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功能训练

2024-05-18

核心区功能训练(通用10篇)

核心区功能训练 篇1

摘要:核心肌群可以分为稳定系统和动力系统两大系统,对核心肌群的训练相应地也分为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核心稳定性是指脊柱骨盆区域的深层肌群防止脊柱屈曲以及促使其返回平衡状态的能力。身体躯干拥有强大的核心稳定性,不仅有利于专项技术动作的功能性发挥,还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腰背部的伤病。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核心稳定性的功能、核心肌群的解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能为教练员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身体躯干,核心稳定性,功能,核心肌群,解剖,训练

1 前言

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这个曾经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康复训练手段,己被移植到许多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体系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核心力量训练的主体内容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其中核心稳定性是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意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稳定身体躯干核心部位,为四肢肌肉提供发力的支点,为上下肢的力量传递创造条件,在身体位移时保持重心稳定并维持合理的身体姿势[2]。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主要针对身体躯干部位的核心肌群,通过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使身体躯干部位的核心肌群[3]。身体躯干的核心稳定性不仅对竞技体育比赛的动作技术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还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具有保障意义,身体躯干的核心稳定性有利于增加动作的功能性,也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腰背部的伤病。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核心稳定性的功能,必须结合对身体躯干部位核心肌群的解剖特征来进行,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也必须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认知方能取得实效。

2 核心稳定性的功能

身体躯干是运动伤病预防和康复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区域。身体躯干主要是指由腰椎、盆腔与髋关节组成的区域,包括腰椎、骨盆、髋关节以及促进或限制这些关节运动的韧带和肌肉。稳定性是指限制位移、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能力,身体躯干的核心稳定性是指身体躯干部位的深层肌群防止脊柱屈曲以及促使其返回平衡状态的能力[4]。有关身体躯干核心稳定性的主要观点是,身体躯干部位必须具有稳定性,以保障身体躯干两端的关节肌肉可以安全和有效地使用。身体躯干的核心稳定性主要依赖核心肌群的活动来增加躯干和臀部的力量控制能力,如果身体躯干不够稳定,人体在活动过程中就可能出现骨盆和腰椎的过度位移,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负荷强度大、反复次数多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就会对腰椎部位产生伤害,造成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例如腰痛、背伤。拥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身体躯干对于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身体躯干在某些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作用发挥非常明显,例如划船,下肢产生的力量必须通过身体躯干转移到上肢。虽然很多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并没有像划船这样明显地依赖身体躯干进行力量输送转移,但身体躯干的稳定性亦非常重要,例如最常见的跑步,核心肌群的作用是稳定骨盆,以便在两脚交替落地时对上体形成稳定的支撑,一方面保证行进路线,另一方面控制脚落地时的重量加载,防止过度用力。身体躯干的核心稳定性在团队运动项目中亦非常重要,因为团队运动项目中包含着大量的速度和方向的快速切换,这种速度和方向的快速切换需要身体躯干核心稳定性的保障,身体躯干的强大和稳定,有利于保障速度方向切换时动作完成的质量,同时有助于预防伤病的发生。四肢肌肉力量强大,但身体躯干的核心肌群力量弱,整体力量的发挥就会大打折扣,并易带来伤病,为了避免这种潜在的问题,发展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和核心肌群耐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动力性差、力量不均衡、负载过大造成的伤害以及缺乏整体协调性的问题往往与身体躯干的功能不足有关。同时,人体运动是多个面、多个方向的运动,运动员必须具备在三个面上运动时骨盆的稳定性,骨盆区域的不稳定会影响力量的产生与传导,造成伤害。此外,核心稳定性有助于减少腰背部的伤病发生率,对治疗腰背部伤病也有一定功效,同时可以协调发挥手臂、腿部肌肉的力量发挥,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增加整体协调性。

3 核心稳定性肌群的解剖特征

人体的腹背部周围有多层肌群参与身体躯干的稳定,不同肌群的肌纤维具有不同的方向、性质和作用,这种肌纤维交错式的布置有利于提供更强的稳定性,就如同多层胶合板一样。人体的运动具有三维空间性,因此人体的运动可以分解为三个面的运动,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任何人体运动都是这三个面运动的整合,人体在各个面上的运动都是通过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共同协调收缩来实现的,身体躯干在每个面上的稳定性也是如此。具体而言,在矢状面上,参与运动和稳定的肌群主要包括腹直肌、腹横肌、竖脊肌、多裂肌、臀大肌和腘绳肌;在冠状面上,参与运动和稳定的肌群主要包括臀中肌、臀小肌、腰方肌、大收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和耻骨肌;在横断面上,参与运动和稳定的肌群主要包括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股方肌、闭孔外肌、闭孔内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腰髂肋肌和多裂肌[5]。核心肌群一般可以定义为支持腰一骨盆一髋的29对肌肉,用以稳定脊柱、骨盆的稳定性,并在功能性运动中维持动力链的稳定。负责快速的、冲击性的和旋转运动的主要肌群包括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腹横肌和竖脊肌,这些肌肉用来使躯干弯曲、伸展和旋转。传统的训练腹部肌肉的方法通常过度依赖腹直肌作为原动机,例如仰卧起坐和举腿练习,虽然是训练核心肌群的基础方法,但这类练习并不全面,因为腹直肌主要是负责身体躯干末梢向身体中央的靠近,并参与身体躯干的弯曲,但它并不能对下肢躯干运动进行深层次地支持,缺乏对核心区域众多小肌群的有效刺激。核心肌群的训练通常不需要爆发性的全身性运动,而是更关注局部,更关注稳定系统,通过较慢的、低强度的运动模式来有效刺激深层核心肌群发挥功能。

4 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如果身体躯干的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比较薄弱,当需要时核心肌群就难以自动激活给予身体躯干稳定。身体躯干部位特别是腰椎部位是运动员竞技运动时的薄弱环节,因为该部位缺乏大肌群的支持,运动时处于无支撑的状态[6],该部位的主要功能不是发力而是稳定,因此身体躯干的核心稳定性更需要专门训练。运动员在训练准备期,需要进行专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以便激活核心肌群的功能,保护和稳定腰背部,避免出现伤病。但只有通过适当的训练,核心肌群才会在适时激活,为了激活正确的肌群,运动员通常需要采取坐姿、跪姿或躺姿的方式来进行训练,采取这种体位有利于使身体躯干处于中心位置。核心稳定性训练通常是精细化的运动,需要唤醒和激活特定的肌群,这与运动员平时进行的以大肌群为主的力量训练有所不同。虽然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运动幅度普遍不大,但它对整个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具有显著效果。在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功能测试,以确定训练的重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稳定性训练并不能直接影响运动表现,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贡献主要在于小肌群的训练,提供的是稳定作用,对于以大肌群为主的运动项目而言,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是关键的决定作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另一个功能是有助于预防非特异性下背部伤,但训练的类型和内容需要有所选择。加强身体躯干核心区域肌群的功能意义重大,而选择适当的练习是训练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核心稳定性训练并没有一套完美的、理想的、全面的练习方式,其练习的主要原则是保持中立位置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保持臀部、膝盖的动力性,因此核心稳定性训练应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具体而言应全面涉及三个面的运动(冠状面的侧屈、矢状面的屈伸和水平面的旋转)[7]。通常的传统训练方式更注重腹直肌的训练,但在提供躯干稳定的肌群中,腹横肌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动作角度的改变可以刺激不同肌群的肌纤维参与工作,从而全面锻炼核心肌群,为躯干稳定提供帮助。传统力量训练通常会有一套比较有效的练习方式,例如发展股四头肌力量,杠铃深蹲是首选,也是最为常用的方式,但核心稳定性训练更需要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因为核心稳定性是由诸多深层小肌群协调配合产生功效的。

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初期的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运动员通过克服自身体重的一些练习来建立稳定性基础,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当运用腹部肌群时遵从从内而外的原则,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稳定性,获得协调性,激发深层肌群,掌握正确动作,以及减少和防止损伤。核心肌群的肌纤维长度较短,有些直接连接到椎骨,主要作用是产生足够的力用于椎骨关节的稳定,对这些肌群的训练,应尽量减少不需通过脊柱和骨盆的动作,以便增加核心肌群的激发程度。腹肌训练在核心稳定性训练中非常重要,但有时很难分离腹肌下部,因此练习可以有意识地从下腹部肌群的练习开始。核心稳定性训练注重在稳定脊柱的状况下保持运动的对称性,单纯的力量并不足以保障正常的功能,例如下背部伤通常是在背部延伸时由于缺乏对称性而导致的,并非仅与力量缺乏有关。在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之前的热身活动中,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动力性练习,例如摆腿、踢腿、弓步、鞭腿等练习,协调性练习也是准备活动的重要部分,利用瑞士球进行协调性练习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增加核心肌群的力量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增加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中值得推荐,但在力图增加核心力量的训练中,不建议使用瑞士球进行练习,而是可以借助药球进行练习,在开始阶段可以使用非弹性药球来进行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待运动员能力提高后,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药球,大重量的药球主要用于发展力量,而较轻的药球主要用于发展速度,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要保证技术的准确性。臀部和背部肌肉的最大力量发展,主要靠深蹲、硬拉和举重等练习及其衍生练习方式来发展,后深蹲、前深蹲、蹲举、阶梯训练、弓步下蹲、弓步蹲举等都是发展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此类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激活核心肌群来保证适当的脊柱稳定性,这表明一般的力量练习中也包含着核心稳定性训练,只是没有专门抽取出来而已。相关研究表明,下蹲练习和硬拉练习比在瑞士球上的练习更能激活躯干肌群的肌电活跃水平,强度低于50%的下蹲和硬拉练习,对神经肌肉系统的挑战性高于瑞士球练习,因此,为了增加力量和增加背伸肌的肥大,多关节的练习例如下蹲和硬拉练习值得推荐,因为这些多关节的练习能够收到巨大的效果,在这些练习期间,无需额外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7]。通常情况下,单纯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应采取低阻练习,重视特定动作模式的准确性,一旦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在准备阶段得以正确的训练,就应开始发展与专项有关的肢体肌群的训练,因为专项技能才是决定专项水平高低的关键,在发展专项技能时,需要将专项动作模式与抗阻练习结合起来,此时需要进行多平面的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力量、协调、加速、减速、变向等练习不应单独进行,而是整体协调进行练习。各种核心稳定性训练都可以结合哑铃进行,推、拉、下蹲等练习都可以运用哑铃,正确设计的涉及多关节的哑铃复合练习,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体协调和躯干稳定性。结合哑铃的练习可以实现动力性、柔韧性和协调性,运用简便实用,而且这种练习对运动员心理也不会产生压迫感,特别是在运动员受伤期间,此类练习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

[2]王卫星.运动员体能训练新进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4):18

[3]韩春远,赵晓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20(5):112

[4]Jeffrey M.Willardson.Core Stability Training:Applications to Sports Conditioning Programs[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07,21(3):979-980

[5]Larry W.Judge.Core Training for Superior Sports Preparation[J].Journal of Coaching Education,2008,1(2):3-4

[6]陈小平.论核心力量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3:32

[7]Micailah Brock.Guidelines for Sport Coaches on Core-Strengthening Techniques for Athletes: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Decreasing the Occurrence of Lower Back Pain[J].Journal of Coaching Education,2013,6(2):136-139.

核心区功能训练 篇2

摘 要 随着国外专家和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和教练员也逐渐开始专注于核心力量训练,并且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有些专家和学者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而且实证性研究较少。国内外的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核心区持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关键词 核心 核心训练 核心区 体能训练

国内外学者关于如何使运动员能够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格雷库克在《竞技运动中的身体平衡》一书中提出运动表现金字塔理论,金字塔由三个体积逐渐递减的长方形构成,每个长方形代表一种类型的运动,表现的是一种运动类型如何建立在另一种类型之上,金字塔最底层应该是稳定性和灵活性。王卫星也曾赞同并提出运动员最佳体能金字塔理论,他认为金字塔分为四层,这四层依次是灵活性和稳定性、动作模式、运动素质、技战术,其构建方式与格雷库克最佳运动表现金字塔类似。

一、核心概念的引入

核心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运动表现领域的两位先驱Bob Gajda和Robert Dominquez首先提出并在《全身训练》一书中首次运用核心概念。至此之后众多专家和学者认识到腰-骨盆-髋关节所在部位的肌群的重要性,并逐渐将运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由于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先后提出了“核心”“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身体功能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脊柱稳定性”等概念。无论是最佳运动表现金字塔理论还是最佳体能金字塔理论,他们都强调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性,是爆发力、速度、协调等各种素质的基础,而核心力量对于控制身体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格雷库克指出稳定和灵活性的训练必须从脊柱开始,这就要求脊柱要十分灵活,并且能够适应不同情境和运动,脊柱也必须足够稳定,这样才能支撑身体并且进行能量的有效传递。Rood(1972)将脊柱所依附的肌肉根据肌肉功能的不同划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这两大类,当然稳定肌和运动肌的划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1]。Vern Gambetta认为核心力量和核心控制力对于运动中保持良好的动态姿势是极其重要的,并指出一个强壮稳定的核心部位可以提升机体动态的运动表现,增强神经肌肉的效率,一个稳定的核心能够使机体承受瞬时变化下的各种身体姿势。

二、核心与核心区的区别

国内外的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核心区持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核心区从解剖学的角度出发是指人体的中间区域,但是关于中间区域的划分大体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核心区域是指腰-骨盆-髋关节;第二种观点认为核心区域是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所有区域包括胸廓、骨盆、整个脊柱;第三种观点认为核心区域是指腰-骨盆之间的区域;第四种观点认为核心区域是指胸廓和整个脊柱。

张春合、张勇等人认为核心区域的肌群是指包含在脊柱、腹部、髋关节骨盆、近侧下肢之间,包括膈肌和下肢肌肉,虽然他们在核心肌肉具体划分上虽略有不同,但范围基本一致;Goodman等人认为核心区域的肌肉不包括下肢肌肉和膈肌;Ian Hasegawa等人认为核心区域的肌群包括下肢近侧肌肉不包括膈肌[2,3]。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核心区域的肌群包括胸部肌群、腹部肌群、背部肌群、膈肌、骨盆肌群、髋关节肌群、下肢近侧肌群。Borghuis认为髋关节及其髋关节以下(骨盆、髋关节、下肢近侧)的肌群不属于核心。Kathleen R Lust认为核心肌群主要是在附着在胸廓、脊柱上面的肌肉,并不包括骨盆以下的肌肉。

膈肌的收缩和舒展能够引起腹内压的变化,对身体姿势的调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将膈肌纳入核心肌群的范围。《运动生物力学》指出人体在两臂下垂站立姿势中,身体重心位于第1-5骶椎的某一水平面上,约在髋关节额状轴上方4-5cm,接近人体正中央矢状面稍向右偏的髋骨与耻骨之间。国内外的大多数专家学者将核心区定义在中心周围,应该包括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因此将下肢近侧肌肉纳入核心肌群的范围。因此本研究认为核心区是指:核心“腰椎—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汽缸”,具体指膈肌以下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并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骨骼系统,同时也受呼吸调节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核心区肌群上起膈肌下至髋关节,包括背部肌群、腹部肌群、骨盆和髋关节在内的所有肌群。

核心相对于核心区在竞技体育领域进行论述时候大多与专项相关联,属于训练学领域的范畴,指的是一条运动链上的起主要作用的部位或环节,既包括整个人体大运动链中的中轴大核心区,即腰椎、盆髋区,也包括四肢运动链中的小核心区,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要比核心区稳定性大,还包括上下肢运动链,核心区里仍有核心。

参考文献:

[1] 张春合.核心部位训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05): 60-61.96.

[2] 王卫星.运动员体能训练新进展——核心力量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04):18-19.

核心区功能训练 篇3

中国建筑设计市场近几十年里发展速度惊人。境外建筑师的积极参与在给建筑设计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的同时,也在冲击着传统设计观念。笔者作为一名建筑教育工作者,面对如此现象常常陷入思索:中国建筑师在面对自身独特发展状况挑战的同时如何与国际接轨?我们如何培养出本土真正优秀的建筑师?无疑,建筑学教育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回顾我们的建筑教育发展过程,其实很多学者都已经意识到某些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推行相应的改革已是必然趋势。但是,当许多高校引入外国的建筑学教育模式,试图与多年沿用的体制进行融合和互补时,却又发现有很多困难和矛盾,效果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也发现似乎境外设计教学对各种建筑功能特别不重视。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时,许多人会归咎于表象的东西,如社会文化背景、职业市场要求、教学体制的差异等。但笔者认为,我们在一些核心概念的理解上,特别是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一定误区,以至于教学目的的制定和教学手段的应用存在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只有明白误区之所在并避免陷入其中,教学重点的方向才会正确,从境外借鉴来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训练才有针对性,否则,“中国国情特殊”的这种心态会掩盖我们认识上的不足,从而拖慢建筑学教育向前发展的速度。

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似乎是建筑设计领域永恒的话题,针对它们的讨论并不少。回顾历史,早在19世纪80~90年代,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明确提出“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观点,这是自现代主义以来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功能论者的标志性口号。然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反其道提出“功能追随形式”,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又将其改为“形式追随形式”。此外,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提出“形式唤起功能”,文丘里(Robert Venturi)提出“形式产生功能”,屈米(Bernard Tschumi)提出“形式追随幻想”。当代建筑先锋则提出“形式追随意义”(form follows meaning)。反观中国,在现实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一直是建筑设计领域遵循的原则,无论建筑学教育还是建筑实践领域,满足功能使用要求一直被提到相当高的位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很多建筑师和学者认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外部造型必须有创新性和美的特质,并能给城市形象带来积极影响。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当代建筑师对建筑形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有些设计甚至抛弃“实用”的底线,盲目追求造型上的“奇”、“异”、“特”。当然,这些设计取向为大多数学者所否定。在今天建筑院校的设计教学中,着重于空间和形式的构成教学已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功能问题在大多数院校还是被摆在教学的首位,反映了功能论在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主导地位。关于功能和形式问题的讨论当中,中国学者所持的观点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坚持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的立场和观点,认为形式是功能的反映,反对过度装饰和纯粹形式引导设计的方法;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种类,建筑形式应该有它自身的逻辑和构成方法,而这种构成方法应该在教学中予以强调(1)。两种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背后的假设其实都是功能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二元体,是建筑设计领域相提并论的两大要素。

其实这些风云变化的国际建筑思潮和各执一词的诸家之言,恰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功能与形式不是简单的建筑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包含丰富和复杂的社会内容,基于不同文化背景或立场的人对它们的定义和关系都会有不同的演绎和解释。本文的立场并不是支持或反对某一家的观点,而是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即设计思考的程序以及思维方式运作的特点去分析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各种思维在设计过程中的相互转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探讨功能和形式在设计思考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以此揭示我们惯性理解下的一些不足。

二、建筑设计思维方式的特点

就其思维方式而言,设计是一个特殊的学科领域,既区别于科学技术的客观和理性分析,也不同于人文学科如艺术重视人的体验及心理感受等。设计介于两者之间,或者说兼备两者的某些思维特点,因此,简单把它归于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足以解决设计上的问题,对设计教学的帮助也非常有限。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划分,思维通常可区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直观动作思维是借助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的是直观具体和操作性问题,解决方式是实际动作,运动员采用的往往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的是形象性问题,解决的方式是想象。形象思维在文学家、艺术家和设计师,也包括建筑设计师的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也称理论思维,是借助抽象概念、命题进行判断、推理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抽象思维以一般的属性表现个别的事物,而形象思维则要通过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1]作为建筑师经常使用的形象思维,一般来说有以下特点:

其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如同抽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概念一样,形象思维的特点自始至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

其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尤其是想象和联想成为形象思维的主要活动方式,情感对形象思维也具有特殊的作用。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三种思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而不是单纯地运用一种思维类型。对建筑设计师而言,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也是这三种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相关概念的理解问题,所以直观动作思维不纳入讨论的范围。

假如我们把设计过程进行分解并和设计思维方式的运用进行交叉和重叠,可以发现,在整个设计思考过程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也是交替运用,最终产生设计方案并以具体的图像(图纸)或实体模型表达出来(图1)。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头脑中对各种建筑元素进行加工,通过想象,形成各种空间组合方案和建筑的整体形象。

把设计过程进行解构后,可以发现我们强调的建筑功能出现在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其余问题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而空间和形式既是我们解决功能问题的手段也是结果。对于设计师而言,两者其实是属于不同范畴的东西,也不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然功能是我们设计的目的,而空间和形式是为了满足功能使用要求的设计手段,也是设计的最终结果,那么在设计教育中就不能将功能和形式的训练混为一谈,而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关于建筑功能问题的教学

功能是建筑的使用要求,是建筑设计最基本的目的,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建筑功能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大部分建筑院校从二年级的设计教学开始就以各种建筑类型的设计为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对各类建筑功能掌握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大部分学生处理不好的始终是功能问题,除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等客观原因外,似乎也表明我们目前强调功能的设计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前文的分析已指出,功能是建筑的使用要求,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建筑的建成最终要以满足各种社会活动需要为目的。然而,社会需求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也要以一种发展的观点来教育学生面对功能问题。

首先,建筑功能有时代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把《建筑设计资料集》里面的一些知识当成一种必然灌输给学生,导致很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把这种知识看成一种设计法则而非课题设计要实现的目标来看待。建筑的使用要求会因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更何况我们国家的技术资料集更新周期相对比较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落后于时代发展,目前已有很多内容已不能为设计实践提供指导。假如我们以其中的技术要求来训练学生,局限性是可想而知的。借鉴境外建筑教学经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研究和观察,在参考现有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地块和环境发展状况的功能原则和要求。在这种自主功能设计过程中,学生可直接考察建筑功能和人的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因而对相关建筑类型的掌握才会更加直接和深刻。

其次,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动态地看待功能这个问题。当社会活动多元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被倡导的时候,设计对建筑空间的长效性和灵活使用也提出了要求。因此,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功能和功能关系,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把它看作一成不变的法则。而这种发展的观念也应该在教学中灌输给学生,而不是以教条的功能观来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再者,前面的分析也指出,功能实际是设计要求,是使用者的语言,简单说,是建筑空间的名称而已。设计师通过对功能的理解和分析,产生一系列设计概念,最终发展出若干适合这些功能活动的建筑空间和一系列的空间关系。在整个设计思考过程中,建筑师从用抽象思维分析功能要求的状态转化到用具体形象思维思考设计方案的状态,在头脑中利用各种建筑元素(如墙、柱)形成多种空间组合方案。也就是说,建筑师通过对相关功能的理解和解释来进行空间的组织和设计,以此表达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的设计对象是空间、空间关系及相对应的建筑形式,功能在其中扮演的只是目标的角色。对于建筑师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空间演绎能力”。当缺乏这种能力时,建筑师无法把功能关系处理好。回顾前文提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建筑功能知识的重要性,但老师在与学生探讨设计问题时,花费时间最多的仍是功能空间的组织和设计问题。究其原因,症结之一就在于许多学生缺乏“空间演绎”的能力,也就是缺乏通过空间的组织来实现功能关系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仅仅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建筑功能知识是不够的,教学重点还应放在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训练和培养上。借鉴境外设计教学经验,空间组织能力应该在低年级阶段通过强化训练获得,在高年级阶段则通过解决更复杂的建筑设计问题来强化。顾大庆等老师在东南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推行的空间建构教学,其实在这方面已迈前了一步(图2)。

四、关于建筑空间和形式的教学

前文分析指出,功能属于设计目标范畴的内容,与建筑形式同一范畴的应是建筑空间,后两者才是设计的内容和对象。建筑的本质是空间的观点早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中国早在古代就有关于空间的哲学思想。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有名言:“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哲学中的“有”和“无”,代表宇宙中相对立的实体物质和非实体属性两个方面。对于建筑来说,人们实际使用的不是墙体、柱梁、屋顶,而是由它们构成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场所不能脱离这些围合、支承构件而单独存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老子深刻地点出“有无相生”,可谓中国空间概念的核心。当我们以空间视角去看待建筑时,就会发现空间与它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其实才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建筑形式是内部空间的外部反映,而内部空间为外在形式所定义和界定,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影响的关系。赖特也曾说过:“材料的特性、建筑特有的三度空间问题、建筑整体的装饰,就艺术而论是三位一体。”既然空间与形式不可或缺,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组织和建构能力以外,建筑形式建构能力的培养也是设计教学所必备的内容。但这种构型能力并不能脱离建筑空间而存在,而是随着建筑空间的演变而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形式与空间的演进应是同时发生的(图3)。在境外建筑学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和观点,他们在具体的设计指导中很少专门探讨“立面设计”这一主题,因为空间和形式在遵循一定的设计逻辑发展过程中,立面已在这种技术策略中逐渐清晰、成熟。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的应该是基于功能空间而发展造型的能力,而不是如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的情况那样,先臆想一个建筑形式,再把功能空间填塞进去。

结语

综合以上几个核心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本科建筑设计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空间和形式建构能力的训练。虽然观点倡导已久,但由于建筑市场的过多干预以及中国教育评估系统所带来的一些限制,在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太多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相反还停留在传统的“布托”模式里面。功能是设计要满足的目标之一,功能设计就是空间和形式的设计。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功能观念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空间组织、空间建构和建筑形式塑造等能力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本身就构成一门独立和复杂的学科。在目前的课程设计中,除了传统的构成课涉及这部分的内容,其余涉及空间和形式的训练课程较少。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进行课题设计的过程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和能力。当这部分的能力欠缺或不完整时,学生在设计中要很好地实现功能目标会不知所措。在境外的建筑学教学中,专门的空间建构训练是本科低年级设计课必备的内容,他们主要通过手工操作(making)获得空间和形式的设计经验和能力。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观点,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境外的建筑设计教学似乎不太强调建筑功能问题,因为他们已经超越功能这种表象让学生去探讨建筑设计更深层面的内容了。

参考文献

发挥学科功能 传播核心价值 篇4

关键词:政治学科;功能;核心价值

一、通过政治学科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

1.从世界各国发展来看,通过思想政治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各国通用的做法。西方国家也非常重视思想教育。在多元文化的美国,从未放松对公民历史和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只不过,他们的教育很有一套,是一种“隐形”的宣传。在美国的学校,名义上没有开设思想政治的课程。实际上,历史课程承担着思想政治的重要功能。通过对美国史的学习,在不知不觉间“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思想就进入学生大脑,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了加强公民对美国历史、文化的认同,《独立宣言》《权利法案》《美国宪法》等内容已经被纳入中学教材,成为高考考核的重要内容。

2.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共同的梦想、共同的价值标准,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所以说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离不开政治学科的宣传教育。

3.从中学生的自身特点来看,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体、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价值取向,因此,价值观的养成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生时期抓起。中学时期如果不能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果会比较严重。

二、怎样发挥政治学科的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1.从教师角度来讲

(1)讲中国好故事传播核心价值观

课堂上教师应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生动活泼的故事。例如,近年来“感动中国”“最美”人物的故事,就是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好故事。必修一《经济生活》中很多内容涉及诚信问题。人无信不立,从古至今,诚信都是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今天,诚信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然而,生活中一些人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多宣传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让学生感受社会的美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最诚信中学生”的故事:一名高一学生,在上学途中,不小心刮蹭了一辆小车,他等20分钟仍未见到车主,只好给车主留下自己联系方式和道歉信。这一事件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让人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感、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精神素养。一位网友写道,下一代若都如此,中国将大有希望。课堂中的故事源于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核心价值观

闽侯三中位于千年古镇——南屿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严谨的校风、优良的学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校园环境优美,名人雕像林立,古木挺拔参天。100多年来,闽侯三中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三中校友有着爱国爱校、回报社会的传统,这些都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借助这些有利条件,通过砚山文社、记者团等社团,文娱晚会、合唱比赛、成人礼等活动,通过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校园文化活动,闽侯三中形成了“面向全体、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和“勤奋、和谐、爱校”的学校精神。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例如,教师讲授《文化生活》“我们的民族精神”时,可以引用明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用《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内容,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引用《论语》中“诚者,天之道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用“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孝敬和友善意识;用“业广惟勤,天道酬勤”等美德,培育学生勤劳勇敢的品德。

2.从学生角度来讲

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和教育功能,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最终还要看受教育者是否认同并践行。具体来讲,应该引导学生:

(1)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如果能日行一善,就会有好的影响,就会被人喜欢和尊重,自身也会收获幸福的体验。生活中关心弱势群体、同学间互帮互助,做一个有爱心友善的人;升旗时严肃认真,公共场合注重言行,做一个爱国的人;学习勤奋刻苦,做事认真负责,做一个敬业的人;平时不撒谎、考试不舞弊,做一个诚实的人;见面说“你好”,分别说“再见”,做一个文明的人。这些虽是小事,如果人人都能付诸行动,那么诚信、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也会慢慢形成。

(2)学习雷锋,坚持不懈

人们常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大多是流于形式,以至于学生对活动产生了怀疑,对学雷锋活动失去热情。因此,学雷锋活动不能只重形式,更应注重内容。应在学生中坚持不懈开展学雷锋活动,形成常态。例如,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一届三年为时间,坚持不懈地帮助周边社区中的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帮助学校中困难的同学,定期开展美化校园活动等,这些活动会慢慢积淀成学校的优良传统,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在学生中代代相传。通过活动,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参与者收获快乐、健康成长。

(3)实践活动,围绕主题

例如结合诚信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说真话、做真事、成真人”活动,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结合感恩主题,通过福州特有的节日“拗九节”开展敬老、孝老活动,让学生懂得点水之恩当源泉相报,感恩父母、老师、同学,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结合中央电视台“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清明节祭扫英烈、端午节纪念屈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感动中国”“最美”等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友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重视核心区力量训练赢得优异成绩 篇5

一、核心区力量的概念及意义

人体核心区是指脊柱、髋关节、骨盆,是处于躯干和下肢的结合部。核心区力量,是指人体躯干部位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转、传递上下肢肌肉力量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核心区稳定性是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区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腱。核心区力量训练,就是利用稳定和不稳定,平衡和不平衡,控制与非控制的方法,改变和提高核心区部位肌肉、肌肉群力量的训练。练习者踩、躺或撑在健身球(瑞士球)、泡沫脚踏板、平衡板不稳定的支撑物上,进行各种力量练习和静力姿势练习。所以在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增加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比例,对提高运动成绩和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区力量训练的意义:

1. 提高动作质量,稳定身体姿势。

2. 保证较好的能量传递,产生较大的速度和力量。

3. 改善肌肉协调和平衡、增强本体感受功能。

4. 有效地提高急停急转、变向能力。

5. 预防运动损伤。

二、核心区肌肉群的组成

人体核心区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周围的肌群。核心区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群——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区肌群。

三、核心区肌群在跑步中的重要性

二十多年前,很难发现有顶级的跑步者花精力在训练他们的腹部肌肉上。而今天,它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是因为,科学家和教练员们现在知道了,如果没有强健的核心区肌群——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就不可能跑出最好成绩。它们为跑步者在爬山、最后冲刺、长时间地维持最有效的跑步动作,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动力和耐力。

四、怎样进行核心区力量训练

根据所构成核心区域肌群的特性,以及它在系统训练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出发,归结多年的训练经验,现将训练方法手段示例如下:

1.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

此类练习适用于核心区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区肌群的用力和有效地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最基础的核心区力量练习手段。此类练习有很多,如仰卧挺髋、仰桥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等。

2. 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练习

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力量练习器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在平衡球、平衡板和悬吊绳等不固定轨迹的训练器械上进行的力量练习,有效地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

例一:双腿置于平衡球上的支撑练习动作方法:将两腿并拢置于瑞士球上,两手撑地,手臂与身体成90°夹角;脊柱保持正常位置,与地面平行;控制身体不改变任何夹角;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如果要进一步加强动作难度,可以采用单手支撑、在瑞士球下放置半球式平衡球等手段。

例二:单腿撑于平衡球上的旋髋练习,动作方法:平躺垫上,一腿置于瑞士球上,抬起上体呈一直线,双臂伸展置于地面上;另一腿绕身体做内收外展的旋髋练习;保持均匀的呼吸。

例三:蹲起练习,徒手站立于平衡球上,两腿开立比肩稍宽,做蹲起的动作;或者单脚站立于平衡球上的蹲起练习,呼气,向下蹲;吸气,站起。此类动作过程中要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不发生扭转或屈髋的动作。如想加大难度,可采用负重蹲起的练习方式。

3. 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

诸如单、双脚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这类练习增加了练习的难度,一般适用于核心区肌群能力在中级以上水平的运动员,他们都经过了初期的徒手或单一器械的训练,能较好地控制身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正确的身体姿势。这种练习的关键是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或者是在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训练。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区肌群的参与,并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例一,单腿跪姿弓步后上拉,动作方法:单脚(左)站于平衡球上成弓步,后腿屈膝,重心在两腿中间;做单臂(左)后上拉,或坐姿侧上拉后拉等。动作要求同正常身体姿态下的要求;呼气向后拉,吸气向前;动作过程中控制身体,不能有旋转或者晃动。例二,持球旋转:俯卧于罗马椅,双脚固定,骨盆部置于罗马椅托板上,身体呈一直线;双手持球,做上体绕脊柱的旋转动作,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中立位,呼吸均匀。随着运动员能力的增强可以加大训练难度,例如把罗马椅改换为瑞士球。这个动作有效地锻炼运动员核心区域的控制力和躯干肌力。

4. 各种静力性练习形式

这是一项融合肢体和心灵的运动,训练以意志力去控制身体动作。静力性训练的理念是均匀地强化各部位的肌群及中心轴的动力,在正确身体排列结构的要求下,用心体会每一块肌肉的延展、收缩与控制,目的是加强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以提高身体稳定性及全身姿势的正确性。

5. 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

这种方式的练习主要是锻炼运动员的肌肉本体感受控制能力。人体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想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控制。例如,睁眼或闭眼的屈膝单腿站立或者蹲起动作练习,就能很好地锻炼核心肌群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若要增加难度,可以采用让练习者跪立或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同样的动作等方式。

6. 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形式

这种练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动态条件下的核心控制能力。例如,镜子模仿动作,动作方法:训练者(双)单腿站立,膝屈曲,髋屈曲,背部平直,保持躯干稳定不左右摇摆;训练者模仿做同伴动作的镜面动作。随着躯体控制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训练难度,比如站立在平衡球上进行练习,动作加上上体的转动等。

7. 双人共同进行的练习

例如可以使用橡皮筋两个人同时练习,两人并行仰卧,将橡皮筋分别套在练习者的左、右(内侧)脚的中心,同时做腿的内收动作;或者是站姿的练习。

核心区功能训练 篇6

1 乒乓球运动力量训练

乒乓球运动项目具有落点多且变化大、球速快且旋转强度高、控制范围大、攻防转换快特点[3], 运动员的击球效果依赖于运动员移动情况、技术动作完成度, 根据乒乓球的项目的特点, 运动员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 才能在比赛中抓住机会, 赢得主动权。乒乓球项目的技术动作多在运动过程中完成, 甚至在运动员身体失去平衡下完成, 乒乓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要求较高。而中职学生的比赛和日常训练中存在手、腰、腿不协调问题, 机体力量无法在失衡状态下集中爆发, 学生的移动不仅消耗大量体力, 也影响击球质量, 错失进攻机会[4]。由此可见, 乒乓球运动技术动作完成情况不仅依赖于上肢力量, 更依赖于各个发力部位的协同配合。许多研究证实乒乓球运动过程中上下肢力量通过躯干传递, 躯干“核心区”肌群传递上下肢力量效果影响击球动作的效率, 为探讨“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实验研究

2.1 测试对象

选择同一年级相同专业的中职学生A班 (36人) 和B班 (36人) , 两班学生无敏感性皮肤、运动神经性疾病, 入组研究前6个月未出现运动功能肌肉伤病, 且入组时不存在强烈肌肉酸痛及其它不适感。研究前向所有学生讲解实验内容, 根据自愿原则参与实验。学生接受正规测试前24h内未从事剧烈运动和未饮酒。A班和B班学生的基本信息详见表1, 两个班级测试学生的基本信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2.2 训练方案

A班级学生接受常规乒乓球训练, B班级学生接受“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方法。B班级学生在正确动作姿势下进行训练, 训练内容从逐渐缓慢可控的一维训练开始, 逐渐提升训练维度和速度;训练过程中通过改变运动关节数目、重力矩、支撑点数目等方式逐渐提升难度, 根据训练项目难度差异控制单个动作练习时间 (30~60 s) , 练习与间歇时间比为1:2。训练方案及安排详见表2。

2.3 测试指标

针对学生进行为期9周的“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 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单侧支撑力、整体支撑控制力、灵敏性进行分析。测试内容分为8项, 分别为八字踩点、双侧抛实心球、身体扭转能力测试、伸肌和屈肌控制力测试、双侧肌群控制力测试, 每个测试动作观察脊柱和盆骨是否出现弯曲或倾斜, 从开始动作计时, 动作变形结束计时, 根据标准动作持续时间长短评价核心肌群的能力。

2.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处理两组学生的数据, 组间比使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显著, 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3 结果及分析

3.1 单侧支撑力

乒乓球运动员通过快速转体手臂增加击球力量, 提升击球速度, 快速转体手臂依赖于躯干力量。B班学生接受训练后, 学生核心区表面肌群力量各项评价指标高于A班学生, 其中左侧和右侧肌群控制力差异最明显, 伸肌控制力和屈肌控制力也存在显著差异。

3.2 整体支撑控制力

身体扭转能力是评价“核心区”肌群控制机体扭转能力的重要指标, 学生保持同一姿势的时间越长, 表明“核心区”肌群控制机体扭转的能力也越强, 机体平衡力和重心稳定能力也越强[5]。乒乓球运动中, 高质量击球与转体质量密不可分, 乒乓球运动员缺少稳定、集中、快速的转体动作, 上肢收臂动作无法提升击球力量。本实验显示, B班学生接受“核心区”肌群训练后, 身体扭转控制能力显著提升, 表明“核心区”肌群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扭转控制力。

3.3 灵敏性

乒乓球项目的多数技术在非稳定状态下完成, 即运动员在快速移动和控制循环过程中完成击打动作, 核心区肌肉群力量提升可以提高运动员控制中心的能力, 提升运动员的速度和灵敏度。八字踩点试验是评价灵敏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完成八字踩点时间越短, 相对范围内移动速度越快, 表明灵敏度越高[6]。通过训练后B班级学生的八字踩点完成时间明显低于A班级学生, 表明“核心区”肌群训练可提升学生的灵敏度。

3.4 力量传递效果

力量传递是乒乓球运动的典型特征, 力量传递的连贯性对击球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运动员在完成蹬地、转髋、摆臂动后将球抛出, 测试学生的力量在运动链上的传递连贯性。结果显示, B班级学生接受“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后, 左侧抛实心球和右侧抛实心球成绩显著高于A班级学生, 表明“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可以改善力量传递的连贯性。

4 讨论

4.1“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对静力支撑能力的影响

静力支撑能力的作用为机体运动期间维持身体姿态, 运动员静态收缩过程时产生的力量与机体承受的力量相等, 静力支撑能力可以帮助机体在运动时维持身体姿态[7]。本研究显示学生接受“核心区”肌群训练后, 学生的静态支撑能力测试成绩显著提高, 可满足乒乓球运动需要机体进行姿态转变应对项目的需求。由于运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变换身体姿态, 如若机体控制能力不足, 运动员也无法集中用力, 进而影响击球效果。另外, 身体姿态对制动、启动和加速具有控制作用, “核心区”肌群的静力支撑能力更强, 运动员对抗身体阻力情况下完成技术动作的标准程度也越高。因此, 提升静态支撑能力有助于学生保持重心, 以便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

4.2“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对灵敏能力的影响

灵敏素质主要由大脑皮层神经控制, 本研究通过八字踩点实验测试两个班级学生的灵敏能力。八字踩点实验根据乒乓球项目控制范围设计, 学生在八字范围内移动能力和加速能力对其技术动作完成效果有重要影响。B班级学生接受“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后, 学生“核心区”肌群力量显著提高, 完成八字踩点实验的速度也更快。B班级学生完成八字踩点实验更快可能与“核心区”肌群力量增强使学生的控制能力增强有关, 学生移动过程中能够集中力量。

4.3“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对传递力量的影响

乒乓球击打动作依赖全身共同合作, 力量输出效果直接影响击球效果[8]。本研究通过双侧抛实心球实验测试学生力量传递能力, 经过试验后B班级学生的整体成绩显著高于A班级, 表明“核心区”肌群力量提升后, 可以提升核心区力量整合能力, 帮助核心区接受下肢力量, 并作为上肢发力的基础。由此可见, “核心区”肌群力量在力量传递过程中发挥枢纽作用。

5 结论

经过9周“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后, 静力支撑能力、灵敏能力、力量传递能力显著提高, “核心区”肌群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核心区”肌群力量, 增强身体稳定性和力量传递效果, 学生的灵敏能力和移动速度均显著提高, 中职学生乒乓球训练中应引入“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内容, 增强学生的核心力量, 为提升乒乓球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同步发展的目标。

摘要:乒乓球运动具有变化快、旋转多的特点, 击打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调整位置和姿势, 因乒乓球运动对运动员的重心稳定能力和控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通过加强“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通过实验分析中职学生乒乓球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对学生训练效果的影响, 经过9周“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后, 静力支撑能力、灵敏能力、力量传递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生,乒乓球,“核心区”肌群,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颖.乒乓球运动视角下的“核心区”肌群力量训练方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 06:65-67+118.

[2]李颖.乒乓球正手攻球与拉弧圈球技术“核心区”肌群的s EMG测试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03:272-276.

[3]韩春远, 王卫星, 成波锦等.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 02:117-120+172.

[4]陈洁星, 梅雪雄.动态瑞士球练习对游泳运动员躯干“核心区”肌群AEMG激活程度的影响[J].体育科学, 2012, 10:56-63.

[5]朱惠平.新规则下乒乓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2:92-96.

[6]赵俊华, 周玉斌, 张成.对短跑运动员进行身体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06:133-138.

[7]郭延安.浅谈核心力量训练对乒乓球运动的作用[J].成功 (教育) , 2011, 10:264-266.

核心区功能训练 篇7

根据运动员下肢力量的特点,首先应该选择伸髋、伸踝、屈膝、屈髋、伸膝的力量进行练习;练习的肌肉首先应该选择臀大肌、股二头肌、髂腰肌、半健肌、半膜肌和小腿三头肌;练习的部位依次是髋关节、足关节和膝关节。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两大腿以髋为轴的剪绞。髋作为跑的核心部位,既需要为大腿的摆动提供稳固的转动支点,又需要髋关节参与大腿摆动的肌肉具有强大快速的摆素力量。

人体从肋骨至骨盆被称为核心,它包括:背肌群、腹肌群、骨盆底肌、横膈肌、交错骨盆和下肢的肌肉群[1]。核心的整体是腰、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是人体的中间部分,具体区域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骨盆也包括在内,所包括肌群有背部、腹部好有构成骨盆的全部肌群。腰、骨盆、髋关节有29块肌肉,全处在人体的核心环节,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过程中有发力减力、传导力量、稳定等作用,这些肌群在人体移动的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1 髋腰部肌群力量训练手段及特点

核心力量训练是对身体核心肌群与深层小肌肉的稳定、平衡、力量等能力进行训练。核心前期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稳定,核心力量训练是运动能力,比如协调、灵敏、速度等素质训练的根本[2]。在运动中让较多的肌群协调做功是核心力量训练计划的重点,它不是在完成像重力举动作时把某个关节单独的做功,要动员躯干深层的小肌群参与运动是稳定性训练的最终目的[[3]]。

1.1 髋部肌群

屈髋关节的肌肉有:髂腰肌、骨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刺骨肌等。训练手段有:高抬腿、悬垂举腿、仰卧举腿、辅助健身球、弹力带以及运动器械等。

伸髋关节的肌肉有: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

训练手段有:屈小腿仰卧快速顶髓、仰卧两头起、负重后踢腿、负重弓箭步走、站立固定膝关节上体前后快速摆动等。

在髋关节力量训练中要注意肌肉的快速收缩—放松,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抑制的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后部伸髋肌群力量的训练。

训练方法:(1)栏侧前摆腿。运动员站在栏侧,腿折叠经栏上摆至体前膝关节尽量上提,小腿前送,前脚掌做“扒地”动作踝关节也可负重物。练习次数15~20次/组。动作过程中必须保持髋关节的伸展。(2)仰卧挺髋。运动员平卧垫上,两脚高抬,向上最大限度挺髋。负重练习时,让帮助者手扶杠铃片置于自己腹部,重量是自身体重50%~60%,每组8~12次。(3)快速收腿练习。肋木下放一块垫子,双手抓住肋木,模仿踏自行车动作,轮流屈伸双腿,动作快而灵活,两腿屈伸范围尽量大,每组30~50次。

1.2 腰腹肌群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竖脊肌、髂腰肌、腰背筋膜等。

腰腹肌肉群的训练可以分为静力训练手段和动力训练手段。在训练过程中,要把静力和动力训练结合练习。在安排不同训练课时,根据训练的需要和专项要求,再选择性的安排。

静力训练手段有:结合健身球、弹力带以及运动器械等。使身体保持在固定的持续静力状态,一般时间维持20~30s,如静力斜桥、悬垂平举腿、球上练习等。

动力训练手段有:悬垂举腿、仰卧举腿、前抛或者后抛实心球、结合健身球练习、结合哑铃或者杠铃练习。如:(1)跳箱背起,运动员以髋部俯于跳箱上,两脚固定,两手放于头后,上体做上下屈伸,也可以负重自身体重20%~30%的物体放于头后。次数10~15次/组。(2)前屈拉杠铃,运动员两手握杠铃,直腿直臂向上拉杠铃,杠铃不能着地。重量是自身体重的100%。充分发挥腰背肌力量,不屈肘、屈膝,向上拉杠铃时,上体正直,向下上体与地面平行,次数8~10次/组。(3)负重转体两脚开立,两手持杠铃或其他重物于肩上上体向一侧转体90°,头部保持正前方位置不动,稍后复位,再向另一侧转体90°。此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腰髋部力量,还可以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

1.3 腰髋力量练习时注意的问题

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合理安排预热活动,进行较大力量练习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组合加速练习,每单元训练结束时应做好放松练习;要注意技术的准确性。控制好负荷的强度,安排好训练间隙。

2 腰髋力量训练在短跑过程中的作用

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根据物理学关于转动力矩在封闭的个体中保持恒定的原理,下肢产生一个向前的转动力矩,必然其他部位要产生一个相反的转动力矩,这样才能达到平衡。此异侧上下肢的配合就能保持这样的平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力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4]。所以,在短跑训练中,良好的腰髋力量训练给全面的体能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加核心区的稳定性。良好的核心稳定性能把机体各部分的力量联系起来,使跑步过程中上肢和下肢同步协调,提高运动员从腿部到躯干,再到上肢的力量传递效果[5],并促使腿部产生推进力量的最大化。

核心区训练通过提高力量、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有效性来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由于动作控制和稳定性的经历的变化时从核心到四肢,故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必须先于周边稳定性的发展。这就意味着短跑运动员必须在训练四肢肌群之前,对躯干肌群进行足够的训练。

在短跑训练中,髋部后摆时臀大肌,骨后二头肌、半肌、腰背筋肌等发力;前摆时由腹沟部肠腰肌、缝匠肌、股薄肌等发力,髋部边肌肉、腿部肌肉在合理积极的训练情况下,就能使肌肉群收缩能力和相应的阻抗肌放松能力不断加强,从而使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从而达到在比赛中身体的稳定性,更加合理发挥动作用力。在动作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减少阻力,支撑的时间,使步频短跑中每个单步分为前支撑与后蹬两个阶段得到提升。助于“送髋”技术,使身体重心得到降低,跑动中人体骨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主动积极的围绕支点的垂直轴进行转动的过程叫做滞空时间“送髋”[6]。在下降中,骨盆转动时会使身体重心快速向下、向前。使腰髋力量变得加强,增加了骨盆转动的速度与幅度,将“送髋”效果得到了提升,减少了身体的重心,缩短了腾空时间。

3 结语

有很多因素影响着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效果,例如负荷、协调、动作的姿势和幅度、腰腹力量以及柔韧间歇时间等。在对一个专业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时,要全面考虑到影响的因素并且全面的安排和正确的认识、理解,这样对提高短跑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大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谢菁珊.普拉体塑身新风尚[M].广州:广东出版社,2005,5.

[2]Ian Hasegawa,NSCA' 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4.

[3]http://sportsmedicine.about.com/cs/condition/a/aa052002a. htm.

[4]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11 31.

[5]Bill foran.高水平竞技运动员体能训练[M].袁守龙,刘爱杰,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

核心区功能训练 篇8

1、核心力量概述

人体骨骼肌系统中核心部位就是脊柱和骨盆及腹部等。而核心肌群一般是指躯干与骨盆位置的肌肉组织, 发挥的作用就是维持脊柱与骨盆稳定性。即核心力量主要指人体核心肌群在进行运动时, 有效支撑相应运动技术动作而形成的力量。另外, 核心稳定性主要指可以整合人体运动链, 有效控制腿与躯干运动, 确保力量正常形成, 并且可以在运动链的所有环节至肢体末端, 实现力量的有效传输与控制力量的充分发挥的相关能力。

2、核心力量在竞走训练中的意义

竞走作为一项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有效交替, 且两腿交互运动的周期性运动, 对于动作自然协调和平稳等较高要求, 是田径运动种类汇总对于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的耐力项目。其中比较有力的躯干力量能够有效固定运动员相应身体姿势, 从而使身体所有环节进行有机结合, 加强上肢与下肢的协调配合。由于受到老旧训练理念的严重影响, 竞走项目长期存在注重专项能力和忽视质量训练问题, 造成运动人员的体能训练不充足, 并且躯干力量的训练更少。加强专项能力与技术训练并不存在问题, 由于竞走运动员是耐力项目, 可是若是长期忽略身体素质训练, 特别是躯干的核心力量训练, 从而就会产生弊端与隐患。例如运动员的腰肌劳损等, 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 而体能上的薄弱及躯干支撑力量的欠缺, 都会造成运动员的上肢和下肢难以有效科学协调, 并且动作幅度变小, 严重制约了运动员步长的发展。另外, 为了能够有效弥补步幅不足, 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应该会努力提高步频, 从而就会被裁判视为出现技术犯规。因此, 强化竞走运动员的躯干核心力量的实践训练, 可以确保人体机体的协调发展, 有效提升专项能力。

3、核心力量在竞走项目训练中所遵循的原则

3.1、非稳定状态训练原则

非稳定状态主要指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所处在不稳定的支撑状态下, 完成运动的一种模式。在许多竞技体育项目的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各个动作全部在不稳定支撑条件基础上完成的, 因此必须在运动实践过程中设备部分非稳定状态下的相关训练内容。因为机体通常处于非稳定状态下实现运动, 所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训练强度, 有效提升机体参与运动的肌肉力量相应负荷强度。另外, 非稳定状态的训练条件能够使大量的肌肉参与运行, 尤其是深层次小肌肉能够完全运动, 从而有效维持机体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全身肌肉的协同工作能力。

3.2、融合专项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唯有充分融合专项运动本质才能够发挥作用, 否则就失去了力量训练的意义。竞走项目作为确保合理技术下, 需求大量时间高速行走能力的耐力项目。其中肌肉需要大量的力量耐力。对此, 在躯干力量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与融合此项特性, 争取实现和专项技术用力的统一, 从而确保总体机能可以协调发展, 有效环节运动人员动作时的疲劳度。充分融合专项核心力量有效训练, 应该制定各个力量训练方法, 并且在教练科学引导下进行训练, 将力量训练方法与专项需求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在动作的设计与选择方面, 一定要综合分析应用和专项技术动作相应发力结构或是用力方法类似的手段。另外, 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刺激其他身体相关所有肌肉, 主要以身体的躯干作为中心完成训练。所有克服本身体重和加大动作幅度, 以及提升动作速率的联系, 全部是和专项相关的训练方法。

4、核心力量训练手段

竞走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 通常不会应用负重训练方法, 而是利用克服本身重量方法完成, 竞走项目的力量训练所应用的方法主要是加强肌肉力量和加强肌肉的伸展以及放松能力练习, 从而可以有效满足竞走专项力量有关要求。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实践时, 教练员往往会发现国内竞走运动员, 尤其是女子运动员自身腰腹肌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而教练员为了能够加强运动员自身腰腹肌力量, 一般利用仰卧起坐和仰卧举腿等手段加强训练。上述的力量训练手段并未对和专项有关的肌肉群力量完成有效刺激, 而且训练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有关资料研究分析证明, 腰腹肌量偏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运动员步幅, 国内女子运动员自身的高频率与小步幅特点在竞走比赛中常常处在劣势。因此, 必须采用科学。先进的训练手段。

4.1、静力性躯干训练

首先是俯卧肘支撑, 运动员应该双臂屈肘, 然后双脚悬吊呈现俯卧状态, 同时身体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其次是仰卧肘支撑, 运动员应该双臂屈肘, 然后双脚悬吊呈现仰卧状态, 挺髋, 并且身体应该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再次是侧桥肘支撑, 运动员的身体应该呈现侧卧状态, 然后单脚悬吊支撑, 并且单臂屈肘支撑, 同样身体也应该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最后是仰卧收腹固定, 运动员呈现仰卧状态, 然后臀部或是双肘支撑, 进行直腿上举或是屈腿30度或是60度, 进行静力训练。

4.2、动力性躯干训练

进行屈腿仰卧收腹, 应该臀部着地, 然后屈腿上举, 进行双臂抱头训练;直腿仰卧收腹, 首先臀部着地, 然后双腿上举60度, 同时上体尽可能接近腿部, 进行双臂抱头训练;侧身抬腿, 运动员的身体应该侧卧并呈现一条直线, 然后利用屈臂肘进行支撑, 而非支撑腿直腿或者是屈腿上举。

(3) 一般性力量训练

双腿直立踝关节的力量训练, 首先双腿应该站在气囊上, 而且踝关节在气囊中滚动的过程中, 一定要高度重视发力快速性, 并且膝关节不可弯曲, 严格控制身体的平衡。单腿直立踝关节的力量训练, 单腿应该站在气囊中, 并且踝关节在气囊中滚动的过程中, 一定要高度重视发力的快速性, 膝关节也不可以弯曲, 有效控制身体平衡, 进行左右腿的交换练习。双腿膝关节的力量训练, 首先双腿应该站在气囊中, 并且膝关节要微曲, 上体要直立, 同样也要控制身体平衡。另外, 单腿膝关节的力量训练, 单腿也是站在气囊上, 同时膝关节要微曲, 上体直立, 在保持身体平衡状态下, 进行左右腿的交换训练。

5、结束语

依据竞走运动员自身专项能力具体状况, 建立科学、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 从而有效加强运动员核心力量, 从而充分满足运动员大负荷的专项能力训练与高强度比赛的有关需求。创新观念, 突破传统的力量训练理念, 把力量训练贯穿于所有的训练中, 从而确保竞走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以及不间断性。

参考文献

[1]王卫星, 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0 (8) .

[2]李金珠.大学生的健康自我评价对其锻炼习惯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12, (6) .

[3]黎涌军, 于洪军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 2012, 28 (4) .

[4]王林.现代竞走技术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 7 (50) .

核心区功能训练 篇9

摘要核心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理论,近几年在现代竞技训练中被广泛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在擒敌术的运用上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擒敌技术

力量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素质,它影响并促进其它素质,也是官兵在掌握擒敌技能、提高一招制敌的基础。在擒敌术训练中,官兵主要是克服自身体重,在有对抗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格当、闪躲、控制、制服等动作。这些擒敌的特点要求官兵在具有绝对力量的基础上,还应该有很好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核心训练理论的研究,阐述了核心力量对于官兵擒敌术运用的主要作用及训练方法。

一、核心力量训练的释义

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能训练方面可能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但是,很多年来它并没有被教练员和运动员正确的认识。核心区所指的不仅仅是腹部和腰部的肌肉。核心(core)通常是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Ian Hasegawa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腰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事实上,核心力量训练的目的是针对所有能够稳定脊柱和骨盆的肌肉群。在各项体育运动中,这些肌肉群对于把身体预先所获得的力量转换到最后发力的这个过程是具有绝对意义的。

二、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三、擒敌术训练中核心力量的作用

身体形态是训练者在比赛中对抗的必备条件,也是运动训练结果的外在表现。国外学者把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链,力的传导是通过这些链条向外传递,链上的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链条的瘫痪。中心肌肉系统被视为一个盒子或者汽缸,腹部肌肉在前,背肌和臀肌在后,横膈膜作为盖板,盆底肌和环绕髋部的肌肉群为盒底。当肌肉蓄积的能量从身体的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传导时。当肢体发力时,中心肌肉群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几乎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肉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如:跆拳、散打或拳击。凯普勒认为:“体育运动中几乎所有运动链的核心都是中心肌肉群,因此提高中心肌肉群的力量和平衡可以极大地改善上体和下肢的运动链能力”。一是提高运动员的稳定性,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动作的稳定性是擒敌术动作中各项动作的基础。身体核心部位肌群的肌肉起到的正是这种关键作用。核心部位的深层肌群例如膈肌、多裂肌、腰方肌、盆底肌等控制着身体的稳定。如果这些深层肌肉缺乏力量,那么身体的稳定性就会降低。此外,强有力的核心力量会提供更好的平衡能力。擒敌术动作中的许多动作都是非稳定的状态下完成的。二是提高肌肉敏捷性和协调性。强大的核心力量会缩短身体的反应时,提高肌肉的敏捷性和协调性。擒敌术动作中,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保证身体在动中的姿态,使官兵能够准确的、有力的做出擒敌动作。强大的核心肌群是身体姿势变化的原动肌,而深层次的小肌群则扮演了稳定肌的角色。两者共同参与、协调配合。才使得擒敌者的四肢完成了精准到位、衔接流畅的技术动作。三是预防运动损伤。擒敌训练者伤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小腿的肌肉和韧带等部位。61%-90%的损伤发生在下肢。在对抗中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频繁的改变身体重心的位置,这就需要身体各部分肌肉的配合。良好的核心力量可以减少肢体在运动时所承受的负荷,这就大大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也减轻了不必要的关节压力,这有助于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预防下肢的损伤。

四、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一)平衡性练习

1.以左脚为例,单脚站立在平衡盘装置上,上体前倾,左臂在身体左侧呈侧平举状态,右臂和右腿平举呈水平姿势,做静力性练习。

2.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呈深蹲姿势站在瑞士球上。两臂与躯干呈130度平举,做静力性练习。

3.以两臂的小臂为支撑面俯卧在瑞士球上,双脚前脚掌踩在平衡盘(将平衡盘放在与瑞士球同高的固定装置)上,做静力性练习。此类练习可有效的提高受训者的平衡性以及上下肢的稳定性。

(二)稳定性练习

1.两脚左右开立,后背中部着落到瑞士球上,呈仰卧姿势,髋关节为最高点形成“仰桥”。右手持哑铃上举,与水平面垂直,左臂肘关节屈呈90度持哑铃,做静力性练习。

2.以左脚为例。左脚单脚站立在平衡盘上,左膝微曲,重心落于左腿。右膝微曲呈腾空状态,两臂与躯干呈70度,持哑铃斜下举,做静力性练习。

3.臀部坐在瑞士球上,一侧脚抬起,与水平面平行。上体略微后仰,双臂持哑铃自然张开,掌心朝前,做静力性练习。这类练习的关键是身体在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静力性训练,而这种训练能够通过肌肉自身调整身体姿势,提高机体的稳定性。

五、小结

(一)核心力量训练是擒敌术训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提高受训者对抗力和各项运动素质的基础。

(二)对于擒敌术训练人员来讲,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能够提高其在非常态下对身体姿势的控制能力,避免运动损伤。这有助于受训者在实战对抗中更好的发挥技战术。

(三)在核心力量训练中,体能教练员应该根据受训人员个体力量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 宋巨生.擒敌术训练教材[M].2008.12.

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篇10

一、核心力量概念

核心力量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国外, 但是关于核心力量的概念一直是有所争议的。上世纪90年代中, 欧美专家从生理学、解剖学和力学等方面研究了人体的相关部位, 对躯干肌肉运动能力得出了一些研究结果, 并证明了人体躯干肌肉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们运动水平的提高。由此, 在不断的实验中, 专家和学者尝试了将这种研究结果与体育训练相结合, 并为此概括出核心力量的概念。但是, 当前学者们依旧是分成几派, 对核心力量的概念仍有所争执, 有的学者强调躯干部分是指人腰、盆骨以及髋关节组成的整体结构, 其中还要包含人体的其他一些部位, 像是以盆骨为中心的所在区域, 构成骨盆部分的所有肌群等。此外还有一群学者是将踝、膝、肩等关节部分和躯干部分及其内部的关节系统联系起来, 将这些部位视为核心。

二、田径运动中核心力量的作用

本文要研究的核心力量引用的是上文阐述中的第一种释义, 即强调核心力量中的核心是指人腰、盆骨以及髋关节组成的整体结构, 其中包含人体的其他一些部位, 包括以盆骨为中心的所在区域, 构成骨盆部分的所有肌群等。

(一) 促进田径项目稳定性提高, 加强肌肉神经控制

核心力量的训练能够锻炼运动员的整体效能, 让运动员掌握身体的协调性, 在运动中促进身体各个环节和部分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使得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通过训练得到有效的纠正, 在体育竞技运动中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成绩。在田径运动中, 最突出的就是身体形态上的优势。田径项目比赛不仅仅是靠着身体某一部分的肌群发力去进行的, 而是要将身体各个部位协调训练, 达到整体的稳定性, 加强身体的神经对肌肉的控制。田径项目运动是运动员全身部位合作运动完成的运动项目, 针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就要达到膈肌、多裂肌、腰方肌、盆底肌等对全身的控制稳定性加强的目的。这些肌群越有力量, 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能就越好, 神经对身体的掌握也更加敏锐, 在以后的体育竞技中运动员发挥的也越好, 能够获得理想成绩。

(二) 能量消耗量的减少, 提高工作效率

人体是通过肌肉群产生和储存能量的, 当人体核心部位肌群数量增多, 人体产能和储能也会随之增加。这就好比人体的核心肌群是一个气缸, 盖板由横膈肌担当, 前面是人体的腹部肌肉群, 后面由背部和臀肌做铺垫, 盒底可以用盆底肌和环绕在髋部的肌肉群来充当。按照气缸的工作原理演示, 当人体的肢体发力时, 呼吸深邃, 保持深呼吸的状态, 这时候腹内压强瞬间提高, 腹部的形态由里及外鼓胀。当人体呼气时就会形成与之相反的状态, 腹内的形态由外向内形成收缩紧闭的样子。这两种形态的交替, 使得躯干四肢运动到位, 并且扩展到全身的运动肌群, 整个身体呈现出核心部位不断鼓胀和收缩的形态, 这样使得人体的整个运动状态形成统一的循环体系, 身体各个部位也变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核心肌群的积蓄力量就能够通向身体的各个关节, 进而提高四肢以及关节部位的工作效率, 减少能量的消耗。

比如在短跑和跳跃项目中, 助跑与起跳讲究动作的规范性, 所以这两个项目都十分注重对助跑和起跳的训练。在助跑和起跳训练时看似是利用脚对地面的力的反作用, 其实在训练中强调的是运动员以腰髋肌群为原动肌群的核心训练。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闭合式的动力链, 促进核心力量向腿部以及脚部传递, 形成瞬间的爆发力, 使得运动员在短跑和跳跃中掌握力量的运用, 减少不必要的力量的损失, 为接下来的核心力量的积蓄和传递节省力量。

三、结语

通过对核心力量的概念和作用的了解发现, 田径运动中的各个项目及环节中都可以利用到核心力量的训练。通过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改善他们的身体形态, 提升身体各个部位的工作效率, 减少不必要力量的损失。如此可见, 针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摘要:欧美地区称核心力量训练为核心稳定性训练, 或者是将其称为功能训练。在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中, 这种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其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 并且使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形成稳定性状态。本文根据田径项目的运动特点, 基于核心力量训练理论, 对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为竞技运动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田径,核心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谢明正.核心力量训练在田径项目中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3, 07:232-233+235.

上一篇:国家级保护物种下一篇:本真追求