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呼唤理性回归

2024-06-17

投资呼唤理性回归(精选6篇)

投资呼唤理性回归 篇1

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 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方面以信息技术课程建构学生的信息素养内部结构;另一方面, 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学生信息素养的外在发展环境。笔者以为, 在今天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应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整合起来, 与社会群 (团) 体活动整合起来, 与信息文化整合起来, 建构学生信息素养良性发展的、立体的生存发展环境。

一、回归生活世界在问题活动中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社会生活需要信息技术, 人们的信息技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发展。信息技术只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才能彰显出其巨大的价值。相反,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将使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失去意义而不复存在。

中小学生是从属于时代和社会的, 他们具有超常敏感的时代性、社会性, 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仅局限于课程、课本和学校的做法, 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的必然联系, 是不完整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展开, 中小学生一方面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日益增多, 另一方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中小学生在参与课程 (尤其是地本、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建设与开发活动中, 与社区、社会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 学生的社会生活面临着重新建构, 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活动”将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源于生活或贴近生活的“问题活动”中, 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实现学生个体与社会信息的重组与统一。同时, 通过信息搜集、比较、概括等方法扩展、增值信息, 并在信息扩展与增值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回归社会活动在交流交往中培养信息素养

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群体、社区、社会。信息技术是信息交流的第一需要, 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但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空, 而且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人际互动方式的变化。信息交流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中小学生是归属于一定社会群体的, 其个体与他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互动性。学生在实际交流交往活动中, 建立了个体与群体、单向与多向、直接与间接、纵向与横向、跨时空与跨文化等多元交流交往。无论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活动中, 还是在日常生活的伙伴与团体活动中, 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拓宽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 把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强调个体作为的个体活动中解放出来, 融入到广阔的社会群 (团) 体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促进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社会化。

三、回归文化视野在信息文化建构中培养信息素养

教育是一项文化活动, 从广义上看, 信息技术教育亦应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一方面, 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成和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 只强调技术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 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站在文化视角, 信息技术教育将有质的升华———从单纯的信息技能训练走向整体的信息文化素养积淀。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仅站在技术能力的角度, 忽视与脱离了文化视野, 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前一时期, 某校发生的“学生网上骂老师”不能不令人遗憾万分, 这也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推到了难堪境地。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时期, 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 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 让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品德教学,呼唤更多的理性回归 篇2

案例回顾

一位教师执教《假期安全真重要》一课,设计了“独自在家,陌生人在敲门……”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个别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出示了4条安全建议,要求学生以后独自在家时按建议去做。

1.大人外出,孩子独自在家时,要把门锁好;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要应门和开门。

2.万一应了门,可问他是谁,并假意呼叫大人。

3.不要告诉陌生人任何事情,就说爸爸妈妈在忙其他事情,没空来开门,请他下次再来。

4.如果陌生人还不离开,可以打电话给邻居或者报警。

问题剖析

《假期安全真重要》是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防险防害知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像上述这位教师的处理,笔者在不同的教研活动中曾多次听到过。如果纯粹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些建议很有实效,有助于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如果从品德培养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教学则缺乏理性。

1.违背了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这一初衷。平时,我们总是对孩子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说谎话”。如若像上述案例所述,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安全,我们教育孩子即使听到有陌生人敲门,也要装着听不见;万一不小心应了门,要假装呼叫大人或以爸爸妈妈在忙其他事情没空为由加以拒绝等等。一句话,为了安全,我们让孩子们可以说假话,可以做平时不能做的事。这与我们教育的初衷是自相矛盾、背道而驰的。孩子说谎易,教孩子不说谎难,教说谎的孩子说真话难上加难。为了暂时的身体安全,我们付出的是失去诚信的代价,放弃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塑造。这样的教育,无疑是一种失败!

如果来者是小偷,见无人应门,岂不是正好可以破门而入;如发现有孩子在家,又怎能保证窃贼不狗急跳墙,为防事情败露铤而走险? 2008年4月,小偷曾光顾笔者家,在公安局做笔录时,小偷详细地描述了行窃经过,并坦言之所以敢破门而入是因为敲门没人应,而住在笔者楼上、楼下的两户人家因为有人应门,小偷没敢行窃。现在想来,如果那时孩子正好在家,也正如前四条建议那样去做,结果难以预料。因此,“应门”既是诚信的要求,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2.增加了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感。教师创设的情境是“陌生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可以那样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成“因为来的是陌生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了防止坏人‘使坏’,我们应该对所有陌生人都采取防范‘坏人’的措施”呢?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我们的孩子势必会产生这个陌生人可能是坏人,那个陌生人也可能是坏人的想法,以致对所有的陌生人都产生怀疑、防备心理,不愿意和他们接触,久而久之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

小孩子的身心发育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小学低段又是促进其成熟的启蒙阶段。教学的规律是先入为主,如果我们从小给他们灌输“陌生人很有可能是坏人”这样的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必定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可现实生活并没有这么糟,这个社会毕竟是好人多,坏人少;即便是陌生人,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也是好人。为了防止极少数的坏人而将所有的陌生人都纳入怀疑的范畴,于人于己都不好。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选择在室内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是因为他们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英国教育大臣查理斯·克拉克在2009年5月底亲自宣布了这项研究的结果,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调查发现,年纪较小的儿童每天都生活在被陌生人绑架、被恋童癖者性骚扰或成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的担心中。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家长、教师都不愿意见到的。

3.剥夺了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我们的孩子终将踏入社会。在成长的历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与熟悉人打交道,更要与比熟悉的人多得多的陌生人打交道。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如何在沟通中既了解对方又保护自己,这是一项技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体验和掌握。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为了保护自己而躲避陌生人,或者是期望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培养其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显然不是上策。正如慈善机构巴纳道(Barnardo)的政策与研究主任麦克尼齐所说:“我们不但未能给予儿童探索真实世界的机会,我们还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外部世界过分担心,有意地阻止了他们。”正是因为我们的“善意”,才让我们的孩子患上了“陌生人恐惧症”。

4.忽略了熟悉的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在大多数教师或家长看来,孩子要时刻提防陌生人,对熟悉的人的态度则可以不一样。能否把熟悉的人请进家里,课上教师没有提及。也许在大部分人眼里,熟悉的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可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可见,熟悉的人中也有坏人,甚至有些因为有了“熟悉的人”这件外衣的掩护,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容易被家长、教师所忽视,其危害更具隐蔽性。

品德教学,不应只满足于“安全”这一目标的达成,我们更应站在“育人”的高度,从“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个核心来加以审视。

教学建议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寻找一个既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又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方法。这个方法,对陌生人有用,对熟悉的人同样有用;对解决当下问题有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更有用。就此,笔者认为创设 “独自在家,有人敲门……”这样一个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更大。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判断来者是谁。判断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看”,如果有防盗门或门镜,可以隔着防盗门或从门镜看清来者是否熟悉;二是“听”,在没办法“看”的情况下,可以和来者隔着门交谈,从谈话中分辨来者是否熟悉,并借机问清来者的身份。其次是做决定。一般来说,如果来者是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开门让其进入;如果是一般熟悉的人或陌生人,孩子只应门,不开门。具体建议有以下5条:

1.大人外出时,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一定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有人敲门,只应门,不盲目开门。通过“看”“听”弄清来者身份。如果是最亲近的人,可以让其入内(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爸爸妈妈平时认可为最亲近的人等等);如果是一般的熟人或陌生人,只应门,不开门,让他直接和爸爸妈妈联系,或者让对方留下姓名、联系电话等,待家长回来后再联系。

3.如果是陌生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来者以父母同事、朋友、亲戚等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他等家长回家后再来。

4.如果来者不肯离去或纠缠不清,坚持要进入室内,我们可警告对方让他立即离开;如对方不听劝阻,应高声呼救或立刻报警,同时和爸爸妈妈取得联系。

5.在交谈过程中,不能接受对方的任何物品,和他保持适当的距离,更不能随他外出。

教学策略

1.重理性分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还应该知道怎么做;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凡事做有做的原因,不做有不做的道理。知道了原因和道理,做的时候才能有张有弛,有节有度。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和道理,理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没有弄清来者身份的情况下,我们不能随便开门。这不是我们不好客,而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加区分地任谁都可以进入屋内,就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伤害,我们一般不给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开门。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思想上才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才能理性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2.重价值取向。儿童所要学习的不是任何一种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活,而是以道德为其价值导向的。面对孩子,我们的教学要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积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学会应对突发事件,学会生存。

3.重模拟练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技能的形成需经反复的模仿练习。因此,建议教师多组织学生开展模仿练习,让每个孩子都亲身经历“准生活”的过程。比如:教学生交流,试着大声呼救,试着对无理要求直接拒绝,试着遇到危险时拨打报警电话等。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积累识别“好人”“坏人”的一些基本方法。

(作者单位: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浙江湖州 313300)

课业减负呼唤教育理性的回归 篇3

关键词:教育理性,课业负担,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但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虽然许多省市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对作业时长作了具体限定,但收效甚微。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思辨分析,将课业负担重的原因归结为个三方面:一是教师素质低或者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二是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标准单纯以成绩来区分学校、教师、学生,忽视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三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思想提倡苦读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但鲜有深入研究为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庭都要求减轻课业负担却减而不少的原因,更鲜有探索减轻课业负担的实践经验。

一、教育理性共识的缺位导致课业负担难减

目前,在中小学阶段的既定评价体系是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评比,其是衡量一个学校升学率和教学质量的唯一手段,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中心依据来评价学校教学水平和筛选学生接受更高教育的评价体系为繁重课业负担的存在提供了存在的理由。学校及家长为了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必然重视对学生在升学竞争中有利的短期利益,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偏离教育规律和教育理性。

中小学生的课业学习作为一种工具,在教育竞争中成为获得更高教育机会的途径,因此学校、家庭,甚至学生为了避免在社会资源的竞争中失利都愿意承受课业负担。这实质上是一种功利的生存理性,对课业负担的认可是基于教育竞争和社会竞争,而并非从教育理性出发,基于学生也心智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需求设置课业学习内容。虽然两种理性都旨在促进学生成长,但两者存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最终观念指向及教育结果将有天壤之别。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家庭都在呼吁减轻课业负担,但又不得已承受课业负担,为何会存在如此矛盾的状况呢?首先,从教育主体角度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各自都具有一定的教育理性,但当其中一方主体秉承教育理性预减轻课业负担时,却无法确认其他方主体是否会基于生存理性继续承受课业负担,也就是说,教育主体之间缺乏教育理性的共识。那么,在这种不确认的状态下,各方主体只能选择依旧屈从与生存理性,以免在教育竞争和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其次,从教育评价体系角度分析,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以生存理性为主要的运行逻辑,我国尚未构建起符合教育理性的评价制度,因此,“减轻课业负担”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即使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再多的减负规定,学校及家庭愿意给学生减负,最终还是会屈从于现有教育评价体系,回归到生存理性。

二、回归教育理性,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既然中小学生课业减负难的原因在于教育理性的缺乏,那么就必须重新构建教育理性的共识,重新审视和反思既定教育评价体系,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动改变以成绩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重新构建以学生发展性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使中小学教育突破现有“减负难”的窘境。

既然现行教育评价体系是课业减负难的症结所在,那么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改革的推动主体,首先应通过制度形式确定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确保各层级学校都依据该体系考核和选拔学生,从而保持制度性的统一,为达成教育理性共识提供前提;其次应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者积极探索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相匹配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找到有效地减轻课业负担的途径;再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发展性考核方式及小升初升学制度,既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进步。

三、充分承认学校的自主权利,让学校和家长主动走出生存理性误区

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主要来源于学校和家长,让学校和家长主动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减负工程的核心。当教育行政部门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来考评学校教学水平及选拔学生时,学校和家长就会达成教育理性的共识;当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承认学校的自主办学地位,学校就会积极探索减轻课业负担的途径,既保证学生知识的增长,又能实现全方面多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质,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在全社会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今天,让教育理性真正回归,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达成共识,鼎力共建。

参考文献

[1]中国农工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的综合分析与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B):47-52.

[2]沈玉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评价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28-31.

投资呼唤理性回归 篇4

牛市中期A股巨震,投资者心如乱麻。被套者忧心忡忡,落袋者同样四处观望,寻找新的投资机遇。而在此时,分析牛市的形成机制非常重要,了解了“来龙”,才能更好的把握牛市的“去脉”。嘉实基金副总经理邵健认为,过去两年的牛市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8月份前后的创新转型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在去年9月份之后到去年12月份,大盘蓝筹有非常大幅度的上涨,而创业板震荡,这个阶段,估值吸引力再加上资产、债券共同推动市场。第三个阶段是今年1月份到5月份,第三阶段可以定义为大规模的资产再配置,然后加上杠杆转型驱动的市场。

展望未来,邵健特别提醒投资者,未来证券市场将高度分化,那些具有前瞻性、持续优化商业模式、团队、机制的公司最终会脱颖而出,而继续依赖主题的公司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有调整和波动,投资者也将告别喧嚣,进入理性思考投资阶段。

虽然短期市场行情很难再像前期高歌猛进,但是当下的超跌行情,同样为投资者带来了逢低吸纳超跌低价股的良机,运用理性思考投资策略之一的低价股策略,恰逢其时。7月1日,市场首只聚焦低价股公募基金——嘉实低价策略股票基金正式发行。该基金定义的低价股股票主要包括估值低或绝对股价低两方面。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估值低可表现为绝对便宜,即估值接近净资产,也可表现为泡沫相对小。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既能为投资者赢得博取反弹的机会,又提供了较好的下行风险保护。

近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有业内人士指出,蓝筹或再回“风口”,而“双降”最有利大金融,因为在多數情况下大金融的卖出是被迫补充操纵型股票的保证金,而流动性的提升,将通过体系内流动性的传导机制最先反映在大金融上。回顾近半年,2014年11月22日的降息,以券商股为首的蓝筹股点燃了此轮牛市的热情;2015年3月1日的降息,沉寂一时的银行、非银金融重新起航,带领下大盘再次上攻。事实上,凭借低估值、高弹性和高分红,金融地产板块正成为牛市调整过程中,资金不断寻觅的“价值洼地”,而7月1日发行的嘉实金融地产ETF联接基金,值得关注。

投资呼唤理性回归 篇5

信息技术与政治课堂的结合呈现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量化”, 强调应用的普及性, 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接受新事物,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各种技术媒体如投影、PPT等, 相关部门也将是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是“质化”, 讲究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含量, 教师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投影与PPT制作, 音频、视频, 多媒体网络课件一度在课堂教学中掀起一股热浪, 促进了教师对现代教学技术有了新的认识。三是“淡化”, 愿意或经常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逐渐减少。据某地区近年的统计, 该地区只有不到30%的教师表示愿意在教学中尽量使用信息技术, 65%以上的教师只是偶然用, 其中还有部分是为了职称、对外开课的需要, 目前这一现象已具有普遍性。

在目前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也令人担忧:一是媒体主宰课堂, 部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由依据变成依赖, 以课件代替课本, 以人机对话代替了人与人的对话。二是教学任务的繁重与制作高质量信息技术课件的繁琐也迫使教师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三是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普遍降低, 部分教师教育理念陈旧, 思想不开放, 在现代信息条件下, 对教学缺乏理论探索, 教师应如何教, 学生应怎样学, 师生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双方互动, 研究不够, 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热衷于应试教育, 消极对待教育改革, 即使运用了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 教学的课堂也往往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的。这说明, 在将政治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过程中, 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理智与理性, 没有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特点。政治课堂, 需要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理性回归。

●●回归学生生活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 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心灵。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社会生活, 丰富对社会现象的感性认识。但通过现代媒体呈现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成人主导的生活, 是复杂多变的, 不是以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理解的,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教学主体, 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因此, 政治课堂不能将学生置于成人化的情境中。

例如, 有教师在执教《我国的外交政策》时使用多媒体网络课件, 上课伊始, 教师就与学生进行互动, 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以发帖的形式谈谈“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 可以说教师的用意比较明确, 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地进入教学主题, 但结果却与愿望存在很大的差异, 许多的学生不知所云, 或是选择等待。究其原因, 是教师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能力, 从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学生。学生的知识大多都是从理论到理论, 应试教学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 使之对社会现象知之甚少, 知之甚浅。课堂教学回归真实的学生生活, 教师必须抛弃不合理的师本观念, 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生成。

●●回归教学本真

从一定意义上讲,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 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 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指向教学内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 它能让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以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龚汉平《有效教学:课堂交往的现状与对策》) 这一过程“要求教师担当文化调解人, 而不仅仅是传授者或干事的角色”, 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教学的本质特点, 也反映了在信息传输手段多样化以后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中首先是一种媒介, 作为有效的信息呈现工具, 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 个别化辅导工具和教学测评工具, 介于教师与学生之间, 文本与师生之间, 知识与能力之间, 如果以媒体主宰课堂, 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忽视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将教学实质引向人机对话, 必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目中无人”, 使教学游离于学科课程目标之外。

理性的课堂要讲究课堂交往的艺术, 丰富课堂交往活动的形式。“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即时体验交往的成功与快乐。听过一位教师借班上课, 教师拍摄自己学校的风景照片制成纪念卡片, 写上励志格言, 留下联系方式, 奖励勇于发言的学生, 并发出了课后师生交往的邀请。这让学生都很兴奋, 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此, 媒体只是呈现信息的工具, 而师生情感的交流, 使教学走向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应有的尊重。

●●回归真实自我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在实践中探索、思考、总结、提升,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教师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必然会模仿与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成果, 但更要在模仿与借鉴中消化、吸收与创新, 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个性, 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 也才能使政治课堂异彩纷呈。但不可否认的是, 部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照搬照抄他人的课件、教案、学案, 崇拜名师, 不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得其形而无其神, 甚至闹出课堂笑话。

回归真实自我的政治课堂教学, 首先要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要体现教师的设计理念。一件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同时也是一件教学的艺术品, 既可从“形”上体现教师的美学理念, 也可从“神”上体现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其次可体现教师的教学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 从文化角度看, 是以科技文化为基础, 以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课程文化对信息文化的整合。” (朱永海《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三个层次》) 政治课教学要坚持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起独特的作用, 尤其要强调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 保留自己的优秀精神文化, 并以此为核心, 体现教师的文化价值观。

●●回归简朴自然

现在的一些课堂, 强调新颖, 追求时尚和前卫, 注重形式, 盲目模仿、跟风, 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能用简约的资源、简明的过程, 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投入到知识的可持续学习中去, 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发展。我们的教学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首先是对现有资源的发现、发掘与应用过程, 有效课堂注重资源节约, 能在教室里找到的资源, 就不要从教室外带来, 能在现场捕捉的资源, 就不必事先准备, 课堂现场是最好的资源场所, 学生是最佳的资源宝库。学生作为学习者和教学的“动态资源”, 亲历现代信息技术的变化发展与综合应用, 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受益者。有效的政治课堂倡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就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这种现场参与, 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学习投入程度, 促进学生自由发展。

投资呼唤理性回归 篇6

背诵是一种成效明显的语言输入形式。它的核心理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语言材料进行记忆, 并进而对这些语言材料进行再加工, 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之所以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 是因为它有别于死记硬背。机械性的记忆只会让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 而以理解为基础的语言输入能唤醒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使记忆更加持久, 更利于日后的语言学习。背诵在我国享有悠久的历史, 历来就受我国教育家和语言学家的推崇。胡文仲先生认为:“要学好外语, ……要充分发挥青年人记忆力强的这个优势, 多背一些对话和课文。有的教学法家反对背诵, 我认为学习外语应该多背诵, ……”叶蛮声先生在接受澳门大学学生访问时, 也谈到了背诵式输入的重要性:“语言学习必须多读、多讲、多背。……中文、英文或是其他语言, 我都喜欢背诵, 因为背诵是帮助融会贯通的方法之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等千古名句更把背诵式输入对语言学习产生的促进作用推到了极致。一些外国学者对背诵式输入也表示认同。行为主义学者Skinner认为, “人的语言行为是一种操作性的行为, 它通过各种强化手段完成, 如果没有强化, 语言习惯就不能形成, 背诵正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手段。无论是词汇、词组, 还是习惯表达方式、句型, 只有牢记在心, 它们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 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Scovel经过分析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习策略后指出, 背诵是一种文化传统, 在中国执教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执行。

近些年传入我国的一些国外理论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重新引入背诵式输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模因论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模因论认为语言学习者经过一定数量的语言输入和模仿, 可以复制甚至创新语言输出。换而言之, 我们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语言信息在交际中以某种形式进行复制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语言从“别人的”向“自我的”, 再从“自我的”向更多“其他人的”转移和转变。模因论强调模仿性输入和模仿性输出、甚至创造性输出, 这与背诵式输入的思想精髓不谙而合。何自然先生认为“在模因论的指导下, 过去一些丢弃了的、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主张也许要重新作出评价, 甚至要恢复和再次提倡。例如, 根据模因论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 语言背诵教学不但不应放弃, 而且还应大力提倡。”背诵相当于模因传播环节中的模仿和记忆环节。背诵式输入使信息模因牢牢储存于个体记忆中, 这些模因经过不断重复、变换和重组后以不同方式 (例如写作等) 继续复制和传播。就背诵式输入、英文写作和模因三者的关系而言, 背诵式输入使得语言模因得以模仿、复制, 写作则使语言模因得到传播。

另据加拿大语言学家Bialystok的观点, 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可分为两种, 即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显性语言知识就是存在于学习者意识层中的语言知识, 如语法、词汇等, 它能够得被学习者清晰表达出来;隐性语言知识是那些存储于学习者潜意识层中的语言知识。这部分知识已经被内化了, 它们对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感十分有益。学习者的隐性语言知识越丰富, 他们的语感就越强。因此, 真正能帮助学习者顺畅表达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而不是显性语言知识。获取隐性语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输入。通过背诵式输入, 学习者的隐性语言知识得到丰富与扩展, 语感增强, 表达能力随之提高。更重要的是, 背诵将语言运用的各种规则内化为存储于大脑中的语言操作机制, 并形成一种水到渠成、不假思索的语言使用习惯, 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或套用存储于大脑中的语言材料来表达继而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下意识活动。

基于上述理论, 我院对2012级快班、普通班和体育、艺术班等三个级别的所有学生提出了课文背诵的要求。经过一周的准备, 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流利背诵课文, 这时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引导学生按照这些段落的结构布局及其中出现的精彩句型或用词, 就指定话题进行仿写。仿写可以随堂进行, 也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进行随堂仿写活动主要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背诵篇章的基本写作特性并能否把它运用到实际写作过程中, 便于教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点评和意见反馈;在课后进行仿写活动, 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查找资料、丰富内容和润色加工, 因此从长期来看, 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两种方式交替使用, 对学生是个不小的促进。

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 学生对先背诵、后仿写这一做法普遍持赞成态度。学生的选词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强, 用词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随意搭配的现象有所减少。学生的句子意识和语篇意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中式英语数量得到控制, 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也趋于自然, 文章的连贯性、逻辑性也比较明显地体现出来。

经过一学期的背诵式输入体验, 笔者认为, 大学阶段背诵式输入的内容以精读课本提供的课文为主。原因如下:

第一, 精读课本采用的文章语言精准、规范, 通过给学生输入标准的语言形式, 为他们日后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写作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第二, 精读课文, 无论是文章整体结构布局, 还是段落的展开推进, 都条理清晰, 连贯流畅, 是理想的学生写作模仿范本;

第三,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的英语形式略高于其现有水平时, 这种语言形式才能被理解并转为语言习得。精读课文内容难易程度适中, 与《课程要求》规定的“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 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 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相符, 尤其是经过教师课堂对词汇、句法及篇章等内容详细讲解后, 更接近学生可理解性输入 (即 Krashen所指“i+1”的标准) , 语言模因也更容易被学生复制和模仿。当然, 精读课本提供的课文毕竟在题材和体裁上是有限的, 倘若教师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难易程度与课文相仿, 但题材、体裁与课文迥异且形式多样的英文短文进行背诵和仿写, 一定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和技巧, 让他们能够从容应对今后碰到的各种写作任务。

何自然先生就模因的复制和传递方式对语言学习的启发时谈到:“既要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信息, 又要学会以相同形式去套用不同的内容。语言教学, 特别是外语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语境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思想, 同时还要他们学会依照英语的地道表达形式来与别人交际交流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由此可见, 背诵式输入是适应新形势下语言教学需要的。应该理性恢复这一传统方法的应有地位, 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新旧方法方式的合理结合, 更有利于培养符合新时代标准的人才。

摘要:背诵是我国语言学习的传统方法之一, 它有效地结合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对写作有很明显的帮助。然而, 在大学阶段, 这一优良的学习方法却遭受冷落, 处境尴尬。面对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要求的日益提高, 有必要把背诵重新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背诵式输入,模因论,回归

参考文献

[1]Ellis, R.Introduc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 1990.99.

[2]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1.

[3]背诵《中外语言大家都非常推崇“背诵”》.百度百科, 2013-4-15.

上一篇:微表处的质量控制下一篇:余热发电汽轮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