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的本色

2024-10-24

回归语文的本色(共8篇)

回归语文的本色 篇1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梁雪娥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挖掘、渲染,过分强调学生脱离文本的独特体验,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可看性、观赏性,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在课堂上逐渐减少,语文课成了品德课、科学课、表演课„„怎样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一、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具性弱化现象,根子出在对学科性质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体现工具性方面的有: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语言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等。这些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很多一线教师不能从这几个字的变化中体会出教学的真谛。因为对学科性质理解不深,背离工具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方向偏颇,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深刻地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静下心来修炼的功课。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重视“工具性”地位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流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理解,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精神,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此类目标取向主要不在语言材料获得方面,而是严重地倾斜于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一篇课文要培养学生哪些语文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并且细化,既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的目标。唱好“四字经”:听说读写,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

三、扎实开展语言训练,彰显“工具性”魅力 语文姓“语”名“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责任,而阅读教学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问题,也是衡量本色语文的主要标尺。

(一)品文字,悟表达

苏霍姆林斯建议: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教材中的文本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胜枚举。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品悟。如,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感人,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精妙„„引领学生充分推敲品悟,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命力。曾执教《荷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用得特别好。为了感受“冒”的精妙,我让学生思考:“冒”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些词?“钻、伸、露、长、挺„„”学生各抒己见。随后,我引导孩子比较哪个词更好、更恰当也更传神。在经过一番推敲斟酌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冒”字更能表现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不禁感叹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真正品出了语言的味道。

(二)习方法,练读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可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表达运用的落实是教学的重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现成的读写结合的教材,为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读写提供了典范。《长城和运河》中设问的巧妙运用,《西湖》中比喻的妙笔生花,《烟台的海》中拟人的生动传神,《庐山的云雾》中排比的节奏和谐„„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秦兵马俑》、《恐龙》、《埃及的金字塔》等文中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赋予抽象的语言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每一篇文章也都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北大荒的秋天》的总分,《钱学森》的倒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衬托,《大江保卫战》的点面结合,《赶海》的首尾呼应„„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使学生从读中学写。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以生动的对话叙述为主,条理清晰,耐人寻味。精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丰富传神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而后设计了这样的读写情境:

小骆驼和小红马都明白了美的真正含义,它们又见面了,你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写一篇童话吗?写作提示:

1.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恰当运用提示语; 2.注意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时,标点也会有所变化,正确使用它们,会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晰。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本色语文”提倡“一课一得”,这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只要给孩子们提供读写训练的空间,就会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返璞归真,求是务实,真真正正教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可否认,多媒体的运用,较容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但很多时候,教师把握不好尺度,在一篇本该充分引导学生读书学文进行言语实践的课文中,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交流资料,导致语言学习的时间被占据,工具性自然被弱化。试想当语言文字的情境已经完全靠图片、影像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还愿意沉浸在语言中品悟、涵泳、推敲语言的表达效果吗?即使愿意,课堂上还有时间吗?叶圣陶先生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本色语文是立足于文本的言语,符合学生的认知,营造良好的言语氛围,引导学生咀嚼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的体验,生成学生的言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需要包装,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浓妆艳抹。给语文教学松绑,简简单单教语文,本色语文理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很多教师钟情“人文”,冷落“工具性”,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公开课上的教学作秀。常态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公开课则是表演给大家看的。语文课程的文本特点决定了学生阅读作品时往往关注的是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情感变化、悲喜命运;“人文教育”往往是阅读的兴奋点,更容易渲染、煽情,呈现精彩。这种课堂比较热闹、好看,也特别容易引发听者的共鸣,从而逐渐形成了教师广为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相比较“工具性”的彰显,不仅更考验教师的语文素养,操作起来不似“人文课”生动好看,于是常被冷落。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端正“平淡为真、归于纯净”的心态,把公开课上成常态的精品课,求是务实、拒绝作秀,还学生原色、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的本色 篇2

一、善用标题,定“本色”之调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深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展开教学。

教师将“问题链”渗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更少的时间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尽快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促使其深入学习思考。虽然学生阅读的文章有一些比较平实,但在问题指引下“揣摩标题”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阅读的趣味性也因此而生。例如:在《鼎湖山听泉》的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题目,感觉作者会写什么?在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1既然是“听泉”,那作者听到的泉声是怎样的?2在“听泉”时,你觉得作者可能会想些什么?3作者写“泉声”的用意何在。

带着一系列问题,学生积极地参与文本的研读,课堂气氛活跃。有意识的开展“标题导读”的长期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学生在无声的思维中涌动学习的激情。

善用标题,积极思考,看似简单,其实是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语文课堂本色的显现。

二、善抓文眼,透“本色”之味

每一篇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段落就是大家所谓的“文眼”。

教师可就有“文眼”的文章设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迅速领会文章的精妙所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如在进行《杨修之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紧扣“公真知魏王肺腑也!”这一“文眼”设计如下问题:大家阅读文章并思考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杨修“真知魏王肺腑”?学生们在阅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的看法:

1曹操在新修的私家花园门上书写了“活”字,杨修猜出丞相写这个字是觉得新修花园有些豪华;2杨修看到曹操写在酥盒上“一合酥”三个字,认为丞相用意为“一人一口酥”,其他人一起分食;3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亦被杨修所知晓;门吏阻止曹植出城,杨修猜出曹操是在意图测试儿子的才干,杨修教曹植“竟斩之可也”;4杨修为曹植选好答案,做“答教十余条”,帮助其应对曹操用“军国大事”考查儿子。

学生们分析出杨修比较善于破解曹操的意图,且处事较为果敢。当学生们深感“柳暗花明”的时候,教师进一步追问:杨修真的和夏侯惇的感慨一致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关注到:

1“便教随行军士”中“便”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就”,这里可以看出杨修擅作主张的一面;2“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中的“径”字可理解为“直接”,这一字则可见杨修其实做事欠考虑;“便、径”等副词巧妙的体现了杨修不注意细节,比较放旷。

学生在阅读之后还提出:杨修的“持才放旷”最终引发曹操的不满,其中忌、恶、怒,三个字则可看出曹操对杨修的不满在一步步的加深,甚、愈、大三个副词则充分表现了曹操对杨修态度的变化。

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后就可以明白其实杨修并不是真的知道曹操的心思。这样抓住文眼,设计出系列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探究意图,显“本色”之实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往往需要学生潜心阅读,从作品的形象、形式、情节、作者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情境中去探求。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是一首时代色彩很浓的爱国诗,执教老师讲授这节课时要么政治味太浓,要么历史气太重。

语文老师应通过引导使学生去感受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曾经的伤痛,并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激活一群少年灵魂深处的民族情结。如:学生齐读文章标题后,教师适时向学生发问:这片诗人所深爱的土地到底怎样?

生1:这是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师:你会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朗读此句?

生1:沉重。

师:请你将“沉重”的味道读出来。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待会儿交流。

读毕,师追问全班学生:从“暴风雨打击着的”这句话,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历史画面?

生2:我的眼前不禁现出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的种种暴行。

师:此时你有什么心情?

生2:憎恨。

师:那你读读看,将“憎恨”之情读出来。

生3:日本人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对我中华民族的戕害。

师:此时心情怎样?

生3:愤怒。

师:那你读读看,将“愤怒”之情读出来。

生4:东北三省被日寇铁蹄践踏后尸陈遍野,民不聊生!对此我很悲愤!

师:下面请你带领大家一起读出这“悲愤”之情。

当然,若学生能够很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他们一定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文本。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设计“问题链”的角度肯定还有很多实施路径,如“作者的写作背景”“文章中的线索”“作者的主要写作思路”等方面也是可以切入的角度。

“问题链”设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生会形成解决问题的强烈需要,最终可以铸就课堂教学的效果优化。在“问题链”的阅读体验教学中,学生逐渐具备了爱问、善问、多问、深问的学科思维品质,最终可以进行自主高效阅读。

摘要:从“题目”“文眼”“写作意图”等方面入手,巧妙设计“问题链”,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符合学生解读文本的认知规律。这种“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情基础上的问题链设计,正是回归语文本色课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问题链”,阅读教学,本色课堂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晓春.语文课如何是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谈语文课的本色回归 篇3

正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课改”的浪潮,庆幸自己的语文课一步步走出程式化教学套路时,蓦然回首,却发现语文教学在面对所谓的“成功”(密切了和生活的联系,和社会的沟通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早已千疮百孔,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了。

试问你在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是不是出现了公开教学就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教学比赛就一定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的情形呢?繁琐的讲解,轰轰烈烈的讨论合作,走马观花式的多媒体展示,空洞的情感说教……这还是语文课吗?

被委以“传道受业解惑”重任的语文教师,应该明确何谓语文。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平时说的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在一起叫语文。”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的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其他和语文无关的都应删除、摒弃。语文就是语文,它不是历史、地理、美术。

而所谓的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白了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那么作为语文课,我们应如何诠释她的本色,使其凸显魅力,彰显价值所在呢?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文本,显本色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沟通,将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的新的综合性学习理念。

课标很明确,但不少教师在践行时,却曲解了它的本义。比如《鸿门宴》一文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文言知识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现象;特殊句式等),并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可是有些教师却将课文的重点放在了精彩故事的学习上,让学生搜集大量相关的历史事实,进而分析历史事实,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却忽略了语文课自身的特点。

人所共知,入选中小学教材的文本都因某方面的特点,而成为典范。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紧扣文本,扎扎实实实地教,给学生充分的识、写、读、背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掌握、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等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习语文。

语言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学会感悟、体会、揣摩和体验。但不少语文教师为迎合新课程标准,不但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有失偏颇,还严重脱离文本,课外拓展更是不着边际,形成了许多非语文的东西,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无知即无能,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我与地坛》时,对课文内容匆匆一读而过,让学生大致说说史铁生哪些地方很感人,然后补充介绍史铁生的其他事迹,再让学生介绍其他身残志不残人士的故事,最后让学生谈感想。这样的课脱离了文本,上成了品德教育课。语文教学必须贴近文本,适度拓展,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张广银老师在讲授《再别康桥》时,让学生课前积累关于作者徐志摩的生平及诗歌特点等,通过录音欣赏,文本朗诵,结合教师点拨,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揣摩赏析,从而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在把握文本后,又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仿写训练。因学生放飞了想象,融入了情感,写出了许多精彩的语段,取得了极好的表达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抓住了语文的“本”,体现了语文的“色”。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知、理解,学会鉴赏,学会运用,学会发展,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最终形成独特的感悟和积极的价值取向。那种完全撇开语文课的特点,将语文课上成书法课、生活课、历史课或心理课的倾向,虽然貌似综合,不仅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而且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能力的培养、精神世界的提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同在文化沙漠上建起大厦,不过是海市蜃楼。

二、强阅读,现本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阐释,已足以说明“读”应该被广泛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应该占有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

在语文界素有“生命长青”之称的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在给七年级孩子讲《黔之驴》时,就非常注意这一点。黄老师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励学生从对课文的朗读、阅读中,感知文本的内容及寓意。在他自己的著作《语文原点》一文中,他一再强调:“比如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靠花里胡哨的形式肯定不行,靠做练习也肯定不行。”

由此可见,读对学生解读并掌握文本是极其重要的。新课程标准对阅读做了如下要求:一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二是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三是对部分诗文还应做到诵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读”时,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目标明确。读书的方法很多,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教师应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其熏陶;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即“初读感知—精读领悟—品读玩味—诵读积累”。

第二,时间充裕。“付出总有回报。”一般情况下,时间和效率是成正比的。阅读教学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读书时间的多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切忌“走过场”。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也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积累。

三、慎讨论,突本色

契诃夫指出:“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

但我们应关注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是不是真正定位以“学生为主体”,还是根本没考虑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盲目随性而已呢?有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曾说过:“精彩的讲解给学生的收益远大于拙劣的讨论。”

笔者曾见过这样一堂探讨课,课题是鲁迅的小说《祝福》。执教老师一进课堂就满脸严肃地说:“昨晚,在鲁镇郊外发现一具女尸,据现场勘察,死者大约40岁,身上无任何刀伤抓痕等搏斗迹象,据周围群众辨认说可能是祥林嫂,为查明死者的身份、死因,抓住凶手,现将全班分成三个调查组,分赴鲁四老爷家、贺老六家和卫老婆子家作调查。15分钟后,请三个调查组汇报各自调查的案情。”

时间在学生热闹的讨论声中流逝,最后三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发言。全班学生反复辩驳,最后一致认定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鲁四老爷、卫老婆子,还有鲁镇的人。最后教师总结:“三个小组的同学充分发扬了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办案迅速准确,很有侦破天赋,将来可以做一名出色的侦探。”

我们姑且不论表面上的分组调查是不是实质上的研究性学习,但这堂课有没有必要上成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课”?形象分析哪去了?语言训练哪去了?主题挖掘哪去了?难道分析人物形象、训练语言表达、挖掘主旨内涵这些就应被“课改”抹杀?这是语文课,但语文的本色跑去哪儿了?

当然,一成不变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讲解式教学是不该一统天下了,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是该休息了。语文课堂除了教师分析讲解外,学生也可以畅所欲言,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比如,在赏析课文时,我常常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本课中你喜欢哪一个段落,谈一谈为什么。无论学生从语言、修辞、写作方法哪个方面谈出自己的理解,我都给予肯定。

如在讲《荷塘月色》一文时,出乎我的预料,学生大多喜欢这篇经典散文运用的修辞手法,认为这样可以使景色生动可感。当然也有学生认为这些修辞大多化自前人的文章,平淡无奇没有新意。像这样的争执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很多,当学生对文字有另一种思考时,教师应做的是聆听和引导。虽然他们质疑的是文学经典,可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有理有据,那就请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这要比教出随波逐流和人云亦云的的文学应声虫要好得多。学生争论完了,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学生不但肯定了作者朱自清的写作方法,还了解了他巧妙的修辞手法。

道理越辨越明,思路越辨越清。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还能及时反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语文学习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好讨论,既能及时地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能推动语文教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学生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千变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一种模式。有一年我在高一年级任教,受学校委托到武术学校兼任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它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法要因人而异,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来开展教学。同是讲授《项链》一文,在本校完全可以用所谓的讨论模式,而武校却不能以讨论为主,在那里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启发与提示。

回归语文的本色 篇4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彻底革除“四风”之弊。“四风”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我认为,根源就在官本位思想。现在,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只要当了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就可以“出有车、食有鱼”。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只要当了领导,他会自然而然觉得自己就是领导干部了,从此高人一等,与普通群众不一样了。长此以往,宗旨意识淡漠,四风滋长壮大。

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抛弃官本位,回归民本位,当然,要见效很难,这必须真正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必然涉及长期形成的一些习惯与作风。但无论多么难,只要下决心做,就未必不能做好。莒县建国前老党员群体“本色精神”为我们抛弃官本位、回归民本位提供了一面最好的镜子。在莒县这块古老厚重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战争年代,为了建立新中国,这里先后有13341人加入党组织,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地进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强盛,他们拼命实干,争当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雁”——— 他们在长期艰苦奋斗的卓绝历程中积淀与升华的优秀品质,凝结成了“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这些建国前老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强,他们把奉献当成责任,把操守当成生命,思想、境界、作风、精神不同于普通群众,集中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本色”精神是一种朴实的感情,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又是长期教育积淀的结果。

作为市政府办公室的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使党的本色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光大,值得认真思考,也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弘扬老党员“本色”精神要结合工作实际,注入时代内涵,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政治上坚定,来源于理论上清醒。信念是决定党员思想行为的根基和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广大党员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永不动摇的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把握,作为立身做人的准则来践行,作为指导和检验工作的标准来落实,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学要深。要有好的学习态度,要有认真求实、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不能应付差事,浅尝辄止,防止和克服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二是悟要透。要全面、准确、完整地领会和把握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三是信要真。防止和克服口是心非或言不由衷。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核心是“筑心”,要从理想信念教育抓起,净化党员的心灵,强化党员的精神支柱,保持思想上的纯洁。要把政治标准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首位标准,无论环境如何变,以党性、公性、原则性、纪律性和规范性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标准不能变、不能降。只有信念坚定,才能实践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探索更加有效的党员教育锻炼途径和形式。要把“倒逼磨练”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方式,要把党员干部放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进行培养锻炼,让党员干部忙起来、转起来,磨练意志,在艰苦的锻炼中体会党性之所在。“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心地即精神家园,老党员坚守党的信念,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是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境由心生,“境”也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由此可以反观自己的内心。要培养好党员干部的心地,如果党员心不在党,党就有危险,党员干部要把心思放到党的信念、党的事业上来,即使是在业余生活中也要把心思放在文化和精神上来,这关系到党员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和文化观。

(二)自觉遵守和严格维护党的纪律。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著名的论断:“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这些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纪律对于中国革命胜利、对于伟大理想实现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纪律和理想信念是相辅相成的,严格的纪律是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上形成的,又是对理想信念的一种维护。优秀党员能够保持一身“清气”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牢记党的纪律,严格自律。这就告诉我们党的纪律建设始终不能放松,使每名党员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接受纪律的约束。解决新时期党员干部的问题,就要让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上有个“怕”字,自觉敬畏法纪。新的形势下,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是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保证,也是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严明党的纪律,让党的纪律成为悬于每名党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每名党员干部应设的红线、必守的制度,让纪律观念深入人心,自觉做到依法行事,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各项纪律,始终以坚强的党性守住底线,以慎思明辩的理性抵挡诱惑,以执着专注的意念经住考验。党组织在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培养党员干部自我把握、自我警醒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无人监督也能坚守自己。党员干部要敢于把自己放在悬崖边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醒自己稍不留神就有粉身碎骨的危险,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操守,党员干部只要清正廉明,便可心底坦然,说话办事底气就足,就会赢得群众拥护。弘扬党员本色精神要加强廉政纪律教育,培养出一批像建国前老党员那样保持一身“清气”的党员干部队伍,以自身的“清气”带动党员队伍的清正廉明和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不在于官有多大、权有多大,而在于贡献有多大。党员们为党工作、为党付出、为党奉献,所以一生都感觉幸福。在走访调研中,党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名话就是:中国梦就是我的梦,为党奉献就是我的幸福。

本色语文 篇5

浙江教育学院 汪 潮

本色是内在的、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

一、本色语文的依据

(一)本位

师本、生本、文本之说。

从语文的本色看,应侧重于“文本”。只有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凸现“生本”,才是科学而辩证的。

脱离“文本”而去强化“生本”,语文教学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陷入“儿童中心论”的泥潭之中。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对话和解读:低于“文本”、平于“文本”、高于“文本”

“文本的原生价值”

(二)本质

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

从理论上讲,“本质”有二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二是“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它有关的一般属性。据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属性不是上述的众多观点,而是言语性。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

《做风车的故事》:“牛顿每天放学回家,„”

《刘胡兰》最后一段。

“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文的魅力在语文里”、“语言的才是最好的”。用言语活动表现生命活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三)本源

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想,但九九不离其宗,这就是必须遵循中国语文的基本规律,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特点。

从中国语文的基本规律看,(1)汉字的字音有400多个音节,如果采用“同音归类”的方法,就能简化识字过程。(2)汉字的字形千变万化,如果采用“据形明义”的方法,可以提高识字效率。(3)汉字的词义复杂,有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之分,如果采用“依文解字”就能快速而正确地理解字义。(4)汉语言文字还具有形象性、意会性、信息冗余性等特点,因而语文教育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

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特点看,要突出学习实践性和认识的多元性。

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说的:“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践行”的海洋。

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汪潮文“对课堂语文地思考”:语文意识、语文现象、语文特点、语文素养

二、本色语文的特征

(一)本色语文是简约灵气的(简约)有一句话很有哲理: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

《黄山奇石》的导课。

任教语文课,难;上好语文课,更难;能把复杂的语文课教简约,难上加难!

1. 教学理念:简朴(1)“从简论”:删繁就简。从繁分数走向简分数 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朴实论”:朴朴实实。朴实、真实、落实 返朴归真(3)“得失论”:有所失,才能更好有所得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放弃就是一种智慧。

(4)“效益论”:效果、效率、效益

陶行知:“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1919《新教育》)2.教学目标:简明 质疑:“学会本课所教生字新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

(1)宏观上:三维整合 “我最爱伟大的祖国!”(2)微观上:细节落实 《荷花》:“冒”

3.教学内容:简要 误把内容当目标(1)聚焦

课内外资源应整合。《寒号鸟》:“得过且过”(2)理线 《狼和小羊》 窦桂梅:《秋天的怀念》:两条主线,一明一暗。明的是妈妈的一句话:“好好儿活”,暗的是这句话浸润着儿子对母亲的敬意和怀念。抓住明线展开训练。

4. 教学流程:简化 减肥、瘦身 整体架构 流畅 卢雁红《地震中的父与子》:以“一条主线”、“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一条主线是父与子始终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二个板块”:一是“父亲了不起”,二是“儿子了不起”。这样的设计,就从线性梳理走向了立体把握。

支玉恒《第一场雪》给北方学生上课,通过对全文的三次读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第二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第三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静很静。

4. 教学方式:简练(简易)选择:“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多媒体的使用

简约大师---于永正:《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表演,也没有课件,却受到好评。好在师生朗读到位,对关键词的处理到位。

雍宗超:《谁把事情搞复杂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6月)方军:《把难事办简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1月)

简约不是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把简单的说复杂是一种学问,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则是一种智慧。

(二)本色语文是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语文味”这一概念,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非语文”、“泛语文”、“串味”、“变味”提出的。

《画风》

“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其核心是“语言”。“味儿”有滋味、意味、趣味、情味、韵味等之义。

1.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 “黄山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 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准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语文教学首先是姓“语”的,主要包括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个方面。用言语活动表现生命活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智慧的选择。

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说的:“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

“语文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种总体感受,但它首先关注语言,直面语言。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总体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有四个主要任务: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和常规训练。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语言习得,它是底线。

思想型课文、常识型课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太阳》

2.用语文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看,“味儿”是一种感觉、感受和意识。“语文味”就是一种语文意识,而语文意识又是一种语文行动的向导。

语文课要有“语文意识”:用语文的头脑思考语文教学现象,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用语文的标准评价语文教学效果。

从本质上说,语文意识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心理倾向,它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言行之中。

王燕骅上《做风车的故事》“牛顿每天放学回家,„”

支玉恒上《草原》,一上课他就对学生说:“请小朋友大声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告诉大家几个要求,学生说有三个要求:大声地读、自由地读、读一遍。接着,支老师要求学生用总分结构说话,紧接着要求学生用先具体后概括的方式说话。在这个过程中,且不说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具体要求,也不说教学设计的巧妙,单就“读一遍”的特别意义,就值得深刻地思索。对语文课堂极其平常的一句教学常规用语,演绎地如此有“语文味”,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心中有语文意识,引导学生说语文、用语文,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言学习。

富有诗情画意的“语文世界” 充满生机的“语文状态”

3.“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特点的外化 “语文味”是一种语文教学个性的弘扬。

《桥》较多的使用了短句、短段渲染紧张或感人的气氛。

文章开头:“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二个字构成一个句子,表明下雨的突然,雨水的凶猛。

文章结尾:

“他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这两句独立成段,语言高度凝练,充满了悲剧色彩,让人倍感沉痛。

这样,抓住语言表达的简约特点进行潜心涵咏,更为准确地体会到了语言不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的抒情效果。

“语文味”到底具体表现在哪里? 第一,表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之中。

第二,表现在教材恰当好处的语言切入点处。

第三,表现在语言背后的文化之中。

第四,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和转换中。第五,表现在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中。第六,表现在让学生用笔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

推荐“语文味”网站。

从“本色语文”到“共生教学” 篇6

本色语文,是针对语文教学的种种偏颇认识和违背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种种异化行为提出的系统的教学主张,该成果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语文共生教学,是立足于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共生理论,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体现母语教育规律和本色语文教学主张,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前者是主张,后者是方法;前者主要是理性思考,后者主要是实践操作;前者侧重承继,后者着力创新。

我们一贯以为:教学主张的提出一定要立足于实际问题,一定要能够解决问题,人云亦云、自娱自乐、有名无实、标新立异的教学主张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回顾语文本色教学一系列主张的提出,以及语文共生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总结,它始终是为了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迫切的问题。

审视现状:语文课怎么了

2001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启动了。

语文作为一门备受指责的学科,更是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各级领导无不高度重视,各类专家纷纷高调介入,各级教研部门更是全力推动,各个层次的名师也积极投入,各种教学研究活动纷纷登台。很快,公开展示的语文课,面貌焕然一新:以前语文课很少听到读书的声音,现在语文课上有了形式多样的朗读;以前语文课基本上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现在是声光电色五彩缤纷,PPT更是令人目眩;以前是语文教师唱独角戏,现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已是家常便饭,历史教师、物理教师、地理教师一起上语文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少人赞叹:语文课就应该这样丰富,这样精彩,这样有魅力。可是,在少数课改弄潮儿登场表演奉献出自己的拿手绝活的时候,不少教师并不为所动,他们感到茫然,感到困惑:这是语文课?语文应该这样教?进行新教材培训时,不少教师说:接受的培训越多,听的讲座越多,看的公开课越多,越不知道怎样上语文课。

有些教师的确是拒绝、惧怕课改的,他们希望按照多年不变的方法教语文,既省力又省心,所以对新的理念和方法本能地有排斥心理。但绝大多数还是欢迎课改的,他们的困惑反映课改出了问题。毫无疑问,课改以后的语文课,出现许多非常好的变化:学生的地位突出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课堂空间拓展了。但一些不正常的理念也开始滋生,一些畸形的课堂教学观开始蔓延。

2003年,江苏省在连云港组织了一个大型的教研活动,我应邀执教了一节课。下课后,我去外省参加一个活动,在火车上接到活动现场一位教师的电话,说大家正在评课,一位教师对我的课提出不同的意见。我急切地问他是什么意见,他说那位年轻教师并没有针对课提出什么具体意见,而是说:这样的课,他也能上得出来,他们那里很多教师也能上得出来,黄老师作为特级教师,这节课“特”在哪里?作为新课改的课,这节课“新”在哪里?说真的,听了这位年轻教师的意见,我的心里很难受。不是说自己的课很好,也不是说自己的课别人不能提意见,而是他的说法让我吃惊。后来,我渐渐地发现,这竟是不少人的想法:上公开课就要与众不同,就要标新立异,就要运用平时不用的、别人不用自己也不用的新方法;很多教师听课也是唯新才好,唯奇才妙。只要是自己能上的课,都不是好课;只有常人上不出的课,才是好课。其实,新课改的课,一定是很多人能上的课,否则注定要失败;我们组织活动,就是要研究家常课怎么上得好。语文没有多少新方法,更没有什么奇特的方法,只有没有用好的方法。令人欣喜的是,我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在看到新课改带来的许多可喜变化的同时,也为语文教学严重的两极现象而担忧:一部分人越走越远,一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一切照旧。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教?学生到底应该学习什么样的语文?

回望原点:语文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梳理了自己30年的语文教学,研究了于漪、钱梦龙等一大批语文教学名家的教育实践,尤其是他们的课堂教学,惊喜地发现:新课改从理念到实践,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是从西方引进的(其他学科或许可以引进,但母语教学是不能引进的),而是在继承中发展的。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在这一批教育名家的课堂上早就有了充分的体现。

在此基础上,针对种种偏颇的认识和异化的教学行为,我们对母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渐渐地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系统的观点,得到很多课程专家的认可,尤其是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同。他们说,如果这样教语文,进行语文课程改革,他们能努力做得到,也愿意一步一步去做。我们认为,语文学科的课程追求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热爱语文,能够很好地运用语文;二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建设精神的家园。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应该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我们一再强调: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要按照语文的规律去学。至此,语文本色教学的核心主张已经基本形成。

提倡语文本色教学的主张,是有感于语文教学高位化、形式化、低位化、应试化越来越严重的现状。我们认为,不提倡本色语文,语文教学就没有出路,教师就没有办法教语文,学生也没有办法真正学好语文;不提倡本色语文,语文课程改革就会南辕北辙,越改离我们的目标和初衷越远。在强调语文本色教学核心主张的同时,我们还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和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定位: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中学生的写作不是狭义的实用写作,不是自由的业余写作,也不是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培养获得高分的作文高手,更不是培养写作天才和作家,而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让他们掌握常见文体的写作,能够写好平常文章。

此外,我们也对语文教学的一些热点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比如,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一直是语文教学纠缠不清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语文不只是学习的工具,不只是工作的工具,不只是交际的工具,而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趣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在工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现其人文性。

我们还从实践层面总结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我们提出: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问题讨论为引导;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是自由写作和规定性写作相结合,系统训练和选点训练相结合,建立立体的写作教学机制,培养学生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作文教学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努力通过课堂实践和理论阐述,将这些定位和策略实践化,将教师的文本阅读、教材处理、教学活动设计、语文课堂价值取向、教师教学诊断,甚至将语文学科考试的应对等一些问题都操作化,使得语文本色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的广泛接受和课程专家的高度认可。

实践本色语文,提倡本色语文,首先是由这样的一个“我”决定的。因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现实感的人,是一个实践主义者,是一个中庸主义者,喜欢用原点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我是一个平民语文人。换一个角度说,我提倡语文本色教学,是从和我一样的普通教师和普通学生的立场出发的。

我们一直从学理上不断完善语文本色教学的主张,并努力寻找它的理论根据和思想基础。我们以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本色语文的哲学依据;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是本色语文的文化依托;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是本色语文的学科思想基础;本体论,是本色语文的主要理论凭借。

我们将“本色”的内涵界定为:一是“语文本原”,即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二是“语文本真”,即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三是“语文本位”,即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追寻共生:语文课应该怎么教

在语文本色教学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语文本色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它形成了肤浅的理解甚至误解。有人以为,本色语文就是不折腾;有人以为,本色语文就是不用PPT;甚至有人以为,一切故我就是本色语文,一切为了考试也是本色语文。有的教师说,语文本色教学真好,教学可以轻松省力。也有的教师问我,如果都提倡本色,那还要课改干什么?特别是在主张林立、概念漫天时,有些教师对语文本色教学的实践也产生了新的困惑。

面对种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很多人无法弄清真相。应该说,这不是老师们的问题。因为语文本色教学,不管怎样系统全面,不管怎样立足实际,它还只是一个教学主张,而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为了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也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实践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的需要,我们必须总结出能体现语文本色教学主张的教学方法。

2010年,在语文本色教学获得江苏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后,我们开始潜心进行教学方法的总结。2009年,在全国中语会出版的汇集30年来的优秀语文教师的成果和成就的《中国语文人》中,我已经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和谐共生教学法”。其实,2008年,我在专著《黄厚江讲语文》中就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相关内容和语文的和谐。一切恰到好处,一切浑然天成,一切顺其自然;应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都没有:是为至境。”应该说,这里已经蕴含着我对理想的语文课的理解和追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新课改理念理解表面化、肤浅化的现象越来越少,语文教学高位化和形式化的教学越来越没有市场,但应试式、结论化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教师的备课就是抄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上课就是直接或变着花样和形式,将现成的结论再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上课被动接受现成结论,课后通过做各类题目强化结论的记忆。很显然,这和语文本色教学的主张是大相径庭的。本色语文并不局限于语文教语文,好的语文课应该什么都有而一切又为了语文。可教师们常问:这样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语文教学的实际,倾尽全力对“和谐共生教学”这个命题进行深入研究。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总结,主要不是研究它的理论架构,而是立足于它的课堂实践,努力用课堂告诉大家,语文本色教学的主张应该怎样体现,语文共生教学应该怎么操作。

2013年,语文共生教学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实验推广。但作为一个教学主张和一种教学方法,它还没有完全成熟。虽然我已年届花甲,但它还很年轻。

总之,从“本色语文”到“共生教学”,从原点走向共生,从“主张”到“方法”,一直在为了解决问题而行走和追寻。

责任编辑:孙建辉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篇7

一.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因此,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愉悦而又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一位老师教学《猫》, 学生发言踊跃。

生1:我知道猫会抓老鼠, 我很喜欢它。

生2: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 摸起来很光滑, 也很好看, 我很喜欢它。

生3:我喜欢吃鱼, 猫也喜欢吃鱼, 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 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 它仰着头“喵喵”地叫, 好像说, 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第一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 是基于“告诉”获得的知识。

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 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

第三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上谈的, 是一种情感的自我体验。

应该说, 第一个学生讲的, 不足为奇, 通过“告诉”即可获得;第二个学生讲的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真切可信但缺乏独特的视角;只有第三个学生讲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值得珍惜。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 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 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

二.品词析句, 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 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 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 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

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 当学生们读到“油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时, 忽然听到有学生说:“老师, 这句话里有个别字, 船在水中运动是划船, 应该用‘划’字, 从没有用过‘滑’字, 因此‘滑’是别字。”说完, 他还走到黑板前工工整整地写上“划”。我立刻灵机一动, 以“滑”字为契机, 当堂生成一个教学新环节, 对同学们说:“‘滑’字真的用错了吗?”

生1:“滑”和“划”同音, 并且意思相近, 容易混淆, 可能是印刷错了。

生2:课本是经过作者、编辑多次审查和核对的, 绝对不会错。

生3:从“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一句, 可以看出湖面是平的, 油船、画舫轻盈而缓慢地在湖中运行, 好像在平平的镜面上轻轻地滑过。三点水的“滑”比立刀旁的“划”更能突出湖面的平静。

生4:这个“滑”字用得准确、精妙, 生动地描绘了昆明湖那平静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湖水的喜爱之情。

……

三.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性

体验是价值的叩问, 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 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出来。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是一种体验。在阅读教学中, 只有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把情感点化出来, 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诺贝尔》一文中, “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从‘近了!近了!’我读懂了炸药马上要爆炸了;诺贝尔的危险也近了。

生2:我从“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体会到了他的紧张。

生3:我从“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体会到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不怕危险的精神。

生4:我想更多的是兴奋, 因为“近了!近了!”还是离成功也近了。所以, 他很兴奋, 所以“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生5:我从三个“!”感悟到诺贝尔的激动和兴奋, 为了研究炸药, “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 父亲被炸成残废。”而现在马上要成功了, 他很激动, 心情很急切。

……

走出伪语文课堂,回归本色语文 篇8

1.多媒体代替了教师的讲解

多媒体借助声、色、形等介质,能够强化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兴趣。毋容置疑,多媒体教学给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很多原本抽象的道理、繁杂的知识、冗长的说明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个平台,让学生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可是当多媒体成为一种流行而泛化、滥化的时候,语文课就露出了“伪语文”的面目。

笔者在听课时发现,不少教师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展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导入新课后,学生自读课文,积累语言知识,识记一些字词,接着就是老生常谈的分析课文,重点词句的赏析、文章内容的把握、写作技巧甚至问题的答案都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教师课件做得很精彩,学生上课学得轻松,根本不需思考,完全成了一个被动学习的奴隶。

2.分数成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分数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逐渐被扭曲为评价语文课的标准。于是本应是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成了训练学生答题技能的加工厂。为了提高学生的得分,教师将一篇篇妙趣横生的课文肢解为一个个血肉横飞的知识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凡是考试要考的内容,教师不厌其烦,力求面面俱到,凡是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教师只字不提。诚如深圳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所言,“我们的教育偏离了它的根本,但凡不考试的,老师不教、学生不学。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教育也变得市侩。而语文教学就如尸体解剖,有血有肉的文本被解剖成了各种知识点,美消失了,一切为了应试。”更有甚者,在高考升学棒的挥舞下,一些教师开口闭口就是答题技巧,解题方略,发到学生手里的语文课本都成了阅读材料。语文本该提高学生的素养,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品位,即便是试题分析,也应该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美,欣赏美,进而提高审美水平。可是在伪语文课堂上,在被扭曲的学习价值观的驱使下,学生学习功利观飙升,语文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3.繁杂而无用的问题夺走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伪语文课堂在课堂预设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节课要利用哪些教学凭借,教哪些内容,问几个问题,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心中无底。毫无启发性、更谈不上建设性的问题,答案或简单,或吹毛求疵,一方面表现了语文教师备课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也只能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离语文越走越远,最终毫无依恋地说声“语文,拜拜了”。

4.公开课成了作秀课

理论上说,公开课应该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不少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事实上,公开课成了作秀表演。有的教师为了使得一堂公开课完美无缺,在诸多有经验的教师的指点下,演习多次,以至于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表情都格式化,舞台表演气息浓厚,毫无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可言。

二、回归本色语文

1.加强课堂预设的目的性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措施。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慧眼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用慧心去感受世界,思考世界;用妙手去表现世界的真善美。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针对不同题材、不同性别、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课堂预设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富有层次性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比如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畏文如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畏文、厌文到爱文、喜文,这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预设中,都应该有目的的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小到一个字、一个句子,大到一段话、一篇文章,从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中去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借助文本,让学生去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手段去构建这一个个如诗似画的世界的。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了,教师再适当的鼓励、引导,“我手写我心”也就不再是神话了。

2.巧用教学凭借,科学使用教学方法,尽量减少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之间的差距,提高教学效率

每一节语文课堂,都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承受力大致分为心理准备期、学习兴奋期、学习心理疲惫期、学习心理调整期、学习心理恢复期、学习心理高潮期、学习心理冷却期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巧用教学凭借,科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比如,刚刚上课的时候,学生的思想还可能沉浸在刚才课下活动的兴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力争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的兴趣点回到课堂,在完成了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任务后,教师要因时顺势,制造课堂教学的前期兴奋点,在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教师可以借用教学机智,比如课堂知识竞赛、生动活泼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甚至优美动听的歌声,调节学生的神经,使得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课堂教学,临近结束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复习,结合一些针对性很强的练习,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知识,以便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尽量减少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之间的差距,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理论学习,将“大语文”的理念落实到本色语文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反思十年课改,尽管我们的教育思想日新月异,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从表面上看,语文课堂上师生活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课堂结构紧凑,实际上语文教学远远没有达到“唤醒学生的力量”的目的。究其原因,还是“唯分数至上”论积习难改,学科本位的思想桎梏了教师创新思维,只见高考科目中的“语文”,忽视了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做法无疑是杀鸡取卵,不利于《教育规划纲要》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的落实。

上一篇:集美大学校园道路与机动车辆管理规定(试行)下一篇:课设报告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