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数学的精神家园

2024-07-06

回归数学的精神家园(共12篇)

回归数学的精神家园 篇1

近年来,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他指出,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要如此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什么样的作用?

中华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2000多年前的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 以及后来的许多大思想家。他们建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民族教育思想的宝库。这些先哲们的大量论述, 对我们今天立德树人,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首先, 中华文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 强调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精神的“君子”。“君子者, 道德之称也。”孔子说:“君子怀德”, “君子周而不比 (团结而不勾结)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周易》说君子的社会使命是“振民育德”。“君子”即“大人”, 乃“大德之人”。“大人者, 无私欲之蔽”,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见利思义”, “见得思义”。大人遵循天道, “天道荡荡乎大无私”。老子强调做人要“公”, “无私”,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君子”最具有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如《礼记》 所讲:“苟利国家, 不求富贵”。在历史上, 用传统文化熏陶起来的君子、大人, 在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候, 最能挺身而出, 做中流砥柱,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和楷模。“君子”是中华文化倡导的中国人的道德准则。为此, 梁启超主张中国人, 首先是知识分子, 要“先做君子, 后做才子”。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前些年来中国, 讲话中对我们提出一个警告, 她说:如今西方出现了整整一代“文明的野蛮人”, 他们受过高等教育, 甚至有几个学位, 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 然后去满足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掌握了文明, 却造成了野蛮的后果:贫富悬殊, 两极分化, 民族冲突, 性别歧视, 国家对立, 战争灾难, 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等等。

今天的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会不会也造就一代“文明的野蛮人”?这是值得我们特别思考的一个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中华文化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也有很多重要的启示。比如, 孔子讲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寓教于乐”“学思结合”“不厌不倦”;老子讲“善教者无弃人”“静为躁君”;《大学》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庸》 讲“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教学要点和次序;朱熹讲对人的教育重在“唤醒”;王阳明讲“知行合一”, 讲“人要随才成就, 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 等等, 都是中国教育教学思想的精髓。研究和实践这些教育思想, 对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 提高教育质量, 以及解决当前教育中弊端, 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德国的大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公元前五六世纪, 是人类的成长发展的“轴心时代”。那个时期, 许多国家几乎同时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 包括中国的老子、孔子等。“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是复兴, 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在改革开放30多年, 新课程改革也已10多年的今天, 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课程改革, 用什么“重新燃起火焰”?从哪里寻求“精神动力”?

尼克松 《1999不战而胜》 中讲过一段话, 也许会让我们有所警醒:“当有一天, 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毫无疑问, 我们还要向西方学习。用熊十力先生的话说, 西方学术是知能之学;而中华文化则是徳慧之学, 通道德、智慧和生活而为一。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以来, 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 对我们祖先留下的珍宝, 丢失殆尽, 研究继承太缺乏, 甚至有人对她嗤之以鼻。今天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不能说与此无关。

教育, 现在应该回归我们的精神家园了。如果我们还是崇洋媚外, 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几乎无所知, 我们就将成为无根之人, 我们的教育就一定要走偏路, 其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回归数学的精神家园 篇2

摘要:目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出现了功利化及以老师个人评析为主而背离人文精神的现象,这无论是对于儿童的审美素质培养还是美术教育都是很不利的。因此,本文以讲述当下儿童美术教育对人文精神的背离问题为切入点,并相对应的提出了有关于人文精神的回归举措,从而使得让每一位花朵都能够获得极具个性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儿童美术;人文精神;美术教育

自古以来,人文精神对于美术教育来说,一直都很重视。儿童可以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可以提前增强其情感体验及文化滋补,提升他们对艺术价值的认知度,促使其价值观的发展。但眼下,在儿童美术教育中,逐渐出现了技术代替艺术的趋势,没有重视对儿童的人文精神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人文精神背离

(一)教育价值过于功利化,远离人文情怀

部分老师急于对儿童提出高规格的技艺标准,使得儿童在接触并学习一段美术文化之后,尽管在图画形象及内容上有所变换,但却失去了可贵的天性[1]。外加现代的大众文化已经占据了儿童生活的大部分空间,使得儿童慢慢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对于儿童而言,他们本应该接受“人文、情感、艺术”的融合教育,但现在却已成为了一种所谓的“技艺”训练,可贵的艺术想象已经被机械的模仿完全抹杀了,整个美术文化教育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技术的现象,这对于儿童的性格发展及成长都是有弊的。

(二)教育方法重视演示忽略启迪,难以抽离由外而内的控制模式

“演示”在美术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2],且也是目前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的方法之一。部分老师都很着重“演示”这一块,主要是因为老师希望儿童通过仿照老师传达的技能上再去进行一定的创新,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环境中,老师并没有把握好演示的度,直接忽视了儿童的艺术想象力,直接高频率的进行示范,致使出现了很多儿童不敢动笔的现象。事实上,儿童是要老师通过演示,再通过其天性的模仿本能,再经过后期的创新,去达到自己的作品赋予艺术个性化。但当下,老师控制教学活动的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只不过是比之前的方式更为间接。老师在主观上作为一位“参与者”进入,努力去促使儿童与环境及材料的互动,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去讲,老师并没有做到与儿童之间的.平等交流。儿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一直都是在担任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经过老师一系列的引导达到老师的技艺要求,但是像其它目标,如学习兴趣、情感等方面都被轻视。换而言之,现在的艺术教育基本使用的是由外而内教育方式,而根本没有做到由内而外的启迪。

(三)评析规范单一,依旧以老师的个人审美标准为主

眼下,还有很多的老师仍然把教学活动看作是“老师教儿童学”的一项认知活动,时常会出现教育思维模式先进但是实际操作行为却过于落后的情况,这直接导致在意结果忽视过程的价值倾向,老师将自己的个人审美标准成为了唯一的审判标准,忽略了儿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所拥有的审美体验及情感的培养获取。例如儿童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喜欢去追求老师的标准,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画一点就去问老师画的对不对,在绘画结束之后,还要拿给老师看一眼,然后再放心交上作业。这种评析的功利化自然会影响到幼儿的创新能力培养基及艺术的自由性。

二、人文精神回归美术教育的相关举措

(一)回归完整的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发展的整体倾向是让成人把儿童当作是完整的人来对待,回归儿童的完整世界,丰厚儿童的的精神生活,在身体与情感、意识等相关方面促使儿童的健康发展。要想做到回归完整的儿童美术文化教育,第一,实行目的联合性。老师在重视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去重视儿童的艺术认知力、体验度。与此同时,还要考量到其它范畴的教育目的与美术教育的相互融合性,促使儿童的审美体验与其它能力能够共同发展;第二,实现内容的全方位。站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角度上,艺术知识与“技艺、艺术鉴赏、艺术展现”这三个方面都是很关键的,尤其是艺术鉴赏对于儿童的艺术综合素养培养更是不可磨灭的;第三,实行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得让审美教育环境更具有丰厚性,也能够帮助老师去指导儿童使用各种符号,囊括有“美术、音乐、语言”等相关内容,提升儿童对于艺术创造的积极性。

(二)以人文为主题开办美术教育实践

第一,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3]。儿童的审美素养提高是需要不断与多元化的美术及非美术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务必要将老师和儿童一起加入的美术实践活动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方式,让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儿童主流的审美活动之一,鼓励幼儿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善于表现自己,勤动手;第二,重视美术教育与儿童生活的融合。艺术教育是要坚持以儿童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起点,并指导和助力儿童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活动气息,使用艺术让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且可以可以让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产生互动,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审美体验的积攒;第三,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老师必须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维模式,让儿童美术教育不仅仅只是传达美术技能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老师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要足够了解每一位儿童的发展水准及情感要求,给幼儿提供一个优良的审美情境,给予大量的鉴赏机遇,鼓励儿童要善于勇敢表达自己,帮助他们提高艺术审美力及创造力。另外,老师要按照儿童的发展特征,并进行一一辅导,让每一位儿童都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进行全面发展,达到塑造完美人格及审美素养的上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在实行儿童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幼儿的人文精神培养,因为人文精神是属于美术教育的核心,其必须穿插在整个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美术教学课堂富有生机,进而挖掘幼儿学习美术的乐趣,提升其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丽芳.儿童美术教育对人文精神的背离与回归[J].学前教育研究,2012,05.

[2]王春雨.浅析儿童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04.

回归心灵的家园 篇3

关键词:超能陆战队  情感元素  解析

人类是情感动物,人类生活离不开情感的润泽与支撑。有了情感人才能感受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才能体会人世间的万千滋味;有了情感,人才能具备冲破一切向前进的勇气与担当,人类才会生生不息,向着更高的文明发展。所以,反映人类情感生活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执着情感,打动人心。201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影片《超能陆战队》,讲述了机器人大白与天才少年小宏之间的情感故事,该影片中除了充气医疗机器人大白以其呆萌的动作和语言萌化人心外,它和小宏以及小伙伴们之间的情感故事更是打动人心、获得好评的关键所在。正如导演克里斯·威廉姆斯所说的“我们希望这个故事能有情感深度,引人共鸣”。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解析该片的情感元素。

一、亲人之爱

不可否认,在所有的情感元素中,亲情始终是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这种由于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情感是一种与生俱来、攻之不破的牢固关系。亲人之爱能够化解悲痛,抚慰心灵;能够唤醒良知,催人奋进。片中从小失去父母的小宏自幼和哥哥泰迪(阿正)跟随卡斯阿姨生活在旧京山(旧金山和东京结合的虚幻城市),天资聪慧但因缺乏管束而性格叛逆,14岁高中就毕业后,并没有继续接受教育,而是玩世不恭地靠小聪明游走在城市角落,成为非法的地下机器人格斗者,在所谓的胜利中消耗着自己的青春和骄傲。哥哥泰迪是个酷爱发明的大学生,为了阻止弟弟继续浪费生命甚至走上歧途,就带着小宏参观了自己的实验室。在哥哥的实验室里他认识了神行御姐、芥末无疆、哈尼柠檬、弗雷德这些超级科学控,他们每人都拥有自己的绝技,而哥哥发明的机器人护士大白更是让小宏大开眼界,他似乎懂得了科学无止境发明也是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的道理,最终决定继续深造。在哥哥“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鼓励下,小宏发明出了让所有人包括学院教授卡拉汉和科学商人克雷都感兴趣的微型机器人,如愿以偿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宏充满感激地对哥哥说“谢谢你没有放弃我”。可以说,正是哥哥的爱让小宏认识到自己的欠缺和不足,让他有了奋进的力量。

机器人大白是在泰迪死后走进了小宏的生活。哥哥的意外离世使得小宏精神萎靡,一蹶不振。以关怀与安抚为目标的私人健康助手大白为了让小宏振作起来,缓解他的“青春期躁动”,为小宏联系朋友、寻找微型机器人、甚至与对手几经较量,出生入死。小宏在受到攻击时充当他的救生圈、缓冲软垫、暖宝宝等,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当大白发现治疗起作用后,又顽皮地假装失去飞行动力,从高空坠落,从海面倏忽而行,让小宏兴奋不已,忘却了悲痛;当小宏被仇恨冲昏头脑,要为哥哥报仇,情绪暴怒,失去控制,大白播放了泰迪生前的影像来安慰小宏,抚慰他受伤的心灵,让他再次走出阴影。小宏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以哥哥为榜样,为帮助人类拯救人类而不懈努力。在拯救卡拉汉女儿之行中,大白为了小宏能安全逃出想毅然牺牲自己时,小宏大声叫道“我不能再失去你了”,大白那句“我永远都会陪伴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时的小宏已经把大白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亲人了。而成长了的小宏已经学会了珍惜亲人的爱,从被动接受卡斯阿姨的拥抱到主动拥抱卡斯阿姨,从对大白拥抱的拒绝到和复原后的大白的深情相拥充分表明了他已经从身体的治愈回归到了心灵的治愈。

大白是小宏的情感慰藉,是哥哥的替代,亲人父母的化身。大白和哥哥的共同之处就是用爱去引导而不是取代小宏作正确的选择,关心他心灵的健康与成长。这是值得当下许多父母学习的教育方法。纵观现实,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是存在严重问题的: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逻辑和想法强加给孩子;没有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惜花大价钱把孩子丢给一些教育机构自己却做着“望子成龙”的美梦;他们善于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不负责任地统统寄托在孩子身上。“狼爸”萧百佑先后把三个孩子都“打进”了北大,在许多家长看来似乎是成功之道,但这些父母有没有想过,即使从最世俗的角度而言进了北大也未必一定是成功之人,即使成功了这些孩子的内心真的平静和安宁吗?他们是否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幸福?当遇到人生坎坷和重大灾难时,是否能扛起应有的担当与责任?而大白和泰迪这样的“父母”乐于倾听、感应孩子的心声,及时回应,给予孩子温暖和关怀,不厌其烦地教导孩子爱与规范,竭尽全力帮助他达成自己的心愿,甚至一起淘气犯傻,陪伴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英雄”,真正让孩子回归到心灵的家园,这是否能给我们家长以某些启示?

二、朋友之爱

真正的朋友之爱是不需要言语和道理的,只需要真实地纪录和感受。《超能陆战队》中纪录了小伙伴们(包括大白)和小宏之间的真挚情意。弗雷德等超级科学控因为哥哥的缘故而成了小宏的朋友,在失去哥哥的悲伤时刻,他们发来视频送来真诚的关怀“如果让我现在选择一种超能力,我希望能穿过这个摄像头,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小宏一时却无法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大白便给他下载伤心病治疗数据库,建议他接触朋友、家人,并给他关怀和爱抚——一个大大的拥抱,鼓励小宏“你会好的,乖!乖!”。此时的大白只是出于对自己病人的关心而这样做,明显带有机器人的生硬程序,但小宏从内心已经开始接受这个朋友了,真诚地说道“谢谢你,大白”。当小宏第一次升级大白追击面具怪人被困时,芥末无疆等朋友赶到现场帮助小宏,“痛失所爱的人,需要朋友和爱人的支持”,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成功逃离现场;在弗雷德的家中,朋友们一起帮助小宏出点子想办法试图战胜面具怪人,升级后的小英雄们借助弗雷德的佣人、花园等多次演练,不计代价;在小岛战斗中,小宏因强烈的复仇愿望摔掉了泰迪设计的阻止伤害任何人的蓝色芯片,对大白安装使用了红色暴力芯片,试图杀死卡拉汉,却遭到了朋友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止,拼尽全力阻止了大白的破坏,导致盛怒下的小宏抛下小伙伴们负气离去。而朋友们对此并没有抱怨,直到他自己意识到哥哥设计大白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多人,而不是报复时,朋友们便默默地来到小宏的身边,神形御姐一下抱住了想道歉的小宏,所有的不快与误解霎时都烟消云散,“我们一定会抓住卡拉汉,这次我们要做对的事”,最后帮助小宏一起打败并抓住了卡拉汉,化解危机,成为了旧京山市民们口中的“超能英雄”。这样的朋友是令人羡慕的,他们总是在你悲伤时送上真诚的关爱和鼓励,遇到困难时给予无私的帮助,在你犯错时及时阻止而不是姑息或放纵,一旦你犯了错仍旧不离不弃、不计前嫌地帮助你,直到你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所谓的“朋友”:他们只会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朋友做错事时不会及时阻止甚至还推波助澜,一旦朋友倒霉首先自我保身,提前开溜。《超能陆战队》中记录的朋友之爱给成长中的青少年上了生动的一课。

三、教师之爱

如果仔细品味,会发现影片《超能陆战队》总是不失时机地散发着“教育”理念,犹如老师对学生的一次次“说教”。但这些约束学生行为的规范不是生硬地板着脸、脱离生活进行的,而是时时伴随着小宏的生活,见缝插针地进行,让人觉得有趣且容易接受。比如在哥哥的实验室里, 芥末无疆摆放有序的东西被神行御姐打乱时,说“你不能这样,你把这弄乱了,社会需要秩序”;当不讲卫生的弗雷德炫耀自己一条内裤穿4天都不洗,还厚颜吹嘘所谓的“资源循坏再利用”时,泰迪反驳他“好恶心,但是好酷,别鼓励他(指小宏)”;当小宏想从窗户爬进房间时大白说道“请注意安全,人从这样的高度坠落可能导致身体损伤”;因太专注微型机器人的行踪差点跌入海的小宏被大白一把拖住且幽默道“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游泳”;特别是超能小伙伴们被面具怪人狂追时,影片仍见缝插针地进行安全教育:在飞驰的车顶上大白抓住险些掉下车的小宏,提醒他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保安全,记得系好安全带”;芥末无疆在飞车时还不忘红灯要停车,转弯时不忘打转向灯等,片刻不忘教育的主题。这些带着明显“说教”的台词设计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动画片的主要受众者——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最佳时间,更是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最好阶段;另一方面这些“说教”的方式方法值得当今教师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学习,它告诉我们,孩子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尤其是卫生知识、安全知识、社会秩序、善恶是非等方面的教育,但如果一味简单说教,生硬灌输就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教育必须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教师须时时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在孩子们容易犯错的当口及时纠正,正确引导,使其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挫折中不断前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这部动画片以对亲人、朋友之情的深情呼唤唤醒了现代人所渐渐缺失的善良温柔的内心,不仅将正义的种子撒向孩子的心中,也唤起了每个人童年时对小伙伴的渴望。萌态十足的大白既是永不放弃、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化身,也是不离不弃、无私帮助的朋友化身,同时也有着整天碎碎念但是充满爱心的教师影子,大白和小宏之间的美好情感使得我们这些将美好情感日益边缘化的现代人真正回归到爱的心灵家园。“在真正的艺术佳作中,我们不仅会发现激奋的情感,而且还会找到和平与宁静”[1],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能陆战队》是一部真正的佳作。

注释:

[1]王柯平译,[英]H·里德:《艺术的真谛》,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传统教育中游戏精神的回归 篇4

传统教育中游戏精神回归的首要法则是将教育的回归指向学生自身,指向学生心灵的成长。学生既具有凭借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智慧审视世界的能力,又具有凭借情感、意志、想象等感性智慧赋予生命积极意义的能力。教育只要尊重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就可以促使学生凭借这种本性,发现目力以内世界更隐蔽的精彩和目力以外世界更广阔的天地,进一步升华其精神境界,优化其人文品质,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辽阔、清醒、充实。

传统教育中的游戏精神回归,还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主体探究的意识。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沟通中寻找和发现问题,师生积极交流与合作,共同寻觅解决问题的佳径,组成学习共同体,理智、情感、智慧地参与到超越简单知识授受的、深层次的、充满问题的教学情景的创造性建构之中。反映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通过让学生在调查、访问、考察、测量、实验、劳动等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进行学习与创造,着重于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用儿童的眼光来认识问题,用儿童的行为来改造世界。

实现数学回归生活本源的反思 篇5

然而,笔者也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迎合新课程理念,追求“生活化”,淡化数学知识的研究,缺少对数学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对“数学生活化”有一些片面的理解。下面就一些现状谈谈笔者的思考。

反思一:实现数学“回归生活”本源,防止素材走向形式化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一些内容设置,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生活素材情境简单化,甚至走向形式,虽然内容实现了,但意义不大,缺少思考性和挑战性。特别是在公开课、优质课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让数学教学更精彩,苦思冥想,创设生活情境。好像数学教学脱离了生活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笔者认为,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生活情境,也不是每节课创设的生活情境都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立足于数学的内部矛盾,开门见山、类比猜想等方式、方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过分的`依赖生活情境,难免会掩盖数学的本质,削弱数学本身的魅力。

例如:曾听过几位老师对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有的老师采用教材中给出的如“一天内温度变化曲线图”等与实际生活贴近的情境导入问题;有的老师则采用学生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三个图像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说这些情境创设,使学生获得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随着讲课的深入,前者又把已学过的几个函数作为立体贯穿了进来,后者则把“一天内温度变化曲线图”等当作一个实际问题。应该说两种引入都有可取之处,都达到了教学的目标。非常好。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情境简单理解为就是生活化,这是对课堂教学情境极大地误解。不能简单地说只有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才是情境,直接从数学问题出发的就不是情境,这要看教师能不能选出恰当的问题。

毕竟随着学生多年数学的学习,认识力的逐步提高,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创设情境时着于生活化的同时,还应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一定什么情境都要生活化、应用化。

反思二:实现数学“回归生活”本源,防止“生活”取代“数学”

信息技术的繁荣,让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纵观这几年的公开课,有些教师把联系生活作为唯一的方法,数学课演变成单纯的研究生活实际,造成片面追求数学“生活化”了,削弱了“数学化”,甚至有取尔代之之嫌。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提供的生活化情境多数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居多,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智力和认知上的挑战和冲突,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学生掌握的可能只是某些表面的东西,而对其内在实质知之甚少。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索只停留在生活阶段,缺少抽象化、数学化的提炼,忽视了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严谨性,那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当然,以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多媒体画面来增加数学的趣味是无可厚非的,但将数学知识淹没在丰富的画面中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反思三:实现数学“回归生活”本源,关注“生活”与“数学”和谐统一

回归到语文最初的家园 篇6

片段再现(一):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留意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会儿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和上半句相对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将相应词语强调了一下)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一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全体女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

生:(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孩子,你们就是重而浊的东西。你们读下半句。

生(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适时点评:

备课时,我注意到“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是对偶句,语言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因此,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我有意识地试图通过反复朗读,让孩子们体会其妙处。但是这种体会,仅仅停留在读这个层面上,还没有对语言规律作适度的点拨。这对语言敏感度还不高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显然是很不够的。语文学习,内容理解是一个层面,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是一个层面,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第二次备课的时候,我又一次捧起课文细细地读起来。通过读,我充分感受了对偶句的节奏美和对称美。更加让我欣喜的是,我发现了课文中写“变化慢”、“时间长”的词语,一共有四处:

第一处: 天和地渐渐分开了。

第二、三处: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第四处: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

“渐渐”、“缓缓”、“慢慢”、“逐渐”“多少年”,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盘古开天辟地之艰辛,都蕴含其中。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非常注意用词的细微的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丰富了表达形式。这一语言现象的发现,让我甚为兴奋。第二次教学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细品析上述语言现象,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段再现(二):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指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将“重 浊 下降 地”等词语读重音)。

(和第一个教学片段流程相同的部分,此处从略)

师:请你再仔细读读,发现了什么吗?

生:老师,我发现上下半句话字数是相等的。

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我发现上下两个半句有很多的反义词?(师插:你说说都有哪些?)清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师:嗯 ,真好!老师读上排的词语,你们读下排与它们相反或相对应的词语。

(师生合作对句)

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

师: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的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滋有味地齐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

生:缓缓和慢慢。

师: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师:其实啊,在这篇课文里,表示慢的词语还有,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

(生默读找词语)。

生:我找到了一处:在第二段里有“天和地‘渐渐’分开了!”这里有个‘渐渐’。

生:我还找到了另一句,“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这里有个“逐渐”也表示速度慢、时间长。

师:大家找得很好,我们一起看到屏幕上(教师把带有表示“慢慢”意思的全部语句子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生:我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

生: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生:天地形成需要那么长时间,我真担心盘古会不会累倒!

师:是啊,大家感受得真好,这些感受我们都是从文字中来的,你看,学语文可真有意思啊。

适时点评:

相比于第一个教学片段,这次所呈现的教学过程,就显得丰满多了。教学中,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采用了反复朗读、对比品析、前后勾连等策略,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

评价分析:

第一,一个语文教师,要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借用罗丹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本中不缺少训练的点,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训练点的眼睛。”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细读课文,在对课文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寻找属于“这一课”的独特的语言现象,然后将这些语言现象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引领学生回归到语文最初的家园。 进而,我想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敏锐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个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发现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門的。”

第二,一个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我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并发现了对偶句的魅力;尔后的词语品析,孩子们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语文老师,要研读语言文字之美。

体育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篇7

1 人文精神的由来与发展

人文精神”是和“人文主义”相关联的概念,人文主义是外来语,它是19世纪西方学者用来指称欧洲14世纪至16世纪即文艺复兴时期发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潮,那时的人文思潮,提倡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的宗教思想,他们肯定和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禁锢中解放出来。从个人修身入手,直到经邦济世,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经世精神。这种执著的经世精神,即早期的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虽有淡化之时、变形之象,却始终延绵不绝。经世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与时俱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人文精神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只有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才有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精神只有人文主义一种形态,世界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人文精神一定的人文精神只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的人们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某种价值取向的认同,特别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一种共同取向和判断标准,表现在个体身上则是对某种人生意义的态度和理性追求。

近10年来,文、史、哲等专家和学者们,专门讨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的关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中西人文传统的异同、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经世致用的人文思想已深入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骨髓,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对人文关怀的最高概括,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经世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建构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愈演愈烈,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知识分子由于专业化的原因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我国著名教育家杨淑子先生在华中理工大学率先提出要加强人文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继承中国文化的经世传统,建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具有与世界奥运人文精神对话的现实意义。现代人文精神以彻底的人道主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追求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体育尤其是奥林匹克毫无疑问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2 人文精神与体育密不可分

2.1人文精神是体育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是体育的生命线,它决定着体育的发生和发展,体育发展的历史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阿尔菲斯山的山崖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是古希腊人对跑步、对体育的召唤,它说明体育是为人的健康,为了健美,为了聪明,为了人的身体健康。黑格尔认为,古希腊人的体育不单纯是感性的娱乐,而是表现“同感官的自然性相反的人格欢乐的意识,表现人格,表现人的尊严。”还认为在体育里“人类显出了他的自由,他把他的身体变化成为`精神'的一个器官”。人的身心健康正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奇葩的奥运会,也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基础上产生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是人的解放,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从而被神学否定了的人得到了肯定,得到了关注。随着这种人文精神的高扬,体育又渐渐地发展起来。教育家夸美纽斯对学校体育进行系统地论述,主张学校应设宽阔的运动场,开展广泛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身心健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论教育》中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要求教育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自然法则进行体育教育,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可看出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体育也在发展。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现代奥运会也蓬勃发展,北京申奥时提出要把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就是充分的证明。

2.2 体育是人文精神的形象表现

体育来源于人文精神,又反过来推动着人文精神的发展。这就是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为了发展体育事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必须维护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的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损害甚至破坏这种统一的思想倾向,必须进行严肃的批评。这些倾向可归纳为:一是单纯生物体育观。即把体育仅仅局限为人的生物体的健康,而忽略了体育在人的精神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结果也就否定了体育自身。二是金钱挂帅。把体育降格为赚钱的工具,于是便出现运动员也成了赚钱的工具,体育运动中的黑哨、饮服兴奋剂、踢假球等导致体育被异化。三是金牌挂帅。把夺金牌作为体育运动的宗旨,运动员也成了金牌的奴隶。四是单纯娱乐观点。把体育降低成了感官娱乐的低级活动,最终必然使体育走上邪路。总之,维护人文精神和体育的统一,体育才能成为一种文化形式、美的形式、娱乐的形式,才能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中不断地显现它永恒的生命力。

3 传统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校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落在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上。运动被异化为动作技能的不断重复和强化,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被演化为枯燥呆板的身体练习。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被忽视,影响了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健康成长、发展和完善。”应试教育被生硬地搬到了体育教学之中,其代表便是体育教育考核的核心都以运动成绩的好坏为其主要依据。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已很难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迎接人类社会对新型合格人才培育的需求,自1993年我国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党和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作过讲话指示并颁布了许多相关决议其中根本的一条即是,学校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除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外,更注重对人格的培养,强调应根据个人的条件与特长,注重发展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独立意识和竞争精神。这些在以往体育教育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人文精神所体现出的非智力因素,有时比智力因素更能表现出时代所需要的对人品质的独特需求。国外的研究证明,成功的企业家有3种类型其中之一为运动员型,即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此前曾从事过体育或很热爱体育。长期的体育运动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其人格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们的人格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浪潮,导致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主要表现在人类越来越成为物的“奴役”对象,向物欲屈服,从而忘记或遗失了人文精神。在体育领域也深受各种物质主义的影响,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某些运动员日益缺乏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而成为金钱的奴隶。一些运动员把唯利是图、急功近利、金钱万能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假球、黑哨、服用兴奋剂等弄虚作假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泛滥成灾、屡禁不止。即使是神圣的奥林匹克也蒙上过贿选的阴影。学校教育作为体育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需要学校提前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准备,学校教育始终需要改革。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如何发展。学校是人与社会的中介环节。因此,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学校进行超越社会发展,发挥功能的出发点。

4 体育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由于传统的教学导致师生的失我化,体育教师为完成国家“统领”的课程任务,失去了教师个性、情感、风格。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怀。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就强调了重视学生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校体育课是一门传授身体文化知识的课程,体是人类为发展自己的身心而创造出的身体文化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一种了解。体育与人文有着天然而直接的联系,它们围绕着人这个主体,以人为本,共同指向人的生命层面上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知识上抽取出来的共同问题和核心————对人生的追求,就构成引领人们不断进步的人文精神。

4.1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人文精神进入学校体育,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一改以往单调而枯燥的传统体育教学训练,采用轻松活泼、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必须以人为本,树立体育人文精神的观点,让学生从学龄时就开始打下讲文明、讲道德的基础,并深刻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的理念,使我国青少年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4.2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在运作中实现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

具体表现在:课程三级管理,国家没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弱化了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了教师对教材的绝对执行权威。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教师授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主体间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的机制;角色的可互换性,使学生不再被排挤到边缘,而成为一个实然的言说者。体育课程则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个体愉悦地接受使学生不再被同一的标准所约束、限制,他能在自己的“历史”中自由地解读,建构课程的意义,以促使每一个体的不同,而又与他人的和谐协调的发展。

4.3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指向“人”的“终极关怀”

教育是面向人的,而现代的科技理性把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推离了活生生的“人”的意义。人的终极关怀是人最原初、最切近的关怀,终极关怀是无限开放了价值指向,它并不详尽地表明什么,而是以其变迁性指向未来、指向目标、指向人的存在之本真的,它统帅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关怀,离开了终极关怀,人就会失却灵性、失却意义而陷入困惑。正因为如此,人类才需要不断地从具体繁杂的关怀中返回关照终极关怀的境界,因而,现代课程必须实现“人性”的回归与完美,并以此来完成面向“人”的教育。

5 小结

中国的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在新的时期内赋予新的内容,使其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服务,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服务。应当以全民健身发展为核心,以青少年体质发展为关键,以竞技体育为目标,通过群众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育、竞赛体育,培育体育的人文精神。体育运动将以实现以人为本、走向群体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和人类的发展,显示人文精神,突出文化内涵,满足人的全面需要。

人文精神体现人类对自身的重视和关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思想在西方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又在《资本论》中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时进一步指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显而易见,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的发展,这是我们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马克思强调了人个体生命的具体性和存在状态,这充分体现出西方人文精神在我们信奉的马克思学说中就有很好的阐述。这也正是我们倡导体育人文精神的基本依据。我们舶来品的体育是西方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身体文化,它浸透了西方人文的“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精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吸收西方体育的人文内涵。

现代西方体育更加倡导人文精神,把人在体育中的价值体现看作追求的目标,关心和重视自身的体育感受,重视个体意义上的体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体育的这些世界性的文化价值得到承认,体育人文精神得到弘扬。以现代奥林匹克思想为核心的体育文化理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旗帜。人文精神标示着人类对未来的追求方向。以西方为主的体育文化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体育人文精神是学校体育传播的核心和精髓。时代高扬人文精神,学校体育改革就必须深刻理解和贯彻体育所表达的人文理念牢固确立人文价值观。

摘要:教育愈来愈明显的专业化趋势所引发的问题引发了课程教育改革中人们对于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关系甚为密切,人文精神是体育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指导精神,体育教育则是人文精神的形象体现。在对于传统体育教育问题反省的基础上,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强调了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人文精神贯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强调不仅要求对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而且还要求这种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其目标的设计和任务的确立中内含对于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人文精神,体育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树平,等.易经.贲卦.彖辞[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2]欧阳柳青,沈建华,康昌发.论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现代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黑格尔[德]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第二部-希腊世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疏韵.人文精神与体育的辩证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许方龙.加入WTO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59.

[6]陈义.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7]刘剑,胡跃红.人文主义视野中的体育课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回归 篇8

一、改革开放的30年

改革开放初期的当代艺术发展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段时间。不断调整中的文化政策与艺术家之间的互相试探, 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我们将85美术新潮作为一个开放的节点的话, 那么这之前的当代艺术是一个基本上处于地下状态的艺术实践。今天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 我们佩服先驱们在那样一种社会环境中进行着自己的艺术实践。这个时期的作品形式更多的倾向于全面学习西方。有观众在看到这个时期的作品的时候, 评论道:“这完全是对西方赤裸裸的模仿, 甚至不加掩饰。”开放的社会环境对艺术家的冲击是巨大的。改革开放初期, 当图像摆脱了单一的题材而进入到对个性本身的关注的时候, 这个时候似乎只有一个标准, 就是西方。对独立和个性的抒发与追求对于刚刚开放的中国的年轻一代是极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早期中国当代艺术不管从样式上还是思路上都表现出全面的西方色彩。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新的情况, 资本作为一个新的因素介入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当中。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 为当代艺术走向市场、收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这个时候开始, 艺术家逐渐意识到艺术是可以换成物质生活的。资本的介入逐渐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在不断发展中, 对卖作品的追求更多地占据了创作的领域。1993年中国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登上世界舞台。从此开始了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的历程。这是中国当代艺术被世界关注的开始, 也正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显现, 中国文化在这个时间得到关注。国际资本开始干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一批艺术家迅速以明星的身份出现在各大媒体封面头条。但是对于这一段历史, 吕彭的说法是: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没有任何政治批判的含义, 它所运用的政治符号只是挑逗市场的策略而已。21世纪初, 卡通一代的热潮典型地印证了中国式的实用主义。轻易上手的卡通一代, 以细腻的制作和儿童式的想象力呼应着迅速膨胀起来的收藏市场, 果冻画法的一颗颗白色高光挑衅者收藏家金丝边眼镜后面充满期待的双眼。中国艺术家, 特别是艺术家中的年青一代, 刚毕业甚至还没毕业便有机会与画廊签约, 通过“艺术”过上好的生活。真正有价值的卡通一代艺术家并没有几个, 而今天的卡通几乎销声匿迹了。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的当代艺术其实是一段非常好的时光。在资本突然抽离了当代艺术的背景下, 艺术家开始反思和沉淀自己的艺术创作, 开始在一个不景气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出路。而在艺术市场低调的一两年左右之后, 令人兴奋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面貌。大浪淘沙, 这场金融海啸以强大的力量冲击掉了很大一部分不合格的艺术家。留下来的艺术家们, 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

二、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情况

在讨论东西方文化时, 有的人喜欢用“现代”这个词来代替“西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紧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亦步亦趋, 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描述成是一种中国当代艺术对现代化的补课。而今天,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十几年的历程, 艺术家开始逐渐回归到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追求, 甚至有国外的艺术家开始以水墨作品创作的时候,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当代艺术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是一种具有中国文脉的当代艺术, 它在传统的中国画之后, 从新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

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然也离不开国家政策对于敏感话题的开放与包容, 中国艺术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快参与进了全球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建构当中。脱离了对西方当代艺术形式上单一的模仿, 勤奋的中国艺术家在开放的话语环境中紧紧跟随着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文艺理论上的探讨和追逐, 已经接近了西方文化的最前沿。西方话语作为现代性话语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过强大的智力支持。今日的中国艺术家并没有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成为话语主导和强势的一部分。但是今天的中国艺术已经逐渐开始, 并慢慢强调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在自己创作中的重要性。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不是政治符号的调侃和挪用, 不是语言学上的暗喻和挑衅, 而是真正的面向文化背景, 面向历史积淀, 面向中国人自身的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殊形态。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又给中国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不管是外籍画廊入驻中国, 还是中国画廊参与国际市场, 还是世界开放的美术馆、双年展, 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都以极高的参与度出现在这些地方。从北京到纽约, 从东京到威尼斯, 随处可见中国艺术的身影。我们为中国艺术在今天呈现出来的现象而感到高兴。

当然我们在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的时候, 看到的不只是繁荣的表面。中国艺术家在09年以后展示出来的新的活力才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这种新艺术的主体。艺术以新的形式对不同领域的介入是我们看到的全新情况, 英国的学生运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等等, 新的沟通方式正在以陌生的身份续写着新世纪的历史。艺术在这时似乎难以归类, 占领华尔街的各种形式让我们在看热闹的同时不得不思考:生活与艺术的边界在哪里?除了艺术, 似乎已经无法解释这种人民的狂欢的创造力根源。在这样的语境下, 艺术家的创作面临着全新的问题。卢迎华和苏伟在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展览《小运动》则是其中的典型。艺术以什么样的身份发起, 如何区分其与生活、与运动的联系成为《小运动》关心的中心。比丽安娜策划的《占领舞台》项目是在行为艺术领域开展的连续计划, 通过对行为艺术的回顾、演绎和再创作, 重新讨论当下语境中行为在艺术中的可能性。没顶公司、双飞艺术中心等等小组以机智幽默的团体作业向观众传达着一种小群体的价值观。这些对当下、对自身的关注是一个方面。一部分艺术家和策展人回归到了对传统精神的探寻。吴洪亮策划的《观》是一个典型的展览。其邀请艺术家依照传统文人雅集的范式邀请观众现场观看收卷册页, 从形式感上回归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本源。而他在阐述展览的时候说:现行的美术馆体质是一种西方的, 为了平等的观看机会而设计的展示方式。中国的美术馆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展览。应该做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同样我们看到许多年轻艺术家, 他们放弃了追随西方的创作思路, 从中国传统艺术、文学、历史和生活中寻求养分, 注入到自身的艺术创作中去。还有一部分艺术家, 怀着一种自我的情怀, 制作出感性的作品, 而这种作品中从骨子里透露着一种非常东方的感受。这都是在被洗涤过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现象。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到今天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 我们高兴地看到一种民族情怀作为一种主体支撑起了更多的艺术创作。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文化背景下, 中国艺术家终于正视历史, 分享全球同步的公共资源, 以“现代的”观念展开艺术创作。这种意识下产出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理由在世界当代艺术的舞台上载歌载舞。它作为一种地方化的特产, 为全球化的丰富性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同所有的现代化国家一样, 我们的艺术要关注的是人本身, 是身体的美学, 公共的政治, 历史的积淀。在他者之间, 则选择了保持距离, 寻求平衡, 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易丹.吕澎.《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9

[2].尹吉男, 《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回归数学的精神家园 篇9

《永生羊》在中美电影节荣膺“金天使奖”,作为我国第一部哈萨克语同期声的民族电影,它改编自哈萨克族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同名散文,相较原著,电影添加了许多故事情节,更加突出了民族仪式、民间信仰,以及哈萨克族生存哲学于一体的“萨尔巴斯精神”。“羊”在哈萨克文化当中是一种文化符号,“羊”是草原文化图腾,可见游牧民族对于动物的倚重。“永生羊”即“永恒的美”。

新疆少数民族在其文学作品当中素来偏爱“动物主题”,并以“动物”作为一种情感载体,表达其独特的民族心理、地域文化以及认同意识。《永生羊》作为哈萨克题材的民族电影,把“羊”这种虽然温驯柔弱但富于韧性、勇于奉献的动物,以之形容“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民族丰富细腻的民族精神。在电影镜头下,“羊”与电影中的人物命运、情感变迁等紧密相连,如电影女主角乌库芭拉的命运始终与“羊”联系与在一起。通过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电影把亲情串联在一起,表现出浓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

在少数民族仪式当中离不开动物。哈萨克族对于“羊”怀有一种异样的情感。一方面,哈萨克族需要依靠羊的血肉来生存,而羊的“牺牲”是为了让人“不挨饿”,正如电影当中明确提及的“你死不为过,我生不为挨饿”,所以哈萨克族往往通过一种严肃庄重仪式缅怀“羊”。另一方面,哈萨克民族尊崇羊却又不得不杀羊,这是一种大自然原生态的生存哲学,虽然残酷却又真实,羊的奉献是为了人的活命,哈萨克族对于羊、对于生命,也就抱有一种敬畏感怀的复杂情愫。《永生羊》为观众完整地呈现了哈萨克族特有的生存哲学以及情感悖论。

二、《永生羊》的民族电影本位回归

《永生羊》作为一部民族电影,通过原生态的叙事风格,描绘了哈萨克族所特有的生活哲学以及生命体验,可以说,《永生羊》是一部唯美诗化同时又具备丰富内涵和象征意味的哈萨克电影,通过《永生羊》原生态的演绎由此纠正了中国过往民族电影曾经有过的猎奇心态,让民族电影回归民族精神本位,讴歌了哈萨克民族质朴的亲情和纯真的爱情,是一首民族源远流长的“生命之歌”。

(一)传达厚重的民族情感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永生羊》所有的创作人员对于新疆大草原有一种深厚的情谊,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创作组十分重视捕捉真实民族元素,他们想要打造的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族电影。

因此,观众在《永生羊》当中可以看到哈萨克民族相关的文化习俗、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仪式,以及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格观念等,透过电影镜头所呈现的是一部真实记录哈萨克民族生活的,具备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重要意义的真实民族资料。其中,唯美的草原生活影像、优美苍凉的传统民族音乐、厚重的民族情感等,无不透露出一股深厚的民族人文情怀。

(二)诗意细节叙事下的普世价值民族性

《永生羊》的整体构思、题材选取、镜像语言表现等,都呈现出诗意美学特征。其中表达的主题、人物以及对于象征物“羊”和“骆驼”等的应用,完整地传达了哈萨克族特有的文化认识和自然感悟,引入诗文化,使得电影传递给观众一种唯美影像。例如,从天山岩画这一哈萨克族古老神秘文化符号入手引出女人和羊、羊和真主关系,进而延伸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把哈萨克族对于生命价值相关的朴素哲学思考通过电影艺术表达出来,由此成就了《永生羊》个性的美学特征。

同时,《永生羊》也十分重视含蓄的电影叙事。例如,乌库芭拉和凯斯泰尔之间的爱情表述,不是通过张扬的外在激情表达出来,而是着眼于一些镜像化的细节动作。通过这些细节动作表明两个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尤其是两人重聚的新婚之夜,哈力十分想知道幔帐之内两个人的动静,却没有想到的是,两个人并没有任何表情达意的激情动作,而仅仅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含着泪,让观众感觉到彼此之间各自的情感创伤下的节制爱情。而这种细节的表述可谓“意在言外,情在心内”。通过电影细节化语言,同时表现一种全民族共有的普世情怀。

三、结语

《永生羊》被认为是可以代表中国走出去的优秀民族电影,通过一种超越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人类共同价值主题呈现,结合哈萨克民族特有的民间信仰、民族情感以及西部唯美风情等,引导观众在文化消费的同时去解码其中因为哈萨克族原生态价值观带来的对于人类生存哲学的思考,使这部电影集“消费性”与“思想性”于一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民族题材影片。

参考文献

[1]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美丽新疆美好新疆——电影《永生羊》创作谈”[N].新疆日报,2010-11-03.

回归数学的精神家园 篇10

“人文”一词,源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由此可见,古人是把人文和天文对立而言的。人文是指社会现象,天文是指自然现象。中国权威的辞书《词源》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学术界在学科分类时往往把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统称为“人文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等。其实,国外这个词源出于拉丁文human-itas,是人性和教养的意思。

2 奥林匹克人文传统

奥林匹克发源地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三面临海,气候温和舒适,丘陵连绵起伏,海岸线漫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古希腊的人文教育思想对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及其精神传统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始,雅典为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而实施全面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将其公民训练成为身强体壮的武士,还要将他们培养成为教养有素、多才多艺的城邦公民。为此,雅典公民的子弟从7岁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开始体育训练。12岁至13岁的少年同时还要上体操学校,努力达到体格匀称、步履轻捷、姿态美观、技巧娴熟,培养其坚韧刚毅、勇敢进取、善于控制情绪等品格。15岁至16岁的杰出青年可以进入国家体育馆学习,接受法律、演说、辩论、体育等全面教育,为其将来更好地参与政治活动创造条件[2]。

从古至今,岁月在轮回,人文的精髓在积淀。1896年4月6日,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依照古代奥运会的仪式点燃了奥林匹克圣火,演奏了奥林匹克会歌《萨马拉斯颂歌》,并放飞了象征和平与纯洁的白鸽;雅典奥运会会标的中心图案是手执橄榄花冠的雅典女神;为纪念古希腊在马拉松平原大败波斯军队而设计了马拉松赛跑项目,运动员的奖品中有生长于奥林匹亚神圣区域的橄榄枝等等,这些充满历史情怀与人文精神的不俗之举,定下了现代奥运人文追求的不朽基调[3]。

3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异化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精髓为:一是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即恪守“神圣休战”原则,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敌为好友;二是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不仅较量体能,而且比赛健美,体现人的和谐发展原则;三是拼搏奋进的精神,即勇于进取,争当第一;四是公平竞争的精神,即建立一整套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方法,使所有的参赛者公平竞技。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行贿受贿者、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不仅要剥夺其获奖的称号,还要扣以巨额罚金,并用罚金来雕刻宙斯像。公元前388年的古代奥运会上,特萨利亚的埃夫波尔在赛前贿赂了三名对手,因而获得了拳击比赛冠军。东窗事发以后,这四人均被处以重罚。人们用这笔罚款做成了宙斯神像,并在上面刻下了这样的警句:“奥林匹克的胜利不是可以用金钱买来的,而需依靠飞快的腿和健壮的体魄。”[4]这样的警钟应永世长鸣。

然而奥林匹克运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及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原本追求的人性与教育性精神精髓淡化,竞技性、经济性的追逐意识膨胀,导致了不适当商业化操作、屡禁不止的兴奋剂问题、球迷骚乱(亦称球场暴力)、种族歧视、超大规模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自然、和谐、友谊、公平等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遭到异化,也将阻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发展。

4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回归

4.1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回归的含义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回归指对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对其内涵的挖掘和弘扬,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复辟。奥林匹克运动是社会的文化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精神的异化是社会发展的衍生物,回归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大背景。

4.2 奥林匹克运动自然属性的回归

奥林匹克运动的自然属性是指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完全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基本属性,主要是指其摆脱了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上层建筑的束缚和掩盖,完全是以自身的内在文化内涵为人类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服务的一种属性[5]。

奥林匹克运动的自然属性蕴涵在自然价值之中.因此,我们首先要深刻挖掘奥林匹克运动的自然价值: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尊严、健康、竞争、公正、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等自然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弘扬,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服务。而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的自然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确立现代奥林匹克竞技生态化的价值观念。首先,人们要对现代竞技自然价值的内涵有明确的认识,树立起符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者协调发展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其次,人类对奥林匹克运动自然价值的追求与满足,既不应是无限的,也不能是无条件的,要以不影响三者的协调发展为前提。

确立奥林匹克生态化的发展观。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不能够舍弃三者的协调发展而单向追求外延的膨胀、扩大。现代竞技的发展要时刻贯穿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在更高层次基础上满足人们正常需求后达到一种生态和谐。

4.3 奥林匹克“人性”的回归

奥林匹克的“人性”体现的是人的文明生活方式,它将体育运动作为实现人和谐发展的途径;是主导体育运动与人性、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崇高精神。

初级兴奋剂始于1904年的第3届奥运会,现在违禁药品多达数百种。30多年来,几乎每届奥运会都有人被检出服用兴奋剂。从60年代始,兴奋剂的滥用日渐突出。选择通过牺牲健康乃至生命去疯狂追求人的体能极限,不择手段去争夺运动桂冠,严重损伤了运动员的身体,早已背离了通过竞技去愉悦身心、健全人格的奥林匹克“人性”精神,也将奥林匹克运动带入歧途。80年代始,国际奥委会提高了检测技术,同时与各国政府和各体育组织协同作战,并增加赛前抽检,加大惩罚力度,压制了滥用的势头。

“人性”的精神内核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人性”精神的涵盖面包括国家、民族、性别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实力悬殊很大,奥运商业化更利于在发达国家举办奥运会,久而久之,必会形成奥运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使奥运难以体现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其人民的关心,也使奥运本身追求的世界性、开放性、广泛性难以充分实现。至今非洲和南美两大洲与举办奥运无缘,而且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看到希望,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或其他理由对某个国家或个人的任何歧视都与奥林匹克运动成员的身份不相容。”[6]然而,从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之日起,种族主义的歧视行为就进入了奥运会赛场。时至今日,种族主义的幽灵仍然在奥林匹克运动上空徘徊,一直是驱之不散。

4.4 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价值的回归

教育作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不同,奥林匹克运动并没有更多的学校、课堂、教师及教材,也不颁发各类学历文凭。但奥林匹克作为一所全世界最大的“学校”,主要通过在社会上开展体育运动来实现对人的教育功能,因而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萨马兰奇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强调奥林匹克主义以教育为核心。奥托?西惹密泽克也曾说过:“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在于纯粹追求教育,它的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还包括人民大众。”[7]奥林匹克主义提倡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认为现代奥林匹克要以教育为主线,把教育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奥林匹克主义不仅把身体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更强调精神的教育,并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奥林匹克教育有别于其它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当代奥林匹克教育目的,是使人们从中不仅得到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和机敏的头脑,还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奥林匹克运动借助广泛的传播手段和其特有的活动方式,不仅促进人们增强体质,还能发展人的意志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各种精神力量,使人身心协调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自身所具有的这种普遍的人性特征,及其特有的身心调节功能,使其已成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为全人类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形式。

5 小结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回归不仅要全面实施教育这项软武器,还要大力颁布法制、法规等硬武器。

如果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年的设立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提示奥林匹克运动所具有更加丰富人文内涵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现状与发展郑重审视后的历史性警世鸣响;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得以重新发现与追求的呼唤,那么IOC主席罗格 (Jacques Rogge)对雅典奥运会预算超支的批评和对未来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限定的意见,就是回归奥林匹克精神实质的具体行动。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以历史的观点解释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异化和回归对立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的具体体现。在我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应该坚持教育为本、采用法制、法规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奥林匹克精神价值的多元化。在实践中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奥林匹克运动的种种现象,尊重其规律、遏制其异化、引导其回归、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翎.奥林匹克运动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于克勤.古代奥运会史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熊斗寅.奥林匹克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

[7]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2000.

[8]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最好的年代里的精神回归 篇11

现实主义:最好的年代里的精神回归

不妨先来回顾一下200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或许从中能找到《天狗》蹿红的原因所在:

《夜宴》、《龙虎门》、《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商业大片的扎堆厮杀使观众的视觉审美始终处于一种“被疲劳”的状态之中,而国产大片《无极》的神化崩盘则让市场充斥着“馒头”和“口水”的争议,电影的艺术价值考量被忽略的残存着。在这样大背景下出世的中低成本投资电影《天狗》,在电影制作和档期上都不占上风。但正因为电影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回归,《天狗》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电影遇到了一个小投资影片“最好的年代”。

因为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回归而大受好评,《天狗》被业内称为“中国电影的拐点”。故事改编自作家张平的小说《凶犯》。来自老山前线的伤残退伍军人李天狗携家眷到深山中担任护林员。因为伐木问题而与乡民结怨,在当地乡绅恶势力的步步紧逼下,这个退伍老兵被逼迫得走投无路,终于悲壮地选择了反击。在孤胆英雄与霸权和麻木的斗争中,观片者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

仔细分析,《天狗》的故事之所以能引起观众共鸣,并在多个电影节上大获好评,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电影故事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是具有普遍性的。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市场化的大潮中,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已实际上成为社会主导性的语境。飞速增长的物质财富逐步淘空了人们的精神和灵魂,一切传统和现实的东西都在金钱面前被解构。这也许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但是,正如鲍尔丁在《作为道德学的经济学》中所警告的:在个性解放,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人应该成为“经济人”,同时也必须成为“道德人”。否则就会引发巨大的灾难。李天狗在本片中,就是作为一个“道德人”出现的。他抗拒着金钱的诱惑,守护着一个护林员的底线,他守护的不仅仅是一片森林,而且还有:良知、正义、理想、政策、法律、岗位、职责、人的道德底线及许多人都已不再看重的国家利益和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社会共同价值观。狗子以他自己惨烈的行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追问:“我们要守护什么”?“我们要不要守护”?[1]

《天狗》所呼唤的是新时代具有知道艰难但决不妥协精神的人,这样触及心灵底线的深刻呼唤理所当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赞许。男女主演均获得了该年度的中国电影学会金凤凰奖。电影学会专家的肯定让《天狗》稍稍站稳了脚跟,并在社会上引起了人性问题的广泛讨论。观众在厌倦了《无极》等古装商业大片的视觉疲劳后,对于现实主义题材分外的渴望。30年代的蔡楚生,60年代的谢晋,都曾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标杆性人物,而以《天狗》、《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06年现实主义电影的回归,在时间纵轴上也响应了观众对于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需求的心理断代。

“这是一个大片时代,但不是一个大片弥漫和大片充斥的时代”。学者崔卫平曾经这样评价,“这些艺术片出身的大导演,迄今还没有找到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相沟通的基本语言。而要想通过拍摄大片来确定自己艺术片导演的身份,同样是不理解商业大片的脉络所在,完全是南辕北辙。”[2]影评人卫西谛这样说现实主义影片,“它生长在现实中,所以才显得亲切”。寻找到一种和广大人民群众相互沟通的亲切语言,这是以《天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影片存在的中心意义所在。

如果说在电影诞辰百年的2005年文艺片市场的重磅炸弹是《孔雀》的话,那么06年搅乱电影市场3月档期的影片非《天狗》莫属。能让现实主义题材在古装和奇幻商业类型片中英勇突围,公众心理上所期望的精神回归《天狗》做到了。

从小说到电影:思想预设的主题先行

从技法上探究电影《天狗》的成功,最根本的是因为它拥有一个好的文学剧本。

“文学剧本是故事影片的基础。文学剧本的好坏,往往是影片成败的关键。影片能否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能否起到巨大的教育作用,首先取决于文学作品有无动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富有性格的简练语言,以及可以充分发挥电影化特征的表现形式。”[3]著名电影导演成荫曾经这样给合格的电影文学剧本下定论。 将作家张平的原著小说《凶犯》和成荫的电影文学理论相比照,无疑小说《凶犯》是相当适合电影剧本改编的。

小说《凶犯》在结构和技法上更着意创新。传统的现实主义讲究厚重、讲究思想的力量、讲究人物的典型性;有意识地把情节、矛盾的张力通过“推理式结构”编织得紧张激烈,同时复苏了汉民族古典小说的特质,融入了美国现代流行小说的叙述形式。所以,把《凶犯》列入到当今方兴未艾的我国流行小说队伍之中是很恰当的。[4]

《凶犯》从预设的故事和人物到传递的思想,都让人感到作家开始为他的读者而创造,而不是忐忑不安地在回答一份不知评卷者是谁的考题。张平笔下的沉重在主人公沉重的蠕动前行中流露无疑。如果说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是抽象的,那么《凶犯》中的李天狗对于生命的热爱更细腻、更直接,所以情感的震撼与冲击更具体。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细细追究下来都是有因有果,因而生活中是没有奇迹的。同时小说选择和强调了生活中的偶然因素和突发事件,夸张和渲染了对立双方矛盾走向的时间、空间和程度,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然后作者再用一连串意料之外的奇迹般的情节予以衬托和激化,自然使作品中的故事产生了震人心扉的强大力量。

电影《天狗》保留了小说中叙事线索的交叉性和冲突性,同时对于重点人物的重点场景又进一步作了着力刻画。但在处理人物心理穿透力方面却缺少了原著小说在心理描述上的细腻生动之处。小说中诸如“没人回来救你的,只能靠你自己”“缺胳膊少腿的,老子图你啥了”一类具有鲜活乡土气息的道白被电影中“没想到这缺土少水的地方,竟能长出这么一块好林子。那直、那高、那匀称,让人瞅得醉了”的书面化语言所取代,暴露出了电影在处理时的薄弱性。影片过多的强调了政策的声音,包括主人公收到护林文件等一系列镜头。主人公的形象由一个矛盾的集结体演变成了一个英雄式的劳模,应该说编剧在最基本的主人公定位上就已经在思想上提前预演了主题先行。小说最大的着力点在于通过讨论李天狗究竟是“凶犯”还是“护林英雄”,而这个情节到了电影中,原本李天狗和孔家兄弟在四兄弟的院落里对决的场景被移植到了山林里,护林员李天狗开枪打死偷伐木材的孔氏兄弟变得理所应当。影片的结尾从桃花母子的“被安置”变成了桃花深明大义,儿子秧子入伍从军,狗子欣然落泪。电影的主旨在短短的五分钟内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扭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弯,人民子弟兵的坚韧品格,与恶势力斗争到底并且香火不断、后继有人、子承父业并昭示着前景的一片美好。相比之下,我宁愿看到狗子的生死未卜,桃花母子的临近崩溃的另一种电影结尾,不仅情感上更具能量,更重要的是使得本片在思想上就变成了在说一个人在对抗一个无法对抗的现实的失败与无望。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从现状看,中国特有的主旋律影片往往因为主题先行,受限颇多、难有市场佳绩。普通影迷通常不会看好。其实从投资的角度讲,主旋律影片在中国来讲却是一桩颇好的生意,“国家与各级政府为主旋律影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中国电影发展专项基金’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扶持国家倡导的重点影片生产。专项资金为那些拍摄成本较高的重大题材故事片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除了专项资金外,地方政府也为摄制主旋律影片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主旋律影片的资金回收,一方面是依靠获奖奖金,例如华表奖与‘五个一工程奖’等等;另一方面是通过票房市场回收。”[5]

或许要说,《天狗》在本质上是一部文艺片,但实际从本质上却可以和主旋律影片做一个完美的滴血认亲。在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下,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定然会经历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期许的过程。怎样在主题先行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审查出具有自己独立品格,敢于面对这个时代的好的作品,我们期待着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从电影到市场:现实主义在艺术院线中的步履维艰

少量的资金投入,非大腕阵容,简单朴素的场景。这些大片摈弃的因素是低成本影片相似的显著特征,追求的是影片的艺术性,但电影票房的大幅度败北则是不争的现实:据国家电影资金管理办公室的年终票房数据统计显示,在2006年中低成本影片票房排行榜上,中影集团发行的电影《天狗》以680万的票房为列第二位,排名第一的是06年电影市场的最大黑马《疯狂的石头》,其票房为2250万。看似数目庞大,但和另一组数据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霍元甲》和《墨攻》四部电影2006年累计票房5.25亿,占年度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的36%,占年度内地电影票房总收入的20%。[6]如何平衡院线票房和电影口碑间的坡度,这可能是以《天狗》、《梦想照进现实》为代表的小投资影片在今后电影市场中生存发展的最大难题。

近年以来,中低成本电影普遍存在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普遍情况。《三峡好人》在国内的票房仅300万,但在国外卖出了四十个国家的版权,为投资商换回来了4000万的回报,这是导演贾樟柯在看似面临赔本的情况下却还能在中国电影市场说话掷地有声的原因所在。07年王全安的影片《图雅的婚事》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但是在国内的声势却远不如国外。对此著名电影人吴贻弓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电影“供应”发生了“扭曲”,选择放映电影只考虑市场和票房,这是一种短视行为。[7]

市场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然与影片存在双向选择。一组数据显示,2006年国产电影总产量为330部,数量有所扩大,这其中包括大量低成本影片。由于投资规模、电影题材、制作水平等种种原因,它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不可能成为市场中坚力量,甚至缺乏市场前景。330部影片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无法在市场中出现,或者只是走个过场,而这个比例数字非常巨大,2006年当年生产的电影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在院线上映。在市场面前折戟沉沙的电影,包括不少质量不高、缺乏可看性的电影,当然也包括部分艺术电影。想要在商业大片和进口片的包围圈中分得一杯羹,解决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在国内建立一条独立的艺术院线。如果艺术院线建设能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对艺术电影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建立完善的艺术院线,这是中国众多中低成本投资电影人在摄制过程中的共同的心声。早在2001年,田壮壮、黄建新等人就为中国电影的艺术院线建设做过尝试,但仍以失败告终。

关于艺术院线建设,北美电影市场已经提供一个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每年都有无数艺术电影涌进北美电影市场,其中有不少电影创造出票房奇迹,比如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等等。以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的艺术影院为基地,发行公司安排影片进行限量或者小规模放映,根据影片口碑,平均票房,金球奖奥斯卡提名和获奖情况,决定是否扩大宣传规模和放映规模,进入长线放映,这种运作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艺术电影的市场空间,并且把发行方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艺术院线建设能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对艺术电影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

国内曾经有院线创立过“艺术院线”,但都没能坚持下来,这个结果不奇怪,因为影院是企业,他们唯一的原则与责任就是利益最大化,“小片”不能带来经济回报,当然不能占有他们本来可以用来赢利的资源。在商业院线无法维持的情况下,有研究者指出 ,可以联合高校建立一个艺术电影院线,从而给低成本制作,以及背后的主创群体——青年电影人提供一个平台、一条出路。而这必须依靠政府主管部门才能实现。

笔者看来,如果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期待通过在尚在襁褓中的艺术院线的放映来大放光彩,应该从本质上解决电影管理者和创作者的瓶颈。作为管理者的政府应该为低成本制作的主流群体青年电影人给予更多的关注,从创作上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意识形态环境;从营销上给低成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不是给那些用“黄金”砌造的“大片”从宣传营销到影院排片等方面予以特权,替本来就“来势凶猛”的它们挡驾护航。低成本如果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极具创意性的。追求商业价值的电影如是,追求艺术人文表达的影片亦如是。要知道即便是追求视听震撼效果的大片也会强调创意,受资金制约的低成本就更应该靠创意取胜。

中国电影影院总数和银幕正以较高的速度增加,二级市场影院的改造和建设工作也在逐步完善,农村等放映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整个电影市场的空间是在不断拓展的。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国产电影的艺术质量也要齐头并进,才有可能成功开拓属于低成本电影的市场。

注释

[1]新浪网,《制片人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投资拍摄电影<天狗>》,http://ent.sina.com.cn/m/2006-04-11/10291045409.html。

[2]《华语电影2006》,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3]成荫:《电影导演基础知识》,《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76页。

[4]中国网,《作家张平作品介绍:〈凶犯〉》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1/25/content_9588931_2.htm。

[5]黄升民 赵子忠:《2002:透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北京广播学院,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

[6]搜狐网,《中国电影市场06年度综述:低成本之路怎么走》http://yule.sohu.com/20070115/n247608373.shtml。

浅谈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 篇12

一、人文精神回归原因的探析

20多年前, 吕叔湘先生发表了《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那篇著名文章, 语文教学从此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但科学化对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没有起到人们所期望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 人们对科学化道路进行了反思, 进行了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大讨论, 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被公认为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属性。为什么人文精神能回归到基础语文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语文课堂本身具有无比丰富的人文内涵

所谓“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言作为记录人类文化的载体, 其本身“不仅有自然代码的性质, 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 (马克思语) 。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育的主阵地, 无论从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还是思维空间, 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文内涵。

(二) 汉语的非理性、非实证性特征

汉语言由于具有具象的特征, 往往追求意境的创设, 所以它的语意空间十分开阔, 显得灵活而富有弹性和空灵感。又由于它的语言凝练精简, 寄意深远, 所以它的文化意蕴又特别丰厚深邃。由于前面两者的创意追求, 使得汉语抒情性也特别浓烈。汉语文是非理性、非实证性的, 是空蒙的、混沌模糊的。因而人们在阅读它时, 所品味的感觉不可能像对科学语言那样精确和清晰。

(三) 教改先驱探索实践的成功

早在20世纪80年代,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就非常重视人文关怀。他引导学生关怀人类的前途命运、关怀世界的发展趋势、关怀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关怀别人的命运、关爱自己的生命。魏书生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语文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关怀。

二、人文精神回归意义的思考

(一) 人文精神回归, 促使语文教育回归生活, 从而拓展了语文教育的内涵和空间

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见, 较强地显示出意识形态的色彩, 弱化甚至无视语文课程的人文色彩, 过分强调它的工具性、科学性, 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语、修、逻等繁琐、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语文教育的空间却越变越窄, 使语文教育失去了其独特魅力。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廓清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内涵, 从而大大拓展了语文教育的空间。语文教育中, 以语言为媒介, 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渗透性, 它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 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手段, 也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和运用, 进而实现学科的合作、交叉、渗透和整合。

(二) 人文精神的回归, 完善了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手段

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方式和手段上,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 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人文性的回归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它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关怀:首先, 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身心的关怀。其次, 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关怀,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情感价值取向, 提倡具有人文色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而极大地完善了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手段。

1.基于自主的学习

所谓自主的学习, 就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特征, 最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独特品质和实际需要, 合理地确定学习目标, 主动规划学习进程, 科学制定学习策略, 主动调节学习情绪, 不断加强“趋异”、“求新”、“自信”、“冒险”、“进取”等品质的培养, 从而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 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2.学会合作的学习

教育的人文性告诉我们, 学生在学会学习时同时要学会关怀。在学习当中, 不仅学生, 家长、老师、社会人员都可以参加学生的学习,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社会人员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习中的压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沟通, 形成学习的责任感, 培养相互合作的品质, 也将消除学生之间的相互隔离、嫉妒、疏远而产生的对立心理。

3.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育的人文性也告诉我们, 学习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身心关怀, 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主体的“能动反映论”来看, 学生的学习总是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 能动地对学习内容加以加工改造, 最终将知识吸纳到自己的体系当中, 是一个明显带着“个人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过程。这个活动过程明显带着一种积极探究创造的色彩。长期以来, 教师很少培养学生这种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致使学生思维狭窄, 缺乏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明显是违背教育具有人文性主体关怀的规律, 因而必须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使学生养成探究的兴趣与习惯。

(三) 促进了新型评价理论体系的确立

语文教学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与评价体系中应用于整个教育系统, 使得本来生动活泼、鲜活有个性的语文只能演绎为一门只要记忆和基本知识训练以应付考试的语文考试学。这种以考试分数排名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必定影响反映到学生的学习中只能是忽视语文的积累功能, 学生不是去认真读书, 认真去揣摩语言的韵味, 而是整天泡在题海试卷里。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对生活适应力低, 心理素质差, 更别谈什么创造力与健全的人格了。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定位, 启示我们语文教育不仅具有应用功能, 更重要具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教育评价必须以尊重“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当今教育是平民化的时代, 我们不能否定教育的选拔功能, 而是要不断培养合格、具有深厚人文涵养的公民。

由此, 语文教育评价必须关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讲究语文的渐进积累, 是否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上一篇: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下一篇:粮食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