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学科

2024-09-02

农业基础学科(共8篇)

农业基础学科 篇1

中国是文明古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就有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们提出 、探索、 实践过他们多种模式的“和谐农业”。例如老子、庄子等强调和谐农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主张天道自然, 强调自然的作用, 反对人对自然有所作为;到了近代社会, 农民领袖洪秀全提出中国式的“大同农村”的设想, 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这种理念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又在实际上满足不了农民的主观要求, 因此只能是一种幻想;到了民国时期, 孙中山主张建立共和制的中华民国, 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很早就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同舟共济”等成为人们的共同的社会交往和生活准则。西方的思想家们也曾提出过“和谐”思想, 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和谐” 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 “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是其最典型的格言, 他认为万事万物都由和谐而生, 相互联系, 相和谐而共生[1]。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世人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构建和谐农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公识。当前人们对和谐农业的理解又有新的内涵。所谓和谐农业, 其实是循环生态农业的高级形态, 它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 要求以环境友好方式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 利用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等手段, 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实现农业资源低消耗、生产高效率、污染低排放和农村的和谐发展, 达到农村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容, 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1和谐农业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1.1哲学角度

1.1.1科学发展观理论

在和谐农业建设的过程中, 个人、群体是和谐农业建设的主体, 是基本的建设力量[3],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要发展和谐农业, 就是要使农村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立足于人, 服务于人的发展, 和谐农业的思想, 实质上是科学发展观逻辑演展的表现, 即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发展战略上的本质体现。

1.1.2唯物史观的运用与体现

和谐农业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目标状态, 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阶段性延伸的必经阶段, 这是我们在过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认识, 因此, 我们应在正确判断和科学认识和谐农业的前提下, 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并能根据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 对和谐农业建设的相应因素进行创造性补充、修改和发展 [3], 由此可见, 和谐农业其内涵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最终回归实践, 达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从而推进和谐农业建设的步伐。

1.2系统学角度的等级系统理论

所谓等级系统理论, 就是通过将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来对其加以深入认识和分析的方法论要求。在我国,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同时, 作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规划之导向的和谐农业建设, 具有远比小康社会要丰富、更为复杂的目标体系, 它一改以往以经济指标为主的单一考量指标, 因此, 在和谐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刀切,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要力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使整个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全面进步的、更高等级的和谐系统, 由此可见, 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尊循等级系统理论, 通过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由低级系统到高级系统的不断演化, 不同层次社会系统的历史发展才得以实现, 和谐农业建设才能有序进行[4]。

1.3管理学角度的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管理方式。它是在一个组织中由上级管理人员、下级管理人员, 以及员工一起来共同制定组织目标, 并把其具体化展开到组织的每个部门、每个层次、每个成员那儿, 与组织内部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责任成果相互密切联系, 明确地规定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贡献和奖励报酬等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因此, 我们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应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 应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 执行目标管理, 才能有效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 从而推动和谐农业建设的进程。

1.4经济学角度的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 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大类, 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 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 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与私人产品相比较, 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性。因此, 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由于其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最终使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其非排他性又会使人产生“搭便车”心理, 没有人愿意提供公共产品, 最终结果是谁也享受不到公共产品。由此可见, 要实现和谐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们应根据公

共产品理论, 采取相关措施, 避免造成这种现象, 如通过政府管制和政府买单, 同时, 建立相关补偿机制, 使其能够象私人产品一样得到有效的激励[5]。

2和谐农业在农村的实践问题分析——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和谐农业也逐渐发展, 但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 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 分析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今后和谐农业发展指明方向。

2.1城乡文化素质差异较大

2004年, 莆田市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最大, 分别为35.13%及41.04%, 比2003年提高0.1个及2.97个百分点;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的比重为10.75%, 比2003年降低2.29个百分点, 但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只有2.35%, 比2003年年下降0.88个百分点 (见表1) , 这反映出莆田市在高等教育、引进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能够担负起和谐农业建设任务的合格人才远远不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莆田市的产业层次较低, 能够吸引较高学历人才的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形成支柱产业, 输送出去的莆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人数比重较低, 而流入人口大多属于劳动密度型或劳动强度高的手工从业人员,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 抓紧培养、引进技术管理专业、生态农业专业等方面人才已成为莆田市和谐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城镇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 城镇人口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 而农村教育资源越来越薄弱,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也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乡村有高文化素质人口的迁移, 导致乡村人口的文化素质随之下降 (见表2) , 从而造成知识贫富严重分化, 严重影响了莆田市和谐农业建设的整体进程[6]。

2.2人口流动日趋频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本调查年度内离开莆田市半年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6.6%, 比2004年上升0.1个百分点;从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来看, 属第一种人 (本地户籍人口) 占82.74%, 比2004年下降1.38个百分点;属第二、三种人 (外来流动人口) 占14.45%, 比2004年上升0.16个百分点, 说明莆田市人口流动日趋频繁, 且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 这一方面导致人才流失, 一方面不利于和谐农业建设的持续性。

2.3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

据莆田市农业区划办调查, 仅莆田市第一次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 全市一级耕地就减少了约2 165公顷, 三级耕地则增加了约409公顷。现阶段, 莆田市农业用地中, 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91.8% ;低产园地占园地总面积的13.8% ;低产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12.6%;低产水面占淡水养殖水面的87.7% 。造成莆田市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农村有机肥投入量不断减少, 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动, 盲目追求产量, 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种在农业用地中突出存在着的“重用轻养”、“只用不养”的短期行为, 甚至是掠夺性经营, 导致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 严重影响了农业用地的生产能力, 不利于和谐农业建设的深入进行。

2.4党群干群关系也存在一定问题

在莆田,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还偏薄弱, 党支部、村委会组织群众的一些活动, 缺少必要的经费, 村干部补贴不多, 相当多的精力还要用在自家发展上, 影响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积极评价, 因此有时很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 有些村官与乡镇干部一起催粮收款, 方法简单粗暴, 引起群众反感, 要改变原来的印象, 还有待时日[7], 这些都严重影响和谐农业建设的进程。

2.5产业结构单一,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且分布不均

据调查, 莆田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种植业, 每年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一些自然灾害, 农业减产减收是很平常的事, 有的农民辛辛苦苦忙一年甚至还赔钱, 一些农村除了种植业以外, 其他的如养殖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比较滞后, 而且主要分布在涵江区和秀屿区 (见表3) [8], 由于这种单一型经济结构的制约, 使农民很难脱贫致富, 加之多年来种植结构单调, 粮食亩产低下, 而且受到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和冲击, 如果不及时调整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加大力气发展非粮产业, 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的现状不仅难以改善, 而且还会继续恶化, 对我国和谐农业的构建造成很大阻碍[9]。

2.6环境污染现象仍比较严重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在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同时, 废气、废水、废渣等废物的大量任意排放使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由城市到乡村的蔓延, 在一些地区, 环境问题已经反过来影响本地经济的发展, 和谐农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3构建和谐农业今后的突破方向

3.1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农村

3.1.1在农业层次上

建立种植、养殖、水产、园艺、林业、副业、加工业、废物利用转化、再生资源转化等的农业网络化体系, 促进物流、能流、货币流、信息流的畅通, 实现人与生物在小尺度的生境内和谐共生, 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全方位地发展。

3.1.2在农田的层次上

应充分发挥莆田气候及水土优势, 综合运用各种高新及生态技术, 选育良种, 间种、套种、轮种、混种, 池塘混养, 基塘系统等分层多级利用空间、时间及营养生态学,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养地用地相结合, 长效速效相结合;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应用生物防治、生境调控和遗传工程等综合防治有害生物, 保护农田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

3.1.3在农村层次上

应着重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支柱企业为主体, 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 大力发展各种无污染、低环境影响的绿色食品、纸业、药业、饲料业、肥料业及生物质制品的生产、加工, 实现种植-养殖-加工-贸易-条龙, 并创造出自己的名优特品牌。同时还应在节能 (秸秆还田) 、 清洁能源 (沼气) 、生态交通、生态人居以及人口控制、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同步做好配套建设[10]。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富裕农村

农民的致富关键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满足广大农民的致富愿望, 实现农村的和谐持续发展。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农产品市场;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度,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3.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加强农民综合培训教育

和谐农业建设要顺利进行, 人才是关键, 因此, 要发展和谐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综合培训教育, 尤其要面向城乡劳动力的市场需求, 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具体来讲, 一是县 (市) 农牧业局要因地制宜, 举办一些培训班, 使农民能够掌握一种或几种养殖或栽培技术;二是继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使农民了解、掌握和应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三是县 (市) 和乡 (镇) 力争开通互联网, 及时向农民提供产供销信息;四是对青年农民进行学历教育, 目前莆田市许多中专学校的生源不足, 充分利用这部分剩余的教育资源, 对偏远山区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 使他们在家务农或出外打工时具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同时, 普及市场经济知识, 更新经营观念, 增强风险意识, 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而有效推动和谐农业的发展[9]。

3.4进一步推行民主法治, 建设平安农村

首先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 通过“送法下乡”、“法制文艺”、“法律知识竞赛”等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努力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 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理念。其次, 实行村务公开,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 增强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第三是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7]。

3.5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莆田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尤其在山区, 还比较落后, 因此, 应根据各地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发展之路, 绝不能搞“一刀切”, 同时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产业之间的循环合作, 更要强调经济与自然之间的循环合作, 要结合各地的成功经验, 取长补短, 从整体上确保农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11]。

摘要: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发展和谐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并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 指出当前和谐农业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今后和谐农业发展应重点突破的方向, 为和谐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和谐农业,科学发展观,公共产品,循环经济,生态村

参考文献

[1]刘兴仁.关于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3) :14-15.

[2]殷宝莲.建立和谐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J].西部开发, 2007 (6) :30-32.

[3]李晓.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机制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06X) :133-134.

[4]王瑛, 高静文.社会系统论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1) :122-127.

[5]黄立洪.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3) :7-9.

[6]黄国强.我市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简析[R].莆田市统计局, 2005-08-18.

[7]邱峰, 赵奇.构建和谐农村的现实意义及面临的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 2006 (5) :51-54.

[8]林巍.2005年度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莆田统计信息网, 2006-08-04.

[9]曹明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开展对山区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62-65.

[10]齐建国.发展现代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道路”[J].前线, 2007 (10) :20-21.

[11]刘斐.农业循环经济的特殊性及对策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1) :77-79.

理解学科意义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篇2

课改以来, 听得最多的是课堂缺乏“学科味”。但如果每位教师对所教学科意义有深切的体悟, 我想就不会再听到找回“学科味”的呐喊声。的确, 现在国内不少的学科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大盆菜、满堂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究其原因, 是我们的任课教师没有透彻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意义。

何为“学科意义”?顾名思义, 该教学科目的存在对环境或学生的作用, 即教会学生什么, 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当然, 每门教学科目的意义, 并不是孤立的。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等, 应该在各学科中相辅相融。

二、学科意义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1.教师要理解好什么是学科意义, 教学才会有的放矢。如《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 在我们固有的认知中, 始终认为该学科就是一门修养身心、培养良好习惯, 让儿童具有好品行的、知道真善美的学科。窃以为,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学习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学科。什么关系呢?一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如儿童与自我、自我与熟人、自我与陌生人, 这些构成了社会关系。关系如何相处?如何交往呢?于是便有了“品德”来约束自我, 个人与集体之间便有了纪律与守则的遵守, 上升到国家层面便有了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言行。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还有“人是地球主宰”的思想, 那“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理念还会像幽灵一样, 左右着人类肆无忌惮地予取予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一分子。既然是平等的关系就应该有遵循的原则。所以,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是一门学习如何处理关系的学科。

又如数学学科。数学是一门重在思维、理解的学科。学数学需要理解, 教数学更要理解。数学中“理解”的含义, 建构学说称———“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构造自己的理解……是我们自己的注意、选择和建构, 为理解现实提够构造。”这里的“经验”和“注意”就是我们已掌握的数学双基或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 , “现实”就是要学习的新的数学对象, 而选择、建构、构造就是理解。只有懂得了数学学科意义的老师才不会在教学中与数学背道而驰。

而争议更大, 最难把握的是语文学科。很多语文老师在学科教学中, 如果没有把握好语文学科的意思, 就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有时跑到思品学科田地里去干活, 有时跑去地理或生物学科田地里掺和等。只有对学科意义理解清晰化、系统化、个性化, 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行”, 在熟知学科意义的前提下, 老师才能知道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怎么去才是捷径”。

通过这些个案, 我想说明的是每位教师只有自己对学科教学有了深切体悟, 才会真正明白学科的本质意义, 只有理解了学科意义, 教学才会有的放矢。可见, 理解学科意义是教师逐渐走向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与之相应的则是相对稳定而充满个性色彩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的改进不能简单化地从操作形式入手, 而是要寻求建立一种“知”“行”并进、互促的专业发展模式, 才不会误解学科意义的内涵。

2.理解透彻学科意义, 才能设置好各学科的顶层设计, 形成校本课程。各学科在小学六年里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程度, 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比如说语文, 到了六年级毕业, 课外阅读量要达到多少等, 课标写得清清楚楚。当我们各学科老师心中清楚了学科的顶层设计, 就不会盲目。“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教会孩子不懂的、不明白、糊涂的内容”, 这句话看起来谁都会说, 其实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因为我们很多老师不理解学科意义。作为学科教师, 我们不应该只盯着自己所教的学科段目标, 更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理解掌握小学阶段各学科的顶层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越位又到位”。

3.理解学科意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解学科意义不是教师、校长个人的问题, 而是关乎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理解了学科意义, 对学科建设能起促进作用。

(1) 学科建设可以优化学科教师之内部结构。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在这当中学科带头人能在磨练中迅速成长, 同时学科建设也有助于改善学科教师梯队的结构, 使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2) 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要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要创造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要吸引、培养老师, 就一定要抓学科建设,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只有通过学科建设, 才能使该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得以提高、人才梯队结构更趋于合理、学科教学能力大大改善。

(3) 学科建设对深化改革, 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学科建设把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学科建设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提高了科研水平, 促进了对学科意义的理解;学科建设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 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4) 从学科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习兴趣, 就要加强对学科本身意义的了解和认识,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目标动机理论”, 也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学科最终有什么意义。比如说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就简单地认为, 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计算、考试, 那么高中阶段的代数、几何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地告诉学生, 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学不好数学, 将来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都是不可能学好的;如此, 学生可能就会重新看待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了, 进而也能培养起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农业经济管理重点学科 篇3

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学科责任教授简介

胡国柳,男,1968年3月生,湖南邵阳人,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责任教授。现任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海南省会计协会常务理事、海南省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会计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6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顶,厅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含参编)7部。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省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省级教学团队“财务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傅国华,男,福建仙游人,无党派人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留学英国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经营管理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历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海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现任海南大学副校长。曾任海南省第二届省人大代表、法制委员会委员,儋州市第十届人大常委、十一届人大副主任,曾挂职琼山市副市长。现任海南大学副校长,海南省第四届省人大常委,海南省侨联常委。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海南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等60多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篇,出版专著3本,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1992、1998年两度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等奖,2004年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2005年获海南省首批“515人才工程”现代管理学第一层次专家,2006年获得海南省“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同年获得海南省级“优秀教师”奖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二届“科技创新人才奖”,2009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入选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柯佑鹏,男,1964年9月生,广东省惠来人,汉族,无党派人士,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农业资源经济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常务理事、“农林经济管理”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香蕉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责任专家,《热带农业工程》及《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编委,《世界农业》、《林业经济问题》、《中国热带农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等多项社会职务。长期从事热带农业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等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0多项。现主持在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或教材7部。《中国天然橡胶经济问题研究》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第一作者;“农业经济管理” 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

陈新锋,男,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热带农产品贸易与区域合作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学术研究上以关注现实、锐意创新为特点,曾在企业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焚烧秸秆污染及其治理等学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现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及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省级课题3项,主编出版专著2本,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韦明,男,1964年2月生,广东信宜市,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南省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主要讲授课程有《管理学原理》、《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领导科学》和《管理学前沿》等课程。近年来,主编教材和著作2本,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和《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索》,副主编教材两本。

李均立:男,1965年10月生,广西灵山人,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经济应用数学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2001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7项,参与研究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

邓须军,男,副教授,1976年4月生,江苏金坛人,农业经济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热带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模式等。在国内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其中5篇为核心期刊,参编《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学原理》、《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主持海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海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研究课题1项。

韦开蕾,女,1997年本科毕业于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2003年5月赴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深造,先后于2005年2月和2008年2月获得经济学硕、博士学位,2008年5月回到海南大学工作。近几年,在《经济研究》、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多个中英文经济类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是目前为止海南省发表SSCI来源期刊文章最多的学者之一。其中,2007年发表在世界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上的文章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2007年该杂志被下载和引用最多的文章之一。留学期间,参加了2项由导师姚树洁教授主持的国际研究基金会The Leverhulme Trust(英国)和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加拿大)的研究课题;回国后,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参加人参与的课题共9项。近期发表(含获接受即将发表)有关热带农业经济的论文4篇、专著2部。

王丽娅,女,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海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财政金融学科带头人,《海南金融》杂志主编,中国人民银行国际经济学会学术委员,海南省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海南省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人大咨询专家及海南省财政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公共财政框架构建、公共投资、金融体制改革以及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了8部专著与教材,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连续获得海南省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励和多次获得海南大学教学科研奖。

孙建军,男,1973年4月生于湖南华容,中共党员。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海南大学证券与投资研究所所长;海南省“515”第三层次人才。孙建军博士曾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访问过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2008.10-2009.03)与东京证券交易所(2009.01)。受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项目的资助,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访问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09.09-2010.08)。2010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将公派留学美国一年(2011年9月-2011年8月)。目前,担任SSCI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的匿名评审。

蔡东宏,男,1966年12月生,江西省九江市人,汉族,中共党员,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留美学者,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企业管理硕士学科点带头人,海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南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省信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海南省循环经济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出版专著《热带农业信息化》(近30万字),主持完成省社科联课题、省农业厅课题、省教育厅课题各1项,主持完成校教学和科学基金各2项,主持完成博士启动基金一项,参与完成省级以上课题5项。在核心学术期刊(CSSCI)和美国期刊(SSCI)发表论文20多篇,其它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完成专著一部,第二主编著作1部(撰写10余万字),副主编著作三部,合译专著1部(翻译16.5万字),为《现代情报技术与应用》系列丛书(8本)的编委。

王晓云,女,1977年10月生,江苏省扬州人,汉族,民主同盟,区域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现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系主任,海南省民主同盟经济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资源经济。近年来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5篇,其中CSSCI论文9篇,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横向课题多项。代表性成果 《区域实现生态经济的产业空间分布研究》(软科学 2008(3)); 《合理运用生态产品贴现率确定生态补偿额度》(生产力研究 2008(10));《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参编)等。

许海平,男,1981年8月生,湖南省衡阳人,汉族,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讲师。担任《金融研究》学术期刊的匿名审稿人。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承至今在《中国农村经济》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2篇论文在IRRDB(橡胶国际会议)上宣读并被收录。主持和参加课题10余项。

蒋国洲,男,1966年2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现任海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热带农产品贸易与区域合作。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共计23篇(核心期刊7篇),完成学术专著三部、教材一部。主持省社科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项;主持海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要参与完成省级课题多项。

张继军,男,1968年7月生,湖北省恩施市人,土家族,中共党员,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和农业经济,主参编著作5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24篇。

农业基础学科 篇4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

“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

“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著。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

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见表1),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

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 科研产出情况

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2.2.2 学术交流情况

为了浓厚学术氛围,扩大我院学术影响力,给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视野,扩大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学术圈。2006—2010年间,我院成功举办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共计259人次交流合作;与法国法兰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长期合作研究,部分海外学者定期来我院做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其中在双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共同建成了“中-加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形成了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的联合开放实验室。

2.2.3 人才培养情况

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9年开始,我院一直以“学科极”的方式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期间,113人顺利毕业,1000余人次参加了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通过“学科极”联合答辩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为各学科间提供了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我院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鼓励创新、争先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对培养综合性人才、发展新兴学科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不仅研究生培养如此,我们还将“学科极”培养模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十一五”以来,我们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院士后备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总后“科技金星”、“科技新星”5人,先后有15人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次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学科极”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注重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还有利于优化学术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对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有特色、有重点的优势学科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求精拓新,着眼未来,为建设创新型一流基础医学院而不断努力。

摘要:基础医学学科在现代医学学科体系中既是“基石”,又是“先导”,怎样在现有学科基础上,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探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内涵丰富的大学科发展之路,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应首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坤,王振维.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25-27.

[2]田恩舜.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26-129.

农业基础学科 篇5

一、从观念上辨清基础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 自觉拓宽研究领域

1.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要研究人的多样性和社会存在的总体复杂性。对社会属性和人性的理解,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 古代人做出的回答都是总体性的, 那时根本没有近代意义的学科分化。学科分化是自然科学高度发达之后才出现的现象。自然科学要对既定事物做形式化的把握, 它的研究对象是既定事物的存在。各个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研究范式以及方法系统。单科知识只能对社会某一领域的某一对象、某一层次、某一角度、某一过程等进行研究, 彼此之间很难做到互相沟通。胡塞尔在20世纪初就焦虑地判断“欧洲的科学与哲学陷入了危机”, 从而导致了人的生活也处于危机之中。而人自身, 也就成了“物”化的人。跨学科研究指的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 包括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和各种数据的相互整合, 以及在一个相当大的领域内组织的教育、研究”。人文基础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正可以弥补学科之间的人为裂痕, 让人的问题和社会现象回复复杂性和完整性的本来面目。

2. 人文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理基础。

目前从事人文基础研究的学者中, 有相当大的比例从根本上抵制排斥跨学科的研究, 他们认为基础学科就是应该扎实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耕耘自己的园地, 对那些探出自己的学科领域的人, 他们就会认为是不务正业, 基础不扎实。这批人对当前面临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就相应地缺少思考和应对的能力。还有些学者知道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但囿于自己的学科教育背景, 对跨学科研究感到力不从心。这些想法其实都是对跨学科研究产生的误解。诚然, 人文学科内部的研究训练是基础, 没有扎实的学科研究基础, 跨学科研究就如空中楼阁, 无从谈起。现在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大学, 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很强的文科研究基础。以笔者工作的浙江大学为例, 教师个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 研究成果的质量方面也是不错的。浙江大学的古汉语文献学学科实力雄厚, 就是靠一部部扎实厚重的学术成果支撑的。学校也不断创造各种机会鼓励资助教师们的自主科研计划, 努力打造思想智库。目前制约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 的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都是在学科内部进行。如果说, 现在本科阶段的宽口径通识教育已经得到扎实推进的话, 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壁垒还一时难以打破, 这多少限制了研究生和学者的学术视野。

3. 人文学科内部已有的跨学科研究实践。

如果按照学科边界的远近, 可将跨学科研究分为“内源性”和“远源性”两类。在人文学科内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互相渗透, 形成“内源性”跨学科研究。而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等知识板块之间进行的交叉研究, 就是“远缘性”跨学科研究。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如果说“内源性”跨学科研究早已成为人文学者自觉不自觉在使用的研究方法的话, “远源性”跨学科研究也早已成为一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比如, “科学技术史”专业, 是附设在“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 拥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学生来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不同门类。在历史学学科中的“考古学”、“博物馆学”分支, 也与科技考古、博物馆设计等远源性跨学科研究, 最近, “考古学”在国标法中已经单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中心 (CSLC) 是985重点建设基金, 自2004年开始启动以来, 就是一个融科学、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经济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目前, 该中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1项, 在研国家社科基金5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1项。目前, 文史哲基础学科的青年团队和学术沙龙, 都会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不同学科, 带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 学者们在相互交流中扩大了学科视野, 改变了传统的方法论结构。但是, 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开放度还不够, 大量的学术活动还仅限于学院内部的交流, 如果能逐步向校内、校际开放, 应该能形成更好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氛围。

4. 引导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注综合性的迫切现实问题。

从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 党和国家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 这也就为人文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工作者不仅仅是在自己学科内部按着旧有范式在象牙塔里做文章, 还应该在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复兴、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方面贡献力量。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利用与保护、国际关系问题、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都需要人文学者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在“大科学”时代, 这些问题都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协作攻关。

二、以问题研究为导向, 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

在学科内部进行的学术研究, 专注于某个研究对象的某个层次, 可能会在事物的局部取得精深的研究成果。若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仅仅依靠一个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去揭示社会现实, 则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往往不能统观全局, 难以获取现象的整体面目和未来走向。学科内部的研究无法应对社会提出的系统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古典学院科学已发展到“后学院科学”时代———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 学科越来越专业化,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 要想重新贯通所有的学科, 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或者说, 在后学院科学时代, 也很难培养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因此, 后学院时代的“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集群化的道路, 科学领域集体狂欢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巨型大学的兴起与国家大型研究基地的出现则为集群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框架。集群创新也就是一个大规模科学家群体围绕某个重大科学课题展开工作, 且这一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后学院科学时代, 科学在专业的领域内向着纵深发展, 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水平的时候, 需要对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沟通与融合。个人的力量无法研究和解决一些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而只能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来实现———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联手,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 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一个研究团队就是一群具有互补技能, 愿意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现在国内综合性大学的研究所建制中, 会有几人到十数人不等的研究人员, 因为处于相同的二级学科而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在研究所这个团队中, 研究人员拥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 彼此之间的合作相对松散, 研究人员保有个体的独立性。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特点必须是打破研究所界限, 实现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重组。团队组建的纽带就是研究项目。要组建一个好的研究团队, 必须要有一个高度负责、能统领全局的团队负责人。他能在项目进展、人员调配、分工合作等方面进行协调部署, 将团队的合作理念贯彻到研究行为中, 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中相互沟通相互支持。这样的研究团队, 才能够做到超越个体知识局限、超越专业界限, 达到对复杂现象的整体透视。研究团队的粘合剂一定的研究项目。研究项目规定了团队的研究理念、研究任务和合作方式。人文学科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是个人兴趣主导的, 这就需要团队负责人能够将每个个体的研究兴趣引导到项目上来, 通过项目组成员之间不断的交流沟通, 达到完成一个重大攻关项目的目的。在这个学术团队中, 可以吸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有学术潜力的博士生加入, 在项目的分工合作中为年轻学者的成长提供指导和规范。跨学科研究团队切忌“形合实分”的研究模式。将一个大的研究项目按照学科分成若干个小项目, 大家分头研究, 最后将研究成果组合起来。这不是真正的跨学科研究, 这样研究得到的成果只能是一盘散沙, 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 预期的研究目标难以实现。必须在团队成员中培养“问题意识”, 只有“问题意识”才能超越学科的界限, 只有“问题”才能在学科之间游走。“科学进步是由问题推动的, 是在问题导向下实现的。问题是贯穿科学研究的主线, 是真正的核心和灵魂。”研究者跟着问题走, 解决好了问题, 也就真正能够做跨学科的研究了。

三、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 对项目进行规划和引导

目前国内的综合性大学, 教学、科研、人事、研究生教育等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 呈现碎片化。而高校的科研人员, 他往往同时在教学工作、研究生培养、青年教师培训、科研团队与研究平台等地方均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因此, 要使一位研究人员在跨学科研究领域有所作为, 必须同时调动其他工作的能动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做好顶层设计, 更好地规划和引导人文学科的长远发展。

1. 在课程设置上,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素质的培养。

很多高校在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中, 已经达成了通才教育的共识。即:为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理工农医的课程。但这还远远不够, 在这些课程之外,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跨学科研究概论”等课程, 为学生们建构起具有交叉性特点的知识结构, 帮助他们树立跨学科研究的意识。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以后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就能熟练依据实际需要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组合, 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学生也能开辟交叉性的学术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2. 青年教师跨学科研究的培训管理。

浙江大学人事处对新进教师都要进行学科交叉培训学习。一个人文学科的青年教师必须修习医、工、理、农等学科的三到五门课程。这种培训对于开阔研究人员的视野非常有效。但是为了能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授课偏重于浅层次的基础知识, 很多课程进入不了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层面。学员们在完成了规定任务之后也很少再去听课, 对个体来讲, 这个培训也缺少持续性。这也需要管理部门总结经验, 更好地让交叉培训课发挥更好的性能。

3. 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国内高校的基层组织结构 (系、研究所) 基本上是按照学科门类建立起来的, 高校的教学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是遵循这样的组织模式。学科之间的源流、衍生关系很明确, 但是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未能得到反映。目前浙江大学已建成的人文跨学科研究平台有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文化遗产研究院等。这些研究平台在团队组建、项目研发、成果发布等层面均显示出了活力。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学校拨付一定的资金, 以项目的形式对跨学科研究项目和团队进行资助, 营造一个新颖的学术环境吸引学者们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学校可以直接聘任跨学科项目的研究人员, 项目负责人可以不经过院系, 直接向校长汇报工作。

在人文基础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中, 已经开辟出了许多新兴学科, 研究成果在与国际对话与交流中拥有了充分的发言权。可以预见,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 新兴交叉学科能够与传统优势学科比肩共舞, 呈现出人文学科的新特色。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组.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136.

[2]李尚群.创新团队论——大学科研主题问题的当代阐释[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9:33.

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篇6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在高考指挥棒的左右中,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笼罩上了浓浓的功利色彩,一切都是为了高考而教,为了高考而学,从而忽略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文学艺术魅力,陷入了一个“舍本求末”的怪圈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和学都围绕一套高考试卷展开,如高考文学常识,教师把文学常识梳理得很细;高考考字音字形,教师就只能在课上听写字词,从而形成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局面。一篇优美的文章,依据高考要求,拆开来讲析,拆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从而失了整篇文章的美感。在高考应试的要求下,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得到的是一些有效解题的方法以及枯燥字词,学生的成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但这种教法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厌恶语文,越来越逃避语文,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借助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来引起学生对语文的重视和喜爱,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学好语文对其以后自身发展的关键作用,要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流利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广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甚至健全的人格都依靠语文学习来获得。

二、注重关系,加强感情

这里所说的不仅是指要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更主要的是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说,学生是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生动的授课方法,以获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共鸣,才能为授课和交流提供感情基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语文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字魅力,积极改变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教师应通过调动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来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只有这样,语文才可能成为最灵活、最有趣、最有吸引力的学科,语文老师也才可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

三、脚踏实地,理性设置课堂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近年来,语文教改异常活跃,教学方法探索尤为热烈,众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层出不穷,所有的这一切,似乎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在一些优质课、观摩课上,很热闹,很煽情,学生也很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出一个个问题,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师所讲的绝大部分内容,所提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语文教材的编者或是某些“权威人士”以及教参上的观点,教师把这些观点拿来设计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以得到那些现成的观点。有时,学生回答不出教师预定的答案,教师就不厌其烦地启发、诱导,直到学生回答出那个既定的答案为止。而在这其中,教师没有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也不敢在课堂上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一切按既定的问题和答案进行,缺乏自身对教材的理性思考,这些教学与其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倒不如说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做秀的舞台。这样的教学无论对学生来说还是对语文学科本身,都是一种损害。因此,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地开展语文教学,开展真正适合高中教学的、深挖教材的、倾向于理性思考的发现式语文探究课。

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应试教育面前,一切教学围绕高考要求展开,从而使许多学生越来越害怕语文,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同时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要想在短时期内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效果是不太明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可的情感体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应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优点、长处并及时予以鼓励,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鼓励其勇于尝试,对精力不够集中的学生要委婉的提醒,要多关注成绩差的学生,同时还要着重表扬进步者,树立榜样,来促进学生信心的树立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信心的提升,才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基础学科 篇7

关键词:世界音乐,多元文化主义,民族音乐学,唱片厂牌

“世界音乐”这一概念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涵:其一, 在教学与科研的领域中, “世界音乐”主要是作为一种教育课程体系而存在。它以非西方艺术音乐传统的世界诸民族音乐为教学内容, 以多元文化主义为教育的基本策略, 以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为学科基础, 以“参与式”教学为特色教学方法, 是一门迎合时代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课程。其二, 在音乐商业的领域中, “世界音乐”是音乐的唱片和影像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与欧洲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新世纪音乐等种类型的音乐并驾齐驱, 共同组成了唱片工业中丰富多彩的消费品, 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要。

一、“世界音乐”的学科基础是“民族音乐学”

如果将“世界音乐”界定为一门教育课程体系, 这门课程的学科基础则是“民族音乐学” (或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论学科, 它的基本特征是将某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置于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去, 通过对该民族成员 (个体或群体) 是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实践、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的考察和研究, 阐述其有关音乐的基本特征、生存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 (1) 。课程层面的世界音乐更多从事的是推广、普及、传播、介绍等教育性的活动, 如果就世界音乐中的某一专题继续进行学术上的探讨和研究时, 则必然步入到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层次。

1. 民族音乐学对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意义

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休戚相关, 该课程就是伴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而日臻成熟, 它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和案头工作的积累得到了丰富和充实, 没有民族音乐学的积累世界音乐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在国外, 世界音乐这门课程体系正是在诸多民族音乐学学者的带动以及研究成果的积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成多元化方向发展, 学习技能、应付考试不再是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男女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存在明显差异, 男生以对抗型项目为主, 女生以舒缓型项目为主, 男生的项目选择多, 女生项目选择少;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和时间上, 男女生的差异也很显著, 男生的频度高, 女生的频度低, 男生每次运动时间较长, 女生运动时间较短;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上, 由于受到运动项目选择的影响, 男女同学的活动场所选择差异性很大, 但是选择的场所主要还是在校园内。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缺乏场地器材是最主要因素, 大学生的自我主观因素影响也相当大, 主要表现在对体育锻炼价值功能的认识不够, 思想上存在惰性。

2. 建议

多给体育教师和学生创造条件, 形成课外体育活动的师生互动局面, 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组成课外活动锻炼小组, 累下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 任何一位在世界音乐范围中对某一专题颇有研究建树的学者会很自然地认同民族音乐学家这一身份。比如, 曼特尔·胡德研究的重点是印尼的甘美兰音乐, 他以《爪哇音乐中作为调式决定因素的核心音》这篇论文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再比如, 涅特尔早年专事北美印第安人的研究, 先后发表了《北美印第安音乐的风格》《北美印第安的多声音乐》等论著。在国内, 伴随着多年的积累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对某一国外的民族音乐进行介绍性工作, 不再满足于将国外现有的成果直接搬来应用于教学, 很多关注非我民族音乐文化并运用民族音乐学理论的研究性论著不断涌现出来, 这些研究也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音乐学的诸多理论成了世界音乐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世界音乐的课程成为了一门有别于西方艺术音乐教学的课程。这其中最典型的就要数“文化价值相对论”理论。“文化价值相对”的理论批判了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审美标准, 使各种音乐文化包括西方艺术音乐传统能够在一个平等、互相尊重的平台上得以展示, 这也构成了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化浓缩于一门课程之内的理论基础。同时, 通过丰富而有说服力的实例来说明和验证文化价值相对理论也是世界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 文化价值相对的理论不仅体现在音乐本体风格的多样性, 还体现在音乐历史、音乐审美、音乐语境、音乐传承、音乐活动等诸多音乐行为的多样性上。再比如, 作为比较音乐学阶段的“霍-萨乐器分类体系”虽然产生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 但它对民族乐器的研究及相关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 它成为了学生们认识世界上多种乐器的一个便捷的方法和途径。除了民族音乐学的一些传统的经典理论外, 新兴的研究话题也为世界音乐的教学开启了新的视野, 提供了新的内容, 比如, 全球化、身份认同、流行音乐、女性、传统音乐复兴等近二十年来新兴的研究专题均为世界音乐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养分和活力。

2. 世界音乐教育对于国内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馈

从国内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现状来看, 在很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该学科作为一门引自国外的学科, 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并一定程度地本土化, 融入到中国现存的学科体系中, 已有相当数量指派专门的体育老师进行全面指导, 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加快体育教学改革, 逐步淡化传统教学模式, 以学生掌握锻炼方法,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观念的教学为主;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 多增加体育经费投入, 尽快改变学校体育设施滞后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年, 第1期, 起止页:89-91

[2]周志华.对“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 起止页:78-79

[3]张玉凤.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 2006年第4期, 起止页:86-88

[4]王伟.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起止页:499-500

李震 (1974---) 工作单位:邢台学院体育系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毕业院校:河北师大体育学院。

的学者将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身份定位为民族音乐学。但就研究对象而言, 更多地集中在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上, 由于国情及文化环境的原因, 对世界上其他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研究远远不及美、英、日等国家, 我们对世界诸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大量的英语、日语等外文文献。事实上, 民族音乐学作为一个以方法论及研究方法为核心的学科, 本身就建构在世界诸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 它是通过对多种具体实例的田野调查而抽象出来的理论和方法。

对世界诸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进一步促进国内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和完善, 主要体现在: (一)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外来学科, 它发端、建立和成熟于对世界诸民族音乐研究的基础上,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因此, 民族音乐学更需要通过世界诸民族的音乐文化继续充实和验证自己的理论框架, 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将外来的理论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上, 或者仅用中国民族音乐的现象来抽象出民族音乐理论。 (二) 民族音乐学研究本身很有可能就不是针对某一个孤立的对象, 有可能涉及多种音乐文化, 各类比较研究就是这类研究的典型, 比如, 追问音乐本质的宏观比较研究 (如洛马克斯对世界各民族歌唱的测音) 、探寻不同音乐文化间历史渊源的比较研究 (如大部分中日音乐的比较研究) 、以突现不同音乐文化特点为目的的比较研究 (如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 等。 (三) 世界音乐的广阔天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 熟知世界诸民族的音乐文化现象毫无疑问能够使学者们能够自觉地在一个更为开放的视野里思考中国传统音乐的各种问题。正如中央音乐学院的陈自明教授所言:“民族音乐学就如同人的骨骼, 世界诸民族的音乐文化就如同民族音乐的血肉, 没有骨骼世界音乐的发展就没有了理论的根基, 而缺少了血肉, 民族音乐学就不够充实和丰富。”

毫无疑问, 世界音乐的教学活动开启了对世界诸民族音乐文化了解和认识的一扇门, 是带动相关研究的一辆发动机, 而世界音乐的教学以及在教学活动带动下的相关研究必定会促进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二、“世界音乐”的唱片厂牌

“世界音乐”这一概念除了具有教育课程体系这层含义外, 还是音乐的唱片和影像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与欧洲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新世纪音乐等种类型的音乐并驾齐驱, 共同组成了唱片工业中丰富多彩的消费品, 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要。在音乐产业的领域里, 厂牌是音乐商品的商标和品牌, 也指管理某商标或品牌的公司, 此公司要控制和调整制作、生产、发布、发行的整个流程, 并负责维护音乐制品的知识产权, 以及与音乐及其经纪人签约的有关事宜。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 厂牌还具有其它意义, 它代表了唱片的某种独特风格和价值取向, 是一种审美, 厂牌所蕴含的个性和内涵可以慢慢地品味和思考。在音乐市场上, 有一些专做或兼作“世界音乐”这一类别厂牌, 这些厂牌以各自的方式展现了对“世界音乐”的理解,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音乐的商业传播。比较知名的世界音乐厂牌如下所列:

“非凡探险家” (Nonesuch Explorer) , 官方网站为www.nonesuch.com, 目前已与华纳兄弟娱乐公司联合。该厂牌以一套名为《非凡探险家系列》的唱片而成为世界音乐商业发行的先行者。这套唱片从1967年出品的第一张巴厘岛唱片开始, 到1984年共出品了92张, 包括亚洲、非洲、加勒比海等地的田野录音, 并且高品质的录音赢得了唱片发烧友的信赖。最近, 这套唱片被重新录制和包装, 以新的面貌再度发行。

“普图玛约” (Putumayo) , 官方网站为www.putumayo.com, 是一家专门以出版世界音乐的美国唱片公司厂牌。普图玛约是一个非常注重经营形象的公司, 自1993年便致力于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于世人, 并在传统音乐与流行文化做好最佳的桥梁, 创造出属于普图马约式的欢快节奏。为了使厂牌拥有更高的辨识度, 普图玛约的专辑封面都是由知名的儿童插画家尼可拉·海戴尔 (Nicola Heindl) 所亲笔绘画, 他运用的色彩大胆丰富并且具有民族味, 正好符合普图玛约公司所追求的目标及理念, 即:连接传统与现代。普图玛约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营销网络, 不必特去唱片店, 在全美2500个普图玛约咖啡店、礼品店和服装店里都可以找到它们。

“真世界” (Real world) , 官方网站为www.realworld.co.uk, 堪称世界音乐的第一大厂牌。自摇滚明星彼德·加百利 (Peter Gabriel) 创建以来, 推出了巴基斯坦格瓦立演唱大师“努斯拉特·法塔赫·阿里·汗” (Nusrat Fateh Ali Khan) 等一批世界音乐的明星。每年夏天的“沃玛德”音乐节 (Womad) 以及“真世界录音周”不仅是世界音乐的聚师大会, 还大大提升了该厂牌的商业信心。这一厂牌更关注的是艺术大师本身的艺术造诣, 而不是音乐所属的文化, 他们认为:“伟大音乐完全可以脱离艺术家本身国籍而做到娱乐人心。”

“话题” (Topic) , 官方网站为www.topicrecords.co.uk。始于1939年的伦敦, 号称世界上最老的独立唱片厂牌, 由一些相信“音乐可以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创始。“话题”是“图书馆”级别的唱片厂牌, 专收“档案录音”, 曾经为不列颠音乐传统出版过20张一套的《人民之声》, 目前正致力于分批整理大英图书馆三楼浩瀚的“世界声音档案”。

“网络” (Network) , 官方网站为www.wanrecords.net。是有20多年历史的德国世界音乐厂牌, 曾经发行过多张关于苏菲神秘教、撒哈拉、吉普塞音乐的畅销专辑, 内页还附有有大幅精致的图片, 很得收藏者青睐。

“JVC”, 日本的音像制品的大厂牌, 兼营世界音乐。该厂牌所作的世界音乐旨在一网打尽环宇的音乐, 除了大量的CD唱片之外, 还出过30盒一套的世界音乐大全VHS录象带, 并配有9本录像带的说明书。这套录像带和配套的说明书以成为国内世界音乐教学的一套重要参考资料, 多年经久不衰。

以上只是少量比较知名的专作或兼作世界音乐的厂牌, 仅在World Music Central (http://www.worldmusiccentral.org) 这一网站中就列出了343个世界音乐的厂牌资料。在这个网站中, 绝大部分的世界音乐厂牌集中在欧美。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这些国家:美国 (94家) 、英国 (27家) 、德国 (24家) 和法国 (22) 家, 余下的一部分则散落于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大洋洲、中东、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等地。这些唱片中既有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 也有融合性的流行音乐, 即便主要作为一种商品而流通, 但无疑为世界音乐的相关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此外, 旅行指南公司还于2000年还推出了一套世界音乐的唱片指南, 题名为《世界音乐旅行指南》 (Rough Guide to World Music) , 共分上下两卷, 详细地介绍了世界音乐的经典唱片, 堪称世界音乐爱好者的音乐圣经。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 P16,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1]王耀华, 王州.《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2]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中国音乐》.2005第2期.

[3]管建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纪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陈自明.“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共享世界音乐资源——在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音乐》2006年第2期.

[5]洛秦.《世界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4期.

基础英语的学科目标与课时目标 篇8

自笔者从教开始, 每学期教育局都会组织行政人员到各校检查教学常规, 其中重点就是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作业, 并规定了各学科每周必须书面全批全改作业的次数, 要求上每节课必须使用新手写的教案, 打印的教案和旧教案不能用。教案必须写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目标要求写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且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要有组织教学 (上课准备)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操练巩固、作业布置 (含归纳小结) 五个环节。特别是校内外各种级别的说课、评课、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进城考核课、成果展示课、片段教学活动等等, 更是作如此要求。结果, 写好教案花去了比上课多得多的时间。每当听到社会上的人说“教师每天只上两节课就完事了”, 真的感到很气愤、无语。

自从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后, 英语学科与其他各科一样有了各自的课程标准。但课程标准还是被极端化了, 按照“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来编写教案、设计课时目标, 结果产生了“机械套用、概念含混、定位失当、主体错位、倚重知识、目标松散”[2]等问题。

一、“三维目标”———所有课程的总体要求

2001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颁布了国家课程标准, 文件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即所谓“三维目标”。[3]

此后, 负责常规检查的行政人员开始要求教案要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编写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归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归教学方法, 怎么也变成教学目标了?难怪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有问题:“漏洞百出, 遗珠之憾;逻辑混乱, 分类不当;不便操作, 难以检测”。[4]比如价值观教学, 不能像教知识和技能那样通过口授和操练的方法来培养。价值观教学应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地影响。

其实, “三维目标”是对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提出的总体要求, 或是各学科教学的策略维度, 不作为各科教学的课时目标的具体要求。单就英语学科而言, 应该“以知识、技能为基础, 注意过程与方法,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5]来体现“三维目标”, 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也是英语学科的教学策略吗?

二、“五维目标”———英语学科目标的五个基础层面

2001年, 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英语的学科目标就是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个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层面建立起来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课程总目标还是由这五个层面构成) , 但并非要按照这五个层面来设计英语教学的课时目标。

结果, 这五个层面或维度被称为“五维目标”, 还是要求英语学科按“五维目标”来设计课时目标, 不少英语教师的课时教案上出现了technique/skill aim (s) , knowledge aim (s) , feeling and attitude aim (s) , learning strategic aim (s) 和aim (s) of culture sense等五个教学目标, 结果吃力不讨好。

三、课时目标———教学目标具体化

课时目标是一节课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是学科目标的具体化, 需要具体地表述, 而不是空泛、笼统、抽象、模糊地表述。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年版) [6]有:

[教学案例1]

教学目的:运用所学语言讨论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最佳方案。重点训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适合级别:6-7级

本案例简单化多了, 具体化了, 不必分别写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目标是什么。

以前习惯用英语写教案的英语教师, 把教学目标写成teaching aims, teaching goals或teaching targets, 教学重点写成important points, main points或chief points, 教学难点为difficult points或hard points等等, 各种英语教案参考书也是这么几种说法, 五花八门不能统一。直到2013年笔者参加省级培训后, 才知道教学设计、课时目标、教案编写等问题已由专家、教授们作了统一认识:教学重点是foci/focuses of the lesson, 教学难点是special difficulties, 教学目标是objectives of the lesson;先根据教材确定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教学条件等来设计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课时目标要具体化, 不要按“三维目标”或“五维目标”去机械套用;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表述教学目标。

此外, 英语课时目标应该要符合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cker) 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所提出的SMART原则: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ttainable (可达成的) 、relevant (相关的) 和time bound (有时限的) 。[7]

摘要:长期以来, 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按照“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来编写教案、设计课时目标, 结果产生了许多问题。现在, 这方面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三维目标”和“五维目标”是学科目标, 不要机械套用成课时目标;英语教学的课时目标要具体化;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表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foci/focuses of the lesson, 教学难点是special difficulties, 教学目标是objectives of the lesson;先根据教材确定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

关键词:基础英语,教学目标,学科目标,课时目标

参考文献

[1][7]王斌华.英语课时目标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4 (9) .

[2]杨华娟.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及问题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4 (7) .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S].教基 (2001) 17号, 2006.

[4]李康耀.“三维目标”的三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 2012 (3) .

[5]卢健.中小学英语片段教学的设计与展示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 (4) .

上一篇: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下一篇: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