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幸福的语文课堂

2024-09-17

呼唤幸福的语文课堂(精选12篇)

呼唤幸福的语文课堂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语文课堂教学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课程改革之前语文教学的桎梏依然影响着当下的语文课堂成效, 其中最突出的情况是语文教学忽视“人”的客观存在。我们必须对此加以纠正。

也正因为此, 新课程才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 教育的归宿也是人”。新课程的目标追求的是让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 就是呼唤“人”的归来。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

1. 语文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当全面关怀人的成长, 培养真正的人、完整的人。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偏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知识的结果, 忽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过程体验, 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享受乐趣很不容易。语文课堂教学被知识和技能所充斥, 学生被当作灌装知识的容器和应试的机器, 教师被看成“圣贤”和知识的载体, 课堂成了教师向学生进行单方面传输知识的渠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以人为本”被看作是教育价值的一种选择。它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看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尊重学生个人特性, 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享受语文学习中的快乐, 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某种意义来讲, 这是正视学生作为有生命的个体的“人”的客观存在的表现,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 也是语文教师的企盼。

2.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人文意识

语文学科人文特点突出, 语文课堂应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说, 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个体生命过程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不仅要学习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训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而且要让自己的心灵世界丰富、让自己的人格精神健全。

从语文教材的编写来看, 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课程中有了充分的体现, 教材编写者所精选的例文作为语文课程方面重要素材, 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为语文课堂教学在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提供了方便, 当然这还不够, 关键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人文意识, 不仅要利用好现有的语文教材, 而且还要开发出更多的资源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 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人”的归来。

3.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人性

所谓人性, 指只有人才具备的特性, 例如能够彼此交流, 能够独立思考、感悟, 能够有所创造, 能够彼此团结协作, 能够改造客观事物等。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 不关注语文学科所承载内容的丰富性, 课堂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这样的教学, 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自然谈不上对人性的尊重。而缺少对人性的尊重, 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成为情感干涸的土地, 就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呼唤“人”的归来,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呼唤教师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果心中有学生, 就会力图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尝试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让学生在课堂里快乐起来;就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才会理解教师, 也才会更加依赖教师, 把教师看做最值得珍惜的朋友。

总之, 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 充分运用语文课程独有的“人文”优势, 凸显人性关怀, 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人”的归来。

呼唤幸福的语文课堂 篇2

——“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一会场)启示录

云南省小语会副理事长、省特级教师

彭慧勇

由云南省教科院和云南省小语会组织的“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于2010年5月23日至26日在美丽而充满彝族特色的楚雄市顺利举行。笔者有幸参与了第一会场(赛场)的组织及评委工作,观摩了来自昆明、曲靖、楚雄、文山四地(市)6位选手的12节展示评比课。这次参赛的选手都是历届省小语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其中还有两位曾参加过全国教学竞赛并获大奖),且年龄在35岁以下,可以说都是我省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流青年名师。尽管组织者已从活动名称、课题选定、教学课时要求、设奖等方面尽量淡化“竞赛”,尽量增加教学展示、交流、研讨的学术气氛,但选手们个个都是我省的小语教坛精英,功底深厚,各具优势,整体教学水平很高,在鹿城的角逐也就显得异常地激烈。

这次活动最大的变化有三,一是把历年的“竞赛活动”改为了“展示评比活动”;二是把历年的“一课时教学”改为了“两课时教学”;三是把历年的“地州(市)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选手条件改为了“省历届阅读教学一等奖获得者”。变化虽然不多,也不算太大,但笔者、参赛的选手和近700名(一会场)参与观摩学习的教师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我省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在不断深化和调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和“‘三性’统一”两大主题强烈地撞击着笔者的思想,6位我省小学语文教学一流青年名师执教的12节展示评比课给予笔者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和深刻的思想启示。

启示一:小学语文教学呼唤“回归”

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与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摆脱不了“钟摆现象”,因此,只有不断地呼唤“回归”,及时地呼唤“回归”,使“回归”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永远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前进、前进进。

第一,“回归”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参加这次展示评比的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生字词”的教学,都把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作为第一教学目标,安排了充足的教学时间,设计了系统的教学程序。注意把识字、识词与写字、用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注意通过示范和讲解指导学生的书写。“集中识字”与“分步识字”结合,小“集中”大“分步”。低年段因学生拥有的字词量

少,识字量又大,在第一课时适当集中识字。中高年段因学生拥有的字词量逐步增多,识字量又逐步减小,在一、二课时中实施分步识字。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朗读训练”,都把准确、熟练、有感情朗读课文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设计有“自主练读”、“同学相互评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尝试朗读”、“感情朗读”等教学环节。朗读训练充分,朗读指导充分,情感表达充分。每一位教师都力求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语言文字”与“艺术文化”的统一,既重视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听、说、读、写、书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又重视引导学生品味、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哲理、精神、美等内容。在大“统一”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年段、不同教材,又有小“侧重”。低年段多侧重于“工具性”和“语言文字”的学习、训练和使用,而中高年段多侧重于“人文性”和“艺术文化”的感悟、提炼和拓展。

第二,“回归”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参加这次展示评比的每一位教师都遵循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教学规律。第一课时,开课首先安排几次阅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或提炼主要内容;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划分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有时还安排深入学习一小部分具体内容。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精读句段,深入学习各部分内容;最后又通过“整体感悟”、“升华提高”或“拓展延伸”等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回归,再回到课文整体。每一位教师都遵循了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再回到“思想情感”的规律。开课先“以境诱情”、“以言诱情”、“以情诱情”,确定情感基调,奠定情感基础;课中“读文生情”、“披文入情”、“品文悟情”,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和所蕴含的情感,学习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技巧和方法;结课时“回味体情”、“升华激情”、“共鸣抒情”,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与作品和作者的情感达到一致,实现共鸣和升华。每一位教师都遵循了“读思结合”的规律。教学过程动静结合、动静搭配、动静交替,既有“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浮想联翩”,又有“专注练习”、“凝神静思”、“潜心悟道”。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节奏感强,教学效果好。

第三,“回归”学生的发展。参加这次展示评比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深度等方面的选择,给予学生很多鼓励和赏识,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每一位教师都精心设计了各项训练的程序和层次,特别是“双基”的训练,教师都精心安排了多次反复的训练程序,既有“点”(个别学生)的训练,又有“面”(分组和全班)的训练,有时先“点”后“面”,有时先“面”后“点”地进行训练。经过多次反复地训练,学生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从“知浅”到“知深”、从“不熟”到“熟”、从“不精”到“精”的发展变化过程,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每一位教师都注意把“教师的提问、引导和总结”巧妙地转化为“学生的发现、感悟和表达”,把“教师个人的才能”巧妙地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才能”。教师尽量控制和减少直接提问、引导讲解和概括总结,多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参考资料等后自己发现和感悟到知识和方法,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进行初步地运用。教师尽量少读、少讲、少示范、不表演,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习、多表演。这一转化,转出了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转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张扬与发展。

启示二: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三性”统一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定是也必须是“有趣性”、“有效性”和“有用性”三者的兼备、三者的平衡、三者的融合。其中,“有趣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效性”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有用性”是教学成功的根本目标。没有“有趣性”作为前提,“有效性”和“有用性”将失效大半,甚至无从谈起;没有“有效性”作为基础,“有趣性”也就失去了意义,“有用性”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没有“有用性”作为根本目标,“有趣性”和“有效性”就都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动力,失去了价值。

第一,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有趣性”的实际价值。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参加这次展示评比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把握住小学生好新、好奇、好玩、好动、好胜的特点,瞄准学生的情趣点,或创设情境、或质疑问题、或设置悬念、或巧布难关、或轻拨心弦,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入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视频、音频、文字等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声色俱佳,多重互交,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情境化,真正实现了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完全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沉浸在情境之中,在情境中读、情境中思、情境中悟、情境中练、情境中议、情境中说、情境中演,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多种能力都得到发展。做到了知识生动、形象,学习轻松、有趣。每一位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心选择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新颖。特别是一些趣味性强、游戏性强、活动性强、时代性强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枯燥重复的生字、朗读、背诵等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第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程度。参加这次展示评比的每一位教师都能从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上全面确定教学目

标,然后依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标设计教学程序,依标选择教法和学法,依标实施练习与评价,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每一位教师都注意提高教师指导作用的针对性,针对教学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共性问题、学困生问题、发展性问题等进行指导。基本做到了共性问题全班指导,小组问题小组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每一位教师都在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多方预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情,结合教学实情,及时调整教学,及时生成教学,保证了教学的完整与成功。每一位教师都注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评价、矫正、补偿机制,注意教学中学生出现的一点点错误、含混、不畅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训练、及时掌握。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有用性”。参加这次展示评比的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读书的姿势、语速和语调,从写字的姿势、笔顺和结构,从读书与动笔、读书与思考、读书与联想等的习惯上来要求学生和培养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注意使“读写结合”、“讲练结合”、“学用结合”,教学都精心设计了写字、写词、写句、写片段、写小诗、写感言等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方法及时转化为能力和作品。每一位教师都加强了语言的积累,注意引导学生在多读、多品的基础上,多诵、多记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经典课文,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每一位教师都做到了教态亲切,情感饱满,语言准确、流畅、富有魅力。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和深情时时感染着学生,以自己的激情点燃了知识。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多用激励和赏识,最大限度地呵护、保持、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启示三:小学语文教学“艺无止境”

小学语文学科因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无论在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深度与广度的把握、课外教育资源的选择与运用、学与用的结合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对教师的语文素养与百科知识、社会经验与文化品位、教学的技术与艺术水平和能力等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当前,各个版本的新课标小语教材中高段的许多课文,其生活背景、语言技巧、文化内涵等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这就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这次参加展示评比的部分教师的教学也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遗憾”,留下了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探讨的问题。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和思考,使读书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除了多读教材和教育理论书籍外,还应该多读一些文学、文化、哲学、美学和科学常识方面的书籍,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逐步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逐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逐步提高教学技术与艺术水平。从而更准更好地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广度和多重文化内涵,设计出符合学生“多重发展需要”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兼备”的“开放型”语文教学。

呼唤野性的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 文本编制 解构主义 阅读策略 野性 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72-01

“风俗的链条锁不住游牧部落跳跃的古老渴望;寒冬萧条,沉沉睡去,野性将唤醒凄厉的诗行。”——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特级教师赵谦翔针对中学的急功近利、唯考是图的“灰色语文”提出回归生活、回归审美的“绿色语文”;王君老师给语文穿上“青春”的外衣;谷春明先生提倡:语文就是语文,无需着色!我觉得他们都是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实践,用独特的方式完成对语文课堂的研究和探讨,完成和学生的合作。语文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样的呈现方式?历来无定论,也不该有个定论。因此,我觉得这些提法都是个性化的理解,都是老师们多年实践形成的宝贵智慧。就此我也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语文,需要呼唤野性!野性的语文应该是自由的、开放的,当然也应是有效的。

一、文本的选择——从唯“本”是从到以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也意味着教材的革新。我国是“多纲多本”的教材编审体制,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质量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文质兼美”是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一贯坚持的总标准,但是各地对于这个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显然各有不同。由此语文教材遭遇很多的质疑和争论:有人说时文太多,有人说古文比重太轻,有人说编写结构不合理……一时间让一线的教师们也无处措手,造成很多尴尬。

为此,老师们就不能唯“本”是从,应该大胆地改变。比如改变教材的编写结构,比如补充大量的经典篇目,比如不要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明天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虽然编者有他的“理由”)等等。只有在教材使用和课外文本补充时,更加大胆一点,才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悲剧——毕竟那一套教材不能适合各种地区学生的需求,不能适合所有教师的需求,只有大胆地同中求变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二、文本的解读——从一丝不苟到一丝不挂

中学教师对于文本解读是一丝不苟的:从文本的声音层面(节奏、格律、谐音),到意义层面(字词句),到文学形象(抒情文学意象、叙事作品形象),到作品的艺术世界(形象系统、意象系统),再到作品形而上的意义(美学的、哲学的、宗教的、伦理的、文化的),最后到作品的艺术策略(叙事视角、叙事结构、诗歌结构、叙事声音等)。更为重要的是面对课本中诸多经典作品的解读,老师们更是受制于权威照本宣科地阐释——先将某位作者奉为大师,将其作品尊为经典,让学生先入为主地认定这种地位,将充满无限解释可能性的作品压缩为教条式的结论,这就意味着思维的僵化和思想的禁锢的开始,导致学生阅读的自由精神和思考时批判意识的丧失。

“解构主义”之父雅克﹒德里达认为,文本中尽力掩饰的那些细微裂缝是作者思想矛盾的症候,解构式阅读不是为了得出结论,当然也不是对阅读对象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阅读。通过对这些被压制、被掩饰的裂缝、矛盾、转折的分析,读者往往能得到关于作者的全新的认识。比如《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是疑问还是设问?显然不是疑问,杜甫难道不知道丞相祠堂在哪里吗?但如果仅仅是设问——接下来他确实回答了“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样的设问有什么意义呢?再如《琵琶行》,既然诗人为琵琶女的琴声吸引,为何邀上船后又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地调琴?其间又有怎样的意味?相信这样的解读是相较于传统理解的一种突进甚至是颠覆,但它充满危险和野性,也充满生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难以言说的。

从一丝不苟地面面俱到、遵照传统,到一丝不挂的解构,就像洗去一身灰尘的清爽自在,是对教师内心自由、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就像徐志摩说的“作客山中的妙处,在你永不需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蓬草,不妨纵容你的穿着,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不妨让我们对课本解读时多一份狂野,少一份战战兢兢、左顾右盼,让文本自身的野性自由地散发迷人和持久的魅力。

三、课堂的对话——从一花独开到万芳竞放

对话式教学成为现在课堂改革中一个非常“热”的话题。然而大多数老师都将对话式教学理解为课堂讨论,理解为“引导式”教学,理解为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理解为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就放弃了对话的引导权,把对话停留在简单的一问一答上。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不假思索,立刻举手,然后教师指名回答,再补充讲解,之后再提问下一个问题。如此循环往复,是典型的一问一答的“浅对话”。但本质上,从设计对话情境、发起对话话题,到划定对话范围,再到评价学生的话语表达,一直是教师在操纵着对话过程。其实,真正的对话式教學中,关键在于读者自身的主体性被充分激发,这意味着教学中消解教师权威,不能发布行政长官式的命令。老师也应该放下身架参与到课堂上来,比如有老师讲到《长亭送别》当堂高唱李叔同的《送别》震撼全场;有位女教师上《雷雨》时,主动和学生一起参与表演话剧,甚至由老师来穿着旗袍演出繁漪,惊艳全班,赢得阵阵掌声。老师主动把自己的权威意识放下,师生间瞬间就拉近了距离,为彼此间的对话创造了机会。

呼唤幸福的语文课堂 篇4

反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 我们往往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却忽视了自己作为师者倾听的作用。教师有意无意、有形无形的“失聪”现象并不罕见。因此, 我们有必要探询教师“失聪”的根源, 让教师“倾听”理性地回归小学语文课堂。

一、教师“失聪”的根源

1.自我中心导致“偏听”。

人们习惯于关注自我,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这一现象定义为“自我中心”, 意指一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周围世界, 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古人云:“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然而在语文课堂上, 部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只关注解读文本时自己形成的观点, 偏爱倾听与自己观点相似的意见, 并试图引导学生表达出老师认同的观点, 对不同的意见往往是置若罔闻, 这样常常错过聆听不同观点的机会。有些教师存在明显的倾听选择性, 往往对自己喜欢的学生、期望的内容, 才会积极关注或着重强调, 而对发言不清晰、表达不流畅或所说内容偏离自己预设轨道的学生则缺乏倾听的耐心。

2.目中无人导致“假听”。

语文课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可不少语文教师缺乏热情与激情, 眼中没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导致教育过程中“生命的缺席”, 目中无“人”的现象随之出现。这里的“假听”是指教师摆出一种虚假的倾听姿态, 表面看来似乎在接纳学生的声音, 但事实上他心灵的通道是关闭的, 连一只耳朵也未打开, 或者是“东耳朵进, 西耳朵出”, 不对学生的发言作任何接纳与回应, 将学生的言说拒于耳外。他们只被动地听学生讲述内容, 而不积极响应, 待学生说完后, 继续沿着自己预设的“轨道”滑行。

3.心中无法导致“错听”。

教学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而是创造与开发课程的过程, 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生命体, 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出现经验与认识的差距, 出现思路与方法的不同, 出现思想的相互碰撞和情感的相互感染。但一些教师因为对教材钻研的不够, 对学生研究的不深, 教育机智、语文素养不足, 无法做到心中有案, 行中无案, 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他们常常不能准确地听出学生发言的不足或错误, 及时进行纠偏和引导, 不能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 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从而“错过”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

一位青年教师教学《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 一切都按照课前预先设定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师生双方共同品读欣赏“春风吹绿了柳梢, 吹绿了小草, 吹皱了河水, 吹鼓了杏树的花苞”一段, 很多同学都对“绿、皱、鼓”三个词大加赞赏, 学生却提出异议:“第二个‘绿’不仅与前文重复, 且明显是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借’来的, 不如用‘醒’字好。”由于这一“不同的声音”是意料之外, 教师似乎感觉难以驾驭, 于是只以“你的见解很有个性”虚晃一枪式的表扬便匆匆带过, 错过了极为宝贵的教学生成资源, 错过了聆听儿童独到见解的机会。

4.心不在焉导致“漏听”。

所谓“漏听”是指倾听者被动消极地聆听发言者的部分内容, 常常“过滤”掉了讲话者通过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或只关注发言内容的某一细节, 而不能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整体意义。当学生发言时, 教师有时“听而不闻”, 几乎没有注意说话人表述的内容, 心里考虑着其它毫无关联的事情, 或内心只是一味地想着辩驳、应对。当学生说完了, 才突然觉醒, “嗯……喔……好好……哎……”, 略有反应, 其实是心不在焉。也有的只听学生讲, 但不关注学生的感受, 只注意表面的意义, 而不去了解隐藏的意义, 甚至在未聆听所有的表述前, 已对内容做出了主观臆断。这种层面上的倾听, 常常导致“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片面和断章取义现象的发生, 失去真正全面交流的机会。

二、教师“倾听”的回归

日本学者佐腾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 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正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述说与相互倾听, 才能构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构建这一“生命磁场”的过程中, 教师倾听意识的回归和倾听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

1.倾听文本蕴含的真义。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学生—文本是对话关系, 所以倾听文本也成为一种必然。选入教材的每一篇作品都蕴藏着一个丰富的世界, 那是作者整个心灵世界的真诚敞开。作为带领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平等中的首席”的引导者, 除了对文本理解透彻继而升华内涵外, 还要带领学生亲近文本, 接纳文本的意义, 体验每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逐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认知结构, 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对话者。因此教师需静下心来用心倾听, 用心体验, 在真诚的倾听中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细心琢磨语言, 领会言语的意味, 透过文字符号倾听文本中人物及文本背后作者的声音, 准确把握文本蕴含的真义,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 引领他们探寻深入文本内核的“最佳路径”。

以古诗词的解读为例, 我们可以以“普通读者”“诗 (词) 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教师”的不同身份, 多维解读诗作, 透过诗句表象走进作品内核, 倾听作者“最真实的心跳”。只有这样, 课堂上的引领才不会背离诗人的心灵轨迹, 教学才不会曲解诗人的本意。要把自己当作诗人, “身临其境”地揣摩、体察, 感同身受, 力求还原抑或再建, 以与诗人“息息相通”。要以诗人的视角领悟诗句的原始意义。诗句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其源初本义为何? 解读要力争准确还原文字传载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逼近诗人的本义所在。要潜入诗作, 关注诗人生平、诗作诞生的生活和写作背景, 以接近诗人的情感面对诗句。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千古名作, 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 更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在小学高年级教学这首诗时, 我们不能仅仅抓“绿”字做文章, 让学生感受江南春天的美丽, 还要了解《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已年过半百, 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时的他再次被起用为相, 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 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 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 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 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显而易见, 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 字里行间也就难免贮满了忧郁、伤感、消沉之情, 也就难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其实,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离家近, 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 是说诗人离家久, 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 但当下却不能还的无奈。课堂教学前, 教师应能准确倾听这首诗最“本真的脉动”。

2.倾听言语发展的状态。

语文教育是人类言语生命的接力, 语文教师当是学生“言语生命意识”的唤醒者、养护者、传递者。教师应时刻保持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敏感, 倾听学生课堂中呈现出的语言生命、语言质量和语言状态。语文教学理论认为, 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的前提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聚会存在于一定的场所, 这个场所主要指语文课堂。课堂上学生的言语从形态上分大致有两类, 一是对文本的朗诵表达, 二是陈述性言语的表述, 比如问答、讨论等。倾听学生的言语发展状况, 要倾听言语内容, 即学生讲了什么, 也要倾听言语形式, 即学生是怎么讲的。

倾听学生的言语内容一方面要关注言语所表达的意义, 另一方面要关注言语所包含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等。就学生的文本朗读而言, 言语的意义就不再是教师倾听的重点, 教师要着重倾听学生能否传达出和文本相近的“个中滋味”, 即平常所说的能否读出感情, 是否有感染力等, 能否“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就学生的表述言语来说, 教师首先要听的自然是他讲得对不对、准不准、好不好, 其次就是倾听其情感思想内涵。既要捕捉语言与语言交汇中撞击的声音、语言与语言摩擦中擦出的火花, 又要能听出声音和火花背后承载着的价值观、情感、思维, 以及微妙的语言质量。教师要仔细辨别学生说话的语气、神态, 听出他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把握学生的内心活动及言语背后隐藏的本义。

教师倾听学生言语发展的状态, 要关注言语积累、言语理解、言语运用等内容。课堂教学中, 不但可以设计专门的言语训练专题, 更重要的是能将言语训练“融化”在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言语情境”中进行, 以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们来看一位教师就一个词语展开的生动细致的言语训练:

师:“兑换”是什么意思?

生:“兑换”就是调换的意思。

师:我是老师, 你是学生, 咱们的任务调换一下, 能用“兑换”吗?

生:“兑换”就是交换的意思。

师:我拿港币, 你拿铅笔, 咱们交换一下留作纪念, 能用“兑换”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这个词用在哪个方面?

生:“兑换”的意思是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

师:好, 现在我拿一角人民币, 换你一美元, 你换不换? (学生摇头) 你怎么不肯换了?你刚才不是说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吗?想一想, 这句话里还少了些什么?

生:“兑换”的意思是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 但它们的价值必须是相等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要有这样倾听学生言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语言, 理解他人的语言, 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

3.倾听思想情感的流动。

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教师倾听是对儿童观的把握, 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 是对教育教学要义的领悟。语文教师要注重所教内容的价值取向, 也要避免“趋同心理”, 注意倾听孩子独特思想的萌芽、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如学生对“司空见惯”问题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现象的诘问、对文本教材的质询、对教师观点的怀疑等。对于提得不够好的, 教师也应耐心倾听, 善加引导, 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情感体验走向真切。

如《小鹰学飞》结课阶段, 教师正通过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加深感悟、内化课文语言, 一位学生突然对教材“开火”:“课文中老鹰的要求太高了, 不管小鹰怎么努力, 他都‘摇摇头’不满意。”不少同学深有同感:“就是!一点表扬、鼓励都没有, 小鹰哪有继续向上的动力啊?”面对意外, 教师认真倾听, 并立即预见到学生的情感、心理出现了新的需求: 他们不喜欢老鹰严厉的教育方式。于是果断调整教学进程, 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 按自己喜欢的教育方式修改老鹰形象。学生喜出望外, 你一言我一语, 不一会儿便塑造出既高标准严要求, 又善鼓励会引导的老鹰形象, 学生在修改基础上的表演也更生动、传神。

课堂倾听的根本目的就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教师潜入儿童世界, 倾听儿童思想情感的个性表达, 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自由、敞亮。

总之, 教师倾听意识缺失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课堂, 教师有效倾听缺失的语文教学是有缺陷的教学。有了教师“倾听”的理性回归, 语文课堂才会成为言语成长的课堂, 成为智慧碰撞的课堂, 成为真情流露的课堂, 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科学, 2001 (7) .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4]胡海舟.新课程语文教育探索[M].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8.

[5]李如密, 宋立华.课堂教学倾听艺术探微[J].中小学教育, 2010 (3) .

让语文课堂更加幸福 篇5

“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哲学家周国平一语道破了儿童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感到学习的幸福了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吗?”据一份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幸福现状的调查报告》 显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幸福感”普遍低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文的学习“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找寻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密码”,唤醒他们对母语的热爱,语文课堂的向往,引领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收获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他们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拥有成就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幸福,体验美好。

一、融入游戏元素,让天性在“游戏课堂情境”中释放幸福

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天才。爱玩、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只有顺应儿童的天性,与儿童的天性合作,学习才能成为儿童的自觉自愿、自主独立。可是,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分数至上的功利思想影响下,教师教得一本正经,学生学得小心翼翼。机械的训练、繁琐的讲解、沉重的负担,让语文课堂变得无趣、无聊、无奈,“幸福感”也渐渐远离了语文的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游戏元素,唤醒并激发儿童的游戏精神,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儿童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以自由丰盈地生长”。游戏元素,它可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可以是一则令人捧腹的小笑话,可以是一句幽默机智的点评,甚至可以是一句调侃味十足的方言。它让学习隐身为游戏,让游戏化身为学习。它把快乐还给学习课堂,让幸福浸润师生的心灵。但它不是为玩而玩、为乐而乐,它蕴含着快乐因子,却更指向了言语学习的目标和儿童精神的成长。融入了游戏元素的语文课堂,儿童的身体获得自由,心灵得到舒展,思维得以开放,学习的幸福当然也就会如期而至。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入阶段,笔者设计了“翻纸牌”的竞猜游戏。游戏共出示四张扑克牌,看谁能根据前三张的提示最先猜对第四张牌。游戏开始,笔者先告诉学生,第四张牌里藏着的是一位人物。随后,笔者依次翻出了“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竞猜非常激烈,课堂也相当热闹。随着竞猜的深入,鲁迅先生忠于革命、关爱儿童的伟大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渐明晰起来。当揭开第四张牌是“鲁迅”时,教室里一片欢呼,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样的竞猜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既展示、交流、检测了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对鲁迅生平的了解,实现了“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目的”和“手段”的有机统一,“发展”和“幸福”的同步实现。

二、展现语文魅力,让课堂在“丰富本味体验”中充盈幸福

“没有一门课程,如语文般给人抑扬顿挫、低回婉转的感觉。”“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像语文这样让人如此畅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语文是一门浑身都散发着迷人魅力的学科。走进语文,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浩瀚辽阔的“情的海洋”。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让他们在诵读中体验音韵之美;在品味字词中,体验情感之美;在拓展意象中,体验文化之美;在关注形式中,体验表达之美。在言语实践中,培养语感,启迪美感,触发灵感,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润泽自己的情感世界,灵动自己的言语智慧,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语文的课堂要洋溢着语文的本味,要努力把语言中的文化部分、美的部分展示出来。如有位教师对“同学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的“沐浴”一词教学时,没有采用“看字形、猜词义”的传统教法,而是先给学生介绍汉族的“洗浴”文化——在古代,“沐”和“浴”都带有“洗”的意思,但是洗的部分有不同,用词也非常有讲究,洗手叫“盥”,洗脸叫“靧”,洗头叫“沐”,洗身叫“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句子进行理解,因为学生对“沐浴”的本义与引申义有了充分的理解,所以理解更多了几分诗意和浪漫——学生从头到脚都被温暖的春光所浸润与包围,身上没有一处地方“遗漏”,那是何等的惬意呀。

三、实施自主学习,让儿童在“自我实践选择”中创造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获取幸福的途径很多,怎样的环境才能够使他们获得幸福呢?答案是当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时,他们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我们必须践行“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儿童自主选择的权利,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儿童,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儿童,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儿童。通过“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发言”,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提升语文学习的幸福感。

在即将完成 《九色鹿》 一文的学习时,一位学生质疑道:“九色鹿能救人,说明它是头神鹿。那当它遭遇围捕时,为什么不借自己的神力脱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九色鹿只有一个人,寡不敌众;有的说,九色鹿手无寸铁,当然无法战胜军队;还有的说,如果九色鹿借神力脱险成功,国王依然会重金悬赏捉拿它,它也永无安宁之日。国王不会觉悟,调达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此时,教师向学生补充了这则佛教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调达面壁思过,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中的第127尊。顿时,学生的思想闸门又一次被打开:“我觉得,九色鹿再次成为了调达的救命恩人。第一次是给了调达生命,这一次是拯救了他的灵魂,让他悔过自新。它帮助调达实现了从‘小人’到‘人’最后成为‘神’的蜕变。”“九色鹿真是太善良了,落水救调达体现了它‘与人为善’,愤怒斥责调达体现了它‘劝人为善’,它是完美的化身。”“九色鹿机智脱险,其实也是在启发我们:以后遇到不诚信的人时,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沉默不语,而要据理力争,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自己,维护正义。”自主学习是一杆秤,是衡量儿童语文学习能否幸福的重要标准。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敞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深度的探究。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九色鹿深刻、全面的认识,更多的是自主阅读、专心思考、幡然醒悟、自由表达的乐趣和幸福。

四、设计智力挑战,让儿童在“超越生命智慧”中享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在 《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中指出,儿童学习幸福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么“一问到底”,让学生在浅层次的问题中“打水漂”;要么“一讲到底”,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心情愉悦,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却在逐渐钝化。正如张康桥老师所言:“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坚持不懈的思考,并从思考的地方生长出自己的思想与语言来,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机会,挑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发展自己的语言,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需要学习富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深度参与。在张康桥老师执教的 《九色鹿》片段中,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用两三句话总结自己读出了什么,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不停追问:“你善良吗?你英明吗?你任性吗?你诚信吗?”学生开始走向内省,接着通过出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等三句先哲语录,帮助学生将思维引向新的制高点。到此,他并没有停止,而是进一步制造矛盾:“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假如你是九色鹿,你救还是不救?”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救,张老师并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而是建议学生读完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 之后再作回答。当再次问起“救还是不救”时,学生的回答更为理性和睿智——要救,首先救灵魂。在整个片段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在不断的肯定否定、思辨抉择中,过着紧张而幸福的智力生活。

五、开放学习时空,让儿童在“享受语文生活”中恒久幸福

生命的幸福,总是和个体全方位的生活相关。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在与文本相遇的过程中,在与同学论辩的过程中,在享受语文生活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的生活拥有开放的空间享受,那么他就是幸福的。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幸福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幸福密码其实就是儿童心灵自由的出口和生活的入口。

(一)打开语文课堂的窗户,全方位向儿童开放,充分享受幸福的语文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儿童语文的学习,生活不能缺席。因为只有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儿童才能产生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语文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幸福。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依然喜欢把语文教学限制在狭小的课堂上、在有限的课本里。学生认认真真地读着一本语文书,辛辛苦苦地做着无数道练习题,语文的学习“疏远”了生活,“屏蔽”了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把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伸延,引“生活”这一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大语文”“语文生活化”的理念观照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语文课堂呼唤另类的教与学 篇6

没有质疑的教育是可怕的教育。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学生的第一要求就是听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听家长的话。有一次,家长把那道数学题拿过来一看,发现此题存在着严重的错误——不用说小学生,即便是数学大师也永远找不到答案!仅仅一道错题,让一个孩子折腾了大半个晚上,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多大的创伤!反过来一想都是顺从惹的祸。孩子相信老师,相信老师布置的作业,相信教科书和教辅材料,所以不会去思考“既然计算不出来,是否本身这道题”是错误的命题,更为可悲的是教师也没有去质疑教科书和教辅材料的正确性!是啊,教材是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由专家编写的,怎么会有错误?然而,我们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将教师和孩子全都套了进去——弱化了批判精神,养成了顺从意识,同时剥夺了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太像一节正规的课了。教师一本正经地教,学生一本正经地学,即便有一些小组交流,也是常常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导入、讲解、段落划分、主题归纳、朗读、写字、布置作业……一堂课下来,没有欢笑,没有快乐,更多的是程式:刻板、僵化、冷峻。结果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烦。我们的语文课,已经“教育”化、程式化了。语文课不断强化的是教师教的程式,而不是学生学的过程,其实我们面对的是八九岁的孩子,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有他们的思维,有他们的生活,现在,我们把他们当作一个教育客体来看待,从我们成人的角度出发,去教导他们,束缚他们,怎能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呢?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讲《乌鸦喝水》,短小的一篇童话,老师反反复复的不厌其烦地挖掘、分析,恨不得把每一个字讲透。我坐在那里都听得索然无味了,更何况孩子!然而,怎样的教与学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致,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幸福呢?我认为应尽可能地倡导语文教与学的另类,另类不是天马行空的,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和哗众取宠,而是一种回归,回归到研究学生学的状态和过程中去,回归的关键是教师自己替学生当梯子,关键是自己的智慧转化为课堂的生产力,让学生的生命状态不是停留在“满分”,而是“满意”,甚至“满足”的过程。

一、另类来源于教与学形式的创新

我们的语文课太过强调循规蹈矩,教师就像是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人,从导入、讲解、段落划分、主题归纳、朗读、写字、布置作业……按部就班,不敢遗漏了某一知识点,而误人子弟,教师一味地成为批判家、思想家、文学家、技术家,离开了自己和学生每天面对的灿烂的生命,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真。教育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是支持儿童的表达,让其在表达中探索和发展?还是用成人的东西去灌输经验,规范行为?后者,往往让儿童从开始的一百种语言,到最后只剩一种语言。往往可以硕果累累,最后只剩下一个苹果,语文的这棵大树上只剩下一种思想,那便是顺从。原本生机勃勃的课堂,逐渐变成了一潭沉闷的死水,学生一上课便愁眉不展,味同嚼蜡。于是,我尝试着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试图从形式的更新来唤起学生对语文的那一份久违了的热情。在阅读课的第一课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去找问题,准备来考考大家,但事先声明,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必须心中有数。学生听了我布置的任务,顿时欢呼雀跃起来。第二天,一张张小纸片上端端正正地写满了他们自认为最有难度的,最能出彩的,最得意的问题。我看了,顿时欣喜若狂。那一节课,学生学得开心,我也教得轻松。另类的教与学使课堂上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出奇异的火花,学生不再禁锢在想象的牢笼中,不再接受文字的折磨。在孩子的眼里,需要的是表现。我们的语文应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学习空间里,这里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更多的是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另类就是要让学生畅所欲想,畅所欲言

直到现在,说起创新教育,有些教师首先想到的往往只是思维品质和具体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我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说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敢想”“敢说”。而学生一旦获得了思想解放,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往往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解放思想,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作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学生愁眉紧锁,往往写来搜肠刮肚,写出的东西却是不知所云,不堪入目。对于教师来说,每每给学生批改作文,也是一种折磨。怎样让学生乐写,已经成了作文教学的一种瓶颈。造成这种瓶颈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我们要求的表达结果和学生想要表达的东西往往是南辕北辙的,我们的要求往往太正规,例如,写爸爸、妈妈,必定要表现出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对人的热情,对工作的负责等等。写出来的人物往往千人一面,我在出现类似的数次情况后,试图突破此瓶颈,作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写我的爸爸、妈妈的题材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说说父母最特别的一面,可以是优点,也可以是缺点,这时学生原本紧锁的愁眉展开了,学生纷纷畅所欲言,我的爸爸是个抽烟大王,我的妈妈爱唠叨,我的妈妈常常丢三落四等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父母形象跃然口中,我继续鼓励,让学生举例说说,到最后形成文字时,真是畅所欲写。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给学生以心灵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新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性可言!我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

三、另类的教与学绝不是天马行空

另类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但创新绝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的课堂连鱼都没有“送”,还谈得上授学生以渔吗?我们常常在大声疾呼要课堂创新,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有个人的特色,但却抛弃了教育中的一些最根本的理论,缺乏理性的思考。往往是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另外,创新需要方法和理性的指导,否则,只会是一场闹剧,和一次头脑热的演出而已。创新是建立在方法和理性的积淀和沉积之上,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创新才会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创新才会如清泉般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让语文的教与学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堂呼唤绿色提问 篇7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现状

1、随意的零碎的粗放式提问

语文课堂最忌讳的就是完整的一篇课文被教师破碎的提问搅得浑浊不堪, 全无铺垫的碎问只能导致教学目标的流失。随意提问, 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 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 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

2、呆板的生硬的机械式提问

对话的沉闷主要在于教师对问题的预设意识不强, 问题的预设应具有生成性特点, 要注重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 不问而问, 寓问于过程, 寓问于学生的阅读情感表达, 这应该是提问的艺术之道。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导致的后果令人堪忧。在语文教学中, 只有当学习者能质疑, 会质疑, 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二.课堂绿色提问的主导意义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提问设计。“优化”一词最早见于前苏联教育家班巴斯基的“优化”理论, 其最基本的内容, 指的是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取得最大的效率。借用环保低碳一义, 笔者姑且把那些去除冗杂随意模糊生硬而变得纯净低耗有效的提问设计称之为“绿色提问”。

绿色提问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 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提问要与学生提问同时考虑,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 问人之所未问, 发一问带动全文, 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三.绿色提问的实施策略

1、把握学生主体。把握学生主体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 即教师要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尚需知道什么或急于了解什么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是教师还要主动寻找与学生思维的契合点。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建立在长期了解、熟悉学生的前提下, 能想学生所想, 思学生所思, 从学生的神态动作、言谈口语中了解学生的疑惑, 从而选准突破口, 瞄准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的交汇点, 然后巧妙设问, 一定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因材提问, 区别对待。因此,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长、弱点设计出一套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组合题”, 也称分层设问。

2、把握课堂节奏, 做好起承转合。

(1) 创设情境, 激疑成趣。初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不强, 但思维活跃, 想象力丰富。这时, 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面、画面, 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就能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样的提问,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2) 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 为此, 教师应当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学生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 也就意味着思维在进行,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 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 我们读《孔乙己》, 眼泪却流不出来, 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 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 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 《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 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便使学生形成“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 孜孜以求, 加速思维。

(3) 曲直相间, 引人入胜。古人云“为人贵直, 为文贵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于设问, 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换个方式, 让学生体会曲径通幽之感。在《绿色蝈蝈》质疑细读这一环节中, 笔者设计:普通的蝈蝈真的有那么完美吗?针对蝈蝈同类相食的事实, 有人认为法布尔对蝈蝈的喜爱甚至到了偏袒的地步, 你是怎么看待?引导学生细读第10、11节, 体会了作者对蝈蝈同类相食的现象的确是相当包容的, 在他的笔下它们似乎是他的孩子, 作者对它们充满着包容、理解和喜爱。

小学语文呼唤“绿色课堂” 篇8

一、情感———绿色课堂的基调

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并列为三维目标之一。语文课堂远离了情感, 那只能是一潭死水;语文教师没有了情感, 也就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 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含的情感相吻合, 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 和谐自然。

1. 教师:

激情飞扬。教学是一门充满激情的艺术,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 使文本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三者“共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有人如此描述课堂上的语文教师:“上记叙文课, 像感人的艺术家;上说明文课, 像严谨的科学家;上议论文课, 像雄辩的政治家。”这是在告诉我们,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无论上什么课, 都要激情飞扬。授课语气要随内容的变化而抑扬顿挫、引人入胜。教师要以自身浓厚的情感来感染和打动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学生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强化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陶冶学生的情操。

2. 学生:

兴趣盎然。习作是让许多中高年级学生头疼的问题。一说起要写作文, 学生十有八九是愁眉苦脸的。教师也时常为此烦恼。可有一次作文课, 改变了笔者以往的看法。记得那次作文要求描写一个小实验, 为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写小实验的方法, 笔者决定在课上进行一次“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这一招果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比预料中的还要好。他们聚精会神地关注着整个实验的过程, 注意了鸡蛋在水中的一点点变化, 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好奇与热情, 随后就把各种感受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篇真实的习作, 在他们的习作中没有言不由衷, 没有词不达意, 有的只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试想, 这样的作文课谁不喜欢呢?这节课也给了笔者深刻的启示:语文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效———绿色课堂的关键

1. 营造自然和谐的氛围。

语文课堂应该追求自然和谐的氛围, 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简单目标, 用心跟文本作平等的对话, 用情与学生作真诚的交流, 让语文课堂多一些自然的真情流露, 少一点刻意的做作安排。真正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建立的一种平等、民主、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 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思考、质疑、提问,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

2. 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

只有适合本课教学的, 确实能清楚明了地让学生学得知识、掌握技巧、懂得道理的就是最好的方法。语文课堂, 方法不在多, 而在于确有实效。语句优美的散文, 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在读中想象画面, 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琅琅上口的诗歌, 可以引导学生诵读积累, 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通俗易懂的说明文,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解疑, 学会说明方法;条理清楚的说理文,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 了解作者说明道理的方法……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一般文章的共性特点, 理清文章脉络, 掌握写作此类文章的方法, 以便迁移运用, 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3. 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旨。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 是学生展示语文能力的舞台。老师不能固守着“教师———课本”两大中心, 不能为了一个优秀的分数, 而给予学生一个个标准化的答案, 从而牢牢地捆绑住学生灵动的个性、多彩的思想。只有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这才是学生们所向往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课堂。

4. 进行合理多元的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对学生发言不能简单判断“对”、“错”、“好”或“不好”, 而要蹲下身来, 从学生视角去理解、感受, 引领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陶醉于快乐学习。

对学生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 教师不能简单否决, 而应该恰当地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都可以;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课堂评价、课外评价都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都可加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生活———绿色课堂的生命

1. 陶冶性情, 树立人生观。

语文课文, 是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语文课堂, 就是要通过这些文字,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 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 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 《微笑着面对一切》《海伦·凯勒》《轮椅上的霍金》《诺贝尔》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郑成功》《虎门销烟》《钱学森》《梦圆飞天》让我们牢记爱国高于一切、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的伟大责任;《石头书》《大自然的文字》《狼和鹿》《特殊的葬礼》让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以及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

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孩子, 用心呵护他们纯真的心灵, 让他们在一篇篇美文的学习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 走进生活, 焕发生命力。

语文课堂, 有优美的自然环境, 有美妙的童话寓言, 有伟大的英雄人物, 有深奥的人生哲理……每一行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 都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 荡漾着生命的活力, 我们应该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 努力将语文课堂向生活拓展, 往社会延伸,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投身自然, 接触社会, 融进生活, 激起智慧的浪花, 唤起澎湃的激情, 焕发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堂呼唤创新思维 篇9

一、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思维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使学生主动的去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并把克服困难当成是一种享受。但如果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则很难让学生不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 那么后续的教学操作即使再精彩都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那如何让学生把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呢?一个好的导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 扣人心弦,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渲染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山市》时, 可以先展示了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 在学生惊叹之余, 马上设疑“海市蜃楼是怎么形成的”“那你们了解‘鬼市’吗?”“‘鬼市’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呢?它和海市蜃楼有什么联系?”这一系列有悬念的问题, 会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 接下来学生会主动去探究, 去寻找。在这种想求明白和想学习的跃跃欲试的状态下, 创新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的语文中教师是注射器, 学生是接收容器, 教师说的头头是道, 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因此教学方法法必须改进。

1. 创设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以往我们的教育都是老师讲, 学生听, 而新课程提倡的创新教育是一种合作性教育,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思维驰聘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所拥有的创新能力的自信, 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索、思考, 善用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 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状态之下。在创新教育的课堂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是个引导者, 要留给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 鼓励学生创新, 在宽松的课堂中让学生敢于创新。

2. 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开发, 鼓励学生独立地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求得多种答案,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龟兔赛跑的故事, 大家都很熟悉, 传统的观点都是兔子因骄傲而失败, 乌龟不气馁坚持到底取得胜利。但我们何不引导学生从新观点、新角度大胆质疑:“兔子睡觉的原因仅是骄傲吗?”“兔子值得跟乌龟赛跑吗?”“乌龟尽管如何不气馁坚持到底, 但跟兔子再比一次的话还会取得胜利吗?”……这样的质疑不仅开阔了思路, 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只有疑, 才会思, 才能从墨守陈规中走出, 才能创新。质疑问难的长期运用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它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我认为关键要鼓励学生“放胆”, 大胆地提问。一开始学生所提的问题, 即使是杂乱无章, 甚至提得不恰当, 也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筋的一面。这样学生才敢问, 要不然连问都不敢, 何谈有质量的问题呢?而一旦学生敢问, 将问变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提的问题质量便会逐步提高。这样长此以往, 学生便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发明, 从而创新的能力也能逐步提高。

三、改善评价方法, 加强创新测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求知与求学的欲望, 而教师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提供条件和机会,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题思路, 特别是对那些非常离奇的、出乎老师预料的想法或见解, 要给以激励性评价, 这正是学生创造思维闪现的“火花”。

另外教师一定要重视开放性问题, 当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提出以后, 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与设想, 这时教师应仔细倾听, 参与讨论, 引导更多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而不要过早地评论好坏对错。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予以恰如其分的延伸, 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让学生始终处于向前向上的追逐中。我们的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出:生活是五光十色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思维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总之, 如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势在必得,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从而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向成.任强:《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新理念呼唤语文课堂的发展性评价 篇10

一、自我评价明方向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例如, 教学《木兰从军》一课中第二自然段时, 在引导学生想象练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 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自读和自评。当一名学生在读完第二自然段前三句话时, 我要求其他学生对其朗读进行自我评价。有学生这样说:“我很容易就读出了木兰焦急的心情, 但却读不出战争的激烈状况。”通过这一环节, 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这样的效果自然比他人指点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学生互评促发展

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 发展合作的学习能力, 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 相互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 为学生提供相互评价的时间和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评价,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敢于负责、善于欣赏、乐于分享的态度, 并教给学生互评的方法, 经常性开展互评活动。

同样是上面的例子, 在进行完学生自评这一环节后, 我又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你读描写战争部分的内容时语气太平淡, 没有读出战争的激烈和战场上的惨烈场面, 可以读快一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学生传递着情感, 培养了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学会了尊重别人、赏识别人。

三、即时评价树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 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 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语文学习活动中, 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实现师生之间“零”距离, 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所知所能。在教学中, 教师即时说上几句简短的、感情真切的评价语, 就能春风化雨, 使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情感熏陶, 享受审美乐趣, 获得思想启迪。

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把真挚的师生情意, 把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用富有激情的语言, 用眼睛, 用动作, 用一个会心的微笑, 用一次温柔的抚摸及时传达给学生, 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 才会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学生答得好, 教师应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 你很会读书”“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 或说不到重点, 说不清楚时, 教师应及时补充, 并对学生说“相信自己, 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 你再试试”“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 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 会读, 会思考, 你真行!”“我看到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等, 可使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 不感到难堪。教师这样即时的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语言, 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延缓评价显个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 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地给予评价。多数情况下, 这种即时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 常常是“一锤定音”, 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 助长学习上的依赖性, 使学生甘当听众。因此, 在学生交流讨论时, 教师不要立即给予评价, 要给学生充分探索新知、获取新知的时间, 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阅读, 要赏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独到见解, 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水平上都有新的发展。

例如, 在学习《晚上的“太阳”》一课第二自然段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的医生说, 爱迪生是用智慧救了自己的妈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找一找能体现爱迪生智慧的词句。学生找到的都是课文中直接描写爱迪生想出办法的句子:“突然, 他眼睛一亮:‘医生, 我有办法了!’说完, 爱迪生把所有的油灯都端了出来。医生看了看, 摇摇头说:‘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哇!’谁知, 爱迪生又搬来一面大镜子, 把油灯放在箱子上, 镜子放在油灯后面。”学生认为从这些句子中能看出爱迪生聪明, 是他想出了用镜子集中反射灯光的办法救了他的妈妈, 所以说他有智慧。这时, 班内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从描写其他人‘犹豫、痛苦、无可奈何’这几个词语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一句中读出了爱迪生非常有智慧。”他的一句话引起了其他学生的窃窃私语, 对他的回答我没有立即作出评价, 而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他接着说:“医生和爸爸都特别着急, 说明他们遇到的困难很大。其实, 爱迪生也很紧张, 但他最终想出了医生和爸爸都没有想到的办法, 所以我认为爱迪生很有智慧。”他的回答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其实, 这正是生活实践带给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 延时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 是一种信任和期待, 是一种点拨和启发。它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

呼唤诗意回归语文课堂 篇11

关键词:文本 课堂 诗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79-01

新课改前,语文教学重视单线式地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交接过渡的过程中,两手抓知识与能力,并举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步促进思考与表达的理念逐渐被提上了日程,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语文课堂亟待诗意的回归。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如果说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提供了一片沃土,那么教师和学生就是这诗意之大地上辛勤的耕耘者,怀抱诗情,依据自身的人生体验去开掘、充实自身,待到绿意葱笼,百花遍野之时,也是语文教学走进新境界之际。

1 重视诗文教学,吮吸文本诗韵

语文教学常常陷入“文化被五马分尸”的困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新教材中,学生背诵篇幅容量增大,也浮现出不少美文,这就减少了知识解析的堆砌,为语文教学的诗意化开辟了一条精神路径。

现实教育过程中,“诗意化”隐形潜藏,只是时不时被人们所忘却。纵观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美文,或犀利酣畅,飞流直下,或清新隽永,如沐春风,或瑰玮绚丽,婉转缠绵,或笔若劲风,摄人心魄,或长歌当哭,一唱三叹,情感之泉与形式之流交涌相汇。诗意的语文教学,应该把文本作为依托,借助语境营造出的特有的意象和情韵,让学生沐浴在诗歌美文的长河里,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如《离骚》中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实现了中华文化“根”的培育,不正是培养学生“可与日月争光”的赤子之心的范本吗?读霍金的《宇宙的未来》,在享受高科技研究成果的同时获取知识,了解那奇幻绚丽的科学世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品位。

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的领路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以诗词美文为工具,与无数文人墨客赋诗唱和、谈笑风生,从而在浓郁的文化底蕴中触碰到一个个湿漓漓的灵魂,受到善美雅的精神同化。重视诗词美文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性,用诗词美文特有的艺术美感充实语文教学的内涵。尤其要重视学生对诗词美文的诵读指导,表象是音域的峰波浪谷,实际心绪已经扬帆起航。让学生在诗词中歌吟前行,在美文流转的时空里停泊,忘情地吮吸其间的芳香余韵,思接千载后领会语文学习的内核。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诗词美文的欣赏,以获取文本知识为契机,结合自己层层叠叠的已知审美感悟和思维认知,在诗词美文的长河里进行生命洗礼,清扫灵性的尘埃,回归语文教学内容上的“纯真”。

2 植入诗化语言,浇注课堂诗情

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输信息的媒体之一。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急唤诗化语言的回归。语文课堂好比树身,语言就是枝头点缀的花叶:时至严冬,花叶飘零,谁还会对那光秃秃的树身产生兴趣?所以,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强调它的重要性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课堂往往如同一潭死水,学生味同嚼蜡,“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诗化语言散发出美的气息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带来阅读的兴趣,让读者“听之则笙簧,味之则芬芳”。

记得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窗外,茶花在烈日下骄傲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室内,我正和学生一起朗读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辞《我有一个梦想》,我们正和马丁·路德·金面对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歧视的现实,一起喊出自己心中的梦想,祈盼黑人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

可以想见,整个课堂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如何地浮动。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积聚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后的结晶。

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读万卷书,行走在万里的教学路上,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和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和积累,要有精神家园意识,不仅仅要作遣词造句的引导者,更是诗意和浪漫精神的制造者。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尽可能用诗化的语言去催发这一朵一朵欲放的花苞,用诗情浇注课堂,让学生在无形中耳濡目染,领略和学习文章语言和内容的无穷魅力,让诗意盛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3 实现诗心对话,培育人性的诗意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情和美。赏春江花月,喜盈满怀;临橘子洲头,意气奋发;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抱负……教师只有情由心生,才能以情传情,以言传言,去感染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味,这才是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

在教授《琵琶行》时,让学生在琵琶声中体味情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是声情并茂地范读,找准关键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继而播放琵琶乐,当学生沉浸在凄苦、悲凉的旋律中时,再让学生尽情展开想像,琵琶女的沦落,白居易的现实。学生有了这样的情感积淀,有了这样的音乐渲染,就能很到位地朗读,从而体会其间的复杂情感。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实现了学生与我,与文本的双重对话,成功地引导学生了解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

所以,教师对待文本之美应该激情地去挖掘,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于“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不断咀嚼文本,感受词语的气息、触摸文本的肤温、去聆听作者的声音。否则再好的文本也会黯然失色,“我见青山多妩媚,科青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因此,语文要强化学生对诗文语言文字的接触和感悟,搭建起心灵的对话平台,使他们得到智力的开拓、心灵的净化、人格的构建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堂呼唤真善美 篇12

语文课堂呼唤真

语文课“失真”表现在:有的语文教师一味追求所谓“课堂气氛活跃”, 大搞“花哨”和“热闹”。课件制作很精美, 图片、音频、视频齐上阵。一节课下来, 花花绿绿、热热闹闹, 教师主要运作就是点点鼠标, 学生的任务就是看看热闹, 大量的内容一闪而过, 脑袋里却是空空如也。老师学生都处于非正常状态, 让人不敢恭维。事实上语文课堂教学讲究的活跃, 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是思维层次的活跃, 是把学生的思维激活, 表面上看也许不活跃, 但学生的情感、思想一直处于跃跃欲试之中, 质疑、深思、感悟、论辩, 其外在表现也许是深沉的、恬静的。

有的语文教师刻意追求“完美”, 课前精心设计, 预先叫学生回答什么问题, 不应该提什么问题, 学生出于荣誉感, 当然会竭尽全力搞好“配合”, 每当老师一提问, 全班的手臂林立, 回答问题也成了念稿子。有时也安排一些小组讨论, 看上去学生很活跃, 参与程度很高, 一节课热热闹闹, 师生之间一问一答, 一问齐答, 学生可以不动脑筋, 不作任何思考, 像一架预先设计好程序的机器。这样的热闹, 这样的对答如流, 又有多少价值呢?其实课堂无论展示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 远比展示“完美”的结果重要得多, 有意义得多。

追求一点问题也没有的课堂, 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就是错误的。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去粉饰的, 课后是值得反思的, 需要去重建的。只要是真实的, 总是有缺憾的, 有待完善的。

叶澜教授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坚持不渝地追求研讨课的真实自然。我反复对老师讲:没有问题的课堂是不存在的, 有问题表明还有发展的空间。关键是要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这番话值得我们谨记, 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才会有实质性的收获。

语文课堂呼唤善

语文课“乏善”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语文课堂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 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重点知识的讲解、难点知识的突破和知识体系的归纳上面, 其余的时间也是让学生做做练习题, 背背本堂课的知识要点。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1) 他把德育放在首位, 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余力”, 然后才去学习文化。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更应该注重德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 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课堂教育是语文德育教育的保证, 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德育素养材料的比比皆是。语文教学对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相当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他们的心灵播下“善”的种子。

语文课堂呼唤美

语文课“不美”是指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缺乏美感, 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美的元素能调剂人的精神, 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灵魂, 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里所说的美, 固然包含了教师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板书水平和课件制作这些外在的美, 更是对语文课堂和谐之美、生成之美的深层追求。

宏观宇宙万物、微观生命元素, 物物相关相连, 相成相生。关系和谐物我尽善尽美。“和谐”即民主、平等, 人人有话可说、言无不尽, 人人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人人求同存异、和勉共进。课堂教学, 必须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 劳动过程中愉悦与否、劳动的效率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能否创设一个能实现价值的、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学习氛围、自由的学习方式、创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体验、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氛围, 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情绪是高涨的, 思维是活跃的。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沃土, 是语文课堂美之所在, 是语文教育最美好的境界。

在观摩课上, 我们往往看到教师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 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 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听课教师的视线始终集中在授课教师的身上, 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娴熟的教学技巧表演。然后在一片掌声中, 师生完美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我们不禁要反思:在这些所谓“精彩”“优秀”的课堂上, 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在哪里闪现?难道顺畅的教学气氛, 就是新课标下的理想课堂吗?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 不愿跟着教师设定的思路走时, 是将教案进行到底, 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演进?这就要教师有足够的机智, 让课堂充满活力和挑战。现代教学理念认为,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 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 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 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 形成高效互动, 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的智慧恰恰在于凭借自身的专业底蕴和知识储备及时进行教学诊断, 并灵活地处理课堂的生成, 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宝贵资源, 这样的课堂才能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才是更美的语文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 新时代语文课堂教学更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 是语文课堂“真善美”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对“真善美”的追求应重新认识。“真善美”三者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统一的整体, 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求真求善求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真善美”, 才能使新时代语文课堂越来越充满生命和活力。

注释

1 《论语·学而第一》。

上一篇:文学文体下一篇:虚拟化工作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