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课堂

2024-09-30

回归本真课堂(通用8篇)

回归本真课堂 篇1

回归本真课堂 提升教育质量

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小学

李保财

【摘要】追求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数学教学。反朴归真的教学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本文针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用案例的方法列举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在情境创设、探究活动、教师提问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即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启发性,回归本真,提升质量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不少数学老师挖空心思,刻意追求形式,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异常饱满。但是形式的背后透露出浮华,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数学思维少了、思考感悟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如何提升教育质量,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如何扎扎实实的教,让数学课堂更加充满“数学味”。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成为连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实课堂中,有些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画面花花绿绿,眼花潦乱,学生看半天,都没能发现主题。案例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出示十分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儿童公园”的精彩画面。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个儿童公园太漂亮了!里面有许多的玩具。生2:我发现了这儿有过山车。生3:还有碰碰车。

(老师分别予表扬,表扬他们的金睛火眼,真会发现问题。)师(耐心地):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3:我发现小朋友们在玩荡秋千。生4: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做游戏。

师(着急地):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5:还有摩天轮,上面的小朋友们在和我们招手呢。师(有些失望):还发现了什么? ……

(十多分钟过去了,在老师“还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老师所要的“数学信息”。)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很热闹的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但不难看出这段教学活动明显偏离了教学目标。本来只需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的“情境”,结果由于老师的“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岔开了话题。由于老师不敢轻易地去否定学生,还继续给予鼓励,任由学生发言,使数学课变味了,冲淡了教学的主旨。不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不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搜集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不能直接切入本课的核心环节,为本课学习服务。

案例

(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屏幕出示情景图。

师:图上有什么动物?小猴是怎样排列的? 生:小猴是2个2个排的。

师:想知道小猴一共有多少只?怎么办? 生:2+2+2。

师:不加能看出来吗?怎么看的? 生:可以2个2个地数:2、4、6。

师:对!既然是2个2个排的,我们可以这样数1个2、2个2、3个2,学生跟着一起数一遍。(屏幕上再添加兔的情景图)

师:兔有多少只?你能用加法来表示吗? 生:3+3+3+3=12 师:怎么数呢?

生:1个3、2个3、3个3、4个3。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算式中数一数。

这位老师的处理是直接切入:“图上有什么动物?小猴是怎样排列的?”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样的图画就表示3个2。这样就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几个几的表象,目标明确,表面上很简单,但内涵却是丰盈的。抛弃了一些故弄玄虚,毫无价值的东西,课堂上更多体现的是扎实、有效,让一二组,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建构主义大力倡导的理论,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但在热闹的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下面请看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梯形的面积》时组织的探究活动。师:请同学们考虑,怎样用已学知识计算梯形面积?

生:能不能将梯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三角形来计算?

师:现在请大家利用剪刀和梯形纸板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梯形的面积。……(学生动手操作)

生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2: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对折,然后沿折痕剪开,将一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高的一半,上底、下底之和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推导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位老师组织的探究活动,通过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有利。然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准确地把握提问时机,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等等现象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非常必要。案例

(一):《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师:比姚明要高多了!

生3:我猜想我的指甲里大约1亿个细菌吧? 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

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

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有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这位老师提的问题过于空泛、引导也缺乏数学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这样的提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又很空洞,没有让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案例

(二):《圆的周长》教学片断

(演示:屏幕上显示一个圆,圆周上的一点闪烁后,沿圆围绕一圈,然后闪烁圆周)

师:同学们,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圆一周的长度,叫圆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会怎样? 生:一条线段。

师:那么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板书:圆的周长)

(接着启发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师:你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 生:我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如果要测量的是大圆开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学生哄笑,齐声回答不能)

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呢?用滚动法、绳测法可以测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那么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呢? 师:圆周长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们要找到这个规律,先做一个实验,你能发现什么?

(实验:两个球同时被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圆。

学生欣喜地发现:圆的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的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

师: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积极动手测量,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这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圆的周长到底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多少呢?这里,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测量圆周率的故事……

这位老师这段课的显著特色是恰到好处的质疑问难,步步为营启发引导,造成环环相扣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创造思维。

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才能“问”活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在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坚守什么?舍弃什么?有没有打着改革的旗帜,进行着华而不实的教学?我们应该做到不管外面风向如何,潮流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思想,都要有自己的坚守,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月刊》 2012.[2] 《新课程》 2011.[3] 《小学教学研究》 2013.些盲目的泛化现象得到回归,充满着数学的朴实美和简洁美!

回归本真课堂 篇2

一、课堂的至简·让学·拓展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建校之初就提出至简课堂要“至简·让学·拓展”。“至简”就是摈弃繁琐, 固本求源;“让学”就是以生为本, 主动学习;“拓展”就是学以致用, 拓开新篇。刚开始提出时教师们都还没弄透, 后来南通教科研中心在我校成功举办了至简课堂的专题活动, 着重就课改提出了十二字的指导意见, 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至简课堂的内涵。让学生自主发展, 是我们课堂的需要。我们在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应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教与学彼此依存, 相得益彰。

“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与至简课堂是密不可分的。至简就要紧扣目标, 教学目标要简洁明了, 坚持“少即多”“少而精”的教学思想, 追求教学过程至简, 合理释放课堂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我们的课堂才能张弛有度、动静结合、低耗高效, 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教师要适量安排教学内容。选材要“少而精”, 这个少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 也不是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 而是所选题材要有典型性, 针对性, 要精选素材。使每一个材料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限时讲授要倡导“课堂上三不讲”, 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教师不讲”。我们学校在每一个教室里安装了时钟, 提醒老师每堂课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至简课堂的实践探索

我们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智慧的简单?我们要求每一堂课老师们都要去认真研究教材, 在研读过程中, 不断丰富, 不断放弃, 学生懂的不教,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 真正抓住重点、难点, 教学生想学的, 努力做到在本质上精益求精, 在表面上力求简洁明了。我校处在城乡结合部,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生源的质量, 我们毫不避讳, 要求老师教学时不求面面俱到,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重点落实。每节课确定一个核心目标,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性的一得, 学生将每课堂的一得, 连点成线, 那他们的学习能力将会螺旋上升, 获得更多的发展。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 课堂上学生举手发言的人数是按年级的从低到高递减的。我便开始思考问题的原因。通过自己的课堂, 我发现原因首先是课上没内容讲, 然后是讲的东西多, 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我在上课的时候喜欢讲课时间多, 总觉得应该把我知道的都告诉学生, 学生发言就少, 举手就少。想要在这堂课上完成的目标越多, 学生举手的机会就越少。

所以, 我在教学中就常常去研究去实践, 如何去把一本教科书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从厚读薄, 再让学生自己从薄读厚。教师心目中的至简是高效率的, 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是简单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教学的过程把整个课堂变得简单。

三、至简课堂的教学策略

课堂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 实现有效的教学就是走向至简教学。追求的是朴素灵动、返璞归真, 以真实地呈现突出核心目标。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 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等多方面进行至简处理, 以求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 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 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至简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 也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结论、思想与方法的传递, 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小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来看, 实施至简课堂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 符合小学各学科本身的需要。

至简课堂所倡导的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方法应简朴, 多样;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 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 激活个体认知。至简课堂的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至简课堂的目标。故而我们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 有针对性的“少而精”的选择。重组教材, 同时巧用素材, 做到一材多用、一景多回, 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

回归本真培植生态课堂 篇3

2014年暑假,随县教育局集中所有中小学校长办培训班,通过大调研、大讨论,初步达成了共识:随县的教育正处在“高位推进,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应着力驱动“三驾马车”——学校德育、课堂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三大校园”——活力校园、魅力校园、和谐校园;继续深入推进新教育实验,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重点培植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生态校园,引领中小学走一条生态教育发展之路。

随县于2011年整体启动新教育实验,2012年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和课堂教学改革,2014年出台并实施《关于深化区域整体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在反思近几年课堂改革探索的基础上,随县提出了“聚焦优质均衡,整体推进课堂改革;回归学段本真,用心培植生态课堂”的新构想。以“行政推动、创新机制、引入变量、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课题引领、交流提升、打造常态”为支撑,围绕“个体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石,转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是基本,实现优质、均衡、生态化是目标”的基本思路,以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课堂回归本学段学龄孩子本真的生态共性,尊重差异性,倡导多样性,强调体验性;探索新课改理念,突出“自主、合作、探究”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具备新教育实验元素,追求“有效框架、知识魅力、生命共鸣”三种理想课堂境界;实践带有随县地域标识,打造“小学快乐课堂、初中智慧课堂、高中高效课堂”三学段本真特质的生态课堂。

行政推动。教育部明确指出县一级地方政府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责任主体,随县教育局作为执行主体下发文件整体推进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2014年上半年开展第一轮督评,评选出全县十大课堂改革实验学校,如:环潭镇在全镇整体推进“三阶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三里岗镇在全镇整体推进健康课堂;尚市镇在初中推进阳光生态课堂,在全镇小学推行“361本真课堂”;万和镇在初中推行“15+30”课堂模式和“三段六环节”模式,在全镇小学推行“三味一秀”课改模式等。按计划两年一晋级,依托行政力量持续开展这项工作。

创新机制。随县依据区域地理特点创设义务教育阶段三大教学教研协作区,将全县18个镇(场)划分成随北、随中、随南三大协作区,每个协作区选聘一套兼职教研员,形成“1+3,4+67”(1套专职教研员加3个协作区的3套兼职教研员形成4套共计67名教研员)的教研队伍网络,共同协商活动主题,中心学校按学期轮值、每两年一轮回。近5年来,共举办各类课改教研活动240多场次,参与活动教师达12000人次,教师人均参与体验式培训3次以上,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效地实现了区域教学资源共享。2013年秋季,随县两所普通高中也组成了教学教研协作体。这种机制得以拓展和长期运行,就是源于协作体开展的各类活动深受学校和教师喜爱。

引入变量。随县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推动新教育实验,是基于“引入一种变量来打造区域教育特色”的考量。2011年启动新教育实验以来,诸多项目如“晨诵、午读、暮省”“儿童阶梯阅读”“缔造完美教室”“构筑理想课堂”“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等,已深深扎根于随县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新教育实验元素与随县不同学段课堂的有机融合。

搭建平台。随县多措并举,搭建校长职业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随县教育在线”“随县中小学校长论坛”“理想课堂论坛”“新教育榜样教师成长论坛”《随县教学与研究》等以及以“共同体”为代表的“相约星期一、相聚星期四”“读书会Q群”“初中校长学习共同体”“小学校长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种子教师萤火虫”等各类学习共同体和项目研究推进共同体在实践中不断涌现,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大批优秀校长、教师脱颖而出。如草店镇中心小学校长禹宗宝被随州市政府评为“十佳校长”,环潭镇涢水小学教师王从伦被湖北省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等。在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同春天的花朵竞相绽放。新街镇中心学校学生周纯伊、万福店农场中心学校学生霍莉莉分别进入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读书》栏目——“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活动的全国35强和18强读书少年。

整合资源。随县先后借力“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和“体育、艺术‘2+1’”等活动,结合课程计划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新教育实验要求将学校特色活动研发成卓越课程,大力推动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大课间特色活动,拓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宽度,激活学生在课堂中的精神状态。如今,随县中小学的特色活动遍地开花,跳绳、踢毽、空竹、陀螺、绳操、竹杆操、韵律操、手语操、经典诗词操、剪纸、书法、汉字画、石头画、板凳舞、益阳大鼓等都开发成校本课程,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来落实。借力“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要求,结合“家校共建一体化教育”“构筑理想课堂”项目和学校常规教学等工作,开展了“课堂开放日”“课堂展示周”“教学教研活动月”“课堂效率年”等活动,加深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将常态教研活动、教学技能练兵、教学比武等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天。

课题引领。随县高度重视教师“三专”发展(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和学校“三课”发展(课堂改革、课题研究、课程研发)。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在研课题共计27个,参与的学校达93所,其中有两个课题影响很大。《导学案主导教学过程的现状反思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的子课题,随县教研室及18个中小学26个学科组在省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实践与研究,进行课堂生成性教学改革。《基于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构建的实验与研究》是随州市覆盖所有初中的实验研究,全市11所初中包括随县尚市镇二中、殷店镇中心学校、环潭镇中心学校三所初中作为随州市教研室该项课题的基地学校,每月轮流举办相关主题研讨活动,承担主要研究任务。

交流提升。教育需要交流,交流能够提升办学品质。随县派出学习考察10人以上的团队达90多批次,邀请到随县作报告的教育专家近40位,举办3次“教育教学暨新教育实验展示开放周”活动,每次确定2至3个主题,在全县范围遴选10个左右的学校集中在一周内展示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共同提高。课堂展示是活动不变的主题,吸引省内外三十几个县、市、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6000多人前来观摩交流,在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交流学习中,随县更注重“对标学习”的实效性,2014年随县先后共派出5批次人员到省内课堂改革样板镇——大冶市还地桥镇中心学校考察学习,还特邀还地桥镇的教育团队来随县参加年度教学工作会议,以便更深入地互动交流。

注重数感培养 回归课堂本真 篇4

宜兴市实验小学 蒋晓华

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敏感、精确、丰富的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示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合理性作出解释。”可见,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教学时要优化知识结构的组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在不断深入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已的知识结构。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数的实际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课堂因活力而精彩,凸显本真的教学氛围。

一、利用具体实物,体验数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没有精神压力、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识并不是从概念中获得的,只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才能对新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中,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天使姐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了主动学习的探究问题“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每个学生立即成为学习的主角,每颗心都能够随之飞翔!同时教师不厌其烦地让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数一数“这板小方块”有多少个?帮助学生建立看到“几板小方块”就知道是几百个,听到几百个就能想象出是“几板小方块”。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以积极地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体验数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建立好表象,更难以理解知识的内在本质。教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喜、所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求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利用学习资源,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建立数感。教学时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现实生活走向学生视野,变得生动,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建立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重量单位”时,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凭空估计与猜测都没有根据,教学时让学生到市场进行“今天我买菜”活动,看一看,称一称,估一估各种瓜果、蔬菜及肉的重量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充分体验数感。

数学猜测、估算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展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猜一猜、估一估。例如教学完100以内的数后,开展猜数游戏:教师心里想一个数(30),学生来猜。生:20。师:小了。生:50。师:大了。生:30。师:对了。依据猜数游戏,锻炼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认识数的意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具有很好的作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数感。

表达与交流对数学学习乃至以后适应社会都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向老师与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用适当的语言、图形、表格或公式来叙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分享不同观点带来的启发,这种交流一方面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体现在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建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感念,教师让学生寻找自己身上的“尺子”,用手比划出来,建立直观的表象。在活动中,体验“一拓”、“一柞”、“一步”的长度。然后让学生用身上的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篮球场的宽等等。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测量,课堂上进行热烈地交流,发展了距离感,增强了数感。

学生带着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数学地思考、不断地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数学学习变成主体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从活动中获得生命体验,使课堂体现本真理念。

四、在实际运用中,强化数感。

教育家赞可夫说: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有助于他们将所学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只有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例如租车的问题、买门票的问题等。教学时,让学生展开讨论,怎样租车更省钱?经过激烈地争论,学生理解要想省钱,就必须要根据车辆的限乘人数与师生人数,尽量用大车而且要考虑空位尽量少,这样比较合理。购买门票时,尽量买团体票和儿童票,这样更省钱。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乐于解决,并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强化了数感。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问题”时,要运用有余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加1”的情况。“40块蛋糕,每盒装6块,最多能装满几盒?”学生利用有余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后,发现可以装6盒,还剩4块。余下的4块装不满一盒了,得出:最多能装满6盒。如果把问题改为:“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全部装完?”这时就需要“加1”来解决了。得出:“至少需要7个盒子才能全部装完.”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上生活经验的实际结合,强化数感。

只有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解决现实问题。把现实问题与抽象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

回归本真课堂 篇5

练的几点策略

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一路学习,一路思索,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过分地侧重于课改的个性化和人文关怀,在自主、体验、合作开放式学习等方面花了较多的心血,留足了时间,却忽略了语文课堂的本真是言语的训练和积累,忽略了语言作为传承文明载体的重要性。课标中明确提出重视学生的言语训练和积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语文工具性特点的具体体现。王崧舟云: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就是言语应用。可见,没有语言量的练习和积累,就学不会应用,更不会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实践中,开展言语训练,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方法,引领对文本的品词赏句,更能让语文课堂具备万千风情。下面笔者结合阅读教学谈谈落实言语训练的几点策略。

一、吃透教材,找准文本切入点

教学不打无准备之战。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教师花心思钻研教材,备好教案,吃透文本,做到心中有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明白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吃透文本,走进文本情境,是很难做到的。无可厚非,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有独到之处,富有教育内涵。但是摆在眼前的教材是安静的,被动的,唯有教师主动挖掘文本,深悟作者内心情感,方能入情入境,形成教育目标。而实现“备教材”的过程,除了与文本的情感对话,语言点的捕捉也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潜心会文,独具慧眼,挖掘“一处传神,效果皆出”的言语实践点,挖掘关键字词,感受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找准语言训练元素,把握文本的“空白点”、“动情点”、“迁移点”来设计语言训练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言语活动中完成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转化,最终习得言语。事实上,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最本质的,决定着课程的价值。语言训练往往需要教师自行揣摩、确定、甚至添加,做好语言训练元素的把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什么”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二、品词析句,体悟文章真性情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教学中对话的话题不能只限于文本的内容,还必须有对文本语言形式的交流。就像王崧舟说的:“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眼。”教师应该抓住课文中有代表性的、运用巧妙的语言现象,即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语段,引导学生以独特的眼光体察,进行个性化的品味,深入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并作出个性化的评价。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学生了解了“掠”可理解为“抢”、“拿”、“搬”、“夺”等,但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掠”而不用其他词呢?通过换词对比朗读和一番揣摩体会之后,许多学生心领神会。有的说:“‘抢’是从别人那儿强行拿走,‘掠’显得轻松随便。”有的说:“‘掠’字可以看出他们想拿什么便拿什么,没受到任何反抗。”还有的说:“从‘掠’字可以看出侵略者的野蛮与霸道。我真恨这些坏东西。”

可见,学生通过对语言形式的揣摩之后自有自己的一番体会,这些体会各有差异,与作者的本义也未必一致,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不仅获得文本所传递的情感,也获得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深刻体验,感受到用词准确对表达情感的辅助和点睛作用。

三、注重过程,保障言语训练实效

言语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更注重对文本情感的解读,更习惯于给予学生结论,而忽略过程性学习的能力和收获,也在无形中失去更多言语训练的机会和品悟。

以《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歌教学为例,如果只是从表面逐字逐句分析,容易得出母爱的结论,而没有过程性审美和感悟的价值,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一)师配乐范读

(二)学生听读要求: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表达:

我仿佛看到,这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母亲的(),我仿佛听到母亲说:()。

(三)组织交流:

生1:,这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母亲的(叮咛),我仿佛听到母亲说:(儿啊,儿行千里母担忧,你可要早日归来啊!)。

师: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2:这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母亲的(祝福),我仿佛听到母亲说:(我在家乡等着你金榜题名)。

师:带着你的祝福,读这四句诗。„„

(四)回环复沓,深化理解:

这哪里只是针与线,分明是母亲的牵挂,生齐读诗歌; 分明是母亲的期盼,再读诗歌; 分明是母亲的祝福,三次读诗。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深深沉浸于母爱的无边和伟大,不仅理解了诗意,感悟了情感,还落实了言语训练,保障语言训练的实效。

四、把握细节,营造言语实践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课是学生的言语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从而学会运用,最终获得语文能力。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可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契机。

如在教学老舍的《草原》一课,文章不仅语言美,风景美,人更美,深深吸引了读者。然而在孩子的眼中,他们更多的会关注文本的好词佳句,而忽略文中几个短句的作用,而这几个短句恰恰是言语训练的点,因为他们在标点的渲染下很能表达作者的心情。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来,如:河!这一个短句,品一品,揣摩标点读一读,不难体会作者在一片碧绿后见到河的惊喜。再如:快了,快到了!则作者希望到达目的地的迫切和喜悦心情溢于言表。而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通过反复朗读,学生的感悟则离文本的中心越来越近,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也深深印在学生心里。这样的句式,这样的表达方式,同样简略有力地体现情感,值得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学会积累和运用。

回归作文教学的本真 篇6

作者:李开拓,李江燕

纵观几十年来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历程和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作文教学功利化、模式化、套路化,严重偏离作文要义及学生成长规律和说写能力形成规律,作文教学改革欲进不前。作文教学改革,无非是理念与方法的革新。我们的探究,应从正确认识作文及作文教学的本质、目的、原则和规律入手,然后反观教学现状,查找问题,寻求创新突破口。

说话和写作都是人类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表情达意”的工具,都是言为心声的产物,所以,说和写,只是形式上有声和无声的区别,应同属“作文”范畴。作文教学,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也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二者不可截然分开,且应同步训练。

基础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目的是经过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让孩子逐渐知道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作文,什么是好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同时,借助作文教学,使孩子掌握交际交往和继续学习的语文工具;使孩子学会观察和思考,积累思想和情感,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品质,而不是为了培养写作天才和小作家,更不是教会孩子如何成就高分满分作文而没有真正的语文能力。孩子说写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循序渐进,贴近生活,符合孩子的现有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需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和说写能力培养的规律,更要辅以阅读和思维开发等,进行综合训练,实现思维开发与说、写训练同步;思维开发与阅读理解、积累情感与思想、学习写作技巧同步;巩固、丰富语文基础知识与说写能力提高同步;作文与做人、教书与育人同步;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文学性并重。违背规律,将葬送教育,毁掉孩子。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针对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呈现出来的种种弊端,在借鉴前人和广大同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思考以及中小学作文教学(业余辅导)的实践经验,设计了一套“自然说写”作文法。在这里,将其相关概念和基本理念提出来,以求教方家。

一、“自然说写”的定义

所谓“自然说写”,就是自然捕捉视听,自然产生联想、想象和感悟,受表达欲望的驱使,或依据一定的目的,自然、流畅、清晰、准确、生动地表达和抒发内心思想和情感。以培养和提高孩子“自然说写”能力为目的的说写训练法,就是“自然说写”作文法。这种训练法强调说写同步训练。

“说”和“写”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的思维应该是一种自觉行为。说写都是我们思维的一种外现形式,想到什么就说写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写,那么,它就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说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就是在这不断的自然、自觉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完成的。

二、关于“自然”

1.说写行为自然

在平时,通过训练,要让孩子在能够自然捕捉视听,自然展开联想与想象,自然产生感悟,(基于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自然生发说写欲望,自然表情达意。也就是自觉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自然产生“我想写(说)”的冲动,并在这种冲动的作用下自然去表达;在有意说写或目的说写情况下,孩子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一定的目的,自然得体、准确精当地去表达。

2.说写内容的自然

指训练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着眼现实,孩子说写才有“生活”,说写熟悉的人、事、物、象,孩子才会有感受、有认识,才会觉得有意义、有兴趣。根据现实的某种需要或自己的内心意愿,即“我想写(说)”,如实地反映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反映真实的生活和生活的真实,说出自然真实的我,写出自然个性的我,即“写(说)我想”。基于现实,孩子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拓宽思维,走向深刻。这样,才能收到培养和提高说写能力的训练效果。

自然是真实,真实的就是自然的。教育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关于写作,叶圣陶曾说过:“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教育引导孩子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不仅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欲望,促进孩子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更在于它影响孩子的成长。“作文如做人”,做真人,才能有真文,做真文,才能做真人,这也正是作文教学的另一重要目的———育人。教会孩子说真话,才能使孩子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写作欲望,写自己想写的喜、怒、哀、乐,爱与憎,是与非等,这样,老师才能掌握孩子的心理,有效地实施教育,同时,通过说、写真话、实事,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自然说写”的教育功能之体现。

3.训练过程要自然

拔苗不能助长,那是摧残,因为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说、写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也有其“自然”规律。教师在指导说、写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个规律。

一是技巧不要先行。训练初期,不要强调技巧。在说写过程中,孩子自然对写作方法有所感悟,这种感悟来得自然、真实。加之老师“润物细无声”的适时、适度地点拨,结合具体的文本,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就掌握了。注意,点拨一定不要“煞有介事”。

二是说写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说写素材自然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和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评判孩子的作文。孩童的话语,孩子的童真、童趣,孩子的奇思异想,孩子可笑的认识??恰是孩子所独有的,也正是孩子表达欲望的促发因素和主要内容,万万不可随意否定、斥责,应鼓励才是。说写内容要切近生活,自然地由己及他,由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熟到生、由实到虚??

三是符合孩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不要刻意追求主题深刻,孩子的认识到位了,自然会反映出深刻主题,不断地说、写,孩子自然知道如何去表现主题,反之,不合实际地过高要求,只能为孩子的说、写设置障碍,该做的是如何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认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更要忌讳主题先行,甚至淡化主题,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主

题,一切都是随机的、自然的。他们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同小孩子学步,只要走,往哪走,怎么走,走得成不成样子,都不重要。说写既是工具,又是提高运用这个工具能力的途径和手段,只要孩子坚持说写,他的说写能力自然会由无到有,由低到高;主题自然会由分散到集中,由肤浅到深刻;涉猎范围自然由窄到宽,由现实到未来;技巧自然由糙到精,由生疏到熟练,由刻意追求完美终不妥到无意雕琢而尽美善。

说写训练必须遵循这些原则或规律,否则,就会走弯路或死路,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明证。遵循规律即是自然,自然方能健康发展,万事万物皆一理。自然说写即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说写能力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顺利而愉快地度过说写关。

4.说写评价要自然

评价是为了让师生了解学生某阶段说写能力达到的程度,不是终极评价。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应该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无论是老师训练过程中的评价,还是考试这种阶段性的总体评价,都要本着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保护孩子的自然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的评价才是正确的,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因为,学校教育不是终极教育,学校的说写训练也不是在培养作家、文学评论家,让孩子一直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说写的训练中去,就是学校教育的成功。

自然是习惯,自然是主动,自然是乐趣,自然是真实,自然是符合规律,自然是无意雕琢而尽善,有意雕琢而无痕。自然生发于自觉、奠基于积累、服务于需要。

三、关于“说写”

1.无意说写

生活中,不是所有的说写行为都是有准备的,除了因工作等特殊需要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准备说写材料外,可以说多数情况下都是无意的、随意的、自由的说写,如打招呼、网络聊天、即兴演说、现场主持或答问等。又比如因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读书有感等而自然抒发感受,传递情感。孩子正是在这些无意说写过程中逐渐培养并提高了说写能力的。在说写训练的初级或中级阶段,指导教师应该多安排一些这样的说写训练内容,多制造这样的训练机会,对孩子进行随机无意说写训练,以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自觉强化说写训练。

2.有意说写

是指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而发生的说写行为。这种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多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或训练的高级阶段进行。考试时的说写、文学创作和生活、工作中带有一定目的说写多属于这种有意说写。有意说写行为既是应用,也是训练。

3.从自然说写到说写自然

综上,“自然说写”,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即自然说写和说写自然。前者重在“自然”,后者重在“说写”;前者侧重训练,后者侧重应用;前者是基础和过程,后者是提高和效果;

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自然说写,是无意的自由说写。看到什么说写什么,想到什么说写什么,也就是自然捕捉视听,自然表情达意。基本特点是:感官刺激———产生表达欲望———自然表达,或者是见闻和感受———我想说写———说我想说,写我想写。这种说写多数是出于个人的表达欲望。

说写自然,即有意的目的说写。在无意的自然说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或要求,在内容、形式和思维框架上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说写。在表达上做到流畅自然、雕琢而无痕。这种说写,除了出于个人的表达欲望而说写,也包括命题式说写等强制性说写。

在无意自然说写阶段,首先要解决孩子的说写兴趣问题和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问题,进而解决语词的积累和运用,表达方法、技巧的触摸和尝试(包括句式和修辞手法的选择、标点及语气的正确使用、形象生动表达等)、思想和情感的积累,思维的广度、深度开发问题、听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养成等。

有意目的说写,在无意自然说写的基础上,主要是解决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认识问题和表达情感的深度,表现手法的恰到好处与独具匠心,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撰写文学赏析与评论性文章等。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说写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在说写训练过程中成长、成才、成人。

四、关于“说写同步”

“自然说写”作文法采取说写同步训练的理念和模式。所谓说写同步,是指说、写训练密切结合,以说带(代)写,先说后写,课上说,课后写,说写内容相同,说什么就写什么。课上的说,意在理清思路、开发思维、实验语词、锤炼语句、仿用修辞、学习表达技巧、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课后的写,是对课上的说的进一步整理、加工和提高。由于课后的加工整理,书面作文在各个方面都比口头作文完善得多,进而,为以后说得更好打下了基础。这样,课上与课后、说与写一脉相承,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自然说写”虽然强调说写同步,其核心是训练说写培养说写能力,但说写训练离不开思维开发和听、读训练。“自然说写”训练法实际上是“听”、“说”、“读”、“写”、“思”五位一体的综合训练。就身边的一件小事或某一现象、书籍中的小哲理故事或是一条新闻等引发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认识等;读完一则材料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发表感想;针对某一观点展开辩论等等,这就是“说”。

“说”的过程实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说”的形式包括,课前的自由谈。如“课前3分钟演说”,说说自己一周来的见闻和感受及课上的陈述、讨论和争辩,课后的自我训练,要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去训练。“说”,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促进思维的活跃和深入;“写”,以“说”为基础,是“说”的书面形式,但不是“说”的简单翻版,是对“说”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说”的能力的再提高。

“写”,既是对思维的结果固化和完善,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说写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或手段,首先得有“情”可表,有“意”可达,而这“情”和“意”主要来自孩子的 生活,来源于孩子平时对生活的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观察是广义“观察”,包括看、听、读等。

看和听属于直接观察,而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通过间接经验得来的,也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得来的。所以,孩子在积累“情”和“意”的时候,要博览群书。作文教学不仅是交给孩子写作知识、技巧,更主要的是培养、积累孩子的“意”和“情”,即通过说写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积累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写训练将无法深入进行,说写能力也不会提高到什么程度。同时,脑中空空,孩子也不会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等到需要运用这一手段来表情达意的时候,孩子会无从开口、无从下笔的。所以,在指导学生说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多读书,有效地读书。通过大量的阅读,引导孩子广泛而深刻地关注社会,感受生活,反映生活,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生主动,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觉、自由地去说、写听到的、见到的、想到的、感兴趣的、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对说写的价值和意义有所体会,才会对作文感兴趣,在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知识水平和说写能力自然随之提高。

说写和思维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思维是说写的先导,想不到,就说不出写不来。同时,说写的同时无不伴随着思维,谁也无法做到嘴里正说着一件事,可大脑却想着另一件事。说写的内容除了感官直接获得的信息,更多的是内心的感受。听、看、读不是一个简单的录制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思考的复杂过程。所以,要想说写有深度、有广度、有力、有效,思维必须敏捷、开阔。说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开发孩子的思维,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会为孩子的创新提供了可能,进而促进说写能力的飞跃提高。

五、结语

回归教育本真 打造生命课堂 篇7

在逆境中求突破

追溯我校的课改背景, 那是为改变现状, 冷静分析后的一种果敢尝试。2007年, 我校未进行课改之前, 在校生不足500人, 教学现状令人忧虑:课上, 教师满堂灌, 部分学生满堂睡。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老师虽然很敬业, 但那种“精英式”的教育, 在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 也只培养了几个优生, 且部分“高分低能”。课下, 觉已睡足的学生十分活跃。教学楼内上窜下跳, 打闹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搞帮派, 打仗斗殴现象时有发生。片刀、镐把常隐匿于学校树墙草坪之中;学生素质低下, 不懂礼仪, 不骂人不说话。教师找不到一点职业幸福感, 不少老师私下议论:“咱们利民二中让利民一中吞并, 那是早晚的事。”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是我们的生源真的太差, 还是我们的老师责任心不强;是我的管理不到位, 还是我们的方法不科学……我日思夜想。偶然听到“咱们老师太能唠叨了, 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感受……”的抱怨声, 打开了我的心结。传统的教育让我们的教师一直把学生看做是吸收知识的容器、应付考试的机器, 课堂教学“满堂灌”“疲劳战术”“题海战术”, 不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不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果是出力不讨好, 费时又低效。教师给与的压力越大, 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强。厌学、弃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深刻反思, 我们意识到学生没有错, 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有问题, 是我们陈旧的教学方法有弊端。因此, 我决定把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改变学校现状的突破口。就这样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探索中求成长

几年来, 我们在借鉴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课改经验的基础上, 在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探索中, 走出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课改之路, 构建了“352课堂教学模式”。其内涵为:“3”是指课堂教学遵循的三个原则。“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全员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提纲主引,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问题主线, 活动主轴”的教学策略;“自主课、展示课、反馈课”三种课型。“5”是指学习流程的5个基本步骤。即下发提纲, 自主学习;对学群学, 解惑生疑;组组互动, 讨论释疑;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巩固训练, 拓展延伸。“2”是指两项反馈提高:学生梳理学习过程, 构建知识网络;教师教学反思, 生成教学智慧。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先学后教为方向, 以“导学提纲”为载体,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 课堂教学体现“10+35”的时间分配原则。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模式。充分达到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效果好起来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是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我们采取了4个策略:

“堵”的策略:“堵住讲授时间”。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 教师讲的多了, 学生自然说的就少了。我校课改初期, 采取“10+35”的时间分配原则。即一节课中, 教师的讲授不超过10分钟, 学生的活动不少于35分钟。这样就逼迫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逼迫着教师向多元化、策略性的指导转变;“堵住教学质量下滑”。在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 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尺子, 就是教学成绩的高低。因此, 课改初期就必须做到教学质量不能下滑, 要有所提高。否则, 课改就会陷入众矢之的, 举步维艰。为此, 我们所有领导天天跟踪课堂驾驭能力差的教师, 确保其课堂有效开展,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事实证明, 课改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管”的策略:课改最大的难题, 就是转变教师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思想已根深蒂固, 传统的以“成绩论英雄”的育人观念已深入人心, 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驾轻就熟。“改”虽不容易, 但不改绝对不行。课改成在教师, 败在校长。校长必须要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执行力。为彻底改变教师的理念, 我们建立了3个机制。一是静态管理机制,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办法来约束和规范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二是监督检查机制。以副校长为主、中层干部为骨干力量的检查小组, 及时、公正地督查教师课改的实施情况。三是量化评比机制。一周一结, 一月一评, 一学期一奖惩。课改在严管中得到了深化。

“促”的策略:就是面向全体, 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一是注重培训, 我们构建了文本教材、案例教材、声像教材三模块的培训材料, 每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 我们教师实现了对新课程的理念、行动策略从陌生到熟知, 从熟知到灵活运用的提升过程。二是强化岗位练兵, 每周一次教学反思, 每月一项练兵活动, 每学期一次学科知识考试、一次课堂教学比武, 每学年一次理论知识考试、一次课标考试等, “以考促学”“以学促变”。三是个别关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有的教师必然转化得慢些, 我们就跟踪指导, 甚至下班后小聚, 情感上沟通。我们最多的时候对一个教师的课跟踪一个月, 使其转变巨大。曾有教师坦言:“校长那么忙, 还一次次地跟我进课堂, 帮我找原因, 研究策略, 如果我再不提高, 我对不起校长啊!”

“研”的策略:改革就是走新路, 每一位教师都是课改的践行者, 对于课改最有发言权, 往往有着领导们意想不到的智慧。我校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的智慧, 为他们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双周教研组循环研讨。各组教师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化解了教师在课堂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集中起来有:导学提纲设计的目标过大及板块的调整;小组如何划分, 小组长如何培训, 小组如何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学习时如何使用双色笔;部分学生黑板展示, 其余学生做什么;学生自主不到位;教师担心课时不够用;复习课如何使用导学提纲;教师何时追问、点拨;三块黑板和多媒体如何整合……我们做到了“发现问题, 不回避问题”, “疑惑一点, 研究一点;成功一点, 积累一点, 推广到面”。

在改革中见成效

我校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 催生出一流的教育思想, 激励出优秀的师资队伍, 历练出空前的进取精神, 打造出优质的教育质量。

课改培育了一批灵慧创新、品学端正的上进学生。前来考察学习的教育同人, 经常有这样的共识:“你们的学生有礼貌、热情、聪明、自信, 这里的孩子真可爱!”现在, 所有的学生都能阳光自信地走上讲台, 交流个人的意见, 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有了自信心, 个性得到张扬, 自身价值得到肯定, 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他们也由原来的“讨厌上课, 盼望下课”到现在的“渴望上课, 不愿下课”。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快乐, 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2009届毕业生刘洋同学, 曾在哈师大附中文科班考取了学年第一名;2010届毕业生徐红同学, 在哈三中考取班级第一名;2011届毕业生李莹同学, 在哈三中南岗校区始终名列前茅。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实属不易。我校培养学生“高分高能, 低分也要高能”的目标正在实现。

课改打造了一支博学善为、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师每天都是快乐的, 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教育者的朝气, 他们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同时, 课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原本连区内赛课都不敢参加的教师团队, 如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论都得到提升。2010年全区学科知识测试, 我校教师平均成绩第一。市区“烛光杯”“探索杯”等教学大赛, 有多名教师荣获一等奖。9名教师申报市级骨干教师, 8人考试通过, 通过率全市最高。市岗位练兵展示, 语文组团队荣获一等奖。学校还有多名教师送教讲学, 有多名教师的课备受领导好评, “利民二中老师的课能达到让学生应知尽知的程度”, 市教研院领导如是说。我本人也被评为省优秀教师, 哈尔滨市教育家式校长。课改为我校教师快速成长搭建了平台。

课改打造了一个成绩卓著、响有盛誉的农村学校。5年的时间, 我校规模逐步扩大, 在校生达到1 714人。办学水平日益提升, 学校先后荣获省级地方课程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 市德育工作、中小学体育教育先进单位;区级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标兵单位等四十余项殊荣。办学声誉显著提高, 学校先后得到了多家媒体和报刊杂志的关注和报道。近两年, 前来考察学习的学校几十所, 教师千余人。课改经验辐射区内外的多所学校。

回归本真课堂 增强教学实效 篇8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基础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三个方面。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做一个理念先进,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师。

1.参加培训

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将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就行,而是要在学习理论和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参加培训的方式很多,可以是自学,如到图书馆学习理论文章; 也可以集中参加培训,如听专家讲座,或相互进行讨论交流,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相互教研

教师应尽可能地参加多样化的学习与教研活动,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走教师教育的个性化之路。比如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赛课会课、课题研讨等教科研活动,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研课、要坚持写教后记等多种方式的教研活动。

3.加强练习

一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反复、深入的学习、研究与实践, 认识规律, 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练习解题,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出色的解题能力。要结合教材特点去研究习题、试题。要通过大量的解题练习,熟练掌握所教学段习题的类型及难易度,其次要会出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编制试题。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前提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好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

1.沟通交流

首先沟通方式要平等,我们在与学生谈话时,不必总摆出一副长者训导晚辈的架势来,语言不妨随意些,这样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强迫学生;最后,老师如果有错要敢于向学生承认,这不但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反而更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可近。

2.尊重理解

新课程提出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要建立这一关系,首先应做到互相尊重,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才会变成真正的合作伙伴。例如平时在校园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他们往往会亲切地叫一声:“老师好!”而此时有的教师会习惯性地看上一眼,漠然地点点头;也有的会随口应付道:“你好”;还有的连看都不看一眼,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其实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例如,做广播操时教师要求学生两手摆动,昂首挺胸,而自己却两手插于口袋,懒懒散散,嘴里还不停地提醒学生要“抬头挺胸”;平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常常会要求学生将字写工整,而他们自己留在学生作业本上的“批语”往往是龙飞凤舞。

3.信任激励

从心理学观点看,对学生的信任激励,能使学生排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一个学生只有感到心理安全,才有可能达到心理自由和心理满足,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宽容、认同和信任去接纳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微小的闪光之处,我们就能挖掘出更大的宝藏。信任、激励和赞赏永远是学生进步的梯子,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在最佳的自我表现中,实现他的自我价值。

三、精心独到的设计教学——关键

课堂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课堂的高效。教师要力求使自己设计的内容、选择的材料、难易程度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

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重点

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进行规划,首先拿出5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什么,然后用10分钟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0分钟如何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上课时也会有不少出乎预料的变化,且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课前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和确定了。因为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教案中很难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很好的预先设计,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地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

当然,在学生首先讲透了各自的理解之后,教师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希望得到学生们的评价、理解和支持。而且,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和经验阅历,在学生交流探究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使整个研讨过程发生了令人兴奋的喜剧性变化。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和进一步质疑,这说明了学生的理解在进一步深化。

针对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缺乏的现实,要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互动生成的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差异,态度和情感,课堂表现中发现有价值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要在如何使用好教材方面下功夫,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发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

上一篇:目的论翻译电影名例子下一篇:开展城“我参与、我动手,我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做贡献”主题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