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2024-06-26

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共9篇)

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1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赵荣就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会城河南初级中学)

摘 要:教材中的内容越是贴近生活,那么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将有用的信息资源搜集起来,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真遴选生活内容作为学生道德观念构建的基础。引导、疏导、认识、构建、内化,这是学生德育观点形成的程序,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观点;内化;教学方法

在粤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体系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极具生活化的特点,选择都与学生的生活内容有关,这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确定了方向。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生活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和辅助。教材中的内容越是贴近生活,那么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和生活贴近可以让学生对事物和现象有一种认同感。所以,在教材中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选择生活化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

一、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便捷和直接。手机、电脑、电视都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他们的信息掌握更加呈现多元化的局面。这种了解是学生构建道德经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学生急需得到解释的因素。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将有用的信息资源搜集起来,作为教学的资源。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课的教学,我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残暴化的倾向,在网络中搜集了很多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起因和后果,找出犯罪的根源,剥皮似的层层揭晓,最终总结出犯罪都是从小的错误开始,最终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由知之不多,到理解深刻,这对他们未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震慑性。校园黑社会、校园内的哥们义气等不良现象,都是学生日常所见,他们如果不能很好地甄别正误、正确地判断是非,那么犯罪的道路就不是隐藏的,而是就在他们的后面。这样教学后帮助学生意识到了犯罪和不犯罪就在一念之间,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甄别生活

生活就是万花筒,是非、善恶、荣耀等都是生活的内容。面对这些复杂的生活现象,学生往往因为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而不能正确理解,导致一些误解和错误判断,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很大,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如果教师能够顺势而为,疏导学生的观念,那么可以减少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如果教师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变化,逆流而上,那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德育观点,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逆反,产生相反的效果。

比如,《我和父母》《师生情谊》的教学,这是针对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叛逆,对老师、家长的一些管教,他们视为束缚,并且千方百计地要挣脱和反抗。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进行这两课的教学时,尤其注重了生活内容的剖析。选择典型的家教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最终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认清老师、家长对自己的限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规范之上的,具有一定的法律、道德限制,是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的,不应该抗拒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疏导、认识、构建、内化,这是学生德育观点形成的程序,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选择生活素材要注意适度和科学性

学生认知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现象,学生的人生阅历很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体验都很有限,而教师经验丰富,对道德的认识和甄别都要比学生更多和更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加道德经验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真遴选生活内容作为学生道德观念构建的基础。在这个遴选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化地选择,不能让学生在似是而非的状态下构建道德观点。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是肤浅的,对一些现象将产生的副作用认识不足,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厘清这些模糊概念。教师要注意遴选的生活素材的科学性和典型性,要具有鲜明的道德观,要能够传导正能量。特别是要选择在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的,能对学生产生正确引导作用的生活素材案例。

四、注意学生德育观点的内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实践的开展,将正确的道德观点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中,内化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一般是生活―教学―生活之后,学生在思想深处构建了正确的道德观点。比如,《我和父母》这个主题,这是每一个学生都面临的生活现实,他们每天要接受父母的照顾,接受父母的教诲。因此,在交流中,难免出现观点相悖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就要出现矛盾。如何看待父母的管束,如何对待父母的说教。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这些是非常让孩子反感的。所以,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和父母有效沟通和交流,让父母理解自己、了解自己,那样和父母之间的相处就融洽多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和父母相处的,相处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不满。学生纷纷说出了父母的嗦、古板、进犯隐私等等。说完这些老师不做评价,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之后进行讨论形成德育观点。在这样的讨论、学习、再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德育观点并内化为日常的行为。

生活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素材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是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学习是为了内化,是为了指导学生的行为。所以,思想品德肩负的使命是重要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遴选生活素材,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波。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J]。现代教育科学,(02)。

[2]陈国荣。矫正初中生思想品德学习的不良习惯[J]。北方文学:下半月,(11)。

[3]卢善郁。教学生活化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析[J]。才智,2011(25)。

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2

课堂教学是个点, 学生在校时间是个面, 怎样做到以点带面, 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效果, 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学,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 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 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1. 爱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 是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 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由此可见, 玩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时, 其中一课时的内容为“就让我们来玩一玩”, 当我宣布这节思想品德课我们要到操场上去玩时, 学生特别惊讶, 也显得特别兴奋。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上, 让学生尽情地玩, 玩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的游戏或活动, 此时让我看到了学生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 平时比较文静学生的热情这时也完全释放了出来, 他们笑得如此开心!

2. 爱观察

中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 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 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 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 就会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时, 我让学生4~6人一组, 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学生在做实验之前, 先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 再和同伴们动手做一做、记一记、比一比, 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印象是深刻的。

二贴近学生生活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 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是思想品德课程最好的教材和资源。例如:在教学春节和圣诞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 (1) 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 (2) 你知道春节里人们一般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 (3) 你知道少数民族如何过春节? (4)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习俗?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感兴趣, 课外他们通过上网和询问长辈找到了答案。课堂上, 他们津津乐道,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三联系生活中的小事

我们常说, 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 一件小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现实中, 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高谈阔论, 课外却毫无行动, 说归说, 做归做, 言行不一致。原因何在?其实教育者只追求结果, 对学生期望过高, 认为这些道理学生都应该懂的, 学生也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而事实却相反,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要注意环保, 可还有一些学生仍然会去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 仍然有学生乱丢纸屑……因此, 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 没有吐在石灰盒里。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 在思想品德课上我就让学生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 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 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 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 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 这样的教育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篇3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观点;内化;教学方法

在粤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体系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极具生活化的特点,选择的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这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确定了方向。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生活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和辅助。教材中的内容越是贴近生活,那么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和生活贴近可以让学生对事物和现象有一种认同感。所以,在教材中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选择生活化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一、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便捷和直接。手机、电脑、电视都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他们的信息掌握更加呈现多元化的局面。这种了解是学生构建道德经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学生急需得到解释的因素。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将有用的信息资源搜集起来,作为教学的资源。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课的教学,我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残暴化的倾向,在网络中搜集了很多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起因和后果,找出犯罪的根源,层层揭晓,最终总结出犯罪都是从小的错误开始,最终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由知之不多到理解深刻,这对他们未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震慑性。校园“黑社会”校园内的哥们义气等不良现象,都是学生日常所见,他们如果不能很好地甄别正误、正确地判断是非,那么犯罪的道路就不是隐藏的,而是就在他们的后面。这样教学后帮助学生意识到了犯罪和不犯罪就在一念之间,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甄别生活

生活就是万花筒,是非、善恶、荣耀等都是生活的内容。面对这些复杂的生活现象,学生往往因为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而不能正确理解,导致一些误解和错误判断,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很大,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如果教师能够顺势而为,疏导学生的观念,那么可以减少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如果教师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变化,逆流而上,那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德育观点,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逆反,产生相反的效果。

比如,《我和父母》《师生情谊》的教学,针对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叛逆,对老师、对家长的一些管教他们视为束缚,并且千方百计地要挣脱和反抗。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进行这两课的教学时,尤其注重了生活内容的剖析。选择典型的家教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最终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认清老师、家长对自己的限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规范之上的,具有一定的法律、道德限制,是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的,不应该抗拒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疏导、认识、构建、内化,这是学生德育观点形成的程序,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选择生活素材要注意适度和科学性

学生认知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现象,学生的人生阅历很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体验都很有限,而教师的经验丰富,对道德的认识和甄别都要比学生更多和更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加道德经验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真遴选生活内容作为学生道德观念构建的基础。在遴选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化的选择,不能让学生在似是而非的状态下构建道德观点。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是肤浅的,对一些现象将产生的副作用认识不足,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厘清这些模糊概念。教师要注意遴选的生活素材的科学性和典型性,要具有鲜明的道德观,要能够传导正能量。特别是要选择在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的,能对学生产生正确引导作用的生活素材案例。

四、注意学生德育观点的内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实践的开展,将正确的道德观点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内化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一般是生活—教学—生活之后,学生在思想深处构建了正确的道德观点。比如,《我和父母》这个主题,这是每一个学生都面临的生活现实,他们每天要接受父母的照顾,接受父母的教诲。因此,在交流中,难免出现观点相悖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出现矛盾。如何看待父母的管束,如何对待父母的说教;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这些是非常让孩子反感的。所以,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和父母有效沟通和交流,让父母理解自己、了解自己,那样和父母的相处就融洽多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和父母相处的,相处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不满。学生纷纷说出了父母的墨迹、古板、侵犯隐私等等。说完这些,老师不做评价,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之后进行讨论形成德育观点。在这样的讨论、学习、再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德育观点并内化为日常的行为。

生活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素材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是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学习是为了内化,是为了指导学生的行为。所以,思想品德教学肩负的使命是重要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遴选生活素材,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波.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J].现代教育科学,2012(02).

[2]陈国荣.矫正初中生思想品德学习的不良习惯[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1).

[3]卢善郁.教学生活化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析[J].才智,2011(25).

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4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指导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使全市广大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及我市当前教学改革的现状,特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供老师们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使用。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可大胆创新,勇于提出宝贵意见,使其日臻完善。

“三”即落实“三维目标”

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

三、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

“五”即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一、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二、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三、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四、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五、科学评价贯穿始终。

“三”即三大模块: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发展。

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课前准备是课中探究的基础,是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的必要条件;课中探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体验、感悟道德、升华情感的主要阵地;课后发展是课中探究活动的延伸,是学生将体验感悟到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实践道德要求的过程。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一)生活是培养道德的田园,道德教育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让生活性贯穿教学的始终。该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本课程“活动型”特点,即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道德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以期产生更深的体验。

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大体了解学生的探究体验情况,一方面了解掌握学情,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进行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认知,产生情感。

2.合作探究,体验生活。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即是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利用学生课前的活动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交流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领悟,让每位学生获得真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查阅书籍等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更好地进行继续探究及体验。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和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丰富获得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次创设体验情境(如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运用道德认知讨论辨析道德行为,强化道德体验,深化道德情感。引领学生在历经情感体验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剖析生活行为,并做出道德判断,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后必须加强实践,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去深入体验,重构新的生活,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教师要积极运用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法,从注重学生个体的不同心理需求,尝试建构一种开放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课后实践及道德行为做出评价,积极引导,强化道德实践,力图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例如:《品德与生活》(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在学校的一天》、第二单元的《看看时间》,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我有两件宝》,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别人眼中的我》,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我爱我的家人》等活动主题均适用于本策略。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呈现与解决是一条主线,遵循“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施过程,使每一次探究学习活动都能产生于问题,结束于问题,让“问题”统整教学的全过程。

一、课前制定探究方案

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前准备,教师根据学习需要,创设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提出疑问,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归纳,确定探究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划分小组,制定方案,准备相应的工具,协调好探究地方的人员关系,并注意安全等。

二、课中合作探究交流

1.合作共建,探究问题。

学生按既定的方案有组织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收集、解决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并对探究获得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小组内展开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逐步建构起关于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个人尝试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体现学生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可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2.解决问题,提升认识。

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获得的资料,教师适当点拨,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在活动交流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个人或小组的表现适时评价,提升认识。评价中注意总结探究的收获和方法,指导他们探究的方法,激励他们的探究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每堂课大都是由多个小活动构成的,每个小活动大都要经历这样几个步骤:探究体验——合作交流——提升内化。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适当选择,反复运用。

3.生成问题,促进发展。

预设问题的完成并不表示探究的结束,探究是没有止境的。在学生获得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生成新问题。要注意引导他们反思探究的过程,总结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提出新的问题,并将他们引向课外,拓展延伸。

三、课后促进探究发展

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探究的火种,这就要把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去。学生根据确立的新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通过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再次验证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反馈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三)一、课前初探

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探究目标,帮助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适当指导探究方法。学生根据方案或自主或协作实施探

究活动,获取切身体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占有一定的信息,初步解决问题,并提出困惑,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综合、理顺课前探究的收获和困惑要点,筛选、确定一两个重点问题,在课中进一步深究。

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合作深究的形式。生生合作:同桌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小组合作:四个或六个人一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思维互补,使思路更开阔,分析更透彻,结论更准确;集体探究: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此环节不要搞成一问一答式,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引发思维碰撞,交流、分享探究收获,形成新的观点,求得新的发现。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引而弗牵,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反思、评价,归纳、概括探究要点,深化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次创设探究情境(如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探究,运用形成的观点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探究收获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予以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在此基础上,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引领学生将探究实践拓展延伸至课外,延伸至社会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

三、课后实践

课后,学生可根据生成的新问题制订新的探究方案,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实践,进一步验证形成的观点,进一步关注社会生活,锻炼才干和意志。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体会 篇5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中学 郭 霞

我执教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已经十三年了,随着实验改革的深入,思想品德新课程在生活化的渗透方面越来越突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觉悟。现将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是从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例如我在教学《我爱我家》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名字所隐含的寓意。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发言介绍自己的名字。在介绍自己和听别人的介绍过程中,他们深深感悟到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希望和爱。在此基础上,我导入新课:“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人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那么,什么是家呢?怎样让爱住我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了新课的教学活动。另外,我还采用让学生讨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生活事件、歌曲、谜语等方式导入新课。

二、巧用时政,变“小课堂为大社会”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要求,是实现“小课堂大社会”。利用时政进行教学能紧紧抓住学生,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课时,我利用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金晶的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黑板上写下金晶的名字,给学生讲述当时藏独分子令人愤怒的行径和金晶令人感动的表现,金晶用自己残缺的身躯护住了奥运火炬,大声对藏独分子怒斥:“火炬在我手中,谁也抢不走”。当我说完这句话时,我问学生:作为火炬手金晶为什么不顾个人安危而保护火炬?学生自然想到了责任的话题,另外,我还让学生结合社会现象评论:在社会生活中哪些行为是负责任的表现,还存在哪些不负责任的现象,通过这一个个例子,使学生明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课“小课堂大社会”的特点。

三、以生活化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思想品德科的宗旨是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对知识充分体验,感悟,运用。这就要求老师多设置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无形中淡化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体验意识,积极开展生活化活动教学。起初学生不适应,我便不断采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体验知识,现在学生已经踊跃参加。例如在教学《老师伴我成长》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一些与老师不能沟通的地方,甚至矛盾的地方,然后谈论解决方法,再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在活动中深化了解知识。就这样,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宣泄的过程,行为有亲身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特别可信的。

四、将生活实践贯彻到底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必须设置生活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内化知识,并经过长期训练让这些好的行为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固定在他们的人生中。例如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应该怎样孝敬父母。为了让学生知行统一,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每次外出、回家都要跟父母说一声,每天要帮父母干一件家务活,每周与父母谈一次心,并要求家长做好记录,每周一次反馈给我,装进学生的成长档案。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我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展一些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生活经验。

另外,以现代教学技术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也是行之有效地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还原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方便。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与生活画卷,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与思维空间,对学习教学内容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三个代表”这一内容时,我展示了共产党员抗雪灾、“5·12”抗震救灾的影片,学生无不动容,学生有的甚至留下了眼泪,对“三个代表”有了更深的感悟。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篇6

芮城中心校王 婷

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教学生活化”是一种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地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构建和形成小学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标准等,将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在教师的组织、协助及学生间协作、互助下,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逐步丰富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社会及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本课题研究包括三层意义: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更必须担负起这个重大责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知行脱节”、“道德两面人”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还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呼唤,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甚至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背离,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因而,如何在小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学会生活;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这就需要我们去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经历、感受与体验。只有这样,儿童品德的形成才能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也只有源

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现实生活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新形势下的德育课题研究,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本课题研究能更好地探寻学生生活化教育的教与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之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探究其规律并为同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一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在课堂学习中能与实际相结合;二是教师能将生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并通过生活化课堂,指导学生认识生活,研究生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构建以生活化为重点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理念,使生活化教育成为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1、建构主义观。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自主的活动,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生活中感受、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合理认知结构。

2、先贤教育观。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既是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又是其对生活本质的领悟,着重强调了生活的教育意义。1922年陶行知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表述了“生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 Education for life,即“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3、领导思想观。依据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要把眼光放置于整个世界,从现代化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来对人才标准作出定位。“学会生活”是当代世界对教育提出的本质要求。

4、中外学者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名誉院长鲁洁教授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他还指出“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可见,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有效地进行道德学习,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本身。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在充分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与兴趣;关注学

生现有的学习经验与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学生能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领悟品德与生活课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课程标准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多想想学生最需要什么,最困难的是什么,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学生的生活引向健康、积极、快乐的理想境界中去。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探索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让生活走进思品教学课堂,以生活为源泉,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使思品教学与时代同步,与生活接轨。通过构建“生活问题思品化,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新思品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行为的形成,从而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体目标为:

1、营造有生命力的生活课堂。让学生能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他们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品德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追求自我健康安全生活的场所,使教学活动成为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2、提升教师教育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的成长,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使教师对原有的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审视,通过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3、构建思品课堂新型操作模式。改变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方式,探索形成以“生活化”为特征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生活,真正学会生活,真诚热爱生活,自主创造生活,健康享用生活。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理论建构方面:本课题研究的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特征,收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整合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整合的涵义、特点、理念、思路、内容、一般过程以及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完善。

2、实践操作方面:本课题研究的是如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形成若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操作要点。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其它方面的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些方面包括如何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如何建构交流协作的生生关系;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和使用教材;如何优化教学活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如何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等等。

3、文化建设方面:本课题研究的是怎样创设崇尚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文化,怎样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培养营造更好更浓厚的研究氛围,提供更优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从而提高研究的质量。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本班级学生及学校其他班级学生,研究的起步阶段可先由点到面,再全面铺开。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有关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

2、行动研究法:探索各种有效教学途径,结合教学实践,寻找最优化模式。

3、案例研究法:契入一个片段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其规律,总结并形成反思。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把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不断总结,辐射推广,以增强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九、课题研究的策略

1、开放性策略。教学设计应体现弹性和灵活性。鼓励师生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即兴发挥和创造,即预先目标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可以超越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依托的教材,仅仅是学生课堂生活的“剧本”,是一个个“案例”,对这些“剧本”和“案例”,教师和每个学生的解读方式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就不同。

2、生活化策略。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

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

3、互动性策略。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相互沟通、理解、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和参与者。

4、个性化策略。教学设计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体现学习者个体的经验、能力、需求和学习方式等,使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和个体性的特征,让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5、自主性策略。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使教学过程向课外延伸。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确定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了解课题意义,明确研究任务和具体操作方法;收集文献资料,广泛学习理论,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研究阶段(2011年11月—2013年4月):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参加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期开展教学案例交流、撰写教学论文;及时总结研究过程的经验和阶段性成果。每学期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做好有关设计、论文、案例、反思等工作。

3、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0年7月):收集整理各种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分类归档;进行成果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

课题研究预期的难点及创新点是:

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7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 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学生获得知识, 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 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以科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缤纷情感》一课为例, 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 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 爱国之情, 听完歌曲之后, 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讲述自己与他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 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数”。这样,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 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 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 容易产生联想, 产生灵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 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深受学生的喜爱, 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缤纷情感》一课为例, 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 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 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培养高尚情感, 如何去培养高尚情感”这一主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 从中体会培养高尚情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进行学习, 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 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 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 使学生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加强感知,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激发思维。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 我在科教版七年级上册《礼貌的力量》教学中, 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景, 一是在公共汽车上, 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 旁边站着一位老人。二是一学生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 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得出了礼貌待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 对人不礼貌, 就会得到他人的厌恶, 就会伤害他人, 礼貌能帮助我们成功, 使学生体验到了礼仪的重要性。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 我忘了。我看了, 我知道了。我做了, 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 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 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 多参与合适的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既有与生活贴切的显性目标,又涵盖模糊的隐性目的,然而儿童喜欢新鲜稀奇的事物,注意力长时间不集中,这就需要依据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设计儿童喜欢的课件,如编儿歌、改流行语、编童谣、分组角色扮演、做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方式方法,通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教育。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程度相符合,教学就越强调学习情境的生活化,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去体验生活的节奏,这样,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会更容易接受。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模糊,不精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生动、贴切地认识到书本内容的本质,真正的学以致用,使教材内容结合生活,设计场景、实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该学的知识,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1.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具有很大的作用。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在了解人际交往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初步形成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1单元第1课《家人的爱》,为了让小朋友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学会尊重、体谅、关怀父母,教师可以设计保蛋游戏,每人拿一只鸡蛋来到学校,在这一天的校园生活中,不能让鸡蛋摔坏、冻坏、热坏,不能让鸡蛋离开你的怀抱。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活动的感受。在无声的教育中,让孩子意识到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重要性。

2.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使学生依据特定的教材内容设计生活片段,设定案例,让学生真正从实例中体会到书本的内容,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8课《家里来了客》,教师可以让小红扮演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小明可以扮演不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这个情景模拟来反思自己的情况,想一想如果自己家里来了客人应该如何表现,通过这个情景模拟可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日常礼貌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1.课前,注重调查和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

案例:人教版《品德與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材料、调查情况:(1)搜集有关交通安全、交通标志的相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资料。(3)做交通标志竞赛活动,小组比赛。

2.课中,注意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只有一个地球》,老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破坏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其行为结果带来的坏处进行深刻的、合情合理的价值分析和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之心。在“体验”的驱动下,使学生很快明白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3.课后,注重实践和拓展生活材料,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师可以在课后检测学生给自己制定的规则的完成状况,定规则不难,贵在坚持。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教师还可以在学期末做一个总结评价,看看哪位同学能坚持到最后。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1.教学评价要注重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意义的评价

教师要将课内教学内容向学生课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拓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受到教育,从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认识社会、感受社会、适应社会的相关能力。学习品德与社会最终的结果是让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语言去评价学生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发展。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认可,被期待,可以更多地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也会激起孩子更大的探索动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廉茂松,王玉伟.小学品德与社会“五步”教学结构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

[2]龚希修.如何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本课堂[J].学周刊,2016(8):120.

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9

我们知道《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活动的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舞台。我们怎样利用好这个舞台,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融入到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活动中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更多关注的是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教育信息。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因此,本节课在目标达成方面落实得比较到位,体现在以下几大亮点:

一、关注开放性课堂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品德与生活》是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这节课里,我打破了课堂上仅有的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的空间拓展到课前。课前,我带领学生与阳光亲密接触,在阳光下玩“找影子、踩影子”等游戏,从中启发他们留心观察影子的特点。还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天当中不同时间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等。课堂上,孩子提出了“影子有没有眼睛、鼻子、嘴”等问题,可见,学生的观察是很敏锐,思维是十分活跃的。这都是他们在课前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发现,切切实实为课堂的学习交流打下基础。

二、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我围绕“实验启示——交流发现——了解利用,感受乐趣——学会科学利用”这一主线,为他们创设了多个活动交流情景,如:指导做实验,探索影子位置和长短大小变化;动手操作,证实影子除了黑色,还会有其他颜色,学会在实践中修改自己的发现;利用手影表演故事,体会影子带来的快乐。这些都是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机生成的,虽然说没有按预设的前后顺序进行,但从课堂上的讨论声音:“原来影子有长有短的”“原来影子还有彩色的”“原来手影戏是那么精彩的`”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讨论中已经不断加深了对影子的认知。

三、关注孩子的生活。

《影子的探索》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小知识,怎样在教学中凸现品德课的特点呢?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为“体验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和有趣,感受影子为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从而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生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现影子测量时间、指点方向的作用;利用手影表演故事,体会影子带来的快乐;了解皮影戏,感受影子艺术的神奇;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根据影子的特点,想办法减少影子对我们的不良影响,如课堂中让孩子把台灯摆在合适的位置,手术台上无影灯的发明等。

上一篇: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学大纲下一篇:沙集镇2009年高效农业项目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