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工业精神的回归

2024-07-04

呼唤工业精神的回归(共5篇)

呼唤工业精神的回归 篇1

现代中职语文教学, 越来越推崇“技能与技巧”。教师授课有板书技术、朗读技术, 乃至极为详尽的几课型、几步法、几模块等等不一而足;学生也像学专业课一样, 注重技能与技巧的学习, 学生已经变成了一批批熟练的语言技术工人!他们熟练地回答问题, 如同在机器旁熟练地处理零件;他们熟练地写着应用文, 内心已经不起半点情感的波澜;他们已经不再或高亢或深沉地忧国忧民, 因为他们自己心里都觉得好笑。中职语文教育正有可能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应用技术的课程!而当今社会, 人文意识与人文情怀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的表层上, 而应在应用与实用的目标下, 培养和促进学生相当程度的人文精神, 获得个体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 让人文精神回归中职语文教育, 是当前教学改革必须审视的问题。如何回归,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借助文学作品, 感染和洗涤学生灵魂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心灵。中职语文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 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荡涤学生的灵魂, 让学生对人性有更丰富的体验。

文质皆美的文学作品蕴藏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如《我的母亲》充满了质朴的爱、《幽径悲剧》言说了美善的真谛。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教学, 引领学生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让学生体悟爱情、亲情、友情、思乡情游子意, 引领学生去思考什么叫自由、独立、博爱、幸福等等, 激发学生对自由的渴望,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帮助学生坚信内心充满爱就可以创造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信念。

具体而言, 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教育和文学作品教学打通, 要引领学生由景入情, 以情观景, 步入课文描绘的优美境地, 以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情, 所倾注的情和意, 所阐发的道理去叩击学生心灵, 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 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开启学生美善的门扉, 在心灵中镌刻上永不磨灭的印痕。老师还要充分运用教材中卓有建树的人物的思想言行, 施以良好影响于学生, 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启迪他们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语文教育就是要注重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美的陶冶, 情的感染, 理的启迪, 从而让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荡涤, 促进个性和谐和全面发展, 形成高尚的社会情感。《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 我在教学时, 特别引领学生去感受每一个细节描写, 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快感中, 为母子三人和店老板夫妇的人格力量所感染、感动和流泪, 从而得到真善美的人文情怀的熏陶。

二、通过课外实践, 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 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 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通过教育,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 从而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 最后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决断、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就是说, 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选择自己的职业, 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 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中职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中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发展个性的人文精神, 仅仅满足于课堂认知是不行的,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课外拓展联系起来,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获得深刻体会和个性发展。

比如, 老师应让学生留意家庭和学校内外发生的事情, 通过媒介关注社会热点和新闻话题, 教会学生用科学和辩证的方法, 去观察和思考世间百态, 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增强爱憎分明的情感,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明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自己设立行事做人的底线。

老师还应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参加家庭、班级和社会团队建设, 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主动跟家人、老师、同学沟通;学习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特别是在面对质疑和否定时仍能冷静坚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绝不轻言放弃。老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参加各项实习实训时, 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中;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体验劳动的艰辛, 接受职业的磨练,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自己是从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开始。同时, 老师鼓励学生参加社交活动, 参加体育、娱乐、游戏等活动, 通过活动获得交际和合作能力, 赢取别人的尊重, 产生社会认同感, 最终发展和完善个性、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总之, 老师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 让学生将课内所培养的人文精神与课外的生活实践体验相结合,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塑造完美的人格, 增强人文底蕴。

三、扩展语文空间, 鼓励和培养学生创新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人们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的过程。人们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 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是人本精神的一种表现。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 特别是提高创新能力。

比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对主题单元“体察情感”进行设计时, 特意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了研究性学习内容《文章背后的朱自清 (郁达夫)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从课本、网络、影视资料、文学刊物上去搜集、筛选、整理资料, 他们的观点新颖、视角独特, 制作的幻灯美轮美奂, 最后配以演说将作品完美地展示出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和创造性让我非常震惊和欣喜。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 可以使学生自我意识得到体现, 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 甚至会产生自己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所贡献的自豪感, 从而潜移默化地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

总之,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它有人文, 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学科最神圣的使命就是传承人文精神, 培养具有丰富情感, 尊重自我, 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新人。中职语文教育迫切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本着民族发展大义, 让我们放弃功利的纯“技能技术”, 让学生在语文熏陶中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从而真正提升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人文修养的水准吧。

参考文献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 陈旭光著.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 篇2

工匠精神是精品出版的必由之路

之所以说工匠精神伟大,就是因为这种精神是所有优秀民族的特质,无论是德国、瑞士、日本还是中国无一例外。曾国藩曾对“工匠精神”有过一段准确的描述:“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我想,工匠精神是一种不懈的追求,是经年久月的坚持,是心无旁骛的坚守。我做编辑几十年,对工匠精神有所感悟,愿与大家分享,恳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教。

我从事的专业是食品专业。“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食文化是一片肥田沃土、博大精深,它传承了中国5000年灿烂的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基文化、优秀文化,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学习、去传播。

在这个专业领域里,我曾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大型专科辞典《中国茶叶大辞典》,成为中国第一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大型茶学工具书。也曾用了23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九五”接转“十二五”重点项目、十卷本的《中国饮食文化史》,结束了中国饮食文化没有大型史著的历史。还完成了对1300年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梳理与总结,出版了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清真饮食文化》大型画册等。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时时提醒自己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不怕挫折,甘坐冷板凳,最终填补了多个出版空白和学术空白。

这些著述分别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辞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百种优秀民族图书奖、国际美食奖等中国出版界及国际的高级别奖项。我本人也获得了中国出版界的个人最高奖项“韬奋出版奖”及中国饮食文化突出贡献奖。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有如下体会:

1.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细

我感到,但凡想做成一本精品书,就要有一套精品工艺流程,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一丝不苟的严谨操作,特别是辞典类的图书更是如此。前面说过,我们曾用十年做成了一本《中国茶叶大辞典》,本书主编曾关注过我们的工艺流程并做过统计,仅最后两年的工序就已经有60多道。全书共有20个分部,每个分部的工序都是如此,整部图书做下来也就是1200多道工序。全书曾进行了8次校对,责编7次编辑加工,作者5轮退改,并进行了37项专项检查,做了300多个造字,进行了412项的查重,制作索引3套。仅清样就出了6次。

其中,“专项检查”这一项是辞典特有的工序,要求对书稿中的某一项内容由专人进行专检。我们对这部词典的文字专检进行了25项,包括,人名、地名(包括古今地名对应)、国名、疆域(包括古今疆域的变化)、科技名词、法定计量单位、外文、公式符号、数字、标点、引文、参见条、词条的明交叉、暗交叉、标注系统中的阴码、阳码,字体、字号、以及港澳台的表述问题等等。这些专项检查工作,要分别由外文专家、地名专家、辞书专家等来分头操作,每人各把一角。我们统一制定了专项检查责任表,查完必须签字并要有书面意见。

图片做了12项专项检查,如:图片是否有上下左右正反颠倒的情况,图片与图注是否相符,图片与条目是否相符,图片与序号是否相符,作者署名是否正确,图片在目录中的页码与在正文中的页码是否一致,修改或调整后的图片或图注是否与目录、页码保持一致,排列顺序是否正确等等,确保了出版后的无一差错。

其中茶文化部分中有关茶的唐诗、宋词部分,全部由中华书局的古籍专家用馆藏善本的《全唐诗》《全宋词》逐字逐句核对一遍,无一遗漏。

其中有一道工序叫做“大贴样”,为什么要有这道工序?为的是在同一页纸稿上,能够集中盛放下更多的专家审稿意见。这部大型工具书所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辞书学、语言文学、史学、农学、医学、考古学、地名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机械学等几十个学科,我们都分别延请了国内顶尖级专家为各个学科的稿件审稿把关。原稿纸是A4纸,四周的边空较小,已经盛放不下诸多專家在稿面上的标注,我们从《辞海》那里学得了经验,用大了一倍的A3纸把A4纸的原稿一页页地托起来,以留下足够的书写空间给专家在稿面上标注,并要求各位专家以不同颜色的笔书写以示区别。一轮审稿意见下来以后,这张A3稿纸就十分“壮观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异彩纷呈,之后我们再出清样。用这样的稿面出清样,很是难为了录入人员,经不断磨合,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的“金牌搭档”。

为了使后面的工序没有阅读障碍,我们曾对稿面书写做过严格规定:编辑加工时,拉出的引线必须平直不可压字,引线引出的正确字必须加圈,圈必划圆不可潦草。这些细节培养了年轻编辑踏实的作风,习惯了线要直、圈要圆的做法。

为了便于这个大工程的调度和记录进度,我做了一张工艺流程表,一小格一小格地记录了每次的调度情况,两年下来已经达到两米多长。这张工作流程表已被出版博物馆的同志数次找来征集,拟收为馆藏品,但至今我还没舍得捐出去。

再说那套用了20多年时间做的十卷本的《中国饮食文化史》,经粗略统计已有80多道工序,而且我们把编辞书时做专项检查的方法用在这本学术专著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书稿质量。我们招聘了一个史学研究生毕业的人专门做这项工作。到五校样做完以后,我们把全部稿件拉了一个大网,像算头发一样进行了一次专检,作为出版前对我们编辑加工质量的最后一次检查,所有编辑都参加。这次排查共分为15个板块,从扉页、版权页、序言前言开始,到眉题、目录、正文、图片、图注、引文、造字、背白页、页下注、参考文献、索引等,共进行了53项检查。仅举一例,比如在检查“眉题”这个板块下,我们又分了5小项,如,每页的眉题是否有缺漏;眉题与所在章节是否吻合(特别是每到换章节的那页);眉题的左页、右页划分是否准确(左页为书名,右页为章名);眉题上下空的大小是否统一;眉题的长短与文前空格是否有失范之处等,就连版权页上数字前后中的半字线小横杠的长短是否统一我们都查了一道。这53项检查实行了编辑责任制,谁查完谁签字以作备查。由此大大提高了书稿的质量,不断向精品书的高标准迈进。

nlc202309090059

本书有一块较大的工作量,就是核对书稿中的大量古籍引文。我们延请专家用善本逐字逐句地进行核对,通过核查,每一卷本都纠正了数以百計的舛误,十卷本下来就是数千处。这是一个铺天盖地的工作量,但是我们坚持做了。这也是一个极其苦累而又非常吃功夫的一个差事,例如,我们发现唐代元和年间一位诗人的一首诗,共八句,其中有一句竟然出自另外一首诗,其实这两首诗并不搭界,只是作者给做了移花接木。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艰苦核查,或者是做了核查但因功力不到而没把这句错诗给抓出来,那就留下了一处硬伤,成为一个大笑话。然而这个错误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在编辑加工时,对于其中古籍引文存疑之处,至少要用三个以上的古籍版本做比照。这种工作极慢,耗时耗力,有时一天才能看上几页稿子。我曾经只为查证一句话核对了6个版本,这一天我只看了500个字。一位出版界的老前辈说:“在浮躁之风日盛,以码洋、利润论英雄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这样做书?!”

2.工匠精神是持之以恒的艰辛劳作

有人说,一个人想干出点超常的成绩,就一定要有超常的工作状态。我认可这句话。看遍中外工匠,没有一位不是如此。他们终生都在持之以恒地艰辛劳作,具有承受超负荷工作的耐力。这种专注与耐力,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中,形成一种无法摧毁的力量。

我是一个下过乡的人,也许就是这种下乡经历,锻炼出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学习工匠精神大有裨益!回城后我感觉,坐在办公室里编稿子,风吹不着雨洒不着,什么困难都不叫个事儿!因此多年以来我从来没有节日假日的概念。

为了节约上下班的路途时间,我经常在家里看稿子,那时我和一位帮我审稿的老专家,还有一位录入人员,我们三者之间有一个“金三角”的默契,那就是每天夜里两点以前,我们都可以无障碍地互通电话商讨稿件问题,做到解决问题不过夜,这种默契延续了多年。

3.工匠精神是永无止境的学习与创新

工匠精神,不是墨守成规的傻干,它的灵魂在于不断学习与创新,唯此才能永远成为领军者。这些国际大工匠,正是因为他们的学习与创新,才使得日本有三千多家的企业寿命超过200年,成为世界之最;才使得德国高达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一家竞争对手,成为世界工业标准的发源地。中国清代的著名建筑工匠雷氏家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了8代人,为大清帝国营造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留下了中国建筑的辉煌,靠的就是他们的不断钻研与创新。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我们不断体会着学习与创新的价值。

前面说过,我们做十卷本的《中国饮食文化史》用了二十多年,但其中大部分时间为经费所困不能启动,为寻找经费而奔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学习与积累的时间,我们积极学习与思考,在国际国内研讨会上,我们不断发出自己的学术声音,并获得了相应的学术地位。这个大工程上马以后,我们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得到了释放,成就了这套大型专著的学术创新,以崭新的面貌填补了该领域的学术空白与出版空白。

通过学习与积累,使我们有能力指出史学专家的一些谬误,有能力补充各卷本中的一些重要史实缺漏,特别是我们有能力提出一系列学术观点,构成全书的学术骨架,并得到权威专家的首肯。本书从始至终贯穿了一条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线,总结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所蕴藏的优秀人文思想,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五谷为主、兼及果蔬”的良好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养生思想、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崇尚和谐”的人文理念、“尊老敬老”的农耕文化优良传统等等。改变了以往的一些专著中有史无论的旧貌。本书的学术成果得到史学大家李学勤先生、农学权威卢良恕院士的高度评价。

我们把这些学术思想通过审读报告的方式逐一向作者详细表述,如涓涓流水般地输入到全部书稿中,有审稿专家说:“你们每一篇审读报告,都是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今年初,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中国编辑学会举办了“第二界全国审读报告评比活动”,我们撰写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审读报告,在《出版参考》杂志上作为审读报告范本刊出。

4.工匠精神是不计名利的无私奉献

如果一个民族的幸福就是房子、票子、车子和官帽子,那么这个民族真的很悲哀。一个奋起的民族一定要有坚定的信仰,有民族的理想与情怀,每一个职业岗位上的公民都要有敬业、无私的奉献精神,有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这是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

作为一个编辑,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种种选择,因为我们面临着种种物欲的诱惑。是跟随大流追求短平快出版平庸之作,还是长时间潜心劳作,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出版精品力作,但同时可能会失去不少物质利益甚或面临着一些磨难。我们不断拷问自己的学术良心,最终选择了后者。

回想当初做辞典的时候,就是对我们职业操守的一种考验。现在出版界已有了共识:“辞典”是所有图书门类中最难做的一种,因为它有太多的特殊性,其外在的表现为:周期长、投入大、难度高、效益慢。仅以周期为例,一部《牛津词典》编了70年,《德语词典》编了106年,大家熟悉的《现代汉语词典》做了22年……

然而当初,这些辞书学的知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想踏踏实实坐下来潜心编好一本辞典就更没那么容易了。由于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我们也曾经受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并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但我们坚持住了质量标准,“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做完了所有的辞典流程,最终成为了一本精品书,获得了国家级大奖,成为当今辞书界的一本标杆书。如今已经是第九次重印,显示了一本精品书的生命力。

当今之时工匠精神已成为一种稀缺之物,我们缺少工匠精神的原因,主要还是缺少支撑工匠精神的“工匠文化”,缺少工匠精神生存的生态环境,缺少崇尚工匠精神、褒奖工匠精神的相应机制。

我们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就要开辟工匠精神生存的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褒奖机制。中国编辑学会是中国编辑的精神家园,希望学会能够成为工匠精神的生发园地,让编辑在这里获得思想的支撑。并建议设立相关奖项,使工匠精神在中国编辑界大行其道,为中国的编辑工匠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

体育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篇3

1 人文精神的由来与发展

人文精神”是和“人文主义”相关联的概念,人文主义是外来语,它是19世纪西方学者用来指称欧洲14世纪至16世纪即文艺复兴时期发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潮,那时的人文思潮,提倡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的宗教思想,他们肯定和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禁锢中解放出来。从个人修身入手,直到经邦济世,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经世精神。这种执著的经世精神,即早期的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虽有淡化之时、变形之象,却始终延绵不绝。经世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与时俱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人文精神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只有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才有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精神只有人文主义一种形态,世界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人文精神一定的人文精神只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的人们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某种价值取向的认同,特别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一种共同取向和判断标准,表现在个体身上则是对某种人生意义的态度和理性追求。

近10年来,文、史、哲等专家和学者们,专门讨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的关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中西人文传统的异同、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经世致用的人文思想已深入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骨髓,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对人文关怀的最高概括,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经世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建构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愈演愈烈,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知识分子由于专业化的原因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我国著名教育家杨淑子先生在华中理工大学率先提出要加强人文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继承中国文化的经世传统,建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具有与世界奥运人文精神对话的现实意义。现代人文精神以彻底的人道主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追求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体育尤其是奥林匹克毫无疑问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2 人文精神与体育密不可分

2.1人文精神是体育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是体育的生命线,它决定着体育的发生和发展,体育发展的历史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阿尔菲斯山的山崖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是古希腊人对跑步、对体育的召唤,它说明体育是为人的健康,为了健美,为了聪明,为了人的身体健康。黑格尔认为,古希腊人的体育不单纯是感性的娱乐,而是表现“同感官的自然性相反的人格欢乐的意识,表现人格,表现人的尊严。”还认为在体育里“人类显出了他的自由,他把他的身体变化成为`精神'的一个器官”。人的身心健康正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奇葩的奥运会,也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基础上产生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是人的解放,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从而被神学否定了的人得到了肯定,得到了关注。随着这种人文精神的高扬,体育又渐渐地发展起来。教育家夸美纽斯对学校体育进行系统地论述,主张学校应设宽阔的运动场,开展广泛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身心健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论教育》中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要求教育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自然法则进行体育教育,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可看出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体育也在发展。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现代奥运会也蓬勃发展,北京申奥时提出要把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就是充分的证明。

2.2 体育是人文精神的形象表现

体育来源于人文精神,又反过来推动着人文精神的发展。这就是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为了发展体育事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必须维护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的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损害甚至破坏这种统一的思想倾向,必须进行严肃的批评。这些倾向可归纳为:一是单纯生物体育观。即把体育仅仅局限为人的生物体的健康,而忽略了体育在人的精神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结果也就否定了体育自身。二是金钱挂帅。把体育降格为赚钱的工具,于是便出现运动员也成了赚钱的工具,体育运动中的黑哨、饮服兴奋剂、踢假球等导致体育被异化。三是金牌挂帅。把夺金牌作为体育运动的宗旨,运动员也成了金牌的奴隶。四是单纯娱乐观点。把体育降低成了感官娱乐的低级活动,最终必然使体育走上邪路。总之,维护人文精神和体育的统一,体育才能成为一种文化形式、美的形式、娱乐的形式,才能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中不断地显现它永恒的生命力。

3 传统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校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落在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上。运动被异化为动作技能的不断重复和强化,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被演化为枯燥呆板的身体练习。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被忽视,影响了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健康成长、发展和完善。”应试教育被生硬地搬到了体育教学之中,其代表便是体育教育考核的核心都以运动成绩的好坏为其主要依据。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已很难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迎接人类社会对新型合格人才培育的需求,自1993年我国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党和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作过讲话指示并颁布了许多相关决议其中根本的一条即是,学校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除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外,更注重对人格的培养,强调应根据个人的条件与特长,注重发展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独立意识和竞争精神。这些在以往体育教育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人文精神所体现出的非智力因素,有时比智力因素更能表现出时代所需要的对人品质的独特需求。国外的研究证明,成功的企业家有3种类型其中之一为运动员型,即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此前曾从事过体育或很热爱体育。长期的体育运动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其人格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们的人格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浪潮,导致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主要表现在人类越来越成为物的“奴役”对象,向物欲屈服,从而忘记或遗失了人文精神。在体育领域也深受各种物质主义的影响,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某些运动员日益缺乏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而成为金钱的奴隶。一些运动员把唯利是图、急功近利、金钱万能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假球、黑哨、服用兴奋剂等弄虚作假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泛滥成灾、屡禁不止。即使是神圣的奥林匹克也蒙上过贿选的阴影。学校教育作为体育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需要学校提前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准备,学校教育始终需要改革。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如何发展。学校是人与社会的中介环节。因此,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学校进行超越社会发展,发挥功能的出发点。

4 体育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由于传统的教学导致师生的失我化,体育教师为完成国家“统领”的课程任务,失去了教师个性、情感、风格。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怀。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就强调了重视学生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校体育课是一门传授身体文化知识的课程,体是人类为发展自己的身心而创造出的身体文化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一种了解。体育与人文有着天然而直接的联系,它们围绕着人这个主体,以人为本,共同指向人的生命层面上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知识上抽取出来的共同问题和核心————对人生的追求,就构成引领人们不断进步的人文精神。

4.1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人文精神进入学校体育,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一改以往单调而枯燥的传统体育教学训练,采用轻松活泼、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必须以人为本,树立体育人文精神的观点,让学生从学龄时就开始打下讲文明、讲道德的基础,并深刻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的理念,使我国青少年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4.2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在运作中实现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

具体表现在:课程三级管理,国家没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弱化了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了教师对教材的绝对执行权威。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教师授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主体间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的机制;角色的可互换性,使学生不再被排挤到边缘,而成为一个实然的言说者。体育课程则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个体愉悦地接受使学生不再被同一的标准所约束、限制,他能在自己的“历史”中自由地解读,建构课程的意义,以促使每一个体的不同,而又与他人的和谐协调的发展。

4.3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指向“人”的“终极关怀”

教育是面向人的,而现代的科技理性把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推离了活生生的“人”的意义。人的终极关怀是人最原初、最切近的关怀,终极关怀是无限开放了价值指向,它并不详尽地表明什么,而是以其变迁性指向未来、指向目标、指向人的存在之本真的,它统帅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关怀,离开了终极关怀,人就会失却灵性、失却意义而陷入困惑。正因为如此,人类才需要不断地从具体繁杂的关怀中返回关照终极关怀的境界,因而,现代课程必须实现“人性”的回归与完美,并以此来完成面向“人”的教育。

5 小结

中国的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在新的时期内赋予新的内容,使其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服务,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服务。应当以全民健身发展为核心,以青少年体质发展为关键,以竞技体育为目标,通过群众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育、竞赛体育,培育体育的人文精神。体育运动将以实现以人为本、走向群体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和人类的发展,显示人文精神,突出文化内涵,满足人的全面需要。

人文精神体现人类对自身的重视和关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思想在西方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又在《资本论》中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时进一步指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显而易见,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的发展,这是我们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马克思强调了人个体生命的具体性和存在状态,这充分体现出西方人文精神在我们信奉的马克思学说中就有很好的阐述。这也正是我们倡导体育人文精神的基本依据。我们舶来品的体育是西方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身体文化,它浸透了西方人文的“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精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吸收西方体育的人文内涵。

现代西方体育更加倡导人文精神,把人在体育中的价值体现看作追求的目标,关心和重视自身的体育感受,重视个体意义上的体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体育的这些世界性的文化价值得到承认,体育人文精神得到弘扬。以现代奥林匹克思想为核心的体育文化理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旗帜。人文精神标示着人类对未来的追求方向。以西方为主的体育文化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体育人文精神是学校体育传播的核心和精髓。时代高扬人文精神,学校体育改革就必须深刻理解和贯彻体育所表达的人文理念牢固确立人文价值观。

摘要:教育愈来愈明显的专业化趋势所引发的问题引发了课程教育改革中人们对于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关系甚为密切,人文精神是体育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指导精神,体育教育则是人文精神的形象体现。在对于传统体育教育问题反省的基础上,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强调了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人文精神贯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强调不仅要求对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而且还要求这种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其目标的设计和任务的确立中内含对于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人文精神,体育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树平,等.易经.贲卦.彖辞[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2]欧阳柳青,沈建华,康昌发.论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现代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黑格尔[德]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第二部-希腊世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疏韵.人文精神与体育的辩证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许方龙.加入WTO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59.

[6]陈义.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7]刘剑,胡跃红.人文主义视野中的体育课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呼唤工业精神的回归 篇4

内布拉斯加州大平原地区欧洲移民真实的拓荒生活和西部草原迷人的风景是维拉·凯瑟大部分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和背景素材。她的作品语言自然流畅, 风格宁静典雅, 充满怀旧气息, 观点鲜明执著。在几部以西部为背景的小说, 如《啊!拓荒者》 (O Pioneers!) 、《云雀之歌》 (The Song of the Lark) 、《我的安东尼亚》 (My Antonia) 及《迷途的女人》 (A Lost Lady) 的创作中, 维拉·凯瑟向读者展示了美国西部草原的原始风貌, 辽阔无垠却又苍凉悲壮, 一片静穆之下却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拓荒者们, 开垦着土地, 也开拓着自己生活的疆界。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相对贫乏, 为了生计而艰难地奋斗着, 但他们精神世界里的那种质朴、真实、勇敢和坚强, 如同钻石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与美国东部城市快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中的拜金、堕落、颓废和混乱形成鲜明的反差。维拉·凯瑟在她的作品中反复强调了一个主题即现代工业的过分物质化侵蚀着人类自然、纯朴、崇高的精神世界。

小说《我的安东尼亚》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安东尼亚的艰辛奋斗历程, 讴歌了20世纪初在工业化和物质化的洪流中被人们渐渐淡忘的美国精神, 即那种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 勇敢拼搏, 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实现自我价值的开拓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眷恋, 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故事发生在作者早年生活过的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 故事以女主人公儿时的伙伴吉姆·伯登 (Jim Burden) 的回忆为线索展开叙述, 着重描述了欧洲移民中的女性拓荒者安东尼亚·谢默尔达 (Antonia Shimerda) 一生的坎坷经历。男主人公吉姆出生于弗吉尼亚州, 在他十岁时父母因病去世, 于是他投奔远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平原上的祖父母。途中他邂逅了从捷克移民来到美国的谢默尔达一家, 他们也同样是在去往草原的路上。在草原上定居下来后, 吉姆与谢默尔达家的孩子们成为很好的伙伴, 尤其是其中的安东尼亚, 他被安东尼亚的纯真和美丽所吸引。可是悲剧突然降临到谢默尔达一家, 安东尼亚的父亲因贫困和绝望而自杀。在吉姆的帮助和鼓励下, 安东尼亚终于走出阴影。吉姆在高中毕业后移居城市, 一路追求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 经过20年的努力, 最终成为纽约市一名颇有成就的律师。而安东尼亚却命运多舛, 她进城做工, 由于没有受过教育、轻信他人, 最终遭未婚夫抛弃。心碎的安东尼亚回到草原, 生下一个女儿。日后的安东尼亚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顽强的毅力在苍茫荒凉的草原上开拓出自己的生活, 开垦出一片希望。她嫁给了一个和自己有同样移民背景的农夫, 养育了几个可爱的儿女, 生活平淡而充实。故事的结尾, 描述了吉姆与安东尼亚20年后在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上重逢。吉姆虽在美国东部城市事业有成, 却感到精神上真实的空虚, 过度物质化的生活使他的精神世界里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纯朴和真诚, 回到草原他才重新找回逝去的自我。而安东尼亚在草原上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盼望, 在艰辛的拓荒生活中, 她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她坚强、乐观, 拥有着真实的幸福。令人遗憾的是吉姆·伯登永远也回不到过去了。

维拉·凯瑟所处的是时代是美国内战后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为城市化国家的转型时期, 既是拓荒时代的尾声, 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急剧扩张的序幕。美国的拓荒时代开始于19世纪初, 数以千计的拓荒者越过阿帕拉契山脉, 向西进发。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 甚至深入墨西哥腹地, 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地区。这个时代持续了几十年, 直至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因此拓荒精神成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一, 它包含着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艰苦创业的勤劳和进取, 以及精神高于物质的意识导向。美国的工业化也同样开始于19世纪初期, 而真正步入成熟阶段是南北战争之后。在从内战结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几十年间, 机器代替了手工, 工业产品大量增加, 铁道网遍布全国, 产品得以快速流通。随着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 美国率先由蒸汽时代跨入电器时代, 钢铁厂钢花四溅, 火车轮船汽笛长鸣, 大型机器轰轰作响……故从1890年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美国的“进步时期”。

而就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 冷静的作家们看到, 在现代物质文明的车轮高速转动、人们疯狂追求财富和成功的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日渐空虚和迷失。人们不再注重精神的崇高, 而更多以财富的多寡衡量一个人本身的价值。人类被前所未有地物质化。在维拉·凯瑟的笔下, 看似繁华的现代都市却是一片精神的荒原, 而看似荒凉的草原却是一片精神的沃土。在1918年出版的经典之作《我的安东尼亚》中, 作者塑造了吉姆·伯登和安东尼亚·谢默尔达两位主人公分别象征这两种境况。

小说主人公吉姆·伯登作为回忆录的作者,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自身的形象和其他人物角色。他对现实生活中早已逝去的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和他年轻时的同伴所表达的深深的眷恋之情是如此真实, 令人回味, 富有诗意。小说中, 吉姆的年龄跨度由十岁直至中年, 由一个害羞的孤儿成长为一名纽约市铁路公司的律师, 其间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了正规的教育。尽管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风格。他经常是一位冷静的旁观者, 去洞察表象背后的本质。当然, 吉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与他安东尼亚之间的友谊, 而在小说中他却让自己与安东尼亚整整分别了20年。这20年中他随着社会变革的浪潮, 竭力追求着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在不惑之年终于名利双收。但安东尼亚一直在他的心底, 并在他的意识中早已成为往昔拓荒精神的化身, 是他永远不可能回复的精神乐园。对安东尼亚的回忆总带着日益强烈的怀旧情结。

这20年正逢美国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人类被从自然的怀抱中连根拔起, 投置于林立的工厂和轰鸣的机器中间。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对物质的欲望、对名利的追逐和对享乐的崇尚。吉姆与安东尼亚分别的20年也象征着当时的美国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却逐渐背离早期移民的拓荒精神的20年。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血腥和战乱使得自美国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秩序被完全摧毁, 人类的精神失去了归宿。

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就是平凡而伟大的女性拓荒者———安东尼亚·谢默尔达。[3]从安东尼亚出现在吉姆充满伤感怀旧气息的回忆录中开始, 她的形象逐渐清晰, 最终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而且独立的人物角色。在小说的结尾, 相对于吉姆而言, 她给读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美丽、活泼、慷慨的安东尼亚使吉姆着迷, 即便20年后在他们重逢时, 安东尼亚已是十个孩子的母亲, 而她身上那种自然纯朴的气息依然感动着吉姆。在整部小说中, 安东尼亚本性乐观, 但她不得不去面对迁居来到美国, 父亲自杀身亡后极端困苦的生活现实。同时欧美文化的差异困扰着她, 使她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异客。由于家里缺少食物, 她进城去做女仆;由于喜爱跳舞, 受到社区里一些人的严厉对待;由于未婚夫的背叛, 不得不独自抚养孩子。[3]但安东尼亚内心的仁慈善良和自立的拓荒精神却从未失落。她总是勇敢地面对困境, 竭尽全力去工作, 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同时她绝不会以牺牲自己的独立性为代价。例如, 她宁可为脾气恶劣的维克·卡特 (Wick Cutter) 工作, 也没有听从哈特林先生 (Mr.Hartling) 的命令而停止跳舞。

安东尼亚这个人物角色的原型是作者维拉·凯瑟童年的伙伴, 一位名叫安妮·波瓦卡 (Annie Pavelka) 的姑娘。她有同安东尼亚一样的移民背景, 父亲同样是自杀身亡, 也是在城市的最底层打拼自己的生活。凯瑟欣赏安妮内心的乐观和独立的精神, 这些特质在安东尼亚身上都可以找到。

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 作者通过安东尼亚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 使小说的核心思想得以体现和扩展。安东尼亚所居住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的象征着一个已经渐渐远去的拓荒时代, 一个人类对大自然寄予深切情感的时代。安东尼亚的经历也是早期移民和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上拓荒者真实生活的缩影。

在故事的尾声, 阔别草原20年的吉姆决定回到故土去看望儿时的伙伴安东尼亚。作者通过这个情结的描述, 向读者说明了当时的美国人在经过几十年的工业革命后, 在目睹现代物质文明极速膨胀给人性带来的种种扭曲现象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后, 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注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和谐, 想要找回失落已久的拓荒者传统价值的内核和曾经的精神家园。

最后在吉姆准备从布拉斯加州大草原返回纽约的前夜, 当他置身于草原宁静的夜色中, 仰望满天的群星, 回首草原上的小路, 他觉得生活如同一个轮回, 他又回到了生活的起点。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再也回不到过去, 他为此深深地感伤。与此同时作者对往日时光和旧时朋友由衷的怀念和眷恋之情也给读者留下了隽永、深沉的回味。

小说主人公吉姆的人生经历与作者维拉·凯瑟本人的经历极为相似。他们都出生在弗吉尼亚州, 幼年时移居到布拉斯加州大平原, 都在布拉斯加州大学接受正规教育, 毕业后前往纽约谋职, 都亲身经历了工业革命、电器时代和物质生活给纽约社会带来的巨变, 给传统秩序结构带来的冲击, 对传统价值观造成的影响, 从而导致传统美国精神的缺失。维拉·凯瑟通过对吉姆这个人物角色刻画, 以最直接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纵观整部小说, 两位主人公安东尼亚·谢默尔达和吉姆·伯登分别象征了维拉·凯瑟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美国社会的自我矛盾心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 她笃信拓荒者那种纯朴、真实、自然的生活方式, 西部边疆的草原在作者的意识中就是崇高精神的象征。另一方面, 她虽然对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人类与自然、社会及人类本身的关系中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裂痕而感到痛心, 但同时, 又无法割舍东部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日益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的享受。和吉姆·伯登一样, 无论维拉·凯瑟对过去是如何的思念追忆和恋恋不舍, 她最终还是回到了东部, 用她终身热爱的文学创作缅怀那个已成为历史片段的拓荒时代, 呼唤着在困境中不失勇气且能乐观面对的拓荒精神重新回归到国民的主流意识当中。

掩卷沉思, 拓荒精神是没有民族和国家界限的, 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拓荒的历史。拓荒之“荒”, 不单指荒凉的自然环境, 还指从未涉及的崭新领域, 更是指渴望升华的内心世界。在我国,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 以及国民生活的日益改善, 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物质享受, 拓荒精神在许多人的心中渐渐淡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多元化的国际社会和具有更多挑战的未来, 我们应当以更加诚实勤恳、坚韧不拔、充满自信的力量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使“拓荒精神”在民族的进步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代代传承。问世于上个世纪的经典之作《我的安东尼亚》, 其中所包含的崇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及其不朽的文学魅力穿越时空, 给予今天的读者历久弥新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2]http://baike.baidu.com/view/14030.htm.

[3]http://www.sparknotes.com/lit/antonia/summary.html.

呼唤工业精神的回归 篇5

中小学管理制度中规则内涵的缺失,存在诸多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校长。正如蒋南翔部长所言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现实的学校管理体系中校长是任命制,他有对应的行政级别,采用行政管理。这一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军管制一直沿用、变式至今的一种制度。其优势是上传下达效率高、执行力强、动员力量大、一以贯之、整齐划一,便于管理。它也存在其固有弊端,这种制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校长只对上负责,也就是他只对任命他的人和权力机关负责,容易形成校长惟上而忽视下的现象。在他的治辖内“一手遮天”,选择性使用规则,极易形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不良管理效应。

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往往把手伸的太长,没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制权的意识淡薄,往往把学校机关化,把学校当成行政机关的一个部门施以种种压力,比如一些地方计划生育工作也把学校当成抓手,征税完税也从学校按人头抓起,征兵宣传、地方招商引资欢迎会、各种地方性节会都离不了学校出人、出力、出资,借用时下村长的话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什么工作也离不开学校。似乎印证了王安石“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的观点,实际上则是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曲解与行政干预的泛化在作怪。尽管学校联系千家万户,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但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承人类文明成果,育化年轻一代,使之掌握他们应当掌握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现实生活中,一些行政领导及教育行政领导头脑中欠缺依法制权的概念,加之对《教育法》的把握不够,只强调或注重一般行政及教育行政的领导功能,扩大或泛化监督功能,而漠视或淡化服务功能。在一定区域、一些地方造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混淆了一般行政与教育行政,混淆了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把学校办成了“应景式”、“跟风式”的明星单位,动是动起来了,但学校教育应然的从容与淡定,办学的内在必然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认知规律、人才固有的成长规律,岂能是行政命令一声令下像地方经济一样跨越式发展的。

强势的教育行政与中小学校长的任命制,就其本质而言实乃中国传统宗法思想的沉淀使然。在这种理念之下,学校就是教师的家、学生的家。教师就要爱生如子,视为己出,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而校长就是这个家的家长,也就是一所学校的父母官。在这种工作氛围中,教职工工作是为校长负责,校长则是为教育局长负责,而不是为学校管理制度或规则负责。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讲规则的真正意义,就应该是学校的一切工作人员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天,为学校依法制定的切合实际、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负责,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为某个人负责。什么时候学校做到这一点了,我们的教师才能称得上现代教师,我们的学生才能称其为现代学生。

基于以上认识与理解,在学校制度规则的制定中应呼唤卢梭的契约论精神,即主权在民的思想。这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新课改应丰富和矫正偏颇已久的学校管理制度。

1. 在中小学中推行校长的“去行政化”。可以减少行政成本,回归校长的本真,减少学校管理中的浮躁与焦虑,使学校教育回归本原。使学校行政部门成为为广大师生、家长服务的部门,有利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沟通和融合。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人们意识中的“官本位”思想。改变由于“官师不分”导致的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弊端以及师生利益被忽视的现象。实践一再证明,合格的政客不一定是优秀的教育家,但一定会让学校管理出现行政化倾向。因为校长常常把教师当成行政人员对待,对于学校事务的处理也就不免呈现官僚化,行政化。反腐倡廉是我党长期的工作重点,但是腐败现象却屡禁不止,甚至连学校这样教书育人的象牙塔,腐败现象也日渐严重。

2. 卢梭倡导的契约论精神,即充实主权在民的思想和丰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则的内涵。因为民主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权力。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情境中就是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校长的委任去留有一票否决权,对学校的人事财务,有建议权、监督权、知情权等如果赋予学校教职工这般权力,那么学校工作就能走上正规化,学校管理制度就能走上科学化,学校就能实现人性化,学校中的一切工作就会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实施,减少了腐败滋生,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3. 依法制权。依法行政应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权力,但更是一种责任。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学校“标准化”。学校是一个教育和科研学术联合的组织,不应被教育行政之外的干预太多,例如,没完没了的“教育评估”。并不是说“教育评估”就该取消,办学的行政许可的评估,现行的“合格评估”是不可缺少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的就是办学的最低标准。就拿“评优评估”而言,则属于过多的干预学校的教育行政,导致学校办学依照政府评优标准办学,试想大家都用一个模式办学,中小学办学的多元化,个性化从何谈起? 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特色建设且行且式微的缘由。

摘要:在现实学校教育情境中,学校制度顶多也就是约束人们的一种纪律或者要求。这与学校制度或规则的顶层设计初衷是大相径庭的,制度或规则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意义与分量,是学校的纪律所无法比拟的。这种设计初衷与现实运行之间的“剪刀差”存在就意味着中小学管理制度中规则内涵的缺失。

上一篇:嵌入式网络安全技术下一篇:彩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