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2024-07-23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通用11篇)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篇1

关于印发陕西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及杨凌示范区农业局,厅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农业部《全国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要求,提高农业科技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省农业厅决定今冬开始在全省范围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到社、入户、驻园。为确保大培训行动扎实推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紧紧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着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抓住冬春有利时机,积极组织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大培训的工作格局,在全省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工作原则

(一)注重实效

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农村管理与社会事业发展,根据农民培训需求,选聘相关专业中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热心农民培训的科技人员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养能人组成讲师团。以农业科技推广的物化平台和虚拟平台为载体,采取现场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入户指导与集中办班相结合、传统培训与现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快捷快速传递给农民,做到重点产业普及到人,重点技术深入到户,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二)广泛参与

省、市、县纵向一体、部门间横向联动,广泛发动省农业干部学校、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技服务体系、农业大专院校研究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以农技员和职业农民培训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密切专家、培训教师、农技人员与广大农户的对接互动,形成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大培训格局。

(三)构建机制

各市要注意探索和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为今后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打好基础。通过科学部署,探索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大培训机制;发挥市、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构建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依托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培训反馈机制;整合项目资源,形成大培训稳定投入机制。

三、目标任务

认真落实农业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提出的目标任务,重点制定好一份实施方案,组织好一场启动活动,落实好4方面的培训。全省每年农业科技大培训期间,开展农技人员培训3.5万人,职业农民培训2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0万人次。

四、培训方式和内容

根据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依托现有各类项目资源,重点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节本增效技术、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等内容,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一)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重点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高产创建示范县等项目,按照农业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大纲》要求,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不同需求,分地域、分类开展集中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技能和服务水平。培训的农技员包括省市县3级农技员2.8万人,赢利性和非赢利性农技人员0.2万人,共3万人。重点开展青年骨干农技员学历、农技师资、骨干农技员、普通农技员、非农专业农技人员和特岗农技人员等6个层次的人员培训,人均轮训1次。按照“532”培训机制(即省市县分级培训比例为5:3:2),省、市、县三级培训机构每年培训人员分别为7000人、10000人、13000人。

(二)职业农民培训

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机购置补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农业重大工程项目,采取集中办班、现场实训、工学交替等方式,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农村带头人等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内容和模式,在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就业等环节上抓实做细,切实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培训职业农民20万人,带动社会教育资源培养80万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2012年共培训职业农民5万人,带动社会教育资源培养15万人。

(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依托“一村一品”、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项目工程,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中心任务,针对各地农业产业特色和农民生产需求,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实地观摩交流和田间办班等方式,重点培养经营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特长的生产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提高他们的科技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培养造就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2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60万人,使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1-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大幅增加,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陕南、陕北地区人才加速成长。2012年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万人。

(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结合各级各类农业项目,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田间学校、入户指导、远程技术服务、发放光盘、明白纸、农村“大喇叭”等多样灵活的方式,逐村逐户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快捷有效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传递给农民,提高其科学生产水平和从业能力,增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干劲。2012年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0万人次,大范围普及农业科技。

(五)认定一批实训基地

转变农业科技培训方式,采取产、学、训相融合的方式,以培养受训学员实际操作技能为目的,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在全省范围内认定300个陕西省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其中认定省级实训基地50家,市级实训基地110,县级实训基地140个。实训基地主要分为农技员培训和农民培训,认定范围为具备一定培训条件和师资的产业强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场、现代农业园区等,增强受训者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活动进度安排 全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由2011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底结束,为期一年。活动共分3个阶段:

1、宣传启动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

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启动仪式,下发《全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0月

按照《全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大培训活动。具体可分9个层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万人;

各级农技推广体系在农时组织农民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培训,培训农民30万人次;

陕西省农业干部培训学校培训农技员6000人,榆林市、汉中市农业干部培训各培训农技员2000人;

各级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培训指导10000场次,培训农民100万人次; 各级农业机械化体系培训指导10000场次,培训农机手13万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共培训农民2万人次;

9个陕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技术培训200多场次,培训人员2万人次; 陕西省农业专家服务团培训农民技术员1万人次,培训农民3万人次;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培训农民30万人次。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总结全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的经验和模式,表彰奖励活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省农业厅成立陕西省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农业厅分管厅长担任,副组长由厅科教处、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同志担任,协调领导小组成员由省农机局、省果业局、省农技推广总站、省种子站、省植保站、省土肥站、省园艺站、省环保站、省农业信息中心、省农广校、省杂志社、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农干校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各市也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制定大培训实施方案,举办大培训标志性活动,负责大培训方案的组织实施。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机械化学校、农技推广单位、农科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都要全面参与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二)整合资源,增强合力

各市要统筹利用各方资源,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阳光工程、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形成“体系、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督查,落实任务

各市要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抓好科技大培训的每一个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有声音、有特色、有影响。要及时掌握全市培训工作进展,了解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并取得实效。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大张旗鼓地宣传大培训行动。各市要确定专人负责培训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充分挖掘和宣传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典型事迹,扩大科技大培训行动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总结表彰,探索机制

省厅将在此次大培训结束时,全面总结全省科技大培训工作的经验成效。各市要在开展好科技大培训活动的基础上,于2012年5月10日前总结全市科技大培训的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并将总结材料上报省农业厅科教处。同时,要积极探索培训激励政策,鼓励各级、各单位对在科技大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培训成绩突出的单位在今后的项目安排中给予重点支持,对长期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大培训的教学、科研、推广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或评奖时给予优先考虑。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篇2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紧紧围绕我国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总体为目标,按照促进农民增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原则,加大农民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在高效农业中的创业技能和就业空间,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我们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中对新型农民培训有以下几大转变。

一、农民定义的转变

传统的农民是农夫,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是一种典型的自然产品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昔日的农夫变成了集体经济式生产队成员乃至公社社员,然而,他们的劳动产品依然不是商品,是计划产品。所谓卖公粮,交余粮,剩下的是口粮。这个时期的农民依然是一个农夫,从自然产品经济转变为计划产品经济,这样从个体农夫转变为集体农夫。新型农民有别于传统农民,新型农民是综合各种要素的新生产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而农商是一个新的范畴,它是现代农民的经济学意义表述。农商反映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又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

二、培训农民意识的转变

农民培训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政府的实事工程。但目前农民参加培训的意识不强,有的则是信息不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有的农业技术培训班需要有关组织部门上门沟通、协调几次才肯来。为此,必须加强宣传与发动,特别要加大实例、实证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外出在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讲解新技术、新观念, 不断拓宽农民视野, 转变其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农民在培训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三、培训对象的转变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告村组推荐,择优选拔、张榜公示的民主形式进行学员选拔,由以前的单一以种地为生,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群众转变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主要以种养殖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民经济人、村组干部或外出打工返乡人员。

四、培训内容的转变

过去的农业科技培训在内容上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即多常规农业生产技术少高效特色经作种植技术内容、多产中技术指导少产前引导和产后服务技术内容、多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少农业法制培训。解决“三多三少”问题, 必须转变培训内容。开展农民培训意愿调查,了解农民培训需求,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是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培训内容改为设施果菜园艺、产业种植管理技术、水产品养殖技术、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培训,沼气安装使用技术、职业技能和就业常识培训,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劳动安全等综合性知识培训,重点培训无公害蔬菜种植。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抓农业科技培训, 加重高效、特色经作种植技术的比重, 大力推广生态防虫、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清洁型、节约型生产技术,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居家清洁化、发展高效化, 推进农业持续发展。通过帮助农民解读国家政策、分析农产品营销市场、制定种植计划等方式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改变守旧的经营理念, 逐步为农民建起“面向市场, 产销对接”的生产经营机制。加强产后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突出分级、包装、贮藏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 强化农民商品意识。加强对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意识培训, 增强自我维权、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农业环境保护观念。

五、培训方式的转变

过去的农业科技培训墨守于集中授课、办点示范、发放明白纸、学习资料等老套路, 这些培训方式覆盖面窄、传递速度慢, 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需要, 培训方式应转变为依托农民田间学校、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广校、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民培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根据农民意愿,外聘专家教授,内聘技术骨干,采取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搞培训实行市、乡、村三级培训。

1. 县乡村三级面授辅导培训。

骋请各大院校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老师对农业技术人员,畜牧人员、科技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等在县里进行培训,再由这些人组成乡镇级的成人老师,在各村选拔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员或懂一些技术的农民到乡镇成人学校培训。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咨询等形式向农民提供综合性服务。根据农民从事产业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系统培训,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培训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是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载体,这些人员经考试合格后,作为各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户、示范户、和龙头大户,互学促帮、信息共享和农村能人的示范带动, 完成对周边农民的“辐射”培训, 以村为单位,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以辐射作用带动全村农民致富。

2. 网络培训

当前是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 要充分运用这一发展成果为农业科技教育服务, 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发展电化教学, 为农业科技服务, 如创办农作物病虫防治简报、土壤墒情简报、专家热线坐诊、创办“农民致富经”农技“110”栏目等。利用PPT教学,针对农民急需的内容作成课件,画面清晰、形象,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化的立体式的直观教学,农民容易接受。另外加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 培训农民上网技术, 引领农民闯市场、促销售。

六、培训机制的转变

以往的农民培训一般都没有很好地考虑农民的需求和愿望, 多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命令式培训, 这种培训机制因死板、教条,收效甚微。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转变机制。要围绕农民需求和致富愿望开展“订单式”培训。有针对性开展农技进村入户活动、科技书屋, 不断适应农民对科技需求的差异性, 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农村外输劳力转移培训是当前新型农民培训的一个重点, 围绕农村劳力外输, 要推进“企校对接”式培训, 加快外输就业基地建设, 提升就业能力, 加强就业引导。另外在培训形式上要丰富培训形式,在游戏中寓教于乐, 小游戏中懂得大道理。多让农民参与一些团队建设,增强凝聚力。以歌舞、块板、手机彩铃、挂历等形式宣传政策、传播农业技术。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着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抓住冬春有利时机,结合送教下乡、“农民读书月”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快捷高效传播农业技术,积极组织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发挥大培训的“双联”作用

上联科研院所和专家技术,下联农村基层和广大农民,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承接和传向农村,把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请到农民中间去,实现专家进村、技术落地、农民受益。

(二)坚持发挥广谱性培训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科技明白纸等手段,重点围绕冬季农业生产和春耕备耕,结合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普及先进实用技术。

(三)坚持发挥专业农民培训的主体作用

将承担的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创业培训、绿色证书等工程项目任务,与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紧密结合,用工程项目推动农业科技大培训,用大培训促进工程项目提质增效。

(四)坚持发挥农民职业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利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时机,深入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大力推进送教下乡,把农民职业教育办进农村、办进合作社、办进农业企业,把理论教学和实用技术培训紧密衔接,吸引更多农民参加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三、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农业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提出的目标任务,重点继续办好“空中课堂”、“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三大课堂,深化“农民读书月”活动。每年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期间,开展有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1500万人次,阳光工程等项目提质增效培训55万人,农民职业教育在校学员生产技能专项培训3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2万人。

(一)办好“空中课堂”

通过卫星远程教育网络,结合“农广在线”互联网络平台,举办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大讲堂、现代农业科技大讲堂、农耕文化大讲堂;充分发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农业生产经营》等栏目,以及各级农广校在地方电台、电视台开办的相关栏目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

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大讲堂,每月举办1次,重点面向基层农技人员。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支撑,粮棉油高产优质及防灾稳产技术,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创建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畜牧、水产标准园建设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指导,以及农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农民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等。

现代农业科技大讲堂,每月举办1次,重点面向农业系统干部、农技人员、农业企业人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种业科技、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畜禽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

农耕文化大讲堂,每月举办1次,面向社会广泛宣传。主要内容包括,农耕文化与农业文明、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农耕文化与农业功能拓展、休闲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等。

(二)办好“村头课堂”

深入推进培训教师、媒体资源和人才培养“三进村”行动,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之冬、科技大集等活动结合,把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中专学历教育等各种班次办到村头、办到农民身边,方便农民群众就地就近接受培训。“村头课堂”要紧密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学习意愿,紧密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区域生产特点,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周密安排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重点加强冬闲田开发利用、冬春鲜活农产品生产供应、冬春防灾减灾及疫病防控、春播春管等技术培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办好“田间课堂”

组织培训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组织农民到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养殖场、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教学、现场培训和实操训练。在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中,注意发现和培植“土专家”、“田秀才”和学科技、用科技带头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把“田间课堂”留下来、固定住。

(四)深入开展“农民读书月”活动

推广“农民读书月”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与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结合,引导农民“读一本好书、学一门技术”。以“农民读书月”活动为平台,开展专家讲座、品种推介、技术培训等;以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为载体,开展读书演讲、推荐优秀读物、建立农民读书会等,实现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与“农民读书月”活动互促共进。

四、工作要求

(一)因地制宜定计划

各级农广校要深入调研,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把握产业发展要求,摸准农民培训需求,分年度制定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纳入当地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总体方案中。请各省(市、区)农广校于每年年底前向中央农广校报送年度工作方案。

(二)集中动员促行动

每年12月,中央农广校组织召开卫星视频会议,启动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各级农广校要同时安排本地的启动会或现场培训会,做到同步启动、上下联动、迅速行动。

(三)明确责任抓落实

各级农广校要加强组织协调,整合有关力量和资源,形成大培训工作合力;要明确责任要求,建立考评机制和办法,把各项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大培训万村联系点”制度,中央农广校在每个省(区、市)确定1个大培训联系村,各省级农广校在每个地(市、州)确定1个大培训联系村,各地(市、州)农广校在每个县(市、区)确定1个大培训联系村,各县(市、区)农广校按照产业布局或培训班次确定一批大培训联系村,使大培训联系村总数达到1万个。

(四)加强宣传造氛围

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需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农广校要积极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开展经常宣传、做好集中报导。中央农广校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农民科技培训》杂志,开设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专题专栏。会同各地农广校组织开展“大培训记者百村行”活动,形成《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百村调查手记》。

(五)深入总结建机制

各级农广校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组织方式、培训模式和绩效考核办法,认真总结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建立大培训长效机制。每年大培训行动结束后,各级农广校要将基本情况、标志性活动、培训内容、培训人次及主要成效等,形成书面总结报告逐级报送。

农业技术培训方案 篇4

一、培训目标

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发展、改革创新、结构调整为重点安排培训内容,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掌握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现代农业科技新知识新方法,切实提高开展科研和推广工作的能力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训对象

各省(区、市)、地(市)、县(市)、乡(镇)农业事业单位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各农业科研院(所)以及部属各单位的农业科技人员。

三、培训形式

通过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在北京的演播室授课,以卫星网、互联网同步直播的方式传送到全国各省(区、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和农垦系统近1000个卫星远端接收站,各接收站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本地相关人员集中参加培训。

没有卫星远端接收站的地区,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科院(所)组织人员通过农业部网站“农科讲堂”栏目或农广在线网站“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专题参加网上培训。

四、培训时间

20xx年4-12月,共举办20期培训班,每期培训班具体时间和培训内容将提前两周在农业部网站和中国农业人才网公布,培训课程安排详见附件。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的重要意义,根据每期培训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及时就近参加集中培训,积极动员农业科技人员参加网上培训。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全省的.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组织协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精心组织,强化服务保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当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垦系统农场做好卫星站点设备调试和组织服务,保证培训顺利开展。

(三)强化管理,严格监督考核。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培训的管理考核,指派专人负责培训的跟踪服务,如实记载参训人员出勤情况,并将参训时间计入继续教育学时数。

泾川县冬春渔业科技培训方案 篇5

为了提升我县渔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加快高效养殖技术、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进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推进渔业现代化发展,根据农牧局泾农牧发(2013)1号文件《关于印发2012-2013年度泾川县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如下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的提升全县水产科技推广、技术服务、病害防治、渔业科技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养殖,全面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

二、培训对象

健康养殖示范场工作人员、水产龙头企业工作人员,水产经营商从业人员、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人员、水产品质量检测人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和检验检疫人员、水产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养殖户。

三、培训方式

由泾川县渔业工作站组织,成立培训工作小组,由站长亲自领导,统一安排,按照培训任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主要采用“以会代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展开培训,发放培训资料,建立技术咨询协作组。

四、培训内容

水生动物病害防治,高效养殖模式、技术、品种,重点培训科学用药、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技术。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篇6

为满足学生会宣传部发展需要,培养学生会换届发展的新生力量与后备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执行的学生工作团队,使学生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校园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活力和较强的生命力,特制定本方案。

培训目的:本方案属于新成员工作制度之一,在于帮助新成员较快,较好,较严格完成上级部署的工作,能尽快融入学生会集体,树立为同学服务的良好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为胜任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培训主题:在各部门分开培训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位新成员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获得更高的专业知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内容:

策划组:相应的应用文书写方法,工作总结、活动策划、工作方案;必要的网络技能;摄影知识

海报组:海报书写方法,海报排版工作,海报素材搜集

绘画组:基本绘画方法,色彩运用,模块处理,绘画素材搜集 后勤组:物品管理方法,人员安排制度,信息传达与搜集 培训时间:

1-2个月,每周至少一次。

培训对象:

策划组:全体干事,宣传部新成员,科协宣传部成员

海报组:海报组新干事

绘画组:绘画组新干事

后勤组:后勤组新干事

培训要求:

1.不可迟到、早退,不得请事假(特殊情况除外),擅自缺席,视为自动离职。

2.进入培训场所,禁止吸烟,不得吃东西,不可大声喧哗。

3.培训时要保持安静,不可窃窃私语,注意力要集中。

4.培训时应认真听课,作好笔记,不得做与培训无关。

双辽市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探讨 篇7

1 双辽市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特点

1.1 区域开发促进科技培训工作开展

进行区域开发, 打造特色经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区域开发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有利于实现规模化效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双辽市区域开发取得了较大成效。如国家级粮食自给工程, “旱作节水灌溉”等项目区的建设等。以区域开发为契机, 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促进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开展。

1.2 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科技培训工作有了新内容

双辽市在过去主要种植玉米、水稻, 科技培训工作主要围绕这两大作物开展。近年来,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被引进, 对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3 农技推广站的经营状况与培训工作紧密联系

农技推广站的经营状况越好, 培训工作效果越好。如双辽市柳条农业站, 通过开现场会等多种培训方法, 仅1年就推广使用水稻育苗钵盘10万张, 推广作用背负式机械抛秧机近20台, 使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栽培这一水稻种植史上革命性的新技术在柳条乡得到应用。也使农民更加了解农业站, 信任农业站, 使农业站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

2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要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

实际工作中, 部分县、乡 (镇) 不重视农技推广工作, 对培训工作认识不深入, 对培训工作投资较少, 但上报成绩时却夸大培训工作量。实际上, 培训工作开展的效果与新项目落实、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等密不可分。新项目未落实, 新技术、新品种未推广, 农技培训工作的效果不好。

2.2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滞后, 缺乏推广培训的长效机制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没有稳定的支持途径, 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在示范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农户培养等方面无法持续, 难以满足农民对现场示范指导和适时技术咨询等直接有效推广方式的要求。

2.3 要切实加强科技人员素质, 提高科技培训的质量

近几年, 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 进步很大, 内部的岗位练兵工作常抓不懈, 科技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较大。但也应看到, 有部分科技人员的素质仍然没达到要求, 在实际指导中难免出现失误甚至错误。不但造成经济损失, 还会造成社会影响, 使以后的培训工作很难开展。

2.4 盲目引入新品种, 科技培训举步维艰

在市场大潮中, 信息繁多, 不少农民甚至部分基层领导对某些市场信息出现误解, 盲目引种一些新品种, 上马一些新项目, 常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出现这种情况时, 不但科技推广工作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而且还对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造成了负面效果, 降低农技推广部门在农村的信誉, 导致农民对农技推广产生不同程度地逆反心理, 不利于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农业技术服务与农民素质提高结合不够密切

农业技术培训的主体是农民, 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 才能提高技术培训的效果。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尤其面对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少, 种地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不高, 年龄偏大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现实, 对技术推广与素质提高同步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1,2]。

3 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措施

3.1 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宣传力度

在实际生产中, 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低, 总是沿用已有的生产技术。为了顺利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要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宣传农技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农民群众熟悉和了解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目的、服务方式等相关内容[3,4]。

3.2 进一步实现培训工作的多元化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要改变授课方式和时间。要充分对培训群众的知识水平、接受特点进行了解,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授课时间要进行合理安排, 既要避免培训不及时造成的损失, 又要避免因培训和使用技术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农民对技术遗忘的现象。

3.3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效果好坏。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技术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凤君.农业科技培训实现农业增效增收——吉林省白城市老科协制定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实施方案[J].今日科苑, 2012 (7) :54-56.

[2]梅河口市农业局.梅河口市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掀起高潮[J].吉林农业, 2012 (3) :18.

[3]红旗农场科技培训促备耕[J].吉林农业, 2012 (3) :5.

农业科技培训的方法和技巧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訓;方法;流程;授课

中图分类号: F324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2-0506-02[HS][HT9SS]

收稿日期:2014-09-04

作者简介:杨建春(1966—,男,江苏扬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E-mail:183947880@qqcom。

科学技术对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离不开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将农作物栽培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第一生产力[1]。本文总结了农业科技培训的主要方法、流程、技巧,以期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提高科技培训效率。

1提前调查培训对象的情况

要想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必须做好课前调研工作。有些培训工作,时间安排紧,专家一到目的地直接走上讲台;有些培训工作,老师懒于去田间棚舍,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讲课内容凭想象,注重形式,忽略效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培训人员最好提前到达培训地,同农户沟通,到田头、农场调研情况,了解培训对象现有技术水平和技术需求、年龄构成、文化层次。现场采集实物标本,拍摄图片影像。预先发现问题,并与农户交流,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等。

2确定培训主题、内容

通过提前调研,了解当地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决定培训内容。有的培训内容是按照项目要求,如新品种推广,培训人员主要讲解新品种生产性状、栽培技术、适应区域等;有的培训内容只是大概范围,如在讲解水稻病虫害防治时,培训专家应根据当地病虫害流行情况,侧重讲解典型病害,有针对性和时间性。2014年秋季长江下游地区多雨寡照,在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应注重讲解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

3培训准备

31材料收集

确定培训主题后,围绕主题收集相关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选择题材要丰富,从多视角说明讲授内容,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有试验,也有对照,等。尽量利用提前调研收集的当地资料题材,更有针对性、真实性、亲和性。

32相关知识整理

培训是授课老师对相关知识的一次梳理,也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授课老师要认真整理相关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病原、土质、地域等,知识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必须切合实情,立足实际。农业科技源自田间地头,也发展于田间地头,最终服务于田间地头。每次科技培训,都是对授课老师农业技术的检验,也是接触实践的机会。授课老师要重视每次培训,围绕培训内容,充分准备须要传授的相关技术,多查资料,多验证,未成熟的技术不推广,有争议的方法不宣传。对农户负责,对职业负责。

33演示文稿制作

演示文稿制作是授课培训的核心部分,所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信息通过Powerpoint软件展现出来,好的演示文稿对培训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Powerpoint课件制作原则:层次清楚、文字简练、图文并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重点注意幻灯片文字大小适宜,确保教室后排人员能看清楚。单张幻灯片文字不宜太多,以提纲、概念性内容为主。

34培训会场布置

农业科技培训地点多数在村级会议室,培训前一定要检查会场准备情况,满足培训基本条件。前台要有投影用白墙或白幕,电源插座满足投影仪和电脑使用,桌椅要干净整洁,高温季节备有茶水等。

4授课

41对授课人的要求

[JP2]农业科技培训面对的学员是农民,培训老师穿着应简单朴素。授课老师随时准备被农户邀请到田头、鸡舍看苗情、病情。授课老师应当站立授课,一是把自己饱满的激情传递给听课者,二是能够随时观览全局,把握学员的反应。授课老师主动将手机关闭或设置为“无声”,讲课过程中尽量不接电话。

42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虽然靠自觉,但授课老师的把控很重要。开课前,授课老师应当要求学员关闭手机或设置为“无声”,培训时学员不得私自讲话、议论。如果有人讲话,培训老师可以提醒不要议论,有不明白的即时提问解答。如果因为授课内容不适用导致课堂讲话多,则是授课老师的责任,前期工作没做好。

43授课技巧

431忌照本宣读

培训以讲解为主,而不是宣读讲义。除重点概念内容讲读外,忌讳一字不落、从头到底读幻灯片内容,以读代讲。建议重点讲解概念含义,解释图片内容,补充实例等。

432语言通俗易懂

根据培训对象年龄、文化层次,决定培训内容难易程度,对农户尽量用通俗语言,少用专业术语,少讲原理、病理。用农民常用的计量单位,如面积用亩、质量用斤表示等。

433内容紧跟形势

授课内容要不断更新,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事例、病例也要及时刷新,列举当地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授课老师讲课时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时事评述,尤其是农业方面,增加一些幽默语言描述,这样更能增加听者的兴趣。

434培训形式多样性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偏重理论学习、方法总结的可用多媒体教室培训;偏重实践操作的可走出教室,去田间地头观摩学习;也可带实物样品到教室一起认识和鉴别。如小麦后期难以除去的杂草看麦娘、菵草,采集实物样本,再讲解控制方法,农户容易看明白,印象深,记得牢。

435互动交流

培训过程中,随时欢迎农户提出问题和异议。授课老师通过分析某个农户的方法或现况,以此为案例分析其优缺点、改进措施。授课结束前预留一定时间给学员提问交流,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回答,个别问题在课后解答。互动交流有助于老师了解农户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加深农户对培训技术的理解。

5培训的变化和发展

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要,培训对象不仅是小农户,而且扩大到家庭农场主、种田专业户。培训内容也不仅是生产中的农业实用技术,还须向产前良种、良畜,产后贮藏、加工等技术延伸,还要了解新农机、新农资、金融保险、市场营销等综合技术[7-8]。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农业科技培训发展的需要。

[HS2][HT85H]参考文献:[HT8SS]

[1][(#]董子梅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的讲课技巧[J] 现代农业,2008(12:112

[2]孙国梁,赵邦宏,唐婷婷 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2:217-220

[3]徐胜,周建涛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的特点与形式[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0:12207-12208,12236

[4]李海舰 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201-204

[5]徐文华,周汝琴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413-415

[6]孔有利加强科技服务宣传拓宽科技服务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17-18

[7]丁彦,周清明 国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探析[J] 世界农业,2013(1:28-31

农业科技培训有感 篇9

神山农技中心 郭小梅

他叫李安明,是神山镇钟鸣村的一名新纳入的油菜科技示范户。2012年11月26-29日他参加了赤壁市农业局农广校在神山镇政府办公楼举办的为期4天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通过这次有规模的培训他受益匪浅:在4天培训中,系统学习了水稻、油菜的高产示范栽培以及我市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通过学习,使他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增强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他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产高效、合理利用、安全生产、示范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我们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种植途径。水稻、油菜的高产示范是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生产出优质、高产、高效而无污染的农产品,其实质就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配制和可持续化发展。因此,现代农业发展对我们未来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将会提出更高要求。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懂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技术要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我将会更好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带动周边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我镇农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这次学习,赤壁市农业局神山镇农技技术指导员在赤壁市全国基层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补助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整个培训部署得有条不紊,参加人员多,培训系统,专家讲解通俗易懂,并对科技示范户严格要求。真正把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到深处、实处。为了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赤壁市农业局技术人员克服艰苦的条件,扎实进村入户开展现场培训工作。他们的奉献精神时刻感染着我,我一定要把此次参加培训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深受欢迎 篇10

“结合农时季节,种时讲种、管时讲管,农广校开展的农业科技大培训非常实际、实用,我村的农民群众都爱听,我们非常欢迎。”这是2月18日,歧河乡吴张庄村支部书记张委员在培训结束后讲的话。

歧河乡政府和县农广校决定2月18日上午在歧河乡吴张庄村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这天村民吃过早饭后就早早来到培训地点,农广校李存义老师一行也及时来到了这里。李存义老师简要宣讲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接着讲解了当前麦田管理技术,要求农民切实搞好麦田管理;最后又向群众讲了玉米选种技术。

瑞丽市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及对策 篇11

关键词 农业;科技培训;瑞丽市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61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瑞丽市在建设国家重点试验示范区过程中,切实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其中,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目前,瑞丽市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这个时期农民培训工作具有一些新特点、新优势,面临的不仅是一项或几项农业技术的培训,而是教育培养一大批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既有法律法规知识又有超前发展意识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既要完成农业技术的培训任务,又要负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而对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为此,只有弄清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农民培训事业健康发展。

1 瑞丽市农业科技培训现状

瑞丽市为边疆民族农业市,辖6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29个村委会、227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市总人口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万人,全市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由于近年来农业产出效益偏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到城市打工,在家种田的多数是老、少、妇,总体学历偏低,给科技培训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解决好“新时代谁来种田、如何种好田”的问题,就必须通过科技培训,确实培养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瑞丽市共召开农业科技培训会296场次,培训农民24 179人次,出动宣传车374辆次,共投入培训经费429 461元。近几年,瑞丽市农业局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不断改正培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 瑞丽市农业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培训体制不顺

瑞丽市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多数由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给予财政支持,而本级政府没有安排专项培训经费。由于任务下达时间较晚,中间任务分解占用时间较多,培训任务下达时间滞后,年底突击培训的情况屡见不鲜,基层培训农民的时间与农事、农时脱节严重,造成了培训不能根据农事安排,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群众虽然参加了培训,但因所学的知识与农事操作脱钩,学习的意愿不强,无法保证培训质量。

2.2 培训机制不活

由于培训机制的不顺,培训任务多是行政安排,培训机构主动性不强,存在敷衍了事、舍本逐末的现象,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会首先注重的是签名、照相、收集材料,没有把组织好培训,将先进、适合当地的技术传授给群众作为重点,对培训班的管理松散,让群众觉得培训就是来交材料、吃饭,而不是来学习,挫伤了群众学习的积极性。

2.3 培训师资水平不强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农业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最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的艰苦,经常要与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造成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不愿意到农业系统基层工作,基层农技人员老龄化、低學历比较明显,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强,加之农业科技队伍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知识更新缓慢,凭老经验、老办法培训的较多,在培训中,没有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人员掌握的知识,甚至没有农民掌握的全面、具体和实用,影响了科技人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造成农民不愿意参加培训。

2.4 培训内容不实

由于基层没有培训经费来源,都是靠上级部门项目设置上安排培训资金,造成了基层没有主动培训的可能性,都是“看着小猪编篮子”,项目安排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没有调查研究群众需要的技术,造成了培训的内容与群众想了解的内容、想学习的内容不一致,造成了参加培训就是走过场,无法激发群众学习的积极性。

2.5 培训积极性不高

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瑞丽市又属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少数民族占多数,受落后的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农民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效果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多数农民认为农民教育无关紧要,可有可无。而农民自己对农民培训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农民有部分人认为培训就是开会,村干部安排谁去就谁去,还有部分仅仅是凑热闹、拿补贴而已,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主动参加培训。

3 加强和做好瑞丽市农业技术培训的对策和措施

3.1 超前谋划,克服体制不顺

在现行的体制下,要做到按农事农时做好培训,就要求提前谋划、合理安排,克服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农民培训的项目安排上,做到早计划,早安排,争取上级部门安排项目的持续性,如持续五年,这就给基层的农业科技培训留有充分的时间,按照农事、农时的进度,进行培训,以便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二是加大市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应在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三是整合项目资源,充分利用好所承担的项目,通过整合各项目资源,有计划地将群众需要了解掌握的新知识穿插到项目实施过程中。

3.2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搞活培训机制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培训地点、培训方式的确定要充分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这就要求在开展任何一场培训前,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做到摸清农民需求,按照农民的需求安排相关产业的团队做好培训工作,以便学以致用,增加农民学知识、用技术的积极性和参与培训的热情。要结合农民需求和所需培训产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能现场培训的不在室内培训,室内培训的必须使用PPT讲课,要求授课老师提高责任意识、充分准备,将实用的技术生动地传递给群众。

3.3 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提升科技队伍的综合能力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业生产对先进技术依赖程度的增强,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却在逐步减弱,特别是农业技术人员的人员混杂、技术老化、思想僵化、服务弱化等问题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限制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农技人员综合素质和为农民服务的能力,要打造一支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农业科技队伍。瑞丽市农业局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于2014年初启动“科技大讲堂”,通过邀请省内外、州内外的专家到农业局将先进的农业科技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全体科技干部职工,极大地提高了全局职工的科技素质,拓宽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思路,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通过科技人员“人人上台讲课”,让全体科技人员在应用新技术、讲课得到了提升和锻炼,并为下一步科技培训打实了基础,通过各专家、各站办的科技人员的讲课,使全局科技人员更全面地了解瑞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营造了全局科技干部爱学习、想学习的氛围加强站所合作的意识,并对培养服务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大的舞台。2014年,农业局第一阶段共开展活动16期,32名专家、领导和科技人员走上讲台授课,参加培训的科技干部达3 174人次。

3.4 加大培训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为确实提高科技培训的质量,要建立培训前有审核、培训中有监督、培训后有评估的体系。针对以前农业科技培训的走过场、空对空、培训落不到实处,科技培训内容与群众的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瑞丽市农业局出台科技培训报批制度,要求农业局开展的每一场培训均需在开会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规模,培训内容,讲课老师,培训方式,物资发放和材料发放等填入科技培训审批表,由培训单位负责人签字并报农业局科教股审批,不通过审批培训的将不给予报账,科教股负责审查培训会的师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对不合时宜的培训,要求培训单位做出改正。在培训中,要求室内培训必须要用幻灯片PPT的方式讲课,田间课堂要求讲课老师上报讲课内容和操作规程。农业局组织督察组不定时对培训会进行督查,发现培训会审批内容与培训内容不符的,对承担培训的站办负责人进行问责。

3.5 转变工作作风

从“指挥农民干”到“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工作思路。在以往的培训中,存在培训完了就完成任务了的思想,没有考虑培训有没有让群众的用科技的能力增强,有没有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培训工作要立足于培訓、但是要高于培训,要转变工作作风,从 “指挥农民干”到“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工作思路,如瑞丽柠檬就是近年来瑞丽市农业局转变工作作风的破题之作。

3.5.1 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农业局以建立制定柠檬生产标准化体系、相关技术规程和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增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使科技对柠檬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100%。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2011年,瑞丽与华中农大研发出适宜德宏柠檬中低产田改良的配方施肥,柠檬产量大大提高;2012年,邓秀新院士瑞丽工作站以“柠檬秋花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为突破口,围绕瑞丽柠檬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依托德宏自然条件优势,重点开展柠檬新品选育、无病毒健康种苗体系构建、柠檬秋花果生产花果调控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了柠檬产业原料基地建设。

二是强化实用技术推广应用。3年来,采取多媒体教学与实地操作示范结合的方式,共组织科技培训120余场次、培训农民13 447人,发放柠檬种植技术、管护宣传资料9 000余份;邀请专家对柠檬办技术人员进行柠檬科学研究及高效栽培管理培训。

三是市农业局以中低产田改良配方施肥、柠檬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柠檬种植集成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管理和体系建设6大方向为主,承担了优质柠檬基地中低产田改造、267 hm2柠檬丰产园建设、勐秀乡333 hm2优质柠檬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及配方施肥724 hm2、病虫害防治600 hm2、建立示范样板19个。

3.5.2 多渠道拓宽销路

柠檬销售难导致瑞丽柠檬产业发展难,为此,市农业局采取托市收购、鼓励客商、拓宽销售渠道、发展订单农业等措施,连续3年整顿柠檬营销环节,通过连续3年的整顿,各类鲜果年度销售价屡创新高。由于收益远远高于其他经济作物,农民尝到了种植柠檬的甜头,村民纷纷种植柠檬。

上一篇: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下一篇:青春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