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

2024-09-27

本真语文(精选10篇)

本真语文 篇1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罗湖体育馆参会感想

2012年12月,我和学校几位老师一起到罗湖体育馆参加华南六省“名师大课堂”暨全国第八届小语大赛特等奖、著名大师精品课例评析会。时间很紧,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像是救火似的,但是,收获很大、很多。其一是见到了许多我心目中仰慕已久的大师,如崔峦、高林生、于永正、王崧舟、盛新凤等。特别是有幸与于永正老先生共进早餐,还与他握手、请他签名,可惜没有合影。呵呵,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追星族似的。其二就是能听到这么多让人心动、让人折服的好课,确实是一种幸福。所以我重点谈谈自己的听课后的几点感受。

1、落实语文双基是语文的根本。

在这次的课堂上,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双基的落实。无论是名家还是新秀,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字词、朗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低年级的课中表现更为明显。如《数星星的孩子》《石榴》;高年级的课堂同样也十分重视,如《狼牙山五壮士》开头就是听写词语,既是考察学生熟记字词,同时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所以高林生老师在评课中就指出,语文课堂一定要落实好基础目标:识、写、读、背。崔峦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提高自身素质是最大的技巧。

在这二十多节课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高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细细想来,真正的技巧看似容易,自己照葫芦画瓢却很难,究其原因还是自身素质与他们相比有很大的欠缺。王崧舟老实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就像是武侠小说的“人即是刀”“手中无刀、心中有刀”之类的话,这些也都是息息相通的。王老师的《普罗米修斯》一课算是第二重境界。他总是能把学生带进自己创设的那种氛围里,但不是靠现在的多媒体,而是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和引导,也就是他在演讲中说的有一种无形的“气场”。这气场无形,不仅深深的吸引感染了孩子们,场内听课的老师也被深深的感染。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让语文如此美丽》的演讲中说:“诗意语文在不朽的文字当中《我的母亲》三处‘我的母亲’;要营造气场,注意诗意的辐射和融化(长相思中的‘身’和‘心’);语文课堂要抵达心灵,滋养学生的诗意生命《江雪》中的‘钓’;语文课堂要超越风格,诗意即本色,教师要上适合自己的课,要按美的规律上课。”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魅力就是他自己本身,他就像一个指挥家,就像一个引路人。

3、有效的教学策略。

可以说这次的所有课堂都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每一个策略后面都会有一个教学理念的支撑。不然,无论多么精巧也不过是花拳绣腿的无用功。我现在就呈现几个经典案例。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对比品读片段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对比1:“有什么错?”换成“没有错” 对比2去掉“决”和“更” 对比3:把“承认错误”和“归还火种”调换顺序。

这三处对比是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普罗米修斯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

于永正《给予树》写信练习

黑板上板书了“并不宽裕、如愿以偿、一百美元、五个、二十美元”

分三个小组进行写话练习。第一组写“金吉娅,你家里并不宽裕……”的句式,要求用上“一百美元、五个、二十美元”;第二组写“金吉娅,你才八岁……”的句式,要求用上“如愿以偿”,第三组写“金吉娅,你的礼物让我……”的句式,可以随便用。

这个练习,既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在学习使用好词好句。我们的教学也可以多多采用。

许嫣娜《大海那边》

角色扮演是本课最大的特色。学生和老师都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螃蟹,咔嚓咔嚓地做操,噗噜噗噜地吹泡泡,学生在童话世界里有滋有味地朗读,绘声绘色地表演,教室成了一个童话世界。在这个童趣盎然的课堂里,老师自身俨然就是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亲切的语调、夸张的表情,实在让人折服。这是我听到的最有趣的低年级的课,也是我可欣赏却无法实践的课堂,只能仰望之了。

苏兰《看戏》

让我敬佩的是苏兰老师本人的经历。讲台上精神抖擞、笑容可掬的一个人居然是身患绝症已经动过两次手术的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她居然一口气上了70 分钟。想到这点,同时看到她的备课网页上密密麻麻的课堂资料,这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啊,我当时就不禁眼眶湿润。她的课堂和我们大陆的课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生活中的语文,而我们的孩子更多是课本上的语文。我们的孩子在接受礼物时不知道说谢谢,不知道应该双手接过去,不知道应该点头或者起立。我们的孩子不知道梅兰芳,不知道陈凯歌,不知道如何区分海报的宣传重点。苏兰老师最后说:“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学的知识将来是否有用,但是你不去学习,将来想用也没得用,那时你就会发现现在的学习有多么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张祖庆《狼牙山五壮士》对比教学法

开头就听写了两组词语,分别是描写壮士和敌人的词语,然后分成两列,让学生认识了褒义词和贬义词。接着对比度了英雄和敌人的句子,进行探讨,能不能把写敌人的句子去掉,能不能把写英雄的句子去掉。这是写作方法和写作目的的训练,很有成效也很必要。最后对教材该不该把幸存的两位壮士交代一下,把日本军官向壮士跳崖处敬礼也写进教材进行探讨。这不仅涉及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涉及到了编者的意图,很具有挑战性,前瞻性。

张龙《最后一头战象》

训练学生抓住主要情节来列标题,概括主要内容很扎实,值得学习。刚开始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不够精炼就是不够完整,因此,老师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抓主要情节,最后学会了归纳主要内容,老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学习这种方法。只是做课痕迹太重。

本真语文 篇2

一.崇尚简约的生态课堂观

针对当下语文课“去语文化”的现象, 我把着力点一开始就放在语文效率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上, 先后撰写了《激发学习诱因,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精练巧练,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等论文, 对克服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等弊病, 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些专家看后说, 一个农村初中的青年教师能对课堂教学中的本质问题作深层思考, 而且“观点新颖, 见解独到”, 实属可贵。

新课改后,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时讨论风盛行,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 (讲解、讲析) 法, 被认为是陈旧的教学方法, 有悖于新课改精神, 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我根据教学实际, 撰写了《正本清源摆正位置——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讲”的再认识》一文, 对“要不要‘讲’、‘讲’什么、怎样‘讲’”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我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的需要, 但是因噎废食, 完全舍弃, 也是不现实的。”着力阐释了“要把握好‘讲’, 必须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三个关系, 即讲与问的关系、讲与读的关系和讲与练的关系”的道理, 从而厘清了“讲”等于“守旧”的错误认识, 还“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我强调:“对课文的重点、难点, 必须讲;提问不能答, 启而不能发, 还须讲;讨论小结, 自学归纳, 也要讲……可以说讲解、讲析不仅应当, 而且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关键是讲多少、讲多深, 哪里需要略讲, 哪里需要畅讲、详讲、讲透。但是, 并不是一讲了之。”

在课堂教学中, 我坚持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 或默读或朗读或范读或齐读不一而足。课文不仅需要读, 而且要反复读, 要“仔仔细细地读”, 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读, 在读中自能解决问题, 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学习语言。

我努力改变课堂结构, 变课堂以教师“讲”为主的“讲堂”为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 做到教师的导读、导思、导练的“三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思、自练的“三自”有机渗透。优化课堂结构, 做到优化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氛围。

我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变教师“一言堂”“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 更为“教师、学生、文本 (作者) ”的多向立体化交流, 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课堂提问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手段简便的简约生态课堂, 从而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 让语文真正姓“语”名“文”。“实而不死, 活而不乱;动静相生, 张弛有度”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心律。“实”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夯实, 追求方法的多样性、活动的丰富性, 不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不使课堂一潭死水;“活”在思维的活跃, 有对话有争辩, 有思想的交流, 有智慧的碰撞, 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荣, 不满足思想碎片的飘洒, 摒弃浮躁与肤浅。课堂的动, 是一种灵动与激活, 静是一种静思、静悟, 静静地放飞想象与联想的翅膀, 享受那份宁静中的厚重。课堂里应该有思考的紧张, 还应有交流的宽松;应有会心的微笑, 也应有幽默的开怀。

二.咀嚼经典的朴素阅读观

我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初中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文本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选择适合于初中学生特点的文本, 对阅读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过对初中学生阅读现状和文本结构的分析, 提出了初中生阅读文本选择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即自主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经典性原则。我组织和主持了《初中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的课题研究, 探究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文本选择方式: (1) 班级共同订阅 (报纸、期刊) ; (2) 教师推荐书目, 家长与学生购买, 或学习小组协作选购; (3) 学生自主到书城 (店) 选购, 自主到学校图书馆借阅, 自主到网上搜索; (4) 学习小组确定书目, 分工选购, 资源共享; (5) 学生和家长自定书目, 共同选购。建构了初中阅读文本选择与重建的操作模式:

模式一:

模式二:

我关注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不是完全否定现有教材的作用, 不是完全否定教材文本阅读功能, 恰恰相反, 而是在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作用基础上的文本选择。我认为基于语文的活动是阅读文本选择和重建的依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唤醒学生阅读兴趣, 实现有效阅读的途径。我始终强调阅读活动中教师必须发挥引导、示范、点拨作用。我先后开展了“百年巴金”和“纪念巴金”等专题讲座、“曹文轩纯美系列作品研讨”等主题活动;每堂语文课前开展“今天我讲诗”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感受到文本选择多样化的乐趣, 形成能力, 养成阅读习惯和自主选择文本的习惯。

我特别强调经典的阅读。加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亲近大师, 亲近经典, 让经典浸染学生的心灵, 让经典丰富学生的精神。

我认为当下的阅读过度强调自主性, 弱化了教师的引导性;过度强调多元性, 泛化了文本特定的指向性;过度强调拓展性, 淡化了文本语言的丰富性的弊端。我在实践中努力“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 读出思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韵味”。我们需要新理念, 但我们不能完全丢掉我们母语教学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民族化的经典, 要在反思中调整, 走出误区, 寻求一条适合语文特点的新路。

三.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观

关于作文教学, 我认为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 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过程。没有融入真情、没有融入智慧, 这样作文注定是贫乏的。我注重引导学生打开尘封的记忆, 整理自己的生活, 整理心中的难忘瞬间, 与父母、老师一起生活中的, 与同学、朋友相处中的, 还可以与陌生人之间的故事, 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其实地上看似粗糙的小石子, 只要你用心拣起, 一定能擦出火花。

生活、观察、感悟, 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词。我努力让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 去观察, 去体验, 去感悟。“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细节, 如果你注意观察并有独特的发现, 感悟并注入真情实感, 你的文章也会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 其实“深刻而充实、丰富而动人有时是可以蕴涵在简单、朴素之中的”。

我主张作文教学首先制定好整体规划, 建立一定的教学序列。我重视作文“格”的训练, 我构建了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序列:第一年, “入格”, 第二年, 出“格”, 让学生作文跳出“规范”, 放胆写作, 走向自由, 突出个性,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 关注心灵体验。第三年, 升“格”, 在对作文的材料、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训练基础上, 提升达到一种新的高度, 使学生作文达到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的境界。

我重视作文教学中坚持扎实有效的指导。写日记有教师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小作文”训练, 但我更注重通过日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注生活, 主动观察生活, 自觉反思生活的习惯, 较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使学生的作文有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活水。课前“话题式口头作文”, 提前一天给学生一个话题 (命题) , 第二天上课口头作文, 或叙事, 讲眼中所见;或议论, 谈心中所想,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表达的感染力, 提高了思维的敏捷度和限时作文能力。

下水写作, 是对学生习作的一种引领和示范,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作, 展示自己的文章, 和学生平等交流。有效的评改需要师生共同参与, 扎实推进。我不断强化学生批阅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从题旨、材料、结构、语言等角度评判作文的优劣的方法, 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效仿的“范式”, 让学生学会写批注, 写总评, 有小组的评改交流, 有班级的佳作评改推介, 还有教师的精批精评示范, 加之教师的重点面批。

崇尚简约语文 回归语文本真 篇3

一,崇尚简约的生态课堂观

针对当下语文课“去语文化”的现象,我把着力点一开始就放在语文效率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上,先后撰写了《激发学习诱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精练巧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等论文,对克服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等弊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些专家看后说,一个农村初中的青年教师能对课堂教学中的本质问题作深层思考,而且“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实属可贵。

新课改后,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时讨论风盛行,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讲解、讲析)法,被认为是陈旧的教学方法,有悖于新课改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我根据教学实际,撰写了《正本清源摆正位置——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讲”的再认识》一文,对“要不要‘讲、‘讲什么、怎样‘讲”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我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的需要,但是因噎废食,完全舍弃,也是不现实的。”着力阐释了“要把握好‘讲,必须正确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三个关系,即讲与问的关系、讲与读的关系和讲与练的关系”的道理,从而厘清了“讲”等于“守旧”的错误认识,还“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我强调:“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必须讲;提问不能答,启而不能发,还须讲;讨论小结,自学归纳,也要讲……可以说讲解、讲析不仅应当。而且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关键是讲多少、讲多深,哪里需要略讲,哪里需要畅讲、详讲、讲透。但是,并不是一讲了之。”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或默读或朗读或范读或齐读不一而足。课文不仅需要读,而且要反复读,要“仔仔细细地读”,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读。在读中自能解决问题,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学习语言。

我努力改变课堂结构,变课堂以教师“讲”为主的“讲堂”为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做到教师的导读、导思、导练的“三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思、自练的“三自”有机渗透。优化课堂结构,做到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氛围。

我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变教师“一言堂”“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更为“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的多向立体化交流,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课堂提问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手段简便的简约生态课堂,从而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让语文真正姓“语”名“文”。“实而不死,活而不乱;动静相生。张弛有度”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心律。“实”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夯实,追求方法的多样性、活动的丰富性,不使学生的思维僵化,不使课堂一潭死水;“活”在思维的活跃,有对话有争辩,有思想的交流,有智慧的碰撞,不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荣,不满足思想碎片的飘洒,摒弃浮躁与肤浅。课堂的动,是一种灵动与激活,静是一种静思、静悟,静静地放飞想象与联想的翅膀,享受那份宁静中的厚重。课堂里应该有思考的紧张,还应有交流的宽松;应有会心的微笑。也应有幽默的开怀。

二,咀嚼经典的朴素阅读观

我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初中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文本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选择适合于初中学生特点的文本,对阅读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过对初中学生阅读现状和文本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初中生阅读文本选择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即自主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经典性原则。我组织和主持了《初中生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的课题研究,探究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文本选择方式:(1)班级共同订阅(报纸、期刊);(2)教师推荐书目,家长与学生购买。或学习小组协作选购;(3)学生自主到书城(店)选购,自主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自主到网上搜索;(4)学习小组确定书目,分工选购,资源共享;(5)学生和家长自定书目,共同选购。建构了初中阅读文本选择与重建的操作模式:

模式一:

师(推荐、评点)

把握课内→链接课外→小组交流→集体分享→建立班级文本库

生(自选、自评)

(文本资源)

模式二:

家长参与

家长和学生一起分享→班集体(学习小组)分享→建立家庭图书库学生自主选择。

我关注阅读文本的选择与重建不是完全否定现有教材的作用,不是完全否定教材文本阅读功能,恰恰相反,而是在充分发挥教材文本作用基础上的文本选择。我认为基于语文的活动是阅读文本选择和重建的依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唤醒学生阅读兴趣,实现有效阅读的途径。我始终强调阅读活动中教师必须发挥引导、示范、点拨作用。我先后开展了“百年巴金”和“纪念巴金”等专题讲座、“曹文轩纯美系列作品研讨”等主题活动;每堂语文课前开展“今天我讲诗”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感受到文本选择多样化的乐趣,形成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和自主选择文本的习惯。

我特别强调经典的阅读。加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亲近大师,亲近经典,让经典浸染学生的心灵,让经典丰富学生的精神。

我认为当下的阅读过度强调自主性,弱化了教师的引导性;过度强调多元性,泛化了文本特定的指向性;过度强调拓展性,淡化了文本语言的丰富性的弊端。我在实践中努力“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我们需要新理念,但我们不能完全丢掉我们母语教学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民族化的经典,要在反思中调整,走出误区,寻求一条适合语文特点的新路。

三,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观

关于作文教学,我认为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过程。没有融入真情、没有融入智慧,这样作文注定是贫乏的。我注重引导学生打开尘封的记忆。整理自己的生活,整理心中的难忘瞬间,与父母、老师一起生活中的,与同学、朋友相处中的,还可以与陌生人之间的故事,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其实地上看似粗糙的小石子,只要你用心拣起,一定能擦出火花。

生活、观察、感悟,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词。我努力让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细节,如果你注意观察并有独特的发现,感悟并注入真情实感,你的文章也会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其实“深刻而充实、丰富而动人有时是可以蕴涵在简单、朴素之中的”。

我主张作文教学首先制定好整体规划,建立一定的教学序列。我重视作文“格”的训练,我构建了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序列:第一年,“人格”,第二年,出“格”,让学生作文跳出“规范”,放胆写作,走向自由,突出个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心灵体验。第三年。升“格”,在对作文的材料、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训练基础上,提升达到一种新的高度,使学生作文达到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的境界。我重视作文教学中坚持扎实有效的指导。写日记有教师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小作文”训练,但我更注重通过日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注生活,主动观察生活,自觉反思生活的习惯,较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的作文有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活水。课前“话题式口头作文”,提前一天给学生一个话题(命题),第二天上课口头作文,或叙事,讲眼中所见;或议论,谈心中所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表达的感染力,提高了思维的敏捷度和限时作文能力。

下水写作,是对学生习作的一种引领和示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坚持和学生一起写作,展示自己的文章,和学生平等交流。有效的评改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扎实推进。我不断强化学生批阅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从题旨、材料、结构、语言等角度评判作文的优劣的方法,同时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效仿的“范式”,让学生学会写批注,写总评,有小组的评改交流,有班级的佳作评改推介,还有教师的精批精评示范,加之教师的重点面批。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篇4

——多读书 多积累 多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听了吉春亚教师的讲授,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学“本、真、实、活”的理解。

一、多读书

课堂上,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老师让学生读书时,生怕学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经常提示这,提示那。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思考,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就急着让学生交流。少数几个学生起来读句子,谈感受。之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有时一节课能提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教师变着花样地问,学生察言观色地答。一节课就在问答中结束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又从何谈起?我们在引导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更要关注理解“如何运用语言”,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练习表达。教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让书陪伴学生一生。

二、多积累

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古诗词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中,我努力组织和指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学会积累,厚积薄发,说起话来就会脱口而出,口若悬河,作起文来,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三、多实践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语文综合性学习突破了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单元后,我让学生针对身边的环境展开调查。到实地去看一看,看看周边的环境如何;问一问,问问人们对身边的环境是否满意,若不满意,有什么好的建议。然后,把调查结果形式文字,再到班级汇报。交流讨论后,形成合理化的建议,并鼓励学生把建议邮寄到有关部门。

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活动,设计一些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今年,我们学校举办了读书节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了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篇5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师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开始有意识地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能够关注学生的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密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创设大的语文环境,这些都体现了课程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由于个别老师对“课标”解读的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上盲目追求形式,却不注重实效,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现象。

比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重要的是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对比的写法和我的情感变化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方法,如,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等写法的运用。课有的教师却用大量时间想一想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把学生感动得痛哭流涕,上成了思品课。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看风光片,不去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等等,这些都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本色。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我们提倡本真语文。

本真语文课,就是以人为本,它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成长规律,通过教师有深度的、注重读写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优化、创意设计,直达语言教学的本质内涵,以其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一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就叫“得意”,同时要带着学生揣摩体会这样情感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这叫“得言”,语文教学要言意兼得。积累词句、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学习写法都是语文的本真。也就是说,课堂上关注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本真语文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表现在课堂上应该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读写结合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要让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读通---感知文本;读懂---领悟内涵;会读---内化语言。

作为教师,要明确各年段教学的重点,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低年段:

1.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写好话。

2.识字、写字、学词学句重方法的学习与指导。

3.对阅读理解有帮助迁移运用的训练点。

4.字词、句式的理解与运用,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注重联

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子)

中年段:

1.以段为重点,逐步向篇章过渡,渗透篇章的写法。

2.重视从文本中发现、挖掘语言表达的现象来训练。

3.加强语言积累,促进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4.提升教师的课堂语言质量,为学生提高典范的语言。(例子)

高年段:

1.挖掘、提炼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学会取舍,一课一得。

2.加强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注重读写结合。

3.不断增强篇章意识,注重文本的整体性。

4.语文学习要“言”“意”兼得。

5.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6.在开放的语文活动中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阅读、习作的方法和能力。(例子)

总之,本真语文:通过语文学科育德人,突出语文学科之本体,达成会用的教学目标,符合年段的认知特点。

向本真语文教学迈进 篇6

林 本真语文是指语文这一学科的根本目的和真正的内涵。语文这一学科的根本目的是文化传承,强调语文思维的训练,要体现工具性。目前我们语文教学,就缺少真正的内涵,不少教师总是感到稀里糊涂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又该如何诠释“本真”的内在含义呢?

一、抓住词语体现本真语文

特级教师潘文彬执教《生命的林子》一课时,捕捉文中的“晨钟暮鼓、香客如流、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喧喧嚷嚷、高僧济济”六个词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效果甚好。第一步,让学生听写这六个词。在读词语时,潘老师强调每个词语只读一遍;校对订正后,引领学生从这六个词中感悟法门寺名气之大、能人之多,想成名在这里是很难的。第二步,借助“水深龙多”一词,从表面意义理解词语在文中所含的意蕴。第三步,教学临近尾声时,潘老师再次让学生读一读这六个词语,感悟玄奘的态度变化。

词语教学最忌讳轻描淡写,让学生似懂非懂。词语教学要结合语言本身的意境来解释词语的词面义、词中义、词境义和词外义等,且要让学生活学活用。潘老师的第一步教学,就是让学生听写词语,引领学生发现词语背后的丰富内涵;第二步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逐步领悟词语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这是本真语文教学所要追寻的境界;第三步,学生对词语不断地涵咏,感悟到了文本的思想内蕴,这与课文所传达的“生命需要竞争,竞争才会有进步”的价值取向相融合。而这种融合不是生硬的,不是指令性的,是教师引领学生不断巧妙地体会、思维的结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抓准文中的关键词,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意境中感悟词语,体会整个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情感内涵和价值观融为一体,使语文教学之根真正得到浸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并内化为语感,达到本真语文阅读所要求的境界。

二、尊重文本意义体现本真语文

由于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影响,学生对一些成语和人物的理解偏离了传统观念,这值得我们注意。如“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是个“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的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成了“聪明、机智、化险为夷”的楷模。对此,有些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大加赞扬这种理解方式,让学生误解了词语的原意,歪曲了它们本身的形象。还有些语文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采取“放羊式”教学,让学生用个体解读的结果来代替文本原本的意义,对文本的原本意义肆意歪曲,致使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不和谐的色彩。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陷入了混乱、无序状态。

学生个体有差异,他们对文本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作为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在多元理解基础上达成共识,通过师生、生生、生本多方面的对话,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既符合文本的本来意义,又具有独特性和个性。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传承了文化,而且培养、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实现本真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三、在练笔中体现本真语文

语文课堂理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现在不少的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是“满堂灌”“一言堂”,在课堂上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的主动性,也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是无法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的。

“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写”这个过程,学生才能够专心阅读、静心思考。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留下足够的阅读、思考、练笔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阅读教学过程中“写”的训练要做到“三有”。

一是有得写。阅读中要安排有“写”的内容,要有明确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从具体的某一个故事入手;可以写某篇课文的读后感,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让学生以身边的人事物为对象来写,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样的写,能够让的综合学生能力得以发展。

二是有法写。在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写作方法给予指导,一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等,逐步掌握一般的表达方法和规律;二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别人思考角度、思想内容的独到之处,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三是有情写。首先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写要适时;其次要让学生写真情实感,不能只是空话、套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当然,写的训练要适时、适度,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以真正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这样,语文课堂才会体现出它的本真性。

四、广泛阅读体现本真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性。要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教师就必须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把课本作为基础点,采取合理的多样的阅读方式,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和推荐合适的书籍,举办各种读书活动等,让学生们真正畅游书海,提高阅读能力。

回归语文阅读教学本真 篇7

新语文这种“泛语文化”的倾向很快引起了人们的警惕。王尚文先生强调“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钱梦龙老师则大声疾呼“语文教学,魂兮归来”,明确指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就像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总结发言时说的那样: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掏空。他还说:出现这种重人文轻语文、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老师们对“语文”性质的理解偏差。

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崔峦老师的话告诫我们,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立足工具,又要弘扬人文,既要得意,更要得言。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从而引领学生领悟人文内涵呢?

一、寻找文本语言“空白点”,独特解读教材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小说《祝福》鲁四老爷书房中有一副对联,下联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上联“品节详明德行坚定”作者没有明示,是鲁迅不知道吗?不可能。那作者为什么故意不写出来呢?这就是小说空白艺术的妙处,它不仅可以吸引读者去探究,又可以与鲁四老爷不通事理,毫无同情心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小说的反讽意味。

小说中还有两处经典空白:

1.当婆婆叫人把祥林嫂绑架去,“‘可恶!然而……’四叔说。”

2.当卫老婆子来折罪时,答应一定荐一个好的,四叔说:“可恶!”“然而……”

老师可让学生补充这两处空白。经过讨论,第一处可补“然而,她逃出来被抓去也是应该的”,第二处可补“然而能找一个像祥林嫂一样勤快、本分的佣工不容易呀”。第一处的空白表现了鲁四老爷认为婆婆有这个权利把她绑走,表现了他封建族权思想深入骨髓,是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第二处表现了鲁四老爷骂卫老婆子不是同情祥林嫂,而是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见他的自私和虚伪。学生阅读语言文字空白处,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些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

二、抓住文本语言“亮点”,感悟人文内涵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这些优美规范的文字可谓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

《听听那冷雨》是我所读过的音乐韵律性最强的一篇散文。余光中向来注重锤炼文字和语言,修辞手法运用灵活,文章辞采丰美,生动细腻。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叠字连绵,形貌、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既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又形成音韵的复沓、回环,使整篇文章笼罩在一种细致、柔和、灵动的气韵中,读起来有鲜明生动的节奏感。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描写,真切地勾画了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

三、寻找文本语言“撞击点”,激发思想火花

所谓“撞击点”就是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巧妙问题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1.在关键处加一些潜台词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我们在教学《论语》这一章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分别在子路()曰和子()曰的中间加一些词,揣摩子路和孔子的心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给出的答案中有子路(率尔)或(作色)曰,当孔子在表扬颜渊时,子路会想:统帅三军总是我最厉害了吧,老师您总会带我去吧。加上这两个词,子路的自信和不服跃然纸上。“率尔”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子路爽朗而又缺乏谦让的性格。

学生在子()曰中加上了“哂”,孔子一眼就看穿子路的小心眼,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子路轻率鲁莽的性格。“夫子何哂由也?”“其言不让”是真正的原因,子路的“不让”体现在哪里?孔子曾有过教导:“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也就是说,和长者打交道最容易犯三种错误:没该你说的时候你说了叫做急躁,该你说的时候你不说叫做隐匿,不看长者的脸色而率性直说叫做睁眼瞎。看来子路在这儿是犯了“躁”与“瞽”的错误,所以才被孔子“哂”了。

2.在师生共鸣处巧设问题,进行教师、学生、文本、作者这四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我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篇散文时,预设了这样几个问题:

(1)写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这一段,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有意思?

许多学生回答是“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这一句。

(2)接着我又问:黑女脸上是略施粉黛还是厚厚地盖了一层?

这一问题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许多同学赞成“黑女脸上一定是厚厚地盖了一层”,因为这样可以掩盖黝黑的皮肤,但我却认为是“略施粉黛”。此话一出又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我提醒学生关键要从文段的词句找出依据,接着我让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间或”“至多”和三个“又”,这些词(三种现象消失和出现时间很短)写出了天气不冷。既然天气不冷,那么清晨的霜一定很薄,这也正表现了江南冬景的“明朗”这一特征。这个教学环节就提醒了学生,我们在散文创作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来写景,我们的任何结论都不应该脱离文本,要紧扣文本进行赏析,得意不能忘言。

四、揣摩文句,领悟言外之意

作为教师,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细细品读,不要先看教参。那些最先映入你眼帘的、最打动你的词句,你一定不要放过它,这些词句往往也是最能打动学生的地方。然后根据你心灵上的印记,再看教参,再选取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基础功夫就是“咬文嚼字”,即课程目标中提出的“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具体语境的辨析,去领悟课文词句中的言外之声、文外之意。

《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去世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为什么?老师可以抓住“仍然”两字进行分析,这两字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人们心中女人要“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可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因文章比较长,就带领学生找出课文中含“忙”“方”字的例句,仔细咀嚼,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有些文句表面平实,其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比如:林黛玉见三姐妹时“忙起身迎上来见礼”;去见贾赦时,贾赦本人没有见她,只是托人回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王熙凤出场惹得大家都笑,黛玉虽然思念母亲,心里很伤心,但还是“忙陪笑见礼”。几个“忙”字,形象地表现了黛玉知书达礼,处事谨慎小心的性格。王熙凤一开始“用帕拭泪”,贾母教她休提前话,她“忙转悲为喜道”,一个“忙”字,露出了她的善于逢迎的嘴脸。黛玉刚见贾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一般人错过了拜见的时机,就不会再补了,但黛玉始终不会忘记这个礼节。当她拜见贾政,“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是“再四”而非“再三”,黛玉的知礼和谨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跃然纸上。

五、通盘把握,体会文章意味

“倾国宜通体,谁肯独赏眉”,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是“通体”的美,如果只是眉毛美丽,谁愿意去欣赏她呢?当我们强调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进行理解、品味的时候,同时不要忘记,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全文的中心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跟上班下班一样”,不经意的一句却嵌入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它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呆在园子里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能和别人一样上下班,是他的梦想,因为在前文已经提到“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每天看见别人上下班而自己却“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这不是往自身伤口上一次次撒盐吗?可以想象那些年作者内心遭到了何等痛苦的煎熬!文中还有一段:“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师生可以抓住四个“又”字句进行探讨,联系文中反复念叨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发现作者常来园子,但这次不是来思考、悲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了,而是回忆自己的母亲。过去的这些时候。作者的背后都有一双焦虑的眼睛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似曾相识,又物是人非,作者怀念母亲之情催人泪下。

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兼顾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得意不能忘言,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参考文献

[1].王尚文《新课程的当务之急》,《语文建设》2006年第2期。

[2].方智范《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语文性”》,《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6年第7- 8期。

让语文回归本真 篇8

一、巧用下水作文,激发学生抒写真性情

那节作文课的目标是通过细节描写,训练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总结出了记叙文细节描写的三点方法。为了起到示范作用,我向学生读了自己写的一篇悼念亡母的文章《我和你》。

这篇文章倾注了我太多的情感,我声音哽咽,自己读不下去的时候,请学生助读。一分钟的沉默之后,泪眼的我也看到了学生的泪水。这时我也明白,这篇文章触到了学生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下水作文,引来同学们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断:如有同学写的《母亲其实不懂英语》:“不懂英语的母亲,却把一个‘爱字读得那么深,而啃了十几年的英语课本,却比不上她的一半儿——把‘爱字读得透透彻彻。”有同学的《奶奶》在写到给奶奶剪头发时“她弱弱地说,可不许给我剪得太难看啊。”有同学的《爷爷的锄头》中写道:“锄把早已被爷爷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的光滑,坑坑洼洼的木把早已褪去了它原有的光泽。”有同学在《爱在点滴间》中写道:“爸爸举我过头顶,那是我到过的最高的地方”等等。

于是,我在思考着,我们的作文,不应该是简单的叙述,空洞的议论,我们需要的是学生最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声音,作文要触及到学生的精神内核。

二、挖掘文本内涵,体味人性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蕴含着丰富的人情美,诸如《小狗包弟》中的“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这就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在授课时就需要充分挖掘其内涵,要我们的学生敢于关注自我,反省自我,以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再如《项脊轩志》中作者在追忆母亲时,“余泣,妪亦泣”。有这样慈爱、善良的母亲是一种福分,而如今她已早早离开人世了,作者八岁丧母,这些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对于一个年幼丧母的人来说,多么亲切温暖、值得眷念。林纾先生“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八岁丧母,十年世态炎凉该有谁知。这样的文章我们就要教给学生涵泳其中的情感,在品读、悟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让我们的学生从文本中体味人性美。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让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教学中只要抓住了体现真情的“动情点”,就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精妙境界。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真诚。

三、教育学生关注自我,在自我历练中学会表达真情

安徽省舒城中学的何登保老师在他的论文《作文指导课的价值选择》里写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写作课堂上,不是写作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不是方法和技巧的传授,教师不是传道、授业的工具,而是道和业的本身。教师所教的不是他所懂的,而是他所有的;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内在于他的,是从他心里流出来的。

我们的学生对于每天接触到的人情、事物,不以为意,普遍的现象是学生没有幸福感,仿佛只有经历了生离死别才能长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从人性的角度去关注学生,要学生善于发现自我。在教授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还要学会挖掘自我,要学生大胆地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这样才能让语文回归“本真”。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

文学即人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就是为人生,当他们在文字的世界中敢于并勇于抒写真情的时刻,当他们明白所有的技巧都在情感之下的时候,他们就会学着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回归自己人生和心灵的本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探寻语文课堂本体教学的本真 篇9

探寻语文课堂本体教学的本真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件事:班上有一个孩子生病请假了一个星期,班主任非常热心地和家长交流说给孩子补课的问题。但家长却说英语、数学一定要补,至于语文补不补都一样。这足以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学到什么?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了吗?很多老师都觉得这个好像很难像数学或英语学科一样去量化衡量,因此也和迷惘。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这也就是说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这一命题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了语文课主要目标进行教学,造成语文课“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相信只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一堂课下来,学生一定会有收获。

我们都认同,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就过分强调了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下面我们通过我校甘晓莹老师上的《草船借箭》这个课例来认识语文课如何正确处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甘老师她第一课时就能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并教会孩子说故事的方法。这就关注了学生的表达,这个本体。第一遍学生只会用几句话去概括文章,讲清楚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但原文中借箭的精彩部分却被省略了,于是老师把出现的几个人物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弄懂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看着板书尝试着说一说,这时候就有了明显的进步。根据课文内容讲故事,不仅是课后第二个习题的要求,同时也是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甘老师在渗透讲故事的方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让学生明白了本文的内容,并且反复朗读了课文,因此非常巧妙。这堂课教学内容清清楚楚,就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学习复述故事,整堂课就是围绕这两个目标开展教学,这些都是“本体性教学内容”.

本真语文 篇10

当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很明显的一种弊端就是用繁琐的分析讲解,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和领悟。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的做法,可谓是舍本逐末。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要转变教学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那么,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把“应试”的需要作为取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出现了用繁琐的分析讲解、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和领悟。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的做法,可谓是舍本逐末。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要转变教学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一、少一点纸上谈兵,多一点语文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然而,有些语文实践能力根本就无法通过试卷进行考查。

就我们熟知的查字典而言,在语文考卷中,一般是通过填表或填空方式进行的考查的,如音序查字法,先查什么音序,再查什么音节;部首查字法,先查什么部首,再查多少画。学生不用摸字典(当然考场也不允许带字典),就能考好这一考题。为此,不少老师在指导学

生学习查字典时,为追求所谓的时效性,只是在“纸上谈兵”,没有或很少进行查字典的实践操作训练,所以学生不能真正形成运用工具书这一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养成运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殊不知查字典虽耗费精力、耗费时间,但如果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养成了习惯,对于学生将终身受益,其意义是应试教育中的分数所无法比拟的。

类似于查字典类型的语文实践活动还有口语交际、搜集资料、学写毛笔字等等,对于这些难以或无法通过试卷考查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走过场而已,甚至置之不理。这些让学生终身受效益的语文能力也就随之被边缘化。

当然,“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非意味着不要知识,“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都是不可忽视的目标”。(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那两者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张庆先生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中作出了这样的阐述:“语文知识是有用的,但它只对练好语文基本功起着辅助作用。”

二、少一点千人一面,多一点百花齐放。

语文和数学不一样,数学有标准答案,错与对一目了然;语文不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章的解读、对于各种情境的表述,学生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相同的意思,说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这一指挥棒的导向,不少教

师搞起了“统一”,统一的思路、统一的学法、统一的思想感情。这样的统一,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不到发展,语文素养、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了。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件尴尬的事:学校期终测试以后集中批改试卷,试卷上有一条要求学生用“疏忽”造句的题目,批改中,发现有几十名学生造出了同样的句子“我把这道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都怪自己做题时太疏忽”,事后了解:这个句子来自同一班的学生。此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班老师的良苦用心: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干脆让学生统一口径。的确,这样的统一避免了错误,获得了分数,但却活生生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这样获得的分数岂不让人感到可悲吗?

其实,这样的统一何止“造句”,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读了某本课外书后的感受,甚至连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是什么,喜欢的原因是什么,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谁,喜欢的寓言、历史故事是什么等等,都达到惊人相似的程度。这实在是有悖于语文教学的目的,让语文学习失去了它的本真。

三、少一点喋喋不休,多一点静默慎独。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具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有的教师受教学任务的限制,被所谓的“课堂时效性”所困扰,受试卷上可能出现的考点的制约,不得不剥夺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喋喋不休地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莫高窟》一文“藏经洞”一段时的一个

片断:

师:欣赏过彩塑、壁画,人们还得去一个地方,那就是藏经洞。同学们,这是一个面积不大的、黑乎乎的洞窟,里面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人们还要去呢?请大家读课文的第四小节。

生:因为“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师:然而,这些文物——(大都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了)

师:此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我恨,恨帝国主义分子的贪婪。

师:还有吗?

师:(见学生没有什么反应)其实,让我们感到可恨的还有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同时,这么多珍贵的文物散失了,我们内心一定会产生深深的惋惜之情。下面请同学读这一段文字,把你的惋惜之情、痛恨之情读出来。

对清王朝的腐败无能的恨,对文物散失的惋惜之情,只要学生有读书、思考的时间,是完全能感悟到的。然而,教师的包办代替,使得学生不能尽情地与文本对话,也就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

事实上,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思想,自古以来就受到学者和教育家的推崇。孔子对学生“博之以文,约之以礼”,荀子要求学生“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朱子“自然而得之于己”的教学观念,都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体悟中获得真切的语文素养。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说,这种方法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以新的语文素质观去重新审视这教学传统,我们不难发现历代语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者们的睿智与精明。

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从“感悟”这一教学传统精髓中吸取营养,肯于给学生一片安静的天空,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理解、去感悟,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淀积,长此以往,一定会有量变到质变飞跃,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一定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少一点题海战术,多一点自主阅读。

综观当今的课堂,本来就不多的语文课时,在老师以知识目标为主的讲解与训练结束之后,便是大量的练习。做完了课本上的习题,接着是课堂练习,做完了课堂练习,便是课外作业。课堂完不成,课后继续;白天完不成,晚上继续;上学完不成,周末继续。大量的练习充斥着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答题的技巧是纯熟了,但语文的积累与修养却显得欠缺和苍白。

语文教育的目标如何定位?显然最要紧的不是学生答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难发现,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的语文积累、深厚的文化涵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实追求!

也许我们存在疑问:时间不够,怎么读?其实,换个角度想,语文课堂不读书干什么?为什么我们喜欢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讲那些

看似有用的废话,而不肯稍微给学生留点阅读的时间呢?

也许我们还有疑问:没有要求,读什么?我们还是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中华典籍、世界名著、诗词文赋、时事经典、哲理文论、人物传记,有什么不能读呢?剔除那些确实不适合读的,其它的都是宝贵的精神食粮呀!

也许我们仍有疑问:现在的孩子不读书,我们有什么办法?我们仍可以回头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书?曾有人根据阅读特点把近几十年的历史分成读书时代、读图时代、读网时代。不可否认,时代的进步使媒体日益多元化,和那些色彩缤纷的卡通画册比、和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影视媒体相比,文本阅读的确有些单调和枯燥,需要凝神静气,更加上小学生还可能会遇上生字的绊脚石。但是,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呀!如果我们迁就、纵容学生对阅读的淡漠与厌倦,如果我们还在阅读之后布置大量枯燥的练习题去折磨他们,几年之后,还能指望他们喜欢阅读吗?

考试,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短期内,仍将延续,我们无法超越时代,惟有以一个教师的良知进行抉择——超越自我。我认为:语文教育不能排斥功利目标,但语文教师决不只教功利语文!

上一篇:情感类播音电台主持稿子下一篇:对做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