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理论

2024-10-04

呼唤理论(精选5篇)

呼唤理论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际间交往日渐密切, 应用英语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桥梁, 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应用英语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凸显, 而应用英语翻译还需要理论的指导。本文以此为背景, 针对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的教育进行了研究, 旨在为应用英语翻译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

就应用英语而言, 其作为一种目的性极强的翻译品种, 成为翻译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进行广告翻译时, 其主要目的是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超市中的英语翻译则是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提供方便;景点介绍翻译时是要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游览, 其目的性各一, 有必要探索出更符合实际、更先进的应用英语翻译理论, 因而本文对于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的教育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英语翻译的作用概述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 应用英语翻译的作用就是让广大读者对所介绍的产品产生一定的兴趣, 帮助读者对其特性与性能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 进而更好的完成对产品或景点等的销售。但在实际中, 有部分读者并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对原文表达意思的关注上, 因而对翻译文章中流露出的文采的关注力度便更小, 且认为只要产品销量好、景区外国游客多, 便片面的认为英语翻译成果良好, 英语翻译效果达到最大化, 这也是应用英语翻译与文学性质英语翻译的区别所在。但不可忽略的是, 在应用英语翻译过程中, 部分学者大多注重对文学作品相关翻译原则的利用, 结果只是对信息的直译, 产品的最终需求并不能得到较好的表达, 有必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当前应用英语翻译所面临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 关于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的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为忽略了对理论指导的重视, 因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多会强调机械性、重复性的背诵与记忆, 导致学生遇到过程阐述、主题分析以及谈及原因等类型的题目时, 学生的思维便会处于“短路”或停滞不前的状态, 会提答案的呈现也凸显出词不达意、思路模糊现象;其次为英语翻译教学重点只为实际应用, 缺乏对学生翻译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应用英语翻译能力是英语翻译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就大部分学生而言, 其学习英语翻译的主要目的多出于就业、考研以及出国留学等来考虑, 给应用英语翻译中理论指导的应用造成了较大的阻力。

三、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的教育

在对应用英语进行翻译时, 并不能单纯的依赖于对中文的翻译, 主要源于翻译方法即使翻译者的语言功底再好, 也并不能达到较好的翻译结果, 而是应努力做到翻译的最高境界—“写”, 并参照文文章中表达的内容采用英语的形式进行表达, 这也是消除西方与东方模式化英语翻译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在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的教育中, 还应注重增强师生对应用英语翻译理论指导的关注度、创新理论指导方式以及完善应用英语翻译中理论指导体系, 具体可由翻译呼唤理论中“看、译、写”的指导。

1. 翻译呼唤理论中“看”的指导

应用英语翻译过程中, 可在翻译呼唤理论的指导下, 展开对应用英语翻译材料的针对性阅读, 进而参照个人的情况对英语原版中的网络资料、媒体报道等进行一定的调整, 并做好对生活、休闲、娱乐等专门性教材的对比学习。除此之外, 还要在原版英文材料中搜集有用的信息, 以培养翻译者对于英语阅读的悟感。再者,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 还应加强对应用英语翻译的专业性学习, 在学习资料的选取方面, 将未经加工的英语材料作为首选, 且在对理论型英语材料的研究过程中, 应充分重视对理论参照与自身英语翻译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科学调整对原英语学习材料与翻译作品学习材料的比例, 促使英语阅读时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化。

2. 翻译呼唤理论中“译”的指导

完成对大量英语的阅读后, 翻译者对英语的语感便会有较为全面和扎实的基础, 进而为相应的英语翻译工作提供出更为良好的知识支持, 以避免翻译者在应用英语翻译中过于模式化。且当翻译者通过大量的前期阅读后, 可帮助翻译者培养出较为完善的翻译模式, 以便于帮助其在面对类型多样的应用英语翻译时能够后迅速找到相应的翻译套路, 并能够根据其中的情境模式找到相应的翻译类型, 而之所以有上述翻译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阅读大量英语原材料。如商场中存在的存包与取包指导, 将其中的中文字义翻译成英文时, 部分或会因为阴雨生硬而造成顾客不必要的误解, 如“Door opened automatically、Deposit your articles and close thedoor”, 外国顾客反而会对上述翻译感到迷茫, 这就表明, 翻译者在今后的应用翻译过程中, 应形成强烈的应用意识, 并重视贴切、简明的原则。

3. 翻译呼唤理论中“写”的指导

所谓翻译呼唤理论中“写”的指导, 指的并不是将翻译内容写到纸上, 而是英文翻译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合到句子的英语情境, 参考同类英语材料写作手法, 正确的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内容, 换言之, 在应用英语翻译过程中, 应注重应用英语翻译的特殊性与应用性, 且对应用英语的翻译, 其作为西方与东方思想相互转换的桥梁, 因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即使翻译者的语言功底再强大, 也很难将应用文章中的汉语翻译成与原文意思贴切的英文, 且伴随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入, 翻译者需要摒弃对中文翻译的依赖, 做好翻译呼唤理论中“写”的指导, 即不能按照汉语表面的意思去翻译成英文, 这样不符合汉语的传统本意, 不够贴切实际, 读起来比较别扭, 故而不应该仅仅追求表面意思的准确性, 更要发掘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翻译。

结语

由上观之, 对于英语的学习与研究均需要相关理论与知识作为支撑, 良好的理论指导可为英语翻译工作提供出更多的指导性帮助, 进而更好的服务于英语学习与研究。此外, 在应用英语翻译过程中, 除了以必要的理论作为指导, 还有必要从“看、译、写”等方面来提高应用英语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兰佩莉.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探究[J].校园英语, 2015, 16 (11) :230-231.

[2]王琦.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赤子 (上中旬) , 2014, 16 (23) :156.

呼唤理论 篇2

狂风咆哮着,疯狂地侵蚀着大地,四周是白茫茫的冰雪世界。一群瘦弱的猎犬艰难的踩着刺骨的碎雪,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向前挪动,有几只犬已经累得直喘粗气,而在其中的一只犬与它们截然不同,它依旧一个劲的往前挪动。狂风依旧不留情的肆虐着,但他们只好又慢慢的拖着沉重的货物向前移动,或许北极极地气候已经完全麻木了它们的肢体,更麻木了它们的精神,它们为了生存为了躲避身后皮鞭的抽打,它们还是得向前,在它们的脑子里生命已经不是那么伟大了,在它们眼中只有两个字——前进。每当我翻开这本《野性的呼唤》时,我的内心既感到愤怒有充满力量。

其实故事很简单,一只娇生惯养的南方犬被卖弄到北极,北方的极地严寒气候一度让这只娇生惯养的南方犬很难适应,它拉过雪橇,被他的群体欺负过,挨过饿,参与过群犬争首,但它从来没放弃过在北极这片生命的荒野上,它相信“力量是一切生存的方法”,最终在它主人死后,摆脱了与人类的关系,成为北极这片荒野上的狼王。杰克。伦敦用他那粗犷豪放的语言把整个故事描述的跌宕起伏故事的主人公巴克,一只娇生惯养的南方犬被卖弄到了北方,极地气候让它摆脱它过去养尊处优时留下的坏脾气,受过冻,挨过饿,为了生存,为了忍受主人的鞭打,它一直坚持着,奋斗着,成为北极生命荒野上的狼王。在感动的同时我不禁想问什么样的作家会写出如此悲惨而又令人充满力量的作品呢?杰克·伦敦,生于旧金山,他来自“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穷困不堪的底层阶级,在一个既无固定职业又无固定居所的家庭中长大,他做过巡警,做过水手,当过保安,在失去父亲的情况下他还边干活边写作,最后写出了一本本好书,屹立与书坛。

是啊,他们的成功都必须要热爱生命并为之去奋斗,司马迁在监牢中写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霍金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最令我们骄傲与学习的应该是美籍华人,现役NBA球员林书豪,他在大学时想进入篮球名校常春藤盟校、柏克莱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UCLA,但都没能被回应,但他在哈佛大学开始了他的篮球梦,他带领哈佛大学获得NCAA进步最快球队,他也在比赛中获得mvp,最佳防守运动员等等荣誉称号,有幸他参加了2010NBA选秀,被选中,但他的追逐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马上被金州勇士裁掉,辗转几支球队,最终在纽约尼克斯对稳定下来,在2012年2月4日,在一场99-92战胜新泽西网队的比赛中,林书豪得到25分,5个篮板以及7次助攻——全部都是生涯新高。在一场对阵华盛顿奇才队的比赛中,林书豪得到23分和10次助攻,得到了生涯的第一个两双,得分超过了湖人队的科比·布莱恩特,带领球队夺得8连胜,被美国媒体评为进步最快的运动员,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篮球的热爱,他的刻苦训练帮助他取得了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片蓝天,但他们只知道等着成功,并不去准备,热爱生命的人是会去奋斗,这样生命才会来呼唤你!

呼唤理论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人文

“批判理论”述评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信赖与日俱增,依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所取得的成就向人类展示了知识的伟大力量。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具有合理性、可计算性与可控制性的科学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认为在现代社会,科学意味着理性、文明与效率,不仅是外在的善,而且是内在的美;以为科学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天灾人祸,如政治危机、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宗教问题、文学艺术问题、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这种以科学为唯一追求的社会思潮的背景下,“批判理论”应运而生,霍克海默与阿尔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指出近现代以来那种强调理性至上和人对自然的征服、统治的各种“启蒙思潮”(并不是专指18世纪西欧的启蒙运动)已经走向反面,人类所追求的对自然的克服与控制,将反过来使人遭受奴役与束缚。他们认为,这种启蒙运动的悲剧性辩证法就在于:启蒙退化为神话和新的迷信,启蒙运动不断以内在精神的丧失换取外在物质的享受,以开明进步为理由,要人们服从与日俱增的秩序和权威。他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聚合成一种全面统治人的总体力量,启蒙精神在使人摆脱愚昧的同时,又由于追求一种使人能够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而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并产生出两大恶果:知识成为工具;人异化为物。

同时,马尔库塞把他的“批判理论”的核心指向“单向度”。“单向度”与“多向度”是对立的。他指出,当代工业社会采取以科学技术为工具的社会统治形式,取消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使社会、人及思想都成为单向度的,工业社会以技术为媒介,将文化、政治和经济合并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这种制度吞没了或者排斥了所有的选择。以科学技术为工具对意识形态进行控制和操纵。这种统治弥漫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教育的过程也不例外。技术统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比从前的要美好得多,而且,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抗拒质变。一种单面思想与单面行为模式就这样诞生了”。①

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类的异化”首先是“劳动的异化”,“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挥自己的个人力量和个人意志,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受摧残”。②技术异化不仅表现为技术及其造物对人的外在统治,更重要的是,技术理性已经内化为人的意识,使人成为缺少超越维度与批判维度的工具化存在。

人们如何摆脱现实生存境遇中的各种异化力量和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如何超越人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马尔库塞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使否定理性被肯定理性所取代。因此,只需使理性摆脱工具化而恢复其否定性与批判性,把价值重新整合到科学中,使科学技术具有一种内在的人本主义批判意识,科学就不会再与统治、奴役相结合,而会与自由和解放结合在一起。随着“理性的功能是促进生活的艺术”(怀特海)这种新的理性观念的出现,技术的“逻各斯”将打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人类将从“额外压抑”中解放出来,劳动不再是一种异化劳动,而成为一种消遣,生产也将成为表演。因此,在工业化社会中,人的解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发展为追求,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进行批判,反抗和超越由技术理性等异化的文化力量所形成的生存困境。

“批判理论”以敏感的心灵感触了人类即将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的不安与绝望,以超人的勇气和救赎的热情批判了现代主义的内在弊端,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了曙光,启发了在异化的惨境中呻吟的心灵,指出了个体的有限生命应如何觅得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批判理论”反映在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批判教育学。它反对普遍本质的个性,强调教育目标的多元性与差异性;教育过程应成为学生批判思想、自尊和自由个性发展的真正的解放过程;课程要以解放的、人性的知识为中心,应是一种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结构。批判理论学家认为学校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场所的问题的意识性,学校应该尽量避免用现有的物化知识与技能来限制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与技能是人类创造的而且是为人类服务的。

基于“批判理论”基础上的教育学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价值的指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应注意探寻和建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共通融合的现代文化精神,尽可能地减轻和避免可能出现的人的异化现象。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区别于传统学科性教育、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给予受过各类中等教育的学生从事某种与相关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们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一种专门化教育。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基础,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注重职业岗位的规范要求,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使学生能适应毕业后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需要,其培养目的是造就一批适应大工业化机器生产的技术熟练的技师或技术工人。在这种教育目的的背后,隐藏着一种“非人”的教育哲学——人就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机器,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或者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

在这种教育目的下,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讲究实用性、应用性与针对性。因而,其课程结构体系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是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的,是由若干个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课程模块构成的。因为职业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课程不是系统的而是跳跃的、孤立的和片面的。流水线上设置了什么流程,就开设一门专门针对这一流程的技术课;某一类劳动有某一工序就开设专门对付这一工序的课程;至于为什么这样操作,这样操作的目的和社会结果是什么,怎样让人更加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怎样才能使劳动更具有精神的愉悦感,都不是职业教育课程所关心的。教学手段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操练和应用来学习,因而更多地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等,强调要“真刀真枪”地重复精细的操作规范,经过不断地、机械地重复训练,使学生的技能达到发展的最高阶段。整个教学过程是以物化知识、机械重复、形成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流程,从中寻觅不到人性与人文的影子。课程评价也是建立在以技术评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并以技术的熟练程度为尺度的,忽视学生主体精神感受和个性发展,丝毫没有注意到人们在掌握技术的同时还应该自由地生活与发展。

这就是今天的职业教育所体现的一种普遍的、把人看作工具的人力资本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人成为仅仅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有价值的资源。教育把学生看成是需要发展的人力资本。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职业教育看作纯“生计”教育,在实践中,越会实际操作,越能解决问题,越有一技之长,越是能工巧匠,越显得水平高、作用大,也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也是民主社会的公民,是有自我价值取向的个体,不仅可以为他们自己和雇主创造经济利益,也应该能够满足个人成功的需要,创造性地表现和为他人服务。然而,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了娴熟的生产技能,却失去了人所应该有的“善”——德善、智善、美善、体善;人的智慧与潜能的发展在技术中消失殆尽;人通过技术劳动获得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没有使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人格尊严与个性、更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讲现实,不顾未来;只按“技术理性”行动,成了没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单面人”,社会也成了缺乏批判的“单面社会”。人通过这种教育获得物化的知识和技能,却把自己迷失在这种知识与技能之中。职业教育成了束缚人、压迫人、剥夺人的自由的工具,使人感到心灵脆弱与枯竭,生命暗淡无光,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也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的高职教育

那么,洋溢着鲜活生命自由的职业教育在哪里?导引人生理想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

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三位研究者在论文《教育、雇主与阶级流动》中指出,因为雇主们对学历的兴趣在变小,所以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在变小。雇主们看到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坚持不懈、理解信息和提出想法;同时,对制造业不利的服务业一直在增长,服务部门的雇主们越来越想要口齿清楚、自信而机敏的雇员,而高校并没有塑造这些品质。这就给高职教育提出挑战并促使我们反思。高职教育不应再将目光停留在狭隘的“小职教观”上,以学生能从事某种终身不变的职业为目标,仅仅培养学生的单一知识与技能,而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创新的、反思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适应性,能为未来的工作变换做好准备,如伯特兰·罗素所说,能为今后享受“理智的生活”打好基础。为此,高职教育应注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契合,把培养有文化品位的、有教养的、懂技术的“能力人”当作自己的使命。

人们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摄取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文化品位与技术能力绝不是仅仅靠僵死的、物化的知识所能获得的,它需要人文教育的滋润。人文精神是凝结在几千年来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和文化中的精髓与主旋律,是一种付诸于实践,以人为关注点的理念,它立足于现实生活,放眼人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潜藏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理解与关怀,隐含着人类的文化理想,能够使科学知识更为丰满、更具有价值意义、更具有活力。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与尊严的肯定。人文精神的要旨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目标既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现实,强调主体的自由创造与自我超越,反对盲从的行为。

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知识不断更新,本已极其繁多的社会职业岗位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具有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针对性,但是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分别设置专业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专业的相通性,强化“技术通识”教育,弱化专业;设置技术实践课程时要兼顾人文课程,积极设计能够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结合,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知识学习与各种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基于“批判理论”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已经在美国一些学校成功地实施了多年,学生从中受益匪浅。许多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满意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决策,包括劳动决策、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决策等。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契合就是基于“批判理论”的人性化的职业教育观,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并且是一种代表人类社会文明精髓的新型的教育观。

注释:

①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9-1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44.

参考文献:

[1]张华.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J].外国教育资料,1996,(4).

[2]彭正梅.批判理论与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3]刘旭东.论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4]李志锋.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特性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5).

[5]张斌贤.学术职业化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作者简介:

李华玲(1969—),男,湖南新宁人,贵州黔西南民族师专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与职业教育研究。

马圆(1978—),女,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幼儿师范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呼唤理论 篇4

一、人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认为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旧分工”导致了“人的身上的体力和智力的畸形化”,为此,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分工,实现共产主义。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又为人类未来描绘了理想的社会面貌:在那个联合体里,那个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1、人的自由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自由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特定状态,是人活动的一种自主状态,具体表现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个性自由的“三维自由”。

主体自由是基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主体———客体关系的视角,在这种关系中,人的活动的自主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是否能够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并利用客观规律来改造外部世界,从而适应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人即主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和束缚,并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驭外部力量,处于一种自主活动状态。

社会自由是基于人与他人的主体———主体关系的视角,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按照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权利,在不妨碍他人的地位和权利的条件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并实现自己的利益,即实现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关系意义上的自主活动状态。反之,若人所应享有的社会地位被否定,所应享有的社会权利被剥夺,只能按照别人的意志和愿望去行为,最终实现的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利益,则是一种非自主状态。

个性自由是基于人与自身存在和发展意义上的主体———自身关系的视角,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自己本性的要求,去生存、活动并发展自身,而不必由于外部力量的强制而被动地进入某种违背自己本性和意志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模式。[2]与此相对应,若人的自身存在和发展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人相对立,人只能放弃自己的意志,压抑自己的本性,被动地任自身进入这样或那样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则人就不是处于个性自由的状态。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

上述人的三维自由是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对人的自由进行考察的结果,从这三维自由的特殊规定性和层次递进性来看,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在关于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上,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整合在一起,那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按照自身所固有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从属于某种外在的强制,使自身的发展偏离和压抑自己的内在本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人可以自由地实现或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各种物质生活需要(如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需要(如情感、审美、思想、文化、自尊等),以及作为二者统一的综合需要(如生存、享受、发展等)。

其次,人的各方面能力的自由拓展。人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涵盖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从事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都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从来如此和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经历一个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片面到全面的不断开拓和发展的过程。这种能力的不断开拓和发展,便构成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人的自由发展,便相应地要求人的能力能够自由地得到拓展。

再次,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个性自由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表现为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均衡协调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主性、独特性得到普遍提高,意味着人从模式化、标准化、同步化中解放出来,可以追求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也可以显示着自己独特的存在。[3]

最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个体和社会的统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反观动物,动物只是自然的个体存在,每个动物都必须独立生活和保卫自己,虽然它们在能力上有差异,但由于缺乏对象性的活动,它们无法形成类的优势或共同的方便。而人类则不同,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各种极不相同的才能相互为用,把类、社会的优势变为自己的优势。人是社会的一员,生活在社会之中,人的活动同时就是社会的活动并且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进行。因此,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统一,是作为个体的生存方式的必然要求。[3]

二、现代化进程中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当代悖离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首要标志,没有厘清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过分强调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略企业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放纵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妨碍人的全面发展的行为,造成企业的成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悖离的状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粗放的用工模式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改革开放后,中国充分利用以丰富的劳动禀赋参与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或者嵌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组装基地。中低端行业进入的门槛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同质性和替代性也较强,同时,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由于政府在早期对《劳动法》关注不高,劳动者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这类企业给员工的报酬一贯是低工资、低福利、低权益保障等,以牺牲工人利益来换取企业高利润。许多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工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只有生产线,而与生产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几乎没有,更谈不上给予员工职业发展培训或规划,企业内上下级关系冷漠。[4]

2、企业的生态社会责任缺失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开始推动产业结构重型化,相继引进或自主投资大量资本密集型企业,但却没充分认识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对生态与环境的副作用,放纵了资本密集型企业对环境的种种破坏行为。企业肆无忌惮地疯狂掠夺资源能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肆意地干预自然进程,蔑视自然规律。最近十年,这种行为的负面效应全面爆发。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年)》提供的数字: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监测的200条河流的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根据中国空气污染指数的数据表明,目前至少有2.7亿城市居民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环境中,据估计,每年由于空气污染引起1500万例支气管炎,23000人死于呼吸道疾病,13000人死于心脏病。[5]又如我国土地资源大规模消减。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而土地面积的2/3以上是无法利用的山地和沙漠,可用于人类居住和发展的有效土地十分贫乏。现在西北草原正以每年100万hm2的速度消失,90%的天然草原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据估计,中国北方草原过度放牧的总体程度超过承载能力的30%以上。中国1/4土地面积已经沙化。目前,约有30%的耕地面积出现盐碱化。[5]

3、企业生产方式片面化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现代化生产及其精细的专业分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工人,为现代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可能性。然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的自由发展: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脑操作系统的普及,人在生产体系中逐渐从主导者角色转变为电脑、机器及其流水线的“附属物”,无形之中受到机器和电脑的控制而失去活动自由、工作兴趣和创造欲望;另一方面,机器化的批量生产也淹没了人的劳动个性,劳动不是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一种程序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能力和才干被定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从而导致人的能力发展片面化和个性的丧失。[6]

4、企业漠视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企业生产经营必须围绕利润最大化展开,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这是常识。同时,作为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的组织,提供物美价廉、安全、舒适、耐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企业的天职,这也是常识。但是,最近几年,企业由于漠视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而发生的事故层出不穷。如食品安全领域的“三鹿奶粉”、“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事件的负面影响至今仍难以抹灭。

5、企业发展导致人的消费方式片面化

企业发展在给世界带来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消费文化中存在的无孔不入的“消费控制”使人们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的创造性和个性,也被剥夺了人的自由思考能力。所谓“消费控制”,按照马尔库塞在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中的概括就是:“产品进行思想灌输和操纵。它们产生一种难以辨别出来的虚假意识,正因为这些大量的产品为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所获取,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则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比以往好得多的生活方式,而且作为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了质的变化”。[6]

如上所述,不难看出,应该作为现代化过程主体存在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企业不仅没有巧妙融合,相互促进,反而互相割裂和分离。这种异化效应,酿成威胁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存环境的“发展困境”,其最终实质即是现代化进程之中人类文化、人类存在方式和实践方式的错位和偏离。而要改变人类这一现代化困境,实现企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企业要素密集度转型是必要条件,即企业应该转型为人文密集型企业。

三、人文密集型企业的诠释

1、人文的涵义

人文,亦即人文主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意义上的术语;二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想、文化理想的一种概括性总结。前者是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是广义的人文主义。作为专业术语的人文主义“是一个研究大纲,旨在通过学习语言、文学、历史和伦理学来取代中世纪经院哲学所推崇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广义的人文主义的含义十分复杂,它的核心内容在“人”,布克哈特认为人文主义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人是万物之本,所以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其中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人文主义者肯定和注重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性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看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赞美人的精神和肉体,颂扬人的力量和智慧。其次主张个性解放。人文主义者反对“天堂”和“来世”的精神寄托,强调天国在人间,重返人间乐园,肯定人的伟大,肯定现实生活,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反对教会鼓吹的人生是苦难的来世思想和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最后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和追求知识,在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正的学问、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地发展个人的才智。[7]

总之,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人不是为上帝而存在,而是为生活而存在;人不是上帝的羔羊,而是生活的主人,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人的世界中,要赋予自己的现实生活以价值和意义,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在文化实践中,要把视野投向全体人民群众的整个社会生活,指向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遇,将其纳入某种意义系统,建构一个文化的理想世界作为终极目标和人生意义。人文主义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生命价值与生活幸福的认识与实践的高度。[8]

2、人文密集型企业的理解

关于人文密集型及人文密集型企业的提法,是借鉴了要素密集度的思想。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的要素密集度是为了区分两个不同产品,根据其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的不同投入,可以区分出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另一个则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后来被广泛应用,在产业类型领域,也会区分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企业类型领域,根据资本有机构成区分出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密集型企业。但是,随着技术的贡献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技术也单独作为生产要素可用来区分某一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或某一企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这时,使用技术密集型来判断某一产业或某一企业的类型,则很难简单地从投入的比例来定量确定,而只能以其作用或贡献从定性的角度来判定。那么,这里使用人文密集型企业这个概念,也是借鉴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界定方法,人文密集型企业指一个企业在对内的管理上充满人文的氛围,或者说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在对外提供的产品里充满人文的关怀,即展示一种社会性担当。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强调人的作用,以充分尊重人性要素、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内容:一是对员工的情感进行有效管理;二是让员工参与决策,实行民主管理;三是鼓励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四是借助于文化管理来凝聚人心。其中,对情感进行管理,核心是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进行管理,其目标是激发员工的积极进取情绪,消除员工的消极情感。

社会性担当,即企业在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产品的营销等整个流程中要做到:有社会责任意识,服从社会的总则,遵守社会的法律,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人文的价值和意义,避免社会和生态的双重危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关注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弘扬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和健康的部分。

可见,企业若具备人性化管理与社会性担当,成为人文密集型企业,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就能实现有机的统一。

摘要:人的自由包括主体自由、社会自由、个性自由,这“三维自由”的实现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在现代化进程中,企业应该在人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过度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却出现用工模式粗放、生态社会责任缺失、漠视消费者权益等相悖离的现象。为此,企业要素密集度须转型,企业要塑造成人文密集型企业。

关键词:人的自由,要素密集度,人文密集型企业

参考文献

[1]马斌:人的自由发展理论的内涵解析与本质把握[J].宁夏社会科学,2011(1).

[2]涂艳国: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3).

[3]陈飞: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北华大学学报,2011(6).

[4]卢志渊: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人文密集型企业转型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3).

[5]李刚、戴铁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1).

[6]黄聘: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J].理论观察,2011(5).

[7]虞雅芬:人文主义的内涵与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3).

地球呼唤环保作文 篇5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这里,大海浩瀚无垠,大山粗犷貔邈远,雪花洁白无瑕,星空璀璨迷人。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瑰丽,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又是如此丰厚、无私。

我们在大自然的羽翼下生活和工作,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给予人们空气……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大自然是人类最无私、最慷慨的朋友。我们与世界上70亿人共同分享着这个星球上虽然丰富却有限的资源。

然而,在大自然的大度和无私面前,我们却在盲目无度地开发、索取,且步代越来越紧密,手越来越长,胃越来越大,大自然已经不能承受其重。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栖身之处却伴随着人类对它的不断摧残而一天天地恶化下去——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

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在发展中国家因缺乏安全用水而导致的疾病有50多种,平均每天发生与水有关的疾病65万余起,每天要夺去2.5万人的生命。现在全球有90%的树种、80%的森林、三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和20%的鱼类濒临枯竭,由此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草原沙化、水体污染……

数字触目惊心,现实更使人恐慌。人类社会在迈向更高文明,却是以大自然为代价的。地球“hold”不住了!地球伤不起了!

上一篇:治疗对照下一篇:呼吸机质量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