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精选12篇)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1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距。这与我们呆板的教学有很大关系。许多教师把品社课上成了语文课, 按照语文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品社课, 造成了许多学生在口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 但是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套。所以, 我们只有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课堂所习得的道德知识深刻地印在自己的思想中, 并成为他们行为的标尺。下面, 笔者就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诚实不需要理由》一课的教学来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在情境中引发学生对道德冲突的认知
教学片断一:教师出示一段视频, 内容是小明平时考试基本上都是满分, 但是这一次却只考了92分, 他担心回家后会被父母责怪, 所以就让他的好朋友小江告诉他父母, 自己这一次考的还是100分, 并向小江保证, 下次一定争取考满分。小江心中想, 反正小明平时都是考满分的, 所以就帮他瞒一下吧, 这样也不枉好朋友一场。这件事情过去之后, 小明与小江的关系更好了。在播放完这段视频之后, 教师问学生:你们认为小江与小明这样做对不对?结果, 有的学生说对, 有的学生说不对, 并且各有各的理由。
我的思考:要想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就要让他们辨明新旧道德的冲突。学生只有在冲突中思考, 才会抱着一种质疑的态度走进新的学习内容中, 才能够悉心学习和接受新的道德品质。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心理上走入道德冲突。这样, 学生就会以此为基点, 辨明是非, 走进新的道德境界。在营造冲突的情境时, 我们所选择的冲突事件一定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 比如学习上的事、活动中的事, 等等。在学生的思想产生冲突时, 不要过早做出价值的判断, 说哪一种思想是对的, 哪一种思想是错的, 而是应以这个道德冲突为起点, 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慢慢自主形成新认识, 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二、在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
教学片断二:教师出示一个交流主题, 让学生进行交流。这个交流主题是“谎言与实话”, 并给出了两个相反的思想观点, 一个是“无论在什么时候, 都要讲实话, 不撒谎”, 另一个是“有时候是不能讲实话, 还要有善意的谎言。”结果在交流时, 有的学生说第一个观点是对的, 并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证明说谎是不对的。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第二个观点是对的, 他们认为讲不讲实话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你说实话, 那也只能使用一个善意的谎言了。并举出了一个例子:李飞的母亲得了癌症, 将不久于人世, 全家都在隐瞒着这件事。后来母亲问李飞, 李飞实话告诉了母亲, 没想到还可以多活几天的母亲当天下午就去世了。为此, 李飞为自己说实话而后悔了很长时间。
在同学们在争论不休的时候, 我出面了, 对学生说:“我认为李飞的事情只是一个个案。因为如果说谎还可以让自己的母亲多活几天, 那么我认为这样的谎应该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说出事情的真像。而如果我们说出了事情的真像, 即使当时对方不理解, 但是时间长了, 也会理解的。你们说呢?”大家纷纷同意我的说法。这时候, 我又把学生引到课前情境的问题中, 让学生再交流一下小明与小江的做法对不对。因为学生在新授课的学习中已经受到了洗礼, 所以都纷纷说他们两个人的做法是不对的。
我的思考: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 分享经验和感受。”所以, 我们让学生通过讨论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再通过交流来纠正不正确的思想, 分享良好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 要为学生营造说真话的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敢说实话, 能说真话。在学生交流之前, 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考虑, 让学生独立去分析每一个同学的思想观点, 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整合。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的讨论交流更趋于有效, 在平时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技巧。在学生讨论交流时, 教师要看准时机, 适时参与进来, 促进学生的讨论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三、在换位中内化道德品质
教学片断三:在教学时, 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曾经被人欺骗过的事例, 并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然后出示教材第6页的内容, 让学生说一说, 当时自己就是自行车的车主, 看到这个小朋友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自己会怎么想。然后再让学生想象一下, 如果这个小朋友在没人的情况下一下子跑掉了, 自己看到自行车倒在一边, 心里又会怎么想。这样, 通过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 就可以强化他们对“诚实不需要理由”的认识。
我的思考:换位体验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为别人着想, 理解别人, 增强学生对良好道德品质的理解与认可, 激发他们内化道德品质的决心。比如教学片断三中, 让学生分别体验一下不同行为带给自己的感受时, 学生就会进一步强化对“即使没有别人知道, 自己犯错误了也要主动承认”的良好品德的认同。所以, 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 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 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2
新教材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人为本。但理想的课程标准及教材要转化为现实,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材观,更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思路。下面我就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注意整合,提高效率
这里的整合包括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和学科之间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就是寻找相邻、相关,甚至相距很远的目标之间交叉、渗透、融合的点,从而形成浓缩的教学目标。就课程标准要求而言,就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整体优化。力求目标正确,突出重点,最后做到整合全面把握。另外,我们还要强调学科整合,因为单靠一门学科是不能承担学生品德成长的全部任务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还要与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与各种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紧密联系,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取得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二、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学生的品德形成基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这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设计思路,更好地落实了课程目标,也更具操作性。
三、组织讨论,注重实效
讨论是品德与社会课最常用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我们发现,有的课堂,老师是组织讨论了,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学生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学生讨论的效率不高,通常只有少数学生发言;讨论流于形式,时间安排不合理……我们在组织学生讨论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以下是几点建议:(1)合理分组;(2)明确合作分工;(3)巡视指导,不放任自流。教师的发言不宜过多,既要以学生讨论为主,又不当“袖手旁观”者。
四、拓展学习资源,落实搜集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书上的事例举一反三,拓展学习内容和资源,还可以通过师生搜集资料充实书本的内容。另外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以前所学的知识纵向结合,丰富我们的学习资源。我们要鼓励孩子们资源共享,他们在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果实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还要注意反馈,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适当地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孩子的兴趣。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儿童的生活实际,解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不断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才能使三维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谈 篇3
【关键词】渠道 合作 教材 气息 多样性 方式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228-02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社会知识的一门重要学科,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下面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课堂环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形式多样,应根据不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導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与学生活有关,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重视学生与学生合作:如在教学春天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找好朋友说说自己看到的春景;小组里介绍自己的百宝箱;小组合作制作送给春姑娘的礼物等环节,鼓励了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分享、交流和体验合作的乐趣。在小组合作中,还非常注意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时刻提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会合作,也把活动的机会提供给每个小学生。同时,还注重教师与学生合作,倡导了一种师生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关系。
三、注重巧妙用好教材
教材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单纯枯燥的说教,强行学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学校、爱家庭、爱劳动的教育。结合实际、回归生活、亲近社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看一看、查一查、找一找、访问与调查、参观与考察、想与做等多种活动方式,在体验中让学生得到启迪,在总结中受到感染,使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增强时代气息
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要紧紧跟随时代旋律,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
五、注重灵活选用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童话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加上一首首悠扬的乐曲,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愉快地融入课堂场景。学生以手工制作、唱歌、舞蹈、弹奏、快板、朗诵等各种形式的表演,寓教于乐,丰富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是课程综合性的体现。
六、教学方式要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讲解教科书,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活动与组织形式。所以教师教学中要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儿童探究的愿望,为他们能够生动活泼的学习提供空间。情境创设,课程源于生活,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道德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有意义的学习。在学习《独自在家》时,我一上课就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独自在家的情景:“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如果有人敲门你该怎么办?”然后播放明明在家有人敲门的课件,让学生讨论、表演。通过不断地争论与表演,学生学会了多种应对,陌生人的方法。模拟表演,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种观点。她形象的解释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做了,就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学习《爸爸妈妈真辛苦》时,我让学生把书包挎在胸前,并在腿上绑上沙袋,模拟孕妇走路、弯腰、系鞋带的动作。经过一番体验,学生感受到母亲怀孕时的不容易,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流露出一种感激之情。游戏活动,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教学时可以以生活中的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发展道德认知能力。教学《游戏怎么玩》时,上课伊始,我让各小组选代表玩游戏“贴鼻子“。教师不讲规则,让学生在无规则的情况下进入游戏。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觉得不公平,大喊需要游戏规则,觉得有规则才能玩好游戏,整个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感受了规则,了解了规则,并运用、遵守规则。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感悟出“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才能与伙伴快乐游戏”这一道理。
七、注重反思
作为小学品社教学反思,教师要时时反思,被教师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应该经常“回顾与整理”,积极升华教学反思的作用。如果品社教师能抓住零散反思之间的内部联系,并将其按逻辑关系有效地串联起来,那么教师就能更为系统、更能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反思的精华。这种良好的温习反思的行为,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思考习惯,建构小学品社教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益求精,以及获得新鲜见解的意识,并把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小学品社教师要想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课堂品味,那么就应该扎根于课堂,不断研究和实践,这样才能探索出更有效的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辽宁教育》.
《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篇4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 基于应试教育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下, 教师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 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 这些教学现状对于学生自学能力、良好品德形成都具有负面的影响。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应关注良好学习氛围的创设, 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动力的激发打下基础。并发掘小学高年级学生其年龄阶段活泼的天性, 积极向上的态度, 帮助形成独特的个性特点, 激发其创造与创新精神。
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应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建设。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而言, 学生只有信任与亲近教师, 才会听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因此, 作为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 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发挥其人格魅力, 给予班级内学生关心及帮助, 使学生从心底里对教师产生热爱, 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 从而对《品德与社会》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其次,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创设情境, 如通过角色的扮演、趣味问题活动的开展, 以及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江山多娇”一课教学:第一课时, 通过多媒体放映一张中国地形图, 带领学生观察地图颜色, 如不同的颜色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对我国主要地形地貌进行分析, 还可组织学生探讨我们生活的这个位置是怎样的地形?适合种植怎样的农作物?思考为什么称长江与黄河为母亲河?在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回忆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 对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有怎样的感受?通过在教学中丰富情境的创设, 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的满足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1.学生之间。
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关于教学内容讨论与实践的机会, 促进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其年龄阶段, 对事物充满好奇, 乐于表现自己, 根据学生这一特点, 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如在人教版五年级的《请你相信我》一章教学时,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如:大家觉得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自己的同学朋友中有对你撒过谎的人吗?你自己有过说话不算话的行为吗?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言而无信的行为会给对方造成不悦, 久而久之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在这种情感体验下理解诚信的内涵, 坚持以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沟通, 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理解更透彻, 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吸收。
2.师生之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 师生在课外的情感交流对促进师生感情, 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 要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是否良好, 学生环境是否健康, 品德行为是否端正等加强关注, 对学生的不足要及时指出, 并帮助其改正缺点, 强化优点。结合小学生高年级阶段身心发展特点, 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协调, 对每个教学环节做到细致开展, 认真整理分析, 以实现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课程与生活的有序结合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许多内容都对当代小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可以说是小学生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开展中, 教师要发掘课程优势, 立足于生活, 在课程教学中延伸出生活化教学, 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学习到课程知识, 运用课程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如在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入手, 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造服人类, 但如果滥用, 也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危害。同时还可以开展一场关于“科技在我家”的调查活动, 请同学们举出家里面有哪些物品是科技不断进步的表现, 如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又如在《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中,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 如说脏话、随意践踏草地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文明行为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 应当反省自己日常不文明行为, 认识到如何杜绝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出现。通过立足于生活, 贴近生活, 将使品德教育更深地融入学生的脑海当中。
总而言之,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 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 并将知识最终运用于生活之中, 帮助其获得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于小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开展的课程教学,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其教学的开展是为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同时对社会的发展规律加以认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 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多都是围绕应试考试而开展, 教学过程多以灌输式、死记硬背式为主, 真正落实到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上的内容很少。针对这一现象, 本文就对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希望为实现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卢有林.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洋溢人文之美.[J].辽宁教育.2012. (7)
[2]霍鹏.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衔接.[J].考试周刊.2015. (35)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5
一直以来,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一门矛盾的课程,说它矛盾,是因为这门课教学起来很简单,其中的道理学生也都明白,但想让学生真正做事情时说到做到,却又极其困难,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说一套、做一套”。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说”出了问题,学生虽然在课上说了,却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说的是违心的套话,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育人环境,搭建轻松和谐的对话舞台,真正让学生在师生情感的沟通中有一说一,互换信任,交流感情,碰撞火花,相互激励,达成共识。就说话这个环节,我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移花接木”,让学生有话“敢”说
品德与社会课不同与其他学科,它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感情释放。培养学生能够大胆发言,是敲开他们心灵的第一扇窗户。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由于碍于情面或是怕别人笑话等原因,根本就不敢说出心里话,而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致使课堂教学未达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巧妙地进行“移花接木”,将学生不敢说出的话移至别人的身上,这样,学生说时,就能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诚实,不需要理由》这一课前,我先私下同几个同学进行了状似随意的聊天,发现学生都有过撒谎的经历但都不愿意或是不好意思说出来,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调查:请任选一人调查他是否说过谎,为什么说谎,结果如何?也可以这样以来,学生就避免了“揭自己的疮疤”,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加诸在这个可以虚拟的人物身上,汇报起来就自然了许多,相比之下,结果也非常真实,暴露出了许多学生的真实想法,如有的学生在汇报“为什么撒谎”时,说有时说实话会招致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拳脚,有时撒谎反而会更让教师喜欢,所以才去撒谎,甚至有的老师或家长在问话之前先声明了说实话就不批评,却在得知真相后还是出尔反尔地厉声批评,学生则“说真话不讨好”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有的时候说真话的结果不如撒谎好,但长期说真话和长期撒谎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结果呢?想想看。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和回想,认识到:说真话有时会招致不好的结果,但却获得了他人的信任,而撒谎却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有时甚至得为圆一个谎再去谎第二个谎。由此,学生的道德认识得以提升,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敢说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品德课中,老师首要做的就是真实而全面地展示学生的真实心理,想办法让学生实话实说,再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达成课堂目标。
二、“充实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思想品德课中,许多道德理念都是蕴涵在一个一个的故事或事例中。但作为道德理念的载体——课本,他毕竟不像社会这个大舞台一样,其中事例虽然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同时它还存在着单一性(每一篇课文只举一个事例,最多不超过两个)和单调性(事例仅有正面和反面性)而对于小学生,他们知识比较贫乏,接触面窄,如果让学生去社会充分调查,事情就更丰富了,学生会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发现问题,弄清原因,从而在调查中受到启迪。这样学生的道德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道德情感产生了,道德品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而这些正是靠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的。
如学习《平安走天下》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了这样两项调查:一是观察马路上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二是搜集一桩自己亲属或是邻居中真实的交通事故的例子。上课时,学生对于自己的调查进行了汇报,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学生们的汇报详实而生动,如第一项调查中,很多同学注意到了汽车比较遵守交通规则,而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就差远了,但汽车在有摄像头、有交警管制的市区较遵守交通规则,在城郊不但速度快而且有的还闯红灯;第二项调查的汇报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因为几乎每个同学的亲属或是邻居中,都有遭遇交通事故的例子,只是或轻或重罢了,甚至有的同学自己就亲身遭遇了交通事
故。之后,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想想看: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所调查到的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通过这样汇报与讨论,学生们一是认识到了平安的重要性,二是感受到了对于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转化成自觉行为。这样,整堂课由于补充了学生的亲身观察和真实事例,充实而有说服力,课堂效果非常好。
总之,为了丰富充实《品德与社会》教学,除了书中要求的以外,我们还可让学生收集平时的班级生活,学校集体活动及社会接触的过程中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也可以以少先队中假日小队为载体,开展各种主题的活动。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的积累,经历丰富了自然收获也就多了。
三、“搭建舞台”,让学生有话“会”说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明理为主要任务的课程,想让学生把道理悟明白,就需要让学生多说,会说,但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不能将自己的内心所想完整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所以,需要教师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交流。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疑问,在交流中相互辩论、相互补充,在交流中感悟。在学生相互交流中,道德观点才会自然流露,是非善恶才会清楚明了,智慧的火花才会产生。
1.辩中说。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法越辩越清。”辩论无疑是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往往在辩论中,学生的品德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而这咱“竞赛式”的刺激,又往往会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无限兴趣。
在学习《温馨的港湾》一课中,我请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事例,结果学生们纷纷骄傲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叙说爸爸妈妈如何爱自己,正说到热闹处,突然有一位同学说起了自己爸爸打自己的事,原来这位同学天热时忍不住拿了爸爸衣服里的钱买了冰淇淋,结果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他说完以后,很多同学都嚷到这样的事例不能算是爱自己的例子,应该说关心的例子,此时,我灵机一动,引导学生针对此事展开了辩论:爸爸打自己的事算不算爱自己呢?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了起来,有的说打是为了自己好,也是爱,有的说,打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应该讲道理……而我,要么煽风点火,要么,势顺一拨,让学生在辩论中逐渐明晰了打也是对自己的爱,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2.演中说。
表演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那些故事情节比较好的课文或段落,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则能水到渠成。
例如,在上《平安走天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表演,以引导学生将课前调查说得更有序和详细:让三位学生戴上“轿车”、“自行车”、“卡车”等头饰,三位学生分别举红、黄、绿牌代表行人过街道,一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当绿灯闪烁时,三辆车分别来到了斑马线前,轿车说:红灯马上就亮了,等一会吧,卡车则说,冲过去,还来得及,自行车则说,反正也查不到我,走就是。而这时,交通警察则边忙着指挥边痛心地说:哎,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将各种车辆行人的心理体现的活灵活现,较好地为课堂的进行打下了基础。
3.画中说。
有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需要说的事物画成画,这样学生说起来有理有据,大家听起来,也一目了然。如学习交通标志时,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各种交通标志画下来,并向同学介绍这些标志的意思,使教学更有实效。又如,学习《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课时,有一项活动是把你和同学之间最难忘的事说给大家听听,我请学生在课前对于自己最难忘的事进行了回忆并画成了画,这样,学生在课上汇报时就能有的放矢,而且由于有了画的提示,说的清楚,大家也听的明白,一举两得。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说话很容易,能做到“有一说一”却不容易,作为一名老师,让我们都来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还品德教学本来的面目,真正的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浅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族,我们具有很多优良传统和优秀品德。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长辈们就经常教导我们要懂礼貌和守诚信,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如今社会飞速发展,许多人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淘汰竞争是很激烈的。这就说明开展《品德与社会》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发扬学生传统美德,还教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程。
一、以课本知识为根本,把握课堂授课
1.紧抓课本知识,紧跟课堂节奏。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课本的基础知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有机地将学生、课本、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要把握课堂有限的时间,将课本知识全权教授给学生,毕竟这门学科不像主科那样受重视,安排的课程也比较少。所以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互动,紧抓课本知识,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课堂。
2.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小学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地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学生的品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在时间和生活的发展中慢慢积淀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在完成教授基础知识后,开始转变传授者的身份,变成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积极地创设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的课堂环境和平台。积极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进取性,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去领略大千世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三观”在自我的学习中不断升华。
3.丰富拓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要知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才能不断地应对社会的发展潮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活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教师这时就需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的发展和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共同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實学生的大脑,发展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探索解决中获得经验财富,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充实教学内容
1.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造新型的教学策略。无论是什么学科,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效率都不是很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低下。所以,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来说,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那么,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对学科的热情只会是有减无增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创造新的课堂。例如,在传统的品德课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那么现今就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去福利院或敬老院等地,让学生学会发扬传统美德,学会奉献爱心。这样的一节课往往比只讲不做的一节课收获要大得多。
2.以课本知识为基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课本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仅靠有限的课本内容又不足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完基本的课程之后还要结合课本进行课外内容知识的扩充。例如,教师在进行“公交车该不该让座”这个课题时,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将这样的场景表演出来,再看相关视频,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对与错,该与不该。主动让学生明事理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有用得多了。学生主动认识到学习了这样的良好品德,有了这样的道德意识,在社会上才能运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遵循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条件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的道德素质较高,但有些学生的道德素质就会偏低一些。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指导和教诲。要向学生表明学习的好坏和品德是没有关系的,要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和具体事件进行分析。平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经常了解一些各行各业的英雄和革命先驱的光荣事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高尚和美德,学会学以致用,丰富自己的情操。
总而言之,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很多方法,教师要采用有效的策略,创建有效的课堂,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引领学生积极地陶冶情操,不断顺应社会潮流变化,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2]靳文静.“美”哉思想品德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3]刘玉珍.教之道,德为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7
一、营造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1.交往环境要和谐。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 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多向选择形式, 营造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 促进个性充分发展, 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资源环境要开放。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 鼓励学生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内容时, 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 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 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 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
3.思维环境要民主。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在教学实践中, 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路, 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 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二、创设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 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 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 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 贴近生活。
(一) 创建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如“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演讲比赛”“故事会”等各种活动和教学情境, 放开对学生的束缚,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去探讨、去表演、去体验, 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我在讲授《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一课时, 就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模仿市场上顾客, 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哪些是文明、哪些是不文明的现象。教学《自我保护》这一课,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自我保护经验交流会”,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身边的有关自我保护的故事。在活动中, 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 并将他们进行分类, 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享自我保护的各种经验, 使学生真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 开放课程,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真理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 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和认识。教学, 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 细腻起来。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公共车时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 看看人们的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 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8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 教师定编人数有限, 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 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 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 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 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 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很少研究教法。
(二)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 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 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 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 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 满堂空洞的说教, 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 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 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 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 教学偏于一隅, 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 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 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教学评价不科学, 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 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 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 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 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 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了哪些情感, 获得了哪些知识, 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 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 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 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策略
(一) 提高认识, 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 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 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 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1) 课堂教学, 走进学生生活。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 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为教学提供线索和空间。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 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而且它的内容十分宽广。它不仅在课堂上, 大自然、村居、小区、家庭等众多地方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 留下了学生生活的影子。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对立, 还是沟通》一课时, 我先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走到了青春期的门槛, 亲子关系反而渐行渐远。因此, 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触摸生活, 通过大量的亲子照片、家长工作照、调查表和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让亲情再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 当父母的工作照一张张的出示后, 随着老师的话语, 学生们沉默后, 开始了他们的心灵剖析。在剖析自己的过程中, 他们反思了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对父母的误解, 并且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大多学生在听了别人的话后, 眼眶泛红。我相信此时他们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也在反思自己, 在“对立”与“沟通”之间做选择。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 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 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一些场景, 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 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 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 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 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与学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 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大人不上我做, 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 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 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 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 再去实践, 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三)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 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 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 教学中, 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 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 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 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 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 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 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在有情趣的教学中, 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9
1.创设和谐情境,打造快乐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和谐的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在民主平等、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课间,教师可以多和学生一起活动;课中,教师要始终以信任的眼光、鼓励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专心听取他们的每一点看法。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游戏活动、操作实践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变“一言堂”为“群音会”,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学习成为学生的享受。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愉悦的心情中,受到熏陶感染,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教学相长,其乐无穷。
2.创设生活情境,凸显学科特点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把学生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因此,教学中应紧扣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表演以及语言描述等方法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等活动中进行学习。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关爱爷爷奶奶》,上课伊始,课件播放爷爷奶奶关爱孩子的图片,并配上教师深情的解说: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抱着我们,一口一口地喂我们吃饭,给我们洗澡,哄我们入睡,教我们说话、走路,带我们去玩,送我们上学……让学生回忆起老人曾经对自己的爱,产生情感共鸣。再说说老人是怎样爱自己的,有什么感受。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去探究如何关爱爷爷奶奶,自然就水到渠成。
3. 创设竞赛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适度的竞赛,能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在组织形式或活动开展中,创设一定的竞赛情境,并不断激励学生参与其中,能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上册《上课了》,设计“上课高手大挑战”的竞赛活动。第一关,洗耳恭听:听故事,数汉字,训练专心听。第二关,火眼金睛:10秒钟看图后说图意,训练认真看。第三关,口齿伶俐:倒背词语,并逐渐增加字数,训练准确说。第四关,得心应手:耳眼口心并用,回答问题,训练综合能力。另外,分“课前准备、端正坐好、认真听讲、举手发言”等方面评选“上课小明星”。整堂课因为竞赛情境的创设,学生参与积极,在快乐活动中,明白了道理,训练了行为。
4.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深入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祖国有多大》时,紧紧围绕“祖国到底有多大”这一大问题,设计以下小问题:“祖国的陆地和海域面积有多大?祖国的南北、东西跨度以及国界各有多长?徒步走完祖国一圈要多久?祖国面积和日本、韩国以及拥有四十多个国家的欧洲比如何?”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通过找一找、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在问题探究中充分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激发为祖国而感到自豪的情感。
5.创设对比情境,形成强烈反差
教学中,创设对比情境,把相反的情况集中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去辨析,能加强学生情感的体验,拓展学生认识的深度,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让家园更美好》,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组画面:第一组是蔚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溪、茂密的森林、快乐的小鸟、美丽的花草……到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第二组是滚滚的浓烟、乌黑的河水、光秃的高山、干涸的土地、遍地的垃圾……到处乌烟瘴气、荒芜凋敝。最后,把两组画面缩小、定格,同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对比、体验。结果,学生的情感非常强烈,向往优美环境之情不言而喻。
6.创设艺术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容易引发情感的共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学中,可以结合主题,播放歌曲、展示图画、欣赏诗歌、表演小品……如教学五年级上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学习第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大家庭”时,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让学生一边欣赏优美的歌曲,一边学习本课的知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把准学科特点,紧扣学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师生特长,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环境烘托、媒体展示、表演体验等相结合,合理设计,巧妙使用。
摘要: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策略。笔者认为,通过创设和谐情境、生活情境、竞赛情境、问题情境、对比情境、艺术情境等,能有效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10
一、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教师在预设时, 要深入调研, 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能力、思维走向、知识广度深度、社会和家庭背景等综合因素, 基本预估到教学中会出现的可能性问题, 拟出相对应的策略。预设, 考虑得越周详, 准备得越充分, 教学针对性就越强, 即时生成的舞台就越宽广越精彩;教师胸有成竹, 也能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措手不及而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例如, 笔者设计《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 针对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外来务工子弟占有较大比重, 家长普遍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部分女学生在家庭中不被父母所关爱的情况, 在预设中, 有意识地安排“说说自己的爸妈怎样关爱自己”的讨论环节。果真, 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 笔者听到了四川籍女学生司某的自言自语声:“爸爸不爱我, 有好吃好穿的总是先给弟弟。”于是, 笔者走近她, 抚摸着她的头问:“你爸为什么不爱你呢?能告诉老师吗?”女孩低着头说:“爸爸嫌我是个女丫头, 反正大了出嫁是人家的, 靠不着的。”笔者紧紧抓住这一生成资源, 与学生们一起帮她找到其爸爸背她看病、下雨送伞、陪她买书等种种爱她的生活实例。最后, 笔者总结说:“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 其实你爸心里对你也是一样的疼爱。”通过精心引导, 她解开了心结, 纠正了对爸爸的片面认识。事后, 笔者同其爸爸进行了沟通交流, 要求尽量做到对孩子公平, 从此她越来越感受到爸爸的爱了。
二、用心捕捉———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支点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当今的教学是开放式探究型教学, 十分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堂中越来越呈现出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踊跃的氛围, 学生时常跳出教师的思维, 提出始料不及的想法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节外生枝”形成的鲜活教学资源, 通常比预设的资源更有意义和价值, 会一石击起千层浪, 引发共鸣, 用思想碰撞思想, 用智慧激活智慧, 产生“枝外开花”的效应。正因为如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用敏感的耳朵去倾听, 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 用快捷的手法去捕捉那灵动的信息, 用灵光的脑子去沉着应对、智慧解决。如, 笔者执教《诚实是金》一课, 在互动讨论诚信的重要性时, 有学生突然追问:“医生没有把绝症病人的病情如实告诉他本人, 这算不算诚实?”“人如果都说实话, 那么碰到骗子, 也不能说假话了?”围绕这两个问题,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通过辩中明理, 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以合法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正当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 在某种特殊情形下, 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 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这种行为通常称为“善意的谎言”。通过辩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使学生辨明了是非, 完整地理解了“诚实”的真正含义。
三、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活化剂
思品教学的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 人的思想品德在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体验中形成。课堂教学有效创设情境, 实际上就是模拟现实生活实情, 具有形象直观、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 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有机融合, 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活化剂。为此, 教师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 研究教学方式, 因课因人因地, 巧妙地运用实景实物演示、表演体会、社会实践、观察实验、语言描述、辩论求真等多种方法, 大胆创设情境, 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诱发更多亮点的生成。笔者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放飞和平之鸽》时, 分别搜集、播放了贴近现实的最新视频材料《惊人的日本海啸》《利比亚战火纷飞》。巧用媒体创设情境, 学生们触景生情, 情景融汇, 既激活了学习兴趣, 又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四、正向引导———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核心
思品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的正向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是非判断力等方面的局限, 所见所闻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 导致在认识观念、道德价值观上出现偏差。因此, 教师在思品课堂教学中, 应多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讲实话、敢联想, 这样才能在动态教学中生成热点。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 即使学生的观点有些片面、似是而非甚至错误, 也不应当场否定, 而要留有余地,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能动性。教师还应抓住课堂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巧妙地采用迁境引领、设问解疑、对比论证、反正推断等方式进行点拨, 正向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同时把评价权还给学生, 通过学生互动质疑、自我反思、探究解决、纠正认识, 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如笔者在教学《我该不该这样做》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遇到一个陌生的推销员, 请你免费品尝饮料, 你该怎么做?”旨在引导学生遇事多动脑筋, 不要上当受骗。可是, 有一位学生却这样回答:“要是我, 就把陌生人的饮料喝下去, 不喝白不喝!”还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社会上总是好人多, 不用怕。”笔者把握了这随机生成的的价值资源, 展开疏导, 采用迁境引领的方式点拨, 引入了一个“社会上通过麻醉等方式拐骗儿童的案件屡次发生”的话题, 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得出:“随便喝陌生人的饮料可能会出大问题, 陌生人的饮料不能喝, 以防万一!”这一动态生成教学, 教会了学生遇事多动脑筋,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五、结课延伸———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升华
古人云:结句如撞钟, 当清音有余。完美、精要的结课, 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主题升华的重要环节, 它对课堂动态生成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精髓提炼、主题深化。结课通常可采用整理巩固、联想展开、反思记录、活动提升等教学方法, 让学生事理得到进一步明了, 认识得到进一步统一和提升, 起到余音绕梁、课断而思不断的作用, 并为课外延伸作好有效的铺垫。课后延伸则是连接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生态关系的“锁链”, 是促进课内外生活和谐发展的“黏合剂”。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了解接触社会, 主动参与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 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里加以践行和彰显, 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如笔者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结尾时, 课件出示多幅节水漫画图, 供学生观赏并提问:你有什么感想?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看了这段广告, 让我感受到失去了水就是失去了生命;如果人类再不拿出行动保护水资源, 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让我们成为保护水资源的一分子, 快快加入护水绿色先锋队吧……课后, 笔者布置各小组为漫画配上广告语, 到社区街道进行宣传、张贴。这样的结尾和延伸, 使学生节约用水的理念回归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 节约用水的责任感深深地定格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11
一、找准学情原点,走近历史
品德历史题材教材编排蕴含着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年级会有不同的要求。同一年级的要求也会因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课外知识等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思想、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个性特点方面,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这个‘世界,了解了它的全部奥秘以后,培养个性,形成人的精神风貌才会成为可能。”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地域特点、区位特点、群体特点,才能精准定位,为后续教学实施立好标杆。
《圆明园在哭泣》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的第二课,前有《从四大文明说起》,后有《悲愤的吼声》,整个单元都是落实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这节课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时由于目标把握不准,在短短的一节课里,选用了大量的图片、录像、数据等史实资料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了解这么多的历史知识是有困难的。重叠的知识,让学习变得无味且疲倦。为此在第二次教学时,笔者分析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发现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学生已学过《圆明园的毁灭》,对圆明园有一定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学情,笔者通览了整个教材体系,把握历史单元主题以及同一单元主题在不同年级的递进目标。认真分析、仔细寻找学生已有认知、情感、行为等水平与教材要求之间的差距,寻找造成差距的原因,思考调整解决差距的策略。改偏重知识学习为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具体做法是:1.创设情境,启发思考,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和毁于一旦,知道圆明园的被毁体现了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合作交流,探究体验,感受落后就要挨打,增强民族自尊心,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最终,较好地达成了预定目标。
因此,根据学情,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结合学习主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走近历史。
二、整合资源散点,走进历史
品德教材编写遵循主线清晰、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原则。历史题材教学点是按照教学内容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其教学的重点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联历史内容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和人文感受,关注生活文化和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走进历史。《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指出:“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要认识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就需要教师梳理出与本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历史素材资源为学生所用,把教材上没有呈现出来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把原本平面化的教学立体化,做强质感,学生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
对此,笔者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进行了如下探索:散点聚焦。重点让学生深刻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聚焦“不可估量”。笔者从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入手,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查找被掠夺的珍贵文物,选择书上的兽首铜像图片这个点,深入挖掘。课一开始,笔者就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晚(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在法国巴黎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一买家通过电话竞拍买走。按照现在人民币兑换欧元大约7∶1的比价,你算得出这两件宝贝值多少钱吗?如果按你父母的收入,他们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赚到这个钱?”“这仅仅是我国曾经拥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两样宝贝,这样的宝贝何止千万,就连整个辉煌一时的圆明园也不复存在了,这又是怎样的价值?谁应该对此负责呢?”课堂上,学生沉默了。一段时间后,许多学生的正义感瞬间得到爆发,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感悟。此时,笔者适时补充了2013年4月26日,法国企业家将向中国捐赠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的相关资料,并了解其中曲折的回归历程。学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由于祖国日益强大,所以法企会归还我们流失的鼠首与兔兽。这样,尽可能将历史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使他们愿说、能说、会说。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观看了《十二生肖》电影片断,更加真切直观地了解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巨大价值。一下课,学生们围拢在讲台前,向教师要有关清朝时期政治、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卡,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学习近代这段屈辱的历史的兴趣是浓厚的,通过课后收集不平等条约等资料,把学习引向深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既符合五年级学生学情的特点,又成功地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宏大的历史可以通过关键性历史人物、关键性历史事件以及关键性历史细节来开展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品德与社会》教材图文并茂,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用好这些图文,挖掘这些图文,树立广义的教材观,重组和整合教学资源,筛选重点、解决难点,能让学生顺利地走进历史的殿堂,享受其中的快乐。
三、借用比较学习,深入历史
比较学习法是历史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品德历史题材教学引导学生做同期不同地的比较或者同地不同期的比较,就能习得一种学历史、看历史、用历史的好方法。以史为鉴,比照现实,还能面向未来,这样的历史学习才会是刻骨铭心的,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思考历史、传承历史。
还是以《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让学生观看今昔对比的两组圆明园的图片,引发思考:怎么会变成一片废墟的?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地融入课堂。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步了解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规模宏大”“景点繁多”“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又如数字的对比,“圆明园中当时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钟表就有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经查被英法联军抢走的物件有1197件,而这只不过是圆明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悬殊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过数字的背后,学生了解了当时文物被损坏、掠夺的不计其数。他们自发地提出了:“为什么侵略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和毁坏我国的国宝?”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笔者还通过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文字描述,让学生想象了当时欧洲宫廷与圆明园的比较,从一个外国名人的角度进行了印证。这样,学生通过图片、数据、文字的比较,强烈地感知了侵略者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肆无忌惮,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野蛮侵略者的痛恨。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同类的比较、正反的比较,是研习历史的最佳方法,在比照中,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感悟走得更深、更远。
四、巧用现代媒体,活现历史
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世界,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产生心灵认知交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教学要尽可能地克服时间、空间的局限,用好现代媒体,可文可图,可声可视,能有效缩短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达到以媒入境、以境生情、以情化人的目的,求得品德教学的鲜活效果。
一百多年前的火烧圆明园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课本中呈现的简约的文字与平面的几幅图无法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丰富的体验,不足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笔者通过播放纪录片《圆明园》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另外,笔者还在教学《金字塔下留个影》时,让学生看“金字塔和巨石”的图片与视频,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结合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观看奥运发源地和取圣火过程……
历史题材教学不能光说不看,空对空地讲解是泛味的。好的教学应学会借用音乐、图片、板书、录像、学习资料卡以及教师本人的情绪等各种力量,营造具有生命冲击力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深处,感受历史学习的魅力,震撼学生的心灵,诱发学生生命持续长久的感动。
五、倡导自主学习,走出历史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类历史题材课时,会抛给学生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时,笔者问学生:“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圆明园……但这些大都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发动建造的,秦始皇下令造长城,隋炀帝下令挖运河,清慈禧下令修颐和园,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把国库中的钱用来做什么?”在教学《圆明园的哭泣》时,笔者问学生:“现在有人大代表提出,我们应该重修圆明园,让万园之园重新绽放光彩,你觉得应不应该重修?”在教学《奥林匹克的故乡》时,笔者问学生:“2008年,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百年的梦想,是我们中国伟大复兴的标志,你觉得应该办得风光些还是节俭些?”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越思越深,越辩越清。
学习这些历史题材的内容,既要让学生走进历史,又要走出历史;既不能纠结于过去的耻辱,也不能狂妄于现实的强大;既不能沉醉于昔日的辉煌,也不能自卑于现实的弱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才是历史题材教学的真谛。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教师能找到历史与现实、文本与学生、目标与学情、内容与方法之间的恰当连接点,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教学最优化的灿烂之路。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 篇12
品德与社会课活动组织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让他们在活动中敞开心扉, 从而相机引导, 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如教学 《我和小动物做朋友》,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 了解学生爱动物的心理。我带来常见的小动物,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再引导学生去接近动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 辩论明理, 锻炼思辨能力的同时, 能真正了解动物, 学会关爱动物。然后让学生亲自喂养小动物, 在喂养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通过组织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喂养动物, 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从而能发自内心地愿意和动物做朋友, 爱上小动物, 树立保护小动物的责任心。
2.巧用课件, 体验真实生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重视课件的运用, 通过课件还原真实场景, 创设触动学生心灵的情境, 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课件带领下形成共鸣。如 《我们爱和平》一课, 首先出示课件“300 年、4 万亿、70 亿……”一组数字, 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 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组和战争有关的数字, 触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利用课件容易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危害, 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激发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包括课件的使用可以较好地创设出情境, 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3.创设情境, 引领全心投入
品德与社会课更是需要融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品德不能靠说教, 品德课堂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 而这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在教学 《父母的难处》 一课时, 我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完成“调查了解父母工作生活中的难处”表格。通过家校通和家长取得联系, 全力支持学生的调查。上课时, 我仔细检查学生的调查表格, 发现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 表格填写很详细。在交流调查成果环节, 我先播放几位家长的微信留言, 内容是家长对孩子的调查表达了赞许之情, 认为孩子长大了。学生听到家长的话, 内心感动, 眼含泪花。学生争着发言, 他们都觉得父母也有难处, 认为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理解和帮助。通过课前的充分预热, 课堂上适当地营造气氛, 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4.引领发现, 感受生活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要用心引领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发现不一样的体验, 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设计教学环节, 如此才能让辨析明理导行落到实处。如对 《在爱的阳光里》 一课, 我实施分组教学, 让学生根据“幸福生活”的主题从生活中搜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学生有的从家里带来外出游玩的照片, 有的带来拍摄的全家幸福游戏的视频, 有的带来自己的新式玩具, 有的展示自己丰富的藏书……通过实实在在, 可触摸的资料, 学生从同伴的现身说法中真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这样的体验感受, 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得来的, 而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引领, 让他们自己参与课堂,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后得来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明理导行, 但要摒弃陈旧的说教模式, 尤其是面对说教意味浓厚的课题时, 更要注意设计恰当的活动, 让学生参与进来, 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究发现, 教师再适时介入, 从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行为。 《在爱的阳光里》 一课的教与学说明, 只有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熟悉的生活, 让他们成为发现生活的主人, 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才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06-21
品德与社会教学后记09-01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09-1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11-02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10-10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10-21
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7-01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六下08-15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5-19
林美虹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