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

2024-05-24

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通用9篇)

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 篇1

恋“练”不舍

——让听写训练回归语文课堂

淳化县方里学区中心校

宫迎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事实上,“语”乃“文”之本、“文”之源,口语交流才是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渠道,而良好的日常交流需要正常甚至较强的听力。作为语文教师,为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运用网络、运用多媒体等来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时,更不能遗弃一些传统的有益的教学手段,如最基础的听写训练等。我们不妨在日常教学中见缝插针,使出花样,予以巩固,让听写更有效。

一、变身内容,增强听写的趣味

传统的听写一般都只听写生字或词语,但这样仅仅只复习了语文的字词,功能太过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听写的作用。而我们的语文也不仅仅是学习几个字、几个词语而已。所以听写作为一种检测方法,也不应该仅仅用来听写生字词语,小小的听写照样可以大有作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在听写的内容上花了一些心思——给它变变脸,让听写更有趣。

1、借助词义听写

顾名思义,就是说出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生字新词的书写,还可考查了他们对字词的理解,更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学生的听写兴趣也很浓厚。如我在听写时经常这样做:

师:有这样一个词语,人们常常用它来形容一件艺术品非常逼真,就像真的一样。你想到了吗?(栩栩如生)

师:看到这个词语,你的眼前到处是黄色,除了黄色还是黄色,实在分不出界限。想到的同学请赶快写下来。(浑黄一体)

师:有人为了学习、工作到了顾不上吃饭,也忘记了睡觉的地步。人们经常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这样勤奋学习的人?(废寝忘食)

师: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沉默不语,一句话也不说。(一声不吭)师:革命战士遇到危险,丝毫不改变脸色。(面不改色)

就这样,学生通过听“此”写“彼”,既掌握了词语,又理解了词义,还培

养了语感,真是一举三得呀!

2、根据近反义词、音同音近词听写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同音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交叉出现在课文里,给学生熟练掌握字词增加了难度,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也出现了畏难心理。为此,我就结合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设计与此相关的听写内容。如我在听写三年级上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就用了这种方法。

写出:发抖、抽泣、哽咽、尽力的近义词。(颤抖、啜泣、呜咽、竭力)

欢乐、揭露、缓慢、失血的反义词。(痛苦、掩盖、迅速、输血)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有趣的汉字”这块内容中出现了“枇杷”和“琵琶”两个同音的词语,我先报读音,接着对学生说:“一种水果。”然后说:“一种乐器。”让学生分别写出这两个词语。

再如听写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爱慕”和“分辨”时,我紧接着说了“屏幕、日暮”和“辩论、辫子”,在比较中复习旧知,掌握新字。

3、结合课文内容听写

语文字词教学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听写可以将字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蒋军晶老师执教《月光曲》一课时,在处理词语听写时,就是这样做的。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啊,讲的是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一笔一画工整有力„„

蒋老师用自己叙述性的语言,让听写的词语在和课文有关的语境中出现,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又降低了听写的难度,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扩大听写范围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每组课文都有一个专题,在听写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两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以后,我要求学生写出与专题有关的名言警句(课内、课外各两句)。

事实上,听写的内涵可以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中高段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课文潜在的语文因素,把听写的范围拓展到文中或与课文知识有关的名言佳句、唐诗宋词、精彩片断,甚至选择短小精悍、生动精彩的文章,让学生高速

度高质量的听写下来。可以说“听写”是听的强化,是写的检验,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前提,一种形式。经常练习,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既扩大了听写的范围,又增加了学生进行听写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长久坚持,还能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变身形式,激发听写的兴趣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生来就有喜新厌旧的本能,对于好奇刺激的东西,儿童一心贯注;对于枯燥平常的正事,儿童自然逃避。根据儿童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我在听写时经常变变花样,激发孩子听写的兴趣。

1、动作演示法

文中一些动词或表示某种神态的词,可以采取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猜,然后写下来。这不仅使听写变得生动有趣,还是一种语感训练,以后学生想到这个词,自然而然会在其脑中浮现具体画面,这些词就不再是生硬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形象了。

如:听写《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的词语时,当学生看到我略显夸张的“大喜过望”和“垂头丧气”两种截然相反的神态时,露出一脸的自信的微笑,迅速落笔写下这两个词语。

2、猜谜法

学生都喜欢猜谜,把一些常见的字谜和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编的字谜收集起来,在听写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如师说: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生写:缺衣少食。

3、借助工具法

借助录音的手段,以旧知识引路,导入新课。课前,教师精心组织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组成一段话,录好音,再让学生根据录音听写下来。这样的听写,通过形式多样的旧知复习,顺利地导入新课的教学,丰富了课堂训练的内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文,我让学生听写了这样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听写完毕,我在大屏幕上打出这句话,然后说道,这是十九世纪一位伟大总统的心声,想知道他是谁

吗?这样的听写巧妙地引出课题,又让学生对林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课文《鞋匠的儿子》的阅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常常让学生听写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或中心。

4、特殊奖励法

就是每次请连续三次听写全对的同学来代替老师报词句,自己当然就“免考”了。如果同时具备条件的同学比较多,就让他们在听写前玩个游戏,决出胜负,最终的胜利者往往忍不住高声欢呼,来享受这次特殊待遇,一旁的学生个个投来羡慕的眼神,都暗自下决心要努力争取呢!这样,在相对枯燥的教学中,既放松了心情,又激发了兴趣,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努力达到预设目标。

三、变身批改,提高识错的能力

传统听写后一般都是老师一人埋头批改。一个班人数若45人以上,教师批改所花费的时间不会少于1节课。长时间的大量的批改也容易造成老师“视觉疲劳”,有的错误不能及时发现,甚至错的题批得多了,自己也搞糊涂了。这样的批改费时费力,而且批改准确度不高。那我在平时的听写后一般让学生批改,给学生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批改,严格要求。

听写本收上来后,让学生改同学的作业,他们往往会特别仔细,恨不能多揪出几个错别字来。而学生在找错别字的过程中,自己也进行了一次复习;在找出错别字的同时,对自己更是一种提醒。具体做法:全班8个小组,每小组轮着批改。比如,今天第一小组批改,明天第二小组,也可能是随机让某一小组批改。批改时要求每个字都要打小勾,防止一目十行不仔细,也防止大勾影响卷面整洁。错的地方圈起来,漏的地方打问号。批好后,批改页右下角写上几组几号,表示谁批改谁负责,责任到人。

2、及时订正,教师把关。

学生拿到自己被批好后的听写本后,要求及时订正。订正批改好后,由我来打成绩。也是最后把关学生的批改和订正。错字要连词订正3遍。如发现有错误未批改出来,批改的那位同学不仅要把那个词写三遍,他的总成绩也要扣分。

四、变身评价,不忘锦上添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叫足额中要不断鼓励孩子,要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才能有动力不断做得更好。我的做法是:

1、每次听写,只要孩子得满分,我就立马在孩子的听写本封面画上一个红艳艳的“☆”。这看似简单的小小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肯定,一种夸奖。每得到3个“☆”,就可以换一张听写奖励卡,每得到3张奖励卡,就可以领一张写给家长的“喜报”。这个奖励制度,激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大家你追我赶,谁都不甘落后。

2、对于个别学困生,我也适当放宽要求。比如,我们班有个男孩子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经常听写不合格,有次听写竟然得了60分,我马上表扬说:“你的听写进步很大,说明这段时间你很努力,要表扬!如果接下来2次听写你也能拿60分,你也可以获得一张奖励卡。”他一听两眼都放光了。果然,以后的听写,他都积极准备,只要有3次听写达到60分,我就郑重其事的奖励他一张奖励卡。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积极性,不断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才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

听写,作为语文练习的轻骑兵,在其身上巧妙地实施一些变脸,通过对其内容、形式、评价、批改的变变脸,使听写焕发新的活力,从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这样的听写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避免提笔忘字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盘活学生的存量语言,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语言变得丰富起来,语文的素养也必将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3)《小学语文教学》 山西教育报刊社

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 篇2

一.朗读可以领悟语言之美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 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把文字转换为有声语言, 调动各种器官的一项复杂的活动。可以增强语言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刘国正先生在回忆他的语文老师善于用吟咏的方法时说, 先生很少讲, 但“喜欢吟咏, 吟到得意处, 音节铿锵, 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 跟着铿锵, 许多诗篇的妙, 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可见, 只要反复朗读, 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就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体验语文材料, 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因此经常朗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普通话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学习兴趣, 目标就无从谈起, 而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朗读的课堂, 经常是“满堂灌”、“满堂问”, 课堂气氛的沉闷可想而知。朗读有如一味“兴奋剂”, 撞击着学生的耳膜, 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朗读的抑扬顿挫, 有如旋律和谐的音乐, 给人以美的享受。试想一下, 曲高和寡的音乐尚且被众人所喜爱, 雅俗共赏的朗读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呢?适时的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 朗读好课文,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好的朗读就像表演一样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让学生爱上语文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三.有感情的朗读, 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一篇文章, 特别是文学作品, 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 首先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 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 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收到良好的效果, 就要注重朗读教学。特别是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 要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从而反复朗读, 体会思想感情。朗读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 可以在反复的朗读之中让学生体会和品味。对于一篇文章, 有感情地朗读, 遍数多了, 文章的意思在朗读中就清楚明白了。如学习《故乡》这篇小说时, 最后一段的理解就是一个难点。我先让学生齐读、然后自由读, 各自体会, 学生很快就知道运用了比喻手法, 把“希望”比作“路”, 再读, 又把握了否定和双重否定的意思, 继而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那就是———只要我们共同奋斗, 希望是会实现的。这样, 通过朗读, 不用老师照搬现成的教参说明, 学生既完全理解了小说的内容, 又锻炼了语感, 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朗读启真, 潜移默化, 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悟, 培养学生审美的感知、理解、抽象能力, 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美启真”。在教学中, 笔者带领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精彩片段进行反复吟诵, 而这样的反复不是简单重复, 而是在高声朗诵、低声吟咏中, 通过声音把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技巧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逐步领悟教材真谛。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这样的美文时, 我就非常注重朗读。通过朗读, 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条迸溅着水花的淡紫色的瀑布;仿佛看到了一朵朵花儿在那里欢笑、嚷嚷;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张满了的帆。在朗读中, 那片瀑布般的紫藤萝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带来了舒心的欢乐;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再读, 在读者的引领下, 随着作者感情的抒发, 我们又会进一步的受到思想的熏陶, 体会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意识到要加快步伐, 鼓起生命的勇气前进, 我们便会是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

五.朗读欣赏, 交流互动, 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受到真情感染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等形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好的朗读本身就是课文极好的解释,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 课文优美的意境, 象征性的意境都能得以充分、酣畅的体现。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较好地把握朗读的各个环节, 对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授如朱自清的《春》和《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优美的散文时;在教授一些优秀小说的生动段落时;在教授诗歌时;在教授文言文时……我都会特别注重朗读,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 进行形象思维, 文中的情感审美因素就会自然而然地向读者释放, 犹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最后, 有感情的朗读, 能够起到突出作品中心思想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 在诗歌教学中, 朗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或是听名家朗读, 或听老师示范朗读, 还是学生自己大声朗读, 都会让学生轻松的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和作品带来的震撼力。例如在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 让学生大声诵读课文, 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让学生陶醉在了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 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学生反复读课文, 既是一种欣赏, 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 陶冶了情操。在朗读中, 伴随着朗朗书声, 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 也同时流入心田, 激荡着胸怀, 陶冶着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 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 提高精神境界。无论是自己朗读, 还是听别人朗读, 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人们在朗读中获得日常生活中不易得到的高尚的精神享受, 使思想更加纯净、生活更加充实, 使那些低级趣味显得更加卑微, 无处藏身。通过读, 能领会文章的神韵, 才能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 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 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如果不读我们就品味不出诗歌和谐的韵律, 鲜明的节奏, 丰富的内涵, 体会不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喜怒哀乐, 再现不出散文的意境美, 展现不出戏剧角色的个性。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展示了社会生活之美, 更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在教学中, 教师要带领学生细细品味, 认真把握, 探究其内在的精神实质, 从而获得刻骨铭心的心灵美感效应。教学实践证明, 朗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品味欣赏优秀作品蕴涵的美感与魅力。常听别人朗读好文章, 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学习优美语句,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自己常朗读好文章可以在阅读中展开想象,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朗读可以有多种方式, 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 还可以师生合作朗读, 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朗读方式。我积极探索朗读方式及策略, 发挥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自由朗读训练适用于新课文的初读阶段。初学课文, 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其作用有二:一是随意性大,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老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的认识的能力;二是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 如字音、词义、断句等方面的问题。齐声朗读这一训练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 尊重原文, 不丢字, 不加字。齐声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 看得要准确, 读得更要准确, 在朗朗书声中, 促使自己专注于文章, 达到准确读出文章的目的。如读文言文, 读得准确, 才能熟悉文言文语言习惯, 对这种特殊的语言习惯有了把握, 才能做到读来“上口”, 产生文言语感。指名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大部分教师都青睐。在课堂教学中, 指名朗读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把握文章的程度, 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因而在个别朗读时, 读得不够流利, 出现结结巴巴的现象, 同时也说明同学在预习时不够认真。课文内容难以理解, 提醒我们在下一个教学环节时, 注意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预习不认真, 引起我的重视, 采取措施, 指导预习。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中学生天真、活泼, 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 这也是中学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模仿, 揣摩、品味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角色朗读, 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和审美情趣。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原 篇3

语言:淡妆浓抹,和谐生辉

听名师上课,常令我们再三感叹。除了欣赏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更让人钦佩的是他们的教学语言炉火纯青,各具特色。于永正老师的从容温和,孙双金老师的诗情画意,薛法根老师的睿智幽默,贾志敏老师的严谨机智……无不令人叹服。

然而,我们平时的教学语言,常常不知不觉夹杂着泥沙,冲刷着孩子们纯明的世界。在一些粗糙的言语浸染下,原本生鲜灵动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星星和花》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一位老师这样导入新课:星星是挂在天上的,花儿是长在地上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听后默然。这么美的课文意境,用如此生硬的语言定了基调,这节课还能成功吗?同一节课,另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夏天到了,星星点点的小花开满大地,把大地妈妈打扮得格外美丽。到了晚上,天空繁星点点,他们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多可爱呀!教师的语言与文本的意境和谐统一,让课堂教学活色生香。

当然,教师的语言如果背离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那么再华丽的辞藻,再诗意的语言也只能孤芳自赏,曲高和寡。我在执教一年级的一节童诗欣赏课上,精心构思了教师的语言,从导入到过渡,从评价到小结,都精雕细琢,成语连篇,充满诗情画意。谁知在课堂上,学生却毫不领“情”,一个个瞪大了双眼,茫然地看着我大汗淋漓地唱独角戏。其实,一年级的儿童更感兴趣,更能接受的是儿童化的语言和更具趣味性的起承转合。

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游离于文本,脱离了学生。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总要相宜才行。教师的语言只有与文本、与学生相得益彰,才能和谐生辉。

流程:教学无痕,返璞归真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教学流程中,文路、教路、学路“三路”和谐统一,教师、学生和作者才能共乘一舟,披文入情,探幽揽胜,这样的教学才能不露痕迹、润物无声。

反思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公开课,老师们总要千方百计把课堂打扮得花枝招展,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成厚重的铠甲,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涂抹上浓艳的脂粉,用美得空洞的评价语言渲染出民主的氛围,似乎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登堂入室,才显雍容华贵。恰恰相反,这样的课,却常让人感觉脱离了常态,游离于学生之外,老师所有的良苦用心,刻意雕琢都成为一种设计,流于一种形式,那些夸张的表情,做作的腔调,组成了没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其实,“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一堂举重若轻、不着痕迹的课,更像小家碧玉,经久耐看,让人赏心悦目。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执教《音乐家杨科》时,没有精美的课件,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围绕插图精心设计几个问题:跪在小提琴前面的是什么人?……为什么杨科仅仅摸一摸小提琴就挨了几次毒打?杨科的悲惨结局揭示了什么?由此展开教学,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的难点。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是一种很本色很朴素的教学手段,但谁又能说这样的教学方式落伍了呢?恰恰相反,利用这些纯语文的教学资源来设计教学主线的意识,正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所不能丢弃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

理念:回归本原,潜心会文

如今,新的教学流派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情境教学、快乐教学方兴未艾;情智教学、主题教学已蓬勃发展;如今,智慧语文、诗意语文、简单语文又大放异彩,让人眼前一亮。面对林林总总的教学流派,我们是一味跟风,追赶时髦,还是我行我素,剑出偏锋?我想,我们既要保持改革的热情,又要有清醒的头脑,更需要冷静思考,怎样才能避免先进的理念在教学中走样变味。

不管是何种流派,都要回归本原,潜心会文,莫忘语文来时路。近期听一位老师上公开课《特殊的葬礼》,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将大瀑布前后截然不同的景象重现,令人触目惊心。然后,就安排了三次说话练习:(1)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2)假如你是一名游客,你会说什么?(3)如果你参加葬礼,会对巴西人民说什么?你可能是总统、科学家……在课堂上练习说话,本无可厚非,但老师自始至终将书本丢在一旁,只把课件作为主要依凭,没有让学生去读书,接触文本,因此即使老师费尽口舌,激情澎湃,学生依然说得索然无味,毫无激情。这样的课堂脱离了文本,脱离了语言文字,成了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无源之水,总会枯竭;无本之木,必将枯萎。

小学生语文课堂听写方法有哪些 篇4

比如“攀登”一词,报“我怎么过峰峦雄伟的泰山”,再如“骨瘦如柴”一词,报“形容这个年轻人极瘦的词语是哪个”,这样的听写不仅巩固了词语,复习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对于学生掌握词语意思有比较大的帮助。

(二)动作法

听写某些表示动作或神态的词语,例如“东张西望”、“目瞪口呆”等词,教师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根据教师较为夸张的动作和神态去猜测所要听写的词语。这能使枯燥的听写变得有滋有味,也能使学生在以后使用该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该词的画面。

(三)迁移法

比如听写“仰卧”一词,紧跟着听写“颐和园”,因为“卧”字与“颐”字比较形似,特别是左边一半较易写错;再如听写“辩论”一词,将“辨别、辫子、花瓣”这些词也一起来听写。这样迁移式听写,学生就能举一反三,下次看到这些词,自己也能很快想到这些形近词,不易写错。

(四)对照法

老师可以拖长声调报:“请听写‘自信’的反义词。”“启示的近义词是——”有些学生往往听了一半就落笔,待老师报完后才发现不对,只得重写。通过听“此”写“彼”,不仅复习了该词及其近义词或反义词,还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五)积分法

听写之前,给定一个范围,孩子们可以回家准备,第二天从规定范围内选出5个认为最容易错的词语,听写完后,统计这5个词语的错误率,错1个加1分。这样的听写孩子兴趣较大,而且积极性较高,回家都会做较为充分的准备,甚至逐个盘查,起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尤其是复习阶段,学生关注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词义法

比如听写“若无其事”一词时,报词意“好像没发生过什么事一样”,再如听写“鱼贯而出”一词时,报词意“像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出来”。这样的听写,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词语的形,还了解、巩固了词语的义,真是一举两得。

(七)猜谜法

学生都喜欢猜谜,把一些常见的字谜和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编的字谜收集起来,在听写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如报字谜——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孩子们就会写“缺衣少食”。

(八)陷阱法

让国学回归课堂范文 篇5

摘要: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回归课堂,对弘扬民族文化,展现精髓至关重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合理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国学精髓,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关键词:国学;回归课堂;多种模式;创设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00-00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国学回归课堂,小而言之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而言之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我们经常看到,几岁的孩子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并且一字不差,至于《笠翁对韵》、《弟子规》,也全都不在话下;在北京,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穿着古香古色的唐装,在石碑林立、古树参天的孔庙里上着“国学”启蒙课;听报道说,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也举办了“少年国学班”。一时间,“国学”似乎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词语。甚至,连许多老外都以能懂一些中国“国学”为荣幸了。那么,对于正处于成长旺盛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怎样才能让国学真正回归,呈现国学经典呢?

一、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国学回归课堂,老师的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文——背诵默写”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

1.真心解读,重在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国学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让学生真真正正、切切实实的接触国文,意在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到国文中,意在让学生在交流中亲身感受国文。

2.加强诵读,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记忆”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为今用”,选择“诵读、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从小腹有诗书,在本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此外国学古文,思想内涵深刻,不易被学生理解。现在先让学生“不求甚解”地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沉淀在脑海中的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会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国学教学也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3.多种模式,课堂开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国学的课堂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国学课堂中,我们可以灵活有变的设置课堂内容与模式,如:可以针对一位作者的作品学习的国学课,如“苏轼篇”、“李白篇”、“辛弃疾篇”、“屈原篇”;针对一个主题学习的国学课,例如“明月篇”、“白雪篇”、“送别篇”等;针对一个流派学习的国学课,如“豪放词派”、“田园诗派”、“浪漫派”“婉约派”、“花间词派”等;针对一个时代学习的国学课,如“诗经篇”、“楚辞篇”、“儒学篇”、“宋词篇”等。此外,国学教学不单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国学教学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都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走进国学的世界。

4.正确引导,举一反三。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国学》校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在国学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引领。如;如何读楚辞、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婉约派的形成、儒家学派的观点等,有了系统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国学教学就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越学越爱学。

二、构建展示平台,创设良好氛围

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展示平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

1.常规活动。①每学年举办两次“品味书香——古文诵读”活动。②每月每班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③每学年举办一次国学知识竞赛④每学年举办一次“读国学,品人生”征文活动。

2.班级日常活动。①日有所诵:利用每天早晨15分钟晨读、每天中午10分钟小读、每天晚上30分钟品读时间让学生诵读。②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经典篇目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背古诗擂台赛,比一比谁选得好,背得熟,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愫

1.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方法,如:意境渲染、多媒体教学、动作演示、恰当提问、设身体验、感情朗读等,对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味,加深了对课文内涵意境的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能够注意掌握文章的各种各样的语气、节奏、句式。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大大增强,逐步体味到了诵读的乐趣。因为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2.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懂得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在研究前,学生很少主动阅读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因为读不太懂,通过老师对经典诗文学习的指导,学生有兴趣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初步学会选择优美、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甚至自主阅读了很多优秀的古文,并且能抓住最有感悟的部分写读后感,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言感悟能力。3.学生养成了图书阅读的习惯,注重语言的积累和丰富。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资源自主借阅图书,《诗经》、《楚辞》等已经成为同学们的畅销书。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篇6

——谈谈《海燕》的教学设计

曾经多次聆听过不同语文老师上高尔基的《海燕》这首散文诗的公开课。有的老师用震耳欲聋的雷鸣声导入课堂学习,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有的老师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导入课堂学习,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的老师还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导入课堂学习,给人一种叹为观止的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谓异彩纷呈。有的语文老师层层设问、一问到底,犹如在审讯犯人;有的语文老师层层剖析、剥茧抽丝,好像在庖丁解牛;还的语文老师逐句赏析、逐段品读,酷似在文学欣赏。至于课堂气氛,有课堂的书声朗朗,有的课堂死气沉沉,有的课堂交头接耳,举不胜举。

鉴于以上的这些经验教训,经过大家自己独立思考,大家对高尔基的《海燕》一文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下面,谈谈大家的教学设计所依据的理念和设计初衷。根据钱威和徐越化“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的观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紧紧抓住语文学科“语言”这一本质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所设计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感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概括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以上的观点跟我们时常说的“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观点恰好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呢?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听、说、读、写的平台。不管是课堂导入语、课堂提问,还是课堂练习、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富有启发性、思维性和前瞻性。

在大家的《高尔基〈海燕〉的教学设计》中,大家之所以用“在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的恶劣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这么简单朴实的语言作为课堂导入语呢?那是因为鉴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问题本身浅显易懂,学生易于回答,有利于激发学生开口讲话;

(二)问题内容与文本内容具有相关性,便于有效导入课堂学习;

(三)寻常话题更具有人文性,容易激发学生说出他们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大家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高尔基给我们描绘了一只怎样的海燕”呢?大家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阶段,大家们不应该苛刻地去要求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很透,只要求他们对文本有个整体的感知与了解;

(二)该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课堂提问的层次性、梯度性和连贯性。既为学生达成整体感知环节的学习目标而设计,又为学生进入品读与欣赏阶段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三)该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文本的内容,而不是去把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的。

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切实落到实处。诚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感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概括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都是需要通过具体的语实践来培养与提高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与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切实落到实处。

在“品读与欣赏”这个教学环节,大家以“海燕的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等性格分别是从文章里的哪些语言体现出来的呢”这个问题作为媒介,要求“学生找出并朗读课文的相关语段与句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和感情,并理解这些语段与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极其表达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去默读、朗读、诵读、品读。读出语气,读出语调,读出感情。引领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来实现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古人讲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在反复的读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觉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地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在大家的《高尔基〈海燕〉的教学设计》中,大家把“品读与欣赏”这个教学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最后,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大家的《高尔基〈海燕〉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在“整体感知”、“品读与欣赏”教学环节,还是在后面的“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中,大家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来进行设计的。要么老师范读,要么学生朗读;要么个体朗读,要么集体齐读;要么自由朗读,要么细细品读。

让语文课堂回归朴实 篇7

一、文在我心, 我在文中

“文在我心”是说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 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 这样, 在教学时教学内容才能像潺潺流淌的河水一样涌出来。例如, 我在教学《燕子》时, 就像和学生成了快乐的小燕子。课前, 我们一起走出教室, 在大自然中找寻燕子, 熟悉燕子。课堂上, 学生把自己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不仅如此, 我还利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课件展示引领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生活, 使学生感受到了燕子的美丽, 课堂上, 孩子们学得投入, 学得真切。

二、创设情境, 生发情感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觉亲。”叶圣陶老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 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 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可见, 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一堂好的语文课, 就是由“情”开始的, 只有学生启动了感情, 才能充分感受, 才能全心朗读。例如, 在教学《春联》这篇课文时, 我先创设课文情境, 启发学生想象过新年的情景:过年了, 大街上热热闹闹, 人们会在一起说说笑笑, 每家每户大人孩子在一起贴春联。你在过新年时还会做什么?这样的导入会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启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仿佛又回到了过年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精美的动画、动听的音乐, 学生感受到了喜庆的氛围。

三、熟读精思, 充分体悟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很重要。首先, 初读课文的环节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孩子读准字音, 读通读顺课文。孩子读不好的, 教师决不放手。其次,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可以选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精彩语段、重点词语等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对话的主题。再次, 要做到多元解读。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促使学生言语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 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进入读的境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的过程, 是感知、感悟、积累、迁移、运用、评价的过程, 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过程, 更是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整体实施过程。这些环节的把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把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种好这份“责任田”, 并使其结出硕果, 达到“我在课文中, 课文也在我心中的境界”。

四、因课设练, 拓展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遣词造句等基本功训练。对理解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 都需要做到真实、扎实、朴实, 把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结合在一起。教师对练习的安排可分两个层次进行, 即读书内化和表达的过程。读是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体验, 是感悟和积累;表达是创新, 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的结果与提高, 是将内化的东西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发展。没有感悟就无积累和运用, 也就无创新可言, 即感悟与创新在渐进过程中是同时发展的。要想上好一节课, 教师必须精心练习, 要训练在点子上, 渗入到学生的心里去。

五、演一演, 内化再创文本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常发现, 面对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文章,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感悟, 这是因为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的水平的不同、切入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因此, 教师不应该强求学生的感悟达到同一水准, 应该营造出宽松的氛围,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把文章的形象与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联系起来, 允许学生对同一内容进行不同的加工, 在课堂的实践中更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的东西。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表演的课文, 如《李广射虎》《负荆请罪》《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半截蜡烛》等, 通过表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感受人物的特点。表演课文, 不是单一地表演课文内容, 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阅读获得的表象再加工, 加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然后再表演。这样表演的过程, 不仅仅是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过程, 还是学生把从课文中所学的东西内化为己有的过程, 也是学生运用实践、获得语文能力的过程。“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也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用的途径。所以, 在演的时候, 教师还要注意:1.要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演一演的活动。2.要注意适应性。即演一些童话和对话较多的课文。3.要注意时间性。有的演不适合课堂, 应该放到班队课、活动课上。此外,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仓促之间是无法表演好的, 因此应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有准备地演。4.要注意评价。教师应让学生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对自己的表演有全面的认识。

六、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会读书, 在这里指的就是一个人有自主阅读能力。学会读书, 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阶段学好各门功课, 而且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将来离开学校仍能独立地继续学习。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篇8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很多教师都在追求热闹的教学课堂,课堂上总是充满了纷杂的声音,看似很热闹的讨论,还有各种才艺表演。但是在这些热闹的背后,总是感觉好像缺点什么。总觉得语文课堂还是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也应该有学生大胆的质疑,所以,我们呼唤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天然去雕饰,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尊重动态生成,凸显学生本色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然离不开精心的完美预设,这是一堂优秀语文课的保障,但是,学生的表现是不能预设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惊喜”,面对这样的动态生成,教师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看法,获得精彩的瞬间。

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由于文本较强的故事性,所以吸引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深深投入其中。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关于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情节时,有部分学生甚至因为普罗米修斯受到的惩罚而流下了眼泪,有的同学发出了“宙斯太可恨,普罗米修斯太可怜了”的声音。教师看见学生的表现,意识到这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良好机会,于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时,同学们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不管普罗米修斯出于什么目的盗火,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受到惩罚,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如果没有普罗米修斯盗火,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有火种,所以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预设,但是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即便学生的观点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教师也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获得正确的感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会留遗憾,收获精彩。

二、鼓励自由表达,回归语文本色

小学生本身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在小学生的心中充斥着无数的“为什么”,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绝对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孩子,而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是语文本色的回归。

如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时,教师就抓住文本的题目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首先,教师让学生们分析文本的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对于题目中的“孪生”一词充满了疑问,这时教师指出:这里的“孪生”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双胞胎,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双胞胎,想一想双胞胎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们对于这样的话题兴趣很大,经过认真地思考纷纷提出自己的认识:双胞胎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应该有同一个妈妈,等。这样的见解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题目想一想“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呢?大家走近文本去找一找答案吧!”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充分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的兴趣浓厚,而且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抒发自己的看法,效果很好。因此,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生创设条件,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表达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地展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三、着力有效提问,回归阅读本色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浓厚的韵味。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本蕴含的语文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而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有效的提问,通过提问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这是回归语文课堂本色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在小学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点设计为让学生充分体味文本的语言美。基于这样的目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通过大家对文本的初步感知,那么,大家对作者笔下的园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在这篇课文中,哪一段描写是你最喜欢的?在这些地方有什么趣味的地方?萧红又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走近文本体会文本的语言,大家都对文本中生动的描写感触颇深,尤其是文本中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园中的美丽景色描绘得形象生动,语言虽然朴素,但是真实,韵味无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的预设问题,同时更加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因为有效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走近文本,充分解读,从而品味出每一篇文章中深深蕴含的韵味,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回归。

总而言之,现在的语文教学发展趋势呼唤课堂教学的本色回归,当然,这并不是让语文课堂回到以往传统的“满堂问”或者是“一言堂”,而是要让语文课堂简单而且有效,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课堂,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于永正.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07)

[2]徐芳.回归语文教学本色的课堂对话策略及实践[J].吉林教育.2015(32)

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篇9

张艳

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机械式教学过程,结果是教学失去活力,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学生手中薄薄的几本教材,居然囊括了古今中外五千年的历史。教材里只有气吞万里的宏观历史,没有鲜活生动的微观历史。以选修一为例,其中涉及到的改革人物基本上古今中外王侯将相,而且都是成功改革的历史。历史教学的好不好评价只局限于一份100分的试卷,实施历史教学的目的沦落于应付高考。所以在历史课上,老师宣之昭昭,学生听之昏昏。这完全背离了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2可能性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可见,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2006年秋季新课程正式在安徽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能力,并能学以致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引进,标准化课堂的建立,这也为我们创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准备了物质条件。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我在这个理念引导下,我对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实践尝试与探索。

二、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尝试与探索 1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中来,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我们只有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

2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对学生接受知识影响很大,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传授知识的话就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生活化的语言需要教师恰当的将生活中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百家讲坛中的袁腾飞在讲解内阁和丞相的区别时候,做了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把皇帝、丞相和内阁大臣分别比喻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长的秘书。在一个公司里董事长具有最终决策权,总经理拥有一定的策划决策权,而董事长的秘书看上去十分的威风,但要始终听从于董事长。这些关系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丞相是中央一级的行政大臣,对皇帝有一定的约力。内阁是内侍机构,对皇帝没有约束力。学生进而对书本上这些句子就很容易明白。再则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说从明清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并走向衰落。

3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教材是我们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比如史论一直都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的反映” 是贯穿整个必修三的一条史论,也是常常运用于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我在阐释这条原理时我就设计了两个个问题。为什么上海会出姚明,而明光就出不了呢?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会有姚明,文革时期出不了呢?我让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虑,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时,到宋代史部分我给学生编成了一个历史讨论剧《宋太祖赵匡胤睡不着觉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1、初登皇位的赵匡胤要对付哪几种人?

2、哪些人是赵匡胤可以利用的人?

3、分析赵匡胤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利弊,后人又是如何解决其弊端的? 学生们化身成宋太祖赵匡胤,在热烈的讨论中,把散见于必修和选修部分的宋史有机串联起来,深化了学习。4教学手段生活化

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粉笔加黑板。虽然老师口若悬河,但是学生反映平平。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感受。习主席开启了“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梦”也成为今年高考的热门考点。什么是中国梦?在“中国梦“这个热点中囊括了高中历史的哪些知识点?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审视我们的历史,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抽空给学生播放了一部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在这部记录片中涉及很多我们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同时每个大国的崛起至少可以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启迪,学生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学史绝非是简单的背诵,也绝非是仅仅应付高考,学习历史的目的以及历史本身的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了学生。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5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关注。高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求知欲特别强烈,但是由于学生的时间限制,接触面比较小,对于国际国内社会热点虽然关注,但是往往了解的内容有限,这样就使得历史教学与现实有了结合的空间,教师应该通过国际国内社会热点的结合,使历史教学走进生活,更加与现实贴近,这样有利于使历史教学增强趣味性。我要求学生遇到热点问题,要不自觉的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原因,提炼特点,总结影响。2013年彭丽媛女士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并在南非做演讲,这件事情我曾让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出题者你会从哪些角度来出题目考察。学生发言踊跃。有人说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角度,有人说从妇女解放角度,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角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体会到学史的乐趣。

6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广大历史老师越来越注重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却往往忽视了历史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之一,这是不可以轻视的。戏说历史、穿越是影视中的常见题材,其中有些剧情和教材相印证,更多的剧情纯属编者不负责的胡扯,学生是分辨不出来的。学生在观赏电视剧的时候更多关注剧情的发展以及主人公帅不帅,很少去想为什么会这样。有次上完宋史后针对《少年包青天》剧情,我设计如下问题:

1、包青天为民伸冤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说包青天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呢?

2、在宋代会不会出现“小蜻蜓”这样的人物?

3、包青天在当时担任什么官职,他有什么权限呢?

上一篇:管理层总经办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5个加dom做后缀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