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2024-07-05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共12篇)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篇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强调:“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无时不变, 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 生活化的课堂能够把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把生活变成学生学习的实际内容, 进而让知识变得灵活易学。但是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的讲解, 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相脱节, 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改变这一状况, 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 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同时学习生活, 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让学生们体会到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政治课的魅力。

一、用生活化的导入来激趣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 呈现生活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添新鲜感, 使他们产生亲切感, 同时消除学生课前紧张的学习心理。如在教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生活中都是一名消费者, 那么在消费过程中, 你的合法权益有没有受到过侵犯呢?如果有, 你有没有勇敢地去维权呢?听到这样的提问, 同学们都很激动, 争先恐后地要分享自己的消费经历, 被侵权的学生还非常地气愤……这样的提问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活的生活,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主动思考, 获得知识, 增长能力, 接受教育。就这样, 在热情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用生活化的情境活动来共鸣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改进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验, 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刺激学生的感官, 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比如在教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体验活动:1.一天中午, 你独自在家写作业, 突然听到有人在撬你家的门, 你该怎么办?2.某天回家的路上, 你发现有人跟踪你, 你该怎么办?3.某天在校园里, 你被高年级的同学索要财物, 你该怎么办?问题呈现出来后, 我要求同学们用表演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同学们一听要表演很是兴奋:有的同学争当导演, 出谋划策;有的同学主动要求演坏人, 认真的想着台词;有的同学则想着怎么样才能用最好的方法让自己脱离险境……通过学生的自导自演, 不仅可以牢固掌握知识点懂得保护自我的方法, 而且会让学生们从心底喜欢政治课。通过以上真实生活情境的运用,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使政治课少了说教, 多了真实, 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用生活化的实践作业来升华

社会是一幅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习政治知识的一片天地。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教学生知识,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我们要多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实践活动, 使学生体验文化生活, 熏陶精神世界、升华道德境界, 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意义, 促进个性发展。如在教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一课时, 先让同学们从理论上了解到学会自理的内容和重要性。对于中学生而言, 学会自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然后我利用双休日布置了这样的家庭实践作业:请同学们本周回家后自己做菜, 要求:1.买菜、洗菜和烧菜一条龙劳动;2.请家庭成员点评、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将自己实践过程和成果上传到班级群空间;3.说说自己的感想。学生们看到这样的家庭作业很是兴奋, 还没放假就开始交流要做什么菜。周一学生们上交的作业给了我很大的惊喜:1.全部同学都认真完成了作业, 即使是那些平时做练习册会偷懒的同学;2.同学们详细地将自己的实践过程记录了下来, 而且还给自己做的菜取了别具一格的名称;3.很多同学在感想中提到做家务真的很辛苦;觉得自己应该更多地体谅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父母的肯定心里很开心;还有的同学还表决心说以后每周都要做菜给父母吃……4.家长的感想也很多:一致认为这样的作业很有意义, 看着自己的孩子认真做菜的样子很是感动, 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 家庭的氛围更加融洽和谐了。这样的作业, 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紧密地与生活相联系, 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使学生真正地关注生活。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生活化教学, 不仅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要求, 更是德育魅力产生的源头。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教学, 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篇2

《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一改以往那种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知识(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一是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如果教学中,不适当加以改变、整合,不仅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讲《合理消费》时,结合实际,以学生的手机为例,应该怎样消费。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有些平时不怎么爱开口的学生也要求自己说一说。在课堂教学时,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代替教材中的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的事例,更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更易理解教材的理论观点。

二是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筛选生活事例,不注意贴近学生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材料;而用成年人的生活来取代学生的生活,这样,无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体验,也难以使课程知识内化。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五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张同学过生日,他们五个准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五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90元钱的大蛋糕,有的准备送给他一支钢笔,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本节的知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理解了知识,又让同学们得到了感悟: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这样的事例,学生能看得见,有亲切感,且接近了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生活。

三是创设多元、个性化的生活情境。人们的生活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人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彩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课程内容回归学生多元化的生活中去,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格学校内这一狭隘的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努力发展,还能促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能在多元化生活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如果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情境局限,或割裂和肢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生活,这既难于使学生学习生活有滋有味,兴趣素然,又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发动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农村、市场等进行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定期邀请专家作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开拓了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课程内容要有个性化。我们的生活不仅呈现日益多样还凸出个性化发展。因而,创设的生活场景和形式应丰富多彩,针对每个班的情况,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教学生活事例不能雷同化,单一化,娱乐化,故事化等,它可以采用各种各样呈现个性化的形式。在材料应用方式上多姿多彩,在材料内容选择上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热情。如学生生活中的某一侧面,便于课堂中运用,教师总是采用这种生活情景;某一教师选择了一则好的材料或事例,其他教师也纷纷采用这种形式。一种形式、一种活动,一旦形成模式就易僵化,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道路,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篇3

关键词:新课改标准下;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74-01

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指的就是教学内容要具有生活特征,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获取教学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知识,在生活中发展自己。在新课改标准下,就要求小学品德教学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通过生活化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一、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思想和意识上很容易被塑造。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的利用好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化的元素,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通过在思想上的引导和灌输,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这就可以及时的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新课改标准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一般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忽视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新课标标准的提出,将生活中的材料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当中,这样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就激发了小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将生活实际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丰富和充实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就让学生走出了课本,走向了生活,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大自然,开阔了视野。教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随着新课改标准的提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化想结合,不仅体现出教学中的生活化理念,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思想品德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中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造成教学课堂一直处于一种单调、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中,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时,通过将生活化的元素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的设计

1、将生活实例与教材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针对小学生认知不深的特点,教学内容就要从浅显易懂的道理入手,从而让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并且要遵循简洁、具体、实际的原则。如在进行《刻苦学习》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比较贪玩,学习缺乏刻苦精神,要求不断的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刻苦学好功课。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应该刻苦学习,学习有什么好处,他们肯定不以为然,这是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讲一些中国古代的故事,如苏秦、匡衡、车胤的刻苦学习故事,同时,也可以结合小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事例给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知道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学好必须要下苦功夫。只有不怕困难,刻苦认真的学习,才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的体验和实践

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到生活的体验和实践当中,往往会让学生有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通过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教学要点,这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小学生的生活的经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在进行《客人到我家》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节表演的实践活动,练习接客的礼仪,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表演的热情,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接客的过程中,要做到请客人进门、向客人问好、请客人就做、为客人倒水、有礼貌的与客人交谈等方面的实践,让学生在这活动中学习到待客的基本礼仪,懂得待客热情、有礼貌,从而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总而言之,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将生活化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给教学带来了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完成了教学任务,全面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春江.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亚琳.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华夏教师,2013(03).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四法” 篇4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教材紧扣时代脉搏, 增加了许多鲜活的内容, 并选择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实例。这就需要教师切实选出最适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对于“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一课, 课本中列举了“乘车闹事被罚款和拘留”、“帮助同学打架被拘留”、“明知自行车是赃物而购买被收缴并罚款”等这些充满时代、地域气息的鲜活事例, 深入浅出地将呆板的理论具体化为活生生的现实, 或将活生生的现实升华为科学的理论, 以事出理、以理析事、事理交融, 使学生懂得了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自觉守法的道理。抓住教材中的这些鲜活内容开展生活化教学, 可以一扫思想品德课枯燥沉闷的气氛, 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应, 最能有效激活学生的神经兴奋点, 使学生迸发出学习新知识和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形成学习的强劲内驱力。

二、 运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开展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身边实例是本乡本土及周围所发生的事实, 具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教材的基本理论, 在教学中运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课本观点和理论的正确性, 说服力强, 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如, 我在讲九年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时, 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四个小组对本镇环境问题进行调查。鼓励学生自己制订调查计划, 确定调查方式, 分析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危害及解决办法;还让每个小组写出调查报告, 并用适当的形式加以展示。这种生活化教学活动, 不仅充实了教材内容, 为教材注入了“新鲜血液”,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扎根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不是“白纸”一张, 他们是带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带着自己特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意志等进入课堂的。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 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 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 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思维、增长知识。这样开展生活化教学才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例如, 对于“哥儿们义气不是真挚的友情”一课, 我找了三个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学生甲被打了, 他跛着脚、捂着脸, 哭着找到他的两位要好的朋友求助。学生乙认为:我们是好朋友, 应该两肋插刀, 去把事情摆平。学生丙认为:是好朋友应该冷静下来, 搞清楚谁是谁非, 找班主任解决。三个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 引起同学们的阵阵大笑。教师提出问题:“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假若你在场, 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同学们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 我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了“哥儿们义气”的根源、危害。通过这样的思考、分析, 从现实生活出发, 既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提高了学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也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拓展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四、 设置问题探究开展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5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选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有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学的专家对课程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回顾与反思。这些研究几乎涉及到了课改的方方面面,如从理论基础的质疑与争论到课堂实践误区的揭示,从推进策略的形式化到教材编写与审定的偏差,从发达地区课改的成就到薄弱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课改之难等等。其中,对课堂教学走向学生的生活争议颇为激烈。就理论层面而言,反思与争论较多的是新课改理论与生活实际的适切性、“基础与创新”、“知识与能力”、“学科与生活”、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关系。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的探讨,几乎没有来自社会实践的审视,更缺乏系统地思考与梳理。从目前来看,能够提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有很多,其中包括: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认为德育的本质是在于使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德育要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要引导人去建构个人的完满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3、主体教育观:人的主体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学生个体发展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后作出行动选择,儿童是其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容器。

4、生命教育观:人的发展以社会要求为导向,以生命意识为动因。生命教育认为要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

5、个性社会化原理:儿童应是正在发展中的完整的人,这种发展是其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成为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而要实现个性化向社会化的过渡,其最有效的载体是生活,其是否实现社会化的标志也是看其是否积极适应生活。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他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简化社会生活、净化社会生活和平衡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经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了的社会生活”。胡塞尔最早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口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6.)。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这些生活教育的主张给本课题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由叶澜教授等倡导并多年致力研究的“新基础教育”大型课题就是以“改

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教育指向生活世界的思路已十分明晰,将以往偏重于科学知识、内容知识发展为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并重、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共举等,这两个文件可以说是我国教育走向生活的纲领性决定。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里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可以看作教育生活化取向成为国际性追求的一个标志。

但,截止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中有部分人对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似乎有失于“简单”、武断的倾向。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理解为“生活环境”,这种认识明显是对“教学生活化”的误解甚至曲解。“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指回到生活原点和日常生活事件。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论到实践上仅仅把教学当作“知识加工的过程”以及极端的制度化教学。

由此可见,上述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误解”或“缺位”,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实质对帮助我们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视角。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性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学中只有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中的理性知识即课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的自我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来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从而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再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然而由于受社会竞争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家长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只强调学习成绩,考高分和进重点中学是一些家长、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标,“闭门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少对生活的学习和实践,一些学生虽有满腹的书本知识,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的状况并不少见。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风霜雨雪都是锻炼,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学习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为此,本课题的研究实质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相一致的。

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固有的本质内涵来看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本课程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众所周知,《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学科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的法规性文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这一文件从本质上确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初中德育的主渠道。这种本质上的确定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不能仅定位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在传授道德知识、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应该侧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再现和升华,是广泛取材于生活实践,而不能拘泥于书本知识,其操作性很强,并且融于社会、生活的教学环节很多,它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一辈子做有道德的人,这是我们这门课程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有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中吸取丰富营养,不断关注学生生活的体验,不断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才能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实现我们这门课程课堂教学“三唯”目标的和谐统一。

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也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

3、从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状况来看

时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其模式基本上凸显的是“灌输——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只管讲,“讲”成为教师最拿手的好戏。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学生在课堂上只管听,“听”、“背”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相当严重,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的政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强调理论观点的灌输和死记硬背,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始终满足于知识的抽象记忆,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的世界之中。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时间一长,使得知识与能力相脱离、教学与做人教育相脱节,学生逐渐成了机械记忆知识的容器,逐渐养成了依赖的学习心理和习惯,无法在心灵的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无法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久而久之使得思想品德课固有的科学内涵被淡化,也使得本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的功能所丧失,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作为人所具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遭到了严重地摧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终身、持续的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内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生活中的人。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生活之外而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也是师生生活的课堂,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与规范,重视个体情感的需求,激励学生勇敢地体验,勇敢地生活,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为此,我们提出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应从封闭性转变到实施开放性教学,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声息相通。

总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走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并讲究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本课题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堂教学:“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认真抓实的主要环节。课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只要能起教育作用的地方都可以叫做“课堂”,“社会是个大课堂”就是广义课堂的表述。狭义范畴的课堂是指班级授课制状态下的班级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组成的,在规定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课堂教学”

2、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生活化”是指转变为人的生命或生存活动状态。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真实的,同时也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学生的生活基本有三种,即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生活化”就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3、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以观察、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的内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作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将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逐步

构建和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标准等,从而真正体现“课堂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体验、感悟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应包含四层意义: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3)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即教学方式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有能在多方面的素质得到主动地发展。

(4)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建立激励发展的评价策略,构建生活化评价体系。

(二)本课题假设陈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本课题期望改变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模式,创建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的开放性教学模式,能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为社会生活服务、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的总旨,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参与、创造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主体道德素质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素质的提高,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真实有效的、学生喜欢的生活课程。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试图达成以下目标:

1、总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2、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操作模式,不断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效率,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一些支撑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生活的新的认识,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探讨,努力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生活课程,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自己,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素质基础。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探索形成以“生活化”为特征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研究的核心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如何做到乡土化、时政化,生活化与情感、体验、信息的结合。

具体内容为:

1、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现状。

2、确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目标和内涵。以现代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确立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及健康的生活理想,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此目标下构建起符合具体教学形态的情感、能力、知识三维目标体系,从而使内容体系更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其内涵包括:

A、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指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向的目标体系。

B、教学内容生活化。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及时全面的反映社会发展的状态,要适应、包容全体学生灵活主动的发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C、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意志品德有分析评价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D、教学过程生活化。课首、课中、课尾等每一个过程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尽量缩短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E、教学评价生活化。生活化的评价是强调课堂生活以外的“真实生活”,把“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定的基础,强调学生真实经验的重要性,强调教学对真实生活的适应,达到教学评价生活化,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

3、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方法,从而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模式。

4、通过实践和研究,努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本课题研究的视角

本研究将从“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究”的“双向路径”展开研究。具体包括:

1、归纳整理出国内外从“生活教育”的视角来思考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以及近年来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所作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借鉴课堂教学生活化理论对其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层面进行理论分析,用比较法初步探究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可以值得借鉴的相关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框架和策略。

2、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拟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的基本状况(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以及师生关系等),依据本课题一定理论假说,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与措施,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新的思路与方法,不断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反思与调整,不断变革研究的对象,探索、发现其中的因果规律,逐步探究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本课题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主要采用:

1、文献研究法。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来思考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理论成果,提供一些可能对本课题研究有着促进作用的有关研究思路和方法。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通过收集深入开展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经验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明确研究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与措施。

2、行动研究法。即依据本课题一定理论假说,设计行动研究的方案,并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变革研究的对象,探索、发现教学的因果规律。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

(1)拟定课题,明确目标。

(2)提出总体实施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周期、实施环境、教学资源的选取和确定研究的人员组成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3)参加研究学校制定研究计划并付诸实践。

(4)对课堂教学活动观察并记录。主要内容有:课堂行为观察(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学生作业分析;问卷调查(分别对学生和任课教师);教后反思等。

(5)对研究结果进行追综分析。主要内容有:教师的教学过程反馈;教案设计检查督导;学生作业质量分析。

(6)对行动研究的反思评价。①参加研究教师的座谈,交流感受;②参加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座谈,寻找不足;③参加研究教师与学生代表从各自角度对研究过程与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即研究课题体会(或心得)。

(7)逐步发现和总结出优化教学的措施和步骤。

3、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重视经验的积累,总结研究的得失,以了解本课题研究的成效,提炼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般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围绕本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各种个案材料,加以归纳,不断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揭示内在关系。

除上述外,本课题研究还要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搞清楚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在研究过程中,随时还要注意观察对象的各种变化,要用科学理论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因果分析,以便作出客观真实地评价。

(七)与本课题相关的重要观点:

1、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并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切实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过程。

2、构建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在于转变教师的知识观。“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如果认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对谁都一样,那么他只会做个知识的忠实传递者,将知识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相反,如果认为知识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人们努力的结果,那么他则会把课堂教学视为促进学生探索周围世界的手段,以确保新的一代为适应变化的世界和创造新的生活作好准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促使学生独立学习的程序和方法上,而不仅仅只是放在教材内容上。其次,还要明确“教师应该怎么教?”即教与学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凝固不变的恒定关系,是辨证的。由于两者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易其位,具有动态性特点。当教的力量应该或者必须支配学时,虽然这时教者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需求等,但这时教却制约着学,对学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学生的学已处在或者必须处在主要地位时,学生的学则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教这时只能起到加速或调节作用。这便是以学论教的涵义所在。

3、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

4、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相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

5、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学生已有经验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的作用是要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教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及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帮助学生形成思想品德,而不是试图通过灌输和说教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三、价值(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本课题创新程度:

1、明确提出并界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概念,揭示了其内在的涵义,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发展提供新鲜的资源;

2、有可能探讨出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这一主要教学模式,明确并解决其中的“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和“教师应该怎么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

3、有可能探究出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有效地促进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教学的创新者的相关策略;

4、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呼吁。

(二)本课题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具体来说:

1、就理论价值而言,本课题有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研究力求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理论,使课堂教学比任何社会活动领域更关注人的生成过程,从而最终在教学领域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它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发展提供新鲜的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探究 篇6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生活化 教学探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过:我们从不怀疑,教育的中心是生活。用生活教育学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力量和价值所在。但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看,存在非常严重的“知与行”脱节的现象。换句话说,学生只是在课堂被动地接受知识,学到的知识没有能很好地用来指导生活实践,也没有能为生活服务。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在于老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很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针对这样的教学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提出生活化教学理念,即将现实生活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当中,加强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下面我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一些问题做阐述。

一、挖掘教材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的选取大多数以故事、情景为载体,进而引出一个道德主题。其实,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加工的,可是过分加工却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因此,需要对教材内容做进一步处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完善和开发好教材内容的利用方式,提升教材这一基础课程资源的价值,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在补充内容选择上,可以充分选取和利用学生周边的相关资源,大胆地把生活搬入课堂,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如讲授“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之前,让学生组织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活动,搜集身边发生过的不诚信事情并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对教材进行补充。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分别交流他们调查获得的相关资料。学生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分别谈到信用缺失的危害,有些学生甚至深入富人移民的原因,掌握大量财富的精英们,带走的不仅是财富,还带走了民族的信心,带走了社会向上的精神。因此,每个公民和企业都应该做到诚实守信,为个人、国家和民族负责。通过这种生活化教学形式,让学生用生活逻辑分析生活现象,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引导他们感悟生活,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状态。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接受知识的良好效果。

二、导入生活化

《教育心理学》将导语比做磁石,它能够将学生分散的思维聚合起来,同时好似电光火石,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导入过程中,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和提炼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通过表演或者其他方式再现,将他们带入具体生活情境之中,拉开学习的序幕,实现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动机的效果。在讲《多一些宽容》时,正好是曼德拉去世的那个月。因此导入时:我用PPT展示了《与自己对话》这本书的封面——曼德拉的头像,底下展示了一句英文:When I walked out of the prison cell towards the door leading to freedom, I have made it clear his own pain and resentment if not able to stay behind, so in fact I still in prison。学生看到思想品德课堂中居然有英文,好奇心与好胜心油然而生,他们争相翻译并讲述有关曼德拉的事迹。通过翻译,学生对曼德拉豁达宽容的人格魅力感到由衷敬佩,并产生向曼德拉学习的意愿。我继续追问:“同学们,曼德拉有哪件宽容的事给你印象最深?”生答:“曼德拉内心宽大,包容性强,从不计较欺负过他的狱卒。”这时,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顺利导入新课,讲述宽以待人。

如《多一些宽容》这节课我用了一个事例,将思想品德课中抽象的问题和概念形象化,在愉悦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习。因此通过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或事件,或以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和一些重大事件作为话题契机,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理性地思考,激发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探索和学习。这样一来,他们的求知欲会更强烈,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三、探究活动生活化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学习上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准备和开展一些相关探究活动,引导他们学会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做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探究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之间要有效互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让他们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调动探究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当然,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探究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引导方案,鼓励他们敢于在同学面前发言,培养他们的勇气。如学习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A同学通过微信聊天认识了B同学并成为了網友。没过几天,A同学便邀请与B同学见面。那么B同学应不应该赴约呢?这是很多同学经历过的情境,针对这个情景,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引发了学生之间的争论。此时,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讨论与交流,最后由大家总结讨论成果,达成共识。这种在老师积极引导下开展的生活化探究教学,探究主题是绝大部分学生熟知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做到有感而发、有言可说。同时,每个学生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结论大相径庭,使总结的认识更全面,考虑问题更周到和合理。这样的探究活动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学会将课堂所学用来指导今后社会生活,为他们生活服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

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我们经历过生活,是促进学生主观认识不断发展的重要素材。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脱离生活的教育肯定行不通。

参考文献:

[1]蒋晓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探究[J].学周刊,2015.

[2]高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7

课堂教学是个点, 学生在校时间是个面, 怎样做到以点带面, 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效果, 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学,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 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 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1. 爱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 是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 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由此可见, 玩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时, 其中一课时的内容为“就让我们来玩一玩”, 当我宣布这节思想品德课我们要到操场上去玩时, 学生特别惊讶, 也显得特别兴奋。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上, 让学生尽情地玩, 玩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的游戏或活动, 此时让我看到了学生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 平时比较文静学生的热情这时也完全释放了出来, 他们笑得如此开心!

2. 爱观察

中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 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 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 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 就会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时, 我让学生4~6人一组, 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学生在做实验之前, 先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 再和同伴们动手做一做、记一记、比一比, 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印象是深刻的。

二贴近学生生活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 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的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是思想品德课程最好的教材和资源。例如:在教学春节和圣诞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 (1) 你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 (2) 你知道春节里人们一般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 (3) 你知道少数民族如何过春节? (4)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习俗?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感兴趣, 课外他们通过上网和询问长辈找到了答案。课堂上, 他们津津乐道,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三联系生活中的小事

我们常说, 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 一件小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现实中, 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高谈阔论, 课外却毫无行动, 说归说, 做归做, 言行不一致。原因何在?其实教育者只追求结果, 对学生期望过高, 认为这些道理学生都应该懂的, 学生也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而事实却相反,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要注意环保, 可还有一些学生仍然会去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 仍然有学生乱丢纸屑……因此, 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 没有吐在石灰盒里。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 在思想品德课上我就让学生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 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 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 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 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 这样的教育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生活化 篇8

为适应社会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都将教育指向生活世界, 将以往偏重于科学知识、内容知识发展为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并重、内容知识与方法知识共举等, 为我国教育走向生活指明方向。本人经过实践和反思, 认为要让我们的思品课教学生活化,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建多主体的平等对话式的课堂交往模式, 优化教学关系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双边活动, 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实现思品课教学生活化的首要前提是明确正确的师生关系。适应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 现阶段师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是良师, 更是朋友。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 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当一个学生喜欢一个教师后, 对这个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接纳感, 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 接受教师的要求。

二、构建思品课教学生活化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道德的学习与发展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离开了生活, 道德教育是无意义的, 也是没有效果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 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贯通, 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 都应体现生活化的特点。

1. 教学目标生活化。

指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向的目标体系。在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时, 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品行, 引导生活实践。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

首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 但教材只是可供凭借的材料和工具, 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内容, 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 这样, 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和体验, 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和行为, 也是我们进行品德教育的土壤。再次, 吸收关注社会时事热点。为了提高思品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必须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发生的事实热点, 及时把社会新信息、新的科技成就、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3. 教学方法生活化。

思品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性, 决定了我们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形、声、色、光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生面前展现活生生的画面, 使冷冰冰的书本文字活跃起来, 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采用小品展现的形式再现教材中的事例, 让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感悟理解知识, 提高学习的趣闻性。也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实地调查、参观访问的形式帮助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 情感有渲染的过程, 意志品德有分析评价的过程, 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 这些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4. 教学过程生活化。

第一, 课前导入生活化。一节课的开头, 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 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 不但可以使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

第二, 课中展开生活化。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 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教学的展开应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 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 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第三, 课后延伸生活化。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因此, 在课堂结尾时, 师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仍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化”结尾, 使学生感到思品课学了有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升华。

5. 教学评价生活化。

生活化的评价是强调课堂生活以外的“真实生活”, 把“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定的基础, 强调学生真实经验的重要性, 强调教学对真实生活的适应, 达到教学评价生活化, 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之浅见 篇9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分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只是学习了知识的表面, 而不能从内心真正理解它的内涵, 并在现实生活中思考和应用。因此, 应当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引入现实生活的情景, 使课本中的知识更易于理解, 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一、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当前,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育更加人性化,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正好体现了这一理念, 它能够促使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起来, 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在现实中的作用和意义, 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知识的动力。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 能够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 从而做出正确抉择。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同时,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能够使课堂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 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不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而是真正应用知识教会学生更好地生活, 这才是教学的最大意义。

二、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在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地进学。初中的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变化期,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较大变化, 可塑性比较强。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考虑这个特殊时期学生的特点, 科学合理地引进适当的生活实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讲解一些关于法律法规和爱国主义等比较抽象的概念及知识的时候, 更应当引入身边实例提高学生认识,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 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例如, 教师在讲解法律知识的时候, 就可以适当引入新闻中的一些犯罪实例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比如, 复旦投毒案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通过这个, 教师不仅要讲解法律方面的知识, 还应当拓展知识, 为学生讲解生活中应当如何友好地与他人相处,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教师在讲解思想品德知识的时候, 要自然合理地引入生活实例, 不能为了生活化而强行引入一些与实际的理论不相符的生活情境, 或者是将大量时间花在讲解生动的生活实例上, 而偏离了课堂的主题。引入生活化资料的目的是更好地讲解课堂中的知识,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从而大大强化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引入生活实际, 这样更容易与学生心理产生共鸣, 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例如, 在讲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 就可以恰当地引入钓鱼岛这个新闻进行讲解。因为这个新闻近来报道比较多、学生也都熟悉, 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所以, 教师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详细地考虑, 给出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我国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讲解该课程的时候, 一定要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基本的探讨。

初中教师在平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 善于发现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一些不足, 这样既能为课堂教学积累大量好的素材, 更能针对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熟悉与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授课,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公交车是学生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 这个例子就是他们熟悉和易于理解的。例如, 有则新闻报道一位50多岁的老汉上车之后要求一个18多岁的姑娘给他让座, 姑娘因为不让座而被老汉打成重伤进了医院。这个新闻可以拓展的道德知识就很多, 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丰富资源, 从而做好导课。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 也可以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资源, 找到与教师所教知识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 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同学们看完和听完课之后, 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提问 , 从而促进 学生主动 思考 , 拓展学生 思维 , 促使学生 学会感悟生活。例如, 讲解法律知识的时候, 网上就有很多这样的资源, 某些比较好的法律访谈节目, 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教学中。

教师在评价学生所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应用生活化的语言。因为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内容都源自现实生活, 开设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道德品质,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不仅要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还要看他们是否真正懂得了生活中所反映的知识内涵, 从而促使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能够善于思考, 发现问题, 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长久下来, 学生才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正确的做人做事的一套原则, 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事业观, 为祖国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篇10

一生活化模式引入教学之门

教育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因此在教学的前期要将课堂的立足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通过相关现实案例的讲解, 从而引申出理论知识。在此之前, 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大体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大纲, 在课堂进行案例分析时向学生提问, 尽量引导学生由生活案例向书本知识靠拢。

如八年级《思想品德》 (上册) 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以围绕“与人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展开主题探讨, 在教学设计时围绕“审美”的视角将这个主题分化成“自我欣赏”与“赞美他人”两个课时。课前给出重难点, 要让学生明白重点在于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心态,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难点在于如何去了解这种“审美”能力, 如何养成“审美”的心态, 懂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懂得欣赏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课前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细小而美好的事或物的照片或影片, 并配以背景音乐,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那份美, 接近那份审美的心态。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要求将教学的内容寓于现实生活之中, 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贴近生活,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或社会问题作为原型,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边分析生活事件和社会问题, 一边引入书本知识, 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对于案例的运用, 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堂课由不同的小组在课前寻找相关的案例, 在课堂中将案例分享, 在课堂上采取问答形式,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提问和回答问题, 激发其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当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时,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解答。在所有问答结束之后, 由分享案例的小组进行归纳总结, 最终由教师对本堂课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补充说明, 并对分享小组进行评价。小组分享、问答环节、讨论环节、总结归纳, 将流程应用于情景设计之中, 让情景生活化效果更为显著, 学生积极参与的效果更明显。

现在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 教学的形式可具备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打破课堂的束缚。如表演性较强的一堂课, 可以到学校表演室或者礼堂进行授课;故事性较强的一堂课可以到宽广的操场, 大家围成一个圈席地而坐, 有利于故事性授课在良好的氛围中展开;另外, 还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角色互换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

社会调查:设计一个贴近生活的可行性较强的主题调查, 动员全体人员搜集信息, 最后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并就此调查结果写一篇表达自己见解的调查分析报告。

参观访问:联系一家企业或一个政府部门, 通过对其在工作时间段进行参观访问, 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 借此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

角色互换:让学生与社会工作者进行角色互换或者跟随其工作一天, 如交通维持人员的一天、环卫工人的一天、报刊老板的一天等,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切实感悟、发现。但该活动不适合于全体人员一起出动, 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后实践, 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操作, 并按时提交相应的实践报告。

三教学目标回归生活化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理论投入实践中去检验, 并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上可融入大量的生活实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拓展式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如“与人相处的艺术和技巧”一课, 在课后可以要求学生结交一名新朋友, 并且列出自己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遭遇了什么, 与之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可以尝试与陌生人搭讪, 让其充分明白与人相处是一门艺术, 最后在下一堂课时, 可以加入“怎样与陌生人搭讪”的分享环节。

参考文献

[1]黄开久.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EB/OL].http://www.sxpdk.com/jyxx/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678

论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篇11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活化;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21-001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思想品德课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共同发展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是“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的不断循环。

然而,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知识化,片面强调道德思想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个体自由自觉的活动,远离了个体的生活现实,没有真正走进个体内心世界,缺乏教育的实效性。[1]

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已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生活,通过各种道德实践与生活实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和谐发展。“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一、创造生活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主要方面,创造生活情境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在课堂中创造生活情境,再现教材文本,从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

如在教学《生命宝贵》一课时,为了增加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的认识,深化学生对尊重生命的理解,我运用多媒体演示了“野味餐馆前的对话”情景:星期天,小刚和叔叔一家外出郊游,中午,叔叔带大家去一家野味餐馆吃饭,小敏积极响应,走进野餐馆,小刚发现餐馆里有好多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他立即向老板提出了责问,老板笑着回答:“这有什么,我们这儿好些这样的餐馆呢,生意很好!”然后,我组织大家讨论:这一现象,反映了哪些生活问题?我们能不能吃野生动物?如果有人请你吃野味,你该怎样办?如果你发现有人捕杀野生动物,那又该怎样做?有人开野味餐馆呢?

通过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课堂上再现生活,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激发了学生走进生活的愿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我认知、自我感悟,在文本与生活的融合中,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内化。

二、构建生活空间,组织形式生活化

通过构建生活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拉近学生认知、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寻求学生生活与文本的结合点,营造氛围,用真情实感打开学生的心扉。

如在教学《创造美好的未来》一课时,我把课桌围成半圆形,模拟电视节目“焦点访谈”,为学生们构建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把教学过程变为一次访谈,大家推选一名代表担当主持人,每小组各推选一名代表当嘉宾,其余同学当观众。课堂上,大家从不同角度,畅谈了新时代新要求,探讨了我们初中生如何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选择升学与就业之路,访谈节目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波澜,深刻的道理自然地渗透到了学生的心境中。

在教学《我与父母》一课时,我把学生家长请进课堂,学生与家长面对面,先让学生诉说各自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苦恼,然后,让家长们也谈谈家长的烦恼,再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换位思考,共同分析交往中的困惑,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使学生自然地从中学会如何与父母交往。

在生活化的学习空间中,学生交流更真实更充分,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课堂中弥漫的是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这样的教学设计强化了主题意识、生活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走进生活的热情,从而促使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三、依托生活实际,实践探究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每一课后都设置了实践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对这些内容要么是纸上谈兵,要么是避而不谈,还有老师把探究活动作为书面作业来做,这些做法违背了实践探究的主旨。实践探究课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通过真实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使学生情感得到熏陶,习惯得到养成,品德得到发展,价值观得到培养。实践探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引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获得的书本知识实践现实生活的有效途径。所以,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利用实践探究这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积极走上社会,有效地促进个体社会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如到十字路口观察体验交通规则的作用,领悟遵守规则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也可组织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采访、参观,举办调查成果汇报会;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服务社会的快乐等等。让他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与课堂和文本内容一致的生活认识和生命思考。[2]

初三学生学了关于持续发展的内容之后,我要求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调查了解你所生活的小区或村庄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思考解决浪费水的办法?并制定出节约用水的方案。学生们设计了许多方案: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将卫生间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淋浴时,关掉龙头擦香皂;适当提高水价;宣传到每一家每一人……引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社会生活,既深化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应该是一种内化和丰富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来自生活的生命价值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4]在实践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使思想道德与实践行动达到和谐统一。

总之,让教学回归人的感性的、具体的、动态的、真实的生活中来,思想品德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在综合实践中培养初中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E-c/2011/2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2

[2]郭元祥.论课堂生活的重建[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6,(1)

[3]邓玉明.“课程生活化”不要走入误区[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篇12

一、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便捷和直接。手机、电脑、电视都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他们的信息掌握更加呈现多元化的局面。这种了解是学生构建道德经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学生急需得到解释的因素。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将有用的信息资源搜集起来,作为教学的资源。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课的教学,我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残暴化的倾向,在网络中搜集了很多的案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起因和后果,找出犯罪的根源,层层揭晓,最终总结出犯罪都是从小的错误开始,最终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学生对青少年犯罪由知之不多到理解深刻,这对他们未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震慑性。校园“黑社会”校园内的哥们义气等不良现象,都是学生日常所见,他们如果不能很好地甄别正误、正确地判断是非,那么犯罪的道路就不是隐藏的,而是就在他们的后面。这样教学后帮助学生意识到了犯罪和不犯罪就在一念之间,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甄别生活

生活就是万花筒,是非、善恶、荣耀等都是生活的内容。面对这些复杂的生活现象,学生往往因为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而不能正确理解,导致一些误解和错误判断,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很大,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如果教师能够顺势而为,疏导学生的观念,那么可以减少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如果教师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变化,逆流而上,那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德育观点,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逆反,产生相反的效果。

比如,《我和父母》《师生情谊》的教学,针对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叛逆,对老师、对家长的一些管教他们视为束缚,并且千方百计地要挣脱和反抗。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进行这两课的教学时,尤其注重了生活内容的剖析。选择典型的家教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最终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认清老师、家长对自己的限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规范之上的,具有一定的法律、道德限制,是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的,不应该抗拒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疏导、认识、构建、内化,这是学生德育观点形成的程序,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选择生活素材要注意适度和科学性

学生认知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现象,学生的人生阅历很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体验都很有限,而教师的经验丰富,对道德的认识和甄别都要比学生更多和更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加道德经验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真遴选生活内容作为学生道德观念构建的基础。在遴选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化的选择,不能让学生在似是而非的状态下构建道德观点。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是肤浅的,对一些现象将产生的副作用认识不足,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厘清这些模糊概念。教师要注意遴选的生活素材的科学性和典型性,要具有鲜明的道德观,要能够传导正能量。特别是要选择在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的,能对学生产生正确引导作用的生活素材案例。

四、注意学生德育观点的内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实践的开展,将正确的道德观点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内化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一般是生活—教学—生活之后,学生在思想深处构建了正确的道德观点。比如,《我和父母》这个主题,这是每一个学生都面临的生活现实,他们每天要接受父母的照顾,接受父母的教诲。因此,在交流中,难免出现观点相悖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出现矛盾。如何看待父母的管束,如何对待父母的说教;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这些是非常让孩子反感的。所以,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和父母有效沟通和交流,让父母理解自己、了解自己,那样和父母的相处就融洽多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和父母相处的,相处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不满。学生纷纷说出了父母的墨迹、古板、侵犯隐私等等。说完这些,老师不做评价,然后开始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之后进行讨论形成德育观点。在这样的讨论、学习、再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德育观点并内化为日常的行为。

生活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素材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是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学习是为了内化,是为了指导学生的行为。所以,思想品德教学肩负的使命是重要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遴选生活素材,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摘要:教材中的内容越是贴近生活,那么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将有用的信息资源搜集起来,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认真遴选生活内容作为学生道德观念构建的基础。引导、疏导、认识、构建、内化,这是学生德育观点形成的程序,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上一篇:高速切削技术下一篇:普通话普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