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

2024-09-08

《呼唤》(精选12篇)

《呼唤》 篇1

呼唤, 顾名思义, 是呼喊是召唤。它来自思考源于真情。白云的呼唤换来了无边的蓝天, 大海的呼唤引来了多彩的鱼, 而人类恰听不到这无声的呼唤, 这内心的呼唤。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太阳又无私地将它的金色洒满了这片远离城镇的树林。这儿没有喧闹, 只有大自然的心声;没有烦躁不安, 只有连成片儿山坡的柏树苍天。这是我的家, 是所有柏树的港湾。我叫柏林, 是棵不小的树了, 不过跟爷爷比还差得太多, 像他那样苍老却粗壮挺拔是我的梦想。昨夜的雨正滋润着我, 我常陶醉于欣赏水珠划向叶尖反射太阳的光芒, 生机勃勃。奶奶说, 我必定会成为最最挺拔的树, 为这片柏树林添一抹刚硬的浓绿, 或许我会被伐木工选中, 成为建房的栋梁。不管怎样这都是有意义的, 我喜欢看郊游人漫步林中听鸟叫的样子, 也同时渴望成为栋梁。我期待着, 呼唤着

这一两年, 我的家乡面积迅速减小, 大批大批的柏树被大卡车拉走了, 也许城市要建好多好多的大楼吧!我想, 柏树林的边缘越来越向我的“柏林中心地带”靠近, 越来越频繁的伐木声也越来越清楚洪亮了。我意识到了将要发生的事, 暗自兴奋中潜藏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痛。毕竟这一大片几个山头的幽静刚强之绿不见了, 鸟儿们没有了原来的大家, 我和朋友亲人们也分离了, 我的家乡最终只会剩下几簇绿草地的。但对成为栋梁的期盼不由使我迫切想到那一天。终于, 我咬着牙倒下了。同最后一批树被搬上了车, 我躺在爷爷奶奶中间, 幸福无比。这时, 我听到一位工人说:“这么好的一批树, 可惜呀!”我并没多想, 继续描绘着柏林鸿图。一路的颠簸很快过去, 我们来到了一个加工厂, 看着厂前一大批装好的塑料袋我愣住了, 良久, 明白了, 我的身躯只是会成为一批方便木制筷子, 仅此而已, 并非栋梁。悲伤懊悔, 对自己天真的笑, 沁凉了我的心, 麻木了我的心, 麻木了我的表情。我无声呼唤, 内心呼唤:既然并非让我们成为栋梁, 为何不留给我们一片刚强的浓绿, 一种轻松自在的绿色心情!为何人类一手破坏了环境却并非造福于子孙后代呢!

人类就是这样一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动物, 生活于忙忙碌碌之中, 忘了抽些时间听那无声的内心呼唤, 比如, 柏林的呼唤

《呼唤》 篇2

由于人类大量的消耗各种能源,污染环境,已经把地球破坏的不成样了。一些可以再生的资源,也因为由于人们不加节制的开采滥用,而加速了各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各种动植物已经濒临灭绝……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的。除此之外,人们大量砍伐树木,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导致黄河迅速水位升高.导致的后果便是我国多数的南方地区因此而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人员伤亡达到了三千之多,房屋倒塌,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等的重大损失。

还有,人们随手乱丢生活、工业垃圾,那发臭、乌黑的河流上漂浮着垃圾,那脆弱的树枝上挂着塑料袋、那黑黄的草地上堆积着果皮和大片纸屑。无不显示着,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那曾经清澈见底的小河、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森林,湛蓝如水的天空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地球逐渐被毁灭,人类也走向灭亡。

再说说我们地球外的臭氧层,本来也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可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种种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大洞,导致许多人由于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辐射太强,而皮肤干燥,全身疼痛,引发疾病。

作为祖国明天的建设者,我们怎能让悲剧重演,怎能让使环境恶化的魔爪继续向四处扩散?朋友们,开始行动吧!让我们从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页纸,每一块电池做起做起,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地球节约每一点能源吧!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迫在眉睫,人人都要关心,人人都要尽力。我呼吁: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

健康呼唤“绿色”等 篇3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那些无污染、无公害、安全营养、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的食品。绿色食品工程在我国已实施3年,开发的绿色食品已近400个品种。这些食品经检验合格,已获得国家绿色商标。绿色食品的货架上可谓琳琅满目:飞禽走兽、山珍海味、时令鲜果、四季菜蔬。绿色食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1994年春季上海举办的绿色食品展销会期间,酷爱健康的上海人只用几天工夫,就把来自全国的1000多吨绿色食品抢购一空。

在以往的食品制作工艺中。合成色素因其价格便宜、着色力强而风流一时,但合成色素多有或大或小的毒性。花花绿绿的糖豆、五颜六色的饮料,常使儿童受害不浅。据说儿童多动症就与多食含有桔黄色合成色素的食品有关。为此,色素专家们正在大力开发安全无毒、自然的“绿色色素”,如甜菜红、西红柿红、辣椒红、桑椹紫、茄子紫等等。

“请给我绿色药品!”这是那些不愿雪上加霜的病人之心声。这些年来。绿色药品正在西方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正着力于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其实,绿色药品的摇篮就在我国,(本草纲目)即是对此做出卓越贡献的明证。经过千百年筛选的百花千草或能理气补血,或能扶正祛邪,或能清热解毒。或能以毒攻毒。近年来药物学家又发现,甘菊茶、向日葵和苦艾等菊科植物,正日益成为制造新药的重要源泉,它们的提取物在对付癌症、疟疾等方面身手不凡。

有远见的企业家正在顺应历史潮流。努力把自己的企业建设成绿色企业,在企业内进行绿色管理,生产出具有绿色商标的绿色商品。这实际上是绿色产业的丰富内涵。这种企业其生产环境应柳绿花红,宛如一个大花园;其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强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其管理者应致力于采用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

为了使天更蓝、地更绿、环境更优雅宜人,或许我们人人都应有一点“绿色精神”。身为厂长经理者,能否少往河流倾注污水,少向天空排放毒烟?驾驶机动车辆的运输专业户,能否少往空气中掺和废气?寻常百姓或许也应反思:装上空调后,自家冷暖如春,隔壁人家是否会受噪音干扰?绿化祖国年年讲,我们又为祖国增添了几株树、几丛花、几多新绿?……

绿色,已成为现代文明人健康生活的新追求。让我们呼唤“绿色时代”的到来!

梅兰芳大师何以未享高寿

袁秉奎

在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人们为这位名闻世界的艺术大师走得太早而遗憾。

1961年夏,梅先生突然因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两天后病情恶化逝世,享年仅66岁。

从梅先生的早逝,可以探索出一些值得人们借鉴的原因。

一、操劳过度。诱发心肌梗塞的原因很多,而劳累是重要因素之一。梅先生到了晚年,还忙于演出、排新戏、拍电影、应付写特约稿和参与社会活动。为了爱子艺术上的成长,更是心力交瘁。由于忙,一部由他口述、秘书执笔的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时断时续地写了10年,因为连口述的时间也挤不出而没有完篇。

二、精神创伤。精神因素是冠心病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梅先生待人宽厚,但感情太易冲动。他得悉爱徒李世芳飞机失事,精神几乎崩溃。事隔多年,还是摆脱不了。得知老友费穆的死讯,也是痛哭不止。而程砚秋先生患心肌梗塞突然去世,更使他在晚年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

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从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不善于控制感情的人,容易促使疾病的发生、发展,对预后也极为不利。

三、吸烟。吸烟是导致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吸烟可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加重冠心病;另据研究表明,在吸烟后,痛阔升高,可掩盖胸痛一冠心病的重要预警信号,放松对疾病的警惕梅先生虽然不是烟不离手,毕竟也吸烟,而每一个冠心病人都应该绝对戒烟。

四、美容貌掩盖了内脏衰老。

梅先生是被公认的美男子,皮肤保养得特别好。美容能使人精神焕发,有益健康。不过,面容的青春长驻与内脏的活力并不是一码事。常作健康检查、积极治疗冠心病,显然比容貌的保养更为重要。

课堂呼唤“成功” 篇4

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每个人都有获取成功的欲望, 而且愿意为此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新课程呼唤我们营造让师生都能共同发展的课堂氛围, 那么, 什么是成功的课堂呢?我想它应该是经过思维的碰撞、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融、灵性的闪光创造出来的和谐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中, 关注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在上述案例中, 开始时有的学生认为“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很无聊的,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甚至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这也引起了我对“鸡兔同笼”问题的重新审视和质疑。我们应该怎样认识“鸡兔同笼”问题在数学研究中的价值呢?《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鸡兔同笼”问题是古代数学典籍《孙子算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它的研究是我们对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所作的一次碰撞、交融、整合, 是为了让中国古代传统数学文化之花重新绽放!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例如, 在宾馆食宿时, 我们如何分配单人间和双人间。可见, 从传承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来看“鸡兔同笼”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并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去反思, 去实践。“鸡兔同笼”问题在小学低段、中段、高段的数学实验教材中都有所涉及, 这样就为我们提出了同一内容在不同学段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比如,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 我采用引导假设和作图等形象、直观的方式教学“鸡兔同笼”问题, 使学生更易理解。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 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学生一个足够广阔的空间, 让孩子放飞心灵, 让思维飞扬!”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述案例中, 我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发现, 并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 让他们的思维碰撞、飞扬, 从而得出了至少两种解决鸡兔问题的方法, 一是假设鸡和兔都只有两条腿;二是假设鸡和兔都有四条腿。并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对数学问题进行描述, 从而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一切都说明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 才能真正实现思维的飞扬!

我们呼唤课堂的成功, 呼唤成功的课堂。我愿和所有伴随新课程一同成长的老师一起为创造出更加精彩、和谐的课堂而努力。

地球的呼唤作文 篇5

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高耸入云的山峰,潺潺流动的河流,广阔碧蓝的大海,海里的鱼虾们在尽情的玩耍,是那么的快乐与自由;有着秀丽的风景,如镜般的湖泊,有时几只鹅游过,便打破了宁静,荡漾起屡屡的波光。鸟儿们在树上欢快地展示歌喉……大雁展翅高飞,在那蓝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中显得那样的气昂,如仙境般的美丽。而人类却去破坏大地的给予。

看啊!人类是那样的自私。他们无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乱伐森林植物,使绿荫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荒地、沙漠,鸟儿们无家可归、无处可容。但人类的自私不但没有悔悟,还更加重了自私心。使初,乱开采,接着乱砍伐森林,滥扑周奇珍异兽,动物们面临着将要做别人的贡品。工厂越来越多,森林面积越来越少,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物污染了河流的水,使鱼儿们死的死,逃的逃,但这样下去,它们还能活多久呢?谁也不知道。乱丢垃圾形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使湖泊不再绿,天不再蓝,鸟儿不在歌唱;这一切的一切变得那么令人恐惧。地球无微不至地哺育着人类,换来的,却是这种结果,这使地球不再和蔼,变得凶猛来乱砍伐森林,使每年都发洪水,造成灾难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这就是“母亲”的警告牌,可人类仍不知悔悟,依旧执迷不悟,饮自来水中毒事件、干旱人类缺水渴死的报导,事物中毒死亡事件等等,这就是地球给人类的危害。说是地球制造的危害,其实并不是,只是人类自作的危机,就因为他们的自私,才会给他们自己带来危难。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而人类是自然环境利用者和改造者,如果我们人类去破坏它,它也会反击我们。我们应该有爱护环境的心态。不要抱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心理去破坏它。要知道糟蹋它就是让自己离死亡更近一步。

呼唤学理精神 篇6

《书屋》杂志2002年3月号上,王澍先生《中国近代著名人物败笔拾遗》(以下简称王文)一文,将康有为、严复、孙中山、宋教仁、章太炎、胡适、鲁迅等近现代重量级人物“排起队来”一一“指瑕”,名之曰“败笔拾遗”。由于王文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和印象给评论对象遽下断语,因而在揭示名人的所谓“败笔”时恰恰自己铸成了真正的“败笔”。

即以王文对鲁迅的评论为例,其指出鲁迅的第一个所谓“败笔”是“受尼采的影响,批判面过宽,过于刻薄了”,说鲁迅“误认为批判是拯救世界的惟一手段了”。这与历史事实不符,甚至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鲁迅思想,尤其是其早期思想曾受到尼采哲学的影响,但鲁迅只是从内容庞杂的尼采哲学中汲取一小部分,且从中期以后,即又相当深刻地批判了尼采的消极面,“中国最早从思想上真正接受尼采哲学影响的人是鲁迅;中国第一个从思想上真正对尼采哲学进行深刻批判的也是鲁迅”〔1〕。因此,鲁迅精神与尼采精神有着本质的不同,鲁迅精神是建立在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民族和人类解放而发扬个性,奉献自我,尼采精神则是自诩为太阳,以个人为中心,视他人为庸众,倡扬所谓“超人”哲学,二者在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上皆迥然不同。鲁迅精神表现在他的杂文上,其特点即是涉及面极广,几乎涵盖了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摘时弊和进行国民性批判时,“他总是选取某些人的具体言行施以毫不宽假的讽刺”,而往往“在讽刺正面之敌的同时将不怀好意、心存侥幸的看客的眉毛也一并燎去”〔2〕。也正“因为触及了类型的缺陷,讽刺不留情面,这才有了被讽刺者所叫嚷的‘刻薄’、‘油滑’”〔3〕。至于“批判是拯救世界惟一手段”,鲁迅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相反,鲁迅却认为:“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所以,鲁迅痛心疾首于中国人的“寇盗”和“奴才”式的破坏,而苦苦呼唤“要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4〕。而鲁迅就是一个革新的破坏者,“是一个能使自己严整的战士”,而“真正的战士并不是完全不负责任的破坏者,他要在破坏陈旧势力的战斗中不断地建立自己,约束自己”〔5〕

1925年4月8日,鲁迅所写《忽然起到的》(之六)一文,对封建复古派鼓吹“保古”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中国“帮同保古”的现象及其用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而况保古”。针对当时中国经济、文化落后,饱受帝国主义侵凌,面临灭种危险的境况,鲁迅指出:“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6〕王文竟将这段话拎出来加以挞伐曰:“生存、温饱、发展与后面所列诸因素,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退一万步讲即使存在因果关系,也不一定非要统统踏倒。”并称“读之恍恍忽忽浮现出红卫兵破四旧的景象”云云,指责鲁迅是“用批判,消灭一条腿走路”。这种颟顸的解读令人哭笑不得。殊不知鲁迅这段话所用复句是假设而非因果关系,且亦当明了“苟有阻碍这前途者”后面所列诸项无疑是指(或象征)小国保守落后的“固有文明”。鲁迅早在1924年4月29日写的《灯下漫笔》一文中,就尖锐地揭露了外国人赞扬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和乐观的爱国者“欣然色喜”的浅薄以及一些洋奴在外国人面前的媚态,指出外国人称赞中国“固有文明”的用心就是要让我们把中国当作“盛宴”来献给他们,而“待到享受盛宴的时候,自然也是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时候”。不料如今竟成为王先生指摘鲁迅的口实。

王文指出鲁迅的第二个所谓“败笔”是:“对人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激”,鲁迅“所恨之入骨的一些‘敌人’其实远不像鲁迅所想象的那样坏”云云。似乎那些“敌人”的坏是鲁迅所想像出来的。但事实上,在鲁迅的论敌中,有些人的坏已远远超出常人之想像。就以鲁迅所骂过的梁实秋来说吧,论争的起因是由于彼此在文学主张上有分歧,其方式是讨论的、争鸣的和批判的。至于《“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用了完全不同的口气和方式,那是因为梁实秋在答复左翼人士对他的批判时,用了很不光彩的手段,在理论上的反批评外,夹杂了对手为共产党的暗示,譬如他在《新月》第三卷第九期上写道:

革命我是不敢乱来的,在电灯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我是不干的。(《答鲁迅先生》)

如何可以到××党去领卢布,这套本领,我们怎么能知道呢?(《资本家的走狗》)

梁实秋在论争中不断暗示对方是“共产党”,“领取苏联津贴”,等等,这就有点心怀叵测了。在三十年代的恐怖时期被称作“共产党”是要杀头的。“梁实秋此举虽非告密,但在客观上起了提醒统治者,并进一步想利用统治者的权力和屠刀来消灭论敌的作用,这才是鲁迅拍案而起、怒不可遏的原因,也正是鲁迅在走狗的称号上再加上一个‘乏’字的用心所在”〔7〕。“现在不明历史的年轻人对鲁迅的全部知识均来自‘文化大革命’时代,在那个年代里鲁迅被权力者渲染得异常可怕,被鲁迅骂过的人都陷入万劫不复之中,比如‘四条汉子’;可是被鲁迅称赞过的人呢?比如胡风、巴金,似乎也没有因此就躲过了对他们的迫害。但这种打鲁迅牌的闹剧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让今天的年轻人以为,凡是被鲁迅骂过的人都有点委屈,都值得同情以至推崇。他们根本就没有了解鲁迅是在怎样困难的背景下才发出这战斗之声的”〔8〕。鲁迅早就说过,他的骂人看似私怨,实为公仇。比如,鲁迅1930年初所写《流氓的变迁》的杂文,据专家讲,那是讽刺新月派或是别的帮闲的文字。而实际上,其概述的是中国流氓变迁的历史。鲁迅将中国的文人归结为“儒”与“侠”,“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到了后来,真正的侠者已死,留下的不过是些取巧的“侠”,而这些“侠”们虽悄悄地靠近权势,却“对别方面还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奴性也跟着加足”。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帮忙与帮闲。“他骂的是具体的人,但也是老中国的历史,从古代的孔、老、墨、佛,直至当代的圣哲贤人。倘要论鲁迅的偏执,先就要说他对中国历史的偏执”〔9〕。其实,鲁迅对待具体的人,从不完全否定。即使像高长虹那样一味突出个人,排斥一切,精神上有着严重弱点的人,鲁迅对其所代表的狂飙运动在二十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的功绩还是首肯的,“鲁迅绝不是像尼采那样否定别人的一切,即使是反对自己的人,他也能采取具体的分析态度,取其长而弃其短”〔10〕。鲁迅待人之宽厚如此,何“刻薄”之有?

王文从鲁迅一篇文章中类似遗嘱的东西中摘引四条,归纳为三个“彻底”和一个“弘扬”,说鲁迅“对自己也过于苛刻”,亦即:

四、彻底否认夫妻感情: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

五、彻底否认自己毕生经营的事业: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

六、彻底否认关爱、承诺和信赖等基本元素: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弘扬以牙还牙的仇恨: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需要指出的是:王文所引四条遗言中的头一句,是其所加的“评语”而非原文所有,其所引第五条中缺“空头”二字。对于上述之误,《书屋》杂志2002年5月号已作了严肃更正。而王文所加的“评语”非只曲解,几堕于恶趣!

上述所引四条见于鲁迅一篇叫做《死》〔11〕的文章,原文有七条王文只引了四条,原本不是要当作遗嘱来公布的。据冯雪峰回忆,鲁迅《死》的那篇文章中附有七条类似遗嘱的东西,现在是被大家看作真的遗嘱了,但实际上,先生显然不是作为遗嘱来公布的,他写的是已经过去了的病中的感想,而不是给将来准备的。关于第五条,我认为容易给人误会,好像一切文学家和美术家,他都看不起似的。他也同意改一下,后来由他自己想出“空头”两个字来了。他笑着说:“这添得好,只两个字,就将这些人刻画得活灵活现了。”〔12〕

关于第四条,许广平先生在《欣慰的纪念》一书《忘记解》一节中曾写道:“我不敢说忘记了他,他的一言一行,已融和在我的生活里面,占有一个大段时间,在在都受到了影响。”〔13〕通篇找不到任何否定夫妻感情的影子。

鲁迅生前,很见了些挂着文学家(美术家)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的无耻之徒,引起先生深深的厌恶。这第五条非仅是对家属子女的告诫,也可以作为对一切正直青年的警戒。

以当时鲁迅的威望和影响,他身后难保不会发生一些别有用心者(包括国民党当局)对其家属采取诸如封官或利诱的手段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事情,鲁迅先生自然不能不预加防范,这第六条正显示了鲁迅先生对于世事的深刻洞察。

在鲁迅生前,一些“正人君子”们干着损人牙眼的勾当,却装出一副“中庸”的嘴脸,“反对报复,主张宽容”,他们常常是“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谎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14〕。对于这类“正人君子”,鲁迅深恶痛绝之,这第七条正是鲁迅与那些“正人君子”们斗争的经验总结。

王文所指鲁迅第三个“败笔”是“由于相信了不客观的报道,由于涉猎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写了一些不那么站得住脚的文章”。在这里,王先生只是甩下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便“扬长而去”,却没有举出半点证据来加以论述,这很难使人信服。

鲁迅的写作态度十分严谨,他的时评和政论主要以自己亲历的事实为根据,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评论,对那些新闻报道之类,一般很少看也很少作为评论的依据,即使要用,也要经过客观的研究。据许广平先生回忆:“他对写作的修养是很注意的,闲空的大部分都用在看书,更多的是外国书。除了社会科学的书是细细地阅读外,普通杂志,他只是选几篇或一部分看看就完了,国内出版的杂志,不过翻翻就算了,如果没有什么好作品,是不肯浪费许多光阴的。”〔15〕“别人批评他的文章,他看或不看,却是不赞成依照批评而改变自己意志的,骂他的文章,就是寄到手头,他却未必就看,总把他堆在一旁,等到用作材料的时候才去翻它,这时是比较客观地研究了。”〔16〕

鲁迅所写的“关于与人论战的文章,特别改而又改”,“在先生认为:此种文章发表出去,凡可能反响,他都一概计划在内,对方怎么来,他怎么应付,都想得周到,先生许多杂感中的话语,到今日能被一般人认为格言,到处编鲁迅语录,就是先生在那些话上边,用了过多的思考和心血所致”〔17〕。鲁迅对于专门以外的纵谈是特别加以警戒的。1935年,鲁迅在《名人与名言》一文中指出:“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应该分别名人之所以名,是由于那一门,而对于他的专门以外的纵谈,却加以警戒。”〔18〕鲁迅从来没有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王文所谓鲁迅第三个“败笔”者,不知何以为据!大概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空虚,王文最后写道:“我仅想对发难者说一句话:盲从与恭维是断送,批判是继承与发扬。”为了堵住批评者的嘴,预支了两顶“盲从与恭维”及“断送”的帽子,却将“继承与发扬”的桂冠毫不客气地戴在自己头上。

评论是一种科学,必须从评论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客观事实是怎么回事就怎么说,绝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当今文坛上,有些人受好名心理的驱使,一味地追求“新奇”,一时之间奇文屡见,怪论迭出。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砭异》中就曾针砭过这种“求异”的风气,他说:“故术异于人,未有不出于自用者也。”“凡异于人者,由于内不足也。自知不足,而又不胜其好名之心”,便只能是“内不足,不得不矜于外;实不至,不得不骛于名”,但如此一来,其结果却是“求异者何尝异人哉?特异于坦荡之君子耳”〔19〕。学界诸君,于此不可不慎!

学术园圃是神圣的,学术花木是娇贵的,她的繁荣需有众多既有深厚学养又富于学理精神的学者们共同浇灌、耘莳,倘若对其不加爱护而任意蹂躏,只能使其凋零、枯萎,而致荒芜,最终变成一片文化沙漠。因此,重振学理精神,就成为新世纪学界的一声殷切的呼唤!

注释:

〔1〕钱碧湘:《鲁迅与尼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转引自《尼采在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64页。

〔2〕〔3〕郜元宝:《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第1版,第156—157、79页。

〔4〕《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194页。

〔5〕〔10〕转引自李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300、77-78页。

〔6〕《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7〕陈思和:《论鲁迅的骂人》,引自《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262页。

〔8〕陈思和:《再论鲁迅的骂人》,引自《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268—269页。

〔9〕汪晖:《死火重温—〈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序,引自《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68页。

〔11〕《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2页。

〔12〕冯雪峰:《回忆鲁迅》,载《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80—682页。

〔13〕许广平:《欣慰的纪念》,载《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29页。

〔14〕《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页。

〔15〕〔16〕许广平:《欣慰的纪念》,载《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77—378页。

〔17〕荆有麟:《鲁迅回忆片断》,载《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165页。

〔18〕《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4页。

呼唤“城市建筑” 篇7

城市建筑, 包括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本来应当是规划师和建筑师都必须高度关注的课题。遗憾的是,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对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似乎就没有停止过。时任纽约市及长岛等地总规划师的罗伯特·摩西 (Robert Moses) 作为战后纽约这座现代主义风格城市的缔造者, 常常被人们比作巴黎第二帝国时期的奥斯曼 (Baron Haussmann) 。摩西抱有一种以20世纪多种艺术形式对旧城进行更新的梦想:创造出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系统。旧城更新以消灭城市街道为开端, 以彻底改造现实的城市结构为目标。这个系统将城市作为车流的障碍和一有机会就会逃避的衰败的街区对待。这种新秩序的建设消灭了千万个城市街区 (参见Marshall Berman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 只有少数像格林尼治村 (Greenwich Village) 这样具有历史风貌特征的街区, 在快速道路建设计划受到雅各布斯及社团的强烈抵制后, 才得以幸存, 如今已是纽约的历史保护地区。

20世纪中期开始的城市更新运动, 为了快速交通消灭了旧城的街坊和街巷。如同伯曼 (Berman) 所言, “现代性的发展使现代城市本身变得陈旧过时”, “城市的人民、图景和制度创造了公路, ……由于城市与公路走不到一起, 城市就得靠边站”。80年代之后, 众多的中国城市步其后尘, 而且, 旧城更新、改造的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过了欧美城市。

如今, 欧美城市已经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当汽车成为城市最大的威胁时, 街坊和街巷均将为快速道路所取代。城市建筑, 这一具有历史积淀、形态肌理和文化魅力的生活容器也都将随之消隐。反过来, 城市的非现实性、冗长性和不可读性, 又使城市居民以一种令人恐怖的专横独断态度来对待它。像90年代后期上海花大代价从城市中心区拆迁、建造起延安路高架路, 与南北高架形成交通枢纽, 其让人不悦的庞然大物造型引发市民的谣传评说不断, 热岛效应、噪音和震动也导致周边保留下来的街坊成为不适宜居住的地带, 最终经过再次拆迁、建设延安绿地公园后才得以安宁。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旧城更新改造的迅猛清除, 让城市变成了人们不再熟悉的家园。开发商则全然不顾可能让居民彼此疏远的后果, 更愿意完全通过经济价值来理解所谓建设成就的城市环境。然而, 城市建筑实体和街巷空间, 作为城市活的历史文档、市民的共同记忆和环境美学的形式存在, 是形成美好城市的基本要素。而一座好的城市应该是所有人都能安居的地方。阿尔多·罗西指出, “城市就像是一件艺术作品, 是记忆的集合, 也是建造物的凝聚”。他一直为那些永恒的累积、城市的肌理和建筑的片断着迷, 也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的建筑。所以说, 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最终职责应该是致力于创造可居住的 (habitable) 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 人类不仅能够生存, 而且还要能够表达和发扬文化。

美国战后短暂的旧城更新, 引发了城市规划由重视形体与功能向强调公众参与的历史性转型。社区单元及环境成为城市生活中日益重要的场所和值得关注的对象,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 社会公平性、多样性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但是, 在中国的旧城更新改造项目中, 当建筑的价值与地价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时, 旧建筑 (包括一些还在使用期限的建筑) 就会被彻底拆除。显然, 如何扭转城市的无序开发和野蛮改造, 恢复和复兴城市适宜的居住、工作和休闲环境, 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和美好城市建筑, 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英国建筑理论家彼得·F·史密斯 (Peter F Smith) 认为, 建筑“价值的标准多半与实用性无关, 或几乎无关, 否则为什么要保存被毁坏的神庙和城堡呢?作为单体的建筑, 以及作为城市形态的建筑, 是审美和象征体验的一个巨大来源。这就是不可避免的艺术 (unavoidable art) ”。快速发展的30年中, 我们完成了超出欧洲城市数倍的建设量, 也通过国际招标和邀请大师设计, 制造了无数的前卫风格和先锋实验。而这种“在风格上和经济上的冗余 (redundancy) 现象, 驱使人们有必要讨论‘城市伦理’ (urban ethic) 的基本问题” (埃蒙·坎尼夫, 《城市伦理》) 。

人人都梦想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而在具体的行为上又没有任何人关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为美好的未来带来负面影响。拆旧城, 毁灭了数代人创造的城市历史的积淀;造新城, 造成了没有人情味“诸事不便”的“鬼城”特色。维特鲁威 (Marcus Vitruvius Pollio) 《建筑十书》中确定的“坚固、实用、美观”三原则, 恐怕早就没有建筑师当回事了。20世纪70年代,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席埃里克斯·戈登爵士 (Sir Alex Gordon) 就曾呼吁, 一个好的建筑应当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适应性、降低能耗” (long life, loose fit, low energy) 为原则, 这也是今天推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 建筑应当努力做到“长寿命、宽适应、低能耗”。而且, 在强调“可持续性”的时代, “美观” (d elight) 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时这个部分被那些眼睛仅仅盯住生态目标的建筑师有意或是无意地忽略了。有些流行生态形式的建筑, 在外墙材料和某些部位用点环保新技术就号称是低碳绿色建筑了, 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真正的低碳建筑是有益于城市环境的, 其使用和运营也应当是低成本、易维护的, 还要能够为居民和使用者带来便利, 成为城市的愉悦景观和地方的文化标志。

呼唤大部制 篇8

被称为政府机构改革突破口的大部制改革始于2008年, 2008年3月11日,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 国务院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共5个部委。此后的四年, 虽然各地方政府都相继推行了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 但国家层面的大部制改革却止步于此。对此, 著名的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认为, 大部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新的改革方案因为涉及各方利益而难以一蹴而就, 而第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效果也并不乐观, 时隔四年, 五大部门依然在艰难的磨合之中。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的观点与王之泰不谋而合,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 “现在看来, 第一阶段的大部制改革遗留着一些问题, 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还有一些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则明确指出“交通运输部组建以后, 铁道部本应成为其中一个机构, 但却并未纳入其中。交通运输部虽然将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等相关部门整合进来, 但事实上其运转基本都是各自独立的, 没有完全融合好。”

作为中国物流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三届政协委员, 王之泰教授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物流业发展献言献策, 他认为虽然中国物流发展的问题很多, 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物流系统被严重分割, 物流是“复合型产业”, 同时物流和国民经济其他经济领域互相渗透和交叉又出现了很复杂的关系, 这就使得物流产业在小部门的体制中很难找到部门依托, 没有一个有明确职能的、有效的、权威的管理部门来专门应对物流的管理和发展, 中国物流处于“九龙治水”的状态。

“我对大部制改革的观点仍然不变, 物流是一个系统, 重要就在各个方面的衔接上, 铁路、民航, 自己系统内的管理并不难, 关键就在之间的接口上, 接口问题解决了, 有人来做统筹, 做决策了, 物流也就成为了一个系统整体, 所以我觉得物流的方向就是需要大部制”, 王之泰进一步强调说, “我认为, 如果能够尽快实现包括铁道在内的‘大运输’或者‘大交通’的大部制, 实际上就是解决了物流主要领域进入大部制的问题, 我期望这个进程能够快一点, 再快一点。”

不过, 王之泰也坦言,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 速度肯定会放慢, 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说现在改革还处于一种寻找方向的时期, 大部制触动的利益很多, 也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解决的。这个进程, 需要时间。”

对此, 汪玉凯也认为“大部制改革表面上是机构调整, 实际其背后是权力调整。”

近日, 又有媒体曝出“中国将启动大部制改革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的消息,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微妙措辞, 试图证实这一猜测, 并指出今年的政府换届正是实行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最好时机, 而广受诟病的铁道部则有理由被认为将首当其冲被整合。

山的呼唤 篇9

内心崇奉的

很多

且多变

而我崇山不改

风雨不动

安如山

内心深处的

仰视不朽

又如俯瞰

放不下这高与低

常涌动出

奇妙的久远

伴随在岁月里

永无声息

却是

震撼一生的歌

崇山在呼喊

由然而生的

这大与小

回荡着不悲

只剩震撼

当面对

远近不同

是熟悉

也陌生

引人入自然

少年看的

几十年过去

这山依然是

陌生的熟悉亲切

梦幻

是自己造的

更是山所给予的

是山的注入

每每的远眺

曾相识

云烟点点

变数堪称人生

匆匆的

亲在悠悠里

这是否蕴含泪滴

天机的神圣

就是对山的肃然

由衷的情不自尽

是人对山的天性

融化了人生的情怀

曾经的一切

当走出这大山

似青春找寻

奋发着

登攀着

直到鬓发白痕

刻骨的造就

仍是站在这儿

在高高的山上

似青春说好

无须回忆

耄耋至好

人生就在这儿

儿时的山

禁不住泛起沉淀

就仿佛约定

在寻寻觅觅里

一切的都在

似乎凝固不变

这又会是什么呢

是爱与悲壮

是情与感叹

是山在呼唤

总回荡着

今天,呼唤大国大民 篇10

但正如古训所示,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 这一个个命题, 都容不得半点懈怠与偏移。新的经济动能转换效率, 决定我们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能走多远;司法改革能否攻坚克难, 攸关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环境保护能否兑现“最严”的承诺, 关系到民众对净水蓝天期待的实现程度;精准扶贫能否保质保量如期推进, 指向我们能否享有更公平的发展红利。

不难看到, 上述社会改革、发展目标, 以国家的名义提出, 更需要国家层面的推进落实, 但其落脚点却都是对民众福祉的保障。这是因为, 伟大国家只能由伟大人民创造, 而一个国家的强大, 最终必然要体现于人民的强大。古人云, “治大国如烹小鲜”, 在今天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 当一个国家欲变得更强大之时, 它必然要更加精细化回应民众的权利与诉求。民众安居乐业之道, 社会公平正义之道, 都离不开国家治理的微妙平衡与耐心“烹调”。

一如十一长假中的社会画面所展示的隐喻。一方面,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 中国人能如此这般走得更远、自由消费;但另一方面, 或也从来没有哪个时代, 人们会有如此多的焦虑, 对拥挤的焦虑, 对安全的焦虑, 对权益保障的焦虑。今天的中国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赋予与经济能力, 但他们也同样是对于权利和财产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

房价、社保、教育、就业、司法……无论哪一项, 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 在今天都仍难称已经完全进入舒适区。这不仅是源自物质或数据上所表现出的压力, 而更表现为社会整体氛围所传导给心理层面的紧张与焦虑——仿照大国的表述, 这或可称之为“大民”的欠缺。而培育大民, 不仅仅是通过大国、强国这一维度上的建构所自然能水到渠成的, 它必须依赖于对民众权利与心态的更精准照拂。因此, 在今天, 呼唤大国大民, 殊为必要。

十一前夕,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正式发布。行动计划在指出中国人权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 也强调了“应该看到”之所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需要解决, 人权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保障目标尚需付出更多努力。这或可作为我们在追求大国大民路上的一个目标参照与鞭策。

用爱心去呼唤 篇11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纽带,是一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无形的力量,是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在工作中我用心去呼唤学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爱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只有教师和学生架起这座心灵的桥梁,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只有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观察到他们日常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老师的关心体贴,能让学生摆脱自卑,增强自信和勇气。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一个教师只有理解、信任并尊重自己的学生,才会被学生尊重、信任与爱戴。他们才能从心底喜欢自己的老师,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我班的江小军同学父母离异,母亲再嫁,他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做事一意孤行,上课不是看小说,就是睡大觉,学习成绩是班级后五名。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对他更加关心和爱护。他的衣服脏了,我就给他洗;他的作业本用完了,我就给他买几个;他中午没钱吃饭,我就给他买个面包、麻花等等,总是想着照顾好他。有一次,他牙疼得厉害,我陪他去医院治牙,又给他买了一些药,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照,使他感到像妈妈回到了他的身边。每天中午,我都给他补课,给他讲一些伟人的故事,并让他当了我的英语科代表。这种师生之情,母子之爱,对他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又和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孩子很需要父母的关心。后来,小军告诉我,爸爸妈妈对他可关心了,他又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他有了信心,学习成绩很快就提高了。现在他已经在重点高中学习了。每年放假的时候,他都会来看我,他说:“老师,当年没有您对我的关心和鼓励,就没有今天的我。”听了小军的话,我激动万分。我明白了:爱学生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点滴小事同样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在班级里,我总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有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到同学间的友谊和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级里也是很重要的。班级五十多名学生,基础差别很大,好多基础差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特别是后进生,最怕学生把他看扁。因此,我们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他们,用真挚的感情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我们班的李晓光同学调皮捣蛋,不求上进,行为习惯也很差。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不能戴有色眼镜去寻找他身上的缺点,而是要拿“放大镜”去努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再次感受到:无论是怎样的学生,都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关怀,只有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他们才能健康的成长。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然而怎样才能使之“亲师”进而“信道”呢?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觉得你既是他的老师,又是他的朋友,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这时我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当学生遇见你,会微笑着向你走来的老师,才算得上是一名成功的老师。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充满关切的眼神都会使孩子的心更贴近你一步,心育是育人之本。

有一次,我给同学们讲《王玉梅背送残疾同学》的故事,讲完故事后,我给同学几分钟的思考,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认为王玉梅怎么样?孩子们纷纷发言,王玉梅的精神在头脑中得到加深,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品德,我们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知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努力用爱心去关心、教导每一个学生。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发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发扬关爱学生、因材施教的园丁精神。我想,只要用爱的春雨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那么他们即使是一棵棵小树也会渐渐长大;只要用爱的阳光去温暖学生的心灵,那么他们即使是一座座冰山,也会慢慢融化。只要无私的付出,辛勤地耕耘,即使是一块块贫瘠的土地,也同样会长出庄稼,同样会开出鲜花,同样会结出硕果,同样会绿满天涯!

淳朴的呼唤 篇12

“在商品琳琅的柜台/在大街/……/我们无法找到这些东西/而一些东西/一直很珍贵/不仅仅是草。”

该诗短小精悍,只有寥寥的几行,却有巨大的容量和悠长的韵味。诗一开头,就以蒙太奇手法,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一幅商品经济社会的城市背景图,烘托出对美好事物苦苦追寻的渴望。“在大街”那三字的短句,以及省略号在惜墨如金的精短诗中独占一行的特别句式,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可以真切地领略到追寻者匆匆的步履、望眼欲穿的愿望,充分感受到主人公剧烈跳动的脉搏和上下求索的急切心情……然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结果却令人失望和叹息。“无法”一词,更能体会出失望的深重,甚至染上了绝望的色彩。那好象串串足迹,又像颗颗汗珠的省略号,也似乎变成了颗颗清亮的泪滴……渐渐地汽化、升腾,氤氲、弥漫,使人心头蒙上厚重的愁云,满怀失落的忧伤。

如果说第一节诗的意象还比较朦胧的话,第二节诗能让人明确地领会到具体而丰富的内涵,也使该诗所写的“含羞草”有了更多的象征意味。诗人寻求的不仅仅是朴素可爱的花草,而且更是对醇厚民风的追求,对清廉的为人之道的坚守,以及对质朴人情的热切呼唤和十足珍惜……在这经济转型的时期和社会变革的年代,许多人荣辱不分,是非颠倒,寡廉鲜耻,以丑为美。他们错误地把奢侈浪费当作慷慨大方的荣耀,把勤俭节约贬低为小气吝啬的耻辱;视投机取巧为聪明,视无私奉献为愚蠢……以致许多真理遭到颠覆,真情遭到亵渎,甚至很早以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令人费解、难以置信的“笑贫不笑娼”的现象,在如今我国的许多地方也竟然变成了可怕的现实。许多人徒有人名,不知羞耻,还不如一株“含羞”知耻的花草……真是不可思议,令人悲愤至极!诗的结尾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闲笔,其实却像大声的呐喊,响亮的警钟,振聋发聩,促人警醒。在大力宣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正确荣辱观的今天,更是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含蓄,可谓言简意赅,语淡情浓,能够使人从简单平淡的语句中领会到丰富的言外之意、美妙的弦外之音和深厚、强烈的感情。第二节中充分可见的内容已不必再加赘述,第一节中所写的无法从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产生美好的向往——这也是诗人“乡土情结”的间接体现。同时,诗中感情浓郁,而又饱含哲理,是诗人感情的泉涌和心血、智慧的结晶一—诗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又长期在农村的乡镇政府工作,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十分关心农民疾苦,与广大农民心心相通。他纯真、正直、忠厚、善良,是一位对农民倾注满腔热情的诗人,又像一位勤劳、朴实的传统农民。他不仅在《诗刊》等权威报刊发表了《走进麦地》、《为民打工》、《看望贫困的老王》等许多“三农”题材的感人诗作,而且由中国三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满载着他对其深沉挚爱的诗集《乡雪无痕》)。他本身就是一首醇厚朴实的诗。

上一篇:生物化学的导课艺术下一篇:设计布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