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2024-11-04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通用12篇)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1

摘要:目前有些地方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不仅直接影响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长期以来小农经济的短期行为,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利益不均, 农民生态意识的薄弱, 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推行生态农业、低碳生产、绿色产品, 切实强化农业现代技术,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加大对农业污染的资金投入和控制监测力度, 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观念等, 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农业,城乡统筹发展,发展方式转变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农业能否推行清洁生产不仅直接影响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农民, 更是全社会所有公民。所以,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

一、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污染

1.农业土壤受化肥、农药的污染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 仅为世界平均人均耕地面积的40%。为了解决吃饭问题,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伴随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 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已成为支撑我国农业发展的助推器。由此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化肥、农药的超标使用直接污染了土地资源。目前, 我国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 受化肥、农药污染程度较重的耕地已有133万公顷。据中国科学院的分析资料, 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已达261公斤/公顷, 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9.0、4.4和2.4倍, 而化肥的利用率仅30%~40%。化肥在带来作物增产的同时, 也产生污染, 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过量施用氮肥会使作物体内的硝酸盐 (氮肥、动物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中所含氮化合物降解的物质) 累积量增高, 对人畜产生危害。在农药使用上, 30多年来, 中国累计使用HCH约490多万吨, 比同期国际上多3倍以上;DDT约40多万吨, 占国际用量的20%。在用药水平上, 美国每亩地用药187.17g, 中国为250g。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农药已成一种掠夺性开发, 这不仅使土壤中有机质不断下降, 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 造成土壤板结,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使用农药的一些地区, 粮食、畜禽中农药含量已严重超标, 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据农业部对6个省29个基地县的调查, 粮食农药检出率为60.1%, 一些大城市郊区蔬菜农药检出率超过50%。这种事态若不加以控制, 人们慢性中毒的病理趋势将不可逆转。

2.水环境的污染

水域污染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据环保总局不完全调查, 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 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 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显示, 每年我国有12315万吨氮通过地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 有4914万吨进入地下水。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9715万吨, 其中90%来自农业, 而氮肥占50%。[1]中央广播电视2010年2月9日《新闻30分》报道:农业和生活方面的水污染大大超过工业污染, 占到总量的81%, 其中农业源占化学需氧总量的44%。这只是部分的统计数据, 而实际情况要比统计的数据严重得多。在城市和工矿企业附近情况更为严重, 部分耕地中镉、汞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导致这些区域生产的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 严重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3.农用塑料薄膜的污染

农用薄膜与种子、化肥并列为我国农业技术的三大法宝, 它们的推广和应用对农产品产量的增长、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等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据农业部统计, 我国每年地膜的需求量45万吨以上, 棚膜需65万吨, 农用薄膜实际消费量超过110万吨, 农膜使用量居世界第一。据统计, 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以上, 由于许多农民只对大张残膜进行清理, 致使土地中残膜率高达42%左右。农用薄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 据专家介绍其残存期可达20年以上。农用薄膜长期滞留地里, 将影响土壤的透气性, 阻碍土壤水肥的运转, 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 导致减产的后果。与此同时, 塑料薄膜产生的毒素能不断在土壤中挥发, 引起农作物产生毒性, 破坏叶绿素和叶绿素的合成, 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可见, 农用薄膜残留时间越长, 残留量越大, 对农作物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4.对大气的污染

我国许多农村仍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 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农村乡镇工业设备简陋, 生产工艺落后, 小钢铁、石灰窑、土法炼焦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据有关方面统计乡镇工业所排放的工业废气、工业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占到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一半。另一方面, 我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7.0亿吨, 一些地方的农村依然保留着焚烧秸秆的习俗, 晚间田野火光四起, 烟雾弥漫的场景年年都有发生。目前我国农村的大气污染由于受影响的人口密度较低和较分散往往不易引起重视, 但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二、我国农业污染的根本原因

1.传统小农意识促进短期化行为的结果

我国农村长期形成的传统小农意识, 使许多农民过于重视自身的利益、重视自己区域或团体的利益、重视当代人的利益, 而对于总体利益、子孙利益以及未来的发展没有形成一种意识、机制和法制去约束与规范人们的行为。一方面, 农村基层领导虽然都在强调要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要注意生态平衡, 但是实际上许多乡镇的决策者只是在考虑自己任期内能不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能不能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志的良好政绩赢得上一级领导的赞赏, 以确保自己能连任或提拔晋升。另一方面, 农民为了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放弃了精耕细作和农家肥制作生产, 不惜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来换取较高的产量, 以获取切身的经济利益。农民经营行为的短期化, 导致许多农村出现重产出、轻投入, 重无机肥、轻有机肥, 重用地、轻养地的局面。农业生产中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 打破了自然界的生物链, 忽视了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 这不仅污染了农村的生产环境和产品, 影响当代人的身体健康, 进而还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下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挖掘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2.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利益不均的后果

我国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模式下, 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现象。在城乡分治战略中资源的获取、利益的获得与环保责任的承担上存在着不对等的现象。从国家防治污染投资方面来看, 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城市工业, 而农村防污资金却寥寥无几。无论是中央财政, 还是地方财政, 在防污、治污方面, 农村几乎都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农业生产长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的资金, 自然也无法进行土地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是城乡二元结构利益不均的又一体现。目前土地资源紧缺, 城市和工业的大型垃圾处理场选址绝大部分都在农村, 农村仿佛成为了城市和工业垃圾掩埋的天然场所。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中, 一些污染严重的造纸、皮革、家具、医药等行业也从城市迁到农村, 这种城乡的不公平现象使农村承受城市污染负荷的比重已达50%~60%, 有的地区甚至达到80%。时下, 城市淘汰的产业纷纷向农村转移, 农村正在成为承接城市环境污染的新源点。

3.城乡经济利益搏弈的必然结果

由于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 使得农村相对贫困的状态更加突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农村长期相对落后的利益反差, 使农民兄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 于是青壮年农民兄弟弃农进城打工赚钱, 留守老、弱、病、妇、少在家务农, 已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农业生产中的人力资源由强转弱, 迫使农村人口无力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乡差距拉大、收入失衡的状态下, 农民兄弟为其自身利益和发展, 必然会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来换取个人利益, 以最少的劳力和较低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城乡经济利益搏弈的结果使很多农民不得不走向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 以非持续的方式, 掠夺性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从而直接导致土地退化、缺水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 在城乡经济利益不均的制度安排下, 城市和工业的废水不经处理, 通过沟壕排放到农村, 造成农村环境的污染。当农民的利益受到其他主体的损害时, 也会采用种种方式 (诸如采用污水浇灌, 加大农药剂量或以高毒性农药灭虫以减少劳作次数, 蔬菜中掺泥, 畜禽腹中灌水等等) 来加以反抗, 以争取自己的利益。博弈的结果是城市的污染通过水域传到农村, 农村又把带有污染的粮食、畜禽、蔬菜“回报”给城市。

4.农业污染不受重视, 缺乏环境政策的配套措施

目前, 我国的环境政策措施中缺乏对农业污染控制问题的系统和紧迫性, 对农业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危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污染问题未能完全纳入环境控制与监测之中。农业污染没有整体、系统防治和控制, 缺少政策框架和配套制度。同时, 有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尚无单独的农业污染防治法及实施办法以及鼓励和约束农民采用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农业污染。虽然近几年我国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但缺少对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秸秆焚烧等污染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监测, 同时没有污染监测的标准和方法, 在广大农村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质量控制机制, 故无法对农业生态与环境中污染的类型、数量和负荷给出全面清晰的分析。加之,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农业污染防治的技术尚未完全到位, 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监察手段与能力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缺乏连续自动监测和规范化计量设施, 生态监测应急能力较弱等都制约着农村和农业污染的控制问题。

5.农村群众生态意识薄弱

生态文明意识能否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状况。我国广大农村由于教育相对落后、文化水平有限, 不可避免造成了农村群众生态意识薄弱。其具体体现为, 部分农民对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度不高, 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存在模糊状态。有的学者曾对农村群众生态意识进行的调查显示,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偏低。例如对“塑料薄膜的回收”的动机回答时, 许多农民群众不是处于公共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 而是出于节约开支的自我利益。有的地区至今还存在“人定胜天”、“人能够战胜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 缺乏“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令人堪忧的是对于农村垃圾的处理, 人们依然是采取传统的堆放和焚烧方式;大多数农民对化肥、农药的特性以及安全使用缺乏了解, 超范围使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 以牺牲子孙利益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意义非常重大,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同共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道路;是切实加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关键在于提高以城带乡的能力, 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要在农业稳定增收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的机制, 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着力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目标。二是引导农村富余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改变原有农民的地位与身份, 把农村的社保、医疗、入学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提高农民的国民待遇和收入水平。三是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防治的投入, 切实解决好农业污染问题, 让农村生态保护的成果惠及广大城乡人民群众。

2.推行生态农业、低碳生产、绿色产品

生态农业、低碳生产、绿色产品既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花费在化肥、农药、薄膜上的资金比例越来越大的现状, 就必须推行生态农业、低碳生产和绿色产品。传统农业造成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小农经济观念造成大量农产品的污染, 原有的以单纯追求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民利益方式, 亟待以“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矫正, 使其回归到理性、科学、清洁的轨道上来。围绕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就应以建设生态农业、低碳生产、绿色产品为核心的生产体系, 遵循生态环境的规律, [2]运用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使农业生产具备高效低耗、生态涵养、清洁安全的功能。由此, 农业生产中只有采用科学的技术注重节水、少肥、低药, 才能使农业回归到提高资源生产率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

3.切实强化农业现代技术,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要有效地抑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 还需强化农业现代技术, 推广清洁生产。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 要采用生化技术来防止污染, 推广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产品。例如, 采用工厂化农业技术, 充分利用空间土壤栽培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减少化肥的污染;通过大棚技术代替地膜, 采用能降解的“光转换地膜”来代替一般地膜, 从而减少塑料薄膜对土地的污染;采用频振杀虫应用技术、高效节能喷雾器应用技术, 以减少农药的污染;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生化技术, 减少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等等。同时,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上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加大对农业污染的资金投入和控制监测力度

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 从项目的立项、选定、实施、服务提供有力地资金扶持, 加大治污的公共产品投入, 鼓励农民从事清洁生产。要防治农业生产面源污染, 控制和检测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建议尽快出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政策法规, 使农业污染的防治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建立完善农业污染的检测标准和整合农业污染监测系统, 使监测网络和控制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组织上建立相应的农业环境保护机构, 完善防治农业污染的协调机制和考核机制, 以保证农业污染防治的工作得以实施。同时, 选拔一批干部深入到农村, 并设立刚性的农村环境保护目标, 把农村环境保护指标同政绩挂钩, 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干部对生态环境改善动力不足的问题。

5.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生态观念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农村人口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态观念, 首先是要加强生态教育, 提高生态文明的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3]教育农村人口懂得“保护农业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污染和破坏农业环境无异于自取灭亡”。要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我家, 我要爱护它”的生态理念, 尽快唤起农村人口的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的意识。针对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 宣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主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 [4]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和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 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 强化农业污染将带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意识, 引导农村人口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自然观, 强化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和谐相处、相互善待、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使城乡为共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确保“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桂平等.我国农业污染的现状及应对建议[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0) .

(2) 李晓燕.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03) .

(3) 吴铀生.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0, (01) .

(4) 谷红, 胡遥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生态江西建设[J].求索, 2008, (02) .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2

一、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镇以改造增效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全力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工作氛围基本形成。镇村两级组织抓项目的机遇意识、主动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申报争取项目的热情普遍高涨;广大群众参与、支持、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全镇上下抓项目建设的工作合力基本形成。二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落户我镇并得到实施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额度越来越高。仅年,全镇用于镇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投资就达到1753.5万元。全年硬化乡村公路40公里,新建末级渠系9公里,改造土地5300亩,完成安全饮水工程2处,解决3000余名群众吃水问题。卫生院综合楼、司法所、福利院、村委会改扩建和村级无线广播网络等一系列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年,我们围绕年初八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2000万元农村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目前已落实到位了覆盖8个村的6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100万元以上,大部分项目已正式启动或正在施工。三是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健全了项目建设的运行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四是项目效益发挥较好。通过村级道路硬化、末级渠系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安全饮水、土地整理和次生林改造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建设,镇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大大提高,为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

针对镇级财力捉襟见肘,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农民群众尚不富裕的实际,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盯目标,抢抓机遇,凝聚力量,完善机制,科学实施,力求以富有成效的项目建设改善农村面貌,造福一方群众。

(一)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工作机制。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每年召开两次关于项目建设的固定专题会议,引导班子成员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高度,增强抓好项目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的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全镇干部中形成了“抓发展必须抓项目,不抓项目就是不作为”的发展共识;同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入户宣讲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抓项目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为镇委中心工作服务的大局意识。二是夯实工作基础。在全镇范围内广泛调查摸底,认真疏理汇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分村设立与完善项目储备库,并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确定主攻方向,突出建设重点,分步推进实施。三是建立工作机制。镇委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六大工作专班,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严格实行“领导牵头,目标管理,专班运作,经费包干,考核奖惩”,在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了“每周碰情况,每月报进度,季度结硬帐,全年严奖惩”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建设质量。坚持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强化全过程监控,确保把每一个实施项目建设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经济适用”的原则,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在深入实地认真勘察的基础上,科学制订规划和施工方案,并层层征求项目区干部群众意见,反复进行论证,认真修改完善,力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蓝本。二是精选施工队伍。在工程的发包与施工单位的选择上,坚持看资质、看绩效、比价格,严格按要求公开对外发包,力求用最好的施工队伍、最低的建设费用,建设质量最过硬的基础设施。三是严格工程监理。在聘请中介监理机构进行监理的基础上,组织经验丰富的本地人,组成项目建设督查专班,与监理机构一道,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按质按量施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积极配合上级职能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一律先整改后签字。四是优化施工环境。由班子成员牵头,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项目所在区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组成专班,专事项目区矛盾纠纷及遗留问题的摸排处理工作,做到项目未动,纠纷先调,积极争取项目区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三)强化后期管护,发挥项目效益。坚持把基础设施后期管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办法,确保基础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一是推行水利设施协会管护机制。通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等组织,充分发挥协会作用,使各项工程后期管理及运行维护趋于规范有序。二是推行农村公路发包管护机制。结合实际,采取专业队伍,镇级统筹,分段划责等多种灵活方式,充分发挥项目区企业、退职干部和无职党员作用,镇级发包乡道,村级负责村道。三是推行公共设施专人管护机制。对村级广播、办公场所等,由村组干部负责管护。

三、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虽然我镇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仍然赶不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增加收入的迫切需要。结合近年项目建设的实际,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一)解放思想不够,视野不开阔。在项目争取上,受经济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视野不够开阔,争抢意识不强,走出去的力度还不够大;对项目建设发展形势了解把握不够,依赖性强;期望值高,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心理承压能力弱。我们必须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上下功夫,着力转变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努力增强干部群众的开放、创新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充分发挥村级主体作用,不断提高项目规划和实施的操作性,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二)镇村财力较弱,配套不充分。从目前情况看,我镇产业结构单

一、规模偏小,支撑作用较弱,实力不强,有限的地方可用财力维护基本运转已实属不易,配套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更显力不从心。加之受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国家投入有限,地方配套不足,形成了项目争取越多,投入越大,债务越重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我必须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增强镇域经济实力上下功夫,努力拓宽新的筹资渠道,建立新的投入机制,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三)群众尚不富裕,自筹能力弱。截止年年底,我镇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4089元,总量虽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对比,仍显不足;特别是外出务工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才和劳力大量外流,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筹劳能力不强,效果不够明显。我们必须要在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增加农民收入,集聚农村人才。

(四)体制机制不顺,管护不到位。近几年,我们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基础设施管护而言,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管护资金来源有限,投入不足,村级管护方式也就能简则简,投入能少则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我们必须要在进一步加大管护机制的探索实践上下功夫,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尽快探索推行切合实际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实施办法。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3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一次出台新的一号文件,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明确要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同时强调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我们这样一个13亿以上人口的大国,尤其是在过去的粮食紧缺时期,看重的主要是粮食生产和供应安全,确保所有的人都能有饭吃。因为如果发生大面积粮荒,危及的不只是农业,而是整个国民经济,受影响的也不只是农民,而是整个国家的公民。现阶段我国每年净增800~1200万人口,需要新增粮食50亿公斤左右。今后要以日益减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对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压力也将会越来越大。近一段时期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结构性、恢复性、阶段性上涨,给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为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去年相继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都一再强调稳定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产品市场,进而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可见农产品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这些政策措施对于保障农产品生产供应安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是如何落实这些政策措施。我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应重点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尽快健全和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我国虽然长期都强调支持农业,但对农业一直采取索取机制。即使有所支持但也力度不大,政策措施也不完善。所以农业得天不独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农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且实行以补贴农业为目标的新重农政策,这是党的政策的重大转变。现在中央决定抓住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机,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幅度”三个字。过去几年的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先后用过“三个强化”、“三个高于”、“三个增量”等概念,但是新的文件强调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用的概念是“三个增量明显高于”。也就是说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将大大高于往年,甚至是成倍增长。此外,我们看到中央还将加快推进农业投入立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构建更加完善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特别是强调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改进投入方式和途径,把相关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形成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毫无疑问,以上这些都将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农产品生产供应安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保障农产品生产供应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我认为重点应做到“四个狠抓”,即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要重视路、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当然,我们不仅要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抓什么,而且要明确应该怎么抓,切实抓出成效。

第三、建立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体系。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要在立足国内方针的前提下,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着手开发一批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后备产区,确保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要支持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优势农产品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要加强和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适应生产方式、产销格局和资源环境的变化,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内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特别是要加紧建立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完善农产品吞吐调节机制,建立重要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监测预警体系,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

第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满足农产品生产供应的客观需要。针对目前农村科技推广越来越难的状况,国家要抓紧健全相关机构和队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创新能力;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针对农民生产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的状况,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且成为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话题。如果我们忽视这个问题,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影响农民和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针对上述情况,去年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专门讨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非同小可。

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既包括生产、供应安全,也包括质量安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又是有区别的,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生产、供应安全,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所需要的足够农产品,是农产品数量供给和保障上的安全。讲的主要是供需平衡。评价指标主要是产量水平、库存水平等。农产品的源头来自农业,因此关注农产品生产、供应安全主要是关注农业问题、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问题。质量安全要保证农产品生产、加工、食用时不会损害消费者健康,是农产品品质要求上的安全。它要求农产品无毒无害,健康营养。评价指标主要是理化指标、生物指标、营养指标等。质量安全不仅对农业生产提出生态化、标准化等一系列要求,而且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市场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无法回避。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农产品生产,供应安全,也要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要重视粮食安全,也要重视食品安全、食品科学、食品健康。

有必要加以说明的是,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食品安全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所关注的主要是因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在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既包括有效供应问题,还包括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所引发的问题,如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非法生产经营等。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则包括上述全部内容。

如果从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也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一是内涵不同。粮食是指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它杂粮。而食品要比粮食更为广泛,包括谷物类、糖油类、瓜菜类、水果类、畜禽类、水产类等。二是产业范围不同。粮食生产主要是种植业。而食品生产主要是加工业,并面向整个国土资源,以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为基础,由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强调建立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既包括农产品生产安全,也包括加工经营安全,既包括粮食安全,也包括食品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公共财政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篇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就是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它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已任。由于农村区域人口居住密度小,农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指数相对较低(见表1),农业基础设施的提供主要由政府来完成。因此,承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财政必不可少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决定着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及其维护等问题。

资料来源: World Bank,1994c: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4: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r,pp. 11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1994-2006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4 000亿元,主要投向农业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在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也有所提高,目前财政资金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见表2)。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仍然明显不足,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偏低。造成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或制约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城市倾斜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体制性因素。因此,必须构建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基础设施财政供给新体制。

资料来源:国家财政支农统计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受益范围的大小,通过调整和理顺各级财政分配关系,合理划分农业基础设施的界限,建设基础设施费用原则上由各地方相应层级的公共财政予以提供,中央政府根据公平均衡的原则,按贫困程度予以支持。

2.建立和完善省级政府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地方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大多具有的正外溢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因此,建立和完善省级政府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由上级或邻近地区政府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助是必然选择。从目前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来看,不仅要求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应建立健全省级以下政府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3.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创新。应加快城乡统一税制的步伐,合理确定农村税收,逐步建立起科学、公平、合理、规范、优化的农村新税制。同时,对农村税费体系进行合理重构,尽快形成新的有利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筹资制度。

二、建立财政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筹措建设资金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1.增加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县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资和支持方向,应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城镇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要向农村延伸,特别是城镇的垃圾处理设施、管理职能要突破城乡界限,逐步延伸到广大农村。

2.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优惠政策,在农村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可以采取BOT、冠名权等形式,鼓励、引导民营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采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筹措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改革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管理机制

过去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谈不上什么资产经营管理。无偿服务、无偿供给、无偿消费,导致供给越多而需求缺口越大。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就成为有效增加供给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营性或竞争性基础设施要逐步改造成公司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按一般生产企业运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非经营性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以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可以是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负担,但是也要讲究经济效益,讲究责、权、利相统一。所有农业基础设施要尽可能实行资本化和价值化管理。农业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明晰产权,按企业化原则经营。

摘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公共财政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在公共财政制度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共财政,现代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何李花,曾福生,向香云.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06(4):6-7.

[2]王科.基础设施与西部新农村建设[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6.

[3]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0).

[4]马树才,孙长清.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1).

[5]沈明其.WTO“绿箱”政策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J].国际经贸探索,2006(9):28-32.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5

我国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关注“三农”问题,国家的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农民种田积极性逐年提高,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步增收。我国农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强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逐渐增多。在工业化,城镇化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甘堕落,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我们要结合这现实障碍和难得机遇,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做好“两个增加,一个降低”。其一,是增加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努力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面的局面。其二,增加从事农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数量,更好的实施人才兴农战略。最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切实保护好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增加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要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各地区农业,水利部门要对本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登记在册。对病险水库,要及时做好除险加固工作,以充分发挥水库蓄水防旱的功效。同时对各河及支流进行清淤疏浚,以确保河流畅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开展大中型的灌区工程建设,最终建成旱涝保守的高标准农田。

增加专业化人才队伍数量,要积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基层政府要定期开展面向全体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班,组织农民参加接受培训,同时和当地的农业类,综合类院校开展合作,选派农业“能手”接受进一步深化教育,使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大量涌现,并注重发挥农业精英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农业增产由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

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要大力开展农超,农校等对接工程建设。鼓励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等形式形成农业生产联盟,并与当地超市,酒店,学校积极开展对接活动。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安全,生态农产品生产,统筹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6

汪洋强调,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适应农业特点,接好农村地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商业运行模式。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供销社等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市场监管等,努力创造“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鼓励基层和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探索,重视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将“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盆景转化为风景。

汪洋强调,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到农村创业创新,不断壮大新农民队伍。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7

2007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 不断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不断加大工作推进的力度, 在上年基数较高、自然灾害严重、疫情侵扰升级、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 全省农业农村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成就。

(一)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启动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基地县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等六大现代农业建设工程,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以及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3.7×108kg, 历史上第一次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公斤, 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肉、蛋、奶、菜等“菜篮子”产品分别增长4.8%、6.8%、7.8%和11.1%, 保障了市场供给。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对保持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 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农业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农产品质量追溯、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不断完善, 检测、认证体系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长治市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612家, 带动辐射农户210万户, 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到36%。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 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000多个,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乡镇企业总户数达到6.2万户, 从业人员达到420万人, 预计完成增加值2000亿元, 上交税金300亿元。连锁配送、流通商贸、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在农村蓬勃兴起, 发展态势良好。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665.7元, 增加484.8元, 增长15.2%, 增收绝对额和增幅都是近10年来最高的。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526元, 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41.5%。

(三)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应急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六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35项大型应急水源工程已有20项全面开工建设, 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256处, 新解决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新增灌溉面积6.74×104hm2, 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8.67×104hm2, 实施生态修复面积26.7×104hm2。133.33×104hm2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扎实推进, 完成26.7×104hm2年度建设任务。在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 认真抓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等身边增绿六大工程, 全省完成营造林28.63×104hm2, 完成育苗面积0.31×104hm2。全省共完成通村水泥 (油) 路2×104km,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公路, 83%的建制村通了水泥 (油) 路, 91%的建制村通了客运班车。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发展农村沼气用户22.9万户, 超历史总量1.15倍, 在全国排位由第16位跃升为第1位。完成了1个电气化县、11个电气化乡、280个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全省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93.3%, 所有乡镇通了宽带。

(四) 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民生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全省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两基”目标。农村中小学改造危房581×104m2, 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所有农村初中学校都建起了多媒体教室, 所有农村小学都配备了卫星接收设备或录放像设备。对26.35万名农村困难家庭中小学寄宿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 对433.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全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99个, 覆盖农村人口2091万人, 参合率达87.5%, 高于中西部地区平均参合率3.5个百分点, 参合农民受益662.94万人次, 累计补偿资金5.72亿元。163个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全省1万多个农村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基层服务站点, 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开工建设241个。全省建起1个全民健身中心、6个体育“雪炭工程”、201个乡镇体育文化广场、530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省78.6万农村特困群众被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累计支出资金1.64亿元, 农村医疗累计救助37.5万人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148万人。

(五) 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进展顺利, 示范带动效应正在显现。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全省以县规划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全省机关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工作经验交流会等三次会议, 全面部署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行政推动、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和社会各方参与支持下, 全省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特别是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在资金缺口大、目标任务重的情况下, 通过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 建设成效显著。1098个试点村有90%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 “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95%以上的试点村已经完成村庄规划、“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2000个重点推进村村庄规划编制、“四化四改”及“五个一工程”完成率都在90%以上, 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示范作用正在显现。30个发展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的县 (市、区) , 以县规划、整体推进, 引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六) 扶贫开发和“两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07年是“两区”项目全面实施的第一年, 全省448个“两区”开发项目, 已经开工建设的达到395个, 占88.2%, 其中有43%的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整村推进、扶贫移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四项重点扶贫工作继续推进, 新解决20万人口温饱问题, 完成移民搬迁5万人。

(七)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省林权登记发证面积555.6×104hm2, 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78.2%。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 “双千双百”工程效果显著。全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队伍得到加强, 种子的现代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全省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一些市县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八)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和改善,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省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继续深化, 基本建立起比较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展开了新一轮争创活动。农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 对全部乡镇和200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的干部进行了集中轮训。农村基层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省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285个, 村级组织管理费补助标准提高。全省从优秀高校毕业生中公开选聘了8500名“村官”, 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了401名乡镇公务员, 优化了乡村干部队伍结构。省政府出台了11个制度性文件, 提出建立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推动的结果, 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的结果, 是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明显调动和充分发挥的结果, 是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们辛勤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

二、分析形势, 把握机遇, 努力探索山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阶段, 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面临许多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老矛盾依然存在, 新问题不断出现。农业基础建设薄弱, 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粮食稳定增产缺乏有力支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持续增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低, 贫困面大, 城乡差别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 也具备了新的条件和机遇。这些新的变化, 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深刻认识, 在工作中准确把握。

(一) 明确新形势和新要求。

去年以来, 党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 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 对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 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总体要求、途径道路和工作目标, 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 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努力促进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去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省委九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 在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 把农业现代化提到战略层面, 实现“三化”协调推进。孟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四大攻坚”之一。这一系列重大部署,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的一贯思想, 是指导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 同时也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着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 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努力推进农业经营形式转变, 切实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注重培养新型农民,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 分析新情况和新问题。

现阶段, 农业农村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革, 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 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显著特点”、“五个突出矛盾”。

“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农业比重下降但功能强化。建国之初, 全国农业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7%, 而现在只占到12%, 我省为5.8%。农业比重下降既符合发展规律, 也是一种进步。但与此同时, 农业的保障功能、原料供给功能、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 农业在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 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二是农民在生活改善的同时提出了更多的利益诉求。农村改革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始, 经过多年发展, 农民的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物质利益得到较好保障。从温饱到小康, 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 农民在民主权利、精神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利益诉求, 要求有平等就业的机会, 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力, 要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在农村经济结构深入调整的同时社会结构也在快速变化。农业内部结构从种植业为主转变到农牧结合多头并进, 农村经济结构从一产为主转变到二、三产业比例大幅上升, 工资性收入已超过农业经营性收入。同时, 农村社会结构也在快速变化, 收入差距拉大, 出现新的社会阶层。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深刻调整, 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 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组织形式深刻变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不断涌现, 成为农民应对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 农民就业观念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在不断增强。

“五个突出矛盾”:一是增加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约束的矛盾。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加工用途不断拓展, 我省农产品需求总量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质量要求提高, 但我省整体立地条件差、土地贫瘠、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紧, 保证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和主要的任务。近年来我省农民增收势头较好, 连续4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但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加大, 特别是作为农民收入重要来源的第一产业, 成本持续增加、市场风险不断加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 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乡差距继续拉大的矛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 需要我们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但现实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 农村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外流加剧,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减少农民与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的矛盾。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 我省每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多万人, 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日趋明显, 务农劳动力素质不断下降, 我们面临着继续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育新型农民的双重任务。五是建设和谐农村与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的矛盾。实现广大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也是建设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但农村公共服务落后, 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还相当突出。

(三) 把握新起点和新机遇。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 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加快发展的条件具备、机遇难得。首先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与时俱进地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 实行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制度, 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构建起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 初步搭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其次是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必将带来“三农”发展的新机遇。就我省来讲, 近年来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加强财政对“三农”的支持, 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面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具备的新条件、新机遇, 我们要站在历史高度, 以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谋划我省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力度,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加快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必须更加自觉地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更加积极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三、突出重点, 务实推进, 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 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各项重大部署、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 也是新一届省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 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 保持清醒头脑, 强化工作措施, 努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 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 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 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 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 以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 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和着力点, 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 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粮食生产稳定在95×108kg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发展山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走“特色、高效、生态”的路子, 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为抓手, 以产业化经营和科技进步为着力点, 以基础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 整体上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落实粮食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 确保“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价格稳定和市场稳定, 促进产业提质, 推进农业增效。从我省实际出发, 要积极启动实施“四项计划”, 大力推进“六项工程”。

——实施玉米丰产增粮计划,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针对世界粮价上涨趋势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期间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在农村工作会议上, 要强调一下粮食安全问题, 这关系到防止明显通胀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经济全局, 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放松不得!温家宝总理批示:农村工作会议一定要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并要鲜明地提出在今后几年内一定要保持粮食继续稳定增长, 保障供给, 确保粮食安全。这是一项关系全局必须做好的艰巨工作。粮食安全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省作为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区,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逐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 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省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生产带, 玉米种植面积大、单产高、品质好、效益高, 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增长点, 是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的重要基础。从今年开始, 全省要启动实施“玉米丰产增粮计划”, 重点抓好种植面积1.33×104hm2 (20万亩) 以上的41个县的玉米生产。争取用3-5年的时间, 玉米的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播种面积发展到153.33×104hm2, 正常年景全省玉米平均亩产由现在的350kg提高到400kg, 总产由70×108kg增加到80×108kg。

——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 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畜牧业是关联种植业、加工业的中轴产业, 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省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畜牧业发展空间很大, 启动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适逢其时。要按照“抓优势产业、抓优势基地、抓优势产品”的思路, 突出抓好猪、鸡、牛、羊四大优势产业, 规划建设一批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县, 扶持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养殖小区, 配套建设青贮窖、饲草料基地、挤奶站、防疫检疫等设施, 提高健康养殖水平。2008年, 省财政新增资金1.8亿元用于规模健康养殖计划, 年内要在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1000个。争取用3-5年的时间, 畜禽规模化饲养量占到总饲养量的70%以上, 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实施高效园艺建设计划,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我省干鲜果、蔬菜生产地理位置优越, 错季优势明显, 发展潜力巨大, 已被农业部确定为优势产区, 要及时启动“高效园艺建设计划”。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标准化果园和设施蔬菜, 努力提高单产和质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争取用3-5年的时间, 水果面积达到55.33×104hm2, 标准化生产面积发展到6.67×104hm2;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33.33×104hm2, 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13.33×104hm2;蔬菜生产基本实现标准化, 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0.67×104hm2。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按照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 以龙头企业方阵建设为重点, 不断优化和整合资源, 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规模比较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知名品牌。通过增加财政支持、扩大社会融资、加强技术创新, 着力打造玉米、肉类、奶业、果品、蔬菜、马铃薯、小杂粮、高粱、中药材九大产业链条。用3-5年的时间, 分别发展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个、5亿元以上的10个, 亿元以上的100个, 销售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

围绕“四项计划”的实施, 重点建设“六大工程”:

1.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在重点抓好33个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的同时, 按区域布局规划, 扶持一批优势农产品重点县。每年新建玉米丰产方2.67×104hm2、标准化示范果园0.67×104hm2、标准化蔬菜0.67×104hm2、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 (场) 1000个。

2.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引导农民科学施肥, 鼓励农民多积农家肥、多施有机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进一步加大高标准旱作农田、节水灌溉高产农田和盐碱化耕地治理力度。每年完成13.33×104hm的建设任务。

3.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工程。围绕农业发展目标, 加大农业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力度, 组织新品种、新技术攻关, 主推20项农业技术。在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每县建立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继续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每年新发展3万个科技示范户, 培训新型农民100万人。积极组织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 大力推广免耕作业, 加快实现小麦、玉米和薯类三大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 稳步提高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 力争200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同时, 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 提高补贴标准, 将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农业县。

4.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工程。按照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 加快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鼓励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上一批扩建、技改项目, 抓好“两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落实, 引导资源型企业上一批农业龙头项目。组织招商引资活动, 力求在区域主导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上有较大突破。今年, 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增长要达到10%以上。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程。今年, 要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帮生、帮长、帮发展”行动, 力求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取得重大突破。“帮生”就是要加强引导,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入社或创办合作社。 2008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00个, 全省总数达到7000个以上。“帮长”就是要出台配套法规政策, 加大人员培训、财政支持和金融、流通、科技、信息的服务力度, 积极推进信用社、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联动”, 努力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宽松环境。“帮发展”就是要做好指导和帮助, 提高合作社的服务水平, 拓展合作社的服务领域。

6.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重点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区域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金农”工程启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 基层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 农业执法人员教育培训, 农民科技培训等主要工作环节上狠下工夫。

(二) 大力繁荣农村经济, 积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 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拓展非农就业增收空间, 注重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增加农民收入, 努力让农民从劳动报酬中得到更多收入。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壮大农村二、三产业。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等企业培育工程, 力争创办中小企业1万户以上, 新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 乡镇企业达到9万户以上, 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80个。积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迅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重点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企业、家庭工业以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商贸、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

2.启动农民家庭“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 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省、市财政预算要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 提高培训补助标准。从今年开始, 在全省农村启动“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 对有3个以上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家庭, 每户培训转移1人, 做到100%自主选择所学专业, 100%免费培训, 100%安排就业, 用3年时间使农村100万个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实现“消零”。2008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

3.以“两区”开发为重点, 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抓紧“两区”开发项目审批扫尾工作, 符合审批条件的今年前半年全部办结审批手续, 确实难以审批、难以开工的项目, 建立退出机制, 年内确保通过审批的第一批产业规划项目全部启动, 并做好第二批产业项目规划的准备工作。同时, 继续抓好整村推进、扶贫移民、培训转移工程。2008年新解决20万人脱贫问题, 移民搬迁5万人。

4.积极推进特色城镇化, 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特别是要优化县域内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 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县城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运营领域, 进一步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服务功能。

(三)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继续实施以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兴水战略”。

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今年要完成吴家庄水库等在国家的立项审批工作并开工建设, 力争年底前完成全部应急水源工程的立项批复, 加快20项已开工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进度。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投入, 确保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按照“兴水战略”的总体部署, 加紧建立全省地下水监测系统, 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大幅度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加快建设夹马口北扩和北赵引黄灌溉工程, 积极落实淤地坝建设资金并确保及早开工, 继续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同时, 新解决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2.抓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我省造林绿化六大工程建设。

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按照国务院新出台的退耕还林政策, 做好到期生态林、经济林和牧草地政策的落实工作。继续争取国家退耕还林宜林荒山造林绿化任务, 加快荒山绿化速度。同时, 加快实施我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继续建设和完善通道绿化工程, 精心组织实施旅游通道和风景区绿化, 重点突破环城绿化, 加快推进交通沿线荒山绿化, 搞好城市绿化和厂矿区绿化, 抓好重点推进村的集中连片绿化。2008年全省要完成绿化造林面积26.67×104hm2。

3.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以抓好道路硬化和沼气建设为带动, 深入推进“四化四改”工作。争取将村庄主干道路纳入“村村通”政策补助范围, 完成1万公里通村水泥油路建设, 新增通水泥 (油) 路建制村1000个。加快县乡公路改造, 基本完成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建设, 全面提升“两区”开发县的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 在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积极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吊炕等实用技术, 今年完成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新能源建设15万户。同时, 开展全省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抓紧制定治理规划。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增加农业环保投资, 加快重点区域治理步伐。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 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更好地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今年, 各级还要将探索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启动解决农村困难群体住房工程, 解决2400户农村残疾人的住房困难。加大采煤沉陷区农村住房的治理改造力度, 集中治理100个地质灾害严重村, 解决6万农民的住房安全问题。

(四)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1.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坚持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 重点投向农村中小学校和薄弱学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选聘大中专毕业生和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 保证农村学校基本教学师资需求。继续做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 重点在“两区”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继续做好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 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 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 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

2.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大村级卫生所建设投入, 省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每村要建设一所标准化卫生所。抓好国债项目施工建设, 年底前完成11所县综合医院、10所妇幼保健院、2所中医院和85所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县、乡、村3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年内要达到70%以上。2008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目标, 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 确保参合率达到85%以上。同时, 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农村药品监管力度, 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

3.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实现应保尽保。今年完成新建、改扩建100所乡镇敬老院的目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22个县 (市、区)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加大各级政府对参保农民的支持力度, 年内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150万人、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的目标。

4.大力繁荣农村公共文化。

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保障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够下乡、进村、到户。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 2008年实现覆盖70%农村的目标。继续实施“万村书库”工程, 重点充实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的文化科技活动室。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倡导婚育新风, 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 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特别扶助制度。

(五) 深化农村改革, 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1.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 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 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防止和纠正强迫农民流转、通过流转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等问题, 依法制止乡村组织通过“反租倒包”等形式侵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行为。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规范征地程序、提高征地标准, 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严格农村建设用地管理, 严禁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

2.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实现形式。继续推进和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实行财政奖补制度试点, 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稳妥开展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坚决制止新债发生。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清理和化解试点工作,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 基本化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债务。

3.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加快推进试点工作, 培养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发展业务, 加大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力度, 支持邮政储蓄银行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涉农业务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深入开展信用村镇、信用户创建活动, 构建乡镇企业信用体系, 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 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2008年要开展能繁母猪、产乳奶牛、肉蛋鸡、设施蔬菜、果树等保险工作。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4.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和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 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 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权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本着“试点先行、积累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 对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商品林、一般和重点公益林以及县级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在晋城市和夏县、垣曲、沁源、隰县、灵石、清徐、方山、阳泉郊区、五寨、平鲁、灵丘、左云等一市十二县启动并完成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六) 加强分类指导, 进一步把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

2008年,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 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动工作, 进一步把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

1.重点突破。

2006年确定的1098个试点村, 要全面达到“三年发挥明显示范效应”要求, 并从中筛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命名表彰, 重点推广;2007年确定的2000个重点推进村, 要配套建设社会事业“五个一”工程, 在各方面完善提高;2008年确定的2000个重点推进村, 要抓紧搞好规划编制、发展产业和村容村貌治理。30个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县, 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县域新农村总体规划, 以县为单位连片展开、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2.面上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根本的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 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 走出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子。2008年要在全省因地制宜开展以道路通达、信息网络、科技培训、供销服务和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村”活动, 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新变化就在身边、新农村建设就在身边。

3.找准抓手。

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 内涵丰富, 任务繁重, 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长期发展规划, 也要有重点建设任务, 更要有阶段性的工作重点。结合当前工作实际,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由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一批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重点宣传推广;开展新农村建设劳动竞赛活动, 对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褒奖;以市为单位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推广企业结对帮建新农村的好经验、好典型, 倡导动员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积极探索农村社区服务,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方式;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 力争在全面推进上有较大的突破。

四、健全机制, 狠抓落实, 推进“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进农业现代化, 保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加强领导、强化机制、狠抓落实, 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以求真务实、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 推进“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也是重大原则, 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 认真履行“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 把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 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 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市、县两级主要领导要把精力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 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每人都要确定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或重点推进村作为联系点, 抓点带面。各地区、各部门要适应农业农村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 树立全局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创新工作思路, 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实效。要根据“三农”工作的变化调整充实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 发挥好协调涉农职能部门的作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加强调查研究。当前重点要关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等重大课题, 摸清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切实增强指导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二) 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

要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 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 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 并且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2008年各级财政支农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 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大幅度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大幅度增加省级财政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的支持投入。各级要明确土地补偿费、资源价款、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土地出让收入等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比例和标准, 积极探索稳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体制机制。深化支农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改革, 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县级政府以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为依据, 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 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为载体, 将各部门下达的支农资金捆绑使用, 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 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机制。

(三) 努力创新“三农”工作方式。

要善于营造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的良好氛围, 积极树立和宣传典型, 推出有时代特征的“三农”工作先进典型, 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 大张旗鼓地宣传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要善于调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现、宣传新农村建设中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先进典型, 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 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激发农民的创业潜能, 制定和运用各种激励政策和措施, 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 引导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要善于总结和运用经验。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农业农村工作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要做好改革开放30年的总结宣传工作, 认真回顾总结经验, 运用改革开放的经验指导“三农”工作, 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省委农工办要组织好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总结宣传工作。

(四)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 坚持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做法, 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创新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培训, 增加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内容, 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积极从“双强能人” (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 、优秀非党村委会主任、外出务工青年农民、农村妇女中发展党员。探索建立帮助农村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党员的工作机制, 健全并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级治理中的作用。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选拔工作, 确保把优秀大学毕业生选聘到农村基层, 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切实发挥作用,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培育和发展服务“三农”的社会组织, 鼓励农民群众自我管理, 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五) 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各级支农惠农资金的大幅增加,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自觉用中央提出的“六要六不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做到办事要公、作风要实、用人要当、为政要廉, 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财务制度, 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办法,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廉政谈话、村务党务公开和村民民主理财等制度, 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认真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诉求,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建设项目的确定、重点工程的实施中, 听取群众意见, 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 鼓励群众参与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和村内重大事项的监督, 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六) 建立完善“三农”工作督查考核机制。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奈曼旗重点加强防洪、搞旱水源、节水和人畜饮水建设, 做到把水留住, 把水用好。高标准完成孟家段水库大坝护坡工程和苇平灌区、孟家段灌区、舍力虎灌区配套建设。争取国家立项, 新建库容8000万立方米牛河水库。大搞打井配套, 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 使全旗水浇地面积达到130万亩, 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 并从根本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奈曼旗针对常年干旱的实际,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水源工程、水保治理、生态建设、牧业基础工程和3亩田建设5大重点, 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荒山荒地造林、水保治理等重点建设项目, 共完成人工造林31万亩, 封沙育林20万亩, 水保治理21万亩, 人工种草20万亩, 退牧还草70万亩, 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39.5万亩, 新修水平梯田2.5万亩, 新打配机电井868眼,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2万亩,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2万亩, 新增灌溉草库伦362处、14500亩, 新建小水库、小塘坝7座, 解决了3.4万人、1.4万头 (只) 牲畜饮水困难, 新增水浇地3.4万亩, 整修畦田172万亩。

(二) 生态建设工程

按照“生态立旗”的总体要求, 坚持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建设与管理并重, 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种树种草, 力争通过5年努力, 经济林产业形成规模, 双百万亩治沙建好框架, 小流域治理再上水平, 森林覆被率达到30%以上, 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生态保护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 该旗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前提, 以林木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为主攻方向, 加快了资源转化利用步伐。全旗林木加工企业现已发展到203家, 年生产成品和半成品板20万立方米, 初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发展的格局。同时, 该旗正在积极筹建2×12 M W林木生物质热电联产建设项目, 配套建设100万亩灌木能源林基地。目前, 项目可研已通过省级专家组论证, 正着手实施土建工程和能源林基地建设。

(三) 公路网建设工程

奈曼旗交通、通信十分方便,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国道111线贯穿旗内12个苏木乡镇, 以国道、县道为主线, 以乡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已经形成, 铁路与东北和华北地区联通, 距大沁他拉镇180公里内有赤峰机场、通辽机场。秦皇岛和大连港口距离奈曼旗较近。全旗通信总里程达到506公里, 装机总容量达到17894门, 国内国际直拨, 移动通讯实现全球漫游。

(四) 电力建设工程

加快农网改造, 切实提高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 特别是集中力量解决无电村通电问题, 实现村村通电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用电力快速发展农业, 农业的水利建设没有电能就无法正常使用。所以, 奈曼旗必须重点发展电力建设。

(五) 粮食仓储建设工程

积极争取国家扶持, 大力加强粮食仓储建设, 力争增加1.5亿公斤以上的仓储容量。围绕七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坚持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 每年都要完成一些具体项目, 使奈曼旗成为一定区域内投资的热点、建设的热点、发展的热点, 使基础设施建设年年都有新起色、新变化、新突破。

二、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但仍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地区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进程相比, 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 战略选择失当

由于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 长期没有把农业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以统筹规划和安排。第一, 最直接的是农业基础设施长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短缺运行成为一种常态。第二, 波动会降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第三, 由于资源约束, 不能同时或在短期内建成农业基础设施体系, 只能是有选择性地建设某些子项或小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 使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发挥。

(二) 投资数量不足

应该说奈曼旗为建设和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了一定数量的资本, 但是与需求量相比, 还存在巨大差额。投资数量严重不足, 过去投资欠账多, 未来投资缺口大。

(三) 投资效益低下

主要原因在于:1.产权主体不明晰, 责、权、利不统一。投资主体不负投资责任, 投资决策者既不负投资责任, 亦不享受投资利益, 投资无责任主体。2.不尊重科学, 工程项目以可批性代替可行性, 决策主观化、盲目化, 3.不尊重实情, 不量力而行, 大上大下, 许多项目变成“胡子工程”、“钓鱼工程”, 拉长了建设周期。

(四) 布局不尽合理

对于一个农业大旗来说, 农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规划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农业基础设施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如何将各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子系统有机地衔接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 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也是农业基础设施布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布局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主要表现在:1重复布局, 条块分割, 各自为政, “大而全”、“小而全”, 封闭运行。2.位置不当。3.互不关联。各种设施缺乏内在联系, 互不协调, 互不配套, 降低了基础设施的整体功能。

三、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 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认识

要彻底改变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 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确保农业在新世纪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必须提高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认识。1.农业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 而且也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和物质保障;2. 基础设施是一地区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 农业基础设施则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3. 农业基础设施同样也是社会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产业部门。

(二) 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这样一个背景下, 在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 农业中的许多重要基础设施本来就依赖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 或许就是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或许是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在农村和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延伸。单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专门化基础设施是较少的。

(三) 确定发展重点

在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 可以进一步确定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顺序和发展重点。由于资源和要素的约束, 奈曼旗要走选择性发展道路。现阶段, 奈曼旗要重点发展以下几类农业基础设施:1.农村交通运输设施。2.水利设施。3. 农村能源设施。4.农业科技和推广设施。5.农村教育设施。6.农村通信设施。

(四)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要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必须广筹资本, 增加农业投入。在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同时, 要注意降低投资成本, 缩短投资周期, 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效果, 优化投资结构, 提高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提高工程项目的技术等级水平和服务功能。此外, 根据奈曼旗人力资源比较丰富这一特点, 坚持搞好劳动积累制度。应根据群众自愿原则,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讲究实效, 按受益大小合理负担, 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意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奈曼旗现状来说, 私人力量还有限, 农业基础设施主要还是由政府和集体来提供。

摘要: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近年来积极推进科学规划、统筹建设的农业发展战略, 在农业生产尤其是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但是在很多方面和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与一些存在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尹海华.通辽市奈曼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手笔[N].通辽日报, 2006-5-24.

[2]内蒙古奈曼旗加快小城镇建设[OL].新华网, 2002-3-19.

[3]内蒙古奈曼旗沙漠上“长成”工业绿洲[OL].www.baidu.com, 2006-7-10.

[4]高振清.通辽市奈曼旗农业开发项目“阳光作业”[N].通辽日报, 2006—7-18.

[5]基于遥感、GIS的旗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内蒙古奈曼旗为例[OL].www.baidu.com.

[6]武自然.奈曼旗敢叫天地换新颜[N].通辽日报, 2006-4-7.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9

1 基本情况

扶风县位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中点, 毗邻国家杨凌农业高新产业技术示范区。辖9镇3乡185个行政村, 47万人, 农业人口42万人, 农户10.1万户, 总耕地面积5.68万公顷, 常年粮食种植面积5.53万公顷, 苹果面积0.69万公顷, 是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苹果基地县。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42.82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4 560万元, 农业总产值达到15.9亿元, 粮食总产达到29.64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3 447元。

2 建设成就

(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近年来, 扶风县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 多方增加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 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8年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结合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优质粮基地、节水灌溉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 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加大农业适用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新修U型防渗渠65km, 机电井100余眼, 新建人畜饮水工程32处。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1)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2008年投资1.2亿元, 改造省县道101km, 铺筑通村水泥路130km, 西宝北线、扶绛公路、天绛公路等8条主干道竣工通车。156个行政村通上了油路、水泥路, 农村公路建设有了较大的改观, 县乡公路主干网基本形成。 (2) 农网改造建设情况。2007年扶风县共投入资金46.98万元。共建设 (改造) 35KV线路47.31km, 35KV变电所5座;110KV变电所1座, 110KV线路34.33km;10KV线路33条, 总长975.05km, 10KV配电变压器共1692台, 改造用电户数7.9万户。农村电网改造后, 大大提高了供电安全性, 保证提供正常电压质量。 (3)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 扶风县加大了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有力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教育方面, 2007年全年普通中学招生8974人, 在校生28 507人, 全县普通中学23所, 小学201所。全县累计投入危盖改资金555万元, 维修扩建校舍8126m2, 改扩建校舍23 474m2, 新建校舍3 268m2, 改造学校9所, 撤并规模小的学校3所, 全县新建民办学校4所, 农村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4%, 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2所, 床位1 192张, 卫生技术人员1 211人。文化方面, 全县开通有线电视的村101个, 村村通网络覆盖率达到80%以上。 (4) 农村能源建设情况。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将农村沼气开发利用作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技术, 全县沼气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累计建设沼气池8 000多口, 分布在11个乡镇65个村,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1)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不足, 投资渠道单一。由于国家和省级财政每年投入到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有限, 扶风县财政困难, 农民收入低下, 拿不出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导致多年来扶风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北部旱作区农田灌溉设施不配套, 灌溉设施仍有空白, 遇有干旱大气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旱减产, 特别是遇严重干旱年份, 因无水浇灌导致大范围农作物枯死。一批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灌溉站, 因缺少资金维修和更新设备, 多年带病运行。 (2) 由于部分地区地下浅层水受到污染, 一部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3) 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检验等农业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健全。乡镇机构改革后, 部分农业科技人员被分流下岗, 乡镇没有真正的农业综合服务站, 由于农业科技人员少, 不能很好地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作用。 (4) 部分县乡公路路面毁坏严重, 缺乏资金维修和改造, 已建成的乡村公路因投资少, 设计标准低, 抗灾能力差, 且无公路养护机构和养护经费, 使用年限较短。

(2) 地方财力不足, 制约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 扶风县地方财政总收入低, 大部分依靠上级转移支付, 县上除发工资和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外, 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政策性投资项目, 由于地方不能按要求配套资金, 造成大部分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3)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不合理。国家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投入较多, 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少, 对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少, 对农村交通、文教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也远远不足。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 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影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4) 税费改革后, “一事一议”难以充分执行, 致使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资、投劳不足。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采取“一事一议”筹劳筹资, 在改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配套农村道路等各项公益事业建设。但从全县的具体执行情况来看, 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 农村“一事一议”的实施主要靠当地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一些政策和上级下达的有关文件精神, 在实际执行中缺乏操作性。部分农村两委班子缺乏凝聚力, 进取心不强, 对兴办公益事业不关心, 认为村民会议难开, 不积极主动宣传和贯彻“一事一议”政策;上级政府的指导、服务不到位, 只求减轻农民负担, 却忽视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的投入。 (2) 农村问题错综复杂, 农民参与“一事一议”的积极性不高, 民主意识不强。外出打工的农民较多, 对兴办公益事业不感兴趣, 以至于村民大会召集不起来或参加人数比例太低, 形不成决议。 (3) 部分农民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应该为农民做的事情, 税费改革后换一个“一事一议”的提法, 实质还是向农民要钱。

(5) 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中, 由于部门多头管理, 造成部分项目投资分散, 或出现各部门管理实施的项目在同一区域内互相交叉、重复建设等问题, 给项目建设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影响部分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6) 农民的农田小而分散, 加之外出打工人员较多, 大部分农民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给今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

4 主要做法

(1) 改革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和经营权。 (1) 明晰所有权, 搞活经营权, 放开建设权。盘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量资产, 实行“谁投入、谁经营、谁受益、谁管护”, 调动农民管理、使用、养护积极性, 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年限。 (2) 分离农村基础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将部分小型机电灌溉站承包给有责任心的村级干部或农民经营, 县水利部门与经营者签订合同, 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将水利工程管理使用权、经营权及抗旱、养护等责任落实到灌溉站经营者头上, 实现有人管站、有水灌溉、有钱养护, 确保机电灌溉站良性运行, 充分发挥作用。

(2) 多渠道筹措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公路建设, 制定了“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与工程建设目标, 把省部通达项目、以工代赈项目、扶贫项目以及乡镇、社会个人筹集的资金捆绑在一起, 统一使用, 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3)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实行“五统一、五把关”的管理模式, “五统一”即统一规划审批, 统一勘探设计, 统一招标、监理, 统一资金管理, 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五把关”即实行严把施工队伍关, 严把建材购买关, 严把施工质量关, 严把竣工验收关, 严把决算审计关。

5 政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一村一品”、旱作农业、优质粮基地、苹果基地、畜牧养殖小区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 调高乡村公路设计标准和补助标准, 逐步减少地方配套, 直至取消。继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改造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文化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几年内再上一个新台阶, 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整合各类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资金, 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建议今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由计划部门统一上报审批、统一下达投资计划、统一管理、监督、验收, 行业主管部门具体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养护, 计划部门与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管理与使用, 以避免项目分散建设, 重复建设等问题。

(3) 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直接关系农业科技进步, 对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 指导服务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建议上级增加经费投入, 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扶持力度, 支持农业大县建立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 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4) 建立农业和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养护机构, 定编定员, 养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尽量安置乡镇依法清退的社办人员, 尤其是农机、农技人员, 解决这部分人长期上访的问题。

(5) 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管理使用的能力。充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 培养有文化、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 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真正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工程。

(6) 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在于加强组织和领导, 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要把此项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 真正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参考文献

[1]张淑华.促进新农村建设之我见[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7) :21-22.

[2]王小京.对我国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几点建议[J].陕西综合经济, 2008 (3) :41-42.

[3]王艳红.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工程机械发展的契机[J].农业机械, 2008 (32) :2.

[4]周小庆.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J].达州新论, 2006 (3) :26-28.

[5]施孝忠.我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 2009 (7) :157-158.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10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逐年提高,市场和社会也在不断变革,与此同时,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逐渐体现出来。在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我国对于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果要实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农田的水利建设水平。[1]就我国农业目前的现状来说,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比如说我国农村水利的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存在着滞后性、农业的基础不够雄厚、一些地方没有较好的条件来抵抗不确定的自然因素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一定要做好水利的基础建设,建立好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加强便民服务的建设和管理,为群众提供公开、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同时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二)能够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在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农村人口需要从农村脱离出来,进入到城市之中工作,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的农村人没有参与耕地活动,所以现在我国要调整目前的农业结构,实施以“承包、租赁、拍卖及股份合作”、“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等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改革,提高农业生产力。[2]想要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以及提高粮食的生产力,而水利建设是实现这两项内容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基础建设,能够间接推动我国调整农业结构。

(三)能够刺激农村消费,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做好水利的基础建设,能够保障我国农村的基础建设工作。受到收益的影响,民间资本对于农田水利的投资极其有限,农户的自有资金又全部投入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这也使农村经济陷入不利的经费缺口不断加大的恶性循环。搞好水利和农业发展,可有效促进农村消费,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投资和开展自我服务,扩大内需,增强投资,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二、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视程度,要善于总结经验,把握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明确职能分工,促进工程的维护与运行工作。如果水利工程是农民自主开办的,那么需要政府去进行核查,通过之后给予有效的证件;[3]如果是存在盈利性的水利工程,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引进有效的管理机制,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实现有效的运行,对于国家相关的政策补贴,可以由相应的部门进行保管。政府谨慎科学地评估现有的公益性质的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拥有产权的工程,给予业主一定的资金回报,让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工作。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实现单位的改革和更新,要结合实现的工作情况,清减一些完全没有职业素养的在岗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同时要实行激励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工作效率,加强整个水利工程的管理,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宣传。

水利事业的建设发展中,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水利建设,已经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和供水体系,为国家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水利建设,能够便利农作物的灌溉,促进农作物的良好生长,让农民在秋天得到丰收,最终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让农民更加珍惜和爱护水利建设工程,以此往复,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不过在调整农业结构时,没有完善农业的基础建设,比如说灌溉技术存在着滞后性、管理水平较差等,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加强了用水总量,使得水资源被严重浪费,加强水资源用量,但是对最终的农业产量并没有促进作用,所以,要向农民大力宣传节水灌溉的意识,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水利建设的积极发展。第一,因为管道式喷灌有着方便管理、投资较少的优势存在,所以在灌溉旱田的时候,可以运用这一喷灌方式,来进行灌溉,节约水资源;第二,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对的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反复利用;第三,要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活动,让当地的农民树立起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推广,才能够提高灌溉效果,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三)完善水利人才建设。

当前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推广方面存在人才急缺的现状。要快速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短期的培训快速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二是增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健全管理网络,推动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主体明确的改革,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创建产权明晰的农村水利社会化管理体制,在申报程序、建设地点及规模投资等方面做好审批实施,严格资质证制度、施工准入证制度并实行严格的建设监理制度,做好技术人员在现场的勘查和指导工作,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新工艺和新材料、新方法真正应用到农田水利的建设中,以保障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为了保障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农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善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宣传节水灌溉意识,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推广,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爱护水利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我国农村的全面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凌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用水效率的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68~69,190

[2]张京杰.试论齐河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4,16:217~217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11

今年国家安排我省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4亿元,省级财政安排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资金1.1亿元。补贴范围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及农(林)场,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机具种类包括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12大类48个小类200个品目。

据悉,今年的机具补贴标准仍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定额补贴按不超过本省市场平均价格30%测算,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最高补贴额为12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最高补贴额为 20万元。

今年我省将继续在30个产粮大县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重点突破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投入省级财政资金对水稻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玉米免耕播种机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实施定额累加补贴,累加补贴比例总体上达到45%左右。

农业基础实施建设 篇12

一、现代农业解读

一提到“农业”, 不少人脑海里就浮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 这只是传统农业的标准相。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 规模小、效率低、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 就是人们说的小农经济。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 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 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 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 是一种大农业。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 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农业, 靠的是高科技投入。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 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 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耕作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像我国超级稻育种技术的新突破, 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跨越。新技术的应用, 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的依靠资源, 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现代农业, 闯的是大市场之路。现代农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之中, 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农业, 搞的是多功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农业已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 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了。如通过开发各类农业资源, 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 农业开始承担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 由此形成生态保护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型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态。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立足国情,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不同, 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有所不同。主要有: (1) 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这些国家凭借现代工业优势, 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畜力, 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 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如美国、加拿大。 (2)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利用科技进步, 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如荷兰、日本。 (3) 劳动力比较适中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又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 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都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 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 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但要清醒地看到, 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还没有摆脱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土里刨食”为标志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阔、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充分、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而文化素质较低和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现实, 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要借鉴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研究巴西等国家历史上大量农民进城带来的问题, 既不能走美国大规模土地经营的道路, 也不具备日本高额补贴的条件, 但我们必须进一步利用当前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 改造传统农业。要避免一些国家忽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所走的弯路, 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还可借鉴荷兰和以色列等人均农业资源少但农业效益较高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从我国国情出发, 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更好地结合起来, 提高农业产量、效益和竞争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 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性要求, 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对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农”情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当前, 我国正处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阶段, 同过去相比, 我国城乡居民除口粮外, 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明显增加。同时,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2006年底, 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 人均仅1.4亩;淡水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仅为2100立方米左右, 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 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2006年, 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 占总面积的46.41%, 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依上述情况,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就必须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根据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形势,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实现国家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完善和加强农产品宏观调控,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增加供给量, 同时搞好粮食市场调控;四是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五是改革和完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继续推进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 完善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程序和管理办法,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 从我国国情出发, 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建设机制和模式, 把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拓宽投入渠道, 加强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 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变持久地发挥应有的效益。

从国情出发,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的思路和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发展农业,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务是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广开农民增收渠道,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 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如何推动我国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六用”, 即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实际上为现代农业建设指出了具体路径。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理念等手段对各个环节、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才能真正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应立足于国情,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方式,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上一篇:增韧树脂下一篇:老年三支病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