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合评价(精选12篇)
实施综合评价 篇1
一、对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
新一轮的课改, 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反省自己,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
以学生成长记录为载体积极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记录袋评价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可以开放的、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让学生体验成功, 感受成长与进步, 并从中受到激励;成长记录袋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还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理解, 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便于向家长战士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有利于改善家校关系。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描述成长过程、展示成长成果、反思成长轨迹、评估成长水平、沟通成长信息, 达到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自主规划、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班级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路径
(一) 涉及学生的学习、工作、纪律、思想道德、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来进行个人阶段性小结
反思才会进步, 总结才会提高。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写个人总结, 涉及学生的学习、纪律、思想道德、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来进行个人阶段性小结。如:开学初的“新学期伊始的我”、“军训感言”、半期后的“半期以来的我”、期末的“学期结束的我”等。通过看学生的阶段性总结, 可以增加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机会, 对学生的总结做出适当的评价, 从书面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功的原因, 可以深层次地触动学生,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开学时让学生做好三年的学习规划, 带着规划一步一步的实施。我将学生的阶段性总结和学习规划装进成长记录袋中, 让学生有一个对照比较。
我班学生张德利, 学习优秀, 工作积极, 还热心帮助他人。但小组内有同学对她的热心帮助不理解。在组内有个学生上课容易走神, 张德利时不时地会提醒他, 谁知他却说“我干我自己的事, 又没影响你的学习, 再说你上课来提醒我, 你不也上课没专心吗?如果你是男生, 我早就打你了。”这让张德利感到很委屈, 心想我这不是为你好吗?在她的成长记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真的是做错了吗?都说帮助别人能够收获一份快乐, 我的快乐在哪里呢?我在她的成长记录中这样写到:你主动帮助他人, 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同学的不理解, 只能说明他现在还没懂事, 等到他真正的懂事了, 他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过程中有对有错的地方, 请原谅他短时间内的不懂事。老师希望你能够坚持下去, 热心帮助他人, 在自己提高的同时也让其他的同学也有收获。
看了我给她的留言, 她写出了这样的话:老师, 谢谢你的开导, 我会坚持下去, 相信我的热情一定会让他有所改变。
从她的成长记录案例给我们老师的启示至少两点:一是我们应主动关注学生群体中的特殊学生, 当这些学生因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习兴趣不浓对身边人或事产生厌恶感时, 危险随时会发生, 我们应主动介入, 及时干预, 做好疏通工作。二是对于学优生因某些事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障碍时, 应及时发现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 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
积极推行班级小组建设, 班级建立9个小组, 每组6-7人, 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小组内既合作学习, 也竞争学习;小组间也既合作学习, 也竞争学习。每学月小组成员首先两分钟的对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能力、课堂纪律、思想道德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然后组员之间再进行综合性评价。将小组自评、互评表、装入成长记录袋中。如第五小组的陈艳艳, 在上期期末小组评价中她的学习效果较差被小组评为B, 但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纪律、思想道德都评为A, 所以综合评定结果为A。
(三)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活动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活动。“研究性学习”主要在校内学习期间完成, 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牵头, 以班级小组为一个课题组, 选定课题, 形成9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进行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 过程中需要学生在校园内外进行走访、问卷调查等, 要求学生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活动日记, 课题结束后书写课题报告、研究性学习心得, 小组成员间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自评与互评等。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 参加各种学生社团,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主要安排在寒暑假进行, 可以由学生个人单独进行, 也可以与家长共同完成, 还可以几个人合作进行, 返校后要上交活动记录和个人心得体会。综合考虑给予学生相应学分, 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
我班学生杨莹一组所作的“方便面与人体健康”的课题研究, 根据成员自身特点进行有效分工, 协同完成。在自评中他们写到:
邓先敏: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 提高我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我对事物的猜测、验证、推理, 分析总结能力。但我还不够积极, 需要在组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 我一定会改掉这个缺点的, 努力!
陈艳艳:我挺喜欢这个主题, 但之前我并不知到怎样参与, 状态一般, 通过这次活动, 我感受到了团结带来的乐趣, 也获得了一些课文以外的一些东西, 如人需要大胆, 需要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杨莹:我没有投入很多的时间进入这次研究性学习中, 但从中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 更加懂得了保护自己的健康, 也从中学会了与人交往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综合评价 篇2
一、学期初,给位学生准备一只“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装同学们获得成功收获的记忆,以及其他同学们想装的内容,以准备在学期末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时候使用。
二、评价内容
2、《了解自己的智能》(4~5页)学生自评。
3、《家里的我》学生本人重点记录记录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包括学习、运动做家务等)(6~7页)
4、《基础素质》评价(8~9页)学生根据五类选项自己做到了就打对号。教师或学生写出评价与建议。
5、《课程评价》(10~13页)自评、组评、教师评相结合。
6、《活动回顾》《地方课程》《才艺展示》《成功记忆》学生本人填写本学期参与的活动,并自评和组评相结合。(14~18页)
7、“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中有五项基础素质(品德习惯、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艺术素养),(见19页)及其评定标准、所需相关证据材料、自评互评班评评定记录栏等内容。发下此表,让学生按表中所列的五项基础性发展目标的顺序,整理自己的材料证据,以方便按序评定。
三、评价标准
评定结果实行等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A为4,B为3,C为2,D为1)
1、自评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证据,对照五项基础性发展目标的标准,给自己定出六项的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A/B/C/D)。
4、互评
组织各学习小组的学生,对照项基础性发展目标的标准与小组内所有同学提供的相关证据,相互评定出五项的等级(ABCD)。凡是结果与学生个人不同的,都要注明相应的理由,并签上小组所有成员的名字。
5、班评
还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负责一个班级内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几位教师组成班评小组,对照六项基础性发展目标的标准与同学们提供的证据材料,给班内所有学生定出五项的等级(ABCD)。凡是结果与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的评定不同的,都要注明相应的理由,并签上班评小组所有教师的名字。
6、学期总评
评定结果实行等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A为4,B为3,C为2,D为1),按比例得出学生个人在班级中的总等级(前30%为A,后30%为B,中间40%为C,D基本上不应出现)。
7、班评小组给出综合性评语
结合学生的学期总评,参照学生的平时表现,给班内每一位学生写下综合性评语。
8、将五项基础性发展目标的等级、学期总等级汇入《西柳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书》中,并签上老师们的名字。
实施综合评价 篇3
摘要:考试改革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改革,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详述该课程的课程作业加闭卷考试的考试改革方法,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用有序回归模型量化评价本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效果。有序概率模型考虑了考评制度的合理性、课程作业的难易程度、考评制度是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考评制度的公平性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上四个因素对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均带来显著的影响。调查发现基于期末考试与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方式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考试改革;有序回归模型;调查问卷;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
1 引言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改革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改革,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1]。自6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长期沿用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尽管也可以反映教学效果;但同时存在许多弊病[2],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过于单调的考试方式态度消极,且出现了应付笔试的种种作弊方法[3-7]。
本文以《城市軌道交通运营管理》这门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详述该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法,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使用有序回归模型量化评价该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效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可供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和高年级研究生参考。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本着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闭卷考试不再是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唯一手段,该课程致力于把考试分数、平时课堂作业、情景演练表现评估等多形式相结合的评估手段综合应用,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检测,更是考查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自主学习正导向机制。
2 课程考试改革内容
2.1 改革总体思路及特色
依据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追求以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考试改革方向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形成知识自主获取、充分利用课堂作业、情景演练等虚拟场景提升自我能力的考核模式。
1、考试方式改革是实现考试功能的先导
传统的卷考试方式的问题主要在于方法单一、次数偏少、目的不明确及对考试结果的评鉴不重视。研究发现,考试形式除常规闭卷、开卷、半开卷、小论文等形式外,组合式和分层次考核具有积极意义。改变以测试知识掌握情况为主的传统做法,加强平时的考核,鼓励采用课程作业与集中考试相结合,采用多次考核和多种形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
传统模式只注重对静态知识的考核,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较少,而对评价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更是涉及不足。通过改革考试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研究能力,不断创新。
2.2 具体改革方法
2.2.1考试形式
为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积极开拓思路和激发创新思维,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开放性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与期末考试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课程作业占30%,情景演练考核占2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作业则主要考核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情景演练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协调组织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以及将本课程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2.2.2考试内容
不论何种考试形式和试题题型,命题都是考试质量的核心。命题既要重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重视考察学生分析、归纳、判断、综合的能力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还需给学生留下创造性发挥的余地。期末考试的命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若干开放性试题,课程作业和情景演练考核题则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根据本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按章节提出若干个专业性的题目;另一部分是将课本与实践相结合,提出若干个与实际相关的情景应对题目,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以团队的形式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完成,最后以小组报告的形式提交结果。
2.2.3评分标准和方法
通过科学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学效果信息,了解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完善自己在教学和学习中的活动。根据课程新推出的考核形式,即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与期末考试,闭卷考试采取标准答案和无标准答案相结合的评分形式,情景演练考核和课程作业采取对学生完成情况及报告情况的综合评分形式。具体评分标准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第一种是将期末考试与课程作业、情景演练考核各按50%进行计算;第二种是采取阶段式评分标准,即将本课程分为两个学习阶段,在中期以完成课程作业作为标准进行一次考核,末期以考试的形式作为一次考核,最后综合评分。第三种则是推广课程设计的形式,将课程作业转变成课程设计,在最后由学生按小组做汇报的时候,结合本课程基本内容提问,取消传统的闭卷考试,采取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综合评分。
3 效果评价模型
由于因变量是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可以分为好、中等、差三个等级,具有有序的自然规律。当因变量的取值大于两个,并且具有离散、有序特征时,可采用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来分析。因此,本文采用这一统计模型来研究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endprint
由于因变量无法直接与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所以需要假设一个连续性潜在变量。这时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为潜在变量,表示为学生对课程考试改革的满意度,为一个连续变量。并取值为1(满意)、2(一般)、3(不满意)。为解释变量,即可观测变量,为其对应的系数;J为可观测自变量个数;为随机误差项且服从正态分布。
因此,潜在变量与变量的关系是:如果连续性潜在变量超过某个临界值,则对应的一个确定性选择。变量可供选择的等级有3个,取值为1表示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良好、取值为2表示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一般、取值为3意味着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很差,则和的关系具体如下:
其中,临界值为待估参数,满足条件,为有序概率(Ordered Probit)模型表示效果水平的两个阈值。
由于效果水平关于的条件分布由分界点()和误差扰动项的概率分布决定,因此的概率可表示为:
式中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计算过程中,通过最大似然估计获得对参数,和进行估计。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
为全面的分析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本文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分别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师和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86份,统计有效问卷85份,其中,教师组调查问卷4份,学生组调查问卷81份。
本次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别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
1.教师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a)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课程作业内容的合理性情况,包括课程作业题目的涵盖范围、难易程度等,以及学生对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质量;
b)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考评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
c)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评价合理的考试题型、考核形式及比重;
d)相关意见和建议;
2.学生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
a)对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b)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课程作业内容的合理性情况,包括课程作业题目的难易程度、是否能学到更多知识等;
c)评价课程考试改革提出的考评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
d)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评价合理的考试题型、考核形式及比重;
e)相关意见和建议;
4.2 数据统计结果解释
(1)学生对本课程考试改革的满意度分析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统计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对本课程考试改革持一般性态度学生人数较多,占总量的38.3%(31人)。此外,对本课程考试改革觉得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占总量35.8%(29人);很满意及满意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学生占总量的25.9%(21人),这说明人们对新事物总有一种观望态度,适应和接受新的考试评价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
为更详细的分析学生对本课程考试改革的满意度与题型设置的关系,分别根据不同满意度的学生,研究其相应的题型偏好。为更直观的分析,将问卷中“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样本数归为“不满意”一类,将问卷中“一般”的样本数归为“中立”一类,将问卷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样本数归为“满意”一类。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发现一个直观的现象,即三种不同满意度的学生均喜欢选择题。满意本次课程改革的同学偏向于喜欢简答题,其次是选择题;而不满意本次课程改革的同学偏向于喜欢填空题,其次是开放性试题。态度中立的同学相对而言也更偏爱选择题,其次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对各类题型的偏爱程度调查较好地反应了我国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有答案可供参考的选择题受大家的欢迎。填空题和简答题多为教材中的内容,需要背诵的居多,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较喜欢此类题型;而开放性试题灵活性大,根据题目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学习态度较懒散或是思维较灵活的学生较偏爱此类题型。
由于传统的闭卷考试太过单一,为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本课程新推出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的考评制度。调查学生对新考评制度合理性的评价,由调查结果可知,认为新考评制度合理或较合理的学生样本数占总样本量的74%,而对新考评制度评价为不合理的学生样本数只有7%。
此外,根据学生对新推出的考评制度合理性评价程度的不同,深入调查不同合理性评价程度的学生对各类评分比例的偏爱程度,结果如图4所示。显然,认为新考评制度合理或较合理的同学均较喜欢“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这一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而认为新考评制度一般的同学对每种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持中立态度,认为新考评制度不合理的同学相对而言更偏爱“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这一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
本文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入手,对比分析了不同满意度的学生对各类题型的偏爱程度。以及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新推出的評分制度合理性的评价,对比分析了不同合理性程度评价的学生对各类评分比例的考评制度的偏爱程度。结果较直观的反映了不同学生对课程考试的态度,以及本次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情况。由于学生的特点不同,不能令所有学生都达到满意的程度。因此,64.2%样本数的学生对本次课程考试改革持满意或中立的态度,74%样本数的学生认为新考评制度合理或较合理的调查结果,能较好的反映本次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较为良好。
(2)老师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情况评价分析
由于对老师的调查样本数较少,因此,只做简要的分析。根据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认为课程考试改革的考评制度合理的老师人数占样本总量的75%,并且所有参与调查的老师均认为这样的考试制度能公平的检验学生的能力,能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endprint
将学生提交的课程作业交予参与调查的老师进行评价,50%的老师认为本课程提出的课程作业涵盖范围较广,50%的老师认为本课程提出的课程作业涵盖范围适中。此外,所有老师均认为课程作业的难度适中。针对学生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的课程作业质量较好,掌握了题目要领,且格式规范程度和文字表达情况也较良好。
根据相关教师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方案的评价,以及对学生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的打分可知,所有教师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情况的评价较高。此外,在对不同学生的评分比例考评制度的调查中,有老师提出应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相应的评分比例。采用灵活的评分比例可作为深化本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的研究内容。
(3)学生与老师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差异性对比分析
由上述不同满意度的学生对各类题型的偏爱程度分析可知,学生普遍喜欢选择题,而简答题和开放性试题则依据学生满意度的不同,受偏爱的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仅仅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本文分别以学生和老师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对象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不同对象对考试中应多采用的题型支持程度对比图。图6为不同对象对平时考核的内容支持程度对比图。
从图5和图6可知,老师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与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别。相对于学生更喜欢选择题而言,老师觉得应该多采用简答题和开放性试题,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3%和31%。而老师对于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这三种题型的支持程度相似。此外,学生更以作业和考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而老师更支持以作业和课堂讨论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不同的对象对相关题型的支持程度不同,在设置考试题型和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时,应结合老师和学生两者的态度,采用能让双方都相对满意的考评制度。
4.3 模型分析结果
本文将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作为因变量,解释变量为考评制度的合理性、课程作业的难易程度、考评制度是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考评制度的公平性。每个影响因素的定义及取值如表1所示。
5 结论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学生和老师为研究对象,模型量化分析本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可得结论如下:
(1)对于学生而言,相对满意本课程的考试改革策略;
(2)本学科相关老师以考核内容的设置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对本课程的考试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为良好;
(3)在考试改革的过程中,题型的设置和考核内容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学生和老师两方面意见,合理布设;
(4)考评制度的合理性、课程作业的难易程度、考评制度是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考评制度的公平性等因素对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务之急,这其中的关键又是逐步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考试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传统考试模式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目的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通过课程作业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对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及创新性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溢辉,何樱.计算机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问题研究[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engdu, 2011.
[2]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向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01):67-70.
[3]黄英,李雪兰.口试对学习成绩影响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2012,10(02):90-91.
[4]郑勤华,曹莉,陈丽,吴云峰.遠程学习者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88-97.
[5]张桂荣,朱天志.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深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1):52-54.
[6]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119-123.
[7]金祖庆,赵雷洪.学分制模式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44):83-87.
实施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一些探索 篇4
实施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评价渠道的多元性,包括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我校从2007年开始试行对部分年级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逐渐从一个年级推广至几个年级,目前已经发展到全校每个年级、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全员参与。
一、用评价项目的方式对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我校在必修课程这个板块,通过评价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强化新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我们在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的同时,适当兼顾学生的差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们的评价方式也从单纯地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转变为使用各种学习评价项目来检查。学习评价项目涉及各个学科。为了使项目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教师还开动脑筋,为每个评价项目设计了有趣的名字,如:“随机应变、巧手工坊、能说会道、机灵的一休、快乐小当家”等。我们设置的内容密切联系学科和生活,让学生手脑并用。例如,“我来当当小导游”是三年级的语文教师设计的一项测评项目。测评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幅画,调动自己掌握的关于这一著名建筑或是风景名胜的内容,用3至5句话来介绍一下。通过测评,学生的口头表达、日常的阅读积累等相关能力都得以展示。
除了对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外,我们还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测评。“能干的小当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一项测评项目。测评中,学生可在系鞋带、理书包、叠衣服这三个项目中任选两项完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看似简单的内容要完成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测评中,评委教师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既不抹杀孩子的积极性,帮助大多数孩子完成测评项目,同时又让孩子体会到了掌握这些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二、调动家长、学生的积极性,与学校共同完善综合评价
我们邀请家长志愿者一起来参加学生综合能力测评活动,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多元。
为了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加测评的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由小干部当领队,人人手拿测评表,以参加“游园会”的形式有序地到各个教室参加活动。每一个教室都按照评价项目的需要进行布置,活动名称、活动要求与评价方法清晰可见,让学生一目了然。在测评时,每个学生都和测评项目负责的教师、家长面对面,教师、家长用和蔼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鼓励孩子,那些平时胆小的孩子也能勇敢、快乐地参加测评活动,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各个学科的执教教师也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学生在测评时的表现,找到不足之处,以便在活动结束后更好地进行分析、总结与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篇5
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根教字【2008】177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规范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作为重要工作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等功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实施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应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客观性原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充分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尤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特长和发展潜能,体现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发展。要充分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袋和个性特长资料,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真实有效。
(三)科学性原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门科学,在评定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其规律和方法,加强对评价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
(四)公平性原则。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申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监控评估制度,防止一切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实现制度公开、程序公开,切实体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实施的范围、内容
(一)评价的范围 学校一年级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二)评定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四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
具体评价指标依据根教字【2008】177号文件有关规定。
四、组织管理
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市教育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同时,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1、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岩峰
副组长:刘凤英
成 员: 王海峰 田 明 代德梅 张伟 刘丽萍 金京德
王建平各班主任
2、工作职责:
(1)根据学校评定方案,制定具体的评定工作程序;(2)认定学校年级评定小组成员;(3)组织并监督年级评定工作;(4)对年级评定结果进行审核;
(5)及时纠正评定中的错误和仲裁等。
(二)学校监察小组: 组长:段淑华 成员:段少军 姜海霞
职责:监察评价全过程;接受学生、教师或家长的咨询、投诉、举报;及时纠正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协调处理有异议的评价结果;对违规人员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三、评价的程序和方式
1.学生自评。学生收集、整理学习过程中有代表性或标志性的成果;学生依据评价内容和标准,对照自己的现实表现和学习成果,写出自我描述评价;学生在班级内陈述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班级全体学生对照评价内容和标准,根据学生自我评价、材料依据和现实表现,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就每个维度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班级评价小组评价。由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依据评价标准和学生现实表现,查阅学生有代表性或标志性的成果,通过集体讨论对学生的各个维度进行评议,并分别做出客观、公正的等级评定。
4.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由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评价标准对各班级的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纠正和处理评价中的错误或投诉。
5.公示。在各班级内公示每位学生的评价结果。
六、评定结果呈现方式和使用
(一)等级呈现
均实行等级评价,采用“A、B、C、D”四个等级的方式呈现,A代表优秀、B代表良好、C代表合格、D代表不合格。
(二)综合性评语
由班主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描述中要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七、评价结果的使用
1、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是学校矫正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情况,在期末的质量分析中进行析,找到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六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作为学生小学毕业综合素质终结性评定结果。
3、小学生每年的评价结果均作为其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通知学生个人及家长,并签字确认。
八、评定的过程性管理
1.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纳入学生评定管理中,充分利用评价实施细则加强学生的管理,给学生正确的学习生活导向。
2.认真学习解读评价实施细则,并将细则中的关键表现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3.加强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管理的研究,通过学生的成长纪录袋,较好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实施综合评价 篇6
一、积分综合评价实施中学生问卷调查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我们选取了一实验班,在班级分别进行了学生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问卷调查。但在调查中有一部分在学生答题时往往不是客观的对同学作出评价,常常会因为同学之间的过节而影响自己对同学的评价。还有部分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太过随便,马马虎虎,同样评价同学也是一样,没有经过思考一味的选好或是中和差。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对学习无所谓,对生活不负责任。调查问卷的统计,繁琐复杂。既要将所有问卷的内容统计到一起,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客观因素,力求作出最公正评价。
因此,在做调查问卷前,要先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确调查问卷目的是对同学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使他们明确对他人作出评价的时,同样也是对自己作出了评价,因为通过评价,同样可以看出你的性格和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认真完成问卷的内容。可以通过观察,对认真完成问卷的同学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能够认真完成。
二、积分综合评价实施中奖惩制度制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积分综合评价实施中,教师的奖励或惩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均有很大的影响。奖惩制度中既不能出现体罚和罚钱的内容,又要在学生中起到罚的作用,让学生敬畏。同样奖励的制度既要让学生喜欢,又不能着重于物质。同时,要明确的是奖惩的效果随着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知识水平、师生关系等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变化。如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使用奖励和惩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容易滋长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严格要求,进一步指出其不足之处,指出努力的方向,激励他们继续上进;对那些个性较弱的学生,就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当处罚,否则会使他们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在运用奖励和惩罚时,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罚观;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适当;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在思想上培养他们荣誉奖励大于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是奖励与惩罚都能达到激励的作用。
三、积分综合评价实施中积分记录的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积分综合评价实施中,积分记录的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积分的记录既要公平、公正、公开,又不能束缚教师和学生。要避免主观,力求完全客观。因此,要提前对学生做相应的计分制度培训,还要对学生定期做相应思想工作,让他们以端正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计分。积分记录不能由教师,或是某个学生来完成,那样就会使积分的记录成为教师和学生课堂的负担。从而影响到教师课堂的教学,和学生课堂的听课。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日组内轮流记录积分情况,一定要避免由组长或是个别同学担任记录的工作,注重全员参与。适时进行组内和班内的公示。力求积分记录的公平、公正、公开。教师可以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其它小组以后可以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四、积分综合评价实施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适时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奖惩是积分综合评价的关键。为了激励和引导班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使积分综合评价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为此班级要根据评价内容,对道德品质与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做好平时记录工作,以便评价时有据可依。如果积分综合评价实施过程中,出现学生对积分不重视的现象,一定是教师没有根据积分的记录及时的进行对学生评价的总结。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总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奖励与惩罚适时、适当地与积分综合评价相结合,才能使积分综合评价充分的发挥作用。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积分综合评价的灵魂。通过平时的积分记录,和适时评价总结,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对于,学生身上的个别问题,教师要单独与学生或家长进行座谈。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发现和改正问题。而对于学生身上普遍问题,教师要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如:班队会或学生演讲等。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使他们达到新的认识高度。
实施综合评价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共收治65岁以上四肢骨折住院患者386例,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79例和观察组207例。对照组中男109例,女70例,年龄60~72岁,平均66.2岁;农村患者127例,城市患者52例;焦虑不安与恐惧者94例,孤独寂寞者36例,悲观失望者19例,其他心理问题者30例;观察组中男126例,女81例,年龄60~78岁,平均65.3岁;农村患者149例,城市患者58例;焦虑不安与恐惧者109例,孤独寂寞者43例, 悲观失望者23例,其他心理问题者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份、心理问题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人文关怀。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医院和科室的基本布局(如厕所、水房的位置、床头牌的内容、床头呼叫器的使用和医院食堂的位置等),了解掌握患者的需求,在不违反医疗原则和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 安排的病房尽量与病人的愿望相同或接近。对无家属陪护、行动又不方便的患者,护士要帮助其打饭、购买生活日用品和陪同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在病房内放置赏心悦目的花卉,开窗通风,保持病房整洁、优美,室内空气清新、适宜。通过这些措施,让患者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以此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消除医患之间的心理隔阂,为治疗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1.2.2健康教育。部分患者对自己病情严重程度心存疑虑,在出现与自己想象不符的事情发生时便怀疑医护人员的医疗和护理水平,可能由此产生恐惧心理,脾气暴躁、 性格固执、心存抱怨,抵制治疗。护士要主动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的技术水平,针对患者病情所要采取的相关治疗措施,采取的治疗方法效果如何,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做哪些方面的配合,在饮食、起居和活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病人的积极配合对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意义等。通过护士较为系统的介绍,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较为客观、 准确的认识,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患有慢性疾病及退行性病变,生活常常不能完全自理,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丧偶独居,部分患者其子女虽然在身边,但由于工作繁忙对老人照顾不周,种种原因使其产生孤独、寂寞和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有的甚至有轻生的想法[2]。对此类患者,护士首先要保持与患者家人的联系沟通,鼓励患者家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陪护老人,多与老人交流。其次,护士要与患者勤沟通,多陪患者聊聊天、拉拉家常,及时掌握患者的需求,协助患者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再次,如患者无特殊要求,应尽量给老年患者安排多人房间,鼓励患者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病友间的交流互助, 克服其心理的孤独与寂寞,保持精神愉悦。
1.3评价标准
(1)由经过专门培训的4名主治医师和6名责任护士分别在入院时、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进行评定统计。(2)采用黄桂玲[3]设计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责任护士负责发放、回收及统计,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及护理服务3大块共20项内容,每项满分为5分,≥90分为满意,<90分为不满意。(3)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过程中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者为依从,反之为不依从。
1.4统计学处理
资料经整理核对后,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取95%可信区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不良情绪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其不良情绪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例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2.1±3.70)d,观察组为(13.7±2.54)d,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 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陆彩娥[4]等报道37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异常发生率为70.10%,周琦[5]观察390例骨折患者均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表明,骨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并以焦虑不安与恐惧、孤独寂寞、悲观失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质量[6,7]。引发老年人心理障碍的因素较多,我们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后认为,引发老年骨折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主要有:(1)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加关注,身体一有问题,便会焦虑不安,并常常将自身疾病的不良预期无限放大,引发心理恐惧和不安。 (2)骨科疾病常波及躯干、四肢等运动器官,患者的日常性活动因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骨折的康复治疗需时较长,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总担心会拖累了儿女,进而普遍出现明显的焦虑不安等[8]。(3)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整天忙于工作,陪护老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住院的单调枯燥,家人的关爱交流不足,生活上的不便,增加和放大了老人的孤独感。病痛、生活不便和被忽视常常引发情绪上的不稳定,性格会变得暴躁、易怒,对治疗消极抵抗,甚至出现拒绝治疗,直接影响了老人骨折后的康复。王莉娜[9]等研究报道,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发现,良好的情绪是药物难以达到的最好的肌松剂,而91.8%的患者心理状态均获得改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促进了患者的顺利康复。因此,有效的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护理是重要的护理方法和手段之一,可以使患者很快适应医院环境,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对患者的检验诊断和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发挥药物和手术的疗效,有助于排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有助于对患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使之早康复、早出院[10]。医务人员不仅将治疗看成一种简单的医疗行为,而要将医病与医心紧密地结合,建立医患之间有效互动的机制体系,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理解,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准确把握患者的思想动态,解决其实际困难,采取体贴入微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对加快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其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和不良情绪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敏[11,12]等的研究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对各项治疗方案的实施和疾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应做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综合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386例老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79例,观察组2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并将患者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其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和不良情绪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实施综合评价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1. 社会需要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师。
随着工业化、都市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竞争的日益加剧, 心理疾病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 今后我国各类心理问题还将更加突出。人们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专业活动, 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职业领域。心理咨询师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职业, 社会需要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必将成为我国极具发展潜力的热门职业之一。
2. 心理咨询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2002年,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 引起社会关注, 心理咨询师也迅速得到社会认可。在政府政策的大力倡导下, 三级甲等医院均要求成立心理科, 中小学校也都要求开设心理咨询室, 配备心理咨询师。2008年,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使心理咨询行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各类心理援助机构陆续建立, 政府或社会组织不断有针对性地开展震后心理援助, 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逐渐增加, 这为心理咨询师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为相关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 能力测评要适应鉴定人数的逐年增加。
我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从业人员就业、上岗的能力证明。河南省从2003年开始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截止到2009年11月累计鉴定23571人, 其中二级以上占鉴定总人数的15%。从2003年~2009年报名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核人数统计表和2008年~2009年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核人数统计表可知, 河南省报名参加心理咨询师的人数逐年增加, 2008年报名人数远远超过往年, 2009年报名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人数高达11011人, 可谓空前。
二、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 国家职业标准是综合评审的依据。
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依据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主要有心理咨询师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责任和工作质量要求。
2. 专家面试是综合评审的主要方式。
在考生递交个人成长报告及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的基础上, 由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专家组对考生进行面试, 主要考核其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培训指导等综合能力素质。
3. 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是综合评审的核心。
判断考生是否具有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质, 是否有一定的个案积累, 是否有严重人格障碍、患有精神性疾病者, 个人基本素养及个人成长经历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的重点是考核心理咨询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 综合评审设计思路也是以此为准则。
4. 考核模块结构是综合评审设计的关键。
考核模块结构要从整体上反映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的主要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时间、配分要求、考核项目、项目组合方式以及是否有特别考核要求等, 要从整体上反映综合评审的全部内容。
5. 测量模块是综合评审的细则。
测量模块主要指具有相同性质、同一类型考核内容的试题组, 并且给出一个统一的配评分标准、相同的考核要求以及该模块所需的考核时间范围。测量模块的基本结构包括模块定义、模块的考核内容、配评分标准以及选择考核项目时应考虑的其他因素。其中在配评分标准中包括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配分、扣分、得分等情况。
6. 配分结构是综合评审的政策要求。
论文撰写部分占40分, 面试答辩部分占60分, 考生的总成绩为100分, 60分为合格。论文内容与论文答辩两部分的成绩均须达到60%及以上为合格。实际论文内容部分的成绩低于24分或论文答辩部分的成绩低于36分, 本次综合评审视为不合格。综合评审总成绩为论文内容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之和。
7. 综合评审统一的评分表。
综合评审每个考核项目都有统一的评分表, 统一的评分表包括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配分、扣分、得分以及现场记录等。统一的评分表, 实际上是把所有考核项目测量模块中的考核要求及评分标准集中在一起, 加上统一的格式而形成。配分是实际考试所得分数, 无需折算。
8. 否定项是综合评审质量的具体体现。
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设置否定项。综合评审实行否定项, 是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的一大改革, 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具有否定项的项目在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中的重要性, 同时使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更加客观、公正, 对考生成绩的评判更加合理。
9. 可操作性是综合评审的实施要求。
综合评审能力评价的设计, 要充分考虑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综合评审设计, 一要被社会广泛接受, 二要在考虑能力测评原则的同时具有可操作性, 综合评审的可操作性要体现在设计的方方面面。
三、综合评审设计方案
1. 考核模块结构表的设计。
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的考核模块结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基本能力;二是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水平;三是综合能力水平。
2. 个人基本素质测量模块的设计。
这一部分要求评审专家在阅读考生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的同时, 结合面试进行操作。
3. 案例分析水平测量模块的设计。
对考生递交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鉴定是评审专家进行面试的重要内容。要确定案例是考生亲自做的, 保证这个前提, 综合评审才有意义。
4. 综合评审面试答辩测量模块的设计。
这一部分是面试的核心内容, 也是综合评审考核的关键项目。根据考生递交的个人成长报告及案例分析报告, 面试中专家可以设计多个提问内容, 以考核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综合工作能力。
5. 专家签字模块的设计。
专家签字是综合评审的最后一个环节, 由于考生参加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是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 为了后期成绩查询时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在设计这个模块时, 增加了专家对综合评审不合格考生的简要评语这一内容。
四、综合评审的实施
1. 评审专家的组成。
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是由省级鉴定中心组织实施, 省级鉴定中心根据申请答辩人数组成若干个综合评审委员会, 所有综合评审委员会委员必须参加省级鉴定中心按照有关要求统一组织的考评员培训, 具备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副高级以上职称, 主考必须具备正高级职称,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
2. 资料阅读。
由于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评审采用考生面试答辩的方式, 在考生人数多的情况下, 各方面组织相对复杂, 要在短时间内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就要求专家在进行面试之前详细阅读考生递交的个人成长报告及案例分析报告。
3. 否定项。
否定项是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重要环节。二级心理咨询综合评审否定项是指由于关键性的能力不符合要求, 综合评审成绩作零分处理, 与此同时综合评审的其他项目不再具有评审的实际意义, 凡符合否定项任意一项的考生, 本次综合评审成绩就不合格。
4. 提问设计。
评审专家对面试提问的问题可以不拘一格, 以成绩中等水平为基准进行确定, 在实际考核时间上可以有所放宽, 以便于考生对考核项目有思考余地。
5. 现场评分。
现场评分的原则以考核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综合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评分时, 评审专家要按评分标准逐项进行打分, 评分时要注意考核时间, 评审结果要得到评审小组的认可, 评审专家对不合格的考生要有简要评语, 考核项目结束后, 评审专家要在考核评分表上签字。
6. 面试答辩的考核时间。
面试考生简要报告文章的内容, 时间不超过10分钟。评审专家进行提问, 考生当场作答, 答辩时间不超过20分钟。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除特殊情况不得延时。考核时间均不包括准备时间, 但在具体考试中, 应该把准备时间考虑进去。在综合评审过程中, 评审专家对时间要进行合理分配。
7. 评审专家签字。
从历年组织情况来看, 考生在考试时经常会出现紧张和焦虑, 对考核成绩也很敏感, 对成绩的期望值比较高。由此, 要求评审专家要重视对综合评审不合格考生的简要评语和签字程序。其目的是, 一方面避免在后期成绩查询时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另一方面对考生自身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8. 细节问题。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里, 细节也是综合评审应该考虑的问题, 是影响综合评审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综合评审设计应该考虑的细节问题包括:评审专家的组成、面试考场的安排、考生的面试顺序、专家提出的问题质量、考生对评审专家的评价和考试后的反馈信息等方面。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各行各业强大的工作压力容易使人心理失衡。作为一个社会人,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能积极求助与调试, 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 更加凸显了心理学的重要性。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对非职业工作者的工作绩效、人际沟通能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再就业资历的提高, 对从事职业心理咨询工作专业人员的规范操作和职业素质与技能的提升, 都有着质的飞跃,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也在逐渐走向职业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实施综合评价 篇9
当前,我国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方法还不够成熟,亟待完善。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重点主要放在单个整治项目区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3]。对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评价则停留在指标的数量比较上,在理论研究、评价内容和评价技术体系方面,均未达到应有水平[3]。因此,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北纬22°39′~24°02′,东经109°11′~110°40′。市境东邻梧州市,南接玉林市,西临南宁市,北靠来宾市,处在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区位优越。北部和西部地貌为山地,西北部为岩溶峰林谷地,中部为平原,南部为丘陵。境内大小河流共计106条,总长1 069.80 km,均属西江水系,主要河流为郁江、黔江、浔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全市总面积10 602.34km2,2010年末全市总人口503.31万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534.37亿元(当年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8.05亿、248.25亿、187.61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22%、44.67%、35.11%。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0 82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5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289元。
2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如下。
2.1 指标体系构建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包括对规划目标的执行情况和规划实施效益情况进行评价,其中规划实施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选取指标体系,详见表1。
生物丰富度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1)中,Y为生物丰度指数;X1为林地面积;X2为草地面积;X3为水域湿地面积;X4为耕地面积;X5为建设用地面积;X6为未利用地面积;X为区域土地总面积。
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4]。
2.3 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
采用专家打分法与模糊统计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一是请相关专家就每个评价指标的量化值情况进行打分,打分时不要求给出具体的分值,而是请专家在5个评价等级“好、较好、适中、较差、差”中,选择其认为适合的等级,记为评价语集V={v1,v2,v3,v4,v5}。
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就可以得到对第i个评价指标有Vi1个V1级评语、Vi2个V2级评语、……、Vij个Vj级评语(i=1,2,3,…n;j=1,2,3,4,5),则第i个评价指标给予Vj级评语的隶属度Rij,计算公式为:
根据式(2)计算得到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指标隶属度矩阵:
2.4 模糊综合评价级的计算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UZZY法)对于用模糊数表示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有着良好的处理能力[5],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指参评要素具有层次结构,某一级的要素由低一级的多个要素组成,低层次的运算结果即可以作为上一层次的原始数据。根据某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可以算出该层次对于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级,计算公式为:
式(3)中,B为该层次对于上一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级,C为该层次各评价指标的权重,R为该层次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
2.5 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就是在考虑被评判事物的各因素对该事物所做的总评价[6]。在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低层到高层逐层进行评价,得到各层次模糊运算结果的基础上,引入等差法设定评价分级标准,建立评价标准分值函数:
因此,可以算出各层次的评价分值,计算公式为:
2.6 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等级分为5个等级(表2),评价分值越高,说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建设越完善,越有利于区域的稳定持续发展。
3 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3.1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研究中土地整治规划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其他数据来源于贵港市历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数据以及《贵港市统计年鉴2001》和《贵港市统计年鉴2011》,具体指标量化值见表3。
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权重,详见表3。
3.3 综合评价结果
将相关数据代入式(2)~(4)计算得出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结果,详见表4。
3.4 评价结果分析
3.4.1 总体来说,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较好。
根据综合评价分值计算结果,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分值为79.321 3分,属于“较好”评价等级,在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期间,贵港市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好发展,其中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土地整治,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优化,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保证了耕地占补平衡,最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4.2 执行指标分值较低,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执行指标综合分值仅为68.462 1,几项主要控制指标均未达到规划控制目标,目标实现手段单一。整治面积目标完成情况和补充耕地目标完成情况指标的分值分别为70.563 3、66.698 9分,差异不大,表现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地整治面积必然影响着新增耕地面积。规划实施期间,补充耕地的途径仅有农用地整理和土地开发2种,并未实施土地复垦和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其中,农用地整治面积完成率为13.74%,补充耕地率为10.50%;土地开发面积完成率为25.10%,补充耕地率为25.11%,由此说明在规划实施期间重土地开发,轻农用地整理,究其原因是因为通过土地开发新增有效耕地比率较高,且投资少、周期短,而农用地整理投资大、周期长、新增耕地少。虽然实际补充耕地较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差距,但在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的耕地均能满足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需求,为贵港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3.4.3 效益指标分值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取得显著成效。
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效益指标达到88.247 8分,说明在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注意妥善处理土地整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反映了土地整治规划在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实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7]。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的综合评价分值均较高,其中最高的为生态效益94.108 7分,其次是经济效益90.591 0分,最后是社会效益81.227 7分,说明在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比较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植被覆盖增加率达到11.93%,生物丰富度指数变化率达到5.96%,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促进了生态与生产的良性循环。其次,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规划实施期间,均选择条件较好、质量较优的项目区优先实施,新增耕地率较高,质量较好,因此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业产值的增加。最后,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亦很好地反应了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效果,通过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 对策
土地整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任务,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针对贵港市土地整治规划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保证今后的土地整治规划工作能更加顺利有效地进行,结合新时期社会经济对土地整治的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对策。
4.1 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
当前,由于没有系统、规范的政策法规支撑,地方政府对于土地整治的认识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应加强对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研究力度,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以便从根本上保障土地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还应进一步理顺土地整治工作的运行机制,设立土地整治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和土地整治资金管理制度等。通过科学规划、规范项目管理、加大投资融资力度、合理分配收益,全面提高土地整治工作水平,有效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
4.2 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设置应多元化
土地整治不仅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且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因此,建议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设置应多元性,除了完成补充耕地目标外,还要围绕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入手,改善原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力度,追求综合效益,实现多元目标。
4.3 土地整治规划要慎重确定农村居民点整治目标
规划实施期间贵港市并未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项目,原因主要有目标设置过大、实施难度估计不足等。实际上,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依旧粗放,还需要加大整治力度。但在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保障农民利益,因地制宜。因此,目标设置应有弹性,建议采取预期性目标的形式。农村居民点整治不仅涉及拆旧建新,还应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还应明确资金投入渠道,在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或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部分中列支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经费。
摘要:有效地实施评价能衡量土地整治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综合效益情况,同时能反馈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有利于促进土地整治活动实现效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为土地整治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以贵港市为例,科学构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划分评价等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期为今后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广西贵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1034-2012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S].北京:标准出版社,2012.
[2]张正峰,薛永森,杨晓艳.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实施评价及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5):178-181.
[3]林艳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以济阳县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4]赵焕巨.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43.
[5]胡继才,万福钧.应用模糊数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6]赵秋兰,方斌,杨叶,等.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23-13427.
实施综合评价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4年10月, 本院护理部组织25个临床护理单元开展个案追踪护理查房25次。科室分布:外科9次, 占36%;内科11次, 占44%;重症科室 (PICU、CCU、ICU) 5次, 占20%。
1.2 方法
1.2.1 确定追踪患者
根据不同专科特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危重、疑难患者为追踪对象, 住院大于1周, 跨科有手术的危重患者;当日手术、治疗或检查的患者;当日或隔日出院的患者。若无手术、危重、一级护理患者, 则关注患者重点和容易忽视的护理专科问题。每个科室每次现场确定2名追踪对象。以患者为中心, 通过访谈患者、家属和护士, 查看相关资料、现场查看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检查, 在科室组长指导下, 由责任护士整理病例资料,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诊断、主要病情、治疗、异常化验结果、阳性体征、护理评估情况、实施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过程中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等;同时, 与患者和 (或) 家属积极沟通, 征得其同意, 并在护理查房现场作好准备。
1.2.2 确定查房评审者
本院护理查房已纳入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中, 将全院25个临床护理单元每周接受评审1次。由护理部主任牵头, 带领4个科室护士长组成一组评审人员。各护理组骨干均为工作年限≥10年, 业务技术良好, 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5]。牵头护士长负责协调各组骨干, 依照护理程序、表单路径全程追踪护理质量并提出整改意见。
1.2.3 确定考核评分标准
个案追踪查房分为3种查看形式, 共13个项目, 各项评分标准如下。第一, 访谈患者: (1) 患者护理级别与病情及自理能力相符, 护士落实基础及专科护理措施。 (2) 健康教育、护理记录:记录符合要求;患者知晓相关宣教及责任护士、护士长。第二, 访谈护士: (1) 责任护士的资质, 对患者“十知道”的掌握; (2) 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执行:评估的正确性及执行; (3) 护士操作技能、仪器的应用和管理。第三, 工作流程及核心制度:患者的入院、出院、转科、手术、标本采集、交接班及发药、医嘱执行等。第四, 药品/物品的管理:分类安全管理:毒麻、高危药品、口服药、静脉药、危险物品。第五, 环境的管理: (1) 环境安全安静整洁, “5S”管理, 标识清晰; (2) 患者隐私保护措施。第六, 访谈护士长:科室排班、科室质量控制。
1.2.4 个案追踪实施流程
1.2.4. 1 查房前准备工作
个案追踪查房当日, 护理部通知科室具体查房时间, 被查科室护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作好准备。护理查房参与者需提前半小时到达所查科室, 现场确定追踪病例, 熟悉患者资料, 并作好相关问题的准备。进入病房前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避免给患者造成外源性感染。
1.2.4. 2 现场查房及学习讨论实施查房由当月带队护士长主持, 为了减少打扰患者的时间, 采取集中-分散-再集中的方式。先集中由责任护士介绍患者的整体情况、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护理组长再予以补充。然后分散按个案追踪查房表单项目顺序, 分批轮流至患者床边查看, 并同时进行询问, 选择封闭式提问方式, 让患者回答是否即可[6],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和满意度情况、相关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等, 不影响患者休息, 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注意尊重及保护患者的隐私, 致谢后离开病房。再集中, 首先对护理过程中患者疑难问题展开提问和讨论, 鼓励参与者发言, 由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共同解答;然后让参与查房的各组骨干针对本专业学组涉及的护理内容进行点评, 每位骨干讲评时间为3分钟左右;最后, 由带队护士长总结, 由护理部相关人员做总结性发言。
1.2.4. 3 评价追踪管理
通过特定患者的追踪检查, 主要评价对各种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执行力, 专业照护的服务能力。查房结束后, 科室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共同制订改进护理措施并加以落实, 完善护理流程及服务方案。护理部当时统计所查科室护理查房得分情况, 由被查科室的护士长记录个案追踪查房的总结, 后期护理部进行持续质量追踪督导, 直到问题有效解决。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个案追踪法应用前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安全护理质量的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 (调查50名患者) 。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 并由双人核对,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 采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个案追踪法应用前后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满意度得分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完善个案追踪流程, 优化护理服务
医院护理部每月召开个案追踪检查小组会议, 反馈、讨论、分析个案追踪护理查房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共同协商讨论、及时调整和纠正。通过调研及临床实践, 不断完善优化个案追踪查房评分标准及实施流程。个案护理查房的应用使护理管理者更加注重过程管理、细节管理, 可以及时纠正护理人员或管理环节的缺点和不足, 对于成绩给予肯定, 好的专科技术予以推广,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潜能,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质量意识, 有助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7,8]。本研究结果显示, 个案追踪法应用后安全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患者满意度得分与个案追踪查房实施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各项护理活动及沟通, 护理专业团队的指导和帮助, 患者可获得更舒适的专业护理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护理部可跟踪监测效果, 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得到保证。
3.2 整合科室资源, 推广先进的专科及专项技术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 个案追踪查房实施后专科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和不断细化, 专科护理水平也随之提高,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技术、管理体系。对于涉及不同科室的相关问题, 采取护理会诊的方式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专科护理资源帮助。通过跨专科的追踪指导、交流和学习, 不同科室之间的护士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技术, 使先进的专科及专项护理技术得到了及时推广。个案追踪护理查房充分调动医院的护理力量, 整合科室资源, 集中大家智慧, 找出患者安全隐患, 制定并实施科学干预方案, 避免护理过程中的潜在漏洞[9]。个案追踪护理查房的应用有助于护理人员较好地运用先进的专科技术, 使医院各学组的规范制度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对于科室整体护理管理而言可使患者减少危险, 保障患者安全, 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3.3 发挥学组护理骨干价值, 促进护理梯队建设
在个案追踪护理查房的过程中, 护理骨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有效推进专科及专项护理技术落实, 既锻炼了自身能力, 又解决了患者全面专项的护理需求。护理骨干专业知识扎实, 临床经验丰富, 护理技能娴熟, 起到传、帮、带、教的作用;在个案追踪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 认真参与研究;在制订整改措施时学会运用循证方法对需要采取的措施寻找依据;关注患者的个体需要, 为患者解决专科及专项护理技术疑难问题, 将护理服务以技术形式应用于患者, 得到了患者与同行的充分认可;与责任护士、患者充分接触、沟通, 进行业务指导, 展示了各自专科所长。个案追踪式护理查房为护理骨干构建了新的工作平台, 提升了护理骨干的职业素养, 促进了其主动学习、主动服务的意识。护理骨干通过个案追踪式护理查房更新了护理观念, 确立了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 明确了职责, 加强了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 使更高层次的职业价值也得以实现, 同时也为临床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提供了实践依据。
3.4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加强了细节过程管理, 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以往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注重结果, 运用追踪方法学, 通过过程监督更加方便管理者发现护理过程中一些问题, 如引流管的标识管理, 以往管理者仅注意护士是否按照要求做了标识, 通过检查发现护士不明白管路做标识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不清楚标识做在哪里更为合适, 发现问题后通过教育指导让护士知道标识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再次追踪检查合格率明显上升, 避免了以往管理者单纯注重检查结果, 忽略原因过程分析, 影响质量的改进。
3.5 加强沟通协作, 团队意识增强
改变以往只注重护理系统自身问题, 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少, 导致有些问题搁置, 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的现象。通过系统追踪方法的应用, 能够访查患者整个就医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查找系统原因[10], 运用系统追踪法, 各部门相互沟通共同直面影响质量安全问题, 查找原因, 制订整改措施, 改进力度大, 同时更有利于医疗团队中各角色作用的理解和发挥, 促进了医护及相关部门人员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梁铭会, 董四平.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操作指南及其启示[J].中国医院, 2012, 16 (3) :7-10.
[2]董军, 刘亚平, 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及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 2012, 16 (3) :11-14.
[3]张幸国, 刘庭芳, 杨泉森, 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27 (9) :691-694.
[4]孙琳, 张爱琴, 蒋琪霞, 等.以专业学组为平台强化护理骨干培养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3B) :54-55.
[5]胡容, 刘云, 卢玉文.护理骨干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学报, 2009, 16 (20) :27-30.
[6]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Tracermethodology:tips andstrategies for continuous systems improvement[M].4thed.Chicago:Department of Publications of JointC ommission Resources, 2011.
[7]侯桂玲.我院临床护理查房现状及工作思路[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4, 8:167-169.
[8]王苹.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 (12) :68-69.
[9]陈湘玉, 陈璐.专科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8) :785-787.
实施综合评价 篇11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2015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157,再创历史新低,十年内我国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原来的1/20。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较大。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第二大产煤国,煤矿年死亡人数3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长期控制在0.1以下,特别近几年来,其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0.03。因此,“软”的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国内煤矿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建设方面,出现了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在传播方面,出现了全民安全文化,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管理层的安全文化和员工层的安全文化;在理论创新发展方面,很多的新理论和新成果已经渗透到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2008年,资深教授郝占刚应用了一种基于DEA的评价模型,为大型煤矿企业提供了一种比较准确复杂的的评价系统。
二、建立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之下又分别有以下12个二级指标: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次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备选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级的各指标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求得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优权重者即为最后结果。
2.综合评价得到结果
对二级指标做完单因素评价后,要对一级指标做综合因素评价,用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的评判结果左乘以一级指标的權重,即可以达到最后的评价结果。即
四、实例应用
由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模型评价煤矿企业安全文化需要进行问卷调查,为了增加权重计算的权威性,选取了30位安全工程专业的专家和煤矿一线通风、安全管理者进行了访问调查,前后总共发问卷30份,收回30份。经过一次性检验,合格问卷30份,共同构成了独立完整的评判矩阵。
1.初级评判
(1)对环境的安全文化指标进行评价
对环境的安全文化打分构成的模糊矩阵:
五、结论
该煤矿安全文化的综合得分为74.02,等级为三级,安全文化需要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1.重点抓管理,首先建立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必要的话,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聘请专业的、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并且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2.在环境方面,重点改善作业场所安全环境,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有效控制影响员工生理、心理的作业环境,进而改善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实施综合评价 篇1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中提倡跨领域学习,增强与其他课程的融合。那么,教师应如何实现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呢?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把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常开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促进作用,从长远目标来看,它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它将成为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
二、凸显“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它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结合与整体提高,体现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沟通,表现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整体提升。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时,笔者提前要求学生搜集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物品,包括传统手工艺品、传统小吃、书法、绘画艺术等,以年级为单位组织了一次大型展览,并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的展品写一份介绍。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全力投入,兴致盎然,全身心地参与,而且对其中的历史、风俗、民间工艺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享受了一场综合性的知识盛宴。
2.突出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运用习得的经验,使其通过实践得以提升。这样,活动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根据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选择,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的实践活动。
3.落实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实践中学语文”,强调语文与实践要更加紧密地结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实践是第一位,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活动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语文的实践性就凸显了。由学生的实际参与能力决定活动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变成了现实,语文与实践才会结合得更加紧密。
三、实施多元评价,体现多向激励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理念,不是语文学习的某项内容和能力,它富有开放性和丰富性。它的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习成果方面,而且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因此,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成果, 而应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时,笔者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走进诗歌、亲近诗歌。用朗诵、表演、歌咏的形式来欣赏诗歌;用搜集整合资料的形式来了解诗歌;用创编、集册、发表的形式来体验诗歌。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践动态,给予其帮助和鼓励。然后评选出最佳朗诵、最佳诗集、最佳创作和最佳合作等奖项。这一系列的活动,能够多层次、多样化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激励,学生的热情会空前高涨,对诗歌的兴趣也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实施综合评价】推荐阅读: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09-25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07-05
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实施方案08-30
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5则范文10-23
周堂中学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06-12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07-30
秸秆综合利用实施06-13
警务综合保障实施方案06-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07-26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