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2024-09-16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通用7篇)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篇1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吴显龙

〔内容摘要〕 盘县在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主,实行集中、连片、持续开发,加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的组装配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 键 词〕 农业 综合开发 调查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 主任

盘县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把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主要任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项目开发基本情况

1999年至2004年度,盘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别在刘官镇、旧营乡、板桥镇、水塘镇等四个乡(镇)实施,通过开发治理,累计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8.66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六年来,项目区完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水利措施方面,共新建和维修防渗引水渠道110公里,防洪河堤14.34公里,排渍排涝沟6.7公里,建设小水窖131口,项目区共新增灌溉面积9900亩,改善灌溉面积23080亩,改善除涝面积4400亩;在农业措施方面,共采取施用石灰和种植绿肥改良中低产田土41175亩,实施坡改梯工程8020亩,组织实施玉米制繁种基地1600亩,优良品种示范推广15000亩,采取骨干培训、普通培训和现场培训等方式培训农民5万人次,农民科技意识有所增强,提高了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在林业措施方面,采用松、柏、竹等树种营造水土保持林32000亩,建设经济林3000亩。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349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553万元,群众投劳投物折资937万元。

二、工程运行使用情况

通过对刘官镇、旧营乡所实施的水利工程、林业项目运行管理的调查了解,水利工程的完好率高,除1999年度发现个别工程有水毁现象外,其它年度工程没有水毁和损坏的现象,群众普遍反映较好,特别是干旱年景,效果十分明显。工程运行管理一般都是村委会统一组织维护,损坏程度小的由受益户投工投劳修复,水毁严重的由乡(镇)帮助解决材料费,村委会组织维修。1999年度旧营乡水利工程杨松灌溉渠和水口灌溉渠有两处在2004年的大雨中因泥石流和地质下沉出现倒塌,旧营乡政府以每1方浆砌石补助65元资金,由村委会组织农民修复;刘官镇董家坡村对水利工程管理纳入了村规民约,他们这样规定:“渠道管理,农忙之前由群众投劳清淤,损坏后受益户集资修建,谁损坏,谁负责”。1999年度该村大地头一条渠道,有两处因是软基经常出现下沉,是群众自发组织维修保证通水。对水保林的管理,旧营乡2004年以前管理是按自然村分片管护,2005年通过林业部门认定纳入公益林管理,每亩给3元管护费,通过现场了解,旧营乡水保林保存率在70%左右。刘官镇实施的水保林,2004年以前林业部门给了2万多元管护费,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都比较落实。2005年纳入国家公益林进行管理,每亩给5元的管护费。刘官镇实施的水保林因种植时采用的主要是营养袋苗定植,种植标准高,管理到位,成活率高,现在保存率在80%以上。

三、项目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是水利措施和坡改梯工程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大量农田得到有效灌溉,农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普遍提高。通过调查了解,在灌溉水源保证的情况下,水稻能实现提前栽插15天左右,能有效避开后期低温为害,每亩产量可增产100公斤以上。据刘官镇董家坡村的群众反映,灌溉渠道修好后,单产可增长50%以上,同时,可节约管水劳力50%;旧营乡罗家田村和平田村的群众介绍,2005年是特别干旱的年份,农发修建的沟渠保证了大面积的育秧和大田移培用水,在非项目区普遍减产的情况下,农发水利工程的灌区内还比往年有所增产。坡改梯工程的增产效果也很显著,坡改梯能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厚耕作层,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普遍增产都在30%以上。盘县旧营乡大坪地村有100户人家,耕地全为坡耕地,通过2000年实施完成坡改梯500亩以后,由于耕地实现了“保水、保土、保肥”功能,这片土越种越肥,从原来的低产地变成了中产地,单位面积产量比1999年以前增长1倍以上,农户杨应录介绍,他家当年实施了3.5亩坡改梯,原来总产只收450公斤左右的包谷,2005年达到了1000公斤;坡改梯工程除了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外,还能扩大耕地面积,板桥镇灰窑坡村2001年度实施坡改梯1653亩,通过炸石扩土,新增的有效耕地面积就有95亩。

二是农业项目带来的增收效果好。种植绿肥和石灰改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亩可增产量50公斤以上;良种基地及优良品种推广种植示范带动能力强。盘县2001年度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在旧营乡、刘官镇、板桥镇实施玉米新品种示范3000亩,现已发展到2005年的4万多亩,所推广的盘玉2号、4号、5号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农民欢迎,比原来的老品种单位面积增产幅度在30%以上;项目区从单一的种粮到引种示范经济作物,增效显著,农民尝到实惠。盘县水塘项目区2002年度从山东引种花生鲁花1号与玉米间作,在玉米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每亩生产花生100公斤左右,增收300元。

三是按规划区域组装各类项目,项目区综合效益好。盘县刘官镇和旧营乡的大部份土地面积属于朱昌河小流域,1999年到2001年度,在这个流域范围内的高官村、三十亩村、猴场屯村、三角田村、大坪地村、平田村和罗家田村等,规划实施了引水灌溉渠道43.24公里,防洪河堤3.9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除涝面积2000亩,实施坡改梯6000亩,种植水土保持林17469亩,修建机耕道和人行便道6公里,石灰改土6100亩,水田基本上做到了能灌能排,坡耕地实现了保水、保土,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四、主要做法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指导思想和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科技,择优扶持,注重效益,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主,并做到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注重质量,突出效益。在工作中,加强了农业综合开发的规划,形成了重点扶持和集中开发的工作思路,改变了过去项目布局分散,重点不突出,效益不明显的状况。

2、领导重视,层层负责,严格把关,狠抓落实。一是做到“四个到位”,即:参与规划选项到位,能严格按立项要求,尊重实际,尊重农民,尊重科学,突出效益优先,合理确定项目区和子项目;落实配套资金到位,把各年配套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在新项目区启动前,县分管领导亲自参加开工动员大会,讲解农发政策和实施要求;检查督促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督促,参与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做到“严把四关”,即:工程队伍选择关,实行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确定施工队伍,选择懂技术,会管理,讲信誉的施工队伍承建工程项目;工程质量关,农发办从领导到职工,分工负责,分片把关,严格技术要求,工程达不到设计不付工程款;工程进度关,科学调度工程进度,保证各项目平衡发展,做到工程不留尾欠,资金不留缺口。项目验收关,工程竣工后,认真组织验收,严格核实工程量和建设质量,不合格不验收。三是做到“四个落实”,即: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落实,行政措施落实,解决问题落实。

3、采取以“小区域”、“小流域”、“小坝区”和“旱坡地”为单元的治理开发模式,强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的组装配套,改变了以往那种单一项目、单项措施治理而综合效益不明显的问题。盘县板桥—水塘项目区,按“小流域”治理开发,2002年至2004年度累计建设引水渠道70公里,防洪河堤13公里,坡改梯1653亩,种植水保林13584亩,建沼气池560口,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发展后劲增强。

4、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发项目的科技含量。一是在引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方面,采用了“U”型渠设计施工技术,盘县2003至2004年度水塘板桥项目区田间支渠全部推广“U”型渠设计施工技术,既实用实效,又美观大方,既保证了使用功能,又节约了工程造价。二是加大项目区优质品种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促进项目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盘县在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加强了自主开发品种盘玉二号、四号、五号的试验示范,带动了面上大面积的推广普及,在水塘板桥项目区还开展了旱地分带轮作以及粮经、粮药、粮菜间作示范,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5、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一是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深入项目区认真调研,实事求是,科学规划;二是严格执行批复计划,对上级批复的项目计划总是认认真真执行,超计划完成,没有出现擅自调资金、调项目、调规模的情况;三是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三专”管理和县级报帐,县级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上级有偿资金按期归还。

五、几点建议

盘县的农业综合开发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还存在着开发面铺得过大,资金投入比较分散,综合配套治理力度不够,生态治理措施较薄弱,旱地治理措施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优势农产品不突出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利用好资源,建设可持续的山区农业,对盘县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在“综合”二字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对旱耕地的综合开发,进一步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九五”至“十五”期间,盘县的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在水作农业区,而大面积的旱地开发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旱地还存在着干旱、瘦薄、土壤偏酸和水土流失等限制因素,要提高整个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把开发重点逐步转移到“旱坡地”的综合治理上。二是拓展开发内容,要真正体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农业综合开发更要有新的思路。因此,在项目布局上,要进一步体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的组装配套,特别要重视林业生态措施,以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在硬件建设上,着重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建设引水灌溉工程,发展旱地小水窖,完善防洪排涝设施。同时要完善道路建设,把项目核心区内机耕道路、田间步道和村寨道路建设结合起来,和农村沼气建设、改厕改圈结合起来,改善村容村貌;在软件开发上,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民技术培训,不断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大综合投入力度,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在农发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其它资金投入项目区,加大投资强度,提高综合效益。

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要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条件,规划实施好水土保持林,要做好与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提高综合效益。同时对条件较好的旱坡地,要因地制宜规划种植一些经济林木,使之在保持水土的情况下,让农民有一定收入。

3、把农业综合开发和调整结构结合起来,提高经济效益。在项目区结合土地治理项目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优质粮食品种、饲料作物、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区域特色农业。同时要提高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效益,把建设规模、实施质量和效益目标统一起来。要千方百计提高建设标准和管理水平,要解决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搞好项目建设期全过程的管理,保证项目如期达到效益。

4、加强科技示范,促进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加大对各项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要组织实施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有引导作用的科技示范项目,发挥科技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上的重要作用。要重点抓好对农民的培训,增强农民吸收、消化、利用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能力;抓好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提高优良品种在项目区的推广面积;搞好项目区农作物规范化栽培,搞好各种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及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应用;加强节水农业示范和设施农业示范。

5、完善项目建后管护机制。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由于人员和机构职能所限,主要是负责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期间的管理工作,建议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将项目后续管理纳入行业部门的管理体系中进入常规管理。农业工程如沼气池、各类种植基地、农业服务设施建设等由农业行政部门安排进行技术跟踪服务;水土保持林项目验收合格达到成活率和保存率后,纳入林业部门进行管理,落实必要的管护费;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进行跟踪管理,积极推行用水者协会、有偿承包和受益农民自主参与管理等方式,进一步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组织农民投劳进行维护,摸清灌区内各家各户的受益面积,加强合理收费,落实管护责任,使水利工程的管护制度化、规范化,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同时,建议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必要的经费对水毁严重的工程进行补助维修。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篇2

一、开发成效

㈠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年来, 全乡共有个9村 (新建、骆驼城、永胜、前进、健康、新联、红新、果树、碱泉) 先后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共改造中低产田2153.33公顷, 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306.67公顷。衬砌大小防渗渠道172公里, 修建各类渠系建筑物4783座, 改造修复旧机电井39眼, 更新报废机井2眼, 修筑砂石硬质机耕路59公里, 架设农电线路3.5公里, 造林绿化86.67公顷, 使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项目区农田灌溉保证率平均由治理前的60%提升到90%以上, 抗旱能力显著提高, 耕地大面积受旱现象得到全面遏制, 把原来的中低产田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良田。

㈡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随着渠道的衬砌, 机井修复配套, 使农田灌溉节水率达到30%~40%, 平均年节约水费600元/公顷。仅此一项受益人口就达0.42万人, 受益面积达933.33公顷, 年灌溉水费成本由原来的1500元/公顷~1950元/公顷, 降到现在的1050元/公顷~1200元/公顷。

㈢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 面对农业综合开发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与时俱进, 迎接新挑战,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把创新机制作为开发的重要环节, 注重在“综合开发”上做文章, 四年来项目区分别健全和完善了农民用水户协会7个, 加工番茄种植协会3个, 共培训农民0.9万人次, 引进新品种20多个, 新技术7项。

㈣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促进了农民增收, 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高台县通过四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 项目区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促进了项目区农民增收, 粮经草比由开发前的25∶60∶15调整到19∶70∶11。收入在22500元/公顷到45000元/公顷的高效田666.67多公顷, 年新增农业总产值418.1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年增加240.2万元, 给项目区农民纯收入人均年贡献额达246元, 比非项目区高出185元, 部分村高出高台县人均纯收入500元~600元,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农村正在逐步形成。

二、节水灌溉是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

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是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这一区域的地下水产生巨大影响。然而, 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是人类长期执著的要求, 通过资源开发,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于流域区内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 水资源的开发, 如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需要构成危害?鉴于骆驼城灌区制定的机井管理办法, 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凿井市场的管理。实行凿井施工企业注册登记备案制度, 办理打井许可证, 不允许无打井许可资质的打井队进行打井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凿井施工企业的技术力量、钻井设备、违章记录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 进一步整顿规范打井市场, 强化对施工队伍和施工机组的管理, 使施工企业合法经营, 逐步实行招投标制度。在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时, 一定要把搞好节水灌溉放在首要地位, 这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 原因有两条:一是水价的改革。现行水价太低, 不利于节约用水和控制地下水, 也不利于供水事业的发展。水费是农民最基本性的支出之一, 农民是农业水价承受的主体, 农业水价改革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承受能力。通过调整水价的作用, 实现农业节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水文地质情况。骆驼城乡由于开荒扩地, 又常年性无地表流, 大部分为潜水, 因此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据资料统计, 1991年~2002年地下水位共下降了7.54米~10.69米, 平均每年下降0.67米~1.19米, 使区内形成了降落漏斗。在技术经济允许的现状条件下, 为使区域地下水水位不再持续下降, 实现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采用均衡法计算, 灌区内每年允许开采的水总量为1800万立方米, 从黑河西总干渠年均引水量1009.2万立方米。实际用水量为3600万立方米。因此年超采量为800万立方米, 导致了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三、节水灌溉是骆驼城乡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 由于骆驼城乡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地质构造复杂, 山地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 在开发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地下水的开采, 融开发与保护治理为一体, 纳入综合开发的具体范畴内。搞好节水灌溉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认真对待, 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 将各项开发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形成系统的最佳整体。否则, 就会顾此失彼, 起不到综合开发之目的。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发展, 又要以经济发展带动环境建设, 使两者达到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用持续发展的观点推进社会进步和文明, 是人类追求的长远目标, 发展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而生态环境效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 更是基础。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 急功近利, 而损害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只有搞好了节水灌溉, 控制地下水, 区域的经济增长才能持久;不注重节水灌溉不仅危及本区域人民利益, 而且会破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造成不可预期的危害。只有搞好了节水灌溉控制好地下水位的开采, 才能使骆驼城乡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植树造林是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和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 也是骆驼城乡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讲, 节水灌溉就是骆驼城灌区环境保护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搞好了节水灌溉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生态环境好转, 地质灾害减少, 土地生产力提高, 环境容量扩大, 整体效益显著。

四、节水灌溉和控制地下水超采是骆驼城乡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篇3

农业综合开发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任务,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类型多、建设地点分散、规模大小不一、实施工程监理难度大。近几年,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检查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监理工作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工程监理情况

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针对国家工程建设监理办法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提高了监理办法的可操作性。随着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监理工程规模逐年加大,我省省级监理工程总造价已经由2005年的0.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7.8亿元,县级监理工程总造价2012年也已经达到1.5亿元。我省实施工程监理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工程监理范围。我省规定,年度财政投资10万以上(含10万元)的小型水库、拦河坝、排灌站、机电井、防渗渠道、机耕路、桥涵闸等单项工程,年度财政投资80万元以上(含80万元)的同类建筑物工程或机电井,纳入省级监理范围,由省农发办统一委托专业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年度财政投资在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单项工程或年度财政投资80万元以下的同类建筑物工程或机电井,纳入县级监理范围,由县级农发办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理。

(二)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每年在工程开工之前,对于实施省级监理的工程,省农发办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具备相应建设监理资格的单位进行工程监理。实施县级监理的工程,县级农发办有的选择有监理资格的监理单位,有的选择有监理能力的单位。有监理资格的单位是指具有一定资质、经国家认可的专业监理单位;有监理能力的单位是指有相关专业技术力量的法人,其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有承担同类工程的建设监理或质量监督工作经验,能够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完成监理任务。

(三)明确监理内容。监理单位按照工程建设合同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监理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审查与控制工程建设所需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对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措施限期解决;督促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工程承包合同和国家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令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指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组织工程建设质量综合评定,签署工程检验认可书和工程付款凭证;定期向监理委托单位报告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情况;工程竣工后,整理合同文件和有关工程技术档案材料,参与工程竣工预验收和相关验收文件的签署,提交工程监理报告和档案资料;在工程保修阶段,负责检查工程质量状况,承担质量责任,并督促施工单位保修。

(四)明确监理程序。监理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按工程建设进度编制工程建设监理细则,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进行建设监理。实施监理前,监理委托单位将选定的监理单位、监理的内容、监理人员姓名及所赋予的权限,书面通知工程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以及建设监理合同的规定接受监理。监理单位应组建由相关资质人员参加的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机构或监理人员应进驻施工现场,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即时进行建设监理。

(五)规定监理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监理单位按照“公正、独立”的原则,主动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维护监理委托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允许监理单位转让、分包监理业务。监理单位不得从事所监理工程的施工和建筑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等的经营活动。监理人员不得在所监理工程的项目法人单位、建设单位或施工、设备制造、材料供应单位兼职,不得是施工、设备制造和材料、构配件供应单位的合伙经营者。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由于未按合同规定进行监理而造成工程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为施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造成工程损失的,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监理人员按照监理合同规定行使监理单位的权限,在授权范围内发布有关指令。项目建设单位或县级农发办不得擅自更改监理人员的指令。监理人员有权建议撤换不合格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财政部门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农发机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六)制定监理费用支付标准和程序。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费,按照实施监理的单项工程年度财政投资总额的2%以内控制使用,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实施省级监理的工程,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实施监理的项目县农发办给监理单位开具监理费用支出凭证,监理单位按照监理合同到省农发办报账支付监理费用。实施县级监理的,监理费的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按实际支出数计入工程成本。监理费报账时,应按监理费总额的20%预留质量保证金,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再予以拨付。

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在项目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得到了农业开发部门和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杜绝了工程以旧顶新,保证了工程建设真实性;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农业开发系统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工程按期发挥效益;保证资金运行安全,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一是有挂靠监理单位现象。有的监理公司没有资质或监理能力,挂靠有资质的监理公司,用有资质监理公司的资质和证件,然后给被挂靠公司付一部分管理费用。二是监理人员待遇偏低。一般监理人员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总监理工程师月工资接近3000元,这样的工资待遇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也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

(二)监理单位投入力量不足。一是技术力量投入不足。监理公司两、三个县安排一个监理人员,有的监理人员年龄偏大,还有的监理人员专业资质不符合所监理工程的专业要求。二是监理设备投入不足。很多监理单位延续过去使用的钢尺、米绳、坍落筒等检查工具,没有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如配备GPS定位仪及测量仪等有效、简便、快捷的先进仪器设备。另外,监理工程师去项目区必须搭乘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的交通工具,工作效率不高。

(三)监理人员素质不过硬。一是有的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有的监理单位为降低成本,临时雇佣一些年龄高或实习的技术人员,有的监理人员没有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有的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竣工资料编写不规范、表格填写不清楚。个别监理人员甚至对合同条款、监理程序、监理方法不了解,不能按监理程序开展工作,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二是有少数监理人员政治素质不过关。由于工资待遇低,有的监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监理、秉公办事,有的甚至向施工单位索、拿、卡、要,收施工单位红包,工作中睁只眼闭只眼,不坚持质量标准,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四)监理程序不规范。一是监理过程不规范。有的监理单位没有编制项目监理规划,工作没有计划性,无章可循。有的工程没有开工就编制完成了竣工档案资料。有的监理资料中建设内容与实际施工的工程不相符,甚至资料竣工日期与施工时间相矛盾。有的施工监理不到位,该进行检查时不检查,该旁站监理时不旁站,甚至不管工程是否合格都签字。二是监理人员不驻守项目区。有的监理人员不能参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开工时来一次,竣工时来一次,有些表格直接委托施工单位填写,竣工时监理人员统一在上面签字盖章。

三、建议

(一)规范选择监理单位。一是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前继续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监理单位进入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监理市场。对于以往的,在农业开发工程监理过程中有违规现象的单位、监理人员要取消其监理资格。二是明确监理人员配备计划。监理工作要求监理人员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对监理单位固定人员少于规定人数和专业不相符的监理单位不进行委托。在签订合同中,要明确监理单位监理人员配备数量、从事专业、配备检验检测设备清单、交通工具,后勤保障等。

(二)加强对监理单位管理。一是加强检查考核。省农发办要建立监理单位考核办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定期对监理单位监理人员数量、在岗情况、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质量、设备配备数量标准、敬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进行全面考核。县级农发办对监理单位制定的内部质量体系控制、监理业务处理、信息搜集传递、资料分类整理归档、监理资料规范性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作为支付监理费用重要考核内容。二是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年初由省农发办统一召开会议,总结上年工作,布置下年度监理任务,并组织对监理公司监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一方面对监理人员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培训,使监理人员掌握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方法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另一方面对监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强化监理人员廉洁自律意识,使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守法、诚信、公正、公平。

(三)规范监理程序。一是明确监理单位工作程序。以书面形式明确监理委托单位、县级农发办、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者之间联系及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要求监理单位制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程序、支付结算控制程序、安全生产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程序等,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证监理监控不漏监,保证各个工作环节都在受控状态。二是明确监理单位按照监理细则实施监理。工程开工前,监理人员要编写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按照监理规划、细则进行工程监理,规范开展监理工作,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监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职责分工。明确旁站、检查与巡视的具体工程和具体部位。工程建设中或竣工后要及时汇总整理监理资料,分类归档,真实体现各个工程监理阶段的工程进度和质量。

(四)规范监理内容。一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监理人员要对进场材料进行认真检验,堵住质量问题的源头;要对施工工艺进行检查,通过旁站、检查与巡视对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配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进行监督和控制;要对竣工工程认真检查,全面控制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外观质量。二是对项目工程进度控制。监理单位要在不同施工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进度控制措施,提出各施工单位及主要设备、材料的进场时间表,对设备、材料供应商的供货计划及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检查实施情况,随时监控实际进度,发现偏差,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监理审查意见。三是对工程费用控制。监理单位要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资金报账申请,复核已完成工程量和单价组成,签署工程付款凭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四是对合同履行管理。监理单位要按程序办事,熟悉合同,准确理解合同,平时要注意资料和证据的搜集,一切凭原始材料和数据说话,督促县级农发办与施工单位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职责。五是对信息资料管理。监理人员要对所需的技术信息进行搜集、定性、存储、传递、归档等,重点是对施工现场监理会议记录、监理日记、各类监理报表、监理现场监督检查记录资料、简报以及监理报告等进行搜集和管理。六是做好协调工作。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进行组织协调,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五)规范监理方法。一是明确不同部位监理方式。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事前控制,制定针对性强、符合工程特点的监理旁站计划。监理人员必须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实行旁站、巡视或平行检查。二是定期进行阶段验收。监理每个阶段验收时,只要发现不合格项目超出抽检允许数量,必须要求先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继续验收,除对验收首次发现不合格项目整改外,对所报验收段重新全面抽验,直到抽验项目全部合格为止。三是实行监理每月例会制。委托单位每月召开监理工作例会,听取监理单位工作汇报,掌握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拨付情况,适时适事研究和解决监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四是明确监理责任追究制度。2000年出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监理单位要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规定了监理企业和工程师要对工程安全承担责任。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也要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监理追究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篇4

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范运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规程》和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总体规划指导下,重点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选择和确定有关项目。对预期明确、前景良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进行连续建设。

2.效益先导的原则。项目选择以效益为中心,通过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来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入世后农业的竞争力。

3.建设先行的原则。选择项目以领导重视程度、群众参与程度和建设先行程度为重要依据。土地治理类项目必须是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或计划先行启动的项目,多种经营项目必须具备一定基础,新建项目原则上不予入库。

4.统筹兼顾的原则。项目选择要注意类型的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安排土地治理类和基地类项目,也要注重多种经营类和科技类项目的配套,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功能。同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建成项目产生综合效益。

5.集中布局的原则。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三年一期的要求,统筹规划内及年际间的土地治理类项目,做到相对集中连片。着力培育有带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6.机制创新的原则。适应农业机制和体制创新的要求,优先选择引进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以国家财政投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实现农业的多元化投入,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

二、项目库项目类别

根据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和工作职能,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入库项目拟分为两大类:

1.土地治理项目。即为国家级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主要致力于改善基本农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多种经营项目。按照产业特点划分,包括:①种植类(不含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项目;②养殖类项目;③农副产品加工类项目;④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按财政投资规模分,包括:产业化重点龙头项目和一般多种经营项目。

三、项目入库的基本要求

选择入库项目必须遵循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入库项目类别特点,其选择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土地治理项目。项目承担单位以乡镇人民政府为主,若各类企业承担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必须有合法的土地租赁合同,明确财政无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产权归集体所有或对资产实行租赁使用。项目建设内容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单个项目的治理规模控制在3000亩左右。项目区必须在农田保护区内,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同时,项目区灌排骨干工程已基本具备,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明确。项目区布局要做到之间的有机衔接,一年一小片,三年一大片。项目受益对象必须是农民群众,项目安排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项目实施必须能够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

2.多种经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项目类型以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并确保项目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及产品销售保障,能推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项目建设对周边地区辐射能力较强,能够带动农民显著增收。产业化重点龙头项目,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以上,一般多种经营项目,中央财政投资50万元以上。入库项目必须要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单位出具担保意向书或项目承担企业出具财产抵押意向书。

四、项目入库的程序

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采取“择优选项”的方式进行,建立区级项目库。项目入库的基本程序如下:

1.区根据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近三年内的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明确拟实施开发的区域范围及扶持的产业重点,初选出拟入库项目。

2.由项目管理股定期发布项目入库信息,指导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编写项目建议书。项目申报单位将编写好的项目建议书同时上报县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加入县区级项目库。

3.由县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入库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入库项目,分类排定次序,编制项目库目录。嗣后新增入库项目须与原在库项目合并后重新排序。

4.由县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将县区级入库项目目录及建议书一式三份联合行文报市,并承诺足额落实县区级财政配套资金,按时归还项目有偿资金。

5.所有县区级项目库项目连同市本级筛选的拟入库项目,经专家评审和筛选后进入市级项目库,并由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报省备案或申请加入省级项目库。

五、项目建议书的编写

项目建议书是入库项目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文字、表格、图件及证明材料等,各县区及项目申报单位要本着“简要明了,符合规范”的原则,按项目类别认真编写。

1.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位置、范围、规模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区域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初步规划设计及农业结构调整布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项目实施的预期效益;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及资金配套等保障措施;项目区规划图表等附件。

2.多种经营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区位及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建设的资源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主要产品的市场预测与营销策略;项目建设的初步设计方案;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项目建成效益预测及还款措施。

六、项目库的管理

1.严格控制项目入库数量,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土地治理项目按上年投资规模的1.5倍入库;多种经营项目每县区不超过3个;

2.项目入库实行集中申报与常年申报相结合,以集中申报为主,常年申报为辅。每年3-5月份集中申报,建立和充实项目库。在项目申报期外如有确需申报入库的项目,也可按程序和要求单独申报作为补充。

3.切实加强对项目库的动态管理,确保储备项目不断充实更新。申报项目以经论证的入库项目为基本来源,并对已立项的在库项目及时注销。入库项目如在三年内仍不具备立项条件,则从项目库内清除。如该项目确需作为后备项目,则需根据新的情况重新修编项目建议书后再入库。

4.切实把项目库管理作为部门日常工作,加强对后备项目的跟踪服务。市和各县区都要及时关注和不定期反映入库项目的运行情况。库内项目如有重大变化需及时上报,以便清库补库或修订完善项目建议书内容。

5.申报国家和省、市立项的各类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择优确定。每年由市会同各县区根据投资计划和项目类型筛选申报项目,并逐级通知有关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规划设计任务书,再由各县区业务主管部门编报计划,由市统一申报立项。

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5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出建设项目计划以前根据项目建议书进行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益预测和分析,并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比较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其作用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审定项目的依据,作为项目进行扩初设计、设备定货、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的依据。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1.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2.国家农发办《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及有关行业技术规范;4.有关基础资料。

(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收集资料。包括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现有基础设施情况,地方财力,农口有关部门本地区发展的规划,农业品种结构和种植情况,省批准的项目计划投资和任务,有关行业技术规范等。

2.分析研究。按照可行性研究内容,根据收集的资料,对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开发治理措施、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项目建设的最优方案。

3.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初稿完成后应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对报告进行修订、补充、完善。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一般农业综合开发申请立项实施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委托具备相应资质(丁级以上)的单位编制,报经省级主管部门评估论证后,由省级主管部门批复立项。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纸张和字体要求

纸张:标准纸A4;字体;宋体小三字;行间距:1.5倍行距。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格式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标志

××县(市、区)××××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执行单位: 负 责 人:

可行性研究单位: 单位负 责 人: 项目负 责 人: 复 核 人: 编 制 人: 编 制 日 期: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 项目设计提要 1.1 项目建设背景

1.2项目区范围、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与工期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项目效益

1.5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涉及的乡(镇)、村名; 2.1.2水文气象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水资源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自然灾害 2.1.7工程地质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2.2.2土地利用现状 2.2.3农业生产水平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现有基础设施

2.3.1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等)2.3.2项目区现有交通与电力情况 2.3.3现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设计方案技术可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

4.2供需平衡分区(根据地形、耕地和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供需平衡分区)

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在P=75%-90%的情况下的来水量、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含灌溉定额分析)及供需平衡情况分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议0.4-0.55。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75%-90%)水利工程来水量、可供水量、农田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分区表格)。设计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设取0.65-0.72。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思想。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5.2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水利、林业、科技措施综合配套。

5.3设计标准和依据

水库及拦河坝防洪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灌溉标准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保证率取P=75%-90%。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24小时排完。建筑物级别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田间排灌系统工程及机耕路规划设计标准按福建省地方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DB35T/T165-2002)。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DB35/T517-2004 5.4建设规模

应根据项目区实际、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具体明确项目建设范围、面积、投资、各个项目的数量及工程量)。5.5规划布局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水利、农业、林业措施合理布局。5.6最佳方案选定

灌溉水源选择、灌排方式和衬砌形式选择、道路通达布局、防护林合理设置。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开发任务

土地治理范围、地点、类型和规模。6.2主要建设内容 6.2.1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加固小二型水库(库容100万m3以下)和山塘及拦河坝工程的座数、集雨面积、总库容、高度、长度和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KW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开挖、疏浚、衬砌及埋设地下灌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管灌工程和蓄水池工程。管灌类型、管道型式和长度尺寸,蓄水池座数、大小尺寸、容量及工程量。

6、防冲护岸工程。长度、高度、结构型式、工程量。

7、其它水利措施。6.2.2农业措施

1、机耕路。新建、修建机耕路所需砂石料,长度及工程量。

2、改良土壤。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所需绿肥种子,秸杆还田,机械平整土地等。

3、良种基地。优良品种的购置、繁育、推广及加工所需的工程设施、配套设备等。

4、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所需的材料、数量、容量、补助标准等。

5、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数量及补助等。

6、其它农业措施。6.2.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所需的苗木购置(或苗圃建设)及工程措施。逐个小斑开展设计,附小斑设计一览表。6.2.4科技措施

重点支持良种和良法的推广应用,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等。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为适应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需要,规范土地治理项目估算的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估算的编制方法。

一、估算文件由编制说明、估算表格组成。

(一)编制说明主要内容包括:

1、估算编制依据:估算文件编制的原则和依据、人工预算单价、材料预算价格、设备价格、定额采用、费用计算标准及依据。

2、按项目划分说明各项措施的主要工程量和投资估算。

3、资金筹措方案。

(二)估算表格:(格式附后)

估算表1: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估算表2:土地治理项目估算表 估算表3: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估算表4: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估算表5:建筑(安装)工程单价表

二、项目划分:根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性质,分别按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其他工作及措施划分。

三、定额采用:

1、建筑安装工程:采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编制估算时,单价扩大5%计算;建筑工程材料如发生二次转运,可根据运输条件适当安排二次运输费及人工费。

2、施工机械台班费:采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

3、以上定额缺项的,可参照相应专业定额补充。

四、工程单价由直接工程费(含人工、材料、机械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综合单价计算。

1、人工预算单价分区表,见附表1。

2、材料预算价采用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站或物价部门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材料综合信息价格。

3、施工机械使用费按台班费定额计算。

4、措施费费率汇总表,见附表2。

5、间接费费率汇总表,见附表3。

6、利润:(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3%。

7、税金依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税费调整的通知》(闽建筑[2002]60号文)的规定计取。

税金=(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3.381%

五、其他工作及措施

1、项目管理费: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2、工程监理费: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执行。

3、勘察设计费可按项目财政资金投入的2%以内安排,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附表1 人工预算单价分区表 适用地区 工资区

人工工资(元/工日)六类工资区

龙岩市辖区、南平市辖区,永安市、宁德市、漳平市、建阳市、武夷山市、邵武市、政和、福鼎、霞浦、寿宁、周宁、长汀、连城、屏南、古田、永定、上杭、福安、柘荣、闽清、福清、永泰、罗源、长乐、连江、建宁、泰宁、将乐、光泽、浦城、松溪、清流、宁化、顺昌、沙县、尤溪、武平、明溪、建瓯、大田 26.40 七类工资区 福州市辖区、泉州市辖区、漳州市辖区、三明市辖区、莆田市辖区、莆田县、石狮市、闽侯、晋江、同安、南安、安溪、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平潭、龙海、华安、长泰、东山、漳浦、诏安、云霄、平和、南靖 26.84 附表2 措施费率汇总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临时设施费率(%)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率(%)夜间施工增加费率(%)施工辅助费率(%)合计(%)1 土方工程 直接工程费 1 0.70.7 2.4 3 砌体工程 直接工程费 1 0.70.7 2.4 7 安装工程 人工费 20 20 直接工程费 0.7 0.5 1 2.2 附表3 间接费率汇总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间接费费率(%)1 土方工程 直接费 5 2 石方工程 直接费 9 3 砌体工程 直接费 7 4 混凝土工程 直接费 6 5 农用井工程 直接费 10 6 其他工程 直接费 5 7 安装工程 人工费 65 估算表1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合计 其中

主要建设内容说明 投资 财政 自筹 一

水利措施 1 小型水库 座 新建 座

扩建加固 座 2 拦河坝 座 3 修建排灌站 座 4 机电井 眼 新打 眼

修复配套 眼 5 输变电线路配套 公里

其中:线路 公里

变压器 台 6 灌排渠系工程

其中:开挖疏浚渠道 公里

衬砌排水渠道 公里

埋设排水管道 公里

渠系建筑物 座 7 节水灌溉 万亩

其中:喷灌 万亩

微灌 亩

渠道衬砌防渗 公里

管理输水 公里

集雨节灌 万亩 8 其他水利工程 二

农业措施 1 改良土壤 万亩 2 良种基地 万亩

其中:仓库平方米

晒场平方米

选种加工设备 台(套)估算表1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合计 其中

主要建设内容说明 投资 财政 自筹 3 机耕路 公里 4 农业机械 台(套)

其中:购置农用动力机械 台(套)

配套农机具 台(套)

配置植保机械 台(套)5 其他农业设施 三

林业措施 1 营造防护林 万亩

其中:农田防护林 万亩

水源涵养林 万亩

水土保持林 万亩 2 苗圃 亩 3 其他林业设施 四

科技措施 1 技术培训 人次 2 仪器设备 台(件)3 示范推广 项 五

其他工作及措施 1 项目管理费 2 工程监理费 3 勘察和设计费

注:以上项目可结合实施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删减 估算表2 土地治理项目估算表 编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合计(元)一

水利措施 1 扩建小型水库 座

土方开挖 m3 浆砌块石 m3 …… 2 拦河坝 座

清基土方开挖 m3 埋石砼 m3 …… 3 衬砌渠道 土方开挖 m3 砌石(干、浆砌石)m3 …… 二

农业措施 1 土壤改良 亩 …… 2 机耕路 Km 土方开挖 m3 路肩 m3 路面 m2 …… 3 农机设备及其他 三

林业措施

……(要细化措施)四

科技推广 …… 五

其他工作及措施 1 项目管理费 ……

(具体算到四级项目单价)合 计 估算表3 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单位:元 编 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预算价 估算表4 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单位:元/台班 编 号

名称及规格 台班费 其 中 一类费用 二类费用 三类费用 估算表5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表

定额编号: 定额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合价(元)一 直接费

(一)直接工程费 1 人工费 甲类工 乙类工 其他人工费 2 材料费 …

其他材料费 3 机械使用费 …

其他机械使用费

(二)措施费 二 间接费 三 利润 四 税金 合计

根据工程项目逐项套定额进行分析计算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业产值和农业增加值情况。8.2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劳动条件改进效果、技术装备率、技术贡献等情况。8.3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项目组织领导和实施管理

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要在县级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落实具体办事机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项目组织实施要落实开发总项目和各子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9.2 运行管理与维护

要根据项目不同工程特点制定有效的运行管护制度与措施。根据落实开发项目的经营管理体制,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健全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各项工程设施完好,能长期发挥效益。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环境现状与分析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问题与建议 附录

(一)附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基本情况表,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报表,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建设项目表。

(二)附图

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 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3:项目区工程规划布局图(采用1:10000比例的地形图、图标、图例按统一标准制作,并有完整图签)。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篇6

1 项目背景及实施目的[1]

根据水利部、国家农发办审定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甘肃省实施规划 (2014—2019年) 》及国家下达甘肃省的投资规模和治理任务, 将康乐县确定为2014—201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县;并且根据《关于做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2014年度前期工作的通知》 (甘水利水保函法2014[7号]) , 依据通知精神实施区域的选择, 坚持重点突出、集中治理、规模治理的原则, 在总规划确定的项目区内, 选定苏集流域为2014年项目实施区。

康乐县2014年农发项目下达财政资金390.02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285.00万元。通过治理后, 苏集河小流域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 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减轻水土流失危害, 减少泥沙下泄, 减轻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促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保证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新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9.5 km2, 其中坡改梯190 hm2 (含田间道路16 km) , 营造水保林186.67 hm2, 封禁573.33 hm2, 布设谷坊3道, 为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平台。

2 苏集河小流域现状

2.1 自然生态

苏集小流域位于康乐县西北部, 海拔2 088~2 412 m, 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519 mm, 平均风速1.0 m/s, 多年平均气温7℃。根据《康乐县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 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2.98万m3, 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04万t, 年平均径流深85 mm。耕地坡度多在5~15°之间, 黄土覆盖较厚, 河道左岸坡陡沟深, 多为荒山荒沟, 梁底较平缓;右岸坡耕地较多, 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 沟壑密度1.6 km/km2。土地类型主要为梁峁缓坡、梁峁陡坡、沟边陡坡、水平梯田等几种类型, 以黄绵土为主, 阳坡为山地黄绵土, 阴坡为山地黑垆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2%~1.34%, 耕地土壤贫瘠, 全氮量含量在0.04%~0.31%之间, 速效磷在1~40 mg/kg之间, 速效钾在88~512 mg/kg之间, 碱解氮在40~198 kg/kg之间, 大部分土壤耕层养分缺磷少氮, 但钾富余。植被类型属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 由于长期的开荒垦殖, 天然林分布很少, 林草总面积152.96 hm2, 其中, 林地面积74.16 hm2, 草地面积78.8 hm2, 林草覆盖率72.0%。

2.2 社会经济

项目实施区涉及苏集镇的塔关、苏集、高楼子、周家沟及马寨村的部分区域, 流域总面积21.3 km2, 总人口9791人 (其中农业人口8 831人) , 2 175户, 人口密度460人/km2。2013年底, 项目实施区农村各业总产值3 126.36万元, 其中:农业2 223.22万元, 林业75.07万元, 牧业697.38万元, 副业130.69万元。粮食总产量3 321.23 t, 人均产粮376.09kg, 农业人均纯收入3 568元。

2.3 基础设施

项目实施区交通便利, 村村通道路, 部分道路已硬化;信息畅通;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户供电普及率100%;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 群众接收教育程度和医疗服务水平有很大提高;无水利灌溉条件, 属于典型的旱作物农业区。

2.4 土地利用

项目实施区现有耕地面积1 186.48 hm2, 坡度多为25°以下, 梯田地500.17 hm2, 沟坝地3.54 hm2, 乔木林50 hm2, 疏林地220.48 hm2, 草地78.8 hm2, 其他非生产用地 (居民地和道路等) 21.03 hm2。项目实施区虽然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土地贫瘠, 加上农民常采用掠夺式经营, 土地生产力下降, 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2.5 水土流失

项目实施区水土流失主要以水蚀为主。林草覆盖率较低, 土壤侵蚀模数3 000 t/ (km2·年) , 年土壤侵蚀总量6.39万t, 属于中度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21.3 km2,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4.43 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0.8%;中度侵蚀面积7.46 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强度侵蚀面积9.41 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4.2%。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面蚀、沟蚀和崩塌。

3 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经验[2]

3.1 水土流失成因

一是自然因素。项目实施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易产生水土流失。以黄土为主的土壤, 容易产生重力侵蚀。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较低, 土壤抗冲能力差, 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二是人为因素。项目实施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合理, 加剧了水土流失, 人为的经济开发建设活动, 破坏、扰动了地表植物和原生坡面, 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2 水土流失危害

一是水土资源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肥力, 进而降低了土地生产力, 导致单位面积土地作物产量大幅下降, 严重影响和制约当地的农牧业生产, 限制农牧民增产增收。二是水土流失增加了地表径流, 对沿线村庄内的基础设施造成危害, 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植被减少, 植被覆盖度降低,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3.3 防治效果及经验

项目实施区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造林种草。目前累计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面积656.67 hm2, 治理程度30.8%。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工作, 使人为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明显减少, 水土保持设施保存率显著提高。当地在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开展了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坡耕地改造, 梯田建设质量和数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建设规模由以前的乡 (镇) 村自行组织建设, 转变为整村、整流域推进, 组织形式由以人为主的零星自建, 转变为机修为主、人机结合、部门联合、项目支撑、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4 项目建设实际做法及措施[3,4,5,6]

4.1 实施总体规划布局

根据项目实施区的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规律, 土地利用现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 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选取近路、近村、近水源, 集中连片, 坡度相对较缓的坡耕地布设梯田, 以道路为骨架, 田地沿等高线布设, 大弯就势, 小弯取直, 便于耕作。合理布设造林地、田间道路和沟道小型拦蓄谷坊工程, 做到田、林、路和沟道治理工程措施科学配置。流域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 采取工程、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设计沟、坡兼治的总和防治体系。实施坡改梯和造林等坡面治理工程, 通过改变微地形, 拦截径流泥沙,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植物生成环境, 提高土地生产力。对5~15°的坡耕地布设机修水平梯田, 推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保土育肥。

4.2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16453—2008) 》为设计依据, 主要设计形式以水平梯田设计、水保林工程设计及谷坊工程设计为主。水平梯田按当地20年一遇6 h最大降雨量设计, 造林整地工程按当地10年一遇6 h最大降雨量设计;谷坊工程按当地20年一遇6 h最大降雨量设计。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进行不同设计, 具体如下:①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和土地利用调整方向以及人口、劳力等情况, 确定梯田建设规模及进度。②梯田布设在地形比较完整、土层深厚、土质好、原地面坡度在5~15°之间、距离村庄较近、交通方便的地块。尽可能集中连片, 合理配套田间道路, 便于机械化耕作。③梯田块地沿等高线布设, 兼顾等宽, 大弯就势, 小弯取直, 宽适当, 长不限, 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段, 尽量使埂线平滑。机修梯田面宽度不小于9 m, 田块长度宜长则长, 宜短则短。④合理调整总体布局和产业结构, 建设高效益水土保持林。⑤坡度大于25°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沟采取封禁措施。⑥建设谷坊等小型水保工程, 拦蓄地表径流和泥沙, 抬高侵蚀基准坡面。

4.3 严格程序, 精心施工

项目实行责任主体制、招投标制、工程管理合同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投劳承诺制、县级报账制等各项制度管理。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规范、程序精心施工。梯田、人工造林、封禁和谷坊工程建设与季节密切配合, 植物措施以春、秋季施工为主。该流域内干部群众通过水保人员的指导、培训和以往在水土保持治理中积累的经验, 具备了丰富的施工知识和操作技能, 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梯田工程施工主要采取组织群众和专业机修队相结合的形式;而水保林、封禁措施择优选择专业队整地承包栽植;谷坊工程选择有土建资质的建筑公司承建。

4.4 强化管理, 规范运行

根据项目管理成立了康农发水保项目领导小组。康乐县水土保持管理局作为项目的建设单位, 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管理负总责,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组织实施、协调管理。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 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 由监理单位提出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具体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质量、投资、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督, 并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理。项目建成后, 由相应管护主体落实管护人员、管理责任和管护经费, 分类确定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设置管理机构, 建立新型的工程管护运行机制, 坚持“谁经营, 谁受益, 谁管理, 谁维护”的原则, 保证项目的效益正常发挥。梯田工程原则上权属不变, 坚持谁承包谁维护;田间道路移交村委会由其指派专人负责维护保养;水土保持造林工程交所有权人自行负责维护。

4.5 加大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社会效益监测、经济效益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增产效益监测4个方面。采用调查监测法, 本年度项目实施区只做一般监测, 监测共布设2个监测点, 分别布设在苏集镇的塔关、周家沟2个自然村。治理措施每年治理完成后监测1次, 苗木成活率监测每年春季和秋季各监测1次, 工程措施运行情况的调查在年内汛期结束后监测1次。

4.6 加大科技推广培训

根据康乐县土壤类型的肥力特点, 结合产量目标, 选在苏集镇的塔关村和苏集村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推广面积13.33 hm2。应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 综合配套以下技术:选用良种、适期早播、选地整地和施足底肥、选膜和盖膜、播种密度、施肥标准以及综合防治病、虫、鼠等。另外, 该项目存在技术人员数量相对偏少的问题, 在项目全面实施时可能会因技术力量薄弱而影响实施进度。因此, 很有必要对项目规划确定进行科技推广的村庄的群众进行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培训, 结合项目建设需要和水土保持技术的经验, 聘请专家授课、编印有关技术资料使用手册、参观考察及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民群众熟练掌握此项技术, 提高当地群众依靠科学增产、增收和致富的信心。

5 效益分析

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15774—2008) 》标准[7]进行效益分析, 基础资料依据工程设计资料, 产品价格依据2013年第四季度市场询价。

5.1 经济效益

梯田工程直接经济效益按增产小麦1 125 kg/hm2, 小麦按市场价2.8元/kg计算, 可增加直接效益59.85万元;项目实施后, 人均产粮达到400.29 kg, 人均纯收入由3 568元增加到3 636元。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人均收入, 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5.2 蓄水保土效益

按照各项保水保土效益计算, 项目实施后蓄水将达到8.97万m3, 共保土2.80万t。经过1年的集中治理, 新增治理面积9.5 km2, 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6.06 km2,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5.4%, 减轻了水土流失, 保留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和N、P、K的含量, 改善了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转化和循环。

5.3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 区域林草面积增大, 林草郁闭度提高, 植被覆盖率提高28.5%, 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加, 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也将会明显提高, 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明显改善。

5.4 社会效益

通过兴修梯田, 粮食单产逐年提高, 流域内人均纯收入由现在的3 568元提高到3 636元, 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项目实施后, 可明显减少水土流失,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通过梯田工程和造林工程等措施的实施, 不但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而且有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资源的长效利用。

6 对策及建议

项目管护难一直是制约苏集河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发展的一个瓶颈, 项目建成后损毁等, 严重影响开发项目长期效益的发挥。根据此次调查研究认为, 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管理:一是广泛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 营造“工程管护, 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明确管护责任。要高度重视工程设施的建后维护管理工作, 督促使用、受益人对工程设施进行管护, 定期对维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三是落实管护经费及责任。制定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落实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经费, 确定工程设施监管单位和受益人的责任, 对破坏项目工程设施的行为, 要严厉查处;对工程设施维护管理不力, 要追究责任。四是创新管护责任方式。统一规划, 明晰产权的管护方式, 把树的产权移交给所在地农民, 实行“谁家的田头, 谁家管理, 谁家受益”, 从而调动农民群众对项目管护的积极性。

摘要:结合2014年康乐县苏集河小流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际开展调查研究, 从康农发水保项目实施区的现状入手, 对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经验进行分析, 然后从2014年项目建设实际做法及措施、效益等方面研究, 并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效益分析,对策建议,苏集河

参考文献

[1]刘震.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利, 2005 (22) :17-20..

[2]王宏, 秦百顺, 马勇, 等.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J].人民黄河, 2001 (2) :18-20.

[3]刘立权, 宋国献, 韩冰, 等.辽宁省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成效及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 2015 (1) :25-27.

[4]郑晓峰.闻喜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水土保持, 2011 (12) :62-63.

[5]张志勇, 王志坚.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 (1) :30-31.

[6]付国忠.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工程分析[J].中国水运, 2014, 14 (2) :287-288.

盘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查 篇7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库建设 绩效评价

一、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入分散,多头管理

我国政府支农资金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含国债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十几大类。资金来源分散,管理制度和要求不统一,支付方式、渠道和对象分散,使得一部分资金在支付过程中处于监管之外,难以保证资金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向合理、规范地运行,不仅加大了资金的监督管理难度,而且增加了监督管理的成本,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资金拨付不畅,执行进度较慢

总体来看,近年来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稳定,支出进度相对较快。但也存在市县财政部门资金拨付进度偏慢的问题,分析原因,既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施工受季节影响较大等客观因素,也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环节较多等主观因素。支出进度偏慢不仅会影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大背景下,也影响着中央和省上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

(三)项目库建设薄弱,建立不科学

一是对项目库建设工作还不够重视。二是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深度不够,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不高,一些项目与规划脱节,对申报争取项目造成不利影响。三是项目库中的项目储备太少,特别是缺乏能够形成较强发展支撑能力的重大项目,缺乏有竞争力、有吸引力的优质项目,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项目管理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项目库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与交流,项目库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五是一些项目库与项目申报等实际工作脱节,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六是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缺乏项目管理知识,有的不熟悉软件操作。

(四)绩效评价进展缓慢,工作尚不到位

近年来,各方面都在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仍然存在着制约绩效评价有效开展的几方面因素:一是缺乏独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二是未构建规范的指标体系。三是支出评价内容不完整。四是支出评价结果约束乏力。

二、健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确定农业综合开发模式,集中使用支农资金

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的需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综合性的开发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有利于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三是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和增加投入的良好局面。四是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五是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体制。

(二)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加强项目库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的前提是选择好的项目进入项目库,为下一步项目评审、上报及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按照发展建设的要求选择项目,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开发、集聚开发,并有机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各类项目以及其他农口部门项目,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二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对预期明确、前景良好、典型性强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进行连续建设,坚持以建设高标准项目区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依托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地方特色。三要引入竞争机制,对基层干群积极性高、领导力度大以及土地规模流转有基础、农业结构调整有思路、财政配套资金有保证、自筹资金能落实、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高的地区给予优先入库。

(三)推进项目和资金对接,加快资金支出迸度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缺乏对接是影响支出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此,一是要提前申报和筛选项目,为加快支出进度奠定基础。二要及时批复下达项目计划。三是要提高资金拨付效率,中央资金应在最短时间内下达至省,省级财政部门应及时下达地方立项项目资金的预算指标,并根据项目计划,先行拨付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四是加强动态监控,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利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出进度的动态监控,及时汇总并定期通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情况,督促下级财政部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四)推进绩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

建立以考核绩效为目标的跟踪评价机制。一是项目实施期间,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综合性检查等中期检查;项目竣工后,进行省级验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每3年进行一次验收考评。二是全面进行检查和验收考评工作,内容既要包括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又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工程的运行和管护情况;既要包括对项目建设单位的考核,又要包括对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的考核;既要包括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检查,又要包括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评价。三是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验收考评时,既要查看账簿和档案,又要深入項目区进行实地勘察;既要根据资金到位和拨付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又要根据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以财政报账为核心,规范财务制度

上一篇:中泰文化交往史下一篇: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