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2024-05-19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精选10篇)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篇1

原生态, 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 最近在各种媒体上广泛流传。其实原生态艺术活动在民间已经存在许久了, 因其质朴自然, 而显得清新、真实。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中, 不少教师虽然大量进行阅读写作教学, 但是仍然陷入难以突破的陈旧模式之中, 沿着传统的老路徘徊不前。这里, 我仅就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基本问题, 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应试训练破坏了作文的独创性

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 时间短, 任务重, 理应尽快提高写作能力, 但许多学生仍图轻松走捷径——“克隆”作文。

虽然高考作文考题上明明有着“不得抄袭”这样明确的要求, 可是有些考生还是充当了“克隆”作文的机器。其实, “克隆”作文的出现, 板子不可单单对着学生打。其源头祸水与我们沿袭已久的教学制度与考试模式有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学评估上仍未走出“唯分数论”的怪圈, 使得教师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不是“素质教育”, 而把“拿来主义”当成了主流, “背熟范文打天下”可以说是贻害无穷。要突出作文的创新性, 就是要做到下面几点: (1) 标题新。文题应含意深刻有新意, 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 立意新。思想有新意, 才更具创新性; (3) 材料新。创新作文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 能表现人物个性, 揭示事物本质, 给人以新鲜感。

二、作文教学标准定位过高

虽然,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有着很明确的规定, 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或在高考作文试题中, 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抬高了作文教学的标准, 突出强调作文“主题明”“表达巧”“构思新”等要求, 以达到在刊物上发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对大多学生来说是办不到的, 也背离了国家的教学要求。

根据语文课程目标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 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 制定符合写作规律的教学计划, 一丝不苟地执行, 努力落实不同环节的不同要求, 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进行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形成关系重大的训练项目, 应有所侧重, 落实到位, 以满足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需要。

三、只重数量, 不重质量

教师为应付学校的作业检查, 不得不增加学生的写作数量;学生为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 也不得不去疲于应付。可想而知, 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作文写作, 其效果不言自明, 课程标准上的作文要求也就很难落到实处。这样的作文训练只能是浪费学生的大好时光。许多教师为完成作业任务往往对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闻不问, 听之任之。这种情况之下写出的文章自然是空话套话连篇, 或者堆砌华丽辞藻, 灵气全无。

掌握作文正确的教学方向, 打破应试体制条条框框的束缚, 给作文教学松绑, 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比如, 坚持让学生记日记, 记录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经验, 增加语言积淀。再如加强个性化写作训练, 比如如何审题、如何运用语言精确地表达主题思想等。

四、作文材料空洞

学生生活空间狭小, 课外阅读量不大, 从而导致作文内容贫乏, 材料陈旧, 没有新意。若想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指导学生多看书读报, 多积累精彩的语言片段, 不断去思考、领悟、总结。 (2) 收集名言警句与现代文中的优美语句。

在全面收集的基础之后, 如何让自己的材料与众不同呢?那就是要全方位思考, 从不同角度去深入挖掘, 让掌握的材料活起来。

原生态的作文教学理念是一种对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 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更宽松更自主的平台。我们提倡作文原生态教育, 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就是要在写作中张扬其个性, 让他们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写作中优秀的东西, 提高自己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和学新.试论表达的教育学意义及其实现[J].教育研究, 2006 (9) .

[2]科学咨询编辑部.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解析[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4 (4) .

让语文课堂回归“原生态” 篇2

一、目标简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有的课堂设计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新课标提倡多学科结合进行教学,多方面、多层次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在语文课上还可以渗透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但不能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或为了取悦听课老师而刻意增加内容,把调味品变成主菜,或者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记忆犹新,课题是《沙漠中的绿洲》,是介绍阿联酋人民如何精心侍弄花草,绿化环境,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使沙漠变成绿洲的。导课时,这位教师让学生朗诵自己最近看过的古诗,一时课堂气氛高涨,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朗诵起来,课堂上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样持续了有十几分钟,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听课的教师面面相觑,我也在疑惑,是不是临时换课题了,是不是要上古诗课了?好不容易这位教师说话了,要学生再背一背关于沙漠的古诗。大家这才茅塞顿开,明白了原来他是为了要导出《沙漠中的绿洲》这一课题而设计的充满诗意的导课。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在乎牺牲半节课的时间,去营造诗意的课堂。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设计到底有什么意义?语文素养是靠点点滴滴的语文基础和长期持之以恒的语文实践积淀、整合而成,平时的课堂训练和积累至关重要。因此,课文课堂设计应以扎扎实实促发展为目标。

二、方法简洁

新课程之所以“新”,不在于形式的新颖、新奇,而在于内核的革新、更新。但有的课堂上只见热闹,而不见沉思;只有满堂的“热烈”,而不见冷静和有序。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指出:课堂没有书声是语文课的悲哀,课堂只有书声则是语文课的倒退。他十分强调在教学中“读”和“悟”两个字。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最大的麦穗》时,学生最初的发言虽丰富多样但却停留在了表层,经过他的点拨,学生在二度攻读后的感悟就有了质的飞跃。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譬如“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什么独到之处,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带着这些问题再次与课文对话,你们肯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学生饶有兴趣地再次潜心读书,三分钟后,师生对话。)

生:一般的上课是在教室里,而苏格拉底上课是在麦地里;一般的上课用课本,而苏格拉却是用麦穗。

生:他的“发现”对我启发很大,不仅麦地可以当教室,社会也可以当教室;不仅麦穗可以当课本,整个大自然都可以当课本。

生:苏格拉底教育弟子们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而是想让他们亲自实践、体会,最后悟出人生的道理,引文自己悟出来的往往是刻骨铭心的。

生:弟子们辛辛苦苦、挑挑拣拣,结果却两手空空。这样的结局太令人失望.

生:我不这么认为,表面上他的弟子们是两手空空,实际上却收获很多。

生:从课文中也能看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有些迷信与权威,不敢怀疑老师,盲目行动,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

孙仁歌先生在《简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中说:“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炼一些。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教师只简单一讲,就得要领,就出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全部变成亮点。”

三、评价简朴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领略到这样的“集体表扬”。老师问:“这位小朋友课文读得好不好?”小朋友异口同声答:“好!”老师说:“表扬他,一、二!”于是,小朋友小手齐拍,口中齐念:“棒,棒! 你真棒!我比你更棒!”教室里声浪滚滚,好不热闹,充分体现了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一节课上,掌声响起几十次。开始响亮有力,接着逐渐衰弱,最后有气无力。受表扬的学生开始很兴奋,接着习以为常,最后并不稀罕。其实表扬的方式很多,包括物质的、语言的、肢体的。肢体语言的表扬既不会造成教学语言的锁碎,又不会打断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篇3

一、 违背了“生态链法则”

据美国耶鲁大学生态学家R.L.林德曼等人提出的“生态链法则”, 在生态链上, 不同的物种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存在着按10%~20%进行的规律。例如10吨浮游植物被1吨浮游动物所摄取, 1吨浮游动物被100公斤小型鱼类所摄食, 100公斤小型鱼类被10公斤大型鱼类所摄食, 而人摄食10公斤大型鱼类才可以增加1公斤体重。我国学者指出:教育也存在生态链现象。高尔基说: “为了大概真实地写出一个工人、一个神甫、一个小店老板, 必须很好地认识成百个神甫、工人和店铺老板。”这就表明, 获取生活中大量素材是写作成功的前提。为了写好一个好动、调皮小孩的行为特征, 至少要参考数十个好动、调皮小孩的行为表现。但我们的作文教学远远做不到这一点, 反而背离了人类实践活动是写作源泉、创作离不开生活的原理, 造成了学生的写作普遍主题空缺、材料枯竭。甚至可以说, 现在多数中学语文教师是反其道而行之, 努力教学生不要到生活中搜集材料, 而是熟记一些古人如司马迁、屈原、俞伯牙与钟子期、王昭君、李清照、苏轼等生平中的某些事件, 以“空手道”技巧将这些名人往事硬往话题上靠。正如王尔楷所言:某省数万考生“写身边生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没有实质内容, 披着华丽的外衣, 满是整容的痕迹” 。

二、陷入了“花盆效应”

俗话说: “马厩练不出千里马, 花盆难栽万年松。”花盆和温室里, 生态幅变窄、生态价下降,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下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热点, 激发写作欲望。”学习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培养正确的感情、态度、价值观, 写出真情实感。但是, 在应试教育过程中, 不少教师误导学生走上“公式作文”“模块作文”和“伪文化散文”的道路, 高中学生在作文题材上主要是依赖形形色色的《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高考满分作文大全》《高考作文材料宝典》《时新作文话题及材料集萃》等。在写法上, 遵循老师所教“模块作文”和“伪文化散文”的“必杀技”。这样, 写作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就转换成向学生传授为文造情、无病呻吟的方法。没有真情, 写作怎会有动力?

三、未能建立学生写作能量良性循环的机制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曾经大多是良性的, 保证了资源的生生不息、永续使用。这是物质的正常循环。一个人抱着创作的理想、不怕辛劳写出了好文章, 发表后得到好评、受到激励、实现了价值, 于是写作的积极性大为高涨, 再次投入新的写作过程。这就是写作能量的良性循环。多数人写作都是为了发表, 为了产生社会影响。但是长期以来, 中小学作文教学基本上采取“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打分—发回给学生”的封闭模式。学生所写的永远只能给教师看, 没有任何社会效应, 默默地消失于无声之中, 最多换回一个分数和一两句简单的评语, 因而很有可能厌倦写作。

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对策:以活动式作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写作回归正常生态, 走出困境。所谓活动式作文, 就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以与写作有关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写作的源泉, 催生学生健康、强烈的情感, 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写作技巧, 精心写出作文, 并为自己的作品谋划发表的平台和渠道, 从而获得再创作的强大动力。在这项改革中, 我校作文教学尝试开展了如下活动:

1.写作价值引导活动:引导学生为了表达和交流、为了社会和人生而写作

学生固然要应试, 但应试写作时的心态却不能毫无现实生活中写作“原生态”的痕迹。写作的“原生态”应该是作家们、记者们、诗人们为社会现象所激动、感奋, 有感不发不快, 有情不抒不畅, 而不是仅仅为了分数。我们的做法是:

(1) 邀请作家、名人作写作意义的讲座, 与学生交谈, 鼓励与作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交朋友, 请他们谈怎样获取创作素材、怎样产生创作灵感、又怎样进行创作和发表的。开设“社会文坛动态报告”“当红作家作品我来评”“评一种写作倾向”等论坛活动。吸引学生关注文坛和作家, 让学生领会“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真正意蕴。

(2) 定期举行教师示范写作及学生名作展示活动、学生写作见解及经验的“百家讲坛”活动, 使学生明白, 创作欲望的满足与作品的价值呈正相关。建议学生确立以下的写作价值追求:①尽责的欲望: 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社会发展、为了公平与正义、为了家庭、为了职责、为了环境等。②交流和传情的欲望:表达亲情、爱情、友情、关心、同情, 探讨问题, 表达意见等。③审美的欲望:反映、塑造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形象, 抒发美好的情怀等。④自我塑造和表现的欲望:自我描绘、反思、呐喊、宣泄, 表达理想、抱负、愿景、情怀等。

2.让学生有时间体验生活, 开展指引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丰富素材的活动

我们首先改革了传统作文必须当堂交卷或最多一两天就交卷的做法, 除适当保留一些堂上交卷的写作练习外, 多数写作作业都让学生有较长的写作周期。开展多种“题材搜索活动”, 如“写作题材交流超市”活动、墙报上的“热点题材讨论”专栏、校园网上的“作文好题目、好题材报料热线、报料邮箱”和“请家长帮我们提供材料选材料”活动、校内采访、体验活动、考察东莞地方文化、读报交流活动。

3.开展多种形式的发表类活动, 强化学生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影响意识、经营意识

(1) 强化发表意识。

提供多种发表与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如:①校园网上发表;②写本校重大事件的专题报道, 本校或校外的报道、专访;③校园诗歌、小说、课文剧比赛、展示;④网络写作:博客、微博、手机短信写作、校园BBS写作等。⑤要求学生到学年末将自己一年的作品装订成集, 在班内展示。各班评出优秀作品集, 然后参加全年级、全校评选。学校定期出版学生作品专辑。⑥校刊每期设学生作品专栏, 尽量扩大版面。⑦帮助学生在本市刊物如《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文艺》、本省刊物如《少男少女》上发表。

(2) 强化读者意识。

改变学生作文只有一个读者的状况, 建立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家校共评等制度, 让学生听到更多读者对自己作品的反馈意见。做法包括:①学生作品小组、班级、沙龙评价活动。②争议作品评价辩论活动。③邀请家长进校园参与教师、学生作品评价活动。④校园文学社评选“光明优秀小作家”活动。务必使学生写作时要想到自己的作品主要给哪些人看的, 这样写读者是否看得懂、是否能接受, 会不会引起争议,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等。

(3) 强化作品的经营意识。

让学生懂得不但要写好作品, 还要寻找发表的平台和渠道, 懂得怎样投稿, 哪些刊物需要哪些稿件, 哪些报刊会在哪些节日前征稿, 怎样与报刊和出版社的记者、编辑打交道, 社会上有哪些机构举办征文比赛, 等等。一有机会就尽量不要错过。

活动式写作焕发了学生的写作活力。学生普遍懂得:要关心周围的人们, 关心社会、勤于观察和思考;自己作品的内容要有新意, 不要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 要写出比别人深刻却又恰当的话;形式要新颖, 要给人以新鲜感, 同时强调价值性;敢于写真情实感, 力戒空话、口号、套话, 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由此, 热爱写作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著《教育生态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陈佳民主编《文体写作》, 广东人民出版社。

呼唤化学有效教学中的生态回归 篇4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情境,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因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用全新科学的教育观来审视课堂教学,调整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景中展开。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应尊重学生,体谅并爱护学生。课堂上对于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应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即使对答不上来的学生也宜用“可能还没考虑好”、“坐下再仔细想想”等鼓励、安慰性语言,切忌讽刺挖苦。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要设计各种梯度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学完“自然界中的水”时,以“平时你是如何節约水的”“怎样保护水资源”为主题展开讨论。学生从节水装置、节水措施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调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学生的交流发言,增加了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应充分信任和理解学生,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协商、互相勾通,遇到学生有不同见解或新观点时应加以肯定,虚心接纳、共同探讨。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心灵之音呼唤学生的心灵之声,从而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构建起民主和谐课堂氛围。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置丰富多彩的悬念情景,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悬念之感,使他们一直处在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由此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悬念情景的设置切入是多方位的,既可放在课题引入时,也可放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可以放在结尾处。创设丰富多彩的悬念情景,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插入一段视频: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导致狗死亡的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带着这个悬念,迫切地想知道原因。通过学习学生弄清了原来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而山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又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节内容时,导入新课时可设置这样几个悬念:1、你们知道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吗?2、我们家的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些问题与同学们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一下子激发起同学们强烈的参与欲望。

三、创设积极向上的乐学情境,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的心境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乐学是求知的最高心境。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美境、趣境、奇境为学生创设多种乐学情景,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操作中可以“画”引路,构建美境。化学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时通过投影仪、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音乐、课件、动画等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学习“水的电解时”,先播放自制的FLASH动画:不断运动的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成氧分子,许许多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许许多多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还可以“奇”引趣。例如:用“魔棒点灯”“无中生烟”等实验,把学生引入课堂,参与化学学习。学习“燃烧与灭火”时,用两块同样的手绢分别放在酒精灯上点燃,一块手绢立刻燃烧起来,另一块却完好无损,学生觉得奇怪。又如:用收集氧气的试管扣住放在五十摄氏度深水中的白磷,一刹那,白磷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随即浓厚的白烟充满整个试管。同学们看到了“水火相融”的奇观,你一言,我一语,探究参与意识强烈。

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挖掘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如:讲到铁的生锈,让同学探究生活中铁制品在什么情况下易生锈,如何来预防生锈?又如在讲石灰石时,带领学生参观碳酸钙工厂,了解生石灰的生产原理和过程。还引用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生学习了以后十分感慨,原来时时处处皆学问。通过列举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身边事例,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动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构建奇境,可以保持学生主体参与的吸引力。多媒体课件具有生动多彩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的启发诱导功能,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如对于某些因实验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在课堂上呈现的化学实验、现象和规律,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逼真的模拟,将无法看见的因素和规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生动,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现代媒体的新奇和化学世界的神奇,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四、创设体验成功的情境,吸引学生持久参与

成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学生主体参与不断深化持久的重要保证。成功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因此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情景是引发、保证、巩固学生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创设成功情景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低起点: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感到“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体验中达成较高的教学目标。(B)多层次: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所得,这样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保证全员的积极参与。(C)多台阶:问题情景的设置应有适当的梯度,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循序渐进,不搞一步到位,从而稳步深入地达成整体的教学目标。(D)适当渗透挫折:心理研究表明,轻易的成功并不能使人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因此,我们在设计体验成功的情景时,要适当渗透挫折经历,使学生感到成功并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而是要通过一番努力才能获取,从而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可贵,对参与过程难以忘怀。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地创设丰富的课堂情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名富其实的课堂教学主体。也只有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篇5

随着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 垄断的学车市场、落后的教学设施、应试的教学模式、分配不合理的学车资源等等, 造就了很多让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大量积压的学员、无处申冤的投诉……沉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2014年, 对驾培市场而言是一个分水岭, 全国驾校不可避免地开始一轮轮洗牌, 一些驾校名存实亡, 一些运营良好的驾校则在谋划更大的市场。

2015年2月15日, 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办公主任座谈会的召开, 真正给全国驾培市场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今年内, 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将展开改革试点工作。同时, 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携带“网络+驾培”的浪潮汹涌来袭。此刻, 摆在全国驾校同行面前的是一份生死状。改则生, 不改则亡, 下一步究竟该如何迈出有力坚实的步伐?从湖北省宜昌驾培市场的变革中, 或许能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让驾校回归市场化竞争

今年内, 我国将开展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改革试点, 作为全国首批20个试点城市之一, 湖北省武汉市最快将于8月份进行自学直考局部试点。省会牵头, 省内其他城市驾考自主也是“箭在弦上”。在自学直考试点即将展开的前夕, 记者一行人与宜昌市运管局驾驶培训管理科科长周建勇, 以及来自宜昌几大驾校的负责人围坐圆桌, 畅谈驾培改革对驾校的实际影响与相应对策。

“宜昌市现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24所, 其中一级驾校1所、二级驾校22所、三级驾校1所。全市共有教练车1592辆, 注册教练员2068人。截至2014年12月, 宜昌市24所驾校已培训学员99347人, 基本满足了大家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的需求。”周建勇首先介绍了宜昌驾培市场的基本情况。

周建勇说, 对于驾培行业整体受到的剧烈冲击, 宜昌市运管局积极应对, 并围绕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个主题, 督促各驾校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完成规定的学时。比如从2012年10月全面推广应用具有指纹身份识别、图像回传、卫星定位等功能的计算机计算管理系统, 实现了每辆教练车培训现场远程实时监控、教学日志信息化、培训记录审签自动化, 保证了每位学员的学时真实有效, 培训记录审签无人为干预, 营造了个诚信培训的环境;同时, 大力开展理论教学, 督促全市各驾校共建设了27个理论教室, 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和计算机计时培训设备, 并制定理论教室管理制度, 落实理论教练员和理论教学经费, 配置理论教学三个阶段全套系列电教片, 采取课堂教学和远程教学两种方式实现理论教学全覆盖。这些举措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学员口碑。

针对饱受公众诟病的驾培业滋生的乱象, 今年6月1日开始, 宜昌市运管处还再次开展行动, 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驾培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之所以说是“再次”, 是因为近几年, 针对驾培市场乱象, 宜昌运管局每年都会进行一次专项治理, 目的只有一个, 规范驾培市场, 为学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今年的驾培行业整顿, 着重将学员的权益和满意度放在了首位, 可见, 宜昌驾培市场正在向其服务本性迅速回归。

而三峡大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腾飞驾校与宜通驾校这三大驾校的转型发展之路, 则为正在困惑、挣扎抑或拼力向前的驾校同行们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正能量样本—

三峡驾校:“真”教练才能教出好学员

三峡大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 (以下简称“三峡驾校”) 毗邻三峡大学校区, 是全国最早开始依托高校的五家驾校之一。

“我们驾培中心最大的特色就是让驾驶培训变成在校大学生的选修课。学生学车还能获取课外学分。这是与普通驾校不同的地方。我们还在向学校建议, 将驾驶培训课程作为某些特殊专业的必修课。”驾培中心的负责人介绍说, “因为学员都是大学生, 所以我们驾校还有个美称叫‘白领驾驶员的摇篮’。”

据了解, 三峡大学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成立于1996年, 隶属三峡大学后勤集团, 是一所集汽车驾驶员培训和营运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9人, 其中持证教练员111名, 各类教练车辆76台, 提供A3/B2/C1/C2驾驶员及各类营运汽车驾驶员培训服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诚信优质服务驾校”、“全国高校后勤服务优秀企业”、全省“十佳驾校”、道路行业“十佳企业”、湖北省高校后勤服务“优秀企业”、宜昌市“示范驾校”、“文明驾校”。

“由于驾培中心的学员以大学生为主, 在教授过程中教练最大的感受就是‘为什么’特别多, 这也要求教练员在具有过硬技术的同时, 还要有更高的知识储备。每年除参加行业部门举办的教练员继续教育活动和质量信誉考核外, 中心都要举行教练员岗位技能竞赛, 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理论示范讲演和实操训练的比赛。”三峡驾校的负责人说。

目前, 三峡驾校正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已经开始试行“周末班”、“夜间班”以及组合教学小组等训练模式。下一步也将开始试点“一对一”教学模式。

腾飞驾校:创新教学方式促和谐共处

腾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腾飞驾校”) 创建于1998年, 是宜昌市最早开办的民办驾校。2002年, 整个驾培行业陷入低谷, 依据有关调控政策, 所有车型车辆数额削减, 整个驾校缩水至8台教练车, 加上同质化竞争的加剧, 腾飞驾校一度到了关停的边缘。2012年, 为迅速扭转驾校经营不利的局面, 鉴于宜昌市驾培业的激烈竞争, 腾飞驾校主动将主战场撤离城区, 转战当阳。作为当阳市招商引资项目, 腾飞驾校投资2000余万元在当阳征地40亩, 严格对照教学大纲、驾考标准, 委托专业设计院设计, 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高起点、高标准建成教学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配套的拥有21000平方米考训场、2400平方米办公大楼的高标准二级驾校。

一年半后, 腾飞驾校在宜昌市率先通过国家二类驾校达标验收。2013年新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办法实施以来, 腾飞驾校更加注重教练员的业务比拼和学员的综合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方式、管理手段和教学方法, 规范驾校各项管理;同时, 还不断加大驾校的基础设施投入, 升级改造科目二电子化监控考场, 配备一大批先进的教学设备等, 向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驾驶人才。

在车辆管理上, 腾飞驾校大胆改变教练员承包车辆的做法, 采用以驾校自营教练车管理为主, 辅以少量投资入股车辆, 这一创新做法大大规范了教学管理秩序, 校园内风正气新, 教练员学员之间和谐共处, 其乐融融。

在教学实践中, 腾飞驾校狠抓教法研究,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编写教案, 为学员仔细讲解实际操作中的每个动作要领。该校不断推陈出新, 建立起科二、科三教学小组, 互相沟通、互相促进,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湖北省2015年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会上, 宜昌腾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被授予“全省十佳文明示范驾校”。据悉, 这是2014年宜昌驾培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谈到未来的发展, 腾飞驾校的负责人信心十足, 他表示“将进一步转变驾校应试教育观念, 增强驾校的社会责任感, 考虑增加三个非考试训练项目, 培养真正能够开车上路的合格驾驶员。目前正在筹划结合上海荣安驾校的先进管理模式, 利用大数据时代, 试点自助预约服务”。

宜通驾校:科技实力成就教学质量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 三峡晚报做了一个整版主题为“诚信之美·与时俱进创名校”的驾校诚信宣言, 作为2014年“宜昌市品牌示范驾校”的宜通驾校赫然在列。

宜通驾校隶属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从1984年开始开展汽车驾驶员培训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两项业务, 是宜昌市最早开展社会汽车驾驶员培训的单位之一。

据宜通驾校校长程兵介绍, 驾校现有教练车55辆, 其中大货2辆、小轿车53辆, 教练员65人, 年培训汽车驾驶员4500人、营运从业人员2500人。“宜通驾校的办学特色是依托大学的人文环境, 发挥学科专业技术优势, 贯穿文明教学、诚信服务的办学理念, 应用科技手段实施内部管理。”

宜通驾校凭借其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过硬的教学质量, 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被宜昌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评为“文明驾校”, 2013年还被评为“湖北省十佳驾培企业”。作为宜昌市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摇篮, 宜通驾校还为湖北省、宜昌市交通系统编写汽车驾驶与修理培训教材和汽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指导培训教学。

在驾培市场激烈竞争的今日, 宜通驾校凭借什么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学员的青睐?程兵分析说, 这可能与宜通与生俱来的院校“气质”有关。由于是国有校办企业, 宜通驾校依托职业学院的人文环境, 并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科技实力和设备优势, 在驾校内针对教练员进行系统化理论教学, 同时认真进行教学研究, 努力探讨并运用科学教学培训方法, 使得宜通的教学培训质量多年来在宜昌市一直名列前茅;同时, 驾校还开发并运用驾培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学习和培训, 全方位提高教练员的安全意识, 未发生过重大的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针对这一轮驾培市场的改革, 程兵提出了自己对驾校存在价值的看法:“这一轮改革实际上就是让驾校回归到‘社会生产与消费服务’的本位上来。驾校应该既是系统化培训汽车驾驶员的教学场所, 又是交通安全知识的培训基地。所有驾校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场总是残酷与幸运并存, 当你拥抱它时, 残酷也许变成幸运, 而这种幸运或者称之为机遇的, 就是改革。当驾校实施学考分离之后, 回归教学本质自然而然。不难看出, 三大驾校能在驾培市场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 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始终将教学培训质量放在首位。驾校只有回归其本来的定位, 整个驾培市场才有希望和未来。

面对改革与互联网的多重挑战, 周建勇对宜昌市未来的驾培市场充满信心:“驾培行业必须与时俱进, 宜昌驾培行业将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互联网+’时代到来。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设宜昌市‘互联网+’驾培服务体系——自主学车, 包括驾校、教练车、教练员的注册, 学车咨询及报名, 网上理论学习, 约车培训, 服务评价, 网上支付, 网上约考, 投诉处理等, 预计今年9月份投入试运行。同时, 我们将整合全市合法驾培资源, 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一致性, 为市民学车提供更方便、更即时、更全面的信息, 努力打造一个公正、公平、诚信的驾培服务平台。”

今年内, 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预计将于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革试点工作。同时, 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携带“网络+驾培”的浪潮汹涌来袭。此刻, 摆在全国驾校同行面前的是一份生死状。改则生, 不改则亡, 下一步究竟该如何迈出有力坚实的步伐?从湖北省宜昌驾培市场的变革中, 或许能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篇6

网络生态化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生命的教学”、“活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谈尊重生命, 不仅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还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同时, 信息技术应当成为21世纪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资源。这样的资源被开发利用, 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条件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当尺幅千里、芥子须弥, 留声致远、异步对话, 心游万仞、思接千载等种种原来属于夸张想象范畴的东西一旦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实, 那么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所能达到的水平, 必定是空前的, 是今天所难以预估的。语文教学中许多原来难以解决好的问题, 如质量标准、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潜力的充分发挥等等, 也完全可以在信息技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 使语文课充满活力。所以网络教育的实质和真谛在于实现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即达到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 从而构筑网络生态化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三境界。

●境界一:悦——唤醒本真阅读, 营造独具厚味的文化内涵

网络生态化语文教学的本色是生命, 其最高境界也是生命, 追寻网络生态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谱写一首和谐的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的诗。这首诗应该使师生的协调以情感为纽带,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 潜能和创造性会得以充分发挥。因此,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感官, 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 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象、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的功能, 为以声音、图象为主要媒体的科学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 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 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 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生动高效;同时也使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更为崭新, 更为广阔, 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可以帮助挖掘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讲《论语六则》时, 以凝重古朴的古筝独奏作为起始, 在屏幕上展现大幅的孔子像。学生仰视这位影响整个东方文明的中国古代圣人, 并肃然起敬。进入语言世界后, 运用多媒体结合六段对话设计六个相应的情境, 于是两千年前的师生对话得以逼真再现, 使语言、场景、文化意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比单纯地介绍作者、背景, 然后诵读课文, 学习古汉语知识效果要好。

再如讲授朱自清的散文《绿》, 选配一首肖邦的清新舒缓的曲子作为背景, 再以绘声绘色的语调充满感情地朗读, 引领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美妙意境, 脑海中就会幻化出一幅暗香盈盈的绿韵图, 又能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此时此刻, 学生定能从中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 从而构筑了一个和谐、互动、生命的生态化的语文课堂。

●境界二:动——体味探究生成, 尽享生态创新的有效教学

认识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 而信息技术操作, 以其快速, 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 让学生感知,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教学时, 我们可以以课件为主要信息, 对新授课的内容添油加醋地进行恰当而合理的加工处理, 使其生动、有趣、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 化静为动的特点, 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同时也体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了“探究性学习”。他认为学生应该像“小科学家”一样, 以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就必须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思考问题, 教会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去寻找答案的方法。而现代教育基础就恰好具备了大容量存储教学信息的优势, 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 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丰富的学习资料, 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探究过程中, 不仅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提高认知水平, 更能激发其创新意识, 发掘其创造的潜能。

●境界三:美——调动视听感官, 品味飘溢诗意的写作之味

中学生由于其生活的范围狭小, 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 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计算机是学生写作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 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和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同时, 作文评议时, 通过网络的传送, 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对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 如文章好在哪里, 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或删除, 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当有同学在输入作文或计算机操作遇到难题时, 同学们团结协作, 互相帮助, 能者为师, 共同享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有利于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

同时, 创新离不开“想象力”。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信息技术从多方面为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首先, 通过交互式学习方式,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互动性, 互动性创造了社区并且联合社区内的使用者, 让人们对作品、主题、趋势和当中的想法产生兴趣。电脑网络交互式小说的兴起, 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学生置身其中, 可以充分驰骋自己的想象, 随意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结局。人机对话的互动性, 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其次,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 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 又将影视艺术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蒙太奇等手法运用于电子文本的合成中,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激发想象, 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 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篇7

一、现存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审视:生态体验的缺失与诉求

近年来, 尽管教育部门颁布了《中小学安全管理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文件, 强调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校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 但这一切往往流于形式, 并没有切实得到执行。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 还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习。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安全知识与应急演习相结合, 学生就会从小养成安全意识,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就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应急演习本身是体验的一种方式。“体验可以使外界的客体真正进入生命, 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使生命获得丰富。而且还可以在主客体的融合过程中引起主体产生情感、领悟, 获得启迪、升华, 从而生成意义。”[1]

在实际教学中, 大多数安全教育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机械的灌输式教学为主, 教学过程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35分钟的安全教育课堂上, 几乎都是教师在讲, 学生只有在小组讨论时才能勉强说几句, 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干脆代学生回答。二是以随便收集到的材料为中心, 只看到与此有关的教学内容, 看不到讲授这些材料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学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依旧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长期受工具理性的影响, 小学教师的功利思想还非常严重。更多时候, 安全教育课仅仅让学生了解有关安全知识的皮毛, 小学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根本体验不到那种真正的内在的紧迫感。

“你是否喜欢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式?”笔者随机对5所小学的60多名学生作了抽样调查, 40多名学生的答案是“不喜欢”, 占受调查总数的80%。受调查的中小学生反映, 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一般为口头说教、黑板报提醒、标语等。

显而易见, 这种注重知识取向、忽视个体体验的机械式灌输式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 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不能顺利实现安全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 外控式、工具理性的安全教育造成了学生生命与教育生活的疏离, 消解了小学生的生命意义。要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就必须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安全教育的对象是人, 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 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是回归安全教育的原点, 超越安全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 帮助小学生找回失落的生命意义, 克服工具理性安全教育危机, 实现安全教育目的的必然抉择。

二、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必然与必需

安全教育什么时候能变成小学生生命的内在需要?在什么情况下小学生能在安全教育中提升自我的生命意义?显然, 以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丰富和发展小学生的生命体验, 改善安全教育的教学状态, 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 不断的体验构成了人永不停息的生命, 它使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不断实现对生命的超越和创造, 是一种“内在于人的身体并改变人的身体存在形态的经验”[2]。

1. 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是主客体统一的必然要求

安全教育的工具理性思维方式存在着无法克服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困境, 造成了学生主体生命价值的丧失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疏离。要改变这一困境, 就需要转变认识事物的视角, 使学生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 实现学生主体生命价值, 实现主客体统一的思维转型。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思维规定存在进而控制存在的致思方式, 它导致了“世界的祛魅”, 使人类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机械化、同一化, 导致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的危机。“海德格尔认为, 人类走出危机的出路就是寻找一种非规定的思或存在之思,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历史命运。”[3]人类要想找到这样一种非规定之思, 只有突破主客二分的根本规定, 改变认识论的理解视域。在哲学认识论中, 体验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主体通过自身直接的活动认识和把握客体, 并把对客体的认识纳入主体的身心之中, 通过主体的内心体察而内化为主体体认、把握自身存在和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 也就是说, 在人的体验活动中, 主体和客体是融通、统一的, 而不是分立、对峙的”[3]。体验是一种非规定之思, 亦是人把握自身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消除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对立, “它倾听着、感受着、领悟着, 在主客体统一性中经历着生命过程和周遭世界的变化”[3]。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对于克服工具理性思维方式的危机, 转变小学生角色的客体定位, 实现小学生的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 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体验在人的生命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人的存在方式, “体验使我们的身体、存在和生活发生确定性的改变, 这种改变在我们的生命过程和时间意识中留下痕迹, 但却不能测量和规定它的准确意义”[2]。而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 而且关心人是否有体验, 关心人体验到什么, 追求什么样的体验, 以及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4]可见, 体验带来了教育的返魅, 以往的安全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安全认知发展, 注重安全知识的累积, 而忽视学生的生命体验, 使安全教育成了一种外在于学生生命、“目中无人”的存在。随着教育由探求教育规律转向对教育意义的探寻, 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人文价值, 关注生命化的教育。将人的生态体验寓于教育之中, 既重视知识的积累, 也不忽视人的生态体验, 并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这样的安全教育才是内在于生命、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教育。

当然, 假如“没有个体对知识的内在体验, 知识就很难被内化, 个体的素质也就很难形成”。不过, “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 它是包含认知与非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 是心灵的感悟、经验的升华、生命力量的显现”[5]。由此可以看出, 以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安全素养的提升, 使安全教育生活成为学生收获快乐与幸福的生命追求。

三、回归生态体验的安全教育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中央教科所刘惊铎教授认为, 生态体验论强调“体验者”做了什么。个体生存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的冲突与和谐变换之中, 这种存在状态对健康生命样态的养成具有基础性意义。体验者在三重生态冲突与寻求平衡的动态关系中发展体验者的潜能, 逐步成为与自然界、社会和文化精神保持协调发展的生态因子。[6]在一个大的“体验循环”中, 当体验者将自己置身局中, 将对象之间或对象情境中的关系与自己发生了价值关联, 并领悟到自己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时候, 又成为新的体验。[7]在此, 借用他对生态的三重理解来说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

1. 重视安全教育的“自然生态”

人们在与环境共处中, 以生态体验的方式认识和感受万物。在生态式体验的安全教育模式中, “自然生态”主要是指影响学生安全意识成长的外部环境。为此, 学校需要努力创设真实的体验式安全情境, 使学生在更具开放性、生动性、探索性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并内化安全知识, 从而获得一种浸润式的影响。首先, 创设与学生对话的有安全教育意义的硬环境。学生的安全认知带有形象性色彩, 一个概念的形成需大量的直观形象积累, 将刻板的安全教育知识蕴于生态环境中, 让学生在观察与“悟”中激发主体性人格。为此, 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 学校可以用好每一座楼、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如, 在墙上张贴以故事为主线的安全教育壁画, 通过跌宕起伏的情境描绘, 让置身于其中的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再如, 将安全教育内容以漫画、消息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成专栏或镜框, 布置在操场围栏、楼梯等地方。学生在操场运动时, 在走廊休息时, 在上下楼时, 在“自然”中“欣赏”接纳这些作品, 也“自然”接纳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的价值与主体———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统一。其次, 引导学生在生动鲜活的生存软环境中养成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心境和行为习惯。比如, 科学老师讲到交通时, 可以让学生画一幅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作为家庭作业上交, 在批改时, 告诉学生哪些路口比较危险, 上学放学时要小心。在课上讲到雷击时, 就应教学生如何防范雷击。历史老师可以讲述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告诉学生如何注意交通安全。信息技术课老师可以教育学生不轻易在网上公布个人信息和如何识别及过滤不健康的电子邮件。鲜活生动的“生态环境”中处处有安全教育, 因此, 安全教育就不仅仅是主讲安全教育课老师的事, 只要是师长都有教育的义务。重视“自然生态”的安全教育要素, 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成长为有安全意识的人,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倾心尽力的工作。

2. 优化安全教育的类生态

“类生态”的安全环境涉及教师、同学及家长, 形成学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生态体验式安全教育关系, 以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首先, 学生之间互动。在学生“类生态”安全教育体验中, 同伴之间的互动、信息交流效果显著。学校创造条件, 形成“类生态”情境, 让他们在判断和思考中摈弃错误行为, 学习同伴成功避险的经验, 吸纳为己所用, 以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如,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主题活动, 如“消灭安全隐患”实践活动, “不安全环境意味着什么”讨论活动, 办“班级安全小报”宣传活动等等,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沟通交流, 从同伴互动中交换安全经验。其次, 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类生态”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孩子安全成长的基本条件。孩子在家庭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家长的安全情感和安全标准吸纳入自身的心智中。然而, 有些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小或工作忙, 不太关注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 不能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安全观, 导致孩子漠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 家长必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 给孩子创造生活化的、“自然”的、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让孩子的安全意识在“自然”中健康发展。最后, 学校可以和家长组织志愿者服务队, 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穿着特制的服装在校园周边巡逻, 带领学生过马路。小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如果遇到麻烦, 可以进入贴有志愿者标志的路边商店求助。

3. 最终落脚于安全教育的内生态

安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内心安全意识的成长, 内生态体验抓住了安全教育的根本, 它关注学生个体内心安全感活动, 重视在教育情境下通过其情感感受对实践活动的升华。这就意味着在组织上述的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中, 教师应重视和满足学生内心需求、情感及认知水平, 努力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并由此“激疑拓展”, 从而调动学生较深程度地参与活动, 获得认识与情感的积淀与升华。首先, 创设驱动学生体验式安全教育的情境。创设的体验情境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生活事例、表演体会、影视绘画等都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手段, 社会上与学校里的热点、焦点问题也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内容。调查显示, 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 平均每天有40多人, 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这些事件就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其次, “激疑拓展”。“激疑拓展”就是用不断激发疑问的方式拓展学生安全体验认知的思路, 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活动或事件的内在实质, 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教师创设情境, 启发问题, 通过激疑拓展, 调动学生安全体验的主动性, 可以将安全教育真正落脚于“内生态”。

总之, 体验的不断深化意味着个体周围关系世界的扩展以及他对这种不断扩展因而也日益复杂的关系世界的融通性的提升。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性越强, 照应周围关系的意识越强烈、智慧越高, 其行为的理智性也就越高, 最后从三重生态关系获得融通性领悟的时候, 即达到了生态体验的境界。“生态体验”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安全教育之中, 使学生在三重生态体验中形成与深化安全认知, 强化安全意识, 在行动中规范安全行为, 进而达到安全教育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孙利天.21世纪的哲学:体验的时代[J].长白学刊, 2001 (2) .

[3]闫守轩, 朱宁波.教师教育中的生命体验的缺失与回归[J].全球教育展望, 2011 (2) .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3.

[5]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世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刘惊铎.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 2006 (11) .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篇8

一、普遍流行的考评方式

学期结束, 大多数学校利用“表格评价法”, 采用“逆向操作”的方式, 对全体教师以思想素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工作态度、教科研水平等各项指标进行一次量化考评。为了体现学校对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 各校都会成立考评领导小组, 由校长担任组长, 副校长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考核小组成员。

1. 考评的第一个环节

每个教师都要写一份工作总结, 但这份自己撰写的, 符合个人实际的工作总结, 几乎是没有人看的, 在教师的考核、量化过程中, 几乎不具有任何作用, 只是一种形式被一直沿用着。也有的学校在表格评价前, 先让教师进行述职, 而极大多数教师对述职的理解就是将个人总结的文字材料, 在集体中念一遍。述职与上交个人总结一样, 无论你的述职多么精彩、多么实事求是, 述职对你的考评结果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

2. 考评的第二个环节

把各项指标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几个档次, 或划分为若干分数区间, 制作一份测评表, 将打印好的测评表发给教师、学生及领导, 进行同行测评、学生测评及领导测评。

3. 考评的第三个环节

把各项测评结果转换成分值, 按照一定的比例, 纳入综合成绩, 得出个人考评结果, 并进行全校排名。

二、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普遍流行的“表格评价法”是师生们对被考核个体的综合评价, 虽然相对公平,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从评价功能看, 多为奖惩性而忽视发展性;从评价组织实施看, 多为横向的与他人比较, 而忽视了纵向的自我比较;从评价理念看, 仍有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因素存在;从评价主体看, 仍然存在单一化问题。谁都不想自己在考评中落后于他人, 在这种考评方式作用下, 由于教师害怕自己在考评中落后于他人, 从事教书育人的他们, 不得不接受来自于他人的管束与规划, 在许多层面被别人掌管着, 甚至被限制了教育、教学方法上创造的自由。

1. 全校一个考评标准, 阻碍教师多元化发展

我国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是评价制度, 无论是社会对教育的评价, 还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校长的评价, 以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都存在肤浅的功利化倾向, 用制定好的标准评价“眼前”的绩效, 忽视教育发展规律。教师是富有个性的, 每个教师的专业、资历、经验等都不一样, 若全校教师用一个标准进行考评, 用一把尺子来丈量, 必然会忽略甚至扼杀多元化人才的个性, 势必将全校教师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整齐团队。他们为了使自己的考评成绩不落后, 不能拥有自己的想法, 无法自由地呼吸, 无法进行教育创新。为什么建国六十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因为没有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 只有把“评价”这个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打开, 才能满盘皆活。

2. 考评时把人当成可以分解为若干指标的“事物”

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师群体都是由老教师、中年教师、青年教师组成, 由于他们工作时间、人生阅历、教学经验存在差异, 在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等诸多方面自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教科研一项为例, 工作时间长的教师, 积累的教学经验、教育理念及教育反思能力自然要比青年教师多些, 他们能写出有影响的论文, 能出版个人专著, 能主持课题研究。这些都是青年教师无法与他们相比的。若在考评时, 不针对实际, 忽视教师的结构特点, 不能根据教师的实际进行个人纵向比较, 大家一个标准进行横向比较, 自然会导致人们有“好事总是那几个人的, 别人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的怨言。使考评成为一个“概念”或“符号”, 让排名在前的少数人得到名和利, 也让少数人成为末位, 更让大多数人对考评感到麻木。

3. 人际关系在考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表格评价法”中, 人际关系起着重大作用, 人际关系和谐的老师, 考评结果肯定不差。不可否认,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论从事什么工作, 必须具有良好的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其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不仅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大多数教师都在精心呵护着自己的关系网络, 这本无可非议, 但其中也存在一个严肃的问题, 教师们因害怕同事或领导对自己有看法, 领导怎么说, 咱就怎么做, 不愿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部分教育理念先进、有创造能力的教师, 害怕别人对自己有非议, 不敢提出自己的创新观念, 全体教师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团和气。若校长是教育行家, 教师们能在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带领下, 教书育人、从事学术研究;若校长是教育行政化体系下的“官员”, 教师们只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循规蹈矩, 机械地工作。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挖掘, 何谈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何谈培养杰出人才?

4. 只有“诊断”结果, 缺乏“治疗”措施

考评结果出来了, 成绩优秀的被评为先进、得到奖励, 既有名又有利。较差的可能被大会点名批评, 也可能得到一定的处罚, 也可能被转岗, 还有可能被淘汰。大多数既不优秀又不差的“合格者”与往日一样平凡地工作着。很少有学校去推广考评优秀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 也很少有学校能对考评落后的教师实施帮扶。考评只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环节, 评出几个优秀、淘汰几个落后, 考评工作就结束了, 只有“诊断”结果, 缺乏“治疗”措施。不可否认, 考评的作用之一是培养优秀、培养尖端。作用之二是淘汰落后。淘汰落后也是为了培养优秀、培养尖端。如果没有淘汰制, 就不会产生优秀人才。考评结果优秀的教师, 他们的经验、方法是否得以介绍与推广?奖状、奖金是对优秀的肯定方式之一, 而让他们的优秀事迹在全体教师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才是评优的应然目的。考评成绩落后的教师只知道自己的考评分数低, 至于问题出在哪?怎么解决?知之甚少。应帮助这些教师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给他们机会, 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只要有排名, 自然就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 不给排名在前的教师施展才能的机会, 不给排名落后的教师“治疗”措施, 只凭借排名落后的“诊断”结果, 将其调离教师岗位或淘汰,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三、应不应该有考评

关于教师考核, 《教师法》明确规定,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考核是教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它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调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教师人尽其才。

每位教师师德修养、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敬业精神、奉献意识也有较大区别, 合理、有效的教师期末考评与学生期末考试一样, 能让教师树立自我竞争的意识, 看到自己的进步, 树立工作信心。也能让教师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找准自己的位置, 明确努力方向。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 形成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学期考评, 也能让校长对教师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 有助于发现优秀教师, 树立典型;有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有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学期考评, 在一个没有约束的氛围下, 大家一团和气, 你好、我好、大家好, 势必导致这个群体缺乏竞争意识, 缺乏上进心, 缺乏教育创新。这样的教师团队是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的。

没有约束、没有考评, 师德很可能就是一个概念或符号。考评应该有, 关键是怎样进行考评?如何通过考评打造一支蓬勃向上的教师团队?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教师考评是必要的, 考评的结果应该让教师心服口服, 应突出科学性和人性化, 公平、公正;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师教育创新。

四、探索“生态考评”的改革样本

“表格考评”弊端很多, 要想让学期考评具有实际意义及作用, 必须让考评科学、公正, 以人为本。如何改革“表格考评”?探索适合教师成长规律的“生态考评”改革样本, 不仅是学校考评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学校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的首要问题。

1. 明确考评目的

考评的目的是发现问题, 绝非通过考评评出几个优秀、淘汰几个落后。通过学期考评, 发现教师中的共性问题, 少数教师的个性问题, 为学校下一步的管理工作提供资料。通过学期考评, 能发现优秀教师, 他们的工作经验能为全体教师提供标杆, 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 弱化教师间的横向考评

忽视教师的经验、能力, 全体教师一个标准进行横向考评是不科学的, 横向考评必然使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精力不济的老教师及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本学期未能充分施展个人能力的教师在考评中处于劣势。一旦考评结果与奖惩、晋级等挂钩, 势必让这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受到很大打击。横向考评应该有, 但应弱化其在考评中的作用, 资历相同的老师可进行横向考评, 不同类型的教师不应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横向考评。

3. 强化个人纵向考评

教师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是与自己比较, 而非与他人竞争。只要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有进步, 有某些特殊的贡献, 就应该充分肯定, 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进程。只要教师是处在进步、发展的状态, 即使考评结果不比他人突出, 也要对其鼓励。例如, 某位年轻班主任, 原来班级管理能力较差, 所带班级算得上是一个差班, 现在班级进步很大, 各方面都处于良性发展的势头。班级的进步离不开班主任的辛勤工作, 虽然班级各项工作还未达到“优秀”的标准, 但要肯定这位班主任的进步, 在考评时应着力强化他的进步。

4. 把教师的“亮点”评出来

有的教师做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突出, 有的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突出, 有的教师教科研能力突出, 有的教师可能会有异于他人的“亮点”, 教师们各有各的长处。例如, 有些教师发明能力较强, 能够指导学生从事科学制作与发明活动, 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课堂教学效果不突出。因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考评课堂教学占很大比重,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课堂教学单方面所能完成的。对于部分有“亮点”的教师, 在考评时应充分考虑, 有所侧重, 肯定并努力挖掘其“亮点”, 让其“亮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作用。

5. 把教师的创造性评出来

教师工作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工作, 教育有大法但无定法, 这个道理谁都清楚。教师考评时也应有适合教师工作创造性的实施方案, 不应在一个既定的模式下按部就班。例如, 教师实施符合教育发展方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改探讨活动。因教育具有滞后效应, 教改探讨又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 任何一项改革都要经历探索、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 甚至会经历失败, 那些从事教改探索的教师难免在某些常规考评方面不突出, 或落后于他人。在考评过程中, 应注意捕捉教师的创新能力, 对教师的创新工作给予保护。避免考核限制教师的创新自由, 避免宏观考核误导教师的职业生涯。

6. 考评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征

学校文化是人类最先进的文化之一,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教育管理应突出学校的文化特征, 要与学校的定位相符合, 应根据学校实际, 制定出能让学校文化发扬光大的管理模式, 避免出现教育管理与文化脱节、教育管理缺文化、教育管理无文化的现象, 避免行政化管理使学校失去特色。

民主教育思想让课堂回归绿色生态 篇9

一、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主题教育思想,这些教育理念不仅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而且体现在教育内容上。本次大班沙雕活动《可爱的小鸭》,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小鸭是幼儿在生活中都熟知的小动物,它圆圆的头、胖胖的身体、扁扁的嘴巴,有一定的特点,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形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够抓住小鸭的特点制作一个平面的小鸭可能较为简单,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与小朋友一起探索了立体小鸭的制作方法。为了让活动更有趣味性,小朋友能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我们在活动中将重点探索制作不同姿态的小鸭,让幼儿体验沙雕活动带来的乐趣。这一活动内容的确定,充分考虑到活动主体——幼儿的需要,是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同时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确立了活动的重难点。

二、活动环境,体现平等互动

1.环境布置体现平等性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要师幼间心心相印,必须建立在平等关系上。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六张大的课桌拼在一起,小朋友和老师围坐在桌子旁,这样小朋友和老师间的距离就拉近了,这不仅是单纯的远近距离,更拉近了师幼间的心理距离,创造出平等、开放、互动性强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也能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话,形成很好的师幼间、幼幼间的互动,从而形成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

2.材料投放体现开放性

活动中的互动不仅体现在教师与幼儿间及幼儿与幼儿间,还应有幼儿与材料间的互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力求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开放的、平等的环境,为他们准备丰富的材料,比如不同颜色的彩沙供幼儿创作不同颜色的小鸭,各种替代材料,供幼儿选择做小鸭的嘴巴、翅膀等。在摆放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思考:怎样让幼儿自由选择,大胆创作?就是在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学过小鸭的制作方法后,再将各种彩沙和工具放在桌子上,让每个幼儿都能看到,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替代材料我们并没有一起摆放在大家操作的桌子上,一是因为做小鸭的嘴巴和翅膀是在做好小鸭的基本形态后再创作,放在后面可以提醒幼儿注意操作步骤,二是因为放在后面可以给幼儿更多的操作空间,在选择过程中,幼儿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选择,自由发挥主体的创造力。

三、活动过程,鼓励自主探索

1.学习过程发挥自主性

本次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主性,大胆探索沙雕小鸭的制作步骤及雕刻方法。我们将最初设计的教师示范做小鸭,在幼儿观察后总结操作方法,修改为请小朋友们结合已有经验先想想、说说该怎么做,再请个别幼儿示范制作方法,然后老师用学习的态度和幼儿一起总结经验练习制作方法。这正如陶行知提出的“教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这一对矛盾在幼儿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还要特别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不能“拿幼儿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与幼儿一起探索学习的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的幼儿自主探索式学习过程避免了艺术领域中将技能强加于幼儿,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机会,充分体现了活动中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2.制作过程展现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象。本次活动就将这一创造理念贯彻始终,例如:启发幼儿创造性地制作不同姿态的沙雕小鸭,这是活动的难点,在活动的开始,师幼一起入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模仿小鸭抬头看看天空中美丽的白云,低头看看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在左看看右看看的有趣情景中体验不同姿态的小鸭,接下来教师请小朋友看小鸭的组合图,请小朋友观察不同姿态的小鸭,抬头向上看时嘴巴眼睛朝向哪里?低头时嘴巴眼睛朝向哪里?为幼儿之后创作不同姿态的小鸭打下基础。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替代材料,比如卡纸、纽扣、豆子、羽毛、木片等,幼儿选择材料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

3.教师提问突出启发性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其意思是活动中提问每天都大量存在,是贯穿整个活动的,所以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的提问能力、所问问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提出问题,提问要有创意、有开发性,激励幼儿产生联想、展开想象、进行创造,让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多次对幼儿进行启发式的提问,鼓励幼儿大胆思考、自主探索。比如: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他们在跳舞。

教师:是呀,他们面对面跳着舞,真甜蜜呀?

教师:跳舞的时候他们的头朝向哪里的呢?

幼儿:面对面的。

教师:他们的眼睛呢?

幼儿:也是看着对方的。

四、活动背景,巧设趣味情境

回归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篇10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人类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方面人口急剧膨胀, 另一方面地球有限的资源正在面临挑战。近几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的气候异常, 正在提醒今天的人类社会重新审视长期以来以“消耗”为主要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 重新思索追求幸福生活之同时, 该如何建立节约型社会秩序。

今天所谓的现代科技主导的意识形态, 或许需要冷静一下。近两个世纪以来, 人类的“科技进步”似乎以几近疯狂的形式撕扯地球的生态链, 造成全球变暖、极端性气候、城市雾霾、植被面积萎缩、水质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自然灾害频发……

低碳, 不能仅仅是一种口号, 更应该是一种习惯。

如何在生产生活的过程里, 尽量减少损耗, 提高利用率, 当务之急, 人类或许需要向最朴素的文明寻找解决方案。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人类最初的文明状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世界是由水、火、土、气四大元素组成。古印度的释迦摩尼说:大千世界由地火水风四大轮组成。中国先哲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人们最基本的认知常识……这些古典朴素主义观点, 如今看来, 或许并非“愚昧”, 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来看, 这些观点甚至可以堪称智慧。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明也是目前全人类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古文明继承国家。China, 在英文世界里, 是瓷器之意。冥冥中, 中国, 代表着陶瓷的含义。中国《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埏埴以为器, 因其无, 有器之用。这里的“埏埴”即是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方式:取土烧陶, 引以为用。烧陶制陶的过程, 其实正是水、火、土、气的结合, 这种原始的生产制备方法, 如今正在被见证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之一。

近年来, 德国、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 在低碳住宅以及相关生活设施方面, 正在大量引用烧制陶瓷产品来解决可持续利用资源问题, 声势较为浩大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建筑体中, “陶土产品”以优异的环保特性赢得越来越多的建筑市场。

其二, 人们生活所需日用品, 以生态环保著称的“骨瓷”产品大行其道。

这两种产品一个涉及住宅本身的低碳应用, 一个涉及人们的生活行为, 此二者的推行, 导致人们的低碳意识渐趋养成一种习惯。

故此, 探讨低碳话题, 或许应该借鉴德国keramik陶的成品在建筑领域的低碳应用, 同时借鉴英国的“骨瓷”时尚, 以引领人们的低碳追求。

2 艺术骨瓷低碳时尚

骨瓷, 是在欧洲各国竞相仿制中国瓷器时期, 由英国工匠在研习中国瓷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将食草动物的骨粉加入粘土中进行烧制, 奇迹般制出了晶莹剔透, 如玉无瑕, 手感温润, 质地细腻、坚硬, 耐磨损, 不易破裂的瓷器精品, 骨瓷便由此问世, 并发展成为世界陶瓷的珍品。

长期以来, 骨质瓷是英国皇家和贵族的专用瓷, 也是中南海的指定用瓷;它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骨质瓷的特点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强度好、胎体薄、比重轻。由于骨瓷与普通瓷器的成分不同, 较之普通瓷器具有硬度高、耐磨、耐酸、耐碱的优越性能, 并且抗污性能极佳。骨质瓷不含铅、镉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 是绿色陶瓷的代言。

釉中彩骨质瓷是工艺大师手绘图案的艺术性作品, 是将画面熔在高温通明釉中, 而且画面不易磨损、不脱落, 可当之无愧地称为“健康陶瓷”, 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 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号称瓷器之王。

3 建筑陶土产品环保节能的住宅实现材料

建筑陶土产品, 包括目前中国市场中的建筑陶板, 属于陶的成品之一。之所以称之为是成品, 不仅仅因为其具备组合挂装、简易施工、无尘作业的方便性, 还源于其产品制造过程, 乃至其产品本身具备诸多优良的节能环保特性。应用建筑陶土产品的建筑, 是可持续建筑的象征。

陶土产品应用在建筑外立面作为围护结构, 称为陶板幕墙, 其具有隔热降噪抗震防污之功效, 应用在建筑内部, 也体现奢华、高档、艺术, 极具文化象征性, 同时, 还有消音降噪恒温恒湿之功效。

陶的成品, 严格意义上来说, 是用现代制造方法沿袭人类最早的生产行为方式。陶的成品之原料, 主要来自粘土、页岩、长石、石英等硅元素类天然物质。在化学周期表中, 硅元素是所有元素中最为稳定的元素, 并且也是地壳中含量最广泛的元素。

自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社会进入“化合物”时代, 大量采用新科技合成各种新的元素之同时, 也严重消耗了地球的不可再生能源。今天, 在严峻的自然生态问题面前, 这种疯狂“消耗”性的发明创造被迫重新回归理性。回望历史, 人类之初采用取土为陶的做法, 似乎是有预见性地, 建立在了现代最先进的“环保低碳”理念之上。

4 结语

从目前的全球生态环境因素来看, 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 或许应该回归到传统的水、火、土、气四大基本元素上来, 用现代科学的说法, 就是回到围绕“水铝硅酸盐”的基本制备方法上来。尽量遵循不破坏地球固有的元素比例原则, 才能更好的保护地球。如此, 科学制陶, 科学用陶, 将成为极为重要的低碳应用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自秦汉以来, 一直延续到清末, 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 人们赖以生活所居之住所, 均采用砖木结构建造 (秦砖汉瓦即是陶的成品之一种) , 赖以生活所需之器具, 均以朴素的烧制陶瓷制备方法为主。

上一篇:接触不良论文下一篇: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