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

2024-09-19

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共12篇)

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 篇1

对教育的误解

人们已忘记教育为何物。从上一个世纪 (19世纪) 起教育与科学开始分道扬镳,因此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假如这门科学与国家的存亡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门科学的功能就会发挥到极点,这种状况在现代科技肇始就已形成,直到原子武器的时代仍然如此。今天的美国突然意识到苏联在科学方面超过了它。因此,科学和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 (为此所需的人才可以说是多多益善,不计其数) ,而人们也愿意为此付出最大的物质代价。当今最显赫的人是原子物理学家,尤其在苏联(俄罗斯),这些物理学家过着惊人的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他们的生命比其他人更安全,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为了科技、经济和军事的目的,人们愿意将巨大的财力、物力放在教育上,但不论在苏联(俄罗斯)或者西方,科学价值的评价与精神价值的评价不可同日而语,那只是科技方面的事,而科技仅是运用理解能力所作的具体研究。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因为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提高还不能算是对人的陶冶,连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也谈不上,更何况理性的培养、精神生活的陶冶,以及参与人类每一时代都具有创新内容的历史传承之中。

本真的教育与回归

另一种教育便是本真的教育,它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因为这种教育的延续将奠定控制科技和军事带来的灾害之基础,对整个教育问题的反思,必然追溯到教育的目标上去。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能否成功。如果只是在自然科学之外推广人文科学,那是不够的,或者再增加教学技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论,也是不行的。教育革新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育的地位,以提高大、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通过教育的伟大性和它在国民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来获得声望和影响力。这样就需一笔超出现今的教育经费数倍的资金,但仅凭金钱人们还是天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现存的三种基本思想

到此为止,我们还不能开始谈论发展教育的基本思想问题。在此先提出三个尤其与民主有关的论点。

第一,在民主制度下,人的地位受到尊重,自由才能发挥效力。比如: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进行天才教育。如果大多数人反对天才应有的权利,那么这个民主就面临危机了。进一步说,如果民主不让最优秀的人才在所有的任务和生活领域以及人类的潜力中表现和发挥出来的话,那么民主在整个生活中的活力就会减弱,它便走向了自取灭亡之途。 (在这里我们不用再谈学校里免不了的评分制度,它带来了许多弊端,并常常被误用,造成了不公正。因为每个人为的措施都有许多缺点,同时也要看我们如何自我批评和改进。)

第二,传授给青年人的教育内容包括:让他们接受古代文化和圣经传统的熏陶,掌握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民主社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另一种绝对专制的情况。在民主的国度中,自由力量的发挥取决于对专制本质的认识程度,因为在科技时代新的专制是可能发生的。这一新的专制原则在其未实现前可以像病毒一样,蔓延到自由世界的每一个人的精神中。如果不能保待清醒的认识,理性的免疫力也不是绝对可靠的,因为从人的本性来说就是易受感染的,只有借助自由的信念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战胜这种疾病。在没有清楚认识之前就要求学生具有反对各式各样的专制思想,那将是错误的。教师应在自由的讨论中回答问题,允许学生持不同的观点。采取强制措施,追捕审问或是思想压力直接压制的地方,反而促其生长。因为这种做法已经表明,他本身就是他所反对的专制精神的代表。

第三,本真的教育 (不同于专门训练) 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对技术本身也有帮助。专门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但即使完全以自然科学来教育人,也未必就能培养出具有自然科学素质的人。因为自然科学撇开技术上的用处不谈,主要是探究大自然的事物,人类原初的求知欲推动了认识的不断进步,没有这种进步就不会有新的发明,或者是依靠原有的研究成果能有一定的发现,但是不久之后,发明就会停止。从民主的观点看,一方面,政治本身即是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过去只局限在特权阶层的政治与教育 (柏拉图心目中的伟大理想) ,它是全民族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政治的基础,或者反过来说,政治铸造了教育以超政治的理性特色,其结果可以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出来,政治以公开的形式进入个人的私生活中。

持不同看法的政治家认为,政治并非教育,而是少数人的专职,对此,这些人的私生活如何并不重要,而且老百姓的私生活也与政治毫无关系。政治是公开的,个人隐私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并不能帮助政治。政治也不是沉默的民众所造成的,因此政治如要依赖于每个人的理性,纯属空想。

然而,这种现实主义是多么不实际啊!所有的政治只要它不是一时的统治手段,而是对基础的巩固和延续的话,那它必然是全民的教育。政治的存在是靠着民心的向背而决定的,即便是在选举中,这种民心也会显现出来。沉默的民众是道德精神的承担者,而所有的政治又与此紧密相关。通过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教育,沉默的民众拥有了自己的存在。如若缺少了道德因素,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被实用政治带进黑暗的深渊。

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最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能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的任务和民族的未来

一个民族的将来如何,全在于父母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民族如何培养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氛围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和自明性生活,这些都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人们呼吁:关心青年人的教育!政治家要争取青年人关心政治,人们拿出大笔钱来办学校,但仍然不够。

大、中、小学教师都有责任维持秩序和形式,以使世界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这种秩序和形式要符合人的兴趣,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并且能塑造人。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训导才有意义而不成为负担,精神的成长在书本中有记载,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完成,它比所有的物质成就更为重要。我们拥有最好的数学、语法、自然科学方面的教科书,但是历史方面的教材却成问题,尤其是缺乏现代哲学教材,即有关整体的精神与道德教育方面的书籍。

在教育中,教学和教育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关注这些关键问题,而少管一些细枝末节之事。

1.科学与教育

在谈到教育的危机和科学扩张时,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今天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科学是专门化的,它传授给学生一个确定的技能,并在人的存在中占据着一个不可取代的位置。通过教育,学生将成为专业工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家,这种技能是生活所必需的。科学的进步是技术发展的条件和未来经济的基础。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宏伟进程,物质世界越来越被人们所掌握,无效劳动也日益被解除,因此掌握技能就成为必需。

与此相反,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今日教育不可能再局限于某个阶层,它必须是全民的教育,唯有这样,才能发生效用) 。教育的推行有赖于民众的好学意愿,需要民众将教育看做无限广大的共同努力之事业。

2.自由和权威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诸自由,而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变成了权威,那它就失败了。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由,让他们自己明白学习的动机,并不是出于服从而学习,同时允许他们轻视不行的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将心甘情愿地尊重能令他们学到知识的教师,并且敬爱那些以德服人而不滥用权威的教师。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那么,权威的思想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稚嫩可塑的本质里,而几乎不可变更。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去生活。

3.教与学

针对不良倾向、嬉闹和涣散所制定的工作纪律是必需的,这种纪律能控制滥用自由的任性。教育的日常生活化要求不间断的练习,否则只是空谈与欺骗。纪律是使教育这一伟大事业彰显其效力的前提,它与获得专门知识和技能一样,对教育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

4.内容

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的内涵充斥于我们的想象力、思想以及活力的空间。精神内涵通过诗歌和艺术作品所特有的把握方式,进入人的心灵之中。西方人应把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圣经》作为自己的家,尤其在今天,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最佳翻译作品和便宜的版本,即使不懂古老语言,也是能够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圣经》的。透过古代那种纯朴而深邃的伟大,我们似乎达到了人生的一个新境界,体验到人类的高贵以及获得做人的标准。谁要是不知古希腊、罗马,谁就仍停留在蒙昧、野蛮中。人们从小不假思索学到的东西将影响他整个的一生,正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历史

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但是这种理解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对政治思想造成重大的影响。

有人认为事物的运动是带有必然性的,今天广为流传的种种说法,正以虚假的知识诱骗着人们。他们把可以理解的事物关联误当做因果必然性,这正是其错误的明证,而这种因果必然性只是他们想象出来的构筑物,在这种构造中总是存在着一个问题:这种自明的构筑物与真实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可揭示出的历史因果性都是个别的、多元的,在整体上从未有过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可言。他们忘记了事件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既不能事先预料也不能事后把握,在历史当中突破性的发明也再引不起讶然的惊奇。象征符号、神秘体验和道德经验的起源,以及上帝的观念与神圣的秩序,这些和人类有关同时所发生的一切,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高级文化开始时,就像一个奇迹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很快又达到了它的巅峰状况,所有这一切并不能以必然性去理解,而是我们对未来憧憬的根据。

对可辨识的必然性的意识有消极与积极之分,一种是被动的,即人不可能改变必然性;另一种则是狂热的行动,认为能与所知事物的必然运动完全合一。为了使梦想变成现实,人们不顾事实,孤注一掷,因为人们确信,通过历史的必然性将获得一切。

理解历史的另一个危险是丧失等级秩序。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评价,因人而异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理解一件历史事实与对它所作的存在判断是分不开的,因此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合理的。一切事情或是很好或无所谓好坏,正如俗话所说:理解一切就是谅解一切,进入存在深处的永无止境的理解已接近了言说的不可知边缘。这种理解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似的理解,而是将理解朝向存在无限开放。

人类历史进程的大轮廓,以及某一历史阶段发展的大纲自有其一定的意义,但却带来不同的形态,然而没有一个说法能说它是唯一正确的,但它们多多少少是一种综合性的看法,例如古典文化的巅峰成为教育大纲的范型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而是在具体的事实中给了我们无穷尽的标准。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愈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

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 篇2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挖掘、渲染,过分强调学生脱离文本的独特体验,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可看性、观赏性,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在课堂上逐渐减少,语文课成了品德课、科学课、表演课„„怎样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一、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具性弱化现象,根子出在对学科性质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体现工具性方面的有: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语言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等。这些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很多一线教师不能从这几个字的变化中体会出教学的真谛。因为对学科性质理解不深,背离工具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方向偏颇,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深刻地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静下心来修炼的功课。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重视“工具性”地位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流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理解,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精神,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此类目标取向主要不在语言材料获得方面,而是严重地倾斜于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一篇课文要培养学生哪些语文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并且细化,既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的目标。唱好“四字经”:听说读写,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

三、扎实开展语言训练,彰显“工具性”魅力 语文姓“语”名“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责任,而阅读教学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问题,也是衡量本色语文的主要标尺。

(一)品文字,悟表达

苏霍姆林斯建议: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教材中的文本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胜枚举。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品悟。如,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感人,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精妙„„引领学生充分推敲品悟,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命力。曾执教《荷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用得特别好。为了感受“冒”的精妙,我让学生思考:“冒”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些词?“钻、伸、露、长、挺„„”学生各抒己见。随后,我引导孩子比较哪个词更好、更恰当也更传神。在经过一番推敲斟酌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冒”字更能表现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不禁感叹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真正品出了语言的味道。

(二)习方法,练读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可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表达运用的落实是教学的重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现成的读写结合的教材,为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读写提供了典范。《长城和运河》中设问的巧妙运用,《西湖》中比喻的妙笔生花,《烟台的海》中拟人的生动传神,《庐山的云雾》中排比的节奏和谐„„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秦兵马俑》、《恐龙》、《埃及的金字塔》等文中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赋予抽象的语言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每一篇文章也都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北大荒的秋天》的总分,《钱学森》的倒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衬托,《大江保卫战》的点面结合,《赶海》的首尾呼应„„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使学生从读中学写。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以生动的对话叙述为主,条理清晰,耐人寻味。精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丰富传神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而后设计了这样的读写情境:

小骆驼和小红马都明白了美的真正含义,它们又见面了,你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写一篇童话吗?写作提示:

1.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恰当运用提示语; 2.注意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时,标点也会有所变化,正确使用它们,会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晰。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本色语文”提倡“一课一得”,这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只要给孩子们提供读写训练的空间,就会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返璞归真,求是务实,真真正正教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可否认,多媒体的运用,较容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但很多时候,教师把握不好尺度,在一篇本该充分引导学生读书学文进行言语实践的课文中,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交流资料,导致语言学习的时间被占据,工具性自然被弱化。试想当语言文字的情境已经完全靠图片、影像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还愿意沉浸在语言中品悟、涵泳、推敲语言的表达效果吗?即使愿意,课堂上还有时间吗?叶圣陶先生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本色语文是立足于文本的言语,符合学生的认知,营造良好的言语氛围,引导学生咀嚼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的体验,生成学生的言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需要包装,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浓妆艳抹。给语文教学松绑,简简单单教语文,本色语文理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朗读,回归语文学习的本真 篇3

【关键词】朗读;回归;语文学习;本真

从事语文教学已十余年了,近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看似简单又不易把握的问题:学习语文,较为本位的方法该是什么呢?!

回顾过去,一轮一轮啃教材,细嚼慢咽精讲练,但结果总是难如意,主要表现为:学生读书句读不清,作文少有文采,答题含糊不明晰等等。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逐渐明白:多读多背,才是学好语文之良方,读得过少,实有悖于语文学习的规律。

一、理解朗读的作用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朗读的教师已经很少了。到处所见,惟有教师一人之滔滔,未闻学生众口之琅琅。学生常戏谑说:该文理解谁最透,唯有台上那一人。这种不重视学生朗读,只注重教师多讲的教法非常盛行。

其实,在语文学习中,朗读既是提高语文整体阅读能力的基本技法,又是提升语文素养、步入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既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又能调节课堂气氛;既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感受文章的艺术美。中国古人是十分强调朗读的重要性的,那种低吟长咏的品味,既是口与心相融的过程,更是一个细细品味、揣摩意趣,领会主旨、逐渐消化的过程。通过口、眼、耳、心的结合,把文章的气势、语感、艺术韵味等慢慢咀嚼出来的。所以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二、掌握朗读的方法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前的人不习语法,不注重释义,只在读上下死工夫,朝吟暮诵,时间长了文句就通了,意思也就解了。即须多读。

熟读还需要精思,精思又是牢记的条件。只有精思才让人去记得牢,记牢实了才能让人思得精、领其要。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朗读不仅仅是把声音放开放高,还须口到心也到,即要有感情地读。如格调高昂的《沁园春·雪》、《过秦论》之类宜高亢读,阴柔的《秋声赋》、《祭妹文》之类宜低回读,高低之间,尽现阳刚与阴柔。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三、朗读方式多样化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且喜欢语文,还须多样化的朗读方式,以充分激发其兴趣。常见的办法有:

自由朗读。学生可自由、随意地读。对重点段落、优美语句有所侧重,重在理解整体内容,把握文章精要,体会语言特点,吟咏精彩片段。

齐读。这种方法在于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在琅琅书声中,促使学生专注于文章,达到准确读出文章的目的。

点名朗读。可以全篇整体朗读,也可以部分朗读;不拘长短,酌情而定,依章而行。重要的是读得及时,读得精彩,读得恰到好处。读得精彩给之以掌声激励,读不到位及时进行指正。

分角色朗读。对小说、戏剧的学习,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如学习《药》、《雷雨》、《守财奴》等作品时,分角色朗读,可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配乐朗诵。对现当代散文、诗歌教学,可选择与作品风格和谐的轻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在音乐声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陶冶性情,升华思想。可采用朗诵录音带,让学生先模仿再朗读。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可配《二泉映月》或钢琴曲《月光》;读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可配古筝曲《渔舟唱晚》;读《孔雀东南飞》可配小提琴曲《梁祝》等等。情随境生,音乐与美文相得益彰。

仿读。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如读李白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诗风的豪迈飘逸与气势磅礴;读杜甫的诗,则品味到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读李清照感受婉约清丽;读陶渊明则品隐逸与闲适;读到高兴处则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读到忧愁时意气深沉、满目萧然;……

总之,学好语文不能离开朗读这一基本技法,中学生正值风华正茂、记忆绝佳的时期,尽量引导他们多读多背,对经典作品反复吟唱、细细品味,久而久之,自然会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长足的进展。

回归语文本真 篇4

一、强化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我们经常说某人的话妙语连珠, 某人的文章文采斐然, 都说明语言的运用是有技巧的。好的语言不仅能给人以听觉的愉悦, 还能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灵魂的净化。2011年版语文课标强调:“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在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有了积累, 就容易掌握规律, 形成技巧。积累什么内容呢?2011年版语文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3500个”, “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 除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外, 推荐古诗文135篇 (段) ”, “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语法、修辞、问题、文学等”。这都为运用语言表达交流提供了可参考的素描画。日常的阅读教学课、课前美文诵读、作业有摘录笔记等, 让学生把阅读中的一些名言警句、美文佳作等进行积累, 以提升学生平常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师针对学生需求, 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规定具体的阅读内容、每周的阅读量。有序详实的阅读计划既可实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 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储备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品味语言的魅力

2011年版语文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那么, 如何培育这种情感呢?一是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语言的表现形式, 重视引导学生品味分析文章中一些关键性词句, 感受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如有位教师在执教鲁迅的《风筝》一课时, 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 思考“弟弟”对风筝的情感。当学生回答有“喜欢、高兴、渴望、痴迷、陶醉”时,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比较思考哪个词用得更好。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呆看着空中出神”、“惊呼”、“跳跃”等词句品味, 明白了“痴迷”更好些。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语言文字背后浸含的思想意蕴, 感受语言文字丰厚的思想文化魅力。

三、积极开展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

2011年版语文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在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实践是实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呢?结合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知识, 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教师要重视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学习拼音, 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 为阅读写作奠定基础。也为学生纠正地方音、更好地掌握学习运用语言的规律、准确流利地说普通话, 提供有效途径。识字写字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注解或字典, 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语法修辞知识点教学,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素材, 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 学习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 在实践操练中学会正确表达。二是能力, 有“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2011年版语文课标对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能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观点, 思考其对自身的启发, 以及语言的妙用。对写作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日常的写作中能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 记叙真人真事, 抒发真情真心。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并抵制抄袭行为。有的教师甚至能同学生一起写作, 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教学最能体现语言运用训练, 然而很多教师重成绩的功利思想而忽视甚至轻视它, 造成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的缺失。另有许多教师借助于课堂教学内容, 创造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可谓用心良苦, 让人心生敬意。如有教师在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时, 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爱情观, 并列举了具体的事例。三是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发现问题, 针对学生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如用词是否准确, 语言逻辑、条理性是否合乎表达规律, 观点是否正确, 能否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 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等等。引导学生及时开展评价指导, 明确问题, 准确表达。这样就可使学生在随后的语言实践中, 产生有意注意, 主动自觉规范语言表达, 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如上边所列举的有关李镇西老师的作文讲评课, 其中设计了咬文嚼字和病文修改, 分别从错字病句到内容和写法让学生进行修改。

四、善于开发教学资源

让教育回归“本真”2 篇5

灵动的课堂带给我们的是课堂艺术的享受!课堂教学艺术又来自于丰厚的底蕴和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有效,高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构建情智共生的课堂,一直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心、钻研、善思,不断积累、总结,不断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学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教学中,我们应把每篇课文都看作是一个案例,教学前首先分析通过这个案例能给予学生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来确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脚下有路,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培养。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

习惯可以成就成功人生。我们总会认为,孩子还小,怎么会自主学习呢?其实任何事关键都是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孩子在不会走之前,一定都想去尝试,我们应该放手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不用前怕狼后怕虎的。这不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在新课程下小组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了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每次学课文,我都是先范读一遍,然后让他们先自己圈划生字、认生字读课文;再在小组每人读生字和课文,小组成员正音、纠错;再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学生在此环节能进行自主学习,发展了他们的识字能力,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会互相教对方,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效果还挺好。这样每个同学的学习效果我只要一问组长就完全了解,并且在小组里是需要一个个当面展示的,学习展示时他们生怕别人看笑话,学习自然就会很精心。

二、让‚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方式确实有效

在小组学习时,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先给学生引路,先是自学的过程:自己先读一遍课文,不会的字圈划出来,然后针对后面的生字表,自己先认一认,再把课文读一遍。不会或不懂的问题写出来或做标记。其次小组合作交流:每人把生字读一遍,其余认真听,然后指出错误或不规范处;不会的同学由组长负责指导她学会;小组分工共同读完课文,互相指正,纠错。再次小组交流探究:把自己在前面学习过程中的不解和疑难处在小组里交流,可以是读懂的问题自己发表个人见解;可以是自己认为是自己的独特之处,向大家展示;还可以是不明白的地方共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留到班级集体时解决,老师在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点拨、引导、总结。最后的巩固练习一定让学生自己单独完成,以便检测其学习效果。

三、探究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9课《乌鸦喝水》一文时,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有的同学拿瓶子装水,有的同学往里边放石子,动作干脆利落。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看,升高了,升高了,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还有的同学干脆把乌鸦到处找水喝的动作、表情表演出来,特别是看见水时眼前一亮的那眼神,再加以夸大,及最后痛快喝到水的样子表演的淋漓尽致,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演一演故事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做魅力教师,圆‚完美教育‛梦想

如何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到成才的目的,让他们体验生活的快乐,需要我们认真考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还原孩子的成长空间,让教育回归现实。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的生命在自主发展中成长,在教育唤醒中完善。孩子成长是70%的等待和30%的唤醒,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成长的空间。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把‚让更多的孩子享有更好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而‚更好的教育‛关注的是教育内涵和品质的提升,是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优质教育新的概括和凝炼。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在我们每次的备课中,我们一定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师长的称赞,同伴的认同。你的设计学生喜欢吗?像这样要求合适吗?他们想听你讲还是他们想展示自己的想法等等值得我们认真思索。比如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时,我这样设计教学: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一只很勤奋,另一只整天睡大觉。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在小狮子身边,你打算怎么劝告这只懒狮子呢?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有的孩子说:‚快醒醒吧小懒虫,今天你的爸爸妈妈出远门了,好几天才能回来,快起来练习本领吧,否则会饿肚皮的?‛还有的同学说:‚小狮子,今天你的父母不让我给你送好吃的了,它说你再这么懒,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啦?快、快起来练本领吧!‛……同学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我随机也跟孩子们开玩笑,班上有个孩子也很懒,我也劝他:‚以后可要好好学习呀,否则也和懒狮子一样长大会饿肚皮的? ‛ 又对另一个孩子说:‚瞧 你这吃的肥头大耳的,靠的全是父母呀,再不勤奋学习,等你的父母年龄大了你靠谁呢?‛同学们又是一片欢快的笑声。可见,一节让孩子沉浸其中的课,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精神愉悦呀!所以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你的教学设计下去充分展示自我,去展示、去点评、去完善。做一个像张艺谋一样的电影导演,让学生去‚演绎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他们需要的。

2、潜能是教学的源泉。教育是一个让个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发掘潜能的过程。潜能的激发又在推动着我们的教育,这样才产生了无数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潜能的激发,对于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无止境的。它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设置的题目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那么当我们回头看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潜能是你无法估量的。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会表演得很精彩,也会发掘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潜能。多让学生说,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很能说很会说。多让学生表现,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越来越想展示自己!

3、情感是教学的质量。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对所学的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信服这个老师。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推动教学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所谓水到渠成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记得有一次,上课之前10分钟课间时间,我处理了学校的一个临时工作。正式上课的铃声响了,我才匆忙的抱起材料跑到教室。一进教室,眼前的情景让我怒不可遏。不少学生在教室里玩‚纸飞机‛,说笑声乱作一团;讲桌上堆满了书本、作业本;桌椅歪歪斜斜,桌面凌乱不堪。我放大声调,要求他们将各自的桌面收拾整齐……自己和学生的心情都被搞坏了。

心情不好,但课还是要上的,于是按预定的教案开始上课。课堂氛围明显受到影响,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不愿意举手回答。我越发生气,引导和鼓励的语言也没有心情使用了。于是气愤地说道:‚你们不愿意回答,那就我讲好了‛。本来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我灌输式的讲授给了学生。这堂课明显是失败的。学生可能对知识勉强掌握了,但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情感和态度的熏陶无从谈起。这里面固然有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更有教师自身的原因。首先,教师因事务没有提前到达教室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有一定的责任。其次,当看到学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活动时,没做到心平气和,调整好个人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断升级,应该有的教学调控被废弃,致使教学失败。可见,教师的情绪对教学有多么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及时调整个人的情绪,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和探究的激情,并以此来影响学生,注重激励、启发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这节课,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什么样的高效课堂

‚在高效课堂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组织合作,争辩探究等环节,会让他们学到很多在‘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是学生自己‘长肉’的过程,是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全面发展的过程。满堂灌的课堂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重知识输灌。现在推行的高效课堂重学生自己拿食,自己吃饭,自己消化。过去容易有拔苗助长的高效,现在的课堂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学生也许不适应这个模式,教师也不适应这个模式,一旦大家都适应了,习惯了,掌握了方法,运用灵活了,小组展示交流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名副其实地高效起来。学生还可以把课堂上掌握的东西延伸到课外,灵活地运用。‛ 这是贾中华老师一段关于高效课堂的现代新解。

余文森先生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讲了一个隐喻,有效性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谁掰的多;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由此我们对有效教学课堂可以这样理解:第一,课堂教学不仅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还必须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第二,每节课都应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第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语文本真 呼唤回归 篇6

语文味是什么?王崧舟老师是这样说的:“‘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仅仅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不一定有语文味),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语文课是什么?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苏州教授级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认为“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

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

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时间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这几位专家提出的观点,虽然各自的称谓不同,但是其本质是一致的,就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要具备语文味,是本真的课堂。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对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汪曾祺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文中说:“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对语文教材主动进行加工,并在头脑中重新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学生理解课文不可能也不应有一个客观标准,绝对真理,学习的方法与结果可以是多元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多角度感受课文,去表达独特体验。

近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聆听了数节所谓的好课,优质课,示范课,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重要性。有如下感知和收获:

①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究竟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现在学术界在不少问题上还有不同看法,但在许多问题上已形成共识。比如,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思维训练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背道而驰,或者说不是我们提倡的语文味。

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同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上述各学科知识的拼盘。

③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课之所以存在,主要不是因为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而是因为它有它存在的独立价值,有它独立的目标,它对学生的发展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不是为任何其他学科服务的课。

④语文教学不能机械化、模式化。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所谓科学化或模式化,是不科学的。如果说模式并不绝对与语文味对立,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模式化与语文味是截然对立的。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迁移。

黄厚江老师主张:教师的作文教学要真的有效,就必须能“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他认为现在作文教学的效率尤其低下,甚至基本无效,除了教师自己并不真的了解写作,不了解中学生写作的特点和要求,更主要的问题是作文教学完全游离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他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所谓作文教学,就是做三件事:出题目、打分数、写评语。即使有少数老师尚有作文的指导和评讲,但所谓指导和评讲(其实是一种伪指导、伪评讲),要么就是贩卖各种写作知识,要么就是开宣判大会,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能发生的影响实在太小。因此他呼吁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写作过程,并提供了种种建设性的做法。

如现身说法,和学生共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得到教训;典型展示,让学生在和别人交流写作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放大细节,对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全息式的解剖和铺演,让学生在放大的镜头中发现问题,在反复的历练中揣摩要领,领悟规律;现场提升,在修改和调整中获得过程性的体验,在动态比照中获得强烈的学习刺激;一题多写,内外组合,使学生自己的写作体验和写作反思成为改善写作状况、优化写作过程的学习资源;互批自改,互评自评,在批评和被批评,批评与反批评中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和兴趣,以及写作的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语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那么,如何教出情感呢?首先,教师备课要备情感,即要求找出教材的情感点。其次,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由此,我主张语文教师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文既要敢于删和批,更要善于培养感情,即要把否定性方法和肯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再次,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

胡东芳先生在《谁来改造我们的课堂》一文中描述了当下课堂的经典情形:“在中国的课堂……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有时可以旁逸斜出,可以信马由缰,可以海阔天空,可以突发奇想。不要总是丝丝入扣,不要都是中规中矩,不能习惯于循循善诱,用不着处处品味咀嚼。那我想,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学习方式,它超越了传统教学中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寻求主动、多元、开放,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促进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黄老师说,他的每一年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叶子,在阳光下透出最鲜亮的色彩,那是叶子最本真的色彩。于是,说起黄老师,当然会情不自禁地去叩开他犹如树叶的“本色语文”的大门,倾听本色语文发出最质朴然而是最生动的声音。

黄老师以自己的本色建构本色语文,建构本色课程。说到底,黄老师建构的是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是本色的,然而这样的人生又是多彩的、丰富的、深刻的。人生的本色才可能有语文的本色;人生的多彩、丰富,才可能使“本色语文”更具意蕴;人生的深刻,才不会使“本色语文”平淡、平庸,相反愈显其深度。

台湾如中师范学院著名教授王财贵曾说:“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你找对方向。”当然,这一“找方向”的过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语文味”不是“语文是个筐,啥东西都能装”;“咬定青山不放松”,定心静气,不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专心致志地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回归语文的本色,把握好这门教育学生更多、更高、更好、更自觉地掌握与运用言语交往活动形式——听、说、读、写的形式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老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教师要在自己心灵最柔软之处,牵起一根琴弦,以母语温润澄净的音符时时撩拨,使自身之于母语,有如渊鱼之于池水,水乳交融而又冷暖自知,并由此引发学生的审美共鸣。还原语文本色,追寻有效课堂,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趣味、情味、韵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成吧!

让教育回归本真 篇7

一、解放思想是实施课堂改革的前提

1.课堂改革的标志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五不讲 (或少讲) :学生会的不讲, 学生能独立学会的不讲, 学生难以学会的不讲, 照本宣科的内容不讲, 与课堂毫无关联的内容不讲。课堂是“学堂”, 而不是“讲堂”, 教师要把握好讲与不讲的分寸, 大胆舍“讲”, 从重“教”转变为重“学”, 让学生会学, 乐学。课堂气氛恬静而不呆板, 热烈而不浮躁, 宽松而不涣散, 课堂民主而和谐, 没有废话和啰嗦, 没有无奈和打骂, 将快乐还给学生, 让创新伴随成长。

2.课堂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谓的应试教育, 就是老师多讲, 学生多练, 学生为考试而被动学习;所谓素质教育, 就是老师少讲, 学生多“干”, 学生为发展而自主学习, 把过去只有老师“干”的事情让教师与学生去共同“干”, 两者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考试, 而在于老师怎么教, 学生怎么学, 课堂改革就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 掌握知识, 激发兴趣, 培养情感, 学到方法, 养成习惯, 得到全面发展。

3.课堂改革要围绕着教学模式设计和实施。纵观名校, 无一例外都把课堂改革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 都有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如永威学校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 学案导学”模式、河南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模式等。因此课堂改革要找准切入点, 探索出课堂改革的路径, 才能有效地运行。新县福和希望小学目前围绕“有效课堂五环节” (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讨论问题、释疑解惑剖析问题、分层练习掌握问题、畅谈收获拓展问题) , 设计配套的备课流程表, 鼓励教师大胆尝试, 确定骨干教师示范引领, 逐步推进。

4.课堂改革必须摒弃“假参与”和“真蛮干”。“假参与”表现在“假问题”、“假活动”、“假情感”上。“假问题”是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或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按设计好的问题回答, 以标准答案衡量对错, 其权威性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假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无实际教育教学价值, 只是一个“符号性出现”, 几十秒钟的小组合作学习, 到底能干什么?“假情感”就是体现“情感与价值观”过于迁强, 渗透思想教育生搬硬套, 不能做到自然生成。如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能有感情地范读, 又不能指导, 却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 学生读不出来语感, 不能够深刻理解文意, 体味不出情感, 形成不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真蛮干”表现在教学上有两招:“整死”、“死整”, 所谓“整死”, 主要是把学生当成容器, 让学生变成听话的“乖孩子”;所谓“死整”, 主要是给学生永远做不完的卷面练习, 就是满堂地灌你, 布置大量重复题累你, 死记硬背地考你, 课内课外不放松。“简单是选择, 快乐是力量”, 课改就是抓住关键点, 这样才会简单点, 才会轻松点, 才会有效点。如我们可尝试作业改革:减掉没必要的作业 (已经会了还要天天做吗?) ;不布置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布置有代表性、有趣的作业。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读书看报, 写一些观察日记, 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5.课堂改革要有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课堂的互动, 不只是老师的“问”, 学生的“答”, 还有游戏活动、分组练习、竞赛评比、动手操作、主题答辩、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反馈等。通过互动课堂, 学生不仅在书中学, 听中学, 背中学, 练中学, 还在做中学, 问中学, 议中学, 赛中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要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 让课堂总是响起学生的声音“为什么”和“我认为”。

二、备好课是实施课堂改革的基础

1.课堂改革首先是备课的改革。传统的教师备课, 最大的弊端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参与造成了备课的高耗低效, 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存在着大量的无效劳动。教体局和学校检查教师备课, 首先看教案写了多少, 写得多、写得全就是好教案;其次看写得是否认真, 写得认真的是好教案, 殊不知写在纸面上的教案与课堂教学是有段距离的, 何况有很多教案是不动脑子的抄写, 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 这样原有的备课制度好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捆绑了教师的思想和行为, 扼杀了老师的教学创新, 耗费教师大量时间。要想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改中来, 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快乐高效, 必须给教师松绑, 必须首先进行教师的备课改革。教师熟练地驾驭课堂, 需要把握三个方面, 第一, 正确把握文本;第二, 改进教学方法, 搭建师生之间沟通桥梁;第三, 掌握学情, 以学情定教法, 以学情取舍文本的重难点。

2.备课改革的尝试。备课改革的目的是让教师少书写, 多动脑, 求实效。我们对教师备课要求是“不求备课全, 但求备课精”, “重教学策略, 轻过程撰写”。一是允许教师每个知识点或每篇课文只写一节“精案”。对“精案”的撰写, 教师要注重备课的过程, 改革备课方式, 设计适合本校课改模式的备课流程表。构思这节课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情景创设引入问题、剖析要点及策略、合作探究、练习设计思路、应用与拓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些因素, 将要点写下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一改原来的注重教学过程撰写为注重教学的策划和反思, 简化教学过程的设计, 即教师的备课实现了重心的转移;二改以“教师活动为基本线索”, 转变为“以学生活动为基本线索”, 教学设计的中心不再是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 而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路径;课的环节, 不再用教师活动, 而是用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划分;三改原来的“多写少想”为“少写多想”, 教学设计主要是“动脑”的工作, 应该是粗线条的“蓝图”, 而不应该是密密麻麻的“施工图”。教学设计不能过于机械地要求每课都写“三维目标”, 强调“多得”;事实上, “眉毛胡子一把抓”, 还不如“一课一得”, 使每课的核心目标明确。二是其余的课 (“精案”之外的课) 可以写“简案”。提倡个性化备课, 把自己对课堂的设计思路写出来就可, “简案”中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 重点如何突出, 教与学的策划与路径是什么。“简案”能把教师从大量的机械书写中解放出来, 让教师有时间去钻研教材, 研究学生, 开发课程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三、坚持反思是实施课堂改革的助推剂

教学反思是教育情感的再投入, 对文本的再思考, 对学情的再调研, 也是教育智慧的升华。教学反思, 是教学行动研究, 一是有利于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升, 是对自己教育教学规划的重新整理, 是对原有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一次再思考, 是对新教育理念的一次再认识;二是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三是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由“教书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四是反思教学有利于提升理论水平和拓展知识层面, 由“学科性”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

思之则活, 思深则透, 思新则进。教师每天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把课备清楚, 二是把课教明白, 三是把反思写下来;坚持一日三问:“今天我的课上得怎样”、“今天我读了什么”、“今天我写了什么”。写教学反思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我讲的是否精炼, 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学生合作探究的效果如何, 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体;围绕课改模式时积累了那些经验;师生互动效果如何, 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教学中有没有亮点、有没有遗憾等。

写教学反思还要结合教师备课策划。如策划一节课时要考虑重点难点是什么?教学的重点应当在哪个环节?板书如何一目了然?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走向善学的道路?有了策划,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时还会与原来的策划有出入, 难免有疏忽、缺漏甚至失误, 但这些遗憾都可在下堂课加以弥补, 遗憾可变为再上讲台的动力, 虽然又有新的遗憾出现, 这种螺旋式循环促使教学水平不断上升, 也许我们的课永远达不到完美, 却可以不断地走向完美, 接近完美。只要坚持在遗憾中反思, 笔耕不辍, 就会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可能。

四、应用信息技术是实施课堂改革的重要手段

1.应用信息技术, 有力地推进课堂改革。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提供丰富的信息,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等特点。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实现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加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汇聚,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有利于创设情境, 突出重点、难点, 降低了教学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 优化课堂结构, 更新教学手段, 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带动教育现代化。

2.在课堂改革中要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目前, 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中存在认识和操作层面的误区, 在认识上, 存在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倾向, 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推进现代化教学的“全权代表”, 似乎不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课件资源就不是好课, “用”比“不用”强, “有”比“没有”好, 实际上在整合课程教学中仅仅是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形式, 没有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操作层面上, 存在了“黑板搬家”, “人灌变为机灌”, “教师成为放映员”, “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等现象, 过多追求课件的“外在美”, 忽视课件的“内在美”, 色彩亮丽的画面频频闪烁, 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学生的观察问题, 不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过多的使用多媒体造成视听疲劳, 过多的模拟演示抑制学生的想象力;过度的依赖远程教育资源和课件资源, 造成了其他的传统的教学资源的搁置, 如挂图、小黑板、教具等, 长时间运用多媒体, 也会造成教师对课件的依赖, 抑制了教师想象和创造, 也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活动、合作探究、阅读体验等。

为了促使多媒体教学常态、有效、科学, 总结多年实践经验, 我们做到“四用四不用”:即用精选简明的课件, 不用粗制滥造的课件;用创设情景的课件, 不用牵强附会的课件;用突破重难点的课件, 不用低效耗时的课件;用应用拓展的课件, 不用主次不分的课件。做到“四个不代替”:即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课件资源不能代替黑板 (也不能代替板书) , 不能代替实验与操作, 不能代替想象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 不能代替教师讲解。

崇尚简约语文回归语文本真 篇8

一.崇尚简约的生态课堂观

针对当下语文课“去语文化”的现象, 我把着力点一开始就放在语文效率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上, 先后撰写了《激发学习诱因,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精练巧练,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等论文, 对克服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等弊病, 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些专家看后说, 一个农村初中的青年教师能对课堂教学中的本质问题作深层思考, 而且“观点新颖, 见解独到”, 实属可贵。

新课改后,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时讨论风盛行,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 (讲解、讲析) 法, 被认为是陈旧的教学方法, 有悖于新课改精神, 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我根据教学实际, 撰写了《正本清源摆正位置——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讲”的再认识》一文, 对“要不要‘讲’、‘讲’什么、怎样‘讲’”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我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的需要, 但是因噎废食, 完全舍弃, 也是不现实的。”着力阐释了“要把握好‘讲’, 必须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三个关系, 即讲与问的关系、讲与读的关系和讲与练的关系”的道理, 从而厘清了“讲”等于“守旧”的错误认识, 还“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我强调:“对课文的重点、难点, 必须讲;提问不能答, 启而不能发, 还须讲;讨论小结, 自学归纳, 也要讲……可以说讲解、讲析不仅应当, 而且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关键是讲多少、讲多深, 哪里需要略讲, 哪里需要畅讲、详讲、讲透。但是, 并不是一讲了之。”

在课堂教学中, 我坚持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 或默读或朗读或范读或齐读不一而足。课文不仅需要读, 而且要反复读, 要“仔仔细细地读”, 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读, 在读中自能解决问题, 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学习语言。

我努力改变课堂结构, 变课堂以教师“讲”为主的“讲堂”为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 做到教师的导读、导思、导练的“三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思、自练的“三自”有机渗透。优化课堂结构, 做到优化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氛围。

我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变教师“一言堂”“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 更为“教师、学生、文本 (作者) ”的多向立体化交流, 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课堂提问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手段简便的简约生态课堂, 从而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 让语文真正姓“语”名“文”。“实而不死, 活而不乱;动静相生, 张弛有度”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心律。“实”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夯实, 追求方法的多样性、活动的丰富性, 不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不使课堂一潭死水;“活”在思维的活跃, 有对话有争辩, 有思想的交流, 有智慧的碰撞, 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荣, 不满足思想碎片的飘洒, 摒弃浮躁与肤浅。课堂的动, 是一种灵动与激活, 静是一种静思、静悟, 静静地放飞想象与联想的翅膀, 享受那份宁静中的厚重。课堂里应该有思考的紧张, 还应有交流的宽松;应有会心的微笑, 也应有幽默的开怀。

二.咀嚼经典的朴素阅读观

我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初中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文本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选择适合于初中学生特点的文本, 对阅读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过对初中学生阅读现状和文本结构的分析, 提出了初中生阅读文本选择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即自主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经典性原则。我组织和主持了《初中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的课题研究, 探究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文本选择方式: (1) 班级共同订阅 (报纸、期刊) ; (2) 教师推荐书目, 家长与学生购买, 或学习小组协作选购; (3) 学生自主到书城 (店) 选购, 自主到学校图书馆借阅, 自主到网上搜索; (4) 学习小组确定书目, 分工选购, 资源共享; (5) 学生和家长自定书目, 共同选购。建构了初中阅读文本选择与重建的操作模式:

模式一:

模式二:

我关注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不是完全否定现有教材的作用, 不是完全否定教材文本阅读功能, 恰恰相反, 而是在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作用基础上的文本选择。我认为基于语文的活动是阅读文本选择和重建的依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唤醒学生阅读兴趣, 实现有效阅读的途径。我始终强调阅读活动中教师必须发挥引导、示范、点拨作用。我先后开展了“百年巴金”和“纪念巴金”等专题讲座、“曹文轩纯美系列作品研讨”等主题活动;每堂语文课前开展“今天我讲诗”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感受到文本选择多样化的乐趣, 形成能力, 养成阅读习惯和自主选择文本的习惯。

我特别强调经典的阅读。加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亲近大师, 亲近经典, 让经典浸染学生的心灵, 让经典丰富学生的精神。

我认为当下的阅读过度强调自主性, 弱化了教师的引导性;过度强调多元性, 泛化了文本特定的指向性;过度强调拓展性, 淡化了文本语言的丰富性的弊端。我在实践中努力“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 读出思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韵味”。我们需要新理念, 但我们不能完全丢掉我们母语教学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民族化的经典, 要在反思中调整, 走出误区, 寻求一条适合语文特点的新路。

三.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观

关于作文教学, 我认为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 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过程。没有融入真情、没有融入智慧, 这样作文注定是贫乏的。我注重引导学生打开尘封的记忆, 整理自己的生活, 整理心中的难忘瞬间, 与父母、老师一起生活中的, 与同学、朋友相处中的, 还可以与陌生人之间的故事, 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其实地上看似粗糙的小石子, 只要你用心拣起, 一定能擦出火花。

生活、观察、感悟, 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词。我努力让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 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悟。“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细节, 如果你注意观察并有独特的发现, 感悟并注入真情实感, 你的文章也会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 其实“深刻而充实、丰富而动人有时是可以蕴涵在简单、朴素之中的”。

我主张作文教学首先制定好整体规划, 建立一定的教学序列。我重视作文“格”的训练, 我构建了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序列:第一年, “入格”, 第二年, 出“格”, 让学生作文跳出“规范”, 放胆写作, 走向自由, 突出个性,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 关注心灵体验。第三年, 升“格”, 在对作文的材料、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训练基础上, 提升达到一种新的高度, 使学生作文达到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的境界。

我重视作文教学中坚持扎实有效的指导。写日记有教师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小作文”训练, 但我更注重通过日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注生活, 主动观察生活, 自觉反思生活的习惯, 较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使学生的作文有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活水。课前“话题式口头作文”, 提前一天给学生一个话题 (命题) , 第二天上课口头作文, 或叙事, 讲眼中所见;或议论, 谈心中所想,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表达的感染力, 提高了思维的敏捷度和限时作文能力。

下水写作, 是对学生习作的一种引领和示范,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作, 展示自己的文章, 和学生平等交流。有效的评改需要师生共同参与, 扎实推进。我不断强化学生批阅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从题旨、材料、结构、语言等角度评判作文的优劣的方法, 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效仿的“范式”, 让学生学会写批注, 写总评, 有小组的评改交流, 有班级的佳作评改推介, 还有教师的精批精评示范, 加之教师的重点面批。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 篇9

一、语文课要回归母语

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极强的基础学科, 其本质要求回归母语本身。学生用母语的过程也是他们领悟母语的过程, 而语文教学的教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给学生解读、品味文本的机会。如, 在教学二年级《欢庆》一课时, 适逢欢庆祖国六十周年歌咏比赛, 在教学中, 笔者给学生讲了祖国的故事, 又带学生看开国大典的视频, 在学生激动不已时, 引导学生去读出兴奋的心情, 反复朗读。等到参加歌咏比赛的那一天, 学生在台上朗读, 笔者发现在那样的一种情境中, 每个学生都读得那样完美。可见, 只有学生心中有所感悟, 其在朗读时才能入情入境, 也正是如此, 学生的内心才会有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二、语文课要回归生活

语文就是生活,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 而学生的这种表现欲更为强烈。不止一位先哲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 如果没有机会向其他人讲述, 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 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笔者还记得林莘老师在介绍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时指出, 教师要拿生活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去启发学生, 使学生学会表达。对此, 笔者在接手一个整体素质于同年级其他学生有差距的六年级班级时, 尝试用写日记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久而久之, 从学生的日记中了解到一个又一个故事, 而学生在记录故事的同时, 也学会了表达, 最后全班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 当学生学会将生活叙述出来时, 他们就已经在表达了, 这都说明了语文课要回归生活。

三、语文课要唤醒学生的天性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会用好奇的眼睛去感知这个世界, 同时他们的脑袋里也会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通过几年的应试教育, 我们的学生缺少了儿时的好奇与想象, 更多的是循规蹈矩、理性思维。须知, 不适当的教育手段会扑灭学生智慧的火花。一位教师在讲《桂花雨》一课时, 问学生还希望天上下什么雨, 学生纷纷举起小手, 有人说希望天上会下金钱雨, 有人说希望天上会下玩具雨……答案多种多样。教师听后严肃地问, 谁说的答案更合理, 学生们一下子推翻了种种答案, 学生们的想象就这样被扼杀了。其实, 语文课应该唤醒学生的天性,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语文课要回归真爱体验

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语文, 内容丰富多彩, 情浓意蜜, 它是一门情感极浓的学科,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人性美的挖掘。如, 学完《称赞》这篇课文后, 学生收获了许多许多, 有的说:“我知道了,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着去称赞别人。”有人说:“当别人做一件事, 做得并不好时, 我们不能嘲笑他, 应该鼓励他, 给他自信, 这样他才能做得更好。”有人说:“我们要学习小刺猬和小獾, 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可见, 称赞的种子已经种在了学生的心中。又如, 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 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 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 同时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树立建设祖国的理想。

回归教育本真 打造生命课堂 篇10

在逆境中求突破

追溯我校的课改背景, 那是为改变现状, 冷静分析后的一种果敢尝试。2007年, 我校未进行课改之前, 在校生不足500人, 教学现状令人忧虑:课上, 教师满堂灌, 部分学生满堂睡。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老师虽然很敬业, 但那种“精英式”的教育, 在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 也只培养了几个优生, 且部分“高分低能”。课下, 觉已睡足的学生十分活跃。教学楼内上窜下跳, 打闹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搞帮派, 打仗斗殴现象时有发生。片刀、镐把常隐匿于学校树墙草坪之中;学生素质低下, 不懂礼仪, 不骂人不说话。教师找不到一点职业幸福感, 不少老师私下议论:“咱们利民二中让利民一中吞并, 那是早晚的事。”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是我们的生源真的太差, 还是我们的老师责任心不强;是我的管理不到位, 还是我们的方法不科学……我日思夜想。偶然听到“咱们老师太能唠叨了, 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感受……”的抱怨声, 打开了我的心结。传统的教育让我们的教师一直把学生看做是吸收知识的容器、应付考试的机器, 课堂教学“满堂灌”“疲劳战术”“题海战术”, 不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不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果是出力不讨好, 费时又低效。教师给与的压力越大, 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强。厌学、弃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深刻反思, 我们意识到学生没有错, 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有问题, 是我们陈旧的教学方法有弊端。因此, 我决定把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改变学校现状的突破口。就这样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探索中求成长

几年来, 我们在借鉴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课改经验的基础上, 在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探索中, 走出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课改之路, 构建了“352课堂教学模式”。其内涵为:“3”是指课堂教学遵循的三个原则。“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全员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提纲主引,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问题主线, 活动主轴”的教学策略;“自主课、展示课、反馈课”三种课型。“5”是指学习流程的5个基本步骤。即下发提纲, 自主学习;对学群学, 解惑生疑;组组互动, 讨论释疑;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巩固训练, 拓展延伸。“2”是指两项反馈提高:学生梳理学习过程, 构建知识网络;教师教学反思, 生成教学智慧。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先学后教为方向, 以“导学提纲”为载体,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 课堂教学体现“10+35”的时间分配原则。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模式。充分达到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效果好起来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是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我们采取了4个策略:

“堵”的策略:“堵住讲授时间”。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 教师讲的多了, 学生自然说的就少了。我校课改初期, 采取“10+35”的时间分配原则。即一节课中, 教师的讲授不超过10分钟, 学生的活动不少于35分钟。这样就逼迫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逼迫着教师向多元化、策略性的指导转变;“堵住教学质量下滑”。在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 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尺子, 就是教学成绩的高低。因此, 课改初期就必须做到教学质量不能下滑, 要有所提高。否则, 课改就会陷入众矢之的, 举步维艰。为此, 我们所有领导天天跟踪课堂驾驭能力差的教师, 确保其课堂有效开展,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事实证明, 课改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管”的策略:课改最大的难题, 就是转变教师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思想已根深蒂固, 传统的以“成绩论英雄”的育人观念已深入人心, 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驾轻就熟。“改”虽不容易, 但不改绝对不行。课改成在教师, 败在校长。校长必须要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执行力。为彻底改变教师的理念, 我们建立了3个机制。一是静态管理机制,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办法来约束和规范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二是监督检查机制。以副校长为主、中层干部为骨干力量的检查小组, 及时、公正地督查教师课改的实施情况。三是量化评比机制。一周一结, 一月一评, 一学期一奖惩。课改在严管中得到了深化。

“促”的策略:就是面向全体, 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一是注重培训, 我们构建了文本教材、案例教材、声像教材三模块的培训材料, 每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 我们教师实现了对新课程的理念、行动策略从陌生到熟知, 从熟知到灵活运用的提升过程。二是强化岗位练兵, 每周一次教学反思, 每月一项练兵活动, 每学期一次学科知识考试、一次课堂教学比武, 每学年一次理论知识考试、一次课标考试等, “以考促学”“以学促变”。三是个别关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有的教师必然转化得慢些, 我们就跟踪指导, 甚至下班后小聚, 情感上沟通。我们最多的时候对一个教师的课跟踪一个月, 使其转变巨大。曾有教师坦言:“校长那么忙, 还一次次地跟我进课堂, 帮我找原因, 研究策略, 如果我再不提高, 我对不起校长啊!”

“研”的策略:改革就是走新路, 每一位教师都是课改的践行者, 对于课改最有发言权, 往往有着领导们意想不到的智慧。我校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的智慧, 为他们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双周教研组循环研讨。各组教师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化解了教师在课堂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集中起来有:导学提纲设计的目标过大及板块的调整;小组如何划分, 小组长如何培训, 小组如何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学习时如何使用双色笔;部分学生黑板展示, 其余学生做什么;学生自主不到位;教师担心课时不够用;复习课如何使用导学提纲;教师何时追问、点拨;三块黑板和多媒体如何整合……我们做到了“发现问题, 不回避问题”, “疑惑一点, 研究一点;成功一点, 积累一点, 推广到面”。

在改革中见成效

我校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 催生出一流的教育思想, 激励出优秀的师资队伍, 历练出空前的进取精神, 打造出优质的教育质量。

课改培育了一批灵慧创新、品学端正的上进学生。前来考察学习的教育同人, 经常有这样的共识:“你们的学生有礼貌、热情、聪明、自信, 这里的孩子真可爱!”现在, 所有的学生都能阳光自信地走上讲台, 交流个人的意见, 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有了自信心, 个性得到张扬, 自身价值得到肯定, 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他们也由原来的“讨厌上课, 盼望下课”到现在的“渴望上课, 不愿下课”。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快乐, 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2009届毕业生刘洋同学, 曾在哈师大附中文科班考取了学年第一名;2010届毕业生徐红同学, 在哈三中考取班级第一名;2011届毕业生李莹同学, 在哈三中南岗校区始终名列前茅。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实属不易。我校培养学生“高分高能, 低分也要高能”的目标正在实现。

课改打造了一支博学善为、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师每天都是快乐的, 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教育者的朝气, 他们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同时, 课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原本连区内赛课都不敢参加的教师团队, 如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论都得到提升。2010年全区学科知识测试, 我校教师平均成绩第一。市区“烛光杯”“探索杯”等教学大赛, 有多名教师荣获一等奖。9名教师申报市级骨干教师, 8人考试通过, 通过率全市最高。市岗位练兵展示, 语文组团队荣获一等奖。学校还有多名教师送教讲学, 有多名教师的课备受领导好评, “利民二中老师的课能达到让学生应知尽知的程度”, 市教研院领导如是说。我本人也被评为省优秀教师, 哈尔滨市教育家式校长。课改为我校教师快速成长搭建了平台。

课改打造了一个成绩卓著、响有盛誉的农村学校。5年的时间, 我校规模逐步扩大, 在校生达到1 714人。办学水平日益提升, 学校先后荣获省级地方课程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 市德育工作、中小学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区级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标兵单位等四十余项殊荣。办学声誉显著提高, 学校先后得到了多家媒体和报刊杂志的关注和报道。近两年, 前来考察学习的学校几十所, 教师千余人。课改经验辐射区内外的多所学校。

让语文阅读回归本真 篇11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当前初中語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四个方面的明显不足。

1.学生阅读容量明显不足。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能够自主运用的学习时间非常少,加上没有能够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导致语文学习阅读量明显低于规定要求。

2.学生阅读技巧相对匮乏。许多学生在阅读技巧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劣势,没有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影响了阅读的实际效果。

3.学生阅读迁移停滞不前。许多学生在阅读方面单纯就阅读来阅读,一看了之、一读而过,没有对其中的经验技巧方式方法进行充分的提炼,影响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成果转化,导致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未能有效联动。

4.学生阅读积累不够深厚。许多学生阅读范围不宽,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无法和学生形成有效互动,教师的启发变成了启而不发,学生无法通过深厚的文学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体现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对提高主题阅读有效性的作用

主题阅读可以有效地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将阅读的知识调整、补充和重选进行符合情境的教学。这就必须紧扣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对象,教师的“教”应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启发引领作用,而学生的“学”应还学生整体系统地探究一类文本的研读权。

1.教师的“教”要体现画龙点睛。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对教的行为进行准确定位,科学预设,使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封闭性和开放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精教”,力求使阅读产生增值效应,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思维,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环节中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要点。一是要在课堂阅读中指点迷津。课堂教学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让学生提高主题阅读有效性,必须紧扣课堂这一重要阵地。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一类文本融会新旧、融合古今、让学生的自主思维成为推动教学目标任务达成的主要动力。教师在其中重点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启发引导的着力点在于能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篇与篇的联系点和契合点,从而使教学充满灵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举一反三的活学能力。例如在教授初三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适时引入他的人生四个阶段及其相应的代表作:第一个是读书壮游期,豪情壮志,作品是《望岳》;第二个是困守长安时,他壮志难酬,代表作《月夜》;第三个是陷贼和为官时,对百姓的同情和对亲人的思念,如《春望》;最后就是漂泊西南时,顺理成章地归结为他的忧国忧民,代表作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孤雁》。这样引领学生整合性地个性化的主题阅读,系统完整而有效。二是要在专题训练中掌握技巧。阅读教学既要抓住师生互动这一主要环节,同时也要通过专题训练来逐一突破重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怎样抓住其中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把握,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把握,对蕴含的情感、运用的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设定专题进行分析研究,例如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感悟,教师可以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进行分析,从运用的手法类型、手法运用的奥秘、对表现人物与主题产生的作用等,分角度、分层次进行分析研究,由此让学生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更好的把握住重点,把握住怎样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这样的专题训练对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是要在课外指导中升华巩固。对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指定书目、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并提出阅读的方式方法要求、阅读积累的标准、阅读运用的转化方式等,通过明确的方向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分门别类,使其读得高效深入。

2.学生的“学”要做到融会贯通。主题阅读教学中要提高有效性必须要建立在大容量阅读、高效率阅读和注重成果积累这三个重要基础之上。让学生勇于实现阅读量的突破、阅读空间的突破、阅读积累方式的突破,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阅读学习成效。一是要拓展阅读视野容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积累,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各种类型的作品,让学生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中充分汲取营养。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范围的规定,涵盖了中外名著青少年优秀刊物,将一些低俗不健康的刊物拒绝在学生视野之外。同时,对阅读的容量也进行了充分的要求,从初一到初三不同年级段阅读量多少都具有明确的规定,要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文学阅读,要通过有效的阅读、大容量的阅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底蕴。二是要坚持课内联系课外。课堂阅读教学是技巧性的指导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引导,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则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阅读方式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在更为广泛的空间阅读理解,这对构建立体化阅读教学体系是重要的支撑,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尝试。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学习把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技巧,例如根据文学作品的不同确定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浏览、略读还是精读、研读都要严格区分开来,根据时间的限制、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根据阅读的目的需要,正确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其次,在课堂阅读中学习到的阅读分析技巧,也可以在课外发挥更加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例如抓住重点句,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把握文章的描述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广泛而有效的运用。凡是能够在课外进行自主高效阅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技巧大多来自于课内阅读的指导。由此可见,将课内阅读的技巧指导方法指导,与课外自主阅读的有效深入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在有效的训练中提高了综合能力。三是要做好阅读成果积淀。阅读的成果如何积淀大有学问,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阅读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后,要能够将其中优秀的语段摘录下来,相关的语段整理归纳,同时对文章中好的写作方法、好的框架结构也可以进行提炼总结,从而实现他山之石为己所用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经常进行阅读,同时做好记录提炼积累,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转化为推动语文能力发展、促进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比如讲解散文《枣核》,学生质疑“为何要栽垂柳、植睡莲?”笔者顺机提问学生:“在你的整理本中,有没有学过关于柳和莲的诗文?”学生基于平时的积累,举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明白了原来“柳”、“莲”这一俗物承载的是不俗之情。这样以古通今的点拨一类主题的诗文,让学生博通古今又深谙写作之道。

3.学习的“用”要坚持联动发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教要教得精,学生学要学得活,要和语文学习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要将阅读成果运用到提高语文素养之中。长期的主题阅读活动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读“宽”文本、读“深”文本、读“新”文本。比如选择一类主题的诗词——爱国忧民类,请学生考虑这类诗歌常写什么内容,有哪些代表作(学过的有杜甫《春望》、杜牧《泊秦淮》、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天祥《过零丁洋》),常用的意象,读完这类诗词有什么感悟,课后学生搜集、整理,发老师邮箱汇报研究进度。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开展主题阅读并进行积累和内化,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发挥了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二是要将阅读成果运用到分析理解学习之中。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分析理解是学生语文知识能力考查的必备内容。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正确深入的分析,在课外要求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提高分析理解水平,无论是课堂的启发引导还是课后的自主探究,都会转化为学生有效思维突破的能力。三是要将主题阅读成果运用到作文创作活动之中。作文创作需要汲取的指导,而写作技巧除了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之外,还要指导学生从广泛的主题阅读中感悟提炼、内化吸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调整、补充和整理进行符合情境的主题阅读教学,从而有效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成果,这对提高学生作文创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以“感悟某个季节”为专题进行写作活动,学生可以整理出初中三年感悟季节的经典之作,如《春》、《夏》、《晚秋的原野》、《济南的冬天》,课外的如《故都的秋》,从炼字炼句、情感抒发等角度比较感悟,得出写景的有效创作手法。

综上所述,在精教活学理念下,教师一定要跳出就阅读讲阅读的圈子,强化主题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做到预先铺垫、中途援引、集思广益、拓展衍生,提高学生迁移能力、运用能力,真正让阅读教学务本归真。

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 篇12

一、尚简

崔峦先生说:简单就是以简驭繁, 返璞归真, 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 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实现高效省时的教学理想。

1.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是教学中的航标灯,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犹如没有航标乱行船。但目前的教学目标在设定和表述上存在着内容复杂化, 陈述模糊化, 陈述模式化的倾向。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教学目标: (1) 学会课文中的11个生字, 其中3个只识不写, 联系上下文理解“摇篮”、“掺和”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感受其悠久的音乐文化和独特的音乐氛围。 (3) 学习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目标 (1) 中的“学会”、“理解”, 明确又具体地规定了字词学习的达成度;目标 (2) 中的“朗读”“了解”“感受”阐明了教学的主要策略是“朗读”, 达成目标是“了解”“感受”。目标 (3) 中提出本课所要学习的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这样的目标简明, 清晰、扼要, 既方便课堂的教与学, 又有利于教后的检测和反馈。

2.教学内容要简约。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 如果语文教师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 反而会造成各个环节浮光掠影, 没有一个落到实处, 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题、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大胆地取舍, 做好语文课上的加减法, 学生已经理解的不教, 学生不理解的才教, 可教可不教的不教, 必须教的才教。做到“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一位老师在教学《月光曲》一课, 围绕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了这首传世名曲《月光曲》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设计了了几个精妙的小问题: (1) 你觉得贝多芬听到哪句话时就开始心动了呢?这个问题完全把学生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以贝多芬的心去听这句话, 去感受这件事, 去经历内心由被触动到激动的不断升温的过程。 (2) “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啊, 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读到此刻, 你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用这种方式来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发现蕴藏在其中的一个又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 这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来, 茅屋了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穷兄妹俩, 有所触动, 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他这时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在理解贝多芬的音乐之前先理解贝多芬的心, 老师在引导中告诉学生, 贝多芬自己也曾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 那是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那么, 在《月光曲》中贝多芬究竟要释放什么想法、什么情感呢?在听《月光曲》这首曲子之前, 先去体会贝多芬要释放的想法, 这样对曲子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 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

3.教学环节要简化。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 形式多, 花样多, 让人觉得繁花满目, 流光溢彩, 但细一咀嚼, 却不知老师教了什么, 学生学到了什么。“删繁就简三秋树, 标新立异二月花”, 让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吧!当然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 而是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 力求“简而精, 单而丰”。有位教师在教《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时, 在学生对课题质疑时提炼出三个问题:哲学家给谁上这最后一课?这一课内容是什么?他为什么要上这一课?接着教师说:“如果你能解决这三个问题, 说明你的阅读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果你还能从文中一些看似平淡的地方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 说出自己的理解, 说明你是个语文高手。如果你还能对课文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那说明你的思维出类拔萃了。”这堂课就这么简单, 学生却发现了文中很多精妙之处, 不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

二、求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学课堂应当是一个求真的过程。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创设教学情境, 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 并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 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 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 和谐共振。学生在课堂中, 与同学, 与老师, 与文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对话, 从而让那种源于儿童本性的真情在课堂中潺潺流淌。读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市举行优质课选拔赛, 共有6名来自不同县区挑选出来的参赛者, 其中一名老师执教《歌唱二小放牛郎》, 一名老师执教《永远的白衣战士》, 还有一位教《詹天佑》, 三篇不同年级的课文, 主人公是不同时代的英雄, 又由不同的老师设计施教, 可奇怪的是课末的环节都如出一辙, 都是老师说: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让我们又一次崇敬地呼唤他的名字!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学生则三次声嘶力竭地呼喊英雄的姓名。最后又都在“感动中国”的评选颁奖中, 由学生写颁奖词结束。如果说这只是一次巧合, 巧合率也确实高得惊人。这些老师为了让课堂情感飞扬, 生硬地从一节成功的名课中作为一种操作技巧将这个环节作为一种抒情手段迁移而来。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合碰撞中迸发的心灵感动, 它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方法或技巧, 它源于学生、教师的心灵感动, 而心灵是否真的感动则是一种原生态的存在, 不是一种可以外加的形式。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重视并深思的。

上一篇:移动支付终端下一篇:金融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