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2024-08-27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精选12篇)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1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 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教学工作, 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 教师定编人数有限, 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 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 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 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 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 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很少研究教法。

(二)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 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 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 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 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 满堂空洞的说教, 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 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 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 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 教学偏于一隅, 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 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 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教学评价不科学, 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 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 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 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 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 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了哪些情感, 获得了哪些知识, 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 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 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 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策略

(一) 提高认识, 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 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 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 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1) 课堂教学, 走进学生生活。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 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为教学提供线索和空间。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 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而且它的内容十分宽广。它不仅在课堂上, 大自然、村居、小区、家庭等众多地方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 留下了学生生活的影子。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对立, 还是沟通》一课时, 我先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走到了青春期的门槛, 亲子关系反而渐行渐远。因此, 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触摸生活, 通过大量的亲子照片、家长工作照、调查表和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让亲情再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 当父母的工作照一张张的出示后, 随着老师的话语, 学生们沉默后, 开始了他们的心灵剖析。在剖析自己的过程中, 他们反思了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对父母的误解, 并且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大多学生在听了别人的话后, 眼眶泛红。我相信此时他们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也在反思自己, 在“对立”与“沟通”之间做选择。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 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 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一些场景, 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 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 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 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 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与学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 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大人不上我做, 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 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 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 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 再去实践, 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三)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 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 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 教学中, 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 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 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 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 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 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 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在有情趣的教学中, 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2

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组织起来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真正是乐中求学,学中有乐。学生是质朴、农村的孩子尤其多一份乡土气息。教师和他们如何营造浓厚的感情,融洽的氛围呢?

第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别嫌弃孩子的乡土味,谈谈乡间的趣闻乐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等。

第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表率,中肯的说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第三,多一点关爱。特别是对现在农村的留守学生、特殊学生(如残疾孩子),他们渴望亲情,渴望帮助和关爱。老师的爱犹春风化雨,会让学生心里希望的小草长起来、绿起来。

第四,多些微笑。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问题的局面,课堂上就会形成思维活跃,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也会感受到乐中求学、学中有乐的滋味。在这样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人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大起来,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

师生平等、自然的对话,积极的、平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这种融洽鲜活的关系的背景下,学生乐于接受、信任、喜爱老师,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素材的选取贴近实际生活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越感兴趣,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要做到不脱离课标,又不拘泥教材。

第一,搜集身边实际的故事,及时生成教学资源。例如我乡一位老太太赶集卖兔子,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伙骗子用计骗取了老人仅有的三百元钱。就这项真实、及时生成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讨论。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发表了看法,大家在讨论中指责那伙骗子,同情老人,还想出了一些防骗的办法;有的写了作文,有的写短诗,还有的编短剧。学生对这些学习材料很感兴趣,事后他们也成为了各种德育素材搜集者,把搜集的材料交大家交流。这就是鲜活的品德教学。

第二,与社会时事相结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理,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就5.12地震而言,这项材料所包含的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挖掘空间。如民族团结、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坚持强面对、富有爱心等等。这个话题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时而悲伤,时而激昂,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境,所彰显出来的德育魅力是另人惊叹的。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课结合其教学是最好不过的了。

第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笔者曾经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时,就根椐季节的特点将教材教学时间作了调整。以春季作为教学内容,在开花品种最多的时候,安排了“大家动手做”的活动,全班学生一起做一棵“万花树”。学生们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春意盎然的农村大自然。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了许多植物花卉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和动手能力。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自制课件,精选光碟,音像感染,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升华认识。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中,笔者增加了“家庭因我而美丽”的教学内容。教学前就带着摄像机到了几个学生家里,经允许拍摄许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帮助做饭、割草、喂猪、喂鸡养兔……并且采访了学生及家长,把这些音像处理制成片段,然后在多媒体上放映,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教学效果很好。

第五,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还是在有关“地震”的讨论后,学生办了“了解地震知识、地震中如何自救”的板报,以地震为主题作文、作画,学生明白了很多道理,用行动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三、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合作探讨,培养集体精神。活动前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启发引导,使活动能有序开展。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有的适合表演活动,有的适合讲故事,有的适合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中,笔者增加了“行行出状元”的教学内容,采用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的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使学生明白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对社会在做贡献,就是有用之才。

一般说来,低年级适宜于看看、说说、做做等活动。低年级学生具有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动手操作、小竞赛等。中高年级适宜于搜集、采访、交流、评一评、写一写等活动。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品教学;提问策略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提问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以及该如何应对呢?作为一名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我想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提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思想品德课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比较强,倘若教师一味地讲解,缺少师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就会觉得枯燥,厌烦,甚至课堂上打起瞌睡来,课堂提问必不可少。提问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思考如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是否会提问到我,这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倾听他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课堂纪律马上肃静下来。教师通过运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取得这两方面的效果。

2.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每提问一次,就给学生提供一次思考的机会,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深受教师课堂提问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是一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学习的极好机会。

3.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在思想品德课堂提问中,教师一方面为学生回答问题学习提供了一个标准示范。另一方面,提问给予了学生表达自己观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良好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4.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通过课堂提问和答问这一互动活动,思想品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重点、难点问题掌握的情况,及时获得教学反馈,检查自己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内容、改写教案,确保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起到教书育人、转变学生思想的作用。

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1.所提的问题随意性大,缺乏“度”

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然而在教学该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把握好“度”,要么是所提问题太过复杂,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不知所措,无从应答,要么是提问层次较低,问题的思考价值不大,学生无需思考就能给出答案。这两者都无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密度过高

课堂教学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推进,大部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的,但有的教师每堂课的提问多达三四十个。这种过多的提问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由于提问密度过高,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容易产生疲倦感,会而不答抑或是根本不思考。其结果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自问自答,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丧失。

3.缺乏平等性,提问的对象太过于集中

课堂教学提问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参与课堂学习的权利与机会,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往往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有很多老师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只顾优秀生,忽略后进生。这种缺乏平等性的提问,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的认同与鼓励,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主动投入新的学习,而对成绩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使这部分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对思想品德课失去兴趣,甚至使他们游离于课堂提问之外而成为“无关紧要的人”。

4.追求标准答案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是教师思维的局限,很多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执着于“标准答案”。在提问时也是如此,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习惯于用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回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导向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严格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的一词一句都要跟标准答案相一致。忽略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扼杀。

三、应对策略

1.注意问题的层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应当只局限于低级层次的问题,否则会出现学生高级思维训练严重不足的现象。当然,课堂提问少不了低级层次的提问,但设计的低级层次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主要是为唤起学生注意,最终都是为提出高级层次的问题作好必要铺垫。

2.保证提问与候答的时间

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应当保证学生答问有足够的时间,不能急于重复问题或催促学生回答,提出问题的数量要适中,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等待足够的时间,然后再进行评价或请其他学生补充回答,以让学生有时间进一步思考、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如果提问与候答的时间仓促,会影响学生思考的时间,达不到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拓宽课堂教学提问的广度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间的提问能力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教学提问的出发点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与提问时,不能只偏重于成绩好的学生,也应该给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机会。否则易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缺乏动力,也会造成教师与这部分学生之间,心理上的对立情绪。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应当适时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提问上存在问题,如果存在,努力加以改正,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从“问”开始。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4

一、营造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1.交往环境要和谐。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 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多向选择形式, 营造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 促进个性充分发展, 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资源环境要开放。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 鼓励学生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内容时, 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 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 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 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

3.思维环境要民主。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在教学实践中, 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路, 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 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二、创设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 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 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 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 贴近生活。

(一) 创建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如“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演讲比赛”“故事会”等各种活动和教学情境, 放开对学生的束缚,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去探讨、去表演、去体验, 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我在讲授《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一课时, 就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模仿市场上顾客,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哪些是文明、哪些是不文明的现象。教学《自我保护》这一课,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自我保护经验交流会”,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身边的有关自我保护的故事。在活动中, 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 并将他们进行分类, 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享自我保护的各种经验, 使学生真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 开放课程,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真理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 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和认识。教学, 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 细腻起来。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公共车时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 看看人们的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 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5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指导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使全市广大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及我市当前教学改革的现状,特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供老师们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使用。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可大胆创新,勇于提出宝贵意见,使其日臻完善。

“三”即落实“三维目标”

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

三、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

“五”即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一、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二、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三、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四、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五、科学评价贯穿始终。

“三”即三大模块: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发展。

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课前准备是课中探究的基础,是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的必要条件;课中探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体验、感悟道德、升华情感的主要阵地;课后发展是课中探究活动的延伸,是学生将体验感悟到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实践道德要求的过程。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一)生活是培养道德的田园,道德教育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让生活性贯穿教学的始终。该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本课程“活动型”特点,即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课前,教师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道德认识。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与家长进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活动时以期产生更深的体验。

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大体了解学生的探究体验情况,一方面了解掌握学情,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进行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认知,产生情感。

2.合作探究,体验生活。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即是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利用学生课前的活动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交流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领悟,让每位学生获得真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体现课程的价值。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查阅书籍等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更好地进行继续探究及体验。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和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丰富获得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次创设体验情境(如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运用道德认知讨论辨析道德行为,强化道德体验,深化道德情感。引领学生在历经情感体验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剖析生活行为,并做出道德判断,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后必须加强实践,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去深入体验,重构新的生活,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教师要积极运用激励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法,从注重学生个体的不同心理需求,尝试建构一种开放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课后实践及道德行为做出评价,积极引导,强化道德实践,力图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例如:《品德与生活》(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在学校的一天》、第二单元的《看看时间》,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我有两件宝》,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别人眼中的我》,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我爱我的家人》等活动主题均适用于本策略。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呈现与解决是一条主线,遵循“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施过程,使每一次探究学习活动都能产生于问题,结束于问题,让“问题”统整教学的全过程。

一、课前制定探究方案

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前准备,教师根据学习需要,创设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提出疑问,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归纳,确定探究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划分小组,制定方案,准备相应的工具,协调好探究地方的人员关系,并注意安全等。

二、课中合作探究交流

1.合作共建,探究问题。

学生按既定的方案有组织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收集、解决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并对探究获得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小组内展开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逐步建构起关于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个人尝试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体现学生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可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2.解决问题,提升认识。

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获得的资料,教师适当点拨,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在活动交流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个人或小组的表现适时评价,提升认识。评价中注意总结探究的收获和方法,指导他们探究的方法,激励他们的探究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每堂课大都是由多个小活动构成的,每个小活动大都要经历这样几个步骤:探究体验——合作交流——提升内化。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适当选择,反复运用。

3.生成问题,促进发展。

预设问题的完成并不表示探究的结束,探究是没有止境的。在学生获得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生成新问题。要注意引导他们反思探究的过程,总结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提出新的问题,并将他们引向课外,拓展延伸。

三、课后促进探究发展

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探究的火种,这就要把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去。学生根据确立的新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通过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再次验证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反馈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五三” 课堂教学策略

(三)一、课前初探

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探究目标,帮助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适当指导探究方法。学生根据方案或自主或协作实施探

究活动,获取切身体验,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占有一定的信息,初步解决问题,并提出困惑,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综合、理顺课前探究的收获和困惑要点,筛选、确定一两个重点问题,在课中进一步深究。

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合作深究的形式。生生合作:同桌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小组合作:四个或六个人一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思维互补,使思路更开阔,分析更透彻,结论更准确;集体探究: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此环节不要搞成一问一答式,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引发思维碰撞,交流、分享探究收获,形成新的观点,求得新的发现。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引而弗牵,在关键处加以点拨,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引导学生简要进行反思、评价,归纳、概括探究要点,深化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再次创设探究情境(如补充资料),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探究,运用形成的观点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探究收获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予以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在此基础上,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引领学生将探究实践拓展延伸至课外,延伸至社会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

三、课后实践

课后,学生可根据生成的新问题制订新的探究方案,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实践,进一步验证形成的观点,进一步关注社会生活,锻炼才干和意志。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 优化 建议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以及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但是由于诸多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与预见设定的目标发生了偏离,因而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

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由于这门课程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都把这门课程定位为考查课,而且不少农村的小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这门课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使得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师无法参与奖励性绩效考核,打消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想要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预先设置的目标,难度特别大。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忽视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者是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而且小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真正地掌握到理论层面的内容,所以上完课后,他们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反而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2.家长和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观念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学校和家长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保留着,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认为这门课与语数外相比就是副科,并且在最终的绩效评价上也忽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因此农村小学中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的农村小学在评选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时,往往以成绩作为参考,而忽视学生平常的行为作风和思想表现。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学生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品德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3.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

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不多,教师也不多,再加上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好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去,导致教师数量相对紧缺,很多小学不能安排专门的教师教授这门课,一般都是其他的任课教师来兼任,因此,不少品德与社会教师很难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兼任的这门课上,因为这门课不是其主攻方向,所以他们对这门课程缺乏热情,既不研究教法,也不对教材进行专研。

三、加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加强教师的任教能力

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有进取心和上进心,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包容学生,并与学生以诚相待,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反思和学习,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要认真研究所从事的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处理好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之间的联系,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2.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家长的反映,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思想动态,因此,学校应该让老师走出校门,把家长请进校门,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关品德和社会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生活中具有教育意義的实例。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家长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学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从实际出发,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

小学生的年龄小,平时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他们缺乏社会活动的能力,因而让他们走出校门去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很大。鉴于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学校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相关方面的研究,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收集有意义的素材。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要又有利于教学的内容。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要始终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努力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到生活中去,不断改进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J].科学咨询,2010(26).

[2]韩存福.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魅力中国 ,2013(19).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7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品德这门学科也焕发了青春活力,真正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课堂,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当我在2013—2014一学年的支教工作中,走进农村小学教育深处,了解到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后,却发现农村小学品德课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例如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品德老师的现象突出;不知如何上小学品德课;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缺少教研活动对教学的指导……这些都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至今这门课应该怎么上,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许多农村教师还很困惑。我在此谈一谈在支教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一、农村小学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农村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不熟,对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生活(社会)》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用一个课时就上完了;还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课上成了语文课、美术课,教学生读读、画画等。农村小学品德课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不能把品德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也很难达到这门学科应有的教育目标。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大,学习交流机会少。因此,他们既不主动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大多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特别是现在的电教媒体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充分发挥了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并且农村小学如今基本班班都有一体机设备,为实施教学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很多农村教师不太会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面临困难,以致先进的教学设施成为摆设。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施。

3. 教师队伍不专业,教学研究活动少

农村小学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课往往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因此担任品德课的兼职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也就少之又少了。

二、应对的策略

1. 以教研促教学,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从设计思路到呈现方式,都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材观,指出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理念,“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如我所支教学校的一位教师在展示三年级《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一课时,对教材没把握好,一节课上完了一个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匆匆忙忙、照本宣科地读完了书本内容,学生走马观花地了解了所读内容。没有体验,也没有参与,学生无法理解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等,教学目标自然也无从实现。针对这节课,我和支教学校的老师共同进行了探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正确使用教材。通过对课标、教材和教参的研读,大家明白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是一个主题活动。要通过“妈妈的手”“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今天我当家”三个教学内容来完成,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感悟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幸福所付出的辛劳,懂得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内容仅仅通过一节课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另外,针对农村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多的情况,可以把“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这一课时的内容改为让学生说一说假期到爸爸妈妈打工地所看到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会,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对社会的意义。

通过教研活动,这位教师重新对教材进行钻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新的教学设计,重新上了一节《妈妈的手》。这节课中这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课标制订了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妈妈及长辈的辛劳,教育学生萌发对长辈的感激之情。整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两节课的对比,授课教师以及其他教师都体会到只有通过教研才能促进教学。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村教师明白了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性学习空间。教材所呈现的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 灵活运用基本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1)教学贴近农村学生实际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品德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农村孩子生活简单,社会交往活动少,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贴近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如在进行四年级《快乐的密码》这一课教学时,教材通过无人售报机告诉学生“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可农村小学生在生活中没有见过无人售报机,理解上有困难。教师可以用电动车、农用三轮在等农村常见的电器售后服务卡的范例向学生介绍生产厂家的诚信服务,引导学生理解如果没有诚信,这些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就无法运行。在进行三年级《同样的爱》这一教学时,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自己和儿子、家人和儿子合影的照片导入教学,教师真实的生活案例是学生熟悉的,通过这种教学,学生更能感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操。

(2)角色体验,明理导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羞涩、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体验、流露自己的感受。所以更要加强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孩子大大方方去获得体验,通过角色的体验,产生学习兴趣,感悟道理。如在教二年级《他们不容易》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盲人走路、单手穿衣、手语交流,引导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层层深入的体验后,他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平时我们觉得非常简单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确实不容易。在教学三年级《一分钟能做什么》时,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通过体验一分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分钟的宝贵。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

(3)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上网下载教学所需视频、图片资料,并在教室一体机上播放,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在进行二年级《遇到危险怎么办》这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汶川大地震”惊心动魄的地震画面介绍不可预知的危险也是存在的。接着还可以通过动画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防震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身边确实存在危险,面对突发的危险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从而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如在教学五年级《母亲,我回来了》《2008,我们赢了》等课时,可以选用当年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回归时的视频,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等,通过课件展示,再现当时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类似于这样的多媒体课件要经常使用,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班班通一体机的作用。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族风情》《可爱的祖国》《我们的大中国》等课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景色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美景不是我们用语言能描述出来的,农村小学生由于视野所限、条件所限,也很少有人亲身去体验过。所以借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去领略祖国乃至世界的美丽风光,会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一年的支教时间,并不能立竿见影地给支教学校带来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改变教育现状。但这样的工作长期、扎实地坚持做下去,它所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一定是深远、巨大的。只要坚持立足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使品德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让品德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渠道,是培育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笔者在支教工作中却发现农村小学品德课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旨在使农村小学的品德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让品德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春娜.小学品德学科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教育,2013,(9).

[2]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8

一、当前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专业教师缺乏。农村初中普遍缺乏专业教师, 每所学校的政治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 思想品德是中考科目, 所以很多学校除了初三年级安排专职教师执教外, 初一、初二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大多由教其他学科的教师作“副课”兼任, 教学质量难免受到影响。

(2) 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当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由于长期受应试观、传统师生观和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只注重教师的教, 忽视了学生的学, 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讲解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3) 教学手段单一。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 但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成正比, 尤其是农村中学,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对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 教学手段、物资设施薄弱, 技术更新慢。以上因素导致农村思想品德的教学手段与城市学校比较起来显得十分单一, 只是依靠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

(4) 教学资源缺乏。由于受到一些陈旧教育观念和贫乏物质条件的限制, 农村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极度缺乏, 已经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5) 城乡教学质量差距大。本人任教近20年来, 从总体上讲, 城镇学生的成绩比农村学生的成绩好。但就思想品德学科成绩来说, 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是很大, 比如我市的鲁山中学就曾多次获得中考政治学科人均分第一。但从2001年以后, 城镇学生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农村学生。农村与城市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差距扩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从2001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考试制度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由于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 导致理解和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差, 到了考场上只能望题兴叹了。 (2) 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城镇学校, 是造成城乡学校间教学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 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 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城镇条件好的学校就读。这样, 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 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学生队伍, 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自然就不断扩大。 (3) 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是造成城乡学校间教学质量悬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城乡间的差距, 致使许多农村教师不安心在农村中学任教, 他们千方百计调离农村学校到城镇。如我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数次选调农村教师入城的考试, 使农村的优秀教师所剩无几。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1) 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教学成果学校的先进经验, 充实自己;刻苦钻研教材, 认真备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教学效果;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并重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创新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扩大知识容量, 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指导学生, 根据教材的内容, 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的实际, 进行有目的的社会调查, 或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进而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 不会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显得能力不强。

(3) 必须加强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就是师资问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奇缺, 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想品德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因此, 端正观点, 重视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充实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师资力量, 给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让他们多一些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观摩的机会, 让他们在交流中体会差距, 在学习中提高水平, 以全面加强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就必须解决转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观念、教学的模式、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师资培养等问题。当然, 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如:生源的流动问题, 教育活动经费不足问题等等。不管什么问题, 只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够真正重视, 想方设法地给予解决, 城乡间教学质量的差距一定会得到解决, 农村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必将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9

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由于这门课程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 很多学校都把这门课程定位为考查课, 而且不少农村的小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这门课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使得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师无法参与奖励性绩效考核, 打消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 想要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预先设置的目标, 难度特别大。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忽视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者是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 而且小学生年龄较小, 很难真正地掌握到理论层面的内容, 所以上完课后, 他们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 反而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2. 家长和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观念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 但是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很多学校和家长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保留着, 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 学校领导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 认为这门课与语数外相比就是副科, 并且在最终的绩效评价上也忽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因此农村小学中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很普遍, 很多的农村小学在评选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时, 往往以成绩作为参考, 而忽视学生平常的行为作风和思想表现。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 学生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他们的品德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3. 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

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不多, 教师也不多, 再加上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好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去, 导致教师数量相对紧缺, 很多小学不能安排专门的教师教授这门课, 一般都是其他的任课教师来兼任, 因此, 不少品德与社会教师很难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兼任的这门课上, 因为这门课不是其主攻方向, 所以他们对这门课程缺乏热情, 既不研究教法, 也不对教材进行专研。

三、加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 加强教师的任教能力

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有进取心和上进心, 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怀有一颗博爱之心, 包容学生, 并与学生以诚相待, 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 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反思和学习, 多动脑、勤动手, 不仅要认真研究所从事的教学内容, 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 处理好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之间的联系, 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2. 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 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家长的反映, 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思想动态, 因此, 学校应该让老师走出校门, 把家长请进校门,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关品德和社会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 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实例。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 家长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学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 从实际出发, 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

小学生的年龄小, 平时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 他们缺乏社会活动的能力, 因而让他们走出校门去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很大。鉴于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发展情况, 笔者认为, 学校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教师团队, 进行教学相关方面的研究,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收集有意义的素材。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的研究, 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 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要又有利于教学的内容。

总而言之, 目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应该要始终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努力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到生活中去, 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J].科学咨询, 2010 (26) .

[2]韩存福.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魅力中国, 2013 (19) .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10

关键词:农村学校,小学品德,社会教学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实践探索

当前农村品德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够被重视,教师素质也跟不上这门课的发展。如何改变“可上可不上”的现状?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重视

这门学科是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从学校到教师都要从思想上提高重视,加强对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的督管、研讨,真正让学生的内心受到感触和教育。

1.提高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认识程度。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还要做学生的榜样和监督者,要在教师中树立一种“身正为范”的风气。

2.与学生共同交流,将想法变为现实。《品德与社会(生活)》这门课的范围广,知识点多,如《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知道地球给予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我们将怎样爱护她、保护她。有的学生说:“我们发出倡议,让每个人都来热爱大自然。”有的学生说:“每年植树节我要多植几棵树。”我鼓励学生要大胆地去做,想办法去实现,并相信他们有能力办得到。有了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3.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不一定都能得到认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他们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一个死板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并放手去做,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教学应该向社会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特色

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必须与农村紧密结合,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加强对学生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一课,使学生从中感受,人们通过劳动使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从而达到让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的目的。其次,结合这门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农业生产已经不断迈向机械化。如《从小村庄看大变化》一课,人们进行科学养殖,科学种植,农田操作机械化,使学生了解了鱼的科学养殖,特别是鸡鱼兼养,鸭鱼兼养,科学种稻,科学种棉等。对学生进行农业科学教育,增强了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立志长大后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三、课堂上开展多方位教学

现在的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一般采用旧的教学模式,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学生仍然模糊不清。所以要彻底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1.学校、班级力量的整合。在《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整个校园的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针对某一突出问题制订一个长期的工作目标。我校在前两年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很多陋习,学生的文明素质较差。在老师的提议下,学校开展了以“告别陋习、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为期一年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监督并督促自己不断的改掉陋习,在学校“红领巾”监督岗的配合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中期,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比赛,互相评价彼此都有哪些进步,并说说在活动中自己的故事,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充分挖掘了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教育故事,为以后的教育奠定了基础。一学期后,开展“班级文明之星”的评选活动……这样在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下,让学生初步告别了陋习。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转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品德课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行为评价和激发情感,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并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总结并提出行为要求。如《战斗给人类带来什么》一课,老师提出“要和平,反对战争”,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我们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故事,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到教学目的。

3.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中,许多课程都还在探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设置临时的课程。例如,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艰辛,父母为自己所做的并不是“应该的”“义务的”,而是爱的一种表达。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 篇12

一、教育应讲究层次性

小学生关心他人能力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小学生年龄跨度大,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相差较大。据此,我把关心他人教育分为两个层面。

1.第一层面是从最基础的“对家庭成员关心” 做起 , 逐步上升到“对社会关心”的高层次。各层次的具体目标为:

(1)“对他人关心”教育目标。对家庭成员关心 ,关心每个家庭成员,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个好孩子。关心邻里,体贴老人,乐于助人。关心同学,有互助合作精神。(2)“对集体关心”的培养目标。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为集体做事。关心学校,有为校争光的思想,关心学校的发展。 (3)对“环境关心”的教育目标。为保持周围环境整洁而劳动,到社区参加有益活动。 (4)对“社会关心”的教育目标。爱家乡,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

爱祖国, 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的远大志向。

2.第二层面 ,根据所分层次 ,确定不同时期的侧重点。在不同时期,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不同而各有侧重点。初期主要进行“对家庭成员关心”、“对周围环境关心”、“对同学关心”的培养。后期在巩固初期教育的基础上,集中进行“对社会关心”的教育。这四个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循序渐进、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不能把它们分开进行。

二、教育应讲究有序性

关心他人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由对关心他人的认知,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进而形成关心他人的行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几个序列。

1.以“认知———行为 ———反思”的模式有序列地进行关心他人的培养。在关心他人培养的实验中,我进一步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关心他人的认知是对关心他人的巩固,进行的每个环节都应指向关心他人的情感。

(1)认知明理。它又分为两个方面 :1说服教育。这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求得进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晨会、班队会活动中等。2学科渗透。教育专家说:“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我仅仅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心他人教育的主要途径, 把关心他人的教育渗透到晨会及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如在课上,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 并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让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提高自主能力。利用课堂严谨循序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积极态度。

(2)行为实践。学生关心他人情感初步形成后 ,常常容易反复地看, 要实现教育目标, 设计学生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我每个学期安排几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使关心他人的情感内化为关心他人的行为。

2.设计主题活动的序列。每一个关心他人目标的实现总少不了实践活动。我把实践活动按关心他人程度设计有序列的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对家庭成员关心”主题活动 ;“献给妈妈的歌”主题活动 ;“我爱爸爸妈妈”征文活动 ;“关心父母”主题队会。

“对集体关心”主题活动 ;“老师您好”主题班会 ;“心中有同学”主题班会。

“对环境关心”主题活动 ;“学校是我家 ,爱护靠大家”系列活动;组织校园清洁小分队。

“对社会关心”主题活动 ;“让村庄变得更美”开展遵守社会公德小评比活动。义务劳动,到社区参加扫除保护社区环境活动。

三、教育应认知与活动相结合

传统德育工作中重知识灌输,轻情、意、行的培养。这种教育带来 的直接后 果是学生 “只会说不 会做”、“只愿 玩不愿做”,无形之中助长学生言行不一的毛病,在关心他人教育培养实验中,如何避免这种问题呢? 我采用把知识与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前苏联心理学家昂捷夫的“活动理论”颇有见地,他认为活动最重要。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感受的道理,才真正有意义。

1.家校结合。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连续性、一致性, 就必须加强学校联系。我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明确培养学生成长的共同目标,通过家访、座谈等形式,摸清目前家庭中关心他人教育的现状, 与家长练手制定家庭教育中关心他人教育的目标。

2.文化陶冶与行为训练结合。校园是学生每天生活时间最久的地方,良好的环境将在学生人格品质上打下深刻地烙印,因此环境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班级墙壁都会说话,在教室后面墙报上设立评比台、光荣榜和展示台。在两侧墙上挂上关心他人的名言警句等,从而使学校环境成为一本无形的教科书,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同时启迪学生关心他人、关心学校。在学校这个集体中,如果你愿意关心别人、帮助他人,反过来,当你碰到困难时,别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手拉手共同进步。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并内化为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更容易接受真理,增强体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上一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下一篇: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