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2024-06-07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通用12篇)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1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经过新课程陶冶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加强,而且具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这是坚持《标准》导向,且不懈努力的结果。我更看重后一点,因为此现象不仅具有长效性,更重要的是此现象蕴涵的学科素质要义:改革的确作用在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这种自主发展虽然表现在能力方面,但如果持续下去将会作为培养现代生活态度的基石,并有助于形成一种现代公民理应获得的民主生活方式。

课程功能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主题处理方式,促使教师更强烈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做反思型教师正在成为教师的一种追求。据此,带动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变化,并延伸到教研活动方式,使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教研活动出现了新气象,其中反思教学成了其中最抢眼的概念和行动。教师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使自己进一步专业化。课程改革得以继续推进的动力之一,也源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往“两本书主义”的教学模式,在丰富的课程资源面前完全被打破,教师们已经学会从哪里去找资源,运用资源的意识可以用“自觉”二字来形容。资源开发的结果有三:多样性资源使课堂不再呆板;在不同资源的展示和运用中,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使教学突破了“教课本”的照本宣科做法,通过对材料来源的认识以及材料的理解与阐释,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显然,义务教育阶段《标准》的实施是比较平稳的,它确定了各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标准》取得的成绩也是具体的,而且这些成绩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已经接触到了基础性、人文性和发展性这类课程的教育特质。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2

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本身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学习情感是实现《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前提, 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保证思想教育有成效的关键。科学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使学生的身心朝着学校、老师以及家长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品德与社会”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分支, 作为以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感为目标的特殊学科, 更应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因为它本身就是课堂目标的一部分。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去参加一些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在切身的体验中激发自身的情感, 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内化课程内容,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习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生活中的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是通过亲和的人际交往情境和互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 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开展, 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 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在教学中, 要通过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活场景融合, 从而培养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的积极情感, 保证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品德与社会》学习中。课堂情境是实际生活的微缩, 实质上也是在实践着教育生活化的理念。这样, 所谓的掌握知识、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就会轻松从容地走入学生的内心, 并且此刻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在实际的情境活动中获得的, 是来源于实践的, 是第一位的, 更有科学价值, 更有利于理解以及记忆、储存。这样的课堂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并把热爱《品德与社会》提升为自身的素质需要, 这样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情感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必须以兴趣作为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 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彰显其学习主动性。新课标提倡的课堂应是人的活动场所, 是养育人的乐园。人都是有情感的, 如果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成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将得到强化。例如, 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热心公益劳动》一课时,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加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让他们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 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在刚开始, 我出示了十三陵水库的图片, 我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十三陵水库是为了解决首都人民吃水、用水而修建的。这个水库当时是由40万人不顾隆冬的严寒和盛夏的酷热, 不计报酬完成的, 只用了160天就修工完毕。”接下来, 我讲述了许多与修建十三陵水库相关的动人故事, 由此引入新课。学生兴趣大增, 热情高涨, 由原来的厌学变成乐学, 热爱《品德与社会》的情感得到了强化。

三、联系实际生活, 升华学生情感

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杜威说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 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 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 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感受到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教育。我在教学《绿色小卫士》第二课时, 我把当日教室后面的垃圾桶拎到讲台上, 从垃圾桶里找出一张张废纸, 然后把一张张废纸抹平叠好, 足足有三十多张, 我严肃地说:“上节课, 通过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我国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也知道这一张张纸都是由一棵棵大树制作而成, 可为什么还是干这种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的事呢?”学生一个个面带愧色, 惭愧地低下了头。学生纷纷提议要“变废为宝”———把用完的废纸扔在箱子里, 积攒一箱后卖掉, 所得的钱物可以捐赠给灾区贫困学生, 也可以买文具作为奖品, 真可谓一举多得。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 深化道德认识, 升华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提出了一个个新的教育理念,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其中之一。因此,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认知因素, 更要培养学生热爱《品德与社会》的积极情感, 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被学生接纳和内化, 让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体验”两者兼得, 促进学生知情同步, 全面发展。

摘要:“课程标准”指引着我们课堂改革的方向, 决定着课堂改革永远走在前进的路上且永不止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他们知情同步, 品德升华, 全面发展!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3

中学体育课“健康第一”思想终身体育随着我国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国际基础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将受到巨大冲击并发生较大变化。新体育课程无论是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都将体现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其中,确立课程的基本理念至关重要。《课程标准》提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等四个基本理念。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益处,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为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发展。运动技能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健康。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应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体育——塑造健康体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测什么,教什么”的现象,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也深受竞技体育的影响,重视运动技能训练,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此次体育课程改革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体育教学的经验与问题,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加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全新的方面。

二、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并不是对传统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使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重视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体育教师要改变灌输——接受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要改变过分强调示范、讲解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练习的空间,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在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今天,掌握多少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怎样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机会和权利,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产生愉快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感受,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从而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4

学习体会

三店街宋寨小学

陈顺发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理解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课程的精髓。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二、课程素材来源于儿童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作为小学的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以往我们忽视了生活,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同时也忽视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课改注重了儿童们在与老师、同伴、课程教材、教育环境等等中的相互作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三、过程性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要求也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

2、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和小组个人的评价。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交流与分享的竞赛活动。各小组分别从了解服饰、饮食、居住、婚俗、节日、礼仪、禁忌等方面选一项内容接受任务。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各组交流展示的情况、小组合作的情况、以及各组倾听的质量等等。各组也会制定评价组员的一些标准。评价学生在组内学习的态度、对小组的贡献、与人合作的情况等。通过分享交流竞赛,指出各小组需要努力的方向,并根据各组的不同表现,分别评出最佳发言人、最佳编辑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听众奖等。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5

今天,我认真聆听了几位老师对新课标修订的讲解,感受颇深。也使我对新课标的修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提高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将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因此语文课不必过多地强调知识点,应该简单一点,还原本色,让学生多读读、多说说、多体会、多感悟。在文本、教师、学生的互相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学设计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有选择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品德与社会 认识我自己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兴趣

(二)能力目标

学会像别人介绍自己,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纳悦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学会像别人介绍自己,纳悦自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小朋友的自我介绍)同学们,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学生:在做自己介绍、老师:他在做自我介绍,把自己的一些情况介绍给大家听,可见她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大家认识自己吗? 学生:

老师:下面我们来看下面的同学在做什么(过度)【教授新课】

一、夸夸自己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30页,我们认真看一看书上的同学在做什么?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

教师:噢,他们在夸自己,他们都在夸自己什么呢? 学生:

教师:你是不也想在同学们面前夸夸自己呢?

老师:下面我们来做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停止,花在谁手里,谁就来向大家夸一夸你自己,好吗? 学生:

(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

老师:同学们都有好多值得像别人夸耀的方面。今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方面做的更好呢? 学生:

师:夸自己是认识我们的第一步,我们每个人都有平时喜欢做的一些事,是不是呢?

生:下面让我们大家来说一说:你都有哪些喜欢做的事?

二、我喜欢做的事情(板书)

老师:我们先打开书本31页,看图中的同学是怎么说的?-学生:

(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我自己”“自我介绍”,图片:“我喜欢吹笛”“我喜欢画画”“我喜欢武术等”)

教师:这些同学爱好多么广泛啊!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来说一说你都有那些喜欢做的事情。生: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如:有的同学说“我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在评价和指导时,可以这样说:“很好,看动画片不但能使我们心情愉快,还可以学到许多的知识,但是,不要看得时间太长或太晚,否者,既伤害眼睛又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这可不好。”……)

老师:现在同学是不是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呢? 学生:

教师:接下来我们给自己做一张名片吧!(过度)

三、给自己做张名片(板书)

教师:大家打开书32页,我们看看书上图画的是什么? 学生:

教师:图中同学们做的名片是不是很漂亮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做自己的名片,大家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别人哟!学生:

(最后让大家交流自己做的“名片”,注重名片内容而非名片上的制作工艺。)【课堂小结】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7

1. 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过早地给学生贴上“优、良、及格、不及格”的标签, 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

2.评价的内容过分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记程度, 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性的评价, 标准是单一。

3. 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过分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法, 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观念的方法和手段。

4.教学评价主体“错位”,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大多数儿童由于得不到成功的快乐, 成了平庸或失败者。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先生认为:“中国的课堂与教学传统, 是由制度化课程和非制度化教学构成的, 中国自古就有集权的课程和个性化的教学, 同时还有近乎僵化的尖子主义的竞争性的考选文化系统。”可以认为, “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传统, 这种传统贯穿教育全系统, 也沉淀于社会、学校、家庭及至教育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意识和潜意识中,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评价理念与方法遭遇到的正是这样的传统。”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评价中, 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 倡导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尺度多重、评价方法多样, 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儿童都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一、以学生发展性为本的课堂教学多元性评价的理论支撑

1.三因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有两种理论对学校教育尤为有用:一是斯腾伯格的三因素理论, 他的三因素智力指的分别是综合、分析和应用, 每一个部分均与创造力有关。另一种是加德纳的多元论。在《智力结构》中加德纳把人类纷繁复杂的能力划分成七种智能组成。近来, 他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 即自然智力。这种智能使人能够在生物体之间进行识别和辨认。加德纳的智力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两种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需要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评价中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从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就学习观来说, 有三方面的基本观点:第一,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释, 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个体学习者对知识体系的理解, 是基于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建构起来的。第二, 建构主义把学习看成是建构的过程, 都是以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知识建构的机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单向性地向学生进行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第三, 建构主义把学习者看成是特定经验背景的个体, 学习者对问题的解释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绝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 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是教师,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而绝不是评价学生的主宰者。

3.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性主体性的宽广胸怀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开放了生命的空间。后现代主义给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 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 我们为什么不承认多元呢?因此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过程。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 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在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 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课改实践的过程,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多元性评价, 多元性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多元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 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 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 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元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这种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 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 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1.评价主体多元性, 全面挖掘学生的优势, 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性提倡改变由教师单独评价学生的状态,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社区人员之间进行评价, 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教学内容结束以后我分别设计了以下的评价调查表。

在实施以上评价操作的过程中, 及时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发现学生的不足后给予热情的帮助, 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或行为习惯。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评价的实施过程中, 社区人员参与评价更是一个新的尝试, 当然, 我们强调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社区的活动, 如少先队组织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社区组织的“文明家庭”评比活动。通过发问卷调查表、小记者深入社区采访等方式充分掌握学生在社区成长的实情, 肯定学生的成长事例, 给予大力的表扬。实践证明,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实现了跨越学校教育教学时空的社会化式教育才能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2.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 给孩子一份喜悦, 让学生在快乐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改实践的过程中, 评价的方式能否被学生愉快地接受, 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的效果以及评价的最终目的。根据学科的特点, 我们多采用课堂激励评价、观察法、情境测验法、行动描述法、成长记录袋、口头测验等方式, 尽可能正确而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

在这里着重谈谈我们试行“成长记录袋”的具体过程。“成长记录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哲学基础, 是一种重要的质性评定方法, 十分适用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我们试行“成长记录袋”的具体策略:一是评价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无确定的标准, “艺术袋”“古诗文阅读袋”“家乡环境污染调查袋”“我的特长袋”等各具特色。二是评价的结果分析。评价学生的记录袋以学生的个体特长为主要标准, 挖掘学生的优势, 以激发学生的成功喜悦之感受。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8

1.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早地给学生贴上“优、良、及格、不及格”的标签,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

2.评价的内容过分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记程度,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性的评价,标准是单一。

3.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过分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法,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观念的方法和手段。

4.教学评价主体“错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大多数儿童由于得不到成功的快乐,成了平庸或失败者。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先生认为:“中国的课堂与教学传统,是由制度化课程和非制度化教学构成的,中国自古就有集权的课程和个性化的教学,同时还有近乎僵化的尖子主义的竞争性的考选文化系统。”可以认为,“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传统,这种传统贯穿教育全系统,也沉淀于社会、学校、家庭及至教育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评价理念与方法遭遇到的正是这样的传统。”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评价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倡导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尺度多重、评价方法多样,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儿童都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一、以学生发展性为本的课堂教学多元性评价的理论支撑

1.三因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有两种理论对学校教育尤为有用:一是斯腾伯格的三因素理论,他的三因素智力指的分别是综合、分析和应用,每一个部分均与创造力有关。另一种是加德纳的多元论。在《智力结构》中加德纳把人类纷繁复杂的能力划分成七种智能组成。近来,他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自然智力。这种智能使人能够在生物体之间进行识别和辨认。加德纳的智力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两种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需要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评价中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从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就学习观来说,有三方面的基本观点:第一,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释,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个体学习者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是基于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建构起来的。第二,建构主义把学习看成是建构的过程,都是以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知识建构的机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单向性地向学生进行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第三,建构主义把学习者看成是特定经验背景的个体,学习者对问题的解释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绝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是教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而绝不是评价学生的主宰者。

3.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性主体性的宽广胸怀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开放了生命的空间。后现代主义给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为什么不承认多元呢?因此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在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课改实践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多元性评价,多元性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多元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元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这种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1.评价主体多元性,全面挖掘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性提倡改变由教师单独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社区人员之间进行评价,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教学内容结束以后我分别设计了以下的评价调查表。

在实施以上评价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学生的不足后给予热情的帮助,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或行为习惯。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评价的实施过程中,社区人员参与评价更是一个新的尝试,当然,我们强调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社区的活动,如少先队组织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社区组织的“文明家庭”评比活动。通过发问卷调查表、小记者深入社区采访等方式充分掌握学生在社区成长的实情,肯定学生的成长事例,给予大力的表扬。实践证明,“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实现了跨越学校教育教学时空的社会化式教育才能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2.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给孩子一份喜悦,让学生在快乐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改实践的过程中,评价的方式能否被学生愉快地接受,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的效果以及评价的最终目的。根据学科的特点,我们多采用课堂激励评价、观察法、情境测验法、行动描述法、成长记录袋、口头测验等方式,尽可能正确而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

在这里着重谈谈我们试行“成长记录袋”的具体过程。“成长记录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哲学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质性评定方法,十分适用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我们试行“成长记录袋”的具体策略:一是评价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无确定的标准,“艺术袋”“古诗文阅读袋”“家乡环境污染调查袋”“我的特长袋”等各具特色。二是评价的结果分析。评价学生的记录袋以学生的个体特长为主要标准,挖掘学生的优势,以激发学生的成功喜悦之感受。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家长协商共建的充满民主与平等的过程,是最终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过程。新一轮课改倡导“立足过程、实行多元”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每次评价活动的相对终结,也必将是新活动的持续起点,更是活动的循环过程。■

对红楼梦的认识与理解 篇9

一直以来,读者都认为贾林的爱情是最真诚、最不可怀疑的爱情。但实质上,他们的原身,却不是这样的。类似这样的爱情其实在生活中很多,而类似这样的结局却不会有书中所说的那样完美,即使是凄惨的完美,悲剧性的完美。当我们深层次地研究或者说是了解其中的真伪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得出另外一种关于他们爱情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帮助大家巩固对他们爱情的忠爱和向往,而是道出了其中许多令人厌恶的或说是怀疑的结果。当然,我之所以要说,只是觉得作者的意识体系的矛盾;之所以要说,是希望我们的读者了解贾林爱情悲剧背后的真实悲剧。这种悲剧对我们认识作者、认识历史、乃至认识当今的我们都有意义。是这种意义促使我努力去思考,努力是研究,努力去诠释。此外,我想从我的这篇论文里,读者至少可以学会从另个角度来看待《红楼梦》,就是从情理的角度。而这个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解读他人的著作,至少为我们在欣赏上多了一种比较适宜的方法吧。

按照书中所说的,我们基本上得出的结论是贾林很深爱,他们彼此心心相惜,算上是知己。曹雪芹在该书中写过这样的一些话:“木石前盟”、“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侬”。有的人因此判断曹自生起就对爱情深有理解,其实可别忘了,写这样话的人已经是处在晚暮之年的口中,而不是当事人,并非是他年轻的时候,同时要知道,只有当人到了不能在随性追求而对所得不满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追忆曾经有过的美好,才会产生某种遗憾和悔恨,才会认真的反省自己,才会真正的大彻大悟。我再提示一个,一个十分爱自己,为了这个真诚的爱而藏毁生命,而被爱的人却始终对其抱有某种偏见或不满,做出若即若离的样子,到最后,当这个人突然醒悟的时候,他将抱有什么样的痛悔之心呢?难道这样的痛悔不足已写一部小说吗?——我的观点可能无人相信,没有关系。因为说出其中的道理来,绝非一言两语就可尽的。而得出这样观点也绝非一般思维就可以产生的。我曾和泰山先生讨论过我的见解,遭到了他的严厉批评,甚至是讽刺。有点象是“竖子轻狂”。但我觉得,我说的绝非是狂妄之语。我也不是完全从《红楼梦》的书本里得出这个结论的。说真的,我在思考用情理的方式推断人和其行为的时候,是在思考一切人行为的时候,是在思考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时候,联想到《红楼梦》的。我一下明白了作者创作《红楼梦》的真谛。在和泰山先生激烈论辩后,我回去又看了《红楼梦》。得出的结论是十分明显地表明我是对的,绝非轻狂之语。说真的,要说这样一个逆反常规人心理的结论,实在需要勇气和自信,同时需要能力去说服。

从书本看的只是后来的人写的传记类的东西,如果只是按它们而评论,那么我们只能的出这样的结论是:生不逢时。可再想想,宝玉要想去取黛玉轻而易举。那么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和宝钗结合呢?其实类似这样的爱情,只要多看看名人传记就可以得出来了,比如歌德的,当年歌德和莉莉的爱情就很类似宝玉和黛玉,莉莉和黛玉的命运有点差异。歌德和莉莉都成了未婚夫妻,但歌德最后还是选择了叛逆,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应该冷静地看看,宝玉应该是个早慧之人,他,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天才。天才的行为不应该用一般的逻辑来推理的。他们会为了爱人赴汤蹈火,却不愿意和他们长厢私守,这个是常有的事情,至于为什么,我们很难说。再次,宝玉是爱黛玉,至于什么佛,在现实存在吗,在故事不过是作为隐喻而存在的,红楼梦有写宝玉做梦,梦境警幻,从中就可以的出曹雪芹为什么学《红楼梦》。那些金陵十二钗隐语等,不可以看是后来的忏悔着在回忆自己的往昔的笔记吗?不过,作家是想化减“宝玉”的罪戾而借用什么佛的。红楼梦用了大量的隐语,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不想过度的表漏自己的影子而已,也有是避讳。

我建议读者,看东西不要只看表面,否则你是看不什么的,所谓“象是假,意是真”。你换个角度去思考好了。黛玉有什么好处,什么优点。除了忠贞,对文学修养较深和有点美颜之外,她还有什么优点呢。在这个大观园里,她几乎没有任何朋友,试想要是娶了她,那这个大观园将会是什么样子?再说,她善嫉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心眼,她说话很刻薄,其实给人的感觉就是心冷无情,尽管读者看她是可爱的人啊。要是读者也是当事人,你能忍受她的冷面的言语吗?读者,你置身想一想。

在思考这样问题的时候,如果不将从那些陈腐的观念中独立出来是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及我的本意的。我们传统的亦即是现在已经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旧社会是吃人的。在那样的社会里,什么美好的东西都不存在;只有在现在的社会里,才是什么都美好的,什么都是文明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在旧的社会里,每个人的面孔都是死沉的、沮丧的、悲观的?他们的脸上没有幸福的微笑?难道当今天的社会就是理想、文明的、自由的、幸福的,美满的社会吗?——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人生观,有不同的幸福心理。

我觉得,我真的应该好好的阐明一下我之所以这样说的理由了。当然,我在这开始的时候就先应该对读者说声抱歉。首先,因为我在思考这样的问题的时候,用了很长很长时候,我一时也无法将我的所有的明证的理由一一说出。其次,按照国人及其红迷某些人的习惯,你要立论就的找到他们知道的见过的理由或句段,否则,就是你说的是真理,也难以将其立足。我要将我观念及其依据说出来,将需要很长时间,但我现在无法尽情说出它们。

在这里,我首先要说的是:我将《红楼梦》看作是作者的自传。其实,是不是自传都无关紧要。我们也可以将其当作仅仅是艺术作品。我之所以将其当作是作者的自传的理由也很多,而其一的就是,作者在描写他了解和熟知的人或事情的时候,描写的很祥尽,而对他不是很了解的却是一般的创作习惯。比如,他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性格的时候,就很详尽。以至于觉得很复杂。我们要是真正的用心思去思考他们的性格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将让我们吃惊。我们根本不清楚他们真正具有什么样性格,或者说,我们不清楚他们到底具有多少性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因为作者在写他们的时候完全运用真实的资料。是这些大量的真实资料组合而产生了这样复杂的性格总汇。倘若只是创造,那是不能将其创造的如此真实的地步的。据一般情况看来,一个作家无论他怎么创作,若所创作的人物不是以单位个体来全方位的塑造(例如是自传),那么他至多只赋予所创造的人物三个性格。而其中一个是隐性性格。另外两个要么是雷同(如善良和温柔)要么是互补(如粗放和心细)。隐性性格起着补救和迷充的作用。

从自传的角度来说吧(在这里只是假设是自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创作呢?仅仅是为了向社会诉说所谓的“宝黛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吗?或者仅仅是“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家庭,这又是不能表达的爱情。爱情的火苗,只能忍在心里,积在心里,压在心里,无处诉说,无法诉说,只能不断地试探贾宝玉的心。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封建大家庭里,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只能是无声的渴望,过敏的猜疑和浪费的争吵……最后以自己纯洁的生命殉了爱情。”——我说:不是!假如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假如我们就是曹雪芹,我们会怎么反思“我们失掉的爱情”

难道我们把我们的失恋,把我们的婚姻失败归咎于社会,归咎于家庭?我们有几个会这样想?爱情的失败,很多情况是因为我们自己,而不是社会。我们回到小说中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宝玉是个饱读诗书的人。我想他不会不知道历史上有关于“卓文君月下私奔”的故事。如果他知道,如果他想,并且只是为了爱情而苟活于世,那么,为什么不怎么样去做呢?他还顾虑什么?爱情就是他的一切,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全部的追求的和人生目的。那么这样做有什么不可以呢?他是顾虑林黛玉不愿意同她私奔吗?林黛玉不早就具有“以自己纯洁的生命殉了爱情”吗?——但是宝玉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各位读者?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宝玉那时候还不想真正脱离自己的家庭。这个其实也反映了宝玉还没有将自己的家庭当作仇视对象,尽管他对自己的家庭也存在着不满。但只要我们再用心看看就会发觉,他总体来说还是满足自己的家庭的。无论是在贾母的溺爱还是俾女丫鬟的关爱,还是那些一向认为他单纯而错爱。他只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所以我说他的创造者(即曹雪芹)是半个社会卫道士。即使他没有意识到,也是在不自觉中充当了这个角色。

我们再来一种假设,就是林黛玉要是嫁给了宝玉,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先不说宝玉是个什么样的有理想的有抱负的人,单说,他们在一起怎么生活吧。象林黛玉这样的女人,在大观园是不会长久呆下去的。如果她成了夫人,那么,她暴露的将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一面,她会将那些她看不惯的人一个一个“逐出”大观园。这倒不是因为她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一是因为她太敏感,太神经质;二是别人不愿意为她效劳;三是社会不能容忍她的存在。或者简单的说就就是生活使她处在矛盾中,处在四邻不亲的环境中。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小两口可以遁隐避世。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将进入第二种假设中去了。我刚才说过,宝玉不是很厌恶这个大观园,起码还没有到那种非得离开它不可的地步。其中有个我们应该熟识的理由就是他依然渴望自己在仕途上,在现代人所说的事业上有所成就。他是不会甘心为了爱情而放弃自己应该必然要做的事情的,否则,就是爱情再伟大,再神圣,再可以使人付出“纯洁的生命”,那么,他也不会真正获得幸福的。别忘了,“爱情只是男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个真理。既然,最终的路子还是入世,而且也是林黛玉最终的新的心愿。那么,一味的遁世,实在不是良好的出路。在面临这样的抉择的时候,宝玉究竟该怎么做呢?我想,他该考虑的是:如果选择爱情,他就的放弃一切,牺牲一切;如果选择生活,那么他就必须选择能和生活协调的女人,既然黛玉几乎被那个社会否定了,那么他就必须有新的选择,否则,他将生活在自己都在否定自己的痛苦的深渊呢!其实,林黛玉的爱情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可是又是让人无可奈何,不能自已的噩梦。这个噩梦就象是无意中吻到了处女的双唇,而自己却是和别人订婚的人。

我还想补充的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要运用历史的观念去看。在那个时代,林黛玉渴望那种在现在来说就是女权主义的爱情,在那个时代是一种“丑的要求”。并非以贾母为代表封建人物,就是连贾宝玉自己也难以真正接受的。贾宝玉是很温善爱人,那是以上待下的时候,如果有人——特别是女人——要求和他平起平坐地恋爱。在那个时代实在是可笑的行为。这个假设没有什么值得非议。我们要是想一想,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和领导平起平坐就可以理解了,他们绝对无法容忍我们的狂妄自大的行为。在那个时代,女人,无论多么优秀,多么伟大,都是一种卑微的身份。而自由的爱情实在只是俯就的爱情。但是,林黛玉仿佛很自我,很独立。我想,那个时代任何人都是无法接受的,这个是一种伦理道德问题。就象现在我们看到婚后女人在外面通奸一样。在现在的我们心理也是不能忍受的。但如果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嘲笑我们的保守。到那个时候,女人都是现在所说的女权主义者,爱情、性,对她们来说是一种自由的追求。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任何权利,甚至是任何意识具有这方面的反对倾向。

有人说:宝玉多次向黛玉表示“俺只念木石前盟”,“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黛玉也曾向宝玉明确表白“你的话我都明白了”,两颗相爱的心已经灵犀相通。这个能说明什么呢?当一个人在恋爱的时候,什么话说不出来。我想,你大概也常对你女朋友,或者是妻子说,你是多么爱她,一生都离不开她,也会说和贾宝玉一样的情意绵绵的话,甚至还更温甜,但你能确保你从来就没有讨厌你的女人吗?你对她的一切都十足的满意吗?——要是你已经恋爱过,或者结婚,我想你不会没有那种不满足之感,除非你在撒谎!如果有,如果有,那就足够了!贾宝玉比你聪明,比你通达事理。他早就预见一切。至于他是不是爱林黛玉,这个我已经回答过了。他是很爱林黛玉。只是在选择更重大的利益关系的时候,对林黛玉的爱情始终处在矛盾中。这个矛盾最终酝酿成悲剧。只有这样去理解才是正确的。也才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的本性的。我觉得一个人可能只会活在另个人心里,这就产生了永恒的爱情。而最美的爱情也只是对自己的深刻理解,或者说是先天的通灵。在我看来,我们通常遇到的更多是情欲抉择的对象,而不是理性的永恒爱情抉择的对象,因为,我们常人太注重感官的快感了。

浅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篇10

本次研修班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就是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与普通孩一起实行融合教育。参加研修的有三分之二的学员来自普通学校和普通职业技术学校,研修班通过对特殊教育理念和发展的陈述以及对当前形式的解读,让每一个学员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了解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广州市少年宫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机构,秉承“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宗旨,一直关注特殊儿童的公益教育事业,2006年成立特殊教育中心开始便倡导融合教育,并于2012年开展融合教育课程,在少年宫内大的融合教育环境内招收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同班,2013年在北京、广州多地举办融合教育展览和研讨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3年9月本人也开始尝试融合班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设置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合的班级,并设计相应融合课程。对融合教育也在初步的探索阶段。通过本次的学习个人了解到融合教育更多的内容。以下将结合学习和实践谈谈我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近十几年来,回归主流成为特殊教育的主要趋势,提倡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有共同相处、学习、互动的机会,并强调每个学生应有相等的学习权利和公平的教育机会。随班就读工作作为一种全纳教育的安置模式也在国内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展。近年来更进而提出了「融合」(inclusion)或「完全融合」(full inclusion)的理念,不再将特殊学生分离教育,强调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在一起学习。融合教育不只是单纯地指某种特教安置形式和策略,而是一种促进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融合教育指的是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给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融合教育于1990年在美国最先提出,在1994萨罗曼卡宣言强调融合教育精神如下:

(一)融合与参与是人类尊严与乐趣的要素;

(二)人类的差异是正常的;

(三)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去调整学习上的差异;

(四)普通学校应该体认及因应 1

学生的多元需求。融合教育目前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目前较有成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西欧诸国、纽西兰、澳洲,日本也逐渐在推广中。

融合教育的信念乃基于:所有的学生有权在他们所居住的地区接受免费的公共教育,即使对于障碍儿童。学校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容纳他们于普通班接受指导;其次学校和孩子的父母合作订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IEP可能包含其他相关的服务,便提供适当的机会使孩子能达成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基本上融合教育乃采取一元的教育系统,教育的对象是班级内所有具特殊需求的学生,而由普通教师、特殊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协同合作,分担责任,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其要点为:

(一)让特殊儿童就读普通班;

(二)提供融合教育之普通班或学校足够且适宜的支援;

(三)需针对特殊学生提出个别化教育计划;

(四)让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均蒙其利。

融合教育之内涵为强调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相似性,主张在相同环境中提供特殊方法、透过转介服务、合作咨询与教学,同侪指导,部分参与,以最少限制的教育环境,使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能有最大的互动,又能使双方获益,让特殊学生尽早接触自然且真实的环境,普通学生养成接纳身心障碍学生的观念,以达到人性化的结合。

所以融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将特殊学生放在普通班级中,而是要经过缜密的计划,配合足够的支援系统,并能统合各项资源方得竟其功。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怎么样从他们的共同发展性和差异性着手,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融合教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师方面绝不可孤军奋战,应更懂得寻求支援与协助,以使所有学生都能适性的学习,所以针对融合教育的实施,要针对教学方法,课程的调整以及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落实才能将融合教育理念落实。

一、教学方法的改变:(一)合作学习

融合教育提倡合作学习,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达成关系。合作学习包含五个基本因素: 1.积极的相互依赖;

2.面对面的口语沟通(或其他的沟通方式);

3.每一个学生都要承担不同的、个别的、能计划的工作,或完成团体的共同任务;

4.学生要利用积极正向的一些人际技巧或是小组技巧。此时老师就要负责监控学生小组讨论之进行及小组互动的情形;

5.在小组中能自我评鉴并了解整个小组运作是否具功能性,小组的目标是否达成。

(二)适应性教学法

1.教学法植基于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被正确的评量过,提供的材料及指示步骤都可让每个学生依自己的能力来学习;

2.阶段性的评量强调给学生反馈以帮助成长;

3.学生在评量个别能力,计划学习活动及评鉴自己专长上负有责任; 4.替代活动或其他可选择的材料都是必备的,以提供学生更大选择自由;

5.学生有选择自己的教育目标、表现及活动的权利。

二、课程上的调整

为了让特殊学生能参与一般学生学习,在课程的安排上,融合班在相关课程上也需作一些特殊安排:(一)多重水平的课程选择

此即指同一课程领域内确认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并可在同一课或同一活动中一起教他们。具体而言,多重水平的课程选择在普通教育实施时可将课程内容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鉴等六大领域。(二)课程的重叠

课程的重叠其实是多重水平的课程选择的一种变化,当个别的教育目标在团体教育活进行中,必须从不同的课程领域中产生时,就出现了课程的重叠现象。多重水平的课程选择是在同一课程中选取不同水平的课程材料,而课程的重叠则是在不同的课程中选取性质相近或相关的材料,这在学科技能上尤其适用。

(三)结构化的社会接触

由国外的研究发现,在教室中安排结构化的情境,并鼓励普通生和特殊生正向的互动,指导他们互动的技巧、社交技巧,结果双方不管在社会接受度或学业成就上都有进步。(四)人力资源合作

在融合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学生、同学、教师、家庭、专业助理、管理人员、相关服务提供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通力合作,才能保证课程的成功开展。

三、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个别化教育(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简称IEP)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根据融合教育的理念,每一个儿童都需要特殊教育,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融合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实现教育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个别化教育计划需求更显的十分重要。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制定培养目标;分为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制定后需要贯彻执行。在融合班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不仅要考虑到学生个人发发展,也需要考虑到整个融合班的具体环境。实施个别化教育,有利于教师全面去观察和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以有效的支持。

综上所述,教师若能针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整,善加运用学生合作学习的力量,按照个别教育计划提供有步骤的支持,可以使融合班的学生够得到更适合的教育,这样会让更多有身心障碍的儿童能够从融合教育中受益。

参考资料:

1、徐丽杰.美国应对融合教育的有关教学模式[J].绥化学院学报,2012,8,31-33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篇11

德育情操实例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是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及各项学科活动之中。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学科与品社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把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应如何与品生、品社课程整合呢?

一、合理开发整合内容,有针对性的渗透品德教育

教材的内容在于教师的挖掘,小学数学与品社的整合,也在于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挖掘,在于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图表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及古老悠久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形象具体的教育。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中认识到,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学生们立刻对20公顷的认识由抽象变为认知,当幻灯片中出现鸟巢的景象时,引导学生认识到鸟巢的壮观,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在书36页的习题中,出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是1100平方千米,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自治区的面积是多少。如:黑龙江省的面积是多少;内蒙古省的面积是多少;青海省的面积是多少;四川省的面积是多少;西藏省的面积时是多少。同时要求学生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后来学生们理解到某个省的面积真大啊,比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大!

二、联系实际,在实例中在渗透德育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

三、常规教学严谨,关注陶冶学生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言行举止的示范效应,逐步培养学生一些优良品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扑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再如:老师在讲“时、分、秒”这节时,可借题发挥,通过对学生进行时间观念的教育,让学生懂得时间的珍贵,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应用题教学中,可结合“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水、粮食增产、激光测距等许多具体事例中的数据资料,使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篇12

一、基础知识的考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这些知识学生知不知、知多少,会不会、会多少,通过组织学生试卷考查,可以比较全面地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1. 用新理念设计考查题目

和以往试卷不同的是,我们反对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或刻意追求难度。书面考查的基本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连线、填图、问答、调查实践等。如果精心设计,这六种基本题型可以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栏目,使整张试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符合学生兴趣,又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解道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填空题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了吸引学生,可变化为“我知道”“知识大拼盘”“瞭望台”等栏目,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再如,辨析题可取名为“小小辩论台”“热门话题”等,可设计简单的判断题,只要根据题目内容判断对与错;也可设置生活情景,让学生回答生活中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鼓励学生实话实说。例如,“爸爸希望小明取得好成绩,额外给小明布置了许多家庭作业,小明冲爸爸大发脾气,不肯做作业。爸爸也生气了,打了小明一顿。你觉得谁对谁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例题中的生活情境大部分学生都深有感触,这类问题应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学生的生活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问答题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内容或概念,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拓宽思路,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活学活用。比如,“家乡名人榜”写出令你敬佩的几位家乡名人及他们的事迹;“一句话新闻”写出几条最近的时事新闻;“教你几招”写写识别“三无产品”的方法;等等。

根据品德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参与各种调查实践活动,并得出自己独特的活动体验和感受。例如,“小侦探在行动”让学生调查爸爸或妈妈一天的活动,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这些感受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来自学生自己真切的体验。

2. 用等第制记录评价结果

书面考查的成绩不再用以往的百分制,而是用等第制记录评价结果,即分为优、良、合格、争取合格四个等级。考查形式也可采用开卷笔试,以等第制的形式记录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和期末考查评价结果。在批阅试卷时,应多角度、多标准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注意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表现等进行记录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教育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等。书面考核的成绩应结合教师平时的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活动作业评价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不能以一张试卷定好坏。

二、平日学习表现的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了本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日常性、过程性评价,也就是说,教学评价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切实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教育功能。学生的平日学习表现主要通过教师的观察及学生的自评、师生的互评来实施。

1. 以自我评价为主,促使评价内容更真实

在教学中,艺术性地应用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长的快乐,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将各种知识有效地纳入自我认知结构中。因此,自我评价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例如,在教学“学校规则面面观”一课中,讲到升国旗要遵守的规则时,我先请学生观看国庆节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的录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升国旗时那种神圣、庄严与肃穆。再让学生观看自己升国旗时表现的录像,最后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我请认为自己升旗时做得好的学生举手,大多数学生举起了小手,这时,我看到一个学生表情犹豫,先是看看大家,慢慢地把手举起,忽然又放下去。我走到他身旁,亲切地问:“你为什么又把手放下呢?”那个学生答到:“对照要求,我做得还不够好,我有时会讲话,有时站不好,眼睛还东张西望,所以我不能举手。”我鼓励他说:“多么诚实的孩子啊!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希望你能改正缺点不断进步,在下周的升旗仪式上,跟大家做得一样好,好吗?”这个学生高兴地点点头,他在自我评价中认清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品德课上的自我评价其实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追问的过程,学生通过建立可对照的自我评价立场来反省自己的道德情感,而建立自我评价立场的过程,实质就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

2. 以师生评价为辅,促使评价目标更为明确

小学生由于自我认知能力有限,其自我评价有时难免会存在片面性。而学生通过互评既反思了自己的缺点,又看到了他人的优点,在评价中学会了取长补短,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人。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互评。例如,在教学“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班里同学的特点。一个学生这样评价他的同桌:“我的同桌学习成绩很好,这一点我要向他学习,不过他的字写得不端正,不如我的好看。”这时我接着对他的同桌进行评价:“小浩同学学习很努力,成绩也非常优秀,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我用赞许的眼神看着他,又接着说:“如果小浩能再写一手工整漂亮的字那就更完美了。相信他能努力做到,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课后,小浩找到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好好练字的,等我练好了你再表扬我吧。”我对他的赏识与评价,激励他不断上进。一个月后,小浩的书写进步很大,我又在课上表扬了他,并在“品德与社会”日常学习记录表上给他记上了“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时发生着变化。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用激励性的语言或描述性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评价学生。

三、实践活动作业的考核

实践活动作业的评价应先收集学生的作业,并注意观察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倾听学生完成活动作业的感受,最好在听取家长及有关的社会反映后进行综合评价。

1. 活动形式多样,让评价内容更丰富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相应的课后实践作业,用来强化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的能力。所以,教学目标最终应该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活动作业形式多样,有观察日记、收集资料、养成训练、体验活动、技能竞赛、动手实践、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等。活动作业评价考察题一般采取伙伴、同桌、小组、小队等学生合作的形式完成。

2. 家庭社区配合,让评价方式更优化

家长对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家长参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评价,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一般以学完一单元内容为一阶段。如上完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后,我设计了一张阶段性评价表,让家长对孩子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见表)。

新课程倡导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和其他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特别是家长参与的评价,能促使家校品德教育达到和谐。同样,社区加盟的学力评价,可以促使学生社会性活动不断增值。

上一篇:严母?慈母?作文下一篇:恒生银行结余证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