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2024-09-20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精选9篇)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完善农村环境运行管理,使农村整体环境卫生及管理秩序明显改观。结合我区实际,我局拟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运行管理,使农村环境卫生进入

正轨管理轨道。现将《大武口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呈上,请批准实施。

妥否,请批示!

附件:1、大武口区20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2、各涉农单位环境卫生的情况调查

二〇**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环卫 方案 请示

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 20**年11月9日印发

大武口区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按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设计要求,目前自治区批复我区实施的几个项目区的垃圾运转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农村整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为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明显改观,完善农村环境运行管理,创造干净、整洁、优美、和谐的农村环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环卫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区农村居住区、背街小巷、居住区外围脏、乱、差比较突出的地段及一些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集中治理。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和禽畜养殖场废弃物,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保证各条巷道畅通,沟、渠、路平整无杂物及乱堆乱放乱占现象,完善服务功能,注重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做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都干净有序,整洁美观,使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的更舒适,更满意。

二、主要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建立完善农村保洁队伍、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

(一)整治责任。坚持属地负责、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星海镇,长胜、长兴街道办事处为本辖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环境卫生问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二)整治重点。按照“一拆、二清、三扫”的整治步骤,集中治理明显脏、乱、差地段及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

1、对农村门前、村庄巷道、庭院、庄点脏乱差进行彻底清理,所有垃圾必须进入垃圾箱或垃圾池,达到垃圾统一收集清理的目的。

2、对泄洪沟道及沿公路200米内农村的沟、渠、田间道路等进行治理,清理沟、渠两旁垃圾,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泄洪沟道,清除淤泥,平整沟堤,美化农村环境。

3、以主要街路为轴线,突出人口密集区经营网点、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脏乱差的整治。清理、平整村庄主干道,主要巷道煤堆、柴堆、草堆、石头、沙子。保证道路畅通,治理乱堆、乱放、乱占现象,逐步治理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现象。

4、清理近年来遗留的拆迁废弃物,新建道路周围的建筑垃圾。清理树木、建筑物挑檐等部位的空中垃圾。

5、清理整顿养殖园区的乱搭建、乱摆放、乱倒乱占现象,加强园区统一管理。

(三)落实管理机制。

1、做到农村保洁范围内的每块土地,每一地段都划分落实

到人,没有盲点。对不同片区、不同地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凡有管理单位、个人的地段,由管理单位或个人管理,签订责任书,明确奖罚。没有管理单位的,由政府管理。做到管理全覆盖,每个地段都有人管理,有管理办法,有奖罚措施,无管理盲区。

2、各涉农办事处要有专门领导,配备专人对农村环境卫生统一组织,管理协调。

3、健全管理制度。以日常管理为主,日常管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落实门前“三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采取严管重罚与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按照统筹城乡的目标,全面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等现象,达到村居环境整洁,院落硬化平整,居室内外干净整洁,村庄巷道通畅无杂物,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要求星海镇及两个涉农办事处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对辖区内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打通巷道,平整道路,清理各种生活、建筑垃圾及消除拆迁“后遗症”,规范辖区内市场秩序,创建农村环境村容整洁、管理有序的新局面。

三、时间安排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2011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0月底之前)。各涉农办事处召开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迅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各责任单位根据《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把各项任务细化到各责任人、到村,分解落实责任到村、到人,

层层动员,做到有安排,有落实,见效果。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1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按照“集中整治,全面推进,巩固成效”的原则,各单位对照整治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同时,各单位要随时进行自查整改,对没有完成或存在问题的内容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根据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重点加强平时督促检查。集中整治阶段结束后,由领导小组对各涉农办事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农村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确定专人全方位配合好各涉农单位完成此项工作。

(二)建立保障机制。星海镇及各涉农办事处要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明确环境卫生专兼职管理机构,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配齐乡镇、公路、行政村、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财政局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保洁人员工资发放,

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为保障此次整治活动取得较大成效,区财政局应列入50万元资金(星海镇20万元,长胜、长兴街道办事处各1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各涉农办进行奖励,作为专项整治经费划拨各辖农办确保整治活动顺利进行。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区政府对成员单位、办事处对行政村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稽查组将不定期检查,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并提出对各涉农办的奖励、奖金分配意见。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单位大力推行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2

河流作为城镇形成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环境载体, 关系着城镇的生存, 制约着城镇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城镇水环境的整治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1]。传统的河道整治一般采取浆砌石或混凝土固岸、裁弯取直、疏挖河道等措施, 这些措施虽在一定时期内保障了河道水系安全, 但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采用大量的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材料使河道硬化严重, 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属性, 侵占了生物栖息地, 割裂了水陆系统的联系, 也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充;裸露硬化的护岸使得各种污染物未经过滤吸收直接随径流排入河道, 导致水质恶化, 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河道的裁弯取直增大了水流流速, 从而加剧了水流对河床底部和河岸的冲刷。可见, 传统的河道整治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城镇发展的需要。因此, 必须寻找新的河道治理理念, 在未来的河道整治中, 不仅要继承传统整治技术的精髓, 更要重视水质的提高、水环境的改善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 国内外河道整治现状

1.1 国外河道治理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面对河道治理中出现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某些负面影响问题, 欧洲的工程界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认识到河流治理不但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 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目前,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 如德国、瑞士等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荷兰强调河流生态修复与防洪的结合, 提出了“给河流以空间”的理念;英国采用了“近自然”河道设计技术;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创造多自然河力计划”[2] 。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进行河道治理较为常用的技术是“土壤生物工程”护岸技术[3]。目前国外在河道整治主要成功的措施有:恢复缓冲带;重建植被;修建人工湿地;降低河道边坡;重塑浅滩和深潭;修复水边湿均沼泽地森林;修复池塘等。实践表明, 这些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水的良性循环, 改善了河流的水生态系统环境, 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1.2 国内河道治理现状

近年来, 国内相关部门吸取了国外经验, 在城镇河道整治中注重河道的生态保护及城镇的景观效应。例如:上海浦东区河道整治推行“生态治水”, 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河道, 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每个环节都渗透了“环保”理念, 采用生态型护岸、水流多样化、两岸植树林、河坡种草木、水边栽植物等措施, 逐渐修复水生态系统, 为重塑江南水乡风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新的亮点。浙江绍兴市以建成“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的现代水系为目标, 对河道水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成效显著。成都府南河的整治集防洪、排水、交通、绿化、生态、文化于一体,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4]。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水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河道治理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向建设“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水环境观念转化。

2 城镇河道综合整治原则

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 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是打造绿色生态河道的客观需要。在整治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安全性:

河道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洪排涝安全, 更重要是为了供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水安全体系是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5]。

(2) 生态性:

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 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基础。河道整治应以生态性为基本原则, 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 促使水体自然循环与净化, 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3) 自然性:

蜿蜒曲折是河道的天然属性, 因此在河道整治中, 应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 维持自然的水文过程, 为水体自然流势创造条件。

(4) 地域性: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 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的整治措施。如流经城镇居民区的河段在整治过程中宜注重景观功能, 满足人们回归、亲近自然的要求, 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 造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

3 河道综合整治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协调城镇发展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 同时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 保持河流景观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6]。根据城镇河道自身特点, 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生态护坡、水质修复治理及河道景观三个方面。

3.1 生态护坡工程

在防洪与生态需求成为河道建设中主要矛盾的背景下, 采用生态护坡整治模式可以在满足城镇生态系统要求并创造良好生境条件的同时, 使河坡具有一定抗洪防冲能力。因而建设生态护坡工程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解决河道整治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生态护坡技术是基于水土保持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学和生物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 利用植物及植物与工程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在边坡上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护坡系统, 通过生态工程的自支撑、自我组织与自我修复等功能, 实现边坡的抗冲蚀、抗滑动和生态恢复, 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维持坡面植物生存环境、提高坡面动物和微生物栖息地的质量、营造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和改善人居环境等目的[7]。可见, 真正意义的生态护坡应该是一个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然而, 目前国内很多生态护坡的建设仅仅考虑了护坡上的植物, 而完全忽略了动物及微生物在边坡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护坡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所以, 借鉴国外生态护坡技术, 完善我国生态护坡技术体系, 在工程建设中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态护坡, 这将是我国今后生态护坡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当前国内外采用的各种生态护坡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土工网复合植被技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多自然型技术等, 详见表1。

3.2 水质修复治理工程

水污染治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8], 其主要措施包括污染水源的拦截、河床的清淤处理、有源活水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并辅以必要的植物措施, 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河道污水治理

关键要从污染源治理与截污入手, 加强截污工程建设力度。同时, 必须提倡清洁生产, 大力控制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在保证一定水质的基础上, 采用河流生态技术, 进一步提高水质, 美化环境。将环境工程中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的河道综合整治中, 是城镇河流特别是受污染河流整治的重要方向[9]。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处理效果好, 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运行成本低廉, 还可以结合景观改善河道及其周边休闲场所的建设等优点, 故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水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类型有:土壤渗滤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稳定塘技术、人工浮岛技术等。详见表2。

3.3 河道景观工程

河道景观建设是对河道进行生态整治的重要环节, 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水域沿岸带及水域范围内的景观建设。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对河道空间与平面、纵向与横向的综合整治, 做到提高城镇水系防洪排涝和供水标准与河道景观相结合, 河道清淤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河道整治与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相结合, 最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10]。河道景观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河道平面恢复。

过去在河道平面设计时, 一般采取拓宽断面、裁弯取直、修筑高堤等措施, 这些方法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洪涝灾害的问题, 但却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 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 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 在满足安全行洪断面的条件下, 改变过去裁弯取直的办法, 随着地形、层次的变化“易弯则弯, 易窄则窄, 易宽则宽”, 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同时尽可能多安排一些蓄水湖池, 这种“袋囊状”的结构不仅有益于防洪, 且对景观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大意义[4]。

(2) 河道断面恢复。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11]。河道的断面恢复要综合考虑河道的防洪排水及生态景观的功能, 不断优化断面设计, 最终达到良好的生态河道体系。河道系统中一片草地、一块林地、一座山丘、一个岛屿都可能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在恢复中应采取多种工程和管理措施, 维持河道断面的自然性状。目前国内外典型的河道断面形式主要有:矩形断面、梯形断面、复式断面和双层断面, 详见表3。

(3) 生态河堤工程。

生态河堤建设是目前国际上河流治理与建设的新趋势[12]。生态河堤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 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 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 充分考虑生态效果, 把河堤改造成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 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10]。生态河堤不仅可发挥涵水保土的作用, 而且能改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质量, 进而将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沿岸景点的建设将增加周边环境的文化氛围, 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对城镇生态建设、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4) 滨岸植被缓冲带工程。

国内外研究实践表明, 滨岸缓冲带 (riparian buffer strips) 是截留陆域面源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的有效手段[13,14,15,16]。作为河陆生态系统的连接地带, 缓冲带对保持河道的生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 对地表径流可以起到滞缓作用, 调节入河 (水体) 的洪峰流量:② 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并对其中的颗粒态污染物起过滤和拦截作用;③植物吸收、土壤吸附溶解态的污染物;④促进氮的反硝化作用。城镇是人口大量集中和工业规模庞大的地方, 势必会产生许多生活和工业垃圾, 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 将会随雨水直接进入地表或地下水, 形成新的非点源污染, 导致水环境恶化。滨岸植被缓冲带的建立, 不仅可以吸收径流中的有机成分, 减少进入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 而且对于营造滨岸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4 结 语

随着城镇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 在城镇河道整治中, 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 这不仅是人们随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生存环境质量提出的要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包括生态护坡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及河道景观工程等内容, 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 统筹规划, 综合治理;城镇河道建设不仅要发挥水利工程的功效, 而且还要融入城镇园林景观、生态和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 以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尤其是生态环境功能, 真正做到让河流回归自然。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3

1.高度摆位,强化组织推动

农村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意义上讲,农村环境也是生产力,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各地都把环境建设当成大事来抓,加强工作推动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全省上下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既抓试点(推进)村项目实施,又抓农村面上的环境建设,遵循省里部署、市县推动、村镇实施、部门帮扶、社会支持的思路,以每年组织春秋两次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动员部署。每年省里都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一道部署。制定出台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强化包保责任。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帮扶的重要责任, 50多位领导、185个帮扶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都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九台市成立了由6位市级领导、市直17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市委专职副书记挂帅,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具体负责,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完善标准,实施重点突破

几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强化整治的标准,从村屯环境、牧业小区、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狠抓路、水、气、房等项目建设,改善村屯环境。全省修建水泥路(柏油路)28507公里,實现“村村通”10987个,完成饮水工程建设(改造)1499个村,完成改造泥草房33万户,修建排水沟48346公里,修建桥涵521个,建设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34288户。狠抓“三小五堆”的清理,先后清理空心房、柴草垛35万处,清除垃圾点150万处。此外,各地还加强了一批标准化粮仓建设,解决“地趴粮”影响环境建设问题;建设畜禽养殖,实现人畜分离。实施了牧业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全省按规划要求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5652个,着力解决了人畜混居、污染环境的问题;搞好垃圾处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大力推进卫生厕所、垃圾点、垃圾处理场等设施建设,探索实施“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机制。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村累计建设室内水冲和户外卫生厕所30万个,建设公共厕所11306个,修建垃圾点30706个,修建排水沟2938万米,成立农村垃圾清理队8500多个,购置各类垃圾清运车辆1万多台,兴建洗浴点1109个,大规模开展春秋两季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狠抓绿化美化,创建优美环境。在全省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建设美好家园”行动,对村屯和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实行“有空就栽树,露土就栽花”,大力打造花园式村居。完成绿化栽树14782万株,种草120万平方米,栽花50多万平方米。同时,还建路灯24033盏,建设休闲广场2012个,配备健身器材9300台套,改围墙80496万延长米,修建农户院门202358个,进一步提高农村美化水平。

3.创新机制,整合各方力量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着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要在新农村建设的统领下,不断完善工作的推进机制和办法。工作上坚持把握好四个环节。坚持科学规划。在推进过程中,各地坚持建设与整治相结合,先规划后建设,边建设边整治,做到建设一处、整治一处、规范一处、达标一处,保证了建设效果;坚持农民主体。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等不来,靠不来,只能靠双手建出来。能不花钱的事就动员农民自己干,能自己做的事就鼓励农民干。很多地方都支持农民建立了村务或屯务理事会制度,实行项目农民确定,农民参与,农民管理,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政策引导。一些地方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连续三年工作突出的村支部书记,如果年富力强,可以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或享受副科级待遇,继续留村工作,一些地方还设立了奖补、奖励资金。通化县2008年拿出奖励资金142万元,对62个帮扶部门、8个先进乡镇、13个标兵村、31个先进村进行了奖励。长春市绿园区将环境整治任务纳入干部工作年度评奖之中,推动环境整治的深入展开。

4.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事关长远的根本之计。实际工作中,突出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乡镇、村领导工作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乡镇、村屯成立专(兼)职的卫生保洁队,做到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同时,加强环境整治经费保障制度、“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等建设,增强群众保洁的约束性和自觉性,确保整治效果;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各级都制定了农村卫生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实施定期督导检查,年终总评,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选先进、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和各有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文化大集、走访座谈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讲文明、讲卫生、讲健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深入实施,加大工作力度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4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年”,也是我市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决战之年,市委、市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城镇风貌塑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及城镇风貌塑造工作安排,我局制定了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整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加强对风貌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局纪检组长、局机关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及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分管局领导牵头分管日常事务,局水综科负责日常具体事务,相关科室站院协调配合。并根据《xx市2010-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在积极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综合整治和规范的原则,制定了《沱江滨江路沿线河滩地2010-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市“统一规划、精心设计、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城镇风貌整治原则,以全市风貌整治为契机,紧密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精品国家卫生城市的总目标,积极实施沱江滨江路沿线河滩地风貌整治工作,力争用2年的时间基本规范沱江河滩地经营环境。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风貌包装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赢得经营户、住户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整治工作和谐有序开展,我局狠抓宣传工作:一方面每天抽调1-2人沿沱江两岸进行卫生巡查,主动上门向责任区内的经营户、住户广泛宣传沱江滨江路风貌包装的目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包装责任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地点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台,散发宣传单,主动和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开展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及风貌整治目的等情况的宣传,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群众自觉关心、自觉支持、自觉参与风貌整治工作,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切实扩大和巩固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同度。今年以来我局在沱江滨江路沿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悬挂横幅4条,组织群众参观整治成果活动1次,参与人员20余人。

(二)多举并措,狠抓整治

为确保风貌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根据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城管、社区及相关部门,以开展风貌整治为载体,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拆除不规范的建(构)筑物,清除屋顶、阳台等乱堆乱放和吊挂杂物,对建(构)筑物的外立面、雨棚等进行清洗、粉刷和更换,使建(构)筑物外立面整洁整齐。今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5处,整治建(构)筑物5栋,整治建(构)筑物立面900余㎡,投入整治资金8万余元;二是规范经营户建(构)筑物及附着物,拆除未经许可擅自设置的广告、店招、灯箱、牌匾等,更换破损、褪色、残缺以及有安全隐患的广告店招,规范空调外机位置,统一对沱江滨江路坝坝鱼经营设施进行规划、设计,采取经营户自行投资,水务部门严格审查的原则进行包装整治,使其更加整洁、美观。今年累计规范广告、店招等7处,经营场所外立面包装2栋,投入资金6.8万元;三是整治沱江河滩地和水面卫生环境,进一步加强对沱江河滩地卫生的巡查和保洁工作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对部分渔船、坝坝鱼、茶楼存在污水直排、垃圾乱扔现象进行查处、取缔,规范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巩固集中整治成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风貌整治巡查11次,长期雇请保洁人员10人,雇请清漂船1艘,清漂人员2人,清运垃圾68吨,焚烧处理垃圾2000余斤,租用自卸汽车2辆,修建排水沟50余米,投入资金21.98万元(其中,整治沱江枇杷沟医学院下水道1次,修建排水沟25米,投入资金3.5万余元;集中整治枇杷沟河滩地和沱江公交商城堡坎下河滩地1次,清运垃圾35吨,修建排水沟25米,出动人员76人次,投入资金4.2万余元);四是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加强沱江河岸护坡工程及绿化建设,努力打造卫生沱江、绿色沱江。

(三)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按照“谁审批、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沱江河滩地风貌整治责任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市局、江阳、龙马潭两区水务局的责任范围,并将风貌整治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把风貌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沱江滨江路风貌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将城镇风貌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四)加强督查,严格问责 为切实做好风貌整治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年”,也是我市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决战之年,市委、市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城镇风貌塑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及城镇风貌塑造工作安排,我局制定了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整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加强对风貌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局纪检组长、局机关党委书记为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及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风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分管局领导牵头分管日常事务,局水综科负责日常具体事务,相关科室站院协调配合。并根据《xx市2010-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在积极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综合整治和规范的原则,制定了《沱江滨江路沿线河滩地2010-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市“统一规划、精心设计、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城镇风貌整治原则,以全市风貌整治为契机,紧密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精品国家卫生城市的总目标,积极实施沱江滨江路沿线河滩地风貌整治工作,力争用2年的时间基本规范沱江河滩地经营环境。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风貌包装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赢得经营户、住户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整治工作和谐有序开展,我局狠抓宣传工作:一方面每天抽调1-2人沿沱江两岸进行卫生巡查,主动上门向责任区内的经营户、住户广泛宣传沱江滨江路风貌包装的目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包装责任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地点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台,散发宣传单,主动和周边居民进行沟通,开展卫生知识、健康知识及风貌整治目的等情况的宣传,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群众自觉关心、自觉支持、自觉参与风貌整治工作,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切实扩大和巩固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同度。今年以来我局在沱江滨江路沿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悬挂横幅4条,组织群众参观整治成果活动1次,参与人员20余人。

(二)多举并措,狠抓整治

为确保风貌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根据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城管、社区及相关部门,以开展风貌整治为载体,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拆除不规范的建(构)筑物,清除屋顶、阳台等乱堆乱放和吊挂杂物,对建(构)筑物的外立面、雨棚等进行清洗、粉刷和更换,使建(构)筑物外立面整洁整齐。今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5处,整治建(构)筑物5栋,整治建(构)筑物立面900余㎡,投入整治资金8万余元;二是规范经营户建(构)筑物及附着物,拆除未经许可擅自设置的广告、店招、灯箱、牌匾等,更换破损、褪色、残缺以及有安全隐患的广告店招,规范空调外机位置,统一对沱江滨江路坝坝鱼经营设施进行规划、设计,采取经营户自行投资,水务部门严格审查的原则进行包装整治,使其更加整洁、美观。今年累计规范广告、店招等7处,经营场所外立面包装2栋,投入资金6.8万元;三是整治沱江河滩地和水面卫生环境,进一步加强对沱江河滩地卫生的巡查和保洁工作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对部分渔船、坝坝鱼、茶楼存在污水直排、垃圾乱扔现象进行查处、取缔,规范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巩固集中整治成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风貌整治巡查11次,长期雇请保洁人员10人,雇请清漂船1艘,清漂人员2人,清运垃圾68吨,焚烧处理垃圾2000余斤,租用自卸汽车2辆,修建排水沟50余米,投入资金21.98万元(其中,整治沱江枇杷沟医学院下水道1次,修建排水沟25米,投入资金3.5万余元;集中整治枇杷沟河滩地和沱江公交商城堡坎下河滩地1次,清运垃圾35吨,修建排水沟25米,出动人员76人次,投入资金4.2万余元);四是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加强沱江河岸护坡工程及绿化建设,努力打造卫生沱江、绿色沱江。

(三)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按照“谁审批、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沱江河滩地风貌整治责任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市局、江阳、龙马潭两区水务局的责任范围,并将风貌整治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把风貌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沱江滨江路风貌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将城镇风貌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四)加强督查,严格问责 为切实做好风貌整治工

作,我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要求xx区、xx区水务局要严格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抓好落实工作,确保风貌整治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同时,要求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按照工作分工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两区在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加强督查督办,严格责任追究,确保风貌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确保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城镇风貌整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实现城镇风貌整治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重视,狠抓落实,因此,我局必须严格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风貌整治。

(二)坚定信心、全力推进。我局要根据全市城镇风貌整治的统一部署,按照我局工作实际和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全力推进沱江滨江路河滩地风貌整治工作。

(三)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要在市指挥部的协调下,切实做到和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5

筠连县政府副县长胡波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涉及层面较复杂、建设历程较曲折的系统工程,其涉及产业偏向、城市功能定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等一系列政策、体制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单纯从环境建设的角度来看待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城乡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以创建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目标,通过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是能够有力促进城镇又好又快发展的。

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所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即以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为先导,以道路街巷、重点区域、违规建设、城市村居、交通秩序、生态环保、交通沿线及村居容貌等为内容,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以显着改善城乡面貌、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的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联合执法的综合性行动。

城镇化,则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考验政府行政能力的过程。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人多了,城镇变大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村居容貌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管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话,城镇化建设也就仅仅是个口号而已。这是摆在执政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许多问题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管理者通过全面统筹、综合协调进行治理就比

单方面“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更为有力。因此,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有效载体,统筹协调各部门行政职能,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城乡面貌根本改观,生态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确立,城乡群众文明素质明显增强,才能确保新型城镇化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抓紧编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停车场等专项规划,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园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治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行为。坚持疏导与便民利民的原则,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合理设置夜宵摊点和临时市场,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并保持环境整洁。三是规范街道车辆停放,治理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严格停放秩序。四是规范城乡街道垃圾收运,治理卫生死角。五是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置,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六是规范建筑工地管理,治理噪音挠民、扬尘污染及建筑弃土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问题。七是规范规划建设行为,治理违法违规建设。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改造,治理城镇居民出行难、居住环境差问题。

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的思考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结构合理的管理体制或者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这样的结果要么虎头蛇尾,治标不治本,要么就是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增大管理成本。笔者结合多年来在县政府分管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经验,认为顺利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性工作。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施“大城管”城市管理新模式。所谓“大城管”,就是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城市管理由过去城管办一家“独唱”变为“一家领唱、大家合唱”,从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担负起城市管理的目标、责任和任务。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效整合各种行政资源,形成管理拳头,提高管理效率。这涉及到各行政职能部门之间块管关系的协调和县上与各个乡镇条管关系的协调。

从块管的角度,以前的行政执法,由于城市管理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和真空,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扯皮,城市管理效率低下。通过实施“大城管”,整合城管、规建、公安、交通、环保、工商、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行政职能,形成管理合力,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从条管的角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县—乡(镇)—村”的体制。县城城市管理由县政府负责,所需经费和相关管理由县财政划拨;乡(镇)村一级则按照乡(镇)政府的统一组织实行村民自治,县上根据各乡(镇)开展工作的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乡(镇)一定支持。通过块管与条管的有机结合,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实现重心下移,形成“县城有城管、乡镇有城管、村上有城管”覆盖全县的“大城管”格局,有力推进城乡环境的治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长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单位参与,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城管、规建、公安、交通、环保、工商、卫生、宣传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城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和部门间的协调。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二是建立举报公示制度。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举报电话和信箱,在有关媒体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的“脏、乱、差”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进行梳理,责成相关单位限期整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由媒体予以曝光。三是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加入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对“脏、乱、差”问题及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劝导、纠正,并将有关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规定进行宣传、讲解、示范。同时,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内容细化形成考核指标,义务监督员队伍的意见将作为县政府对各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一方面保障经费。县、乡(镇)两级财政逐步加大投入和改善装备,确保必要的城市管理经费开支,提高管理和执法能力。同时可以考虑开展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方式,吸引社会、个人闲散资金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是保障队伍。科学核定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人数,充实管理力量,保证管理需要。强化城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严格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快速的城管执法队伍。五是建立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和移交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规划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沟通与反馈,克服建设“后遗症”现象,做到标本兼治。凡是规划建设部门建设完工的市政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工程移交时,都必须有城管部门的参与,这样可以确保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六是建立宣传动员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宣传栏、发放资料、举办市民学校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广泛参与氛围,发动城乡广大居民自觉投入到活动中来,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将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使干净、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明、有序、和谐的人文环境得到经常性保持。

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篇6

一、宣传动员

为切实搞好此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召开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将文件的内容和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同志,严格要求人员统一听从指挥,积极行动起来,督促人员从自身做起形成爱护机场环境、宣传保护机场环境的活动热潮,共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之中。

二、整治阶段(4月10日—6月底)

(一)、停车场绿化

对机场进出场道、国际厅、候机楼以及停车场草坪绿化带进行环境绿化美化,做好各种绿化工作全面开展的准备,确保绿化环境顺利进行,先抓好重点项目,重点做好草坪绿化带的整治和美化,使绿化工作符合整治的要求,具体工作按~年停车场绿化方案实施。

(二)、环境卫生

机场进出场道路面、国际厅、候机楼停车尝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停车场责任区内所有垃圾桶、收集站、各类标志牌等的卫生清洁。

(三)、车场环境整治

根据亮化、美化要求,对车场设备设施检修,按照机场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对车场秩序和车场环境加强维护整改,并确保绿化和保洁工作的成果。

三、实施措施

(一)、绿化

1、停车场草坪绿化带是工作的重点,按照要求组织人员首先做好绿化全面开展的准备,铺设好浇灌系统,保证各类绿化机械设备的完整好用,按照计划4月1日—4月15日对草坪进行梳草打草,15日-20日施肥,20日开始浇灌,绿化要根据草坪生长的季节规律,合理安排人员及时防虫、浇灌、修剪美化草坪。

2、计划分别在贵宾厅门前、一楼大厅门前花池、停车场高杆灯下的绿化带以及进出港、立交桥交界边种植品种优良、花期较长的鲜花,来装饰停车场重点区域,起到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作用。另外,在二楼的边沿处的花池中可栽植高贵大方、色彩艳丽的花,给环境格调比较单一的二楼桥面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

3、在车场鱼池内放养观赏鱼,并注意换洗水池,保持池水的清洁。

4、在高速公路、高架桥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栽种花草树木并搞好造型。

5、在候机楼二楼桥面、收费站道口、路边及岗亭四周位置植草种花,摆放花盆景观30个。

(二)环境卫生

1、加强保洁人员管理,合理安排人员上下班,根据航班动态增加保洁力量,每日不定时地清扫机场进场道路及停车场责任区及路面。充分利用好保洁机械设备,增加各责任区每日保洁次数,保证停车场环境清洁,切实做到无尘、无痰、无烟头、无纸屑、无果核、无果皮等杂物。

2、4月20日—4月30日对车场卫生大清除。卫生划分:消防大队负责路面、车场地面,消防护卫大队负责二楼桥面清除,监护大队负责国内主停车场卫生清除,停车场管理科负责国际厅及游园的卫生清除工作。内容:设施卫生大扫除、护栏清洗、杂物清理。

3、严格候机楼停车场卫生间卫生管理,要求卫生间管理人员不定时地进行清扫,切实做到无苍蝇、无异味。

4、打扫并保持好立交桥下游园的绿地花园凉亭内的卫生清洁,给旅客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休息环境。

5、加强收费站岗亭四周环境的日常保洁,清扫各收费道口被司乘人员遗弃的废票据及其他杂物垃圾,清洗收费岗亭内外的设备、设施,确保能创造出收费站工作服务及车辆通行环境美化、整洁的窗口形象。

(三)、车场环境整治

1、对候机楼停车场内违规设置的宣传标语、标志牌进行拆除,按机场统一管理规定规范设施、各经营摊点及其他物品在停车场内的位置布局。

2、对候机楼停车场内已损坏的道路标志牌及时进行更换;对二楼桥面、内墙进行粉刷,保证标志牌、路面整齐美观。

3、对候机楼停车场内不清楚的道路标线进行划置,合理规划车辆停车场地,以便于车辆停放、通行。

4、对候机楼停车场内的防护栏、高杆灯、立交桥面围栏进行漆刷。

5、根据亮化、美化环境要求,按航班动态和季节规律控制停车场内照明系统,在一楼进港大厅路边安装8组霓虹灯,突出其亮化、美化的作用。

6、加强环保维护工作,可在停车场内适宜位置设置安装好与绿化、保洁相关的各种环境保护警示牌及宣传栏等。

7、根据停车场实际,预设置2名停车场环境综合整治治安员,及时制止候机楼停车场内散发宣传单、乱粘贴宣传标语、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的人员。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7

1.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扎实推进“百镇千村”和10个整体推进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转入深入实施阶段,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村镇改造和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省确定了1000个省级示范村,通过努力要逐步达到人口相对集中、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比较完善、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先进的农村社区中心的建设目标。示范村的建设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六通、六改、五建、三化”。

“六通”是指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行政村主干道达到油路、水泥路标准,街道和巷道硬化;村内群众饮水达到安全标准,有条件的可兴建自来水设施;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进屯入户,全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池,有条件的可建设秸秆气化设施;基本普及有线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网络进村入户。

“六改”是指改住房、改院落、改厨房、改厕所、改圈舍、改街道。拆掉土坯房、茅草房和危房,有条件的农户搞好旧砖瓦房改建新建;对村屯各住户的院落进行统一改造,达到整齐美观;适应燃气需要和节能要求,对厨房进行必要的改造,推行新型节能灶;室外厕所达到封闭、卫生的要求,有条件的建室内冲水厕所;改变农村圈栏养畜、棚架养禽式的散牧散养、人畜混居的状态,推行房舍式、暖棚式养畜养禽,有条件的统一建设牧业小区,做到人畜分离;对街道和巷道进行统一规划,尽量达到宽窄有度、整齐划一、方便行走、节约占地。

“五建”是指建村部、建卫生所、建文体场所、建农民科技夜校、建垃圾处理场。村部建设要达到省里有关要求和标准;村内有一所适合新型合作医疗和满足农民保健防疫需要的卫生所;村内要有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微机音像室和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建一个能容纳100~300人的农民科技夜校;在村外建一处统一堆放垃圾的处理场。

“三化”是指美化、绿化、亮化。重点是搞好室内外墙壁和院墙的粉刷,在院落外统一堆放柴草,房前屋后和村道、街道、巷道两侧栽花种草植树,沟塘、荒山、荒坡和农田防护林带搞好植树造林,对于不适于耕作的搞好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村屯整体绿化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对于有条件村屯的重点道路和居住区实施亮化工程。

6年多来,全省新农村建设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省新修道路5.3万公里,修建围墙1800万延长米,建新大门19万个,修建排水沟2939万延长米。修建村部4283个、农民夜校2467个、卫生室4494个、农家书屋7021个,科普画廊2850延长米,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建设畜禽养殖小区742个。新建大型秸秆气化站26个,安装路灯5.19万盏,完成绿化23365万延长米,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2.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安排,对全省现有行政村、国有农林牧渔场、林区和矿区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活动,并注意防止“前清后脏”的现象发生。一是加强村屯道路、路边排水沟、院墙、大门的统一整治,达到整齐美观。二是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魅力村庄。三是加强农村垃圾清理,实现统一收集、转运和填埋,大力推进城镇环卫下乡。四是加强农村水源保护,防止出现畜禽粪尿、垃圾、工业废水污染水源。五是加强农村人畜分离,集中建设畜禽养殖小区,防止出现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空气。六是大力推广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发挥其卫生环保、减少蚊蝇滋生,进一步净化农村环境。七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式采暖设施,重点推广大型沼气池和秸秆固化颗粒燃料,改变秸秆污染农村环境的状况,同时抓好秸秆统一堆放点的建设。逐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八是在整治农村环境中,注重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土地整理、推行村屯绿化工程、普及卫生厕所活动及推广清洁能源等项目紧密结合、联手运作,努力在综合整治、联合整治、集中整治上实现新的突破。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屯貌明显改观,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省1万个村级单位新建休闲文化健身广场664个,新建公厕、室内冲水厕所和户外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7.6万个,新购置垃圾箱和新设垃圾处理场点21691個,配备垃圾转运车2059台,清理垃圾16694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416.9万个,清理粪堆404.8万个,清理路障97.3万个,绿化美化自然屯6801个,安装路灯亮化自然屯1048个。

3.不断增加专项投入,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省里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辐射引导下,各级财政也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据统计,6年时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达到298.29亿元,平均每年投入都在50亿元左右。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1亿元,放大效应达到25.5倍。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到29.72亿元,占10.6%;部门和单位帮扶资金和实物折现17.59亿元,占6.28%;整合项目投入65.79亿元,占23.47%;社会捐助投入4.4亿元,占1.57%;带动乡村和农民投入169.79亿元,占60.58%。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新格局,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市带县、城帮乡,促进了城镇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4.不断完善帮扶制度,营造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省里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帮扶制度。全省坚持千名领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建设1000个示范村,坚持把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与省委开展的“三帮扶”和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紧密结合,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仅2011年全省就有2714名领导、3829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777名指导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帮扶企业达到4645家。其中,参与帮扶的大型企业192家,中型企业317家,小型企业4136家。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帮扶村现场办公累计9572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2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落实资金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

5.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切实增强村干部实践能力

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篇8

根据**区迎接全市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总体安排部署,为切实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集中解决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创建文明卫生、舒适有序、安全畅通、人民满意的城区环境为目标,通告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区环境质量和交通秩序的整体改善,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组织机构

成立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区政府副区长

成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

***区土地收储中心主任

***区园林局局长

***区卫生监督所所长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水务公司经理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谊源供热公司经理

*****交警大队队长

*****运管所所长

*****工商分局局长

*****供电分局局长

***移动**营销中心经理

***联通**分公司经理

***电信**营销中心经理

三、工作任务分解落实

(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1、责任目标:集中清理城区空地、各出入口,道路硬化至临街立面区间及城区周边等区域,确保无白色垃圾、大小石块、卫生死角和垃圾乱推乱倒现象,6月6日前完成。

责任单位:办事处、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人:***

2、责任目标:6月6日前全部取缔黄河路两侧洗车行,禁止其在黄河路经营。

责任单位:**工商分局、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人:***

3、责任目标:将城区内所有流动摊贩规范至区政府综合楼北侧、广场南侧空地内经营,并要求入场经营摊贩符合食品卫生等方面规定,6月6日前完成。

责任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工商分局、区卫生监督所

责任人:***

4、责任目标:城区内无供电、通讯等线路乱拉、乱挂现象,6月6日前完成。

责任单位:**供电分局、移动**营销中心、联通**分公司、电信**营销中心

责任人:***

(二)施工环境综合整治

1、责任目标:加强对城区内各硬化、绿化、立面改造等施工单位监督管理,做到施工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加强对各拆迁、建筑工地监督管理,补充完善施工围挡,保持施工围挡完好无损、美化整洁,无乱涂乱画现象。6月6日前所有已完工的硬化、绿化、立面改造等施工项目必须完成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卫生清理工作。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综合执法局、土地储备中心、园林局

责任人:

2、责任目标:加强对城区内埋压管线施工监督管理,做到管路挖掘施工完毕后,及时回填,并做好平整清理,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6月6日前所有已完工的埋压管线施工项目必须完成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卫生清理工作。

责任单位:区水务公司、供热公司、**供电分局、移动**营销中心、联通**分公司、电信**营销中心

责任人:

(三)交通秩序综合整治

1、责任目标:开展车辆乱停乱放综合整治,重点整治高速公路**出入口、海拉路高速路口至交警队路口段、亚力达周边大型载货车辆乱停乱放及城区主要街路车辆乱停乱放。6月6日前上述重点区域达到无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责任单位:**区交警大队、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人:

2、责任目标:加大对城区内载客三轮车管理力度,6月6日前禁止载客三轮车在巴彦乌素街、黄河路通行。

责任单位:**运管所、**区交警大队、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人:

3、责任目标:加强大型载货车辆禁行管理工作,禁止其在城区内通行,6月6日前见效。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交警大队

责任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责任单位要在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总体部署和要求,顾全大局,统筹安排,积极工作,整体推进,保证按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二)建立责任制。各责任单位要建立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每项工作有人管、管到位。每项工作都要有安排、有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影响工作的责任单位要严肃追究责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篇9

一、目标任务

全镇所有整治单位划分为四类:

(一)集镇区,整治标准:

1、整治基础设施。做好镇区道路、路灯、路牌、公厕等基础设施的排查整治,方便群众生活起居。全面整治镇区主干道两侧有碍观瞻的围墙、临时棚等建筑物。加强镇区绿化建设,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花、草等植物合理配置,定期对绿化进行修剪和管护,及时对枯死苗木进行更换。

2、整治环境卫生。保持街道及镇区卫生整治,划分区域、明确专人负责卫生保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整治住宅小区,河渠沟塘内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合理配置垃圾收集容器,实行长效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削除卫生死角。

3、整治街面秩序。规范户外广告、标牌、条幅、路标、宣传栏等户外设施,加大对小广告的打击力度。对镇区街道店牌陈旧、破损、有碍观瞻等情况,督促在指定期限内拆除、更换。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定点划线停放,整齐有序。禁止在公共场所地晾晒衣物和其他乱悬乱挂、乱贴乱画等行为。

4、整治市场环境。规范集市摊点经营秩序,取缔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划行划市。规范商户门店经营,严禁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规范农贸市场秩序,所有商店入市、入摊经营,商品摆放整齐,确保道路畅通、卫生良好、秩序井然。

5、整治生活污水。集镇区要结合实际,建设规模合适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配套齐全,生产生活各类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处理,达标排放。

(二)农民集中居住区(汴河、周庄、梁庙)整治标准:

1、卫生环境。根据小区实际入住人口,配足保洁员,常态化保洁,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无杂草杂物,保持整洁有序,小区内外河渠沟塘保持水体清洁,无垃圾杂物,小区内垃圾收运设施配套到位,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及时转运。

2、基础设施。小区内道路系统骨架清晰,分级明确,功能合理;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绿化以乔灌木为主,小区周边广植树木花草,增加绿量;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排水管道畅通,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线路入户,路灯架设要达到全覆盖;根据小区规模,结合小区公共设施合理配建公共厕所。

3、景观标识。有村口标识,突出村口、小区入口形象。

4、物业管理。建成小区内物业管理有物业用房,有管理制度,保证小区管理有序。

(三)亮点村庄:(侯路、陈嘴、宏伟、大胡庄、大王庄、顺西、付宅)整治标准为:

1、环境净化。

(1)清理各类垃圾。全面清除道路两侧、沟渠、河塘、公共场所、庭院内外各类垃圾,村庄垃圾池、垃圾桶配备充足合理,垃圾能够得到及时收集转运,正常保持村庄干净整洁。

(2)治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实行有组织收集,无乱排现象。积极推进公厕建设,建设水冲式卫生公厕。农户住宅统一改造卫生户厕,实现户户有卫生厕所。

(3)禁止零散养殖。对村庄内畜禽散养户进行劝导,帮其转产,或由乡镇统一组织,另辟地点集中养殖。

(4)整治乱堆乱放。农户房前屋后零散草垛集中有序埣放,杂草杂物得到全面清理,鼓励建集中堆放草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5)整治沟塘水系。通过改造及新建等方式整理村内及周边沟塘,做到不积污水,水体清洁,水流顺畅,沟塘内种植莲藕、水蒲等能净化水体的植物,水塘边可载植垂柳等景观树种。

2、道路硬化。环村庄有闭合道路,主、次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入户道路实现左右邻舍相连、户路相通,主次道路安装路灯。

3、房舍美化。拆除违章搭建及安置破败“空心房”、废弃旱厕和禽棚猪舍。村口建设物色村庄标识,在适宜地点建设景观亭棚、文体设施、公共休闲广场等。

4、村庄绿化。庭院种植花草、各类果树或盆景等,路旁、水旁及房前屋后统一栽种梨树、桃树、杏树、无花果树等经济林木,村庄周围及合适区域统一栽种各类花草。

(四)其它自然村:(除上述村庄外,所有自然村庄)整治标准为:

1、垃圾清理。正常对村庄内外垃圾进行清理,确保村庄无裸露垃圾。

2、沟塘清理。清除河渠沟塘内和岸坡上的漂浮垃圾、水草、秸秆和积存垃圾。

3、杂物规整。对零星草堆、杂物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堆放;砖头瓦砾、砂石等建筑材料码放整齐。

4、粪坑遮蔽。全面遮蔽露天粪坑,清理、拆除简易旱厕,无牲畜家禽养殖粪便露天排放现象。

5、道路保障。有条件的村庄修建水泥路等高标准道路,没有条件的,就地取材对乡间泥路进行铺垫,方便群众出行。

6、长效管理。每个村庄按照要求配齐保洁人员,垃圾桶、垃圾池配备充足合理。

另外,各责任单位之间道路和镇农路办对接,同时进行达标整治,做到: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组织人员,机械深入开展整治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落实好整治资金,为整治工作提供保障;分管领导要一线指挥,督促推进,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行动高效。

(二)形成整治合力。本次整治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村居的主体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活动,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美化家园。

(三)注重长效监管。要结合本次突击整治活动,切实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进、整体联动、多元投入、监督检查和奖罚激励机制,全面制定村规民约,并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二、时间安排

本次集中整治活动时间从20xx年12月7日起至20xx年2月8日结束,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2月7日—20xx年12月9日)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环境整治内容,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全面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20xx年12月10日是—20xx年1月5日)

各单位集中人力成立专业组集中清理、整治、完善设施配套。自行地毯式、全覆盖,不留死角。

(三)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1月6日—20xx年1月20日)

各单位对整治成果长效保持和提升。

(四)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1月21日—20xx年2月2日)

县交通局和镇组成考核组,逐单位考核,评比、打分,排出名次,以优异成绩迎接县20xx年2月份的全县评比验收。

三、措施保障

1、各单位书记亲自抓,村建主任具体抓,严格管理,使用保洁员,确保保洁员在岗时间、工作效率。

2、对集镇区、沿路居住集中区、亮点村、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标准必须确保完成,尤其是门前屋后乱堆乱放,一律划定划定草堆场地。旱厕、猪舍、粪坑一律砌出地面统一标准,定制盖板。散放家禽一律圈养。县验收合格后,按工作量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上一篇: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心得与感悟下一篇:13年云南省中考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