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2024-08-27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精选3篇)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篇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也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各教育强国均在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积极探索,如美国的荣誉教育、日本的“21世纪COE计划”以及韩国的“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等,充分体现了拔尖创新人才在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后文简称“拔尖计划”)是我国旨在培养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拔尖计划”启动实施以来,相关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些学生在学术领域已经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该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也随之出现,如不同水平高校人才培养效果出现“马太效应”、毕业生取向偏离基础学科等等,[1]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也纷至沓来。本文主要聚焦于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培养模式趋同问题。

“拔尖计划”之所以选取国内多所一流大学共同实施,其初衷主要在于使各高校立足实际,依托各自特色、优势学科,各自探索个性化、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而时至今日,各高校在特色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并无太大起色,反而走向了培养模式的趋同,这一趋势无疑与“拔尖计划”初衷渐行渐远。若长此以往,那么该计划实施之初由多所高校共同实施的举措则失去意义,因为既然培养模式趋同,那么参与高校的多寡与人才培养质量结果并无多少区别,反而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分散与浪费。这一问题的存在将对未来该计划能否长期实施造成严峻考验。

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现实与初衷的背道而驰

从目前实施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在拔尖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相互模仿、方案及政策设计模式趋同的现象。本文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选拔与教师聘用机制的趋同

第一,学生选拔与管理方面,各高校都把“拔尖计划”作为其精英教育的实施方案,以选拔最优秀的本科生进行培养为目标。学生选拔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选拔方式上,大多采用自主招生与入学二次选拔相结合的方法。所谓二次选拔,即在新生入学后,再次从全校范围内选拔综合素质高、科研潜力大的学生,一般都采用笔试与专家组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这一过程淘汰率极高。比较有标志性的单位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等。唯一例外的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其学生以直接招生为主,不进行二次选拔。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北京大学整体生源质量都高于其他高校,且差异较小。二是学生管理中的“流动淘汰制”。对于培养过程当中无法适应培养要求的学生应主动或被动推出培养计划,并及时选择其他优秀学生补入培养计划。

第二,教师聘用上,高校拔尖计划相关实施单位不约而同,一般不设专职教师,与相关院系双聘优秀教师教师和重视国外优质师资的引进。[2]其中,国内方面主要是聘请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各领域学科带头人。与此同时,学校也从国外高校邀请知名学者讲学或开设短期课程。

(二)培养理念和机制的趋同

专业设置上。几乎所有高校的“拔尖计划”都只限定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人文社科实验班领域。当然,这主要是国家政策导向与约束的结果,但这样的专业设置模式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显然是不利的。

培养理念上,相关高校一致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交融、知识基础与科研能力同时推进、个性化与自主性的结合,以及高度重视国际化等。

具体制度上,都采取小班授课,追求小而精的效果。以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学生学习与成长整个过程。学分要求与管理上,给于学生较大自主选择权。

(三)管理方式和制度的趋同

各高校均相应成立实体性、非单一学科和专业的荣誉学院,[3]大体设置与普通学院差异不大,但都只设管理服务职能部门而不设专任教师,且具有较大自主权。除北京大学等极少数高校之外,学院院长都由校长直接担任,资源配置的决策都由校长直接参与和负责,可见该计划在大多高校的地位是要高于普通专业学院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拔尖计划”实施高校在师生选拔、培养理念和机制、管理制度和方式上都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趋同性。事实上,以上特征若只发生在某一所高校,并无不妥之处,但近二十所高校都采用极为相似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有很大的问题。这必然与当初多元化、个性化的理念相悖,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国家层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成因分析:普遍解释与中国高教现实

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出现趋同的结果,必然是因为部分高校存在模仿行为和相互学习所致。那么相互模仿和学习行为何以出现?本文提出以下解释:

(一)理论解释,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行为趋同是组织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组织视角入手,探讨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模仿行为。众所周知,新制度主义并非一个单一理论主张,而是一个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从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入手,解释组织趋同的问题。正如美国学者克拉克·克尔所言,“学院和大学从来不会高居于虚构历史神话的顶层,它们常常屈服于周围环境的某些压力和约束。[4]

新制度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迈耶莫属,当然除迈耶外,迪玛奇奥与鲍威尔也是制度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迈耶主张从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上认识组织行为。强调宏观制度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化过程。[5]迪玛奇奥和鲍威尔与迈耶相同之处在于都试图解释制度的趋同性。区别在于二者强调不同的层次,后者强调的是组织层面的合法性问题,组织之间相互依赖甚至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问题。[6]相比之下无疑后者的解释更加具体、清晰,当然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他们认为,有三个机制导致了制度的趋同性或者说组织形式、组织行为的趋同性。第一个机制是强迫性机制,例如政府相关法律和制度,组织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第二个机制是模仿机制,即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模仿,一个重要条件是不确定性。第三个机制是社会规范机制。社会规范产生一种共有观念和共享思维。[7]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具体解释可分三个方面。

第一,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分析单位,其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包括整个国家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社会道德等方面。因“拔尖计划”实施过程中所有高校皆受社会制度环境影响,财政支持和指导政策都由中央政府统筹,新学院的结构必然具备一些大的制度环境的特征,因此新学院的组建、机构设置必然要考虑适应制度环境的问题,如新学院一律由校长牵头负责、成立学院党委部门、各行政办公室等机构,这在无形之中必然要走向一致。无论北大清华,还是实力相对较弱的985高校都无法与之相左。

第二,以具体的各高校为分析单位,其他相关高校的存在则构成其制度环境的一部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当各高校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案的时候,通过模仿那些比自身优秀的大学的做法,可以减少独自探索的不确定性,避免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实力相对较弱的高校为了在“拔尖计划”参与过程中获取“合法性”,以标榜其在中国高校中的地位,学习优秀的大学,通过采用其所认为的权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制度环境,以便取得合法性。这便进一步导致高校间的相互模仿和模式的复制。

第三,以组织内部的个人为分析单位,其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亦可看作制度环境。“拔尖计划”虽是一项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但其实施者,即不同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知识和教育者皆在大众化教育的环境中不同程度的被制度化,再加上各高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最终导致不同高校的师生和管理者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上都出现共性。

(二)现实原因

第一,功利性的评估机制与社会评价体系对基础学科发展形成挑战

评估机制与评价体系可谓是把双刃剑,它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的走向,因此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中的评估机制是指专业的针对教学水平和成果的评估,社会评价体系指“拔尖计划”以外的高校师生、校内外机构、社会舆论等评价。“拔尖计划”是国家投入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的一项精英教育工程,其实施效果备受社会关注。这必然要求加强监管,构建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评价体系。

现有评估机制以阶段性评估为主,以学生就业率、短期科研产出等各项具体指标评估教学水平与成果。当前这一评估方式显然与旨在培养潜心科研与学术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形不符,这必然对拔尖计划的实施造成挑战,使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试验难以潜心探索,走向急功近利。这也是各高校在短期内走向相互模仿的直接原因之一。由此,长期性、宽松化的评估机制亟需形成。

社会评价体系方面,在当前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工具化似乎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通识教育似乎与专业教育在理论上相悖。但是社会评价的盲目性最终会把“拔尖计划”下的人才培养不断推向专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之下;另一方面,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被主观的互相比较和评价,结果进一步助推了人才培养趋同的势头。

第二,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行政权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过大似乎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拔尖计划”原本就是政府权力计划性、阶段性推动的结果,这本身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就有很大束缚。在我国,高校行政化与校内外行政权力相贯通。高校科层化的管理体系使管理人员常对上级政府人才培养要求直接继承,并以行政命令方式确立人才培养政策,而忽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高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作为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特区的“拔尖计划”亦无力摆脱而深受其害。

三、思考与建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

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普遍性,笔者认为,欲使我国高校走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的困局,“管理者”“办学者”“评估者”三个方面的责任主体皆应有所作为:

第一,“管理者”方面,把“拔尖计划”作为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试验田”,赋予相关人才培养机构足够的自主权。在可预见的将来,去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逐步减少并取消政府行政权力对人才培养方式的直接影响迫在眉睫。当然,应当看到,高等教育行政化虽历来广受病垢,但要减少乃至消除其影响似乎短期内难以实现。而“拔尖计划”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的特区,理应在管理权改革上迈出实质性、开拓性的一步。

第二,“办学者”方面,相关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竞争。在目前来看,不少高校把参与“拔尖计划”作为标榜其办学水平的资本高调宣扬,但却未能有效承担相应的责任,亦未履行好相应的使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单位本应立足自身特色与优势,并主动参与竞争。因为高等教育多样化过程中,社会竞争机制起着重要作用。[8]百家争鸣方可造就百花齐放。各高校要想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中立于不败并形成自身优势,必然要走出一条立足自身优势、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模仿它者不仅无法实现自身发展,反而会失去自身特色。“拔尖计划”参与的高校都是代表我国高等教育最高水的大学。尽管综合实力有所差异,但各自在不同领域都有其优势学科,这使得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成为可能。当然,如果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相关部门应当取缔其“拔尖计划”的实施资格与资金支持。

第三,“评估者”方面,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同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它是一项“长周期”工程,本科阶段实施“拔尖计划”的阶段性目标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并明确今后发展方向。[9]而功利性、阶段性评估只会对其形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当前浮躁社会背景下,评估多急功近利,需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估留有余地。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标准都将背离精英教育的规律而使之成为徒劳。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应该被赋予短时期内免受现有评估的特权,只有如此方能为潜心科研与学术的人才建立适宜成长的环境。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长期性、宽松化的评估体系,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必然需求。

注释

1[1]李硕豪,李文平.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效果评价——基于对该计划首届500名毕业生去向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7):51-61.

2[2]汪小帆,沈悦清.三位一体,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23-25.

3[3]所谓荣誉学院,指多数高校都把负责“拔尖计划”实施学院当作各自高校的精英学院,具有本科教育的最高荣誉,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其各自学院英文都是“Honors College”,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兰州大学萃英学院等。

4[4]克拉克·克尔,著,陈学飞,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3.

5[5]Meyer,John W,Rowan Brian.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83):340-63.

6[6]Dimaggio Paul,Powell Walter,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6):147.

7[7]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7-88.

8[8]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9[9]应质峰.复旦大学开放式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3).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篇2

申报学科 所在科室 年月日填写

一、个人概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最高学历

学位

现从事专业/岗位

从事本专业 时间

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时间

是否为上届 学科带头人

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

语种

主要学习简历(从大学开始)和工作经历

自何年月

至何年月

学习或工作单位

任职情况

二、近三年本人发表的论文、出版专著和科研成果等 Ⅲ-1 发表论文

序号

作者、年份、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卷(期)、页码

备注

Ⅲ-2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

序号

主编、副主编,著者名称,出版社,年份

备注

说明:Ⅲ-1 发表论文中依次列出全部作者,备注内注明是否为国内核心刊物;Ⅲ-2列举主编、副主编。

Ⅲ-3本人主要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

序号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成果鉴定、颁奖与采用部门

审核人签字

三、申请人工作总结、评价 申请人近年工作总结、评价:

四、工作计划

任期内工作计划(包括科研、带教计划等):

说明:本页可加附页。

五、推荐和批准意见 医务科审核意见:

日期:

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意见:

日期:

分管院长审核意见:

日期:

院长审核意见: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篇3

一萃英学院拔尖学生培养的探索历程

1. 学生的遴选

萃英学院每年招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各15人;文学、历史、哲学专业每年招收20人。学生的选拔渠道主要有:高考优秀学生直接入选, 入学后经过考试选拔进入, 由教授专家推荐的有特殊才能者, 通过分流机制补充选拔进入。萃英学院在学生的遴选上, 不只以成绩分数作为标准, 注重的是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和发展潜质。

2. 教师的配备

萃英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60%的教师来自国内一流大学, 40%的教师从国外知名大学聘请。教师分工职责明确, 有负责课堂讲授的授课教师, 负责科研训练的科研导师, 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的实训导师, 有辅导学生学业的学业导师和为开拓学生学术视野的讲座教授, 确保教师队伍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3. 培养模式

萃英学院采用“3+1”培养模式, 即国内读3年, 再到国际一流大学读1年。萃英学院的小班化授课、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国际化培养途径、早期进入导师科研团队等模式对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大有裨益。

4. 营造氛围

萃英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名师来院讲学, 通过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讲座、报告, 学生们的求知和创新欲望被大大激发。除此之外, 学院还经常举办音乐沙龙、文学讲座、摄影比赛, 组织学生参观省博物馆,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及学生交流会等,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5. 制度创新

萃英学院实行动态管理, 缺乏创新精神、科研意识, 不适应培养模式的学生在期末可退出,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 进入专业学习。同时, 将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来。学院建立了一系列创新的制度条例, 如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及管理办法、学生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等, 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6. 条件支持

萃英学院依托国家 (省、部) 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实验平台等, 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条件支持和空间支持。每位学生每年可享受10万元的培养经费, 免除了后顾之忧专心学习。

7. 国际交流

学院选送大部分同学在暑假期间赴国外强化英语能力, 也有部分学生参加各类暑期班、跨国夏令营、两岸大学生交流营或者国际学术会议。多名学生赴境外知名高校插班学习, 时间多为1年。

二启示与建议

1. 明确定位, 创新模式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努力办出特色。笔者认为萃英学院的特色在于通识教育和文理互通:学生进来后的第一年不分专业, 围绕学院设立的数理、生化、人文学科这三个平台开展广泛学习。升入二年级, 再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专业和导师, 进入导师科研团队。萃英学院注重融通文理界限, 文理学生之间经常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 不因专业禁锢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向善向美的人文精神。另外, 萃英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国内导师一名、国外导师一名, 学生在最后一年进入国外大学交流学习, 国际化的培养途径有助于领略专业的前沿, 开拓国际视野。

2.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除却它的完美, 事实上也面临各种挑战, 以下就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 由于强调高水平的师资, 所以高校里基础学科的优秀教师通常被集中到计划学生的培养中, 不能很好地兼顾普通院系的教学;相对于计划内学生优厚的经费, 许多普通班的学生还在为奖学金、助学金而竞争, 大学四年不曾有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是不是一种隐性的不公平呢?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应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既要为拔尖学生提供成才的环境, 又要关注普通群体。

第二, 对于不适应计划退出转入普通班的学生来说, 不免会产生从高位到低位的落差心理。因此, 高校应积极为他们排解心理落差, 平凡中自有伟大, 塑造学生平和、不卑不亢的心态。另外, 高校眼光要放长远,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拔尖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 学生的发展历程呈起伏状态, 对于高校而言, 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未来发展方向、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的表现等终身发展状况。

三结束语

总之,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成效显著的路子, 强调个性化培养, 积极开展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参加科研项目训练, 走出国门, 开阔视野, 使他们的志向更远大。人才是社会的基石,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任重而道远, 不仅事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应不断探索和反思,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实施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摘要:兰州大学萃英学院自加入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的“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来, 在学生管理、师资队伍、“3+1”模式、条件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实践, 不断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 针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试图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探索

参考文献

[1]洪纬、李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现状分析与挑战对策[J].科学与管理, 2011 (6)

上一篇:采购方式应用与分析下一篇: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