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精选7篇)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 篇1
《品德与社会》教材颁布后, 很多小学教师很茫然, 不知怎么教新教材。的确, 新教材中图片、活动增多了, 知识性的文字减少了, 需要学生主动感知的内容占了大量篇幅, 这无疑给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怎样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自主体验、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 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认为, 要将《品德与社会》课教好, 课堂的导入方式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最佳的开端和情境,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地学习兴趣, 下面我就几种导入方式进行简单剖析:
一、故事式导入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也容易从故事中懂得道理。小学教师如能运用标准的普通话, 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 肯定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六年级下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课时, 我就用《一千零一夜》中最精彩的故事《渔夫和魔鬼》导入,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 都很兴奋, 都有想看一看《一千零一夜》这本书的欲望, 接下来我就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踊跃发言后, 我又让学生上台表演渔夫和魔鬼。学生表演得很精彩, 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二、提问质疑式导入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教师借助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教师的提问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很快了解新授的内容, 还能像路标一样指引学生思考、学习的方向, 使学生深入钻研课文, 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道理。所以, 提问式的导入方式是一种常用的、简明易行的导入方式。例如在教学《科学技术为人们造福》一课时, 我的导语就是提问质疑:“同学们, 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小时候能经常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吗?”学生答:“不能!”我说:“那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答:“粮食少了。”我说:“那为什么粮食少了呢?”学生答:“科学技术落后。”我说:“对, 那时候袁隆平爷爷还没有培育出杂交水稻来呢!”学生都笑了。再讲一讲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的事例, 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可以为人们造福。再如在教学《谁说了算》一课时, 我提问:“我们班的班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答:“是班主任指定的。”还有没有产生班干部的其他办法?“有, 民主投票!”“你们想不想民主投票增选一个副班长呢?”学生:“想!”接下来在学生发言后, 我再具体告诉学生民主投票选班干部的一些程序和方法。通过这一连串的提问, 逐步导入新课的讲授, 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教学情境中。
三、调查问卷式导入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很多课都涉及到了调查问卷, 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 充分体现了其学习的主体性, 同时也能够基本了解本节课所要讲的大概内容, 容易很快的融入课堂。例如在教学《快乐其实很简单》时, 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填写“快乐调查表”, 通过汇总学生的调查情况, 然后选择一些学生心中的快乐去讲解, 很快就与学生产生了共鸣。又如在教学《勇于“说”和善于“听”》时, 我先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本学期上课从不发言的同学有哪些?学生填好后, 统计姓名, 竟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我让学生用掌声鼓励这些从不发言的同学上讲台每人讲一句自己心中最想讲的话, 要求讲的同学要勇于“说”, 而下面的同学一定要安安静静的, 善于“听”。再通过“夸一夸我的同桌”“我最喜欢的人”等话题展开活动, 充分让学生领会既要勇于“说”, 又要善于“听”的道理。
四、情境展示式导入
心理学告诉我们, 少年儿童对直观的东西最容易感知和领悟。教师在上课伊始如能通过简笔画、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充分展示情境, 进行直观导入, 其效果肯定会好。这种导入方式直观、有动感, 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生容易理解, 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这一方水土》时, 我用多媒体展示祖国各地的美丽风景图片, 学生边欣赏边赞叹:“哇!原来我们的祖国这么美呀!”这些图片深深的吸引了学生, 拉开了整堂课美好的序幕, 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在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 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一幅是农村田园式农居, 一幅是城市高楼大厦。 (两幅图环境污染都很严重)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家更美呢?要求学生对这两幅图进行修改, 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 也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环保教育。
五、即兴表演式导入
小学生好动, 也喜欢模仿和表演, 通过即兴表演导入新课, 往往可以收到奇效。在教学《将心比心心更宽》时, 我让学生上台表演《萧伯纳的故事》, 学生的表演绘声绘色, 语言、动作、表情, 都很到位。然后我再提问:“萧伯纳的幽默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很好地导入了新课。
而在教学《热闹的农民运动会》时, 首先我让班上两个个子高、力气大的男同学上讲台进行农民常见的运动:掰手腕。两位大力士捞起袖子, 摆开架式, 比得有板子有眼, 下面的同学则大声加油。比赛结束, 男同学乐开了怀, 女同学笑弯了腰。课堂导入效果非常好。
六、音乐歌曲式导入
新课程理念强调多学科融合, 同时音乐歌曲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真诚的心灵, 所以,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用音乐歌曲式导入能让学生学得快乐, 学得轻松, 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主动感悟做人的道理。例如我在教学《齐心真好》时, 就先用录音机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当激越振奋的旋律、寓意清楚明了的歌词在教室里回荡的时候, 学生就已经感悟到了齐心的力量、齐心的好处。
以上几种《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方法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在具体教学中, 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导入的方式, 必要时也可将几种方式交叉使用。总之, 只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带进角色, 能很快地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 从而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导入方式就值得提倡和推广。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 篇2
《品德与社会课》在修订中突出了品德教育的核心位置,并突出了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一代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课程内容始终贯穿了“德目结构”。其中所包含的品德素养,既包括通过直接或间接学习获得的认识、理解,在课内外交流活动、体验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也包括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形成的能力和行为习惯。其涉及的范围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对他人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还包括对社会事物和现象以及对民族、对国家、对环境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等。而且其中不乏体现时代精神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公共道德修养的要求。
修订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都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都强调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获得发展。这两门课程的设计中,都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是不可能有效的,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实施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 篇3
一、问题式导入法的应用
问题式导入方式的应用直接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当中,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解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气候差异及其原因。了解南北方气候差異对当地人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影响。”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南北方的气候有什么差异?(2)为什么说“人参、貂皮、乌拉草”是东北的三宝?其他的地方没有吗?(3)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和最高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进而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
二、生活化导入法的应用
有人说过:脱离了生活实际的课堂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也就是说,在历史与社会导入环节中,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身边的故事》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和感受身边正发生着的变化。在导入环节,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身边的一些人们衣服上的变化、鞋子上的变化、交通工具上的变化、做饭工具上的变化以及书包上的变化等,直观的生活现象的展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除上述两种导入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故事导入、情境导入以及史料导入等等。总之,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做好导入工作,要借助多样化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走进课堂,同时,也为高效历史与社会课堂的顺利实现打好第一枪。
参考文献:
赵仙霞.巧妙导入,让课堂绽放精彩: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导入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 篇4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
课程资源, 这里专指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 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它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 可利用的一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万松园小学是广东省书香校园, 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读书活动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在认真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后, 发现其与万松园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诸多思想上的共通点。“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兼备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以万松园小学近年采用的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 (见表1) 。
从表1可知, 无论何种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 其中的较多内容均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 例如祖国河山、中国历史、中华儿女和中华文化等, 构成了丰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上述主题内容正好契合的是近年“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定内容, 例如“中华之魂”“中华节日文化”等。万松园小学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诵读”的活动内容。具体而言:精心挑选“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用心设计“经典诵读”的过程, 将优秀文化的精髓和参与者的体验整合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之中, 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又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 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益补充。通过这样的做法, 使“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及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相结合的课程资源。
首先, 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既丰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 又增强课程的开放生成性, 还使教学充满活力。其次, 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为教学服务。新课程引入“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这一概念, 把课程资源分为“非生命载体”和“生命载体”两种形式。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 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据此, “经典诵读”的内容可作为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的确, 经典作品能够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是因为它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托的“生命载体”。据此, “经典诵读”活动的亲身参与者 (专家与指导教师) 可作为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确实, 专家与指导教师在参与“经典诵读”的过程中, 其丰富的知识、不凡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 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意义非同凡响。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高的匹配性, 因此, 通过合理设计, 总结“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题, 提炼“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 将两者有机整合后, 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 从而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就这样, 备课组教师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要求和“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 (见表2) 。
首先, 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在高年级成立“经典诵读”小组, 在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为实验班, 选择三个班为对比班。其次, 把“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开发为课程资源, 为学生开辟教材以外的“第二阵地”,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既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又更好地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五字诀中提到“集”, 即对每个问题都要搜集材料, 以便精益求精地研究。这与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做法殊途同归。赞可夫说过, 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 那么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可见, 只有使丰富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 合理地引进“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内的40分钟才能被充分利用;只有让课程资源进入课外, 才能为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预留更多空间。那么, 如何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内外呢?两个要诀:相互联系, 有效整合。两个理念:“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 将“经典诵读”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需要广阔的天地, 因此, 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道理,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此外, 在“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 有很多可进行品德教育的契机, 可作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延伸。最重要的是, 充分利用“专家和指导教师”这一课程资源, 灵活地把“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变为“品德与社会”课堂。
例如, 在“经典诵读”节目《悦动新春》的彩排现场, 指导教师告诉我, 扮演爷爷、奶奶、孙子和孙女的学生找不到感觉, 表演夸张且脸谱化。于是, 我循循善诱:“爷爷、奶奶平时对你们那么好, 你们一定观察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能模仿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吗?”就这样, 很多学生跃跃欲试, 表演得惟妙惟肖。我适时表扬他们, 并叮嘱他们回家问候爷爷、奶奶并为其捶背、送茶。第二天再次彩排时, 学生已找到对爷爷、奶奶尊重、亲近的感觉, 表演越发自然。此后, 我一直鼓励学生尊重和亲近爷爷奶奶, 到家长来观摩表演时, 有的家长高兴地表示:孩子在家越来越孝顺, 这是学校育人的功劳。
又如, 在“经典诵读”节目《追寻英雄的足迹》的彩排现场, 由于时间较长, 学生感觉枯燥, 表演状态不佳。于是, 我结合“追寻英雄的足迹”这一主题, 鼓励学生发扬“长征”精神, 寻找鼓舞士气的方法。就这样, 学生纷纷出谋划策 (例如:唱革命歌曲、进行耐力比赛和讲英雄故事等) , 最终找到排练的乐趣, 表演也逐步到位。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彩排, 学生既增长知识, 又磨砺意志, 达到双重的育人效果。
2.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 联系“经典诵读”经验, 激发“头脑风暴”
如果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那么便能为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炎黄子孙的心愿”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环节:“新年到了, 如果让你送一份礼物给海外的华侨小朋友, 你会送什么?在赠送过程中, 你会引用哪些经典来向他们介绍这份礼物的寓意?”有的学生引经据典地介绍礼物的深刻寓意, 有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与春节有关的故事。此时, 学生从“经典诵读”活动中学到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派上用场。又如在教学“独特的中华文化”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一个越洋视频通话的环节, 让学生向海外的华侨小朋友介绍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于是, 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过的有关“春节习俗”的知识 (包括鞠躬礼、拱手礼等礼仪) 都派上用场。就这样, 浓浓的中国传统年味弥漫在课堂中。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从而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活跃, 既增强学生运用民俗知识的意识, 又强化学生对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同。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 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处漫溯、向多方面发散。由于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已吸收了大量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再设计相关的运用环节, 提供相应的平台, 便促成学生的经验分享, 让学生学以致用, 最终使“经典诵读”课程资源成为学生经验的宝库。
(2) 鼓励行为实践, 解放体验空间
只有亲身经历、主动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才能从书本中“走”出来, 落户到学生的心里, 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身财富。因此, 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体验一旦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相结合, 便产生奇妙的作用, 带来强烈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四君子·中华魂》的同时, 我选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 与五年级的军训相结合, 并以这一主题连续四周进行教学。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中, 学生既深刻感受到“梅”“兰”“菊”“竹”这“四君子”的高风亮节, 又明显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又如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时, 我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熟知的“不屈的中国人”的故事, 再让学生将这些人的风骨与“四君子”的特点相结合。在最后的实践环节, 先在校内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 再安排五年级学生外出军训, 让学生在连续的军训中真正体验“坚强”的意义。由“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再到具体实践, 三个层次的递进使学生从模糊地感知到实在地领悟道理。由于有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再加上实践的感受, 无论是在情感方面, 还是在价值观方面, 对学生的震撼都直抵内心, 影响深远。“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能把教材中的抽象文字变得生动、活泼, 既使哲理形象化, 又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3) 渗透人文知识, 延伸学习长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之深厚非一时一日之功。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 先让学生感受中华经典之美妙, 再让学生主动开发资源, 必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追寻英雄的足迹”时, 学生接触到大量毛主席的诗词和毛主席的故事。在“经典诵读”活动彩排过程中, 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开国元勋和人民英雄的故事。在教学“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中的“光辉的历程”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收集、欣赏并背诵毛主席诗词, 还进行讲故事 (有关毛主席的故事) 比赛。就这样, 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可对其采用延伸性策略, 以一点牵一线, 使“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3.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效能
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与“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后,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素养进一步提高, 从而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效果。在“经典阅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后, 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明显不同 (见表3和表4) 。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 篇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4.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4.2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 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 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 问题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47-02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不断进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今,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还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小学思想品德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甚至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背离的现象,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一、小学思品课主要问题: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因为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学校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的小磨擦应文明解决,以理服人,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直接影响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2.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行为的矛盾。思想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赤裸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反差。如学生知道乘车要让座的道理,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有几名学生能真正做到让座的。
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矛盾。这一问题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红灯停,绿灯行”。当小学生在路口碰到红灯时,他是听学校课堂上说的“停”呢?还是随人流“行”呢?不论是“停”还是“行”都对学生是一个疑问,“为什么学校里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上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
这些问题,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说到底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思考与对策。
在教学中,我通过实践探索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在小学思品课课堂教学中,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优化其生活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二、小学思品课教学策略: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再加上这次国培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教学对策:
1.明理激情导行对策。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不过本次培训专家专题讲座中,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样过程性评价。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对策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题——讨论”思考。这种教学思考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资源开发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思考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而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乐于思考、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通过培训实践,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资源给了我新的洗礼和体验,尽管要成功的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崇尚这样的课程资源改革——教学生活化才是真正的教育!
用真实演绎品德与社会课的精彩 篇7
一、制订真目标,让出发点和归宿统帅灵魂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魂”,教学目标是一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真实目标的制订与实施,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新课伊始的源头。
如,在教学《传统与现代》(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我结合本校的课程资源,请学生去陶艺室,让学生真的走进陶艺世界。因此,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泥陶和现代陶艺的基本过程,知道传统手工和现代工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泥陶,培养学生乐于与人合作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为学校、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
这样的教学目标制订深入细致地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仔细揣摩泥陶与现代陶艺的联系。有这样的目标作为心中的标尺,引领学生了解有关陶艺的知识,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制陶的能力,关注了学生对陶艺热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实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體验真过程,让思维与体验和谐共舞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在学生思维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听过的能记住30%,看过的能记住50%,做过的能记住80%。体验真过程是一个做中学的过程。
以《传统与现代》这一课为例,我没有在教室里上,而是把学生带到了陶艺室,因为孩子们开设了陶艺课,让学生尽情发挥,感受指尖上的艺术,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感悟、体验,只有离生活越近,体验才越深刻,感悟才最真实,才会达到与体验共舞的效果。
教学中,资源的介入丰富了学生真实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合作探究提升了理解感悟,迸发着思维创作的火花。看着一件件不太成熟的艺术作品诞生了,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了学生的个性,我接下来就让学谈感受。记得有位学生说:“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的艺术。通过我亲自动手,我的作品《神鹿》就诞生了,因为我的家乡是梅花鹿之乡,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学生的意念,更加了解了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不同。满足学生回归自然的体验,用智慧装点自己的美丽人生。
三、真情实感如春雨,润物无声扣心弦
真情实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洒在这片土地上,感人心者,莫失乎情。真情能打动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真情可以互相传染、互相影响,进而产生共同的情境,且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深刻的教育。真情实感如春雨,润物无声扣心弦。
例如,在讲授《变化着的人,变化中的家园》在了解农民工这一环节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农民工的敬慕,我先让学生观看《农民工之歌》视频歌曲,观看外来打工者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妻儿,独自入城打工的画面,学生欣赏后感受至深,谈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农民工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你们能说说吗?有一名学生说:“老师,我的父母就是农民工,我今天制作了课件,我想到前面演示一下。”全班同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工,都是外出的打工者,第一张照片就是他的爸爸在几十米高的脚手架上,身影仿佛在空中飞舞,只能看到他黄色的安全帽在跃动。孩子介绍到这里时,眼泪夺眶而出,他说:“爸爸的工作太危险了,真的很担心他。”第二张照片只见钢花四溅,机床额轰鸣,这是妈妈在工地捆绑钢筋的场景。他说:“当我暑假去他们工地时,我惊奇地发现他们在如此炎热的工作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却不是浮躁不安,而是豁达乐观。”此时我和同学们都被这种情境深深地感动着,这时,我趁热打铁,出示教学课件《赞美您,建筑工人》。
筑过数不清的大楼,你们还住着简陋的工棚。
每一块空心砖,都和你们的手指亲吻过。
每一根立柱,都是你们聪明才智的结晶。
钢筋、水泥、混凝土离不开你们勤劳的汗水。
竖起塔机摘星斗,跃上楼顶看日出,奉献家乡的建筑业,装点美丽满春城。
……
同学们激情满怀,读着、感受着、体会着,这样的设计,我及时地捕捉了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我创设的真实情境,获得了学生真情实感,触动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抒真情,是心灵在撞击心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的导入】推荐阅读:
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感受05-17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06-15
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06-25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06-07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05-09
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06-03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06-21
品德与社会教学后记09-01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10-09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复习计划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