 也很赞同老师的做法, 相信这次沟通将会使家园的合作更顺畅。

4.温馨提示 要适宜。 幼儿园有个别 孩子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 如争吵、争抢玩具等, 面对孩子的不足, 我们应选择与家长沟通的适宜时机, 不要在接、送时有别的家长在场的时候沟通。如特意安排家访, 用婉转的语气写个小纸条, 指出孩子的不足, 再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希望家长共同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论家园沟通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篇8

一、家园沟通障碍成因分析

对比义务教育阶段 (中小学) 的家校沟通, 虽然家园共育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影响更大, 但往往由于家园沟通不畅难以全面深入实现, 幼儿教师和家长二者多因主导教育观念的差异、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认识差异等因素, 常使双方产生困惑, 尤其是在教师方面, 一人面对数十名家长, 当家园沟通面临着掌控无力时, 很容易产生职业的失落感, 进而损害职业信念。现实中, 幼儿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困难表现在很多方面。一般来说, 幼儿的身心整体发展水平由其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领域发展的综合情况评定的, 但家长对于孩子在这五个领域的发展水平评价有他们自己的标准, 有些是客观科学的, 有些是存在误区的。例如:在艺术领域的绘画学习中, 教师对于幼儿学习目标的设定是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的感受, 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而一些家长却以画的像不像、颜色涂得对不对作为衡量幼儿学习绘画的指标。当孩子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自己的画作时, 听到家长一句“你这画的是啥呀?”幼儿和教师都会心生不快。在语言学习领域, 教师对幼儿语言学习的目标设定是着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 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 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即使让幼儿学习写字, 合理的目的也只是“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 激发书写的愿望。”而一些家长却不顾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 过分提倡在识字写字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做法不仅会破坏幼儿认字的兴趣, 进而可能使幼儿产生对小学学习的不愉快预期。在幼儿阶段, 有关科学领域中数学的学习, 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和辨别物体的形状, 感知数量和顺序;而一些家长却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提早学习小学的数学内容, 关注的是孩子计算题目的熟练程度。在社会领域的学习中, 针对“看待自己, 对待他人”人际交往方面内容的认知, 在实际中具体到每一个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差异就更为明显了, 家园沟通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例如:有些家长在对待幼儿之间的小纠纷这个事件上, 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 不能正确处理, 这种粗暴干涉的结果往往很大地影响了幼儿正常的社会性发展, 甚至会严重影响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家园沟通中家长需求特点

由于家长曾经面对自己孩子婴儿期的弱小无助, 所以其对幼儿园教师的希冀是给予孩子全方位的“舒适”待遇, 家长自己愿意为孩子提供各种满足个体感受的服务, 这样的目标在家庭环境中容易达成, 因为家庭中具备专人照看幼儿的基本条件;而教师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 更注重的是幼儿的全方位成长, 他们期待的教育目标是达到各种“规范”, 也就是说, 通过幼儿园教育, 使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但是并非所有家长与教师都能达成同步的认识, 因此更不易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达到完全默契的配合。多数家长对于沟通的需要往往还具有偶然性, 在自己方便的时候才会和教师交流, 并且交流内容仅限于与孩子在园期间的短期性需求;有期待教师优先照顾自己孩子的需求愿望, 在他们的孩子遇到困难时, 家长期待教师给予的沟通具有安抚性、即时性;另外家长与教师或幼儿园的沟通内容多带有情绪的色彩, 尤其是遇到不愉快的事件, 家长很难换位思考理解教师面对数十个教育对象的心境, 幼儿教师基本上是年轻女性居多, 她们温和谦恭的态度往往使某些家长提意见时顾忌较少, 冲动的表现时有发生;虽然为了促使家园沟通的顺利进行, 有些园所会偶尔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但根据课题组教师的访谈结果, 表明这种形式上的参与对于改善家园沟通的有效性也有待考察。

三、家园沟通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家园沟通的现实对于教师造成的困惑是显而易见的, 课题组成员认为, 这个问题无法回避, 教师必须理性直面现状, 并且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幼儿教师的定位应在思想上本着幼儿中心的专业性、行动上明确教育作用的职业性、以及追求个人在事业中体会到的发展成就等特性。唯此, 才能不拘于一时一事, 胸怀为幼教事业奉献的精神, 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据课题组201份有效“教师问卷”调查显示, 针对问题“所带班级的幼儿家长愿意听取教师的建议”选择比例为42.8%;认为“目前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已完全被社会认可”的选择比例为31.8%, 由此可见, 教师自身体验到, 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权威性未被明确认可。从现象上看, 对比中小学层面的家校沟通, 大部分家长是愿意听从中小学教师对于孩子个别教育的建议, 是因为比较而言, 普通家长难以系统地了解中小学教育的规律, 并且中小学教师能够以学生成绩显示其教育的效果, 家长会倾向选择信服教师的态度, 所以家长在家校沟通中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 孩子出现问题时多半愿意耐心与教师沟通。课题组在研究中还发现, 不同幼儿园的文化氛围明显影响着幼儿教师沟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课题组使用问卷试测的过程中, 发现有些小型民办幼儿园甚至不愿意使用家长问卷, 认为问卷调查的过程会带来家长告状的麻烦;在某些省级公立示范幼儿园, 家长对教师不满意甚至作为一票否决教师的条件。即使如此, 在“家长问卷”的调查中, 家长对于教师的沟通能力平均满意度为39.1%, 对比教师的教学能力、管理幼儿的能力、照顾幼儿的能力等题目结果, 家长对于教师的沟通能力满意度显示最低;而针对教师的访谈, 发现教师普遍觉得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要求思想上不够重视, 行动上配合不够。在现实生活中, 不可否认, 家长和教师由于个人背景的不同, 二者对于家园沟通的心态是有较大区别的。另外,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 他们不仅在单纯家园联系的工作中会遇到由家园沟通问题带来的困惑, 即使是在完成常规的教育任务中, 也必须有家长经常性的配合。不难理解, 在家园沟通方面, 教师的困惑大于家长。我们在研究中发现, 教师更注重家园沟通, 希望得到家长配合的愿望更强烈;教师希望工作有秩序, 当家长有“不恰当”的提问, 双方出现交流困难时, 教师会出现警觉性、戒备心理更强的情况。但教师促使家园沟通的良好有序进行必须要从改变自身做起, 在心理预设中, 对于家长不能回避, 而要倾听。即, 教师要建立做家园沟通中的主导者的意识。但从课题研究过程中看, 对于部分教师来说, 培养教师主导的意识还是比较艰难的。难点主要在于教师自身对于家园沟通的深层意义理解不够, 只是拘泥于家园沟通的即时作用, 缺乏主动构建家园和谐沟通模式的意愿, 在行动上大多是采取走一步, 看一步, 遇到问题临时对付的状态。

要改变家园沟通的困难状态, 教师不能只是在家园沟通的形式上下功夫, 还应在沟通观念上更新, 在交流内容上扩展充实, 使自己在沟通中表现出主动性和主导性, 从而显现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独特人格魅力。在课题组研究过程中, 也发现了少数教师对家园沟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采取了有效的方略, 不仅使家园沟通顺利进行, 同时也使自身在职业生涯中的成就感大大提高。她们既注重家园沟通中的负面事件, 但同时也对有利于家园沟通的正面事件有足够的敏感度, 在实践中加大了主动引导家长力度;具有明确不利状况可能出现的预警意识, 并且事先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扫清家园沟通中的可能障碍。

用沟通构建起家园联系的桥梁 篇9

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家长。而班主任是这三者之间的桥梁,是沟通的纽带,班主任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是最了解幼儿在园内的情况,班主任要把幼儿在园内发生的事和表现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同时,需要家长配合的也一定要给家长落实下去,给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和家长沟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

作为班主任,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和家长的沟通和交往,从而更好的了解幼儿,并与家长一起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更好的成长。在沟通中教师也应该做到求同存异,理解家长的思考,共同寻找好的解决办法,实现有效沟通。

二、以诚相待,真诚沟通

真诚的相待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交流的基础,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和家长交流时,无论是在电话中、家访时,还是在平时短暂的交谈中,我们都要把每一位家长当做是自己的朋友。在交流沟通中,我常常会思考作为家长是怎么想的,经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在于家长的谈话中就会容易许多。在沟通时,需要注意自己的用语,语气需要平缓,融洽,这样可以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从情感上也更加容易沟通。反之,则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傲慢无理会慢慢地疏远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情况也会变得糟糕。

三、争对实际情况采取有争对性的沟通策略

班主任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培养家长的沟通意识,消除沟通时产生的一些心理障碍,创造沟通的机会。尤其是刚接手小班新生,我们可以查看与新生相关的家庭材料。在进行家访时,我们要学会观察并收集重要的信息,了解家长的个性,了解幼儿的家庭生活情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便在教育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条理的、有计划的实施沟通,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沟通的时候,由于家长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性格都不一样,在沟通前首先要明确沟通对象是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百战不殆。

1、溺爱孩子的家长

现在的许多家庭中,孩子就是一个个王子和公主,走路怕他摔倒、吃饭怕他噎着。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应该先肯定幼儿的长处,表扬和称赞他们,同时要用比较关切的口气来说说幼儿身上的不足,肯定家长的爱子心切,同时也要道出溺爱对于幼儿成长的危害。

在我们班中有一个叫琪琪的小女孩,长的很可爱,喜欢帮助其他小朋友。刚开学的时候,由于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琪琪有点没有适应过来,所以奶奶一直要抱她进到班级。渐渐地,琪琪适应了新环境,也认识了许多新的小伙伴,本以为她已经可以不用奶奶送进来了,可是头疼的事情出现了。每天早晨,琪琪总是需要奶奶抱进来,而且还是小眼红红的。奶奶说:“小姑娘怕生,不适应,我把她抱进来安慰安慰。”奶奶对于自己的孙女关爱备至,恨不得自己来上幼儿园,长此以往的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于是,我想了一些办法,首先我把琪琪在幼儿园的表现大致的和奶奶讲述了一下,并肯定了一些做的好的地方,奶奶听了挺高兴的,于是我马上叹了一声说道:“就是每天早上来,需要抱着送进来,这个不好,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依赖性,对她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奶奶也觉得有些不妥,但是就是放心不下。于是我趁热打铁,补充道;“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她自己,我们不可能一直陪着她,一些事情她可以独自完成就让她去做。”奶奶也表示同意。另外,为了打消奶奶的顾虑,我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在班级的主页中,经常会传一些琪琪在幼儿园的照片,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内的生活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发现琪琪大声的和老师说:“老师早!”我们都夸琪琪很棒,并让她继续保持。至此之后,琪琪每天坚持自己进班级。有一次奶奶打电话说起琪琪最近的进步,她自己也非常开心,奶奶说以后不用担心琪琪了。

教育并不只是单方面的事,相信在家里琪琪一家人肯定也对琪琪进行了引导。双方在不断的配合中帮助琪琪度过了“难关”。其实,沟通就是因人而异,采用好的方法,让沟通可以变的很简单。

2、做“撒手掌柜”的家长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就觉得,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可以交给老师了,自己可以什么也不做,让孩子听老师的话就万事圆满了。这样的家长首先在观念上产生了错误,其实孩子一生的老师是父母,而不是真正职业上的老师。

因此,在面对这样的家长时,我们老师要做的首先就是让家长从观念上改变,告诉他们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还是少数,孩子与你们在一起的时间才是最长的。我们幼儿园老师接触的幼儿多,方法也多,但是通过形形色色的方式方法来改变幼儿,促进幼儿成长的人还是你们家长。

幼儿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程度也是各不一样,对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也是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家长我们所采用的交流方法也是各不一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同样也离不开家长。当老师用真诚之心去对待家长和孩子时,他们同样也会真诚的对待你。

良好的沟通是老师手里的一把钥匙,我们要善于使用这把钥匙,给孩子打开幸福的大门,为孩子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

家园沟通,从心开始 篇10

一、用诚心换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 为了孩子, 他们愿意付出一切。而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也同样如此,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能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孩子表现好或有进步时, 我们会马上与家长分享、表扬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退步时, 我们会立刻与家长交换建议、研究方法。孩子的一举一动, 不论是好是坏, 只要我们真诚地与家长交流, 家长就能体会到老师的一片诚心。例如:许子桐、黄彦霖是我们班上最调皮的两个孩子, 家长也知道自己孩子的特点, 十分重视, 每天都要向老师了解情况。我们总是耐心地与家长交谈, 并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 先表扬, 再指出不足, 避免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家长也容易接受, 然后和家长一起分析、研究, 寻找原因, 共同教育引导孩子改正缺点。渐渐的, 两个孩子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与小班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老师与家长像朋友一样诚心诚意地沟通交流, 家长非常支持幼儿园的教育,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为了能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更多的参与的机会, 我们常组织各种开放式活动, 如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活动、每周一次生成活动、结合节日季节的庆祝活动等, 可这类活动需要大量的材料准备, 于是每次活动前都发动全班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本学期教学活动很多都需要家长配合开展, 如在“人们怎样劳动”的主题教育活动中, 需要请家长帮助孩子调查生活中的纸制品, 并作好抽样和记录;在了解爸爸妈妈的活动中, 还要请家长事先和孩子一起填写调查表。再如在“好玩的小实验”主题教育活动中, 每次孩子在幼儿园进行了实验探索后, 回家后家长都要帮助孩子继续操作尝试, 以拓展幼儿的思路, 并将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从每张记录表上可以看出, 家长们都很有耐心。一次一次地请家长收集物品、调查、记录, 确实很麻烦, 但家长知道老师诚心为了孩子, 所以他们都非常配合, 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这样才使我们的各项活动顺利地开展。

二、用细心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满意

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们, 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细心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 让家长放心、满意。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 老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秋冬交替天气变化无常, 或冷或热, 幼儿容易感冒, 我们特别注意幼儿的活动量和穿衣情况, 及时给他们穿脱衣服, 每次大小便后, 我们都注意提醒帮助幼儿把衣服塞好, 以免着凉。

在幼儿园, 我们细心地观察孩子们的每个状况, 发现哪个孩子有咳嗽、厌食等异常及时通过谈话或电话方式与家长联系, 以便家长给孩子及早治疗。有一天早上, 我们发现薛茗予小朋友的小便次数比以往要多, 而且这一天她的情绪极不稳定, 放学时马上和她奶奶反映了情况, 并请奶奶带她到医院检查, 发现是神经性心理紧张引起的。父母的离异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伤害, 事后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引导, 帮助她放松心情, 调整心理, 使她逐渐恢复了正常。家长们都十分感激老师对孩子的细心照顾和关心, 增强了对老师的信任感。

三、用真心帮助家长解决特殊情况

人与人相处, 需要双方都能用真心去对待, 才能长久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与家长的接触中, 我们始终捧着一颗“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的真心, 只要家长有什么需要, 我们就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许子桐是单亲家庭, 母亲一人带着他;刘宇昊的父母都是教师, 对这些特殊的家庭, 我们更加注意关心, 平时在与家长的交谈时, 我们经常询问家长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如果有什么困难或困惑就可随时和我们联系。有一段时间何佳依的胃不好, 家长关照三餐只能吃粥和饼干, 于是我们特别注意每顿为她开小灶。高俊的父母上班都很早, 下班有很晚, 家长很烦恼孩子的接送问题, 我们知道后, 告诉家长把孩子早点送来, 晚点来接没有关系的, 我园都有值班老师照顾, 老师的话打消了家长的顾虑, 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四、用虚心接受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人无完人, 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 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忽和遗漏, 有时会影响到幼儿和家长, 所以我们经常主动地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促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家长们也十分诚恳地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建议, 如胡昕宇的妈妈提出能否准备一些餐巾纸, 放在孩子容易拿取的位置;龚真韵的妈妈向我们提议能否在每月的月头发放教学内容报, 这样有利于家长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 等等。这些对我们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我们努力去改进。

上一篇:散装水泥宣传工作下一篇:对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