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

2024-07-2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精选8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 篇1

通过暑假期间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自己深深体会到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社会》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为此,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谈点本人的肤浅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连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基础道德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确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第一,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如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在导入新课时,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与伙伴的玩耍中体验伙伴间的友情和快乐,在游戏中揭示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游戏导入,既调动起了学生的愉快情绪,又在快乐中增强了合群意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第二,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探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明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认识。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

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二,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小学德育纲要》指出“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为这是做人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为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例如《说声“谢谢”》(三下)首先要告诉学生“谢谢”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谢谢”,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教学活动应该是目的明确,计划慎密,步骤紧凑的高效活动。教材正文、插图、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丰富多彩,知识量很足,但教学中却常出现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主次,满堂灌现象依然严重,使学生听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于肤浅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认识,必然造成知行脱节,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适时,即适时提出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看书,听课,教师针对思考题应有意识地讲解、强调,加深印象;定向,即要处处把握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方向,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定向在“如何学会做人”的道理上来,突出其思想性,把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度,即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不宜过深地讲解做人道理及伦理道德,但也不能过浅地浮于表面的认识,轻描淡写,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总之《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主要是使其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培养一些做人的基本行为习惯,为长大以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 篇2

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本身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学习情感是实现《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前提, 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保证思想教育有成效的关键。科学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使学生的身心朝着学校、老师以及家长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品德与社会”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分支, 作为以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感为目标的特殊学科, 更应关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因为它本身就是课堂目标的一部分。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去参加一些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在切身的体验中激发自身的情感, 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内化课程内容,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习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生活中的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是通过亲和的人际交往情境和互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 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开展, 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 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在教学中, 要通过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活场景融合, 从而培养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的积极情感, 保证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品德与社会》学习中。课堂情境是实际生活的微缩, 实质上也是在实践着教育生活化的理念。这样, 所谓的掌握知识、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就会轻松从容地走入学生的内心, 并且此刻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在实际的情境活动中获得的, 是来源于实践的, 是第一位的, 更有科学价值, 更有利于理解以及记忆、储存。这样的课堂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并把热爱《品德与社会》提升为自身的素质需要, 这样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情感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必须以兴趣作为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 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彰显其学习主动性。新课标提倡的课堂应是人的活动场所, 是养育人的乐园。人都是有情感的, 如果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成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将得到强化。例如, 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热心公益劳动》一课时,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加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让他们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 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在刚开始, 我出示了十三陵水库的图片, 我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十三陵水库是为了解决首都人民吃水、用水而修建的。这个水库当时是由40万人不顾隆冬的严寒和盛夏的酷热, 不计报酬完成的, 只用了160天就修工完毕。”接下来, 我讲述了许多与修建十三陵水库相关的动人故事, 由此引入新课。学生兴趣大增, 热情高涨, 由原来的厌学变成乐学, 热爱《品德与社会》的情感得到了强化。

三、联系实际生活, 升华学生情感

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杜威说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 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 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 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感受到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教育。我在教学《绿色小卫士》第二课时, 我把当日教室后面的垃圾桶拎到讲台上, 从垃圾桶里找出一张张废纸, 然后把一张张废纸抹平叠好, 足足有三十多张, 我严肃地说:“上节课, 通过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我国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也知道这一张张纸都是由一棵棵大树制作而成, 可为什么还是干这种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的事呢?”学生一个个面带愧色, 惭愧地低下了头。学生纷纷提议要“变废为宝”———把用完的废纸扔在箱子里, 积攒一箱后卖掉, 所得的钱物可以捐赠给灾区贫困学生, 也可以买文具作为奖品, 真可谓一举多得。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 深化道德认识, 升华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提出了一个个新的教育理念,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其中之一。因此,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认知因素, 更要培养学生热爱《品德与社会》的积极情感, 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被学生接纳和内化, 让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体验”两者兼得, 促进学生知情同步, 全面发展。

摘要:“课程标准”指引着我们课堂改革的方向, 决定着课堂改革永远走在前进的路上且永不止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他们知情同步, 品德升华, 全面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 篇3

一、研制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1.国际趋势: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对学业标准的研究日趋规范

当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如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探索,其中,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1994年,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的《卓越的期望:社会科课程标准》,强调整体课程设计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社会科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对学生知识、过程和态度方面的能力表现提出期望,为课程决策者提供指导;为教师提供课堂活动案例,指导他们设计教学,帮助学生达到能力表现期望。[1]英国虽然实行分科课程,但在1991年公布的历史、地理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学生应获得的知识、理解和技能,并提出每个关键阶段应该具有的知识、理解和技能,以不同水平的方式描述具体要求与内容。

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成立了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进行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数学和科学成就比较研究(TIMSS)和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尽管这些大规模评价项目只与一些学科直接相关,但其中体现的理念、结构与特点都带给我们许多借鉴和启示:指向学生的发展;注重评价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关注评价方式的系统性、现实性、开放性、生活性;多样化的评价技术运用其中。

2.学科需求:课程标准的高度概括无法满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评价要求

2009年,北京市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理念、性质、目标高度认同,但是课程标准对引导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实际操作还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意见认为,“评价理念很好,但如何操作和实施没有明确说明”“建议标准能对各年级应该达到的内容标准予以说明”“希望在内容上有更细致、明确的标准,说明学生应该掌握和达到的程度”“建议增加相应的教学案例,便于指导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可见,学业标准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理解与应用,在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实现理念与行为的对接。为此,本标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获,具备扎实的学力基础为目的,旨在进一步深化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内容的研制

在前期文献研究和日常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整体方案。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框架的研制、内容标准及学业成就水平描述在标准研制中非常重要,决定了整体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而这些内容将会影响后期评价方式的选择、样题的编制及教学案例的实施。

1.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业标准是指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对学生在不同学段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学习结果)进行描述,明确指出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学业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内容标准就是明确规定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成就标准就是要清楚地表明学生在达成内容标准时应具有的水平和程度。

2.框架的制定

北京市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标准框架包括内容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三个部分。内容领域与课程标准所划分的六大内容领域保持一致;能力领域则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划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则主要从整个课程的角度提出学生在此领域的要求,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有渗透,但并没有具体到每一条进行表述(见表1)。

3.内容标准的研制

在内容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我们既依据课程标准,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细化与拓展。与课程标准相比,其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的条目进行了整合,梳理了学习主题,便于更好地理解内容。

(2)对每一个内容标准进行了细化,用行为动词来描述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

(3)对每一个内容标准的细目进行合格、良好、优秀不同学业水平层次的划分。

(4)对每一个内容标准提出相应的评价方式,更有针对性。

4.学业成就水平的描述

品德与社会学业成就水平的描述是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在合格、良好、优秀不同水平层次上能够知道什么和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是对课程标准的细化、补充。以“行为动词”加“具体内容”的表述方式描述学科学业成就水平,既有总体描述,同时也对不同内容领域、维度进行详细的表述(见表5)。

处于合格水平的五年级学生在“我的健康成长”内容领域,能够初步了解和认识自我,初步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具有提高自我意识、交往意识及能力等。在“我的家庭生活”内容领域,能够初步学习与家人沟通、在他人引导下能参与家庭事务、形成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能够初步提高自理能力,初步懂得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规范,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学校”内容领域,能够初步认识和适应学校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参与集体生活需要遵循的平等、民主等原则。在“我们的社区”内容领域,能够通过(社区)家乡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个社会成员在生活必需掌握的常识、基本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初步提高一些社会生活技能,尝试认识和了解本地区,产生热爱本地区和家乡的情感。在“我们的祖国”内容领域,能够简单了解一些祖国的基本概况,初步知道一些我国的历史常识,初步了解解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能够认同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形成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我们共同的世界”内容领域,能够初步了解世界的一些基本概况和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懂得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nlc202309040826

学生学业标准的研制必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况。因此,此次学业标准的研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按不同等级水平(合格、良好、优秀)具体描述每个年级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标准的研制要详细、显性,具有可操作性。

三、对品德与社会学业评价方式的探索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提倡多样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因此,除纸笔测验外,日常教学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表现性评定,如建立学生档案袋方式、评价学生作品、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观察评价等。现以学生作品评价为例,说明我们的初步探索。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学看平面图》后完成的作品。从这张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图例,并能够达到学业标准的要求“3.1.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或局域平面图”。通过学生作品分析,教师了解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平面图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有助于后续教学的调控与指导。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日新月异北京城》后完成的作品。从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的基本要求,并能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将北京的变化分成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并由此展开一家三代人的变化,从而体现北京的变化与发展。思维导图虽然简单,却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评价方式。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农业工具的演变》后完成的作品。从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报制作的基本要求,并能利用小报梳理所学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过程,提高学科能力。

在标准试用阶段,我们还尝试利用标准进行实际教学设计与指导。教师利用标准来评价、反思教学,借此也是对标准本身的检验与评判,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研究使我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标准等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加强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使得课程标准、学业标准、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评的一体化;初步探索了小学综合性学科如何进行学业标准的研制及实践中评价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推进教学评价的改革;进一步指导了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深感标准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等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标准是否会阻碍教师主动性、创造性教学的发挥,都是我们进一步实验所要重点关注的。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社会科协会研制.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M].高峡,杨莉娟,宋时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

[2]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4

梧桐河农场学校

范红丽

在假期里我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新课标,感觉收获很多,一方面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另一方面也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谈谈心得体会。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向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努力为儿童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

三、以活动为教育学的基本形式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师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5

心得体会

在假期中,我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认真学习了一下《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专题讲座,认真听了陆士桢、康利两位教授的视频解读,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新课标在设计思路、基本理念、目标以及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改进。新课标以横、纵坐标的设计方式来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完全改变了以往学科体系的逻辑,并在学科知识和方法上作了跨学科的整合。与以往课标相比,新课标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更为准确和科学;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最深的内容是对学生的评价要求的变化。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新的思品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例如,评价“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状况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反思,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首先要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其次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

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最后,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构建新型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

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刘其凤

2012.8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心得体会

刘其凤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 篇6

布里中学

任永刚

此次课标的修订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中小学教育改革步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因而,对课标部分的修订也是适应了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课标的具体修订内容(1)“成长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订: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

(2)“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的重要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开诚布公的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

(3)“我与国家和社会”部分的重要修订:从原来的四个部分改为三个部分,即“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积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新环境——现代媒介;补充了“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2、课标学习体会及教学策略(1)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

(2)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首先,创设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其次,积极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改变过于遵循学科逻辑的分科教学思路,改变孤立的传授和记诵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 篇7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

课程资源, 这里专指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 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它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 可利用的一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万松园小学是广东省书香校园, 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读书活动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在认真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后, 发现其与万松园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具有诸多思想上的共通点。“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兼备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多可整合之处。以万松园小学近年采用的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 (见表1) 。

从表1可知, 无论何种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 其中的较多内容均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 例如祖国河山、中国历史、中华儿女和中华文化等, 构成了丰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上述主题内容正好契合的是近年“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定内容, 例如“中华之魂”“中华节日文化”等。万松园小学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诵读”的活动内容。具体而言:精心挑选“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用心设计“经典诵读”的过程, 将优秀文化的精髓和参与者的体验整合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之中, 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又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 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益补充。通过这样的做法, 使“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及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相结合的课程资源。

首先, 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既丰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 又增强课程的开放生成性, 还使教学充满活力。其次, 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为教学服务。新课程引入“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这一概念, 把课程资源分为“非生命载体”和“生命载体”两种形式。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 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据此, “经典诵读”的内容可作为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的确, 经典作品能够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是因为它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即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托的“生命载体”。据此, “经典诵读”活动的亲身参与者 (专家与指导教师) 可作为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确实, 专家与指导教师在参与“经典诵读”的过程中, 其丰富的知识、不凡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 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意义非同凡响。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高的匹配性, 因此, 通过合理设计, 总结“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题, 提炼“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 将两者有机整合后, 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 从而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就这样, 备课组教师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要求和“经典诵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经典诵读”活动内容的主题整合设计 (见表2) 。

首先, 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在高年级成立“经典诵读”小组, 在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为实验班, 选择三个班为对比班。其次, 把“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开发为课程资源, 为学生开辟教材以外的“第二阵地”,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既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又更好地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五字诀中提到“集”, 即对每个问题都要搜集材料, 以便精益求精地研究。这与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的做法殊途同归。赞可夫说过, 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 那么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可见, 只有使丰富的“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 合理地引进“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内的40分钟才能被充分利用;只有让课程资源进入课外, 才能为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预留更多空间。那么, 如何使“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内外呢?两个要诀:相互联系, 有效整合。两个理念:“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 将“经典诵读”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即是“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需要广阔的天地, 因此, 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道理,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此外, 在“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 有很多可进行品德教育的契机, 可作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延伸。最重要的是, 充分利用“专家和指导教师”这一课程资源, 灵活地把“经典诵读”彩排现场变为“品德与社会”课堂。

例如, 在“经典诵读”节目《悦动新春》的彩排现场, 指导教师告诉我, 扮演爷爷、奶奶、孙子和孙女的学生找不到感觉, 表演夸张且脸谱化。于是, 我循循善诱:“爷爷、奶奶平时对你们那么好, 你们一定观察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能模仿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吗?”就这样, 很多学生跃跃欲试, 表演得惟妙惟肖。我适时表扬他们, 并叮嘱他们回家问候爷爷、奶奶并为其捶背、送茶。第二天再次彩排时, 学生已找到对爷爷、奶奶尊重、亲近的感觉, 表演越发自然。此后, 我一直鼓励学生尊重和亲近爷爷奶奶, 到家长来观摩表演时, 有的家长高兴地表示:孩子在家越来越孝顺, 这是学校育人的功劳。

又如, 在“经典诵读”节目《追寻英雄的足迹》的彩排现场, 由于时间较长, 学生感觉枯燥, 表演状态不佳。于是, 我结合“追寻英雄的足迹”这一主题, 鼓励学生发扬“长征”精神, 寻找鼓舞士气的方法。就这样, 学生纷纷出谋划策 (例如:唱革命歌曲、进行耐力比赛和讲英雄故事等) , 最终找到排练的乐趣, 表演也逐步到位。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彩排, 学生既增长知识, 又磨砺意志, 达到双重的育人效果。

2.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1) 联系“经典诵读”经验, 激发“头脑风暴”

如果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那么便能为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炎黄子孙的心愿”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环节:“新年到了, 如果让你送一份礼物给海外的华侨小朋友, 你会送什么?在赠送过程中, 你会引用哪些经典来向他们介绍这份礼物的寓意?”有的学生引经据典地介绍礼物的深刻寓意, 有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与春节有关的故事。此时, 学生从“经典诵读”活动中学到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派上用场。又如在教学“独特的中华文化”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一个越洋视频通话的环节, 让学生向海外的华侨小朋友介绍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于是, 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过的有关“春节习俗”的知识 (包括鞠躬礼、拱手礼等礼仪) 都派上用场。就这样, 浓浓的中国传统年味弥漫在课堂中。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经典诵读”活动内容, 使其成为课程资源, 并将其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 从而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活跃, 既增强学生运用民俗知识的意识, 又强化学生对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同。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 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处漫溯、向多方面发散。由于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已吸收了大量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再设计相关的运用环节, 提供相应的平台, 便促成学生的经验分享, 让学生学以致用, 最终使“经典诵读”课程资源成为学生经验的宝库。

(2) 鼓励行为实践, 解放体验空间

只有亲身经历、主动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才能从书本中“走”出来, 落户到学生的心里, 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身财富。因此, 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体验一旦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相结合, 便产生奇妙的作用, 带来强烈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四君子·中华魂》的同时, 我选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 与五年级的军训相结合, 并以这一主题连续四周进行教学。从“经典诵读”课程资源中, 学生既深刻感受到“梅”“兰”“菊”“竹”这“四君子”的高风亮节, 又明显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又如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屈的中国人”这一主题时, 我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熟知的“不屈的中国人”的故事, 再让学生将这些人的风骨与“四君子”的特点相结合。在最后的实践环节, 先在校内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 再安排五年级学生外出军训, 让学生在连续的军训中真正体验“坚强”的意义。由“经典诵读”课程资源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再到具体实践, 三个层次的递进使学生从模糊地感知到实在地领悟道理。由于有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再加上实践的感受, 无论是在情感方面, 还是在价值观方面, 对学生的震撼都直抵内心, 影响深远。“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 能把教材中的抽象文字变得生动、活泼, 既使哲理形象化, 又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3) 渗透人文知识, 延伸学习长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之深厚非一时一日之功。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 先让学生感受中华经典之美妙, 再让学生主动开发资源, 必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追寻英雄的足迹”时, 学生接触到大量毛主席的诗词和毛主席的故事。在“经典诵读”活动彩排过程中, 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开国元勋和人民英雄的故事。在教学“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中的“光辉的历程”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收集、欣赏并背诵毛主席诗词, 还进行讲故事 (有关毛主席的故事) 比赛。就这样, 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可对其采用延伸性策略, 以一点牵一线, 使“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3.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效能

将“经典诵读”活动内容与“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后,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素养进一步提高, 从而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效果。在“经典阅读”活动内容导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后, 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明显不同 (见表3和表4) 。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灌注感情教学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感情;教学

引言

道德教育在我国有着千年的历史,自孔子儒学提出德政开始,教育中就开始突出德育的地位。小学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基地,在德育问题上也不能马虎。而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来看,许多片段、篇章中都包含着作者和编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品德课程经常以典型的例子、案例来潜移默化,对学生造成影响,营造美好的氛围,拨动学生的琴弦,唤起莘莘学子最纯真的感情,以此来达到课程的目的。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关注感情教学是十分有必要,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中小学现阶段普遍开设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且该课程被视作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现状,能对我国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大致了解。现阶段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道德知识面狭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传授学生要诚信、向善,甚至直接举例说明怎样做才是向善,才是诚信。其实道德的知识牵涉到生活中的多方面,在人的行为中见效处颇广,不管何种观念,道德的知识应该是表现的比其他情况下更好,而不一定要有具体的正确的表现。道德本身是作为品格的部分,而不是作为具体的行为被规范。许多品德教师仅仅把关于道德的知识看做德育教学中的知识,认为其他学科类的知识都是无关的,比如数学、英语,将道德的知识面限制在下载的范畴内,认为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

第二是过分关注道德的表象。许多品德教师在进行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关注实例中与道德规范之间的结合点。李书磊在《村落的国家》中就指出过,许多小学教师在进行品德课程的小节总结时,牵强附会联系实际进行道德说教,从廉颇推理到爱国主义,从做事推及到从大局出发,从谦让推及到班集体的凝聚力,再推及到班级近阶段进行的活动,对活动失利有什么启发,再到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如何解决,硬生生将一个经典故事讲成了包含生活方方面面的思想教育故事。让同学们兴趣索然,对传统文化失去探索欲望。

二、关注感情在教学中的意义

感情教学是帮助学生感受教材中的美好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帮助师生之间拉近距离,抒发感情,深切感受品德课文中所表现出的深刻含义。教师采用感情教学能帮助营造和谐气氛,加快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充满感情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点燃学生的想象力。

第一,感情是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驱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处在认知具有一定基础的年龄阶段,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有些许抵触心理,教师带着感情的教学能有效减少学生的防备心理,帮助学生构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情感的渲染作用下,逐渐形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接受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俗语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兴趣是帮助学生真正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满腔热情的学生能开启自主思考模式,才能更积极参与与教师的互动和讨论,甚至实践。

第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就充斥着各类思想感情,无论是爱国主义和马列主义,在品德课程中所占分量都不小。引导学生确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程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学生三观的形成,帮助学生培养出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另外,教师充满向上的态度,用自身感情来教学,本身就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起一个现实榜样,这比教材上更多的事例都更有教育意义。认真处理好每一节课、教导每一位学生,灌输全心全意的热爱,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学。

三、如何灌注感情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教学

首先,要关爱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染力。小学生是充满激情、十分敏感的群体,对于有爱的教师和课堂,有着最直接的反应和表现。有了教师的关爱作为动力,学生能把教材上冷冷的事例更直接进行吸收消化,更容易接纳概念化的理论。关爱学生,能更接近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更加了解,才能更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晓学生的弱项和强项,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更大力度的开发,才能进一步培养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尽情畅快地接纳知识和力量。

其次,要创设出相应的情景。情景教学在近年来为许多相关人士所推崇,因为它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丰富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直接带入到语境当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直接作出反应。对于一些模糊、晦涩的概念,采用情景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引发情感冲动。比如在《黄继光挡枪》的故事中,让学生直接进入到情景中,感受枪林弹雨,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情绪,直接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大无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把学生的爱国主义升华,让学生直接对枪林弹雨做出反应,此时无声胜有声,比起大篇幅地讲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挡枪,情景教学能直接节约大量的教学资源,减少学生与道德规范之间的隔阂,把冷冰冰的道德规范条例化为生动形象的动画,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结语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德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能帮助学生享受课堂上的美好气氛,还要帮助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独立的性格。只有感情教学这一步走好了,才能发展出充满人情味的浓厚学习氛围,才能发展学生的青春活力,才能更好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辛艾丽菇娜.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刘萍.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研究(1988-2011)[D].扬州大学,2012.

[3]靖婷婷.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朱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6:101-102.

上一篇:电大计算机考试操作题下一篇:三进三同讲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