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2024-09-05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共12篇)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回归生活”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 (或最根本的) 改革, 是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 也是21世纪世界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品德教学中我们更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那么, 我们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做到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

一、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

教学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 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而品德教育要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学生的体验活动, 或者组织模拟活动, 引导学生在主体的亲历性活动中, 真实而具体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和创造生活, 在熟知里发现新知。如果不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 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成为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 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学生游泳。鲁洁教授说过:“儿童在自己能够理解、体验、也用到的生活中, 才能构成自身的生命活动, 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 但并不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水平, 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

例如, 教学五年级《大米的来历》一课时, 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没办法去实地考查这样一个生产过程。于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这样,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 让学生不再感到陌生, 反而倍感亲近, 学生说得多了, 思维也开阔了。这时, 我顺势把我课前精心剪辑的4分钟的稻谷生产过程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看, 然后讨论稻谷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这此困难如何克服等问题, 立刻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让教学面对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鲁宾斯坦在《心理发展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说过, “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各个方面向他们提出对他们有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 这比什么都重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我们应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己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 在教学《我的兴趣和特长》一课时, 我先把班上几名学生平时画画、跳舞、唱歌的照片做成课件, 让这几位学生说说自己做这些事时的心情和感受, 再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爱好, 面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场景, 有的学生讲自己的爱好时神采飞扬, 感染了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 学生也希望发展自己的兴趣, 使其成为一门特长, 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高潮。这时我话头一转, 告诉学生一些不良爱好, 把这些真实地再现在课堂上, 学生面对生活中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的不同表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确定了自己的行动方向, 使课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要模拟真实, 在回归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情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一)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排的内容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 都源自于学生的生活,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达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让学生与文本相互融合,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参与其中,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进行评判, 培养学生的换位观、对话观、分享观、生态观等, 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接受教育, 培养能力。

例如, 教学《我们的班规》一课时, 我根据教材内容, 结合平时学生的课间表现, 事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 摄制了几个学生课间活动的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表演。学生表演得入情入境, 再加上前面的视频, 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与文本有机融合,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认识, 受到了教育,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结束后, 学生对班级班规的作用和意义, 如何遵守班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二) 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体验自我

人的品德基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积极地自我认同, 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活动, 自我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释放,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例如, 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 我让学生在课前认真观察大街上的红绿灯, 上课时, 学生在课堂内模拟汇报人们过斑马线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体验行人和司机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换位观、双赢观和分享观,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以及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将课堂教学延伸至现实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能将课程的实施只限定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要善于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与社会生活中, 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家庭生活问题, 社会生活的结合点, 搭建课程教学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联系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 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例如, 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 课前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学生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城区学生, 一部分为农村学生。我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调查。城区学生发现居民街道垃圾成堆, 污水橫流, 有许多下水井口被堵, 剩菜剩饭和塑料袋成为垃圾的主要来源。农村学生发现他们生活的环境污染也特别严重, 家庭做饭生火时冒出的滚滚浓烟, 村民都把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倒在河沿上或村头, 河水中不时可以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和许多的塑料、人们穿过的破衣烂衫, 河水污秽不堪, 散发着臭味等。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还大自然以绿色呢?我再次让学生实地考察, 掌握第一手资料, 看看都有哪些垃圾, 人们为什么会把垃圾倒入河流中, 还有哪些污染源, 想想有没有治理我们生活环境污染的办法, 并让学生自由组合设计出治理生活环境污染的实施方案。在后来的交流活动中, 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治理方案, 如设置宣传窗口, 发宣传单, 向上级部门反映等。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 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要始终树立一种“源于生活、通过生活, 为了生活”和“回归生活”的观念, 既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的现实中, 又要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 让教学面对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通过模拟真实, 在回归生活中唤起学生的情感, 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 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回归生活, 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2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以“理想化”的培养目标、单调的课程结构、僵化的教育过程、消极的 评价体系,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缺乏联系,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笔者认为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呢,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回归生活与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篇3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教师采取“告知”的方式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忽视学生自己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方向,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1.课前开展实践活动,充实课堂教学

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课前大量的准备必不可少。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课前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可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容易地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如教学“家乡的故事——(家乡变化可真大)”一课时,课前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搜集以下材料: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大变化以及建设成就等事例,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十年前济南的资料及图片,和十年后的资料图片进行对比;二是比较自己的家庭及左邻右舍的家用电器拥有量与十年前的不同;三是以调查表的形式比较爸爸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别。如果在这几方面有照片的对比,学生的体验会更真实。让学生带着调查来的真实材料,在课堂上汇报,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感受中领悟、体会家乡的变化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实践活动的开展可谓恰到好处。

2.课堂上避虚求实,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程和教材回归生活也就是要回归真实。把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给儿童,即我们的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烦恼;有美好也有丑恶;有成功也有挫折。例如在讲授“垃圾从哪里来”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拍到的一些乱丢垃圾的情景:校园门口垃圾遍地、公园变成垃圾山、街道污水横流、垃圾不放入垃圾箱……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让学生对乱丢垃圾这一不道德行为产生厌恶及痛恨,使学生在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课后开展实践活动,深化课堂教学

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螺旋上升的过程,单靠某一课的教学就想达到目的是不切实际的。课内留存大量实践空白,让学生课后操作延伸,巩固深化教学内容。如“画画家庭树”中的“小调查”,调查一下家庭成员的简况,绘一幅画;教学“我是家中小成员”,让学生用巧手把自己的家打扮得更漂亮;“画画我的家”留了整页空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实践。这些实践活动,由于受时间或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是完不成的,必须放到课后去操作实践。这样,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巩固深化所学内容,促进优良行为、优良习惯的养成,使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效果明显。

二、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实践并感悟

1.重视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如何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越是处在真实的情境中,越是能够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而我们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实际调查、访问、体验、研究活动中得以实现。如在“大家都是好朋友——(同学之间)”主题中,针对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或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设计“寻找同伴的优点”活动,让学生说说同伴有哪些优点,学生在寻找优点的过程中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道德体验是在实际活动中形成的,是自身的真实感受,不是生硬的灌输和说教;是内化为生命精神的素质,不是外在的要求。

2.从实践活动中体验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大有学问,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才能培育。我们的教学必须倡导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例如,在讲授“一次卖报的体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调查、访问一下卖报人,了解怎样才能卖得更快的一些技巧等等,学生交流调查访问的结果,全体学生总结经验,最后组织学生去卖报,让学生把自己调查到的卖报经验付诸生活实践。

3.从生活中感悟

要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会,亲身感悟,所学的品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深化。

例如,讲授“环境好,我快乐”一课,教师先以三幅反映环境问题的图片为范例,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引导学生讨论:除了这些污染,还有哪些环境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把分组调查到的资料展示出来,使学生亲身感受家乡污染的现状,教师再配以语言描述,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悟“环境糟,我烦恼;环境好,我快乐!”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使学生的教育教学更贴近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愉快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如,我校有一位女生被车撞倒受伤严重,住院需大量医疗费,而她的家庭生活很困难,难以短时间内凑足费用。我就抓住这一事件,结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爱心地生活”的教学内容,开展全校性实践活动——“心系同学”捐款活动。学生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为这位学生的家长解决了一部分困难。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结合生活实际,及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就能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在现实生活实际中得到升华。

巧用留白架渡桥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篇4

一、我们的创想, 拓宽教学资源

一张合家欢的照片, 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 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段真实的体验, 给人以心灵

江的促动, 更可以成为品德教育的桥梁。

苏案例一:学生的一段对话, 带给了我许常多的思考, 孩子们的消费经历中, 并不一定州都是快乐的。浮华、奢侈的追求, 不应该成●为一种流行。

小结合《逛商场》探究式留白:买东西时燕有哪些学问?我开展“周末小当家———超市

购物”活动, 随个别同学进行现场拍摄, 将他们购物时有趣的典型的场景展现在了全班同学面前, 以此作为贯穿本课的教材。相似的体验活动, 真实地再现。这一课时的教学, 我仅围绕一个探究性的留白, “课前体验———课上体验———课后践行”, 将孩子们的购物经验系统化、条理化, 发掘出了孩子巨大的潜力。

利用教材留白, 我们可以有重点地将孩子的现实生活作为品德课堂的素材, 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 架起沟通桥梁。

二、袒露心声, 孩子们也能创造教材

留白, 有利于对话, 它能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 成为对话参与者;留白处又是儿童对话的文本, 它能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 自己作出判断, 自己去操作、创造教材。

案例二:《我想要我能要》, 一个容易沉沦为说教的话题, 然而, 由孩子们创编的教材, 却以生活剧的方式, 改变了这一切。同学们讨论的, 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 而是自己对于购买板鞋的看法。重复消费、理性消费、体谅父母等问题好似春雨, “润物细无声”中体现教育的真谛。

孩子们创编的教材, 教育了他人, 更点醒了自己, 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

三、家校合力, 在小队活动中收获喜悦

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 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相遇。

案例三:《我们的合作》,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快乐, 假期中, 我将班级学生分为各小队, 充分挖掘家校资源, 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孩子们一次次的活动中, 学会了策划、懂得了各展所长, 更在争吵中慢慢学会了谦让与理解, 懂得了合作的真谛!

我们要让学生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那么我们的课堂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 让课堂充满“童趣”和“童乐”。

宽。理解力的加深, 乐感也会逐步得到丰富, 而这正是一个

演奏者音乐灵魂的升华。如背奏是单簧管演奏技能中很重要学习的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的一部分单簧管背奏, 是单簧管是单簧管何学习者及单簧管独奏演员必须掌握的演奏技巧。当然, 在一提是初学者及单簧管独奏表演者些国际性的管弦乐表演中并不需。要背奏。本文涉及的对象高牢固的记忆是背谱的基础要。单簧管背谱有以下几种记。忆方法记忆的:苏清晰和牢固非常重江单

一、“定式”记忆法徐簧

通过大量的练习, 人们可以达到一种“定式”记忆状态, 州管听过的陌生乐曲这是将肌体作为记, 忆的主要依据经过无数次反复。聆听会由生疏变为熟练譬如我们平时面对从未, ●孙演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的状态手指在按键上建立了稳定的“, 暂时神经联系单簧管演奏时”的, 最终形成一肌肉动作和慧慧奏种演奏时的“动力定式”。这种状态是在背奏中自然产生的, 中对我们平时的背奏有一定的积是长期反复训练所达到的效果, 极意义所以又, 但是在整个过程叫做“自然背谱”。中它, 的准确性是关键, 一旦某个键按错了, 那么整个记忆的“链条”背的“卡壳就会中断”现, 象和演奏中的“脱节加上考试或演奏时紧”现象张等因。素, 会容易形成记忆奏

二、“谱形”记忆法能

背谱犹如小学生背诵一样, 有些人有着非凡的记忆力, 力

拿过书本, 眼睛一扫, 像用照相机拍照般神奇就能背出书上的内容, 有许多演奏家都能够把乐谱上所记载的一切记在脑中, 能把乐谱“默写”出来, 能在演奏时看到乐谱上的一切, 甚至会“看到”谱子是如何一页一页翻过去的。这种记忆方法是背谱的基础之一。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才能, 但是可以

通过经常加强读谱的练习, 累积读谱从而提高背谱能力。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我们的管乐老师, 一个乐谱给他扫视几遍他便能背出内容进而指导我们演奏。他说“我经常在行走的时候唱谱, 不论新旧, 旧的会像放电影般放一遍, 新的则要多背, 一旦在脑中形成, 就会像刻唱片一样, 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用……”这种记忆方法离开乐器本身, 直接读谱, 把谱中的信息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建立起自己的内心听觉, 想象乐曲的音响效果, 它是以乐谱的形象作为记忆的重要依据, 被称为“谱形”记忆法。

三、“听觉”记忆法

又叫“音响”记忆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听觉”记忆是整个乐曲建立在听觉方面的记忆。只要你心中想着音乐, 就可以帮助手随之做出正确的演奏动作。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听觉”记忆法的神奇作用。音乐神童莫扎“特有一次旅行到了罗马, 听说在罗马教会里演唱的圣咏‘求主垂怜’是天籁之音, 但教会不允许抄录乐谱流传到民间, 也就没有人在教会之外听过这部作品, 而莫扎特听完一遍之后回到旅馆, 就靠着他的听觉记忆把有九个声部的整部圣咏完完全全地默写了下来。

四、“位置”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在钢琴演奏中也常常用到, 但在单簧管演奏中也同样适用。演奏单簧管既要用脑子记谱, 同时手和手指的触觉和位置也可以加强记忆力, 这是将手指在按键上的位置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按键时, 手和手指的状态加上用力的情形, 以及手指间的间隔等感觉, 都可用入背谱的记忆中。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5

一、开题以来所做的工作

(一)建立课题组

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由吉留祥老师为本课题组组长,杨义萍老师为副组长,由黄琴华、袁冬华、刘美珍、吴冬伟、徐铁军等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老师为课题小组的主要研究人员,这使课题研究的完成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在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成文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研究思路,在课题组会议上通过,让全体成员明确目的和要求。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深入学习,提高素质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学习,统一了研究小组对课题中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具体职责的分工安排,使得课题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支持又独立工作,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克服研究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提供了保证,使得课题研究既保证了科学合理又能锻炼一批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XX年年秋学期,课题组成员赴常州清潭中学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在2010年暑假期间,课题组成员又在教研室冯东生主任指导下,开展2010年中考试题赏析活动。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围绕这个课题,我们开展了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反思评比,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评比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创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改变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使政治课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解学生课题实验中的成长及存在问题。

二、研究取得的成绩

(一)课题组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资料库。清单如下:

1、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35个教案。

2、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35个ppt课件(含视频、音频);

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12套练习;

4、XX年年1月-2010年8月,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的“漫画时评”;

5、100个德育故事材料汇编。

(二)课题组成员

姓 名主 要 成 果

吉留祥论文2篇:《情境复现法在小组合作研究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教学论坛》;《回归生活,让课堂更精彩》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市级公开课:《艰苦奋斗,走向成功》校级研究课:《人生难免有挫折》;《专题:知法用法》 学习心得5篇

杨义萍论文1篇:《让学生生活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 论文评比二等奖。校级研究课:《人贵诚信》学习心得5篇

黄琴华论文1篇:《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校级研究课:《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习心得5篇

袁冬华论文1篇:《浅谈构建生活化政治课教学》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校级研究课:《理解我们的老师》;《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 学习心得5篇

刘美珍校级研究课:《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学习心得5篇

吴冬伟

徐铁军

(二)学校

课题研究极大的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效率,为二中政史课程在2010年中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成绩如下: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教材不断变化。

最近三年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已经换了3本。从原来的苏教版,到人教版,再到苏人版。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给老师们带来教学的冲击和困惑。人教版教材比较适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苏教版教材注重知识的呈现。因此,课题组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材、领悟教材。

2、大班化教学。

金坛二中是金坛地区的名学校。每年慕名前来就读的学生较多。因此,每个班级学生数达五、六十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课堂上怎样因材施教?怎样充分调动学优生的智慧来辅助学困生,才能真正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以上一系列问题解决了,思想品德教学才可能真正“回归”生活。

3、教学条件。

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每一课的结尾,都设计了一节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我们教学场地、条件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很难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如“观看法院庭审”一课,只能看看网上下载的视频,效果差多了。

4、专题网页。

课题组成员不大习惯填写“课题研究专题网页”,喜欢把文件存放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专题网页”的日常管理功能,资料收集功能,研究信息交流功能,以及成果展示功能。

5、研究时间。

如何让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在小学品德教育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了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仅仅强调课堂知识,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感知和理解,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品德知识的。让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小学品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程的首要理念,尊重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端正思想,约束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畅谈生活中的事例或者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例如,在《春节知多少》一课时,我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谈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最后在话题中引导学生正确生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喜剧、话剧、小品、制作卡片、写祝福等实践方式来提高对生活中事物或者现象的认识,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师要凸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性、全程性,进而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生活小主人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课堂学习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受到了品德教育,也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为了凸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全程性,教师要打造生活丰富的课堂内容,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1.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设计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世界里。例如,让学生戴上小动物头像做游戏,强化了学生对小动物的感情。

2.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动手剪纸、读报纸等实践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名人、伟人,感受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进而提升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

品德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活性质,无论是课程内容中的人物或者事例,都是起源于生活,而课程内容中的道理或者品德,也是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教师要敢于创新方法,并不断总结,让小学品德教育回归到生活中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梁小丹.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5).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7

一、融入生活情境, 激活学生真情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如果脱离学生自己的生活讲品德, 则他们得到的仅是“关于品德的知识, 是枯萎的品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思想品德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 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来。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 我们每天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主体。因而, 课堂教学能真正体现出尊重与关怀、快乐与有趣, 顺应他们的个性, 依据他们的内需, 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悟。这样, 生活中的道德就能让他们快乐地接受, 教育的活动就会有其真正的价值和作用。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中的“游戏机的诱惑”时, 通过“小兆沉迷于游戏, 最终导致不良后果”, 我及时引入生活的内容:同学们, 你有玩过电子游戏的经历吗?你会沉迷吗?自己周围有和小兆相似的同学吗?让学生分组讨论, 并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真切感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增, 进而提高学习效益。引入生活内容, 引导学生在活生生的例子面前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主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有话好好说》时, 我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 用一曲充满爱意《让爱住我家》的歌曲, 把学生带入温馨的家, 让他们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情境的创设, 起到了以情激情的作用, 学生都沉浸在对“家”的遐想之中, 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交流更真实, 师生更融洽, 学生说我思、谈我想、诉我忧、议我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的亲密朋友, 课堂中弥漫的是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这种活动方式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拓宽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空间, 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课堂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品德教育就会在悄然中浸润学生的心, 这种巧妙的设计, 适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二、捕捉时政热点, 践行积极的生活态度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 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最佳途径之一。如2013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表明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 表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郑哲敏、王小谟两位院士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表明国家在认真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2013年“3·15晚会”曝光了河南南阳指南针文化医药有限公司用膏药和辣椒油制造“神奇膏药”包治百病, 借助虚假医药广告欺诈患者, 疯狂敛财;江淮同悦被爆汽车钢板以次充好, 安全存隐忧等事例表明社会在呼唤诚信……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敏捷的思维和锐气的眼光, 善于捕捉和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将德育、时政融于教学之中,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探索人生的真谛》一课时, 在“人生的不同态度”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榜样或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他们是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的。以“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丽莉”的故事为内容, 让学生议论, 整合时政热点, 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 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 而在其质量”, 从而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责任。我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感受科技创新》一课时, 用多媒体播放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的画面以及世界各国对此的好评, 帮助学生树立用科技创新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及时将社会热点事件引入课堂, 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增添了活力, 更是有效激发了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的兴趣, 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良好品质, 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责任感, 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

总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形成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在生活中求知, 在求知中生活。课堂教学注重向生活世界回归, 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 既增长了师生的智慧,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1) .

[2]刘保民.智慧型教师成长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7.

让《品德与生活》课程回归生活 篇8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 给品德课一次改头换面的机会。它强调的是品德课“回归生活”仍以学习道德规范为主题, 但他倡导以学生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 并让这些道德规范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因此良好品德只能在儿童生活过程之中而不能在生活之外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走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之路, 让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一、情景模拟生活:

让学生获得体验。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 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和自救、交通安全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 让学生亲自去尝试, 去体验, 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 演技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之前, 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 讲的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 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 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 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 在教学本课前, 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过的残疾人, 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 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 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 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地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 从中体会作为一个残疾人, 是多么不幸啊!

二、走进社会, 让学生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让学生走出学校, 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 以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扩展兴趣, 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也是《品德与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本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时, 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园的绿化区进行调查, 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 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进行组内分工, 一组同学负责采访提问, 二组同学负责被养护的花草树木, 三组同学负责记录养护的方法, 四组同学负责拟定意见, 五组同学负责聘请活动指导者。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 用许多方法了解到小组所关心的问题, 找到了多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 并从中认识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 是人类的好朋友。

三、情景再现

《品德与生活》课本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共同载体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教学时我借助于情景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高度注意, 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

四、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 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 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情况, 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勘察, 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 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 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 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问渠那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 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9

生活是基础, 是渊源, 离开生活, 思想品德课成了空中楼阁, 是无源之水。思想品德课由于根植于生活中, 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来应是趣味盎然, 极富感染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 通常是“教师讲的天花乱坠, 学生听得恹恹欲睡”, 究其根源,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起作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唯知识点的讲解、巩固, 纯粹是为了学而学, 为了考而教, 社会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唯“分数”是瞻, 在这种教学中, 教师只是把现有的典型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灌输式地逼迫学生去接受, 学生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内涵, 脱离了理解过程, 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死记了几点所谓的“知识”, 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情感、价值观更是微不足道。没有用“真心”去体验, 去积极、主动参与, 情感也就无法得到充分激发。

二、源于生活, 服务生活——思想品德课的真谛

《思想品德》新课程体现全新的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透过上述新课程三大全新理念, 不难发现: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生活化, 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理念的更新, 必然带来全新的实施方法, 其中最大亮点就是“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 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 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 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学习教材、深化教材, 以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 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以充分地自主,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创造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原有的知识结构, 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独特感受,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体会生活的幸福。将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 有助于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和生动化,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有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源于生活, 服务生活, 指导生活, 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朴归真”, 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这正是我们教学的真谛所在, 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使思想品德课趣味盎然, 教益颇深。那么, 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原则呢?具体来讲, 主要有:

1、教学环境的创设:

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以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走近法律一课教学为例: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内容本身就非常贴近生活, 所以在教学预设中, 从“用餐规则知多少“入手, 让学生列举:

(1) 在家庭用餐时…

(2) 亲戚家做客….

(3) 在学校餐厅…

(4) 有客来访…

教学设计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的实质, 就是师生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教学相长。“以生为本”, 调动起学生“思”、“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在在有限的时间主动探究、运用思维的火花, 延伸课堂, 切实感知生活离不开规则。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必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倾听学生的声音, 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在这种师生关系下, 学生才能大胆提问, 大胆表达不同意见, 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才有可能, 才能达到学教互动, 形成良性循环。只有“以生为本”, 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才会有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以及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实施新课程后, 课堂较多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们普遍反映, 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 老师多是鼓励性的话语, 和蔼可亲, 倾听学生的声音, 共同探究, 民主平等。教师们也认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2、教学目标的设定:

知识、过程、情感三位一体。通过教学, 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本是天经地义的, 但忽视过程和方法, 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失偏颇。其实, 思想品德课教学, 就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自主建构, 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 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最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关注社会发展, 乐于学习, 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人格。可见, 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 由偏重认知向认知、过程、情感和价值观三位一体转变, 将极大促进与生活的联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设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就是为了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本课程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设计每一课探究内容时都具体量化了这三维目标, 我们师生在探究时, 一定要平衡兼顾, 不可偏废其中某一方面。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生活中锤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悟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教学内容的选定: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应试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过于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 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检验学习质量也就是看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成了教材的忠实奴隶, 与现实生活愈来愈生疏, 仿佛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 而是为教材活着, 最后的结果是, 许多学生讲起课本头头是道, 解决现实问题束手无策, “高分低能”在所难免。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 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 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 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 学生很难产生共鸣。

如同在教学《走近法律》时, 在感知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基础上, 通过一则小故事《德国的一张罚单》, 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 不仅是体现个人的素养的小事, 而且还是关系国家形象的大事, 从而认识到, 我们要学规则, 懂规则, 守规则。当学生顺理成章地感悟到学规则、守规则的重要性时, 也就达到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目标, 从而起到有效指导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 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 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 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 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 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新课程一改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教材中所选的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活生生的内容, 如“欢快的青春节拍”、“品味生活”等, 这些内容紧跟时代的节拍,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学生喜闻乐见, 能引起共鸣。师生从这些生活中的素材着手, 习得出现象的本质, 再用掌握的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 提升情感价值, 实现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4、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元手段创设生活情境, 引导体验感悟。以八年级思想品德《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为例: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时, 结合甲流, 巧用flash《防控甲流H1N1流行性感冒》, 在轻松而又有效地与学生共同了解生活中防控甲流H1N1的措施。又如引用视频《孙伟铭, 高墙内的忏悔和告诫》, 结合孙伟铭的案例, 以案说法, 视频中孙伟铭高墙内的忏悔和告诫, 远远要比我们老师的苦口婆心要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借用活生生的例子,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是首要的、根本的人身权, 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认识到公民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与健康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再如, 在讲授法律的特征时, 通过观看人大常委会通过食品安全法的一则新闻, 让学生认识到原因法律的制定需要这么复杂的程序, 从而对法律敬畏感由然而生, 也清楚地认识到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接受洗礼, 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事实上,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生活, 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 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 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起他们的兴趣, 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 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 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静练来接受现有知识的过程。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 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 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去重演、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 去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方法, 去发展思想品德学科的思维素质。如《走近法律》这一课教学时, 通过对比制定表格对社会道德、学生守则、国家法律三者的区别, 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 在对比中发现规律, 掌握规律, 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 来顺利适应生活、更好地求得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复制, 也不仅仅是纯粹的能力强化, 教育的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让我们一起努力, 在课堂中通过真真切切的生活个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会反思, 学会自悟, 学会创造。反过来, 学生能用所学方法、知识真正指导生活, 从而创造有品味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道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10

一、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缺点

1.教学环境差,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 大多是把整段的文字画出来,再念读一遍,没有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东西,使得学生对课堂产生抵触心理,对思想品德课提不起兴趣,教学氛围很差,学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不利于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无法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2.思想品德课程仍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依旧没有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课堂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来。 教师要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确保重难点知识可以很好地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节知识重点, 尝试让学生进行和概括课本重难点,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1.将实际生活场景融入实际课堂中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实际生活场景来给学生解说课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化乏味的文字内容为生动有趣的生活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将思想品德教育中积极向上的品质吸收过来,内化成为自己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解说的现象。 例如,在讲解《 春天来了》 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去田野里感受春天的气息, 增强学生在田野里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更加热爱大自然,也学会更加保护大自然。

2.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思想品德的意义

要想让小学思想品德回归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生活中的事情融入课堂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导学生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好学生。 例如,在教学《 我家门前新事多》 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每位学生找出自己家的新鲜事,并在课堂上拿出来与同学进行分享,并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准确地从这些新鲜事中提炼出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告诉每位学生从小就要树立良好的品德教育,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道德事业建设出份力,提高道德素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改变传统思想品德的教学评价方式

对教学成果和效果进行合理评价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有效手段。在进行评价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任务以及任务完成的情况。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将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和首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要在准确了解学生的特性和共性之余,根据当今教育时代发展的主题,将书本所学知识成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需要多多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多多参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嘉奖, 积极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4.丰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生刚刚步入学生生涯,心智还不成熟,认识事物的能力尚未真正形成,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之余多多丰富思想品德教育,最好找各种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课本,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多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品德教育。 例如,在讲解《 我能做好》 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读一遍课本,之后让学生举手回答,自己可以做好什么事情或者说自己现在可以做哪些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11

《思想品德课》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笔者认为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

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由于受学科性质的制约,原大纲是以树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设置,教育學生以故事为载体,以正面教育为基本方式,过分强调品德教育的认知要求,过分地关注教材,而忽视了低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不是从划一的品德教育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而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围绕学生个人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大板块,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道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目标上构建教学内容。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作为人的生命世界,不同于观念世界。培养“热爱生活”的学生,实质上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积极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怎样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21世纪的现代社会非常注重合作和交流,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合作和交往意识很差。所以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应尽快地让他们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求知

新课程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元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一切都在于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各种校外的资源,让学生动手进行调查,或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尽生活的义务、享用生活的权利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应该构建起这样的认识,德育必须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创造新生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真正内化为学生作为“人”的品质修养。

思想品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经验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其次,有利于克服思想品德教育过于知识化的倾向,增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比例,避免教育过程的教条化灌输和技术化、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再次,有利于扩大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挖掘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的内在关联。这三个方面恰恰是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所欠缺的。

四、学科的系统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 篇12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然而, 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是僵硬的, 再加上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理论性与逻辑性较强, 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枯燥乏味, 对做相关的作业也没有兴趣。设计构建知识型的生活化作业可使学生通过亲身生活实践, 在生活实践中建构知识, 从而达到强化教学知识的目标。

如: 在教学“走进 法律”时,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身边的交通法规

作业内容: 1通过实地调查, 画出较为常见的交通标志。2通过查找资料、询问等方式注明所画交通标志的含义。

作业形式: 交通标志图及其含义。

效果分析: 从上交的作业上看, 学生能较熟练地了解身边多种多样的交通标志, 并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这说明, 学生不仅对写作业的兴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加深其对交规意义的理解。

2. 感受生活, 设计培养能力型的生活化作业

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基础。培养能力型的生活化作业, 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 而是学生在生活化作业中, 通过思考、分析得出来的, 是学生能力的行为结果。

如: 在教学“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家乡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作业内容: 当地环境状况; 如何造成的; 解决策略等。

作业形式: 小报告、小论文。

效果分析: 一个学生在作业报告中这样描述: “星期六, 我去了学校附近的小河, 发现河水污染现象比较严重。沿着小河找到了好几处污染源, 有工厂的污水排放, 有饭店的污水排放, 有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有些企业不能自觉的保护环境, 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2社会上有些人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 只顾自己赚钱, 不去主动地保护环境。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让大家都能来主动保护环境, 健康生活。”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生活化作业,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较为理性的合理化建议。

3. 领悟生活, 设计体验情感型的生活化作业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体验情感型的生活化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使他们对家庭、社会、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以及浓厚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 在教学“难 报三春晖” 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父母对我们的爱

作业内容: 利用双休日, 让学生尝试着为全家打扫一次卫生, 为全家洗一次衣服, 为父母梳一次头或洗一次脚。

作业形式: 组织好课堂交流发言稿。

效果分析: 在课上, 很多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收获。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 “我原先一直以为洗洗衣服、拖拖地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事, 但是通过双休日的经历才发现, 原来做家务也这么累, 我以后要尽可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 减轻妈妈的负担。”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生活, 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孝亲敬长的知识, 也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生活经验, 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 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责任感, 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4. 享受生活, 设计合作创新型的生活化作业

合作创新, 是当今时代对人才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这类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之间的全力合作, 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学生间既要有分工, 又要有合作, 大家彼此信任, 互帮互助, 在合作中促进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创新。通过设计合作创新型的生活化作业, 促进学生优势互补, 充分展示自我。

如: 在教学“创 建新集体” 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生活化作业:

题目: 我为班级添一笔———为新班级设计一个有意义的班徽

作业内容: 以6人小组为单位, 合作设计班徽。

作业形式: 班徽作品及含义说明。

效果分析: 学生对这种图形设计类作业的参与热情很高, 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 积极地进行分工合作。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 交出了较完美的班徽作品。可以说合作是情感交流, 合作是互相学习, 合作是思维碰撞, 合作也是潜能发挥。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上一篇:选秀节目发展趋势下一篇:产品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