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追求(共11篇)
本真追求 篇1
新课程改革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然而客观审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在由“多维详实的目标设定、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眼花缭乱的媒体课件、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所组成的繁华而热闹的课堂背后,教者对于“形式”的追求,往往多于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关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与高效、本真的新课程对数学课堂的要求相比,似乎是在背道而驰。为此,有必要建构形式简约、务实高效而内蕴丰盈的数学课堂,回归数学本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一、教学目标简明实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拟定教学目标应当简明实在,每一节课中每个目标应各有侧重,水滴穿石;而为了与新课程沾边,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面面俱到,反而是得不偿失。
案例1:对“圆的面积”教学目标的拟订,课改前 (1990年) 和课改后 (2006年) 列出后比较:
A: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计算圆面积的公式。 (2) 在推导计算圆面积的公式过程中,渗透无限、转化等思想,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 通过尝试猜想,尝试操作,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的精神和思维的灵活性。 (解惑过程) (《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一书,199页)
B: (1) 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进行圆面积计算。 (2) 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转化的思维方法,经历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渗透极限的思想,初步体会知识间转化的神奇,体会数学的美。 (3) 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06, 9期,14页)
A拟订的目标较为实在,简洁,通过教学容易达成教学目标;B所订的教学目标 (3) 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这应该是需要几年才能达成的长远目标,40分钟的课堂根本不能解决。因此,夯实“双基”,才是数学教学的基点和原点。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必面面俱到,应多些实际,少些形式,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内容简约凝练
少则明,多则惑。只有对教材大胆取舍,学生才能轻松,课堂才会有生机。但取舍不是盲目随意的行为,是教师深钻教材,把厚书读薄的过程,更是教师反思、总结、提炼的过程,要把复杂深刻的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在例题与习题上大做文章,挖掘数学内容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许多非数学的教学内容。课堂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生硬的爱国主义教育,牵强附会的爱心教育和贴标签式的环保教育,等等。事实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越多,“落实”得越多,那么每个内容所分配到的时间就越少。这样,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内容都体现了,但什么内容都是浮光掠影。因此,教学内容的设定要简约,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或一课二得、三得。也只有首先从教学内容的数量上“瘦身”,凸现数学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数学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把数学课堂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结果只能使课堂无法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而变味。当然,在数学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环保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等都是必要的。但这些都必须是渗透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日积月累的,必须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而不能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
三、教学环节简化厚实
减少课堂的多余环节既有利于教师操作调控课堂,也有利于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设计了“实物中找角、课本上量角、生活中辨角、动手画角、折角、剪角”等诸多环节,二年级的孩子在“如此丰厚”的课堂环节中马不停蹄,不堪重负,探究兴趣磨蚀尽无。应当明确:教学环节设计的一切都应服务于适切的教学目标,服务于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于那些看似花哨、实则无用的环节,不管设计多么具有匠心,都应该放弃。
案例2:有位教师在《认识分数》教学时,就从“活动”的视角来组织和设计教学环节。
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究活动的材料,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表示出,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表示出4个苹果的,从而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明明是“1”个,为什么可以用来表示呢?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再讨论出: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数量是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接着,又让学生把8只小兔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看看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在活动交流中得出:同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至此,分数意义中的要点已在不知不觉中凸现出来,概念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学语言简洁精炼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启发性、简洁性和艺术性。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有内在的规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魅力,通过生动的比喻、智慧的辨析、幽默的讲解等方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感染力,唤起学生的参与情感,激活他们的思维。师生间的交流应和谐流畅,所谓和谐流畅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重复,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渠道,交流时刻畅通无阻,课堂教学少些灌输,多些沟通。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和谐流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简洁有效。
案例3: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男、女生跳绳成绩统计图。师:要比较哪一队跳得多,你打算怎样去比较?生:女生中XX跳得最多,所以女生队跳得多。
师:一个人的成绩能代表全队的成绩吗?生:先求出每队中一共跳多少次,再进行比较。
师:两个队的人数不一样多,这样的比较公平吗?生:不公平。
师:怎样比较才公平?生:先求出每队中平均每人跳多少次,再比较哪个队跳得多。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的回答,暴露了解决问题方法单一和受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而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深刻理解。
五、课堂练习简练扎实
数学课堂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练习,把握好习题的精炼程度与练习的强度。在练习设计上,应注重习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努力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让练习落在实处。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尝试错误中获得正确的思维,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通过反思,使知识系统化,收到“书越读越薄,概念越学越清,知识越来越精”的功效。
案例4: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练习过程的:
(一)熟记5的乘法口诀。
师:请小朋友用最快的时间记住这些口诀。并说说你为什么记得这么快?
生1:我发现每条口诀都是小一点的数放在前面。
生2:每条都是增加五,“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二)对“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巩固练习。
1. 对口令:二五();()二十五;一五()。
2. 计算:
5×3, 3×5, 5+5+5, 4+4+4+4+4, 5×2, 5+4
3. 解决实际问题:
(1)钟面问题:学了5的乘法口诀,谁能更快地说出现在是几点几分?
(2)算正字:请你帮助统计一下,这几位小朋友得票情况?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简便计算的例子吗?
这样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如让学生背背5的乘法口诀,看卡片对口令这些记忆性的练习;让学生看到“5×3, 3×5, 5+5+5, 4+4+4+4+4, 5×2, 5+4”这些算式,会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尤其是“5+4”的设计,提高了学生思维的辨证性;联系生活中的钟面、学生的学习生活(用正字统计得票情况)等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体会知识的有用性。
本真追求 篇2
——走进杜郎口中学
沿滩区富全学校郭正松
在我的心中,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推进者,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能集中体现该校在教育本真追求中的方向和所有内涵。如果到一个学校学习,我最关注的就是教师行为。
在课程改革步入第十个年头,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做出全面修订之后,在沿滩区推进“双新”活动之际,我们于11月26日走进了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去感受这股来自于齐鲁平原上的“旋风”。
走进杜郎口中学,宽阔的操场,平整的跑道,葱郁的树木,丰富的文字,凡此种种,在眼前一闪而过。我用手中的摄像机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在哪儿。学习回来之后,略做整理,分享几组拍摄的镜头。
第一组:晚自习,他们在……
(最初走进杜郎口中学,是他们的晚自习时候,我们来到了七年级的教室里。)
镜头一:七年级一班教室里,六个小组的学生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儿,有的查阅工具书——翻着厚厚的词典,有的在书上做着批注,有的在练习本上不停地算……环视教室,没有教师。
镜头二:停留片刻,我们走进了另一个班级。这个班里面,老师组织学生整齐地坐着,讲解着关于经纬度的知识——这时仿佛走进了我们自己的课堂。一会儿,教师有事儿出去了,一名学生主动上台接着演示着课件,点缀着些许话语。镜头三:到了七年级办公室,从虚掩着的门缝中看到了几名教师在交谈着,办公桌前墙上的显示器里呈现出班级学生的学习场景——原来是这样监控学生的自习呀(心中不禁有些抵触)!
第二组:反思时,他们在……
镜头一:(第二天早晨七点四十五分,这是他们反思的时间。过道里站满了参观的人,年级组有十余人到场)前几位老师发言,点评了昨天听课老师的课堂,接着一名英语老师背诵了课文——会后还自行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一名体育教师
说了课(好像没有真正的互动)。
镜头二:走廊上摆满了教师的反思、组内的考核,内容丰富。
第三组:上课时,他们在……
镜头一:(第一节课,我们走进了七年级2班的教室,是一节历史课,讲的是东晋时期的多彩艺术)上课伊始,学生自觉的按照习惯在黑板上板书着相应的内容,教师在巡回观看,而后在黑板上补充了部分内容。展示开始,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展示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时不时地穿插其间,抛出话题,纠正错误。
镜头二:这是一节九年级的数学课,从板书内容来看是二次函数。一名学生流畅地表达着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学生说完,老师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的思路怎样?”
第四组:课间操,他们在……
(第二节课快结束了,我们知道是课间操时间,便早早地来到运动场边,找好位置。)
镜头一:每个班的孩子比较整齐地来到操场边,站好队,而后成四路纵队跑步走进操场。孩子们随着音乐节奏展示着独特的动作,感觉很有意思。班级前后没有教师的身影,我推进着镜头,在操场的最右边,发现了两列教师,他们跟学生一起做着操,舞动着身体。
镜头二:做操完毕,学生在交流着什么,做操的两列教师却渐渐地围城了两团,仿佛在交谈着什么。
第五组:交流时,他们在……
(第四节课的时候,是学校组织的交流时间)
镜头一:所有年级组的教师代表来到报告厅,向来参观学习的教师交流他们学科组的教学教研工作。从他们学校的教学模式、理念到每一天的安排、处理,娓娓道来,毫无做作。
镜头二:逢问必答。有些老师提出了一些质疑的问题,他们均认真作答,谦虚、大方。
回眸这些镜头,似乎定格在“教育本真的追求者”上。
一、对学校教育的无悔陪伴
在杜郎口中学,房舍最为简陋的是教师宿舍。低矮的平房,窗户上贴着窗花纸,难以看清室内陈设。“家远的教师住校,周末回家。有晚自习的老师一定住在学校,陪伴着学生。”这是交流时,数学组的老师这样介绍。联想当晚看到的情形,同年级的老师有的在教室里带领学生预习,有的在办公室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没有了领导的巡视,没有谁的督促。11月的山东,风疾,昼夜温差大。全校几十位老师放弃了家中温暖的被窝,暂别了家人,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与学校为伴,与工作为伴。离妻别子不是为了生计,是为了对教育的守候。
二、对工作伙伴的无私互助
在反思的时候,年级组的教师针对听课的内容,及时找出同伴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没有做作,没有委婉,没有修饰,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毫无保留地在全年级教师当面的时候提出,直刺问题本身,逆耳的忠言让听者脸发烫。
没有别人的批评,或许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没有建议的评价,怎能说是帮助。教师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孜孜以求,更来自于同行的适时点拨。
三、对教育对象的精心呵护
展示课上,教师仿佛湮灭在学生之中,如果不是他们穿着不同,真是难觅身影。学生主动地汇报,精彩的讲解,积极而有序的展示,每一环,每一节,教师却在精彩之后及时现身,或总结,或指引,或安排,或点评。话语少而精,问题巧妙而及时。我们在课堂上最担心教师的两点——越位和缺位——在他们的课堂上极难看见。
做操的时候,老师们站在另外一边,与孩子们同舞。没有了来自背后的注视,没有了来回的监督,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与他们的平等。
呵护不是庇护,让孩子们露出自己的头,感受风霜雨雪的滋味却是真正的呵护。
四、对教育本真的不倦追求
教育是什么?作为一名教育人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事业?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是让学生成才。从这样的表述中,我们很欣慰地感觉到自己从事职业的伟大,将自己置身于一种主宰者的地位——是我让你成才的!殊不知,从杜郎口
中学教师身上,我感觉到一种“委屈”般的幸福。学生的需要成为教师的行动,学生的成长成为教师的目标。预习的时候,有的教师退下来,作为管理者,关注班上的纪律,从屏幕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有的老师直接走进班级,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斩获,却作为学生的伙伴登场。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展示活动遇到问题,教师及时指导、总结、点拨、评价,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位置显露无疑。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同伴的工作,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让自己的每一句话更加准确,让每一名学生每天都有收获,这是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是对教育真谛不懈地追求。因为学生需要展现,教师从权威上退下来,抑或湮灭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个性张扬之中,丢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沿用一种看似统一的教学模式里。看着孩子们那份自信与执着,教师仿佛真像蜡烛一样渐渐化为光和热而逝去。
走出校门,迎面的疾风吹过,似乎要吹走校园中的尘埃,剥尽教育的厚装,真实地看看教育的本真是什么!
追求“本真化”的词语教学 篇3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75-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词语教学丰富学生的词汇,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认为教材中词语量太少,想系统教学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往往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也仅停留在“音、形、义”表面,很难应用于实际。因此,词语教学必须回归“本真”。
一、分析形声,追溯词语本义
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古人借助“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的造字方法,创造了丰富多彩、意蕴无穷的中国汉字。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这四种造字方法中得到启发,在词语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感受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揣测词语的意思,从而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瘫痪”和“憔悴”两个词语时,一位教师恰当地采用了象形法和形声法,让学生通过字形、发音体会词义,取得很好的效果。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词语,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生:这几个字都是象形字。因为“瘫痪”都是病字头,说明身体有病。“憔悴”二字左边都是竖心旁,“憔”右边的“焦”表示“焦虑”,而“悴”右边的“卒”表示“死亡”,综合起来这个词语表达的含义是“心焦虑到接近死亡”,所以人就表现出“憔悴”。
师:你真会观察。但是,这两个字不单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注意到“瘫”字是病字旁,此外,这个字还包含有一个“难”字,是哪个“难”?
生:困难的“难”。
师:这个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艰难
师:很好,这个字还是个多音字。除了读第二声,还能怎么读?
生:nàn,灾难的“难”。
师:同学们,课文中21岁的小伙子双腿忽然瘫痪了,生活变得很艰难,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场人生的——
生:灾难啊!
师:是呀,课文中的主人公“瘫痪”了,给他带来了灾难,主人公的母亲怎能不“憔悴”呢?
在这个教学片断里,教师利用了生字的字形、发音,让学生在形声字的基础上学习词语,加深了学生对词语词义的理解。
二、引领品读,感悟词语意境美
每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对词语的理解融入到对文本的理解当中,并进行品读,才能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情感体验同时也得到升华,学生的词语学习过程会更加丰满。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遥远”一词的做法是这样的:
师:(出示词卡:遥远),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生:yáo yuǎn。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准,那谁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生:感觉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师:那如何才能读出“遥远”的感觉呢?
生:读得慢而长。
师:真聪明!下面请大家带着自己的体会,把这个词放回到课文里再去读一读。
生(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我仿佛看到,寒冷的冬天,鸟妈妈为了让孩子不挨饿,它四处寻觅食物,飞过了一座座高山,飞过一片茫茫的森林,飞过一条宽宽的大河……一直不停地寻找着。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代入待定意境的品读形式,对“遥远”这个词语展开教学,学生不但理解了“遥远”一词的本义,而且通过感悟“遥远”在文章中的意境,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鸟妈妈觅食的艰辛,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展开想象,领悟词语多义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在品读课文时,既要对课文修辞手法、写作技巧进行深入解析,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文中的每一字、每一词进行联想、想象、感悟的积极性,让词语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联系更加广泛,更加紧密,从而更好地感受词语的多义性和情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就可以借助“想象”,品读词语,感悟护士长叶欣的伟大。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从“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这些词语中想象到护士长叶欣认真工作的状态,那么,文中有哪些词语是体现叶欣的伟大呢?
生:身先士卒。
师:是啊,领导应该走在群众前面,以起到领导的作用。在非典期间,家中每一个人都在牵挂着叶欣,而她却忍心拒听那一个个关爱的电话,是她不爱自己的家人吗?那是因为她——
生: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为大家舍小家。
生:心中只有她的病人。
生:抢救期间,时间就是生命,她根本顾不上休息。
师:是啊,护士长叶欣赶来,救护梁先后的这一连串动作,显得那么的熟练,整个救护过程中,她坚持了两个小时,也许后面还有其他的病人等着她,你想到了什么?
生:叶欣不愧为护士长,业务这么娴熟。
生:叶欣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也高,真像一台永不停转的机器。
生:叶欣对病人无私奉献,她真伟大。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借助联想和想象,通过感性的方式教学课文中“身先士卒”“伟大”等抽象的词语,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其认同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令词语教学立本求真,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步骤,力图体现“本真化”的教学追求,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词语,提升教学效率。
凸显数学思维 追求教育本真 篇4
一、熟记基础知识,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与数学规律。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本质、思维抽象的程度越高, 那么知识的适应范围就越广。其次, 要训练学生的运算速度。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的运算速度最能说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 而且体现出学生的运算习惯与思维概括能力。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该时刻对学生提出运算速度方面的要求。可以在每次上课时选择一些数学习题, 让学生进行计时演算, 并指导学生归纳各类习题的解题规律, 掌握解题的思路, 注重巧思妙解, 熟练掌握化归法、类比法、数形结合法、待定系数法等重要的解题方法。这样来培养学生快速敏捷的思维品质。最后, 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速算要领。就是熟记一些数据、公式等。思维活动是一个概括过程,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技能。要形成数学技能, 对于一些常用的数字、数值都要求学生能牢记, 如20以内自然数的平方数、10以内自然数的立方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π的值, 还有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 如平方和、平方差、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公式、各种面积与体积公式等都要做到牢记于心, 这样才能运用自如。
二、巧设教学情境,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生动的教学情境能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 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数学联想与思维灵感, 让学生在生动情境的引领下学习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 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能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所有, 教师应该结合初中数学课本中的课程安排, 通过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教师的任务是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 并给予认真的评价。这样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意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稳定性”时, 我们不妨在课堂展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三角形物体, 如三角架、三角尺、三角形的晾衣架等, 然后逐个示范这些物体在受到外力时仍然具有的稳定性。如可以用力地拉动物体, 但这些物体没有变形, 就说明三角形物体的稳定性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来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如通过对三角形物体的使用, 就会发现三角形确实具备稳定性, 让学生切身领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 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结合课堂练习, 培养思维的抽象性
数学课堂中除了讲习题就是做练习, 练习是对一节课中学习知识的巩固与总结。练习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 找出解题的思路, 掌握解题的技能与技巧, 发挥思维的潜能, 也能够让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习题看起来很简单, 但很可能蕴含了更深的知识, 是知识的浓缩与延伸。我们应该利用习题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 在具体的练习中总结解题的规律, 概括解题方法。课堂中的练习往往具有典型性, 能代表同一类题型的规律。并且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下进行的, 能在练习中得出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得出普遍的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 在教学“数轴”这一内容时,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来举例, 如温度计、标尺, 通过观察并思考, 学生能够发现温度计与标尺都具有三个要素:度量的起点、度量的单位、度量的增减方向。通过对这些实物的观察来启发学生, 直线上的点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的数, 从而抽象出“数轴是具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而这是从事数学学习的必备素质。
四、创设实验情境, 启迪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概念、公式与定理的形成过程。这样, 学生就能经历数学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如果学生能体验数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就会领悟概念、定理的实质, 了解了定理的证明过程, 就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中,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从而在“学数学”与“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 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 出示例题:在三角形ABC中, 过顶点A作角的平分线、中线与高, 在得到这三个概念后, 通过投影变化三角形顶点A的位置开展观察, 让学生认真思考这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 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当AC与BC相等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教师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的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动手画出图形, 直观地发现这三条线段互相重合, 通过类比发现:原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过顶角的平分线是互相重合的。
本真追求 篇5
福建省德化县第八中学 陈敦继(***)
【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真”。本色语文教学的永恒魅力——追求本真,即注重研究语文教学的最佳策略,既能尊重教育规律,又能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
【关 键 词】追求本真 回归本位 重在指导 把住灵魂 贵在求活 遵循规律 力图实效
新课改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可以说是好评如潮,褒之者众,于是趋之若鹜。但热情之中,还是应该冷静面对,认真思考,追求本真,才是本色语文教学的永恒魅力。也就是注重研究语文教学的最佳策略,既能尊重教育规律,又能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
一、回归语文教学本位------重在指导
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已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说到底,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教师、学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决不是旁观者,愉快而高效的学习旅程来自于教师高超的指导。教师精湛的指导,就会引领学生走进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作为一个称职的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弄清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究竟是什么。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阅读(读书、看报、上网查资料)、鉴赏,以及指导学生写文章。因此,评价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应主要考查他指导的成功与否;评价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有没有本事,是不是优秀,就主要考查他能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读书、看报、上网查资料)、鉴赏、写文章,能不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写作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上好课是一个基础。但就大语文教学观而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已不能只关心“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更应当关心“指导”了多少问题。“指导”的好的语文课才是效率高的语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有效率并不意味着要在课堂45分钟里面解决多少问题,语文课仅仅是解决“指导”的问题,语文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在课内兼顾课外进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思考;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他们的空间,让他们回归大自然,融入社会中,扩大视野;解放他们的时间,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想一些他们高兴干的事,多几分学习人生的机会。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它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应该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以前侧重于探究的方式,如怎样去进行社会调查,同学之间展开讨论等。实际 上探究学习的核心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倡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探究性学习”应包括两个要件------“探究的问题”和“探究的方式”。这中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处于核心地位,这也是教师“指导”的根本和核心所在。
正因为这样,从课堂提问到课外作业,从日常反馈到阶段考查,都不应是随意的、盲目的、散漫的,更不应该成为一种“为问而问”的演出形式。课堂提问有些是为了推进课程进程的,但必然也有些提问是以推进学生思维为主要目的的。根据学生认知实际,设计问题,提示思路,评价答案,这既是教师“指导”的根本方法和基本策略,也是“探究性学习”最根本的因素和最常规的形式。
因此学好高中语文,仅仅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给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做的,仅仅是“指导”而已,指导学生向更多的语文教师学习,向司马迁学习,向罗贯中学习,向余光中学习……
二、把住语文教学的灵魂------贵在求活
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学习、充实、展示的平台。课堂设计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保证学生可以经由语文课名正言顺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才华。
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活”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是一个个充满着生命张力与活力的个体,让他们“活”就是要还给他们生命的本色,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魏书生教师连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和学生一起商量。分析人物形象,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等评价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如《守财奴》中作者用极具个性的动作描写“……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等,极富特色的语文描写“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这交易划得来……”等。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学习、商量、交流,明确了葛朗台的形象:贪婪虚伪、嗜财如命、冷酷无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只有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去发现,才会有所得。学生“活”起来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尽情诉说的欲望和能力,把他们的个性潜能全部激发出来,达到发展学生个性才华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意识的目的。
那么,怎样让学生“活”起来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恐惧心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比如,课前五分钟演讲或讲故事,作文评讲课,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等。从整个班级来看,全班学生就如一篇精美的文章,“一个也不能少”。能否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学生吃得了。”取决于教师能否把学生“激活”。
第二,教师自身也要“活”起来。首先是“脑筋要活”。教师不能始终抱着“师道尊严” 的思想,“多一点人性,少一点尊严”,“多一点平等,少一点威严”,“多一点激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说教”,“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斥责”,以“先学者”的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生活,“多渠道”地帮助学生学习。不仅仅要钻研教材,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要把每一个学生装在头脑中,像敲击电脑键盘一样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规律,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位臵要活”。教师不能只是独立讲台布道式的讲学,仅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是要走到学生中,做好“学长”。“位臵要活”,更主要的是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致力于“导”:为了导得有效果,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不能因为一时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顾左右而言它”,甚至一棍子打死。恰恰相反,学生越能异想天开,越说明学生学习的投入之深,教师越应当给予鼓励、表扬。三是“方法要活”。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还表现在教师能够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片段,学习戏剧《雷雨》时可以指导学生演一出课本剧。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让教材也“活”起来。发掘课文本身“活”的因素,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教材是学生走向作者的桥梁,它鲜活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构思、语言和艺术魅力。无论什么文体的课文都有潜在的闪光点,抓住了闪光之处,把它激活,让它焕发活力,而活的因素就课文来说,到处都是。如《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句子,都具有引起读者与作者共鸣的“活力”。
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力图实效
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在教学上要防止陷入教学误区。
一是盲目地遵循新课改的教学思路:自主---合作---探究。可能有的教师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设计思路,就不是一堂新课改下的课。因此在课前准备时,在不需要合作的时候来个同桌间的合作,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在旁观的人看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活动也许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作秀”,完全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一种新的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理想的。
二是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正因为新课改,现行的新教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现在的教学参考书没有明确地提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材使教师难以把握理解:教学的知识点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也因为如此,现在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能出现偏差,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教师在课前一旦制定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就必须去完成它。时下,有的教师也受到新课改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上,特别是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如对新的知识点“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只是在课堂上轻描淡写地一扫而过,结果是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背景,语文教学应该首先探求三个问题:一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向以学生的发展而组织教学的观念;二是把以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转向师生双边互动性的交流与对话;三是把教师权威支配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常学生应答性的反应与服从的课堂文化转向构建师生间民主与平等的生活化平台,营造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的学习环境。
凸显数学思维,追求教育本真 篇6
【关键词】凸显 数学思维 追求 教育本真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掌握,以及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的训练。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初中教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初中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这样,学生才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凸显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形成良好地数学思维品质,还数学教育教学的本真。
一、运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有人说,问题是思维的试金石。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教学活动制造悬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动力。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有圆形、菱形、椭圆三个形状的自行车车轮,你会选择那一个,为什么?生活的经验告诉学生,车轮都是圆的。但为什么是圆的学生却说不清。这样的问题无疑激发了学生探究其中的欲望,于是急于思维,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问题可以不仅可以激发思维,还可以让思维变得更加敏锐。又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是180度后,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把一个三角形一分为二,那么这个三角形内的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90度,是吗?这个问题有学生赞成,也有学生反对。分割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应该是180度,学生会带着疑问交流。这样的问题,既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思考习惯。
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教学中问题
数学家吉霍米说:“思维并不能解题,但是形成思维的有效体现是通过解题来实现的。”这就告诉我们,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教学内容存在两个层次:即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数学中的表层知识往往是指概念、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等基本知识。而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方法等。在初中數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提出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对学生适时的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教学过程选择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练习,或者结合一些速算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20以内自然数的平方数、10以内自然数的立方数。这样,在运用过程中信手拈来。对于无理数、π、е、lg2、lg3的近似值都要做到牢记在心。把这些内容都熟练的掌握,在运用时次能做到应用自如。实践证明,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是一个逻辑思维不断加强的过程。于此同时,数学思维活动也潜移默化的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技能。
三、利用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在教学活动中凡是没有让学生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知识,是很容易让学生从记忆中忘掉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当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有几种可能性时,学生往往会产生认知方面的冲突。当学生不知道怎样选择时,就会引起心里的“不平衡”,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欲望。心理学认为,求知欲与好奇心是激发思维活动的内在动力,并且对思维活动具有激活与指向作用。因此,解除思维冲突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结构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解方程x2=3x,解法(一):把方程两边同除以x得:x=3;解法(二):通过移项得出:x2-3x=0,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出x(x-3)=0,因此,x=0或x-3=0,x1=0,x2=3。通过这问题来引发学生思维认知冲突:哪种解法是正确呢?学生认真的寻找答案。最后,通过教师的诱导用排除认知冲突为抓手,从而解决了问题。
四、诱导求异心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总是会表现出的求异现象,并且这种现象随着思维的深入而变得更加活跃。对于求异因素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才能切实体验到求异思维的价值。很多时候,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在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认真的进行指导、点拨,潜心的诱导总会让学生获得成功。只有让学生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才能让学生逐步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心理倾向的驱使下,才能活动相关的知识、经验等。实践证明,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才可能对数学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从而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不仅如此,还要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从相同条件出发联想到多种结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的揭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数学教学要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平时的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不仅善学,而且善思。只要我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教育本真的局面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文泰.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训练的优化[J]. 成功(教育),2012(11).
[2] 邱喜德.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整体思维培养[J]. 学子(理论版),2015 (20).
绘画教学中的本真追求 篇7
一、理解架上绘画的本真美
1、绘画中的痕迹美——肌理
“肌理”指物体上的纹理、质感,在汉语中又指物质材料之意。我们可以把这一含义延伸到绘画中,转化为“绘画的肌理”。绘画肌理的创造来自于几个方面,包括绘画的工具、绘画的材料以及绘画的手法。“肌理”一旦被画家所选择,就具有某种特定的表征和涵义,成为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的语言,产生特有的画面痕迹美。我们在理解绘画肌理的时候还会注意到,既然肌理的含义是指纹理和质感,那么材料一定是可触摸的。有肌理变化的作品会使人感到强烈的可触摸感。而这种激发人们好奇的可触摸感,在深深吸引观看的同时,又增加了作品耐人寻味的艺术内涵。当我们注视作品的时候,也许是一层像绸缎一样光滑的织物吸引着你,使你浮想联翩,甚至渴望去触摸的时候,你却不曾想到也许正是那肌理在和你默默地对话。这就是绘画肌理的魅力。
2、综合材料的美感
综合材料包括自然材料和非自然材料。对于自然材质的感受与选择,即是在触觉上的体验,又是对材质综合表现力的体会。自然材料的生命力和潜在的表现力,会引发艺术作品内在的气质表现。自然材质的这种表现与作品的内在精神气质之间的有机结合,使艺术作品的张力和表现达到极致。对自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绘画中极具开创性的表现。与自然材料相对的是非自然材料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非自然材料主要包括一些化学药剂、染料、涂料、油漆等等,以及通过各种各样的化学材料相互进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这种化学材料的应用是基于现代工业发展给艺术家的启示。这些化学材料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或是氧化,或是转化,或是腐蚀,其效果也许会给艺术家带来意外的惊喜和不同寻常的灵感,于是艺术家们把这些材料用于自己的创作,通过一种陌生的美感和震撼,传递给观看者对作品以全新的诠释。
3、艺术作品的表现性
任何绘画都要传达艺术家的精神,作品是这种精神的载体,称之为表现。表现性的知觉具有明显的直接性和强制性,而只有当视觉式样向我们传递出“具有倾向的张力”或“运动”时,我们才会知觉到其中的表现性。
表现形式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关键。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每位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在当代这个艺术多元的世界中尤其如此。如果说绘画像自然一样自由,在自然的符号中我们可以辨认出作者的手迹,那么艺术家的绘画意图不是要传达唯一的语言,而是传达多元的语言,作品因此变得更加开放了。
4、艺术作品的秩序
世界是有秩序的,事物是按照一定的秩序来组织的,人们认识世界也是有秩序的,因此,艺术家们创作作品的时候首先是对秩序的追求。
艺术家怎样得到这种秩序呢?这是各时代的学者们在各自领域里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在众多的理论中,格式塔心理学派和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公认人脑具备一种能动的选择机能。在周围环境活动时,人脑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是在内在秩序感的指引下进行的。人类可以把简单的形式储藏在记忆、语言或艺术中,学会驾驭复杂图形,甚至欣赏他们。这正是人类可以运用知觉层次对事物进行整体认知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创造艺术并欣赏艺术。以一位画家的速写为例,画家先画出能构筑空间的线条,然后再填充细节的装饰。画家对建筑外形的记录只是一种印象的记录,是按照画家内在对秩序的认知的驱动来完成速写的。画家的创作是具有主观性的,同时也是用一种有秩序的图式解释世界的过程。
在绘画史上,我们会注意到很多对画面秩序进行不懈追求的艺术家。因此说,艺术再现的历史就是对几何图形进行修正的历史,也可以说就是对秩序追求的历史。
二、在教学与实践中追求绘画本真精神
1、理解艺术的精神——开启艺术的大门
教学实践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首先,你想表达什么,用什么样的手段和形式表达,哪种材料的运用与精神内涵更贴切,这就像写文章一样,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最终的目的是讲一个打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讲述,无形中传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某种认知,是作者灵魂的表露,因而又包含了鲜明的风格。材料的选择是要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不同的艺术家选用的表达媒介不同,就像马蒂斯用鲜明的色彩,毕加索用立体主义的结构形式,等等。离开精神内涵的所谓纯粹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表现手段与材料的选择,取决于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在精神,取决于主题的需要。要使学生能开启艺术的大门,理解艺术精神的真谛就是这扇大门的钥匙。
2、从绘画材料的实践入手
对于学生来说,材料审美价值的体验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体会。在创作中,如果将材质的选择与运用恰如其分地与主题和内容融合成一体,就会使作品更为生动,迸发出更为强烈的艺术魅力。这是绘画基础教学中富有探索意义的一个新课题。首先,要学生了解材料的种类,以及对每种材料在视觉、触觉上的感受,还有不同的材料组合所产生的新的效果和新的表现力。为了让学生打开思路,笔者在教学中设定了若干个主题,如欢乐、悲伤、幸福、紧张、孤独等等,让学生尽量去寻找各种材料,打破常规去发现新的可以表现主题情绪的材料。学生在不断寻找和试验的过程之后,制作出一批令人惊讶的课堂作业。另一方面的训练是对化学材料的认识,先要突破传统的绘画颜料的局限,大胆地使用油画颜色以外的材料。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媒介,才能找到自己的独特语言,用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追求基于儿童的本真语文教学 篇8
作为以语言为出发点的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方式和规律,以语文学科特质为根本,以儿童自我习得语文为本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对语文文本中字、词、句、段的品味,积累言语,形成对语言的独特理解和认知,进而能够真性表达。立足语文文本,面向儿童精神生命,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
一、依据文本,引领儿童真性阅读
以“儿童语文素养养成”为目标的语文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双重重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对语文“真”的认知基础上,遵循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采用适切的语文教学方式,在“真”的实践中,实现通向“真”语文的美好境界。在语文的园地里,文本阅读是培养儿童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但在文本解读多元化的趋势下,文本时常遭遇曲解、误解。在语文的世界里,我思,我言,我听,我读,我写,一切都是人生命价值的本真彰显,是在人类自己建造的这座精神的“巴比伦塔”中的诗意栖居。
一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在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和浅表阅读后,直接出示束缚、绑架儿童思维的问题:“现在,你的心里是怎样的滋味?是否觉得有点酸、甜,又有点苦呢?”全班汇报时,有学生认为“酸”,有学生说“苦”,有学生又觉得“甜”,发言显得很杂乱。这实际上是教师对儿童的思维绑架,让儿童的文本解读变成了“假阅读”“虚阅读”“伪阅读”。事实上,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儿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要放手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进文本,通过对文本的反复揣摩、诵读,和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把文本读通、读懂、读透。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再相机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我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读了课文,你们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当一个学生回答“甜”时,我适时追问:“还有哪些同学感觉也是‘甜’的?”我让许多学生共同谈“甜”,共同交流产生“甜”这种感受的原因,并且让全体学生共同研读描写“甜”的词、句、段,共同感受“甜”,体验“甜”,理解“甜”。
二、立足儿童,引领儿童真性思考
儿童的成长有着客观的生长规律、认知特点、思维表征。由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慢脚步,让学生领略文本的魅力、价值、意义,领略文本解读的“慢速度”精彩!教师要留足时间,放缓节奏,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探究、品味,形成属于自己的文本印象、感悟。此外,教师还应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在文本解读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学生彼此间的问题等。“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语文教学会收获无法预约的别样精彩。
在教学古诗《池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时,我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设计宽泛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活动一:品诗意。
(1)轻声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展示汇报。
活动二:品诗趣。
(1)自由读诗,想一想:诗歌中的哪些字、词、句让你感受很深刻?为什么?请圈出最打动你的一处,说说你的想法。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读诗歌、品诗歌、想诗歌、思诗歌等环节,不断调动、刺激、调控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古诗有了深刻的体悟。
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不妨打一打“太极”,装一装“糊涂”。教师的主动“示弱”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能够让学生体验 自我发现 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甘甜。
三、回归言语,引领儿童真性言说
所谓“言语”,不仅指言说的过程,更指言说的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是美文,其中不乏丰富优美的语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教育的重要范本。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领略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即初步学会“文本解读”“言语表达”(写话与习作)。
为此,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品味,同时让学生学会真性言说。例如教学《广玉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文,我引导学生仿照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来说一段描写花的形态的话。这样的教学,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根据文本范例规范了学生的语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再如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时,我让学生借助画面想一想:在那个寒气逼人的夜晚,陆游和儿子子聿会说些什么呢?言语的表达过程是学生言说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言意兼得,实现儿童的真性感悟
苏教版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编者从众多优秀文本中精心选择出来的,兼具文本“美”与“范”的特质。这些文本作为一种言语表达的规范性文本,尽管每一篇文本的作者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文本蕴含的思想也不同,但是透过众多文本中的诸多不同,我们又能从中清晰地感受到某种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言语表 达的规范性和规律性。言语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让儿童获得言语感受。诸如字、词该如何运用?句子该怎么说?段落怎么划分?教师要引领学生探究“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意外之境”!
如教学“庆祝”的“庆”字,我这样启发学生,“广”字和房屋有关,那么怎样理解“庆”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小组交流。一会儿,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广”表示房子,房子就是家,家里有大喜事,大家都过来庆贺。有的说,“庆”表示大房子,“大”房子建好了,当然要庆贺。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国庆中的“庆”的意思是国之大家……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言意共生”的学习,让学生领略了汉字所蕴藏的文化底蕴。再如教学《赶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语气词如“哎”“嘿”“咦”“哦”等学习课文,并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悟“赶海”的情趣。再如,同样是表示“说”,不同的感情色彩所使用的言语是不同的,如“念叨”“絮语”“回答”“请求”“吼道”等等就表现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汉语中,我们表达不同的意思可以用同一个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其中,言是汉语文化的载体,意是汉语文化的灵魂。“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通过领悟语言,感悟语言之外的不可言说的内容。
本真追求 篇9
一、重视有意义的学习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本真教学就是要将教学内容赋予实际意义, 这样的学习素材对小学生而言更易激发其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内驱力, 同时在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获得实践体验, 有利于知识内化,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形成积极的学科情感。
1. 在实际问题背景中引发探究
以六年级《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为例, 课一开始就提出了“怎样做一个正方体”这一实际问题。正方体纸盒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它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样的实际问题无疑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 也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循着这一思维主线, 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研究正方体展开图的样子, 看看什么样子的展开图能围成正方体, 什么样子的不能围成正方体。这样, 后续的学习活动就能自然展开, 自然生成于学生大脑。学生在解决这一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过程中, 享受探究的乐趣, 而且自觉产生了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在实际教学中,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使计算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技能演练, 而是在解决鲜活的、生动的实际问题中, 自然明晰算理, 自然生成方法。当然, 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实际问题情景时,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 确切地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自然、亲切、有情趣, 并立足于引发学生自然的、有价值的学习。
2. 在解决问题中注重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说明实践很重要。让学生动手实践, 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因此, 教学中能让学生动手实践的, 我们要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亲手实践, 能人人动手的不要让一两个学生的示范剥夺全体学生动手的权利。因为, 教学中常常会发现, 准备动手操作材料, 涉及很多学具, 比较麻烦, 教师为图简单, 省略了很多学生实践操作的环节, 这样, 课堂易成为教师讲授示范式, 学生易成为被动学习的对象。
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学具是每人一份?还是2人一份?抑或是一个小组一份呢?这有讲究。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中, 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盒子, 让学生独立实践体验, 这样可以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思考过程, 凸显空间观念的培养。在练习中, 用6个小正方形摆平面图, 并判断能否围成正方体。实践材料2人一份即可, 一个学生摆另一个学生判断正确与否, 再交换进行, 这样便于学生交流和合作学习。
3. 在练习中加强学以致用
练习是巩固新授知识的重要方式, 是双基训练的延续。将练习与生活需要紧密相连, 赋予练习生命的气息, 彰显数学生命的内涵, 数学也就主动回归其本原。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原理、概念和方法, 还在于数学要运用原理、概念、方法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因而, 练习设计必须摒弃为练而练, 尽可能将练习内容生活化、情景化, 发挥练习的整体性功能。
比如, 学习《24时计时法》一课时, 学生认识了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也建立了两种计时法的一一对应关系, 会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练习中, 我安排了对学校作息时间表的解读, 对限时单行道车辆能否进入作出判断, 分析企事业单位的营业时间等有实际意义的练习, 将枯燥、单调的两种计时法转换练习, 赋予生活情趣, 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 同时又应用于生活。
二、重视知识的有效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 通过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因而, 本真教学, 其学习活动是在学习主体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自主生成的过程。
1. 尊重学生的固有经验开展教学
本真教学要摸清学情, 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状况, 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信息状况, 充分把握知识生成的最近发展区, 以原有知识和
思维为基石, 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对接。例如, 三年级《认识小数》一课, 首先数形结合, 同时出示一颗糖一角、一块橡皮5角、一个羽毛球7角三道题, 数形结合, 使学习内容情景化, 再现学生的购物经验, 接着问, 如果用元作单位, 你怎样来表示这些物品的价钱?学生很自然地得出0.1元、0.5元、0.7元, 这就反映出学生用已经积累的以元为单位表示物品价格的生活经验。然后, 紧接着问, 如果以元作单位用分数来表示这些物品的价格行吗?怎样表示?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学生也很快得出了110元、510元、710元, 并说出了理由, 这是学生调用了原有的分数知识, 在此基础上, 学生很自然地得到110元=0.1元、510元=0.5元、710元=0.7元, 并能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 零点几可以写成十分之几, 新的知识获得初步建构, 在尊重学生固有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学, 能使课堂更加流畅、更加生动。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的固有知识经验超出教师的判断, 回答问题超越了教师的预设, 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机遇, 及时生成教学资源, 放大其效能, 使课堂更加灵动和智慧。
2. 以问题为中心, 促使知识动态生成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 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自主探索, 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近似数》是学生出现错误比较多的学习内容, 错误的原因在于不易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建构的通道, 让学生沿着问题路径逐步建构, 教学中围绕三个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建构知识。第一, 这个数在哪两个整万数之间?第二, 这个数和哪个整万数最接近?第三, 这个数接近哪个整万数,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教学过程如下:出示例题信息:某市2010年末全市人口普查情况统计, 男性484204人, 女性486685人, 总计970889人。首先, 学生以“男性484204人”这个数为例, 围绕三个问题自主研究, 找到480000和490000两个整万数, 判断484204接近哪个整万数, 同时在反馈中配上线段图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出484204更接近480000, 引导学生只要看千位上的4, 从而得到484204≈480000。其次, 放大探索步子, 让学生独立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探索其他两个数, 再次积累求近似数的经验。最后, 由学生谈谈探索中积累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这时, 学生会发现看一个数接近哪个整万数, 只要看它千位上是几, 如果千位上大于5, 它的近似数就是大的整万数, 如果千位上的数小于5, 它的近似数就是小的整万数。
其实, 上述学生的探索过程就是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方法的形成过程, 这样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发现了方法, 并且在问题的引领下, 动态建构了学习内容, 学生深刻理解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方法。
3. 教材转化为“学材”,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常态教学教师讲得多, 总觉得时间不够, 课堂作业时间无法保证, 教师自以为讲得周到, 讲得细致, 但学生精神涣散, 主体意识薄弱, 这就背离了本真教学的真谛。自主探索是本真教学的核心, 只有真探索、真经历, 才有真收获。将教材转化为探究式的“学材”, 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三、重视思维的有效操作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语文凸显人文之美, 音乐凸显韵律之美, 绘画凸显意境之美, 数学凸显理性的思维之美。没有数学思维,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就是发展思维, 学生会思考、会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这才是本真的数学教学, 有价值的数学。
1. 注重“三种”思维的有序操作
形象思维、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思维的三种表现形态, 教学中要注重三种思维形态的有序递进, 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注重思维路径的返回操作
整个小学阶段, 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同时, 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所以在教学中, 要注重三种思维路径的返回操作, 也就是表象思维回到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回到表象思维、形象思维。
3. 注重智慧的感悟和积淀
本真追求 篇10
差异管理为教师有效发展持续助力
学校实施的“差异教育”, 不只指向学生的成长, 也指向教师的发展。“实施差异教育, 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前提是依靠差异管理促进教师的差异发展。”张广利校长不仅是这样认识的, 也是这样做的。
在力促教师发展的过程中, 该校不仅建立激励机制, 还在目标、措施、评价等方面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一是以“三大工程”构筑教师差异发展平台。这三大工程是:以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为目标的“青蓝工程”, 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目标的“栋梁工程”, 以培养知名教师为目标的“名师工程”。该校建立了“三大工程”领导机构, 制定了考核评价办法和实施意见。每年的赛课活动、科研课改先进个人的评选等, 都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长效平台。二是以多元评价增添教师差异发展动力。该校对接学校办学理念, 在建立健全统一的教师评价办法的基础上, 制定了不同类别教师专业发展年度考核评价标准, 每学年结束时从师德、教学、学习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 采取教师自评、教研组互评、学生评教 (师德和课堂教学行为) 、年级组综合评价和学校终评的方式, 量化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果, 初步建立了促进发展、目标多元、形式多样的教师差异发展评价体系。
三是实施不同形式的校本研究策略。该校将校本研修分解为学习式研究、专题式研究、问题式研究和课题式研究等多种形式, 根据教师的水平差异开展四个层级的校本研修活动。
自主管理成为学生差异成长的有机土壤
学校注重激励每个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敢于担当并服务于集体。变划一的、约束控制式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 为学生的差异成长创造了条件。
一是成立校级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自律委员会成员的选拔, 采取竞聘上岗方式;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涉及纪律卫生检查、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班级互动、校际沟通等内容。
二是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运行体系。其一, 注重加强班干部培训, 指导他们自主开展工作;班级日常事务全部交给学生来做, 形成了“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事干”的局面。其二, 建立班长轮流值周制。值周班长是经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班长, 由六位同学自愿结合, 组成一届临时班委, 在明确分工、相互配合的基础上, 完成本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其三, 创建特色班集体。全班同学积极围绕特色班级创建开展自主管理活动。
三是构建班级自我管理机制。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 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节能检查组、安全管理组、语言文字管理组、公物管理组、文明督查组、文艺管理组、体育管理组、图书管理组、欺负现象干预组等小组, 使全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选择、自主参与的权利, 从而做到“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
四是构建学生自主活动机制, 如开设主题班会。学校引导学生设计并组织旨在关注成长、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发展需求的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通过“文明礼仪”“习惯成自然”“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主题班会, 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又如, 开展主题活动。学校通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英语节和图书漂流、才艺展示、社区服务等大型主题活动, 搭建学生自我管理及个性特长展示的平台。再如, 开展文明值勤活动。文明值勤是该校常规管理的重要方面, 每个年级实行班级轮流值周制, 全班学生分纪律、卫生、考勤、文明等小组共同管理本年级的常规行为。
差异化多元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成功感
学校变量化评价为发展性、过程性、激励性、动态性评价, 建立了差异化多元评价体系, 从而刺激学生形成一系列积极的行为反应。
一是实施差异化发展评价。积极推进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和期中、期末考试等级评价制度改革, 研发并实施“学生学业水平成绩增量评价分析系统”和“学生学业等级成绩密码查询系统”。
二是实施差异化动态评价。该校校本课程实施学分制评价, 其中校内选修课程每门满分为3分, 由学时学分、课业学分和成绩学分各1分组成, 需修满48学分;校外自修课程即学校规定的校外自修但必修的校本课程 (学校不教, 但要考核的课程) , 学生自修后经学校考查, 成绩优秀得3学分, 合格得2学分, 需修满64学分。此外, 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通过特长考级或取得其他突出成果的学生, 可申请自修同类校本课程;申请自修的学生须参加结业考查, 成绩优秀得3学分, 合格得2学分。每名学生九年所修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112分, 未达到规定学分者, 必须补修, 直至合格。
三是实施差异化激励评价。该校依照学生个人申报、班级评比、学校认定的程序, 积极开展“多元之星”和“雏鹰争章”评选, 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实施星级评选工程, 从读书、写作、纪律、卫生等方面评定星级, 对学生进行有层级、有目标的培养。结合重大节日, 进行展示性评价, 如利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 举办了各类主题展示活动, 让所有学生都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体验成功, 感受幸福。建立和完善学生自我评价、同学 (小组) 互评和教师及家长共同参与的科学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是实施差异化过程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水平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认真做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初中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记录每名学生的成长足迹。
总之, 面对有“差异”的教育资源, 只有尊重差异、利用差异, 走差异性改革发展之路, 学校才会出成果、创特色、树品牌。“尊重师生的个性差异, 遵循师生的发展规律, 让师生在‘差异教育, 中扬起生活理想的风帆, 筑牢幸福人生的基石, 是我们一贯的追求。”张广利校长的话道出了东营市育才学校成功发展的奥秘。
本真追求 篇11
科学探究能力是必备的技能, 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然而, 现实的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多是“重形式, 轻实效”“重结果, 轻过程”的跑龙套.在表象上, 科学探究只是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在实质上, 还是教师在“教”, 而非学生去“学”科学探究.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应该针对要达成的知识和技能目标, 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情境, 让学生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发现新的问题, 从而产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科学探究,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身份是学生活动的“导师”, 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高位的指引, 而非手把手地“教会”.正如特级教师许亚平先生提出的“三真”理念, 即要发现真问题、进行真实验、悟出真道理.[1]要求在常态的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真探究.
“物质的密度”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之前学生学过的“速度”就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迁移的知识储备.另外, “密度”是初中物理涉及的第一个物质的物理属性, 学生掌握了建立密度概念的科学探究方法, 在学习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时就会“有法可依”.“物质的密度”这一节课的教学, 是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典范.
一、创设原始的问题情境, 利于学生发现真问题
“密度”的知识比较简单, 如果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 以学生会做题为价值取向, 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测试的效果绝不会比用一整节课的时间去教这一内容差.然而, 教材编排了较大的篇幅, 要求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显然不仅仅要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而且要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你能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吗?让学生讨论与交流, 由于没有限制区分的方法, 因此这一探究课题是开放性的, 学生会想出多种答案.例如:
(1) 有学生提出用小刀把涂层刮开, 看一看表面的色泽或材料的软硬程度.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2) 又有学生提出把它们分别连入带有小灯泡的电路, 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铁块, 不能的是塑料块.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3) 也有学生提出用吸铁石分别靠近它们, 能够被吸引的是铁块, 不能的是塑料块.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
(4) 还有学生提出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 质量大的是铁块, 质量小的是塑料块;另有学生质疑一个大塑料块的质量可能比一个小铁块的质量要大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苏科版教材中创设的问题情境, 要让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来鉴别物质, 比较困难.人教版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 但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来鉴别物质呢?此处也没有给出顺理成章的解释.测出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很容易把学生引导到通过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 (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来鉴别物质.
物理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是科学家归纳总结出来的“静态的结果”;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理解物理概念, 就是要去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探究体验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动态构建”.[2]究本索源, 就要回到知识的源头,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 应当创设始于知识起点的情境 (也称原始情境) .
人们认识物质特性的过程是:未知物质 (性质未知) ——区分不同物质的过程 (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标准, 如:用刀刮、看色泽、用磁铁吸、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等) ——已知物质 (了解其特性, 如:密度、硬度、磁性、透明度等) .“密度”只是在认识物质的过程中, 采用“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物理概念.教材出于整体建构的考虑, 在学生掌握了“质量”的概念后, 设置了“区分铁块和塑料块 (或者木块、铝块等) ”的认知情境, 试图让学生能够通过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来辨别它们.教材在此选择的是肢解出认识物质特性的一种方法.可是学生在进入这个情境后, 会不自觉地被对这些物质原有的认识带着偏离了设定的目标.许多教师教学时喜欢照本宣科, 囿于教材设定的框架, 这时要把学生从“歧路”上拉回来就会很费周折, 甚至还会无中生有.
怎样才能跳出这个圈圈?这时就应该摆脱教材的束缚, 凌驾于教材之上, 但非抛弃教材.要回到“密度”概念形成的源头, 创设原始的认知情境, 引导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认识“未知的物质”就是建立“密度”概念的源头.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把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铁块和塑料块涂成相同的颜色, 放在一起, 不告诉学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要求把这些物块区分开来.
这样的设计主要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
(1) 把物块做成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 是为了便于实验探究而进行的模型化的处理;
(2) 把铁块和塑料块涂成相同的颜色, 且不告诉学生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让学生从区分物质的原始状态开始探究, 不会受学生对已知物质特性原有认识的干扰;
(3)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到比较体积的知识, 之前刚刚学过质量的概念.区分未知的物体时, 学生首先会通过目测比较它们的大小 (体积) , 接着会用手拿起来掂一掂比较它们的质量, 这样比较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 通过观察和体验, 发现物块的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块质量不同.学生立刻体会到:有必要弄清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究竟具有什么关系?自然而然地生成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留足自主探究的空间, 引导学生进行真实验
学生通过上述创设的问题情境, 产生了要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的欲望.接下来许多教师会习惯性地安排学生按照课本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 分别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各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见表1) .此时, 学生虽然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但是却又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了, 只是换了一个指令的发布者, 学生还是没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 完成的还是一个假实验.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行为上的“空白”情境, 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 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机会;同时, 更要为他们创造思维上的“空白”情境, 让他们能静下心来进行深邃的思考.[3]在课堂上为学生“留白”, 这已经被大家认同.要让学生自主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学习小组的交流和科学的评估,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搜集了一些学生经过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
(1) 边长已经知道, 刻度尺可以不用了;
(2) 这些物块都被涂成了相同的颜色, 为了便于辨认, 应该用水彩笔标上1、2、3、4、5、6的序号;
(3) 测质量时, 可以把体积相同的两个物块放在一起对比测量;
(4) 可以把等体积条件下, 质量较小的物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标上1、2、3号, 质量较大的物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标上4、5、6号;
(5) 为了便于比较, 应该设计具有对比功能的数据表格 (见表2) .
要知道正方体的体积, 就要测出边长, 边长已知, 就不需要测量;用作标记的方法辨认涂成相同颜色的物体;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对比测量;有依据地进行排序……这里面凸现了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验技巧的体现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 几乎所有的实验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 真实有效.
教师没有过多的言语, 只是在学生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时, 提醒学生要把所测的物理量和单位反映在表格中.教师所做的仅仅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利于探究的原始情境, 然后留足自主探究的时间, 让学生带着“要把这些物块区分开来”的问题, 去观察和体验、认真地思考、大胆地讨论.这样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 看似平凡的教学流程, 却迸发出诸多的智慧火花, 有的完全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自然而然地生成, 需要的是教师的大智慧.
三、利用有效的交流评估, 促进学生悟出真道理
教材中的表格 (见表1) 先入为主地陈述了“质量/体积”这一栏目, 只要求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进行比较分析,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的道理不辩自明.多么简单, 多么省事.学生除了知道了上述的结论, 还能收获什么?这样的伪探究完全把学生当做教师亦或教材的傀儡, 只不过是借助学生的嘴说出了他们想要表述的主张, 怎能悟出真道理?
探究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涵盖学生所有的表现, 具体授课时要善于利用评估和交流, 让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 促进发展.[4]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什么关系?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通过实验测量, 收集到的数据如下 (随机抽取, 见表3) .
笔者把学生的实验数据展示出来, 让他们进行分析、交流和评估:
生:这些物块可以分为两类, 编号1、2、3的为一类, 编号4、5、6的为一类;每一类物体体积越大, 质量也越大.
生:这种表述不严密, 经过计算, 我发现同一类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两类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师 (把学生的做法补画出来, 见表4) :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再进行分析, 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学习匀速直线运动时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得出的结论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相同;此处得到的结论应该是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生:也可以像学习匀速直线运动时一样, 用描点法作出图象来分析数据, 两类不同的物质要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表示.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学生展示所画图象, 见图1)
师:刚才, 大家想到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时分析数据的方法来分析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并且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那你们能不能模仿给描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下定义的方法, 给描述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物理量“密度”下一个定义呢?
生: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作用的时间成正比, 速度就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密度就等于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学生的分析是到位的, 交流是真诚的, 评估是中肯的, 收获也是丰富的.这其中教师通过巧妙的穿针引线, 及时渗透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不光透彻地理解了“密度”的概念, 还掌握了更加重要的建立“密度”概念的方法.真道理是在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
由此可见, 要让学生进行真探究, 并不需要教师具有“鬼斧神工”的高超技艺, 只要放弃“唯分数论英雄”的观念,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感悟真理, 自然而然生成的创造力是完全可以让教者放心的.教是为了不教, 但并不等于无教, 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但受制于认知水平的局限, 多数情况下还不能独立地完成科学探究.教师千万不能放羊式地让学生去乱打乱撞, 到头来只能以一盘散沙收场, 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发挥好引导和保障作用.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收”与“放”的关系, 这才是科学探究的本真追求.
参考文献
[1]许亚平.教学智慧追求[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107.
[2]周家军.例谈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J].物理教师 (初中教师版) , 2011 (2) :21.
[3]张彬.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J].物理教师 (初中教师版) , 2011 (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