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呼唤回归本质

2024-08-27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本质(共7篇)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本质 篇1

作文难, 这是大多学生和教师的共识。作文难在于学生觉得难写, 老师觉得难教、难改。多少年来, 大批的专家及优秀语文教师积累并总结出了大量的作文教学经验。但同时大批的一线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又难以有效应用, 由此产生了作文教学上的迷茫。这其实是教师没有真正认清学生作文本质所造成的。我认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 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 学生需要, 让作文回归本质。

一、淡化功利, 回归作文本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告诉我们, 学生作文是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学生作文却完全变成了应试作文。不少老师的目光完全盯在考场上, 只要学生能把作文写完, 够字数, 不离题, 达到平均分就心满意足了。这其实完全背离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宗旨, 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发展。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些学生到了高三, 写作水平还和刚进高一时没两样, 甚至有可能更糟糕的现象了。

大家都知道, 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人生最基本的能力, 而作文正是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由新《课标》精神, 我们应明确, 作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应当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达到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作文教学还要从“终身教育”的目的出发,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人的一生, 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

语文老师必须淡化功利, 去掉应试作文的束缚, 转化思想, 一切从学生出发, 牢记教学宗旨, 并在教学中回归本源, 切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回归到因所见、所想、有所说的写作本质, 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 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淡化技巧, 让学生挖掘、利用生活素材, 拓宽写作范畴

写作需要技巧, 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关于学生作文写作技巧的书籍多如牛毛。笔者也曾经呕心沥血地根据各种参考书自行摸索出一套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以及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自以为循序渐进, 可操作、可见效, 但几经试验最终都是收效甚微。几经挫折, 几经反思, 得出结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话可说, 无感可发, 写作往往只能胡编乱造, 无病呻吟, 再多再好的技巧也无用武之地。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怎样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怎样让学生有话可说呢?古人云:我手写我口。前人对作文早就作出了最朴实的阐述。作文其实就是把想说和要说的话用文字表述出来。要让学生写, 就应该是写他们感兴趣、想说的事物。人们总结出来的种种写作技巧其实都有一个前提, 就是学生要先有话可说。有了这个前提, 才有技巧可言。而我们在实践中却把学生写作后期才需要的写作技巧、经验一开始就拿来训练学生, 自然是吃力不讨好。作家只有写自己熟悉的领域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同样学生也只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才会有话可说。中学生学习负担重, 阅历少, 不善观察, 写作素材自然少。故此到处去找各种作文题目来训练学生, 往往反而会限制了学生。年轻人喜欢新鲜, 充满好奇, 接触到的事物和彼此交流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并充满了时代感和信息感。他们思维的活跃, 感兴趣和了解的事物往往超乎老师的想象。所以只有让学生写他们的身边事, 写他们愿意聊的话题, 才能让他们更关心生活, 去观察生活, 去积累素材。

故此, 笔者改变了一贯做法, 把写作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写什么。具体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来按照个人想法先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及练笔的题目, 并上交老师, 然后由老师按照一定的类型、顺序再让学生选择写作。结果学生上交的写作内容, 关注社会的材料多了, 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多了, 写社会问题的多了, 写个人心理感受的也比较多, 有对社会的关注和应有的责任意识, 有鲜活的新闻事件, 新闻人物材料, 富有时代气息、新颖、极具代表性, 令人耳目一新。题材无论是大至国家大事, 还是小至个人情感, 都反映了他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思想及性格特征。在正式的作文课中, 笔者还会让一个学习小组讨论大家近期喜欢谈论的话题, 并定出写作内容, 接着让他们在课堂上介绍为何写这个内容, 他们如何构思, 并计划怎么处理, 然后大家再就这个话题各抒己见, 老师仅是稍作指导, 之后大家动笔。这种学生根据兴趣自我决定的写作, 有着现实生活中他们喜闻乐道的素材, 也就下笔有文字, 有情感, 有思想, 并真实地还原了生活。这样的操作, 尽可能地挑起每个学生听说读写的欲望, 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笔者认为是接近了作文教学的本质。而作文技巧, 只要老师指导中稍加点拨, 学生就能理解并加以自然运用。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扩大视野, 激活思维

《课标》在关于写作总目标的陈述中特别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 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帮助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 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 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当前社会,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我们语文教师也必须跟上时代, 把它拿来充分地为作文教学服务。不可否认, 现在的学生买书少了, 读书也少了, 但他们的信息量却比上代人更多了。以东莞为例, 很多人家里没几本书, 但学生是家家有电脑, 人人手机可上网。在这样的现代社会里, 教师应因势利导,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使之成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 利用博客, 应该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作文教学最有效的方式。笔者在实践中为学生开了个博客, 要求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到博客上浏览并至少写一段话。刚开始的时候, 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话题, 让学生讲述自己或者他人的故事, 也会找些热门且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来让他们讨论。学生年轻, 都有表现自己和好胜的心理, 自然会很热衷于这种方式。无论是讲自身还是他人的故事, 他们都会追求朴实或者绘声绘色, 以自身的感受去努力打动别人。而辩论更是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激发了他们的思维。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别人, 他们会收集资料, 借鉴他人, 分析不同观点, 并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此外, 笔者还要求学生把所有同学所写的文字资料下载收集, 以备留作欣赏和素材准备, 随后让学生就此内容写作。通常的结果是写记叙文的同学能有故事有情节, 生动感人, 富于哲理或启发性;写议论文的同学有观点, 有材料, 有说服力;写其他文体的同学也应有尽有, 让人折服。总之, 学生的作文开始变成了有自己思考的文章, 能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这样的做法, 其实也暗合了作文要多看多读多想多写的本质规律。当然学生也往往会有偏激或者绝对化的倾向, 教师在这方面必须做好引导。

四、展示成果, 激励深度写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排列, 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需要层次越高, 越能反映出人类的特征, 越具有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越成为更稳定、持久的动力。按照这个理论, 我们可以调动学生不断写作的积极性。写作是个苦差, 就算学生有话可说, 乐于网络, 但真正要写成赏心悦目的书面文字, 学生往往还是缺乏恒心和毅力。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苦差变为乐事, 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享受成功的愉悦, 把写作转化为自觉行为, 体验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标》也在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了激励学生, 笔者主要是让学生互相合作和展示写作成果。如此一来, 学生就有了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除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外, 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比如练笔, 学生定下所喜欢或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后, 先是个人写作, 写完后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批改, 然后选出一篇来再进行二次创作、修改。正式的作文同样操作, 但在讲评课上, 由该组的主创者和成员分别就写作及修改过程做详细说明。不论是练笔还是正式作文, 每个小组每次都要把推出的作文作为范文在教室展出, 并且规定在一个学期里,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必须至少要推出一篇主创文章, 学期后集结成册。学生在这样由个人的单独写作逐渐转入多向写作的交流中, 学会多向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教师此时要做适时指导和抽查, 促使学生变知识为技能, 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 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阅读与收集资料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 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同时教师应积极并向校刊及各类报刊推荐发表学生作品, 让学生得到更大满足。这其实是教师从劳累的作文指导和批改任务转向重在引导和激励学生写作的方向上来, 学生真正的回到“我想写”“我要写”的写作本质上。

现代中学作文教学, 要发挥其自身魅力, 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必须去掉一份功利, 多一点探索, 多点人文关怀, 真正认清学生作文本质, 把握写作及学生成长规律,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 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让作文教学回到原有的轨迹, 恢复其原本的目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华秀《写作本质论》, 新华出版社。

[2].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本质 篇2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内容提要:自从广东推行新课标以来,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诗歌教学除了传统的教师讲解方式外,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融情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第二,演绎诗意,引导学生再创作;第三,体验创作,摘取诗歌果实。

关键词:新课标;诗歌教学;诵读;演绎诗意;诗歌创作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两千多年来,优秀的诗歌作品层出不穷。中国也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

自从广东推行新课标以来,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提升。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里共选有诗歌46篇,总15课,占课文总数的18%。其中古诗24首,现代诗18首,外国诗歌4首,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关注。高中语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通过欣赏不同特点和风格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可见,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但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有的老师忽视现代诗歌,认为高考不考现代诗歌,甚至直接就不讲了;有的老师认为古典诗歌让学生会读会背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对诗歌的审美内涵、哲理思想则不再涉及。笔者认为,这两种做法均步入了诗歌教学的误区。

那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该如何展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融情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古至今,诵读就一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手段。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经验,当一页文字摆在我们面前时,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方式。与默读相比,诵读主要是用眼获取信息,用心体味信息,以声传达信息,它具有综合高效的优势。诗歌的意象、情感、意境无不通过诵读获取。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的节奏感较强。对诗歌的反复诵读,能体会诗歌的节奏感、音韵美。伴随着或明快的节奏,感受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或缓慢的节奏,体味诗人深沉哀怨的叹息,读诗,能更深入地感知诗人的情感。

而在读诗的时候,若能指导学生融情于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内”,除了上述知识的获取外,还能更快更深入地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思维的火花。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在学生读书之前,教师可通过语言或视频或图片再现诗人境况,使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背景、创作原因等。只有学生对诗人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才是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如在教学《锦瑟》一诗时,可向学生介绍李商隐三次应进士考试失利,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的经历,这就给学生读诗创设了一个情境,学生更能体会诗人的悲喜,读诗的时候也就更容易投入情感。

2.音乐激发。教师可在学生读诗的时候配上一段音乐,让音乐来激发学生,使得诗人的情感能辐射到学生的情感中。比如我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给学生的朗读配上世界钢琴名曲《神秘花园》。徐徐的音乐响起,深婉哀怨的情感一下子把学生的心给揪住了,学生在读诗的时候,这种情感也一同倾诉其中。学生感情投入了,对诗的解读也就更深入了。

二、演绎诗意,引导学生再创作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日常教学中,不少学生反映诗歌教学课堂沉闷,听得他们昏昏欲睡,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改变固定思维,采取灵活教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比如,在进行叙事诗的教学时,可采用让学生改编诗歌为剧本,演绎诗意的方式。

表面看来,学生演绎诗意似乎与语文学习关系不大。但其实,学生对诗歌的改编过程,对剧本的创作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诗歌大意、揣摩人物形象、分析诗歌情感的过程,同时,这还是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再创作过程。这么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比单纯由老师“喋喋不休”要好得多。

如《诗经两首·静女》,简短易懂,而且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适合学生将其改编为话剧。这个课我先花几分钟对个别难理解的字词作了解析,然后指导学生学习剧本的格式和要素,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当堂完成剧本的创作。剧本创作完成后,我从中挑选出几本较好的作品,让学生自由报名参与演绎。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情绪愉悦,对诗歌的把握也比较到位,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再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等,都是极好的剧本创作素材。让学生把诗歌改编成话剧来演,学生体验的是一种再创作的快乐,在积极欢快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热情高涨,连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怕学诗怕背诗,这回都积极来参与话剧表演了。

三、体验创作,摘取诗歌果实

笔者认为,一切的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应该是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诗歌教学也是这样,若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诗、懂诗、体会诗,那是远远不够的。诗歌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当学生啧啧称赏诗宋的辉煌、沉迷于诗词饱含着的丰富情感时,便是学生对诗词的体验创作之机。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富有挑战权威的意识,不困惑于名家风范,不拘囿于大家手笔,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作。对诗歌的创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课堂教学,提升技巧琢磨诗味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只有诗人而没有诗的年代。虽然网络诗歌、“红段子”层出不穷,但能称得上诗的,并不多。问题的根源,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匮乏。因此,笔者认为,诗歌创作教学,首先应提升学生的诗歌创作技巧。

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向学生讲解诗歌的格律要求、炼字炼句、情感抒发方式等,让学生掌握这些诗歌创作的技巧,创作时才“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比如,在讲授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一诗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律诗在平仄、押韵、对仗方面的要求;在讲授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时,可让学生分析“推”、“敲”各自的妙处,让学生学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再如,在讲授王勃的《山居秋暝》的时候,要求学生分析诗歌是如何做到“诗中有画”,让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角度和方法。有了技巧的运用,那么,学生创作出来的诗也就“诗味”更浓了。

2.课后阅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朱熹《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诗的标准,除了语言技巧,还在于内容。而现在的中学生,一方面由于学习课程多、学习负担重等种种原因,不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写作的时候,自然是无米可炊,无题可写。而有的学生,只关注流行趋势、歌坛动态、社会趣闻,写出来的诗歌自然内容浅陋,立意低下。

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感知社会。2013年以来,从“***”到“中国梦”,从“郭美美炫富”到“海淀区小霸王李天一”,从四川雅安

地震到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这一个个事件,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若留心,生活中处处皆是创作素材。

把时事引入诗歌创作教学,能让诗歌创作中的内容虚假、无病呻吟等毛病大大减少,同时,这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谓好处多多。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语文教师应重视诗歌教学,改进诗歌教学,挖掘诗歌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接受传统优美文化的熏陶。诗歌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遵循教学规律 回归教学本质 篇3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让学生在课堂内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取决于我们的方法,即我们在一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就语文教学而言,关于良好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我想套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构建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旨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在考虑构建教学模式时,语文学科性质是纲,其他是目,纲举才能目张。以学科性质统领教学模式的构建,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又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育爱美的情趣,所以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科学性

教学模式只有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入主动地投入,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就应该建立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变通性(针对性)

儿童认识事物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世界,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允许个性的存在,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不是泯灭个性,强求一律。在教学模式涉及的具体教学方法中,要变指令式为协商式,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教师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我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在学习环节的设计上,要变确定为部分不确定,部分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确定性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不确定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两者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不同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和谐性

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让学生心灵自由,思维自由。比如,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要平等和谐、宽松自由,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阅读环境。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误,课堂上允许学生讲错话。只有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才会形成师生间相互推动的合力。

(四)独创性

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上应该是独特的。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表现出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的严密感,更富有逻辑性和新鲜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它应表现出很强的变革性和探索性;在教学结果上,它培养出个性观念,探索出创造性的教学规律。

(五)指导性

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犹如灵丹妙药,能使枯草发芽,使朽木逢春。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写的习惯。首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过程中,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次,边读边想,想象情景和画面,想象既可以立足于现实,又可以跨越时空。学生一旦打开思维之门,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再次,要注重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课文不仅要多读,写也不能忽略,读写结合,才能彰显文本本色。

我认为,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注重以上五点,高屋建瓴,注意模式的科学性,找准基点;讲究模式的针对性和独创性,找到起点;追求模式的和谐性和指导性,找寻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使课堂更有效。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运用模式

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

学生,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成功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说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情”。自然大方的表情,适当的表演,及时的鼓励,耐心的引导,都是有情的具体表现。用教师的情去煽动学生的情,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感情上去接近教师,使思想产生共鸣,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再次,在教学观念上,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教以学为依据”,确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获得发展,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内化为学生素质,外化为学生能力”的目标。

总之,不管何种教学模式,在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得找准切入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引导是顾全大局的,瞻前顾后的,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献身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方能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运用中,“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破模式

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也不可能使用某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而要区别情况,灵活对待,常教常新。我们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对教学模式的运用,要在“活”字上下工夫,把他人的模式中的科学教育思想,活化成自己所特有的模式。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本质 篇4

一、“巧指导”

孩子们的思维是灵动的, 想象力比成人丰富得多。作文课上指导多了, 不仅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 还容易造成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巧指导就是要想方设法、不露痕迹地让孩子们明确写作目的, 指导写什么, 怎么写。那么怎样对孩子们的作文进行巧指导呢?我们不妨来学习一堂于永正老师的外貌描写习作指导课。

上课铃响后, 于老师迟迟不到, 难道于老师迟到了?非也。于老师正在导演一出好戏, 他让一位孩子们素不相识的人急匆匆地跑进教室说:“教育局领导让于老师下午三点去开一个重要会议, 你们于老师人呢?”孩子们异口同声:“不知道。”那人转身就走, 又去找于老师了。那人走后, 于老师漫不经心地走进教室。孩子们一个个急不可耐地对于老师说:“刚才有人来找您, 说是教育局领导让您去开会。”于老师急切地问:“什么人?我怎么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孩子们七嘴八舌:“他个子高高的, 有点胖……”“他剪着平头, 眼睛不大……”“他穿着……”。孩子们一番叽叽喳喳后, 于老师开口了:“刚才XX同学抓住了人物的身材向我描述人物, XX同学抓住长相向我描述人物, XX同学抓住穿着向我描述人物……听了你们这么多的介绍, 我猜你们讲的一定是XX。同学们, 如果你们把刚才大家说的内容按照身材、长相、外貌这样的顺序写下来, 那就是一篇非常好的外貌描写的习作了, 你们不妨动笔写写吧, 看谁介绍得最具体、最有条理。”看了以上的课例, 我想大家一定领悟到什么叫“巧指导”了吧。

二、“勤练笔”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写出来的、练出来的, 而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古语道:“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这句话强调了多练的重要性。如果通过指导能让孩子们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学校不妨请一些作家来学校上作文课, 这样孩子们不就都成为作家了吗?

勤练笔的方式、渠道都很多, 如:培养孩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为每位同学印发了读书笔记本, 要求每位同学每周都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 并完成一页读书笔记的写作。每页分为两个部分, 即:“我阅读”“我思考”。“我阅读”栏目要求同学们摘抄一周以来阅读的好词、好句、好段……;“我思考”栏目要求同学们写一周以来阅读内容的认识、评价、收获等。再如:让学生写循环日记。将班上学生按五个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发一本循环日记本, 每天请组内一位同学写一篇日记在班上进行交流。

总之, 只要我们想办法让孩子勤练笔, 孩子的作文水平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重讲评”

长期以来, 我们总要求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有边批、有总批等, 回顾教学现状, 又有几个孩子会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呢?现实情况是老师苦不堪言, 学生无动于衷, 没有任何实效可言。每次批改完一篇习作, 对老师而言, 不亚于愚公移走门前的大山那种高兴的程度, 却收效甚微。有人赞扬高子阳老师的做法:孩子写多少字的文章, 他就写多少字的批语。对此, 我是激烈反对的。我的观点是教学要让老师闲下来, 让学生动起来。比起让老师冥思苦想为孩子习作写评语, 还不如要求老师上好每一次习作讲评课。

重讲评更要注重讲评的实效性。首先, 批改要规范细致。比如:错别字、病句等必须指出来加以修正。其次, 提倡符号批改 (让孩子明白各种批改符号的意思) , 减轻老师负担。此外, 提倡用分数制, 不宜用等第制。等第制太笼统, 孩子们不易发现自己的不足, 没有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不过, 老师在使用分数制时要大方些, 切不可太小气。我在批改孩子习作时, 常常有孩子超过100分。批改方法如下: (附得分表)

综合

基本分好词好句书写错别字

得分

(说明:基本分是读了习作的整体感觉给一个分数。) “好词”指准确使用了成语等, 有一个加1分。“好句”指写得精彩的句子, 如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等, 有一句加2分。“书写”则是根据书写情况适当加分或减分。错别字有一个扣1分。最后将各项相加得出综合得分。

经过一年的实验, 孩子们习作中的错别字少了, 好词、好句多了, 习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例如我班葛思源同学, 她第一次作文基本分为85分, 可是她写了9个错别字, 被减掉9分, 最后的综合得分只有76分, 讲评时同学为她惋惜, 她自己也感到非常惋惜。到第三篇习作讲评时, 我已看到她自己主动改正错别字的痕迹, 包括“的”“地”“得”在内, 用改正纸贴去改正。成语也多了, 作文基本分90分, 减去一个错别字, 加上用了8个成语, 4个好句子, 最终得分105分。在班上讲评后, 她非常开心, 同学们也为之高兴。半学期后, 同学们的习作兴趣变得浓厚, 大家都很喜欢上习作讲评课。

高考作文应回归本质 篇5

2011-06-08 08:01:00|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亦不例外。6月7日上午起,微博中就有很多网友发表对高考作文的评点。

根据各地的高考题目,笔者注意到,除新课标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外,今年作文的一大特点是,较少与时事紧密挂钩,不是政治题,也非科技题,而重在考察学生的基本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这是对作文本质的一种回归。——此前有些作文,就会因与时事太紧密,学生对某个事件的相关背景不熟,而导致无法下笔,作文就不是作文,而成了时事政治考题了。《中国崛起的特点》更像政治题,是典型的主题先行。为什么要让考生一定要写中国崛起了呢?为何不允许考生说中国其实并没有真正崛起呢?没有崛起自以为崛起,可不可以作为“特点”呢?

从各地的题目分析,全国卷2高考作文《诚信》是老题目,我在考前给你一考生随口说作文题目,就说到它,估计考生都会记得好多范文,但要写出特色、得高分不易。江苏作文《拒绝平庸》、浙江《我的时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话题很熟,但也难写好,一不小心就会得一个“平庸”的分数。江西卷《孟子三乐》,强调思辨,属于难写的题目。广东《回到原点》,和2009年的《常识》有得一比,是一个比较好的题目,考验考生对“原点”的认识。而上海作文让考生议论“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题目融合了生活态度、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等命题,如果这三者的关系能论述好,作文可以出彩。

总体看来,作文重在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个好的趋势。这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培养公民素养和人文素养。但还需注意两点。

其一,作文强调思辨,这会给阅卷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能再以主题先行,观念先行来评价一篇作文。观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论据是否详实、论证是否严密、充分之别,如果某个学生在作文中提出“另类”的观点,但却说理充分,阅卷者是不能轻易给判一个低的分数的,否则,就会扼杀思辨,让学生畏首畏尾,学生只会写出没有个性、特色的平庸文字。

其二,从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出发,作文应尝试出多个题目,供学生选择,而不是所有学生都做一道作文题。比如,法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作文题,就按文科、理科和经济社会学科划分,不同科类有各自的作文考题,而且为每科考生提供若干个题目以供选择。2008年法国高考理科作文题,有3个题目供选择,用4个小时写作,分别是“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具备的背景知识,选取一个题目来写。这样的出题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笔者设想,如果几个省的作文题目,放在一张卷子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这可能更好。或有人认为,这不利于评分标准统一,但如果阅卷者认真、细致,关注考生的说理过程与表达能力,是不会存在这一问题的。大学自主招生出不同的面试题,都可考察出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没有理由不能通过阅读作文,评价出学生的作文能力的。

品德教学,呼唤更多的理性回归 篇6

案例回顾

一位教师执教《假期安全真重要》一课,设计了“独自在家,陌生人在敲门……”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个别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出示了4条安全建议,要求学生以后独自在家时按建议去做。

1.大人外出,孩子独自在家时,要把门锁好;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要应门和开门。

2.万一应了门,可问他是谁,并假意呼叫大人。

3.不要告诉陌生人任何事情,就说爸爸妈妈在忙其他事情,没空来开门,请他下次再来。

4.如果陌生人还不离开,可以打电话给邻居或者报警。

问题剖析

《假期安全真重要》是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防险防害知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像上述这位教师的处理,笔者在不同的教研活动中曾多次听到过。如果纯粹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些建议很有实效,有助于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如果从品德培养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教学则缺乏理性。

1.违背了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这一初衷。平时,我们总是对孩子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说谎话”。如若像上述案例所述,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安全,我们教育孩子即使听到有陌生人敲门,也要装着听不见;万一不小心应了门,要假装呼叫大人或以爸爸妈妈在忙其他事情没空为由加以拒绝等等。一句话,为了安全,我们让孩子们可以说假话,可以做平时不能做的事。这与我们教育的初衷是自相矛盾、背道而驰的。孩子说谎易,教孩子不说谎难,教说谎的孩子说真话难上加难。为了暂时的身体安全,我们付出的是失去诚信的代价,放弃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塑造。这样的教育,无疑是一种失败!

如果来者是小偷,见无人应门,岂不是正好可以破门而入;如发现有孩子在家,又怎能保证窃贼不狗急跳墙,为防事情败露铤而走险? 2008年4月,小偷曾光顾笔者家,在公安局做笔录时,小偷详细地描述了行窃经过,并坦言之所以敢破门而入是因为敲门没人应,而住在笔者楼上、楼下的两户人家因为有人应门,小偷没敢行窃。现在想来,如果那时孩子正好在家,也正如前四条建议那样去做,结果难以预料。因此,“应门”既是诚信的要求,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2.增加了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感。教师创设的情境是“陌生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可以那样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成“因为来的是陌生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了防止坏人‘使坏’,我们应该对所有陌生人都采取防范‘坏人’的措施”呢?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我们的孩子势必会产生这个陌生人可能是坏人,那个陌生人也可能是坏人的想法,以致对所有的陌生人都产生怀疑、防备心理,不愿意和他们接触,久而久之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

小孩子的身心发育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小学低段又是促进其成熟的启蒙阶段。教学的规律是先入为主,如果我们从小给他们灌输“陌生人很有可能是坏人”这样的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必定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可现实生活并没有这么糟,这个社会毕竟是好人多,坏人少;即便是陌生人,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也是好人。为了防止极少数的坏人而将所有的陌生人都纳入怀疑的范畴,于人于己都不好。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儿童选择在室内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是因为他们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英国教育大臣查理斯·克拉克在2009年5月底亲自宣布了这项研究的结果,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调查发现,年纪较小的儿童每天都生活在被陌生人绑架、被恋童癖者性骚扰或成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的担心中。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家长、教师都不愿意见到的。

3.剥夺了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我们的孩子终将踏入社会。在成长的历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与熟悉人打交道,更要与比熟悉的人多得多的陌生人打交道。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如何在沟通中既了解对方又保护自己,这是一项技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体验和掌握。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孩子为了保护自己而躲避陌生人,或者是期望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培养其和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显然不是上策。正如慈善机构巴纳道(Barnardo)的政策与研究主任麦克尼齐所说:“我们不但未能给予儿童探索真实世界的机会,我们还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外部世界过分担心,有意地阻止了他们。”正是因为我们的“善意”,才让我们的孩子患上了“陌生人恐惧症”。

4.忽略了熟悉的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在大多数教师或家长看来,孩子要时刻提防陌生人,对熟悉的人的态度则可以不一样。能否把熟悉的人请进家里,课上教师没有提及。也许在大部分人眼里,熟悉的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可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可见,熟悉的人中也有坏人,甚至有些因为有了“熟悉的人”这件外衣的掩护,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容易被家长、教师所忽视,其危害更具隐蔽性。

品德教学,不应只满足于“安全”这一目标的达成,我们更应站在“育人”的高度,从“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个核心来加以审视。

教学建议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寻找一个既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又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方法。这个方法,对陌生人有用,对熟悉的人同样有用;对解决当下问题有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更有用。就此,笔者认为创设 “独自在家,有人敲门……”这样一个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更大。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判断来者是谁。判断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看”,如果有防盗门或门镜,可以隔着防盗门或从门镜看清来者是否熟悉;二是“听”,在没办法“看”的情况下,可以和来者隔着门交谈,从谈话中分辨来者是否熟悉,并借机问清来者的身份。其次是做决定。一般来说,如果来者是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开门让其进入;如果是一般熟悉的人或陌生人,孩子只应门,不开门。具体建议有以下5条:

1.大人外出时,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一定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有人敲门,只应门,不盲目开门。通过“看”“听”弄清来者身份。如果是最亲近的人,可以让其入内(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爸爸妈妈平时认可为最亲近的人等等);如果是一般的熟人或陌生人,只应门,不开门,让他直接和爸爸妈妈联系,或者让对方留下姓名、联系电话等,待家长回来后再联系。

3.如果是陌生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来者以父母同事、朋友、亲戚等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他等家长回家后再来。

4.如果来者不肯离去或纠缠不清,坚持要进入室内,我们可警告对方让他立即离开;如对方不听劝阻,应高声呼救或立刻报警,同时和爸爸妈妈取得联系。

5.在交谈过程中,不能接受对方的任何物品,和他保持适当的距离,更不能随他外出。

教学策略

1.重理性分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还应该知道怎么做;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凡事做有做的原因,不做有不做的道理。知道了原因和道理,做的时候才能有张有弛,有节有度。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和道理,理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没有弄清来者身份的情况下,我们不能随便开门。这不是我们不好客,而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加区分地任谁都可以进入屋内,就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伤害,我们一般不给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开门。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思想上才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才能理性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2.重价值取向。儿童所要学习的不是任何一种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活,而是以道德为其价值导向的。面对孩子,我们的教学要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积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学会应对突发事件,学会生存。

3.重模拟练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技能的形成需经反复的模仿练习。因此,建议教师多组织学生开展模仿练习,让每个孩子都亲身经历“准生活”的过程。比如:教学生交流,试着大声呼救,试着对无理要求直接拒绝,试着遇到危险时拨打报警电话等。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积累识别“好人”“坏人”的一些基本方法。

(作者单位: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浙江湖州 313300)

呼唤真情作文的回归 篇7

【关键词】作文 真情 观察 思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给我们指出了文章的正确作法,写文章要有真正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巴金先生也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可见,真情是作文的法宝。只有说真话、写真情才能揭示生命的力度和厚度。

而看看这些年的考场作文,真实的状况令人震惊:很大一部分考生在作文中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真实的生活,言必李白、杜甫;文必李清照,陶渊明,这样的文章虽然有“文化素养”,但却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作文为何不能回归本色,我们又如何写出有真情的作文呢?

真情,一个走丢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高考作文往往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转,高考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长久以来,“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作文动辄不是“人生的思考”,“哲理的思索”之类的沉重话题,就是“道德说教”,“是非判断”的抽象话题。而作文评分也一直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走的仍是政治挂帅的那一套。这样,学生已没有了自己说话的份儿,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作文时简单化、功利化、模式化,学生作文时不得不戴上面具,说假话、空话。与此同时,“满分作文”“作文宝典”之类的作文书“你方唱罢我登台”,像流水作业一样安排好道道工序,只需填料、压模、组装,作文过程基本成了造假和贩假的过程,成了丧失自我的一纸“空文”。而“文必已出”“言为心声”的写作原则早就被师者和学者抛之脑后。所幸的是,通过对这两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分析,笔者明显感觉到作文正在淡化“人生的思考”“哲理的思索”之类的沉重话题,弱化关于“道德说教”,“是非判断”的抽象话题。取而代之的是更生动的“现实中的社会生活”,更真切的“我的生活”之类的话题,命题更贴近高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如07高考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我能》、《有句话常挂在嘴边》,08高考作文《他们》、《带着感动出发》等作文题目都是要让学生写出真情。

真情,掀起你的盖头来

要让真情回归作文,首先要有健康的情感,这是作好作文的根基。深刻的见解离不开对人生的深刻的思考,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健康的情感,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如坚持实事求是,“以我手写我心”,要坚持说真话,表真情,传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即使是在虚拟情境的作文中,虽然写的不一定是“已有的事”,但一定是“会有的情”。笔者看到这样一则事例,为了让学生写真情作文,一位老师让他的学生们为母亲洗一次脚,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这样的作文应该多写,因为这样能培养学生“孝”的这种健康情感。

其次要有正确的正确的审美观。要走出旧的审美“围城”,抛弃“高大全”,可“审美”,也可“审丑”;重情感,也重艺术;尚崇高,也尚平凡。去年的一篇高考作文《怀想天空》写得相当平实,可以说是口语化,这篇作文看来虽然平淡,但它却有对父母辛劳的关心,有帮父母减轻生活重压的实际行动,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一个普通的家庭,看到普通的父亲母亲辛酸地挑起生活的重担,看到一位懂事的儿子想为双亲分担一点生活的忧愁。这样的作文,有一种淡然的愁,但却多了一份生活的真,少了所谓的文化底蕴,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真诚,得高分也是理所当然的。

再次还要学会观察。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对周围的一切就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所以总是听到有些同学埋怨生活的平淡、枯燥、无味。这种感觉导致思想与情感的浅薄与匮乏,造成文思的枯竭。其实,就在几乎“无事”的生活中却蕴含着深广的人生哲理。观察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的观察很是简单:留心路边的小草何时吐出了新芽,天上的流云如何地翻卷;留心同学读书时的不同情态;听小鸟的鸣唱是欢乐还是悲伤,听山泉的流淌是奋进还是低回……当你留意了,你就会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当你留意了,你就会有如岩浆般的激情;当你留意了,你的作文就会字字珠玑、处处真情!

最后要及时记录心中的感受。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记日记了。听到鸟叫,我们要学习王维及时写下“鸟鸣山更幽”,学习他随时随地记录下他的体会;看到花开,我们马上会想起川端康成,他在凌晨的时候看到海棠花未眠,就萌生了这么多的深邃的思想;听到落雨,我们就要学习李清照吟出“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及时记下对雨的细微的感受。及时定格这些瞬间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将成为丰厚的文章题材,为真情的抒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读书时发现好的段落就一定要抄录下来,并且作一番的思考,把所领会的写进摘录本。一旦书中文字触发了你的思想感情,也要马上记录下来。平时还当养成随时记录感悟内容的习惯,这是一个中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社会制度更替下一篇: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