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2024-07-08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精选11篇)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篇1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当以帮助学生具备学科思维能力为第一要义。按照一定的层次设置基于学生知识及能力基础的“问题链”,并使其具有系统性。教师在其科学的预设下循序渐进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阅读及文本理解。这样教师即可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拓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逻辑性也会因此得以增强。经过师生的长期努力与坚持,相信一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绩效提升。诚然,以“问题链”来引领学科阅读教学势必是语文课堂教学之迫切需要。

一、善用标题,定“本色”之调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深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展开教学。

教师将“问题链”渗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更少的时间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尽快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促使其深入学习思考。虽然学生阅读的文章有一些比较平实,但在问题指引下“揣摩标题”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阅读的趣味性也因此而生。例如:在《鼎湖山听泉》的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题目,感觉作者会写什么?在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1既然是“听泉”,那作者听到的泉声是怎样的?2在“听泉”时,你觉得作者可能会想些什么?3作者写“泉声”的用意何在。

带着一系列问题,学生积极地参与文本的研读,课堂气氛活跃。有意识的开展“标题导读”的长期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学生在无声的思维中涌动学习的激情。

善用标题,积极思考,看似简单,其实是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语文课堂本色的显现。

二、善抓文眼,透“本色”之味

每一篇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段落就是大家所谓的“文眼”。

教师可就有“文眼”的文章设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迅速领会文章的精妙所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如在进行《杨修之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紧扣“公真知魏王肺腑也!”这一“文眼”设计如下问题:大家阅读文章并思考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杨修“真知魏王肺腑”?学生们在阅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的看法:

1曹操在新修的私家花园门上书写了“活”字,杨修猜出丞相写这个字是觉得新修花园有些豪华;2杨修看到曹操写在酥盒上“一合酥”三个字,认为丞相用意为“一人一口酥”,其他人一起分食;3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亦被杨修所知晓;门吏阻止曹植出城,杨修猜出曹操是在意图测试儿子的才干,杨修教曹植“竟斩之可也”;4杨修为曹植选好答案,做“答教十余条”,帮助其应对曹操用“军国大事”考查儿子。

学生们分析出杨修比较善于破解曹操的意图,且处事较为果敢。当学生们深感“柳暗花明”的时候,教师进一步追问:杨修真的和夏侯惇的感慨一致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关注到:

1“便教随行军士”中“便”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就”,这里可以看出杨修擅作主张的一面;2“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中的“径”字可理解为“直接”,这一字则可见杨修其实做事欠考虑;“便、径”等副词巧妙的体现了杨修不注意细节,比较放旷。

学生在阅读之后还提出:杨修的“持才放旷”最终引发曹操的不满,其中忌、恶、怒,三个字则可看出曹操对杨修的不满在一步步的加深,甚、愈、大三个副词则充分表现了曹操对杨修态度的变化。

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后就可以明白其实杨修并不是真的知道曹操的心思。这样抓住文眼,设计出系列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探究意图,显“本色”之实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往往需要学生潜心阅读,从作品的形象、形式、情节、作者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情境中去探求。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是一首时代色彩很浓的爱国诗,执教老师讲授这节课时要么政治味太浓,要么历史气太重。

语文老师应通过引导使学生去感受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曾经的伤痛,并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激活一群少年灵魂深处的民族情结。如:学生齐读文章标题后,教师适时向学生发问:这片诗人所深爱的土地到底怎样?

生1:这是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师:你会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朗读此句?

生1:沉重。

师:请你将“沉重”的味道读出来。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待会儿交流。

读毕,师追问全班学生:从“暴风雨打击着的”这句话,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历史画面?

生2:我的眼前不禁现出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的种种暴行。

师:此时你有什么心情?

生2:憎恨。

师:那你读读看,将“憎恨”之情读出来。

生3:日本人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对我中华民族的戕害。

师:此时心情怎样?

生3:愤怒。

师:那你读读看,将“愤怒”之情读出来。

生4:东北三省被日寇铁蹄践踏后尸陈遍野,民不聊生!对此我很悲愤!

师:下面请你带领大家一起读出这“悲愤”之情。

当然,若学生能够很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他们一定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文本。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设计“问题链”的角度肯定还有很多实施路径,如“作者的写作背景”“文章中的线索”“作者的主要写作思路”等方面也是可以切入的角度。

“问题链”设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生会形成解决问题的强烈需要,最终可以铸就课堂教学的效果优化。在“问题链”的阅读体验教学中,学生逐渐具备了爱问、善问、多问、深问的学科思维品质,最终可以进行自主高效阅读。

摘要:从“题目”“文眼”“写作意图”等方面入手,巧妙设计“问题链”,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符合学生解读文本的认知规律。这种“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情基础上的问题链设计,正是回归语文本色课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问题链”,阅读教学,本色课堂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晓春.语文课如何是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孙志毅.学学名师那些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篇2

一、让语文课堂传出琅琅读书声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要特征必须是书声琅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蕴涵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新课程语文教学倡导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做到熟读成诵,读到“其言若出吾口,其义若出吾心。”因此,课堂上我们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体会文情,体会中心思想。

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充分重视读的作用,以读激情,以景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评价,读中迁移。读出对圆明园的热爱和痛惜,读出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引导学生由读中感受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感受侵略者的野蛮行经,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品味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描述的是发生在“我”的母亲、父亲之间的事情,其中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教学时要重视朗读,注意朗读的层次性,读准、读通,读出感情读出理解,读出升华。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无论是母亲的话,还是父亲的话,都要读出“爱”,可以采用师生合作对读等多样形式交替,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注意对朗读的激励与评价。

二、让语文课堂体现学生独特见解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读书、讨论中自我感悟。

《钓鱼的启示》一课,努力建够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凸显学生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结合难点启发学生,就“启示”提出疑问,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解决问题。可结合钓鱼的“是”与“非”,探讨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的问题,引导学生作换位思考,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最后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

再如《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时应以读、想为主,可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获得相关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可见,课堂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听讲,积极讨论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动,才能不断地内化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目标,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活动形式的交叉使用,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习惯。

三、让语文课堂突出读写结合语文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听别人的朗读,听别人的感受,评价他人的观点,在情境中交流,读出文中的情,读出文中的意。在“听、说、读”的实践中,无形中学会了斟词酌局,再安排写的练习。通过“读写结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使学生将阅读中的所得加以实践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桂林山水》和《富饶的西沙群岛》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写法上以“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布局谟篇,而每段又以“总—分”构段,学生掌握了这一写作特点后,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安排小练笔,按“总—分”的结构写一处景物,进行读写训练,达到学以致用。

《落花生》一文篇幅不长,却很精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并指导学生在自己周围选择像花生一样的人和物,结合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母语学习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学习语文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实践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的课上练笔,如仿写、扩写、改写、读写、写感受、启示、写自己想写的,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适时适度的小练笔。

四、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人类语言的源泉是生活,有生活才有语言,即“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那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及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作文。有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观察体验,学生就会加深对这一方面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为写作开辟了有源之水。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与生活的联系,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到底是慈祥的爱更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这样更好地加深学生情感的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学会看病》一文,巧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难,又是如何面对的?启发学生说出真实想法,提升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自己意志的情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的两点浅见 篇3

一、繁华落尽见真淳

1.任务简明。语文教学过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注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尤其要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学有所获。例如,苏教版三年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语言优美,是中年段进行遣词造句能力训练的好范例。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活动。第一是“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北大荒的秋天吗?第二是“读一读”:教师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并且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展开想象,让课文中静态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北大荒多姿多彩的秋天画面。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天空的一碧如洗和流云的绮丽以及变化之快。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河的清澈见底与小鱼的可爱。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着重体会原野的热闹非凡。重点落在“欣赏语言优美”的句段,如:抓住“转眼间”、四个“一道”,来感受晚霞的瞬息万变;抓住写颜色的词语和“五彩斑斓”,感受色彩之美。朗读时注意语速缓急,富有变化,要体现云彩变化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天空之美。第三个是“写一写”:要求学生围绕中心句“傍晚,天空的云彩真是(?摇?摇?摇?摇)啊”来写一段话,学习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进行描述。这节课灵活地用好课文这一范例,教学内容清楚明白,既促进了学生读的能力的提高,又渗透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方法简易。近段时间以来,眼花缭乱、花样繁多的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滥用多媒体,语文课演变成教师才艺和技能的展示课。还有的教师生搬硬套课标要求,把只需教师点到为止进行启发的内容,安排成毫无意义的小组讨论,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以致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的语文水平却没有多少提高。长此以往,危害不浅。语文教学要正本清源,就要借助教材中的范文,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双基训练,回归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因此,我们提出要坚持“读写结合、以读为本”的原则和方法,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注重读书的质量,并提倡“诵读”,通过“诵读”来提高学生的听、说和写的能力,避免重理解而轻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尤其要尽量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训练,以达到读写之间互相促进转化的目的,让他们以读引写,再以写激读,实现语文教学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二、人面桃花相映红

1.视角集中。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各种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方向,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因为眼中有了学生,教师才会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有效的启发引导。例如,贾志敏老师在一节课上教学“鞠躬”这个词语,首先指名让学生上台现场示范,并告诉学生古代人鞠躬时还有手抱双拳的礼俗。紧接着贾老师追问学生:“现在你最想对他鞠躬的人是谁?”学生想了想,给贾老师鞠躬。期间,有个学生用手接了贾老师奖励他的一个橘子,贾老师提示:“这个时候你该说些什么?”学生:“谢谢老师!”贾老师问:“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学生突然醒悟,起身向贾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贾老师夸奖道:“多聪明的孩子!”贾老师不但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的心田播下了善的种子,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言意兼得。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母语教学的价值,是体现在能有效促使学生言与意的内化和转换,并能让学生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言语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在课中安排了这样的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师创设一个情境:第二次,小骆驼又从沙漠中回来,还是在小溪边照着“镜子”。再一次碰到了前次的那匹小红马。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它们之间会展开怎样的对话,然后同桌分角色扮演。

生:有一天,小骆驼又从沙漠回来,又在那条小溪边照着“镜子”,这时候,被小红马看见了,只见小红马喷着响鼻,走过来,对小骆驼嘲笑说:“你呀,长得这么丑,怎么还好意思照镜子,羞不羞啊?”小骆驼抬起头,不慌不忙地回答:“你别瞧不起人,常言说,人不可貌相,我身上的驼峰、脚掌、眼毛到了沙漠里,可全都是宝贝呢!”于是,小红马明白了。

师:听了刚才这位同学表演,假如你们是小红马,你们会相信小骆驼的话吗?你会明白吗?

生:不相信,不明白!

师:是啊,小骆驼,就你刚才这么说,小红马还是不信,也不明白,怎么办?(师让学生思考,同桌同学运用文中语句互相练习说话)

生:小红马来到溪边……小骆驼说:“你别瞧不起人,你看,我的脚掌又大又厚,在沙漠里不怕陷进沙子里去……在长途旅行时,我们就不至于挨饿啊。要是不信,就跟随我去沙漠走一趟试试吧!”小红马半信半疑地跟着走了,这一试,果真是这样!小红马终于惭愧地对小骆驼说:“是我错了……原来丑也有丑的好处啊!”

师:在第二次见面中,小红马通过小骆驼的介绍和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学们能不能以第一人称方式给课文起一个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写出一篇有趣的童话作文?

本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结合自己的内心感受,完美地与作品进行对话。学生通过饶有兴趣的创造性表演和不拘一格的大胆想象,用富有个性的言语表达,再一次提高言语表达水平,开拓了习作思路,在言语的转换实践中体验到了一次成功习作的快乐。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篇4

一、花样百出,华而不实

许多教师一味追求语文教学过程形式上的华丽。一堂语文课,总是少不了色彩丰富的课件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几乎每次去教研中心,我都能听到如下类型的课。教师课前选定一个主持人和四个小组长,课堂全部交给主持人,由主持人组织四个小组长,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去讲授某一问题,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只需当观众。偶有综合素质强的小组长,能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给大家带来乐趣,但很多时候,组长们只是照事先做好的课件念一遍即可,可想而知,教学效果是单调乏味的,而站在一旁的教师往往束手无策。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生做笔记,有的时候,就是作为听课教师的我想记一记都没能赶上节奏,这样的语文,也许真的是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

二、不顾学情,刻意求新

每逢教学开放日,有些教师总会紧张不安,他在想,该用怎样的课改来迎得同行的好评。记得有一次去一所省重点高中听课。上课的是一位年青教师。他讲的是《望海潮》。这位教师在简单介绍柳永后,全班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就安排学生分组出高考题——假设自己是高考语文出卷人,以此词为例,将会怎样出题,答案又该怎样表述。很显然,这位教师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出高考题的方式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貌似新颖,然而一堂课下来,学生收效甚微,学生出的题基本上与此词思想、艺术不着边际,以致于下课了,大部分学生都还不知道这样一首词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

高一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就要他们去出高考题,显然这样的要求过高。不要说让学生出,就是让这位年轻的教书自己出,也未必能出好。所以,我们在追求新颖、多样的教学过程、方式时,切不可忽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对象,他们的基础,他们的能力,我们都应心中有数。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时,我们才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三、忽视基础、眼高手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之于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课堂内外都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去积累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我常跟学生讲:“所谓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更有效的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试想,写起作文,标点符号都不会使用,几乎满篇都是逗号,每段末尾才见一句号,有的甚至连句号都不会写,用的是“.”。这样的学生如何去传承祖国优秀、精深的传统文化呢?

也许,这样的错误与当前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是有关联的。广告中,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故意使用错别字;平时习惯用电脑,手写的东西少了,文字运用起来,自然会手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就应当引起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敏感,而不是做得与此相反。

四、课件泛滥,缺乏激情

我总认为学语文、教语文都是一种享受。如果一位语文教师能够将自己体会到的温暖、热爱、愤怒、怨恨都本色的传递给学生,与课文作者一同思考社会人生,一同喜怒哀乐,那么他的语文课一定是精彩的。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却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总喜欢用课件,甚至以为,没有课件便不叫“新课改”。偶然断电,或是多媒体设备出了问题,就无法正常上课,只好让学生自习了。他们面片的认为,课件形象生动、丰富多彩,且能增大课堂容量,而且操作起来,轻易简单。殊不知,久而久之,学生会非常讨厌这样的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相关知识,更少不了教师本色情感的流露,学生渴望教师引领着他们去体验语文世界的美好情境。更何况,很多教师的课件就是简单的从网上下载,根本没有什么个人的东西,这样的语文课,也许学生都可以去讲。

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的。确实需要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借助多媒体,但千万别忘记,它仅是诸多教学工具中的一种。作为教师,不能“迷信”课件。

五、只有高考,扼杀兴趣

虽然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无法回避高考,但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我们的教学,绝不仅仅为了高考。语文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时刻都在使用这门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是行动的先导。总有教师,眼中仅有高考,认为语文教学都是为高考服务的,总认为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是最重要的,其它课文都可讲可不讲。多余的课,他们就给学生讲题。试想,这样的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有何区别?

如此功利,教师教不好语文,学生自然也学不好语文。

正如生活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平凡、真实、快乐呢?也许是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太高,而即使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真的践履笃行。教语文一样,简单的、扎实的去做,回归到语文之本色——听、说、读、写上来,一课一得,学生定会收效颇丰。

摘要: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我们在取得丰硕成就的同时,当前语文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花样百出,华而不实;不顾学情,刻意求新;忽视基础,眼高手低;课件泛滥,缺乏激情;只有高考,扼杀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着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色。

用心教学拼音 回归语文本色 篇5

一、平平淡淡学拼音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的工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既要记住抽象的字母又要读准拼音,有一定难度,而且单一学拼音,显得枯燥无味。这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态,设计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声母“zh,ch,sh,r”可借助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儿歌短小精悍,语言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他们很自然地把所学字母与自己已有的口语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较轻松地掌握这些声母。

二、简简单单学拼音

本色语文是简单的。所以简简单单学拼音,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把拼音学好。

三、扎扎实实学拼音

本色语文是扎实的。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有自觉实施语文教学的意识。拿到教材,任务要清晰,不能有什么讲什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要有侧重地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把工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

拼音教学中每课都有重难点部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困难。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着手,本着易学有用的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教学。教学中可通过编顺口溜、唱儿歌、做游戏等形式来进行。

四、轻轻松松学拼音

本色语文是轻松的。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要在教学中留下空白,留有弹性,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

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就容易牢固地掌握拼音字音与形,真正达到见形知音、呼名记形。在学习单韵母“a,o,e”四声调时,我采取两种方法让学生记住。第一种先让学生看书上图画小孩滑板,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根据声调比画,边背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另一种方法较适合中等生,学生摆摆手表示第一声,昂头是第二声,点头、低头分别表示三、四声。这些方法简单易学,在学习以后的带调拼读音节时,学生很轻松地读准音节,而且他们觉得学习拼音很有趣,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当然,教学拼音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就轻松,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回归语文本色。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篇6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阵地, 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然而, 如今的语文课堂热闹非凡,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教学步骤环环相扣, 过渡自然, 学生举手如云, 应答如流……但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看过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学形式之后, 总感觉语文课堂似乎有点忘本, 忘记了语文课堂的语言文字训练, 忘记了语文课堂的琅琅书声, 忘记了语文课堂的大胆质疑。其实, 学习语文, 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从加强字、词、句、篇的内在联系,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入手。

一、求真务实的教学目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 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育学生学做人, 做真人。语文教学是激发情感的有效空间, 那一个个生动高大的人物形象, 以其人格美、品质美在这个空间中熠熠生辉。所以, 教师要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 透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感悟求真, 激发奋进,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教育。

语文课堂是学生展示语文能力的舞台, 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本”, 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 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合作的天地、探究的乐园, 使语文学习成为所有学生向往的天堂、活跃的中心。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对此, 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注意把握好方向, 适时作出反映和调整, 以达到教学目标, 实现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简单朴实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 教师挖空心思, 发掘各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质疑导入激发兴趣、互评朗读加强指导、合作表演深化理解……可谓应有尽有。确实, 对语文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应该着力探寻有效的、适宜的教学方法。但是, 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 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走进文本, 都必须恰如其分才能焕发其本身的魅力。

如, 在《劳动的开端》一课中, 笔者让学生读第一次挑煤的经历, 体会这部分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的学生说辛苦, 有的学生说艰辛, 有的学生说艰难。笔者通过归纳追问:“如果我们只选一个词语来表达, 哪个词更准确?”在语言的推敲中, 彰显了课堂的生命力。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与文本有关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生活情境, 为生成提供知识场景、文化场景、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 在体会《劳动的开端》一课中“抽掉”一词时, 有的学生说:“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速度快。”如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抽”, 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出:不管桌子上边是什么, 都从下面把桌子快速拖出。如果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做法, 学生就会谈到应先把睡觉的人叫醒, 这样与文中的做法形成对比, 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出作者受到的欺辱。笔者对语言文字的处理以及深情的语言描述, 为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使学生走进了文本, 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见, 简单朴实的教学方法能延续课堂的生命。

三、一如既往地重视阅读

语文课程改革给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不知不觉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 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趋向, 使语文课的“本色”开始变得模糊。为此, 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教学行为”, 还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让迷失自我的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语文学习的重心是学习文本, 但文本并不是学习语文的全部。崔峦老师说:“文本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凭借,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文本, 并通过学习文本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但是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是有限的, 要想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 创设更多的阅读机会, 这也是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篇7

一、紧扣教材, 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内容都是经过教研部门精心摘选的, 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浓郁的内涵, 因此, 教师可以在教材中寻找体现人文素养的内容, 将其提炼出来, 让学生去感受和领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朗读的效果,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读, 就把原本无声的文字描述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朗读, 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人物和情感等都能够从学生的口中表现出来, 充分调动起学生各方面的感官, 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感受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 从而挖掘出学生的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排剧本并且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亲自体验课文的内涵, 进而来感受作者在创作时的内心情感。或者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和《烟台的海》这类文章时, 教师让学生自由去朗读, 在学生读完后, 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绘画出南沙群岛和烟台的大海, 通过各自的理解将壮丽的景色用画笔表现在纸上, 从而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他们的魅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烘托气氛, 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由于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又因为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 学生在学习中就可以畅所欲言、不受拘束, 能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这对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很有益处。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 对学生采用情感式教育, 而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 在学习《大江保卫战》时,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课文中所出现的生字、生词, 还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生字、生词的学习来了解爱国先烈的英雄品质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让学生领悟到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 明白他们为新中国解放做出的流血和牺牲。通过对文章的阅读, 在感同身受的气氛下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思想, 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三、联系生活, 巩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切事物都源于生活, 因此, 想要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素养, 可以从生活中获取素材, 然后在应用与生活中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 在生活中体会和感受那些能让我们深有感触的人文素材, 并且到生活中去体验情感, 从而让学生在生活的感悟中培养并且巩固起人文素养。为此, 教师可以把课本的内容延伸出去, 为学生创造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人文内涵。例如, 学习《母亲的恩情》一节时, 诗人孟郊通过出行之前目前为自己缝补衣服的故事而创作了《游子吟》这首古诗,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古诗含义和古人故事的时候, 就可以把伟大的母爱这个主题引出来, 引入生活中去,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己的, 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表达一下对妈妈的爱, 可以帮助妈妈做家务、给妈妈捶背等。而在讲到《谈礼貌》这篇文章的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联想, 生活当中如何做事懂礼貌的表现, 什么样的做法是不懂礼貌的表现, 通过讨论和联想, 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习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

四、教师以身作则, 为学生做出示范

在研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法的同时, 教师也要以身作则, 培养起自身的人文素养, 就可以用人文的光辉去引导学生, 从而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 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同时, 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教师, 能够尊重学生, 还能够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呵护和净化, 那么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 自然是水到渠成。要想为学生做出示范, 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 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学生, 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报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因为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才会换来学生的尊敬和爱。其次,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同时注重自身内涵的养成, 平时多阅读书籍,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 只有这么做,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才能用自己深厚的知识去为学生解疑, 并且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影响, 让学生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融入人文素养的教育, 这是一件颇具意义的教学任务, 人文素养包括很多方面, 因此, 教师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培养学生, 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文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J].学院教育, 2014 (02) .

[2]忻娟.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06) .

找寻语文原味,呼唤本色语文回归 篇8

关键词:语文味,误区,本色语文回归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浮躁与形式并存,俨然成了“大杂烩”,表演成了主旋律,语文承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这样做的结果最后只能导致原汁原味的语文被其他的杂味所冲淡。语文教学一直是百花齐放,各种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层出不穷,但无论如何,语文教学都应该不能脱离其语文的本真。

一、何为“语文味”?

对“语文味”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程少堂先生提出“语文味”概念:“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

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正如程少堂所说: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二、当今语文五味俱全,唯独原味尽失

我们看到一些语文课上,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小组的讨论,太多片面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出现了轻视语言的工具性,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完全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地倾谈,发散和拓展;异彩纷呈的课件代替学生潜心读书等现象。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至少,我们可以丢掉那些远离语文目标的荒诞的表演,我们可以抛弃那些表面浮华,目中无人的作秀,使我们的语文课不再那么嘈杂与喧嚣。

1、教材被忽略,课外拓展不亦乐乎

教材作为离学生最近的文本,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利用好教材这一例子,并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向同学们提供一种思考的范例,从而引导同学们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一篇课文就像一个完整的生命,段与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的呈现是有层次的。尽管我们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要用好这个例子,教师就要认真研磨,深入解读教材。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习语言,感受写法,训练思维,熏陶情感。

语文教师不能忽略文本作为教材之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然就会背离我们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在课本的语言上下功夫,努力去挖掘,思考,设计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阅读能力的语言点,知识点,教师要充分认识教材的价值。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语言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绝对不能因为泛语文化等现象的盛行,而否定或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就一味致力于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或是夸夸其谈人文教育。有些老师在分析《愚公移山》这一课时,重点讨论“移山还是搬家,哪个更为经济划算”,甚至批判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这样的讲解使文章不再是阅读对象,而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发一些随想的“由头”,使语文教学走向了边缘化。

曾看过一个课堂实录,有位老师在执教《纪念刘和珍君》时,让同学们先阅读全文,然后复述文章内容,之后用了两节课在讲鲁迅的一生,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为何说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介绍鲁迅生平时他采用了多种形式,播放视频,就你眼中的鲁迅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言,最后让同学们以“我们的民族魂,我眼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感想。本节课,教师直接跳开了文本,没有对教材进行解读,课本只是个幌子,于是这堂课就成了典型的鲁迅生平介绍课。本节课形式多样,小组合作方式,多媒体都用了,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这位教师的做法舍本逐末,本堂课看似很热闹,但是学生们并未真正学到东西。《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是很有深度的,而且有很多地方可以师生共同探讨,如果这位老师在带领同学们解读文本时适当加入对鲁迅先生的介绍,可能对同学们理解鲁迅更有帮助。

在真正的语文教学中,若是立足文本,即使不用一些花哨的形式就能出彩,因为研读教材本身就是一种跟同学们思维碰撞的过程,一位真正吃透教材的老师会在向同学们展示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各式各样的美。

2、多媒体“身兼要职”,成了语文课的重头戏

自从多媒体走进校园闪亮登场以来,语文课也毫不例外地被其打扮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热闹的同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显得“底气不足”,似乎已开始偏离语文教学的轨道,把“语文”二字丢掉了。没有了语文的味道,课堂搞得再活,还能为学生的语文发展服务吗?

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独钓寒江雪”所涵蕴的意境。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

但是如今的语文课堂,多媒体似乎成了教学的重头戏,不管这节课的内容和体裁,一律使用多媒体;不管是文言文还是散文,一律先放音频听名家泛读;遇上有这篇文本改编的电影,有时在语文课上还能欣赏一部电影。我们的语文课堂于是就充满了背景淡雅精致的PPT,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情节引人的电影,乍一看,同学们乐在其中,然而仔细想一想,我们的学生到底在这样的语文课上真正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要用好文本资源,能用书的,就不一定要用多媒体,应该把着力点落在思考、感悟和想象上,凸显语文本体,努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前不久在北师二附中刚听了著名教师何杰执教的《断魂枪》,颇有感受。整节课何老师没有用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表演,只用了一支粉笔和黑板,但却完全体现了何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简简单单的教学分几步进行:一是直接导入;二是品析情节。何老师用“沙子龙到底该不该传断魂枪”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贯穿整节课,期间带领学生一遍遍从文中找依据,并从各个角度深入分析,通过这样一种对教材的研读和解读,激起了学生们思考的兴趣,整堂课上的特别成功。课堂简约明晰、扎实有效,虽然没有华丽的形式,但学生在他的启发下尽情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尽情地舒展着个性与灵性。当然,我们不否认多媒体用得恰当适时的,帮助了学生理解,丰满了学生的想象。但我们运用时还是应想一想,用课件的目的是什么,需不需要用,怎么用,什么时机用。总而言之,多媒体的运用应该适时适度,做到恰到好处。

3、课堂活动与表演使学生忙得不可开交

当今的语文教育界有很多专家一直呼唤本色课堂回归,本色语文课堂的第一要务就是常态真实。这里的“常态真实”是相对“异态虚假”而言的,即务必剔除那些形同虚设的讨论、“载歌载舞”的表演、泛滥成灾的演示、虚假质疑的做秀……还语文课堂以“自然本色”。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被贴上合作学习的新标签后,成了一些教师的新宠”几乎每节课都有这道亮丽的风景。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其场面可谓壮观,其实质空空然也。为什么?只因我们断章取义,只注重了合作讨论,忽视了自主探究。

在课堂上,为了体现“合作学习”,有些教师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不管时机是否适宜,内容是否恰当,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是一盘散沙,而且出现了一些学生随心所欲、浑水摸鱼的坏习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是有故事情节的都让同学们上台表演,只要是有对话的就分角色朗读课文。对于文本内容,学生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只是喜欢这种热闹的形式。例如一教师讲《鸿门宴》时,让同学们以舞台剧的形式模拟鸿门宴的场景。于是同学们都把心思放到了如何装扮自己才能更像项羽,刘邦上,还有的同学专门回家看了一下最近刚上映的《鸿门宴》的电影,把电影中的情节搬到了课堂中,这堂课在一段段表演中结束了。这样的一堂课,同学们脱离了文本,把精力都放到了表演上,对于《史记》中的《鸿门宴》根本不了解,最后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乍一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小组合作也很默契,但是语文的本真不见了。当课堂活动变成标签一贴了事的时候,也正是语文味冲淡的时候。

三、返璞归简,寻回语文本色

本色不是守旧,不是倒退,也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不反对创新,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的很远,但这里始终是出发地。

1、提升教师的素养——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也是语文教师务本的表现。

提升教师的素养是“语文味”营造的关键点。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照本宣科的老师是无论如何都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戏曲栏目《梨园春》的主持人庞小戈,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使得她主持起节目来如同一个专家,节目到高潮时,自己也能唱几句或许,庞小戈的例子能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些启示,那便是努力使自己的语文知识,语文素养丰厚起来,不管你在生活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一旦走进课堂就要承担起语文专家的角色,只有这样当你做“语文课堂”的主持人时,在学生看来,你才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和可以依赖的向导。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语文老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恐怕更难。青年教师应多接触古典文学。经千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晰、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咬文嚼字,析词赏句——品出“语文味”

关注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研读教材内容。找寻语文本色,先从对待我们的教材开始。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研读教材和教材价值的深度开发和挖掘已成了很多教育专家的共识。作为教师,钻研教材和学生,所谓“两头吃透”,永远是第一要务。就钻研教材来讲,必须全面,细致,深入,必须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对我们很多年轻教师来说,本身我们对现在的教材理解的就不是很到位,还一心想着出新,甚至不屑于依照传统方法讲,这种做法本身就背离了语文的原点。不管是说课还是讲课动机都太强,这样只会使自己迅速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另外,如果舍本取末,急于在形式上求新,把教材只当成引子,不愿教教材,也只会缘木求鱼,不但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教材是一个范例,语文教师要挖掘出教材内部的价值,通过向同学们展示对教材中文本的解读角度,不断启发学生去探索自己在阅读时应采用的方法。一位资深的语文教师,会引导同学们尽力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启发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从而把文本的最大价值更大程度上发掘出来,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荷花淀》中,对抗日战士人性美描绘的解读就很关键。在描写这群妇女去马庄找自己的丈夫结果遇上鬼子时,小说在这里用了两个动词,一个是妇女们慌忙“找”自己的丈夫,另一个是战士们正聚精会神地“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对于妇女们的一个“找”的一个动作,在危急关头依然不顾暴露的危险找自己的丈夫,充分体现出女性的感性和对自己丈夫的关心,还显示出妇女们的阴柔之美。而男人们对敌人的一个“瞄”的动作,充分体现出男人们的理性,又把内心深处对敌人的憎恶很传神的表现了出来,经这样一解读,抗日战士们的可爱以及人性美就显现无遗了。

我们再回到起初我们探讨的语文的原点和本色问题上,虽然研读和挖掘教材不是语文原点的全部,但我们可以把对教材的思考映射到对整个语文原点的找寻上,语文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遍遍上下求索,找寻它的发展规律,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放弃对语文原点的找寻和追求,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你可以走的很远,但这里始终是出发地。

3、联想想象,内化语言——写出“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让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晓畅,摄其精华;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义都得让学生心知其故。第二,必须让种种方法称为学生终身为之的习惯。国学语文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写作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的关键不仅在于教师的“训”,还在于学生的“练”。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发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把感悟的语言内化,通过书写真情实感,让浓郁的语文味散发出来。

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语言形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实践语文语言形式的时空。长此以往,学生就能随时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任意调动,组合大脑中的语言储备,达到“笔有千钧任翕张”的理想境界。另外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内挖”,将笔触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和剖析自我,零距离接触自己的灵魂,做真人,说真话,叙真情。

曾经有位老师在执教《全神贯注》时,在品析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语句后,创设了一个内化课文语言的实践活动——老师即兴表演一段全神贯注备课的情景,请学生根据老师的表演写一段话。学生在仔细观察后,采用课文的描写方法,把老师备课时全神贯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内容写得有条不紊,栩栩如生,达到了内化语言的训练目的。

语文课不能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在通过最后一道关口时贴上“人文”的标签。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养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重在熏陶感染,并非像标签一样贴上去作罢。这正如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写作。语文离不开写作,语文教师就应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同学们在简简单单的课堂上书写出浓浓的真情实感。

回归语文本色,从写字开始 篇9

一、分析现状,提高认识

我们学校属于农村中学,城乡结合部,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小学在老家上,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初中和父母在一起,但是父母为了生活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极差,更不用说写字了,再加上从各地来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语文课的当务之急。首先老师在写字之前要详细分析字形的特点,明确各个字的结构特征,关键的笔画应写在什么位置,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容易混淆的字形加以分析,进而纠正,达到规范。我们学写字不光是语文作业这样要求学生,要和其他学科的作业一起要求写字的规范性,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写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教师要做好引导,以激发兴趣为主,看到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认识到写字的乐趣,愿意写,而且写字也是一门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通过讲述古今书法家学习书法的故事,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勤奋练字的精神。

二、激发兴趣,树立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讲造字六法,让象形文字把学生带入如痴如迷的世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字,留下珍贵的财富,作为后人的我们要把这这种汉字传承下去,寓情于教,以情感人,那“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都能代表你的素养,“字如其人”,使他们有一种使命感,自己不比别人差,激发起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经常和他们交流学习书法的心得。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写字的兴趣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写字兴趣的培养,还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各年龄段的认知特征,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循序渐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角度地启发学生思维,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阶段是关键时期,上理想的高中是他们的梦想,而考高中写字试卷分(3到5分)以不同方式出现。另外一种是考抄写一段文字,学生抄写的是不是能符合标准,抓住得分点,每次要求抄写的字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从以下几个范围挑选,都是要求熟记和必须掌握的生字,不超过大纲的要求,还有背诵名师的经典语句。如《出师表》“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几个字。在试点改革卷的带动下,许多省市的中考卷纷纷仿效。

针对中考,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写字上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要求做到每天的作业工整、清楚,不管正确与否,要让人看清楚。静下心来,做好每天的事情,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击。

三、学法指导,注重练习

学生有兴趣、目标后,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技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方法是万能的。写字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从最基本的做起,从坐的姿势、拿笔的方法,都要给予纠正,尤其是在写字的基本功上,点、横、撇、捺的起笔、运笔、收笔的书写过程;写好这些,再分析偏旁的写法,然后是基础字,再写整体的字,大多数把正体字拆分按照分步写好,再组合好。这样按照规范的方法去写。基本方法掌握了,剩下的就是练习,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字帖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坚持做到“三定”即“定帖、定时、定量”,定帖就是选定适合自己的字帖,定时就是每天规定一定的时间练习,临摹字帖每天都要坚持,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定贴就是确定好字帖就不要换了。把这种字帖的特点掌握好了,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临帖时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手到就是执笔、运笔,提、按、转、折、轻、重、缓、急,都认真临写,不可马虎。心到就是书写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成竹在胸;“三多”即“多看帖,多思考,多比较”,多看帖就是临帖前看清字的结构,每笔每画的起始转折。多思考就是每个字都认真分析思考,如何用运笔才能写出帖的风韵。多比较就是拿自己临写的和原帖进行反复比较、推敲,找出差距,再求进步。

四、开展活动,体验快乐

写字也能激发学生的乐趣,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比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尤其是书法赛,内容可以不拘一格,对那些临摹的作品,我们也要正确地评价,形似才能神似,在比赛中交流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提升能力,才是目的。

深化教改回归教学本色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本色;现代化教学;教改

有效教学,是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高等院校“原理课”教学在适应时代发展中也在不断改革,笔者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提出若干新的思考,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工作,以期实现有效教育。

一、扎实理论功底,还原哲学本性

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原理课”教育教学经验是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课教育的基础。总体来看,高校“原理课”教师基本符合教师基本素质,且能够能胜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教学量骤然增加,以及部分院校存在偏重热门专业、忽略理论课教学的认识误区的原因,造成原理课师资力量短缺,教师专业背景欠缺的困境。如何加强教师哲学理论修养,帮助学生领悟到哲学的博大精深,还原哲学的本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扎实理论功底。“原理”课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逻辑和实践智慧。这就要求从事哲学教育的教师首先要兼具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和辩证、睿智的思维方式,还有广博的知识。所以,认真研读马列原著是前提和基础,通过研读原著,才能系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理清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及内在精髓,构建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结构。通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可以增强教师上课的自信心和说服力,解决课堂难点、重点问题也会游刃有余,避免课堂上教条式的语言、空洞无力的说教。当然,“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要打开僵化以及封闭的思维形式,必须在研读马列原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其他人文素质课程的阅读和认知。比如对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进行,使得学生和教师达到互相体会、交流和融合的态势。”[1]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论性、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现状,才能在课堂上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光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其次,还原哲学本色。“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这种智慧就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关注,也是哲学所能够体现的最高思想。因此,学习哲学不仅仅是接受抽象的哲学知识,更应使人产生一种获取智慧并且穷究宇宙、人生终极意义的渴望。”[2]因此教师单纯通过抽象的理论教育就能够使学生接受和热爱“马原”课,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回归现实,回归生活,才能是它变成一种高品位艺术的享受,正确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学会用理性、活跃、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或发生的事情,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强烈渴望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心崇拜。这是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关键。从而真正体现出哲学是智慧之学的魅力。

二、改善教学环境,注重现代化教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创造优越的教学环境,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当代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学校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善教学环境,实现现代化教学,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高校改变传统思想观念的一个重要契机。

首先,改善教学环境。“原理课”教学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课程需要、教学任务的需求,引进高素质教学人才,加强对该课程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知识文化水平,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充足的教学设施是完善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对原理课教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原理课教师参与各种教育教学的交流与研讨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1]其次,注重现代化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手段是该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中介。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逐渐取代传统教学手段,成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志。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甚至可以穿插视频,其直观化、形象化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将多媒体运用到抽象的哲学理论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大学生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感受哲学的博大精深,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个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网络平台的应用。网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它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同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进而能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比如在网络教学中,可以通过创建BBS或者有疑必答等板块,鼓励大家踊跃参加,对该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的发言,在一定的时间作出及时、有效的答复,使问题得到圆满地解决,以增强师生的互动性,使学生真切领会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智慧海洋,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然,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讲授艺术,尤其是政治理论教学,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同时,可以适当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干扰因素,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才能真正发挥本来具有的积极意义。

三、构建科学教材体系,契合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集中反映,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保证教材的质量,且符合时代发展,充分展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与时代接轨的包容力。这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新教材的增补和修改却姗姗来迟。“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要求和目标,2007年7月编写出了第一本供全国大学生统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新教材”),随后在2008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3]新教材的优点毋庸置疑,教材体系和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水平。但也明显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简单相加和拼凑性的缺陷,当然也无法实现政治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三者的有机统一。如何解决教材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超越旧教材体系,不断契合时代步伐,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在学生内心闪烁,是该课程教改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科学的思想理论学科,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阅读它、理解它、热爱它,无形中也是你生活中忠实的益友。教学过程中,也部分教师因为课时限制,有选择性地讲授该课程;有的教师为求面面俱到,但也多是走马观花,终究摆脱不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现状,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更不可能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教学规范的统一性,理论上的系统性。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怎样取舍知识点,划清精讲与泛讲的内容是一个不错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和提炼,领悟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原理,理清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以及基本方法,构建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从而形成一个主次分明、科学、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这是基础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皆忘记”的坏习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帮助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其次,为了避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体系的混同或者替代、拼凑性、简单相加的弊端,教材必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理清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即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它们的发展脉络。同时,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是在吸收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并经过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在结合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发展。”[3]所以教材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文、科学精神,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度,避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的教条化、政治化,深刻改变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奎清.“内涵式”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改的关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2).

[2]吕斐.多元化教学改革的几个手段和步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改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9,(7).

[3]王志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4).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篇11

1 近些年来我国语文教学中一些现象

1.1 学生没有了个性, 没有了本我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 新教材的推广使用, 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 我们也不难发现, 近年来的语文课课堂上热闹非凡, 师生问答如流, 问题都是一些简单的易懂的, 没有价值的。这样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以小组为单位就是流于形式, 一言代替了一组人的思想, 封闭了学生的心灵之窗, 学生没有了个性, 没有了本我。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之类, 大多老师追求课堂上的“浓妆艳抹”“有声有色”, 不说五颜六色的图片、声情并茂的朗读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单就课堂容量大, 多媒体包装过度而言, 语文课虽变得花花哨哨、热热闹闹, 但一节课下来, 教学目标模糊, 学生“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所获甚少, 甚至将对文本的阅读丢至一边, 渐渐地成为语文课本的看客。

1.2 语文课被“异化”

在教学过程中, 有教师将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学重点, 使得语文课成为历史课……并且语文课被“异化”成音乐、美术等大杂烩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着。一味地将知识向课外延伸, “文理沟通”的潜台词是“淡化学科界限”, 在学科之间加强纵横联系, 同时对学科加强整合。这样的“综合”令人堪忧:学完一节课后, 在语文的知、能、素养等方面, 收获甚少, 学课文犹如“到此一游”。

1.3“语文味”的体现何在

在讲授“诚实守信”的文章时, 需要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如何做一个诚实人的讨论上,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讲授《落花生》时, 需要探究怎样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默默奉献的人, 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读《鸟的天堂》仅注重于感受大榕树如何如何美丽, 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漠视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言语”, 在这种情况下, 课文学习完了, 对于学生来说, 根本不会品读意境优美的文字, 不会品文中精美的诗句, 在生活中, 更不会积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细细品来, 与“人文”攀得这么近的课, 还有多少语文味?

2 语文的“本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说到语文课的本色, 通常情况下, 会让人想起“返璞归真”、“超凡脱俗”、“出水芙蓉”等这些美好的词语。在《人间词话》中,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 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在讲授语文课的过程中, 如果真正上出源汁源味来,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我们应该静下心来, 抛弃世间的浮华, 一方面需要恰当运用多媒体, 另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充分朗读, 领悟语言文字的内在美, 同时感受文中情感的激荡,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的童心与童真。

3 如何让语文课回归本色

3.1语文课“本色”的内涵

语文课需要色彩, 但不是浮光掠影的装饰, 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学韵味;语文课需要声音, 但不是喧嚣浮躁的配乐, 是富有感染力的有声诵读;语文课需要热闹, 但不是“热闹之后, 我什么都没有”的肤浅, 相反学生深沉的无声思考、师生会心的对眸、作品触动心弦的共鸣, 会使语文教学“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纯”。面对形式多样、内容空洞的许多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是该反璞归真、回归本色了, 语文教学中别忘记遒劲优美的粉笔板书, 别放弃学生南腔北调的阅读机会, 别淡漠无声胜有声的偶尔沉思。“知性不能掌握美”, 本色的语文应从学生的感性出发, 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鉴赏课文前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品, 重视对文学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 有一千个哈母雷特”, 学生的阅读需要屏除三重阻隔, 第一重是教材编写者对教材内容的诠释, 第二重是教参解析鉴赏, 第三重教师对作品解读。语文教学不必刻意追求热闹, 不必文过饰非地包装;本色的语文教学洗尽铅华, 有时对作品的领会也会达到“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的境界, 正是“讲是为了不讲”。本色的语文并不是说拒绝高科技辅助手段, 完全不使用多媒体, 它只是更多的回归朴素的教学手段, 如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教师感同身受的深情诵读、学生各抒己见的思想碰撞, 而多媒体顶多是重要问题的幻灯片投影, 万不可循规蹈矩地将自己的教学思路用幻灯片步步展示, 僵化了教学, 还限制了学生思考。因此多媒体可以使用, 但应考虑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 不可把它当成教学的外包装, 使课堂华而不实、肤浅空洞。

3.2“本色”二字的体现

“本色”是师生本位的统一;“本色”的主旨是能力培养;“本色”是实效的对话。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 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和总结, 不断完善和创新, 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本色, 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如果只把一篇课文的分析当作任务, 那学生当然就是任务式了, 说实在的, 能完成这点学习任务作为一般的语文课, 也就不错了, 但某些课一旦加入了情感, 那对学生的影响有时是很大的, 甚至会是终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讲求的是功底醇厚、板书隽秀、话语标准、教态优雅、教学有方, 能游刃有余地带领学生在诗意盎然的作品中畅游, 引导学生在世态万千的文学中成长, 启发学生在广博深厚的文化中濡染, 最终使语文回归“诗意的栖息”。然而一节课要上好,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杂家;一节课要上好,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诗人;一节课要上好, 语文教师要会诵读;一节课要上好, 语文教师需要懂点书法。“舒服”这两个字看来平淡, 但在一节语文课能到了“舒服”的境界, 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3.3“本色”的具体实施

要简简单单教语文, 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和书面语言相结合, 不给学生加码, 不加重学习任务, 不提高要求, 也不脱离课本, 要务实, 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没有任何负担的学习。要牢牢靠靠教语文,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 母语是中华民族之魂, 国家之根, 从小打好语文基础,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 我们必须遵循陶行知教育家的提议“六个解放”, 必须抓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练”。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快快乐乐教语文, 就是在课堂上营造愉悦的氛围, 研究策略, 讲求方法,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 愉快的学、创新的学, 轻松的学, 高效率的学, 让学生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4 “本色”语文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源泉, 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本色应该是一种诗性的光辉, 一种厚重的关怀, 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 是一种灵性, 一种尊重, 一种人格, 更是一种精神。爱孩子, 就应该让他们爱语文。本色语文课绝非平淡乏味、波澜不惊, 语文课呼唤本色的回归, 倘若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 学生一定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 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个性得到张扬, 人文素养也会得到提高。语文的本色其实就是一种爱。有了这种爱, 人们走进我们的课堂, 才会说:“语文课, 真美!”

摘要:本色语文课绝非平淡乏味、波澜不惊, 通过语文课教学进一步呼唤本色的回归,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 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 同时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 并且获得思想的启迪, 以及张扬个性,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从本质上来说, 语文的本色就是一种爱。有了这种爱, 人们走进我们的课堂, 才会说:“语文课, 真美!”

关键词:语文,回归本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叶苍岑主编.中学语文教学通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

[2]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等编.全国优秀教育论文选[M].新时代出版社.

[3]王文彦, 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5]冯晓林主编.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M].中国三峡出版社.

上一篇:会计监督管理研究分析下一篇:中国期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