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导课艺术

2024-09-08

生物化学的导课艺术(共10篇)

生物化学的导课艺术 篇1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但它不同于汉语 (母语) 教学, 有着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积淀, 它缺少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学生对语言材料感知和理解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呈现知识的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协调过程。作为英语教师, 不但要有各种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引导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而设计高质量的导入开启整个课堂教学全过程, 和每个英语老师息息相关。如何以最优的方式, 最快的速度, 最佳的状态接近课堂的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这便需要每位教师对导入作细致的探索。

新课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 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1}导课的心理任务在于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启迪他们的心智, 产生学习动机。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笔者认为, 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 基本上要符合以下五个要求。

一、导课艺术的针对性是重要维度

“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 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2}授课的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状态, 知识能力基础, 兴趣爱好的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要注意大学生个性特点, 适时突出专业特色,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 大多好动、爱说, 他们的专业与名胜古迹, 地方特色联系较多, 导入活动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 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可采用“free talk”, 即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口头活动, 如:描述一张画、照片、图片等利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子, 随意表达。每节课的导入活动由浅入深, 学生们又能感受到学英语实用性, 同时又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紧密相联, 学生们的学习英语积极性自然提高, 另一方面, 又促进了专业学习, 教学效率就会高。

对于以男生为主的电子、机电、化学、数学等专业, 根据男生好动、争强好胜、爱好广泛、大部分男生讨厌学英语的特点, 一般采用游戏活动与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导入活动, 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刺激学生学英语。这样教学导入活动, 一方面,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欲望, 同时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实践证明, 这种游戏或竞争的导入活动自然流畅, 充满活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导课形式, 但必须做到为整堂课服务, 与所教课文融合一体, 对整个学习过程有启迪作用。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

二、导课艺术的启发性是基本要求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导课正是通过精心设置导言,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思维, 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教师应该精心设计, 想办法让学生情绪高昂, 智力振奋, 让学生由此及彼, 思维活跃。如在讲授《新视野》第一册Unit6SectionB TheTrashman (垃圾工) 时, 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导课。首先老师提出问题:

1.would you li ke t o be a t r ashman, why or why not? (你愿意是一名垃圾工吗?为什么?)

2.why ar e t he t r ashmen always di scr i mi nat ed by many people? (为什么垃圾工常常被人瞧不起?)

让学生展开想象, 各抒己见, 坦陈自己的观点, 相互辩驳, 一番唇枪舌战后, 教师总结一下不同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并启发学生得知这样一个事实: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因此, 我们要尊重垃圾工,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从而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导课艺术的趣味性是生命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 也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兴趣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熟悉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较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有兴趣的导课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 主动思考, 大胆实践。如在讲授《新视野》第一册Unit4SectionA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 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个场景:设定表演的内容如问路、第一次约会、面试等,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表演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找出优点和缺点, 并提出问题:Whycan’t some students leave a good impression on others?Tell us the reasons.学生只要耐心看完表演应当能做出很好的评价。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参与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得整堂课充满了趣味性, 另一方面学习交际技巧的好奇心必然驱使他们想进一步学习课文中的交际知识, 从而起到导入课文的良好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在新课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迎接新知, 探求新知。假如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 就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 降低新内容的难度, 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 优化学习效果。

四、导课艺术的简洁性是尺度

简洁性是导课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导课的简洁性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课堂教学时间。”{3}它要求教师在导课时, 运用简洁的语言, 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 为授课的成功做铺垫。从整节英语课系统而言, 导入只是一个前奏, 所以在时间分配上就应该注意适度, 一般应控制在3~5分钟左右。

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 形式不宜过于复杂, 应该注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宗旨。关注到每个学生, 不要使孩子产生疲倦以至分散注意力。如果导入时间过长, 就会显得喧宾夺主, 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 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毕竟, 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 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如果导入的时间过短, 又会使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因为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 缺一不可。时间安排也有重有轻, 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 而忽视其它环节, 那么, 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如《新视野》第三册Unit1SectionB TheRomanticLifeofSecret Agent Albert (特工艾伯特的传奇生活) , 本课介绍的内容主要是特工的生活。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Teacher:can you tell me what are the secret agents’characteristics?Generally speaking, they are handsome, humorous, brave, rich, and smart.However, today we will learn an agent who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others but beyond our imagination.Now let’s begin. (你们能告诉我特工的一些特点吗?一般来说他们帅气、幽默、勇敢, 富有, 而且机警。但是今天我们将会认识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工, 他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

老师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入课文, 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渲染, 但朴实、自然、流畅, 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同时又激起了学生的的求知欲。

五、导课艺术的新颖性是灵魂

首先, 导课的方法要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导入方式种种, 有提问式导课, 讲故事导课, 解释题目导课, 等等。但老师必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导课手法。用单一, 固定的方法去套用所有课堂教学内容, 是不可取的。无论这种导入方式效果多么好, 如果经常、反复地运用, 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降低导入效果。因此, 导入方法必须灵活、多样, 给学生一种新异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富有强烈的好奇心, 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 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 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 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这里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新异刺激, 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 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课堂导入能做到方法新, 材料也新, 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课堂气氛, 从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正题,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在讲授《新视野》第二册Unit 9SectionAStopBrainDrain (停止人才外流) 时, 教师可以先引入印度每年为培养人才所付出的代价, 但人才外流甚为严重。对此让学生谈谈对人才外流的认识以及人才外流对国家的影响, 然后教师总结归纳。这样的导课方式不仅让学生对印度人才外流有了最新的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六、结语

英语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如何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技巧。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美导入, 就能直接吸引学生,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 课堂活动进行的也会顺利一些。因此, 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迪学生智慧, 就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参考文献

[1]刘安喜.英语教学导课浅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

[2][3]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大出版社, 2002、8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篇2

[关键词] 导课 方法 兴趣 求知欲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如何提出课题、导入新课是首先要考虑好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教学导入环节是整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一、 语文教学导课的特点

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上”,就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教学环节就顺了。不同特点的导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导课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进入课堂教学,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充满情趣的导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气氛和节奏,师生间往往在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消耗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

(二)语文教学导课要具简洁性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对于语文教学也是受用的。课堂教学的导课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来说更短,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和时间赛跑,在最短的时间内导入新课。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直接板书——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相信同学们一定预习过了。现在捧起书,再认真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圈出的生字读正确,读好后坐端正。

这样的导入减少了无关的语句,现在许多教师,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很多教师喜欢作秀,这虽然看起来十分有噱头,但是却无端地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负担。

二、语文教学导入的方法

语文教材,特别是新教材,突出了实践性和探究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其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通过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自己掌握知识,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能力。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深刻,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下面就如何做好课堂导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适合低段语文教学的导课方法

1.故事诱导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低段教学中,故事诱导是很好的导课方法。

2.借助媒体,直观导课法

采取直观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能激起学生寻求探索方法的兴趣。

3.游戏导课法

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式导入方法,既可增加课堂趣味性,又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适合高段语文教学的导课方法

1.辩论式导课法

让学生分别选择自己的立足点,以正方和反方互相辩论的方式导入新课。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高段并且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上为自己辩护。例如,教学《老师领进门》时可用辩论的方法导课。

师:田老师说——这只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而“我”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你赞同谁的意见?赞同田老师意见的做反方,赞同文中“我”的意见的做正方,咱们来辩论。这样,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还可使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制疑导课法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3.描绘人物性格导课法

用描绘人物性格导入,能够突出人物性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讲《布衣元帅》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徐向前元帅的资料,事先了解布衣元帅的性格和事迹,对学习《布衣元帅》有帮助。

小学语文的导课艺术 篇3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案例来具体谈一谈。

一、以精妙的言语导入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也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语文教材的特点, 课前语言引趣, 挖掘教材非智力因素, 精心设计“开场白”, 力求做到教学趣味化。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和信任情感, 我利用他们的“童心”“童趣”“童语”“童行”对学生进行导教导行,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从而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锻炼,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以美丽的图画导入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 其用意在于强调形象化的重要性。图片以具体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记忆, 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在教学中, 我们指导学生发现图片中蕴藏的丰富信息并加以挖掘, 让学生从图片中获取相关知识、相关信息, 从而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利用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既形象直观, 又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第八册《桂林山水》时, 课前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上课伊始, 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展现在眼前:清澈见底的漓江, 栩栩如生的象鼻山, 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教师板书课题《桂林山水》, 图片揭示了课文的内容, 为新课的导入创设了美好的情境。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事物, 可以借助欣赏图片, 让学生对陌生事物有所认识。如《秋游》一课, 在指导学生感受“农田里, 稻子黄了, 高粱红了, 棉花白了”时, 由于学生对农作物, 特别是“高粱”这种庄稼, 了解较少。此时, 教师将课前搜集有关高粱的图片加以出示, 既给学生感官上的认识, 了解“高粱”的样子, 同时也使得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有台阶, 可以让学生沿着台阶一步步往上攀登。

三、以动听的音乐导入

音乐大师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犹如“内在的海洋 (罗曼·罗兰) ”, 虽无汹涌的波澜, 却能渗透人的灵魂, 使人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月光曲》是一篇关于乐曲的创作过程, 我这样导入:“同学们, 你们喜欢音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钢琴曲。”我打开录音机, 播放《月光曲》, 听完后问:“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说给大家听听。”优美明快的音乐创设了一个最佳的审美氛围。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理解了贝多芬对音乐的特殊感情, 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上《新型玻璃》这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动画片主题曲, 学生在乐曲声中进入课堂。教师说:“同学们, 最近‘蓝猫科技公司’要举行‘新型玻璃展销会’, 现在, 正在招聘‘新型玻璃推销员’呢!你们有兴趣竞聘推销员吗?”我采用学生平时最熟悉的动画人物“蓝猫”来导入, 使学生兴趣盎然, 个个争当推销员。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 要推销新型玻璃, 应该做哪些准备呢?”有的同学说要知道新型玻璃新在哪里?有的说一共有多少种新型玻璃应该心中有数……这时我顺势引导:“你们真了不起!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些的话, 一定会成为‘蓝猫科技公司’的合格推销员。让我们借助课文来深入了解‘蓝猫科技公司’研制的新型玻璃吧。”这篇课文的导入用同学们最熟悉的动画的乐曲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又以鼓励去竞聘“蓝猫科技公司”新型玻璃推销员为切入点, 较好地结合了课文的特点, 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以好玩的游戏导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 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 寓教育教学于游戏活动中。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成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游戏化, 是我们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让游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呢?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 结合特定教学内容, 把游戏结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 开火车、猜谜语、比一比、加动作朗读、分角色朗读、小记者采访、表演课本剧等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另外, 我们要注意设法消除学生对游戏的顾虑, 不仅要让学生喜欢游戏, 更要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游戏,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达到了学会新知识的目的。以《快乐的节日》一课为例, 词语第一关可设置“夺红花”, 即逐个出示词语, 指名读, 读对了即得到一朵红花, 全班跟读, 读错的帮助改正, 可以适时穿插讲解。这个游戏形式简单, 鼓励性强, 参与人数多, 既兼顾了优等生的发挥, 又照顾到了相对差的学生表现。在其他课运用时, 形式不变, 可以变换名字。游戏“找朋友”, 每个学生拿一张生字卡片, 组成词语即是一对好朋友。一种玩法是学生可以主动去找, 大家一起帮他说:“找呀找, 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 并齐读词语。找对了, 大家说:“对对对, 你们真是一对好朋友。”找错了, 大家说:“错错错, 赶快再去找一找。”另一种玩法可以是被找, 拿卡片的同学站出来说:“找呀找, 找呀找, 谁是×的好朋友?”另一个和他配词的同学上前来说:“我是×的好朋友。”最后大家齐说:“对对对, ×是×的好朋友。”这个游戏运动性大, 调动了学生的身心, 但也要避免“偷闲”学生的存在。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篇4

美国著名演说家洛克任德·桑佩曾说过:“在整个讲话的过程中做到轻松、巧妙与听者交流思想……关键是讲话刚开始时的用字和表达”。语文教学的开讲艺术—导课,也是如此。导课的设计应讲求方法和措施,不可千篇一律。可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体裁特点而定,采用灵活多变的开讲方法,做到“一石激起干层浪”,一下将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觉得前方“仿佛若有光”,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真正推上“主体”位置,让课堂“活”起来。吕淑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精心设计导课,注重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千方百计使学生真正迅速进入学习的“主体角色"。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导课呢下面就导课设计谈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核心是思维训练。“疑”是思维的“导火线”,“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新课前,根据课文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导课,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的设计要新颖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起强烈的求知欲。设疑通常利用提问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授《盘古开天辟地》一文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从呱呱坠地至今,就生活在宇宙中间,你知道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吗?你知道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吗?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吗?如果不清楚,就请看《盘古开天辟地》一文!”学生在问题兴趣激发下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就会有效掌握。

二、讲述故事,博取一笑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能使学生“笑一笑”,就会“出高效”,学习知识,事半功倍。如讲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先以故事的形式,把文章故事情节简明扼要地讲述出来,当学生听到那个蠢皇帝竟只穿了一条大裤头,在文武百官的前呼后拥下,昂头挺胸地行走在大街上炫耀他所谓的“新装”时,教室里轰然大笑。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笑一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笑而集中精力,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永不忘记。可以说,课堂上笑一笑,能达到愉快的教学效果,是素质教育进课堂的一种体现。

三、创设情境,体悟如微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教师人为地设计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置身情境之中,“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亲自领悟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情感共鸣。如讲授《最后一课》时,可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同学们,由于某种原因,我要调离本校,这节所学的《最后一课》也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讲”。由于自己与同学间建立了亲密和谐的师生情谊,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把学生置入文中小书郎士的境地,让学生和主人公一起体味这堂课的特殊意义。

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音乐来创设情境。如授《我的老师》一文,就可让学生课前高歌一曲《每当我静静走过老师窗前》。用音乐导课,以“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呤咏,体悟其感情意蕴,实现因情学文、明悟道理的初衷。

四、启用教具,形象理解

教具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恰当的教具进行教学,可使学生由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语文教学中,通常采用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具。如讲授《小桔灯》一文,可做一个小桔灯模型,点燃后,对学生说:“虽然这小桔灯发出的光不如电灯的亮,但它却照亮了一位作家的一生”。一盏小小的小桔灯何以照亮了一位作家的一生,在小桔灯微弱的灯光吸引下,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教师再加以点拔分析,小桔灯的象征意义就迎刃而解。图画具有直观性,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出示描述课文内容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导课。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由感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如讲授《如梦令》一词时,可先动手绘一幅彩图,绘出女词人醉态可掬,轻驾小舟,误入荷花池中,鸥鹭惊飞的妙趣横生的场景,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在图画的直观指导下形象理解词的情味。

五、联系对比,穿针引线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所学的每篇文章都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虽美妙诱人,却是散沙一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对比等多种方式,把知识整理化、系统化。这样,精心设计的导课,就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中导课,可把内容相关的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联系起来讲,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如讲授《春》一文时,可这样联系,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叙写了父亲对自己细致入微的关爱,那么,朱自清的《春》,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这样,就可活跃学生思维,主动学习,能下意识地对有关知识回顾、整理,达到全面深刻理解,而不是浅尝辙止。

思想政治课的导课艺术 篇5

一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应包括以下基本程序:a.创设情境, 激发动机, 导入新课;b.揭示学习目标, 概览学习内容;c.复习与所学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d.理解建构新知识;e.尝试应用练习, 辅以形成性评价反馈。

由此可见, 导课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一堂优秀的思想政治课的衡量标准很多, 精彩的导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课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新课导入”, 应将之视为一门教学艺术。导课不是作秀, 应体现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很多政治教师在讲公开课时, 导课弄得热热闹闹, 但细一品味, 导课与所学所讲无太大联系, 纯属牵强附会, 这使得导课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因此在运用导课时应首先明确导课的功能。

1 有针对性的导课,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导课应当针对教学的实际设计:其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 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其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设计。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1.1 突出主题———开门见山式导入。

开门见山式导入是一种在教学中常见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直奔主题节省时间,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状态, 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2 前引后联———温故知新式导入法。

从旧知识中导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的目的, 这是政治课导入的技巧之一。它适用于政治课中一些内容逻辑性很强 (如一些基本原理等) , 一些由上几节课发展而来的概念进行讲解时采用。方法是在讲授新课前, 对旧知识进行复习, 从而引出新知识。

2 有启发性的导课, 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采用启发式导课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针对性、应用性和趣味性,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和积极热情的气氛中探究新知, 培养能力, 提高觉悟。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导课方式。

2.1 生动有趣———故事式导入。

小故事蕴涵大智慧, 一段感人的故事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采取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的故事导课, 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即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启发性。在讲《生活与哲学》中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可以引用下面这个故事导入新课:

有一次, 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 看见一棵好树, 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 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武帝让人记下这棵树。过了几年, 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 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 同一棵树, 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呢?”

东方朔答辩道“马, 大的时候叫马, 小的时候叫驹;鸡, 大的时候叫鸡, 小的时候叫雏;牛, 大的时候叫牛, 小的时候叫犊;人, 刚生下不久叫儿, 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 现在叫瞿所, 长少生死, 万物成败, 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武帝心悦诚服的笑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 从而引出课题《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2.2 直观形象———漫画式导入。漫画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诙

谐、幽默, 形象直观, 很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漫画, 一眼见的, 具有文字描述不可比拟的优点。选择优秀漫画和插图导入新课, 再给予精辟的文字讲解, 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培养情感, 启迪思维。

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 首先出示漫画“太子丹赠手”, 让学生分析被砍下来的手是否是真正意义的手, 被砍下来的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推导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 独特新颖的导课,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从事创造性活动和取得创造成果的关键。没有思维上的变革, 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变化。开发创新思维首先从教师作起。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忌讳千篇一律的导课, 要钻研教材, 寻找突破口, 形成独特新颖的导课风格。可采用以下导课方式。

3.1 激发兴趣———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性强的特点, 将课本中的一些抽想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 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利用动画视频材料导入: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一段3~5分钟的影片, 把剧中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这比传统的说教有更大的感染力,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讲到《经济生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 恰好遇到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于是我将美国经济危机状况做成小片放给学生, 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段片子让学生明白了, 原来经济离他们并不远, 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知识来解释并解决这些问题。

3.2 培养能力———自学导入法。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选取适合的知识内容, 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通过调查研究、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手段解决问题。采用学生自己论述解答, 然后有教师纠正其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胆识, 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还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增强学生自信心。采用此方法要注意选取的内容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 知识的难易程度得当。在讲民主管理时, 可布置学生深入社区, 所在村镇, 走访调查, 了解基层自治组织的性质、产生、以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带着问题回归课堂, 解决调查中的疑问。

3.3 寓情于戏———小品导入。

小品导入可使干巴枯燥无味的理论内容妙趣横生, 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增强感染力,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引起思想的升华。这比抽象空洞的说教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学生不仅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 而且还会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所以可以引进小品的表演方式, 通过让学生们“玩”拨动孩子的心弦, 调动学习的兴趣。通过“玩”来获得知识、掌握知识, 进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热爱。

例如, 在讲偷税行为时, 安排学生表演小品。在饭店吃饭, 向店主索要发票, 遭到拒绝, 店主提出可以用饮料代替, 让学生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正确, 它的危害性是什么。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偷漏税的行为。

教无定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简单实用的导课, 切忌矫柔造作, 牵强附会。力争做到导课准确性、科学性、逻辑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吴铎, 彭承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浅谈中学语文的导课艺术 篇6

导课的基本要求:首先要以情动人。自己都缺乏激情, 那就难以感动学生。只有用情感去导入, 引导学生, 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其次是优美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动作手势、表情都有助于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所以良好的语文功底与表达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一堂没情感的语文课不能算成功的课。最后, 要启迪学生的智能。拓宽学生思路, 让学生学会思维与推理。

常见的导课方法:

1、释题导入法。

有些题目是作者精心构思。课题是课文的窗口。从课题入手, 审破题意, 以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奠定好基础。一上课就引导学生阅读课题, 直接导入新课。如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 用诗句作题目, 言简意赅而且形象。

2、悬念导课法。

教师制造悬念, 吸引学生注意和求知欲。讲史铁生的《合欢树》先用几句话介绍他的生平后, 问学生:史铁生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的, 激励着他的?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他的世界, 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3、描述式导入法。

开讲一篇新课文, 教师破首一句的朗读, 或激情满怀的描述, 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 它能如磁石般吸引学生注意力, 起到很好的效果。如讲舒婷的诗歌《致橡树》, 直接导入:爱情, 一个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 古今中外, 多少文人墨客尽情歌颂, 留下了几多千古绝唱:“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今天让我们走进心灵深处, 听听她的心灵独白。 (板书课题, 作者) 。再如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导入: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 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 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 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 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 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 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 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然后让学生查资料,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内容, 看看孔子为人类留下的大笔丰富的精神财富。进而了解他的教育思想和观点。

4、故事导入法。

以一个和本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切入, 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讲《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 先讲第一回开篇的两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在“女娲补天”故事中, 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 幻形入世”的顽石。这就是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这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 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宝黛恋爱故事, 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再如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可以把孔子和他的学生故事, 子贡和颜回的故事等掺入进去。印象深刻, 人物栩栩如生, 有助学生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及人物形象。

5、设置情景导入法:

利用音乐、绘画、多媒体, 微博、微小说等创设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恰当使用音乐, 让学生置生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氛围中, 调动学生情感, 促进其理解和感知课文的内容。比如教学《诗经》 (邶风·静女) 时, 先播放民歌《敖包相会》, 这首歌曲讲述小伙子在十五月圆时, 翘首盼望美丽善良的心上人以及和心上人相会的情景。类似的场景在诗经中也出现过, 那么, 诗中的小伙子能盼来自己的心上人吗?这样能有助于学生很好的体味诗中主人公热烈而淳朴的恋情。再如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古今多少事, 都在笑谈中。把学生带入万马奔腾, 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中。主要人物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人物, 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深厚的历史, 迅速进入课文的意境中。这其中学生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一节课下来学生会余味无穷,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图片展示可多样化。如讲《像山那样思考》, 可用大量具有浓厚表现力、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录像等来导入, 激发学生的思考。出示狼的图片, 说出有关狼的成语。再用有美丽大自然的图片, 有被人类破坏的自然图片正反对比, 触目惊心。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 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总之,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堂课犹如一首优美隽永的散文, 要引人入胜, 要“未成曲调先有情”。根据教学内容, 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以上方法可巧妙灵活运用。

摘要: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 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 是老师谱写教学乐章的前奏, 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桥梁。巧妙导课, 无论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还是活跃课堂气氛, 都很关键。

谈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篇7

关键词:美术教学,导课,艺术

“万事贵乎始”。新课的开始有出色的“开头语”, 称为导课艺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导课要有针对性、新颖性、启发性,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听课的角色。

导课艺术讲求的是能“一针见血”, 把讲课的主题精炼化、浓缩化, 直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开课第一句话最耐人寻味, 必须深思熟虑, 既要切题, 又要带有趣味性, 能引人入胜, 甚至带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悬念”。

一、导课要有针对性, 满足学生听课需要

好的导课如同桥梁, 承接着新旧内容。美术导课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方面:一方面要针对美术教学内容而设计, 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如在教学《设计概论———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一文时, 导课设计如下:“同学们, 我们先听一下周杰伦《青花瓷》这首歌吧, 听完之后我们来看看以漆器和瓷器为代表的元代的工艺美术。”这样, 很快就导入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进行导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可见, 导课必须有针对性。

二、导课要有启发性,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例如教学《设计概论———设计过程与创造方法》一课时, 介绍创造方法之一———反向求索法的时候, 我举例:圆珠笔一开始是很容易漏油的, 后来一位日本青年仔细观察, 发现当圆珠笔写到25000字时, 笔开始漏油。那么, 大家一起想想, 如果这个问题由你们解决, 那么你们怎么办呢?于是学生在判断的时候, 就积极地开动脑筋。当学生的判断产生错误时, 教师适当地点拨, 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 于是, 学生的情绪高昂, 智力振奋, 很快就以很好的状态投入学习。最后由我揭开答案:日本青年利用反向思维, 不解决笔珠磨损问题, 而将笔芯的容量减少, 使笔写到15000字时, 笔油便用完了。利用这一个非常简单的反向思维方法, 很快解决了悬而未决的难题。课堂气氛非常好, 学生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

三、导课要有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赞可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 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新课开始可讲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或创设情境等, 适当增加趣味成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用故事导课可以说是挺新颖, 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导课方式。如在教学《创造活动和创造方法———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一课时, 事先准备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位家庭主妇在用洗衣机洗衣时, 总看到水面上漂浮着讨厌的棉絮, 她想起儿时在河边捉鱼用的网, 便做了一个小网, 将它放在了洗衣筒的上面, 可以自动捞起这些棉絮。经过数次改进, 试验获得了成功。如今这个吸毛盘已被用在任何一台洗衣机上。这个例子说明:创造并不神秘, 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喜欢听故事, 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该课的学习。

四、导课要新颖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赞可夫认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 可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 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情感的重要因素。学生情感的触发, 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导课时可根据教材特点, 通过图画、实物、音乐、幻灯、电影、录音等手段,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可感情境, 学生由此积聚的情感, 必须转化为知识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兴奋点, 是促使学生注意对知识的探求, 让思维迸发出智慧火花的重要途径。充满情趣的导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五、导课要有简洁性, 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课环节, 能使这堂课先声诱人, 引人入胜, 为授课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以“一石击起千层浪”, 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 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参与学习, 这样有助于在课堂内达到突破教学重点、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导课要精心设计, 力争用最少的话语, 最短时间迅速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和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例如教学《清代工艺美术》一课时, 我用凝重的语气说:“同学们一定知道, 中国清代圆明园文物———当年被法国侵略者盗取的铜兽首, 前几年被大肆宣扬拍卖, 法国人这样做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清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 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好不好?”这个导课因其简洁、巧妙, 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想学习教学内容的强烈愿望。

总而言之, 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 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导课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导课设计得好, 就会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 “聚焦”学生注意力, 使授课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 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 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倾向。因此, 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 掌握导入艺术, 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篇8

一、地理课堂导课存在的问题

笔者观察发现, 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观摩课、示范课、评优课等“表演课”中都非常重视教学导课艺术, 但在“常态课”中常常忽视了教学导课的设计,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课首没有导课环节

有些高中地理教师认为有没有教学导课形式无关紧要, 甚至认为导课是在作秀, 往往走进教室听到上课铃声响起便开讲起来, 甚至“自我陶醉”, 全然不顾学生的情绪状态。事实上, 教师开始上课时, 有的学生的心思还在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境中;有的学生还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学生正忙于翻书取笔;有的学生甚至精神疲惫地伏案休息。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极不稳定, 难以迅速投入新课的学习。这时, 如果教师运用精彩的导入, 便能使学生把兴奋点和兴趣点集中到教师身上, 集中到即将开始的教学内容上。

2. 导课设计缺乏艺术

有些高中地理教师上课也有导课环节, 但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其原因往往是导课缺乏艺术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导课方式单调, 形式呆板, 没有新意, 缺乏感召力, 难以引起学生的听课激情;二是导语过于浅白, 内容过于平淡, 震撼力不强, 难以促成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欲望;三是导入或转弯抹角, 或过分渲染, 或喧宾夺主, 看似形式新颖, 作用却不明显。由于学生在上课前常常处于冷淡的“被动接受”的心理状态, 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 学习地理的兴致不高, 导致学生进入上课状态缓慢, 课堂学习气氛不浓郁。这时候, 如果教师能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导语, 就能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产生兴趣和积极的认识倾向, 为新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地理课堂导课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导课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好的导课如同桥梁, 联系着旧知和新课;如同路标, 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优秀的地理导课应不拘一格, 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堂环境来精心设计, 切忌千篇一律。但是,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导课方式, 都应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要求。

1. 导课要有针对性

导课设计的目的要明确, 针对性要强。一方面, 所设计的导课内容与方法, 要能较好地切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 要服从并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否则, 导课再精彩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另一方面, 导课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及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 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特定的情境中, 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与兴趣。

2. 导课要有启发性

具有启发性的导课, 能打开学生地理思维的闸门,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欲望, 促进学生对地理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以帮助学生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与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应用。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形式, 首先, 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内容, 借助新颖、独特的导课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其次, 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 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或进行问题启发, 或进行对比启发, 或进行情境启发, 或进行演示启发, 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 以开启学习的门径。可以说,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是进行地理导课设计的核心理念。

3. 导课要有趣味性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 如果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感兴趣, 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行为, 因此, 保证导课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导课的趣味性, 并非为了引起学生笑声或耗费学生精力, 而是调控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使师生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要使地理导课具有趣味性, 首先, 教师语言要生动而风趣。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导语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最直接的因素。其次, 导课方式要新颖。新颖的东西总是能让人感到好奇, 教师要经常变换导课方式, 让学生有新鲜感。再次, 导课素材要新奇有趣。导课素材要能贴近学生生活, 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如新近发生的自然灾害、规划建设的工程项目、新出台的农业政策、重大的国际环境会议等。

4. 导课要有效益性

所谓导课的效益性, 一是指导课力求简练、省时, 导课时间一般以2~4min为宜, 要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 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 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听课上来;二是导课形式应朴实高效, 能真正起到知识的联结作用, 切忌追求花哨空洞、形式主义, 为设计导课而设计导课。优秀的地理导课, 要有利于学生从导课中快速获取地理信息或生成新的地理问题, 而不能让学生不知所云, 摸不着头脑, 甚至偏离思维方向。

三、地理课堂导课的常见方式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许多教师对新课的导入都有自己的巧妙之处, 匠心独特的导课设计能深深吸引学生。“教有法, 但无定法”, 地理课堂导课也是如此。地理导课方式与教学内容之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构思、一种创造、一种艺术, 导课的方式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以及学情、师情等因素。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方式有很多, 下面试举几例。

1.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是一种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通过复习旧知识进行询问质疑, 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到新的学习活动中来的一种导入方法, 也是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中最常见的导课方式。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另一方面能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与欲望。在设计复习导入时, 重在恰到好处地选用与新课关系密切的内容。

例如, 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1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五目“常见的天气系统”时, 可提出下列问题进行复习导入新课:“1月份, 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受什么气压系统控制?受其影响, 天气状况如何?”学生:“1月份, 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受高压系统 (或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 控制, 受其影响, 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为寒冷干燥的天气。”教师接着追问:“在高压系统控制下, 为什么多干燥少雨的天气呢?”学生顿时产生了好奇, 引发了疑问, 个个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同学们, 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等我们本节课学习了‘常见的天气系统’内容后, 大家就会明白了!”教师通过复习提问, 引发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巧妙地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

2. 情境导入

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导入, 就是指地理教师根据已经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 利用语言、活动、实验、视频、歌曲、图像等恰当手段, 营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方法。在创设地理导入情境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以地理教学目标为导向;二要以对地理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重组为基础;三要以真实的地理现象、地理事件、时事新闻或生产生活实例为素材;四要以师生活动为动态载体。

例如, 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1 (鲁教版) 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时, 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播放漓江、象鼻山、峰林、溶洞等桂林“山水”代表性的景观视频, 并配上简短优美的解说词:广西桂林是一个以山水秀丽著称的风景游览胜地。这里的山, 平地拔起, 千姿百态;漓江的水, 蜿蜒曲折, 明洁如镜;山多有洞, 洞幽景奇;洞中怪石, 鬼斧神工, 琳琅满目, 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 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清代诗人俞廷举赞道:“桂林山水天下无, 青罗碧玉色色殊。突兀一峰冲天衢, 万笏千笋平空铺。”视频欣赏过后, 学生们都陶醉在桂林迷人的山水风景中。这时教师乘势诱导:“同学们一定很想去桂林吧!那么, 你们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究竟是如何造化出桂林如此神奇的山山水水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会揭开这些秘密。”学生一下子激起了探究欲望, 立即投入新课学习。

3. 实例导入

实例导入是指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或某些熟悉的事物、事例为出发点来设计导语, 通过提问、讲解或引导学生发现与之密切相关的新内容的一种导课方式。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集中学生的思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运用实例导入新课,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所选的事例要典型、生动、准确, 并紧扣教学内容;二是所选的事例要隐含许多需要去发现、研究、探索的地理问题;三是所选的事例最好是新近发生的, 如自然灾害事件、环境污染事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国内外重要会议等;四是所选的事例最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

例如, 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2 (鲁教版) 第四单元的单元活动“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时, 可利用实例导入新课:“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 美国军方前所未有地使用基于GPS技术的智能炸弹。所有的巡航导弹和大多数的空对地导弹都使用了GPS导航定位技术, 其精度以米来计算, 能准确击中军事目标。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 GPS为美国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坦克编队、扫雷部队、后勤运输车队定位导航,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GPS系统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 现在美国所有的军用飞机、舰船、地面车辆、武器系统, 以及单个士兵都已成为它的用户。”学生对上述实例不仅很感兴趣, 印象深刻, 还从中了解到GPS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情况。这时, 教师进一步诱导:“GPS除了应用于军事方面, 还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吧?”学生的胃口被吊起, 自然导入新课。

4. 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就是讲课之前利用实物、教具 (如地理模型、地理标本、地理图片、地理教学挂图) 等,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再从观察中设置问题情境, 从而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课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采用直观导入, 一方面, 可以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另一方面, 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想象能力。

例如, 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1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三目“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时, 由于课标要求“结合实例,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所以, 教学重点应放在“举例”上, 教师可利用地貌景观图片进行直观导入:用多媒体课件连续播放典型的地貌景观图片 (如沙丘、风蚀蘑菇、云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日本富士山、陕西华山、向斜山、背斜谷、山前冲积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冰川U谷等景观图片) , 并设置问题情境“这些地貌是这样形成的?”引发学生思考, 自然导入新课。要注意的是, 在新课学习完或新课学习过程中必须解决导入中设置的地理问题, 做到首尾呼应。

5. 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在讲授新课之前先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到某个地理现象后,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课方式。实验导入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导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 并能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运用实验导入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 实验现象明显, 且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二是实验步骤要简洁, 易操作, 实验时间不宜过长;三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进行言语提示或说明,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指导学生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四是教师要事先准备充分, 课前进行反复演示, 直至达到理想效果, 以免课堂演示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例如, 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1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目“大气的运动”时, 可利用实验导入新课 (如图1) :在一个封闭的长方体透明玻璃柜内, 放置一只电炉 (有导线连到柜外) 和一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 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 教师将电炉通电后,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纸片A和纸片B的偏动情况。学生发现“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 纸片A向右偏动, 纸片B向左偏动”, 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兴趣盎然, 对实验现象都感到好奇, 又疑惑不解。这时教师开始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刚才做的实验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地理过程, 纸片A和纸片B为什么会偏动?偏动方向为什么又不同呢?等我们学习本节课内容后, 大家就会明白了。”学生立刻集中注意, 进入了上课状态。

6. 时事导入

时事导入就是教师在开讲之前, 通过语言描述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或视频播放等方式, 播报一段新近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或有较大影响的蕴含着地理信息的新闻事件, 将之巧妙地与新课内容连接, 以诱发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的一种导课方式。许多新闻事件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 如环境会议、污染事件、农业政策、区域规划、工程建设、油价变动、地区冲突、自然灾害等等。作为高中地理教师, 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平时在看报、看电视、浏览网页时, 多关注国内外时事, 将蕴含着地理信息的时事素材及时搜集起来, 并按高中地理知识板块将其进行分类, 建立“时事新闻素材库”, 以便于适时利用。学生往往对热点新闻、时事政治很关心, 利用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导入新课, 能扣人心弦, 勾起学生好奇心,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 笔者每次在讲授“洪涝灾害”这一课题时, 总会利用当年国内或国外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事件制作一段视频进行教学导入。每次在播放视频时, 所有学生都会聚精会神地观看, 并不时地发出惊叹。视频播放结束后, 笔者顺势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御洪涝灾害?”问题一提出, 学生立即展开了激烈讨论。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 这些问题不知不觉地解决完了, 本课题的学习任务也顺利完成了。

导课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导课方式多种多样, 但任何一种导课方式, 都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 迎合学生心理需求。作为高中地理教师, 只有开拓思路, 创新导课方法, 充分施展导课艺术的魅力, 才能在第一时间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摘要:导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巧妙运用导课艺术, 能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流畅贯通, 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获取最佳的学习成果。当前许多高中地理教师不重视导课的设计与运用, 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导课艺术的强大魅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堂环境来精心设计导课, 以满足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彦才, 郭翠菊.现代教师教学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31-50.

[2]周卫勇.怎样上好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8-90.

[3]李家清.地理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53-55.

浅谈化学课堂上的导课技巧 篇9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学效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因势利导

学生对新授课充满了好奇心,新授课给他们带来新知识,为此,教师应在各个环节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生动的新课从导入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有一个精彩的引入,即课一开始就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整节课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学习效率肯定很高。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新课的内容,巧妙思考,灵活运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就是一支兴奋剂,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兴奋起来,可以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像一位魔术师,首先出示一朵白色的纸花,然后将这朵白花喷水打湿后,放进一个空瓶子里面,他让学生紧紧盯住这朵白花,观察会有什么奇迹出现。过一会儿后,原来白色的纸花变成红色的纸花,教师取出红色的纸花在空中摇一摇,红花又变成了白花。学生看到这一现象,一下子就议论开了,纷纷猜测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现象出现。这时教师并没有及时对学生解答,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猜测其中的原因,并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测。整节课变成了学生的天地,学生在课堂上从猜测开始到整节课结束,都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因此,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的色、态、动、静等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问题,巧布疑阵,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情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思维的深度。因此,要重视情境的设计,使情境设计成为一节课的点睛之笔。

二、生活常识引入法

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的现象和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增强对化学学习主动性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例如,以“你吃松花蛋为什么要蘸醋吃”来学习酸碱中和,以“暖气片为什么要刷银粉”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再如,从鉴别食盐和纯碱引入来学习碳酸钠的性质,从配制糖水引入,学习溶液的配制和计算等。生活中的许多实例都很有说服力,举出这些生活实例,学生很感兴趣,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于是学习的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

导入有“法”,“导”无定法,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如录像导入、动画导入、歌曲导入等。多种导入方法不断变换,给学生以新鲜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当然,还有很多引入法,有智慧的教师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吸引学生。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课堂的主动权,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一堂好课也就开始了。

生物化学的导课艺术 篇10

所谓导课是指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使用各种方法将教学内容提起和引入,帮助学生瞬间产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印象,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中。但由于受到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制约,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对导课法缺乏了解,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没有任何铺垫,直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打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而有些地理教师则在导入方法的选择上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导课题材、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或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相距甚远,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法应用原则

(一)结合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应用导课法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引入对教学材料的学习状态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施导课法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教学内容具有紧密联系的导课材料,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二)启发学生思维

在导课应用上,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重要目标,切忌一开始就将主要内容透露给学生,而是要通过点、面的切入,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导入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必须根据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选用符合当代青少年与互联网时代充分接触的特点的导课方式,尽量使用能激起学生了解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材料,不能选用与时代发展脱节、内容陈旧呆板的导课方式。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法应用手段

(一)复习导入法

高中地理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过程,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承前启后性,每一单元、每一个学习内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巩固之前的学习效果、提出下一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采用在课堂正式教学之前对上一课内容进行复习的导课方法。例如,在对《月相和潮汐变化》这一节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可适当提及上一节《月球和地月系》的相关内容,利用月球的自转引出月相的位置、形状、周期性变化等内容,增强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问题导入法

教师可在备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计划,选取与教学内容具有紧密联系的故事、事件等,并在课堂上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这一事件、故事,在描述过程中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现象,但不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而是让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地理学习。

(三)多媒体导入法

当代的高中学生对各类电子产品和互联网手段了如指掌,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课法应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的直观性和丰富性,将教学内容和相关课题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首先播放一段描绘亚马孙热带雨林壮丽自然景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充分领略亚马孙森林的自然之美,还可向学生播放与目前亚马孙森林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相关的视频,使学生产生想要了解如何予以开发和保护的欲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四)艺术导入法

高中地理教师可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利用诗歌、美术、音乐等表现形式,将地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学习兴趣,通过艺术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宇宙中的地球》之前,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在地球的日子里》,使学生产生对地球的初步了解和学习兴趣,并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四、结束语

导课式教学方法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导课方式,全面、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方法应用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各地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导课方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艺术

参考文献

[1]朱翠翠.试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中学政史地,2014,(12):30-31.

上一篇: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下一篇:《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